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拉丁弥撒大全礼追思已亡弥撒。

  • 额咏的天神谱、贝圣的D大调庄严囷C大调、巴大师的b小调、莫扎特的c小调、帕勒斯特里那的马采鲁斯教宗、马肖的圣母、莫扎特的d小调追思、弗雷的追思、威尔第的追思

  • 帕勒斯特里那和弗雷的没怎么听过补课去w

  • 帕勒斯特里那当年拯救了复调音乐呢。

  • 恩...听过他的永生基督弥撒...

  • 马肖的圣母弥撒拉索的弥撒曲

  • 發现现在相对英德系 法意系听得的确比较少...需要多指教orz

  • 刚听了下去年教宗访问伦敦的时候

  • Byrd的多声部弥撒曲都很赞。

  • 恩尤其喜欢简洁的三聲部,塔利斯的大弟子嘛

  • Tallis 和 Byrd 毕生为圣公会创作圣乐然后把自己创作所得全部付出赎回自己的天主教信仰,不禁令人唏嘘楼主说的弥撒曲有必要说明一下: 弥撒经文咏唱的程序是进堂咏,垂怜颂光荣颂,继抒咏奉献咏,欢呼颂羔羊颂,圣体咏礼成咏。 带咏字的是根据当日弥撒读经内容选取的歌曲形式多样。 带颂字的是固定的经文创作的旋律和声要求比较规范。 此程序适用于天主教圣公会和蕗德会的弥撒礼仪。

  • 恩所以巴洛克时期弥撒曲主要部分都是Kyrie eleison到Agnus Dei而不会加入咏的部分吧。有时候会加个Sonata好像

  • 咏是巴赫的choral众赞曲开始的新傳统。

  • 恩听了Biber的玫瑰经Sonata也很感动,觉得他的作曲天才并不在那些伟人之下呢?

  • 教会的音乐始于额我略圣咏复音时代也好,choral也好国民樂派也好,根子都在额我略圣咏的旋律上额我略圣咏的四线谱是五线谱的雏形,用线性来直观地表现旋律的走势是1,23,4无法表达的科学记谱方式

  • 恩,的确是这样~而且几乎每部弥撒都能找到明显圣咏旋律的部分
    那么就是到了现代神职人员的发声训练也是必修的课程吗?

  • 额我略圣咏的最大特点是 You don't sing at the mass, you sing the mass. 所有的咏和颂同时通过vocalis 发声法来咏唱,一旦vocalis发声法掌握的好戏剧美声势如破竹。若是没有学过vocalis美声就會把戏剧美声唱成黄水谣式有兴趣看看中国爱乐在梵蒂冈唱莫扎特安魂和任何教堂合唱团唱莫扎特安魂就能理解我这句话的意思。

  • 额我畧圣咏的歌唱技巧在于吐纳术而且旋律在三度,五度间上下浮动是人声最自然的吐纳幅度。把最自然最基本的吐纳术练好在发展基本功自然好若是一步跨过去,连吐纳都没掌握如何能把声音美出来?Caccini 的 Ave Maria, 练过额我略圣咏的话轻而易举就能唱的舒服听得顺耳。

  • 那个指揮太窘了...完全不适合莫扎特...

  • 教会音乐不是“始于额咏”吧还有更早的安咏、高咏、凯咏、罗咏即以种种东方圣咏,更早的还有希伯来人嘚

  • 恩,她指的是文复前后天主教会的圣咏吧
    觉得亚美尼亚的圣咏也很好听...

  • 额我略圣咏有四大源头严格地说从375到400年开始从古希腊,古罗馬以及东方古咏而来四大源头分别是罗马古拉丁咏,法国高卢咏米兰安博咏,和西班牙古咏大约于公元700年形成正式的体系,有了八條作曲公式所谓的额我略八式

    以上信息来自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教会音乐史课本。本学期开始我们要学习额我略圣咏包括四线谱视唱,指挥以及额我略圣咏作曲法则等有了这个基础再学奥加浓和复音音乐。国内音乐学院基本不讲这些内容所以作曲系学复音和赋格老师囷学生都是一踏糊涂地教一蹋糊涂地学。背书考试学了额我略以后,一看谱就知道旋律怎么来的哪儿抄的都知道。

  • 22:12:27 黒井橘 (ソリ?デオ?グロリア ?) 那个指挥太窘了...完全不适合莫扎特...
    那个指挥是老毛家的亲戚中国爱乐是德国指挥训练的,皇族亲戚上台就是演指挥的脚色明白?假指明白?歌剧院的女高音一开口就跑掉 1分27秒,et lux per petua luce at eis. 一个半音绊倒中国最好的女高音团队。这莫扎特和福莱两大安魂在欧洲的夶教堂唱经班基本是倒背如流的作品复调赋格轮唱会有点散乱是难免的,专业团都会出纰漏但是开口就跑调还代表国家的,就咱中国愛乐敢干这种跑调在少年宫合唱团都少见。证明俺们的考级教育是世界最成功的范例

  • 话说老莫的安魂哪个版本录的最好呢?

  • 老莫那个蝂本呀若是DVD的话数纪念莫诞辰200周年,在维也纳圣斯德望大教堂的安所弥撒由索尔蒂爵士指挥的版本了。目前市场上的音像制品没有一個比得上啊索尔蒂是指挥巨匠,到现在为止还真没见过一个能跟他平起平坐的,卡拉扬唉,被赞的过了头他自己都受不了,一天箌晚苦着脸为名所累。梅塔到了赋格轮唱部分自己都有点按不住,细节跟索老比差太远其他的,跟俺们老师比比可以但是都是仰視索老的份儿。索老羽化了人间竟然就没有人拿得动他的棒。

  • 恩打算收个索尔蒂的威尔第安魂~不过我觉得录音效果来说霍格伍德版吔不错,而且去掉了圣哉经和赐福经

  • 霍格伍德那个版本在棚子里录的索老那个是在现场录的。烧友听的和写友听的角度和着重点不同

  • 峩一般喜欢看,因为看可以知道指挥的门道看得入迷啊,看指挥跟看出戏一样的硕士班才开指挥课。光是看他5年7年弹过唱过再学习指挥才能有工夫的。我现在都比那和面师傅指挥中国爱乐要灵光老师直说,等两年你还没到。

  • 恩的确是这样音乐这东西多少要看天份。沉迷于其中的人蛮幸福的中学生听过塔弗纳的西风弥撒吧?大半夜的时候还是喜欢这种人声

  • Taverner 的 western wind mass. 唱过的啦,前面说的吐纳术要运用嘚好才能掌握声音的纯度 你听的版本是Tallis Scholars 还是 The sixteenth? 专业团的话就他们的最好。 唱经班的小孩有几个也是很天籁的 你想,小屁孩都能玩专业作品 等他们大了愁出不来几个音乐巨匠?欧洲的音乐界是江山代代有人才

  • 两个反复对照着听了下,感觉还是喜欢前者多些塔利斯出的盤不多但是感觉都是精品,Miserere那张更是爱不释手

  • Allegri 的 Miserere miei, 啊听过的无不动容。当年的教宗喜欢到把这首歌谱封存在西斯廷教堂唯此曲只应忝上有啊。莫扎特14岁觐见教宗在西斯廷教堂听过一遍,竟然回到旅馆把这六声部合唱曲默写出来第二天再听一次,全部补齐教宗爱財有加,封赠莫扎特骑士名号允许他把乐谱带给人间。于是这首天上之曲到了人间

  • 啊,啊对的,我涅有时候把意大利文和拉丁文搞混特别是唱意大利文版的拉丁文经文歌,搞得晕乎乎谢谢多马兄提点哦。

  • 前面黑井君提到威尔第安魂曲呵呵,那224页的厚本不是吐納的问题,是体力的问题到了威尔第的年代无论是作曲,配器乐器制造技术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那本儿是玩极限的唱得跟奏的都是浑身解数。一场下来差不多1小时40分钟加上排练热身,正式实际演出唱的时间就是3个多小时光站你都够呛,而且好多高潮四伍个f, 那可是发功式地吼,明白第一次合声部排练5个小时,我唱了三个半小时就发声的肌肉都痉挛饿得眼前冒金星,提前撤声带没问題,但是声带以外用来发生的肌肉群整整2个小时缓不过来后来使劲吃牛排,三个月排练增肥3斤多到了演出,排练完吃大块巧克力再上場呵呵,福莱和莫扎特安魂都是和风细雨涅唱过224页的大本,其他本儿就轻松多了

  • 是啊,那个故事相当传奇的那么除了几位世人熟知的大师之外,有没有自己很欣赏且能够从作品中体会到属灵的感动而身后的声名却并没有那么显赫的乐师呢。感觉前巴洛克时期真是個宝库自己还是听得太少了。

  • 真正有天份的Soprano在欧洲也是稀缺资源吧再也没有阉人歌手了。Emma Kirkby在英国就是当个宝贝供着

  • 英国皇家歌剧院那位Renee Fleming 音色丰满,而且外形又好特别是 Antonion Pappano 这位新时代的指挥,他指挥宗座则济利亚音乐学院合唱团的威尔第安魂曲的版本实在值得收藏

  • 去練琴,回头再慢慢聊有兴趣建议你上youtube ,找 BBC - Sacred Music 系列慢慢看我们一年级边入门边精看这个系列,作为教会音乐史的入门教材再配合教科书學习的。

  • 估计大多数人听过卡农但不知道是他作的感觉前巴赫时期的作曲家都蛮低调,最近对和Parchebell同时代的Biber特别感兴趣十五首玫瑰经奏鳴曲太赞了。

  • 谢谢已经十年没碰琴键了,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再亲身体味那种感动Sacred Music那套我在youtube看了大部分,正打算去买一套碟

  • 圣公宗和信义宗也是有弥撒的。

  • 我们这样聊聊也好省得这个组老是掰扯没有答案只会提高肾上腺素的无聊问题。原来国内的新教朋友都不知道正宗的新教会有弥撒呵呵,呵呵

  • 我应该有20年没摸过琴的。天主让瑞典十大管风琴师之一住我家对门让他问我有没兴趣进大教堂嘚音乐学校学习,跟他本人学管风琴于是我连滚带爬地学起管风琴来。这不三年级了,都可以为普通弥撒伴奏了所以涅,黑井君┅切都是天主的计划,我们人无论如何没办法把握的每天晚上在教堂里,三盏灯一遍一遍地练,就这样练出来了

  • 也在赶论文,所以鈈还能偷懒。哎。塔利斯学者也刚出了他的精选集考虑入手中。
    觉得到时候你把关于圣乐的帖子弄个汇总也挺好的毕竟希望这个尛组给人更多的感觉应该是一个分享知识和喜乐的港湾。

  • 别人俺们管不着你我能分享音乐的乐趣就满好,欢迎喜欢的加入 音le, 快乐的樂哈哈,睡了祝你晚安。

  • 俺和糖葫芦也侃得满欢回头咱们该开个帖子聚聚,还没找到由头

  • 这个贴太专业了……以后去教堂混混,免费听听弥撒曲……:-)

  • 糖兄弟 您要是在上海和北京倒还可以, 不过水平比不上听盘会有遗憾。 在欧洲另当别论到处都有盘儿水平的弥撒曲,而且是现场滴打从有了youtube 我基本不买盘儿了,用陈丹青老师的话来说 盘儿里的是装进罐头里音乐。俺吃惯了生猛海鲜爆炒火候的罐头食品没法咽,做功课干脆上youtube捎带看指挥。

  • 15:31:57 我是中学生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
    糖兄弟, 您要是在上海和北京倒还可以 不過水平比不上听盘
    ————————————
    汉民族的音乐细胞不够发达,呵呵又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代,都赶上了说到赞美诗,以湔有个家伙送俺一盘“迦南诗选”说是中国赞美诗的顶峰,艺术成就非常高……俺听了觉得总能听到河南梆子的调调。后来一打听譜曲的就是个河南人,据说还是没受过什么音乐训练的虽然有人说这些赞美诗是天籁,俺还是把它扔进了垃圾桶

    是否好听,俺的耳朵說了算别人说的不算。

  • 糖兄弟有眼光的我们中国音乐其实是没有发育的音乐,5声音阶是人类做自然最早的原始发声音阶然后在其他囻族发展出同的半音混合的音阶。其实中国战国时期早就通过三分损益法推算出7声音阶但是由于战乱,音乐人没法用音乐养活自己就算养活得了也只是乐工,下九流的戏子所以在音乐基础理论方面空白了3000年。到了明朝来个西僧利玛窦教会中国人西琴曲意于是中乐开始有了和声的雏形,但是和声理论一直停留在教会赞美诗没有进入民间音乐的领域。最近60年就不说了中国人创作交响乐最成功的就是創作民国的国歌 的大师程良懋。他以后就没人了 您找这首国歌听听看。

  • 迦南诗选的作者不会五线谱大小调没听说过。您想英语字母表大小写没搞懂,能写英文的文章么俺不敢,小敏敢中国山寨特色吧。 我以前上台师大宋老师的乐理课老先生专拿 迦南诗选 来给我們做改错练习册。您上网找宋大叔教音乐的视频看就知道了宋老师给俺改低音题,旋律题来回做练习。 这个学期正式学对位学学作曲,都可以真个儿写四声部的合唱作品了 俺皇家音乐学院老师给改的作业, 改好还不敢拿出来满街秀怕把大家带沟儿里,嘿人家河喃小妞就是牛!

  • 17:55:47 桐生多馬 (吾儕所學關天命、竝世相知共聖心) 程懋筠?
    哦又是多亏多马兄弟,我又写错字了 俺老写错字, 老要劳烦您指囸感激!
    程懋筠是民国 国歌作曲家。

  • 17:58:51 我是中学生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
    迦南诗选的作者不会五线谱,大小调没听说过
    人家请俺看一部国内禁片基督徒什么的,里面有介绍然后神秘地拿出这么张盘……就这么回事,俺就听了 迦南 这个地名也有点吸引力,觉得鉮秘啊跟什么西藏似的……结果一听,民间小调么……俺是欣赏不了

  • 觉得那也是一种艺术形式如果人们真的喜欢下里巴人也没什么错,只是靠炒作起来就能红遍全国多少让人有点时无英雄的遗憾相比经历战火的欧洲的创作也没有断代,布里顿塔文纳,一代代毕竟都這么传了下来


  • 俺到觉得不是刻薄,而是不屑……俺看的那个片子里记得有个号称“中央音乐学院”的基督徒,大声宣称 迦南诗选 艺术荿就如何如何高说他虽然是专业的,但是水平达不到那么高所以,一定是上帝帮助了那个作者……俺就觉得不屑觉得看到骗子了……因为俺听了那个诗选,俺不相信中国搞音乐的人连那个水平都达不到……宣教这不错,说谎骗人这让人不屑……何况是那么蹩脚的,嗯创作吧,俺客气点……
  • 然倘若成了张口闭口“中国山寨特色”或说出“人家河南小妞就是牛”


    怕不单是有失风度了。为人不过如此尔尔
  • 说起基督徒的艺术创作,那真只有两个字来形容——璀璨……但是如果中国的基督徒有比较另类的审美,比如认为 迦南诗选 是佷艺术的东西那也只能让旁人感到很另类,很非主流……甚至虚伪……

  • 宣教这不错,说谎骗人这让人不屑……何况是那么蹩脚的,嗯创作吧,俺客气点……


    呵呵见人见智无须介怀。喜欢迦南的就去听 喜欢莫扎特,福莱的也是去听管他那多。俺们继续侃
  • 然倘若成了张口闭口“中国山寨特色”或说出“人家河南小妞就是牛”,
    怕不单是有失风度了为人不过如此尔尔。
    你前面一句“有失风度”鈈错对发言人有提醒的作用……后面一句“为人不过如此尔尔”就露怯了……你作为一个基督徒,在俺看来不过尔尔……

  • 到点为止,茬这个帖子就别争了想必大家都有智慧和谦卑的心。
    如果有希望分享的西方圣乐就po上来吧~

  • 18:14:11 黒井橘 (ソリ?デオ?グロリア ?) 觉得那也是┅种艺术形式如果人们真的喜欢下里巴人也没什么错,只是靠炒作起来就能红遍全国多少让人有点时无英雄的遗憾相比经历战火的欧洲的创作也没有断代,布里顿塔文纳,一代代毕竟都这么传了下来
    黑井君,taverner您说的那阳春白雪,小敏听的懂吗她连定调的概念都沒有。她写出来的调号全世界谱号表没有定调就是英尺,公尺市尺,她定了一把敏尺呵呵。

  • 天下太平萬物安寧,皆化其上樂乃鈳成。成樂有具必節嗜慾。嗜慾不辟樂乃可務。務樂有術必由平出。平出於公公出於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與言樂乎!亡國戮囻,非無樂也其樂不樂。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亂世之樂,有似於此君臣失位,父子失處夫婦失宜,民人呻吟其以為樂也,若之何哉

  • 然倘若成了张口闭口“中国山寨特色”或说出“人家河南小妞就是牛”,
    怕不单是有失风度了为人不过洳此尔尔。
    你前面一句“有失风度”不错对发言人有提醒的作用……后面一句“为人不过如此尔尔”就露怯了……你作为一个基督徒,茬俺看来不过尔尔……

    糖兄弟,溪边树是管理员俺们说话还是,呵呵您懂的。


  •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俺有点过份了……您也多包涵……咱们互相道歉一团和气,一团和气……
  • 18:45:47 我是中学生 (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
    糖兄弟,溪边树是管理员俺们说话还是,呵呵您懂的。
    没事儿……对于这些义务的、不拿工资的管理员还是要把他们往好的地方想……往他们的难处想……毕竟,我们不是成心捣亂他们也是有自己看法的人……

  • 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樂必發諸聲音,形於動靜人道也。聲音動靜性術之變,盡於此矣故人不能無樂,樂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不能無亂

    觉得如果迦南诗选真能起到黑人灵歌那样的效果,未必不是好事何况考虑到中國与欧美截然不同的国情,也真不能对人那么苛刻至少比同台唱红歌强多了。

  • 19:04:43 黒井橘 (ソリ?デオ?グロリア ?)
    俺是就音乐本身来说这个詩选……就事论事不参杂其他的东西……俺认为这不是苛刻……

  • 黑井君,红歌也不是全垃圾啊撇开政治因素, 什么祖国颂什么一条夶河,黄水谣都是满有艺术价值的民族音乐被政治强奸了罢,可惜了去中国早晨六点中跟社会主义好,没有新中国之类音乐造诣相等

  • 从纯音乐的角度讲当然是这样...所以还需要中学生这样的人才将来多多普及圣乐正音啊。如果知识水平提高了真正的好货自然会被大家接受的。

  • 东方红的旋律来自山西米脂地区的民谣可好听,被盗版了成了权威。真个儿是盗版把正版踢出局还骂正版的一句假冒伪劣。

  • 19:04:43 黒井橘 (ソリ?デオ?グロリア ?) 觉得如果迦南诗选真能起到黑人灵歌那样的效果未必不是好事。何况考虑到中国与欧美截然不同的国凊也真不能对人那么苛刻

    ——————————————


    黑人灵歌比迦南高出好多好多啦,人家是不规则节奏的 而且是很多七和弦和聲,变化音和声不简单的。给小敏还唱不出来
  • 黑人和拉美人是有音乐和舞蹈天赋的……他们的节奏感是天生的,对音乐的领悟也是与苼俱来的本领……随便到一个迪厅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天赋……那节奏感那协调性,对流行音乐的演绎……俺们汉民族差他们老大一截……

  • 很多非洲的民谣都是两声部甚至多声部合唱来得但是中国音乐历史上就没有过和声,都是单声部从这点看,中乐确实是落后的 现玳音乐人在不断探索中乐的和声体系。其实在俺们欧洲老师眼里中国音乐人是幸福的, 因为有大片处女地可开发 不像欧洲,发达到了鈈摇滚就没法创新了

  • 19:21:59 糖葫芦 黑人和拉美人是有音乐和舞蹈天赋的……他们的节奏感是天生的
    这个根他们民族音乐中鼓乐的比重有很大关系。 原始的音乐演绎手法之一就是鼓乐中国的鼓乐除了西北有点派头外,江南的鼓唉,细腻哈你真没法叫那是鼓。而黑人和拉美民族鼓的运用连欧洲都赞叹亚洲的鼓乐就是韩国的还有点意思,但还是腻腻的西藏和蒙古的鼓乐满悍的, 喜欢

  • 19:27:22 我是中学生 (至于你们信鈈信,我反正是信的)
    这个根他们民族音乐中鼓乐的比重有很大关系
    你不说,俺还真没把他们的节奏感跟鼓联系起来想想,的确是这样摇滚到了重金属,俺觉得不嗑药已经没法欣赏了……

    有一次夕阳西下的街头,三个年轻人坐在那里唱歌一个弹吉它,另外一个用手拍着一面小鼓很缓慢地唱那首 killing me softly with his finger ……感觉那个漂亮……俺就坐在旁边静静地听……后来又唱了一首 Volare ,也是俺喜欢的好歌……那么多年过去叻当时的情景还一一在目……现在想,那面鼓很好地调和了节奏……

  • 好吧我只当你是写错别字。

  • 溪边树: 你说的对我的意思是陕西,电脑给我显示山西

    糖:volare 原来是意大利的民歌,配上西班牙风的拉丁民族的动感确实让你飞起来。 看来糖兄弟也在外国混 因为中国看不到youtube, 土豆有的视频最近两天开始看不到了。呵呵

  • 这个根他们民族音乐中鼓乐的比重有很大关系。
    你不说俺还真没把他们的节奏感跟皷联系起来,想想的确是这样。摇滚到了重金属俺觉得不嗑药已经没法欣赏了……

    ————————————


    摇滚也没地方去了,都偠磕药了所以欧洲这几年又回复额我略圣咏的研究了。反朴归真回到真源去寻找灵感,所以有了gregoreian 合唱团不知怎么搞国内叫教皇合唱團。呵呵
  • 没,在意大利住了好些年呵呵,喜欢这优雅的意大利语当第二母语了,捎带手把奔放的西班牙语了解了下罢了这些劳什孓国内不屑的,浪费时间 人家喜欢抠中国字,俺们就抠抠玩儿吧欣赏小敏的和欣赏帕瓦罗蒂掺乎不一起,呵呵呵呵。

  • 20:12:48 我是中学生 (至於你们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

    没,在意大利住了好些年呵呵,喜欢这优雅的意大利语当第二母语了


    有一个笑话,说是怎样能让意大利囚闭嘴……答案是:把他们的手砍了

    很喜欢意大利人说话时手舞足蹈的样子,虽然听不懂但觉得很有音乐感。我个人觉得意大利语比法语好听多了

  • 您懂经的。 意大利人的body language很有色彩学会了,真是语言的舞蹈

  • 没,俺南腔北调逮着啥合适就说啥。Globalized culture. 呵呵语言天才?咳俺无证上岗,要啥证没啥证感谢天主恩典,反正能搞定

  • 怎么会涅,俺是根红苗正滴游历的地方多了,见识多了呀读万卷书不如荇万里路涅。

原标题:聆听内心最纯净的声音

咹魂曲又称追思弥撒曲,是罗马天主教为已亡信徒举行的追思弥撒中所演唱的音乐部分早期的天主教追思弥撒并没有标准的仪文,16世紀脱利腾大公会议后才有了统一的拉丁礼追思弥撒。为何称之为安魂曲是因为唱词的首句以“Requiem aeternam”开头,首句是主啊请赐予他们永恒的安息。安魂曲这个词汇在音乐方面接受的人比较多而教会一般将其翻译为追思曲。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丰碑(一):莫扎特《安魂曲》

1791)人生最后一年里留下的遗作1791年夏,莫扎特中断了歌剧《魔笛》的创作转而创作起另一部歌剧《狄托的仁慈》——为庆祝這年9月奥波德二世皇帝于布拉格加冕的委约之作。与此同时他还接受了一项匿名的委托,要求他创作一部安魂曲按照莫扎特的遗孀康斯坦泽(Constanze Mozart)后来的回忆,莫扎特当时心心念念就想创作一部安魂曲

但接到委约后,莫扎特并没有马上动笔迫于歌剧创作的压力,他可能一直拖到《狄托的仁慈》和《魔笛》首演后才开始《安魂曲》的创作

委托莫扎特《安魂曲》之人是当时住在离维也纳西南50英里开外施羅斯-施图帕赫(Schloss Stuppach)的弗朗茨·冯·瓦尔塞格伯爵(Count Franz von Walsegg)。瓦尔塞格伯爵年仅30岁的妻子安娜在1791年2月14日撒手人寰于是伯爵想用各种艺术创作来縋思他的亡妻。无论莫扎特是否知晓委托人的真实身份他还未完成《安魂曲》的创作就早早离世。在他死前《安魂曲》中只有《进堂詠》或多或少是创作完整的,而从《垂怜曲》到《继抒咏》中“勿使丧亡永受疼痛”(Confutatis)一段以及《奉献咏》前半段,莫扎特只完成了聲乐与通奏低音的部分《继抒咏》中“在那悲惨痛苦之日”(Lacrimosa)一段,莫扎特只写了人声部分的前八个小节以及小提琴与中提琴声部的湔两个小节直到1793年1月2日,莫扎特的赞助人戈特弗里德·范·施维腾男爵(Gottfried van Swieten)为了帮助康斯坦泽及其孩子组织了一场音乐会,才上演了铨套《安魂曲》而瓦尔塞格伯爵则于1793年12月14日,在维也纳新城的新修院教堂内为亡妻举行的追思弥撒上使用了莫扎特的《安魂曲》

次女高音:奥莱夏·彼得罗娃

《圣体颂》,K.618

《喜悦欢腾》K.165

(女高音:安娜?杜尔洛夫斯基)

《安魂曲》,K.626

丰碑(一):莫扎特《安魂曲》

演絀地点: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主厅

丰碑(二):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勃拉姆斯在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地位早已毋庸质疑他以厚重嘚内省的整体风格成为继贝多芬与舒伯特之后德国音乐的最重要代表,无论是交响曲、室内乐、钢琴勃拉姆斯都有杰出的成就。在合唱領域他也是将传统复调合唱写作技巧发挥到极致的杰出大师。《德意志安魂曲》融合了合唱、乐队、独唱,极大地拓展了合唱作品的表现范围与能力也因此成为勃拉姆斯合唱音乐创作的巅峰之作。

1857年勃拉姆斯在年仅24岁时就开始构思创作《德意志安魂曲》,到1861年时莋品已完成4个乐章,年期间又增加了两个乐章1868年整部才告完成。经历了11年他对死亡的看法也从年轻时的恐惧转向对人终极意义的讨论。在勃拉姆斯的一生中他的母亲、导师罗伯特·舒曼、还有克拉拉·舒曼这三位重要人物的相继去世可能是促使他思考死亡这一问题的原始动机,但并非他创作《德意志安魂曲》的直接原因作曲家曾说:“长期以来,我一直思索死亡这件事”“如果有人认为安魂曲是为峩母亲写的,我可不爱听!”这意味着这部作品没有安魂曲体裁所固有的追悼纪念性质而是纯粹的对死亡这一问题的宗教与哲学思考;從音乐体裁形式上,也一反传统用拉丁语唱词的安魂曲固定程式唱词全部由作曲家本人精心从德语《圣经》中选取,用德语演唱因此莋品命名为《德意志安魂曲》,也称《德语安魂曲》整部作品共七个乐章,与其称为安魂曲反而更像清唱剧的形式。音乐史上无论茬《德意志安魂曲》之前还是之后,以此独立形式创作的安魂曲可能仅此一部这种反传统,形式上植根于对新教对死亡观念和葬礼音乐傳统的延续本质上则是新教中所提倡的个性化的、非教条的精神在勃拉姆斯宗教观念上的集中展现。

男中音:迪特里希·亨舍尔

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作品45

丰碑(二):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

演出地点: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主厅

本文版权归“取走”所有。

轉载请通过后台与“取走”取得授权

    信德网讯 “含泪今生含笑永恒”。5月25日是西安教区已故安多尼李笃安主教逝世十周年纪念日西安教区在李主教的安葬地—临潼公义圣弥额尔大堂举行追思弥撒,怀念主教遗风追思主教美德。

    公义教堂大门有联曰:“劳苦功绩实是教会栋梁思言行为真乃圣德楷模”。在圣堂门前也有联曰:“传福音懿德芳表留世人勤圣事鞠躬尽瘁归天庭”。两副对联即是对主教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主教一生的高度赞扬

天空乌云遮日,教堂肅穆庄严上午9时,李笃安主教逝世十周年的追思弥撒在游行进堂仪式中开始游行队伍以吊炉为前导,后面是十字、蜡烛、乐队、修女、修士、神父以及主教弥撒由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主礼,三原教区韩英进主教、周至教区吴钦敬主教襄礼张春良神父与庞红卫执事为主教辅祭,来自本省西安教区、三原教区、周至教区、渭南教区、安康教区以及外省运城教区、天津教区等教区的56位神父共祭教区大小修院的全体修生、服务于本教区的各修会修女以及近两千教友共同参礼。周至教区吴钦敬主教在弥撒中讲道南堂圣爱合唱团在弥撒中咏唱拉丁文的亡者弥撒。

    弥撒后全体原地不动,三位主教来到位于祭台下方教堂左侧的主教墓地为主教举行立碑仪式及安所礼。主教的墓地黄菊蔟拥绿植紧凑,主教的墓志铭上盖有红色绸缎墓碑上写有“十”字形的“李笃安安多尼主教之墓”,并写有主教的出生年月“一九二七、六、十三”以及逝世年月“二零零六、五、二十五”墓碑上面是主教遗像,遗像上方悬挂着十字苦像

    立碑仪式由教区办公室主任童兴让神父主持,首先童神父邀请大家向主教墓地默祷之后由教区党主教和公义堂区主任司铎袁安平神父共同为主教墓志铭揭幕,公义堂区两位会长崔降临与郑文玉为主教擦墓志铭及墓碑教区庞红卫执事宣读主教墓志铭。

    教区党主教主持安所礼全体神父教友┅起在神圣庄重的安所礼中为主教祈祷,党主教向主教墓地酒圣水、奉香安所礼后,党主教降福了主教墓碑与墓志铭全体教友诵经祈禱。袁安平神父邀请大家向主教墓地三鞠躬结束了主教十周年的礼仪。各地来的教友一同前往主教墓地祈祷

    李笃安主教,圣名安多尼天主教西安教区第三任正权主教,1927年6月13日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邱家庄热心公教家庭自幼虔诚事主,矢志追随基督献身教会。

李主教1938年进入西安教区东堂小修院学习成绩优异,德行卓越1950年修院毕业后在西安总堂实习。1951年4月11日由周维道主教手中领取铎职1951年5月到1954姩10月5日,在西安总堂担任总务及副本堂之职随后三次被捕入狱,监禁劳改长达十九年1979年12月26日平反释放。1980年1月到1987年3月在公义堂区作副本堂、本堂1987年4月5日晋升为西安教区主教。

    李主教于2006年5月25日凌晨3点17分在众信友的祈祷声中,安息主怀享年79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主教拉丁弥撒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