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借村农村村民小组长可以由村委会委任吗,村民名字在信用社起了十余个帐号打入护林员工资和补助,收入


央视《新闻1+1》播出《农村扫黑:斬草除根!》,以下是节目实录:
  欢迎收看《新闻1+1》
  农村的稳定还有治安一向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但是如果一个村的村委會的主任是黑恶势力那后果又会是什么样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发生在北京和广东的两个事例
  18名被告,20多名辩护人昨天,北京市②中院对北京密云王晓雷恶势力团伙案件进行公开审理而就在一个多星期前,持续12个小时的庭审殷卓波黑帮案在广州中院开庭审理。
  广州的殷卓波是谁北京的王晓雷又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联系其实他们除了都是各自所在团伙的黑老大之外,还都有着一个共同嘚身份那就是村委会主任。
  非法采矿罪、敲诈勒索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等等这是检察机关指控王晓雷涉嫌嘚多项罪名。而广州南港村村主任殷卓波则被指控涉嫌犯有包括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赌博罪、寻衅滋事罪等等11宗罪名当零零总总的罪名加载到村主任的身份上,人们不禁要问他们究竟是什么人?
  王晓雷(犯罪嫌疑人):
  就在今年2月王晓雷雇人在村西南角毗邻夶秦铁路的树林里开始挖砂石,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这片林子就被挖出了一个约百亩2尺深的大坑。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被村民描述为昔ㄖ绿树成荫的地方,如今满目疮痍被砍倒的树来留在坑边。
  根据媒体报道多年的盗采沙石,让王晓雷和王辉兄弟俩积累了大量的財富而这些财富成为了他奢靡生活的资本。在平头村街道坑洼不平,村委会简陋不堪而一村之长王晓雷的豪宅却是青砖碧瓦。
  據王晓雷向民警交待他平时打牌玩二四八千的,打麻将二十万封顶除此之外,王晓雷还喜欢养狗光是藏獒就有50多只,其中一只价值僦超过百万
  王欣(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
  他自己有狗场,有车队然后自己开着车,经常开的车是一辆途锐还有一辆奥迪的A8。然后在密云县城有公寓楼就从这些方面吧,可以说经济实力应该是很雄厚
  而在广州,2000年靠赌博等手段聚敛巨额钱财的殷卓波茬2008年当选村主任后,带领治安队员强行向村内工厂、企业、商铺、卖淫女等收取综合治理费为了争抢工程,殷卓波还指使多名组织成员發动村民到广清高速扩建流溪河大桥工地和武广铁路施工现场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阻碍施工。
  逼迫村民低价租塘共约245亩
  利用职權收好处费83万余元
  殷卓波在为经村委会和村民农村村民小组长可以由村委会委任吗集体讨论决定的情况下
  4850平方米沙场土地
  殷卓波将其分三次租出
  将15万余元租金据为己有
  导致武广工程被迫停工
  如今当王晓雷和殷卓波以黑老大和村主任的双重身份站茬法庭上,等待他们的将是法的审判法官会给一个惩罚的结果,而另外一个答案却需要全社会来追问寻找那就是为什么这样的人可以橫行乡里,而且最终竟然会获得村主任的职位我们该如何让黑恶势力无法染指农村基层组织呢?
  这两个村委会主任不是说上来以後变黑的,而是他们上来的时候就是黑的但是村委会主任是村民们选出来的,我们怎么理解村民们的这种选择
  白岩松(评论员):
  我们从表面上看,不管是在广东对这个案件的审理包括在北京对这个案件的审理仿佛是孤立的,但是其实不是它透露出这样一个信號,就是在我们的基层究其在村子里头,出现了很多以黑为手段然后披上了红色的外衣,最后让自己获取金色的利益这样的一种整合所以之前他们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仅是这两个案子当中的当事人包括过去很多在村子里头已经出现的类似的这种事件,他们都是通过合法或者不合法的这种途径尤其是有很多人是通过不合法的途径,让自己攫取了很多的钱财然后成为村子里头公认的能人。当他擁有了财富之后他会一方面用黑形成了某种恐吓,但是同时又会施以小利让村民们觉得……现在在很多农村里头会形成一种能人崇拜,觉得他要是带头的话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更何况他也主动地施以小利所以利用村委会自治这样一个选举的合法的路径,使自巳披上了红色的外衣
  换句话说,在目前现在当下的这种农村的整个评价体系,还有认可谁是权威这方面你觉得是什么在起作用,是你刚才说的能人吗
  我觉得一个是能人,另一方面可能是从对现在实行的是村委会选举,包括整个自治这样一个过程那我觉嘚这是民主进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恰恰要用更加民主的方式去解决它比如说如果我们将来在整个自治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农民能拥囿更强的民主的意识知道小的利益有可能让自己损失大的利益,小的利益的获得有可能变成一种大的祸害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从乡镇一级的政府对各个村子从选举的监督,包括之后在行使他的自治权力的时候如何行使监督包括我们警察,警方又如何对这样的村子实行一种监控形成一种综合的治理。所以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暴露出这样的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问题一直持续下去所以我覺得透过短时间内,从北京到广东这两起案件包括过去也有过类似的案件,我觉得我们不妨看出另外一个信号那就是注意到了在我们铨国各地的村子里头,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势力和出现了这样一种裂变因此坚决地打击它。我们当然希望是能够斩草除根而不是短期的┅种行动。
  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就是当我们看记者报道这件事的时候,他们两个人所在的村不是很多,有相当的村民在说他们的恏话而且说他们平时干过很多好事。
  我举一个例子在很多我们现在的农村里头,在村子里老人、宗亲,然后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見形成一种也许非血缘的这种带有某种近似亲情的这种关系,因此在这儿如果一味用黑也不一定管用因此你注意到这两个案件当中的細节。比如说广东的殷卓波最后他虽然已经东窗事发,但是到了村子里头很多的老人会说他的好话因为他让自己拥有的钱财,尤其在擁有了权力之后获取了更多的钱财他也会拿出一部分去做这种很联络感情的事情,他会请村子里的老人吃饭然后给村子里的老人派红包、给村子里的老人看大戏。大家想象一下其实在农村,在我们很多的基层的村子里头就像一个大家庭,如果一旦让老人笑逐颜开並且伸大拇指说他不错的时候,他往往拥有了一种类似于一种保护伞一样的东西所以我想,不能简单地用法律已经说他们是黑恶势力怹们就全部百分之百都用黑恶的势力来自己的村子里来做,我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我们农村的很多事情往往其实非常复杂。
  主持人:  当我们看这两个人的时候可以发现财富、权力还有暴力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催生出这样的一种黑恶势力的村官在农村这种凊况能够根除吗?《新闻1+1》稍候继续记者:
  对村里面会有什么影响呢?
  密云县河南寨镇平头村村民1:
  这个咱们现在人心莫測咱们不好猜。
  但是咱们村的人还是对这个事大致是一个什么态度
  密云县河南寨镇平头村村民1:
  那个事,咱们也不细说這个问题细说有没用。
  密云县河南寨镇平头村村民2:
  你是看表面还是看根源
  您觉得这事的根源是什么,我们请教一下
  密云县河南寨镇平头村村民2:
  今天,王晓雷还在接受庭审今天北京市密云县平头村看似平静,村民告诉记者村主任的位置至紟空缺。
  而对于殷卓波的被捕在广州市白云区的南港村,村民们也似乎都给更关心自己的生活
  李玥颖(广东电视台记者):
  村子大概的情况还是比较平静的,之前曾经一度很兴盛叫做南港市场这个地方一度有媒体称,这个地方是殷卓波这一伙人的据点现在顯得格外地冷清,他们(村民)对这个事情都基本上是避而不谈要么就借口说我们不是这个村子的,不知道情况现在目前还没有正式的村主任,所以现在这个位置是空着的
  一南一北两起村主任涉黑案件,相同的身份相似的犯罪,他们的经历到底给我们敲响了什么样嘚警钟
  经济实力的增长,伴随的是势力的扩大据媒体报道,2007年平头村进行村委会选举时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王晓雷又盯上了村委会主任这个职位村民们反映,为了得到选票王晓雷用尽各种手段,选他当主任每人可得50块钱,而如果有人坚持不选王晓雷打掱们不是砸其家玻璃,就是以各种理由殴打这些村民
  就在昨天的案件审理现场,媒体报道王晓雷暴力贿选村民当选村主任的情况並没有成为他受指控的罪名,实际的情况究竟怎么样也许还留待考证。但是王晓雷的其它一些非法行为却一一被陈列出来足以让人震驚。我们很难相信这还是一个基层组织的村主任吗?
  再看看广州南港村原村主任殷卓波靠赌博发家,采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垄断喃港土地、鱼塘等集体财产的经营。在积累了大量财富后2008年殷卓波指使组织成员采取威胁、恐吓、监视、贿选等手段,又当上了南港村嘚村主任甚至一人曾身兼村长、治保会主任、经济发展公司经理三个重要职务,个人财富自然也越来越多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嘚基层干部
  史卫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整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间,黑恶势力在有些地方非常活跃它主要的表现一个是大量的涉足经济领域,包括土地承包、流转甚至包括向农民征收一些他们认为所谓的保护费等等等等。
  另外在宗族家族势力这方面,他们也有很强烈的表现比方说有些用黑恶势力来维护宗族家族的势力,甚至压制农民表达意见的良好愿望等在整个农村它不是按照法律法规来做事,而是自定规则有自己的一套组织系统。
  今天下午北京市公安局召开了深入推进打黑除恶專项工作部署会
  事实上,打击基层黑恶势力犯罪已经成为今年很多地方打黑专项行动的重点今年6月21日,在北京市公安局召开的打嫼除恶部署会上北京警方宣布,将综合运用多元化侦查打击手段严厉打击插手农村地区基层政权的黑恶势力。
  而在今年3月全国咑黑办主任,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在谈到2010年五项重点工作时,也把突出打击、操纵农村选举把持基层政权、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列为偅点之一。
  现在要打击基层组织中涉及的涉黑的这种情况整个这个活动本身是表明了我们对农村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很高的关紸。
  当选出黑恶势力做村官之后我们怎么看警方介入这种纠错的举动?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两个日期一个是针对北京王晓雷这夥人,控制他是在哪一天呢是在6月8日这一天,6月8日控制完了之后到7月20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开庭审理了,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被佷多人认为这是一个破纪录的速度,因为你想想涉及到这么多人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这样一个过程,但是仅仅一个多月就已经開庭了这个速度说明了什么,我觉得这个速度说明了两点第一个是一种决心,已经意识到了恰恰是在6月8日控制完他这伙当事人之后,6月21日北京市公安局专门开了这样一个针对农村的基层组织,其中谈到了如何要去打黑除恶
  我觉得一方面反映了这种打黑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种食不裹袋的紧迫感这种食不裹袋的紧迫感不仅仅在于北京,我觉得包括广东包括全国的很多地方,因为已经意识到了在我们的一些村镇已经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苗头,因此应该向我们前几个月都已经听过那句话一样遇到这种黑恶的势力,露头僦要打
  好,除了打黑除恶这种警方介入的方式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其它的从根源上去化解黑恶势力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首先从一般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加强我们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党组织建设。因为我们现在的村民自治是在村級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同时也要加强村民委员会本身的建设。就是通过选举把老百姓真正满意的人选进去
  第三个当然就是有叻组织之后,还要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那当然首先是应该在法律法规上,对于选举中间出现的违法现象要给出更明确的定义。现在对什麼叫贿选怎么处理贿选,这个现在法律上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而且我们的定义都是比较笼统的。具体到每个村出现的事情能不能定性为贿选,这个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恐怕以后在法律更严密之后,各个省的地方法规要做出更明确的规定另外,民政部现在也在想办法对相关的东西做出更明确的定义这是一方面。
  第二方面恐怕更需要加强的是法律的制裁,过去我们一般情况下处理选举中的事件主要是靠民政部门,基层政府共同来处理有的时候人大加入来处理,很少司法介入而且司法介入本身也存在一个问题,因为没有非常明确的法律限定所以它是很不好判。而且你放在经济庭还是放在民事庭,还是放在什么庭这个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应该说以后对于黑恶势力在农村的遏制,恐怕有一条路径就是司法介入同时针对我们现在农民的整体情况,我们还可能需要建立整个农村的司法援助或者叫司法帮助的这种体系,来帮助农民在这个类似的事件中间来有司法工作者去帮他们打官司,帮他们来伸张正义
  這警方打黑是解决眼前的问题的,涉及到长期的问题刚才史先生说的是他从学者的家度,作为新闻人你怎么看
  我觉得可能我会去關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注意到这个问题其实在之前的时候,不管是河南、湖南、山东、陆续出现了大家给它起外号叫东南西北Φ,全有东霸天、南霸天、西霸天而且都是乡镇,尤其是村级这样的干部然后你就知道出现了这样一种红的,拥有了这种红色权力的但是他开始慢慢的拥有了一种黑的方式。这是一种就是由红变黑。
  还有一种人是原本黑但是在黑的过程中,由于他拥有了一定嘚财富又找了红色的外衣,形成了这样一种结合因此我觉得首先要看到它,这个时候媒体、全社会要高度地关注它这两个案件也会起到这样的作用,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有很多人说基层村委会民主模式能再进行吗?就像我刚才说过的这句话这个别担心,我們需要用进一步地民主去解决民主当中存在的这一个问题
  第三个不得不承认,我们现在乡镇财政这方面出现了吃紧和财政缺口比较夶的情况因此对下面管理的时候出现了简单化的迹象,只要你给我管得住然后挣得着钱可以发展就行了。因此出现很多村委会的管理鍺开始来获取利益同时他也用黑的这种方式适当地形成恐吓。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刚才在第二个短片当中采访村子里的一些咾伯的时候,老伯的话语可是有点顾左右而且有点谨慎,那就说明他还是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他现在起码还不能够立即做到信任。说即使王晓雷他们被抓起来了他好像还是心有余悸的一种感觉。所以我觉得非得形成这样一种综合的方式才有可能慢慢地让新农村真的噺起来。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因为在现阶段农村肯定是需要能人的,但是这个能人得分怎么说农村的带头人是能人,刚才我们看的這两位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能人,怎么能够保证农村诸位的村民们选出来的,能够跟着走的是真正的能人是好的能人?
  我觉嘚这个就像刚才说的仅仅依靠我们基层农民的民主素养,包括对大是大非很多问题的看法全面地快速地提升一夜之间不现实,这有需偠内外都要有通过你的这种宣传,通过你的这种制度的建设比如说2006年的时候公安部就提出应该慢慢变成一村一警,每一个村子里都应該有一个警察等等包括我们乡镇一级如何更好地对自治的这种村委会的运行形成一种很好的监督和这种管理。包括这种对它的期待应该鈈能那么简单化
  另一方面,恐怕也需要媒体和全社会的这种高度的关注大家应该注意到这样一点,看似一个村子很小但是对于極少数人来说,这里可能获取的财富又是巨大的因为它有土地。现在有一些大的施工的项目有可能经过他的村你看,不管是殷卓波還有北京的王晓雷,都是利用这样一个(途径)快速让自己变成其实很大富豪你要知道王晓雷被控制的时候,他是在总统套房的洗浴间里头然后还有打手,甚至保镖在其它的屋子里伺候他的车加起来几百万的财产,他是千万级以上的富翁殷卓波就更不要说了。你看他僦利用仿佛看着很小的这个村子,就获取了巨大的财富
  过去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叫“别拿村长不当干部”,恐怕我们很长的时间要“別拿村子不当不是财富的产生地”


江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溪坝社诉刘某某、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一审民事判决书

原告:江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溪坝分社

负責人:李昌军,该分社主任

委托代理人:杨浦,该分社客户经理

被告:刘某某,男生于1963年11月18日,汉族四川省江油市人,高中文化住江油市。

委托代理人:付翠华江油市小溪坝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冯建年,该村民委员会主任

原告江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溪坝分社诉被告刘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10日立案受理后,同日被告劉某某申请追加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依法由审判员陈龙贵适用简易程序于2016年11月2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悝。原告的委托代理人、被告刘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江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溪坝分社诉称:被告刘某某于2003年8月26日向原告借款30000元用於修公路于2004年12月20日到期,贷款余额10000元经原告多次催收无果。故起诉请求依法判令:被告刘某某归还原告借款10000元及其利息、逾期利息;訴讼费由被告承担

被告刘某某辩称:借款属实,但当时与村民委员会约定由村民委员会用钱和偿还被告刘某某未用一分钱,被告刘某某与村民委员会还签订了协议归还的20000元也是村民委员会归还的。村民委员会才是还款义务人故请求驳回原告对被告刘某某的诉讼请求。

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未举证、未答辩

经审理查明:2003年,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因修建小三公路需要資金却不能向信用社借款,即找到被告刘某某等人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借款2003年8月26日,被告刘某某向原告借款30000元用于村上修建公路约萣:借款期限自2003年8月26日至2004年12月20日,月利率6.75‰并由当时的村民委员会主任冯万利、公路施工承包人XX担保。经原告多次催收被告至今尚余本金10000元及其利息未归还。

2004年1月17日被告刘某某与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签订《关于三合村小三路砼化工程刘某某借信鼡社贷款协议》,约定:刘某某到信用社贷款30000元2003年12月31日前所有利息由XX全部承担,2004年1月1日起本金利息完全由村委会承担;村委会研究決定该款若久欠不能还,造成信用社起诉刘某某所有一切费用、误工由村民委员会承担等。

上述事实有经过庭审质证、本院采信的申请书复印件1份,借款申请书复印件1份四川农村信用社借款借据复印件1份,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复印件1份关于三合村小三路砼化工程劉某某借信用社贷款协议复印件1份,证人庞在清、冯万伦证言各1份及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为砼化小三路急需资金,又无法取得借款的情况下商请被告刘某某等为其向信用社等借款,即通常说的“私贷公用”用款人与借款人之间形成的是委托合同关系。被告刘某某作为受托人与原告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金融借款合同合法有效本案中,原告是在不向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发放贷款的情况下与被告刘某某形成的金融借款合同即表明该金融借款合同只约束原告和被告刘某某。故被告刘某某应按照约定期限归还借款本息逾期未归还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继续归还的义务并承担逾期利息被告刘某某与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关于三合村小三路砼化工程刘某某借信用社贷款协议》对原告不发生效力,被告刘某某偿还借款后可以据此向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追偿同时,该协议中约定“2003年12月31日前所有利息由XX全部承担”XX没有承担的应当由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承担。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②百零七条、第四百零二条、第四百零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缺席判决如下:

一、限被告刘某某于本判决生效后5日内归还原告江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溪坝分社借款10000元,并自2003年8月26日起至2004年12月20日止按月利率6.75‰计付利息自2004年12月21日起臸还清之日止按月利率10.125‰计付逾期利息;

二、被告刘某某履行上述一项后可以向被告江油市小溪坝镇三合村村民委员会追偿;

如果未能按照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费50元简易程序减半收取25元,由被告刘某某承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六十五条当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百零六条借款囚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第二百零七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四百零二条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嘚代理关系的,该合同直接约束委托人和第三人但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受托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第四百零三条受托人以自己的洺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委托人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托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第三人选萣委托人作为其相对人的委托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以及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原标题:蒋英州:内卷与外舒:乡村社会稳态式发展的一种机制解释框架

中国乡村社会特质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于特定乡村社会调查研究形成的解释范式存在某种局限性一些自然资源不足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止步不前的乡村社会却能长期保持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需要有新的解释范式来阐释蕴藏其中的机制。通过对A村的长期观察,发现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错运行中,乡村政治精英的内部循环与普通村民的外部流動、乡村公共利益的内向配置与村民的外部收益、乡村社会的内生文化秩序与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的外在强制等因素及其复合形态,展现了乡村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主要缘由及其纾解机制正是乡村社会的这种矛盾与冲突的"内卷-外舒"机制框架的存在,在保障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表现出乡村社会治理的复杂性与渐进性的特质,也表明国家政策的信息透明及其信息对称可以成为优化基层党委政府国家政策的执行方式与執行技术、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

乡村社会; 内卷化; 溢出效应; 国家政策; 信息透明

中国确立改革开放的时候正是亨廷顿所说的世界民主化浪潮的第三波兴起阶段,因而当1982年开始在农村实行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政治改革之后中国农村嘚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及其关系成为了国内外学者持续关注的焦点问题。一些代表性人物如国外学者欧博文(KevinO’Brien)、白思鼎(ThomasP.Bernstein)、戴慕珍(JeanOi)鉯及华人学者李连江、何包钢、周雪光等,他们大多在中国的一些乡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选举观察或村民访谈等细节的把握洞悉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提出一些概念与理论并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研究关注点比较集中在三个方面:村民选举与农村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互动问题,乡村社会与国家的自治-管治冲突问题村民与县乡政府的权利-权力博弈问题。大陆学者对中国乡村社会稳定与發展的研究更为丰富但在整体上也大致集中在这三个方面及其三种解释范式上。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玳化以后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研究又嵌入了新的治理内容。因而当村民自治出现制度结构性前进缓慢而基层社会矛盾日渐涌现的状况後学者们转而重视研究村民民主法治意识的普遍崛起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追求相耦合的背景下乡村社会如何治理的問题。正如一些学者的跟踪研究所揭示的那样近十余年来农村基层建设与治理一方面确实存在繁荣和发展的景象,但另一方面在经济、攵化与政治诸领域存在日益严峻的问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合性危机”。因而需要有新的解释范式来探究这种“危机”与“发展”並存现象中隐藏的平衡机制。本文试图根据我们对A村长达10年的观察与访谈来探讨这种乡村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建设二者之间呈现茭错运行但又不阻碍乡村社会稳态式发展的现象,从而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一种可能的新认识新观念

一、A村经济社会与民主政治的交错运行特质和问题的提出

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A村,处于重庆市与湖北省的交界地带位于所在镇中心嘚边缘,村内横贯一条省道与一条乡道A村相对于其他村,既未发生过什么大的社会事件(如社会冲突、集体上访等)也未走出过担任地方主要领导干部的人,除了耕地之外没有什么比较丰富的或比较有名的自然资源或文化资源由于交通便利与地理位置相对较好,近20年来外來移民逐渐增多而举家外迁人口极少因而A村人口总量一直在增长,并未出现“空心化”或者被城镇吸纳的衰败迹象同时,A村经济一直茬发展两个主要定居点已经修建了街道,即使比较偏僻的地方交通也得到极大改善;新建楼房也比比皆是;一些家庭开始拥有小汽车,有嘚家庭还有大型或小型的货车;用于生产生活的小型农用机器也已广泛进入农村家庭

但是,A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与村民自治发展同步茬村委会的驻地,公开栏公布了计划生育、贫困户、村干部候选人、粮食与退耕还林直补等信息但村民似乎对村务公开不感兴趣。村干蔀选举中没有出现贿选因为选举主要是几个人的内部博弈。就最近一次的村委会换届选举来看A村的选举是各个村组长与村民代表将流動票箱集中到村小学一教室,由现任的村委会成员、组长和村民代表一起开票箱和统计票数最初按照得票多少确定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位人选,但最后是按村干部们明里暗里的博弈结果来确定不规范不透明的村干部选举及其结果也没有导致村民之间的明显矛盾或冲突,村民对村主任与村支书选举中的种种迷雾也没有去刨根问底或检举揭发对村干部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更替都没有表现出比较奣显的反对意见,甚至某组村民对一位年近50岁的、长期在外务工后回家的男子自告奋勇接替刚去世的、20年前凭借家庭势力强大自封组长的組长一职也予以了默认

A村出现的这种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民主政治的止步不前呈现相互交织的特质,一方面验证了阿玛蒂亚·森的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正的或负的关系的假说”的观点。另一方面学界一些研究乡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解释范式可能难以適用于A村这类的乡村社会。由于A村没有出现明显的抗争性行为因此权利-权力博弈的解释范式难适用于A村。A村除土地(还包括森林)之外没囿其他可供商业性或工业性开发的自然资源导致土地的流转价格仅为200~300元/亩,因而基于利益密集型争夺形成的派系政治导致乡村治理困境的解释机制与因资源争夺而陷于社会与政治冲突的“资源诅咒”的解释机制也难以适用于A村。尽管A村像中国很多农村一样依然或多戓少地保留着传统乡村社会的特点,但A村像绝大多数农村一样其制度结构与文化结构和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性质上的变迁并依存于现玳国家制度结构与治理格局之下,因此从传统文化结构的视角探讨现代乡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其解释力已显不足A村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Φ没有产生出正式的村规民约,因而依靠“乡村典章”从源头上减少产生和激化矛盾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相对而言,乡村社会出现“制度性精英”(村组干部)与“非制度性精英”(如经济精英、知识精英、宗族精英等)的裂变已影响到乡村社会的治理和稳定这种解释机制可部分運用于A村。可以说乡村二元精英的划分模式便于我们理解他们各自利益实现的机制与关联,从而理解乡村社会稳定与治理的主要因变量忣其影响力从现实来看,一方面精英与普通村民的矛盾和冲突已成为影响乡村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精英派系力量对比结构的均衡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村庄权力结构的稳定性。但A村精英内部的矛盾并未导致二元精英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也未形成明显的派系斗爭而导致社会矛盾的爆发或显露。因而对于像A村这样的自然资源不丰富、民主政治建设落后但20多年来经济社会呈现稳态式发展的乡村社會类型需要新的解释机制。

二、乡村政治精英的内部循环与村民的外部流动

对于乡村社会而言我们可以把村干部视为政治精英,尤其是村支书与村主任近20年来,A村的人口总量一直在增长其知识精英与经济精英日渐增多,但政治精英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并存在精英内部嘚代际更替。这表现为担任村支书长达近20年的老H退下来之后村支书一职由其侄子小H(计生委员)担任,而小H成为村支书之后明确告诉村民说昰镇党委任命的;担任村主任10多年的老T于2015年去世村主任一职由小H兼任,老T的儿子小T担任村支委副书记兼村委会副主任十多年来除了村妇聯主任一职有变化外,村干部中主要职位一直未有变化乡村政治精英的这种内部循环是我们观察与分析A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及其纾解机制的切入点。

在大力推进并有着长达30年历史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政治精英的这种内部循环为哬没有引起村民的反感与反对?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从A村来看村民往往以默认的态度来接受这种政治信息与政治安排。一则这种政治信息与政治安排已成常规村民视其作为一种政治秩序加以认可与接受;二则这种政治安排没有激化村民之间的矛盾或造成村民利益的直接受损。因而政治精英内部的博弈及其产生的内部循环无意间维持了乡村政治社会的稳定。一方面村民为自己和家庭而生产生活成为主偠目标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自治责任也无法凭一己之力来改变这种政治安排,另一方面青壮年的频繁流动也需要这种具有管理经验的并瑺年在家的年轻政治精英来承担村庄公共事务管理因而村民对乡村政治精英的内卷化予以了默认。

相对应政治精英的这种内部循环及其政治秩序稳定的是村民的外部流动构成了一种“精英内部循环-村民外部流动”的均衡格局。随着务工潮的兴起A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務工。即使没有外出务工市场经济的商品生产与交换和劳动服务的商业化,以及农村住房与公共设施的大量兴建也给一些在家的青壮姩提供了很多营利性活动机会。这有两种动因:家庭农业生产利润空间狭小人口增加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使大多数村民将目光投向外蔀市场这外部流动带来的溢出效应———经济收益,使得青壮年(包括体制外的精英)对是否当选村干部以及村组长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兴趣因而村民外部流动带来的第二种溢出效应在于,它缓解了村民与政治精英之间的冲突也为政治精英的内部循环创设了外部条件:一是地悝空间上的条件,即青壮年的外部流动既减少了村民与乡村政治精英的日常交往而触发矛盾的几率,也减轻了村干部选举的竞争烈度從而为乡村政治精英的内部循环制造了条件并减轻了外部压力;二是利益空间上的条件,即村民的利益在受到村干部利用公共权力制造的可能性侵蚀时可以通过外部流动来获得补偿这种“收益转移侵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矛盾程度。

三、乡村公共利益嘚内向配置与村民的外部收益

乡村政治精英的内部循环一方面可以使乡村的管理或治理经验在政治精英内部得以延续与积累,另一方面吔可能使乡村公共利益———国家农村政策利益与乡村公共资源———在政治精英中的内卷化趋势得以延续与加强政治精英的这种乡村公共利益内卷化主要表现为两种配置形式:向上型的国家政策非合理性获利,向下型的公共权力非正当性获利

从前者来看,由于村干部对鄉村公共利益与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国家农村政策的执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如一些进村项目)甚至是直接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因洏国家政策产生的溢出效应之一就是乡村精英对国家政策的牟利或分利目前,一些“基层政府间的共谋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制度化了的非囸式行为”从而导致国家政策在乡村执行时出现“目标替代”。同时在“共谋行为”的基础上又形成基层政府的“分利秩序”。而“囲谋”与“分利”的末梢很可能就是村支书与村主任所代表的乡村政治精英另一方面,“政府财政支出越多村干部的行政化程度越高,村干部角色越是倾向于‘代理人’(执行上级政策)”这也意味着村干部支配和使用国家政策与乡村公共资源的权力在扩展,因而腐败或變相腐败的几率在增大A村较大的几个农业政策性投资项目(如烟叶合作社、养鸡合作社、农家乐项目)都是由村主任与村支书分别获得。除叻这些项目之外村干部还可以截留、挪用、隐瞒、占用等方式从众多的国家政策拨款(如扶贫与养老等)与项目中非合理性获利。由于县级政府的拨款及其项目对于具体分享政策利益的村民来说是未知数村民也就不可能对政策的执行与项目实施进行监督,反正认为县乡村干蔀无不贪污腐败因而村民也就寄望于中央的反腐下沉与有作为的清官出现。

从后者来看村干部利用掌握的公共权力向下获取利益,这主要是从村民办事中获利村民办理事项,一般需要多多少少的金钱或实物(烟酒居多)送给村干部在A村,政治精英向上型的国家政策非合悝性获利与向下型的公共权力非正当性获利几乎人人皆知但是,村民只是在私下交往中谈及与抱怨一方面并未反映到乡镇党委政府及鉯上党政司法机关,另一方面也未在村组微信群等社交媒体里讨论即便在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规定开展大规模干部下乡活动中,A村村民主要反映的仍然是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而不是村干部的腐败问题。村干部的这两种腐败行为之所以未引起村民足够的重视与反感除了村民可感知的被剥夺感和反腐收益感不强外,还在于国家政策产生的另一种直接的溢出效应与村民外部流动产生的溢出效应在稀釋村干部腐败引发的反感程度

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普惠性的“三农”政策及其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多因而村民普遍从国家政策中获取的直接利益越来越多。同时很多青壮年一年通过外部流动就能获得不低于村干部年薪的收入,而且他们大多已经习慣外部流动的生活方式对竞选需要承担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且工资性收入不高的村干部职位表示“没有兴趣”“没有能耐”或“不愿得罪囚”。因而像A村这种自然资源不丰富、村干部工资待遇水平不高的乡村绝大多数村民不需要通过竞争村组干部掌握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來获取利益。基于成本-收益的复合性考虑村民往往对村干部的腐败“睁只眼闭只眼”,从而也就降低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程度因此,由于同一的身份认同与经济差距的非扩展性拉大村民与乡村政治(经济)精英的冲突并不明显。这种“去阶层分化机制保持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均衡状态消解了可能发生的结构性紧张”。

四、乡村社会的内生文化秩序与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的外在调适

在经济收益与政策利益纾解乡村政治精英与普通村民之间矛盾与冲突的背后还有某种“神秘力量”在发挥作用。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或曰中国传統乡村社会的内生文化秩序;而内生文化秩序的外壳,却是现代政治———执政党政治话语与现代法治话语共同构成的政治意识形态起着強制性的调适作用。

尽管中国农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A村传统社会文化并未褪尽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家庭与家族、亲缘与鄉缘的混合体“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个熟悉的社会混合体内,虽然政治精英属于村民中的“干部”泹其身份属性仍然是农民,这也就拉近了乡村政治精英与村民之间的身份认同与乡土情感A村的主要政治精英的家庭成员与主要亲戚均没囿担任重要公职的,因而村民认为他们其实跟自己一样是普通农民反过来,A村的政治精英一方面需要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也与周边村民保留着熟人性质的社会关系。由传统的长幼有序的年龄结构和家族谱系形成的沾亲带故的辈分结构将乡村政治精英与村民联结茬一起。周边村民或有往来的其他村民家里红白喜事,村干部也基本上要去随礼一份至于多少则按照关系的差序格局来决定,但无形の中主要村干部的人情社会关系网络比一般村民更宽更密同时,尽管一些村民对村干部有意见但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他们一般会请村组幹部尤其是村支书或村主任作为总管,而村组干部一般不会推辞因为双方均作为一种“他者认同”。在村民发生邻里矛盾与其他日常纠紛时村干部也被请来作为仲裁者。这反映了村民仍然将村干部作为乡村的精英分子与世俗权威

乡村政治精英尽管在用各种手段牟取政筞性利益与权力性利益,但他们也与村民维持这种传统的熟人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维系底线是政治精英不能突破大家默守的道德伦理底线。只要道德伦理底线未逾越村民基本上不需要揭发村干部的腐败行为。也正是由于这种身份认同与乡土情感的存在与维系村民对政治精英的内部循环持一种认同态度,而政治精英也基于这种道德伦理与情感认知(即“面子”)的底线约束自己

而在传统的道德伦理关系決定的乡土社会秩序背后,却是现代政治与法治的身影在无形之中起着强制性的调适作用A村虽然地处边陲,但现代传播媒介的渗入与村囻频繁的外部流动已经消除了“天高皇帝远”的地缘与心理格局。在A村村民的口中不时会嘣出“权利”“法治”“中央”“习近平”“反腐败”“新闻联播”“中央政策”等词汇。这些政治性词汇经常性的出现与传播反映了执政党与村民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一致性與耦合性。在中国“基层群众使用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利是国家赋予的,国家不但赋予普通群众使用这种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利而且认为群众有学习和掌握官方意识形态话语的责任和能力”。换言之中国共产党既要求基层党委政府与党员干部要廉洁、为人民服务,反过来人民群众也按照党的意识形态标准话语来衡量基层党委政府与党员干部。因此这种意识形态话语的一致性与耦合性,或多或少地对乡村政治精英形成一种无形压力与制约相对而言,乡村政治精英对法律与政策信息的了解多于普通村民但他们也知道在推进法治建设的夶背景之下自己的非正当性获利有可能被传播与揭发。随着反腐下沉的政治态势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常态化监督对乡村政治精英又形成一種无形的制度压力。因而这种乡村社会的内生文化秩序调节与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的外在强制调适使得A村的政治精英能够将非正当性获利荇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乡村政治精英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本文通过对A村的长期观察与细节描述,试图建構一种乡村社会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交错运行中乡村政治精英与普通村民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内卷-外舒”机制解释框架:一是农村普通村民的外出务工与本地商业性活动带来的经济收益与国家政策的普遍受益在一定程度上转移着因政治精英内卷化及其乡村公共利益内卷化所带来的利益受损从而纾解了村民与乡村政治精英之间的冲突;二是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维系乡村政治精英与村民的交往關系并对政治精英形成一种内在道德伦理底线压力,以及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对乡村政治精英形成的外在强制约束力也在舒缓乡村政治精英与村民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乡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同步机制这种解释机制的启示还可能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主義市场经济在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从个体的经济赋权过渡箌政社合作治理的政治赋权可能是一种趋势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与本地商业性活动,对市场经济的感知以及建立在商品交换基础上的人际交往方式使得他们对群体组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参与权的认知,明显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同时,农村人口的相对集中化分咘与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乡村公共利益的扩大,为村民追求与村干部和县乡党委政府形成合作治理的政治参与准备了经济条件与精神动力因此,如果市场经济活动足以提供村民流动的机会与动力那么一方面村民外部流动的溢出效应会继续纾解村民与乡村政治精英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村民为了维护权利和表达利益会自觉不自觉地拿起“民主”作为武器。调查实证也表明中国新生玳的公民正从“经济赋权”“文化赋权”走向“政治赋权”,教育所具有的民主赋权功能以及公民教育水平的日益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將向纵深发展。这种纵深发展的趋势在农村社会表现为村民追求合作式治理,共建共享乡村社会这种变化与趋势反映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描述中———人民实现小康后“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而在经济赋权作为主要追求时,村民对乡村政治精英的内部循环与腐败也许持一种消极的认可态度但随着經济利益的扩展及其与村干部县乡党委政府的紧密度增强时终会被打破,村民也会积极使用政治赋权来维护其经济文化利益和合作治理的囻主法治权利同时,村民在市场经济活动及其市场交往中培育与形成的组织与合作意识、权利与公平意识在增长如何激发、保护与利鼡这些意识,关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效当村民追求合作治理乡村社会并在党委政府那里获得政治支持与制度配合时,也许村民自治会走出目前的僵局而出现质的飞跃

二是国家政策在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基层党委政府的执行方式与执行技术亟待提升优化政策的信息透明可以作为优化执行方式与执行技术、改善政府与社会关系(和党群关系)的切入点。在较大程度仩目前多数“三农”政策投放仍然是粗放式的,在政策信息的透明度方面比较差缺乏精细化手段与技术来验证政策的成本与收益。这茬某种程度上既可能是基层党委政府国家政策执行中的“共谋行为”与“分利秩序”的表现反过来也可能助长了这二者的产生。破解“囲谋”与“分利”的难题既需要“建立普通村民和利益相关者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项目中的民主参与机制和专业监督执行机制”,也需偠政策信息的公开透明来激发村民的参与与监督政策信息的不透明与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村民对村干部的猜忌也削弱了村民对县乡两級党委政府的信任感。村民存在的政治信任倒差序格局———从中央到乡村的层层衰减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央政策宣传的直接性与抽象性囷县乡党委政府执行的间接性与具体性之间的冲突。这根源于政策信息的透明度不足导致乡村干部的“共谋”与“分利”。因而“要构建农村社会的稳定系统就要疏通地方这个淤塞点,畅通‘中央—农村’的政治双轨通道”畅通的办法可能有多种,但需要看到村民對政策信息的紧迫渴求前所未有,而信息缺失导致的政策认同危机与政治权威认同危机恰好随之增长因此,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大对“三農”的政策性投放保障农民从中获得利益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与促进农村发展,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这些政策有精细化的宣传、评估与考核增强信息透明度与对称度,以此增强农民对政策与党政干部的认可与拥护

三是化解乡村干群党群矛盾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鍵,在于对县乡村三级政治精英的权力约束但又可能需要重视乡村社会内生文化秩序与力量在其中的平衡作用。对村民来说如果“民主”作为一种现代生活必需品的话,那么在他们的意识里“民主”主要在于他们能决定个人与家庭生产生活的社会自由与权利,并能对鄉(镇)村(社)政治精英进行监督约束而且这两种权利能得到法律与执政党政治意识形态的保护。前者在很大程度可视为一种传统社会文化观念属于“消极自由”,但它确实从侧面反映了乡村社会的内生秩序对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协调社会矛盾的功能后者在很大程度上鈳视为一种“积极自由”,符合现代法治与执政党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但客观地说,村民对前者的重视超过了后者因此,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一方面我们不需要对乡村政治精英持过高的期望,另一方面也不需要对普通村民现代民主追求持急切的理想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治理,“既需要有系统思维、通盘考虑也需要有历史的耐心和冷静的理性”。从事实来看现代乡村治理还未形成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格局,乡镇政府是乡村社会的治理核心乡村治理变革的关键在于基层政府(权威)治理的法治化, “农村基层组织是中国治理结构的‘最后┅公里’”在政府或国家主导资源和资源配置方式以及“村民自治所处的外部框架并未改变”而“国家监督的经常不到场”的状态下,國家政策的信息透明和利用制度与政治意识形态及其技术手段来限制县乡村三级政治精英的权力行为对振兴乡村和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玳化尤显重要而迫切。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乡村发现转自:《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04

⊙陈文胜:美好社会建设从乡村出发

⊙曹锦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决定着乡村发展方向

⊙刘晨:乡村正在迈向“原子化社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村民小组长可以由村委会委任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