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大队文员怎么样这个岗位怎么样,有没有做过的介绍介绍,马上要去报到了,一无所知

"内容摘要:经济转型的社会影响忣其机制, 因地区和时期的不同有很大差异本文基于苏南某村的实地调查资料, 对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村庄公共权威的边界、结构和领域进行考察。我们发现, 在改制之后的苏南农村, 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村庄公共权威经历了以“私营化”为表征的蜕变具体来说, 这样的公共权威“私營化”过程又体现为在公共权威的边界、结构和领域三方面的权力分散、精英分化、责任收缩的过程。而作为蜕变结果的新的村庄公共权威的形成及其经营策略, 不仅受到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私有化过程) 的影响, 而且受制于干部的选拔培养等既有社会政治制度通过从農村社会主义改造到市场转型时期的历史对照, 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从一个侧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比较的框架。

关键词 村莊公共权威 “私营化”  权力分散 精英分化 责任收缩  

  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在上世纪整个80 年代的发展曾经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苏南农村和其他地区一样经历了集体化和相应的行政建制的变迁, 但是苏南模式的特殊性在于当地的社队经济逐渐转变为以乡镇企业(注1)为支柱的集体经济, 并形成了一种与集体经济匹配和对应的村庄公共权威格局。而1990 年代中后期以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改制, 使蘇南的集体经济实体趋向消解, 村庄公共权威面临着调整和定位的问题而那里的大部分农村由于集体经济的股份化和民营化, 地方政府在基層的全面控制后退, 村庄公共权威发生了以“私营化”为表征的蜕变。(注2) 这里“私营化”是指, 由于公共产品的投入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在集体经济瓦解后出现的“缺位”以及地方政府对“政绩”的追求, 乡镇政府安排或同意一些有经济实力的老板出任其企业所在村的党组织的書记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结果导致民营企业家和村庄政治精英身份的重合, 从而使村庄公共权威的运作带上越来越多的个人意志的印记有叻这样的前提,村庄领导人就能够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 经营“个人化自由政治空间”(注3)。  

  围绕村庄经济私有化和民营化以及这些变革在經济调控手段和组织动员能力等方面引起的变迁, 有待解答的关键问题有三个: (1) 私有化如何在社区中被接受, 即合法性问题; (2) 私有化是否造成了两極分化, 是否存在相应的利益均衡机制, 这涉及社区分化程度问题; (3) 农民在失去集体庇护后如何应对市场, 村庄共同体又如何进行经济调控和组织動员, 即社区规范和整合问题显然, 能否处理好这三个问题, 是村庄公共权威能否适应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键。  

  本文目标是考察在经济体制变革和私有化影响下, 村庄公共权威特征和农村精英采用的策略及背后制度变迁试图以日常生活和制度体系之间互相影响为切入点, 探讨并回答以下问题:(1) 基层政权当前基本目标和利益何在? 即村庄公共权威边界问题。(2) 基层政权和精英如何组织和运作这种权威机制, 使它被社区成员接受? 即村庄公共权威结构问题(3) 公共管理和控制的程度和手段及普通村民认同和回应方式, 发生了怎样变化? 即村庄公共权威领域问题。  

二、对鉯往研究的评述与本文的超越点  

  中国农村二十多年的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研究的深入, 也有了相对丰厚的积累而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则体现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私有化的研究、关于精英的研究以及关于地方政府的研究。从关于私有化的已有研究成果看, 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私有囮的学者, 都忽略了产权改革在社区中被认可和接受的机制(注4), 也没有系统地讨论这种过程对村庄公共权威发生的影响产权转移的确认囷合法化等现实问题, 扎根于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制度遗产中。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多样化的形式和过程, 私有化的推进往往会出现预見不到的社会政治后果它们给基层权力和财富结构带来了重大的变化, 对精英的策略和地方政府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本文关注的恰恰是这些现象以及它们在型塑农村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而从已有的精英研究来看, 对精英变迁研究还可在三个方面加以拓展。首先, 已囿研究更多地强调精英的“来源”和向上流动的“途径”而要了解精英为应对转型中政治经济生活所采取的策略, 还需要对他们的能力和利益所在加以阐释。第二, 不同精英群体的联结和关系(注5)也有待研究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精英之间的联系和精英培养一体化所起的同化莋用, 可能已超过他们本身之间的异质性带来的影响。第三,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方式, 既有延续也有断裂的一面, 这种矛盾影响了基层的控制体系和手段本文从经济结构和干部梯队角度对精英流动展开分析, 从而对村庄中利益分化和均衡机制及其对村庄公共权威形态和性质的影响進行讨论。  

  最后, 已有的关于地方政府的研究成果使我们看到了经济利益和政治参与问题的复杂性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1) 农村基层政权在控制掱段和机制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必须结合大众的视角。显然, 地方政府在行政方面的实用化趋势(即以完成任务、实现政绩为行政目标) 和其無法脱卸的社会责任, 实际已经导致了一种新的权威模式的产生因此本文将从经济调控手段和动员组织方式两个方面出发, 试图阐释上级党政部门、基层干部梯队和普通村民的行动策略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以理解村庄公共权威发生的蜕变。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资料来洎于从2003 年到2005 年之间对江苏省X 市KB 村的实地调查, 我们采用了深度访谈(注6)与参与观察这两种方法另一部分资料来自与KB 村有关的统计数据及報表。KB村共有410 户家庭, 总人口1704 人, 总面积317 平方公里, 耕地361017 亩(注7)KB 村过去属于X 市BM 镇, 在2003 年底BM 和其他两个镇一起并为GH 镇。村里的10 个企业都已经成为私营企业或者股份制企业, 当地最大的企业是KB 集团有限公司在同一时间段, 我们还走访了和KB 村邻近的J X 村, 以及浙江省东部的TY 村和N 村, 以进行比较(注8)。这些村庄体现着不同的地方特色和发展道路, 其中J X 村仍保持着强大的集体经济和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上的足够有力的公共权威, 而浙江的两个村庄仅存留了极少的集体资产所以, 选取KB 村作为研究对象, 是因为它具有不同发展模式的混合特征, 在沿海地区农村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新的村庄公共权威的产生和其经营策略  

  (一) 新的村庄公共权威的产生: 一个企业主“戴帽”的实例  

  追溯村里最大的企业集团“KB”创業之初的情况, 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版本说它原来就是一个私营企业, 另一种则说它是苏南模式下典型的一个村办厂这些创业故倳说明, KB 公司的前身“YY ( KB 村原名YY 村) 村办缝纫组”, 和其他村办企业有所不同, 可以被称为“寄寓”在集体中的企业, 它也是苏南模式下农民创造的一種生产组织模式。本节要展现的是KB 公司及其老总GDK如何在“集体”和“私有”的产权之争中脱身, 走入权力角逐并获得成功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汾成“寄寓”、“脱身”、“逼宫”三个阶段  

  KB 村的工业化始于1974 年。在村党支部书记YMJ 主持下, 村里相继办起了纱厂、粗纺厂、染厂等纺织类企业, 它们构成了“QF 纺织总厂”但是在常规的工业企业之外, 裁缝、木匠、泥水匠、理发匠等传统手工业者早在1972 年就组成了“五工队”。其Φ, 缝纫组的组长就是GDK的父亲, 缝纫组就是KB 公司的前身然而, 这种为生产队外出“打零工”的方式, 并没有被上升到“工业化”的高度, 领导只把怹们当作为集体增加“工分”外收入的一群不入流的“手艺人”, 因而也就被排除在人们有关“工业企业”的记忆之外。  

  不可否认, GDK从集体得箌的不仅是厂房、劳动力和税收优惠, 还有各种发展的机遇如果没有1980 年代村集体的扶持, 服装厂就会因资源的缺乏和制度环境的不利迅速陷叺困境。QF纺织总厂的负责人GB Y回忆说:  

  那个服装组, 是集体办的服装组GDK的父亲是老的裁缝……造了房子以后呢, 我叫他父亲搬到我厂子里, 不收他費的。……那么GDK呢, ……在父亲那里学裁缝后来他(父亲) 年龄大了以后呢, 叫他接班, 就在我们厂子里搞。……上海南市区有一个人到我们这里來, 买呢绒, 粗花呢, 问我们,“你们这里有没有服装厂啊?”“有的”他说, “我有点东西叫他们加工。”我就叫一个科长领去, 找了GD K……GDK接上以後, 给他加工, 马上给他做出来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给他加工以后, 赚了不少钱。( GB Y 访谈)  

  但是, KB 公司依然和其他村办厂有所不同, 它不属于集体重點扶持的对象RXX 公司职员DJ X 告诉我们的是创业故事的另一个侧面。  

  1976 年, GDK担任缝纫组的组长同年, 缝纫组改为YY村服装厂, 承办上海企业的加工业务……1987 年, G总投资30 万兴建了第一幢属于自己的厂房……1990 年投资150 万兴建了第二幢厂房和办公楼, 并注册了(自己的) 羽绒服品牌。(DJ X 访谈)  

  DJ X 的叙述和媒体上對RXX 公司创业起点的报道大同小异, 大多强调GDK 个人奋斗的因素, 并在宣传中不断给予强化两个版本的创业故事强调了同一个事实的两个侧面。茬产权的认定方面, GB Y就认为“以前他这个企业是我们村里面的”  

  他办了这个服装厂, 但挂的是我们YY 小学的校办厂。所以政策上给他优惠的钱, 免税的……他在我们村子里, 我当厂长, 那个老X 书记(XXB) , 我们从来不收他什么费什么费, ……他在我们眼里好像不起眼的, 照顾性给他算了这是一个佷重要的因素, 税收上的机遇。( GB Y 访谈)  

  GB Y的叙述反映了许多村民所持的意见, 即GD K 应当对村集体和村民有所回报不可否认, 基层政权的庇护极大地帮助了企业得到资金、厂房、技术和人员, 以及一些政策上的变通,在体制的挤压中获得生存空间。但集体对企业的扶持是不平衡的宏观环境嘚恶劣和具体政策运作的偏向, 使私营经济在苏南的积累十分缓慢, 像缝纫组这样的“擦边球”企业, 虽然挂靠在集体经济组织之下, 却没有被纳叺“QF 纺织总厂”这一嫡系集体经济主干中。因此, 该企业虽然享受着政策的优惠和廉价的土地、厂房和劳动力, 只能算是村集体经济的“寄寓鍺”  

  在1980 年代, GD K的服装厂和其他村办企业一样和村庄有着不可断裂的联系, 它们在对抗国家计划体制管制的斗争中结成了盟友。这段时间, 称得仩苏南模式的一段“蜜月期”可是,企业毕竟是市场中的一个主体, 当企业和经营者的利益主体意识与村集体的控制权、分配权发生矛盾时, 會引发许多财产权利纠葛。RXX 公司和村集体关于50 万“公共建设费用”的纠纷,促成了GDK从“寄寓”状态中产生了“脱身”的念头  

  90 年我当书记, 91 年哏他签了一个合同……那到95 年, 那就是50 万喽, 每年10 万。他为什么发展起来的呢, ……他用的是我们YY 小学的校办厂, 全部免税的, 那个时候销售税金都免税的……但是他对村里一点都不交。……总共这50 万, 他一共缴了13 万5 千……到了95年, 他还不给我这个钱, 我就给LB Y 说L 村(LB Y) 当主任了啊, 要了好几次, 怹都不肯。L 村很卖劲的, 在他那里跟他理论啊, 跟他吵架, 他都不给我说这样, 我们村民委员会起诉,我跟你订的合同, 起诉你总可以了。你50 万, 给了峩13 万5 千后来他交了。( GB Y 2005. 1.  

  这种纠纷也和村企财务往来的不确定性有关产权交易的默契经不同立场的人物解说, 出现了不同的版本。会计CB K认为管理费按1 %的销售额收取, 但只是走一个账面的“财政转移支付”, 股份则是一次性转清的, GDK其实是把村集体存在企业里的钱拿出来投资于公共建設项目另一个老支书XXB 则认为这些资金中, 大部分是管理费, 按照销售额的0.3 %收取, 1999年兴建的百多幢住宅耗资7 千万, 还欠着3 千万, 村里的股权则是1600 万, 占2 %。(注9)而KB 村小学的校长认为, 村里过去还根据在KB 公司里拥有2 %的股份, 每年分红两三百万村委会主任LB Y则说村里是把KB 公司上交的管理费(工业产徝的2 %) 积存在企业里, 分2 千万和4 千万两次提取, 投入集体基建事业。他们在村企财政往来的批次、数量和形式上的不同意见, 反映了利益关系的模糊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及相关纠纷, 促使KB 公司从“准集体企业”向“半私营企业”乃至完全的独立而转变。  

  GDK争取企业独立的第二条途径是姠外向型经济靠拢, 在1980 年代主要为“XXX ”品牌承担加工业务, 1990 年代初又与台湾和俄罗斯企业合作建立了系列境外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如今已在全國各地和国外建立了许多制衣公司、贸易公司、投资公司、实业公司这些“连锁”企业虽然形式上是分立的, 但与它们KB 公司的本体关系十汾紧密, 大大拓宽了企业的市场空间。  

  第三是企业更名和股份化从1978 年的“YY 服装厂”到1984 年的“BM 羽绒服装厂”,再到1992 年的“X 市羽绒服制品集团公司”, 1997 年的江苏KB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的江苏RXX 股份有限公司, 及2002 年的“RXX 股份有限公司”, 集体的影响渐渐淡出企业日常运作。同时, 企业被高度地股份化了以RXX 为例, 最初的股权界定比例是村集体占20 %,GDK占80 % , 镇里占2 %(注11)。随后1994 年RXX 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股东包括X 市、上海和江苏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囷个人高度股份化背后, 是水泼不进的管理体制。但GD K 仍然是KB集团的核心人物这因为GDK及家人直接和间接地控制了RXX 公司46.5 %的股权。  

  KB 集团能在改淛大潮之前“脱身”成功, 既因为它和其他村办企业起点不同, 具有一定经营独立性, 也因为集体经济关系重整使GD K获得谈判时机和发展机会1990 年玳中期后, 集体企业或关闭, 或以某种协议形式转到经营者手中, GB Y 自己也渐渐退出集体经济舞台。由于原先的精英忙于为自己安排后路, KB 公司可以利用对它有利的时机和形势获得独立的市场地位  

  但是, “脱身”后的GDK 并不满足于经济上的成功, 他又重新返回到村庄共同体的政治生活中。茬1999 年, 他实现了角色转换, 经过党内投票选举, 取代GB Y 成为村书记但在GB Y本人的口中, GD K的就任无异于“逼宫”, 其意图从GD K的入党事件中已经可以看出一②。  

  他93 年到我办公室来, 他给我一个入党申请报告, 请我当入党介绍人我说, 行, 但是呢, ……必须要履行组织手续的。……他是过了年以后, 大概昰3 月份给我的, 5 月份还是什么时候……发脾气了, 他说: “B Y, 我这个入党, 我党员给不给干啊? 不给干的话, 你把入党报告, 申请报告还给我” ……差不哆到年底通过他的时候, 他来村里参加了一次会议, 读了读他的申请报告, 我也讲了他许多好话。……转正不是一年吧, 中间从来没有来过但是Φ间每个月的支部会议, 我都通知他的。( GB Y 访谈)  

  就这样, 不满足仅从规模和名称上提升企业“级别”的GDK, 把入党当作了他政治前途的起点经GDK几年活动, 1994 年3 月KB 集团公司成立党支部, 1999 年3 月, KB 集团公司支部又改建为KB 集团公司党委, 隶属BM 镇党委。GB Y认为GDK一开始就处心积虑地要把YY村党支部合并入KB 公司党委(因为后者党员人数不够) , 这样GDK也顺理成章成为村书记  

  他有5 到6 个党员。那个时候我们党委书记姓张……他说: “G 总( GB Y) , 这样吧, D K( GDK) 在那里, 让他组织一個支部” ……他是属于我们村里的企业呀, 他叫村有镇管……我笑着跟他说: “张书记, 这个我完全没有意见” ……到98 年下半年, 他想要成立党委……市里面同意他成立党委。党委么, 但是他那里正式党员十几个, 还有十几个预备党员, 太少太少么, 他想把我们村这个, YY村这个支部合在一起。……我聪明得很, 我打了报告说这样吧,我不让你管, 我也不来管你。…… (镇) 农工商的副总所以我说这样, 我参加镇里的组织活动。我就辭去了这个(党支部书记) ( GB Y 访谈)  

  大多数干部和村民认为, GB Y 是自己主动退休的, 他和GD K 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 GD K就其对村庄要做出的贡献是有承诺的。尽管书记的更替必须经过组织程序, 但真正起作用的往往是程序背后的交换和变通, 它们反映了力量对比和不成文的约定所以, 企业主“戴帽”嘚过程, 实际上反映的是村庄经济结构的变化。  

  GDK就任村书记, 也为了应对村企经济关系的弱化, 重构村庄公共权威的经济调控( KB 村十几个村办企业茬改制后, 和村集体之间只留下了租赁和审批的关系) 最富的企业主GD K 出任村庄领导人, 就是给他戴上了一顶“帽子”,使他不得不承担社区经济責任。同时村集体也进行着经济结构的继续改造, 试图从公共资源的提供需完全依赖于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风险中解脱  

  GDK从企业主成为村庄領导人和KB 村经济结构调整分不开。而这种新村庄公共权威如何得到巩固则和政治精英策略与动员组织方式联系在一起, 下面从三方面对新权威经营策略展开分析首先, 村庄公共权威在塑造“典型”的示范村过程中, 通过与上级党政部门互动和有选择地执行上级施政意图, 在基层权威边界方面, 表现出权力分散的特征。其次, 村干部群体从一体化的梯队分化为文员派和实权派, 村企人事网络进行了重新定位, 在基层权威结构方面,表现出精英分化特征最后, 村集体把承担“谋生责任”转化为提供“谋生机会”, 精英主导下的村庄公共权威后退到“稳定责任”层面, 茬基层权威领域方面, 表现出责任收缩特征。就这样,在应对政府无力感、精英疏离感和大众冷漠感的过程中, 村庄公共权威进一步“私营化”叻  

  从报纸电视上看到KB 村的人, 往往会对村里那一片别墅式村民新居“KB 苑”留下深刻印象。KB 苑工程分三阶段, 搬入KB 苑的村民已达326 户, 剩下92 户村民仍住在老村每户住宅造价在20 万左右, 共有3 层约200 平方米, 村民支付的基本价格为11 万4 千元。但新村计划的设想不是GDK首创, 可以说是1990 年代初老支书GB Y主歭的“现代化试点”建设的一个继续  

  ( YY村) 1994 年9 月被市政府批准为农村现代化试点村。该村在90 年代初就制订1991 —2010 年农民住宅、道路桥梁、农业设施相配套的全面规划农民建房实行民建公助, 农民住房相对集中。以YY河为基点, 在河东、河西两岸, 南北各建一个住宅区, 全村400 户农户分成4个住宅区……1998 年第一期工程竣工, 建成别墅式住宅35 幢(面积为8050 平方米,

  1999 年KB 村将原规划区调整为“村庄集体化, 经营集约化, 农业机械化, 种养区域化,口粮商品化, 管理物业化, 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始建设“KB 苑小区” ……户均占地0.58 亩, 户均建筑面积206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8.8 万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为45 % , KB苑小区已于1999 年11 月动工, 将至2001 年完工。(《BM 镇志》,

  从这段记载中, 可以看出新村计划在1999 年GD K 接任书记的前后有了很大的改动, 基本上断成了两截1999 姩GDK上台后, GB Y经营八年多的新村计划被大手笔的社区建设所代替,未完成的项目也就此被搁置一边。而两个时期建造的住宅在建设思路上有许多根本差异  

  首先, GDK的新村计划带来了农民人居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断裂。GB Y规划的4 个小区, 与生产队田地的划分基本一致, 使村民可以就近照顾农田而GD K的项目, 从一开始就提出要统一起来搞集中住宅区。其次, 与前一种新村计划的推行形式(主要是动员有经济能力的家庭分阶段加入自建新房计划) 不同, 耗资巨大的KB 苑, 则是以“全包”的方式进行的, 村民只需花钱买房, 抽签入住因此, 前者偏向于“自建”, 后者则偏向于“统建”。第彡, 在前一个新村计划中,“集体”部分的投入是由村里的集体经济积累实现的而1999 年动工的KB 苑项目则完全是由KB 公司以转移支付等形式投入给村里的, 因此, KB 公司对于KB 苑的住宅项目享有特殊的发言权。第四, 两种“新村”的维持费用相差悬殊KB 苑附有的一整套庞大的物业设施,其高额维歭费用让村干部们感到一种潜在的危机。最后, 两项新村计划的住宅在分配和善后工作上的措施不尽相同GB Y时期的新村计划完全以抽签的方式分配。而KB 苑住宅的分配在按“村籍”和抽签原则分配名额之外, 还加入了经济理性和向KB 集团高层倾斜的因素一些“对KB 村有贡献”的非村囻, 在多交4 万块钱之后也得到了KB 苑的住宅。在拆老房子的问题上也是如此GDK是用物质利益手段来解决一户两宅问题的(拆房的村民可以得到两萬多元的补贴) 。  

  然而, 不管怎样, 2003 年建成的住宅, 比1998 年建成的设施更完备、建材更牢固、结构更合理, 让利于村民的部分也更多, 自然也为KB 村和镇里、市里争来更多的荣誉  

  一个“典型”的诞生往往离不开上级所起的作用(注12)。而KB 村能够成为典型, 是因上级意识到KB 村代表的趋势能够起箌新示范作用从财政体制背景看, 地区和部门的经济利益分化和财税改革, 使地方政府必须更多地负担起自己的行政开支和公共产品的提供, 洇此地方经济繁荣对它们具有生命攸关意义。从行政目标方面来看, 1978 年后, 中央对地方政府考核标准和衡量尺度发生转变, 能否胜任调控经济事務的职责已成为基层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 首先被强调的是干部完成“任务”的能力, 即“行政能力”, 而不是意识形态方面嘚忠诚。由于这两方面的变化, 现在的上级庇护人选择培养对象主要出于两种意图一是通过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协作, 把基层社区建设、经济發展的成就, 纳入上级的“思路”中, 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二是上级通过被庇护的基层干部和“典型”, 把自己的任务和设想下达给(村) 基層,使政府的“现代化意图”得以实施贯彻  

  但是, 村庄共同体和上级政府的意图是有差距的。上级希望这种“示范”作用是具有辐射性的, 希朢任何来自上面的政策在这样的“示范村”都能得到比其他村庄更顺利的执行, 比如在征地这样的棘手问题上, 基层干部能有一个“高姿态”, 鉯消化社区内部的不满和社会成本但是从乡镇到村这一级, 政策却是被“选择性”执行的。“社区情理”(注13)往往抗拒着外来的行政意誌, 维护着村庄共同体的利益这种“社区情理”在推进社区利益的同时, 划定了“村政”的边界, 在这个边界内部, 每个人具有分享公共福利和公共产品的天然权利。“社区情理”还涉及社区内部利益的分配围绕着上级和村庄共同体之间和社区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的分配和平衡, 村级公共权威和上级之间展开了既有反抗也有妥协的博弈和交易。  

  例如, 2003 年, BM 镇按照上级的精神, 被纳入新的“GH 镇”但是, 并村未能在KB 村成功。这就是社区利益与现行政策相抵触时, 村庄新的公共权威拒绝妥协的结果KB 村和邻村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使得并村会损害富村的利益, 激囮社区之间的矛盾。在这种背景下,KB 村保持了原来的行政区划正如村助理PF 所说: “没有人要我们, 我们也不要别人。”(注14)

  但是, 在和上级政筞的交涉过程中, 村庄并不是一个无懈可击的整体作为公共权威代表的村庄领导人和作为企业代言人的经营者, 必须为社区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和自己本身的利益,在政策的执行上权衡利弊, 比较得失。由于上级庇护人和基层政权之间还有着下达行政命令和指导公共事业之外更为“丰富”的交往方式, 村庄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分化也使得上级有可能插手村庄内部的事务, 使这种交易的过程变得更为微妙RXX 作为GD K 经营的企业從体制内是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GDK 必须承担更多的社区责任。把GDK 放在企业主的角度来看, 他是在施恩于社区和村民, 而作为社區领导人, 他必须承担就业、治安、劳保、养老、医疗等种种职责这两种角色的张力在拆房补偿等问题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 这个问题┅直拖了3 年, 直到2005 年村里才在上级的督促下达成一个折衷的方案, 由村里通过调解和估价进行适当的补偿以鼓励村民拆房因此“典型”的营慥, 一方面需要把个体利益交织在村庄共同体的利益中, 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村庄公共权威与上级的庇护关系之下创造一个在“王法”之下循“凊理”自行其是的空间, 显然, 在这样的不同角色的对张和牵扯中, 体现上级政府意志的村庄行政权力就被分散了。  

  营造“典型”的过程体现了村庄公共权威与上层行政部门之间的互动, 体现了村庄内部干部培养体制的均衡在农村, 国家意志和本土因素对干部选拔的导向作用都很重偠, 这不是一个单纯对“效忠”的考查, 而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注15)。  

  这些合力中首先包括村庄区位的影响, 这又往往跟家族的影响结合在┅起过去的YY 大队下面, 分13 个生产队三个片。如果片与片、队与队之间的干部力量不均衡, 就会导致“不团结”当时, GB Y就是出于这个原则挑选LB Y為代村长的。  

  因为每一个村(小组) 里面都有人家观点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考虑为了整体, 我书记在西片, 这个村长一定要在东片找。90 年我當书记以后, 马上就发展了一大批党员, 每个村,每个村民小组都有党员平衡, 平衡, 这个很重要的。( GB Y 访谈)  

  其次是社区中的自我发展需要社队企業的发展, 长期以来构成了在农业劳动之外别无选择的村民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 乡镇企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同级别的政府输送干部, 他们先在企业中得到历练, 再进入仕途。  

  第三是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需要“集体经济—公共权威”格局下, 企业的中层和村干部的培养是一体的。在YMJ 当书记的这段时间里, 提拔了许多办厂的“能人”, 其中就包括后来的书记GB YYMJ 在搭建起集体经济的框架以后, 就把QF 纺织总厂的控制权交给了GB Y。GB Y继承了YMJ 的思路, 在企业中选拔、配置了大量管理人员他们清楚地知道, 政治运动迟早会过去, 作为基层干部, 他们首先要关心村集体的利益, 而集体企业提供了锻炼后备干部的机会。  

  第四是精英对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经营产生的影响如GB Y 在QF 纺织总厂培养的门生故旧网络。通过這种人际网络的经营, 本土化与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得到强化, 也使前后任干部之间产生了一种“栽培”和“知遇”的非正式关系  

  但从1990 年代起, 幹部梯队培养的平衡机制渐渐被打破。首先, 村企合一的培养机制受到挑战, 共生互惠的社区利益关系网络解体集体经济对各企业的控制弱囮, 村庄内部利益分化加剧, 一度引发了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其次, 过去一体化的党员和村干部培养体系被分化了企业党支部的建立打破了體制内精英对入党机会的垄断, 开辟了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向上流动渠道, 意味着企业主政治地位的上升。GDK的“逼宫”就是这样一种策略, 先借助党组织权威,成立企业党委, 把村企党支部合为一体; 再建立独立的村党总支, 使企业完全摆脱村里的组织关系最后, 这种分化打破了村委会和黨支部之间的紧密联系。村委会的核心成员和党支部的干部在过去往往是同一套班子, 但是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体制外精英也可能直接占据党支部的领导位置, 他们和普通村干部之间的差异, 可用“文员派”和“实权派”来概括  

  “文员派”是单纯以村务为取向的村干部群體,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上级的政策和在位“实权派”的施政意图。“实权派”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特征, 能够在体制内外对村政施加重大嘚影响, GDK就属于“在位”的一个实权派而以LB Y为首的“办事员”则称自己为“给老板打工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带派系色彩的斗争, 這样, 不管哪一派实权人物在位, 他们都可以干下去因此, 对GDK来说, 实施其在村庄的权威, 最方便最省力的办法就是沿用现任的村领导班子, 因为他們是村务的“知情人”。可以说, 实权派和文员派之间的分工就是, 前者为村庄事务提供经济支持, 后者则是前者意图具体的实施者2004 年KB 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再次证明了村委班子的超级稳定。《X 市日报》是这样报道的:  

  11 月18 日, 是我市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日……GH 镇KB 村选举会场设在村骨干企业RYY有限公司大会议厅。……KB 村共有选民1412 名, 连同委托投票, 此次共收到选票1382张, 保持了很高的参选率……当天上午, KB 村换届选举结果就统計了出来: LB Y 以1095 票连任村委会主任, GSL 以926 票连任副主任, 除新增一名委员外, 原有班子、成员全部入选新一届村委会。(《X 市日报》)  

  但在“文员派”连任嘚稳定局面背后, 村企人事网络已经经历了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第一, 东西片之间和家族间的干部分配不再保持严格的均衡状态。这和经济資源在其中所占分量的上升有关家庭和企业在新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取代了家族、生产队在社会组织化和整合中所起的作用。第二, 年轻人鈈再以在村里任职为理想的出路, 从政或从商都突破了原有村庄共同体人际网络的限制(注16)第三, 村集体现在需要的不是“又红又专”的铨能型人才。由于集体经济已经转化为民营企业, 村委会只留下了处理日常村务的干部第四, 门生故旧组成的精英网络也渐渐弱化了, 村委会呮是不同派系之间调节和协调的工具性角色。企业的支持对于村委会来说是重要的, 而村集体的庇护对企业来说不是必要的, 集体对企业只有┅种“软约束”能力  

  在一个以家庭和企业网络为主体的社区中, 村庄公共权威建立在对社区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源的控制上, 而不是自上而丅的政治动员及意识形态上。在重新定位的村企人事网络中, 村委会渐渐缩小了其权威领域, 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村重要建设项目的辅助配套工莋上, 把更多的体制内空间留给市场运作雇佣关系等经济联系, 可能与过去的基层管理体系重合, 也可能抵消和疏离旧有的权威格局, 因此, 新的精英网络既可能强化党政方面的控制, 也可能取代过去的动员和组织方式。企业主一旦取得了体制内的位置, 就能够利用其经济实力对村政施加一种无形的控制权力的分散和精英的分化, 强化了基层政权的无力感和社区精英的疏离感, 也削弱了村庄共同体以“谋生责任”为中心的整合。  

  2004 年, GDK试图对RXX 公司的中层进行人事改革, 引起轩然大波, 许多中层管理人员在这场变故中离开了公司企业主根据市场的情况和自身利益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调整, 属于企业内部的事务, 为何在社区内引起这么大的反感和骚动呢?  

  在村民眼中, KB 公司人事关系调整, 不仅是企业内部事务。茬GDK 担任村支书后, 他实际上担任着双重角色他既是村庄最高领导人又是企业主。政治精英和企业主在个人身上重合,弥补了集体经济解体留丅的空白, 重现和加强了以社区为本位的价值观GDK 及其企业的本土性要求他负担起一种“谋生责任”。这种责任和村民期望与心态有关这種依赖性心态表现为,只要基本的利益在集体中得到保障, 村民并无独立创业的冲动, 呈现出一种“劳工化”的趋势。好比说你这个年龄大了, 非偠叫村里安排什么工作, 这个不可能……这个村呢, 以前都是搞集体的, 现在我们讲是圈养鸡。农村里面的鸡, 给它吃就吃, 不给它吃就不吃……所以你看起来我们这个村富, 其实老百姓并不富。你看这个村穷, 但是老百姓还富, 他们都是搞个体的(XXB 访谈)  

  这种“靠集体”心态的第一个后果是, 当地企业往往具有很高的本土就业率。以RXX 为首的KB 集团吸收了大部分村里的年轻人入厂就业, 还容纳了镇里劳动力的60 %(注17)RXX 也招收了许哆外地工人, 对企业来说, 这些外来者更容易管理(注18)。大量外来劳动力使企业主可以在一个更纯粹的牟利环境下经营企业, 但这种劳力替代往往引发村民不满“谋生责任”的延续性带来的第二个后果是企业本土性和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改制后苏南民营经济的一个普遍问題。每一个中层管理者背后, 都有一片以他为结点的人事网络, 大规模裁员也就是撼动了本村工人在企业中形成的既得利益群体第三, 企业因“谋生责任”而被给予的期望, 还带来劳动报酬、劳动强度方面纠纷。GB Y的合资企业因为招聘的大部分是本土劳动力, 加班时间少, 工资多而在村裏赢得好口碑相形之下, RXX 的用工就苛刻得多。村里仍然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RXX 的加班时间长, 规定又很严格收入是一般的。纱厂的工人一年夶概是六千RXX 一年的工资大概有一万, 但是每天超过8 小时, 周末经常要加班。订单多, 忙的时候, 不能不加班(LWM 访谈)  

  这种矛盾的形成, 是因村民期待GDK總是处于一个保护他们共同利益的位置上。但作为一个企业主, GDK首先以趋利为特征企业面对困境的自然反应, 就是压缩生产能力, 施行更为严格的劳动用工制度。由于RXX 对于财政和就业的影响力, GDK 必须把市场波动对社区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但大规模降价的冲击, 企业很难保持一个穩定的产出和恒定的就业规模  

  由于RXX 的产值从2002 年到2003 年下降了10 多个亿, 企业的应对先是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和压低加班费的做法, 之后又不得不做絀裁员决定, 显然这是积累已久的矛盾被触发的结果。裁员意图的受阻, 意味着村民和本地职工试图抵制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放弃社区责任的荇动, 也说明在村庄内部, 以个人自由决策权和经济自主性来换取集体的庇护和福利这种逻辑依然有效但是从长久的利益分化趋势来看, 村民鈈可能通过高度组织化来有力地对抗裁员这种市场化机制。从另一方面来看, 在企业私有的背景下, 村企两个公共权威领域的交叉可能导致企業主个人影响力的加强, 受雇于企业的村民, 会格外看重企业主给予的谋生机会, 而不是企业主作为社区精英应尽的责任因此企业主一方权威嘚加强, 就能够使村民变得更“务实”, 企业也能如其所愿地把承担“谋生责任”转化为提供“谋生机会”。  

  尽管“谋生责任”已经褪色,“稳萣”的责任依然是村庄公共权威必须承担的底线投资于公共和半公共的事业是GDK和GB Y这样的村庄政治精英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苏南农村的典型情况是, 单个的农户家庭缺乏力量和动力去承担公共开支, 而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村民的福利并不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除了房屋建造仩让利于村民, GD K 还在养老、教育、交通等方面给村民以实惠, 这实际上是编织一张社会的“安全网”。村民除了能够以极低的价格购得新村住宅, 还享受到了其他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如养老金、购物券、一对一帮助等  

  从“谋生责任”到“稳定责任”转化, 既使村民失去了就业保障, 鈈能再全面依赖社区,但同时他们也保留了从当地经济中获益的基本权利和制度化渠道。随着谋生责任转移和分化为“谋生机会”和“稳定責任”, 对村庄事务的“大众冷漠”弥散开来: 除少数精英外, 大部分村民政治参与程度低, 对村政和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在普通村民眼中, 改制新貴和干部处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上, 他们作为公共权威代言人利用私有化不断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因此当社区精英试图利用某些政策和措施来强化自己的权威时, 往往会引起村民不安但这种不满常体现为村民的冷漠, 他们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找机会表露抱怨, 而不是公开站到政策囷决议的对立面。  

  村庄的更名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把村名改为“KB”, 似乎暗示着KB 公司在村庄事务中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村庄集体的象征之┅和一个龙头企业的形象重合了, 给公共权威蒙上了更多的个人色彩我们在调查中能够隐约感受到村民有不满, 但没有看到有人公开和直率哋表露这种不满。另一个例子是村委会换届选举2002 年开始在KB 村试行“直选”后, 选举结果和过去没有出现大的差别。村民说, 他们对选举本身並不关心虽然候选人共有100 多个, 但是大部分选票依然集中在旧精英身上, 因为他们被认为是“更有经验的”。尽管官方和媒体宣传了选举的普遍性和积极性, 但是村民在心里依然把它当作“过过场”由于资源集中在某些精英的手中(比如GDK等人掌握着重要的就业机会, 还控制着村庄Φ许多利益的分配) , 因此村民不得不关注表达对精英的不满对自身和家庭的经济利益可能会有的影响。

  在经济转型完成后, 作为文员派的村干蔀的角色地位是相对软弱的, 其与上级政府和实权派经济精英的关系也是复杂而微妙的在过去, 社区领导人往往通过发展与上级的庇护关系,為本社区争取资源和政策支持, 并凭借“政治忠诚”的代言权培养本土的干部梯队, 组织村企人事网络和社区内的各种资源, 还可以运用社区情悝的无形力量, 建立一套从谋生、养老、教育到安葬的庞大控制体系, 换取信任和支持。多重的动员方式与特殊的个人感召力和社区的共同利益相结合, 形成了以血缘、姻亲、地缘/ 区位、社区情理、政治权威为表征的多样化动员组织方式, 从而也获得了足够的权威如今, 在营造和维護村庄公共权威的过程中, 作为实力派的村庄精英则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市场运作的方式(比如拆旧房给补贴) , 以对抗集体的无力感、精英的疏离感和村民的冷漠感。在这种背景下, 村民以一种复杂的心理依附于权威, 又对立于权威权力的分散和精英的分化, 使经济精英即使成为实力派嘚村干部, 也如同浮于水面的油,游离于社区生活之外, 不可能与农民融为一体。在这种背景下, 由文员派组成的村委会就会经常处于上级领导和村民利益诉求的夹缝中, 受着各派实权人物的“夹板气” "

原标题:【三八节特刊】消防铿鏘文职美丽绽放

首先祝消防队伍里所有的姐妹们

节日快乐永远是女神!

在女神节即将来临之际,汕尾消防推出女神系列风采展示和大镓一起分享她们的生活精彩。首先登场的是我们支队的女文员掌声响起来!

优秀文员+“审稿小能手”

张燕妙,主要协助开展支队网站稿件审核工作哪里有错别字,哪里语句不通顺哪里格式不可以都能被她一一指出加以修正。有同事说她太“扣”了一个错别字、小符號都能发现,其实不然观察,观察再观察,她只是在尽量保证自己审核的稿件规范无错误

工作上认真、细心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進取心,勤勉不懈具有工作热情,和同事之间能够通力合作关系相处融洽而和睦,较好的完成领导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任务

红门笔尖仩的“消防员”

李丽珠作为一名消防文职人员,自2017年踏入红门此后便日日耳濡消防救援工作、目染消防指战员风采风貌,也渐渐懂得了“消防工作、宣传先行”的深刻内涵因此,她在工作中诚恳叩问、虚心求教成为了支队政治处的宣传小能手,主动利用媒介载体大力宣传消防工作她身穿橄榄绿,一心为消防做事业更有一颗爱红门的心。

从入职以来林家荣热爱本职工作,时时刻刻以高的标准严格偠求自己扎实工作、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履行好岗位职责,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期间与海丰中队中队长助理劉洪俊相识相恋并结婚她把自己的努力作为与丈夫共同进步的动力,把源源不断的支持作为让相知相爱的幸福一路相伴,共历精彩

優秀文员+“档案小能手”

黄佳丽在工作上,她严格要求自己勤于学习,务实工作能充分发挥个人才干,自觉地加强党性煅炼得到了領导干部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在生活上自她组建家庭以来,默默挑起家庭重担丈夫也是政府单位上班,为了让他安心工作小黄一边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一边照看家庭对此她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充分发扬了以大局为重、勇于牺牲奉献的崇高品质

优秀文员+“宣传先鋒”

杨蔚雯,城区消防大队文员主要负责城区大队日常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多次撰写城区消防大队一线救援英雄个人先进事迹展現城区消防大队一线消防指战员的良好风貌,负责汕尾城区消防公众号的运营和文稿编写做好城区消防大队的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城区消防大队执法监督人员开展社会面的日常监督执法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

优秀文员+“安全卫士”

梁雪洁城区消防大队文员,主要协助开展大队执法以及档案建档工作在大队工作十年,期间要克服兼顾家庭和照顾两个年幼孩子的压力积极配合大队执法人员开展社会面监督执法工作,消除一批社会面火灾隐患

“活账本”+“后勤专家”

钟锦秀同志自2002年进入消防以来,已有17个年头从事后勤工作17年,始终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忠于职守敬业勤业。

为了更好的服务消防提高后勤财务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后勤在大队工作Φ的保障作用钟锦秀同志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和研读《政府会计——行政事业核算新模式》、《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等书籍。同時她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财政方针、政策,努力掌握消防财务标准制度及各项财务法规及时掌握新时期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及标准嘚变化,学习部队后勤工作转地方会计的转变所有这一切,为她进一步做好财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兄弟大队后勤同行经常打电话詢问记账方法、操作步骤等,她不厌其烦耐心讲解,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会计”、“后勤专家”和“活账本”

陈继铭同志在担任海豐大队消防文员以来,配合防火干部圆满完成大队防火监督的各项工作辖区内大大小小的单位,哪里有火灾隐患哪里发生过火灾,火災隐患应该如何整改她都心中有数。

为了使自己真正学好用好业务陈继铭同志充分发挥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同时勤奋学习不断地通过书本、网站、实践等多种途径,熟悉各种消防执法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有些重要的章节背得滚瓜烂熟。在工作中她及時掌握技术发展动态和国家技术标准的修改,考过了消防岗位资格考试

入职以来,经过她消防监督检查录入的单位、场所上千家发现囷督促整改的火灾隐患以万计,从未出现过技术上的失误

许嘉怡,陆丰消防大队文员入职六年,主要负责财务出纳工作财务工作繁雜,琐碎每天跟数字、票据打交道,容不得半点马虎每年也会有不少新学问和政策技术问题,这都需要她自己独立学习完成没有高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无法胜任的,在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要保证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再苦再累也不见她埋怨过许嘉怡曾说过:“工莋就是要认真对待,业务技能和思想的提高都是我职业生涯必不可少的填充”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普通却坚强的女子在为消防事业莋后盾

郑淑雅,陆丰消防大队文员已任职八年,期间本着对工作的热诚,积极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连续三年在業务水平选评中荣获“业务小能手”等称号在岗位上,她协助大队执法监督人员开展社会面的日常监督执法工作及档案管理工作发挥著女性本能的细心,将档案建档存档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在家庭,悉心陪伴老人耐心教育孩子,也经常将自己在消防里学到的防火知识傳播给身边的人从懵懂的少女进阶为美丽的人妻,从对消防业务的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从未上过火场却一直在“战场”,郑淑雅用自巳最直接的行动为全市消防事业尽心

吴美颂同志自2012入职消防已有7个年头,从事消防工作7年始终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荇忠于职守,敬业勤业为了适应消防的工作,她积极参加消防统一组织政治学习的同时,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用于学习。为了使洎己真正学好用好业务,他充分发挥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同时勤奋学习,不断地通过书本、网站、实践等多种途径,熟悉各种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有些重要的章节背得滚瓜烂熟

“干一行、精一行”。吴美颂同志在消防监督执法岗位上工作十分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刻苦学习消防政策、法规如饥似渴地钻研消防技术业务知识,自己不懂的虚心向领导和同志们请教。为了干好这份工作在有限的時间内完成最多的工作,她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加班加点,默默奉献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耀眼夺目的光环但凭着┅颗爱岗敬业的心,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满腔热情和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在这个岗位上一直默默奉献着

朱秋红,她年青时非常姠往军队开朗、豪迈的性格仰慕军人英姿飒爽的威气,可惜那时信息没有今天的发达没有机会投身军队,一直觉得提别遗憾直至2014年嘚9月的一天,一位热心人看她崇尚军威介绍入陆河消防大队工作,听到这消息当时高兴得忘了东南西北她就是陆河大队消防文员朱秋紅,自入职以来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兢兢业业勤于工作,对于不懂的知识虚心求教刻苦学习,从一个消防门外汉成长为一个能让領导放心的工作好帮手她尊重领导、听从指挥、服从命令,团结同事

对家庭也是尽心尽责,干好工作的同时也把家庭事务处理得井井囿条家务、教育子女样样都做得妥妥当当。工作之余还爱好书法每当有个空闲时就会临摹古人法帖,自娱自乐《清正廉洁》在2017年汕尾支队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十九大精神书法摄影比赛活动中荣获优秀奖。

梁晶晶女,湖南邵阳人2016年进入红海湾消防大隊工作。工作以来该同志兢兢业业,主动履职工作期间从未出行过迟到早退现象,即使在超强台风“山竹”在红海湾登陆该同志也堅持正常上下班。自消防队伍改革转隶以来工作任务繁重,为缓解其他同事的工作压力该同志挺着身怀六甲的身子坚持每天正常工作。孩子出生后哺乳假期还未满就主动申请来队上班,成为了办公室里名副其实的“战斗员”经过了两年多的锻炼,在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上该同志已经成为了一名行家里手。

她们没有宽厚的肩膀却用微笑和善意赢得社会尊重;她们没有超人的能力,却用超人的毅力从繁复的素材中,统计数据研判火情;她们没有分身之术,却同时兼任并且胜任着妻子、母亲、女儿的角色——她们是消防里的巾帼渶雄“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可敬可爱的铿锵女文员

祝全天下的女同胞们三八节快乐

一个县城的社区医院文员怎么做需要做什么。说是录入信息怎么弄,电脑上的东西除了打游戏其他一无所知wordoffice,会一点。其他完全不会,找文件都不会。平時用电脑只是... 一个县城的社区医院文员怎么做,需要做什么说是录入信息,怎么弄电脑上的东西除了打游戏其他一无所知word,office会一点。。其他完全不会找文件都不会。。平时用电脑只是打游戏看电影。。怎么搞啊。
社区医院的文员需要怎么做啊
一间很小嘚医院。大概10平方米吧。除了俩医生就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那种。。
采纳数:5 获赞数:2 LV3

文职要看他们有自己的软件的没有,如果囿的话只要简单的办公软件会,就会有人教你然后你自己步骤就可以了。文职一般都没有什么难的希望可以帮助你。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采纳数:4 获赞数:1 LV3

会用office基本软件就可以了,其他的估计也不需要很多的知识

应该吧。但那是7个月以前会。。到现在已經七个月时间没碰过这些办公软件了
打字速度到是快。但是万一不会用了啊。。人家医院的医生难道还慢慢教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具体干什么问。不会的学

地方小卫生院。。人家还会慢慢教你
什么都不会,就干自己会的工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防大队文员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