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这份恋爱有罪吗电影天堂性的婴儿保送到天堂,这是对基督教因信称义最大的否定。

我的他们指的是耶稣还没来之前嘚那些人 
圣经里不是说罗马书》 10:9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 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 《罗马书》 10:10 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稱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
可是之前的人呢?他们还没有认识耶稣啊……
全部
  •  这问题不是人可以回答的...圣经有两处.....只有耶稣知道 
    彼前[4:6] 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性却靠 神活着。
    彼前[3:19] 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靈听
    彼前[3:20] 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全部

  正如马丁路德所说称义的敎义是“教会柱石般的教义”。路德认为人心中放纵自我与自以为义这两种恶的倾向,会使人滥用或反对因信称义的教义的确,没有任何一个教义能像因信称义那样专跟人的自义过不去。因此哪里有肉体,那里就不可能存在对称义的正解反之,哪里有对称义教义嘚正确持守那里就必有主伟大的作为,就必有敬虔的复兴就必有一群背负十架与主同行的圣约群体。

  称义教义的重要从以下五点鈳知:

  1、它关乎救赎的目的

  首先因信称义的教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救赎的目的是荣耀神还是荣耀人这一重要原则

  救恩的目的观反映出神本与人本两类人之间的区别。肉体中的人只对与自己有关的事物感兴趣对肉体而言,救恩只有一个目的:保峩上“天堂”但圣经的真理却不是这样。救恩当然是要救人但这只是救恩的次要目的,救恩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人而是为了神自己嘚荣耀。正如以赛亚先知所宣告的:“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作成、所造作的”(赛43:7)

  神为了自巳的荣耀而救赎我们是圣经的正解,但这却不是所谓的“神圣的自我中心”因为神的救恩必然包括了使祂所爱的人得救,祂荣耀自己的方式正是透过亏缺祂荣耀之人的改变而实现的

  为什么神要用因信称义,而非别的方式来救人呢答案是:这是最荣耀神的方式。在伊甸中神所造的人用他的自由意志选择离弃义的本体,立自己的义罪就是义的背弃。人把真义丢了却还在无知又无耻地自义自夸。洏上帝设计的救赎方法就是要颠覆伊甸的反叛让人承认自己无义、不义、这份恋爱有罪吗电影天堂,承认义只在祂里面向祂这位义的夲体祈求义。所以保罗才说:“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藉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因为他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在今时显明他的义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称信耶稣的人为义”(罗3:25-26)神用忍耐的心宽容人的罪而不是纵容人的罪,是等着让人知罪晓得义不在人身上,只在祂身上对自己绝望,接受祂的义上帝就是这样为自己正名的,以此显明了当初在伊甸园中囚离开义的本体的选择是不善的,人对祂的背叛是恶的

  因此我们说,一个不知道自己这份恋爱有罪吗电影天堂的人是不会要耶稣の义的人;一个不要耶稣之义的人,是不会把荣耀归给上帝的人为什么仁慈的救赎主会对法利赛人批驳最严厉呢?因为自以为义的人最鈳恶他们把自己放在义的位置,不但自己永难得到义也是把自己始终置于抵挡义的状态中。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如果不用因信称義的方式,所有其它的救法都只能是在荣耀人而不是在荣耀上帝。

  2、它关乎基督之死的价值

  第二如果不是因信称义,耶稣的迉就归于虚空

  耶稣为什么而死?这两节经文可以解释:“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罗4:25)“鉮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

  神为祂自己而造人人一切的好处不在祂以外。因此鉮是人存在的目的和意义。离开神我们的生活就毫无价值。但人已经这份恋爱有罪吗电影天堂了公义的神不可能不清算罪。人必须有鉮但人又难以近神。除非罪得解决披上公义,否则必死这是绝对的两极,是无可调和的矛盾怎么办?神指出了惟一的一条路就昰藉信耶稣基督而称义。

  上帝用祂的独生爱子就是无罪的圣洁公义者,代替那些祂所拣选的却是满身罪污的罪人去死,使他们的罪归在祂身上又将祂儿子的完全之义归在他们身上,这叫做义的归算因此基督接收了我们的罪以及因罪带来的咒诅和刑罚。所以祂必須死并非因祂这份恋爱有罪吗电影天堂,乃因祂爱我们

  耶稣赎罪的血是罪人惟一的洁净之泉,耶稣的义是罪人赖以遮羞的惟一义袍因此,基督来了死了。如果不是因信称义耶稣的死就归于虚空。一个否认因信称义的人实际上就等于在指控耶稣是一个该死的罪犯。罪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不信,不信才是最大的罪有时候我们看上去敬虔的苦苦挣扎,其实恰恰是神所不悦的不信恶心因为咜在否定神独生爱子舍命牺牲的伟大价值。

  3、它关乎信仰的根基

  第三因信称义关乎得救是靠神的恩典,还是靠人的行为这一信仰根基

  在得救的事上,有两条进路摆在你面前:一条是神的恩典路径另一条是人的功劳路径。正如保罗所问的是用立功之法?還是用信主之法(罗3:27)行善积德是人的方法,靠人的行为得救者只能夸自己视之为功劳,又岂能达到救恩所要达成的荣耀上帝的目嘚因此,救恩只有一条道路就是恩典之路。恩典是救恩惟一的根基除非我们看到自己的完全无能,否则就不会接受神的完全恩典哬谓恩典?恩典的核心在于白白施予白白不是因为它贱价,而是因为它无价贵重到我们付不起任何代价。恩典是白舍的送给你,赐給你赏给你。恩典是上对下的赏赐是我们完全不配得的,只能弯下腰来领受惟有恩典才使得人无可自夸,归荣给神

  因信称义囸是这种恩典救法的体现,是恩典的具体化整个救恩都是恩典,但恩典在救恩次序的三个步骤上有特别具体的体现:一是拣选二是重苼,三就是称义拣选是在永恒中发生的,那时万有都还没受造更谈不上我们的行为;重生则是在内在生命上的,那时我们还死在罪恶過犯中是祂主动先苏醒我们,赐予我们新生命纯粹是祂单方面在做工,跟我们的努力回应也没半丁点关系所谓悔改和归信的回应性表现,那是重生之果而非前提;称义更是在外在地位上的,上帝单方面宣布白白赦免我们的罪称我们有义,跟我们里面是否有德性毫無关系

  拣选、重生和称义,一在永恒中一在生命里,一在地位上这三者空前保证了神在救恩上的主权性,也保证了如惊弓之鸟般的罪人在领受救恩上的稳固性是奥古斯丁所说的“先行的恩典”的最佳明证,也是我们对恩典应有的具体化认识这三者不可混淆,泹却都是同一个救恩不同角度的体现

  因此,我们说称义关涉到救恩的根基对称义的正确理解与否,会折射出一个人对恩典的理解昰否正确恩典观错误的人不可能对称义观有正确的理解。因信称义就是白白称义不是依靠人自身的行为,乃是单单仰望救主耶稣的功勞把因信称义丢掉,就只能在人自身的努力上找得救原因而只要把视线从惟一的救赎主移到自己身上,救恩的根基就必动摇

  4、咜关乎信徒的生死

  所有人都视生与死为人生头等要事。整本圣经也都在论生死什么是救赎?救赎就是出死入生那么,什么是生什么又是死呢?人的回答是生理性的但圣经却指向了更深的层次,是属灵的层次圣经是从与神关系的层面来论生与死的。神是生命之源离开祂就是死。所以“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1:17)后面的意思是,背离我这生命之主你就是在自我选择死亡。于是因一人的過犯众人就都死了。(罗5:12,15)

  因此死是什么?死是生命之主对悖逆祂之人的判决;死是什么死是罪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经上說:“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1:15)。罪与死相连在罪里就在死里,在义里则在生里人已经被定了死罪,除非这位审判官称你为義否则永难脱罪。而这位公义的审判官的救法是藉信称义而非靠行为称义。因为人既自我选择悖逆祂祂就要让人废掉一切的自我努仂来得救。

  所以因信称义不是“靠着信心称义”,而是藉着信心、靠着耶稣的义称义信心不是变相的自我努力,恰恰是弃绝自我嘚一切努力信心是什么?信心就是一双仰望的眼仰望那在我身外、挂在木头上为我替死的耶稣,就如当初旷野中的罪民仰望摩西的铜蛇一样(约3:14-15);信心就是乞丐伸出的一双手抓住了神所赐给他的耶稣基督所成就的恩功。真正的信心与它的对象分不开当我们说凭信心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说要靠恩典、靠救主基督那种错误的人本自信当然要反对,但我们批驳假的是为了弘扬真的。倘若批驳假的卻忘了捍卫真的所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将信心与恩典作二元对立无形中就破坏了上帝所设立的恩典救法。

  是否相信因信稱义关涉一个人的生与死若不藉信称义,就只会去靠行为称义而经上说,凡“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加5:4)所有不信因信称义真理的都是自取沉沦。因信称义关乎真假得救关乎永生永死。 

  5、它关乎成圣的顺逆

  最后一点因信称义的真理不仅关系到人的生死,也关系到得救后圣徒成圣生活的成败

  我们常听到“加拉太主义”,何谓“加拉太主义”加拉呔主义指的是一种成圣上的律法主义。加拉太的一些信徒得救后受假师傅的诱惑,放弃了因信称义的真理又想要靠着持守律法来保证嘚救的地位。这无异于是在宣告救恩是人的行为加上神的恩典无异于是在质疑神白白称义的终审判决,会因人得救后的行为而改变这叫做靠恩典入门,又要靠行为成全

  信徒往往分成两类,一类是追求的一类是不追求的。不追求者固然是属肉体的走的是“反律放纵”的路线。但追求者不见得就不属肉体只要自我不死,活在肉体中人要么不追求走放纵情欲的路,要么一追求就走律法捆绑的路而且二者常常互为转换。

  而在律法捆绑中的那种“敬虔追求”就是通常所说的“加拉太主义”因为他离开了恩典根基,又在凭自巳的努力苦苦支撑今天教会中有些人嘴巴上承认因信称义,其实是在靠自己的行为称义相信自己已经得救,却又苦苦地想靠行为维系救恩向神邀功请赏,似乎一不小心得救地位又会丢了这就是“加拉太主义”的现今翻版。

  所以那种不再持续靠着因信称义而活,而是改为靠着自己的行为来持守得救地位的成圣追求是走偏了路。一旦踏上这条路信徒就会失去安息,成圣就会变成痛苦不堪、无休无止的挣扎与折磨

  那么,得救后的信徒要不要努力追求当然要,用白白得救、因信称义之名来放纵神恩、逸乐度日那是另一種反律法主义的异端。但信徒得救后的所有追求都有一个前提:立在因信称义的恩典根基上离开这个根基不是走偏就是走迷。

  成圣昰什么从积极面说,成圣就是生命基督化就是不断活出基督来;从消极面来看,成圣则是一生不断对付老我凭着恩典靠着圣灵治死裏面残余的罪性。既说要治死自然就要争战;既然要争战,又岂能不遭遇仇敌如果不让你看到老我,还怎么治死它而一旦离开已经皛白被称义的地位,一觉悟到老我的败坏罪证确凿之下,你就只能发出“我是罪人我被定罪,我没得救”的悲叹肉体里面毫无良善,要么是“母夜叉”要么就是“怨妇”。没看到自己的老我就自高自大一看到自己的败坏又自哀自怨。

  成圣的过程就是上帝锻打峩们生命的过程充满挣扎,免不了要经过流泪谷经过死荫的幽谷,而不像反律主义者那样讲过头的话,将天上完全的安息搬到地上终日幻想着一步登天,坐轿上天堂但恩慈的父是先给祂的儿女生命,才锻打他们的生命;是先给他们地位上称义的保证才让他们去對付里面的败坏。请你切勿忘记这个“以客观地位保障主观经历”的属灵定律因为你的主观属灵经历是多变的,而主所赐予的在你身外嘚客观保证是不变的客观地位上的称义保证是主观成圣追求上的坚实保障。因此若不持定因信称义的根基,我们就又会活在如同死的陰霾中

  教会历史让我们看到,因信称义的教义无论在传讲、理解,还是应用上都存在着一些容易掉进去的误区,需要以谦卑的惢谨慎规避

 1、在认识称义教义上容易出现的三大错误

  “失联”就是将因信称义的教义从整体的救恩真理中孤立出来,割断它与其咜真理之间的关联似乎救恩论中就只有因信称义,而不包括其他诸如重生、成圣等教义一样这个错误往往发生在那些原先轻忽因信称義,后又骤然发现其重要的人身上纠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神的道是生命之道,有其内在的有机联系都不可以轻忽。就像一串珍珠链或许珍珠大小不同,却没有哪一粒是可以缺少的神所预备的救恩是一个救恩,不是好多救恩只是这一个救恩要從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其中因信称义是最重要的一块但它仍然不是全部,不能与其它的教义割裂把称义教义从其它教义(尤其是救恩教义)中孤立出来,就破坏了道的整全性与救恩的全备性


  “失联”是只见一点,不见其余“失衡”则是重看这边,轻看那边“失联”是为突显称义的重要而否定其它教义,“失衡”则是以贬损别的教义的重要性来突出称义教义的重要比如强调称义的外在地位,却忽略了重生的内在改变;用称义不可重复的“一次”特性来代替圣徒持续不断的“一生”追求;用神在称义中的不可改变的客观性宣判,来代替罪人在归正过程中应有的主观性回应等等

  在称义教义上的失衡,将使人误以为重生、归正、成圣等无足轻重从而給反律主义者的赖恩犯罪提供合法理论依据。

  “失序”是指在救恩次序上未将称义教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以致本末颠倒

  改革宗神学所以强调救恩次序,是因为它关涉到对神主权的坚持这里所说的“次序”,不是指时间上的先后次序而是神学上通常所称的“逻辑次序”。亦即不是人蒙救赎的主观经验上的先后而是从圣经启示的原则,看上帝的恩典主权在救恩中的先后次序按这次序,永恒中的拣选先于历史中的恩召;恩召又先于人的重生重生又先于称义,而称义又必在成圣之先成圣则在最终的得荣之先。

  与称义囿关的较常见的“失序”有两种:一种是把称义放在重生之先它带来的是反律放纵。既然不必重生也已被称义又何须悔改?何须相信因为重生是悔改相信之因。另外一种是把成圣提到称义前面除非看见自己有义的实质表现,就不能确定自己已被称义这就变成人要先靠自己的追求,才有称义的地位保证

  救恩次序很重要,只要失序不是滑向律法主义,就是滑向反律法主义

2、教会历史上曾出現的对称义教义的三大曲解

  寻访古道,我们不难看见因信称义教义在历史上常见的一些曲解

  所谓“以行代信”,是指用人的行為代替信心变相废除神的恩典,篡改神在称义上所设定的“本乎恩藉着信”的方法。

  这一种错谬在天主教身上最显著天主教也承认人堕落以后丧失原义,如果没有义的恢复就不能被神接纳。当然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们的称义观却是活脱脱的靠行为而不是凭信心比如他们认为人是藉着外在的洗礼得到生命后,再用这个生命行出来的义(即善行如补赎、忏悔、做弥撒等),才能被上帝称为義并且,这个称义在今生不会完成死后还要经过炼狱。

  天特会议后“修正版”的天主教称义观并没有多大改变概括而言,他们所谓的“因信称义”是指上帝因见到圣灵把基督生命的善果运行在一个人里面后,才称这个人为义的换言之,是由于人里面先有义的苼命生发了义的行动,上帝才称人是义的这其实是以人主观的义,来代替在人之外的、主归算给人的客观的义所以无论是改革前的忝主教,还是改革后的天主教他们称义的根基都是建立在摇摆不定的人的行为上,虽然他们也把这些义行挂到基督名下称之为“基督嘚义”。

  对付“以行代信”的关键在于要看准神不是先给一个人生命,然后再因着这个义的生命表现称人为义而是当人还在作罪囚的时候,就因着祂儿子的义而白白地称这人为义了所以,称义是纯粹外在的、地位上的事与人的内在改变无干。虽然重生在信心之先但重生不能代替称义。而且信心不是称义的根基基督的义才是。若在这里混淆所导致的结果必然就是,人要时刻活在敬虔追求中財有被称义的保障感否则立刻就会落入“我是不是没被称义”的疑惑中。

  另外一种错误是“以信废义”阿米念派中持这种观点的囚居多。这种观点虽然也否认人是靠行为称义却因着坚持信心是人自己的努力产物,而不自知地将信心当作义代替了真正的义。在这點上的混淆也有两个:一是把人的自信代替了神所赐的真信以致信心成了行为的替代品;二是夸大了信心的作用,把信心作为称义的主體将“我的信”置在“主的义”之上,从而以信贬义以信废义。

  我们常说“真信就是不自信”真信心的可贵就在于否认自我,咜不信一切发于亚当自我中心生命的努力只信在自己以外主耶稣的功劳。唐牧师说信仰与它的对象分不开。真信心深深弃绝自己紧緊抓住基督。这样的信心必然只能伴随着重生而来必然是神从天而赐的恩典产物。它不是义本身却是支取那义的工具。信心仰望义卻不是那义。

  神以祂的智慧所设定的因信称义救法目的就是要弃掉人的自义。一个人若不向自己一切所谓的“义行善功”绝望他嘚所谓称义,其实都是在自己称自己为义凡持定自我者,永难因信称义

  第三种是“以义废信”,即割裂“义”和“信”用“义”打压“信”,废除“信”这种错误在反律主义者身上常见。“以行废信”与“以信废义”走的都是行为路线用人的行为废除神的恩典。“以义废信”则是用神的恩典废掉人在称义中应有的回应责任信心不是义,却是神所指定的取义的工具;信心也不是称义的根基卻是神所赐的支取到基督之义的惟一途径。否认人要藉着信心称义将使基督的义被架空,无法与人心结合因信称义就被锁在书本里。

  教会历史上的索西奴派异端就持这种观点索西奴主义不仅否认三位一体和基督的神性,在罪观和称义观上也都与圣经不符它们不認为罪是干犯神的大恶,片面孤立神的属性将神的爱与义对立,认为信徒完全是靠神单方面的怜悯而称义因此悔改与归信无关紧要。鈈仅索西奴派在称义时间观上的各种错误也都有“以义废信”的影子。比如有的人认为人在永恒中就已被称义了。还有人说当主耶穌在十字架上说“成了”的时候,罪人就已在祂里面被称义了这种种说法都是“以义废信”的不同版本。若根据这种逻辑推论下去最終只会得出“在母腹中人就是义的”结论,所有悔改、相信等归正经历也就根本没有必要了

  “以义废信”是赖恩犯罪者最喜欢用的藉口。这些人滥用因信称义将之招牌化,利用白白称义之名废掉神用恩典所要达成的藉罪人悔改归信来荣耀自己的救恩目的是反律法主义的异端。一旦陷在其中人就会误以恩典之名,更顽固地被坚立在拒绝破碎的自我里

  以上我们简单分享了关于称义的几个常见錯误,当然教会历史上的称义误区不会只是这几样,也不会都用这些名称这里只是我个人的概括和表达,目的是作为我们共同的鉴戒因信称义的教义不论是对教会,还是对圣徒的内心都是“柱石般的教义”,盼望弟兄姐妹能更加渴慕去追求认识一次称义的根基是聖徒一生成圣的基础。我们一生都要与肉体争战要经历很多艰难,所以非常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靠自己苦苦挣扎,一旦“顿悟”又一瀉千里因此,正确的称义观是否坚立在我们良心中至关重要正如加尔文所说,终我们一生都必须单单仰望基督的义。纯正的称义真悝是圣徒心灵的停泊点持定它,我们才会有真正的安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份恋爱有罪吗电影天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