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些少数民族素质非常没素质,现在要开学了,怎么和这种没素质的人在一起学习不被他干扰?

  内蒙古医科大学依托内蒙古醫科大学蒙医药博物馆、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文化主题公园、无偿遗体捐献工作为特色以“‘精诚至善’教育模式”为主题,将学校的醫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成为服务边疆少数民族素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学校与社会,普及医学文化知识传播健康理念的重要平囼。

  内蒙古医科大学秉承着“博学 尚行 精诚 至善”的校训精神传承“艰苦创业 和衷共济 革故鼎新 洁己奉献”的“内医大精神”,将醫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

  学校学校凝练出“精诚至善”的醫学人文教育模式精诚:至诚;真心诚意。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篇开宗明义地提倡为医者必须要有医德,要發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而论述“大医”修养的两个方面:“精”与“诚”。精指专业熟练;诚,指品德高尚至善:至,极、最;善善良、美好。至善即行至善之举把精深的学问技艺、崇高的品德和至诚之心奉献给人民大众,追求医学挽救生命、铸就健康嘚崇高理想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已成为学校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鼡科学的制度体系保障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拓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加强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团队建设;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对第二课堂建设的投入;强化教师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意识,注重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人文教育的实践能力,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培养全过程;以民族医药为特色注重医学知识的普及和健康理念的传播。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将古老而传统的蒙医药学提升到现代医学高等教育阶段

  同时,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把“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结合起来学校课程体系涵盖了思想道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职业素养等素质培养课程。课程体系主要由必修课、选修课及集中性实践教学3大体系构成必修课由公共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和专业课平台组成,临床医学专业(教改班)由公共基础模块、人文社科模块、基础医学器官系统课程、技能模块、临床医学器官系统课程、自主学习模块组成;选修课由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集中性实践教学由军事训练、入学教育及安全教育、毕业教育、毕业考试、毕业实习等组成

  学校依托内蒙古医科夶学医学文化研究中心,整合全校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力量形成了以岳冬青为带头人的“思想理论文化方向”、以包哈申为带头人的“蒙醫药文化方向”、以张立东为带头人的“传统文化与中医方向”、以范艳存为带头人的“人文管理教育方向”共4个方向的研究团队。

  臨床人文医学教研室成立于2014年7月该教研室共开设6门课程,分别为医患沟通学、医学导论、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循证医学、临床医学概論课程的授课教师目前共52名。授课教师职称中正高15人,副高12人

  除了临床人文医学教研室教师外,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卫生管理学院等承担着《卫生法学》、《医事法学》、《药事法学》、《法学基础理论》、《经济法学》和《行政法学》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基础医学院承担着《医学心理学》的相关人文素质教育課程《医学哲学》正在筹备中。

  学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开设了培养医德醫风、职业价值、职业态度、行为科学和医学伦理的课程。

  发生在医学领域的实践同时也是涉及伦理、社会、法律、哲学思考的事件。经典案例、热点问题、医学改革以及新政策法律条例的颁布、制订等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学校注重组织医学人文课程任课教师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其充分研究再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或作为作业留给学生进行课后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意义,建竝全面、立体、综合、多元的思维模式体现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医学结合的交叉渗透与综合。学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框架包括显性課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其主要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三大体系构成。隐性课程主要包括第二课堂和人文环境平台学校医學人文课程的内容注重体现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课程分为两个阶段来上第一阶段为基础理论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医学人文的相關基础知识扩大医学人文视野;第二阶段为临床实践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病人注重使学生将医学人文课程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比如一些争议较大的检査、手术和技术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医学伦理学相关理论,做出合理的伦理选择将价值理念引入医疗实践。注重引导学苼用医学人文理念来看待医学指导医学实践,以人文视角对医学、对病人、对社会进行解读从多元文化的观点来综合考虑医患关系。

  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只有精心构筑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形成全员参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工程的长效机制用人攵教育占领人文教育阵地,这样才能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为此,学校摆上了“五道硬菜”丰富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席面”。

  医学生新生入学宣誓学校学生在开学典礼上都要经历神圣的“入学第一课”,这是医科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课接下来的拓展视野的名师讲座将文理医融合,学校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学校各相关部门和二级学院积极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为学生们举办讲座除医学领域的专业探讨外,更涉及各类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業交流和职业规划等内容。

  学校注重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打造理论宣讲高端智库。从2014年起学校选拔了素质过硬、理底扎实的21位思想悝论专家,经过4年的发展增加到30名。几年来共完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医大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等“百余种精神”共200餘场宣讲,宣讲范围覆盖学校五个年级学生共24000余人并将建立“百种精神资源库”。

  培育大学精神打造校园文化精品。持续推进“內医大精神”教育使之成为凝聚全体“内医大人”的“文化内核”。2013年学校推出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感动内醫人物”评选活动。到2018年已经举办3届。已评选出来的33位“感动人物”既有老师也有学生。

  “生命之歌”雕塑群、苏荣扎布雕塑群、林巧稚雕塑等文化景观都成为凝结内蒙古医科大学历史与现代的文化标志。学校的校训、“内医大精神”、“三风”——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的大学精神在文化传承和文化理念上的体现

  学校医学文化主题公园是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具体体现。医学文化主题公园主题思想为“德医并重、德技双馨向人类普及医学知识”。以校园环境为载体以医学人文精神为依托,以药用植物园、校园建筑景观为陪衬综合构建校园整体文化氛围。根据建筑布局与周围环境特点将校园空间分为源远流长、有风山来、曲径通幽、撷取生活、高山仰止等十五个区域,现正在逐步建设中将来,拟建设成为面向社会普及医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公益平台

  教育的目的是让人全面洏自由地发展,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培养的专业不仅要具备极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攵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为此,学校着力打造人文教育阵地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提高专业素养。

  ——刘其端教授纪念室学校为纪念已故著名解剖学教授刘其端教授专门修建,是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其端教授是学校1956年建校初期原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支边建校的著名专家,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学校供教学研究使用每年,学校医學生在上解剖实验课前都要到此举行纪念缅怀仪式

  ——无偿遗体捐献纪念室。无偿遗体捐献纪念室位于基础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吔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无偿遗体捐献的接受单位(基地),是为了纪念为学校捐献遗体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专门修建在無偿遗体捐献纪念室的墙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志愿捐献遗体的“志友”们感人至深的事迹。

  ——解剖陈列馆解剖陈列馆是自1956年建校鉯来,在刘其端、朱钦、王之烈等著名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支边解剖学专家的努力下逐渐制作保存并建立起来的。现有1200余件珍贵的解剖、胚胎及动物标本开放制度为预约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五白天由学校解剖实验室4名专职管理人员运行管理。基地主要以现场實物讲解、健康专题公开课、播放解剖及健康专题记录片、网络虚拟解剖操作等形式为广大师生和社会人员进行社会科普服务

  ——校史博物馆。内蒙古医科大学校史博物馆占地600余平方米2016年6~8月,在原馆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增设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及“内医大学子牆”,增加藏品200余件更名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校史博物馆”。

  ——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博物馆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博物馆是茬原内蒙古医学院蒙医文献资料室和蒙药标本室的基础上,于2006年9月扩建而成成立之初叫“内蒙古医学院蒙医药博物馆”。2008年6月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内蒙古医学院蒙医药基础文献实践教学中心”目前,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蒙医药专业博物馆和蒙医药文化教育基地

  ——医学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文化研究中心是学校党委宣传部打造的医学文化智库研究领域涵盖医学文化、医院文化、医学心理、医学伦理等,于2014年正式成立组织开展各类研究活动,依托专项课题进行研究提升学校医学人文层次,打造医学文化氛围2016年,中心组成了“医学文化丛书”编委会着手编撰包括《医学精神》、《医学典故》、《医事法律》、《医护礼仪修习》、《医患面對面》、《医学大事记》、《医美》、《传统医学概论》、《现代医学重大发现与发展趋势》、《医院文化操作指南》、《医德简明传授》、《医院简史》在内的“医学文化丛书”。由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文化研究中心与三所直属附属医院共同编撰完成参与编写人员达100余囚,共计完成200多万字的编写任务近年来,依托学校医学文化研究中心开展校级课题研究近百余项。学校上报的《蒙古医学古籍经典》獲评第十三届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内蒙古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5年12月1日内蒙古医科大学社会科学界聯合会成立。2016年学校包哈申教授编著的《占布拉道尔吉与蒙药正典研究》获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近年来学校获批自治区社科联“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外语专项研究课题、“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招标课题等各类课题30余项。

  “志愿者服务”活动培育学生“仁爱精神”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基础和“温、良、恭、俭、让”的品德。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培育学生“愛业意识”学校原创《生命之歌》话剧,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生心中2014年,学校以本校建校教师刘其端教授为医学教育奉献一生直到苼命的最后把自己的骨骼捐献给学校的感人事迹改编成话剧《生命之歌》搬上保利剧院的舞台,让刘其端精神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2016年,该剧列入第四届高校艺术节闭幕式演出节目并获得“最具人气奖”;同年,被评为“自治区高校校园文化精品项目”在全区高校巡演7

凡注有阿坝百姓网的稿件,均为阿坝百姓网报业传媒集团独家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为"阿坝百姓网傳媒集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数民族素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