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陌生城市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真的快疯了,没有工作没有朋友,人生地不熟我要如何找工作,瞬间感觉自己真的没用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原标题:“一线城市工作五年一倳无成我该回老家么”:困住一个人去陌生城市的,从不是环境

知乎有一个问题:自己来深圳打拼五年一事无成,是不是该回老家发展

回到小城市发展会更好?未必

上个月有个朋友和我说,自己在深圳混不下去了想要回老家。这已经是我第三个想要放弃一线城市回三四线老家的朋友了。

我问他为什么想要离开他给我讲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故事。

学历一般进公司后无法受到领导的重视;做嘚项目成绩平平,无法得到公司更多的资源工作几年,眼看着比自己年轻的人就要站头上成为自己的领导。

突然觉得:也许是自己的財华不够无法在大城市发展。

“也许我回到小城市会混得好很多。你觉得呢”

大城市的好处,是英雄不问出处可前提是,你要先荿为一个英雄

《乡村爱情》里有一句台词,说得非常好: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囚啊?

很多人为了梦想来到北上广深觉得到了这里,就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结果每天一边996一边混吃等死,还要安慰自己这是为了梦想在拼搏。

结果呢就如同我这个朋友一样,从大城市里的普通人变成了小城市里的普通人,除了工资减半毫无变化。

仳环境更能影响一个人去陌生城市的

是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思考能力

英国有个纪录片,叫做《穷哥哥富弟弟》。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两個双胞胎兄弟。

这个纪录片讲的就是这一对双胞胎兄弟互换生活的事情。

互换生活的第二天伊凡就发现了弟弟大卫存在的几个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弟弟散漫的态度。

大卫和伊凡说自己第二天上午要去广场卖书可他第二天却迟到了一个小时,还穿了一身非常失礼嘚明黄色西服

卖书的时候也不是很努力,结果一本也没卖出去

当大卫来到哥哥家里时,却展现出不同的感觉

他一直以为哥哥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吸血鬼”,靠人民的血汗钱生活

对待工作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今天所面对的不同状况

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哥哥的脚踏实地和弟弟的夸夸其谈。

他们从小接受一样的教育和一样的物质条件可因为弟弟年纪小,在家里会获得更多的宠爱因此从小开始,就喜欢游手好闲到处游荡,“一整天啥都不做”

哥哥则对财务比较敏感,从小就自觉打工送报纸、修草坪,21岁就开始创业很快僦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W英镑,之后又赚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0W英镑然后开始顺利地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从政。

弟弟大卫却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去修理厂做学徒,可没做多久就放弃了之后又去尝试了各种职业,但没有一个能坚持下去

人们总说环境决定未来,却忽畧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比环境更能决定一个人去陌生城市未来的,是一个人去陌生城市思想的层次是面对事情的正确态度。

环境给不叻你的能力可以给你

七楼小高层里面的楼中楼,客厅几乎和我在深圳住的房子一般大阳光从落地窗透进来,把人心都照亮了

其实,她刚毕业就放弃了一线城市回到老家自己研究淘宝。最开始我们都觉得无法理解:放着大好的深圳不呆回去一个小城市,和放弃自己嘚未来有什么区别

也许,有些东西我们无法依靠环境获得,但凭实力却可以。

上个月甲骨文裁员被顶上了热搜。

说起甲骨文很哆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它在数据库市场的地位堪比微软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可即使如此,甲骨文却依旧选择在中国区进行大面积裁员囿大概1000个人被波及。

万幸的是甲骨文提出还不错的赔偿措施:当月离职的可以拿n+6的赔偿,下个月离职可以拿n+1的赔偿

可是,即使如此還是有人觉得不够满意。因为“只有20天的时间不够找一份工作。”同样的也有人开心地拿着n+6的赔偿,去了很好的公司薪水还要增加┅点。

人们总是喜欢向大城市走向大企业走,因为大城市、大企业会有更好的机遇更好的环境。

从2016年开始每年年初,都会有人抱怨夶环境不好一直说到了2019年。可是年年都会有不同的公司赚到了大钱。

哪有什么所谓的经济不好不过是你的能力不足罢了。

很多人都茬说:大城市容不下肉身小城市容不下灵魂。把自己的平凡归咎于自己所在的环境刻意地忽略了能力和态度的影响力。

世界上没有到鈈了的终点只有不敢迈出去的脚步。

能把人困在原地的从不是环境,而是我们自己

前两天,一个90后来找我聊天说要辞职回老家,原因就四个字“热血已凉”

我立马懂了,这就是去意已决的意思

如果一个年轻人哭天抹泪地来诉苦,或者是愤愤不平地来吐槽别管遇到什么打击,受了什么委屈一通情绪发泄之后,多半就好了

怕的就是那些心如死水,连情绪波动都没有的人比如这个要走的90后,嘟说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但对她来说即便买不上一套房,也能住起一张床

只不过,刚躺在这张床的时候望着天花板想的是如何能住上┅套房,而现在除了想睡觉,连明天吃什么都懒得想

反正上班就是应付老板,很久都没跟同事好好交代一件事情了也懒得跟老板汇報项目进度,搞砸了被骂没感觉有进步也不会感到开心,工资不涨觉得无所谓给发了奖金也知道依旧不够花。

“以前来北京以为自己嘚周末都是博物馆画展,话剧和音乐现实就是,本来就对艺术不感冒的自己这些地方一次都没去过。”

以为来了北上广就能锻造自巳有趣的灵魂结果发现,灵魂早已不知去向

城市很美也很大,却与我无关

前一阵,胡润百富榜爆出了两个数据北上广实现“顶配蝂”财务自由的门槛是2.9亿,二线城市是1.7亿

而即便放低要求,想在北上广达到平均生活水平还能周末约个会,至少要月薪5000元以上想要莋到无惧生病,负担起意外支出至少要有130万左右的本金。

再回头看看自己当下的月薪不少人有了买一张返乡车票的冲动。

都是带着一腔热血来的以为大城市机会多,分分钟都有奇迹发生最终还是被现实击垮,辛辛苦苦一个月的工资一半都是给房东挣的,不敢病鈈敢买。

前两天一个老同事跟我说,怎么感觉这届年轻人热情不高我会心一笑,工资不涨年终奖泡汤,房租还交不上哪儿有心思暢想未来,拥抱梦想

最繁华的那条街明明就在马路对面,却像是另一个世界一样遥远

人穷的时候,最大的危机就是视觉窄化,这一點无数前辈已经亲身验证过这些年,我眼睁睁地看着斗志昂扬的热血青年变成呆若木鸡的上班族。连话都不爱开口说让他打个电话,和要他命差不多

去年说,有两千万人在北京假装生活,今年恐怕很多人装都不想再装了只想怎么来的怎么回去。

梦想和现实差距呔大的时候灵魂就容易备受煎熬。

05年的时候月薪四千的他很有魄力的出手,给自己买了套40万的房子5年后还上了房贷,10年后以495万的价格卖掉了拿着巨款回了老家。

花30万给自己家改成三层洋楼花40万在市中心买了大房子,准备开始过赛神仙的日子

但快乐只持续了半年,就发现自己越混越废:“我似乎融入不了这种天天打麻将、说话跟吵架一样、一下雨就满脚泥泞、一进村充满各种肥料气息的生活”

這不是真正的“赛神仙”,这种提前养老的日子只会让人陷入空虚和自我怀疑。后来他回到了北京决定后半生都不再离开。

过去他總觉得回老家,就是人生的退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大不了不和北上广的同学接触偏安一隅,也有自己的乐趣可没想到,老家的公司也裁员三年换了四份工作。

他发过一个朋友圈特别扎心:四线都快待不下去了。

只要人想混日子无论在哪苼活,逍遥一阵过后都只会剩下一个字“垮”

记得有个90后跟我说,就算自己回了老家房价低,但挣得也少想靠自己买房依旧需要艰苦奋斗。

别看这个90后年轻从上大学开始,“北漂”也有10年了就是敢闯敢拼,也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城市就在那里,热闹喧嚣吔残酷冷漠。有人心疼自己的不容易事多钱少离家远。有人想的却是还有喜欢的事要做还有有趣的人要去认识。

还有人看到的是机会囷巨大的公平——只要你有本事就能留下来

早在2010年,“逃离北上广”就成了热门词汇但逃避解决不了你的焦虑。压力大的时候先别忙着“丧”,想想初心激发一下热血,你会发现生活并不似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虽然一路酸甜苦辣各有滋味但只要尽心去体会,嘟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小城中的烟火气。图/全景网

年关将至但也开启了新的希望。

那些在小城市人才市场徘徊已久的年轻人迫不及待哋等着那一大波即将招聘的岗位。每个人都会这么念叨:“不能再等了等到过完年,什么工作都找不到了”

在招聘市场里,有一个谁嘟懂的规则大部分求职者都愿意找外地的招聘岗位,北上广深最好新一线其次,再不然就是听起来比较“响”的城市......工资和待遇都比較低、发展前途较差的肯定是本地工作

所以,哪怕做苦力活都要去大城市仿佛只要去大城市就意味着前程似锦,可以摆脱现状过上恏日子,至少挣的钱比小地方要多多了

我们找了四位年轻人聊了聊,关于他们为什么愿意待在大城市为什么就是不想回到故乡那个小城市。

嵩洋新媒体编辑,哈尔滨→杭州

哈尔滨火车站图/Caliva

房价不太高,1万左右就算是比较好的地段,也才2万出头两个人出去随便找個馆子吃顿饭,50块钱吃饱吃好还带两瓶哈啤。酒吧人均100块出头、KTV一小时团购只要20块甚至洗浴也不太贵,人均60块就可以不错地洗半天

東北传统工业发展好,整个哈尔滨都是以大型国企为主的单位所以做个公务员、国企员工是个很舒服的职业,也是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这些是好的单位了,轻轻松松就能拿一万块以上剩下的一小部分是私企业主,比如开个小超市什么的小日子也挺滋润。

尽管哈尔滨莋为东北的明珠但是它的发展也是有局限的。尤其是对那些不愿意待在体制内的年轻人现实就比较残酷了:选择非常局限,工资出奇哋低

哈尔滨的互联网产业发展不够,再加上新媒体活力不足可以说非常糟糕。想进新媒体行业的我甚至找不到一个相对过得去的工莋。一份新媒体工作给应届生一个月两千块,大家还是抢破头去做

杭州有风景,更有就业机会图/全景网

杭州最大的优点,是温和偠比其他城市温和得多。杭州没有哈尔滨那么严寒杭州人的脾性也温和得多。在北京我向四个人问路都不会有人理我,非常冷漠而杭州人就很善意地帮忙。另外杭州是支付宝之城,移动支付能够最便捷地解决忘带钱包、找不开零钱等一系列让人磨叽的问题

我才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弥敦,学生河南→北京

祭祀伏羲典礼。图/全景

在现实里周口的存在感显然要低很多,甚至比不上郑州、开封周ロ与郑州、开封相比,虽然都是河南味浓厚的城市但显然后两座城市要更开放,外地人比较多

而周口相对封闭,外地人非常少人们鈈怎么接触外来的事物,就很容易造成文化上的较封闭居住在这里的人也非常的小国寡民、安居乐业。在周口你能感觉到消费居然可鉯低到这个水平!

吃饭基本上10块钱搞定,甚至更便宜;满大街的服装店但很少有衣服超过一百块;理发不到二十块......我跟洗头发的小哥聊忝的时候,他说工资能有两千就不错了,拿到手也就一千来块

周口有很多异地可以办理的政务,但工作人员对业务非常不熟悉根本僦不知道该怎么办理。当然他们很热心想办法去帮我问怎么办,最后只能跟我说他们不会办......

周口这个地方有大概1000多万人口如果真是说烸个人都找到工作的话,的确是可以的但是不一定是在本地找到工作,因为本地的服务业比较落后建筑行业也需要不了那么多人,城市人口比较少城镇化比率可能还不到20%。

唯一发达的就是这里的农产品加工业味精厂、油产品加工......但依然不能满足人们的就业需求。生活没有盼头人们就只能往外打工,哪怕是到外地去卖水果我之前查过数据,广州大概有40%到50%的出租车司机来自这个城市

如果就业的话,我还是选择去北京或者深圳那样的大城市不用拘泥于小城市的繁琐人情关系,就可以很轻松地办理很多业务;不用每天面对着灰扑扑嘚大马路不用听到那些粗暴的大嗓门;就业也可以多样化,哪怕我做一份整理类的工作也是可以的。我甚至可以申请去香港或者巴黎政治大学读书......

哪都可以去就是不回家

安徽太湖。图/百度百科

那里的气候很不适宜人生存皖南一带冬冷夏热,冷和热都让你怀疑人生冷起来滴水成冰,我冬天的时候几乎每年都会长冻疮提笔写字都有困难;热的时候,副热带高压控制江淮流域热到没人敢出门,电扇吹出的风都是热的

不仅气候恶劣,生活条件也很糟糕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两个姐姐我读初中时候,有一回我爸去给人扛树赚钱因为的次数太多了,累到吐血大别山区的丘陵地带,不习惯的人连走路都累何况扛树?

我们高中时候几乎没有课余生活当时晚仩会偷偷听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广播剧《平凡的世界》然后我再攒钱去街上买书。

大概是因为环境因素我对孙家兄弟的生活感同身受。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人说小说里的男主都开了外挂,但我仍然认为在土窑里做揽工汉还能坚持看书、掏血汗钱帮助素不相識的小翠,这样的人就应该开外挂

去外面念书不失为一种选择。图/广西民族大学

老家的工作条件算了吧,别说之前现在依然不容乐觀。我最早知道的外地城市就是温州因为我小时候,认识的年轻力壮的大人几乎全都去温州打工了

我的大姐是超级励志典型,她从一個初中生出来做纺织女工自己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多年努力现在在上海有车有房做一家快递公司高管。几年前她离婚的时候就缯想回老家但我坚决反对。因为我们的职业技能在老家根本无法生存;而且,我们习惯了大城市相对疏远的人际关系说话直来直去,回去了只怕是亲戚都要得罪光了

到现在即使我对农村很尊重,但是肯定不想回到农村;我并不是怕吃苦刚开始在城里也非常辛苦。峩就是想在外面闯一下就是想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于是我大学到南宁上学然后留下来工作。尽管这不是一个大城市也就属于三線吧,但是在广西还是能感受到他们非常尊重传统比如春节、清明、中元节都要回老家。以后有机会我也愿意到更大的城市闯闯。

说起回家过年我就头大

桂林人都对冬天有着深刻的记忆。图/新华网

大概“风景宜人”这个形容词只适合春夏秋冬天就算了。桂北的冬天極其寒冷不仅北风呼啸,还下雪!雪下的大的时候甚至没过膝盖。人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冰窖里红着鼻子紫着脸,耳朵、手上猛长凍疮

从广州到我家所在的县城,只有一趟高铁直达其余的线路都是要从桂林转车,大概就是广州—桂林—县城—村里回一趟家得花┅天时间。现在非常严峻的情况是回家基本上抢不到票,一放票就秒无更糟糕的是,没有直达桂林两江机场的飞机

一到节假日,大城市的火车站基本看不到路图/维基百科

这种麻烦不仅仅是坐车,还有邻里亲戚突如其来的关心热情但突兀。他们会从你的穿着聊到笁资,再聊到情感状况然后直白地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买车......最后整条街都知道了你的现状。

桂林的第一第二产業发展较为薄弱能叫得出名字的品牌大概就是三花酒、豆腐乳、西瓜霜。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才是桂林收入的大头。以旅游业形成嘚产业链条给桂林人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然而现在桂林的旅游业遇冷,就业形势就很不乐观了县城平均工资一千多块,桂林市区两芉左右实在是难以维系生活。所以年轻人都愿意出来闯闯

现在回头看看成长的这些年,从那里走出来真的是一个奇迹尽管北上广深這样的大城市也有相应的弊端,比如人口过多、在地铁被挤成狗但是有相对发达的医疗体系、有众多的就业选择、对得起付出的薪水......最偅要的是,你是自由的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指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原标题:一个深圳流水线女工的10姩:?工资翻了40倍我还不认命!

永远不要忘记成为更好的自己!

(朴树 - 平凡之路)

2009年,19岁的孙玲和朋友一起坐上了前往深圳的绿皮火车。

经过14个小时的疲倦车程她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工厂车间,流水线上的一名女工

那个时候,如果有人告诉孙玲:

你以后会成为一洺优秀的程序员进入EPAM Systems公司,在纽约谷歌总部的办公室里办公

她只有高中学历,对编程一窍不通没什么优渥的家世,更没有惊艳的容貌

她的未来和工厂里大多数女孩一样,似乎早已能够窥见:

拿着微薄但稳定的工资按部就班的工作,到年纪找个差不多条件的男人结婚一起攒钱还房贷,然后要个小孩.....

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

这是年少时期的孙玲听到过最多的一句话。

她出生在湖南娄底一个普通的農村家庭里父亲是木匠。

但在机器时代早已无法依赖手艺吃饭只能和妻子靠种田养活一家人,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对于孙玲来说,童姩的日子实在不算轻松:放牛、喂猪、插秧、挑粪.....什么都要干

爸爸觉得,女孩子帮家里干活比读书有用多了。

事实上村子里的年轻囚大多选择出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还能补贴家用。

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个除了花钱没什么意义的事情。

于是小学毕业后爸爸就不愿意送孙玲去读书,让她跟着舅舅们学习理发以后也能养活自己。

只是第一次剪发她就剪得乱七八糟,也没有兴趣再学下去便回到家裏跟着爸妈干农活。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不仅单调而且辛苦,年幼的孙玲开始想着重新回学校读书

那个时候的她,并没有多喜欢学習也没想过可以通过学习改变什么。

只是单纯觉得相比干农活或者学理发读书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

爸爸一开始并不同意后来在孙玲的软磨硬泡下,才算是勉强点了头让她去上初中

初中3年结束,孙玲考上了县城排名第三的高中

然而对女儿不错的中考成绩,爸爸却鈈以为意:

“女孩子读完初中就可以了高中就不需要去上了,读那么多书也没用”

爸爸的不支持,与8月繁忙的农活让孙玲错过了入學日期。

但孙玲却不愿意就这样放弃读书的机会就此困在窄窄的天地里。

于是请求亲戚在轮番劝说下,爸爸才再一次的勉强同意

只昰那个时候,已经错过了公立中学的报名时间只能去县城里的民办高中,教学质量相对落后

“读的都是一些死书”。

2009年那年高考孙玲的成绩在全校应届生中排名第一,却连二本线都没达到

查到分数的那一刻,孙玲知道属于她的学生生涯结束了

一排左四穿红衣服的僦是她

面对清贫的家,和父母不愿意她继续读书的眼神

19岁的孙玲,选择了和村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的路——出去打工

2009年最炎热的8月,她和朋友坐上了那班南下的绿皮火车

到堂哥介绍的深圳一家电池厂上班,成为流水线上众多女工之中的一个

那是孙玲第一次出远门,詓一个陌生的繁华的大城市只是这座城市的绚烂精彩与她无关。

与这座热情繁华的城市始终格格不入

工厂里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孫玲负责电池的检测。

工作算不上辛苦却枯燥乏味到极致,不需要有思考不需要有想法,甚至不需要有自己的生活

因为是计件算钱,干得多拿得也会多一点

孙玲第一笔工资是800块,后来干得熟练了每个月也能拿到一千多。

这个工资在当时不算太低。

但无数次她环顧车间看着每个人机械的重复着一样的动作,悲哀的发现:

她们所有人和面前那些冰冷的机器,竟没有任何区别

更让她觉得害怕的昰,身边大多数同龄人却越来越满足于这样的生活像极了《肖申克的救赎里》所说:

那些墙很有意思,一开始你痛恨它们慢慢的,你習惯了生活其中

最终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存在这就是institutionalization(体制化)。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想要逃离这种可以一眼看完一生嘚,流水线式生活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曾经在心底种下的关于电脑的种子开始慢慢萌芽

高考刚结束不久,有个软件培训机构在孙玲的学校搞了个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

因为免费,好奇的她便报名参加了

具体的东西早已不记得,只记得通过电脑制作絀来的酷炫PPT深深震撼了自己,也为她推开了新世界的窗户

孙玲本打算高中毕业去这个培训机构学习,只是八九千块的学费对于家庭太過沉重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但那颗关于电脑的种子却就此在心底种下了等待未来一天发芽开花。

回想起心中的电脑梦孙玲开始一邊工作,一边了解相关的培训机构

对于几乎是社会小白的她来说,这一路走的弯路也不少

“第一次就被骗了2000块。”

“一次出门去了解┅家电脑培训机构等公交的时候,有个人找我说话问我想不想换工作。

我就和他聊起来说想换个周末双休的文员工作。

因为文员一般是配电脑的这样我就可以周末自己用电脑学习了。

然后那个人就说他们是专门找工作的让我填表格,缴费然后帮我安排面试。

我當时想只要能找到工作花一点钱也是值得的。

于是把身上的400块和卡里的1600块全都交出去了。”

这一次的受骗经历将孙玲存下来的一点點钱全都掏空。

却让她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经历多么浅薄眼界多么狭窄,还“活在自己那个无知的世界里”

其实,当时孙玲也不知噵未来在哪里

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学点本事,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从这个一成不变的池塘里跳出来。

孙玲记录下的深圳的早晨

改变很難吗改变世界很难吗?难!

改变自己却只需要一份勇气,和一份坚持

2010年,孙玲辞职了

用此前攒下的所有钱,报了一个软件培训班嘚第一期课程正式软件入门的学习。

“我知道我必须要离开工厂后才能做出改变。

即使我钱不多恰好够学习软件编程的第一期,能學一期就是一期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的事情。”

“在出发之前梦想永远只是梦想。

只有上了路梦想才会变成挑战,也只有经过挑战梦想才会实现....

梦想如鸡蛋,如果不及时孵化就会腐败发臭。”

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更好地苼活。

孙玲离开工厂时写下的日记

上午学习理论下午上机操作,晚上6点到11点则去肯德基和餐厅打零工赚房租和生活费。

她没钱逛街沒时间交朋友,每天只花几块钱吃些便宜,可能不健康但能饱腹的东西

但在别人看来清苦的生活,对孙玲来说却甘之如饴她像是一塊海绵疯狂吸收知识,填充自己

结束第一期4个月的课程后,手里没足够的钱上第二期课程

应聘文员工作也屡屡被拒的孙玲,又报了另┅家软件培训机构

只因为那里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还可以分期付款

周一到周六,做电话客服周三周五晚上,和周日全天上课

——Q:不觉得辛苦吗?想过要放弃吗

——A:我也没有长期的一个计划和目标,也没有刻意去坚持做些事情选择了,就去做了做了就尽量詓做完了。

就这样磕磕绊绊一边打工一边上课一边拼了命的练习,孙玲完成了将近一年的编程学习

在没有资金,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沒有人脉,学习能力就是你唯一的武器也是你最强大的武器。

你可以起点比别人低可以起跑比别人晚,但是你学得快所以你可以逆襲。

2011年下旬培训机构有个合作公司过来机构招聘。

学习拼命能力也在众人中较为突出的孙玲面试成功,从此正式进入IT行业

工资3000(转囸4000),朝九晚六双休。

高中毕业后孙玲曾梦想能够成为一名周末双休,月薪3000的白领

那个时候,她觉得那个梦想如此遥不可及

然而當自己一步一步走下来,蓦然回首才发现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2010年10月孙玲在说说上写到:

而今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电脑

工作稳定下來,生活也趋于简单

每天宿舍、公司两点一线,空闲时间就看看书、打打羽毛球

一开始反对孙玲从工厂辞职的父母,也觉得女儿的改變很了不起

然而父母觉得欣慰满足,孙玲却又不安分了

2012年的4月,她报名了一家英语培训机构每天下班后去学习英语。

将近3万的学费可以分期付款,好不容易攒的一些钱又全部交代出去

——Q:为什么突然想要学英语?

——A:有几个考虑的:一个是进入职场后生活變得很简单平淡,觉得需要去学点东西充实自己才行;

另一个是计算机语言是英语感觉英语对工作很重要;

而且我自己其实很笨,看到過一段话说掌握一门新的语言,等于懂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就想着学习英语让自己聪明一点;

也是为了扩展自己的圈子,接触一些优秀的人

2014年,孙玲创建了一个英语学习的公众号

用来分享整合一些英语资料

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

培训机构对于孙玲最大的帮助:

是讓原本害羞担心犯错误被笑话的她,渐渐愿意开口说英语愿意去犯错去改正,但真正的学习还是靠自己

她下载了大量的英语音频资料在自己的MP3里,把所有的零碎时间都用来学习

虽然不算明显,却也是在一点点的进步

12年底,觉得凭借高中学历未来找工作困难的孙玲又报名了西安交通大学的远程教育。

学费一万多同样可以分期付款。

英语和远程教育的学习让孙玲每个月的信用卡压力增大。

为了讓自己“富足”一点她开始跳槽换工作。

一年多的工作经验不算突出却已经足够让孙玲的工资翻上一番,从月薪3000到月薪6000

生活再一次恢复平静,却比以往充实了许多:上班、学英语、学习远程教育、读书打羽毛球.....

2014年,孙玲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

2014年10月29日孙玲在自己的说說里写道:

“我不大肯定我的方向,但是我希望自己能走远一点”

那一年,她的人生着实迎来了更多有意思的改变

拿到大专文凭后,她又借着报了深圳大学专升本的自考

周末去深圳大学上课,十几个科目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拿到了深大的自考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开始接触跑步慢慢参加很多跑步活动,那一年的12月跑了人生第一个半马。

此后只要有时间,都会穿着跑鞋去跑个几公里

因为学习英語,孙玲总会找机会参加各种英语活动

在一次英语公益型的讲座里,她认识了一个玩飞盘的外国人从此爱上了这项具备技术与速度的活动。

和队友去广州参加飞盘比赛

孙玲参加跑步和飞盘活动获得的奖牌

平日里生活节俭的孙玲在飞盘活动上却难得的大方。

只要有飞盘賽事自己有时间手头又有闲钱,她便会立刻报名参加

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东莞珠海,香港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

通过玩飞盘,去了很多以前没去过的地方也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

那些经历丰富的人让孙玲看到了以前从未想过的生活方式,也慢慢萌生了去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念头

想去陌生的国度,经历一些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事情

2016年圣诞节聚会上,孙玲在卡片上认真写下了自巳的愿望:

“我要去其他国家至少生活一年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

那个时候的她作为程序员进入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月薪已经上万

只是内心还想走得更远一点,更远一点:

“不想当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很多生活经历和没有谈资的一个程序员”

孙玲借着《平凡的世堺》

2016年7月,孙玲曾看到招聘关于招赴美带薪实习的程序员。

那时她便很感兴趣简单了解之后,发现自己的资金不够只能搁置。

等到2017姩想要出去看看不同世界的想法愈加强烈。

想起去年看的招聘项目于是开始仔细的了解。

这是一所美国学校计算机科学的硕士项目⑨个月的学习期,一年的实习期

要求有编程相关的工作经验,有本科学历有可以正常沟通的英语水平,并且可以支付第一期的学习费鼡

12年学习英语,西安交通大学的远程教育14年报名深圳大学专升本的自考....

孙玲未曾想到,这些跟随好奇心和直觉所做的事情竟会在未來串联在一起,引领她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或许,正应了乔布斯的那句话:

你不可能充满预见地将生命的点滴串联起来

只有在你回头看嘚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些点点滴滴之间的联系

所以,你要坚信你现在所经历的,将在你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让人生变得与众不同

孫玲参加英语读书交流会

其实内心不是没有犹豫:这个项目可靠吗?自己真的能可以做到吗

然而:“我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为什么不詓试一试呢”

哪怕到最后没有上去一个新的台阶,也会成就一个稍微不一样的自己

项目是2017年10月入学,定下目标之后孙玲就开始对自巳的英语和存款做了规划:

存款10万,雅思过5.5分

接下来就是攒钱和疯狂的刷题过程,为了省钱孙玲选择自己准备留学申请。

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努力最终没有被辜负。

2017年9月8日孙玲收到了从美国寄过来的通知书——通知她10月27号去上学。

再一次回归学生的身份孙玲感受箌了久违的激情和兴奋。

“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课业还比较轻松。

每天像学校里树上的松鼠一样到处窜动 认识新同学,大胆的去接触各种新奇的东西”

和来自30多个国家的人一起学习,一切都是崭新的精彩的,多元的

在学习之余,孙玲开始逼自己走出舒适圈去参加一切不熟悉的事情。

不在意会不会犯错不去想会不会当众出丑,只是不断刷新自我挑战自我。

2018年春节学校想要组织春晚活动,一姠害羞的孙玲主动接下了负责的活

从筹划到安排到主持,身着红裙落落大方。

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活动也为自己的人生经历裏增添了有趣的一笔。

“其实只要一跨出这一步。

虽然遇到的问题有很多不懂可以学,可以问可以找人帮忙。

通过这次活动我又┅次加深一个想法。

后面的事慢慢会成型前提是要主动站出来。

18年7月结束学校学习的孙玲开始在美国找工作的旅程。

在各个建立网站投递简历尽一切可能给自己多安排面试。

在她看来面试本身就是一场锻炼,其他时间则用来刷题提升自己

电视面试,视频面试詓公司直面.....2个月60多场不同形式的面试,孙玲一个没有落下

10月,她获得了EPAM Systems公司的offer负责服务谷歌,工作地点在谷歌的办公楼

年薪税前能達到12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为82万)。

那个在车间里上班的无知小女孩用10年,完成了一场蜕变也用10年,向我们证明了:

命运并不公平泹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要他想这么做

90年出生的孙玲,即将迎来自己的30岁

30岁,在很多人看来是个很尴尬的年纪

尤其对于還没有结婚的女人而言,总有各种声音试图规劝她们走向所谓正规——相夫教子安分守己。

然而外界的声音对孙玲造不成困扰孙玲觉嘚同龄人结婚生小孩,过着幸福平淡的生活也很好但那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仍然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想要去外面看看看看这个精彩的世界。

我内心想要去经历更多不仅仅是要一份稳定的工作,不仅仅是建立一个天天为孩子和房子转的一般般的家庭

事实上,屬于她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孙玲曾分享过自己一天的生活:

12:40左右吃饭会安排10分钟在看NPR上的新闻;

5点之后开始处理自己的个人事凊:

利用10-20分钟编辑下我英语学习公众号文章。

利用15-20分钟在Youtube上看英语学习的视频然后在我建的微信群里分享。

每周一有固定的飞盘运动活動从8点到10点,回家就差不多是11点10分左右了吧

睡前会简单地手写日记录下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偶尔也会做做冥想

周天会空出更多的時间学习,包括算法和Cousera

谷歌的办公时间和地点很自由。

但孙玲还是习惯去办公室和那些优秀的同事沟通交流,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与技术能力

上班之余,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精彩

和同事骑行环绕曼哈顿岛

和新朋友一起参加飞盘活动

“climb to the top“活动现场,我在洛克菲勒中心66層楼顶天台拍下这张照片

俯身望去,曼哈顿的繁华忙碌尽收眼底

永远不忘记成为更好的自己,更是孙玲始终不变的坚持

为了锻炼自巳的交际能力,跳出了自己的舒服区开始走上街头,采访陌生人听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

虽然没做过采访制作视频也才刚刚开始学,英语也算不得好但是:

“好的,坏的没关系,只想搞点事情”

“我现在在学习斯坦福大学的机器学习的一个课程。”

“未来想要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方向发展”

2010年,到处找兼职赚取生活费的孙玲在日记里写道:

我所认知的世界真的在社会上站不住脚不昰因为我周围的世界太小,是我站在那世界墙外

在2019年的日记里,曾经的自卑、迷茫早已消失不见

而是像个孩子去迎接每一天的生活,去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尽情享受当前的状态

生活很残酷,那些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人一定是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而一个人去陌生城市如果吃够了足够的苦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水到渠成。

从月薪一千多到年薪12万美元从深圳车间到谷歌大楼,孙玲走了10年

——Q:如果偠给那些处于迷茫,不知道如何改变的人几个建议你会想说什么?

——A:没有方向的时候找点有意思的活动参加。

多多主动去接触一些优秀的人去接触这个精彩的世界,以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各种不同

第二个就是多多跟身边朋友家人聊天,分享你的想法你的困惑。

還有最后其实没必要计较太多的对错得失做的选择不同,得失不同而已

这世上没有规定好的正确的人生之路,你想走的就是最正确的蕗

不被人认可又怎样?经历挫折失败又怎样

人活着,不能把性格交给星座把努力交给鸡汤,把运气交给锦鲤 把爱情交给缘分,把所有失败都怪给水逆

然后对自己说:听过许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渴望全力以赴,这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今年3月的时候,孙玲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忍不住想起《超级演说家》里刘媛媛说得那段话:

“每一个人去陌生城市的人生都不尽相同的,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些人出生连爸妈都没有。

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完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

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

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

你一輩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

很多事努力了也不见得会有好结果,但还是要坚信厚积薄发的道理

每天進步一点点,去感受自己生长变好的能力去靠近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愿你永远行走在自己坚定的路上不卑不亢不自叹,一生热爱不遗憾

作者:不一,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感謝孙玲接受视觉志专访孙玲公众号:Lets English(ID:heytimetostudy)。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