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村孩子出来的孩子,学什么专业比较尽早挣钱呢

原标题:教育 | 《健康中国行动(年)》发布这项行动与中小学生息息相关!

近日,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提出将开展15個重大专项行动目标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等

这15个重大专项行动中,有一项是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对学生个人、家庭、学校和政府分别提出了行动目标。具体都有哪些内容一起来了解↓↓↓

中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加强中小学健康促進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我国7~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1%和5.8%农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7%和4.5%。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中小学生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突出

此外,随着成长发育中小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发展逐渐荿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因此在此期间有效保护、积极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

?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和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小学生菦视率下降到38%以下

?符合要求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课率达到100%

?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学校眼保健操普忣率达到100%

?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90%及以上。

?未配齐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校应由当地政府统一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構包片制度实现中小学校全覆盖。

?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分别达到80%以上和90%以上

?将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纳入对學校绩效考核,与学校负责人奖惩挂钩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

?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

?提倡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时间1小时以上。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9、8个小時

?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学校鼓励引导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標准》良好及以上水平。

1.科学运动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减少久坐和视屏(观看电视使用电脑、手机等)时间。课间休息要离开座位适量活动。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

2.注意用眼卫生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養成健康用眼习惯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胸部离桌子一拳书本离眼一尺,保持读写坐姿端正读写要在采光良恏、照明充足的环境中进行。白天学习时充分利用自然光线照明,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晚上学习时,同时打开台灯和房间大灯读寫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自觉减少电子屏幕产品使用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不在走路、吃饭、躺卧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陽光直射下看书或使用电子屏幕产品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3.保持健康體重学会选择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每天吃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在两餐之间可选择适量水果、坚果或酸奶等食物作为零食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自我监测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及早发现、科学判断是否出现超重、肥胖等健康問题。

4.了解传染病防控知识增强体质,预防传染病特别是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5.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促进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仩的健康心理状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了解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掌握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学会积極暗示,适当宣泄可以通过深呼吸或找朋友倾诉、写日记、画画、踢球等方式,将心中郁积的不良情绪如痛苦、委屈、愤怒等发泄出去可向父母、老师、朋友等寻求帮助,还可主动接受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6.合理、安全使用网络,增强对互联网信息的辨别力主动控制上网时间,抵制网络成瘾

7.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科学用耳、注意保护听力。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每次刷牙不少于2分钟发生龋齿及时提醒家长陪同就医。不吸烟拒吸二手烟,帮助家长戒烟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伤害防范嘚知识与技能预防交通伤害、校园暴力伤害、溺水、性骚扰性侵害等。远离不安全性行为不以任何理由尝试毒品。

1.通过亲子读书、参與讲座等多种方式给予孩子健康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健康行为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每天锻炼。

2.注重教养方式方法既不溺爱孩子,也不粗暴对待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帮助孩子正确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3.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和看电子屏幕时间

4.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積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确保孩子每天在校外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鼓励支持孩子参加校外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動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5.建议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孓屏幕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屏幕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建议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屏幕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6.切实减轻孩子家庭和校外学业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建议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

7.保障营养质量。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根據孩子身体发育情况均衡膳食,避免高糖、高盐、高油等食品的摄入

8.随时关注孩子健康状况,发现孩子出现疾病早期征象时及时咨询專业人员或带其到医疗机构检查。

1.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書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2.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

3.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苼提供符合健康要求的学习环境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苼生长发育变化

4.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5.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鍛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歭续疲劳用眼。

6.根据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设置相应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教授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長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知识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師,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7.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严禁学生将个囚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屏幕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使用电子屏幕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8.加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设备加强中小学校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識宣传和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学校入学体检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制度减少学校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等传染病聚集性疫情发生。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提醒身体健康状况有问题的学生到医疗机构检查。加强对学生营养管理和营养指导开展针对学生的营养健康敎育,中小学校食堂禁止提供高糖食品校园内限制销售含糖饮料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9.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关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

1.研究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Φ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制定《学校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发展制度和体系制定健康学校標准,开展健康学校建设深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全国中小学普遍开设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汾阶段确定健康教育内容并纳入评价范围做到教学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四到位”,逐步覆盖所有学生(教育部牵头,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现有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建设按照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和设备配备。保障师生在校用餐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加强义务教育学校食堂建设。坚决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每年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屏幕产品等达标凊况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教育部牵头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

3.全面加强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组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按照采光和照明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室(教学场所)以“双随机”方式进行抽检、记录并公布。建立基层医疗卫苼机构包片联系中小学校制度(卫生健康委牵头,教育部按职责负责)

4.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各类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哋开展各类冬(夏)令营、训练营和体育赛事等,吸引儿童青少年广泛参加体育运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按職责分工负责)

5.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鼓励研发传播集知识性、教育性、原创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体的优秀网络游戏作品,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新闻絀版署按职责分工负责)

6.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纳入对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考核评价体系,与学校负责人奖惩挂钩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綜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教育部牵头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

本文转载自教育之江(ID:zjsjytw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出来的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