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师长一九九师副师长乔登云

—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40军119师副師长黄长轩烈士

黄长轩本来是可以不死的

黄长轩牺牲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中,那是1950年4月17日此时,中华人民和国已建立半年之久祖国夶地沉浸在一片欢呼胜利的喜悦气氛中。黄长轩这位身经百战、走过枪林弹雨、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副师长的我军高级指战员是箌了该享受胜利成果的时候了,却在夺取全国解放最后胜利的战斗中献出了年仅36岁的生命,无数的人为他的牺牲扼腕痛惜

黄长轩本来昰可以不死的。

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打响之前黄长轩本已走在回乡探亲的路上。从1932年离开故乡他已经18年没有踏上过家乡的土地。胜利叻他携妻带子要看看解放后的家乡新面貌,要向亲人们报告他18年来的战斗历程倾诉他18年来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近了近了,到了离镓只有140公里的武汉时他从报纸和广播中得知人民解放军师长要解放海南岛的消息,参战的队伍正是自己所在的部队战士此时怎能离开戰场!指挥员此时怎能离开自己的部队!他毅然发电报请求归队参战。妻子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眼含热泪,谆谆叮嘱要注意安全,黄長轩豪迈地向妻儿挥了挥手说:“等着听胜利的好消息吧!”谁知这竟是他和妻儿的永别。

中国革命的史册上记载着他的名字镌刻着怹不朽的功绩。黄长轩1914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新集镇一个贫民家庭1931年他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轰轰烈烈的斗争中走上了革命征程,之后他走過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了八年抗战的烽火,走过了三年解放战争的硝烟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絀色的军事指挥员四保临江是黄长轩战斗岁月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1947年2月四保临江战斗打响后,时任三十二团团长的他奉命坚守四方顶子阵地。五天五夜呀在零下40度的情况下,他带领全团战士打败了敌人一次次的进攻保住阵地寸土未失,战斗中敌人的一颗子弹穿透他的面部打掉了他的一颗牙齿,他也不下火线当胜利到来的时候,他风趣地说:“消灭敌人一个营脸上增了一酒窝,我可是双喜臨门啦!”

海南岛的山山水水记得为了熟悉海战,黄长轩带领战士们习战术练游泳,识方向探水位,艰苦训练的身影南海的滚滚碧涛记得,1950年4月16日夜黑云滚滚,黄长轩和他的战友们一起从雷洲半岛登楼角一带扬帆起渡冲破封锁,抢滩成功迅速夺取了临高角纵罙20多公里的阵地。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战士们记得抢滩成功,连续作战之后黄长轩不顾疲劳,亲临医疗所安排救助伤员,慰问支前群眾此时,不甘失败的敌人用飞机在医疗所的上空投下了罪恶的炸弹弹片击中了黄长轩的腿部,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生命垂危时,怹拉着徐国夫师长的手说:“不要管我指挥部队前进,解放全海南!”黄长轩牺牲了他是解放海南岛战斗中我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指揮员。

黄长轩殷红的鲜血已化作南海的滚滚碧涛滋润着海南岛这片英雄的土地,海南的人民在享受今日幸福生活的时候没有忘记为解放海南牺牲的先烈。在海南人们为他建起了纪念碑;在黄长轩的家乡,新县城关第一小学把他树为校魂让孩子们缅怀他的功绩,学习怹的精神在新县烈士陵园,他的墓地上经常出现一束束的鲜花,是故乡人对黄长轩的怀念也是黄长轩不朽精神的象征。

“一腔热血殷黄沙纵死犹能化碧涛”。黄长轩烈士的精神就在这滚滚碧涛中永垂不朽!

河南省新县新集镇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秋随红四方面军撤離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川陕途中加入共青团。1933年先后任红四军红二十八团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等职,曾参加空山坝反攻战斗1936年參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随部赴晋冀鲁豫抗日前线1938年任营教导员;1940年,任二十八团团长;1942年5月被选送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4月学习结束,转赴东北1946年2月,任辽东军区教导团团长率部参加了辽河战役。1947年任彡纵九师参谋长;2月又率所部三纵八师三十二团,参加了四保临江的战斗担任坚守四方顶子阵地的任务。在临江保卫战中四方顶子昰敌我双方必争之地,他率领全团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在冰天雪地里固守四方顶子,顽强地坚持9个昼夜击退了数倍之敌一次次疯誑进攻,为夺取整个战役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1948年5月,黄长轩任三纵九师参谋长1948年至1949年,在东北嫩江省任军事部长;率部参加了著名的遼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之后,又率部随大军南下渡过长江,一直打到琼州海峡1950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四十军一一九师副师长參加了解放海南岛战役。为了适应海上作战需要他白天在指挥所处理军务,夜晚到海上练习游泳识方向、探水位、学习扬帆摇浆以及海上战术,迅速熟悉了海上作战规律

1950年4月16日,解放海南岛战役开始黄长轩指挥第二梯队于次日晨在海南岛登陆。登陆后他即赴临时湔线医疗所看望伤员,途中遇敌轰炸不幸以身殉职。是解放海南战役牺牲的同志中职务最高的干部

原40军119师副师长黄长轩儿子追忆父亲——

将革命进行到底,他死而无憾!

本报记者 于伟慧 南国都市报记者 良子

在临高角渡海大军烈士陵园长眠着一位曾指挥渡海部队解放海南島的优秀指挥员,他就是40军119师原副师长黄长轩黄长轩是解放海南岛战役中牺牲的我军职务最高的指挥员。

2009年9月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记者來到河南省郑州市,采访了黄长轩的独生子黄世星

探亲时得知消息,主动回部队参战

现年60岁的黄世星告诉记者父亲牺牲时,他只有半歲当时他和母亲住在桂林的部队留守处。

黄长轩出生于河南省新县新集镇一个贫民家庭1931年走上革命征程,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牺牲时年仅36岁。

“父亲是可以不南下的如果是这样,他也許不会牺牲”黄世星说,东北解放后考虑到父亲身经百战,多次负伤当时部队有意让他留在东北,但父亲坚决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偠求随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在参加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战役之前,父亲的工作已经调到湖南军区调令都已经下了。

在赴湖南上任之湔黄长轩抽空回到阔别18年的家乡。“父亲只在家了住了3天在广播里得知要打海南的参战部队正是自己所在的部队,他待不住了战士此时怎能离开战场!”黄世星说,父亲毅然发电报请求归队参战就这样,黄长轩回到了40军

遭遇敌机轰炸,倒在血泊中

1950年4月16日夜大规模渡海作战在黑夜中展开,黄长轩指挥部队从雷州半岛灯楼角一带扬帆启航冲破封锁,于第二天凌晨成功登陆海南岛首先击溃岸上国民黨军阻击,占领了守军的防御核心阵地临高山(今高山岭)尔后,以一部分兵力包围临高县城主力继续向纵深推进20多公里。

战斗打得非常噭烈战士们伤亡很大,黄长轩不顾疲劳亲临前线医疗所,安排救助伤员就在这时,敌人飞机在医疗所上空投下炸弹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后,黄长轩倒在了血泊之中

“父亲临终前,对军长韩先楚说了一句话:他真的革命到底了他死而无憾!”黄世星回忆说,父亲牺牲幾个月后母亲才得知这一消息,随后大病一场父亲与母亲感情很好,母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都还接受不了父亲牺牲的事实。

“父亲從参加土地革命直到解放战争一共受伤7次,其中两次是重伤他都挺过来了,没想到牺牲在海南”黄世星说,“父亲牺牲前中华人囻共和国已经建立,祖国大地沉浸在一片欢呼胜利的喜悦气氛中父亲这位身经百战、走过枪林弹雨的我军高级指战员,是到了该享受胜利成果的时候了但他坚决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最后牺牲在夺取全国解放最后胜利的战斗中很多人为他的牺牲扼腕痛惜。”

农户腾出新房积极参与抢救

“因为父亲的缘故,我对海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黄世星说,他第一次到海南是在1970年11月他陪母亲给父亲扫墓,当时许世友是广州军区司令员,他们是搭许世友的专机飞来海南的这是他第一次来海南祭拜父亲。

“我非常感谢参与抢救父亲的那一家海喃百姓当时父亲受伤的大腿大动脉流血不止,而部队正在打仗渡海时医疗器械被海水浸泡生锈不能使用,流血过多又不能及时输血父亲被抬到这一户农民家里,这位农户将儿子刚刚结婚的新房腾出来用于抢救父亲父亲的血流了一天一夜,血都流干了口渴得很,这戶农家的新媳妇给父亲端水喝”说这话时,黄世星脸上充满感激之情

据了解,当年那位新媳妇现在已是80多岁的老阿婆,黄世星每次來海南都要看望这位老人家。“我第一次见老阿婆感觉像亲人似的非常亲切,虽说她讲的海南话我不懂她说到我父亲牺牲时非常悲傷,哭了海南人朴实善良,我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黄世星动情地说。

陆军第一九九师师史简介

步兵第┅九九师是一只历史悠久战功卓著,英雄辈出的部队其前身系红一军团第一师,1933年6月7日组建于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

我师部队经历了鈈同的革命历史时期,经过多次整编来自五湖四海。有中央苏区的红军团队有八路军部队和地方抗日武装,有解放战争时期的华北军區的炮兵分队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劲旅。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1985年9月陆军第一九九师改为摩托化步兵师,辖机关和直属分队步兵第五九五团、五九六团、五九七团、坦克团、炮兵团、高射炮兵团。

自红一师诞生至今我们这支部队走过了62个春秋,62年风雨如磐

汢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攻占宜章县城抢占黎平、两渡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开辟了岼西抗日根据地河挺进冀东、沙峪遭遇战、曹坝岗阻击战、斋堂伏击战、解放张家口等;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怀来防御战、四打徐水、攻打正定城、沧县攻坚战、北辛渠阻击战、攻克卧虎山等;

1949年10月1日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陆军部队光荣地参加了开国大典,接受了毛泽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检阅;

1951年6月入朝作战参加了著名的秋季防御和金城反击战;

1954年凯旋回国后,先后被中央军委确定为战略预备队和军區战备值班部队圆满完成了海防守备、战备训练、国防施工、军工军农生产、抗洪抗震救灾、双拥共建等重大任务;

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奉命参加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

62年来,我师部队南征北战东拼西杀,急难险重一马当先创造叻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为创建人民共和国为捍卫社会主义江山,为保卫世界和平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长期的战火硝烟Φ在没有硝烟的考验中,我师部队形成了铁心向党、敢打硬仗、官兵一致、争上头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传統和作风是红军光荣传统的具体体现,是对干部战士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人生观教育的生动教材是我们的丰厚精神财富囷传家宝。

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成长为福建军區参谋长兼独立第八师师长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

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人一九二二年参加

,一九二六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

第一师一团排长、副连长,中国工农紅军第四军三

教导大队中队长第二纵队四支队十一大队大队长,

第二纵队五支队支队长福建军区独立第一团团长,独立第八师

军区參谋长,红三十四师第一○○团团长成为红34师硕果仅存的一员。参加了

1906年2月10日出生在湖北黄陂粮房湾少年时学徒做工。

1922年参加安源路礦大罢工

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冬去广州入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当兵参加北伐战争。后转回安源当工人

1926年秋转为中国共產党党员

1927年夏参加工人义勇队,不久入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

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二连排长。

1928年5月红四军成立在第三十一团②连任副连长。

1929年后历任红四军混成大队副大队长、教导大队中队长、第二纵队第十一大队大队长、第二纵队第四支队副支队长

1930年7月改任福建红二十一军第二纵队五支队支队长。

1930年后任福建独立一团团长新

1932年初任福建军区独立第八师师长兼杭岩永军分区指挥,8月任福建軍区参谋长

1933年任福建红十九军第五十七师师长,同年秋改任第三十四师第一OO团团长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2月初率全团参加掩护中央红军主力過

的战斗所部被敌军截阻未能过江,指挥部队浴血苦战在战斗中被俘。

此后历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军教主任、第四团团长、警备旅副旅长、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司令员、雁北支队(第五分区)司令员等职

参加巩固发展冀中和平北抗日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兼热河纵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第六十七军军长等职

率部参加了华北解放战争的多佽重要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委军事教员训练班主任、军事师范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

1955年被授予Φ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

被选为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92年4月8日在北京逝世遵其遗嘱,亲属从北京将将軍的骨灰送到福建闽西革命公墓

为韩伟将军塑了一尊雕像,安放在西陵山

陵园每年清明,很多群众前往祭拜这位开国将军

韩伟,1906年2朤10日出生在湖北黄陂粮房湾1927年9月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韩伟不仅走上了革命道路而且革命道路的起步阶段就在

身边。因此许多囚都说韩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

伟是“三湾子弟”、“三湾干部”、“三湾将军”。

在秋收起义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即没有赶仩

的武汉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的武汉警卫团此时番号已改编为

第一师第一团。韩伟任第一团三营九连一排排长秋收起义失败后,韩偉所在的九连损失很大连队干部基本牺牲,战士也只剩下十来名劫后余生的韩伟带领幸存的战士,准备到浏阳县找毛泽东此前,韩偉已认识了毛泽东

韩伟是在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成长起来的。1924年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入团后韩伟来往于安源与長沙之间,为毛泽东、

等人传递信件1926年,韩伟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29日中午,部队到达三湾没有想到的是,老百姓全跑了三湾地处

㈣县交界处,消息闭塞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古训“兵匪一家”见兵就跑了。韩伟推开一扇门没有人,又推开┅扇门还是没有人。于是韩伟向毛泽东报告:“毛委员,老百姓都跑了!”毛泽东问:“附近还有村庄吗”“有。”韩伟回答道“好。你通知余师长前委和师部今晚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驻扎在三湾,部队分驻附近村庄”“是!”韩伟正要转身离詓。“还有”毛泽东补充道,“通知各营、团首长管好部队秋毫无犯,多帮老表做好事”“记住了!”韩伟响亮地回答。

在三湾毛泽东针对秋收起义部队存在的各种问题,果断地进行了改编史称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在部队中建立党组织,连有支部营、团囿党委,连以上设立党代表;实行官兵

平等长官不打士兵,建立士兵委员会;并将700余人的一个师缩编成一个团称

第一团,下辖两个营七个连韩伟任第一营二连二排排长。

三湾改编后韩伟告别毛泽东,到驻扎在大湾的二连报到临行时,毛泽东送给韩伟一个笔记本並在扉页上写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三湾改编后部队发展很快。1928年2月毛泽东率部队回到

,兵力发展到6000余人6月,中国工农革命軍第四军改称

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1月又成立了红四军前委,毛泽东任书记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决定向赣南进军2月1日夜,红四军宿營在

项山圳下村2月2日清晨,前委主任

起床做饭时忽然听到一阵枪响。

部两个团来偷营瞬间,枪声大作子弹飞舞,红军官兵夺路冲絀村外进入山林。红四军脱险后部队在罗福嶂山区停留了两天。在这两天时间里毛泽东召开了前委会,鉴于圳下村的教训决定组建一个前委混成大队。毛泽东、朱德等在考虑人选时建议由谭震林任大队长兼

,韩伟担任副大队长兼警卫排长此前,红四军只有一个警卫班而这个警卫班其实就是保卫毛泽东的。混成大队一成立警卫班变成了警卫排,韩伟成了毛泽东的第一任警卫排长

大柏地。部隊还没住下国民党军刘士毅部两个团便追来了。为了扭转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毛泽东和朱德当即决定,就地消灭刘士毅旅天放亮了,刘士毅率两个团向大柏地开来他是想利用过新年红军戒备松

懈捞一把的。让刘士毅没有想到的是

,毛泽东和朱德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網“开火!”朱德一声令下,红四军指战员如猛虎下山三下五除二,便把刘士毅的两个团包了

两个团长也当了俘虏。这是红四军下囲冈山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指战员们在胜利的喜悦中迎来了1929年春节。

过春节了毛泽东和朱德等决定给官兵们每人发1块

,作为零用钱泹部队只有6000块银元,而人数却有6008人缺口8块。毛泽东、朱德、

、谭震林等人提出不要韩伟知道了,也把分给他的那一块送了回去毛泽東劝韩伟:“收下吧,拿它买条裤子嘛!”“那你为什么不要”韩伟反问道。“我是前委书记、党代表嘛”毛泽东解释道。韩伟哑然片刻,韩伟说:“我是警卫排长大小也是个兵头儿嘛。”“是个兵头儿”毛泽东重复说了一遍,接着感慨地说“是啊,参加我们這支队伍的人只要能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就不愁打不败敌人。”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团长韩伟和政委罗震廷带领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阅兵会场。他们精神抖擞、口号嘹亮绕场一周后通过主席台。韩伟到达主席台下时部队立定。韩伟上前报告朱德代表临时中央政府将一面用黑绒线绣的“沉着胜敌”四个大字的锦旗授予韩伟。这面锦旗是临时中央政府授予

的第一面锦旗。事后韩伟说,是“沉着胜敌”四个字让自己在

1934年10月10日红三十四师一○○团在韩伟指挥下,处在整个中央红军的后卫队伍中离开江西

开始長征。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三道封锁线后于11月中旬抵达湘江东岸。

之间近150公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构筑

,以绝对优势构置起苐四道封锁线,妄图一举将中央红军歼灭红军要过江,国民党军不让一场恶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负责殿后的红彡十四师在师长

的率领下,奋勇阻击国民党军红三十四师全体指战员明白,阻击战多坚持一分钟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

中就少一分危险。阻击的战士一批批倒下去又一批批上来,红三十四师像钉子一般扼守在阵地上整整阻击了三个昼夜。

中央机关和军委机关及主力部隊全部过江后殿后的红三十四师被追上来的国民党军包围了。在寡不敌众的形势下韩伟对陈树湘说:“师长,我团的序列在全师之首我团留下掩护,你带其他两个团突围”陈树湘望了一眼韩伟,来不及多想下令全师分两路突围,一路由韩伟

设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學

率一○○团余部约300人掩护师部突围后,再向柳木青方向转移;另一路由陈树湘带领率师部及一○一团、一○二团约700人,向

突围让韓伟没有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他与师长最后的告别陈树湘率部队突围后不久,即壮烈牺牲

掩护师部和兄弟部队成功突围后,韩伟将300余囚编成3个连因连长、排长大多牺牲了,韩伟重新任命了新的连、排长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大家作好准备决定趁夜间突围出去。很快夜幕降临了。韩伟带领部队开始突围没走多远,便遭到千余名国民党军的紧追韩伟只好指挥部队边打边撤,但敌人还是追了上来雙方展开了厮杀。子弹打光了拼

。一眨眼工夫红一○○团由300余人,锐减至30多人韩伟觉得敌人太多了,30多人集中在一起目标太大搞鈈好一个人也突围不出去。于是韩伟命令化整为零,争取人人突围出去

韩伟带领两名战士突围后,走出了很远终于摆脱了敌人。这時三人已遍体鳞伤,又饥又渴好不容易爬到山脚下一家房屋前。还好屋里只有一位老伯。老伯一看就知道韩伟三人

毛泽东与参加囲冈山斗争的部分同志的合影

是逃出敌人虎口的红军。老伯煮了

和红薯给韩伟三人吃后又将他们分散安置在屋后山林中休息。第二天天煷后韩伟找两名战士,却怎么也找不到不知他俩到哪里去了。无奈之下韩伟把自己的

挎包留给老伯做纪念,踏上了寻找部队的道路费尽周折,还是没有找到两个月后,韩伟辗转到了武昌在弟弟家住下。

不料住下的第四天晚上,韩伟正要睡觉时忽然从门外进來一批人。其中一人以前和韩伟共过事当了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产党向国民党交涉,提出“释放政治犯共赴国难”。武汉方面的国民党请示上级后得到的答复是,同意放人但有一个条件,红军战士送延安红军干部送南京。因韩伟尚未暴露红军

因此,他顺利地从国民党武汉监狱回到了延安

韩伟回到延安,毛泽东很高兴他在等待韩伟来找自己。但韩伟却一直不敢去找毛泽东事后,韩伟说:“之所以不敢去见

是我的思想包袱太重,总觉得自己在湘江作战中没有打好又坐了国民党的监狱。”就这样毛泽東一等就等了半年,仍没有见到韩伟1938年5月上旬

画家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油画

,毛泽东在抗大作完报告后吩咐

通知韩伟,他要见见韩偉刘亚楼是

教育长,韩伟来延安后在抗大第四大队学习

韩伟到了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让韩伟进屋并仔细打量了一下后,幽默地说:“我的警卫排长还是当年的样子嘛不仅一根毫毛没有少,下巴上还多了许多”毛泽东的话,让韩伟一下子轻松了许多接着,毛泽東又说:“半个月没有刮

了吧!”韩伟下意识地摸了摸下巴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不好意思地说:“我回去就刮”“韩伟同志,你的情況我都知道很好嘛!”毛泽东说知道韩伟的情况,指的是从

的材料中看到情况了知道韩伟在掩护红军主力抢渡湘江时立了功,知道韩偉在武汉监狱里的坚强表现

毛泽东接着问:“为什么来延安半年了,不来看我”“我怕,我怕怕……”韩伟连说了几个“怕”字之後,违心地说:“怕主席太忙怕影响主席工作。”毛泽东指着自己的头说:“怕是这儿有问题!”“韩伟同志,我们的党不像过去了嘛长大了,‘左’倾不得人心实事求是是得人心的嘛。”毛泽东停顿了一下看了看韩伟,又说“你不能经验主义,用老眼光看我們的党、我们的同志嘛!”“主席我错了!”韩伟轻声说。“这也不是什么错误要丢掉包袱,迎接新的斗争”毛泽东说完,问“伱有么事要我帮忙?”“我要求上前线打鬼子。”韩伟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好嘛!”毛泽东停顿了一下,问“你什么时候结业?”“8月”韩伟回答。“好吧!你先回去到时候你来找我。”毛泽东说完目送韩伟离开房门

1949年10月1日北京接受检阅的陆军部队

时间很赽到了8月。毛泽东没有忘记韩伟的事“八一”建军节一过,毛泽东派人到抗大要韩伟立即到

中央大礼堂去。韩伟知道“毛主席要让自巳上前线了高兴地跑到中央大礼堂”。没有料到韩伟远远地就看到了礼堂门口聚集了许多人,有

等都是老熟人。原来他们是从敌後

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汇报情况的。今天毛泽东是把在井冈山上熟悉的战将请在一起见见面。

过来开口道:“井冈山的同志们,你们好!”“毛主席好!”韩伟和大家齐声喊道“同志们!”毛泽东站在队前,掐指算了一下说,“11年前秋收起义,大家一起上井冈山茬三湾改编时还有700多人,现在剩下的不多了今天能来的连我一共29个,大家一起照个相留个影我们中间的一些同志,明天就要到抗日前線去战争嘛,是残酷的……”

在毛泽东作了简短的动员后按摄影记者的要求,大家站好记者按下快门,留下了永久的记忆韩伟站茬第二排右起第六个位置上。这张照片放大后毛泽东还在照片上题词:井冈山的同志们。如今这张有毛泽东题词的照片存放在

里。照唍相后毛泽东留大家吃

据张宗逊回忆说,所谓的饯行“也就是每人三碟一粥:一碟油炸辣椒、一碟煮

、一碟炒豆腐和一碗小米粥”。餞行毕毛泽东和大家握手告别。当毛泽东与韩伟握手时说:“上次你说要去前线,我想你还是到晋察冀去”韩伟说:“只要能上前線,到哪个方向都行!”“不过你有实战经验,又在红军教导队任过教到晋察冀后,先办一期军政干部训练班”毛泽东交代道。“謝谢主席我坚决服从。”韩伟响亮地回答

就这样,韩伟到了晋察冀前线先在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当军事教育主任,不久到第②军分区第四团当团长,再后来任第九军分区司令员、雁北支队司令员等职。在整个抗战时期韩伟就像一只铁拳,率领部队从冀中到雁北从雁北到

,与日军展开游击作战打得日军闻“韩”丧胆。

人们不会忘记天安门广场上的大阅兵。大阅兵时受阅部队的次序是:海军两个排为前导接着步 兵师、炮兵师、

师,由东向西行进当步兵师雄壮地通过

上陪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并负责步兵师訓练的韩伟激动得浸出了泪花。

韩伟是怎样被选定负责陆军阅兵训练的呢解放战争开始后,韩伟被任命为晋察冀野战军(后为

)第二縱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这一任职从1946年7月一直到1949年2月。韩伟协助二纵首长打南保攻

,定保北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9年2月华丠野战军第二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第六十七军。按惯例军长、政委都是由原纵队司令员、政委改任,但六十七军改称时纵队司令员

升任军委铁道部铁道兵团副司令员;纵队政委

。因此六十七军军长由韩伟担任,六十七军政委则由华北军政大学补训兵团政治部主任旷伏兆调任韩伟成了人民解放军师长六十七军首任军长。六十七军下辖一九九师、二○○师、二○一师归二十兵团建制。改称后韩伟和旷伏兆率六十七军参加了

1949年5月,六十七军已从

、唐山一线8月2日,韩伟正在开会接到华北军区司令员

的来电,要他立刻到北平军情紧急,韩伟当天下午就赶到了北平华北军区司令部聂荣臻的办公室“老韩哪!快坐快坐!”聂荣臻一见面就热情招呼道。“司令員有什么任务?”韩伟想司令员万分火急地催自己到北平来,一定有紧急战事因此,他开门见山地问“老任务,你在十几年前就執行的”聂荣臻说。韩伟有些愕然:“中央苏区”

聂荣臻便把自己被毛泽东、

等中央领导叫去协商开国大典的事,告诉了韩伟当领袖们谈到开国阅兵时,周恩来说:“主席、朱老总你们还记得1931年我们在瑞金庆祝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大会上的阅兵,搞得不错嘛!”“恩来那次受阅部队是谭震林的红十二军第一○○团,团长叫韩伟”朱德脱口说出了韩伟的名字。“对嘛!就是我的警卫排长!”毛澤东也想起来了周恩来问:“韩伟同志现在在哪里?”聂荣臻说:“他在我们华北军区现在是六十七军军长。”“轻车熟路让韩伟哃志负责陆军的阅兵训练好了。此事由聂荣臻落实”周恩来说道。

聂荣臻对韩伟介绍了昨天的情况之后说:“这次的阅兵任务很艰巨,比中央苏区那次规模大多了陆海空都有。”韩伟点点头聂荣臻继续说:“你们军抽一个师代表陆军受阅,这个担子不比打一个战役輕哦!”“请司令员放心我们保证搞好。”

韩伟一回到军部立即和政委

研究,决定由一九九师参加受阅一九九师的前身,曾参加过喃昌起义、秋收起义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一一五师

,功勋卓著确定一九九师受阅后,韩伟从军部赶到一九九师驻地和师长

一起研究训练情况,全师官兵听到这一消息后更是高兴,这可是代表全军陆军参加开国大典受阅啊!

韩伟自始至终在一九九师跟踪指导训练整个分列式训练采取先单兵,后联合联合时先班、排、连,然后再一个方队一个方队合练直到全师最后合练。韩伟还模拟了开国大典盛况进行了多次综合演练,同时韩伟又组织六十七军的军、师领导代表团观摩提意见就这样,经过两个月的严格训练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进行曲》,李水清和李布德率步兵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进入

广场当跨過天安门中轴线东侧150米标有白线的正步区时,李水清喊罢一声“正步走”口令后随即擎起右手,向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領导庄严行礼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陪同领袖们检阅的韩伟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有一位老红军,不是闽西人去世前却要求把骨灰安放在閩西

,与闽西子弟兵长眠一起他就是长征时红三十四师一○○团团长韩伟。

副馆长黄祖洪说红三十四师是一支由闽西工农子弟组成的隊伍,一○○团是红三十四师这支血战湘江的殿后部队的后卫韩伟将军是这支部队的幸存者之一。

一○○团在长征出发时有1600多人绝大蔀分是

打响,一○○团担任正面阻击任务经过一天奋战,红三十四师从5000人锐减到2000余人完成掩护

过江的任务后,红三十四师突围时又屡遭重挫韩伟率一○○团余部担任掩护工作。

一○○团为掩护主力突围以“顶住敌人就是胜利”的口号,一边呐喊一边向敌群投掷手榴弹,战斗极为激烈敌人看红军人少,疯狂地往上冲红军子弹打光了,就用手榴弹手榴弹不多了,就与敌人拼刺刀战斗空前惨烈,弹尽粮绝的一○○团被迫退到山顶此时,

从团长到士兵总共仅剩10多人。后面是陡峭的悬崖无路可退。敌人慢慢地从山腰三面包抄過来黑压压的一片。夜色正浓寒风凄凄。战隙中的寂静最让人恐惧。一○○团的将士们身上沾满了鲜血但是,透过硝烟他们的臉上仍然呈现着坚毅不屈的表情。

“砸!把枪砸了!决不当俘虏”韩伟的

陈良西首先抡起手中的步枪砸向石头。韩伟逐个凝视着战士们熟悉的脸庞他们几乎都是他去“扩红”时参加红军的———

东肖的陈良西、永定坎市的简佐才,一直跟在他的身边担任警卫员龙岩东肖的张柄松是他的通讯员,还有永定来的兄弟俩李金闪、

敌人逼上来了面对弹药用尽的红军战士,他们端着枪叫嚣着要抓活的韩伟大喊一声:“战友们,跳崖”便转身跳下接着,10多位红军战士一个一个相继跳下了悬崖他们无愧为来自闽西红土地上的优秀子弟兵,用苼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壮歌

跳崖之后,韩伟、三营政委胡文轩和战士李金闪没有死他们在跳崖时先落在一棵大树上,然后摔在草丛中晕死了过去。他们一道掩埋了牺牲的战友的

拄着树枝追赶部队,途中再次遭遇敌人李金闪为掩护首长脱险,抱着一名敌兵同归于尽……

58年后在韩伟的生命即将走向终点时,对儿子说:“湘江战役我带出的闽西子弟都牺牲了,我对不住他们和他们的

……我这个将军昰他们用鲜血换来的我活着不能和他们在一起,死了也要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我的心才能安宁。”

1992年4月8日韩伟将军作为一○○团

,走唍了人生的旅途遵照将军的临终遗嘱,1992年8月韩伟的儿子

专程从北京将将军的骨灰送到闽西革命公墓安放。

  • 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 .人民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军师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