我学缝纫工有半年了,每个月1500元,想学个手艺养家糊口口费劲,媳妇不高兴了,我还继续坚持还是改行呢?

东航经昆明转机到加尔各答两姩前也是经去缅甸曼德勒。中午从家里出发到加尔各答出关换钱打车到市区已经该是明天凌晨了。

值机柜台还没开刚在旁边椅子上坐丅,一穿米色tee的我黑胖子踱过来搭讪几句话转到正题他问我行李超重了吗,可不可以把他多余的行李放到我的allowence里还说我可以检查,都昰些t恤坚决拒绝!万一遇上走私毒品的呢?

不一会黑胖子又拖来他的旅行袋打开来一大包tee,很廉价难看的那种说是从广州批发的,鈳以送我一件我一直说着“can't help,sorry”之类一般人识趣的话早走了,可这哥们一直逼逼个没完说到后面好像我理所当然该帮他这个国际倒爺,好像我不帮他我就是世界上最自私最不友好的人!去过三次印度印度人这点我早就领教了仍然坚决拒绝!再逼逼下去我就要叫警察叻!

推着手推车去别处转了一圈回来,J办票岛柜台开始值机了一大帮印度国际倒爷把推车早早排好了,全是塞得满满的大行李

印度人這死缠烂打的功夫要破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态度坚决少说废话,否则会被得寸进尺的哦!

库马尔图丽手工艺作坊区

两年前的在孟加拉达卡的马布同学家里渡过两个狂热无比蚊虫叮咬的夜晚后,一到加尔各答我和pony同学就同时发烧体温忽高忽低,在躺了四天期间还去叻当地医院就诊,服了印度的猛药才痊愈加尔各答也就去了kali女神庙和维多利亚纪念馆。还因此错过了王舍城和菩提迦耶直接临时退了買了飞去了。

没想到两年后再次来到这座城市昨晚刚下飞机,闷热潮湿的空气就扑面而来搭乘机场预付费taxi,为了寻找这个位于salt lake区的guesthouse浪費了很多时间司机打了好久前台电话都没人接,好不容易问了几个半夜在马路上溜达的路人终于找到这个位于隐秘的居民区里的按了恏久门铃一个胖子才满脸不情愿地起来开门,把我胡乱塞进一个房间就去睡了

房间大约十几个平方,空调就装在正对着床的窗户上方┅整夜开了空调觉得冷关了睡了没一会儿就闷热难忍。就这样开开关关半梦半醒间过了一夜

早上去前台办check-in。印度的旅馆入住手续越来越複杂了填了登记簿又填了两张表格还拍了照复印了护照。前台的印度大叔还指着表格上“在印度亲属”一栏问我你有父母在印度吗我惢里顿时飘过几头羊驼,心想:“尼玛我长得很像印度人吗”。后来突然想起上次来加尔各答往返机场路上确实有路过一个华人社区

這次来得匆忙,印度的火车票网上订票流程也已经改了cleartrip上信用卡支付后还要去irctc的官网页面确认才能支付成功。偏偏我还忘了irctc的登录密码而我去年在乌代普尔买的印度号也已经失效。需要买个新卡号才能重新注册irctc新账号在印度什么事都不能急躁,既来之则安之不紧不慢才适合印度的节奏

上午乘taxi去了靠近bagbazar火车站和轮渡站旁边的kumartuli,一个专门制作在印度教法会礼拜仪式—pujas上使用的神像雕塑的手工作坊区位於Rabindra Sarani主路的西侧,绵延两个街区直至码头的一大片区域遍布着各种手工作坊有扎稻草骨架的,有敷泥塑形的(那泥闻起来有股牛粪味道)有给神像上色描眉画眼的,有“美发师”植头发的还有专门制作衣饰和装饰品的。这些手工艺人们在每年的到的杜尔迦和嘉莉女神节期间最为繁忙那些奇形怪状的半成品雕塑随意地在路边铺展开来,在阳光下伸展着肢体使这个街区有了点异样的氛围

这是生平第二次來加尔各答,今天在LP上找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一大片专门制作普迦仪式(法会)或者印度教节日游行所使用的神像和贡品及装饰品的手工藝作坊区这个地方离不远。一大片靠近河边的区域散落着很多雕塑神像作坊神像服装以及装饰品作坊

科普一下什么是Pujas?普迦英文PUJA,戓POOJA是印度教一种向神祇膜拜的常见仪式,普迦仪式必须由祭司担任有时也会专门为重要的宗教领袖、神职人员、特别重要的贵宾举行這种法会。

普迦Puja仪式中信徒们通过祈祷或歌颂展现对神的崇拜和尊敬,也视为和神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印度教徒通过举行和参加法会,标明自己对某一个或几个神明或重要宗教领袖的礼拜和信仰并从神明那里得到祝福和保佑。在南亚特别是印度还有不少人女性用Puja来莋自己的名字。

在印度普通印度教的家庭日常礼拜和寺庙的定期法会是Puja的两种主要场合。另外各种节日期间也会有大型的法会仪式都鈳以看到他们举行各式各样的大小规模的法会。民间也经常有组织法会吸引众多的教徒参与一起唱诵和礼拜印度教的神。在主要的节日洳迪瓦里节(即排灯节)和难近母女神节里普伽仪式会相当隆重,分别成为Lakshmi

普迦仪式中信徒会将神像装饰后抬出寺庙游行庆祝并且奉獻鲜花、椰子、蒂卡粉等供品。最后再由祭司手持油灯在神像前面进行“阿拉提(arati)”即颂唱与所崇拜的各种神对应的祈祷文或宗教圣謌。《Om Jai Jagadish Hare》就是其中一首比较著名的普迦(Puja)仪式专用圣歌在众多印度教神庙里,如斯瓦米纳拉扬神庙SwaminarayanMandirs, 颂唱的歌曲则是《Jay Sadguru Swami》。大部分的寺庙都在法会的普伽仪式后举行阿拉提颂唱每天至少两次,颂唱的现场也是整个节日或礼拜过程中人数最多的时候

“阿拉提”的过程Φ,信徒用手轻轻覆盖祭司手中的灯火然后在自己的眼睛上碰触一下,代表接受神祇赐予的力量通常在普迦仪式结束后,信徒可以分箌一些过的鲜花、蒂卡粉或水称为“波拉沙达(Prasada)”。所以在印度只要看到印度人从寺庙膜拜出来,额头上几乎都涂有红色或白色的粉末

把竹子和木头劈成条用来做塑像的支架,这支架非常关键没有它塑像会散开。

用稻草扎成人形作为泥塑骨架一般美术学院做泥塑也是先做框架,不过没有草扎这一步/

蓝色皮肤婴儿形象的克里须那神,蓝色皮肤是彩绘的用喷枪喷色。

沿着Rabindra sarani大道向南一路暴走三┿几度的天气流汗过多有点虚脱,跳上一辆黄色出去老中国城一路上堵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先后被两个印度变性人从车窗外伸手进来討钱本宫兰花指一翘就把他们打发走了。

印度版的变性人我在尼泊尔和巴基斯坦都有见过司机小黑皮兴奋地对我笑笑说“ticktak,ticktak”我以為是印度版变性人的专有名词,翻了手机里的电子词典也没找到小黑皮说那是用他们舞蹈时手指发出的声音指代他们。这些变性人在印喥被称为“海吉拉斯”在网上有关于他们的介绍,可以自己去搜索

加尔各答中国城有点像多年前去过的古巴中国城一般破败,只零星看到一些中国风格的建筑以及几家寂寞的中餐馆。在中国城那条弯弯曲曲的主路上晃悠的时候真的看到几个长着中国脸的年轻人。十汾好奇华人素来在全世界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即使在发生过排华甚至屠华事件的某些国家(譬如印尼,网上海量血腥图)也能生存繁衍到紟天并发展成一个庞大的族群。是什么导致印度次大陆只有加尔各答有中国城又是什么导致他们在这个貌似宗教繁多包容性极强的国喥日渐衰落?百思不得其解

加尔各答中国城内的中国厂商理事会

路边脏摊儿的鸡肉烩饭,竟然超级好吃便宜到爆的60卢布(合人民币6元)

今早5点多就醒了,起床后一直觉得两条手臂发麻大概睡床正对着空调吹的。

七点出门打车去babughat 汽车站买去往千庙之城Bhubaneswar的过夜空调卧铺大巴票出门的时候楼下睡在门口的伙计还在沉睡。

babughat汽车站主要经营着一些开往奥里萨邦的长途汽车公司1000卢比今晚九点发车次日早五点到。买完车票打车去了Barabazar区在建于1926年的Nakhoda大清真寺旁下车,这座庞大的红色砂岩清真寺建筑群模仿莫卧儿时期阿卡巴大帝的陵寝而建。在清嫃寺对面的一家穆斯林餐厅吃了早餐tandoori泥炉烤饼、鸡肉kabab和煎蛋,才合人民币五元早餐后以大清真寺为起点整个barabazar区。

节满街可见抹着大婲脸浑身五颜六色被洒了好多提卡粉的刚参加完胡里节狂欢的人,很多三哥直接在路边脱得只剩一条裤衩冲凉沐浴全城各路段都有警察執勤,路上设置了白色的路障很多路口还有余烬未灭的火堆,这是胡里节庆祝活动之一节日的夜晚人们在画在地上的彩色花纹(这彩銫的地画在南印很常见,一般都装点在寺庙商店和住家进门处,有辟邪的意思大概跟我们中国人门上贴对联和门神的作用差不多。)仩点燃火堆将用草和纸扎的霍利卡像投入火堆焚烧。barabazar这个区域还有两座亚美尼亚和两座犹太教教堂建筑式样堪称活的建筑博物馆。

特蕾莎修女院总部“仁爱之家”位于一条小巷子里。一间屋子里是她的白色大理石灵柩旁边一间小小的陈列室陈列着特蕾莎生前的生活鼡品和相关媒体报道,小陈列室对面的楼梯上二楼是特蕾莎小小的房间

修女院总部禁止一切在总部周边的乞讨和施舍行为。如果想尽一份力可以申请参加义工工作关于这位来自阿尔巴尼亚,在印度把自己毕生奉献给慈善事业曾获过诺贝尔和平奖的人物,如今却存在很夶争议网上很多文章和访谈将她描述为“伪善者”、“一个破灭的西方媒体制造出来的神话”、“借宗教名义疯狂的敛财者和交际花”“慈善行为动机不纯者”……有种精神偶像轰然倒塌的感觉....

2016年3月24日 周四 印度奥里萨邦/布巴内什瓦尔

一夜在晃荡的长途大巴上渡过,凌晨囿人掀开我睡的上层卧铺的布帘跟我讲话,听上去是孟加拉语只依稀听懂“ number”之类的两个英文单词夹杂其中。我用英文回答我听不懂你茬说啥这人又去后面跟后面睡在卧铺上的人问同样的话,我猜大概是问人家有没有订旅馆之类吧这时卧铺下层的座位上一个大叔火了,跟那个“车老板”激烈争吵起来几乎要动手打起来被人拉开了。来印度很多次真的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爆脾气的人

昏昏沉沉又睡去,車子期间经过了几个休息站凌晨三四点时候,被车窗外的鼓乐声惊醒夜幕中,路边一大群身穿貌似印度警察制服的鼓乐手围成一个圈,圈里是一些矮瘦模样的年轻人好像喝多了般手舞足蹈狂舞不止。公路边一字排开的是一排人力车上面放着些房子形状的物体,远處有座彩色霓虹灯装饰的彩门这到底是丧礼还是洒红节的庆祝活动?据说印度教徒在洒红节这几天会做包括酗酒在内的很多出格的事甚至会有很多治安问题,这也是为何洒红节期间大马路上有很多警察执勤与洒红活动同期还有“棒打男人节”,可是我昨天怎么看到一對男女在加尔各答中国城旁的一个小村子的村口撕扯有点家庭暴力的赶脚?

次日早六点到bhubaneswar的时候天还没亮刚下车拿了行李就被一个穿著紫衣服的突突车司机“捡”走了,本来说好200卢比到我指定的旅馆没想到到了地方又死乞白咧多要了我500卢比。旅馆老板一个50多岁的大菽还在沉睡中,被门铃吵醒爬起来给我办check in 。这旅馆的空调竟然要打表另外计费床单还算干净。

又迷迷糊糊睡了一觉醒来觉得闷热无仳,这里的气温似乎比加尔各答高很多

出门找食,无奈洒红节期间餐馆大都放假直接拦了辆突突车去了城市东南角的Lingaraj 神庙(字面的意思大概是林迦之王吧?)

在lingaraj神庙旁的小卖店买了饼干和果汁充饥刚吃几口就有两个三哥似乎对我很感兴趣,在我脸上抹了一把黄色的提鉲粉洒红节期间人们要在所有眼前会动的活物上至少涂抹彩色粉末三次以上。今天我也算是接受了新的一年的祝福了吧!

布班尼诗瓦尔据传说在两千多年前是印度教的宗教中心,一度拥有7000座神庙建筑被誉为“千庙之城”。这座54米高的lingaraj mandir用于供奉印度教三大主神,建于1090箌1140年间lingaraj大神庙周围环绕着50多座小神庙和神祠。象征着三大主神的花岗岩建筑每天都沐浴在水、牛奶和大麻之中

lingaraj印度教神庙建筑群像很哆印度教神庙一样不对非印度教徒开放,不过在印度不同的邦的寺庙有不同的规定奥里萨邦的印度教寺庙根本连大门外院都不让非教徒進,而在泰米尔纳德则甚至允许非教徒进入最里面的供奉着神灵的圣所奥里萨邦印度教寺院的这一规定甚至也有可能包括尼泊尔等国的非本土教徒。

正门不让进如何看清楚神庙内部的建筑群呢?从正门走上200-300米绕道高高的神庙外院墙北侧这里有一个观景平台。爬到顶部鈳以很清楚地观赏神庙内的建筑

观景平台正如lp上所说的,一个三哥拿着一个本子上面有各国游客的捐款金额和签名,不过那一长串签洺一看就是伪造而且出自同一个人的手观景平台上俯瞰lingaraj神庙视野很好,这是座典型的北印度式样印度神庙建筑主塔形状像一根玉米。

茬神庙旁租了辆tuktuk去6公里外的Udayagiri和khandagiri石窟寺庙建筑群司机大叔是个矮瘦小胡子大叔,他这辆tuktuk似乎是刚刚新买的估计是个新手,一路上还到处問路路过一家人家门口的时候,门口一家子兄弟姐们正在用掺了提卡粉的水灌在水枪里袭击过路行人和车辆,冷不防我也中了他家最尛的熊孩子小胖子的一枪顿时间半边身子染成红色,大叔很心疼他的新车大概是第一天出来做生意吧。马上大声斥责这群熊孩子并且拿出抹布擦车可那红色的水渗透力超强,很难擦掉

擦完车继续找路,开了一会儿大叔又要问路了车停下来时一个三哥拿着袋翠绿色提卡粉又要过来给我送祝福了。我那条H&M针织裤顿时变成了花裤子

大叔路上又顺路捎了个戴着金鼻环的印度大姐,那大姐到目的地下车后夶叔嫌她给的钱少吵起来了印度大姐一点也不服输,伶牙俐齿骂完就走突突司机大叔狠狠骂了句就开走了。

过夜卧铺大巴上凌晨车窗外不知在举行什么庆祝活动。

感觉有点像缩小版的ajanta和ellora石窟从公元前一世纪起这里就被开凿并被装饰以精美雕刻,用作耆那教苦行僧们嘚苦修寺院开凿在山体上的这些低矮的石窟,在炎热的印度次大陆是很好的静修场所khandagiri在udayagiri的马路对过,一座小山触目惊心的漫山遍野嘚垃圾,山顶有一座白色的耆那教神庙山顶可以观赏对面的udayagiri石窟。

天气酷热难耐从石窟游览完出来,正是下午一两点一天最热的时候找突突车的时候正好送我来的司机大叔正坐在车后座打盹,推了他半天才醒他掉头载我回旅馆时,后面一个老头开着拖拉机冲过来兩个人谁也不谦让,我眼睁睁看着两辆车前脸撞在一起突突车大叔新买的车子前脸撞了个疤。两人激烈争吵起来突突车大叔好像要拖拉机大叔赔偿,拖拉机大叔没理他自己开着拖拉机跑了突突车大叔火冒三丈开着突突车追上去一下子把车横在拖拉机前逼停。似火骄阳丅两个大叔吵得我心很烦干脆弃车而去让他们吵个痛快。突突车大叔没多久又追上来重新载上我回旅馆又是一路问回来,又是不会说渶语却硬要做外国人生意到了目的地又赖皮似的跟我多要了100卢比。

今天洒红节公众假期全城店铺关门,回旅馆正好看到马路对面有家餐厅吃了份素食thali套餐,回旅馆一路上到处都是顶着张大花脸的本地人那些漂亮的彩色粉末混合到最后已经完全变成黑色了。回旅馆后峩身上的红色残留怎么用肥皂洗也洗不干净那件染了色的T恤也成了这次旅行的纪念物。

Puri布里/印度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也是印度人的海濱度假地。

早上在旅馆对面的加油站乘车两小时来到布里在汽车站叫了辆人力三轮车到pony帮我订好的旅馆Sri puri palace。谁知那个奸诈的旅馆老板给我看他的电脑说我订的650卢比没风扇的单间是五月的价格,现在是节日期间给我900卢比我看了看他电脑上的booking的页面,确实显示的是而不是Mar峩竟然有点相信了。

跟着伙计去看了那个房间浴室是一楼的公用浴室,床单很脏摸上去很多灰尘颗粒皮屑和油渍,我真担心我睡在上媔会得皮肤病打了个电话给pony,他很生气说我英语再怎么查也不会分不清mar和may呀这个傻逼老板的骗术也太拙劣了。自己把Mar改成may以为能蒙混過关话说我们中国的奸商再怎么奸诈也不会玩这种小儿科伎俩。而且这家傻逼旅馆的前台男感觉很没教养跟他讲话的时候一副不客气愛答不理的嘴脸,他招呼人的时候手掌朝下像招呼牲口般

果断拒绝扛上大包沿着靠近海岸的Chakra Tirtha路继续找旅馆。节日期间旅馆确实不好找朂后终于在一条小路上找了一家新装修好的非常干净的旅馆laxmi narayan residency 每晚只比那个傻逼老板的旅馆单间贵十元rmb,而且是独立浴室房间很大通风良恏,Wi-Fi信号很好床单雪白。小胖老板英语很好也挺热情我干脆把后天去金奈的火车票也在他这里订了。他们的清洁工也笑眯眯的看来┅个企业有没有希望真的可以从很多细节体现出来。

在布里旅馆旁吃thali套餐

冲了凉休息片刻后去了布里的海滩不过这片海真的很一般。在海岸线上走了一会儿都是些印度人在海里戏水,我拍照的时候不小心把不远处正在拉屎的一个三哥拍进照片里了

北印度的印度教徒一般死后都要在瓦拉纳西的边火化尸体,骨灰扬入圣河14年我在瓦纳纳西也亲眼目睹了印度教的葬礼过程。那么南印的印度教徒的火葬场在哪儿呢总不会千里迢迢运去北部吧,路上尸体也臭了答案就在布里的,new marine路尽头海滩上一个叫swargdwar的露天火葬场据说每天要消化40具尸体,骨灰和骨头碎片直接撒入孟加拉湾的汪洋之中任何人都可以步行于露天火葬仪式之间,观看火葬过程当然不能拍照,所贴火葬场照片均来自谷歌观看印度教火葬确实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它让人对死亡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像印度教徒一样把世间一切包括死亡都看得淡然一些未尝不是件好事。

庞大的“世界之主”、毗湿奴的化身、长着巨大白色眼睛的黑色皮肤的克利须那神(大黑天神)Jagannath的朝圣地Jagannath神庙这座神庙在1198年形成今天的规模,58米高的尖塔顶部装饰有毗湿奴大神的旗帜和车轮

大黑天神和他的兄弟Balbhadra及姐姐Subhadra的三座神像,每天从早到晚为了不同的宗教仪式持续不断地有祭司在中央大厅为他们换衣服、戴花环装扮。更神奇的是;大神庙每天雇佣了6000个男人来执行复杂的宗教仪式而大约有总计2万人,被分为36轮97班持续不断地靠着为大神服务来谋生。

乘突突车来这里时正值一天中最热的下午毒太阳火辣辣炙烤着大地,突突车司机那我放在离神庙入口几百米的地方下来长长的一条宽敞的大街上聚集了很多售卖神像的手工艺商店、买献给鉮灵的供品的摊贩、乞讨者……整座神庙周围形成一幅鲜活的灵动的宗教画。蜜蜂们围着糖果子摊打转每天的祭祀仪式已经结束,虔诚嘚信徒们正从寺庙中出来仍有信徒不断涌入。神庙门口的香火气息中混杂着鞋子的臭味、以及垃圾腐烂的味道……一切的一切混杂在一起刺激着你的感官系统时时刻刻提醒你是身处神奇的、灵性的印度圣地。

不幸的是非印度教徒禁止进入神庙神庙对面可一窥神庙全景嘚图书馆二楼也已经铁门紧锁。我在神庙周围转了一会儿汗水浸透了衣服,酷热难耐于是叫了辆tuktuk回旅馆去了。

奥里萨邦特有的印度教鉮灵;JAGANNATH 贾甘纳特三兄妹有着卡通般的形象。

今天在布里看到大街上很多旅行社都有土著部落<a href='' target='_blank'>团队游</a>网上资料不多,印度奥里萨邦中部和喃部的62个土著部落大多数居住在山地和丛林地带。其中kondh、santal、saura、bonda是人口最多的几个部落2012年当地政府出台法令,要求游览部落地区需获得許可并禁止在当地过夜,任何私人形式的家庭参观甚至连拍照都被禁止。

在印度每天早餐是个头疼的问题印度人似乎不吃早餐,8、9點钟街上的摊档食肆都没出摊儿我只好乘突突车直接去汽车站,在车站买了瓶碳酸饮料充饥去konark神庙的小巴破烂不堪拥挤不堪,我坐在朂后一排一个白人老头的旁边座位之间的空间狭窄得没法容下双腿,后来又上来一位三哥一屁股挤到我身边本可以斜坐的座位上身上還淡淡地散发着洋葱的芬芳。一小时车程坐了半小时我实在受不了站起来一直站到konark

今天,也是印度人的节日konark神庙游客如潮,颇有中国旅游景区的架势不过人家印度人的,即便是世界级别的也只有10卢比(rmb1元),而外国人则要掏250卢比尼玛25倍啊!看看人家政府对本国国囻的优待,即便是穷鬼也有权利旅游休闲啊这座庞大的surya太阳神神庙,由奥里萨王Narashimhadev为了庆祝他的军队打败穆斯林于13世纪中期修建,千辛萬苦建成后却只使用了三个世纪由于莫卧儿王朝穆斯林统治者破坏了拱顶结构,16世纪晚期40米高的尖塔部分坍塌整座神庙仿照太阳神surya的馬车造型设计修建。代表一周七天的7匹石马牵引着安放在24个石车轮上的巨型马车(代表一天24小时)。神庙的基座和墙体装饰着精美非凡嘚雕刻有些雕刻甚至展现了情色的情节。不幸的是神庙正在大修,脚手架几乎覆盖了整个主神庙建筑尽管如此,还是可以在欣赏未被覆盖的部分建筑雕刻时赞叹于建造者的精准设计和精妙工艺

去金奈的火车今晚10点多才发车,整一个白天无所事事于是想再去Jagannath神庙门湔转转,顺便去那个南印著名的露天火葬场看看

早7点下楼去前台找小胖老板,续了半天房钱在c.t路上叫了辆突突车,车老板是个黑皮小夥五官还算清秀,后脑留了一撮毛他把我日本人韩国人猜了个遍,原是因为布里亚洲游客中日本人来这里的比较多“一撮毛”还告訴我Jagannath神庙门口的那条路笔直走1.5公里就是那个swargdwar火葬场,这条路也就被本地人称为“天堂之路”路的尽头是海滩和南印度教徒们的人生终点。

不过这条“road to the heaven”充满了世俗气息街边的纱丽店,布匹店、做油炸糖果子的、彩色的小神庙、以及沿途的形形色色肢体残缺奇形怪态的乞丐、苦行僧一路走来眼睛耳朵倒也没闲着。

旅馆旁脏摊儿上的早餐samosa咖喱角配masala奶茶。

印度人的一天一般始于一杯甜得发腻的奶茶

一直走箌海边海滩上的浪很大,乌压压蚂蚁般的印度人在海滩戏水一条大路在海边伸展开来,我正站在路边四处张望寻找那个“印度教徒嘚天国车站”,这时一个黑黑瘦瘦的小哥过来操着熟练的英语跟我搭讪不过他第一句是用日语跟我打招呼的,我说我不是日本人(谁再哏我提日本人我跟谁急)多次来印度的经验告诉我这位小黑哥一定是想从我这个外国游客身上捞点好处。果不其然他热情滴要带我进马蕗对面的火葬场我心想尼玛我不会自己进去呀?!

这个露天火葬场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本以为尸体就是在海滩上火化的,然而并非如峩所想它设置在海滩边马路的另一侧,外面围着矮墙甚至还有一个类似“抽油烟机”似的装置(这是露天烧烤摊啊还是啥?)你能想潒那情景吗:马路这边的海滩的人们忘我开怀地在海水里嬉戏骑骆驼游泳喝椰子汁,路的另一侧正在热火朝天地烧尸体而且那些骨灰僦直接扬进大海。这比瓦拉纳西的恒河火葬场还要毁你三观

跟小黑哥在火葬场对面的水泥台上坐着聊了会儿,他说他是这附近的渔民峩由衷滴赞叹你英语真好啊怎么学的,还提了些关于火葬的问题然后就跟他进了蓝色围墙里的火葬场,里面酷热有几具尸体正在烧着,我没敢往里走因为不远处10几米的地方,一堆柴火上正架着一具白花花的肉体那尸体呈现着扭曲的奇怪姿势,可以看见头颅和四肢从柴火堆中支出来似乎像是被吊在柴火架上,柴火堆热浪袭人那尸体的皮被烤的尸油直冒,皮肤上的水泡清晰可辨已经分辨不出这具軀体的主人是男是女。据说尸体火化时神经会卷曲人会坐起来,这个姿势是不是可以防止这种骇人的景象不得而知。不过眼前的景象巳经很震撼了完全颠覆了我的三观,恶狠狠地考验着我的心理承受力

小黑哥示意我往里走,可是我真的不想经过那具正在滋滋冒油的屍体于是只在远处行了会儿注目礼。身后有一个铁罩子形似巨型脱排油烟机地上是尸体火化后的灰烬,两只大黄土狗趴在上面仿佛靜静守候着这块圣地。转身走出火葬场的小院儿小黑哥告诉我火化仪式有时也在海滩上进行。对于印度教徒来说火化可能是最好的净囮仪式,火化仪式上丝毫感受不到任何悲伤的情绪和氛围一切都很淡然安详。

跟小黑皮闲扯了一会儿他就怂恿我去他朋友的餐馆来一杯啤酒,我心想不是碰上酒托了吧而且以前喝过印度的kingfisher啤酒,味道很淡并且还不能在公开场合喝。印度教戒律禁止酒精可是却不能阻止教徒私下饮酒,有时甚至是烈酒印度的烈性酒消费量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虽然有宗教“打掩护”可是贪恋杯中物的酒鬼們依然故我,置那些清规戒律之于脑后

我表示没兴趣,小黑哥又问我要不要试试印度大麻这玩意在苦修者BABA之间很盛行,苦行僧们借助夶麻产生的幻觉完成他们特有的修行我当然是坚决拒绝,据说有些外国人喝一杯含有大麻的Lassi都会难受好几天我可不想毁了我的旅行,峩还要赶路呢最后小黑皮哥又试图作最后的尝试,问我要中国的硬币又是拒绝谁会到印度来随身带着本国货币啊?

麻利滴甩掉小黑哥在海滩上混在乌压压的印度人堆里看了会儿海,买了一个大椰子吹了会儿海风脱鞋光脚在海滩上边走边喝,心情说不出的轻松愉悦既然人生的归宿都是如我方才所见之场景般残忍,那不如尽情享受当下未实现的梦想要抓紧时间实现……

这里是印度,充满空性的国度……如果你有狂妄自大自我膨胀自以为是宇宙中心等各种疑难症状来这里准没错!

沿着贾甘纳特神庙那条大马路一直走2公里就来到了海邊的露天火葬场

布里海边的大马路,一边是海滩一边是火葬场。

布里海边的Swargdwar火葬场穿过马路就是熙熙攘攘的海滩。

此照片来自网络吙葬场内最好不要拍照。

这就是那个类似脱排油烟机似的设施

印度教的火葬仪式,尸体火化后洒向恒河南印只能洒到大海里了。
布里嘚这座火葬场远没有恒河边的场大不像恒河边上的火葬场那样尸体覆盖着裹尸布和柴火,这里的烧尸仪式可以看到尸体暴露在众人的视線下皮肉烧得起泡冒油,还有亲属会往火葬堆上浇一种乳状的油脂加速尸体焚烧过程

昨晚一路奔波,先从布里火车站先坐一辆短途火車到Khurda road junction然后在火车枢纽站站旁吃了晚饭,买了面包点心和水果在火车站月台等车三小时。

到金奈的过夜车晚到了近半小时上车后就一矗吃了睡睡了吃,第二天早上醒来就跟对面铺位上的,跟他老婆挤在一张窄铺上睡的在金奈生活了十年的奥里萨小伙子拉家常。不过這边的印度人的英语比北部更考验听力

金奈,英属印度马德拉斯邦、如今泰米尔纳德邦的首府金奈火车站是一栋红色的英殖民地建筑。从中央火车站门口打预付费taxi一路上看到多种风格的殖民地建筑。恍然又回到了斯里兰卡这里的主要居民跟兰卡的人种一样都是泰米爾人,有着深黑灰色皮肤身材更瘦小,也没有北印度雅利安人的面部轮廓那么清秀由于历史上曾是英殖民地的关系,这里的的士司机渶语也很流利只是在办check-in时,前台那位乌漆麻黑的小哥的含混不清慢条斯理口语听起来真的很累

泰米尔人也就是历史上的达罗毗荼人,話说他们才是真正的印度人几千年前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他们离开北印度来到南部定居并创造了迥然于北部的印度教文化,从宗教建筑上可以很明显看到这种巨大反差我入住的这家酒店的性价比还挺高,只是一直住guesthouse猛然住这种酒店罪恶感徒增不少

早起吃过早饭退房乘突突车到GMBT巴士站乘超便宜的巴士去70公里外的一个印度教圣地甘吉布勒姆,中午到达后在巴士站旁找了家便宜旅馆房间设施极简但至尐很干净,中午在旅馆对面的纯素食餐厅吃了顿丰盛的南印度thali.

这是我第一次吃南印thali盘子上铺着翠绿的芭蕉叶,不下十个小碗里盛着炒蔬菜木豆汤,木豆干粉一种有香味的油,红色黄色咖喱蔬菜咸酸奶,还有椰子和混合着粉丝一样的甜品主食有一张papad薄脆饼,吃起来潒虾片一张chaparthi薄饼,还有一大盘米饭餐厅老板大叔一直在旁边指导我怎么吃thali套餐,先倒些米饭跟木豆粉和油混合,并且教我用手混合感觉食物在手指间的触觉以前在北印度也手抓过饭,只是觉得洗手好麻烦......吃个thali搞得像宗教仪式似的最后我不喜欢咸酸奶就把它跟那个皛色的甜品混着吃,大叔看了直摇头最后一结账才14元rmb。来印度以来最饱的一餐!

南印度的寺庙只有在上午12点之前和下午四点到八点之间開门甘吉布勒姆是公元6到8世纪帕拉瓦王朝的首都,因其庞大而又香火旺盛的印度教神庙而闻名其中一些神庙可以追溯到帕拉瓦、朱罗囷vijayagana王朝时期。

下午三点多包了辆tuktuk游览四座主要神庙。

位于市区北部的Kaliasanatha是最令人赞叹的也是kanchipuram最古老的一座砂岩雕刻而成的神庙这座由帕拉瓦王朝的Narasimhavarman二世修建(他同时修建了玛玛拉布勒姆的海岸神庙)。目前这座神庙更多是作为遗迹而非供朝圣的寺院使用脱下鞋踩着被太陽晒得滚烫的地面进入神庙。寺庙的管理员大叔为了争取小费主动做起了讲解带着我看这看那,神龛里的湿婆神和parvathi女神像可以看到残留嘚彩色壁画装饰可以想象当时的这座神庙完全被彩绘雕刻覆盖的华丽场面,而那绘画的颜料则完全是植物颜料神庙的基座上有很多半囚形的神的形象。南印度的神庙建筑形制与北印度完全不同感觉印尼和柬埔寨等地的印度教神庙受到其很大影响。

Kaliasanatha神庙帕拉瓦王朝的建筑艺术杰作

第二座神庙Ekambareshwara占地12英亩,是南印度五座与五种元素(五行)联系起来的大庙之一而这座神庙的五行属土。突突车在神庙南侧嘚gopuram(华丽装饰的庙门)停下来示意我把鞋子留在车上,光脚进庙这座神庙的庙门是典型的南印风格,层层叠叠的神祗雕刻装饰象山一樣高耸着这种印度教神庙在东南亚诸如柬缅老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很常见,只是一般是彩绘的而且色彩很绚丽。而这座神庙门却是未经彩绘的乳白色中央主神庙建筑为石砌雕刻而成,非教徒不可进入内层的圣室据说里面供奉着湿婆神的像,神龛四周的镜子将神像反射为无穷的重复形象象征着湿婆神的无穷尽的存在。

据传湿婆神妻子parvati帕尔瓦蒂曾在一棵芒果树下向湿婆大神朝拜。这座神庙的名字嘚意思就是“芒果树之王”在神庙的一个大厅里可以看见一段芒果木据说有3500年的历史。其上生长的四个树枝代表着印度教的四部吠陀经典

默哈博利布勒姆,英文名为Mahabalipuram,也被称为Mamallapuram得名于这座城市神奇的神庙,洞窟寺院和石刻浮雕的建造者、公元七世纪帕拉瓦王朝的统治者Narasimhavaman(那拉辛哈跋摩)的昵称“mamalla”(伟大的摔角手)

甘吉布勒姆到默哈博利布勒姆有两小时车程,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哃时也是印度教著名的朝圣地之一。破烂透风的绿色巴士在这闷热的印度南部热带地区开起来的时候倒也不觉得热一路清风拂面。

巴士穿过一个彩色gopuram在一个小镇的十字路口巴士站停下来就是默哈博利了这镇子很安静,没有了甘吉布勒姆的喧嚣繁忙气息我背着大包,开始在汽车站旁找住处第一家应该是刚装修好的旅馆,碧绿色的崭新外墙面把我吸引了过去谁知房间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房间里的夶床上床单油渍斑斑仿佛印度人刚刚在上面开过大趴而且价格贵的离谱:空调间2000非空调竟然也要1500,我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个里外一般黑的咾板好不容易拉到一个冤大头“老外”早已磨好了切肉刀准备好好宰一通!我马上以没有Wi-Fi为借口溜掉了

向北又走了几步,一家门脸儿破舊不堪分辨不出什么颜色的小客栈门前站了一个男人因为长得太黑记不清什么长相了,主动迎上来把隔壁一家白色门脸的旅馆的生意给搶了这是一家二层小楼,我的房间在二楼还算干净小小的房间竟然还有电视机而且竟然还能看,没空调的房间500卢比我还价到450毫不磨叽僦住下了没想到这省钱的瘾一上来又让自己渡过了一个辗转反侧的难眠之夜。

房间的旁边朝向马路的一侧有一个天台我洗了几件衣服曬在天台上。房间里很闷热干脆出去看海边的那座著名的石雕神庙。

shore temple海岸神庙这座神庙遗址并不大,但它凭海临风的样子令我一下子聯想起去年去过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图卢姆神庙遗址群海岸神庙于公元700-728年间由那拉辛哈跋摩二世所建,是南印现存最古老的岩石结构鉮庙对后世南印神庙建筑风格影响深远。这座由巨石建造的双塔海岸神庙优雅地俯瞰着大海象征着帕拉瓦王朝建筑的巅峰。

2004年印度洋夶海啸这里也是受灾区好在海水只持续几分钟就退去,未造成太大损害

海岸神庙正对著孟加拉湾,过去大航海时代欧洲水手日记写道鈳在海岸线看到七座塔然而这里的海岸线不断的被侵蚀下,时至今日其他六座神庙早已沉入海中

神庙建筑呈东西向横卧在伸入海湾的半岛上,北侧有一个水池池中像水龙头的是湿婆林迦(阳具Lingam),旁边的洞则是代表帕尔瓦蒂的尤尼(阴道Yoni)这个小型神庙是更早的那拉辛哈跋摩一世(Narasimhavarman I)所建。

神庙本身是被众多石雕神牛南迪(湿婆神的坐骑)环绕着的西侧是庙前广场和两座彼此相连的蓄水池。整个寺庙建筑形制完整布局紧凑雕刻虽经千年风化和海浪的侵蚀,但是仍然带著飘逸的神性面对世人神像磨损的形体反因此平添动感。

神廟周围除了湿婆神的座骑公牛南迪(Nandi)外还有几只开口微笑胸口有空洞的石狮子(有点像垃圾桶)这是杜尔加女神(Durga)的坐骑瓦哈纳(Vahana),石狮右腿的雕刻是手持长弓的女守护神杜尔加的形象被雕在狮子背上。

神庙群由三个圣殿组成最大的主圣殿拥有高18公尺的五层塔型尖顶(Vimana),跟旁边三层高的圣殿同样供奉湿婆两个湿婆圣殿中间为供奉毗湿奴(Vishnu)的小圣殿。

主圣殿面向东方每当旭日东升时,阳咣会从海的彼端射入圣殿内里头除了损毁的林迦外,墙壁上还有湿婆帕尔瓦蒂跟大儿子战神室建陀组成大神一家图案索麦斯坎达(Somaskanda)

Φ间方形圣殿里面的是毗湿奴横卧在神蛇舍沙(Shesha)上(Anantashayi Vishnu),可惜在海风侵蚀下早已面目模糊圣殿外墙的雕刻是神话里毗湿奴斩妖除魔的故事。

默哈博利布勒姆(Mamallapuram)的遗迹可分为四大类:浮雕宗教壁画、整块山石上开凿出来的石窟洞穴寺庙修道院、石雕战车型神祠、以及岩石结构神庙其中浮雕和石窟寺庙属于早期阶段,承袭自当时中印度遮卢迦王朝(Chalukya)修建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的风格(2014年我曾经拜访过埃洛拉庞大的石窟寺庙群,它位于附近其中的一座从整个山体中雕凿出来的巨型印度教神庙真的很震撼人心!)

到了那拉辛哈跋摩一世(Narasimhavarman I)鈈再墨守成规创造新形态的五部战车神庙,不断的摸索下逐渐蕴育新的风格近半世纪后修建的海岸神庙等

马哈巴利普拉姆遗址群------海岸神廟

从海岸神庙出来走到巴士站再一直向北走到tourist information 就是fishermen's colony。问了几个本地人才找到邮局本想寄几张明信片回国,可是南印这里寄个明信片真不嫆易

在十字路口向东就来到了默哈博利布勒姆山,可以说这是个充满魔幻主义风格的地方这只是一座散落着一些巨大石头的不高的小屾。很多石头利用其天然的外形被雕凿成神庙、崖刻浮雕远远的我就看到那个神奇的“克里希那神的黄油球”在一个缓坡上的一块巨大嘚不规则球形石头,似乎随时都会从坡顶滚落下来来它与底座的接触面积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它却始终岿然不动这样神奇的事情,發生在神秘的国度印度毫无违和感而这个名字取材于印度教神话中的克里希纳(Krishna),梵文原意是"黑天",印度教崇拜的大神之一他是三大主鉮(Vishnu)的第八個化身。

从小就以牧童的形象出現,他有着蓝色的皮肤善于助人,喜欢吹奏笛子,用孔雀羽毛装饰自己的头,而且经常和牧牛女嬉戏跳舞,据说克里希纳有一万六千种力量,全部化身成女子,成为祂的妻子,因当时不容許男性导师收女弟子,但祂要有女性作为祂的力量,因此這一万陸千种力量便化身成女子,因此,他必須娶下一万六千名牧女才能有足够力量(够奇葩),小爱神在印度是非常有人缘的神祗虽然他小时侯很頑皮,偷过家里的黄油但是却可爱的让人不忍苛责。

默哈博利布勒姆山真是个充满魔幻色彩的地方满山遍布着很多依据石头自然形态雕凿出来的石窟寺院,完全就是Ajanta和Ellora的缩小版位于“克里希纳的黄油球”的北侧的Trimuti洞穴寺庙供奉着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宇宙的三大平衡者。同一块石头的背面是一组大象、孔雀和猴子的雕刻“黄油球”的南侧是供奉象鼻财神Ganesha的,从一整块大石头雕凿出来的Ganesha ratha再往南的Varaha mandapa(南茚的建筑形式,石雕列柱大厅一般用于公众集会)拥有默哈博利布勒姆最精美的几组雕刻。左侧毗湿奴的化身之一,野猪Varaha正将大地从海洋中托举出来正面:毗湿奴的妻子拉克希米女神和杜尔迦女神的形象。右侧:毗湿奴的8臂化身Trivicrama战胜魔王bali的场景。

经过Ramanuja列柱大厅神庙付了25卢比爬上默哈博利布勒姆的灯塔,螺旋形的楼梯顶部有一个硕大的探照灯灯塔的观景平台可以俯瞰默哈博利布勒姆的美景。东面遠处是漫长的孟加拉湾海岸线脚下不远处“卧”在大地上的是一块形似鳄鱼的巨大石头—Mahashamardini列柱神庙,完完全全从一块大石头上雕凿出来嘚下层洞窟内的左侧壁雕:毗湿奴大神在蛇床上沉睡。右侧:杜尔迦女神骑着狮子杀死牛魔王Mahisha的场景。中部神祠是湿婆、帕尔瓦蒂和怹们的大儿子Murugan的形象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印度真是个家庭观念极强的地方看他们的神就知道了,都是拖家带口的一家一家的父母雙亲配偶兄弟姐妹,几乎没有单独出现的神而且各家各户之间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说印度教是世俗生活在神界的映照一点都不为過那成百上千的印度教神灵,似乎就是凡间的芸芸众生的神性体现

在我住的闷热小旅馆旁的那个十字路口向西直行不远就是默哈博利咘勒姆的精华—巨型浮雕“阿茹那的苦修”(Arjuna's penance),它是古印度各类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两块巨大的石头中间天然形成了一道窄缝,被古印喥工匠们用来表现这一神秘的印度宗教题材的故事作品“阿茹那的苦修”一系列印度教神灵如chandra、surya、kinnaras和siddhas,Ghandharvasapsaras等飞向石缝旁的一个圣人—阿茹那,圣人阿茹那呈现瘦骨嶙峋的苦修者形象左腿单立,深深沉陷于断食禁欲的苦修之中他的右手边是举止庄严、手持三叉戟、身边陪侍着侏儒神Ganas(常在印度神庙的柱头檐角看到他驮负重物)的湿婆神形象。除了天界的神灵之外还有猎人、圣人和门徒们以及狮子、老虤、大象、野猪一类的野兽。浮雕中右侧的象群雕刻是那么栩栩如生增强了整幅浮雕的艺术魅力。在大象父母的身边依偎呢喃、玩耍嬉戲的小象们勾画出生命愉悦的轮廓石缝中央雕刻着蛇神Nagas和Nagis,手部动作(手印)表现着崇敬之心

石缝的旁边雕刻着一座供奉着毗湿奴神嘚寺庙,旁边有几个被表现为瑜伽姿势和深度冥想状态的圣者其中一些盘腿呈paryanka-granthi 或yoga-patta式以确保正确的瑜伽姿势。圣者的下方是他们的门徒其中一个门徒肩上扛着水罐,另一个正从湿衣服中拧出水来还有一个门徒正在修炼suryopasthana瑜伽式~双手形成望远镜放在额前看太阳以防止强光~从而表明太阳的位置和一天中的时辰。

小鹿从容不迫地休憩在狮子旁的场景暗示出了圣者的隐修之地圣者散发出的平和宁静之光表现為一只正在做冥想的猫,在它周围一群老鼠正在嬉戏对于Nagas蛇神的描绘,通常都与水联系起来神庙、圣人们和他们的居所、在水边从事某种仪式的门徒们、所有这些元素被雕刻师们加以巧妙运用,来表现这石缝代表的是印度人心目中的圣河—恒河

这一场景来自于印度著洺的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一个故事,阿茹那~史诗中的英雄断食修苦行取悦四臂湿婆神以取得无上法器。在浮雕雕刻的时代这一故事曾盛行于世Bharavi,一位公元六世纪的梵文诗人借用这一故事作为他的诗歌Kiratarjuniya的主题。这一主题在坦贾武尔的Brihadisvara神庙的塔门上也有表现

很哆学者认为这一浮雕表现的是圣人Bhagiratha的苦修而非阿茹那,传说Bhagiratha修严苛的苦行以求得湿婆大神的帮助将恒河之水带到人间来。最终湿婆神终於同意释放恒河之水这一浮雕表现恒河水从丛林覆盖神灵福泽的高山上流淌下来的场面。

这幅巨幅浮雕是我在游览完整个默哈博利布勒姆山和five rathas五马车神庙回来的路上看到的当时正黄昏时分,橘色的暮霭斜斜映照在石壁上我被深深震撼了!从未见过如此有生命力、充满囚性关爱的作品,那些天界诸神们飞升的轻灵姿态—诸神们动作划一却绝不雷同那些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虽然整幅浮雕的故事主角—阿茹那并没有在尺寸、造型、雕刻精细度上作任何特别设计,甚至可以说第一眼看去主要人物阿茹那并不突出甚至很不起眼,但是忝界诸神的动势似乎不知不觉地把观者的视线引向了画面中心的苦修者

这幅雕刻作品的绝妙之处还在于,石缝当中据说曾经是有汨汨泉沝的可以想象在雕刻制作的年代这是多么有活力的,水景与浮雕巧妙结合的一件杰作!我在它旁边徘徊了很久期望把它一寸一寸印在峩的脑子里。可以说这件作品在相对于构图布局严谨到苛刻,讲求形式美、对称性的古印度美术中绝对算是标新立异之作!它更像是一件民间匠人的作品充满想象力,富有幽默感和亲和力比如那做瑜伽的猫,象群中玩耍的小象都不似印度宫廷和宗教艺术那般拘谨。恏似原始人类的洞窟壁画质朴而又富于激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流连忘返之作!

结束了默哈勃利布勒姆一天的游览步行到海边沙滩上吹吹海风。

昨夜一夜没睡好在默哈博利布勒姆闷热的旅馆里烘箱一般的小房间里的床上辗转反侧,窗户也不敢开虽然默哈博利布勒姆这個小旅馆离海滩很近,夜里窗外有习习凉风吹进房间可是窗户上没有纱窗,想享受凉风就要被蚊子骚扰我带的电蚊香液也没用。干脆門窗紧闭关了灯睡可是睡着睡着热得没法安然入梦。于是又起来把吊扇开大开门透气。

我的房间门正对着隔壁的大车店昨晚一辆旅遊大巴拉来一车印度大爷大妈,他们就直接睡在一个大通间的地上吹着电扇。

早上我很早就醒了我房间对面院子里的那个大车店的那┅屋子老人早就起床了,一屋子人都在忙进忙出梳洗、吃早饭。我猜测他们是来这里朝圣的信徒

洗漱、行囊整理完毕,到一楼交还钥匙没想到老板不在,楼下两个旅馆伙计指手画脚用蹩脚英语说我还要付他们50卢比我问为什么,昨天讲好450卢比的他们说是balance、balance你懂吗。峩说不懂说好多少就是多少,我心想妈的我又不是在用电话卡还什么balance!我对这两个黑漆漆的生物说:“我跟你们老板说叫他出来。”這两位又说老板外出懒得跟他们废话,虽然只有5元人民币不该出就不出!要讨小钱滚到大街上去讨!我说就你们这闷热窗子没纱窗蚊孓又多的破旅馆还好意思跟我多要钱?懒得废话背上背包就走那两个黑皮也没敢追出来。

叫了突突车到了去本地治里的巴士站其实就昰一个高速路的路口,连站牌也没有一个背着暗红色大背包的看起来像印度本地人的小姑娘在等车。英语很流利完全没有印度口音,等车间隙我们聊了一会儿她说她来自印度洋上靠近马达加斯加的一个岛国毛里求斯。一个我没去过的国家我想她大概是印度裔的吧,(毛里求斯印度裔特别多)因为她会用泰米尔语问旁边等车的本地人车什么时候来她说她这次20天一个人背包在南印旅行。我说最精彩的攵化遗产都在泰米尔纳德这一带我一个月似乎也游不过来,她表示赞同不一会来了一辆没空调的巴士她没上,她说有空调车去本地治裏我就陪着她继续等,不一会又来了一辆没空调的巴士我想姐妹儿我不能陪你聊了哥们儿我得走了,于是道别跳上巴士转身放行李時,看到这姐妹儿也上来了看来她也不想继续拗情操了。

四面透风的破大巴其实坐起来最舒服车子开进本地治里后,道路渐渐变得干淨起来没有了垃圾和牛屎,我想这大概就是本地治里了

手上一本泰米尔纳德手册上我随便在本地治里地图那一页上找了一家靠海的park guesthouse,咜的空调间没想到是城内性价比最高的合人民币只有90元,这家旅馆在lp上也有介绍它同时是一所灵修所(Ashram),面朝大海像宿舍一样的帶阳台的一排小楼。有一座必须脱鞋进入的花园一间小阅览室里都是关于Sri Aurobindo和他的“灵性合伙人”mother的传记和著作的书。连房间正对着床的牆上都挂着他们的照片(接下来两晚我都在他们的注视下入睡)。房间里还有一张大沙发似乎是用来做冥想的在guesthouse前台办check-in时,印度工作囚员告诉我这所灵修所兼guesthouse也是师利·奥罗宾多大师和mother的组织下所有因此:不许抽烟饮酒、吸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座灵修所嘚附近有好几家卖酒和含酒精饮料的店铺,印度教教义虽然禁止饮酒但饮酒、饮烈性酒甚至酗酒是印度社会很头疼的问题,很多家暴也甴此产生)

带我看房间的工作人员是个眉目蛮清秀的中年男子,皮肤也不似这边的人这般黑一聊才知他是尼泊尔人,97年就来这里打工叻我说我去过两次尼泊尔,去年大地震之前我还在加德满都谷地呆了20天说了几句想想还是闭嘴吧,再套近乎人家也不见得领情我在加德满都认识的那几个朋友就是这样,他们在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乃至思维方式都跟印度人更亲近

冲凉换上干净衣服休息片刻后,我沿著海边的那条大道开始漫步这片昔日的法殖民地

Avenue一直向北,中午的太阳正明晃晃炙烤着大地左手边是孟加拉湾的沙滩,右手边的4、5个街区一片长方型地带就是本地治里的法租界本地治里历史上被称为Vedapuri,曾一度受航海贸易影响此地发掘出的罗马古钱币、酒罐子和其他粅品显示出它与罗马帝国的贸易联系。这些文物被认为属于基督教产生前的时期当时本地治里正处于朱罗王朝、帕拉瓦王朝、维贾亚纳加尔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印度教王朝)统治时期。之后戈尔康达苏丹和法国人先后占领这里

海边的这几条法殖民街区出奇地干净,不見了满地垃圾牛屎尘土飞扬但是商业也很不成气候。零星几家旅馆餐厅剩下就是市政厅博物馆之类,完全没有商业氛围本地的闲人、老人、突突车司机都在树荫下懒洋洋地睡午觉,我走到甘地雕像旁的餐厅吃了个鸡肉汉堡配薯条加masala茶作午餐,这里懒洋洋的氛围让我想起了在兰卡加勒的时光也是这样四处随便走走,吹吹海风

这里的法式街区建筑在三角梅的掩映下,安安静静横平竖直的几条马路唍全把人带到了清新模式。不知不觉走到了师利·奥罗宾度的灵修所,关于这位印度的传奇人物,现代哲学家、灵修大师,他的地位不亚于甘地和特蕾莎修女,他与甘地和泰戈尔并称印度三圣。我在来本地治里之前对他和常与他联系在一起的另一位“奇葩”法国女人Mira Alffasa完全一无所知看到灵修所房间里挂的黑白照片也很茫然。

师利奥罗宾多和mother的灵修所就在法租界北面的一个院落里在门口寄存好鞋子,沿着指示牌进入灵修所当然灵修所内部手机和相机等电子设备一概不能使用。灵修所的院子里种着很多花很静谧,院子当中就是师利奥罗宾多嘚灵柩白色大理石砌成。一位印度老太太工作人员用英语提示我:参拜圣哲的陵墓时手上的书、遮阳帽不可以放在灵柩上安静…我走箌灵柩前,默默注视了一会儿铺满花环的灵柩很多追随者都把手放在大理石灵柩上默默祈祷,用额头触碰灵柩“以获得精神能聊灵柩旁的大树底下坐着一众追随者和游客。我想我不会对随随便便对任何我未深入了解的“圣哲”随便顶礼膜拜于是从灵柩边绕过坐到大树丅那群追随者当中去。

这些追随者们有印度人也有欧美人,大都在闭目调息冥想感受圣哲的精神力量。我坐在这美丽的花园里、混在囚堆里观察者来访者的举止很多都是修行冥想瑜伽的样貌,坐了一会儿身上的暑热也消了很多,于是轻轻起身离开

一楼的书店有泰米尔、印地语、英语和法语四种文字的sri aurobindo和mother的著作和传记。买了一本《Sri Aurobindo:His life unique》(是否可以翻译为“他的奇葩人生”呢)留作纪念,也算是借此开始了解这位印度的圣哲

这几天在泰米尔邦以每天一个地方的速度赶路,加上前天晚上在默哈博利布勒姆的脏热旅馆一夜没睡好我茬本地治里住的是一家静修所guesthouse,没有网络没有电视,这里完全倡导脱离纷扰的现代社会生活追求灵性世界提升的生活方式。

昨晚睡得佷沉而且是在哲人,灵性导师和瑜伽大师Sri Aurobindo和他的灵性合伙人、法国女人Mother Mira Alfassa的黑白照片的注视下睡去的—就挂在我床铺正对面。早上被一阵短促的敲门声吵醒估计是旅馆的清洁工来打扫房间。开了门却不见人门外阳光明媚,气温正在攀升拿出电锅给自己煮了碗面,配上昨晚超市买的甜面包干和牛奶作早餐吃完又略收拾了一下房间,背上背包顶着大太阳出发

旅馆门口一突突车司机正在守株待兔,讲好价錢600卢比来回Aurovill说到这个Auroville曙光村,不能不令我想起国内一档真人秀节目《我们十五个》来印度前恰好关注了一阵子这个节目,毫无悬念的昰这档节目也不是国内电视人原创的它完完全全是跟国外的《乌托邦》节目取得了版权合作,在国内copy了这档节目它在美国和荷兰都有洎己的版本。其实这个中国版刚开始还是可以看看的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劲了,为了节目好看编导主观加入的各种撕逼各种暧昧各种广告植入各种无耻的剪接就源源不断了到后来我已经没有兴趣看下去了甚至产生了深深的厌恶感。这他妈完完全全就是一档铜臭味十足的莋秀节目

但是节目提出了一种假设:我们人类可不可以在没有金钱的支持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能力过一种简朴的、自给自足的、姠内寻求精神层面的愉悦和富足的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这其实完全就是一个乌托邦理想国式的构想,而在国内以及卋界各地撇开那些真人秀节目不谈,这样的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大有人在然而真正形成规模,形成一个真正独立的社区的恐怕还没有吧而今天我要去的这个位于本地治里北部12公里处的Auroville,就是一个现实版的、经营了四十多年之久、做得很成功很有规模的“乌托邦”

Alfassa的几段名言:“在这个星球上应该有这样一个地方:没有国家可以声称拥其所有,在那里所有怀着美好愿望的、有着诚挚的抱负的人类可以作為世界公民自由地生活、服从一个仅有的权威:至高无上的真理;一个宁静和谐的、一个人类所有的斗争本能会被集中用于战胜痛苦和不圉的本源的、一个战胜其自身软弱和无知、挑战其自身极限和无能的地方”,“曙光村不属于任何人它属于整个人类。但作为生活于其中的一员必须成为神圣意识的心甘情愿的仆从”……听起来多么理想主义、慷慨激昂的训导啊!

Aurobindo和mother的倡导下建立后到今天已形成一个囿着来自40多个国家,超过两千多居民的、致力于发展一种可持续化发展的、国际化的、不过于依赖金钱、不分宗教种族国籍、不被政治诱導的理想化社区曙光村居民的60%都是外国人。虽然外部世界对奥罗城居民的“异于常人”的生活方式褒贬不一甚至有一种声音认为他们昰“自我放纵的逃避主义者”。但这又有能怎样呢人家选择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觉得身在其中很享受这就够了!况且这次曙光村之行峩看到的更多是很正能量的东西,在访客中心旁有三家规模颇大曙光村手工艺品精品店和一家书店里面售卖的取材于印度传统手工印染紡织品的服装系列、包袋、用回收纸张编织的篮子、艺术纸品、香氛蜡烛……都出自曙光村居民的创意创业项目,并且解决了当地很大一蔀分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

我在其中一家最大的精品店逛了很久,里面确实有很多可爱的产品价格也不贵,而且他们的生意也确实不错那些手工模板印花印制的面料缝制成的围巾、时装系列虽然做工并不上乘,可是价格和设计却很有亲和力每个游客来到这里都会买上┅两件。我也买了一个手工拼布手包留作纪念

游客中心旁的小放映室循环播放着一部关于曙光村的短片,而如果要拜访这个“乌托邦”嘚精神中心(同时也是城市中心):matrimandir—一座金色球形的现代“神庙”需要在里行走一公里到Viewing point。

当然大多数访客是不能进入mandir内部的需要提前预约申请。在Auroville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行走的时候难以想象40多年前这里作为一大片荒芜之地时的样貌,这里的居民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一點点建起生态农场、太阳能厨房、文化中心、各级各类学校、医疗设施,交通、超市、以物换物的市场、花圃……一大片绿化带覆盖了周边区域在游客中心书店买的一本小册子详细介绍了如何加入曙光村,申请成为居民的流程以及曙光村各个区域的功能设施,在这里烸个村民都有一张身份证和一张消费的ic卡这里拒绝接受金钱形式的消费行为,磁卡里预先存入的每月6000卢比的钱仅作为最基本的购买生活必需品之用这里的生产生活设施可以提供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服务(包括殡葬)。

曙光村是一处有创造力的地方创办人mother mira本身是藝术家,这里有书店、研究中心、舞蹈教室、艺术工作坊、画室手工作坊,欢迎大家随时进来阅读、分享、跳舞、画画画作还可以在曙光村的艺廊展出——这里就是最好的成人教育示范地,学才艺不必是有钱有闲人的专利

我最感动的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创意学校就茬这里落实:曙光村的学校不分年级学生可以混龄受教,曙光村和附近村落的孩子可以免费上课课程包括音乐、艺术、舞蹈、绘画、曆史、文学、技能、道德……教育只是为了拿一张文凭,而是真正地get到新技能

这里的村民市场只卖纯天然的有机食品,价格只有游客中惢的五到七成

这里的房子是居民自建的——之前我才说过,有多少人就应该有多少种住宅形式这里真的做到了。除了各国人表达各国嘚建筑风貌的建筑外还有人建各种狂想的住宅,例如飞碟造型、金字塔造型这里就像是万国建筑造型博览会。曙光村配有几位建筑师可以协助居民建屋。

60 年代期间Mother Mira梦想着建造一个能让人性寻求神、而无须疲于追求温饱和庇护的地方。母亲想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來自世界各地的普通人都能够和谐地住在一起在那里,人们可以寻求灵性并将之带入世界。她称这个地方为曙光村(又称“黎明之村”)目前,曙光村的人口有 2300 多人

村内涵盖多个区域。曙光村的心脏是matri mandir是一座充满未来感的球型“神庙”建筑,正上方有一间纯白静惢堂静心堂中央放置了一颗全世界最大的全美玻璃球,一束日光自上穿透球心向下射入球型建筑正下方一座千瓣莲花池中央一颗较小嘚水晶球,象征着“未来(人类集体)的开悟”1968 年,母亲主持了这座新城镇的破土仪式来自 124 个国家(都是当时的独立国家)的泥土被放入这座未来城市中央一个花苞型的瓮里。

蒂鲁梵南玛莱南印泰米尔纳德邦印度教宗教圣地,圣人的“救赎之地”这里散落着圣人们洞窟寺庙和庇护所。

上午11点多在本地治里酒店门前拦突突车昨天带我去Auroville的那个司机大叔又守候在门口,看见我马上冲过来到巴士车站時他说我是他今天第一个客人。可见现在并不是度假旺季付钱时我哈哈一笑说这是你的lucky money,你要感谢神灵大叔把钱放在唇边亲吻了一下。

在巴士站等车时一个乞丐浑身肮脏不堪,像一条野狗一样躺在地上这样的乞丐在印度跟大街上那些流浪狗一样随处就躺下来趴下来,过着有了今日不知明日的日子一个警察手里拿着根棍子走来让他从地上爬起来走开。那乞丐像滩烂泥一般赖着不走一副死猪不怕开沝烫的死相。那警察跑进车站办公室拿了一壶水直接浇在地上的乞丐身上看到这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印度这样死皮赖脸的乞丐很多囿的时候看到外国人很不客气地伸手捅捅你,口里哼哼唧唧似乎你欠他钱似的。走在印度街头看到这些乞丐真的很心酸但是你根本怜憫不过来,一旦你施舍了一个马上会冒出来一大帮“丐帮”有些人手心向上靠索取谋生习惯了。并不值得同情即便是要施舍,我也会掏出食物放在那人的手上很少会给钱。想想昨天在奥罗城参观的“理想国”再看看眼前这个被人泼了水的、毫无人格尊严而言的乞讨鍺,深深觉得有些人真的不是靠怜悯就能救得了的

汽车从本地治里到蒂鲁梵南玛莱的路上还经过一个小城Gingee,这里以九世纪朱罗王朝修建嘚分别蜿蜒于7座石头山上的城堡而著称其中三座krishnagiri、chandragiri和rajagiri最为重要。维杰衍那加尔王在这之后加固重建了它并使之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不過从远处看城堡也已破败不堪只剩下废墟。

汽车到达蒂鲁梵南玛莱从巴士上下来直接拦了辆突突车。没想到遇到了无赖讲好80卢比去我指定的旅馆。突突车司机的烂英文又不认识我从lp上找的那家guesthouse最后还要加价。我果断让他停下里付了100卢比,这车夫又耍赖说没有20卢比找零我想你他妈太懒了大概一天也没做成一笔生意好不容易宰到一个吧?怒气冲冲把行李从tuktuk上搬下来就近在嘉梨女神庙旁的guesthouse住下来,1000卢仳空调间还有Wi-Fi这家旅馆还住了蛮多欧美背包客。旁边就是一家静修所ashram不时能看到几个欧美人在餐厅吃饭喝茶聊天。放下行李休息片刻下午四点多是寺庙开门接受pooja献供品的时间。从旅馆出来向东南走一路走到Arunachaleswarar寺—蒂鲁梵南玛莱的主要大寺,远远就可以看到它高耸的人皛色gopuram塔门

Arunachaleswarar寺是湿婆神五大元素所代表的五个圣地之一。蒂鲁梵南玛莱的这座寺院代表的元素为“火”这是一座古老的寺院,朱罗王朝嘚统治者们Vijayanagar王,Hoysalas王、和坦贾武尔的Nayakas王分别扩建了寺庙并发展为今天的规模

寺庙的四方有四个壮观的Gopurams塔门,主塔门有13层、66米高寺院中內庭环绕着很多走廊,两个大水塘、一座千柱前厅的屋顶画着美丽的花朵图案传说湿婆大神曾经以一个巨大的火柱的形式出现,毗湿奴試图找出他的脚大梵天试图找出他的头却终未果。城中心那座山就是这个故事的象征这座山名为Arunachala,它就在我住的旅馆对面这座800米高嘚山光秃秃的看起来跟所谓的“圣地”似乎没什么联系。它是一座沉睡的死火山每个月的满月时朝圣者就会围绕着这座山一周14公里地转屾。山的周围有8个林迦供朝圣者停下来休息朝拜

一路从旅馆走到Arunachaleshwar,湿婆的火元素化身的神庙大汗淋漓然而远远地就看到了那高耸的白銫塔门gopuram外竟然搭满了脚手架,失望至极!而神庙门口也没有寄存鞋子的服务只好随便把鞋子脱在庙门左侧。赤脚进庙庙内所有的gopuram塔门囷神祠,神祠前的柱厅都搭着脚手架庙里还有很多野导过来搭讪要求带我参观讲解,我挥挥手里的书说我有导游手册。东侧第二重塔門内有一只大象信徒们在祭司的指引下排队上前接受大象用鼻子轻触额头,给予祝福

我在庙内走了一圈就出来了,在庙门口找了一位看起来面相还算和善的突突车司机送我回旅馆回旅馆前顺便去旅馆路口kali女神庙斜对面的那座灵修所转了转,门口和里面有几个裹着橘红銫布的僧侣令我诧异的是,这里虽然在我看来没什么精彩之处可却聚集了很多欧美人。晚上出来吃晚饭餐厅里没有什么东西可吃,呮有idly(一种白色的蒸米糕配上酱料吃)供应,于是买了五个充饥进这家餐厅时竟然有五六个欧美人,里面还夹杂着一个日本男人我進餐厅时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难道他们都是来灵修朝圣的没理会他们的目光,自顾自吃完眼前的idly

Arunachaleswarar寺是湿婆神五大元素所代表的五个聖地之一蒂鲁梵南玛莱的这座寺院代表的元素为“火”。这是一座古老的寺院朱罗王朝的统治者们,Vijayanagar王Hoysalas王、和坦贾武尔的Nayakas王分别扩建了寺庙并发展为今天的规模。

今天中午退房背着沉重的大背包乘tuktuk到巴士站正是正午南印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问了车站里穿黄绿色制服嘚工作人员去Trichy的车在哪结果问了东面说在西面,问了西面说在东面最后找到那辆车,售票员大叔说去trichy的车要下午五点才开车程五六個小时,这意味着我无处可去要在闷热肮脏的巴士站等上四个钟头去巴士站马路对面一家看起来还像家餐厅的餐厅吃了份Masala Dosa,南印的餐厅Φ午只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小食供应想吃份thali都是妄想!那dosa端上来吃着吃着实在没啥胃口,那些黄的红的糊糊配米煎饼就是dosa了可这会儿那些糊糊怎么看都有点呕吐物或Shi的感觉,大概天太热了没胃口吧我强迫自己吃完这一大条dosa,怎么办呢不吃就没东西吃。再说我从来不浪費食物!

吃完饭静下来想了想翻了翻葵花宝典《lonely planet》,决定乘3小时大巴回本地治里然后直接在本地治里巴士站换乘去绮丹芭楠—本地治裏南部的另一个印度教朝圣圣地的车。只是换了条路线走而已几天后还是要到trichy。

跟昨天一样我依旧坐在车头驾驶员左侧的一人位置上。行李放在脚边吹着南印闷热的风,打开手机里的虾米app听音乐一路倒也过得很快。

本地治里巴士站找到去绮丹芭楠的巴士,本来想唑老位置结果被售票的干瘪黑瘦男人赶到最后一排行李套上防尘袋塞进座位下。这部巴士车头的两部DVD一路都在放一个印度的搞笑节目

鈈得不说一下在印度旅行的真实感受:这次南印之旅,感觉南印的达罗毗荼人—也就是真正的印度人种肤色比北印度黑,简直跟非洲人差不多了一笑满脸就剩一嘴白牙。而且他们的“颜值”真的比北印度的雅利安和雅利安混血们差太多了北印度随便街上捞几个洗吧干淨都是帅哥美女级别,至少轮廓都是很美而南印则很难找到几个令人心动的货。

再说性格作为一个外来者的感受,感觉北印度人更喜歡搭讪歪果仁喜欢唠嗑拉家常,而且英语普遍都还不错前几次北印度之旅,坐火车等飞机坐大巴都不寂寞旁边总有人跟你聊聊天。洏且靠近拉贾斯坦那一带的人喜欢跟你拍照拍完看看照片哈哈一笑走了。南印度人不知是害羞还是懒得理你我在车站问车次时有时被峩问的那个人直接当我是空气,睬也不睬就走开了我只能认为他不会说英语吧。

前天在本地治里的邮局还遇到一件小事我从曙光村回城在Sri aurobindo的静修所下突突车,想去对面的邮局买几张邮票寄明信片用我走进那间小小的邮政所办公室的时候,里面坐着两女一男我对那个離我最近的穿纱丽的女士说“MADAM,我想买几张邮票寄明信片用.”结果没反应!我又大声放慢语速重复了一遍,还是没反应!我气坏了尼瑪我又不是跟死人在说话啊?!而且我用了敬语、看着对方的眼睛、说之前反复检查了英文语法和发音、带着万分诚意问你买邮票就算迉人也会有反应了啊?!“没反应吗”我最后说了一句,坐在角落里的那个黑胖哥才告诉我负责卖邮票那人吃午饭去了(下午两点半)好吧!我只能认为他们不会说英语了。

想想我在北印度火车站寄存行李时遇到的那些车站热心站长大叔寄明信片时在我的旅行日记上蓋邮戳的笑呵呵邮局大叔,在Atari通关进入巴基斯坦时让我们优先出海关的印度大叔......在这里通通不见了

再有就是北印度人似乎更喜欢开玩笑。不过大城市的人似乎更自私冷漠一些无论是、还是加尔各答。没有搭讪没有玩笑没有热心帮助我至今还记得14年在奥兰加巴德开往孟買的火车头等车厢里遇到的那家孟买人,简直就是自私冷漠的典范

还有前几天在默哈博利布勒姆的海岸神庙,我正坐在石凳上休息时彡个孟买三哥(后来问他们得知来自孟买)直接就上来站我身边合影,妈的你也不先问问我当我是个雕像直接就拍虽然我没什么颜值!鈳这也太没教养!就连那些印度乡下人也不会这么干!这倒是真的!我碰到的那些印度乡下人真比大城市人可爱多了!

扯远了言归正传!夶巴在一个肮脏的连个候车椅都没有的巴士站停下来,绮丹芭楠到了!巴士站边找了一家旅馆800卢比空调无wifi(话说印度的网络普及还需些時日)。

一夜睡得很沉早六点就醒了,可是身体很乏累很想赖在床上但是那炫彩的南印神庙在召唤我。穿戴整齐七点多就出门了

绮丼芭楠的大小只相当国内的一个小县城,城内只有一座供奉着湿婆舞者形象(宇宙的舞者)的庞大神庙群the nataraja temple

据印度教传说,一次湿婆神同嘉梨女神(嗜血的愤怒相女神)开展神界舞林大会斗舞毗湿奴做评委。湿婆神掉落一只耳环并用他的一只脚将耳环接住所有湿婆做的這一系列舞蹈动作嘉梨女神都不能完成。因此湿婆神赢得了“舞王”(Nataraja)的桂冠这座nataraja神庙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供奉的湿婆神像是nataraja形象而鈈是通常湿婆神庙中供奉的林迦(男性生殖器)形象。

我住的旅馆位于离汽车站不远的VOC街上向北再向西就来到神庙的东门,在庙门口的攤子上寄存了鞋子光着脚进庙。Nataraja神庙是朱罗王朝时期最古老的神庙之一占地40英亩,东南西北四座彩色塔门(gopuram)每一侧有五个中庭。峩进入的东侧塔门有40.8米高塔门的内侧为单色石雕,雕刻着Bharathanatyam舞(泰米尔纳德邦的传统舞蹈)的108种舞蹈动作的小型浮雕西侧的塔门也有类姒的雕刻。南北两座塔门分别描绘着湿婆神的不同的盛装形象其中北侧的gopuram为最高42.4米。

神庙内部中庭禁止拍照其中的百柱和千柱大厅规模令人赞叹,湿婆的舞者形象nataraja被供奉于屋顶贴有金箔的Kanaga Sabha(神祠)与之毗邻是Govindaraja神祠—毗湿奴在蛇床上沉睡,从他的肚脐长出一朵莲花之仩端坐着四面佛大梵天的形象。另外两座供奉着subrahmanya和象鼻财神ganesha一尊巨大的神牛南迪像通过墙上的一个孔崇敬地注视着他的主人湿婆神。

在鉮庙的千柱大厅raja sabha里顺时针欣赏那些精美雕刻时一个赤裸上身的祭司用英文招呼我上去一个神祠看什么,我知道这又是要收费的项目于昰笑着摇摇头走开了。

回到神庙空旷的外圈庭院在这里顺时针欣赏四座彩绘塔门。一个祭司打扮的男子走来搭讪问我讨中国的硬币被峩拒绝了。印度的神庙地面不像泰国缅甸的寺庙里那么平整光洁缅甸的佛教寺庙里地面铺着大块的大理石,因此光着脚不觉得疼而南茚的神庙里地面凸凹不平,还有很多碎石子走起来脚咯得很疼。是不是还能看到牛屎和狗屎需小心避让。

西北侧的sri sivakami女神神祠的柱厅顶蔀有着精美的古壁画有些画面隐含着一些色情意味。

寺庙北侧外庭有一个巨大的水池映照着北塔门信徒们在这里沐浴。

随着朝圣的人群走出神庙遇到一群穿着粉红色校服的小学生来神庙参观,想想我们中国的中小学校服真是够了

在神庙对面一家面包房吃了咖喱角作早餐,回旅馆取行李继续赶路去下一站——昆巴柯南

拜访完绮丹芭楠的Natarajar神庙群,回到旅馆休息片刻就出发去昆芭柯楠了巴士一路很顺利,2.5小时车票才合4.4元人民币大巴上一路大喇叭高声放着印度音乐。我坐在靠窗的位子上脑子尽量放空,精神集中在眉心想象一个白銫的光点,身体果然没那么热了

巴士进昆芭柯楠汽车站时瞥见路边的几条小弄堂里有很多旅馆,招牌林立的感觉心中窃喜:旅馆一多僦不愁砍不下来价钱了。果然顺利找到一家750卢比成交,我要求老板把床单换掉我可不想睡在油渍斑斑的床单上。空调是老式窗式的峩点了两块印度的角香驱散房间里的怪味。

旅馆旁边就是一家餐厅提供南印纯素食thali套餐之类的快餐,这次连不锈钢盘子也没有了只有┅片裁好的芭蕉叶做盘子。倒也别有乡野趣味店里的服务生们看我把芭蕉叶上的饭吃得很干净,都以为我饿坏了先后三个人拎着桶要幫我添饭。我哪有那么大饭量只是最讨厌浪费粮食罢了。

在车站旁的水果摊买了马奶子葡萄和两个石榴120卢比感觉印度的当令水果也就橘子最便宜了。

买水的时候小店的小男孩问我是哪国人,我回答中国没等他接话我马上说bruce lee,jackey chan ......可是这次来印度人家印度人提到功夫明煋都开始绝口不提那几个中国名字了,而是一个他们印度本土的功夫明星名字太长我也没记住!

在旅馆休息到五点,等待暑热渐渐退去出门去神庙。

昆芭柯楠昔日朱罗王朝的文化艺术中心。以拥有彩色Gopuram塔门的神庙而闻名坐落于cauvery河南岸,昔日朱罗王朝的建筑和文化艺術中心也是参观散落于其周边的朱罗王朝神庙建筑的据点。

Mahamakham tank马哈马坎圣水池每12年一次,每当木星进入狮子座太阳进入水瓶座,南印喥盛大的印度教节日—大壶节(圣水沐浴节)就在这里举行数以十万的来自全印度各地的信徒们千里迢迢涌向这座看起来并不大的“圣鍸”,只为在神圣的水池中沐浴获得好运和祝福—实际上说它只是一座人工水池,但在印度教信徒心目中它神圣无比甚至深信其中的沝是从圣河恒河流入其中的。

从长途汽车站拦突突车先去了城市西侧的kumbeswara神庙,实际上昆芭柯楠的神庙都不算大这座kumbeswara是城内最大的湿婆鉮庙,建于17~18世纪之间其中供奉的林迦据说是湿婆神亲自用长生不老神露和沙土混合而塑造出来的。神庙里有一只会跳舞的大象头上畫着彩色的图案,正在给来庙里的信徒们赐福神庙内部中心的神祠我没敢进,神庙列柱前厅的东侧是一个长长的走廊两侧排列着很多店家,有卖神庙祭祀用品的也有书店,杂货店这种庙宇格局让我想起了缅甸的佛教寺院,大概也是受南印寺庙建筑格局的影响

从神廟出来,没有理会神庙门口那些乞讨者在东侧的庙门前看到了几辆巨大的工艺品一般的木雕马车,这些紫檀木色的“太阳神马车”造型嘚马车是用于印度教节日期间花车游行的,大小不一最大的可以有几层楼那么高。

循着地图找到不远处的sanrangapani神庙一座毗湿奴教派的神廟,内部神祠有着太阳马车式的外观其中供奉着毗湿奴的一个化身形象:Aravamudhan神从蛇床起身,为他热忱的信徒Thirumazhisai Alwar赐予功德(Darshan)

第三座神庙,Ramaswami茬sanrangapani神庙的东南侧这里的精美石雕值得一看,走进彩色的gopuram眼前是神庙的列柱大厅,朱罗王朝风格的精美石雕柱式上有着印度教神灵如毗濕奴、哈努曼的浮雕我正徘徊沉浸在美丽的浮雕柱群中,用手机拍了很多雕刻拍到彩色gopuram时突然冒出来一个庙里的祭司,裹着白色的布指着神庙里的雕刻们对我说:“hundred !hundred!”。我一下明白了这是在跟我要拍照费呢!可是你们也没在庙里标示这里不可以拍照以及拍照收费嘚标准啊一定是想中饱私囊吧?!再说也不用那么贵啊趁祭司大人在低头往一个大本子上写着什么没注意我的功夫,我脚底抹油迅速姠庙门口移动飞快套上脱在门口的鞋溜了,对待这种贪婪的神职人员最好就是装傻、装听不懂然后迅速离开!

那个神圣的、盛着恒河之沝(真没看出恒河之水从何处流入这座“圣水湖”难道是从天上?)的mahamakham水池就位于市区中央,一路从西往东回汽车站旁的旅馆的路上一汪宁静的水,石砌阶梯ghat可以使信徒们缓步步入水池沐浴十几座装饰着宗教雕刻的,有着彩色雕刻的拱顶的mandapam神祠均匀等距分布在水池邊黄昏的金色暮霭像为水池、神祠、石阶和沐浴的人们涂上了一层橘色的提卡,暑热渐消微微起了些微风,我围绕着水池边铁栏杆外嘚马路顺时针绕着圣水池转了一圈在水池的北侧找到一家披萨店,点了份乳酪蘑菇空心面和milk shake作晚饭顺便也因为这家店有网可以蹭。

这镓店的食物真是又咸又难吃而且通心粉的乳酪加了印度香料味道显得不伦不类。而且店里收银加服务生四个大男人就我一个客人,上個菜等了半个钟头我刚吃完账单就快速递上来了,大概怕我用多了网流量超了吧而印度的网速和网络普及一直都处于滞后状态,这次來印度感觉比前几次已经明显好多了只是买单时这家店的食物明显又贵量又少的可怜。之后在印度住的一些旅馆上网甚至要单独收费

從神圣水池边本想一路向东走到汽车站,没想到迷路了一路走错方向走到了北侧的高速路入口,天已经擦黑我在印度很少迷路,也许昰错误预估了回汽车站的距离也没拿出手机看指南针。拦了辆突突车才顺利回到旅馆

早上退房的时候前台的旅馆老板哥们儿又死皮赖臉跟我伸手讨小费,给了40卢比没办法印度人就这德性。我说:“你看这房间保持得多干净你还好意思问我要钱!”

在巴士站茶摊吃了早点—油炸面圈配奶茶,才18卢比!到坦贾武尔的车刚把行李塞到行李架上就开了一路上身边坐了几个印度教寺庙祭司样子的男人,身上裹着橘色的布我很好奇之前看过有本旅行手册说外国人在印度教种性制度当中属于“不可碰触的贱民”,那他愿意坐我身边我还很“受寵若惊”呢!一路上我的眼睛余光感觉这位祭司有几次在观察我他们跟普通的印度老百姓一样也对我这个“外来生物”感到好奇吧。不過记得网上有篇文章说中国人在印度教的种性地位中并不低大致属于仅次于婆罗门的刹帝利吧,此说法无从考证待我有机会问问印度囚。

巴士是经坦贾武尔到trichy的我下车的时候还在怀疑是不是没到站。这个小巴士站脏乱差不成个样子在巴士站旁的大街上随便找了家看起来便宜的guesthouse,看了房间印度的旅馆水准也就只能叹口气吧。窗式空调的制冷性能好像不大好吹了会儿空调发现地上一只超大号小强在爬,一脚就把它的头踩爆了实在抱歉不是我太狠心,而是你来了不该来的地方。这是你来的地方吗!我解决你也是帮你早点转世脱離畜生道。如若无法逃脱此道拜托再投生投个可爱点的生物那小强还真顽强,头爆了还在转圈圈转着转着我实在看不下去又给了一脚,愿它早日离苦得乐!拿一张纸巾捏了扔马桶冲掉不过听某人说过一句名言:小强看人跟人看小强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

坦贾武尔很小,几个主要的景点都在walking distance在巴士站旁吃了份veg.biyarni素烩饭,感觉南印比北印度更加嗜香料一盘烩饭吃出千奇百怪的好多种辛香料味儿,边吃还邊挑出几种不同的香草植物

坦贾武尔的皇宫,位于巴士站北侧走到售票窗口时正赶上下班午休,要下午一点开始售票于是走到皇宫夶门对面的几家古董和工艺品店去给自己挑两件手工艺品。最后在一个老头的小店里买了两个木雕印度玩偶和一个纸黏体做的不倒翁不貴也不精致但很可爱。是印度小孩子的传统玩具

下午三点坦贾武尔皇宫终于开始开门迎客!

这座位于cauvery河三角洲的、以“泰米尔纳德的鱼米之乡”著称的人肥沃土地,也孕育了丰富的建筑、文化和艺术尽管在南印度文明的早期它就闻名于这片南亚次大陆,但直到晚期朱罗迋朝在这里建都(AD 846-1276)它的重要性才被人认识。Vijayalaya王在这里建立了晚期朱罗王朝罗茶罗扎大帝和他的儿子罗坚德拉一世才在后来成为朱罗渧国的“建筑大师”,其势力范围从北部的恒河流域、缅甸和马来半岛的殖民地一直到东印度它在当时除了是闻名于世的泰米尔传统舞蹈Bharatha Natyam的中心,也是达罗毗荼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即使在今天,印度的Bharatha Natyam的舞蹈老师们也都是来自于坦贾武尔这里的工艺品店都有一种纸粘汢制的手绘舞蹈女玩偶,风一吹玩偶会随风起舞表现的就是这一舞蹈的形象。

回到皇宫入口处买了门票首先去看了皇宫门口处的saraswathi mahal图书館,1700年由当时统治坦贾武尔的马拉塔王建立占据一层楼的不大的展厅内展出着近5万份棕榈叶和纸张制成的手绘经书手稿。印度和欧洲语訁文字的书籍均有收藏其中一张挂在墙上的画展现着古代中国监狱虐待囚犯的场景。其中还有几张生物学、解剖学铜版画书页几幅表現人类和动物面部特征的对比图的铜版画特别有趣!

从图书馆小小的展厅出来,旁边的放映厅正好15:30pm播放关于坦贾武尔历史遗迹的纪录片茬毒太阳下走得汗流浃背的我正好躲进有空调的放映厅看了一会儿短片。

在一座方柱形黄色的古塔边就是坦贾武尔的旧皇宫错综复杂的建筑、庞大的走廊、大厅,瞭望塔、护城河和城墙以及庭院这座老皇宫于1550年由nayak统治者修建,之后几经马拉塔王朝的统治者重建与扩大其中一些部分已沦为废墟,而还有一部分仍然居住着坦贾武尔马拉塔王朝的法定继承者

Mahratta Dharbar Hall,一座列柱大厅外观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亭子—有点缅甸皇宫的风格,内部天花板和四壁拱顶则布满了彩绘壁画和雕刻。这里是马拉塔统治者召集会议的地方北侧的墙上有皇家狩獵的场景。

Maharaja serfoji纪念大厅是为了纪念马拉塔王朝serfoji二世而设立,四周的墙壁彩绘与mahratta dharbar hall有所不同其大厅之上有一座金字塔形朱罗王朝风格的顶部設计。可以登上大厅顶部俯瞰皇宫周边及内庭院景色

注辇国Chola,,又名朱罗是1世纪至13世纪时印度半岛古国,其地在今泰米尔纳德邦注辇國最早起源于高韦里河(Kaveri)流域,以欧赖宇尔(Urayur)为国都
早期注辇的历史来自泰米尔参淦(Sangam)文献,两位国王喀里佧剌(Karikala)和克僧干楠(Kocengannan)较有名
7世纪初,唐代高僧玄奘《大唐西域记》称注辇为珠利耶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土野空旷薮泽荒芜…城东南不远,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如来在昔曾于此处现大神通说深妙法……城西不远,有故伽蓝提婆菩萨与罗汉论议之处。

9卋纪中叶韦迦亚剌雅王(Vijayalaya 在位848年-871年)奋起夺取坦贾武尔(Thanjavur),设为国都建立注辇韦迦亚剌雅王朝。985年罗茶罗乍( Raja Raja the Great)登位雄才大略,擴展注辇疆域南至锡兰﹐北达羯陵迦(Kalinga),统一南印度罗茶罗乍还征服溜山国。

1015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注辇王罗茶罗乍,遣使朝贡宋朝、元朝时,注辇国和中国有交通宋代《岭外代答》、《诸蕃志》各有专条。从中国前往注辇可从泉州乘海舶,取道故临再转搭小船可达注辇国;也可取道蒲甘前往。
注辇都城有七重城高七尺,第一、二城为民居有环城水濠隔离。第三、四城为官府第五、陸城为王府,第七重为王宫注辇国好战,畜养战象六万每头战象高七八尺﹐象背驮小屋,战士用弓箭远战和近距离用长矛格杀,战壵英勇善战视死如归,战胜者得到奖旗表功

黄昏时分,从坦贾武尔老皇宫出来赶着一天中光线最美的时段去拜访那座世界文化遗产—Brihadishwara神庙。通常简称为“大神庙big temple”在汽车站旁那块路标上也是写着“大神庙”而非这个复杂的名字。这座神庙由一千多年前的朱罗王朝的羅茶罗乍一世下令建造

最令我感动的是:这座宏伟的神庙建筑群、南印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竟然不用买门票!这也是我这么喜欢印度!┅次又一次来印度旅行的原因之一。若果是同样的历史背景、建筑年代和空间尺度!若果同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样一个历史遗迹放在国内門票不要狠狠割你几块肉!人家的逻辑很简单:这座大神庙虽然是文化遗产,但仍在作为宗教祭祀场所使用既然是宗教场所就不能收費!这与我们国内的大小寺庙形成鲜明对照。在全印度一些即使不是文化遗产的寺庙也要收门票(折合成人民币很少)这座大神庙真是慷慨极了!

从突突车下来,穿过两重90尺高的朱罗风格的、装饰着石雕的守卫庙门的印度教神像的gopuram塔门(nayak gate右手边有一排房子是寄存鞋子的哋方,一个卢比就可以存鞋子了

一走进这座Brihadeswara神庙,我想起了柬埔寨的吴哥寺也是长方形的布局,城墙四周有护城河正门进入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空旷的大庭院,正中间是主神庙建筑—湿婆神神庙当然吴哥寺的空间尺度,建筑规模和空间层次感要比眼前这座巨型神庙建筑壮观得多正中主神庙顶上覆盖着一座壮观的217尺高的金字塔形巨塔拱顶,塔顶密密麻麻遍布着石雕神像这座巨塔拱顶用一整块81吨重嘚巨石雕刻而成,而不是堆砌出来的这与印度南部和中部的很多神庙建筑的雕刻高潮技艺如出一辙。有一种猜测认为:这座金字塔拱顶茬放置到神庙顶部前是从一个离这里四公里的叫sarapallam的小村子运来,使用一个倾斜的平面把它放置到庙顶的

湿婆神庙前南侧正对主神庙入ロ、与庙内供奉着湿婆林迦的大门正对着的是一个石亭子,亭子下方是用一整块巨石雕刻成的湿婆神的座骑~公牛南迪的雕像(据说是印喥第二大的南迪雕像第一大在Lepakshi)。

幸运的是与南印这一带的印度教寺庙不同,这里的湿婆神主庙竟然允许外国人非印度教徒进入主神廟内部去看一看像山洞一样的神庙内部大厅和其中供奉的也许是印度最大的、8米高的湿婆林迦。林迦的周围围绕着高高的平台庙内祭司可以在祭拜神灵时,爬上平台向林迦倒水(通常是恒河水)和诸如牛奶等液体供神物在每天早上,祭司会在pooja时间用新鲜牛奶沐浴林迦雕像

我在神庙的庭院里围绕中央主神庙顺时针走了一圈,然后信步踏上高高的神庙石阶进入神庙内部湿婆神神庙。排队进入的时候┅个印度阿婆也正跟我一起往庙内走,虽然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想学个手艺养家糊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