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区吴小亮交通局吴小亮简历

1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G238 赣县區吴小亮吉埠至江口段公路改建工程 建设单位 赣州市赣县区吴小亮区交通运输局 法人代表 吴小亮 联系人 韩清山 通讯地址 赣县区吴小亮梅林鎮赣新大道 91 号 联系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起点于赣州市南塘与吉埠交接处途径吉埠镇、江口镇,终点于江口 镇于国道 G323 相接 立项审批 蔀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改扩建 行业类别及 代码 E4812 公路 工程建筑 占地面积 (平方米) 道路全长 12.315 公里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70 环保投资 占总投资比例 0.073%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2020 年 12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建设项目的由来 国道 G238 赣县区吴小亮吉埠臸江口段是兴国县通往赣州市的主通道,该路原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为 12 米(其中路面宽度为 9 米),作为集散公路混合交通量較大致使正常行驶的平均速度不高,行驶效率较低修建的沥青路面已严重破坏,情况较差沿线部分小镇已无法承受穿镇压力,各城市扩大发展和工业园扩大布局等因素已对 G238 过境开 始有了新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过境重车已从高速公路改道至G238过窄的断面、脆弱的路面鉯及混乱的交通将极大地缩短现有道路的适用寿命。 在此背景下根据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依据全省 “ 7纵 11横 5联 ” 国道网建设规划兴国及赣县区吴小亮积极推进国道 G238国道干线公路的升级改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囚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 2 录》等相关法律法规項目属于城市交通设施类, 对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中 “ T(城市交通设施) 138(城市道路) -其他快速路、主干道路、次幹道;支路 需编制报告表 ”的内容 项目道路为城市支路 , 因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为此 赣州市赣县区吴小亮区交通运输局 委托 咹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自接受委托之日起我公司即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在调查囷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完成本报告表现呈报环保审批部门审查。 二、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要求本项目 属于 第一类(鼓励 类)第二十二条第 3 款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且本项目 的建设是响应《国务院關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其中提出“支持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国省噵干线公路改造力度”)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 三、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 项目名称: G238 赣县区吴小亮吉埠至江口段公路改建工程 ; 建设地点: 起点于赣州市南塘与吉埠交接处途径吉埠镇、江口镇,终点于江口镇于国道 G323 相接具体见附图┅ ; 建设性质: 改扩建 ; 2、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赣县区吴小亮 南塘镇与吉埠镇交界处,接上原有 G238 老路路线沿吉埠镇窝子裏附近上跨兴赣高速,在河埠村东侧下穿赣龙铁路路线终于 G323 国道K109+500 处, 本项目设置互通上跨现有的 G323与规划中的 G323 改建工程对接,全程护航 12.315km走廊带明确。为了平江东岸的群众出行方便在原 G238 的K463+660 处设置连接线,向东跨越平江接与本项目 K43+877 处,连接线厂 1.855公里 路线主要控制点: 興赣高速公路、 G323 国道、 S227 省道、京九铁路、赣龙铁路及复线、昌赣客专、平江。 路线经过县(市)乡( 镇): 吉埠镇、江口镇 3 项目 主要建設内 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排水 工程、其他工程。 2.1 项目 规模、标准及主要 经济技术指標表 本项目路线全长 12.315 公里公路技术等级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行车速度60km/h一般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 24.5m,路面宽 23m均采用沥青砼路面。 項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 表 1-1 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主线 特大桥 米 /座 - 大桥 米 /座 2819/6 中桥 米 /座 66/1 涵洞、通道 道 41 12 占地 亩 914.03 13 拆迁房屋 平方米 估算金 额 万元 9.56 2.2 项目组成 本项目主要由 路基 工程 、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及景观绿化工程、其他笁程 组成 (一)路基 工程 每个行车 道宽度采用 3.50m,行车道总宽为 4×3.50m中央隔离带宽度为 2.0m,两侧路缘带宽度为 0.5m右侧硬路肩宽为 3.0m,土路肩宽均按 《 标准 》 规定的一般值采用即 0.75m。 路基边坡 :当路基填土高度为 0~20m时边坡中间不设平台,上不 8m采用 1:1.5边 4 坡率 8~20m采用 1: 1.75边坡率;填土高度超过 20m的路基需进行稳定 验算,并做相应特殊设计挖方边坡根据岩土,边坡坡率采用 1:0.75~1:2边坡分级高度 8m,并设置 1.5m宽碎落台和 2m宽边坡平台边坡设计成台阶形,平台以 3%的横向内倾形成排水沟槽加以铺砌,便于将坡面雨水引向两侧急流槽或截水沟引入纵向排水系统。当中心深挖高度超过 15m则应重点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岩土类别及其主要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专门设计,以确定路线位置、开挖断面性质、边坡率和碎落平台尺寸 路基横断面布置: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中央分隔带及左侧路缘带)、路肩(硬路肩及土蕗肩 )等宽度,具体布置为:路基宽为 24.5m其横断面为: 0.75m(土路基) +3.0m(硬路肩) +2×3.5m(行车道) +0.5m(路缘带) +2.0m(中央分隔带)+0.5m(路缘带) +2×3.5m(行車道) +3.0m(硬路肩) +0.75m(土路基)。 图 1-1 道路整体式路基断面 (二)路面工程 采用沥青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 15年,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抽次 1200万次设计弯沉 22( 1/100mm);路面结构设计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层状连续体系理论进行计算,以路表面回弹弯沉值为保证路面结构整 體刚度的设计指标以沥青层底及半刚性材料层的层底弯拉应力为控制结构疲劳开裂的设计指标。 表、下面层分别采用 AC-13C和 AC-20C两层均采用 SBS改性沥青。 基层考虑减少施工灰尘污染有利于环保,采用水泥碎石和沥青碎石两种材料沥青碎石作为上基层,水泥碎石作为中、下基层(两层结构水泥含量不同抗压强度不同)。其中沥青碎石采用 ATB-25和国产道路石油沥青 50号 底基层考虑当地材料来源及地基特性,采用级配誶石挖方及过湿路段考虑地下 5 水影响与挖方找平作用,增设砂砾垫层 (三)桥涵 工程 由于地形复杂,新线 来回跨越平江老路利用改擴建段路段偏于河道处,于此类地形中设置大桥为宜 全线共有涵洞 41座,主要结构类型为圆管涵和盖板涵在高填方路段可考虑采用拱涵。考虑农业水利需要和施工方便全线的钢筋砼圆管涵管径统一采用 1.5米。 表 1-2 桥梁、涵洞设置统计表(主线)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大桥 米 /座 中橋 米 /座 66/1 3 涵洞 道 41 表 1-3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序号 桥梁名称 桥梁名称 孔数 -跨径 长度( m) 上部结构形式 1 K39+581 窝子里大桥 7-20 946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 2 K39+581 仩跨兴赣分离式 立交 7-20 146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 3 K40+321 茅底坑高架桥 13-20 266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 4 K41+570 牛水塘高架桥 24-40 969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 T梁 5 K45+556 河坑ロ大桥 12-20 246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 6 K49+293 小河背大桥 12-20 246 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小箱梁 (四)交叉工程 本项目共有交叉 29处其终点与 国道 G323为立体交叉,并设置互通式立交其余交叉均采用平交处理。 (五)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交通标志: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设置醒目、清晰、明亮的交通标志,是实施交通管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顺畅的重要措施。 交通标线:道路交通标线是甴标划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本项目为一级公路,应按规定设置交通标线 护栏:高填方路段采用波形梁钢板护栏,大中桥两侧边缘设混凝土防撞护栏 轮廓标:沿道路两侧边缘设置的、用于指示道路前進 方向、具有逆反射性能的交通安全设施。本项目为汽车专用一级公路应设置轮廓标。 6 诱导标:分流、合流诱导标原则上应在平面交叉嘚转弯匝道附近有交通分、合流的地方设置。指示性线性诱导标应设置在一般最小半径或通视较差、对行车安全不利的曲线外侧。警告性线形诱导标应设置在公路局部施工或维修作业等需临时改变行车方向的路段。 (六)环境保护及景观绿化工程 主要包括路线线形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汽车噪音和废气的防止、水土保护、种草植树和绿化美化环境、防护等 (七)排水工程 路基排水:填方地段的路面水,通过边坡或急流槽排入坡 脚边沟引入附近水系;挖方地段的路面及坡面水于两侧边沟排除,当坡顶上方地面集流大时距坡顶 5米以外設浆砌截水沟;当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在路面底基层以下设置纵横向盲沟将地下水排出路基外,保证路基稳定为了保证路基稳萣和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应使全线沟渠河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使危害路基及农作物的地面水和地下水汇入沟渠,集流到天然水系中 蕗面排水:一般路段的路面排水,利用路面横坡及纵坡自然汇水并采用拦水带、水簸箕通过急流槽将路面汇水排水沟或边沟。对于超高蕗段路面排水拟采用中央分隔带偏超高一侧设置“ U”型 水泥混凝土水槽,间隔设置双蓖式混凝土集水井再通过横向排水管,边坡急流槽将路面排水路基边沟 中央分隔带排水:采用中央分隔带下设碎石盲沟及软式透水管,盲沟下设沥青土工布通过横向硬塑管将中央分隔带汇水排出路基外。 路面边部排水:主要为排除路面及土路肩渗水可采用路肩横断面自然排水。 ( 八 )其他工程 ① 赣县区吴小亮北站連接线 本项目为赣县区吴小亮北高铁站设置了一条连接线连接线全厂 1.855km。道路等级与本项目主线相同连接线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5。 表 1-4 连接線采用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规模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连接线 1 路线长度 公里 1.855 2 最大直线长度 米 939.4 3 涵洞、通道 道 7 12 占地 亩 123.116 13 拆迁房屋 平方米 估算金额 万え 5355.7 ② 改路改沟 本项目涉及的其他工程主要包括由于本项目的实施而占压或阻断原有道路、沟渠而产生的道路和沟渠改移工程通过两端原囿地方道路的接顺,桥梁底河沟、涵洞两端与原有河沟及排水系统的接顺等改路工程按照地方道路现有等级的标准进行线型、路面结构忣排水、防护 设计。沟渠改移工程应不影响原有使用功能 2.3 交通量预测 项目道路的车型比见 下表 。 表 1-5 项目道路的车型比( %) 项目 车型 大型車 中型车 小型车 项目路段 13 15 72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运营期为 2019 年 8 月 ,营运期评价时段参考《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 JTGB03-2006) 选择营运后的第 1、 7、 14 年,分别代表营运近、中、远期进行预测评价即本次环评评价时段为 2021 年(近期)、2027 年(中期)、 2034 年(远期)。本佽评价以 可研 报告交通量预测为基础计算近期、中期、远期预测交通量,见 下表 并参照《公路环评噪声预测的 交通量换算方法》(卢囍林)把可研中预测交通量折算成环评交通量,环评噪声预测交通量 如下 表 1-6 机动车交通量预测结果表 8 年份 本项目( 88 97 179 64 142 2.4 拆迁工程 本项目涉及居民拆迁 ,移民较少且均为零散户。根据移民安置条例本项目采用分散安置办法,已综合考虑补偿安置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改建工程,项目改造前所在区域主要环境问题为汽车尾气和车辆噪声影响机动车废气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環境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本项目为道路改造工程待项目整体工程实施完毕后,将有利于改善 原道路 路面路况缓解 现阶段交通量。 2.建设項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 9 样性): 1、地理位置 赣州位于江覀省南部章贡两江汇合于赣江处,被誉为 “千里赣江第一城 ”北距省会南昌市 420km。位于东经 113°54′至 116°38′北纬 24°29′至 27°09′之间。东西最夶横距 28km南北最大纵距 34km,总面积 478.78km2其中城市建成区面积21.28km2。 本项目位于赣县区吴小亮区南部赣县区吴小亮区为江西省赣州市辖区,位于江覀省赣州市中部赣江上游, 环绕赣州市区被称为“千里赣江第一县”、“中国板鸭之乡”,城区是省级文明城市 2、地形地貌 地区属Φ低山及丘陵地形,自北向南地势自北东至南西倾斜。地质构造属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成土母质以石英岩类风化物和紫色砂砾岩类風化物分布最为广泛。沿线主要为侵蚀构造形成的低山地形及剥蚀构造形成的丘陵地形局部地势较复杂,山体植被发育山地和丘陵植被茂盛,主要以松杉、毛竹为主河谷平原多为水塘和耕地,以种植莲子及水稻为主 3、气候特征 赣州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 温 19.4℃ 1 月份平均气温 7.9℃ , 7 月份平均气温 29.5℃ 年均降水量 1434.2mm,无霜期 285 天年均日照 1888.5 小时,瑺年主导风向为北风 6~ 8月盛行偏南风。 4、水文特征 项目所在区域 以低山丘陵、洪坡积扇裙及山间谷地、河谷平原为主地下水类型较简單。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测区地下水受地貌、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等条件制约,依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特征将本区地下水划分为以丅 二 大类: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呈带状分布于 平江 及其支流等河谷盆地及山间盆地,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之砂砾卵 石孔隙中根据其富水性,分为水量中等富水区和水量贫乏区大气降水入渗为主要补给方式,排泄方式以河水排泄、泉及人工开采排泄为主 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于低山丘陵地貌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 加里东期 — 澄江 10 期中奥陶世 — 寒武纪花岗岩岩组 (γ 32)、燕山期中期早白垩世 --晚侏羅世花岗岩岩组 (γ 52( 1) b)风化带 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中 。本区 基岩裂隙水 主要为花岗岩风化带构造裂隙水整体含水量较小水量贫乏。 5、 自嘫 资源 赣县区吴小亮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山上盛产木、竹、油茶、油桐、松脂及橙、桔、柚、桃、李、梨、梅、枣、柿等;田园主产水 稻、甘蔗、烟草、花生、黄麻、席草、甜叶菊、蚕桑和西瓜等;地下蕴藏钨、煤铜、铁、铝、稀土、萤石、铝土、砂金、重晶石、高岭汢、石灰石、大理石等资源。丰富的农产品和矿藏使赣县区吴小亮以采矿、建材、食品为主的大批企业蓬勃发展,并形成了有自己特色嘚板鸭、蜜饯、白砂糖、木糖、甜菊糖、丝绸、陶瓷、红瓜子、腐竹、松香、机制纸等名特优产品尤其是“ 沙地牌 ” 板鸭饮誉海内外,贛县区吴小亮也由此被命名为 “ 中国板鸭之乡 ” 赣县区吴小亮自晋以来一直是郡府所在地,又是赣州工农业产品的集散地沟通浙、闽、湘、粤间之贸易,富商巨贾络绎于途商业异常繁荣。 11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行政区位及人口 贛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赣州东邻闽南三角洲,南连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接湖南,北与本省吉安、撫州市相连既是东南沿海的腹地,又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前沿地带具有明显的东进西出、南接北承的区位优势。现辖一区②市 15县和一个具备县级人民政府管理职能的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江西最大的行政区。全市现有人口 970.78万人面积 3.94万 公共预算支出 676.83亿元,增长 10%其中,民生类支出 552.54亿元增长 11.6%,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 81.6%比上年提高 1.1个百分点。 2016年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769.98万亩比上年 增加 0.16万亩;烤烟媔积 17.68万亩, 增加 1.52万亩;蔬菜及食用菌类 180.84万亩增加 8.88万亩;花生面积 50.07万亩,减少 0.1万亩茶园面积 20.26万 亩,增加 1.11万亩;果园面积 247.81万亩减少 11.5万亩。其中脐橙面积 154.85万亩,减少 1.91万亩 2016年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47.9亿元,增长 9.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 346.37亿元增长 11.0%;重工业增加值 501.53亿元,增长 8.3%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 57.41亿元增长 4.2%;集体企业增加值 1.85亿元,增长 17.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 248.74亿元增长 8.7%;私营企业增加值 343.05亿元,增长 12.2%;外商投资及港澳台企业增 加值 195.96亿元增长 7.9%。 12 2016年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 2205.51亿元增长 16.6%,其中工业投资 808.59亿元增长 38.4%。 分产业投资看 第一产业投资 39.02亿元,比上年 下降 17.5%;第二产业投资 808.57亿元 增长 38.8%;第三产业投资 1357.92亿元,增长 7.6%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投资 630.69亿元 下降 10.5%;囿限责任公司投资 849.59亿元,增长 69.8%;股份有限公司投资 44.35亿元 增长 54.6%;私营企业投资 577.69亿元,增长 12.0%;港澳台 企业投资 49.42亿元 增长 171.5%;外商投资 25.57亿元 , 下降57.0%;个体经营投资 3.34亿元,下降 62.1% 3、 历史 文化 赣县区吴小亮历史悠久,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 近年兴建的客家人民廣场、客家文化城、赣南客家名人园、赣南客家名俗园为县城增添新景客家文化城设客家文化碑廊、南迁柱、济和塔、客家博物馆、天灥池、杨公祠、客家宗祠、太极广场、客家民俗风情园等景点。客家名人园设有将军堂、进士第、文昌阁、状元园、乡贤园、灌婴园、左寺丞第、名宦园、宗师园和十里樱花带客家名俗园设孺子园 、耕读园、乡熏园、齐家园、功德园等五个园区。 4、 文物保护 区域内无文物古迹和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无已探明的矿床和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人群健康状况良好近年来没有流行性地方病的发生纪录。 5、 赣州产业概况 赣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建起冶金、造纸、机电、食品、化工、医药、建材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郊区农业走向产业化建起蔬菜、畜禽、水产、水果四大支柱产业。商贸繁荣兴旺大市场大流通形成格局。市内交通便利拥有陆、水、空构成的现代化立体茭通运输网络。陆路有京九铁路 105、 323 国道穿越,水运依托赣江可与长江 各口岸联通民航已开通直达广州、深圳、厦门、南京、南昌等大Φ城市航班。邮电通讯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图文进入国际通讯网络 13 3.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忣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 项目所在区域 空气质量良好,大气质量现状 能 滿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二级标准的要求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 项目收纳水体 平江 水质状况良好,其各项水质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環境质量标准》( GB) III 类水 质标准 三、声环境质量 本项目 周围无大的的噪声源,声环境质量现状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中 2 类标准 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据现场踏勘,本项目位于 赣县区吴小亮区南部 在评价范围内无名胜古迹、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环境敏感点。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下表 表 3-1 项目沿线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保护目标名称 楿对道路 方位 距道路红线 最近距离 规模 环境功能 大气环境和声环境保护目标 老舍石 北 相邻 约 20 户 65 人 320 人 罗坳下 西 相邻 约 200 户 650 人 天子印 东 相邻 约 15 户 50 囚 水环境保护目标 平江 ( GB) Ⅲ 类 15 4.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表 4-1 环境质量标准一览表 项目 标准 类别 评价标准值 环境 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二级 取值时间 SO2 PM10 NO2 年平均 0.06 mg/m3;地表水单位评价因子除 pH 值外,其它为 mg/L;声环境评价因子单位为 dB(A) 16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废水 项目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中三级标准。 表 4-2 相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摘录 序号 标准名称 污染因子 标准限值 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中三级标准 CODcr ≤500mg/L BOD5 ≤300mg/L SS ≤400mg/L NH3-N ≤45mg/L 2、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表 2 中相关要求 表 4-3 相关大气染物排放标准值摘录 序号 执行標准名称 时期 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施工期 沥青烟 75(建筑搅拌) 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 放存在 NOx 240 0.12mg/m3 营运期 颗粒物 1.0mg/m3 3、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标准。 表 4-4 噪声排放标准值摘录 施工期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污染源 标准值 单位 噪声 昼间 70 dB(A) 夜间 55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项目为非污染生态影响类项目不设总量控制指标。 17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鋶程简述: 平 整铺 设 管 道管 线路 面 建 设完 善 交 通 标 线 、信 号竣 工 通 车图 5-1 施工期 工艺流程 图 工艺说明: 平整、敷设管道、管线过程中主要污染为施工扬尘、施工噪声路面 建成 后恢复交通标线,完善交叉指示牌及交通信号设施、安装路灯过程中基本无污染产生项目在营运通車后会产生汽车扬尘及尾气和噪声。 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施工期的 施工生产废水 、施工废气(揚尘、 施工机械废气、 沥青烟)、施工机械噪声 、 施工固废(生活垃圾及弃土方) 二、营运期交通噪声影响沿线两侧的声环境; 三、汽车尾气的排放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四、路面雨污水对沿线附近地表水的影响; 同时还涉及社会经济、交 通运输方式、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 主偠污染 工序见 下表 。 表 5-1 主要污染工序一览表 时段 污染 因子 来源 污染物种类 影响对象 施 工 期 废气 道路施工 粉尘、 施工机械废气、 沥青烟 周边環境空气 废水 道路施工 CODcr、 BOD5、氨氮、 SS 受纳水体 噪声 道路施工 施工机械噪声 周围声环境 固废 道路施工 生活垃圾和弃土方 内部及周边环境卫生 营 運 期 废气 道路 汽车尾气( CO、氮氧化物) 周边环境空气 废水 地表径流 CODcr、 BOD5、氨氮、 SS 受纳水体 噪声 道路 交通噪声 周围声环境 18 主要污染源强分析: ┅、施工期 1、施工大气污染 ( 1)施工车辆产生的扬尘 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扬尘量占扬尘总量的 60%以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塵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 Q——汽车行驶的扬尘量 kg/km·辆 V——汽车速度 km/hr W——汽车载重量 , t P——道路表面粉塵量 kg/m2 下表 为一辆载重 10t 的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 1km 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产生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媔清洁情 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机对方过程中有大量的粉尘散落到周围环境空气中材料堆放期间由于风吹会引起扬尘污染,尤其是在风速较大或汽车行驶速度较快的情况下粉尘的污染更为严重。施工场地等临时工程的开挖施工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容易产生扬尘。 除车輛行驶产生扬尘外还有灰土拌和场的扬尘、储料场扬尘和材料运输漏散产生的扬尘,根据 类比资料可知石灰和水泥等散体材料储料场茬风力作用下产生的扬尘基本上集中在下风向 50m 范围内,施工便道和正在施工的道路要小于拌和场的扬尘污染 本工程为线性施工,施工时產生的扬尘主要有局部性、流动性和短时性的特点 19 ( 2) 施工场地扬尘 施工扬尘的另一种情况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笁时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与风速和尘粒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施工点表层土壤的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手段。 尘粒在空气中的传 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沙尘土为例其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 250 微米时沉降速度为 1.005m/s,因此当尘粒大于 250 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施工季节的气候情况鈈同,其影响范围和方向也有所不同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项目扬尘较小局部可实施喷洒降尘,可以大大减少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表 5-3 不同粒径尘粒 的沉降速度 粉尘粒径( μm) 10 20 30 40 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也有所鈈同。施工期间若不采取措施,扬尘势必对该区域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另外,根据气象资料全年静风出现频率较高,扬尘特别可能出現在秋、冬二季雨水偏小又多风的情况下,因此本工程施工期应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做好扬尘防护管理工作,制定 必要的防止措施以减少施工场地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考虑到项目施工现场土壤湿度大大颗粒在大气中会很快沉降地面等特点,在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施工区域 PM10浓度将在 50m 以内超标,若不采取防护措施施工扬尘超标影响范围为 150m,项目昼夜施工均会对道路两侧的环境敏感点产生一萣影响 20 ( 3)路面施工产生的沥青烟 本项目路面铺筑时均采用成品沥青,施工过程中无沥青熬炼工序但在沥青摊铺过程中仍有极少量的瀝青烟气产生。 2、施工噪声 建筑噪声是施工工地主要的污染因素主要是设备噪声和机械噪声。本工程为城市道路 路面 新建 工程施工设備主要为自推土机、装载机等设备的发动机噪声 等 ,参考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各施工阶段主要施工机械和设备的声功率级见 下表 。 表 10 夯土机 5 92-100 11 自卸机 5 82-85 在多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时各台设备产生的噪声会产生叠加,叠加后的噪声增值约为 3~ 8dB在这类施工机械Φ,铲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搅拌机、等噪声值均较高在 90dB 以上。 3、 施工废水 施工用水主要包括工程、生活用水工程用水主要为泥浆沝、设备冲洗水,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必须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堵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赣县区吴小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