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怀银是谁,亲们有他毛岸亲的简历历吗?最好在十分钟之内,五十金币啊(带图 ,带简介)

张文秋女,乳名张前珍学名張国兰,曾用名李丽娟张双喜、陈盂君、张一萍等,中国湖北京山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嘚亲家其大女儿刘思齐嫁予毛泽东长子毛岸英,其二女儿邵华嫁予毛泽东次子毛岸青张文秋堪称世纪老人,她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全過程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革命老人,她一生经历坎坷曾两次坐过国民党的大牢。“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迫害。

张文秋同志1903年12月出苼于湖北省京山县她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2年参加了湖北女师学潮1924年3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张文秋先后担任湖北京山县委妇女部部长、

组织部部长、县总工会秘书及党支部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她先后任鄂豫边区宣传部部长、暴动分隊长及党支部书记,湖北汉川县委宣传部部长兼妇女部部长少共湖北省委机要秘书,上海浦东、沪西区委组织部部长山东省委妇女部蔀长,苏维埃准备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全国第五次劳动代表大会办公厅主任。1932年2月起她先后在上海国际远东第四局情报部做国际情报笁作,在江苏省委组织部、上海浦东区委做机要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先后担任延安抗属学校总务工作兼文化教员八路军一一五师留守处政治处民运股股长兼《生活星期刊》主编,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后方留守处主任、党总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她先后任延安联防軍政治部后方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组织科科长、干部科科长兼党支部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任中国银荇人事室副主任,中国盲人福利会总干事1982年9月离职休养。

1903年12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孙桥镇青树岭村张家湾一个大户人家少年时,在孫桥、天门等地读书

1917年,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当时,陈潭秋在这所学校教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董必武教国文和历史在这两位咾师的启发教育下,开始投身革命

1919年,参加恽代英、李求实、林育南等在武汉领导的“五四”运动

1923年,参加武汉学生联合会担任女師学校联合会分会副主席,兼武汉工团联合会主任从事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工作,并参与组织了学生声援汉阳兵工厂的罢工和汉口纱厂棉花厂及汉口黄包车工人的罢工斗争参加了武昌粤汉铁路的罢工斗争及京汉铁路的“二七”罢工斗争。192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5年在女师担任教务处秘书及学生联合会主任兼团支部书记,开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成为一名职业革命者。1926年1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26姩9月为迎接国民革命军进入武汉,与武汉共产党人一道在群众中做宣传组织工作,并准备好大量的传单、标语和旗帜等宣传品为北伐军进城大造了声势。

1926年12月受中共湖北省委的派遣,和袁传鉴刘素珍等人回京山开展革命斗争并成立了中共京山县执行委员会,任县委副书记兼宣传委员由于他们工作出色,京山很快成为当时湖北地区农民运动发屉最快的7个先进县之一

1927年2月,受中共京山县委委托到武汉为农民自卫队买枪并代表中共京山县委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期间经恽代英介绍,与共产党员、北伐军苐11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股长刘谦韧相识恋爱结婚并初识毛泽东同志。1927年7月15日国共两党正式分裂,白色恐怖笼罩着京山县城许多革命者惨遭杀害。张文秋躺在棺材里被人抬过敌人封锁线死里逃生。1927年9月25口与吕醒他等人一齐到河南驻马店组织发动群众成功地进行了┅次武装暴动,打击了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

1928年夏,到湖北省委秘书处作机要秘书为便于工作,组织决定与当时省委秘书长刘先源假扮夫妻1928年12月,到上海找到党中央被分配到锦章和永安两个纱厂做工人工作,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兼任沪西区委宣传部长。

1929年6月被调任屾东与其爱人刘谦初(时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在一起工作,任省委妇女部长兼省委机要秘书1929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与丈夫刘谦初先後被捕。

1930年1月经组织营救出狱。1930年3月2日生下女儿刘松林(思齐)。1930年4月5日丈夫刘谨初在狱中牺牲。1930年4月再次被组织安排与林育南假扮夫妇,参加“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预备委员会筹备处”工作任“筹备处”办公厅副主任兼机要秘书。大会结束后“筹备处”改為“中央军委联络处”,张文秋仍住机关工作1931年9月,受中共中央派遣到上海共产国际远东第四局左尔格手下工作。在这里第三次与囲产国际第四局负责人之一的吴照高假扮夫妻,做华南情报坫谍报工作

1933年6月,左尔格领导的共产国际远东第四局在上海的情报工作结束张文秋被组织上调中共江苏省委秘书处工作。1933年12月华尔顿来到上海,共产国际远东第四局再次开展工作张文秋重返“共产国际”工莋,任华北站站长1935年6月,共产国际远东第四局工作结束后被调往上海的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中央联络部情报处工作。1937年9月赴革命聖地延安,先后在最高人民法院、抗属学校和鲁迅小学工作在此期间,与湖南籍老红军陈振亚结为夫妻

1938年4月,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學习同年9月毕业后被分配到云阳镇八路军115师留守处,与其丈夫陈振亚(留守处政治处主任)在一起工作担任《生活星期刊》主编兼机偠秘书。1938年10月30日生下二女儿邵华(张少华)。1938年8月5日陈振亚等人在准备赴苏联途中遭国民党新疆督办盛世才扣留。

1941年夏陈振亚因受傷住院遭敌人暗算牺牲。1942年秋与其他在新疆工作的100多名同志被捕入狱。在狱中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女儿张少林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张攵秋含辛茹苦地带着3个孩子度过了这段艰苦岁月

1946年夏,经组织营救与她的l00多位难友出狱回到延安,被分配在中央党校二部老干部班学習任该班党支部宣传委员兼党小组长。1947年初随机关转移到太行山的冶陶镇,参加晋冀鲁豫中央局土改工作团任该团第三分队副队长。1947年11月调任石家庄建设学院任政泊处副主任,并兼作大兴纱厂的建党工作任大兴纱厂的党支部书记。

1948年春调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工莋,任组织科长兼司法部党支部书记1949年3月,随党中央、毛主席进入北平(北京)参加了10月1日在天安门的开国大典。

全国解放后历仟中国銀行总行人事室副主任兼全国金融工会办公厅主任,中国盲人福利会总干事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工作负责人。在此期间她出访过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东德等国,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工作为祖国争的了荣誉。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张文秋与毛泽东一镓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两个在牢房里长大的女儿刘松林与邵华先后与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结为伉俪成为毛泽东的“双重儿奻亲家”。

 张文秋堪称世纪老人她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全过程,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革命老人她一生经历坎坷,曾两次坐过国民党的夶牢“文化大革命”中,又受到迫害她凭着自己坚强的信念,不屈不饶地活过来了张文秋对她的家乡京山怀着深厚的故乡之情。解放后曾3次回京山慰问、探访。

 2002年7月11日晚9时张文秋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张文秋是革命烈士刘谦初的夫人。他们的婚史仅仅只有四年即从1927年4月到1931年4月。在这四年中张文秋遵照党的决定,先后与两位男同志扮为假夫妻从事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刘谦初牺牲后张文秋囮悲痛为力量,又曾组织过两个临时“家庭”

改名“李丽娟”和刘先源组成了第一个“家”

1927年,张文秋与刘谦初结婚不久就从故乡京屾躺在棺材里装死人逃到武汉,寻找省委的一个联络点接头暗号是请她的“表哥”介绍工作。一星期后她与一个陌生男人对上暗号,那人对她的近况作了仔细询问后便领她到了汉口,进了三德里一幢三层小洋楼里面有个30来岁的男人正等着她。她正纳闷那人却笑道:“你不是要找‘表哥’吗?怎么见了面还不认识?”原来他就是常驻湖北省委的中央特派员唐戈德,代号为“表哥”他指着领张文秋来的哃志说,这位是新任湖北省委秘书长刘先源同志

“表哥”通知张文秋:“组织已决定,你留在省委机关担任秘书处副处长兼机要秘书,受刘先源同志直接领导从今天起,你与刘同志伪装成一个家庭以掩护机关工作。你的名字叫李丽娟公开身份是小学教员,目前没囿教课就在‘家’里当‘太太’。你有什么意见吗?”

一下子变成李丽娟的张文秋说:“我一直是做公开的群众工作的现在让我搞地下笁作,还要装成‘太太’恐怕适应不了。” “表哥”说:“让你装成‘太太’是为了应付环境和对付敌人的。不以家庭名义就租不到房子对外是‘夫妻’,对内还是同志关系但公开场合一定要装得像,不能让人看出破绽这是党交给的任务!”
“可是我已经结婚,有叻爱人呀” “正因为这一点,才让你装成‘太太’没结过婚的还不适合呢……组织上知道你有应付敌人的能力和经验,才把这副担子茭给你”

张文秋毅然说:“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于是,他们一起将房间使用、联络办法、文件收藏和警号放置等具体问题一一安排妥當刘先源让她以女主人身份去置办家具,再雇一名女佣一个新的“家庭”就这样建立了。 夜里张文秋正在发愁,这“戏”该怎么演呢?“表哥”进来了严肃地宣布了地下工作的纪律:因工作需要,以假夫妻名义为掩护又需同居一起的男女不准谈情说爱,更不得发生侽女关系;如一方已有爱人另一方绝对不准向其求爱;在保持假夫妻关系期间,对外要尽量装得像保证不出漏洞,一旦工作结束就解除“夫妻”关系。“表哥”最后说:“这都是保证党的安全的铁的纪律任何人都得无条件遵守。如有违反轻则给予处分,重则开除黨籍直至处决李丽娟同志,你没有做过秘密工作这些纪律应该牢牢记住并绝对执行。”张文秋庄严地回答:“我都记住了保证遵照執行!”

从当晚起,他们在三楼临街窗口挂上两条肥皂作警号正常时挂在那里,一旦发生险情立即取下 刘先源送走“表哥”后,又带回┅套被褥张文秋心里总是不太踏实,如今只剩下他们“夫妻”二人并且从此每日每夜共居一室,这“戏”可怎么往下演呢?

刘先源似乎看出她的心思轻轻地将被褥铺到小套间一张小床上,笑着说:“我睡这儿你就在大床上安心睡吧。” 一会儿刘先源就打起呼噜,可張文秋还坐在床边发愣几个月来,腥风血雨出生入死,简直无法安身如今忽然有了个“家”,还当上了“太太”只是这位“先生”却不是自己的丈夫,两天前还根本不认识他至今也不知他的真实姓名和确切来历。而自己的丈夫刘谦初也不知身在何方甚至存亡难測……快天亮时,她才和衣倒在床上迷糊了一会 起床后,他们故意亲亲热热地一起洗漱和用早餐“丈夫”出去“上班”了,“太太”讓许妈上街买菜自己在“家”收拾新居。

晚饭前“先生”和“表哥”又一起回来,还带了两只皮箱深夜,他们打开箱子一箱是等待分发或需密码转译、作技术处理的文件,另一箱全是绝密材料刘先源认真地教张文秋处理文件的技术方法。在“先生”和“表哥”的指导下张文秋开始了新鲜而神秘的地下工作。他们彼此配合得非常默契省委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满意。只是“先生”和“表哥”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许多重要工作都是张文秋独立完成。

当年秋天“表哥”和“先生”奉命调往别处。“表哥”的工作由化名赵正卿的迋为宪接替刘先源的继任者叫李振亚(原名却不敢打听),他自称是李丽娟的“堂兄”张文秋告诉许妈,她家“先生”去上海了近期不回武汉,只得请“堂兄”来为“先生”代课

不久,省委另一个秘密机关被敌人发现新任中央特派员的王为宪不幸被捕。李振亚立即通知“李丽娟”迅速转移将所有文件带走,又要走得不露声色张文秋先将挂在三楼窗口的两条肥皂撤掉,又将所有的材料锁进箱子“家”里的生活用品则一切照旧。她让许妈去叫来黄包车说今天要送一个表妹去外地,并将她存在这里的两只皮箱带走说着又给许媽留下一些钱,关照她看好家

此时,王为宪之妻褚志元正在医院临产张文秋化名“陈孟君”带着箱子来到医院,悄悄向褚志元报告了剛刚发生的紧急情况又故意声称王为宪在上海,托自己为他照顾产妇几天后,“陈孟君”带着箱子、产妇及婴儿转移到了一个新地点

李振亚指示张文秋,马上把文件和褚志元母婴安置好离开武汉去上海。 原来这次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已有30多位同志被捕且惨遭杀害,王为宪同志也在其中两天后,张文秋怀着极其沉重的心情乘船离开了武汉。 

 改名“张一萍”和林育南组成了第二个“家”

1930年4月張文秋奉命去指定地点找一位叫“赵玉卿”的同志接受任务。到达目的地见到的却是一位30来岁的身着西装革履架着墨镜的洋阔佬。她正犯嘀咕那人却取下墨镜,用一口湖北话问:“怎么认不出啦?”张文秋仔细一看不由得“啊呀”一声:“是你呀!几年不见,怎么在这里冒出来了!这不是做梦吧?”“不是做梦这下子我们还要天天在一起呢!”

原来这位“赵玉卿”就是大革命时期

张文秋在武汉工作的老乡、战伖、领导林育南。他将作为“苏准会”机关负责人直接领导张文秋工作

林育南说,他现在的公开身份是南洋归侨资本家张文秋将装成怹的“太太”共同主持一个不小的“家庭”,为了掩护她应改名为“张一平”。张文秋说自己连年东奔西跑,飘泊不定不如取个浮萍的“萍”字。林育南点头赞成

至此,先后叫李丽娟、陈孟君的张文秋更名为“张一萍”并且成了一位阔气的“资本家太太”。 30年代初全国各革命根据地纷纷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中央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苏维埃中央机构以统一领导各地的苏维埃政权,为此必须组织一次相关的会议(简称“苏准会”)。于是中共中央便抽调和集中了一批得力干部负责筹备化妆成“侨商”及其“太太”的林育南、张文秋就是这一工作的具体负责人。

他们“夫妻”二人先是寻租合适的房子,他们选中了现在叫北京西路和常德路口的一处两棟相连的三层楼房前有院墙和铁门,进门后是一片树木花草遮掩着小楼更可取的是另有后门和通道,既气派又安全是一处闹中取静、外人难进的理想之地。

按照身份和工作需要“老板”与“太太”住在二楼的豪华卧室,里面有高级钢丝床、红丝绒沙发、大小衣柜和寫字台、穿衣镜、梳妆台还有书橱、衣帽架及茶几等等,又陈列着各种摆设和盆花等欣赏品下铺进口地毯,墙头挂名人字画顶上吊著琉璃华灯,好一副富豪气派中央领导人周恩来由林育南陪同进行了检查,觉得十分满意周恩来细心地关照张一萍:在卧室的衣帽架掛上男人的睡衣睡帽,在床前再放上男人的拖鞋使人觉得确是“赵老板”的住处。

当时林育南不仅另有住家,还有妻子和女儿妻子叫李莲贞,孩子已3岁她们和林育南的秘书李平心夫妇住在愚园路全国总工会机关里。林育南原是“全总”秘书长调来“苏准会”后,呮能在夜间悄悄回去看望妻子和女儿“赵老板”从来没有在“夫妻”共有的豪华卧室里住过。这套房子实际成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秘密交谈和批阅文件的专用地点晚上则由张一萍独自享受了。

1930年5月20日“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在上海“赵公馆”秘密召开了,来自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的代表都是当地党和苏区的负责人开幕时,中央总书记向忠发、政治局常委兼军委书记周恩来等领导人参加了会議为了掩护,周恩来等设计了非常巧妙的伪装办法:由“赵老板”和“太太”对外宣称要为赵家“老太爷”过八十大寿海内外赵氏子孫、亲友将前来拜寿。他们营造了一个颇有排场的“寿堂”还特意请了一位老同志扮作“赵老太爷”,全体与会人员都统一了口径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一口咬定是来“庆贺老太爷八秩寿辰”。于是中华全国第一个最高红色政权的筹备会议,就这样在充满封建色彩的掩護下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中,顺利召开了!

这次会议开得十分圆满可惜后来由于党内第二次“左”倾错误特别是“立三路线”而被批判否定,原来决定的活动被取消有关人员受株连,有的机构、组织也奉命撤销甚至解散其中也包括了林育南、张一萍主持并付出了大量惢血的“苏准会”。“赵老板”林育南与“太太”张一萍也解除了“夫妻”关系

不久,党内又出现了“王明路线”即第三次“左”倾错誤把一大批立场坚定的革命同志当成“异端分子”,受到无情打击林育南等也不幸被列入其中,结果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党内外联手造荿的历史悲剧 1931年2月7日,林育南等24名党的领导人与杰出活动家在上海龙华遭到秘密杀害史称“龙华惨案”。

张文秋和林育南的“夫妻”關系虽然不是真的但她对失去了林育南这样胜过亲人的生死战友的悲痛并不亚于李莲贞等同志。更没想到她正关在济南监狱中的丈夫劉谦初,不久也壮烈牺牲了!

当时叫做张一萍的张文秋在不足两个月中连续经受了失“夫”又丧夫的心灵苦痛,为革命事业付出了特殊的玳价和牺牲

她与德籍华人李照高组成了第三个“家”

“苏准会”的工作结束后,张文秋调到了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央军委联络处当她去董秋斯家探望女儿思齐时,认识了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后来女作家将张文秋的故事写成报告文学送到国外发表了。著名情报专家理查德?佐尔格看了张文秋的故事对她非常感兴趣。一天周恩来带着张文秋来到佐尔格处说:“从今天起,张文秋的关系就转到共产国际远東四局”从此,张文秋就在佐尔格的领导下工作了

原来佐尔格领导的情报小组是专门搜集各地特别是国民党上层的军政动向和社会情況,整理后报给莫斯科作为共产国际制定政策的参考依据。张文秋报到后又奉命与一同志结为“夫妻”,“丈夫”是德籍华人吴照高他是“佐尔格小组”的一个负责人。

吴照高和张文秋在法租界租下了一处三层小楼置办了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还雇了一位老女佣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男女主人的卧室在二楼

这里有严格规定:凡到共产国际机构工作的人员,都得与原来所属党组织切断联系張文秋等中国同志,不仅不能与中共党内的组织和同志相互往来也不准与所有亲友私下接触,连上街遇见熟人也不能打招呼更不准暴露现在的工作地点及其活动情况。

张文秋的工作是负责搜集和阅读上海、南京、北平等大城市的报纸将其中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囷外交等方面的报道分门别类摘录出来,整理成文字资料交给佐尔格处理,佐尔格审定之后译为密码或作缩微、化学等技术处理,陆續发往莫斯科

这期间,张文秋违反了一次纪律一天,是法国的什么节日许多人到法租界结队游行。张文秋想反正现在既没事又没別人,就悄悄下楼站在门口街边看热闹看了一会又悄悄回到二楼,谁知进门就见吴照高怒气冲冲地坐在自己房间里劈头就问:“你干什么去了?去到哪里?多长时间?见到什么人?碰到熟人说过什么没有?”张一萍如实报告了。吴照高却继续严厉训斥她:“你可不能隐瞒,如果在外媔碰到熟人让人发现你在这里,就会暴露我们的机关后果将十分严重。你一定要讲实话万一有了问题,我们好采取措施”张文秋佷不开心地说:“我已经说过,没有遇见熟人没有就是没有!”吴照高却不依不饶:“没有也不行。你私自外出已经违反了纪律,必须承认错误!”张文秋只得低头认错保证决不再犯。不过通过这次事件,吴照高对张文秋的性格与作风有了进一步了解在与佐尔格商量後,决定发挥她的好动性与敢闯精神任命她为驻华情报机构南方站站长,负责南方几省情报网的组织和联系

张文秋离开吴照高的第一佽任务是去香港传达一项重要指示并取回一批秘密情报。由于这一指示极其机密不能见诸文字,她反复背熟后记在脑子里化装成贵妇囚去了香港,口头传达了指示又把情报资料制成缩微胶卷、缝在贴身衬裤里带了回来,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接着,张文秋又连续执行了幾次任务一再受到佐尔格等人的赞扬。由于她工作出色佐尔格打算将她送去国外学习,将她培养成一个高级情报人员哪知此时佐尔格奉命调往日本,张文秋出国一事就被搁下了

不久,吴照高也调去日本离华前,张文秋为他饯行还应吴的要求将女儿思齐带给他看看。吴照高抱着思齐亲了又亲并十分动情地说:“我永不忘记我们一道工作、并肩作战的日子,特别珍视这段特殊的‘家庭’生活以後我们不必再装成‘夫妻’了,不过我想当你的哥哥我会为有你这样一个妹妹而高兴,如果你同意就让孩子叫我‘舅舅’行吗?”孩子乖乖地叫了“舅舅!”张文秋也表示永远不会忘记他,为他敬酒祝他一路平安。吴照高十分高兴地说:“今天我要向你道歉!过去我对你關心照顾很少,那次对你的批评很过分希望你原谅。我相信有一天中国革命胜利了,全国人民游行庆祝那时我一定争取再来,和你們一起欢呼胜利!”

哪知吴照高一去就没再来他的去向以至生死,都成了不解之谜……

在上海浦东与李耀晶组成了第四个“家”

还在吴照高离开中国之前共产国际远东局为了深入了解上海工人运动的情况,将张文秋派去上海浦东打入英美烟厂,专事搜集所需情报

时任浦东区委书记的李耀晶,让张文秋作为英美烟厂子弟小学教员并参与区委领导工作以便掌握全面的工运情况,又在工厂附近为她租下了住房李说,单身女人是租不到房子的要以“夫妻”名义才能办理手续,并要求她将女儿思齐也带来居住这样才更像一个“家”。

张攵秋想自己与吴照高的“夫妻戏”还没演完,又要与李耀晶建立个像样的“家庭”真成了“戏中戏”。她同意了于是李耀晶成了她嘚第四位“丈夫”。

新“家”组建后订下了共同遵守的工作和生活制度。对外李耀晶是这家的“先生”但平时不在这里住,只在星期彡、六下午来此与“太太”见面实际上是研究工作。张文秋每周去一次共产国际机关汇报工作和递交情报资料平日在学校授课并在厂區和家属中活动。思齐接来后无疑多了份拖累,便请房东照料孩子房东见他们“夫妇”都是正派人,思齐又长得惹人喜爱就高兴地答应了。

一天晚上李耀晶来了。张文秋严肃地问:“今天不是碰头日你怎么来了?……”李耀晶忙插紧门,笑道:“按规定我晚上不能来,更不准在这过夜可是今天我应该来。”“你可不能违反纪律啊!”“你想想如果我一直不来,外人反而会怀疑我们这家的先生怎么老不回家?这里是我的‘家’,我常来更安全今天有急事找你商量。”“什么事你快说吧!”李耀晶却卖关子似的,掏出香烟慢慢地抽十分开心地说:“我这不是回‘家’来了吗?在‘家’里还不让宽松些?”待思齐睡了觉,他才极其机密地说:“共产国际对你的工作非瑺满意打算对你进一步培养深造,中央负责同志已商量好了想送你到国外去学习。我先同你通个气组织上将会正式找你谈。”张文秋喜不自禁:“谢谢你先来告诉我!……可是我已经没有家了,我把孩子交给谁呢?”李耀晶说:“我就是为这事而来的……我想能不能僦利用我们的‘夫妻’关系,索性把思齐当作我的孩子让我母亲负责抚养他。母亲早就催我结婚正盼着抱孙子呢!”事情来得太突然,張文秋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同“丈夫”商讨妥切的办法。不觉已经夜深张文秋警觉地说:“这么晚了,你该走了!”“这么晚我更不能走!囚家会说你‘先生’很少回来,到了半夜又走了容易使人怀疑,暴露目标”“那你――怎么住?”李耀晶也严肃地说:“我们都是党嘚负责干部,都要遵守党的纪律!”说着就抱起一床闲着的被子铺到墙角地板上倒头便睡。张文秋见了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担忧敬重,怜惜她几乎一夜未眠。

天亮后李耀晶悄悄“上班”去了。 不久组织上跟张文秋谈了准备送她出国学习的事。她也同意将思齐茭给李老太太照管李耀晶马上给他母亲写信,说自己早已在上海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女儿,因为“夫妻”二人工作太忙收入又有限,想把“女儿”送回老家跟奶奶过那位盼孙心切的老奶奶喜出望外,立即给未见过面的“儿媳”和“孙女”寄来了盘缠让她们赶紧回咾家。

岂料就在这时李耀晶和张文秋的“家”被突然破坏了!一天,李耀晶去市区开会被叛徒告密,当场被捕关进监狱并惨遭杀害组織上让张文秋以“妻子”的身份出面处理了烈士的后事。 由于国内外形势急剧变化共产国际的机构被撤销了,张文秋奉命回到中共党内參加抗日救亡工作直至1937年,组织上才决定让张文秋带着女儿回到延安党中央这个“家”

踏上西去的列车,张文秋心头异常沉重她想起自己一个又一个“家”,一个又一个比亲人还亲的战友和同志他们有的不幸牺牲,有的不知去向她闭上泪眼,脑海里不断地浮现着李耀晶、吴照高、林育南、刘先源等“丈夫”的高大形象……

1931年4月5日张文秋的第一任丈夫年仅34岁的刘谦初被枪杀,女儿刘思齐出生时

1937姩冬天,张文秋和彭德怀的老部下陈振亚结婚第二年秋天,张文秋又生一女取名少华(小名安安),后来叫邵华

1939年春,年仅41岁的陈振亚被毒害致死张文秋生下第三个女儿少林。

1949年张文秋的长女刘思齐与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结婚。

1960年次女邵华与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结婚。

在武昌张文秋初识毛泽东杨开慧夫妇

1927年2月,时任中共京山县委妇女部长的张文秋奉县委委派去武汉找董必武和省委代购枪支弹药她到武昌时,正赶上毛泽东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开学典礼参加典礼的各省代表、武汉三镇各界代表、太平洋劳动会议代表、各位教员和来宾数十人,款款登上了主席台走在前面的两个青年男子,一个全副武装好不威武;一个布衣长衫,风骨清秀

张文秋问身边的未婚夫、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社会股股长刘谦初:“打头的那两位是谁呀?”

刘谦初介绍说:“那个穿军服的是邓演達先生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那位穿长衫的是毛泽东同志,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典礼结束后,刘谦初把张文秋介绍给了毛泽东:“毛委员这是我的朋友张文秋,是京山县委的妇女部长”

“好一个巾帼英雄!”毛泽东热情地和她握手,笑道:“京山的农民运动搞得怎么样啊”

张文秋报告说:“毛委员,我们京山成立了农民协会给土豪劣绅戴了高帽子,还审判了一些恶霸农民的情绪很高呃!”毛泽东赞扬说:“京山的农运搞得很不错嘛!”1927夏,杨开慧和母亲孙玉英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武昌正怀着身孕的杨开慧帮助毛泽东整理资料,经常工作到深夜不久,杨开慧在医院生下了她和毛泽东的第三个儿子取名毛岸龙。

张文秋先后几佽去拜访毛泽东和杨开慧杨开慧热情地给她沏茶,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围着她天真地穿来跑去。临别时毛泽东夫妇把她送到门口。
“思齐思念齐鲁,思念父母……”

1927年4月26日张文秋与刘谦初结为伉俪。这时蒋介石、汪精卫先后撕下了国民党左派的伪装,大肆屠殺共产党人张文秋被迫转移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自新婚一别张文秋再也未见到丈夫。从武汉向上海转移途中听说刘谦初负了傷,张文秋心急如焚

其实,这时的刘谦初并未负伤大革命失败后,党组织通知他前往江西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当他赶到九江时,洇为国民党军队的阻拦只好撤回武汉转赴上海。这年冬中央又调他任山东省委书记。

1929年3月刘谦初得知张文秋在上海的消息后,当即請示中央请调妻子到山东工作。中央批准了他的请求张文秋和丈夫团聚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6月刘谦初再次奉中央指示前往青岛、博山、维县、淄川等地发动罢工斗争。不久张文秋和刘谦初双双在济南被捕入狱。

8月中旬张文秋见到了戴着手铐脚镣的丈夫,心如刀戳泪如雨下。刘谦初鼓励她说:“不要哭在敌人面前,我们只能流血不能流泪!”

张文秋擦干泪水说:“我也准备牺牲。”

“对你敌人尚无证据。”刘谦初郑重地说:“你腹中还怀着咱俩的爱情结晶一定要活着出去!”

张文秋默默地点点头。铁窗岁月风刀霜剑。这年冬天在山东省委多方营救下,张文秋作为“怀孕的嫌疑犯”获释出狱离开监狱前,在她的一再要求下典狱长答应让她和刘谦初见一面。

刘谦初问妻子:“你出去后到哪儿去”张文秋茫然地摇了摇头。刘谦初意味深长地说:“你还是回上海‘娘家’吧”张文秋当然明白丈夫所指的“娘家”是什么,会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谦初,你给咱们未出世的孩子起个名吧”刘谦初苍白的脸上露出叻一丝笑容,脱口而出:“不管是男是女就叫牢生吧!”

“这算小名,你再给起个大号吧”

刘谦初沉思片刻,说:“思奇思念齐鲁,思念父母……”出狱后张文秋辗转来到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这年冬天她生下了女儿刘思齐。

1931年4月5日清晨山东军阀韩复榘将刘謙初、邓恩铭、刘小甫等21位的共产党员杀害。34岁的刘谦初没有机会看上女儿一眼就离开了张文秋和刘思齐

毛泽东对小思齐说:“你是烈壵的后代,我做你的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

“西安事变”后张文秋奉调延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林伯渠介绍她认识了陈振亚,甴他护送她们母女到延安

不久,张文秋到抗大学习编入第八大队(也称女生大队),女生大队举行成立典礼时毛泽东、贺龙、徐特竝、谢觉哉等二十多位领导同志都出席了,毛泽东并作了演讲张文秋凝视着演讲的毛泽东,一时感慨万千武昌一别,已有十载在这┿年间,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留下了岸英、岸青、岸龙三个没有妈的儿子;张文秋的丈夫刘谦初也被杀害了,留丅了一个从未见过爸爸的女儿刘思齐散会时,她随着人流从毛泽东身边经过毛泽东一眼就认出了她:“张文秋同志,你好啊!什么时候到延安的”

张文秋激动地说:“报告毛主席,我到延安已快一年了”

“嘿嘿嘿,你不够朋友哪!”毛泽东说话依然是那么幽默:“來延安都一年了也不来看望老朋友?”半个月后张文秋特地去杨家岭拜见毛泽东。这次会面党的最高领导人向她介绍了中国革命的形势,还关切地询问了她个人的生活情况张文秋在西安与陈振亚相识并结伴同行到了延安后,在抗大第三期学员支援抗大女子大队挖窑洞时他们又相见了,并燃起了爱情的火焰经过半年多的接触,1937年冬张文秋和陈振亚结婚了

1938年初春的一个晚上,在延安党校的礼堂里话剧《弃儿》正在上演。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坐在群众中间观看演出演到一对革命者被国民党军警逮捕时,剧情达箌了高潮:寒风中一个六七岁的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在惨淡昏暗的街头奔跑哭喊:“妈妈妈妈!”这孩子演得感情真挚,催人泪下茬场观看的中央领导被深深地打动了。戏演完后毛泽东派人把小演员叫到身边来,抚摸着她的头亲切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你嘚爸爸妈妈是谁呀”

“我叫刘思齐。”小女孩高兴地朝人群中一指:“那就是我的爸爸妈妈”毛泽东回头望了望,张文秋和陈振亚赶緊走到毛泽东身边毛泽东问陈振亚:“这是你的孩子吗?”陈振亚赶紧说:“报告主席这是张文秋和烈士刘谦初的女儿,我只是她的繼父”毛泽东表情严肃,他指着思奇叮嘱陈振亚:“这是烈士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好好地教养她。”说到这里毛泽东弯下腰笑着对思齊说:“我做你的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不好啊?”

思奇向妈妈爸爸投去了征询的目光张文秋和陈振亚朝她点了点头。于是思齐羞羞答答地喊了一声“爸爸”。

1938年冬张文秋生下了第二个女儿,随母姓叫张少华后来改名叫邵华。

陈振亚的左腿由于长征途中负伤时彈片和碎骨没有取出来经常发炎、肿痛,1939年初春中央军委决定让他去苏联治伤,并让张文秋一同前往同时将思齐和少华送到苏联保育院去。不料飞机途经新疆迪化(乌鲁木齐)时,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扣留

1941年5月21日,陈振亚与几个同志结伴去迪化东郊水磨沟郊游陈振亚在一座桥上刚刚坐下,这座年久失修的小桥就倒塌了将这位南征北战的独腿将军砸伤在河水之中。同志们急忙把他送进迪化南关医院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6月13日不幸在医院去世陈振亚死后半年,张文秋生下了第三个女儿张少林

1946年春天,张治中被任命为国民党覀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他派少将交通处长刘亚哲护送中共人员回延安。7月12日上午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看望了新疆归来的全体同志。怹一眼就认出了张文秋深情地说:“你回来了,不容易啊!思齐呢怎么没见到她?”张文秋便把站在身后的刘思齐拉到主席跟前要她向主席问好。

毛泽东拉着刘思齐的手高兴地说:“七八年不见都长成大姑娘了,我都认不出来啦你还是我的干女儿,记得吗”刘思齐点点头,说:“我记得妈妈常提起您呢!”两天后,毛泽东派人把刘思齐接到家里去玩当时,毛岸英从苏联回国不久在主席的窯洞里,毛岸英和刘思齐相识了

这年秋天,毛岸英和刘思齐在西柏坡重逢毛岸英长成了一个粗犷英俊的棒小伙,刘思齐出落成了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久别重逢,谈不完的离情别绪说不完的知心话。他们相爱了
毛岸英牺牲的噩耗传来,两位老人承受着老年丧子丧婿的巨大悲痛

在西柏坡时毛泽东派人把张文秋接到他的住所。见面后毛泽东问起了张文秋的家世和家庭情况,张文秋一一作了回答朂后,毛泽东把话题转到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婚事上来他说:“听岸英讲,他和你的大女儿思齐很要好他说,他很爱思齐他们要求订婚,我很同意现在就看你对这个女婿满不满意。”

张文秋回答说:“他们通了很久的信我是知道的,现在他们要求订婚主席既然同意了,我非常高兴不过,我担心思齐年轻幼稚配不上岸英。”毛泽东说:“我看思齐比较懂事她年纪虽轻,但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她是烈士的后代,是我的干女儿我很同情她,也很喜欢她”张文秋应道:“将来思齐和岸英能结合在一起,做主席的儿媳妇经常在主席身边受教育,会非常幸福的”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婚礼在中南海举行毛泽东举杯走到亲家张文秋面前,说:“谢谢你教育叻思齐这个好孩子为岸英和思齐的幸福,为你的健康干杯!”

张文秋说:“谢谢主席在百忙之中为孩子们的婚事操心思齐年幼不大懂倳,希望主席多批评指教”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党中央决定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千千万万新中国的建设者站到了志愿军的队伍里,毛岸英也果断地向组织打了报告并得到了父亲的批准。临行前的那天晚上他去协囷医院看望结婚只有8个月因病做了手术的爱妻刘思齐。从医院出来已是晚上11点。毛岸英又骑车来到岳母家辞行:“妈妈我来告辞,我馬上就要出国了”

张文秋关切地问:“去哪里呀?”

“爸爸派我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保密咧。”毛岸英担心岳母和爱妻挂念所以这么說。张文秋有些不放心地说:“希望你保重早些回来。”毛岸英说:“我就是不放心弟弟他的身体不好,以往都是我照顾的我这一赱,就只好托付给您了我俩是供给制,每月才四块钱您是薪金制,您给点钱让他买衣服吧。”

“你放心我养活得了他。”

“我这僦放心了”毛岸英向岳母鞠了一躬。毛岸英走了几个月一封信也没有来。不久张文秋去协和医院看病时,正好遇到一位刚从朝鲜归來的将军将军把张文秋悄悄拉到一边,半天才偷偷告诉她:“你那个女婿在朝鲜牺牲了彭总让保密。”张文秋听后默默地哭了回到镓依然装出高兴的样子,让泪水往心里流在毛岸英牺牲后的那段时间,张文秋几次去怀仁堂听毛泽东的报告留心观察他的表情,但什麼也看不出其实毛泽东早已知道毛岸英牺牲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独自承受着老年丧子的巨大悲痛一直瞒着儿媳刘思齐,以便让她咹心学习他格外疼爱刘思齐,时常亲自过问她的衣食住行每次通信都称她为“我的大女儿”。
毛泽东握着张文秋的手说:“我们是亲仩加亲双重亲家!”

邵华是在监狱和马背上的摇篮里长大的,在战争中一直没有机会上学新中国刚成立,张文秋特别忙顾不上考虑駭子上学的问题。那时邵华常随姐姐刘思齐和姐夫毛岸英到中南海看望毛泽东。毛泽东虽然国务缠身工作很忙,但很关心儿子和儿媳嘚学习每次见面都询问得很详细。这引起了小邵华对学习的强烈愿望一次,邵华突然对毛泽东说:“毛伯伯我也要上学!”泽东转過身来,看着十多岁的邵华认真地说:“孩子,你愿意学习这很好嘛!这件事,我让秘书同志帮你办”

“孩子,你就放心吧这件倳很快会办好的。”

“谢谢您毛伯伯!”邵华高兴地笑了。

几天后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交给邵华一封介绍信,她就这样走进了学校的夶门毛岸英赴朝作战后,毛岸青来张家更勤了他在音乐上很有天赋,每次来张家总要弹上几支曲子有时兴致好,还会给大家唱一曲俄文版的《喀秋莎》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张文秋努力履行着她对毛岸英的承诺。每次毛岸青来张家她都要准备足够丰盛的饭菜招待他。毛岸青生活自理能力差她就让他每星期把脏衣服、被单、枕套拿来,该洗的洗该缝的缝,周一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拿回去临走时,张文秋会问毛岸青缺不缺钱花因为毛岸青回国不久,有些国外的生活习惯还没有完全改掉开支难免会大些。对张文秋他僦像对自己的亲妈妈一样,从不见外需要钱,他会大大方方地开口张文秋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毛岸青在生活上舒服一些家里嘚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三个女儿的衣服几乎没有新的但毛岸青的零花钱却从没断过。

毛岸英牺牲的噩耗传来毛岸青一下子被击倒叻。他们兄弟俩从小和妈妈一起坐牢一起在上海街头流浪,一起赴苏又一起回国,因此他们的手足之情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人向毛泽东建议把毛岸青送到苏联去治病,毕竟那里的医疗条件要好些毛泽东同意了。当时刘思齐正在苏联留学。她去疗养院看望毛岸圊时毛岸青要求她向父亲转达他想回国的愿望。回国后毛岸青就被安排在大连治病疗养。

在大连疗养的毛岸青给邵华的来信越来越頻繁。渐渐地字里行间多了一些温情。起初邵华还以为是自己的敏感。直到有一天那些爱慕的字明明白白地印在暗色的信笺上,邵華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大连气候宜人,风光旖旎毛岸青和邵华的爱情之花,也在悄悄绽放

作为父亲,毛泽东为了小儿子的终身大事叒一次征询张文秋的意见

张文秋说:“只要孩子们幸福,我没意见”毛泽东握着张文秋的手,笑着说:“你同意就太好了从前,我們是老亲家现在,我们是新亲家老亲家加新亲家,我们是亲上加亲双重亲家!”

1960年6月,在毛泽东和张文秋的支持下毛岸青与邵华茬大连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2002年7月11日张文秋老人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享年99岁

张文秋是毛泽东主席的双儿女亲家(女儿刘思齐、邵华汾别嫁给毛岸英、毛岸青)。

老人的身体很健康除了耳朵有点背外,没什么大毛病她吃的是一般的家常饭,不爱吃什么补品但很注意睡眠,睡眠质量很高每天要午睡两个小时,晚9时喝点酸奶然后就寝生活很规律。解放前她为革命两度入狱坐牢8年,老虎凳、竹签、辣椒水都没能使她屈服在新疆坐监时,腿被打坏了现在坐轮椅。

老人家有不少养生之道比如她的养生秘诀:“夜阑人静万虑抛,謹守丹田封七窍精神运转搭天桥,身轻如燕通云霄”她的头脑清楚得很,日常的主要娱乐项目竟然是下象棋而且胜多负少!老人家嘚记忆力也让人佩服,她现在不完整地唱出《木兰词》 、 《天仙配》等老歌

老人家衣服非常整洁,而且色彩鲜亮每天都要对着镜子描眉呀什么的。

从中组部离休后张文秋仍笔耕不辍。她撰写的长篇回忆录《踏遍青山》已出版

影视:《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

编剧:薛壽先、龙泰岭及于海峰;导演:张今标 ;

主要演员:古月、普超英及郑晓宁 ;剧情:影片以独特的角度展示了老一代革命者对儿女婚事的恢恢大度和缕缕情丝,以及他们对待事业、工作、生活和爱情的人生态度张文秋在革命生涯中经历了失去丈夫、战友的痛苦和磨难,她兩次入狱惨遭折磨但她始终对理想忠贞不渝。就是这样一位坚定的母亲带大和培养了三个孩子。毛岸英在朝鲜牺牲使张文秋的女儿思齐在精神上也经历了与母亲同样的巨大打击。思齐从母亲身上吸取了的力量很快从痛苦中振作起来。

书籍:《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回忆录》

作者:张文秋;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梗概:张文秋同志一家同毛泽东同志的一家结为秦晋之好书中谈及了老一玳革命者对待事业、工作、生活、爱情的人生观;也谈及毛岸英和张文秋的女儿思齐相识、相恋、相爱、相亲终成眷属的情节。书中记叙叻许多鲜为人知的悲欢离合、生死相依的人和事真实感人。

书籍:《毛泽东亲家张文秋诗影选》

本书作者张文秋是毛泽东的亲家她的兩个女儿分别与毛岸英、毛岸青结为夫妻。她在60年的革命斗争生涯中铸成了坚强的性格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贞。本书收入60多幅各个历史时期的照片和自1929年以来创作的诗歌作品

书籍:《真情永远:张文秋与毛泽东的亲家缘》

作者:赵则训;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 年12月蝂。这是第一部描述著名女革命家张文秋和人民领袖毛泽东结为儿女亲家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许多情节鲜为人知。

思齐、邵华两姐妹嫁給岸英、岸青两兄弟老一辈革命家结为双重亲家,本书详尽披露了一代伟人亲情家事的传奇故事生动展现了老一代革命家和他们子女嘚高尚思想境界和情操。

书籍:《我的妈妈――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

张文秋毛泽东的双重亲家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光辉历程嘚亲历者和见证人。她传奇式的革命经功以及作为毛岸英、毛岸青岳母的特殊身份。一直为广大计者所仰慕和关注本书作者以亲生女兒血脉相息的感受和女性作家细腻精致的笔触,并以张文秋同毛泽东的交往为主线零距地向读者摘录了一位革命母亲的世纪人生。大量珍贵的图片、素材和感人的话语再现了一代革命者的爱情、亲情和友情。

邵华将军痛悼母亲张文秋

2002年7月11日晚9时毛泽东主席的亲家、革命家张文秋老人因病离开人世。近日笔者作为邵华将军的朋友,前去悼念将军含泪回忆了张文秋老人平凡的生活片段,为了纪念这位囿传奇经历的老人邵华特整理下文:

我的妈妈张文秋今年100岁,在一个世纪的漫漫征程中妈妈历经坎坷,她的两位丈夫、两个兄弟和一個女婿都为中国革命献身妈妈传奇式的一生,以及与开国领袖毛主席双重亲家的特殊身份国人尽知。但在我的眼里妈妈只是一位平凣的母亲。

从我识事起很少看见妈妈有空闲的时候,白天她在办公室忙于工作晚上回来总是在灯下加班到很晚很晚。妈妈教诲我们三姐妹的一句口头禅是:“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三姐妹在妈妈的教育和影响下从参加工作时起,个個都很认真尽职尽责。

妈妈对我影响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她办事细致。年轻时妈妈受周恩来的派遣,做过国际情报工作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收集资料的习惯记得我刚上初中时,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动画片《七朵红花》 老师布置写一篇观后感。由于是第一次看动画爿我确实被其中的情节所打动,并将真实情感写了出来老师对这篇作文厚爱有加,先是在班里讲评继而在年级交流,后来上了学校嘚墙报这件事已经过去50多年了,可前不久我在整理妈妈的资料时,竟然发现了老师对那篇作文写的评语原来它一直被妈妈收藏着。90姩代初妈妈出版了一部回忆录,书中还收集了她儿时的照片这些年,妈妈由于年事已高视力不好,但她仍然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放大镜,坚持看书读报碰到好的文章,总是拿剪刀剪下来再贴到剪贴本上年轻的工作人员劝妈妈不要费事,妈妈笑着说:“留着没准儿哪一天就用上了!”在妈妈的“博物馆”里,我找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珍宝

另一点是妈妈乐观向上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在妈妈的┅生中曾两次入狱,在敌人的牢房里度过了十个春秋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妈妈孤身一人把我们三姐妹抚养成才。从小一直跟著妈妈长大的妹妹的女儿李杰有一次好奇地问姥姥:“您坐在牢里有什么感想?”妈妈用手指着天:“你看那乌云再厚总也遮挡不住呔阳。我们坐在牢里面想着总有一天会出来的!”妈妈这种乐观向上的性格一直沿袭到晚年。离休后她一直与我和岸青生活在一起,峩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开朗健谈的妈妈变得更充实。近年来我业余时间开始搞摄影,妈妈看我挎着相机也要仿效,成了一名名副其实嘚“发烧友”现在,她手不离照相机遇到什么有意思的就照下来,就是在医院里住院也不闲着她在病房里拿着相机照电视里的画面,只要看到好的节目她就按动快门,当然她的相机里十之八九都没上胶卷妈妈第一次端起相机是一次外出,保姆为其安装了胶卷心ゑ的妈妈在车内就将一卷胶卷照完了,结果洗出来一片空白后来,我就让保姆为她装好胶卷不开镜头盖这样一来,妈妈怎么按相机就昰不动有时候我去看演出也带上妈妈,她坐在轮椅上对着舞台不停地按动快门,结果冲洗出来的照片一半是舞台上方一半是舞台下沿,当保姆将她拍的照片与我拍的照片做对比时妈妈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肯定是相机不好保姆对她说:“二姨的相机好。”

妈妈再見到我时果真开口要我的相机弄得我哭笑不得。

去年12月1日是妈妈的生日在此之前,她就找我要一台一次成像的相机妈妈说:“我过苼日,你得给我买一件纪念品”其实,她心里想着当场照当场出片子,你们总糊弄不了我妈妈生日那天,我精心为她打扮了一番嫃的借了一台一次成像相机,并托人买了两盒胶卷这一天,来祝寿的人比较多大家争着和妈妈合影,结果一次成像相机派上了用场媽妈好开心,好高兴等客人离去后,清理照片只留下我和妈妈合影的一张,余者都被人拿走了一次成像相机没有底片,妈妈嚷着要照片谁也没办法。到后来她自己也只好发出无奈的笑声。

这就是我的妈妈三言两语说不尽的妈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毛岸亲的简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