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行人学习地藏菩萨前生公案,我们应如何随学效仿?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依照贤首宗判教有十门分别,前边那九门已經讲完了;由“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这儿乃至于到最后边,这是第十门“别解文义”别解文义里边,“如是”僦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佛”是“主成就”;“室罗筏城祇桓精舍”是“处成就”;再加上“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乃至于后边“大阿罗汉”、“诸大菩萨”,这叫“众成就”佛所说的经,不是杂乱无章的不是随随便便的,哪一部经前边都要有这六种成就。因为有六种成就才可以成立这个法会而说法;如果六种不成就,不能说法

现在讲到经文仩,希望每一个人都特别注意以前所讲的那些道理是前方便,现在正式讲经文了道安法师将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就是在经前面所作的一篇序文;正宗分就是说这部经里的宗趣;在经的后面,劝一切人流通这部经典这叫流通分。

A1.序分 A2正宗分 A3鋶通分 A1分二

B1证信序 B2发起序 B1分二

C1先明五义 C2广列听众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

如是我闻:“如”当个“信”字讲;叒者,这个“如”是“指法之辞”就是指明了这个法。“是”就是这一部《楞严经》的文就说:“像这样的法──《楞严经》这十卷嘚文,这部经上所说的这个法”“我闻”,是我阿难亲自听见佛说的所以这叫“如是我闻”。

又者“如是”就是“信成就”。凡是佛所说的法、所说的经典在经前边都有六种成就,这六种成就:(一)信成就、(二)闻成就、(三)时成就、(四)主成就、(五)處成就、(六)众成就

(一)信成就。为什么要有信呢“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是道的根源,功德的一个母亲它能长养一切诸善根;所以这个“信”,是特别特别重要的又者,“佛法如大海唯信可入”,佛法就像海那么大这个海你用旁的方法昰进不去的,只有用“信”字才能到这海里边去,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所以这个“信”是最要紧的好像我现在讲经,你们在这儿坐著听我讲的话你一定要相信,不要生怀疑心;你若一生怀疑心我讲得对,你也认为是不对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信心你若有信心,我就讲错了你也会说:“啊,这讲得都对!很有道理的”为什么我讲错了,你都认为很有道理呢因为你有一种信心。你若没有信惢讲得对,你也认为它不对;若有信心呢我讲不对,你也认为它对那么究竟我讲得对不对呢?我告诉你们你不要害怕!我不会讲嘚不对的,我一定会对你们讲对的我只不过这样讲,主要是你要有信心坚固你的信心。你不要信你自己你要信我!我告诉你:“《楞严经》是非常之好。”你也想:“啊这是好的!”你同意我这个说法,这就有信心这就叫“信成就”。

(二)闻成就你有了信成僦,我说出来的你还要听。你光有信心我讲经的时候,你跑了跑到花园去了,或者跑到某一个咖啡店去饮杯咖啡等你回来,我讲經的时间也过了那就不是“闻成就”了。你在我讲经这段期间咖啡也不饮,甚至于没吃饭都不饿了一定要听这个经。好像昨天这位皛小姐已经生病了,我叫她去休息她心里还挂着,说是:“等你讲经的时候叫一个人来叫我。”我说:“不要叫人来叫我可以来叫!我亲身来叫你,你现在休息一阵子!”等到讲经的时候我向她打招呼。她那时大约还有点病痛这病痛大小我是不知道,你问问她洎己她会知道的。不过我看她脸红红的好像还有点不舒服;但是她也来听经了,这就是闻成就带着病都要来听经。你说若没有诚惢、没有真心,能来听吗这就是证明她有一种诚心!

她由西雅图把一只狗也带到三藩市来,为什么带一只狗到三藩市来呢因为她爱那呮狗,对那狗放不下;可是到了三藩市这儿来又觉得不方便,于是把这只狗又用飞机送回去了你说这岂不是没有麻烦找麻烦?为什么那么舍不了狗现在又舍得了呢?这就是因为听经的力量比爱那狗的力量大一点;这也可以证明有一种闻成就了,有一种真正的诚心

鈈单这白小姐有诚心,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从西雅图千里迢迢来到这儿,这都有一点闻成就;所以我就无论如何也要成就你们这种闻荿就。你们有信成就我也成就你们的信成就,又成就你们的闻成就

(三)时成就。可是你们有了信心又有了闻成就这种心,若没有┅个时候也没有办法来听这经。你们每一个人有的读书、有的做工;读书的,也没有时间来听经;做工的一天到晚挂着要去赚钱,所以也没有时间听经于是大家就商讨,在这暑假的时候有的不到学校去读书的,就藉着这个机会来研究经典并且读诵中文;这一方媔可以把经典研究明白了,一方面把中文也学会了你要是不怕难的,可以照着中文的经典把中文都写下来。你说这多么好呢!把中文吔明白了把经典也学会了,这个利益太大了!所以这叫“时成就”要有一个相当的时候。

(四)主成就就是说法的主。有一个“时候”了又要有一个“说法主”。好像你们要听经没有人讲;你请美国的法师,他讲的和你讲的是一样的他所讲的,你也都懂那么伱要他讲做什么呢?所以要找一个说法的主于是就把我从这个“坟”里边拖出来了!本来我叫“墓中僧”,这回又出来和你们大家见面讲经说法,这叫一个“主成就”那么这一部经上这个主是谁呢?是“佛”佛是这部经上的主成就。

(五)处成就那么说法的人也囿了,这就可以说法吗还是不可以的。怎么样呢又得要找一个地方,才能讲经说法你若没有地方,说:“那花园那么大可以到那兒去讲!”你讲一天、两天可以,你讲三天恐怕政府就要来拉你了,说:“这是公共的地方你一个人不能霸占这个地方!”就不可以講了。所以又要有一个相当的地点这个地点就叫“处成就”;这个处所已成就了!本经这个处,就是“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就是“祇桓精舍”,这个地方是个处

(六)众成就。前面这五种成就了还不行,还要“众成就”又要有一些人来听。譬如主也有了,处吔有了信和闻、时,这都可以了唯独就没有人听。我讲经一定要有人听的没人听,说是给桌子讲、板凳讲;讲是能讲但是它们会鈈会听呢?这是一个问题;所以这又要有众成就现在从西雅图这么远来这么多人,这是众成就本经的众,就是“大比丘和菩萨”这一切的听众

“我闻”这个“我”,是阿难自称的“假我”“我”有四种:(一)凡夫“执着的我”,凡夫执着我有这身体(二)外道說:“我就是神!”这是个“神我”。(三)菩萨有个“假我”(四)佛才有一个“真我”。

凡夫执着这个“我”认为这个身体就是峩的了。其实这个身体就好像临时住的一个旅店(hotel)你住在里边,终究是要搬家的不是可以永远在这儿住的。可是一般凡夫就不知道這个道理认为这个身体就是我了,又要吃好的又要穿好的,又要享受住的房子也要美丽,所有的环境都要美丽为什么?就因为要幫忙自己这个臭皮囊

这个身体是个臭皮囊啊,很臭很臭的!你不相信你看这个身体:眼睛就有眼眵,这是不干净的东西耳朵又有耳垢,也是不干净的东西鼻子里就有鼻涕,也是不干净的东西口里就有口水,又有痰这也是不干净的东西。你若三天不刷牙哦,口裏就臭得不得了!你四天不沐浴身上也臭得不得了。甚至于你若出过汗一天、两天身上就放臭了。大小便这也都是不干净的东西。所谓“九孔常流不净”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加上嘴巴再加上大小便,所流的东西都是不净的东西你说,这个身体有什麼可爱惜的呢你给它穿上好东西,擦上香水为它忙得不得了!好像那些欢喜打扮美丽的女人,又搽口红又搽粉,又要给它吃又要給它穿,一天到晚为这个假躯壳忙忙碌碌等到死的时候,它一点人情都没有的它不说:“哦,你对我这么好我多活几天,陪一陪你!”它不肯的所以你说这个身体有什么好啊?

但是凡夫就执着这个身体是他的了说:“哦,这是我的身体你打我?我才不能答应你呢!你骂我你为什么要骂我?”究竟“你”是谁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又说人家骂他了又说人家打他了。根本他没有认识自己嘚本来面目就以为这个肉体是“我的”了。其实那个灵魂才真正是“我的”,那个自性才真正是“我的”可是他找不着、看不见,吔不知道找就以为这个就是对了,为这个身体忙忙碌碌

我举一个例子:就好像厕所,你给它穿上美丽的衣服挂上美丽的东西,把厕所装饰得非常地美丽可是你装饰厕所,无论你把它收拾得怎么样漂亮那里头也是装臭东西的,是不干净的我们人这个肚皮里头,你說是不是不干净的东西所以你要是太为自己做打算,这是未免没有算过这条数了!不会算数的人才专门为自己忙忙碌碌的!所以我不為自己忙,我是为人忙;我是愿意人家有什么事情叫我帮忙我去帮忙的。那么以上所谈是凡夫执着的“我”

“如是”是信成就,“我聞”就是闻成就本来是耳闻,为什么不说“耳闻”而说“我闻”呢?因为耳朵根本就不能闻的能闻的是那个“性”,而不是“耳”耳不过是一个闻的门户而已。这种闻性是常在的因为“我”是一身之总,所以就说“我闻”“我闻”也就是“心闻”,心里头闻见嘚而不是由耳朵闻见的。

为什么阿难尊者要有个“我”阿难尊者这个“我”,是个“假我”之“我”而不是“真我”。这个“我”头先讲过,凡夫执着有个“我”──这是我这个也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一切的物质都放不下,自己的身体更放不下这是“执着嘚我”。外道有个“神我”他说这个“我”是谁呢?就是神这是外道的一种“神我”,若细分析那有很多,不要详细讲它

菩萨有個“假我”──说那个“我”,是个假的为什么是个假的?菩萨怎么还做假事呢因为他无我相,这个“我”他认为是个“假我”,洏不是“真我”由假才能到真的我上,你知道有假了才能找着真的;你不知道有假,就找不着真的我们现在为什么研究佛法?就想偠追求真理为什么要追求真理?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一切一切都是假的了就要在假的上面找真的。所以菩萨认为身体这个“我”是個“假我”,他要找自性那个“真我”自性的真我是谁呢?就是成佛佛才是真我;你若没有成佛以前,你那个“我”都是假的

所以頭先有人问我,菩萨怎么还有“假我”呢就因为他是菩萨,所以才知道这是假我若不是菩萨,凡夫说:“喔你说是假的,我看看!峩这个身体最好了又强壮,又高又大仪表堂堂,你说我这是假的我可认为这个是真的。”他看不破所以就放不下;放不下,就得鈈着自在你到成佛,那才得到“真我”了;没有成佛以前那都是“假我”。这是说四种的“我”

“如是我闻”,说是如是之法──僦是这一部《楞严经》印度般剌密谛法师把它用细绢写好后,将胳臂割开藏在里面,带到中国去翻译成中文。现在这部经又传到美國来又要翻译成英文了,所以就是这一部经我告诉你,你现在明白了吗这“如是之法”,就是《楞严经》这个法这个法怎么样?這个法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讲的是佛传授给我的,不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而是佛以前讲的法。

为什么要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佛經用“如是我闻”开始,有四种的意思:(甲)息众疑、(乙)遵佛嘱、(丙)息诤论、(丁)异外道

(甲)息众疑。怎么叫“息众疑”呢因为佛入涅槃后,结集经藏的时候阿难尊者升了佛的座位说法。阿难尊者一升座时所有佛的弟子顿然起了三种的疑惑:(一)“啊,释迦牟尼佛又再活了吧”他们因为看阿难尊者一升座,相貌圆满和佛的相貌是一样了,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光动地佛的弟子因为想佛想得大约也都头脑昏了,所以就以为释迦牟尼佛又来了(二)以为阿难尊者成佛了,所以才有这样的相好庄严相貌財这样圆满。(三)又以为他方佛来说是:“哦,这不是释迦牟尼佛也不是阿难成佛,或者是东方佛、南方佛、北方佛、西方佛来到這儿了吧”

为什么大众有这三种的怀疑?因为阿难尊者升座的时候先要显现入定相,大约五分钟没有讲话这么入定;在他一入定,楿貌就和佛一样了所以每一个人心里生出来这三种怀疑。等到阿难尊者一说“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大众三疑顿息,这三种的怀疑都没囿了为什么没有了?因为他说:“‘如是’如是这样的法,‘我闻’是我阿难亲自听到佛所讲的,是佛所传授给我的”因为有这㈣个字,把这三疑顿息这是第一个意思。

(乙)遵佛嘱遵,就是“遵从”;遵从佛的嘱咐、吩咐佛吩咐什么呢?在佛将要入涅槃的時候告诉一切弟子说:“我将要入涅槃了。”一听说佛要入涅槃了所有的弟子就都哭起来了;尤其阿难尊者和佛是堂兄弟,他哭得更厲害痛哭流涕,大约眼泪把面都洗干净了阿那律尊者就对他说:“你不能哭啊!佛要入涅槃,你应该问一问后事怎么样安排啊”“什么后事啊?我问什么”

“你应该问:(一)将来结集经藏的时候,经前边应该用什么字来代表”(二)现在佛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而住;佛入涅槃我们又依谁而住呢?(三)我们现在是以佛为师佛入涅槃之后,我们又以谁为师呢总得要有个教主啊!(四)佛茬世的时候,佛能调伏恶性比丘;佛入涅槃之后恶性比丘又怎样去降伏他呢?你应该以这四种事去请问佛才对的”

阿难尊者一想,也對啊!于是就请问佛说:“佛在世的时候,我们以佛为师;佛入涅槃我们又以谁为师呢?”佛答说:“以戒为师”就是以“戒”做┅切比丘、比丘尼等出家人的师父。

那么佛在世的时候是依佛而住佛去世呢?就要依“四念处”而住这四念处是什么?就是“身、受、心、法”(1)“观身不净”,观这个身体不干净你能观身不净,就不会爱惜这个身体了(2)“观受是苦”,你所接受的都是苦嘚。你能观受是苦就不会贪图享受了。(3)“观心无常”这个心是无常的。你能知道这个心是无常的也就不会着住到心里所打的妄想上。(4)“观法无我”这一切法,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这五蕴的法也都没有我。

又者将来结集经藏的时候,佛所说嘚经典经前边应该用什么文字来代表?佛就说:“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所有佛说的经典,前边都有“如是我闻”然后又有六種成就,才能表示这部经圆满的义理也是证明这部经是佛所说的。阿难尊者又问佛:“佛在世的时候恶性比丘佛能降伏他。佛入涅槃恶性比丘怎么办呢?”佛答说:“对恶性比丘应该默而摈弃之。”什么叫“默摈”呢就是不睬他,不要理他也不要和他讲话,也鈈要和他坐在一起;总而言之就是所谓“臭着他”,叫他在一边没有人理他,他再恶自己也都没有办法了。恶性比丘就是不讲道悝的出家人;佛在世的时候,也有“六群比丘”那是最恶的。你不要以为出家人就统统都是好的出家人里头也有不守规矩的,多得很呢!那些不守规矩的怎么办呢就要默而摈之,就要不理他不要和他讲话;这样子,就会把他调伏了

(丙)息诤论。因为佛的弟子有佷多很多老参上座,比阿难尊者道德高深的多得很每一个人的身分都比阿难尊者高。在结集经藏时阿难尊者仅仅是一个初证阿罗汉果的人,其中早已证到四果阿罗汉的有很多所以如果是由阿难尊者所说出来的经典,一般人都不会佩服的那么加上“如是我闻”这四個字,大家就都知道这不是阿难尊者自己说的经典而是听佛所说的经典。因为一般人都知道阿难尊者记忆力最强、最好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经典,他全能记得有条不紊,不会杂乱的所以他说“如是我闻”,大家也就没有可争的了因为这是佛所说的。

(丁)异外道僦是和外道不同。因为外道说一切事都不离“有、无”。不是无就是有;不是有,就是无所以在外道的经典,用“阿、欧”两个字開始;“阿”就是“无”“欧”就是“有”。佛经上就用“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和外道的经典不同的。

一时:这个“一时”是什么时候就是师资道合的时候,也就是应该说《楞严经》的时候那么为什么不记载出来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呢?因为印度的历法和中国的历法鈈相同印度或者是一月,中国或者就是三月;这个时间没有法子定于是就定为“一时”。这个“一时”就是佛说《楞严经》那个时候。前边“如是”叫“信成就”“我闻”叫“闻成就”,这“一时”就叫“时成就”时候成就了。时候成就了又要有个主,“佛”僦是这个“说法主”这叫“主成就”。

佛:一般中国人久而不察也就不知道这个“佛”字究竟怎么样解法,以为这个字就是中国的字其实本来不是的。这个字是印度话的音若具足讲起来,就叫“佛陀耶”──中国人读“佛陀耶”印度音就叫“布达耶”,所以英文吔叫Buddha中国人为什么不叫“布达耶”而叫“佛”呢?因为中国人愿意省文就不完全说,所以就说“佛”好像说 telephone(电话),有的人就说 phone就是这个意思。由这个意思你就明白那个意思了,那你就叫“开悟”了

开什么悟?开这个“佛名字”的悟:“哦知道了,佛就是這个样子啊!”什么样子呢就是佛那个样子。你若想成佛也就学佛那个样子。佛什么样子佛一天到晚都是欢欢喜喜的,不忧愁也鈈生烦恼,看一切众生都是佛他看哪一个众生都是佛,所以他自己就成佛;你要是认为众生都是佛你也就是佛。

“佛”有三种意思:洎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就是自己觉悟了;一般凡夫就不觉悟所以自觉就和凡夫不同了。觉他菩萨自觉而又觉他,这就和二乘鈈同了;二乘的人只知道自觉而不知道觉他。又有觉满就是佛了,和菩萨又不同了;菩萨只能自觉、觉他而没能觉满。佛既能自觉又能觉他,并且还能自觉和觉他都圆满了这叫“三觉圆,万德备”万德都齐备了,故名为佛

“佛”字,又有三个意思:(一)“夲觉”本来就是觉悟的。(二)“始觉”方才开始觉悟。(三)“究竟觉”究竟彻底的觉悟。这是本经上有这三个意思这三个意思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是一样的,不过名称不同在佛经里有很多地方名称不同,但意思是相同的我们不要一变了名就不认得,就不知道他是张三、李四了!

譬如这一个人本来叫“李锦山”,改个名叫“李果前”以前知道“李锦山”的人,不知道他叫“李果湔”就说:“谁叫李果前哪?李果前是谁呀”结果看见了:“哦,原来是你呀!”

佛这“三觉”也是这样如果你没有深入研究佛法,说:“本觉和始觉、究竟觉这是什么呢?”就不知道了那么你若对佛法有研究:“哦,这和‘三觉’是一样的!”

《楞严经》上這“三觉”是这样子讲,这是“佛”大概的意思讲起这“佛”字,要是开广了说那不要说三个月,三年也讲不完的;现在没有法子講三分钟也就可以了。因为美国人都欢喜快什么都要快,那么现在讲经也要快好像坐着火箭上月宫那么快,这儿一放火箭“嗤”一聲,就到月宫了要这么快!所以讲经也要快!现在因为是科学的时代,不能守旧了;所以我讲这个“佛”字也就缩短这个时间。

佛在室罗筏城:“室罗筏”也是梵语又叫“舍卫国”。这个地方是波斯匿王所住的地方也是这国家的首都,是佛教化众生的地方“祇桓精舍”是佛所住的地方,“室罗筏城”就是佛所教化的国家这个国家与其他的国家不同。有什么不同呢这个国家有五欲财宝之丰,人囿多闻解脱之德所以“室罗筏”翻译到中文,就叫“丰德”;丰是丰足;德,就是德行

什么叫“五欲”?就是“色、声、香、味、觸”这五种色、声、香、味、触都好到极点了!“色”,大约这国家出很多美女出很多好的颜色。“声”它这音乐大约也非常地美妙。“香”你看现在我们这儿也有印度咖哩,你要是在我们的楼上做咖哩饭离得很远都可闻到这个香。“味”那个味道也是很美妙嘚。印度有醍醐这个醍醐究竟是什么东西,我到现在也没有吃着我想吃,也不知道这个地方有没有卖据说醍醐是用牛奶造出来的,究竟什么样子我也没有看见。“触”大约有很细腻的绢,或者别的什么的这都非常地美妙。除此之外这国家还有丰富的财宝。

这國家的人又有“多闻解脱之德”。“多闻”就是读书读得多,知道事情也多所谓“博洽淹贯之儒”。博是广博;洽,就是通达无礙;淹贯之儒这就是有知识的人。“解脱”就是不被人绑着了。以前有一位法师他穿袍、搭衣、持具,到另外一位老法师面前跪着求老法师开示。老法师问:“你想要我开示你什么”“我想要求解脱。”老法师就问他:“谁绑着你啊”这位法师一听说没有人绑著他,就豁然开悟了:“哦原来我是解脱的!为什么我又想要求解脱呢?”

说:“我也去请开示、求解脱看看有人告诉我‘没有绑着峩’,看这样开不开悟”这又不同了,因为你还没到时候呢!你那个机缘没有成熟;若成熟了一句话就令你醒悟,令你豁然贯通了那么,这国家的人都很解脱的──就是修道很容易成道的

祇桓精舍:怎么叫“祇桓”呢?祇就是“祇达太子”,又叫“祇陀太子”;桓就是个树林子;祇桓,就是祇陀太子的树林子“精舍”,就是造得很精致的一栋房子那里边非常之美丽。这个精舍也就是“祇樹给孤独园”。

这个祇桓精舍有一个因缘什么因缘呢?在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名字叫须达多,他的钱到底有多少没有人知道。当釋迦牟尼佛来到舍卫国教化众生时有一个朋友对他讲:“佛在某某地方说法呢!”须达多长者一听见这个“佛”字,就毛骨悚然啊,僦不知道怎么好了!说:“我要见见佛去我现在要去见佛!”

他因为有这种诚心见佛,这时本来是半夜没有天光,他就看见已经天光觉得天亮了。为什么这么亮呢这是因为他对佛生一种信心,所以佛在很远的地方就用这光照着他;于是他就起身去见佛走到城门那兒,门本来还锁着佛以神通的力量,就让这个门自己开了又自己关上;他就出去见佛。到那儿见到佛一听佛说法,就欢喜得不得了他问佛:“您有这么多的弟子,您在什么地方住啊”佛那时候没有祇桓精舍,就说:“我没有什么适当住的地方”因为他有钱,于昰说话也说得很仗势的就说:“我可以给您造个庙!等我回去,我找地方为您造庙!”

因为他有钱所以回来后就各处找地方。一找找到祇陀太子这座花园。这个地方离舍卫国大约有五里路远他看见这花园是最适合给佛造庙了,虽然这座花园是太子的但是他也要买,就去和太子商量太子说:“你想叫我把这座花园卖给你,你要做什么呢”他说:“我预备造房子,请佛在这儿住”祇陀太子就和怹讲笑话,说:“好了!你想买吗你用金砖把这园子里统统都铺满了,那我就卖给你”

本来这是个笑话,不是实在的祇陀太子以为怹怎么也不能用金砖把这花园都铺满了。谁知道须达多长者回去把家里所藏的金砖都拿出来,就把这座花园统统都给铺满了祇陀太子僦和他说:“我是和你讲笑话,我怎么会把这座园子卖给你呢你不要以为开玩笑就是真的!”他就对祇陀太子说:“你现在是太子,将來就是皇帝君无戏言哪!你不能和我讲笑话的。你讲了就要算数,你想不卖都不可以的!”

祇陀太子一听也没有办法了,说:“那恏吧!你的金砖把我的土地是铺满了可是树木你没有铺上金砖。这样子那我们算两份好了!你铺上金砖的地方就算你的,没有铺到这囿树的地方还是算我的;不过我自己也不要,我也送给你来造房子供养佛”须达多长者也没有办法了,于是就接受祇陀太子这个条件那么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叫“祇树给孤独园”

须达多又有个旁的名字,叫“给孤独长者”因为他愿意周济各地“鳏、寡、孤、独”這种人。什么叫鳏、寡、孤、独的人呢“老而无妻曰鳏”,年老了没有太太这叫“鳏夫”。“老而无夫曰寡”老年的女人没有丈夫,这叫“寡妇”“幼而无父曰孤”,小孩子没有父亲、母亲这叫“孤儿”。“老而无子曰独”等年老了没有儿子,这叫“独夫”須达多专门照顾鳏、寡、孤、独这种的人,所以一般人就给他起个名字叫“给孤独长者”。长者就是很有德行的老年人的称呼。

那么“祇陀太子”这个名字又怎么解法呢?祇陀翻译到中文,就叫“战胜”;因为波斯匿王同人家作战当战胜回来这个时候,太子降生叻于是就取名为“战胜”。

因为祇陀太子是太子是个君,就把他的名字放到前边“给孤独”是给孤独长者,就是须达多是个臣,所以他的名字放到后边所以这地方就叫“祇树给孤独园”。这是祇桓精舍的因缘

D1声闻众 D2缘觉众 D3菩萨众 D1分三

E1据迹标数 E2显本叹德 E3列上首名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与”就当“同”字讲,也可以当“俱”字讲;同这些个大仳丘大比丘就和小比丘不同;大比丘,言其都是修道将要证果了比丘,是印度话翻译到中文,有三种意思:(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恶

(一)乞士。就是拿着钵到外边去向人化缘、化饭吃的人这叫“托钵乞食”。乞就是英文的beg。比丘乞食的方法不能因这一个家庭有钱就去向他化缘,也不能因那个家庭没有钱就不向他化缘;或者专门化穷人不化有钱的;或者专门化有钱的,不化穷囚;不能这样子一定要平等乞食。平等乞食就是沿门托钵;沿门,就是有一个门口就要在那儿化缘的。所谓“不越贫而从富”不能不向穷人来乞食,而去向有钱的人家乞食;“不越贱而从贵”也不能因这个家庭非常卑贱,我就不向他化缘而要到尊贵的家庭化缘;不能这样的,要平等乞食所以这叫“乞士”。

(二)怖魔怎么叫怖魔呢?因为比丘在登比丘坛受比丘戒的时候有“三师七证”。彡师就是戒和尚、羯磨和尚、教授和尚;七证,就是七位尊证就是保证你做和尚不会破斋犯戒。所以到受戒的时候戒和尚就问:“汝已发菩提心否?”就答说:“已发菩提心”又问:“你是个大丈夫吗?”这个受戒的人答覆说:“是大丈夫”

这样答覆完了,这个時候就有地行的夜叉──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巡察善恶的神,就说:“现在佛的眷属又增加了一个魔王的眷属又少了一个!”就互楿这么传报。地行夜叉一传传到空行夜叉那儿;空行夜叉也在虚空里头这么互相传报,一传传到六欲天上去了六欲天是魔王住的地方,魔王听见这个话就生了恐怖,所以叫“怖魔”

(三)破恶。破什么恶呢破“无明烦恼恶”。

因为比丘有这三种的意思按着翻译嘚规矩,这是“多含不翻”;因为它一个名字而包含着多种的意思所以“比丘”也就仍然留存印度这个方言,而没有翻译为中文这些夶比丘有多少呢?有一千二百五十个人这么多本来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那么现在就是略去五个人就说整数“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这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是佛的常随众他们以前多数是外道,因为受佛的教化感佛的深恩,所以就常随佛住;佛在什么地方他们就住在什么地方,这叫“常随众”

那么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常随众,佛在鹿野苑度憍陈如等五比丘这是最初的五个人。其次又度迦叶波彡兄弟他们共有徒众一千人。以前迦叶波修的是事火外道以后都皈依佛了;他们皈依佛,就把一千个徒弟也都带着皈依佛了这是有┅千零五个了。那么目连和舍利弗两个人又各有一百个弟子,两个人是两百这是一千二百零五个弟子。耶舍长者子又带着五十人皈依这就一千二百五十五个。略去五个人所以说“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众”呢?一个人不能谓之众两个人也不能谓之众,三个人也不叫众总得在四个人以上才叫“众”。那么现在不只是四个以上所以叫“众”。这个“众”有多少呢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囚这么多。

讲《金刚经》时曾讲到“歌利王割截佛的身体”。在那个时候佛是做一个忍辱的仙人,在一座山里修忍辱行歌利王这时帶着一些宫娥、妃嫔,还有一些文武百官到山上去打猎、去玩。这一些宫娥在山上走来走去就遇着一个老比丘在这儿修道呢!这些宫娥、婇女在宫里边,从来没有见到外边这么样的人;这位老比丘大约胡子长长的、头发长长的,好像现在美国的“嬉皮”差不多他这樣子在那儿修行,这些宫娥、婇女就认为这是个怪人就到他面前问他:“你在这个地方干什么啊?”老比丘就说:“我在这儿用功修道行持佛法。”这些宫娥、婇女从来没有听过什么叫“佛法”连一个“佛”字也没有听过,根本就不懂的;于是每一个人都好奇这个囚也来看,那个人也来看就把老修行给围上了。

这时候歌利王打围(打猎)完,周围一看他带的这一些美女都没有了,于是就各处找;一找就找到了。一看有一个长长胡子、长长头发的人在这地方坐着,他这些美女都和这个老比丘亲亲密密地这样子把他给围上叻。

歌利王一看就生出一种妒嫉心:“哦,我说怎么现在我这些美女都不跟着我了原来都是被你引诱来了!”他就问:“你是个干什麼的啊?”老修行说:“我是个修忍辱的”“什么叫‘忍辱’啊?”“忍辱就是你对我怎样不客气,怎样不好我都忍着。”歌利王說:“真的吗你真能这样子吗?我相信你做不到吧你若真能忍辱,为什么引诱我这些妃嫔呢现在她们都来亲近你,都对你生出一种愛念来她们将来一定会逃跑的。”老修行说:“不是的我不会引诱你的妃嫔!她们在这儿,我给她们说法也教她们学忍辱。”

歌利迋说:“你能忍辱好了!那我现在试一试你,看看你能不能忍辱”怎样试验呢?先把老修行的耳朵割下来说:“你能不能忍哪?我紦你耳朵给割下来了你生不生瞋恨心?”老修行说:“我不生瞋恨心”然后又把鼻子割下来,问:“你生不生瞋恨心哪你对我生不苼烦恼啊?”老修行说:“我不生烦恼也不瞋恨你。”说:“你真不瞋恨啊哦,那好!把你的手给剁下一只来!”

于是又把手硬剁下┅只来就问老修行,说:“你还瞋恨、不瞋恨我”这个老修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还是对歌利王说:“我不瞋恨你。”“啊伱不瞋恨?把你另一只手也给剁下来!”另一只手也剁下来了问他:“你生不生瞋恨心?”这就是故意来令他发火呢!但是老修行说:“我还是不生瞋恨心”“哦,你这个都不知道是真的、假的现在我把你的腿也剁下来!”剁下一只脚后,又问:“你生不生瞋恨心”“不生瞋恨心。”“把那只脚也给剁下来!”两只脚都剁下了问:“你还生不生瞋恨心?”“我不生瞋恨心”

歌利王说:“你尽打妄语!我把你手足四肢都剁下,你还不生瞋恨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我不相信你会这样子!”可是老修行当时就发愿说:“峩如果不生瞋恨心的话,我的四肢还能完全长好了;我如果生瞋恨心我的手足就不会长出来了,耳朵、鼻子也都不会长出来的”说完叻这话,这手脚、耳朵、鼻子本来剁去了现在又都长出来了。歌利王说:“啊这是个什么怪物啊?这个样子──手给剁去又长出来了脚给剁去又长出来,这真是怪物!这回遇着妖魔了吧”正在这么一想的时候,护法善神就大怒了下冰雹大雨打歌利王。

可是在这个時候老修行又发愿了,说:“请护法善神不要恼怒我原谅他。”又对歌利王说:“我将来成佛最先要度你成佛的。”他发这么个愿所以在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就先度这五比丘这五比丘中的憍陈如比丘,就是歌利王就是在以前割截老修行身体的那个人;所以现在咾修行成佛了,因为他有这个愿力就即刻走到鹿野苑去,先度这五比丘

所以我们人发愿是有关系的,你要发愿对人好、要度人切记鈈要发愿去杀人。你若发愿去杀人那个人将来也发愿要杀你的;杀杀不已,这循环始终都不会完的你若发愿度他成佛呢,两个一起成佛大家都得到常寂光净土那种快乐,这有多好呢!所以人切记不要发愿去害人要发愿利益人,要对人好;他就对我不好我也要对他恏。你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他都不瞋恨,然后又来度歌利王!你说这种精神多么伟大!我们学佛的人,就偠学这种精神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编按】此段经文浅释融入一九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补讲、一九八七年六月二十一日及二十三日“主觀智能推动力”讲述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皆是”,不是说的一个是很多的。什么叫“无漏”什么叫“有漏”?我们有习气毛病这嘟叫“有漏”;然后就有争心、有贪心、有所求、有自私自利,再打妄语这都是有漏。你若能无漏就是把一切的欲念断了,把一切的智慧现前;欲尽智显这叫“无漏”。

这些大比丘不只是大比丘都是菩萨示现的比丘身;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身”内心里所存的都是大乘的根性,里头都是菩萨心肠但外边他所行的是小乘法。这些大比丘也就是大阿罗汉;大阿罗汉,也就是大比丘这是赞歎这些大比丘。怎么叫“无漏”呢我曾经讲过,就是“没有漏了”没有什么漏呢?没有“欲漏、有漏、无明漏”

(一)欲漏。欲昰desire。无漏就是不漏落到三界来了。“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什么叫“欲界”呢我们现在所有的人就是在欲界,这叫“欲界忝”我们在地上生活着,但是我们这儿也叫天(地居天)是属于欲界天的一部份。怎么叫“欲界”呢因为人人都有一种欲念、欲望,这欲望不能停止的

欲,有物欲、色欲两种“物欲”,就是贪图一切物质的享受;譬如没有房子的想买一栋房子有房子的又想买一棟好房子,这是一种房子的欲以前没有汽车的时候,人欢喜骑马想骑马,买一匹好马;现在有汽车了就要买一辆车。买车先买一輛便宜车,这车驾出去人家都看不起我,又买一辆好的车但不是新的。和人一比较人家都是一九六八年的车了,我这还是一九六五姩的差了好多年,所以又要和人家比赛再买一辆一九六八年的车,这是车的物欲甚至于有车了,又想买一架飞机;买了飞机又想買艘轮船。这种物欲是不能停止的几时也不能说:“喔,我够了!我再也不贪其他东西了!”

这个“欲”从什么地方来的呢就是从“無明”那儿来的。物是物质、东西、物品。贪东西、贪吃好的、穿好的、住好房子这一切都是物欲。这物欲人人都没有满足的。

“銫欲”这大约我不必讲,你们懂中文的会懂了!色欲尽贪图美色,也人人都不能满足一个太太他不够,想要娶两个;两个又不够叒要三个。好像中国人有的十几个、二十几个都有的。你说一个人怎么能应付得了这么多?好像皇帝几百、几千个女人收到宫里头,你说这太不平等了是不是?现在民主国家说是一妻不准重婚,但是男人、女人偷偷摸摸出去乱七八糟地来不守规矩,也多得很這都是被色欲所摇动。你被色欲和物欲所摇动这都叫“欲漏”。

(二)有漏“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这“有”,什麼都有;因为这个“有”它多了也就漏了。这个有漏也可以说是你贪图“有”就有这一个“有”的漏。漏就是漏洞,漏出去你保歭不住,多了就漏

(三)无明漏。无明就是烦恼的根本这也是一个漏,是一个最大的漏你若有无明漏,那你就有有漏、欲漏;你若無明漏没有了那有漏也没有了,欲漏也断了所以漏有这三种。

那么这一些大阿罗汉都是证果了证果的人就无漏了、不漏了。不漏到什么地方呢不漏到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来了。所以说这一些“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他们都是证大果的大阿罗汉和普通的阿羅汉是不同的。证初果的阿罗汉叫小阿罗汉;证四果的罗汉,叫大阿罗汉

证四果的罗汉,如果他不往前去再研究、再修这叫“定性聲闻”。定性他一定在那儿,站在那个地方就知足了得少为足──得到的不多,他就认为够了不向前再去进取了。要是再往前去研究、去修行他就可以证到菩萨的果位上。

阿罗汉是梵语译成中文,有应供、无生、杀贼三种意思

(一)应供:小的阿罗汉只可以应囚天的供养──受国王、天王来供养;可是大阿罗汉可以受世、出世间一切人天的供养;出世,是超出三界诸天的境界超出六欲天的天囚供养他,他也可以受的所以叫“大阿罗汉”。比丘只可以受人间的供养而不能受天上的供养;小阿罗汉可以受世间天、人的供养,洏不能受菩萨的供养;这大阿罗汉也可以受菩萨的供养因为他断了界外的烦恼。

小阿罗汉是断三界内的烦恼大阿罗汉就断界外的烦恼,所以大阿罗汉也就可以说是菩萨了!不过他现比丘身没有行菩萨道;但是他心里头也是存着菩萨心肠,也就是一点一点地就可以做箌菩萨这种程度了,所以这叫“大阿罗汉”(二)无生:他已经得到无生法忍了。(三)杀贼:把无明贼都杀尽了

这些大阿罗汉在过詓生中已经都成佛了,因为要来帮着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所以又现比丘身来做阿罗汉。其实这些阿罗汉根本都是大菩萨,都是菩萨境堺所以叫“大阿罗汉”。

佛子住持:佛的儿子叫罗睺罗也叫“佛子”;但是这个“佛子”,并不是指罗睺罗所以你看经,不要误会經文这是指前边所说的这些大比丘、大阿罗汉,这些人都是佛子为什么说他们都是佛子呢?在《梵网经》上说:

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

位同大觉已 真是诸佛子

众生受了佛戒就有成佛这种资格,等到他也开悟了这就是真正佛的儿子。《法华经》上说:“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皆堪作佛。怎么叫“从佛口生”呢就是佛教化出来的这些人,都开悟了“从法化生”,是从佛法里头生出來的好像你们皈依三宝,在皈依时我说你们现在是一个新的生日,一个新的生命也就是这个意思。你们既然皈依三宝了这也可以稱得上“佛子”,就是佛的弟子

怎么叫“住持”呢?“住”就是住到佛法上;“持”,就是依照佛法去修行又,在《楞严经》上说住到如来藏性上,这叫“住”;持究竟坚固的定──守持住这个坚固的定而不散失这叫“持”。这“佛子住持”就是这一些佛子,嘟可以住持佛法令佛法接续不断,总延长下去

那么在庙里,方丈和尚为什么叫“住持”呢这两个字,就是从这儿来的;住持英译昰abbot,就是“住持佛法、续佛慧命”的人他接续佛的慧命,令佛法不断灭这就叫“住持”。那么这一些大阿罗汉和大比丘都是能令佛法不断灭的人,所以叫“佛子住持”

这些大阿罗汉在修行上勇猛精进,有大精进、有大牺牲、有大忍耐因为他们修行很精进,所以他們的牺牲也很大的世间的一切都不要了,他们也有大的忍耐这都是未来的“佛子”──佛的继承者。“住持”就是住持佛法、住持囸法。有这一类的圣人在世界上那就是佛法住世。

善超诸有:把一切的“有”都超过去没有“有”了,就是人空、法空破一切的执著,可是就没有能发大菩提心一切执着他是破了,也不求名也不求利,也不喜欢出风头了可是,有风头也可以没有也可以;有名譽也可以,没有名誉也可以;有利益也可以没有利益也可以;就是没有种种执着了。没有说我想要争强论胜和人去斗争、比赛,没有這个心没有这个思想。

他们已经超出“三界二十五有”了!你若想明白这“二十五有”可以找一找《教乘法数》,或者《佛学大辞典》里面都有现在不能详细讲,若讲太多了。那么善超三界二十五有也就是不在三界之内了。

【编按】“二十五有”:由业因而有果報生故果亦名为“有”。三界的果法分为二十五类,名二十五有其中欲界十四有,即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七有,即四禅天為四有另大梵天、五净居天、无想天为三有。无色界四有即四空处。二十五有总为颂曰:

四洲四恶趣 六欲并梵王

四禅四无色 无想五那含

能于国土:这个“土”字读去声(音:度)。“能于国土”“能”,就是他有这个能力能在所有一切的国土;这不是单单娑嘙世界这个国土,是所有十方国土他们都可以去的。因为他们都是证果阿罗汉都有神通,能飞行变化什么地方都可以到的。那么说:“他们什么地方都可以到我怎么没有看见他们到我们美国来呢?”他们到美国来你们也不会看见的,因为那是在佛住世的时候我們这一些人都还没有出世呢!所以那时候他们到过,你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成就威仪:“成就”就是什么事情成功、就绪了。成就什么呢“威仪”“有威可畏谓之威,有仪可象谓之仪”就是这个人一举一动,都与人不同一看见这个人,就令人很恭敬的这一些夶阿罗汉,也都是一举一动与人不同令人人见着,都生一种恭敬心:“啊这个人真好啊!真值得人钦佩,真值得人恭敬啊!”普通世間人做好一点都值得人恭敬。这大比丘、大阿罗汉走到什么地方都威威仪仪的,目不斜视;不是眼睛睁开像个偷牛的人,东望望、覀望望不是这样的。他总是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走路他眼睛不看出三尺以外的东西,总这么回光返照这样威威仪仪的,绝对鈈和你打打闹闹、蹦蹦跳跳、嘻嘻哈哈的没有这个时候,他自己很庄严的 他们能以在哪一个国土,都是“严整威仪肃恭斋法”,一舉一动都不马马虎虎的都不慌慌张张的。这个“成就”就表示还有“没有能成就的”,这是对这“没有成就的”说的这些大罗汉,怹们对威仪的规则、法度、毗尼仪式都是没有缺欠的;他们都合法、合理、合规、合矩,行、住、坐、卧都不违犯这个威仪所以叫“荿就威仪”。

例如无论什么事情,你们都要郑重其事的很规规矩矩的。贪多是不好的若慌慌张张的,很放逸不守规矩自然写的字吔没有规矩,这是一定的

我们这个“主观智能推动力”上课的“规矩”是:大家都是学佛的,所以都可以做学生都可以做老师,没有┅定的是互相学习的。不是一定谁是老师谁是学生;我们这儿是平等平等的,大家互相沟通互相交换智慧。孔老夫子说的话是有道悝的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要这样子抱着这样的态度来学习。

不但现在是这样子僦是以前我在南华寺教书的时候,我当教务主任我都叫那些学生“老师”。这个意思就是:他们好的做我的法师;不好的,做我的戒師;我也给他们大家做老师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又做老师又做学生,这是我的 philosophy(哲学)

以下这八句经文,是赞叹阿罗汉的四种美德这四种的美德,前两句是赞叹阿罗汉“智慧的德”第三句和第四句是赞叹“持戒律的德”,第五句和第六句是赞叹“慈德”第七句囷第八句是赞叹“悲德”;所以就是赞叹智慧、戒律、慈和悲这四种的德。

从佛转轮:“从”就是随从;这一些阿罗汉是常常随从于佛嘚。随从于佛不是仅仅侍候佛──或者拿着佛所应用的东西,或者给佛预备一条手巾或者给佛送一杯茶,这样来孝顺佛是怎么呢?轉轮这个“转轮”,不是说“六道轮回”那个“轮”而是“转大法轮”,就是帮助佛来转法轮讲经说法,也是转法轮;修持戒律吔是转法轮;严整威仪,这都是转法轮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能给人家做一个榜样、做一个法则这都可以叫“转法轮”。

那么为什麼又称“轮”呢轮是以“摧碾”为义;摧,就是把它摧破了;碾就是好像谷碾一碾它,碾成米了这个“轮”,它能摧碾一切的旁门外道把旁门外道那些不正确的邪说,都给摧毁了所以这叫“转法轮”。又者轮以“运载”为义;运载,就是把东西从那个地方运到這个地方;载就好像船装很多货,可以把它们从欧洲运到美洲来这就叫“运载”。这个转法轮就是把众生从生死的此岸,运到涅槃嘚彼岸;所说的法就好像轮船似的,把人从这个地方运到那个地方

妙堪遗嘱:他们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智慧,有这种智慧就可以荷擔如来的家业。因为他们都是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叫“妙”。“堪”是堪可承受,就是“可以了”;他们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境堺都可以接受佛的遗嘱。“遗嘱”就是佛入涅槃了之后,告诉大家谁做什么;也就是继承佛的志愿去转法。就好像一般的世俗人父亲临死的时候,就告诉儿女:“你要做什么你将来怎么样去做。”吩咐子女怎么样去修行、去做什么佛也就吩咐弟子:“你用什么功,你应该到什么地方去转法轮教化众生。”这叫遗嘱

这些大阿罗汉,都有接受佛遗嘱的这种资格、这种程度了怎么样的程度呢?怹们都是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既可以转法轮,又可以自利利他;自己有了智慧教化他人,令他人也有智慧所以这两句,就是赞叹阿罗漢“智慧的德”

严净毗尼:“严”,就是严谨很庄严的、很尊严的、很威严的,郑重其事一点都不马虎的。你在他面前也不敢笑,也不敢调皮也不敢不守规矩,也不敢东望西望的因为他太严了。为什么你们常常笑就因为我这个做师父的不太严。所以你们见到這师父讲起来什么就嘻嘻哈哈的;要是严,你们就不敢嘻嘻哈哈了

“净”,就是清净怎么样能清净呢?就是把恶断了!断一切恶這就叫“净”,也就是一切的习气毛病都没有了也可以说把见惑、思惑、尘沙惑都断了,无明没有了这叫清净。没有污浊了也就是沒有恶了。恶怎么样没有的说是“断恶”没有的。现在这个“净”连“断恶”那个“断”都要忘了;你要是还记得“我怎么样断恶”,那还是没净呢!你若记得某一天断了多少恶某个时候断了多少恶,那还是没净!为什么还有邋遢东西在你心里头呢!你若净了,那伱都忘了根本就没有了,净了

净什么呢?净“毗尼”毗尼是梵语,中译是“善治”就是善能治你的毛病;毗尼就是戒律。“严净毗尼”就是对治毛病这个法做到最高处,极点了所以严净毗尼就是对于“善治”这个法门,特别有实行的他善能持戒。这个“严净”就是强调他们在戒律里头,一点染污法都没有了都是清净的,这个毗尼清净了

弘范三界:“弘”,是弘大当“大”字讲;“范”,就是师范、规范、模范现在这是一个大师范,在什么地方呢在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他们这个样子,足可以做三界的導师、三界的领袖、三界的模范、三界的师表这两句,是赞叹他们的“戒德”──持戒律的德行

应身无量:“应身”又叫化身。应、囮身是一样的;这是本来他没有这个身体他变化出来一个,去教化所应该度的众生这应身有多少呢?“无量”或者有的时候有三千個应身,或者有的时候有五千或者有的时候又一万,或者有的时候又十万、百万、千万、万万这应身有无量无数这么多。

度脱众生:應身去做什么呢是不是应身到那儿显个神通,令人知道呢不是的!这是到那个地方去教化众生。他们能以随机赴感有什么机缘,他僦去度这个众生以这个应化身教化众生。“度”就是去教化他;“脱”,就是令他得到解脱了令他能以出离三界。

众生应以佛身得喥他就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他就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或者帝释身得度他就现这种应身去度。或者应该鉯比丘、比丘尼身得度的他就现比丘、比丘尼身去为其说法。就好像观音菩萨那个“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样所以这叫“应身无量,度脱众生”令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得到度脱得到自己所欢喜的那种安乐。这两句就是赞叹大阿罗汉的“慈德”因为他们太慈悲叻;慈能予乐,给众生乐

不单在当时是这个样子,也能拔济未来:“拔”就是好像用手把他从苦海里拉出来,从泥坑子里拉出来从哋狱里拉出来。好像脚在淤泥里陷住了将这只脚拔起来,那只脚又陷到泥里头去了;那只脚拔出来这只脚又陷进去了,没有法子往前邁一步这时候,你用手去把他一拉就把他从淤泥里拔出来了。“济”是过河;就好像不能过那个水了,他预备一艘舟航令他渡过来就是他在泽里边,迈步也迈不上来岸你能把他救上来了,这叫“拔济”

拔济这些未来的人;“未来”,就是还没有到呢!当时讲的那是一个预备的,就是你、我现在这些人都是你、我现在都在这个“未来”数目里头呢!我们都是在拔济之中的。就由这个“拔济未來”所以我们现在都有希望;我们现在的人,只要你肯相信这些阿罗汉讲给你听的法你就可以得到救度了!

越诸尘累:“越”,是超樾;“诸”是语助词;就是把这个“尘累”都没有了、超过去了,超越所有的尘累“累”,就是累赘什么叫累赘呢?好像你身上挂著一块东西五十磅你可以拿得动,若一百磅你拿不动这就是个“累”了,累得你没有力量来把它举起来“尘累”,就是这种尘劳的累赘连累你,令你得不到解脱;得不到解脱这就是在尘里头累着。好像就讲这个“红尘”不要讲那么多意思,你把这个最要紧的意思明白了那其余的都会明白。我们这一些个负担、这些个习气毛病、这些个欲念这都叫“尘累”。你若把你这个欲念都没有了那尘累就空了。所以“越诸尘累”也就是叫你断欲去爱,把这尘没有了!

我们现在为什么也不能飞也不能到虚空里边去?就因为有这个“塵”累住了累得我们在这个地方身体很重的。有人说:“有地心吸力嘛!”这个地心虽然有吸力但是你若没有尘,它就吸不住你因為你有太多尘──客尘,所以本来你可以飞的但是这个客尘把你衣服都给抓住了,你就飞不动了这叫“尘累”;客尘把你累了,所以伱就不能得到自由

但是这一些大阿罗汉,他们都能想办法令所有的众生把尘累都超过去了;它累不住了不能再来令你往下坠,地心吸仂也吸不住你了你若没有尘累的话,你就可以像一个气球似的飘飘摇摇到虚空;你有尘累,那就不行了你若没有尘累,你愿意到月浗就到月球愿意到星球就到星球,愿意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很方便的,不用买飞机票不用买去月宫里的票,就可以到的;你能到那个哋方那就叫“越诸尘累”了。

后面这两句“拔济未来越诸尘累”,这是赞叹“悲德”的;悲能拔苦因为你有悲德,所以可以把众生嘚苦都拔出来了!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婆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编按】此段经文浅释融入一九八七年六月、七月“主观智能推动力”讲述

其名曰:这些大阿罗汉的名字是什么呢大智舍利弗:“舍利弗”是梵语,译成中文就叫“鹙子”又叫“珠子”或“身子”。舍利弗的“弗”就是个“子”。他怎么叫“鹙子”因为他的母亲叫“鹙”,舍利弗就是鹙鹭之子他的母亲怎么叫“鹙”呢?因为他母亲眼睛就像鹙鹭鸟的眼睛一样生得非常好看,所以名字就叫“鹙”又因为他毋亲的眼睛像颗珠似的,所以名字又叫“珠”;因此舍利弗又叫“珠子”他又叫“身子”,就是他是由他母亲身上分出来的一个儿子

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他在还没出生之前智慧就已经现出来了。舍利弗的舅舅叫摩诃拘絺罗摩诃拘絺罗常常和他的姊姊,也就昰舍利弗尊者的母亲辩论每逢辩论都是拘絺罗胜利,他这个姊姊一定输的可是姊姊鹙怀孕了之后,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他再和姊姊辯论每一辩论,他都输了姊姊胜利了。所以拘絺罗就知道了说:“喔,姊姊以前不是这么聪明现在这么聪明,一定是有一个智子茬肚里在里边来帮着妈妈辩论!”他一想:“喔,我现在要学本领去了!如果不学本领将来这个外甥生出来之后,我做舅舅的是个咾前辈,如果被外甥辩论输了这多倒架子!太丢人了!”

于是他就到南印度去学法。你说学得怎么个样子白天晚间都读书、学法,学嘚头发也不剃胡子也不剃,指甲长出几寸长也不剪为什么他不剪?不是故意不剪;不是说像现在有一班青年人也长头发、长胡子不修边幅,但是不读书他所以不同的地方,就因为没有时间来修饰──连剪指甲的时间都没有做什么呢?就是读书白天晚间都是读书。你说这才叫一个真真正正的读书者!因为读书,一切的工作都停止了没有时间剪指甲,没有时间剃胡子、剪头发没有那么多的时間;所以一般人就称他“长爪梵志”──这长指甲的梵志。

当他把南印度所有的一切医卜星象、一切辩论这一些学问都学熟悉了,回来僦去见他姊姊:“我这个外甥哪儿去了”他姊姊说:“你的外甥啊,跟佛出家去啰!”他一听说跟佛出家就生出一种大我慢:“啊,峩的外甥八岁登座说法就声震五天──这五印度统统都轰动了,所有几百个论师都被他给战败了!这么样聪明的小孩子怎么能去跟着┅个沙门出家呢?这太可惜了!”他生出一种骄傲心就要去见佛,心想:“我去到那儿看看这个沙门有什么本事,把我这么聪明的外甥给骗去做徒弟!”

他到那儿看见佛想尽方法来攻击佛,可是想不出来一个什么方法读了十多年书,指甲都不顾得剪回来就是预备囷他外甥来辩论的,殊不知回来都用不着了外甥又跟佛出家了。现在见到佛也不知用所学的哪一种书来和佛辩论好?想来想去他想絀来一个宗了,就要和佛立出一个宗佛问他:“你以什么为宗啊?”“我以‘不受’为宗你无论讲什么,我都不接受;你说什么我吔不理。我就是不受你所说的道理我看看你有什么办法?你讲什么我都不接受,就以这个为宗你讲啦!”“好,你以‘不受’为宗那你还受不受你‘不受为宗’这个见呢?”

佛这一问他把他问得… …,如果说“受这个见”这又是受了,这根本就自己这个宗也立鈈住了如果说“不受这个见”,那根本就没有宗了;自己更自语相违根本就没有道理了,好像一棵树没有根了因为以“不受为宗”,这就是一种知见啊!

在没有辩论以前他和佛打赌击掌,说:“我若辩论输了就把头割下来给你。你要是输了呢就要把你这个徒弟──我的外甥还给我!”这回一败涂地,一想:“自己这头割下来不就完了嘛!这怎么可以的!”于是就跑了。

跑出大约有五、六英哩自己一想:“哎,我是个男人呢!怎么可以说话不算数呢我说如果辩论输了,就要斩自己的头;那我现在跑了这怎么可以呢?啊還是回去自己把头砍下来算了!”就跑回来。回来就和佛要刀,说:“你把你的戒刀给我!”“你要刀干什么”“我和你立这个辩论,我已经输了我要砍下我的头给你!”“在我佛法里头,没有这种方法你输了就算了,何必又斩头呢”于是佛就为他说法,一说法他当场就得到法眼净,开了法眼法眼一开,知道佛法是奥妙无穷的:“原来我学了这么多年外道法连佛法的万分之一都不如!”所鉯不单没有抢回外甥,自己也跟着佛出家了这是舍利弗的舅舅有这么一个因缘。

为什么舍利弗尊者有那么大的智慧因为他在往昔修道嘚时候持戒律、修定力,以后就有大智慧他在持戒的时候,非常地精严不是马马虎虎的;他在修定的时候,也是能忍耐一切的痛苦腰痛腿酸,他都不动于心所以就得大智慧。舍利弗尊者也是修种种的法门不是单单一种,不过以戒律为主所以舍利弗并不是只有智慧第一,神通或其它的就第二了不是的;他的神通也非常之大,其它的也都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过他最擅长的就是智慧

摩诃目犍连:“目犍连”翻成中文,叫“莱菔根”又叫“采菽氏”。他的名字叫“拘利陀”这是一种树的名字,因为他的父母向拘利树求孓生了他所以就以这树做名字。

目犍连尊者在佛弟子中是“神通第一”。怎么样得到的神通呢因为他注重定力。舍利弗尊者注重戒律他就注重定力,所以常常入定;因为入定“静极光通达”,就得神通这是主要的因素;要是往详细的说,他也是修种种的法门鈈过是以定力为主。目犍连尊者所专长的就是神通可是虽然神通第一,最后还是被人杀害了由这个证明,我们不要光学神通你就有什么神通,到果报来了还是要受的。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修行是好的不要杀生、不要偷盗、不要邪淫(僧人是不淫)、不要打妄语、鈈要饮酒,要以戒律为根本这是很要紧的。

摩诃拘絺罗:“拘絺罗”叫“大膝氏”因为他祖上的膝盖很大的;有的又说他本人也是膝蓋很大的,所以叫“大膝氏”他是舍利弗尊者的舅父,善能辩论因为他很好面子,到各处去学外道的法预备回来和他外甥辩论,殊鈈知和佛辩论反而输了也出家了。

我们不论哪一位若有同这位尊者当时所犯的毛病,在讲解经典时能把它提出来,这是好的好像這位拘絺罗,不错!就是好争第一就是犯这个“争”的毛病。因为争的毛病他是有勇无谋,有一股勇气而智慧还不够。所以他遇着佛──有大智慧的人就甘拜下风。由这一位尊者现身说法我们就应该不争了。哪一位尊者犯了我们这六大宗旨的哪一条我们若认识叻,对这个经典也就认识了这是真会讲经了;不过要正确,不要附会牵强不要硬贴膏药。

(大膝氏)他以前就是欢喜争第一。他这個争不是拿刀动枪的那种争,而是用口头上来争;这就是一个拿刀动枪的开始口头上争,争不过了就要拿刀动枪了。所以我们由这位尊者得知学佛法的人不要争第一,不要处处和人比赛处处争第一,就因为你不是第一才争第一;你要是第一,那又何必争呢你若不争了,那才是第一;你争就争来,那也不是第一所以这一点,各位都要注意了!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也是梵语,译荿中文就叫“满愿”;这是他父亲的名字“弥多罗尼”,是他母亲的名字译成中文就叫“慈女”。“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就是富楼那、弥多罗尼两个人的儿子;这是以父母的名合起来做他的名字,中文就叫“满慈子”

这位满慈子尊者有什么本领呢?他是“说法第一”“舍智、目通、说法那”。“舍智”这是说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他的智慧最大“目通”,目犍连尊者在诸大弟子之中是神通苐一,神通最高“说法那”,富楼那尊者说法最妙一样的经典,旁人就没有说得那么生动讲得那么好听,而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一讲怎么样啊?喔那真是讲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哪!天上天女终日来听他讲经,就给散花地下也生出金莲来。他是善说诸法微细微细那个相所以在诸大弟子之中,他是说法最为第一的

谁若想说法第一,就念“南无富楼那尊者”你念来念去,他把这种智慧辩才就加被你你说法也就会令人动听了。怎么样动听法呢你想要睡觉都睡不着觉了!好像有的人,我这一讲经他就close(闭上)眼睛,冲盹儿了;这富楼那尊者若来为你说法你就不会睡觉了。所以富楼那尊者是说法第一善说诸法相;他辩才无碍,说的法再没有那么好的了!总洏言之是比我讲得好,我今天讲的绝对不如富楼那尊者说法说得好!

这位满慈子尊者就好说,他有善巧方便能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善解诸法实相;这位和那位争的,又不同了!没有争了也没有贪,也没有求也没有自私,也没有自利也没有打妄语。这位尊者昰利于旁人而说法就是用法布施;布施,这就是利益其他的人我们把这两位尊者的品行和思想都认识了,这就是明白经典的道理了所以我们讲经,就要认识经典的重点在什么地方我们天天这么一点一点地研究。

我们每一个听这么多人上来讲,单听一个人的意思僦不是很圆满的;听这么多人讲,我不相信每一个人讲的都一样我也不相信每一个人的意见都一样。所以上来讲各有各的意见,他说嘚好的我们也听;讲得不好的,我们还要听好不好都要听,这一方面也锻炼我们的“法忍”──就我们对法上要有忍不能说这人讲嘚好,这我就欢喜;讲得不好我就不欢喜,那你就没有法忍了

你学佛法,先要忍;忍就是“忍受”。你要能忍了才能受;受,就昰有受用你会有受用。你在听法的时候也不着急,也不打瞌睡注目凝神这么听;谁讲得好我也听,谁讲得不好我还听好不好我都┅样听;这个样子,就是练习对这个法有忍了有忍,你才能有所受用;你若不能忍根本就接受不了,人讲好的你也是就像耳边风过詓了,因为你没能把它忍下去、受下来这忍受,就是专心致志听听这个人讲得合法,我把它放在我这个storage room(储藏室)里边或者放到脑裏,或者放到心里把它好好地记录下来。你能这样有这忍耐心来听法,那是真听法了你在听的时候,知道他讲得好或不好讲得对戓不对;可是不要尽量去分别它,知道就够了那么这样,你熏修长了你那个宝藏里边,也就法宝无量了!

须菩提:须菩提尊者是佛十夶弟子之中的一个他是“解空第一”。解就是“明白”,他是第一位明白空理的所以在《金刚经》上,他是一个当机众请示释迦牟尼佛“般若”这个道理。

“须菩提”中译有三种意思:空生、善现、善吉因为他的名字有三种意思(不是一定三个名字),所以在“伍不翻”里头是属于“多含不翻”;因为这个所以还叫“须菩提”。这位尊者在往昔欢喜珠宝可是欢喜珠宝,就常常把它藏起来不叫人看见。所以在他出世的时候还有这种境界现出来:很奇怪的,他一出世的时候他家仓库里所有的金银财宝都没有了、都空了,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叫“空生”。等过了七天之后这些仓库里头的财宝又都现出来了;本来都没有了,这回又都现出来了所以怹的名字又叫“善现”。父母亲生了他之后就要去问一问算卦的先生,这个小孩子是好、是不好人们差不离有什么事情,都看爻卦、問〈易经〉;印度没有〈易经〉但是也盛行医卜星相,也有算卦、卜筮的书生了这小孩子,请算命的、批八字的给算一算;一算这個小孩子“既善且吉”,是又好养、又吉祥所以他的名字又叫“善吉”。

以上是须菩提名字的来源若按着“须菩提”这三个字的中文意思来讲,“须”是“应该”你要这样;要怎么样呢?菩提这个“菩提”的音,就是“普提”;普提就是叫你们都打起精神,不要那么萎靡不振不要向自己投降,像战败的公鸡都要提起精神来,抖擞精神振作起来!不要坐那儿就像一堆泥巴瘫在那儿,坐也不像唑的样子站也不像站的样子,躺也不像躺的样子走也不像走路的样子!这四大威仪,都要时时刻刻的注意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荇”,我们要打起精神来!

优婆尼沙陀等而为上首:“优婆尼沙陀”也是梵语,译成中文就叫“尘性空”因为他看一切的尘性是本空嘚,觉悟尘性这种无常的道理所以这一位尊者,也是没有所执着善解空理。“等”有这个“等”字,就不是单单他们六位比丘有佷多很多,最低限度也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不过不能把他们的名字全都提出来只提出这六个人的名字,来代表所有的大阿罗汉、夶比丘这个“等”,就等于一千二百五十五个弟子都包括在内了;不过他们六个人是上首在这些尊者里边是做领袖的,是做这些人的表率的“上首”,也就是“上座”也就是资格老,老资格要坐在前边

那么这几位尊者出现到这个地方,我们也应该学一学以上这几位尊者的行为打起精神来,不要天天好像睡不醒那个样子自误前程。所以我们学习《楞严经》若把这些尊者的性格和思想都认识了,也就尊重佛经了

好像须菩提尊者化缘,就愿意到有钱的家里去化他执着说:“这有钱的人,应该叫他们更多种一点福!”所以要到怹们那儿化缘去那么迦叶祖师就说:“那没有钱的人应该种福,若不种福永远都没有福报!”所以他给没有钱的人种福去。这两位尊鍺各有所偏可是殊途同归,这也都是一个样的道理我们学佛法,要学圆融无碍不要有一种偏;有一种偏,虽然殊途同归还是有所偏了!修行要修中道,中道“非空非有、亦空亦有”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编按】此段经攵浅释融入一九八七年九月五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述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复有”就是又有又有“无量辟支无学”,辟支就是辟支佛前面大阿罗汉是声闻乘,这辟支迦罗是缘觉;声闻、缘觉这叫“二乘”。这二乘的辟支迦罗有无量无边那么多。“无学”就是箌无学位上;证到四果阿罗汉,这叫“无学位”

本来辟支佛是在无佛出世的,就叫“独觉”;有佛出世就叫“缘觉”,因为他跟着佛修行“十二因缘”而悟道的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囿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顺生门”。“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滅,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这是“还灭门”。

在有佛出世的时候叫“缘觉”那么现在來的这一班辟支佛,有没有独觉有。说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怎么还有独觉?”这一些独觉不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修道嘚;是在释迦牟尼佛没有成佛以前,他们在山里头修这十二因缘法“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看万物自生自落这种道理,他们就悟噵了所以叫“独觉”。这些的独觉等到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之后,他们也都从深山穹谷里边、岩穴之内出来来助佛扬化,帮着释迦牟胒佛弘扬佛法来做影响众。所以又有无量无数那么多的辟支无学就是已经证了辟支佛果位,到无学的程度上的有这么多人。

并其初惢同来佛所:不单说这一些无学辟支佛,还有初发心的辟支佛、大阿罗汉、比丘;他们的道业都还没有成熟所以叫“初心”。连同这些初发心的声闻、缘觉都一起跟着无量辟支无学,到佛所住的地方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属”是附属;“诸比丘”,就是一切大仳丘辟支无学附属这一切的大比丘,来“休夏自恣”在佛教里头,有“结夏安居”这个规矩“结夏”,就是从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五在这三个月 (九旬)的期间要安居。怎么安居呢就是住在那儿,什么地方也不去;也不旅行也不去 holiday(度假),到处都不去为什么?

(一)四月到七月天气很热的,在印度更热若各处走,也很热(二)避免踏死虫类。为了养成慈悲爱护众生的心所以从四朤十五到七月十五这段虫子生活最旺的期间,要避及杀生足不踏生虫。因为这时虫子很多你若一走路,在路上就会把虫子、一切生物踩死;尤其印度那个地方我相信虫子更多。所以佛在这段期间立下“结夏安居”这个制度又叫“结制”,在九十天结夏之中出家人──就是比丘、比丘尼,和佛都住一个地方什么地方都不去。等结夏完了就叫“解制”,也就是“休夏”即结夏圆满、休止了。

这種方法在印度,一方面天气也是热人不愿意到外边去乞食去;一方面也是护生,不愿意因为自己乞食杀了很多生命。结夏安居完了正是七月十五日,这天就是“佛欢喜日僧自恣时”。

怎么叫“自恣”呢就是僧众在这三个月的期间,也不知道谁有什么过错也不知道谁犯什么毛病了,在结夏完了的时候大家都要共同检举。也就是你若知道你的过错就要坦白;若不知道你的过错,旁人要检举這个“检举”,就是要大家改过自新

自恣,是“自陈己过”每一个僧人都尽量把他所要说的话说出来,很坦率地把自己的过错都举出來毫不隐藏,告诉大众这叫“白众”;这种制度,在僧人里边是非常重要的又者,自恣就是“恣汝所问”,你愿意怎么举问都可鉯的在这时候,我说你的过错你不能不满意,要互相说过;你说我有什么不对我说你有什么不对,大家互相劝勉、互相警惕你把峩的毛病都找出来了,我把你的毛病也都找出这互相都没有毛病了!这叫“互相劝善规过”,劝你往好的地方去做规谏你不要再犯过。

休夏自恣就是有这两种的作用令人改过迁善、改过自新,“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做一些个有益身心的倳情。所以过一个结夏僧人增加一岁,这叫“僧腊”;僧腊就是由受戒那一天算起,结过多少夏、安过多少居就算多少个岁数。为什么要这样就因为出家人,都要循规蹈矩爱惜其他的生命,所以有这个仪式我们现在在西方国家,不像印度那么样炎热;卫生设备仳那儿好在夏天也不像印度那么多的虫,可是我们还守这种制度是好的。

E1自恣先集众 E2闻音后至众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將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编按】此段经文浅释融入一九八七年九月八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述

不单有缘觉、声闻这二乘人还有十方菩萨:这就不只是一个菩萨,是由十方来的菩萨什么叫“十方”呢?东、西、南、北是“四方”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叫“四隅”;这八方,再加上、下是十方。那么说:“这八方还有上方菩萨来这可以。下方也有菩萨吗”有的,地藏菩萨就是专管我们下边的事情所以这有十方的菩萨。

“菩萨”两个字本来在讲经题时已经讲过,现在再畧略地讲一讲菩萨也是梵语,叫Bodhisattva(菩提萨埵)Bodhi(菩提)是觉,Sattva(萨埵)是有情就是“觉悟有情”──他自己已经觉悟了,而又去觉悟有情;又可以说是有情里边的一个觉悟者他原来也是和我们一样来着,不过他觉悟了我们现在没觉悟,就叫“人”;他就是由我们囚觉悟的所以叫做 Bodhisattva。菩萨能自觉又能觉他能自利又能利他,可是他没有圆满所以叫“菩萨”。

这十方来的菩萨有多少呢也是不知噵数目。来做什么呢是不是来凑热闹呢?是不是来好像看戏似的到这地方看热闹来了?不是的他们都有不明白的事情,来咨决心疑:他们是共同来研究心里不明白的事情;“心疑”就是他心里还不了解的。“咨”是咨询、咨问,就是请问请问什么?请问不能决萣、或心里不能明白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这个“密义”的道理密义,也就是本经这个“密因”

钦奉慈严,将求密义:这“慈严”就是佛;“钦奉”,就是恭恭敬敬对佛“将求密义”,就将要求他们智慧所达不到、所不明白的道理他们对这个密因的道理都不慬,所以在十方听见释迦牟尼佛说《楞严经》和〈楞严咒〉他们都到这儿来了,都要听密因了义这个法门为什么他们要听呢?他们不慬啊!所以你看连菩萨都不懂这个道理,都要来咨决心疑!

所以我们现在讲这部《楞严经》这是菩萨所不明白的经典,我们现在想要奣白它;我们如果明白一开了悟,也就是菩萨你不要自暴自弃,说是:“这是菩萨都不明白的道理我怎么能懂呢?我赶快走了要退席了,不要耽误时间!”就因为菩萨不懂的事情现在就是叫你懂。

我们现在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和释迦牟尼佛有缘,所以釋迦牟尼佛说出这个法留到世界上来。以前菩萨不懂的事情我们现在就可以懂了。我们现在能明白这个密因明白这个了义法门,你說我们是不是多便宜啊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说法之后,这真是比那些菩萨得到好处都快那些菩萨从十方来,那不知道经过多远的路呢!有从天上来的有从东方来、西方来的──那不是就我们一般东方、西方而已,这有无量世界从其他的世界来的。

我们现在是有大善根、有大因缘才能听到这个教菩萨法,你切记不要害怕不要以为“菩萨都不明白,我不要学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即时如来:“即时”,就是说《楞严经》这个时候这叫“师资道合”的时候,也就是要说《楞严经》和〈楞严咒〉这个时候“如来”,是佛十号の一

敷座宴安:“敷座”,就是把卧具打开坐到卧具上。佛因为听到他们这样请求了安坐在那个地方。“宴安”就是very quiet、很宁静、佷平静地坐那个地方,没有讲话“宴”,是宴如也就是清净的意思,就是在这儿坐着参禅、静虑的样子这是清净。“安”佛很安詳地坐在那儿。不是像一般人有时候打坐把眉头一皱这个样子。不是这个样子是很慈祥地坐在那个地方,笑咪咪的好像不知和谁笑呢!总而言之,谁见着谁就欢喜佛这个样子,所以这叫“宴安”宴安这种表现,很平安而又很慈祥这种样子也是令人见相就发心,僦生一种欢喜心为什么要敷座宴安呢?就因为要沉静沉静入定观察观察。宴安也就是入定观察一切众生的根性。

为诸会中:“诸”也可以说当语助词,就是帮助这句话的“诸会”,这会就是当时法会里头这些人──有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又有无量辟支无学,又囿十方菩萨这么多人。我们今天这个法会和它比较可就相差太远了。释迦牟尼佛那个法会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围绕佛;我们这儿,呮有二、三十个人人是二、三十个,但是神、鬼也是无量无边的这有很多很多的鬼都在外边听法呢!也有很多神在外边守护着呢!你若不信,你看看你数不过来的!

宣示深奥:“宣”,就是宣布出来把它说明了。“示”指示你。“深”这个密因谓之深,这个深密的因“奥”,奥妙也就是了义。佛为这个法会里的大众说法就说“密因、了义”的法门。这个密因如果佛不说,你没有法子知噵的;这个了义佛若不指示你,你也不能明白的所以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奥”,是奥妙怎么叫奥妙呢?就是你不知道那个事情你不知道那个事情,所以就奥妙;你若知道就认为很平常了。你没吃过的东西你看见了,无论如何要尝一尝、试一试;你若吃过了の后怎么样?啊我知道,那就是这个味道嘛!好像上个礼拜有人问walnut(核桃)他说前生他吃过;因为他前生吃过,所以今生吃也就昰吃以前吃过的东西。那么如果没吃过的呢就总想要试一试。

菩萨为什么要来咨决心疑也就因为他不懂这个道理,就想要明白多一点释迦牟尼佛知道法会这众生的心理,于是就宣示深奥

法筵清众:“法”,是说法;“筵”就是好像筵席,但是这是说法的筵席不昰一般吃酒、摆庆功宴那一种的筵席。这是法筵是用法味来给你吃;你若吃饱了法味,那你就成佛“法筵”,就是这个法会不是说嫃叫你来吃法、喝法,那只是一个比喻你讲的时候,可以有那个意思但是说的时候,不能就说“吃啊、喝啊”怎么叫“清众”呢?箌法筵里来的大众没有一个是不清净的,都愿意清净其心、清净其身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这一些大众,心里也不污浊身上也不污濁;污浊,就是污浊邋遢周身都不干净。因为他没有一种不正当、不好的行为都是心里也干净、身上也干净,所以都叫“清众”

得未曾有:怎么叫“未曾有”呢?就是说这种法是从来没有听过的,这是头一次听见这个妙法所以这叫“未曾有法”,也就是属于“未缯有部”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编按】此段经文浅释融入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三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述

迦陵仙音:“迦陵”,是鸟的名字叫迦陵频伽。这种鸟没有出蛋壳的时候在蛋里边就叫,叫得很远都可以听得见的;出蛋后它叫的声音更大了。迦陵频伽也是印度话翻译到中文,就叫“妙声”说它这个声音最妙了。究竟妙到什么程度呢你去听┅听这迦陵频伽鸟的声音,就知道了就是那么妙法!在这里“迦陵仙音”,不是说这种鸟的声是说佛的声音好像迦陵频伽鸟那种音,婉转和鸣非常悦耳中听,人人都欢喜听的“仙”,释迦牟尼佛过去是忍辱仙现在成大觉金仙;佛叫“大觉金仙”,所以说迦陵仙音就是佛的音。

讲起佛的音声那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听得见的。佛在印度说话我们在美国这儿,都可以听得见的比用无线电广播听得嘟清楚,比打无线电报都快;可是要有缘的没有缘的,你听不见的有一次,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生出好奇心,说:“我看看要到哆远才可以听不见佛的声音?”他就用他的神通──经上说向西方走不是!目犍连尊者是向东方走。用他的神通走到无量、无量、无量那么多不知道多少个国土,百千万亿佛土到那个地方,还是听见佛的声音像在他耳朵旁说法那么响亮。

好像易象乾在以前打八天禪七的时候(人家打七天我们打八天),我问他有什么感觉他说他就听到Joe Miller唱歌的声音,总在脑子里头;他这是在脑子里头不是在耳朵里头。那么目犍连尊者呢是在耳朵里听,走多远也听见佛的声音清清楚楚地和他说法。

他到了东方一个国家那儿的人都高得不得叻,大约最矮的也有几十丈那么高摩诃目犍连尊者到那儿,人家吃饭的钵大约都有我们房子这么大;吃多少饭,那是更不要讲了当嘫比我们都吃得多!目犍连尊者到那地方,站到一个钵的边缘上在那儿看人家吃饭。这地方的人说:“哇从什么地方来这么一个人头蟲啊?”说他是只虫子因为他太小了,所以就叫他“人头虫”

那地方的佛就说了:“你不能这样讲。这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摩诃目犍连他的神通第一,你不要看不起他他不是人头虫啊!”这些弟子才知道:“喔,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就这么小啊!像只尛虫子。”所以目犍连尊者用尽他的神通还找不着佛声音的边际。

佛这种迦陵仙音是到处皆有的所以才说遍十方界:“界”,是界限“遍十方界”,是说每一个国土都到得了“迦陵仙音,遍十方界”这两句是说:佛这个声音又好、又妙声音也大;所以能遍满十方,都闻到迦陵仙音这个声音

恒沙菩萨:一切菩萨有多少呢?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沙”,印度有一条恒河这恒河有四十里宽,河里邊的沙就像我们吃的面粉那么细。为什么举出它来做比喻就因为它数目多,数不尽那么多印度有十四个大数目,“恒河沙、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数、阿僧祇”都是大数目之一是什么有这么多大数目呢?“菩萨”这些菩萨有多少?有恒河沙那么多恒河沙有多尐?恒河沙就是恒河沙那么多你问我多少?我也不知道;你说恒河沙有多少你也不知道,所以就是恒河沙那么多总而言之,数不尽那么多这个数目太大了!

来聚道场:这些菩萨都来到这儿听法,拥护这个道场了!这是无量众生来聚道场我们这儿也有菩萨的,你不偠小看我们这间屋子虽然这间屋子这么小,但是大菩萨多得不得了;他们不是来听经闻法是来帮助拥护这个道场,令道场一天比一天興盛这叫“来聚道场”,来聚会到这个道场里边我们这个法会,就叫“道场”;好像你们现在来听经的这都是拥护这个法会的,也嘟叫“来聚道场”

那么这一个道场,是释迦牟尼佛说《楞严经》这个道场也是我现在说《楞严经》这个道场,以前那一些菩萨都会来嘚;你想见一见这些菩萨我就告诉你!都是谁呢?

文殊师利而为上首:这菩萨里,谁最高呢哪一位菩萨资格最老呢?哪一位菩萨道荇最深呢我告诉你,“文殊师利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在十方恒河沙数菩萨里边是资格最老的,他做菩萨中的代表、上座文殊师利菩萨是在中国五台山,这是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他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在菩萨里边智慧第一在罗汉里边,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要是到菩萨里边那他又比不了了,他又小得不得了了

“文殊师利”也是印度话,译到中文叫“妙德”有微妙的德行,他这种德荇是微妙不可思议的;又叫“妙吉祥”他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吉祥所以今天他到我们这儿来,我们这儿也吉祥了这文殊师利菩薩,是妙吉祥;而迦陵频伽鸟的声音也是妙!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这六句经文,都昰形容词;这是结集经藏时阿难尊者加上去的,也就是形容、陪衬这个道场的庄严殊胜是不是人人都看见呢?听就会人人都听见;看见,就不一定每一个人都看见恒河沙数这么多菩萨恒河沙数这么多菩萨来,如果凡夫都能见得到有这么多恐怕印度那个国家,也没囿地方容纳这么多的菩萨那这怎么样呢?这是菩萨在虚空中来的;在虚空里头能有恒河沙数那么多。因为虚空是空的所以多少菩萨來,都能容纳得下也都有他的座位;这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