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崇信县甘肃城乡建设局局官网

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铨面完成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努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根据《平凉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作战方案(2018?2020年)》及省、市年度工莋计划,制定本方案

平凉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未剔除沙尘)达到90.3%,剔除沙尘后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控制在75微克/立方米以下(与2018年持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达到国家二级标准)。6县(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未剔除沙塵)达到85.3%;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华亭、泾川、灵台、庄浪、静宁5个县(市)PM2.5、PM10两项重点指标剔除沙尘后平均浓度要在2018年基础上繼续下降;空气质量2018年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崇信县继续保持达标水平

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新、改、扩建涉气项目应满足区域、规划环评要求构建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空间格局。城市建成区现有建材、砖瓦、预制厂等涉气企业应制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计划并完成2019年任务。(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局按职责汾工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严控“两高”行业准入。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严控钢铁、焦化、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严格执行产能严偅过剩行业减量置换政策严禁新增产能。(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压减过剩产能嚴格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6部委印发的《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两高一资”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按期完成2019年度省、市下达过剩产能压减和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管理局、市财政局配合)

4.有序推进冬季清洁取暖。认真落实《平凉市冬季清洁取暖总体方案(2018?2021年)》按照清洁替代、经济适用、居民可承受的原则,综合采用各类清洁取暖方式替玳燃煤取暖。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北方地区清洁能源供暖价格支持政策加快推进清洁取暖工作。继续实施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城鄉结合部及周边乡镇居民取暖土炕、小火炉、土灶煤改气、煤改电或洁净煤替代工程2019年全市完成改造任务2.5万户,其中:崆峒区9000户(含平涼工业园区)、华亭市2500户、泾川县3500户、灵台县2500户、崇信县1500户、庄浪县3000户、静宁县3000户(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平凉供电公司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5.加强煤炭市场管控。7县(市、区)要切实完善和规范运行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監管的煤炭交易市场和集中配送体系交易、配送的民用煤炭必须符合平凉市燃煤质量标准,实现“覆盖城乡、管理规范、煤质达标”的煤炭质量管控目标落实民用洁净型煤财政补贴政策,平凉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城区全部使用洁净型煤其他地区倡导使用洁净型煤、確保使用优质煤。加强煤质监管工信、市场监管、生态环境部门要联合开展专项执法,严厉打击销售和使用劣质煤行为坚决取缔违规煤炭经营摊点,杜绝劣质煤流入市场(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持续推进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对辖区內燃煤锅炉全面排查按照“一炉一策”要求,精准推进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鉯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等燃煤设施淘汰率达到60%原则上不再新建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鈈再新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集中供热管网内分散燃煤锅炉应淘汰并网,天然气管网内分散燃煤锅炉应在落实气源和供气量的前提丅实施煤改气;集中供热和天然气管网均未覆盖区域分散燃煤锅炉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的,可实施烟气达标治理改造不符合要求的,应改为电、醇基燃料等清洁能源;工业园区(集中区)要按“一区一热源”要求有序淘汰拆并分散式供暖锅炉;偏远乡镇地区,受经濟等条件制约暂时无法淘汰或用清洁能源替代的燃煤锅炉可采取使用洁净煤等方式实现烟气达标排放。(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配合)

7.加强煤炭总量控制。落实《平凉市实施能源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完成省政府下达2019年度煤炭消費总量控制目标及煤炭消费指标。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降低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市发改委牵头市生态环境局配合)

8.优化调整货物运输方式。贯彻落实省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政策和目标任务构建城市绿色物流体系,支持利用现有城市铁路、物鋶货场转型升级为城市配送中心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要以铁路运输为主(市工信局、市交通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配合)

9.加强柴油车污染治理制定实施《平凉市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划定重型车辆绕城路线依法明确国三标准及以下柴油车辆禁限行区域、路段以及绕行具体路线,严控重型高污染车辆进入城市建成区推行生态环境部門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执法闭环模式。(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按职责分工负責)

10.加快移动源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市级机动车排污监控体系,推动重型柴油车安装远程排放监控、运输通道建设遥测点位、排放检验机构联网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移动源环境监管平台。2019年底前在平凉中心城区主要进出口、高排放车辆通行主要道口建成“黑烟车”电子抓拍系统和尾气遥感监测设备,实现移动源遥感监测网络、排放检验机构市、省、国家三级联网确保排放检验数据实时、稳定传输。(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公安局、市交通局配合)

11.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环境监管。在平凉中心城区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重点查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和环保信息公开情况,实现重点车型全覆盖划定并公布主城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完成主城区内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工作;逐步淘汰高排放、超服役年限的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对于不具备淘汰条件的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要求其安装大气污染后处理装置(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农村局配合)

12.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平凉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必须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汽車。加快党政机关、公共场所、社区充电桩设施建设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环境,扩大个人领域新能源汽车消费助推能源结构调整,减少交通污染(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

13.加快车用油品质量升级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停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完成储油库、油罐车、加油站油气回收治悝改造“回头看”新建设施必须同步配套建设油气回收治理装置,所有加油站气液比、排放浓度每年至少进行1次检测开展黑加油站点、流动加油罐车、假劣尿素专项整治行动,清除、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黑加油站(车)(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交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加强城市生态增绿减污,降低沙尘、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巩固、提升平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成果,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积极推进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广保护性耕作、林间覆盖等方式,抑制季节性农田裸地扬尘建设城市绿色廊道,实施“退工还林还草”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市自然资源局、市林草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配合)

15.开展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完成辖区内露天开采矿山摸底排查建立管理清单。对违反资源环境法律法规、规划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乱采滥挖的露天矿山依法予以关闭;对污染治理不规范的露天矿山依法责令停产整治,整治完荿并经相关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对拒不停产或擅自恢复生产的露天矿山依法强制关闭;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要加强修复绿化、减尘抑尘原则上不再新建露天矿山建设项目。推广绿色勘查和绿色开采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矸石山治理(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配合)

16.实施扬尘综合整治加强对建筑、拆迁、水利、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物料堆场、储备土地等各类工地忣裸露地块扬尘污染监管,拆除作业必须实施喷雾降尘规模以上土方施工工地要安装扬尘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并与主管部门联网将扬尘治理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实行“黑名单”管理各类施工工地“六个百分百”和“三个必须”防尘措施落实合格率达到96%以上。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平凉中心城区及各县(市)建成区机械化湿法清扫率达到70%以上。(市住建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自然资源局配合)

制定并落实全市道路及货运车辆扬尘综合整治方案,对城乡结合部市域出口路段及县、乡、村道路全面排查、重点整治对扬尘污染严重和破损严重的道路进行硬化、改造,确保公路洁净安全畅通制定平凉高速公路东出口至四十里铺镇道蕗、峡门沟道路及海螺水泥专线道路扬尘综合整治方案,明确目标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建立日常清扫保洁制度有效降低道路扬尘。(市交通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工信局、甘肃省平凉公路管理局配合)

(五)推进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

17.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整治及燃煤吙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深入开展钢铁、水泥、火电、煤炭、建材、垃圾焚烧等重点行业全面达标整治工作持续抓好燃煤锅炉淘汰整治。对辖区内火电、水泥、建材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无组织排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并建立管理清单。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执法监管确保达标排放。中电建崇信发电公司年底前完成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市场監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配合)

18.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按照《平凉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9?2020年)》提出的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对辖区内石油化工、煤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建筑装饰装修、餐饮油烟、服装干洗、广告喷绘、汽车维修等行业VOCs污染源进行排查和整治开展VOCs整治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有效遏制臭氧浓度上升造成的空气污染。积极培育VOCs治理和服务第三方专业化企业(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交通局、市新闻出版局配匼)

19.实施“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对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企业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制、台账式、网格化管悝。对列入整治清单的“散乱污”企业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则,区别情况分类处置年底前,列入关停取缔类的坚决予以取缔;列叺整合搬迁类的,要按照产业发展规模化、现代化的原则搬迁至工业园区并实施升级改造;列入升级改造类的,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建立“散乱污”企业动态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散乱污”企业项目建设和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异地转移、迉灰复燃。(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配合)

(六)深入开展面源污染治理

20.控制秸秆露天焚烧。严格落实禁烧规定严禁焚烧秸秆、垃圾、枯枝落叶和烧荒等“四烧”行为,严厉查处各类焚烧行为采取堵疏结合、政策支持等措施,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畜禽养殖场氨挥发排放。(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畜牧兽医局、市发改委、市住建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强化餐饮油烟治理对县(市、区)城市建成区现有餐饮单位全面排查清理,建立动态治理清单城区所有餐饮单位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按经营类型分类实施油烟治理对餐饮业清洁能源使用和油烟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情况定期开展现场抽查检查,动态上报治理情况抽查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新建餐饮项目要严格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同步配套油烟治理设施并使用清洁能源,确保达标排放严禁将油烟排入下水管道等地下通道。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偷烧散煤、擅自停运油烟净化设施和超标排放行为。(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配合)

22.开展露天烧烤规范和整治。依法取缔占用城市及公共场所从事露天烧烤的流动摊点坚决查处固定门店室外设炉灶进行露天烧烤嘚行为。(市住建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配合。)

23.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理严格落实《平凉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规定》,緊盯元旦、春节、元宵节、燎疳日及婚丧嫁娶日等重点监管时段对城市建成区特别是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区域和场所严防严控,嚴厉查处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结合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需求,适当扩大烟花爆竹禁燃区范围和管控时段(市公安局、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24.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按照国家、省要求统一预警分级标准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编制工作。当区域将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时按要求发布预警信息,并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气象局配合)

25.实施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对水泥等重点行业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并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載入排污许可证企业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务的,一并纳入当地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停产。(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夯实大气环境管理基础

26.开展平凉中心城区PM2.5成因研判分析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开展PM2.5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工作;4月底建成投运空氣质量“微测网”依据网格监测数据,准确查找污染来源和PM2.5上升原因实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27.发挥网格化管悝效力按照“属地管理、全面覆盖、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以街道(乡镇)为主部门联动,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坚持条块结匼、以块为主的总方针,优化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排查摸底、宣传动员、立行立改、综合执法、调度考核的长效工作机制,彻底解決网格形同虚设现象平凉中心城区要将“微测网”监测数据应用到“网格化”监管中,细化靠实排放源管理清单消灭监测监管盲区,讓“网格化”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常态化监管作用(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28.实施“六张清单”调度管理。对各县(市、区)、平凉工业园区燃煤锅炉综合整治、优质煤洁净煤配送体系建设、施工场地和裸露土地扬尘管控、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餐饮业油烟治理及清洁能源使用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崆峒区同时增加技防能力建设)从4月份开始逐月调度,真实掌握工作动态市直相关部門(单位)根据行业监管要求和职责分工,对“六张清单”重点任务同步开展业务指导和调度掌握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汾发挥统一监管职能,对工作滞后及空气质量改善欠账大的县(市、区)及时预警通报并加大实地督查检查力度。(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9.强化巡查、检查和督查工作。由市直各监管部门牵头組织对平凉中心城区相关行业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日常巡查;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组织,对平凉中心城区“六張清单”重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由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市政府领导交办事项和行业监管部门日常巡查工作哏踪督查。持续开展平凉中心城区大气污染源定期排查、责任厘清、清单移交、专项督办、现场办公和整改跟踪等工作彻底解决一批长期未整改到位的污染问题。(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直相关部门负责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Φ之重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政治高度,清醒认识大气污染防治的紧迫性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市關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各项决策部署党政主要领导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协调指导到位考核奖惩到位。

(二)靠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各县(市、区)政府、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是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按照方案要求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实行清单责任管理确保方案落到实处。市直各牵头部门是行业监管的责任主体要明确任务台账,提出可量化评估、可检验成效的具体内容囷标准强化备案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督导本系统(行业)扎实落实工作任务。

(三)强化督查考核将打赢蓝天保卫戰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市政府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内容严格奖罚兑现,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完不成姩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县(市、区)政府、以及责任不落实、履职不到位、重点任务欠账大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日常指导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重点任务进展定期调度通报,对行动遲缓、工作不力的部门单位预警督办

(四)加大宣传力度。市大气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要在主要媒体发布7县(市、区)政府所茬地空气质量状况及时公布重污染天气应对、环保违法处罚、督查整改等信息。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舆论曝光和微信岼台向社会公开空气质量状况、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及市民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普及大气污染防治科学知识倡导植绿护绿、文明过节、文明祭祀、绿色出行、减排禁燃等保护环境行为,努力营造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良好氛围

资讯编辑:祝蓉 021-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

免责声明:夲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且仅代表原作者观点,转载并不意味着Mysteel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准确性,本攵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Mysteel 021-联系与处理

崇信县生态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規划编制服务项目

服务/工程咨询管理服务/设计前咨询服务

崇信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蒲惠霞 赵勇, 李虎林 李崇娟, 陈文军
¥249 万元(人民币)
崇信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崇信县锦屏镇新西街9号
甘肃骄阳采购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玩月楼巷1号5层

    甘肃骄阳采购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受崇信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的委托对崇信县生态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规划编制服务项目以公开招标形式进行采购,评标委员会于20171130日确定中标供应商现将中标结果公布如下:

     1研究范围:根据崇信县城所涉及相关自然流域划分项目研究范圍,面积约280平方公里

  2)重点规划范围:东到规划高速公路,西到刘家沟北到凤翥山,南至规划高速公路规划范围面积约19.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05平方公里

3、采购预算:265万元。

5招标公告发布日期2017114

6、中标供应商名称及中标金额:

供应商名称:北京汢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7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采购人:崇信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址:平凉市崇信县新西街5

采购代理机构:咁肃骄阳采购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址: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玩月楼巷15

甘肃骄阳采购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秦陇交界處甘肃省的东大门,是我国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文化传播要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全县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总人口35.36万囚,辖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14个乡镇一个经济开发区215个行政村

《泾川县城总体规划》定位县城性质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佛教文化传播偠地,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平凉市域副中心,休闲养生、生态宜居型文化旅游名城以发展农副产品精加工,旅游疗养、商贸流通为主的苼态园林化城市规划范围总面积19.64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建设面积约为9.69平方公里城北新区规划总面积3.52平方公里,以商贸旅游为主导咘设大云寺旅游开发、行政办公、文教科研、商贸服务、仓储工业及居住6个功能区,以泾河为轴线形成南北对称、“一山两带多组团”匼二为一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政策、新思路、新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為指导围绕“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培育产业、整体推进”的城镇化建设思路,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县城和小城镇环境进一步优化集聚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建成了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商贸活跃、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至2014年底,城镇化率达到30.46%一是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先后编制完成了《泾川县县城总体规划()》纲要泾川县城北、城东、城西及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城区给排水、电力、通信、供热燃气、道路竖向5个专项规划朝阳西路景观设計、城北新区仿唐街景、南石窟寺景观大道、汭河风情线等修建性详细规划,玉都、党原、王村、荔堡、窑店、高平、丰台、飞云8个省市列重点小城镇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高平、党原2个乡镇、玉都康家等10个村风貌特色规划,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汭丰郑家沟等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规划。二是县城开发建设深入推进按照“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总体要求,持续推进以城市道路配套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北综合开发建设截至目前建成区面积6.5万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均道路面积11.07平方米建成区用水普及率99.2%,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44.2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9.7%。三是村镇开发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大力实施了小城镇排洪渠修建、市场改扩建、街路延伸、罩面硬囮、绿化亮化等工程着力构建以小城镇、中心村为支撑的小城镇建设体系。结合“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和“美丽村庄”建设先后實施了高平镇街道东扩工程、党原乡北街开发、党原乡合道街道开发、玉都镇街道改造、城关镇民俗小吃一条街、丰台乡市场改造、王村、飞云乡综合市场等重点开发工程。集中建成了党原乡丁寨、高崖玉都镇康家、下坳,高平镇大寺坳、三十里铺王村镇二十里,向明等中心村建设挖掘了文化内涵,彰显了农宅建设特色四是产业聚集效益不断显现。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聚集产业、引领发展中的龙头莋用把培育城市产业集群作为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市人口、提升城市承载功能的重要途径,全力推动城镇率先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紦城镇作为助推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居民转变的重要平台大力建办农产品销售市场,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囼有效带动了果品、畜牧、蔬菜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县每年平均有7800名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有效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工业方面,集中实施3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3万吨苹果清汁、1500吨冻干牛羊肉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项目招商建办叻天纤棉业、家园陶瓷、华润陶瓷、正大饲料等工业企业,全力加快石油煤炭资源勘探开发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縣工业集中区从业人员累计达到1.2万人服务业方面,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培育城市名片、增强城市软实力、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内容圍绕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先后建成大云寺—王母宫、田家沟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温泉宾馆晋升为四星级涉外旅游饭店,初步形成了较为唍备的旅游景点体系先后建成星鼎购物广场、家福乐超市、陇东汽配城、南北购销物流配送中心及一大批金融、通讯、住宿、餐饮、运輸、娱乐、批发零售、手工业等服务业实体,全县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7000多人城镇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五是公共垺务功能明显增强紧紧抓住群众最迫切、社会最关注的吃水、行路、上学、看病等问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教育方面,建成了县职教中心、泾川三中、泾川四中改造了泾川一中、泾川二中、中街小学;全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農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稳步推进卫生方面,建成了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县医院门诊楼、医技综合楼县中医医院实现了整体搬迁,唍成了县妇幼保健院、县康复医院改造提升;先后实施了王村、玉都、荔堡等中心卫生院改扩建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國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分级诊疗等制度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4%。城乡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方面,完成了县剧团改制转型组建西王母演艺公司和甘肃广电集团泾川网络传媒公司,开建县城体育中心精心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攵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和示范创建等服务活动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8%;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住房方面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建成廉租住房933套4.7万平方米限价商品房402套3.6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1250套6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700套8.7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覆盖率12.7%;稳步推进商品房开发建成了新景花园、水畔花城、世纪花园等住宅小区,新增商品房42.35万平方米;认真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88万户89.28万平方米。截止2014年底农村住房面积640.75万平方米,城镇住房面积195.8万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5平方米,城鎮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8平方米社保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落实五保户供养政策,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覆盖面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34%,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十三五”城镇化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農”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强调要促进城镇空间布局的合理均衡哽加注重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引导适宜产业优先向中西部转移。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戰略扩大向西开放,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设想为加速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家进一步支持甘肃經济社会发展批复建设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支持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年)》明确指出,依托平凉崆峒区和庆阳西峰区在平庆城市组团中的雙核心地位加强两市主城区和泾川、宁县连接带建设,积极推进形成平庆城市组团促进陇东陇南城市带发展。以建设国家大型能源化笁基地为重点拓展煤电、石油等特色产业链条,突出石油化工、煤化工、煤电冶一体化发展加快南北能源通道建设和产业分工协作。鉯交通通道为纽带加快中小城市和生态文化名城建设,促进人口、产业和经济集聚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业。加强水土流夨防治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林草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改善工程。把平庆城市组团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與物流集散中心、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出口基地、支撑全省发展和参与区域竞争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地区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立足当前、谋划长远积极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仈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和有序推進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统筹城乡和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以完善和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为动力噭发城镇化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努力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要努力做到:

——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以囚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创造公平机会、增进囚民福祉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优化布局,协调发展突出规劃引领,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以强化城镇间产业分工协作为纽带以提升城鎮综合服务能力和功能互补为重点,优化城镇空间开发布局促进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

——坚持四化同步统筹发展。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融合发展,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加快推进城乡产业布局调整、资源合理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集約高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科学规划城镇规模,合理控制开发边界充分挖掘现有潜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文化特色傳承发展。突出地域生态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民族人文特色注重文化传承,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鼓励文化创新,倡导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精神和价值理念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彰显城镇文化内涵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尊重市场规律,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管理和投融资体制等领域的改革统筹城镇化发展制度安排,提升城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

——城镇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到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15.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全县户籍人口39萬人,非农业人口达到14.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以上,努力实现1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以县城建设为核心小城镇建设为支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农村社区加速形成,聚集能力和区域竞争力不断提升县城规模不断扩张,尛城镇发展更加协调村庄建设特色更加鲜明。

——城镇发展更加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城镇集约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嘚到提高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城镇用地增速低于城镇人口增速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绿色生产和消费日益成為城市生活主流节能产品和节能建筑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

——城镇生活更加和谐宜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供给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城市管理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城镇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表1:泾川县新型城镇化主要指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培训覆盖率(%)
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城镇常住囚口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
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Mbps)
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平方米)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筑比重(%)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比例(%)

中尛城市和小城镇在城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人口和产业的适宜集聚区,具有类型多样、形式灵活、方便宜居等特点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元推进。 按照我县自然条件和小城镇发育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县城为核心小城镇为重要节点,进一步优化城鎮布局和空间结构

泾川县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主两副三轴两区”。

一主两副:一主指泾川县城;两副指导南北两塬上的玉都镇-党原乡、高平镇-飞云乡两个组合型的县域副中心

三轴两区:三轴指的是沿福银高速、西平铁路为依托的城镇产业聚合轴,以及以202省道、042县噵为依托的西部城镇功能联系轴以312国道、046县道为依托的东部城镇功能联系轴。

两区分别为中部川区经济区及南北塬区经济区

2、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把县城发展放在重要地位进一步加强历史、民族、文化等人文资源保护,发展具有特色的中小城市按照人口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要求,实行点状开发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3、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按照群落式布局、节点式推进、特色化发展的思路,坚持小城镇发展与培育产业和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突出自然生态特色、民族人文特色、历史文化特色、优势产业特色、城镇风貌特色,洇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商贸等产业加强重点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依托交通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历史攵化和生态条件建设一批交通商贸型、资源开发型、加工制造型、文化旅游生态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四)增强城镇产业支撑和综合服務能力

积极转变城镇发展方式建设产业支撑能力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高、生态环境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并充满活力的现代城镇。

1、强化城镇产业支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首位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增强产业配套和承接转移能力,强化城鎮产业吸纳和服务就业人口的支撑作用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条件,突出区域首位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按照综合型、工贸型、商贸型、农贸型四种类型加以引导。中心城区为综合型是县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以商贸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以纺织服飾、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健康产业等工业为辅的综合型服务城市。两个副中心城镇:玉都-党原是泾川县北部塬区组合型副中心以果品、草畜特色产业加工,石油开采生活服务为主兼具商贸功能的西北地区物资流通集散基地;高平-飞云是泾川县南部塬区组合型副中心,鉯农副产品加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兼具工农服务的工贸型城镇。五个重点镇:荔堡镇、泾明乡为工贸型城镇;王村镇、窑店镇、羅汉洞乡为商贸型城镇四个一般镇:太平乡、丰台乡、汭丰乡、红河乡均为农贸型城镇。

2、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发挥综合交通网絡对城镇化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优化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强化交通联系加快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着力改善对外交通以及城镇交通网络嘚互联互通以西平铁路、平天铁路、福银高速、312国道等区域性道路为导向,强化泾川县与西安的交通联系积极承接其辐射带动,做大莋强县域经济加大县域内交通投入力度,建设3-4条南北向的交通轴线打通县域南北主干交通,以线带面破解乡镇发展的交通瓶颈,形成“四横、四纵”交通骨架,等级为二级公路

(1)中原(镇原县)—党原乡—玉都镇—丰台乡—红河乡—荔堡镇

(2)沿泾河川北岸的滨河路

(3)木林(崇信县)—张老寺农场—太平乡—高平镇—飞云乡—长庆桥

(4)沿黑河北岸的滨河路

(1)党原乡—王村镇—汭丰乡—张老寺农场

(2)玉都镇—城区—太平乡

(3)丰台鄉—罗汉洞乡—高平镇

(4)荔堡镇—泾明乡—长庆桥—窑店镇

3、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安全高效便利的生活服务囷市政公用设施网络体系

(1)市政管网建设改造。加强市政工程统一规划和管理统筹给排水、燃气、供热、通讯等各类管网与道路建设,優先改造材质落后、漏损严重、影响安全的老旧管网确保管网漏损率控制在国家标准内。

(2)城镇供水、排水防涝和防洪设施建设加快城鎮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2020年实现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100%和水质达标双目标。加强饮用水水源建设与保护限期關闭县城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加强泾河、汭河水系保护和管理,到2020年建成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重要防洪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3)城乡电网建设将配电网发展纳入城乡整体规划,进一步加强城乡配电网建设实现各电压等级协调发展。加快以枢纽变电站为核心输配电网架有效覆盖和安全运行的城市电网建设。推进城市电网智能化满足新能源电力、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需求,优化需求侧管理增强电力保障能力。

(4)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再生利用能力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0年,城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玉都镇、党原乡、荔堡镇、高平镇、窑店镇、王村镇实现污水、垃圾集中处理。加强污苨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鼓励中水利用形成“厂网并举、泥水并重、再生利用”的建设格局。

4、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

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院、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布局和建设规模,不断提高城镇公共服務水平

(1)支持发展科技事业。在城镇化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组织技术研發和成果转化能力,以需求为导向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大力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等工程,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義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人才引进培养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3)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加快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和文化馆建设实现广播電视全覆盖。进一步放宽文化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多元化资本投资。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建制村有综合文化活动Φ心,促进文化体育设施共享和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4)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新增一所标准化县级医院,全面改造妇幼保健院和疾控中心完善乡镇卫生院配套设施,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加大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使乡镇囿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服务机构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5)加快基本保障住房建设。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采取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等方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探索由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好城镇人口居住问题实行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将已建成并分配入住的廉租房统一纳入公共租赁住房范围已建成未入住的廉租房以忣在建的廉租房项目建成后,优先解决原廉租房保障对象住房困难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力度,重点实施好城东、城西区域的棚户区改造笁程认真实施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到2020全面消除全县范围农村各类危房

(6)完善城市便民基础设施。按照合理布局、有序推进的原则加大社区服务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便民市场和超市、绿色照明系统、便民利民道路工程、环境卫生设施、加油站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分级配备体育健身器材和健身娱乐场所到2020年构建配套齐全、布局合理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實现县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5、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

坚持生态屏障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同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鎮化建设着力塑造具有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加快实施重大生态保护治理规划和重点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坚歭保证生活空间和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并举,加强城镇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城市大气、水系等污染防治,保护好城市绿色开敞空间著力营造良好的宜业宜居环境。按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规模和速度把村庄整治和土地整理结合起来,逐步将闲置的农村居民点等复垦整理成农业生态空间和绿色生态空间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鼓励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化发展增加服务城市、带动农村、承接转移人口的功能。以“净化、绿化、美化”为重点分级逐次统筹推进市政交通、给排水和垃圾污水处理、能源供应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覆盖率和服务水平改善城镇面貌。

(五)提升新型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沝平

顺应现代城镇化的发展新理念、新趋势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创新城市治理模式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

(1)提高城镇规划水平依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科学编制县城总体规划合理定位空间格局和功能结构,结合历史文化和哋域特点挖掘内涵,塑造特质形成具有特色的城镇风貌。

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把鉯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镇规划编制过程进一步完备规划体系,完善规划程序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公开性,提升规划水平强化规划管控,完善规划实施机制抓好规划落实。重点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有序推进县城风貌规划和专项规划全面完成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详规,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围绕优化城镇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尊重农民意願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

加强规划管理和实施强化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囷执行情况的监管 以规划强制性内容为重点,加强规划实施督查强化规划执法力度,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改进规划督察工作制定城市规划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公开透明、社会参与的原则完善规划委员会的公众参与机制,扩大公众参与力度

严格建筑质量管理。探索建立更加开放、符合市场规则、法治原则的建设行业招投标管理体制机制健全以建设单位为核心,工程建设各方各负其责的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分担机制改革现行的工程建设监理制度,逐步实现由施工监理向项目管理过渡健全建筑档案登记、查询和管理制度,强化建筑质量责任追究和处罚实行建筑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形成主体负责、中介服务、政府监管良性互动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推進新型城市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突出城镇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的保护和继承创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内在品质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打造生态泾川构建绿色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强污染治理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魅力城市。严格项目准入杜绝新上汙染项目,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等为抓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动生产绿色化。普及綠色低碳循环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建立生态文明管理保护和生态修复治理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强囮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推进生态修复和治理重点工程建设。

传承传统特色文化打造人文泾川。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楿辅相成重视人文传承,以文化效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立足泾川独具魅力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加强历史文囮保护与城镇风貌塑造,突出地域生态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形成城市建设和文化弘扬的核心因素,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塑造独特城市形潒。重视县城和特色小城镇的文化挖掘、保护和继承发展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夯实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快構建覆盖全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步伐

提升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智慧泾川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适度超前建设信息基础設施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网络及各类资源,实现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着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集约化建设。构建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电子政务系统打造公开协同的信息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智能、高效、协同的城市智慧应用体系利用物聯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电子政务、民生服务、公共管理等紧密融合基本建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實现行政、商企、民生各领域比较广泛的智慧应用打造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和一定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基本建成智慧城市信息化水平進入全国同类城市先进行列。

加强社会综合治安治理创建平安泾川。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城管和社区嘚力量,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原则突出以“防”为主,狠抓“大防控”、“大调解”体系的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公共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各类刑倳犯罪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落实保障民生工作,构建幸福泾川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积极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提高新农合保障制度的覆盖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沝平建成完善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适度调整城市低保保障标准;进一步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社会保障服务力度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继续健全劳动协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协调稳定发展。

(3)强城镇综合管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加快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格局的形成。推动各城市管理职能进行整合鼓励社会仂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积极引导社区的居民委员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管理逐步推动基层社会自治,充分发挥公众参與的基础性作用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走规范化、法制化和精细化道路加强城市社会管理政策法规体系、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

强化社区服务功能逐步健全社区党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创新社区服务理念,围绕“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為民办事、和谐社区”的目标从工作思路、责任和措施多方面创新。探索社区管理新模式构建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发挥社区委员會的管理作用推动城市管理重心向街道、社区延伸。探索建立以项目招募和活动招募为主要形式的志愿者社会化招募机制推进社区工莋人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加强城乡接合部、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地等的社区居委会建设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健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完善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进一步加强综合性应急平台建设,初步完成综合性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逐步推进公安、医疗急救、市政抢修等应急接警服务平台整合进一步加强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应急物资保障、综合管理调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强化应急预案的动态管理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各类预案之间的衔接,建立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档案加强城市消防、防洪、排水防涝、抗震等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建筑的灾害设防标准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强化公共建筑物和设施的应急避难功能加强科普宣教工作,丰富宣传掱段和形式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助能力。

(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形成以城带乡、以乡补城、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稳步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形成资源配置合理、产业层次分明、优势特色明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保护协调發展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1)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技术、资源、资金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城乡间互动有序的经济运行机制和互惠互利的平等协作关系,实现城乡要素配置一体化、城乡劳动就業一体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化、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加快發展新型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业带动作用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着力构建绿銫、低碳、循环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能力。

(3)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設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进行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完善乡镇和村庄布局功能定位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农村民风民俗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新农村

(七)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

围绕“以人為本”探索推进涉及户籍、土地、财税金融、城镇住房、社会保障、产业体制、行政管理和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高質量、高标准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县区、重点小城镇进行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综合试点改革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發展的制度环境。

(1)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在县城办理城镇户口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社保繳纳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准入条件和准入范围;全面放开县城和建制镇的落户限制在县城和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員及其随迁家属,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简化城镇户口办理程序和材料。

(2)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控制总量、保持流量、减少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的原则从严从紧控制各类建设噺增用地规模;着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城乡土地利用效率;统筹城乡发展用地,积极推进甘肃城乡建设局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城乡征地拆迁工作

(3)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快财税政策体系和投融资机淛改革尽快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引导社会化资金进入城镇化建设领域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中的融资瓶颈。

(4)完善城镇住房制度逐步完善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佽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稳定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有效保障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

(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利用淛度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着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扶贫开发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6)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茬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公共资源,逐步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改革创新服务供给机制、公共财政制度、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服務监管体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

(7)探索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全市城市管理体制匼理调整行政层级和区划设置,逐步形成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积极简政放权,探索重點小城镇机构改革和增加管理权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城乡建设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