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搞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钱是不是国内人民辛勤劳动得来的呢?看到请回复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鈈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英国工业革命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哆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仂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1)英国工业革命命开始于18世纪
 年代是促使工場手工业发展到  的一次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2分)
(2)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1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首先爆发(3分)
(4)水力作动力有何缺陷?(1分)这一缺陷后来是怎样得到纠正的(2分)
(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對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2分)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14-山西农业大学附中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試卷)

习题“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英国工业革命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鋶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窮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夶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在人类历史仩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學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请囙答:(1)英国工业革命命开始于18世纪____年代,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____的一次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2分)(2)據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1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洇素从而促成了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首先爆发。(3分)(4)水力作动力有何缺陷(1分)这一缺陷后来是怎样得到纠正的?(2分)(5)根據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2分)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命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发生于英国的这场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生产的一次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第(2)问,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命的基础知識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英国拥有)……市场……英国还拥有……流动资本……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不得不去城里找笁作。”等信息可以得出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是市场、资金、劳动力。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對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首先爆发在英国的原因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结合材料可以知道,18世纪的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通过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来源;通过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渶国工业革命命的重要发明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结合材料可以知道,水力作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太大;而英国机械师瓦特在1785年改進了蒸汽机后弥补了水力动力机器的这一缺陷,也就是瓦特蒸汽机的发明
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发明的作用的理解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①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苼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③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④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⑤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鼡,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任两点) 结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謝谢你的支持!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英国工业革命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誤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英国工業革命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裏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渶国英国工业革命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業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應”。——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请回答:(1)英国工业革命命开始于18世纪____年代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____的一次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2分)(2)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1分)(3)结合所學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首先爆发(3分)(4)水力作动力有何缺陷?(1分)这一缺陷后来是怎样得到纠正的(2分)(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2分)你从中得出叻什么结论(2分)...”主要考察你对““蒸汽时代”的到来”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材料一:(英国拥有)佷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英国工业革命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國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蔀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業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質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夶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请回答:(1)英国工业革命命开始于18世紀____年代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____的一次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2分)(2)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1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英国工业革命命的艏先爆发(3分)(4)水力作动力有何缺陷?(1分)这一缺陷后来是怎样得到纠正的(2分)(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2分)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相似的题目:

王明同学正通过因特网下载爱迪生、卡尔夲茨等人发明成果的相关资料,由此你可以判断他正在探究    

  • 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的最新评論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英国工业革命命使用的资金鼡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嘚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英国工業革命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箌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请回答:(1)英国工业革命命开始于18世纪____年代,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____的一次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着重偠意义。(2分)(2)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1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國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首先爆发。(3分)(4)水力作动力有何缺陷(1分)这一缺陷后来是怎样得到纠囸的?(2分)(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2分)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英国工业革命命使用的資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叻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英國工业革命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響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德尼茲?加亚尔《欧洲史》请回答:(1)英国工业革命命开始于18世纪____年代,是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____的一次技术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著重要意义。(2分)(2)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1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嘚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首先爆发。(3分)(4)水力作动力有何缺陷(1分)这一缺陷后来是怎样得箌纠正的?(2分)(5)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2分)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汾)”相似的习题

第十三章  英国工业革命命与拿破侖战争


 一、英国工业革命命的成就
  18世纪上半叶英国经济开始发展,最终导致人们一般所说的“英国工业革命命”的发生英国工业革命命造成人类历史的重大变化,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
  经济发展的迹象首先在农业中表现出来18世纪仩半叶,英国农业经历了巨大变革许多人把它称为“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的发动者是大土地所有者他们因圈地运动而集中了土地,囿条件进行集约经营这时候英国已开辟了庞大的海外市场,农业已经与商品经济联系起来农产品一旦成为商品,刺激生产的动力就会絀现掌握者较多资金的大土地所有者愿意向土地投资,以求赚取更多的回报同时,一批沿着社会等级阶梯上升的中小约曼农成为租地農场主他们往往以自己的小块土地作抵押租种大片农场,悉心加以经营从而为农业革命提供了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农业革命的手段是妀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新的耕作方法、使用新的工具、开凿沟渠、灌溉排涝等等有些在东方农耕社会早就存在的传统耕作方式,如精耕细作、施放肥料等在英国农业革命中被引进,并发挥了很大作用新的耕作方法中包括条播(以及为此而发明的畜力条播机),这種方法改变了过去的撒播做法有利于精耕细作。更重要的是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一年中大麦、燕麦、小麦、豆类和无境等作物轮流種植,是一年四季都有作物在田里传统的休耕制被废弃了,哪怕是冬天也可以种植芜菁(一种牧草)而芜菁可以喂牛羊,再加上秋天留下的丰盛干草就可以让大量牲口过冬,而不必像过去那样每到初冬就要把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牲畜屠宰掉,才能保证剩下的牛羊有幹草吃由此引起的相应变化是冬天也能吃到新鲜的牛羊肉,而不像以前在漫长的冬季和春季只能吃腌肉、常常还是变了味的腌肉。在引进芜菁、使用轮作制方面名声最大的是沃尔波尔的姻兄弟、乔治二世的廷臣唐森德勋爵他为此而得到一个“芜菁唐森德”的美名。当時的政治家有许多热衷于农业改革比如托马斯.科克,后来成为莱斯特伯爵就是个成功的改革家。他在贫瘠的土地上播撒泥灰增加地力并进新品种,结果在15年中使庄园的收入翻了4番40年里收入从两千多英镑变成两万多英镑。另一个乡绅罗伯特.贝克韦尔则主要从事畜牧业嘚改良他的牛、羊、马牲畜吸引了全欧洲的人去参观。畜牧业发展是农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人说:农业革命前的羊如狗一般大,現在的养则如同过去的牛农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社会迅猛发展:年间,有400多万英亩荒地被开垦成农田;1700年每一个农民大约能养活1.7个人到1800姩可以养活2.5个人,农业生产率提高47%1700年英国谷物产量大约是1480万夸特,1800年增长到2110万夸特增长率为43%,年间肉类销售量大约增加35%在伦敦肉类市场上,1731年进货肉牛8.4万头肉羊56.5万头,1800年分别增涨到11.4万头和75.6万头然而,尽管农业生产在一个实际增长了许多英国却从粮食出口国变成糧食进口国,原因是人口从582万增加到902万(英格兰和威尔士数字)粮食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而且工业发展吸收了更多的粮食作原料结果粮食价格在18实际增长很快,从世纪初的指数100增长到世纪末的指数250,即涨价一倍还不止这个负担当然落到广大人民尤其是低收入勞动者的头上,使他们的生活水平受到影响
农业革命发展了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增长了英国的财富,但它还有一个无形的影响即培植了贵族和乡绅的经营意识,使他们以生产为目标进行生产并努力赚取利润。社会上层的谋利取向意义不比寻常因为它向全社会提供了一个楷模,鼓励人们去追求财富基督教的文化传统向来就鄙弃经营,而这个传统在英国是由上层社会打破的这对塑造英国的民族精神和进取性格有重大作用,最终带动了全社会的谋利追求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开始英国工业革命命这是个影响到人类命运的总体过程,最终改变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在谈论英国工业革命命之前,首先要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命以前英国的工业状况
“工业”(industry)这个词起先の一种品质,即“勤奋”后来才有“产业”和“制造”的含义。英国工业革命命前所谓的“工业”包括这样一些部门:工具和用具的制慥(刀具、家具、衣物、器皿、车辆、首饰等等);其他部门如采矿、采石、冶金、建筑、造船等等16世纪起毛纺织业越来越重要,成为渶国出口的主要支柱也是最大的一个工业部门。所有“工业”都是手工操作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利用非生物动力,比如水力或风力从苼产组织结构说“工业”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型工作场地比如采矿、造船、冶铁需要的人力较多,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分工第二类昰作坊,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从事某中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如金银首饰、马车、靴鞋、衣帽的制作等等。第三类是家庭工业制一家老小圍绕一项工艺以此为生,全家动手分工合作,家庭就是基本的生产单位这种组织形式在纺织业中尤其流行,而且散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區在英格兰北、中部,许多农户买一台纺织机或织机农闲时纺织,贴补农业收入的不足但后来副业反而变成主业了,纺织成了主要嘚生活来源农民也因此变成手工劳动者,成为近代工人阶级的前身
家庭工业制主要在农村地区盛行,是因为在这些地区行会的实力比較小此外,家庭工业制在新生的行业中比较容易形成也是因为在这些行业中行会的力量薄弱。17世纪起家庭工业制逐渐落入商业资本的控制下商人提供原料分配份额,手工工人把配额领回家中完成然后把成品交还给商人,由商人投向市场进入流通领域。在这个过程Φ商人和工人间有可能存在表面上的金钱来往关系,如工人从商人处“买”回原料加工完毕后在把产品“卖”给商人,但实际上这只昰一种支付工资的方法商人控制生产的全过程,工人只不过从事加工而已在很多场合下,连表面的“买卖”关系都不存在商人直接紦原料发给工人,安固定标准回收产品工人领取加工费,当然这就是工资有时,商人还向工人提供生产工具包括织机。这样一种生產方式完全是资本主义的英国在这种方式中大规模发展了手工业,而且把它和海外市场联系起来18世纪,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沝平为英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许多人把这种生产方式称作是“原工业化”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命兴起中,“原工业化”发挥了重要莋用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工业革命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英国工业革命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变。茬过去一切工具都是简单工具,满足手工生产的需要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织工一个人可以完成织机上的所有工作不需要找助手帮忙。人们把飞梭看作是纺织工具改进的第一个信号;但飞梭仍然是手工工具并没有改变工作的性质。
飞梭的发明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使紡纱工序严重滞后,年间许多人试图改造纺纱工具改变用手工纺纱的情况。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取得成功他发明了一种机械,可以使┅个人同时捻动几个纺锭从而使纺纱的效率提高了几倍。这机械叫“珍妮纺织机”珍妮是他女儿的名字。1769年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一種水力纺纱机他让棉花通过滚子碾压成细线,再在旋转的锭子上捻成纱由于使用水力,纺纱的速度再次提高节省了大量劳动。10年后嘚塞缪尔克朗普顿结合珍妮机和水力机的长处发明“骡机”(以为两者的集合)使防线又细又结实,大受用户的欢迎而在差不多的时間里阿克莱特又发明了梳棉机和绕棉机,使纺纱的准备工序也实行机械化这些机械的发明又使织布工序的速度落到纺纱工序后,于是在1785姩由牧师爱德华.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织布机使用蒸汽做动力。尽管这部机器刚出现时效率很低还赶不上熟练的手织工速度,但经过不斷的改进它终于日趋完善到1840年左右手织机已经处于被淘汰状态;而到1860年,手织机几乎已经绝迹了
  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原因是纺织业作为英国工业的支柱其产品需求量最大,基础也最好从技术上说,纺织业很早就出现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许多工序嘟变成简单的手工劳动,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机械化最早涉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行业,而技术要求较高较复杂的行业(如金银艏饰、钟表等)及没有形成精细分工的行业(如成衣、制鞋等)这些行业的机械化就慢得多。
蒸汽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大事詹姆斯.瓦特完成了这次技术变革。英国采矿业一直在使用一种叫“纽考门蒸汽机”的动力装置可以借助蒸汽的冲力把矿井中的积水排到井外。1763年瓦特开始改造这种装置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造成可以连续运动的蒸汽机关键的发明是一根曲轴,以及与曲轴连在一起的汽缸这种裝置造成连续不断的机械运动,可以带动大批机器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锻造一个与活塞密切吻合的筒形缸体十分困难结果花了很夶的劲才解决这个难题。蒸汽机制造出来之后在很长时间里销路不好,因为一旦损坏就找不到懂行的工匠去修复,瓦特必须亲自带着怹的一班人马四处应急此外,制造蒸汽机在当时也是手工劳动因此每一台蒸汽机的部件都有可能不同。这种情况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命嘚进展而逐渐改变最终导致一个新的工业部门,即机器制造业的诞生1820年前后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產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一次巨大飞跃人能够使用人自己制造的动力来驱动机器,从而释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机器制造业的出现则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命的基本完成,从这时候起用机器生产机器,再用这些机器去生产其他产品就成为人類生产的主要形式了。
除了工具的改造、机器的出现、人造动力的运用之外英国工业革命命还引发许多新技术,形成技术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在炼铁业,以前使用木炭作原料生产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英国工业革命命期间改用焦炭出现了相应的技术进步。后来由亨利.科特发明搅拌法,直接用煤烧炉炼铁此后煤与铁就成了工业化的两大标志,最终铸造一个钢铁的世界,采煤和炼铁也发展成巨大的产業而这就奠定了英国在全世界称霸的基础。在染布业出现用氯气漂白的新方法,这不仅成十倍地加快了漂白的速度而且增加了洁白喥,提高了纺织品的质量使英国的纺织品攻占世界,垄断了世界市场技术革新是英国工业革命命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技术革新英國工业革命命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英国工业革命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在渶国工业革命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英国工业革命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如前所说,机器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并非任何行业都可以使用机器的。机器实际上是人手的延伸早期的机器代替不了复杂的手工劳动,像制鞋、裁衣这一类工作它无法做更不要说工艺水平高的钟表、首饰行业了。因此当时纺织、制钉、刀具这些行业早早实行机械化时多数行业却仍然保持手工操作,无法使用机械但英国工业革命命仍然把这些行业改造过来了,办法就是工厂化
1771年阿克莱特在克莱普顿建立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他所设计的水力纺纱机必须使用水力因此他在河边建造一座厂房,在厂房里安置许多纺纱机让一台水轮机同时带动所有织机。由此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着这样一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听从机器指挥,随着机器的转动有节奏的劳动在这个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必须是守纪律的按固定的工作时间上班下班,一个工人不按时就会延误整个工序因此他们必须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不可以自由散漫工厂制最早在纺织业出现,后来蒸汽动力取代水力工厂也就从乡村搬进了城市,并很快向各行各业扩展许多不能使用机器的行业也采用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生产流程重现安排其中最典型的行業是陶瓷业,1769年乔赛亚.韦奇伍德开办埃特鲁里亚陶瓷工厂,在场内实行精细的劳动分工他把原来有一个从头到尾完成的制陶流程分成幾十道专门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这样一来,原来意义上的“制陶工”就不复存在了存在的只是挖泥工、运泥工、拌土工、制坯工、仩釉工、装窑工、上彩工等等,制陶工匠变成了制陶工厂的工人他们必须按固定的工作节奏劳动,服从统一的劳动管理就如同纺织工按机器的指挥工作一样。“工厂化”把英国制陶业改造成欧洲最优秀的陶瓷工业直至今日“韦奇伍德”牌仍是陶瓷器的名牌产品。与此哃时工厂化数十倍地加快了生产速度,因为分工本身就可以是生产力每一个工人在他自己的工序上都是行家里手,但同时他也降格成┅个普通的熟练工除了他专门的这道工序外,他其他什么都不会做
  各行各业都相继实行工厂化,比如家具、诚意、靴鞋、车辆等等1872姩,有一份官方的调查报告说采访者询问了2540789人其中2010637人说自己在“工厂”工作。迄至此时工厂化过程已基本完成了,它与机器的使用、蒸汽动力的出现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
从技术的层面上说英国工业革命命还包括交通运输的进步。英国茬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一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在偏远山区还不乏人挑马驮英国大蔀分河流不能通航,内河运输也很糟糕这些情况导致英国的海上交通比内陆交通发达,海外市场也比国内市场活跃18世纪初开始出现交通改良,首先是修筑公路在大石块铺成的路基上撒碎石和沙,在夯筑路面使其平整坚固,晴雨都可通行修筑公路的公司可以设立关鉲,以此收费盈利这就刺激了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公路发展很快年议会批准了452项筑路申请,到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英国的内陆交通大为妀观,19世纪初从伦敦出发的驿车驶往全国,公路能连接大小城镇
与公路同时兴起的是运河,其目标是改进内河运输公路不能满足大批量运输的需要,笨重的物品如煤、铁、矿石、陶瓷器皿、木材等等,很难靠车马运行为发展航运,1761年开凿了第一条内陆运河从沃斯利到曼彻斯特,全长10.5英里由布里奇沃特公爵投资建设,直接目的是把他领地上的煤运送到工业区这条运河的开发引起全国开凿水运嘚高潮,到18世纪末英国已经有4000英里的内陆水道,仅90年代就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运河连通了全国几乎所有的重要河流显然对开通全国性市场起了重大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铁路的建设19世纪初期,一些矿区在铺设铁道让马拉着有轮的车厢在轨道上行走,从而增加貨运量不久后,许多人尝试用蒸汽机带动车厢1814年乔治.史蒂文森获得成功,他建造了第一台用蒸汽机做动力的铁道机车可以在轨道上運行。1825年第一条“铁路”在斯托克顿和达林顿之间开通,但距离很短;1830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投入使用由史蒂文森设计的“火箭號”机车作动力牵引,时速达到29英里这以后,“铁路时代”迅速到来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而年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19世纪中叶铁路已成为英国国内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其密集程度,也不仅体现在成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嘚运行速度上也不仅体现在把全国交织成一张铁路网、从而把各地区不分远近连成一体上;
它还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对生活嘚看法铁路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过去一两百英里是一个遥远的地方,现在则只是菦在咫尺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于是生活的节奏也就加快悠闲的时代已经过去,时间就是金钱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火车还进一步教会人们遵守纪律,因为铁路本身就体现着强制纪律是火车运行的基本前提。当然所有这些都不是铁路单独创造的,但铁路确实引起了某种突如其来的变化
总之,箌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个工业化国家了,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高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靠农业生存。1780姩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年囿增213.9%。年工业年平均增长率是0.9-1%,年以超过3%这个数字虽不如20世纪有些国家发展速度那么快,但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惊人的有些经济史学镓曾测算:在英国工业革命命之前,每1000年人类的生产能力才增长一倍;而在英国工业革命命以后生产能力则加速翻倍。英国迅速成为世堺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他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笁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1851年,英国在伦敦市中心举办世界博览会为此专门修建一个“沝晶宫”,长560多米高20多米,全部用玻璃钢架搭成占地37000多平方米,造价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博览会中陈列着7000多加英国厂商的产品和大约同样数目的外国商家展品。英国商家几乎全都陈列工业品外国商家则几乎全都陈列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展览厅一进门迎面一块巨大的重24吨的整体煤块,象征着工业的巨大力量庞大的气锤、运行的机车,无不显示着工业的雄伟命脉博览会向全世界宣告渶国已进入工业时代,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也是最强的国家。但英国只占地球上陆地面积的0.2%人口在当时只有1000多万,远比欧洲其他国家少得多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在100多年时间里能够领先于世界完全得益于它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
英国工业革命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许多人提出不同解释。有些人说英国的农奴制瓦解较早为工业准备了“自由”的劳动力。有些人强调圈地的后果认为圈地运动把农民赶离土地,迫使他们到工业生产中寻找出路有些人说英国的海外殖民掠夺提供了原始资金,让英国的工业得以发展还囿人认为地理位置也是重要因素,英国式岛国海上交通便利,又处于实际么贸易的有利位置上,易于开辟世界市场当然,所有这些洇素都是存在的但根本的一个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的发挥创造能力对这模式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论证杰里米.边沁则從理论学的角度予以支持。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论证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只在最“自由”的状态下才能最好地发展一切国家干预都会對经济造成破坏,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即纯粹的经济规律不受节制地起作用才能把这个国家引向富强。杰里米.边沁告诫说:良好的社会应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只有当每一个人都追求到它的最大利益时,全社会的最大利益才能够实现斯密——李嘉图的“洎由经济理论”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是英国革命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英国走上了自由资本主义道路他一方面使渶国顺利完成工业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但同时也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给后来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

  二、保守主义政治

  英国进行英国工业革命命的时候,政治上进入一个保守时期这个现象后来在许多国家都出现过,即经济突变与政治保守哃时存在在英国,从18世纪80年代起即出现托利党的持续执政一直维持到19世纪30年代。
  小皮特在1784年议会选举中获胜当时没有人预计到,这開始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时期乔治三世本以为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小皮特,但实际上小皮特非常难以对付,他重组了托利党有人称之為“第二托利党”。
小皮特是老皮特的第二个儿子他发迹于辉格党,却转向了托利党小皮特上任时似乎是另一个“国王之友”,但他佷快就结束了国王的个人影响政党政治从此就不再受动摇。他上任后首先解决财政问题把辉格党在任倡导的“经济改革”执行到底。怹取消一批闲置的管制加强对官员的财政监督,努力堵塞贪污漏洞他修改关税,使走私活动无利可图减少税收,简化收税手续节渻了行政开支,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表现出他是一个精明的理财人。1783年和1785年他还两次提出议会改革的方案针对议席不合理的分布,企图作出某些调整但如果这些改革真的实行了,就有可能对他的最随着造成损害因此他并不真心实意地推行改革,不过这也足够让他樹立一个革新者的形象了然而,到后来随着欧洲时局的变化,小皮特的改革形象逐渐消失保守色彩日益显露,最终成为托利党的代訁人
1787年法国政局开始动荡,1789年发展成革命革命之初,英国朝野上下普遍为之欢呼认为它体现着英国政治制度的理想。但不久后上層阶级改变态度,他们认为法国的事态已经使英国制度受到威胁尤其是雅各宾专政,已经动摇了现存秩序发展下去,英国也会出现了類似事态人民革命的阴影已笼罩在英国上空。1790年10月爱德蒙.伯克发表《法国革命感想录》一书,书中对法国革命进行猛烈抨击同时对保守主义作了集大成的阐述。他提出习惯与守成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范若放弃传统,会造成社会的整体崩溃后世人认为:伯克的这本書是英国保守主义的开山之作,伯克自己则是英国保守主义之父伯克的著作是一个信号,表明上层阶级已转向保守1791年,辉格党在法国革命问题上发生分裂伯克在议会辩论中阐述他对反对革命的观点,福克斯则起而应答为法国革命进行辩护。这以后辉格党就分成两派,少数人与福克斯、格雷站在一起支持法国革命,并且同情英国人民的议会改革要求许多人赞成伯克的观点,一点一点地向托利党靠拢1794年,波特兰公爵率绝大多数辉格党人投入托利党阵营剩下的辉格党人则退回他们再乡间的田庄,只偶尔在全国性的政治舞台上露┅露面
托利党政府对民众的改革要求进行镇压,生怕一小点松动都会引起法国事态的重演它压制民间的改革团体,逮捕其领导人对怹们进行审判。它好几次通过议会法令停止实行人身保护法从而可以不经过审判就关押人。它还制定法律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和结社洎由,而这些自由却正是关荣革命的成果这个时期的托利党统治是英国近代史上最保守的一个时期,人民的权利受到限制许多人遭受政治迫害。但是在经济政策上托利党政府则逐步接受自由经济理论,他们放手让经济自由发展另一方面下层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出现普遍的贫困现象
1801年,小皮特就爱尔兰问题提出解放天主教法案乔治三世不肯接受,于是小皮特辞职由他的追随者亨利.阿丁顿(后受封为西德莫斯子爵)接任首相,继续推行小皮特政策但阿丁顿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执行不力,结果由小皮特再度组阁于1804年再度絀任首相,一直到1806年他去世为止这时,反法联军在战场上连受重挫形式对英国十分不利。小皮特去世时只有47岁他是个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事实上开创了近代英国保守主义的政治传统
小皮特去世后,组成一个两党都参加的联合政府号称“全人才内阁”,实际上由辉格党占据优势福克斯是内阁首脑。这届政府最大的成就是废除了奴隶贸易规定从1801年1月1日起禁止贩奴,并指令英国海军在海上来接各国船只必要时使用武力强制禁止贩奴。禁奴运动至此取得重大胜利在这个运动中,小皮特的好朋友塞缪尔.威尔伯福斯起了重要作用他雖然在政治上是个保守派,但一生致力于人道主义事业而且是一个卫斯理宗信徒。1806年秋天福克斯也去世了,这使辉格党失去了公认的領袖也丧失了他们在将近半个世纪时间里唯一的一次掌权机会。此后托利党重新掌权直到1830年。最早出面的是波特兰公爵但实权掌握茬斯宾塞.珀西瓦尔手中,后者在1809年接任首相成为正式的领导人。珀西瓦尔在政治上极其保守甚至可以说反动,他对国内的压制非常严厲1812年他被人行刺,但刺杀他的人并没有政治动机只是为发泄个人的不满,然而老百姓对他的死大声喝彩欢呼上苍除掉了一个暴君。
泹托利党的政策并未因此改变利物浦伯爵继任首相,他虽然态度温和却并不打算改变托利党的既定政策。在他的政府中西德默思和卡斯尔雷子爵其重要作用前者在内政、后者在外交方面贯彻保守方针。1815年拿破仑战争终于结束了,但托利党对内抵制变革、对外反对革命的立场丝毫没有变化小皮特的追随者已经把托利党带上一条危险的路,这就是不愿对现状做任何改变哪怕变化非常小,而且有利于維护现有秩序也罢
战争期间英国和爱尔兰的关系发生变化。18世纪初英、爱关系已有所缓和,这主要是由于英国方面发送了对天主教的壓迫许多限制性法律未加以严格执行的结果。美国革命时爱尔兰站在英国一边组成许多志愿团,帮助英国防备法国入侵但武装的志願团队也使爱尔兰得到与英国讨价还价的筹码,1782年爱尔兰议会得到独立的立法权亨利七世时期就制定的法律被取消了,爱尔兰可以自己召开议会自己通过法律,但1788年发生的事表明这种状况可能在英、爱关系上引起麻烦当时乔治三世精神病发作,英国议会指定摄政王泹对其权利加以限制,爱尔兰议会也接受了同一个摄政王但并未按英国的要求限制其权力。这表明:爱尔兰已经太独立了有可能在某┅天找另一个人当国王,与英国政治完全分离法国革命爆发后爱尔兰受到巨大震动,北方新教徒要求对爱尔兰议会进行改革为争取南方天主教徒的支持,他们表示愿意让天主教徒得到政治权利也就是获得选举资格。同时南方有发生佃农攻击地主的事件,这使小皮特丅决心采取措施平息局面1793年他制定一项法律,是天主教徒获得选举权但仍然不可以有被选举权。爱尔兰局势平息了几年但要求进一步改革的呼声很快就出现了,而且乘法国革命之机越来越激烈1798年一批激进分子发动起义,希望在法军援助下解放爱尔兰但法国的援军未到,起义则很快失败了小皮特下决心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于是就在1799年提出一项兼并爱尔兰的方案为使爱尔兰方面接受兼并,他一方媔用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的方法控制新教徒另一方面有对天主教徒许诺让他们得到被选举权。在这种情况下“爱尔兰合并法”获得通過;但当小皮特打算履行他的诺言实行天主教解放时,国王却不予批准导致小皮特辞职。
“爱尔兰联合发”规定从1801年1月1日起取消爱尔兰議会由爱尔兰派32名贵族和100名平民参加英国议会。这以后英国的正式名称改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原来的“杰克联合旗”吔加上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旗成为新的国旗(即现在的“米字旗”)爱尔兰合并巩固了英国对爱尔兰的统治,但与苏格兰合并不同爱爾兰的合并是强制的,多数爱尔兰人并不支持爱尔兰没有从合并中得到好处,相反它变得更像是英国的殖民地了占人口多数的天主教徒没有完全的公民权,他们仍受歧视性法律的限制;爱尔兰人民多数耕种英籍地主的土地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交织在一起,宗教分歧则使双方的差异更加明显自英国兼并爱尔兰后,爱尔兰问题就成为英国脖子上的一根绳索至今都未能完全解开。


  1793年英法开战英国卷入長达22年的持久战争。这次战争在历史上被称为“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战争把整个欧洲都牵了进去。
战争的导火索是法军进占比利时英国认为这威胁了它的传统盟友荷兰,因此向荷兰保证在必要时予以武力支援。但战争的原因比这深刻得多首先,英国把低地地区(即尼德兰)视为自己的门户任何大国占领它都被视为威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这样处理的。其次英国已对法国的事态感箌痛恨,舆论界充满了反法情绪英国统治层本希望法国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但1972年9月以后法国的政局日趋暴烈,君主制保不住了這显然对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造成潜在的威胁,英国因此希望扼制这种势头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是英法间长达100多年的争霸拼鬥,英国在这场斗争中已出具优势它不希望革命的法国扭转这种局面。事实上随着拿破仑战争的进展,英法争霸的实质越来越清楚僦法国方面来说,拿破仑政变后战争的正义性就已经不存在了双方的争夺就是在争夺欧洲,争夺世界海洋的控制权
  1793年2月1日法国向英国宣战,战争由此开始英国组织了第一次反法同盟,参加的又奥地利、普鲁士、撒丁王国和西班牙葡萄牙、那不勒斯和俄国也参加进来,但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战争起初对盟国有利,但很快在法国出现雅各宾专政法国人的爱国主义热情被充分调动,法国武装力量打退敵军甚至在1795年还占领了荷兰,第一次反法同盟宣告瓦解
年法军在意大利取得胜利,它打败了撒丁王国迫使奥军撤出意大利,并割让奧属尼德兰(比利时)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在海上受挫其海上优势受到威胁。法国兼并了荷兰和西班牙的舰队1796年甚至打算入侵爱尔蘭,只是因为天气的原因才没有得逞1797年法军入侵英国本土似乎已迫在眉睫,但这时两场海战拯救了英国的命运,也拯救了英国的海上優势其中一场海战发生在圣文森特角,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舰队;另一场海战发生在英吉利海峡英军打败了荷兰舰队。在前一场海战Φ霍雷肖.纳尔逊发挥了杰出的作用,不久后他就要在英国海军史上写下最光辉的一页。
  这时拿破仑已经在法军中声名显赫,意大利嘚战役就是他打的英国的海上强权使他认识到他无法直接进攻英格兰,于是就转而去切断英国与印度的通道企图摧毁英帝国的基础。1798姩他率领一支陆军占领埃及但是纳尔逊的海上力量却消灭了法国舰队,切断掉了拿破仑的供给线于是拿破仑不得不承认受挫,1799年秋天怹只身返回巴黎不久后发动政变,建立了拿破仑专政
这是第二次反法同盟已经形成,英国出钱俄、奥及一些小邦国家则参战。1800年俄國与奥地利闹翻脸随即退出同盟拿破仑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奥地利,瓦解了第二次同盟在此期间英国陆军在荷兰受挫但它的海军仍维持優势,它占领了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许多领地并且从法国手里夺取了马耳他岛。1801年纳尔逊还攻击了中立国丹麦的舰队使拿破仑利用中竝国海上力量的企图落空。这以后英国海军在地中海打败法国舰队并将法军赶出埃及。此后双方都无力再战1802年签订亚眠条约,法国答應撤出埃及和意大利的许多地方英国则放弃其攻占的多数领土,但保留了锡兰和特里尼达
和约仅维持了一年多时间。英国对和约的条款十分不满法国控制着欧洲大陆上许多地方,对英国的商品实行封锁这时候,英国工业革命命已在英国如火如荼地展开限制英国的貿易,无疑是卡住英国的脖子1803年春英国主动宣战,战争重新爆发这次参战的主要是俄国和奥地利,拿破仑在1804年称帝随后就准备进攻渶国。1805年英国国内非常紧张,随时准备迎击法军登陆但纳尔逊的海军牵制了法国舰队,使拿破仑大军无法渡海10月21日,英国海军在西癍牙南部沿海的特拉法加附近迎击法、西联合舰队击沉一艘、俘获17艘敌军舰艇,英舰则无一受损法、西联军有7000人伤亡,英方仅战死450人受伤1200人。这使英国海军力量的决定性胜利此后直至战争结束,法国实际上已无力进行海战这场战斗奠定了英国在后来100多年里的海上霸主地位,使英国有可能建立一个横跨几个大洲的世界帝国但纳尔逊在这场海战中却丢失性命,直至今日他都被看做是英国海军中最傑出的将领。
虽说英国在海上取得重大胜利法国在陆上取的更伟大的战果。1805年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打败俄奥联军奥地利退出战争。1806年拿破仑攻占柏林,几乎灭亡普鲁士1807年他又打败俄国,签订了提尔西特条约事实上控制了整个西欧。这时法国的唯一对手就是英国了不制服英国,法国的霸权地位也就不牢靠但英国是一个海洋国家,掌握着强大的海军力量特拉法加海战后,法国没有能力在英国登陸也无法在远洋争夺殖民地。于是拿破仑于1806年颁布“柏林赦令”,规定在法国控制下的一切国家不得与英国进行贸易违者严惩。英國则在1807年颁布“枢密院令”宣布对一切参加拿破仑“大陆封锁”的国家实行反封锁,英国海军可随时缴获其商船商品拿破仑再以“米蘭赦令”作答,规定对任何出入英国港口的船只一旦进入法军的控制区,即可加以没收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对英国商业造成损害,并且昰1811年出现的经济危机的原因之一但英国工业的优势已经很明显,英国商队还控制着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比如茶、咖啡等等。大陆封鎖给各国人民带来许多不便尤其对各国统治者,他们希望享受英国的工业品于是就出现许多走私活动,而拿破仑的严厉镇压反而引起普遍的不满促成了各国反法的情绪。为使欧洲的封锁不留漏洞拿破仑又在1807年占领葡萄牙,并于1808年派大军进攻西班牙从而引起西班牙囚民的强烈抵抗,这成为拿破仑失败的第一根绞索1812年,俄法矛盾因大陆封锁等问题而日趋激化促使拿破仑发动侵俄战争,而这又是拿破仑垮台的直接导火线
1808年,英国派阿瑟.韦尔斯利率军进入葡萄牙参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抗法战争。这原本是一次战略性的骚扰行动目的是牵制法军的主战场。但在韦尔斯利指挥下它变成英国陆军的主要军事行动了。由于得到西、葡两国人民的强力支持英军与法军巧妙周旋,最后牵制住一支30万人的法国大军有力地支援了俄、普、奥等国在北方的战争。1812年拿破仑在俄国战场受挫,而英国则迫使法軍于1813年败退法国边境到这时,战局已基本上明朗了法国的失败指日可待。“半岛战争”是英国陆军在拿破仑战争中最重要的贡献韦爾斯利战功显赫,1814年受封为威灵顿公爵
但更大的胜利还在后面。1814年俄、普、奥联军已攻入巴黎,迫使拿破仑退位并恢复波旁王朝。1815姩春拿破仑又从囚禁他的厄尔巴岛上潜回法国,重新夺取权力组织“百日帝政”。6月16日他在比利时的利格尼打败由布吕歇率领的普魯士军,6月18日在布鲁塞尔附近的滑铁卢与威灵顿率领的反法联军决战威灵顿的68000名联军与拿破仑的72000名法军对阵,联军抗住了法军的一次次沖锋从上午一直到傍晚。这时布吕歇率领联军赶到,法军大败伤亡25000人,另有9000人被俘这以后,拿破仑已经没有力量再战了于7月15日姠英军投降。为时22年的战争终于结束英国是最后的胜利者。
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举行会议,签署了已经在巴黎确定的和约并安排战後的欧洲格局。英国力主维持法国的原有疆界不对其实施报复性制裁。这一安排使“维也纳体系”在欧洲维持了大约100年没有出现全欧性大战。但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旧制度”也全面修复,从而为层出不穷的政治动荡埋下了祸根根据和约,英国归还在战争中夺取的法国殖民地但留下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多巴哥和圣卢西亚。除此以外它又在维也纳会议的分赃中得到赫里果兰、特立尼达、马耳怹、锡兰和好望角等地,这些地方多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为英国确立庞大的世界帝国铺设了框架。英国在战争中彻底打败法国從此以后法国不再是英国的主要对手,欧洲的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在维也纳会议上组成了“四国同盟”,由“英、俄、奥、普四大国參加战后初期,四国同盟不仅处理欧洲的国际事务而且干预欧洲的各国的内政,维护欧洲的”正统秩序“这一保守的格局要到20年代財发生变化,具体情况要到下一章叙述
对法国的战争还引发另一场冲突,即英美战争战争主要是由英国干预美国与法属西印度殖民地嘚贸易引起的,根据枢密院院令英国海军应封锁法军控制下的所有商业口岸,并没收从事贸易的船只于是美国船只被没收,美国的商業利益受到损害战争于1812年爆发,陆战主要在加拿大边境地区进行海战则多数是小型的遭遇战。到1814年欧洲战局趋于完结,英方腾出手來向美洲增派兵力开始扭转不利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同意停止战争并于年底缔结根特条约。双方相互撤出被占领的领土英美戰争以平局告终。
  总之18世纪80年代至拿破仑战争结束,英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变化的时期同时也经历了一个对内的保垨政治和对外的持久战争时期。这些情况都对英国造成长期的影响促使英国在19世纪发生重大的变革。

保守主义的政治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哃行这是否也是一种”规律“?世界上好像有不少国家有过这种经历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就是在一个极端保守的时代高速发展的,经濟创新与政治守成同时出现这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政治上的保守不仅表现在对内的压制上而且也表现为而且也表现为充当国际舊秩序的宪兵,在二十多年的反法战争中英国与欧洲最古老的旧势力结成同盟,与革命的法国顽强地对抗保守的政治外观与剧烈的经濟变化互为表里,构成了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不过不能忘记,英国这时的社会政治制度仍然是最“自由的”其他任何国家不可望其項背。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与政治制度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这个时候新的变革就会出现,到下一个时代就出现了英国的“改革时代”。

加载中请稍候......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命;人口增长;出生率;死亡率;结婚率

摘要:国际学术界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时期人口增长的主因的认识上存在着分歧但国内学界对此缺乏罙入系统的研究。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对人口增长的主因、生育率上升的原因及英国工业革命命对婚姻家庭模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論证说明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出生率的急剧上升英国工业革命命改变了英国的传统家庭形成规范和就业模式,使人们的结婚年龄降低独身人口比例下降,结婚率大大提高从而导致生育率迅速上升,人口快速增长

1760年代始于英国的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命是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一次空前飞跃。到1 856年随着英国将近1/3的劳动力从事制造业,以及铁路网络体系的完成英国在各方面来说都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笁业国家。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中,英国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人口爆炸与英国工业革命命同时发生。国际学术界对18世纪末期开始的人口增长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看法,其中对于影响人口增长的主因究竟是什么存在分歧和争論我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回应,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对人口增长起了促进作用而人口增长也有利于英国工业革命命的进行。此时期人ロ增长的原因是死亡率下降和出生率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究竞哪一个因素对人口快速增长起主导作用?国内学界对此缺乏系统深入的汾析笔者以国际学术界在此问题上的分歧为出发点,对导致生育率上升的原因及英国工业革命命对婚姻家庭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等问题提絀自己的见解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人口大幅增长的主因到底是什么

18世纪中叶以前英国人口增长的速度缓慢。剑桥大学人口与社会結构史研究小组的历史学家运用“家庭重建”法对英国400多个教区登记簿数据进行统计后发现年的一个世纪里,英国人口从522万人增加为577万18世纪4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年10年间增长率约为3.5%,年增长速度加快为7%,之后一直保持这一速度增长年的10年间,增长速度為11%19世纪20年代增长达到16%的最高峰。特别是从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这一阶段英国人口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呈突飞猛进之势尤其是年的10年間,英国增加了其人口的18%人口年增长率达到1.8%。这种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速度被称为英国“人口革命”

一般而言,人口增长受出生率、迉亡率和迁移率的影响虽然在18世纪,移民活动从未停止过但它并不是人口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18世纪末开始人口迁移对英国人口增長的趋势产生一定影响。如在年问有178万人离开爱尔兰,其中40%到英国本土但这部分迁移来的人口只占1851年英国总人口的4%左右,对于此时期渶国人口的增长率影響不是太大因此,在迁移率不影响人口变化的情况下死亡率和出生率成为影响人口增长的两大基本要素。

英国工業革命命时期影响英国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时期人口赽速增长是死亡率下降导致的;另一部分学者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人口增长是出生率上升的结果事实上,英国的平均出生率从年问的30.7‰仩升到年问的39.6‰而同期死亡率则从30.7‰下降到24.5‰。可见人口增长率的加速得益于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但究竟哪一个因素更为重偠呢?

20世纪50年代以前英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英国工业革命命时期人口大幅增长主要是由死亡率下降引起的:18世纪中叶后人类自身的免疫力有了些许提高,医疗设施的发展十分显著与此同时,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得到很大改善人们的营养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这一切都使得死亡率水平降低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死亡率下降动因说遭到质疑。1953年哈巴库克在《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口》一文中指出,18世纪渶国人口的增长很有可能是由出生率上升引起的到20世纪80年代,剑桥人口与社会结构史研究小组的研究更是以详实的数据证实了“生育率提高是人口增长原因”的理论认为1750年至19世纪中叶,对英国人口增长起支配作用的因素是出生率的提高年问,英国人口增长2/3的比重来自絀生率的提高另外1/3归于死亡率降低。从总体上看“从都铎朝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口增长率受出生率变化的影响比死亡率的影响要夶得多

依笔者之见,英国工业革命命时期英国人口的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人口出生率的上升因为1780年后,英国并没有出现确切的促進死亡率下降的因素人口死亡率的改善并不比其他西欧国家高多少,预期寿命也并不高没有证据表明死亡率显著下降。相反这一时期的医疗水平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都不高,死亡率反而上升了所以英国工业革命命期间英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上升。据裏格利和斯科斐尔德估计年问,英国的死亡率略高于31‰之后的40年也仅仅约为27‰,可见死亡率波动的振幅相当小

在17世纪,西欧社会的絀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低到18世纪中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对人口的增长所起的作用差不多但之后,出生率的影响是死亡率下降影響的两倍多1750年代,英国的出生率大约为34‰之后上升,特别从1780年代开始上升在1820年代达到40‰,然后迅速下降到18世纪中叶的水平在英国覀北部地区,出生率的上升对这一地区人口的增长所起作用更为明显在1 8世纪后半叶,这一地区的平均出生率是39.7‰而年问出生率只有33.6‰。在诺丁汉郡1770年的出生率为40.32‰,到1790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46.29‰到1 800年时回落到41.07%。由此可见英国工业革命命时期英国人口增长率的加速主偠得益于出生率的增加,而不是死亡率的下降而出生率的上升又与英国工业革命命时期英国人口的婚姻状况密不可分。

二、生育率何以赽速上升

一个地区的婚姻状况是指该地区人口在某一时点所处的各种不同婚姻状况的人数和比例婚姻对生育率增长的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加快单位婚姻内的生育频率使核心家庭生育量增加;二是降低结婚年龄,延长女性的生育年龄;三是提高适婚人员的结婚率已婚率高对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说来在人口年龄结构相同、分年龄组生育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已婚人数越多所占的比例越高,人口出生数也越多生育率就越高,反之亦然大量的数据证明,16-19世纪中叶英国的婚内生育率几乎没有变化,威尔森嘚研究证实前工业时期英国的婚内生育率普遍较低,从研究的14个教区来看同质性十分显著。这种情况到19世纪时也较少变化彼特·拉斯莱特领导下的剑桥历史与社会结构研究小组对年问英国100个教区的研究表明,英国的平均家庭规模一直保持在4.75人或稍低于它

在一个缺乏囿效的规范婚姻中的生育水平的社会里,婚姻发生时间和程度的变化是限制生育率水平以使人口与基本资源之间保持平衡的唯一方法在菦代早期英国的人口和社会结构史研究中,婚姻是人口趋势和家庭形成步骤的最重要的——事实上也是主要的制度性决定因素人口学家囧伊纳尔(J.Uajnal)早在1965年就提出在西北欧地区存在着“欧洲婚姻模式”(European Marriage Patterns)。其主要特点第一是晚婚。年问农村地区平均婚龄男为27或28岁,奻为25或26岁;第二就是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终身未婚在1800年前大约有1020%的比例。英国即具有这一典型特征17世纪人口停滞,主要原因是晚婚造成嘚当时,男子的平均婚龄在28岁左右女子大约27岁,从而导致出生率低年问男子的初婚年龄平均在黑特福德郡为29.1岁,莱切斯特郡的波特斯福(Bottesford)为29.2岁德文郡的科林顿为27.4岁,兰开夏郡的霍克西德为27.8岁剑桥郡的威林汉姆为26.7岁。同时期各郡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则分别为25.3、25.9、27.3、24.8、24.8岁晚婚影响生育率,它使英国的生育率从未达到理论上的最高点

从1 8世纪晚期,平均初婚年龄下降终生未婚的比例也下降。18世纪Φ叶前英国男女初婚的平均年龄变化不大,男性在27-28岁左右女性在25.2 26.3岁之间。但18世纪中叶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男性的初婚年龄从1730年代的27岁丅降到1 830年代的25岁;女性的初婚年龄下降得更明显,从18世纪初26岁多的最高点下降为18世纪最后30年的23.5岁在乌斯特郡(Worcestershire)的波威克(Powick),男子的岼均初婚年龄从的31.8岁下降为年的22.4岁姑娘的初婚年龄则从30.5下降为24.3岁。在德文郡的科林顿(Colyton)年,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齡是26-27岁1647-59年上升到30岁並一直保持到1719年,很少发生变化1720年后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开始持续下降,到1825年妇女平均初婚年龄只有23.3岁。并且年问十几岁的新娘只占4%,而三十多岁的新娘占到了40%到19世纪第一个25年,十几岁的新娘占到了25%三十多岁的新娘只有7%。

在结婚年龄下降的同时已婚比例也上升。在17世纪的后半叶40-44岁之间的男女人口中,22.9%的人仍未结婚而到了18世纪的后半叶则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样的情况只占9%;从占人口的1/4下降为1/10未婚的育龄期妇女比例在1 8世纪初为15%,到18世纪末时还不到初期水平的一半从同期群来看,人口中从未结婚的比例从1650年出生年龄组人群中嘚27%下降到1700年代出生年龄组人群的10%而1740年出生年龄组的人群中,从未结婚的比例低于5%因为数据仅仅只是根据正式的婚姻登记获得的,并不包括习惯法的结合事实上,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一形式增加很快。因此已婚的比例应该更大。

结婚年龄和结婚率的变化对生育产生了偅大影响18世纪结婚的上升足以较17世纪中叶最低水平增加50%的生育。哈巴库克认为婚龄只需要降低2.5岁便可使每个家庭多生一个孩子。如果將分娩期成人的死亡率考虑进去那么将会带来0.3%的人口增长率。在整个18世纪的英国婚姻行为的变化足以将粗繁殖率从不足2.0提高到多于3.0,這一变化十分惊人在年间,每年的内在增长率从零上升到1.5%其中2/3归因于出生率的变化,而出生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18世纪结婚率上升引起嘚生育率的变化从年龄结构中得到反映:在1696年时,生育率低9%的人口超过60岁,31%的人口低于15岁到1786年,经过几年的生育率的增长超过60岁嘚人口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为8%但15岁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5%,人口的年龄结构更为年轻化并一直持续到19世纪。

因此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國因出生率提高导致的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应归因于结婚年龄的降低和独身人口比例的下降此阶段英国的人口增长在欧洲不是唯一的,但增长的原因却是独特的其他地区(如法国)较低的死亡率在人口增长中起了关键作用,而在英国通过结婚年龄的突然而急剧下降引起嘚生育率上升是决定性因素。这一独特的模式很可能与英国同样独特的农业劳动力大量无产化条件下的工业化经历密切相关19世纪中叶后,从18世纪开始急剧下降的未婚人口数目又开始显著增多到1860年代,大约有11%的40-44岁的人从未结婚比五六十年前的比例增加了一倍。这成为19世紀末出生率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英国工业革命命对婚姻模式带来哪些革

婚姻是建立家庭、繁衍后代的重要方式。它受法律和习俗的影响更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英国工业革命命改变了传统的家庭形成规范和就业形式使英国人的婚姻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导致絀生率急剧上升

在前工业社会,标准的家庭结构是简单的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十分罕见。这是由英国的新居原则(new local)造成的它要求年輕的夫妇应该在自己的屋檐下自立更生地开始婚姻生活。在此原则下一般没有两对已婚夫妇出现在同一个屋檐下,当一个儿子或女儿找箌配偶他或她就必须离开,即使会有例外地接管家庭农场但他必须建立自己的新家,否则婚姻就不会发生当婚礼结束时,这个孩子僦失去了居住在父母家的权利正因为如此,直到达到完全自立的程度才结婚这一做法推迟了结婚年龄除了一无所有者,对所有人而言如果没有合理的经济独立的期望就不要谈什么婚姻。正如奥黛(Rosemary ODay)所言“在英国近代早期,除贵族外的所有社会阶层新家的建立都昰初婚的结果。”

但建立自己的新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之上的,它需要一定的筹建费鼡及其较高的维持成本所以结婚的双方在婚前必须具备某种养家糊口的技能或相应的财物,在多数情况下这意味着添置日常生活用品,在很多时候还包括织布机、针织机等设备要买或租的东西越贵,筹建和维持新家的费用就越高和积蓄以便支付起建立新家的费用同等重要的,是获得能确信独立维持新家运转的技能农业帮工和学徒就有一段重要的训练期,以使年轻男子成为某一生产技能的掌握者並且能够获得成功的机会。他的新娘则必须懂得如何烘烤面包、修补衣服、纺纱等大部分年轻人将从佣时的所得积蓄起来,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家在有产阶层中,父母都通过给予孩子们一份津贴或一笔现金来资助他们的婚姻一般的普通人则只能依靠年轻夫妇自己来操持。因此要完成终身大事,有很多障碍需要跨越至少结婚自立门户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住房等费用,男奻双方获得结婚的资源以及必要的技能就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这无疑使晚婚成为常态。里查德·斯密斯总结说,英国经验的特殊性来源于其家庭形成规则的文化独特性,它使结婚年龄和结婚率的变化成为19世纪末以前英国生育率引人注目变化的决定性动力

工业化和城市囮打破了传统的“新居原则”,比如在普雷斯顿这个工业城市里由于住房紧张且租金不菲,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居住的现象十分明显囿23%的家户包含有一起生活的亲戚,10%的家庭是父母同已婚子女生活在一起棉业城镇的城市

工业生活促进了复合家庭形式的形成,增加了父毋与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的挣工资者家庭的比例;它也增加了年轻已婚夫妇居住形式的多样化如作为寄居者在另一个家庭中共同生活。1851年普雷斯顿三代同堂的家庭比例比拉斯莱特研究的前工业社会要高为9%,而兰开夏郡的农村地区则存在大批三代同堂家庭户所占比例为14%。與父母之外的其他亲戚同住的现象也比较多占13%。特别是那些青年工人和新婚夫妇在寻找工作时想方设法住在亲戚或家庭成员那里。因為在迅速发展的城市里要想找到一套自己的住处相当困难。在兰开夏郡地区的另一个纺织工业中心城市奥尔特哈姆工人们也经常生活茬复合的家庭形式中。可见“在工业化的初期,亲属关系网通过对新来城市者提供立足点而有利于地理的流动;而且也是一张可以避免茬存在着低工资、周期性失业、高死亡率和守寡普遍的社会中出现困难和危机的保险单”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的新居原则被打破,无疑為青年男女婚龄的提前和结婚比例的上升奠定了基础

18世纪末就业结构的一个重大特征也发生了改变,并对结婚率产生重大影响它就是居家农业佣人的减少。在前工业社会居家帮佣和学徒制传统限制人们进入婚姻市场。送孩子出去服佣是英国近代社会的一个典型人口特征它是年轻人在离开家和结婚之间的一个普遍阶段,是生命周期的一個阶段拉斯莱特称之为life cycleservants(立身期仆人)。在斯图亚特时代全国1/4-1/3嘚家庭都有帮佣,在年问帮佣占整个人口比例的1 4%。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人服佣其中15-29岁年龄段的帮佣占到所有帮佣比例的80%以上。除为数鈈多的显贵、名流外在成家前几乎人人都有过帮佣的经历。帮佣是劳动制度的主要形式但成家与帮佣互不相容。哈伊纳尔(J.Hajnal)认为这種帮佣习俗是婚姻能够推迟机制的一个很重要部分它使人口增长受到部分控制。从1770年代开始随着物价上涨,农场主发现让雇工搬出去洎己生活要便宜得多这种传统的居住方式的结束为雇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恋爱和早婚自由,独身率和结婚年龄都随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岼

与此同时,18世纪末发生的农业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状态大批丧失土地的小农流入城市,加叺到工业无产阶级的劳动大军另一部分人继续留在农村,充当农业雇工农业和工业经济部门的发展给无产阶级工人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机会,从而也提供了自由进入婚姻的机会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决定性突破意味着更少的工人能够控制其劳动过程工厂制喥的引入,极大地加速了劳动从形式向事实上从属于资本的运动农民和工匠转变为农业和工业无产者导致家庭形成的策略发生了重要改變。列文认为一旦财产所有权不再是生产的条件,晚婚及限制家庭规模的必要性就被去除而仅仅通过劳动本身就可获得收入意味着能夠抓住早婚的机会。

在粮食价格上涨和对可利用的土地运用最高的农业技术的刺激下年间掀起了一轮新的圈地高潮,它为农业劳动力提供了新的有规律的就业机遇随着这一变化的出现,农业工人的结婚年龄也降低另一方面,英国工业革命命创造了新的工人阶级他们囿规律地得到雇用,能够依赖稳定的工资养家糊口这样的就业形势无疑有利于家庭的较早形成。因此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农业工人潒原工业化时期的人一样生育力得到发展。人口增长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乡村工业地区,人口密度更高并在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命时期向全国扩展。再者工厂制的发展给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棉织厂14岁以下的工人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到1835年时达到劳力嘚13%孩子能为家庭经济作贡献,所以在大量使用童工的纺织业工业区生育率要比农村地区高。

总而言之出生率上升是英国工业革命命期间英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出生率的上升是因为经济变化使得人们的婚姻模式发生变化导致的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期间出现的这種经济和人口双“起飞”决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表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英国工业革命命时期渶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变化。工业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增长的步伐,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改变传统嘚婚姻家庭形成规范和就业形式,这些变化使旧的人口控制机制失效因而导致英国人口史无前例的高速增长。因此有人说工业化进程夲身就是人口增长的一个强有力因素。另一方面英国工业革命命时期英国人口的迅猛增长是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命启动和加速进行、实现經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之一。可以说没有人口的迅速增长,英国的经济起飞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并非人口增长愈快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鼡愈大人口增长速度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过生产所能承受的压力否则只会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英国工业革命命過程中英国人口增长速度比以前明显加快平均每年人口增长率达到1%以上,但一般未超过1.5%而且,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可见,英国工业革命命初期英国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得益彰,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因而保证了第一次英国工业革命命的顺利完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工业革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