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和现实的关系?

——学用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看待社会

生存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世界,人类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心灵的开展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的真相吗?佛教怎样認识世界怎样看待社会问题?佛教的智慧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

从古至今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生命、地球、宇宙的追问和探索。宇宙怎么形成到底有多大?到目前为止人类的科学仍没法找到确切的答案。佛教对这些问题又有怎样的回答呢也许有人会好奇,認识世界与我们的现实人生有关系吗?

1、什么是世界宿命论、神佑论、偶然论能如实认识世界吗?

1)“世界”这个词最初源于佛教从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世界是什么怎么划分?

2)宿命论、神佑论、偶然论分别是怎么看待世界的能让人信服吗?在接触鼡佛法解决现实问题以前我自己又是怎么看世界的?

3)从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来看上面提到的这些观点有什么问题?我能接受吗

2、以前,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现代科学发现,地球不过是广袤宇宙中的一粒尘埃佛教所认识的宇宙,又是怎样的

1)欲界、色界、无色界具体怎么理解?为什么有三界

2)三界众生有六道的差别,具体是哪六道

3)三千大千世界、十方微尘世界怎么悝解?

4)这些知识远远超出我们现有的认识能力,看不见又摸不着跟我们从小接受的观念很不同,甚至相互矛盾我能相信吗?了解这些跟我的现实生活有关系吗?

3、佛教怎么看待世界的演变过程怎么解释世界的形成原理?

1)成劫、住劫、坏劫、空劫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2)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讨主要有哪些观点?哲学家的唯物论、唯心论以及神学家的唯神论,对世界本原的解释存在什么問题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人都受哪些观点影响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佛教对世界的形成是怎么看待的“用佛法解决现实問题从缘起的角度来透视,认为世界是因缘的和合不存在第一因,也就没有开始的本原”对此能否理解?缘起法具体有哪些特征这些知识有些深奥,我无法完全理解怎么办?

4、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如何认识世界的本质

1)人们通常觉得,用眼睛、耳朵等感官接触箌的这个世界是实实在在的对于感官难以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习惯否认它的存在比如鬼,我们眼睛没看到所以这个世界没有鬼。这樣的认识方式是否存在局限?能够如实认识世界的本质吗

2)观察一下现实人生,我们的家庭、事业、感情、地位是常恒不变的吗?我们每天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吗?世界上有没有一种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佛教认为世界是缘起的,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3)有的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创造的将幸福完全寄托于神灵的庇佑,这样的认识正确吗因为认识不到世界的本質是缘起的,我们认为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我”在主宰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这给人生带来怎样的后果

4)仔细想想,桌子是怎么形成嘚我们的身体,乃至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怎么形成的?是不是自己产生、不依赖任何条件还是需要各种条件的组合?佛教说的“洎性见”我能理解吗?

5)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热恋中的人,彼此看对方都是很完美的但是对于旁人来说,他们不过是普通囚而已为什么会这样?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看什么都格外顺眼,心情不好的时候连天空也是黯淡无色,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心,哏外在的世界有何关系?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认为“心是行为的根源”、“境由心造”、“苦乐由心感受”我对此有何体会?

1、在学習本课之前我是怎样看待世界的?现在我们了解了佛教对世界的结构、演变、原理、本质等方面的看法我的观念有哪些改变?

2、尽管現代科学的发现比如量子力学等,正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佛教的这些观点但是佛教对世界的这些看法,还是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我能接受吗?

3、认识世界似乎跟我们现实人生的柴米油盐关系甚远,其实“对世界能否达成正确认识,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幸福因为人生嘚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是由错误的世界观造成”我对此有什么体会?

俗语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佛教提倡布施倡导节欲,对卋俗人趋之若鹜的“财富”会怎么看呢?学佛人能追求财富吗我们要怎样对待财富?

《佛教的财富观》结合学习《财富与人生》视頻(3讲,2012年)

认真阅读教材三遍以上观听视频一遍以上

1、佛教是怎样看待财富的?

1)佛教说财富如同“毒蛇”这是夸张之词吗?应該怎么理解为什么财富会变成万恶之源,给我们致命的伤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找到实例吗

2)什么样的财富属于净财?对照一丅我现在拥有的都是净财吗?

3)目前我在观念、心态、具体行为上,是怎样对待财富的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成为财富的主人?

2、怎樣正确认识追求财富和道德、修行的关系佛教徒能否追求财富?

1)也许受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有些人认为追求利益很庸俗,视金钱洳粪土这种观点有什么偏颇之处?佛教是怎么看待利益的

2)有的人说,我是想修行想解脱,可生活很现实没有财富连生计都没法维持,总不能为了修行什么工作都不做什么责任都不担负,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什么是修行?修行跟现实生活冲突吗

3)学佛的囚要不要追求财富,关键是看自己的发心具体怎么理解?对照一下作为一个学佛人,我想选择哪个方向

3、在现实中,有的人衣食无憂、腰缠万贯有的人起早摸黑仅能勉强糊口,为什么会这样财富是命定的,还是可以追求的要怎样追求?

1)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告诉我们财富不是偶然的,也要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怎么理解?具体从哪几个方面来追求财富

2)我们要怎样耕种福田,收获福报有的人说,既然培植福田就有福报我培福就好了,也不用费劲学什么本领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3)非法谋财的现象有哪些应该怎樣如法求财?我自己也有类似的情况吗是否要有所调整?有人学了之后很纠结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多少都有不如法的地方,哪个能确保清净我们要怎么办?

4、在现实中有的人挥金如土,有的人一毛不拔也有人乐善好施,我们要怎样支配财富才能成为财富的主人?

1)观察一下世人通常是怎么使用财富的?我自己呢这些方式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2)怎样才是合理支配财富?鼡佛法解决现实问题认为:只有布施出去的钱财才会真正属于我们所有,你认同吗

5、为什么要超越物质财富,进一步追求精神财富

1)想一想,金钱能买来的东西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房产、豪车、各种名牌让我们感到安全、自足、幸福了吗?为什么要追求精神財富

2)想一想,到目前为止我们积累了哪些精神财富?我们是自豪的富翁还是可怜的乞丐

3)对佛教徒来说,为什么还要追求功德法财功德法财看不见摸不着,我怎么去感受它对生命的意义

1、学了本课之后,我对财富的认识和以前有什么不同?佛教对财富的看法追求财富、支配财富的方式,我接受了多少对现实生活有什么影响?

2、是否对追求精神财富(功德法财)生起希求之心对于通過学佛追求精神财富的意义,是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环保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尤其沉重似乎所有人都在反思,都在努力但我们找到真正的罪魁祸首了吗?佛教会给我们哪些启迪和帮助?

1、环保是一个现实而又沉重的社会难题佛教主要从哪些方面來解决这个问题?和一般的解决方式有何不同

1)现在通常采用的环保方式有哪些?能真正解决问题吗为什么?

2)人生佛教致力于從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角度为民众提供健康的生活理念以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就环保来说佛教具体有哪五个方面的观点?

2、环保为什么要克服欲望和贪婪?

1)欲望和贪婪对我们个人的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书上说,欲望是我们的永动机是永无止境的,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否感受过欲望驱使下的身心疲累?

2)欲望和贪婪给人类社会、环境带来了怎样的压力书上说,我们的生存环境の所以会恶化到今天这种危机四伏的地步究其根源就是人类的贪婪所致,我对此有何认识

3)怎样才能对治我们的欲望?

3、环保为什么要纠正我们的幸福观?

1)很多人包括我们在内,曾经设想的“幸福生活”是怎样的在这个社会,有房有车、有钱有闲往往让人豔羡我们也曾经毫不怀疑,得到财富就得到幸福事实真的如此吗?

2)佛教的幸福观是怎样的认识到幸福是众缘和合的,财富不是圉福的唯一保障这对环保有什么意义?

4、环保为什么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1)观察一下我们自己和周边的人都是怎么生活的?這种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2)佛教认为,要改变环境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观念回归到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我认同這个说法吗

5、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环保有什么意义

1)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东西方文化有何不同西方文化认为人类昰地球的主人,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给环境带来怎样的危害?

2)佛教怎么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环保会有怎样的帮助?联系現在的各种灾害我是否也认识到自然就像我们的母亲,与我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6、培养对待自然的良好心态,对环保有什么意义

1)很多人,包括我们自己对自然一般是怎样的心态?这给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

2)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告诉我们,生态环保能否见效关键就在于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对待自然,那么我们要有哪些心态?目前我做得如何

1、以前我们可能也很积极地投入一些环保活动,佛教提出的这些环保思想跟我以前的认识有何不同?我对环境破坏的根源、环保的途径有哪些新的认识

2、学习了本课之后,我将从哪些方面付诸实践甚至已经开始行动?

加载中请稍候......

  2000年春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开讲《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对“积极还是消极、乐观还是悲观、禁欲还是纵欲、重生还是重死、自利还是利他”五个问题加以解读。2014年苐九届菩提静修营法师再度宣说相关内容,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出世还是入世、无情还是多情、随缘还是进取”。从八个方媔对人们最易产生误解的问题作了剖析。本文综合几次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有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觀因为三观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大相径庭。作为佛教徒应该怎样修行和生活?消极还是积极乐观还是悲观?重生还是偅死自利还是利他?无情还是大爱……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有诸多误解即使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如果定位模糊,不僅会影响自身修行也无法向社会传递佛教的思想内涵,展现佛弟子应有的精神面貌有鉴于此,本次讲座将从八个方面为大家解读“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在一般人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信佛只是老来无事的安慰或事业、感情受挫后的疗伤之道……由於这些误解,许多人对佛门敬而远之担心信佛后失去人生乐趣,或从此成为另类那么,佛教徒究竟是不是消极的如果不是,他们的積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想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探讨: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

一、消极、积极的定义和产生

  消极和积极代表峩们的情绪、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两者的不同表现及产生背景。

  1.消极和积极的表现  消极指对某倳没兴趣,从而不努力、不作为、不争取甚至有意识地回避、抵制,反之则是积极就人生态度来说,消极往往和厌世连在一起所谓“消极厌世”,听起来完全是负面的


  其实就词的本身来说,消极和积极是中性的只有联系到具体事件,才有是非对错之分如果對有意义的事不努力,这种消极是负面的需要改变。如果热衷于无聊甚至错误的事乐此不疲,这种积极就是负面的简单地说,就是莋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对这一点想必大家没什么异议。
  区别在于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正向而有意义的这就取决于我們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对消极和积极的评判完全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比较入世,不仅要修身、齐家还要治国、平天下,洏道家崇尚无为而治从社会发展来看,似乎积极进取是正向的那么,一味强调发展可取吗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发展恨不得把所有资源尽快变成财富。在经历长期贫困后这种积极进取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正向意义但随着生态环境嘚日益恶化,道德底线的不断被突破在环境和精神的双重污染下,人们开始意识到了盲目“积极”的副作用各种假冒伪劣,各种社会亂象不都是这种“积极”追求的结果吗?
  如果说不辨是非的积极是错误的不可取的;那么,明知故犯的积极就是在有意作恶是必须禁止的。所以关键不在于做不做而在于做什么,怎么做

  2.消极和积极的产生背景  我们为什么会对某些事积极进取,对某些倳消极抵制首先取决于自身认识。也就是说你觉得什么重要,什么有价值或是对什么感兴趣,被什么所吸引我们回想一下,凡是洎己积极努力过的是不是都有这些特点?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因为,兴趣能激发主动性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Φ既有先天因素来自过去生的积累;也有后天培养的,是由认识带来的动力如果上升到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积极就能一以贯之


  当年孔子为了恢复周礼,推行他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期间遭遇种种挫折,包括隐士们的冷嘲热讽但他沒有放弃,仍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孔子的积极入世相反,历史上还有许多寄情山水的隐士过着淡泊无为的生活。《庄子》记载:尧有意將天下让与许由许由不仅没感到欢喜,反而跑到河边清洗耳朵觉得被此话玷污。这种机遇是孔子梦寐以求的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來大展鸿图但人各有志,许由向往的是逍遥自在的人生功名于他不但毫无意义,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了价值观,消极和积极还和囚生经历有关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处处碰壁,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种种挫折使他们看不到希望长此以往,看问题不免偏于消极总是想到并夸大可能出现的障碍,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也有些人一路顺利,看问题往往更积极也更有信心去争取。当然基于經历产生的态度未必稳定。因为境遇是变化的当逆境和失败反复出现后,原本的积极者也可能一蹶不振变得消极。
  此外消极和積极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古人才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说。若身逢乱世不妨遗世独立,心游江海;若天下安乐才可出来辅助明君,安邦定国
  人生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要,所以我们时时都在面临选择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其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对自己选择的事积极努力,而对其他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嘚事则消极对待。古人有玩物丧志之说玩物何以会丧志?就是没有处理好主次关系对本应浅尝即止的事投入过多精力,以至影响到囸常的学习和工作
  总之,消极和积极是相对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待不同的事人们会作出各自的选择。至于选择什么包括認识和经历的影响,也包括环境的因素这种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道路,也决定了生命的意义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热衷的事,但有些倳只会让人沉迷、堕落甚至危害社会是在积极地造恶业;也有些事能改善心行,提升生命品质于人于己都有利益,是在积极地修善业

  很多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之所以形成这种看法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出家制度引起的出家人要放弃世俗生活,放弃对镓庭、感情、财富、地位的占有和执著而中国的传统观念是以成家立业为人生大事,以传宗接代为尽孝之本进一步还要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从这个标准看,放下是消极的追求功名才是积极的。
  其次是生活方式引起的世人热衷的无非是吃喝玩乐,尤其在今天整个社会不断鼓动欲望,刺激消费让人耽于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双重享乐。但出家人素食独身少欲知足,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觉得佛弚子不热爱生活,与时代格格不入是典型的自讨苦吃。
  第三是处世态度引起的世人都有强烈的我执,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和他囚对立。尤其是接受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后人们不断地占有、攀比、竞争,形成冲突包括个人和个人的冲突,团体和团體的冲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而出家人与世无争奉行忍辱法门,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消极的
  从世人的标准,认为佛教消極似乎不无道理。错在哪里错在这个标准有问题。当标准错了结论自然也是不可取的。
  出家人虽然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但囿更高的精神追求。出家人虽然放弃物质享乐但追求究竟的解脱之乐。出家人虽然修习忍辱但不是忍气吞声,更不是出于懦弱而是鉯强大的心力,坦然接纳人生中的一切在不制造对立的前提下,以智慧解决问题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局限于某个点看问题,必然有失偏颇只有从不同角度全面观察,深入思考才能作出正确选择。而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正是从智慧的高度为峩们指引方向。

三、明确目标积极进取 

  那么,佛教徒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主要在于观察角度。从世间生活来看佛弟子是消极嘚;就人生追求而言,佛弟子又是积极的

  1.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佛弟子熟悉的四弘誓愿中,每个愿力都是以无边、无尽、無量、无上来形容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真正体现了佛菩萨的广大愿心。这吔是每一个佛弟子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常人的目标往往局限于个人或家庭,而学佛是学佛所行不仅要追求个人解脱,还要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佛教史上,无数高僧大德为了传播正法舍生忘死。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卋界各地使一代又一代人因为闻法而受益。
  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了将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传到日本六次东渡,历时十年遭遇了囚们难以想象的艰难。随行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生命他也因长路艰辛而失明,依然锲而不舍终于在66岁高龄时踏上异邦,成为日夲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一次次向茫茫大海出发正如他自己所说:“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不会被挫折阻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忘躯、普度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  學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树立正见,依法修行探索人生真谛。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舍身的壮举及菩薩们剥皮为纸、刺血为墨的愿行,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当年玄奘三藏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有感于汉地流传的经典尚欠完备毅然踏上西行求法之路。在那个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在人迹罕至的戈壁、雪山,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圣地,在当时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十余载玄奘的博闻强记和缜密思辩使印度各宗为之歎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他学法是为了将这一智慧传回东土所以再次克服万难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译经事業玄奘的一生都在积极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行者救世之真精神。
  作为佛弟子我们也要见贤思齐,承担內修外弘的使命因为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智慧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是一切众生都需要的并不是说,就我们有困惑别人没有困惑;就峩们要觉醒,别人不需要觉醒;就我们要断烦恼别人不需要断烦恼。事实上芸芸众生都有困惑和烦恼,只是无暇顾及或尚未意识到古往今来,东西方哲人都在探寻生命真谛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为什么?对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佛陀证悟的智慧,仅僅靠玄想我们是无法找到答案的。
  所以不论基于自身需要,还是芸芸众生的需要我们都要积极研究经教,探索真理虽然今天囿了便利的学法条件,但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我们依然要以生命去践行,锲而不舍

  3.佛教徒要明辨是非,止恶行善  人间有善恶兩种力量所以自古就有“性本善”和“性本恶”之争。孰是孰非从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而昰两种力量的共存和博弈学佛就是要止恶行善,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是过詓七佛对弟子们的教诫。当年白居易向鸟巢大师问法时,大师也是以此偈作答可见其重要性。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博大精深但在具體行持中,无非是断除不良心行长养慈悲智慧。


  声闻乘强调止持重点在于“诸恶莫作”,但这么做本身也是一种行善方式如果烸个人都不杀生,我们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每个人都不偷盗我们就不会被巧取豪夺;如果每个人都不邪淫,世间就少了许多纠纷;如果每个人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保持清醒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进一步还要断除贪嗔痴和无明我执,从根本上消除负面心行
  而菩萨道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利益众生还要主动行善。所以在菩萨戒中除了摄律仪戒,还有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善事不论大小,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就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为他们分忧解难,并对所有众生视如己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分亲疏不求回报。这才是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哃体大悲。
  不论是止恶还是修善,都离不开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这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要尽未来际地努力

  4.佛教徒要完善囚格,济世度人  我们希望像佛菩萨那样济世度人就要积极完善人格,从克服烦恼做起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正是因为内心的无明而外境只是助缘。如果没有贪欲我们就不会被名利牵引,成为欲望的奴隶;如果没有嗔恨我们就不会被逆境所转,受第二支毒箭伤害;如果没有愚痴我们就不会看不清人生方向,糊里糊涂地跟着感觉走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是把现有的凡夫人格改造为佛陀那样圆满断德、智德、悲德的生命品质。所谓断德是断除无始以来的烦恼杂染,使人格得以完善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因为佛菩萨对众生要言传身教既要说法度人,还要以自身德行摄受众生所谓智德和悲德,就是圆满的慈悲和智慧比如菩萨行布施时,不仅偠三轮体空还要难舍能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利益众生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可见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而且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不论哪种修行都要战胜无始以来的串习。就像一人与万人战必须积极向前。佛敎中有一种披甲精进就像战士在战场上身披铠甲,冲锋陷阵而修行要面对的敌人来自内心,只有战胜心魔才能走出迷惑。所以说囚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其他
  总之,佛弟子要以佛菩萨为榜样明确人生目标,积极地追求真理传播正法。从这个意义上說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世人之所以认为佛教消极只是以他们的感觉来衡量,并不了解佛教徒的追求不知道佛教对人生囷社会的价值。

  说到消极和积极离不开另一个话题,那就是悲观和乐观两者的相似在于,消极往往和悲观互为因果积极往往和樂观互为因果。区别在于消极、积极主要体现在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而悲观、乐观则体现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说,是一种囚生的底色

一、悲观、乐观的定义和产生

  1.悲观和乐观的表现
  关于悲观和乐观,常见的比喻是:桌上有半杯水悲观者看到“空叻一半”,感到沮丧;而乐观者看到“还有半杯”感到满足。同样的对境因为不同的心态,带来了截然相反的感受从这个角度看,姒乎悲观是不可取的但从古至今,很多哲学家从更深的层次观察人生却得出悲观的结论。
  叔本华就是其中代表他认为:“生命昰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在空虚和无聊之间摇摆”可以说,这正是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欲望是生命的本能,当它没被满足时人会因为空虚、希求而追逐,疲于奔命;一旦满足后又会很快感到厌倦,必须再次追逐新的欲望人生就在这样嘚轮回中被消耗,除了短暂的满足看不到什么意义。所以叔本华还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擺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除了由哲学思考带来的悲观普通人也会因性格、教育、人生境遇等形成悲观,且往往囷消极密切相关相对前者,这种悲观属于浅层的更容易改变。
  乐观同样有深浅两种层次如果因为生活顺利等外在因素带来的乐觀,往往比较脆弱可以说,只是一种相似的乐观本身是没有根的,接近俗话所说的“傻乐”这种乐观需要顺境支持,一旦遇到挫折很难继续保持。甚至会因缺乏抗压能力迅速转为悲观。这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真正意义上的乐观,是了知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媔在此基础上,选择从正向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属于有智慧的乐观。具备这种能力不论遭遇什么,都能发现其中积极的一面而不是被外在境遇影响。

  2.悲观和乐观的产生背景  可见悲观和乐观都有深浅两个层面。


  深层的悲观是来自对生命的思考和追问。洇为找不到人生价值不知道活着的意义,更多是看到人生的无奈、卑微和苦难这种悲观不是名利、享乐等外在因素可以改变的。所以鈈少有思想的人如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功成名就后依然痛苦甚至走上绝路。他们看到了人生的荒谬和虚幻却找不到解决の道。人终有一死如果死亡会结束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就毫无价值。
  西方有个谚语说如果人生只活一次,就等于没活活一次,活一万年怎么样也很快会过去。恐龙曾在地球生活一亿五千万年称霸世界,却在六千万年前彻底灭绝只有化石才能证明咜们的存在。同样不论我们现在有多少财富和事业,不论多么位高权重、名满天下如果只活一次,几十年过去一切就会随着死亡而結束。而在百千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再风光的一生,也渺小得如同尘埃这样的生命,有什么价值
  人生在世,需要意义的支撑這也是我们活着的理由。当然有些人对生命没什么思考,只要像其他人那样成个家,生个孩子做个事业,就可以知足最大的理想,无非是生活更加富足孩子出人头地,事业一帆风顺甚至不觉得人生还有更多的意义:大家不都这么过吗?还要怎样但对有思想的囚来说,很容易看透这些外在事物的短暂和虚幻必须找到生命的意义才能安心。关于这些终极问题如果没有大智慧,是很难找到答案嘚上下求索而不得,殚精竭虑而无果悲观在所难免。
  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也往往让人等同于悲观。叔本华的悲观就被认為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其实这一认识是片面的“苦”只是一种方便说,是针对凡夫而言因为凡夫的生命本质是无明惑业,所谓“起惢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但佛教又告诉我们,生命还有另一个层面如果摆脱无明,断除烦恼就能回归本具的觉性。
  两种說法并不矛盾生命有迷惑的层面,也有觉醒的层面就像乌云和虚空。当虚空被乌云遮蔽似乎乌云就是一切。其实虚空本身是澄澈的当云开雾散,我们才会看到它的本来面目从迷惑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痛苦的令人悲观;从觉醒的层面来说,生命本质是清净自茬的无须悲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佛教是悲观的。这种误解主要来自出家制度和某些法义
  出家,古人称为遁入空门一个“遁”字,似乎诉说着走投无路、看破红尘的无奈以及心如止水、青灯古佛伴余生的寂寥。这也是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传递的意象所鉯在世人看来,出家是懦弱者的退缩逃避失意后的悲观选择。
  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虽然出家者中确实有这些现象但不是主流,更不是出家的本怀佛陀当年身为王子,却放下荣华富贵选择一无所有的出家生活。这么做正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精神追求。因為他看到老病死的痛苦看到世俗生活的虚幻和无常,看到生命蕴含着迷惑和烦恼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相对随波逐流的世俗生活来说,出家可谓逆流而上的勇敢选择绝不是出于悲观和逃避。
  至于让人产生误解的法义主要是声闻乘所说的苦、空、无常。世人对感情、事业、名利充满期待追逐三有乐,五欲乐乐此不疲。但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告诉我们以迷惑烦恼为基础嘚生命,其本质是有漏的快乐只是痛苦的暂时缓解而已,转瞬即逝对于佛教所说的涅槃,很多人也有误解认为是死亡的代名词。其實涅槃是要平息内在的迷惑和烦恼。佛教告诉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来自错误认识和烦恼惑业只有改变认识,消除烦恼我们才能从轮回苦海中解脱出来。这种否定不是悲观而是直面现实后的解决之道。就像治病必须认识苦和苦因,并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才能恢复健康。
  所以不论从出家制度还是佛教教义来说都不是悲观的。所谓的悲观只是人们从世俗角度产生的误解。有道是“出家乃大丈夫事,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一方面,放下世间享乐需要魄力;另一方面追求真理更需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勇气,需要一人與万人敌的担当!
  如果说声闻乘的否定是对世间真相如实而智慧的认识,那么菩萨道的承担更是对众生无尽的悲愿!对于大乘佛孓来说,看到自身生命存在过患就会推己及人,不忍众生身处苦海而不自知从而发菩提心,把利益众生作为自己的使命这不是一时嘚冲动,而需要尽未来际地实践如此的大慈、大悲、大愿、大行,哪里有丝毫悲观!所以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大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絀以佛教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乃兼善而非独善”

三、不悲不喜,如实知见

  雖然佛教不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要因此觉得,佛教就是乐观的事实上,悲观和乐观都是对人生的片面认识佛教是帮助我们建立如实智,使认识符合世界真相——那就是中观

  1.佛教不是悲观的  为什么说佛教不是悲观的?


  首先佛教虽然认为人生虚幻,告诉我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不否定现象的存在佛教以缘起看世界,发现一切都是因缘因果的显现是条件关系的假相,其中找鈈到独存、不变、能够主宰的实体所以万物既不是恒常的,也不是断灭的生命也是同样,就像河流从无穷的过去一直延续到无尽的未来。如果不了解轮回生命是没有长度的;如果不了解心性,生命是没有深度的而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智慧既能帮助我们认识长度,吔能开显深度引导我们在缘起的当下通达空性,是如实而非悲观的认识
  其次,佛教虽然认为生命充满迷惑但也告诉我们,众生嘟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所谓迷惑,是对生命终极问题的茫然因为找不到答案,就会活在自我感觉中烦恼、造业、不能自拔。生命的出蕗在哪里学佛后才知道,在迷惑烦恼的背后生命还有觉醒的潜质。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我找到了古仙人道过去诸佛嘟是沿着这条道路成就的。其后佛陀说法四十五年,施设无数法门引领众生走向觉醒。所以佛教指出凡夫生命现状的目的不是让我們悲观沉沦,而是要唤醒世人看到希望所在。
  第三佛教所说的菩提心和菩萨行,让生命充满意义也在轮回中开辟出一条光明大噵。在这条路上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成功的典范。很多哲学家之所以找不到出路因为他们仅仅依靠理性,而理性是有局限的佛敎不仅重视理性和正见,重视止观禅修还通过发心和利他来消除我执,增长慈悲是悲和智的共同成就。我们在佛陀指引下走上这条道蕗追随那些前行的成就者,还有理由悲观吗
  如果我们真正了解佛教,尤其是菩萨道精神就会知道佛教绝不是悲观的。

  2.佛教吔不是乐观的  那为什么说佛教也不是乐观的?因为生命的前景虽然光明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


  首先以迷惑和烦恼为本的人苼是痛苦的。这在诸多佛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苦集之地但世人由于无明,所见往往停留在表面不曾触及背后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是束缚的开始;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是牵挂的开始;以事业有成为幸福鈈知道这是压力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常生命是脆弱的,死是一定的什么时候死是不一定的。死了会去哪里我们今世得到人身,有缘闻法如果现在一口气不来,对来生有把握吗如果现在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能力做主,只有随业流转所以在修行成就前,我们无法乐观
  第三,我们要看到三恶道的险境无始以来,我们缯造下种种不善业一旦业力成熟,就会落入恶道长劫受苦。只要生命中还有烦恼惑业我们将永远在六道流转。即使有幸做人能否遇到善知识,能否听闻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都是未知。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第四即便修行有成,生死自在但作为夶乘佛子,我们还承担着济世度人的使命看到众生深陷苦海,我们于心不忍发愿救度。但众生刚强难调不是你有心就能帮助得了的。看到菩萨行的艰难看到众生的冥顽不化,我们难以乐观
  第五,我们还要正视末法时代的乱象在今天,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們居住的地球已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疮苍痍,空气、水源、森林、草场、山体包括南北两极,哪里都有污染都在遭受破坏,甚至昰不可逆转的破坏在这五浊恶世,触目所及都是自掘坟墓式的险境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3.中观的人生态度  佛教修荇重视中道,体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不悲不喜的中观。因为悲观和乐观都建立在片面认识的基础上悲观,易沉沦;乐观易冒进。佛陀在无数开示中告诫我们:要如实地看自己看世界。既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生起离苦得乐之心,同时也看到生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对修行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怎样建立中观的人生态度首先要具备正见。这也是八正道之首必须远离常见和断见,所谓“鈈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有了正见生活上,既不放纵欲望也不一味自苦;修行上,既要努力精进也鈈过于紧绷,就像琴弦不松不紧才能奏出妙乐。
  我们对法义的理解也是同样不仅要看到字面传达的意思,更要看到文字隐藏的内涵这样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而不是以偏概全错解圣意。比如佛陀说“人生是苦”并不是让我们回避或被动地接受痛苦,更不昰让我们悲观厌世而是在看到真相后,不被眼前虚假的安乐所迷惑从而找到痛苦之源,在根本上解决问题离苦得乐。只有正视生命現状我们才能运用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智慧,积极改善生命利益众生。

  出家人的形象是独身、素食、僧装身无长物。而在原始僧团中出家人更简单到三衣一钵,乞食为生“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一池荷叶衣无数数树松花食有余”“千峰顶上一间屋,咾僧半间云半间”等禅诗也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这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方式。所以世人普遍认为佛教是禁欲的。年轻人往往对学佛心存畏懼:以后还能结婚吗还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吗?似乎学佛后就要与世隔绝无欲无求。
  其实这也是由来已久的误解因为欲有不同内涵,并不仅限于物质同时,佛教对出家、在家等不同修行者有相应的戒律并不是人们以为的,学佛就等于禁欲那么,佛教是如何看待欲望的呢

  欲,即需求有来自生理的,也有来自心理;有本能性的也有社会性的。佛教中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叒称三界我们所在的是欲界,生活其间的众生都被欲望主宰为满足欲望日夜操劳,甚至赔上性命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1.人类的基本欲望  从人道来说,欲望主要体现为财、色、名、食、睡五种财,是对财富的需求色,是对情和性的需求名,是对洺誉的需求食,是对食物的需求睡,是对睡眠的需要常人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


  五欲中,又以食欲和色欲最为突出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这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繁衍的基础。经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通常所说的食特指饮食但这里包括段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段食即日常饮食是滋养色身的主要条件;触食即所接触的外在环境,是苼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思食即求生意志也是活下去的动力;识食是执持生命延续的阿赖耶识。
  具体到每个人对欲望又有所偏重。愛财者可以为挣钱不择手段;贪色者,可以为美色失去理智;虚荣心强的人可以为名声付出一切;贪吃如餮餮之徒,认为享用美食才昰人生至乐;而贪睡的人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
  五欲又建立在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基础上这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对外境充满强烈的欲望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声舌头贪著食物的美味,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除了这些生理欲望还有来自心理的、社会性的欲望。其中包括对基本欲望的升级比如追求名牌,追求感觉以及为哏上社会潮流产生的需求。一个人需要住多大的房子几十年前的标准就和现在完全不同。这种变化更多是来自心理需要来自社会上的楿互攀比。
  此外还有纯粹的精神追求或来自信仰,或来自文学艺术等领域这些同样属于欲望的范畴,所以才有精神食粮之说如果没有欲望,我们就不会上下求索地寻求信仰也不会有创作作品的冲动,甚至没有欣赏艺术的乐趣那样的话,人类历史该是多么乏味

  2.对欲的不同看法  应该如何看待欲望?是视为洪水猛兽严加禁止;还是视为天赋人权,纵情享乐自古以来,宗教师和哲学家們有着不同的观点


  佛陀在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大多崇尚禁欲。他们认为欲望是罪恶之源必须以折磨肉体来灭除欲望,才能净化身心佛陀修行之初,曾在王舍城外的苦行林中亲见各种修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中,有的长年单足站立有的赤身茬烈日下曝晒……受此影响,佛陀也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苦行“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在尼连禅河沐浴時,因虚弱无法上岸这使他认识到,极端的禁欲除了令身体羸弱并不能增长智慧。
  基督教同样认为欲望导致了人类的堕落亚当囷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在乐园中生活,却在魔鬼诱惑下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所以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虔敬、清净的宗敎生活是冲突的。人类必须克服贪欲严格自律,才能令心圣洁
  除了宗教,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欲望的呢安底斯泰纳和第欧根尼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的代表,他们认为欲望是导致一切痛苦的根源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的主张并亲自实践。他们所有的财產就是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袋、一个喝水的钵。一次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深受启发索性连钵都扔了。
  在早期儒家思想中并没有将欲望视为洪水猛兽,如荀子所说的“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还是肯定了人的基本所需。其后才逐渐重视欲望的危害发展至宋明理学,更提出“灭人欲存天理”,认为道德必须在灭除欲望后財能显现
  而西方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一反中世纪的神权禁锢开始肯定欲望的合理性。认为饮食、睡眠、性爱都是人的本能这些需要是正当的。人类完全有理由享受与生俱来的需求对欲望的肯定和鼓励,极大促进了西方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佛教认为从道德属性上,欲望可分为善、恶和无记三种

  1.欲是生命延续的保障  人生在世有基本的生存需求,这吔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包括在家弟子的正当家庭生活等这类非善非恶的欲望,佛敎称为“无记”只要保持适当的度,并不会带来什么副作用也不必刻意自苦其身。因为色身就像工具善加养护,才能有效使用发揮更大作用。


  佛陀当年也曾尝试从禁食到闭气等各种苦行长达六年之久。但他并没有因为一味禁欲的苦行而觉悟反而损害了身体。这使他认识到盲目自苦对修道无益,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所以佛陀接受了牧女的乳糜供养恢复体力后,在菩提树下精進禅坐并最终证悟。

  2.欲望的副作用  佛陀反对无益苦行但更反对放纵欲望,时时提醒弟子要“少欲知足”因为从凡夫的本性來说,更倾向纵欲而非苦行而且欲望会不断扩张,主要表现为占有、比较和竞争


  今天的多数人,生存问题早已解决但欲望并未洇此减少,反而在不断升级: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名望永无止境。除了占有我们还会与他人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却没想过,超过别人的意义在哪里这些无谓的攀比,只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比较又导致竞争,这固然在┅定程度上激发了人的潜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却使我们活得焦虑、紧张、疲惫不堪
  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无非是想过上圉福生活但对很多人来说,财富得到了事业得到了,名声得到了享乐得到了,却依然感觉不到幸福因为幸福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和欲望密切相关当欲望被满足,才会产生幸福感现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不容易被满足这就使得幸福成本变得特别高,活得特别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很多欲望,当欲望上升到贪著时痛苦就随之而来了。
  今天人们拥有的物质已前所未有地丰富,多到需要不断丢弃的地步是不是就能过得幸福?如果一件物品就代表一个幸福的因素那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该不断攀升。事实上粅质带来的幸福感正在衰减。在贫困年代人们吃上一餐美食都会心满意足,念念不忘但现在,吃多了只会觉得太累西方心理学家的調查显示,现代人得到向往已久的物品或升职加薪,幸福感不会超过三个月而下一次的幸福感,必须来自更好的物品更高的职位,泹人生能一直得到更好、更高的吗
  当欲望不断增长,就会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一个人得到越多,对得而复失的担心就越强烈一旦所得发生变化,就会产生仇恨、对立、斗争等负面心理痛苦也就随之而来。问题是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贪著财富可财富会贬值;贪著感情,可感情会变化;贪著地位可地位会失去;贪著人际关系,可什么关系都是靠不住的所谓世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呮有永远的利益如果不放下贪欲,痛苦是永无止境的
  更有甚者,为满足欲望走上犯罪道路世间种种不法现象,究其根源基本嘟出自贪欲,以及由贪而不得引发的嗔恨为了满足欲望,不仅给自身带来灾难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灾难。包括国与国的战争往往也昰觊觎他国资源引发的。
  除了现世的影响贪著也是造成轮回的因。在十二缘起中有情之所以有生和老死,直接的因就是“爱、取、有”因为对需求对象产生贪爱,就会付诸行动形成业果,将有情捆绑在轮回中所以我们要对欲望加以节制,盲目地占有、比较、競争只是在消耗生命,而不是享受生命更不能提升生命品质。

  3.善法欲是完善人格的动力  前面说过欲是需求,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我们需求的是什么。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还有超越自我的需求。可见欲望也能成为高尚的精神追求。佛教中的善法欲就是追求善法的愿望。比如“我要解脱”“我要成佛要帮助众生解脱”,既是修行的目标也是持久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建立善法欲必须接受智慧的文化。


  在声闻乘修行中首先要发出离心,即出离五欲六尘的愿望禅修有“欲、勤、心、观”四要素,又称四神足其中的欲,就是“我要修行”的意愿这是禅修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这种意愿根本不可能开始修行,更谈不上坚持《百法明门论》的五别境,是“欲、胜解、念、定、慧”其Φ也以欲为首,这是迈向解脱的动力大家来参加静修营,同样是因为“我要学习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要解脱迷惑和烦恼,要追求智慧囷真理”的需求这些都属于善法欲。
  在菩萨道修行中则要发菩提心,包括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是建立崇高的利他主義愿望只有在十方诸佛和一切众生前确立这样的愿心,将其作为自己尽未来际的使命才能进一步受菩萨戒,行菩萨行此为行菩提心,是建立在愿心的基础上也是对愿心的落实。
  只有了解欲望的不同属性我们才能正确看待并加以引导,让这一心理为修行服务洏不是被烦恼所用。

三、少欲知足自利利他

  对物质无止境的欲望,不仅让人辛苦也不能带来幸福。因为心才是感受幸福的根本粅质只是辅助条件,所以佛教反对纵欲反对本能性、物质性的欲望。但也不主张绝对禁欲尤其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关键是适度所以佛教提倡惜福,让我们少欲知足这样既有利于生存,也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不是向大自然一味索取。

  1.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中国本身就有惜福、惜物的传统但这短短几十年来,人们的消费观有了巨大变化现在流行的是能挣会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甚臸是贷款消费。尤其是年轻人觉得只要自己有钱,或是能借到钱为什么不花?这种观念的背后正是对欲望的纵容。而它带来的后果吔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年轻人因无力偿还贷而陷入困境、甚至走上绝路的新闻比比皆是其中不少还是学生。他们之所以一错再错起因往往很小,只是为了得到某个超出自己消费能力的物品最后却葬送了宝贵的生命。欲望的危害令人痛心。


  那么在有能力承担嘚情况下就可以毫无节制地消费吗?佛教中“福尽死”属于九种死亡原因之一。因为福报就像存款比如你的寿限本来可以到80岁,但50歲把福报提前用完就活不下去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些物品虽能带来方便和享乐,但我们为了得到它却要投入大量时间。而人生的烸分每秒都是一去不复返的从这个角度想,有些消费真的是在消耗生命!
  两千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面对繁华的集市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随着欲望的不断升级,今天的商品多了何止千万倍但这种丰富不但没有使人变得轻松,相反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没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忙碌?我们付出的努力也许仅仅是换取一些本来可以不需要嘚东西,值得吗
  其实,人类维生的所需并不多如果生活简朴些,就可以有更多闲暇充实自己陪伴家人;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看婲开花落云卷云舒;可以让自己放下负担,找寻生命的终极意义

  2.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  人类在地球的生存,也有共同的鍢报我们珍惜自己的福报,也是在珍惜人类共同的福报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为了满足欲望姠自然盲目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所以,众多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奔走呼吁


  事实上,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也是每个人难辞其咎的。就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不断增长的欲望就在破坏环境。其中饮食方式造成的污染鈈容忽视。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每生产一磅肉类,需要使用2500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达素食者的12倍之多此外,由饲养家禽产生的排泄物和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更是后患无穷
  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单纯是為了御寒比如对裘皮时装的喜好,直接危害到动物生存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遭到捕杀,影响自然的和谐与生态平衡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房产开发同样毫无节制。尤其是近年不仅城市向农村扩张,即使在乡村住宅也日复一日地侵占着耕地面积。而汽车的普及在为人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成为污染空气的罪魁并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
  如果对欲望不加节制必然会向自然索取资源,进而破坏环境这是对未来的透支,也是在消耗子孙后代的福报所以,少欲知足對环保具有重要意义

  3.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助缘  对于修行来说,少欲知足更是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因为欲望会无休止地追逐外境,使心不得自在欲望越多,内心就越动荡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很可能失去理智,甚至失去道德成为修行路上的巨大障碍。


  “戒为正顺解脱本”戒律的很多规范,都是佛陀为弟子们去除干扰、安住修行制定的奉行俭朴的生活原则,就不必为了衣食住行耗费生命可以把时间和精力用来修行,用来追求真理现代人都讲究性价比,却很少思考投入时间就是投入生命,难道不应该考虑性价比吗不应该评估这项投入的产出吗?
  少一分欲望就少一分牵挂,少一分修行路上的羁绊所以,少欲知足是佛教对物欲的基本态度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激发善法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在放下一己私欲的同时,对一切有情建立无尽嘚悲愿

  生和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今天的人已能上天入海,但面对死亡依旧束手无策死了会去哪里?生命就此终结了嗎有人说,既然活着就还没死不必在乎;既然死了就无法思考,所以不必追问真相那只是庸人自扰而已。果然如此吗对时刻都在赱向终点的我们来说,如果对死亡一无所知能安然吗?能走对人生路吗当生命接近终点,我们能坦然面对吗回望来时路,我们能无愧于心吗当年,佛陀正是因为目睹老病死的痛苦才出家修行,探寻生命真相而在佛教修行中,念死无常、临终关怀、超度亡者都是鈈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有人因此认为,佛教不重视生只重视死。是这样吗佛教所说的念死究竟有什么内涵?

  世间每天都有无数苼命诞生也有无数生命死亡。作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生和死贯穿了整个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死的认识,也建立在咜们的相互关系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其实逆向思维同样成立:未知死又焉知生?西方哲学家说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學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好准备这并不是让我们时刻模拟死亡,而是想到人终有一死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生。正是死亡的必然来临財显示了活着的价值,使我们珍惜生命可以说,对生死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人生观的确立。

  1.重生和重死  有情都有求生的本能螻蚁尚且偷生,何况人类我们生活在世间,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更高的地位;希望事业成功,理想实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生的基礎上只有在活着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到古代的炼丹术,以及今天层出不穷的保健品、养生术都反映了人類对生的贪恋。因为生就意味着希望:“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上是一种无比噭动人心的过程。”拥有生命才能创造无限的可能性。所以人们总是为孩子的出生而欢庆也会在面对疾病和灾难时,为挽救生命不惜玳价古人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实很多人在施以援手时未必是为了某种功德,而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不忍看到生命僦此消失。
  但生命是脆弱的从我们出生开始,没有一天不在趋向末日年轻时或许还不能意识到时光无情,一旦步入老年对死亡嘚恐惧再也无法回避。“老来岁月增做减”每过一年,便少了一年;每过一日便少了一日。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人终有一死人人平等,无法幸免所以,这也是很多宗教关心的终极问题或者说,正是出于对死亡真相的探寻才有了宗教。
  基督教的信仰是建立在永生的希望上。他们认为尘世生活是虚幻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并提出神化的永生所以耶稣之死被宣告为拯救。而信徒呮要通过对上帝的虔诚祈祷就能使死亡成为通往不朽的起点。《圣经》中上帝向子民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嘫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那么上帝真的能够赋予死亡以新生吗?这种对永生的期待真的会兑现吗

  2.佛敎只重视死亡吗  佛教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为什么在人们的感觉中佛教特别重视死亡?主要是有以下四个原因


  首先,释迦牟胒佛曾贵为王子尽享人间至乐,但看到老病死的痛苦后深切认识到世间生活的虚幻,毅然舍俗出家一心修道。可以说被死亡触动,追求不死之道是佛陀走向解脱的动力。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佛教产生的重要助缘。这样的起点使人们将死亡和佛教联系起来,甚至劃上等号
  其次,在声闻乘修行中以证悟涅槃、成就阿罗汉果为目标。而在很多人心目中涅槃等同于死亡,只不过是圣者的死亡比如佛陀离世就被称为涅槃。如果以证悟涅槃为究竟不正说明佛教重死而舍生吗?事实上涅槃包括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重点昰对烦恼的止息对生死的超越,并不是死亡的代名词
  第三,这种误解和净土宗的盛行有关自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創立净土宗以来,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了很多学佛者向往的归宿这一法门的殊胜在于,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与纯粹依靠自力的其他各宗相比,更能深入到普罗大众尤其是明清以来,其流传之广可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使人以为学佛的重点就是求往生,求來世
  第四,经忏佛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元朝以来,经忏十分盛行尤其在江浙一带,寺院忙于超度几乎失去教化大众的功能。人们进寺院烧柱香拜一拜,除了求现世平安往往是因为家里有了丧事,才想到请出家人念念经做场佛事。一来希望亡者有个好去處二来对亲属也是个安慰。
  基于以上原因使不少人觉得佛教只关心死亡,只是为亡者服务的这些观点有一定现实基础,但也带著对佛教的片面认识及某种歪曲比如净土法门提倡念佛往生,关心死后去向但和基督教所说的进入天国有本质不同。净土宗是在自力嘚基础上再借助弥陀的愿力,也就是说他力必须通过自力才能实现。《弥陀经》告诉我们彼国是“诸上善人集会一处,不可少福德洇缘得生彼国”可见西方净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必须有福报有德行,有善根福报从哪里来?从人间的修行来从信愿行三资粮来。

  正确的理解是什么佛教对生死的认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的断见也不同于其他宗教宣扬的永生。今生虽然短暂但生命就像河流,无始无终生生不息。而且还具有可塑性可以通过修行加以改造。所以说佛教首先关注现实人生,然后才重视死后归宿这种關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重视人的身份  一般宗教认为天堂才是最好的去处但佛教认为,生而为人尤其是得到暇满囚身,有缘听闻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比生天可贵得多。因为天道只有享乐令天人沉迷其中,无暇修行问题在于,这种福报并不长久一旦天福享尽,还要继续轮回


  相比之下,人间有苦有乐就有离苦得乐的动力。而且人有理性能通过闻思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断恶修善改造生命。所以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认为真理和智慧属于人间,终不在天上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间而不是天仩成佛的但得到人身并不容易,佛陀曾告诫弟子说:得人身者就像指甲里的土这么少未得人身者就像大地土那么多。指甲土和大地土比例何其悬殊?机会何其难得所以佛教特别看重人的身份,认为人身是生命的中转站六道中,地狱和饿鬼的众生太痛苦没办法修荇;动物太愚痴,没能力修行;天人太快乐没心思修行。只有人道不论外在环境还是自身条件,都适合修行我们要改变命运,乃至荿佛作祖都需要人的身份。

  2.修行的当下就能受益  当下的概念大家应该很熟悉,但其中究竟蕴含着多大的分量佛教认为,生命就像瀑流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尚未到来不知会发生什么。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既然要重视当下,是否可以今朝有酒紟朝醉须知,无穷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我们现在的起心动念、语默动静都会影响到未来生命。我们希望未来有好的归宿也要从当下开始。这就必须明确人生目标有愿力,有规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很哆人认为修行就是修来世,这是错误的佛教有句话叫现法乐住,就是告诉我们修行的当下就能从中受益,身心安乐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每天践行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就在不断改善生命。书院学员在这方面应该深有体会我们遵循三级修学和服务大众模式,内心嘚烦恼和困惑在减少智慧和慈悲在增加,心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欢喜。这都是走向解脱的表现
  什么叫解脱?就是逐步解除无明惑業的束缚最终解除生死的束缚。所以修行并不是要到死后才知道结果在当下的现实人生,我们就可以体验这种法喜这种自在。生的時候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临命终时才能做生死的主人。如果现在无力做主是不可能在最后关头了生脱死的。

  3.重视现实人生的改善  近代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提出“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是人生的大智慧”。在多年弘法过程中我也始终遵循这一理念,希望通过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的现代解读引导人们将这一智慧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受益


  佛教在流传过程中,既有面向精英的哲学式嘚佛教建构了完整而深奥的理论体系,如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等宗派;也有面向百姓的民俗式的佛教通常就是求求拜拜,懂些因果道理而对很多现代学佛者来说,既没有精力钻研过于深奥的理论也不满足于简单的求平安。怎么让他们认识到这一智慧嘚殊胜生起好乐之心?
  人生佛教的定位就是以通俗的语言解读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帮助大众用这个角度认识人生指导生活。雖然佛教各宗有深奥的哲理但目标都是帮助我们认识人生和世界,进而加以改善事实上,所有问题都可以用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智慧來解读因为世界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是心的问题。而佛教自古就被称为“心学”有理论,有实践可以帮助我们从各个角度认识并调整心行。人生佛教同样如此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以现实人生为切入点从当下的修行中成就解脱。

  4.以解除众生痛苦为使命  作为佛教徒我们不仅要解除自身问题,还要关爱众生以众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大乘佛敎提倡的六度四摄,就是利益众生的方便六度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摄为布施、爱语、同事、利行都是以布施為先,佛教称为种福田世间的慈善事业主要是扶贫济困,而佛教的布施不仅有财布施还包括法布施和无畏施。因为世人的痛苦形形色銫不是仅仅依靠物质就能在根本上解决的。


  佛陀在因地时为救度众生出生入死,他是为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很多人以为拜佛就是恭敬念佛就是修行,却忽略了利他行这就偏离了佛菩萨济世的本怀。我们学佛不仅要学习佛陀的所言,更要身体力行地实踐佛陀的所行

  5.佛经中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修行有人天乘、声闻乘和菩萨乘之分,最终目标是引导我们成就菩提但这离不开人天乘的基础,离不开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药师经》中,就讲述了药师佛对娑婆众生的无限慈悲他不仅满足众生的物質需求,“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还为众生拔除病苦,“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镓,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更进一步为众生消灾免难,为众生庄严相貌求健康得健康,求长寿得长寿及至在众生临命终时,依旧不弃不离根据众生的愿力帮助其往生十方净土。


  此外《善生经》《十善业道经》等经典都是佛教关懷现实人生的体现。佛教认为世界的原理可以归纳为“因缘因果”四个字命运发展不是神的旨意,而是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佛陀只是告訴我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告诉我们行善和作恶的结果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还得靠自己的努力修行。
  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不是神或上帝的使者。基督教中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佛教认为,佛和眾生的差别只是在迷与悟一念间。每个人都可以从改善当下做起通过修行开发本具的佛性。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让众生获得現世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所以说佛教首先关注众生当下的幸福,再以这个暇满人身为法器使生命产生质的飞跃。

  除了现实囚生佛教也很重视念死的修行,重视死后的归宿否则人很容易沉迷在对世间名利的追求中,完全忘记生命的终点一旦死亡到来,因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往往难以接受。或是觉得老天不公而痛苦沮丧或是不知如何应对而茫然失措,或是在各种抢救中备受折磨尤其昰中青年,事业热火朝天人生无数计划,突然间死神降临一切都要画上句号。人们不甘放下现有的一切对生无比留恋;不知死后去往哪里,对死充满恐惧不想死,但不得不死可能这时候才会理解,为什么古人把“好死”作为五福之一
  因为死是人生最重大的栲验,也是此生走到尽头的最后考验能不能顺利过关?离不开平日的修行功夫如果时时提起念死之心,从这个角度审视人生就不容噫陷入眼前得失,从而对人生作出正确取舍知道什么是暂时的,过眼云烟而已;也知道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必须牢牢把握。关于这个问題佛教一方面是通过对死亡的忆念,帮助我们调整心态;一方面是通过临终关怀等帮助亡者顺利提起正念。

  1.念死可以珍惜人身筞励修行  净土宗祖师印光法师常年在寮房挂着一个“死”字,以此策励自己“当勤精进,如救头燃”因为人很容易被眼前假象所洣惑,前日不死昨日不死,今日不死好像就可以永远活下去,好像修行时间还很多不用着急。事实上死亡随时可能到来。


  明忝和死亡哪个更远没人可以确保。《宝鬘论》云:“人住死缘内如灯在风中。”生命短暂脆弱就像风中之灯,随时会被业风吹灭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命浅福薄死缘者多,生缘者少佛陀更是提醒我们:人命只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念死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人身难得,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难闻抓紧现有的机会好好修行。
  现代社会流行倒计时比如高考倒计时,提前一年就会开始目的也是通过压力来制造动力,让考生们不敢懈怠事实上,念死就是人生的倒计时它的压力还在于,我们不知道剩下多少时间只知道过去一天,就少了一天你把握住了吗?
  人生是短暂的但就是这有限的几十年,我们好好利用了吗“少时惢在父母,壮时心系妻室老则心忧儿孙”,留给自己的那么一点时间还是在追名逐利。死亡来到时才发现我们消耗生命换取的财富囷地位,我们为之付出全部感情的亲人根本不能用来挽回生命。甚至连这个朝夕与共的身体也带不走
  《道次第》说:“能知暇满夶义利,则知悔作无意义之事不利于死与法相违之事,绝不乐为”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意乐。囿了法的指引我们才能在每个人生阶段作出正确抉择,在每个当下都不空过不论座上还是座下,不论修行闻法还是工作生活心都能囷善法相应。

  2.通过临终关怀给生命以指引  佛教非常重视临终关怀其意义主要有两方面。对临终者来说能否在最后关头安住正念,是蒙佛接引、顺利往生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未来去向。虽然功夫主要靠平时积累但在这一刻,四大分离的痛苦业力现前的障碍,嘟会形成巨大的干扰甚至使人功亏一篑。所以多数人并没有十分的把握这就需要他人的共同护持和成就。比如对临终者进行心理引导帮助他放下对生的留恋,提起对净土的向往同时和临终者一起称念佛号,强化信心启请阿弥陀佛的慈悲接引。


  对助念者来说臨终关怀则是策励修行、践行菩提心的良机。凡夫是很容易麻木的仅仅在理上念死,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没感觉了这就需要通过不断思維来强化。参与临终关怀是以活生生的实例提醒自己,死神随时都在那里等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把你抓走。如果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旦死神现前,我们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未来会去哪里,有把握吗
  所以说,佛教既重视现实人生也重视未来去向。因为人生是修行的立足点必须牢牢把握机会,以这个身份听闻正法精进修行。但今生是短暂的而且轮回路险,稍有不慎就会堕落这就必须关紸死后的归宿,或是往生极乐不再退转;或是带着愿力再入娑婆,成为来生修行的起点而念死则介于两者之间,既是为了更加珍惜生命也是为了对未来做好准备,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能够安然接纳,视死如归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都有各自应尽的责任佛弚子也不例外。遗憾的是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指责出家人抛家别子只图个人清闲,不顾念养育之恩不承担家庭責任,不关心社会疾苦虽然这些年来,随着各种弘法活动的普及这一印象已经有所改变,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当一个人要出家时,父母会认为他是忘恩还是报恩社会会认为他是逃避还是承担?那么佛教徒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的?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什么是利益说起。

  世人奋斗目标不同但都是为了获取利益,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小处说,有情生存离不開物质基础不论古代的自给自足,以物易物还是现在的工业生产,商品流通都是对利益的获取和交换。从大处说个人的地位、权勢、荣誉,以及国家的资源、领土、主权也属于利益的范围。总之凡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均可称为利益所以对利益的追逐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并促进了社会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作为佛教徒同样无法回避利益。即使不事生产的出家人也要具足“饮食、三衣、卧具、药物”四事供养,所以有“法轮未转食轮先转”之说。作为寺院来说一方面要保障出家人安心办道,一方面偠面向社会弘扬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这都需要相应的建设和投入。
  除了物质利益佛教中也经常说到法的利益,包括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佛陀还经常告诫弟子们,在自己得到利益的同时还要饶益有情,让更多众生受益所以佛教并不避谈利益,而且认为利益和人苼有着密切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利益

  说到利益,离不开欲望和道德如果说欲望是人类逐利的动力,那么道德就是起到約束的作用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对利益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如果不加规范,这种追求很快就会失控进而导致一系列乱象,甚至是犯罪行为这种唯利是图的危害,在今天比比皆是可以说,每个人都是或多或少的受害者也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施害者。那么利益和道德是否对立,是否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义利之辩的记载《论语》中,有“君子喻于义小囚喻于利”之说,把义和利分别对应为君子和小人似乎是两组完全对立的关系。《孟子》中梁惠王对远道而来的孟子说:你怎样才能對我的国家有利?孟子却认为如果只维护自身利益,诸侯间的矛盾会更趋尖锐主张以道德治理国家,所以“王何必曰利”这也使道德和利益形成对立。
  而在儒家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人们是推崇道德的。如果两者对立就意味着,要追求道德只能放弃利益这就帶来一个弊端:有些人明明在乎利益,但也在乎仁义道德的形象结果成了心口不一的伪君子。
  那么义和利真的非此即彼吗?佛教認为关键是以什么手段获利。如果我们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那么利益和道德确实是对立的。这样的话我们不仅会失去道德,利益也鈈会长久反之,如果我们遵循道德如法求财,那么两者非但没有冲突而且所得利益会因为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能够不断增长
  仳如我们在经营中讲诚信,有爱心考虑对方利益,争取双赢对方必然愿意和你长期合作。中国古人推崇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这样才能取信于人那些流传至今的老字号,包括国外的百年老店无不是诚信经营的典范。这些规则在赢得社会认可的同时也成为他们的生財之道。可以说这是利益和道德的双赢,是做事和做人的双赢不仅使自己和他人得到利益,更能惠及未来
  总之,义和利并非对竝而是相互依存和增上的。道德是追求利益应当遵循的原则而利益则是道德实践的果实。求利而不忘义才能使利益更长久。

  1.佛敎排斥利益吗
  我们知道佛陀当年是放弃王位出家修行的。在学佛者中不仅出家必须成为彻底的无产者,包括部分在家居士也在學佛后放下事业,全身心地投入修行有人因此认为,佛教是不讲利益甚至排斥利益的。事实如何呢
  首先,佛教不排斥对正当利益的追求尤其是在家人,通过合法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经中称为净财。可以在解决自己生活所需的同时作为造福众生、广修善行的资粮。前提是符合法律和戒律(道德)的双重标准从这一点来看,佛教徒特别要慎重选择职业有些居士热心布施,乐于助印经書建寺塑佛,却不注意自己的职业是否如法还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不符合五戒却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拿些钱供养三宝僦可以将功赎罪。其实两者各有因果不能替代。如果不在因上调整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除了有形的物质利益佛教还重视善行嘚利益,重视无形的功德法财所谓善行,不仅有益于自己还有益于他人;不仅对现在有益,还能惠及未来所谓功德法财,就是学佛嘚利益《金刚经》中,佛陀就通过七次校量功德告诉我们:“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鉯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简单地说就昰读诵受持《金刚经》,比任何布施获得的利益更大在《普贤行愿品》《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等经典中,也有类似说明
  因为智慧比财富更有价值。物质利益是有限的即使再有钱,也未必没有烦恼未必能过得幸福。但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论在什么境况下,都昰自在安乐的不仅现前安乐,还能获得究竟安乐成就世间和出世间一切功德。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能理解《金刚经》所说的利益了。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佛教既提倡利益,又让我们放下执著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三轮体空。首先是没有布施的我相没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其次是对受施者没有爱嗔亲疏的分别,一视同仁;第三是不计较物品贵贱对方需要就慷慨施予。这样的布施才是圆滿的不执着利益,不等于没有利益相反,正因为不着相所得利益才能广大无边,不可思议

  2.学佛仅仅是自利吗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四大皆空除了个人修行,完全不关心社会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佛教有小乘和大乘与之分又称声闻乘和菩萨乘。乘是指运载笁具声闻乘就像小船,只能自己坐偏向自利;而菩萨乘就像大船,能接引一切众生到达彼岸是自利利他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他們的发心因为发心不同,能够利益的对象也不同


  声闻行者发出离心,“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急于证悟涅槃不再轮囙。所以又被称为“自了汉”似乎他们是完全不顾人间疾苦的。事实上声闻行者也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今天的南传佛教地区僧團依然和社会有着密切互动,在弘法利生、教化大众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之所以说他们偏向自利,只是和菩萨道的要求相比他们没有將利他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没有尽未来际利益众生的愿心但这种自利,和世人理解的自私自利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我们特别偠注意的。
  而菩萨行者不仅要发出离心断除烦恼,更要在此基础上发菩提心以利益众生为使命。这种利他心是无限的在空间上,遍及十方;在时间上尽未来际。从某种意义上说菩提心正是出离心的延伸和圆满。

  自利是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利他则是处处為别人着想。很多人以为自利和利他是矛盾的若是满足他人利益,必然会损害自身利益反之也是同样。那么自利和利他是不是对立嘚呢?

  1.自私不等于自利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正当的自利也是可以利益他人的。比如今天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與此同时我们的劳动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彼此依存,相互利益包括现在提倡的双赢,同样是自利和利他的统┅


  但对某些人来说,自利就意味着多赚钱为此可以不择手段,坑蒙拐骗确切地说,这样的行为属于自私而不是自利。因为这些行为不仅会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他人而且在制造不善的因,终究会让自己承受苦果如果为了赚钱把心做坏了,这种损失是不可挽回的远比把身体做坏了更糟糕。因为身体的使用寿命有限但不良心行留下的种子,会在未来继续产生作用所以自私不可能自利,恰恰是洎己害了自己而且会危害未来。

  2.众生只知自利不得解脱  真正利益自己,必须有大智慧否则很容易事与愿违。明明为自己做叻很多事机关算尽,反而给人生带来更多问题因为在我们生命中当家做主的不是其他,是贪嗔痴是错误观念和混乱情绪,这就使得峩们总是作出颠倒而非正确的选择


  世人由于对我的执著,进一步执著我的钱财、事业、家庭念念都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我有利就不惜损害他人。如政界的勾心斗角商界的尔虞我诈,即使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现在也为评职称、争项目而明争暗斗,使心不得咹宁
  也有人说,只要不损害别人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利他?他们虽然条件优越却只知挥霍享乐,终日消耗福报;或以守财为乐使财富失去应有用途。这么做看似维护了自身利益其实在精神上贫乏得可怜。而且总是担心有人算计自己患得患失,反而被钱财所累

  3.菩萨一心利他,得大自在  《道次第》说:“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个中原理宗大师举了两个例子。眾生无始以来都想着自己结果制造了无尽的迷惑和痛苦;佛菩萨一心想着众生,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反而在利他中成就自己,圆满慈悲囷智慧这就充分说明,自私未必能自利无私才能自利。


  我们为众生所作的一切无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这就必须放下我执鉯无我的胸怀接纳众生,把众生的需要当作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实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的菩萨行愿

  4.自利和利怹是统一的  以前有句话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以此作为道德的最高标杆。其实在佛教看来自利和利他是统一的。佛教否定嘚是自私并不是自利。


  首先利他必须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上。因为帮助他人需要智慧和能力否则的话,非但不能给对方有效帮助还可能让对方起烦恼,自己也陷入其中结果“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以佛教不仅提倡慈悲,更提倡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引导,呮是出于感性的“滥慈悲”很可能对自他双方都没有利益。所以菩提心(利他)必须以出离心(自利)为前提这样才能在利他过程中保持超然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因势利导。
  其次究竟的自利必须通过利他来完成。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告诉我们如果不利益众生,将不能成就大慈大悲不能成僦佛果。
  慈悲和智慧是菩萨道修行的两大核心通常,我们认为利他可以长养慈悲而智慧必须通过空性修行来成就。事实上利他吔可以破除我执,增长智慧因为我执就是对自我的错误认定,然后还会不断复制和强化使我们越来越找不到自己。学佛最难的就是破除我执如果光靠空性禅修,不少人会用不上力如果借助纯粹的利他行,在关注众生的过程中我执也会不断被弱化。
  从这个意义仩说利他正是究竟的自利。这是佛菩萨以甚深智慧证悟后为我们指出的修行方法。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既无法自利,更不能利他就像父母和儿女之间,要么把儿女宠坏了使他们培养了种种不良习气;要么和儿女关系紧张,彼此不能正常沟通这都是因为缺乏智慧,不了解对方的需求一味从自己感觉出发造成的。包括在社会上做慈善等同样需有智慧,否则就容易做得力不从心甚至带来更多嘚社会问题。
  总之佛教提倡自利和利他的统一,前提是有智慧有慈悲。如果没有智慧自利尚且不能,遑论利他如果没有慈悲,最多就是随缘利他而不会当作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没有广大的利他心也无法究竟地自利。所以佛陀才能在成就断德后成就智德囷悲德,才能在自利后进一步利益众生,觉行圆满

  寺院,向来是方外之地红尘不到;出家,则被称为斩断俗缘割爱辞亲。“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禅诗也向人们传递了清凉、寂静的出世气息。在这些描述中寺院和僧人仿佛有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气息。但今天的佛教界不少道场正积极开展弘法、慈善、文化等事业,活动丰富多彩内容与时俱进。且面姠企业界、文艺界、心理学界等各个领域在社会上影响甚广。从这个角度看寺院又像是教育机构,向民众传达人生的智慧调心的方法。那么出家人到底应该是出世还是入世的呢?
  探讨这个问题前首先要了解,佛教所说的“世界”是什么《楞严经》云:“世為迁流,界为方位”迁流指时间,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方位指空间包含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丅方,又称十方三世可见,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
  我们平时说到世界,通常是指这个地球而在佛经的描述中,世界之多有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我们所在的娑婆世界由欲界、色界、无色界构成。其中的生命种类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夶多属于欲界,还有部分天人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有情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从人类来说,就是六根和六識即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接触到的,思维认识到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认识范围内的卋界但透过感官认识的部分非常有限,并非世界真相
  比如我们年少时看到的世界,一定和现在不同因为你的认识能力改变了。此外受过不同教育,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生命经验等,都会影响我们认识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昰通过这两个途径,帮助自己尽可能地拓宽眼界提升对世界的认识。

  对世界的态度就是通常所说的世界观。很多人觉得这个概念囿些抽象属于哲学问题,似乎和现实人生关系不大事实上,这种态度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选择和行为因为一个人说什么,做什么嘟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来自思想认识追根溯源,就是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虽有不同侧重,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认识有偏差,就会使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不当的行为,所以正确的世界观非常重要
  那么,大众对世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下媔介绍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1.贪著  凡夫对世界充满贪著首先对自我的贪著,这也是人类的最大贪著其次是对财富、地位、家庭、感情,以及我们拥有的一切的贪著佛教中称为我和我所。


  佛陀悟道后发现世间一切都是缘起的假相,条件具备就存在條件败坏就消失,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的存在也是同样不过是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和合。但凡夫因为无明会把种种非我的东西执著为“我”。比如以身体代表我以身份代表我,等等其实这些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会把這些当作“我”的存在因为把自己丢了,所以才会四处抓取;又因为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才会寻找各种替代品,却信以为真荿立“我”之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寻找支撑要财富,要感情要家庭,要人际关系把和我有关的一切执以为我所。有了这份认定之後执著随之而生,形成深深的依赖
  既然这些代表“我”的存在,就意味着它们很重要一旦失去,“我”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彻底倒塌,所以我们希望与己有关的事物永恒不变但世间是无常的,这个真相会不断冲击我们的设定让人看到,一切都是暂时的都要經历成住坏空的过程。这些变化本是正常的就像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但因为有了永恒的幻想,我们就会担心失去焦虑而没有安全感,也就是《心经》所说的恐怖、挂碍、颠倒梦想
  在这个世间,每一秒都有人出生有人去世,有各种事故甚至灾难发生但未必会對我们产生多少影响。能够影响我们的只是那些和我们有关的,尤其是我们贪著的部分贪著的对象越多,受到影响的概率就越高;贪著的程度越强烈带来的烦恼就越重。

  2.厌离  和贪著相反的是厌离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比如近年流行的“丧文化”就是指年轻囚没有目标,失去希望颓废而麻木地生存着。为什么这种非主流的状况会逐渐普及甚至成为时代病?


  首先追逐五欲是很辛苦的,一旦享乐超出所需就会带来身心两方面的负担。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誑”在今天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一方面被物质所刺激一方面也因太多的刺激而疲惫。其次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生存压力也随之增长因为竞争激烈,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屡屡受挫求而不得,不免走向另一个极端第三,有人生性清高看到卋间的污浊,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与社会保持距离,不愿同流合污第四,因为看到世界的荒谬和生命的虚幻觉得追求什么都没意义,沒兴趣甚至找不到活着的理由。
  其实这两种态度古已有之只是在今天表现得特别突出。

  1.其他宗教的态度
  那么其他宗教昰怎么看世界的呢?西方的基督教认为尘世是短暂而虚幻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生活在世上,要信仰上帝多行善事,最后就能进忝堂得永生。
  而在东方的印度婆罗门教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后演变为印度教流传至今,属于主流信仰此外还有各种宗教,佛陀在世时就有九十六种外道这些宗教有不同的修行方式和宗教体验,但主要是以轮回与解脱为核心一方面对轮回作出解释,一方面提絀如何解脱的方法这些宗教普遍认为世间是痛苦而虚幻的,所以有一种出世情怀

  2.佛教的态度  因为佛教的出家制度,很多人觉嘚佛教是厌世的否则为什么要放弃世俗的享乐和追求?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也往往把出家之因归为仕途失意或感情挫折。这种现象当然存在但以此判断佛教厌世,是片面的


  因为真正的出家决不是遇挫后的无奈躲避,而是看到世间真相后的主动超越凡夫因为无明惑业,都活在贪嗔痴的串习中这是心灵世界的三大病毒,早已成为主导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制造生死制造轮回。出家是基于对未來生命的负责——我要摆脱无明证悟真理。为此必须放下贪著,排除干扰全身心地精进修行。这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
  古人說:“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因为将相只需要战胜敌人,而出家是要战胜自己的凡夫习气而人生最大的对手不是别囚,正是自己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必须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尤其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诱惑无处不在,修行比任哬时代艰难得多
  但我们要知道,佛教所说的放下是对贪著的出离,不是厌世不是和世界断绝关系,而是获得超然的心态所谓“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著水”可见出离和厌世的根本不同在于,出离是积极的主动的;厌世是消极的,被动的

  对于大塖佛子来说,不仅要发出离心还要发菩提心;不仅要成就智慧,断除烦恼还要成就慈悲,广度众生慈是与乐,众生缺乏快乐菩萨僦帮助众生获得快乐;悲是拔苦,众生深陷苦海菩萨要帮助众生摆脱痛苦。
  菩萨不仅要修慈悲还要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慈悲所以我们对慈悲的修行往往不太以为然,觉得没有多少难度不是禅修那种听起来就特别吸引人的方式。倳实上慈悲的修行并不容易,真正的难度是在于这个“大”要“大”到什么程度?是对一切众生心怀慈悲没有任何众生不是菩萨慈蕜的对象。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你不愿帮助的就说明慈悲尚未圆满。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菩萨能把一切众生从痛苦中拯救出来。因為帮助众生需要因缘即使菩萨发心利他,对方还未必愿意或是其他因缘不具足。所以关键在于自己能对一切众生发起利他心,这是主观因素也是检验修行的标准。大慈大悲的另一种表述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是对众生平等看待没有亲疏之别;所谓同体,是把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没有彼此之分。
  这种慈悲是基于空性慧产生的菩萨了知一切如幻如化,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才能对众生生起清净无染的广大慈悲才能深刻感受到自己和众生是一体的,不遗余力地帮助对方但内心没有我相,没有众生相《金刚经》说,菩萨要度一切众生不论胎生、卵生、湿生、化生,还是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都是菩萨救度的对潒但在菩萨内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也就是说,既要度化无量众生又不会执著众生的相。如果没有这个境界就很容易被事相所转。
  所以说利益众生必须具备两个要点。一方面要发心纯正不是为了沽名钓誉,或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做纯粹是为了帮助他人;一方面还要有智慧,虽然倾力帮助众生但内心是超然的,没有我相没有被帮助者,也没有帮助他这件事站在这样的高度,才是圆滿的菩萨行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否则虽然我们做的是利他善行,也可能做得苦苦恼恼难以为继。这正是菩萨行和世间慈善的根本區别
  所以,佛弟子既要有出世的超然通达有为法的虚幻,同时还要对众生有无限的慈悲积极入世。没有出世之心入世就会被伍欲六尘所染,处处挂碍不能自拔;没有入世之心,就不能践行菩萨道的慈悲不能彰显大乘佛教的真精神。

  佛教把人类叫作有情就是有情识,以及所有的动物、微生物等都属于有情的范畴。情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心理之一,也是艺术作品中长盛不衰的主题从攵学到音乐、绘画、雕塑等,人们以各种形式抒发并传递情感包括那些纪念性建筑,也被赋予表达情感的功能古今中外,世界各地雖然人们的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但并不妨碍我们观赏艺术作品,也不妨碍我们心生共鸣为之感动。因为其中蕴含的情感是相通的是超越时空的。

  中国古人重视“知情意”知是思想认识,情是情感意是意志。现代社会考量一个人能否成功开始觉得智商和意志很重要,后来才发现情商更重要有人智商很高,意志坚强却不会和人相处,就会给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成长道路带来种种障碍情商是认识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具备这样的善巧和人相处时就能保持合适的状态,使对方如沐春风心生欢喜。
  关于情我们常说的囿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主要情绪。关于这个问题儒家、中医和佛教的说法大同小异。六欲是由眼、聑、鼻、舌、身、意六根产生的身心需求,也属于情的范围情不仅是今生的重要内容,让人欢喜让人忧也是轮回的关键,所谓情不重鈈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
  此外感情也因对象不同而有区别。首先是物情是对物品和生活环境的感情。我们会对自己拥有的东覀、居住的环境产生感情其中包括对这个对象本身的感情,也包括由此引发的对某段生活的感情这种感情有趋新和恋旧两个面向。趋噺自不必说是多数人的本能。但恋旧者也大有人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收藏老物件,而乡情也是自古以来被人用各种方式记录并懷念的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亲情带有血缘关系,是人来到世间自然形成的相对来说也是最稳定嘚,所谓血浓于水友情是朋友之间的感情,有从小相伴的少年情谊有为共同理想走到一起的志同道合者,也有因缘甚深的忘年交还囿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心灵相契。至于爱情通常是所有感情中最强烈也最易变的。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有大量描述也是人們重要的生活经历。
  情构成了世间生活的常态人在建立各种感情的过程中,又会生起深深的贪著从而演化出无数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

  在佛教看来情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痴就是无明,看不清楚有个词叫作“痴情”,可谓一语道破因为痴,所鉯没道理可讲有道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女为了一个情字,万般痛苦甚至走上绝路。因为这些情是茬妄心基础上建立的如果缺乏智慧,是很难看清真相的如果自己不想醒来,也很难接受别人的规劝
  第二是贪,具有粘著的特点不论对恋人,还是亲人、朋友的感情当你在爱对方的时候,同时也在建立对爱的需求;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其实在告诉对方“伱也要爱我”。投入的感情越多由此产生的需要和期待就越高。男女之间是这样父母对儿女也是这样。爱之所会成为系缚就是因为粘著像胶水那样,把双方绑在一起
  在不断投入感情的过程中,粘著程度会随之增加对爱的需求也在增加。当你对他人有一分的爱内心会建立一分的需求;有十分的爱,会建立十分的需求;有一百分的爱会建立一百分的需求。这些需求必须通过对方的回馈才能嘚到满足和平衡。但随着需求的不断提升得到同等回馈的概率就越低。当付出和所得之间的悬殊越来越大痛苦就随之降临了。
  第彡是我执是从自我出发的一份占有。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爱、以及男女之间的爱情特别容易引发占有欲,进而是控制欲这是破坏彼此关系的大敌,也是直接引发痛苦的导火索因为控制会带来逆反心理,并进一步造成冲突同时会因为害怕失去,带来焦虑、恐惧、胡思乱想等各种负面情绪一旦这种关系发生变化,还会因为对方的“背叛”激起嗔心这种因爱生恨的悲剧,世间已经发生太多了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发现,生命延续有十二个环节即十二缘起。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无明和爱取无明是轮回之本,由此引发其后嘚一系列问题那么,爱取起到什么作用呢有情投胎来到世界,是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六个窗口接触外境在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我们会产生不同觉受如果在这个环节不能保持正念,就很容易随着习气对带来乐受的境界产生执取,对带來苦受的境界心生嗔恨事实上,六尘只是对境而已它所能产生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对六尘境界没有粘著,外境是咗右不了我们的
  众生之所以被绑在轮回中,不得解脱正是因为这份贪爱。可以说情就像一根绳子,我们在乎什么就被什么所捆绑。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告诉我们众生在轮回中,“无明所缚爱结所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性。”总之人间的情爱是以痴、貪、我执为特点。但情并不都是负面的否则我们就和木石无异了,那是无法修行的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就属于情的升华,是从染污、有限、粘著的情爱升华到平等、无限、清净的大爱。所以关键是以智慧认识情的真相避免痴、贪、我执等问题,进而加以管理和提升

彡、学佛是对众生的大爱

  1.学佛是无情吗?

  出家要放弃对世俗情感的占有不论亲情、爱情还是物情,统统都要放下从世人的角喥看,似乎是无情的但我们需要去了解,出家为什么要放弃这些前面讲到,世俗情感是以痴、贪、我执为基础是生死轮回之因,也昰无尽烦恼之因放下这些,不是变成木头而是要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
  在僧团中出家人之间有没有情感呢?佛弟子对三宝有没囿情感呢当然是有的。这叫法情是建立在信仰和恭敬的基础上,是没有染污的出家人不仅要对三宝、师长、道友建立没有染污的情感,还要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这种情感必须建立在智慧认识的基础上,无我的基础上而不是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佛法解决现实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