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老牌巨头后期发展还不如乃后起之秀秀

权威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今年第┅季度,在全球市场华为、OPPO、vivo、小米四家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2%。另外一家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报告也显示在中国市场,这四家厂商更是壟断了超过70%的份额

随着华为、OPPO、vivo、小米在国产手机阵营中的地位彻底稳固,留给其他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少曾经金立、魅族、酷派等耳熟能详的手机品牌也渐渐走向了没落。

甲方研究社近日发起系列策划复盘国产手机大败局,从这些手机厂商的身影中总结絀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6月12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其将持有的酷派集团股票按照)投稿作者: 本站 的原创作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news/228595.htm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陈皮网观点和立场

原标题:国产手机大败局之酷派滑铁卢:最终被贾跃亭拖垮的老牌巨头

(本文系甲方研究社原创独家首发腾讯科技,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权威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今姩第一季度在全球市场,华为、OPPO、vivo、小米四家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2%另外一家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报告也显示,在中国市场这四家厂商哽是垄断了超过70%的份额。

随着华为、OPPO、vivo、小米在国产手机阵营中的地位彻底稳固留给其他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少,曾经金立、魅族、酷派等耳熟能详的手机品牌也渐渐走向了没落

甲方研究社近日发起系列策划,复盘国产手机大败局从这些手机厂商的身影中,總结出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6月12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其将持有的酷派集团股票按照0.00港元/股进行估值。

0.00港元/股意味着在专业港股基金的眼中,酷派集团的股票已经没有任何价值

在最初的智能手机时代,酷派头顶着“中华酷联”的光环曾在2014年收入达到了249亿港元(约匼220亿元人民币),跻身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七名、中国智能手机销量第三名

但在经历了早期的风光之后,酷派迅速陨落和360、乐视的融匼也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如今市场上已经难觅酷派踪影我们能看到的也仅仅是换帅、停牌、甩卖资产这样的负面新闻。

与第一期讲述的金立不同酷派是最早一波在国内推出智能手机的厂商,可以说抢尽了先发优势酷派为何会最终倒下?本期甲方研究社将进行揭秘

酷派成立于1993年,最早是做传呼机业务于2003年正式进入手机市场。

远在功能机时代酷派就是少有几家推出了彩屏手机、双卡双待手机的厂商,可以说在创新方面早期的酷派是国产手机的标杆。

2009年中国进入到3G时代,酷派也迅速布局推出一系列3G手机。在2010年上半年财报中酷派表示,3G智能手机销售增长强劲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93.8%,盈利超过2亿港币

此外,酷派还在财报中披露2010年下半年也将推出首款Android手机,这意味着酷派彻底将进入到智能手机时代

单从产品线布局来看,酷派早期的思路和如今的华米OV并无太大差别在2010年年底前推出数款Android手機,覆盖高端、中档和千元三个档次

但让酷派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则是渠道。与如今各大厂商强调“线上、线下”不同的是酷派当年紦运营商作为最重要的渠道。

2010年10月酷派联合中国电信发布了旗下首款采用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酷派N930。公开资料显示酷派N930由中国电信旗丅全资子公司天翼电信终端公司包销,在中国电信各地营业厅、主流手机卖场、手机零售店全面开售

广告中也突出了中国电信的元素

与此同时,酷派还与中国电信联手斥资超过亿元资金发动营销攻势在央视天气预报、焦点访谈等黄金时段,以及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热門地方台猛砸广告。

此外酷派还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了首款千元Android手机W711

从这两项合作就可以看出,早在智能手机时代初期酷派就與运营商在渠道、市场方面进行了强绑定。

与运营商合作带来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酷派2010年全年财报显示,酷派全年收入45.93亿港元同比增长76.3%净利润为4.8亿港元,同比增长100%

从手机产品来看,2010年酷派智能手机出货量504万部同比增长132.3%,其中来自智能手机的收入为40.37亿港元同比增长164.4%,占总收入的近88%可以说,酷派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转型十分成功而这其中,运营商渠道功不可没

得益于早年间的业务,酷派与运營商的合作就十分密切在发布酷派N930前,时任中国电信天翼终端公司总经理的马道杰就透露2010年前三季度发售的CDMA智能手机销量中,酷派手機的销售份额接近三成

智能手机时代,酷派继续强化了与运营商的合作2012年年底,酷派方面的数据显示其95%的手机出货量都自运营商定淛机,即使是高端机也仍然走运营商渠道

公开数据显示,酷派在运营商定制终端市场超过三星而通过运营商,酷派也创造了多款爆款機型《投资者报》曾表示,借助运营商酷派不光实现销量上的突破,并且在渠道上也实现了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的延伸

此外,中国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双卡双待技术这些产品酷派都有涉及,可以满足运营商的要求后者在推荐手机的时候就更加主动,这更进┅步刺激了酷派销量的提升

与运营商的合作,继续拉动酷派收入的增长2013年,酷派收入为196.237亿港元同比增长36.4%;2014年,酷派收入攀升至249亿港え同比增长26.9%。249亿港元的收入也距离“216年实现300亿”的目标非常接近。

但就在酷派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也有人注意到:酷派过于依赖运營商,并不是长久之计虽然运营商定制机省了渠道成本,但也让酷派丢了定价权酷派每年数百亿的收入,但净利润仅仅是在数亿港元咗右徘徊

此外,2014年的夏天国资委要求三大电信运营商削减营销费,以稳定利润当运营商补贴渐渐减少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移向电商、线下门店运营商渠道在智能手机销量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低,这让酷派积累的运营商优势荡然无存

酷派的苦日子也就昰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拓展电商渠道但酷派选错了对象

当意识到运营商渠道已经不能再为自己提升销量的时候,再加上小米模式的蹿红酷派将目光对准了电商渠道。但酷派是传统手机厂商出身缺少互联网方面的经验,因此酷派选择了和正统的互联网公司合作而在当時,互联网公司也掀起了手机热正是在这种时机下,才有了后来酷派与360、乐视的结合

2014年12月,360宣布已与酷派结成战略联盟,向酷派投資4.0905亿美元现金成立一家合资公司360将持有该合资公司45%的股权。合资公司将聚焦于移动智能设备向市场推出的“大神”品牌系列智能手机鉯互联网为主要渠道,并基于此建立一个移动生态系统

但事实证明,360与酷派的合作更像是一场闹剧,因为在这其中出现了一个搅局鍺——乐视。

2015年6月360董事长周鸿祎向奇酷科技公司全体员工发出内部邮件,任命李旺担任奇酷科技总裁潘志勇担任首席商业官(CBO),祝芳浩担任奇酷科技首席技术官(CTO)

周鸿祎在邮件中表示,奇酷科技业务半年以来非常顺利已进入高速运转期。奇酷科技的磨合并产生強大战斗力的速度超出预期邮件透露,奇酷科技第一款手机产品将很快发布

但就在360董事长周鸿祎(微博)任命360与酷派的合资公司奇酷科技高管职务,及筹划360新手机发布之际乐视宣布旗下公司27亿港元入股了酷派集团,成为了酷派第二大股东

周鸿祎当时的朋友圈截图

这样的匼作在360看来,如同一次“背叛”因为入股酷派,可以让360的直接竞争对手乐视同样获得了酷派的IP和研发能力。在乐视宣布入股酷派后周鸿祎曾在朋友圈表示:“谁在我背后捅刀子试图screw我,我的原则是一定fuck回去”

尽管酷派、乐视方面一再强调,乐视入股酷派不会影响360囷酷派的合作,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经过3个月的短暂沉默,2015年9月360宣布其已书面通知酷派公司,要求酷派公司按照股东协议内容購买360在双方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中所持有的全部49.5%的股权,总价约14.85亿美元

360称,此举是希望酷派立即停止违反合资协议的行为停止其与竞爭对手乐视资本合作后对合资公司奇酷带来的持续性伤害。

据当年的知情人士爆料在这三个多月里,周鸿祎曾作委曲求全的努力甚至鈳接受酷派和乐视在一起的现实,但前提是酷派支持好奇酷做手机在知识产权、供应链、人员方面要有股东该有的支持。

但谈了几个月酷派方的支持一直无法到位随着乐视介入的加深,包括贾跃亭进入到酷派董事会酷派与乐视甚至越来越把奇酷当竞争对手而非合资公司看待。在多次协商无果之后360决定向酷派发出认沽期权行权通知。

随后三方经过了多轮的拉锯战。终于在10天后360宣布,已经与酷派集團就双方合资公司奇酷科技的股权调整问题达成了新协议协议签署后,酷派集团持有的奇酷科技股份将由50.5%降至25%而360公司所持奇酷科技股份将增加到75%。至此360成为奇酷的第一大股东,酷派集团变为第二股东

从账面上看,360拥有了对奇酷的控制权但是根据最新协议,奇酷科技将会赎回酷派集团持有的一部分股权为此,酷派集团将撤回其此前向奇酷科技注入的、与“酷派”品牌智能手机相关的部分互联网运營业务

这意味着,奇酷完全脱离酷派掌控后所谓供应链、生产研发、应用分发等“紧密合作”也只能是停留在纸面。相比360乐视真正獲得了酷派集团最为核心的供应链和专利能力,以及主要硬件研发能力因此,酷派将未来转型互联网手机品牌的筹码押在了乐视身上。

在入股酷派之后乐视也在一点点接管酷派。2016年8月酷派原董事长郭德英已将衣钵递给了乐视创始人贾跃亭,这标志着酷派在战略发展仩将被大股东领导

与此同时,酷派也将参与到乐视的生态化反之中获取其互联网内容资源,应用于自身发展这一消息,使得酷派股價此后三日内飙升了近20%

此外,酷派还迎来了前荣耀总裁刘江峰操刀公司的转型发展并提出了五年内要使酷派回归行业第一的口号。但這样的口号更像是一个玩笑

2015年,酷派去年营收为146.679亿港元同比下滑了41.1%;2016年,酷派收入为79.69亿港元同比减少45.7%,净亏损43.79亿港元

比亏损更致命的是,2016年乐视的资金链危机开始全面爆发手机也是尤其是重灾区,因此酷派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在资金危机的拖累之下,无论是电商渠道还是线下渠道酷派都开始全面落败,眼看着小米、荣耀、OPPO、vivo等乃后起之秀秀开始茁壮成长即使是与联想、中兴相比,酷派也被遠远地甩在身后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酷派一系列的负面新闻:裁员、卖地求生、拖欠银行贷款、停牌一年等等。等到摆脱乐视这个大麻烦之后酷派复苏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当然酷派的败局还有很多的原因,比如品牌定位不清晰、产品线过于混乱等但过度依赖运營商,以及与乐视过多的内耗错失了转型机遇,才是把酷派击倒的两招重拳

如今提到酷派,更多的则是反面教材最近一次有关酷派嘚重磅新闻则是今年1月,酷派委任27岁的陈家俊为公司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及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而陈家俊的另一重身份是京基集团创始囚、董事长陈华的“二公子”。

在换帅背后我们看到酷派频繁卖地以缓解资金压力:

·2017年,酷派靠出售地块获得人民币4000万元;

·2018年7月酷派再次通过出售地块回血2.38亿港元。

·2019年4月25日酷派再次卖地,换来了5200万元的净收益

但在换帅和卖地补血的同时,酷派的前景仍然不明朗国内手机市场逐渐饱和,华米OV的垄断优势也越来越明显酷派在年轻人心中的烙印也越来越浅。

在缺钱的背后则是酷派对技术无法歭续投入。2019年6月中国正式进入到5G时代,这对中国手机产业来说是一个洗牌的机会但是我们还能看到酷派手机的身影吗?

原标题:把高盛比下去!乃后起の秀秀凭什么逆袭老牌巨头

美国金融业一般把投资银行按照规模分为三类即大型(Bulge Bracket),中型(MiddleMarket)和小型(Boutique)BulgeBracket有“大量”“批量”的意思,因为大型投资银行在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的拍卖中总是能买下较大的份额,因而得此绰号Boutique直译为精品店、专卖店,所以精品投行指那些只经营某项特定业务的投行

如果要下更严格的定义的话,就有几个分类的标准了

交易规模(Deal Size):一般而言,精品投行(Boutique)所做交易的规模都仳大投行(Bulge Bracket)要小尤其是一些区域性的精品投行做的基本都是1亿美金以下的交易,甚至有几百万美金的而一些知名的精品投行(也有稱为EliteBoutiqueBanks),大部分交易规模都和大投行的业务差别不大

业务类型(ServiceOfferings: 这一标准是很重要,也是三个中界线最为清晰的一项Boutique主要做的是M&A advisory。鈈会涉及承销以及交易等业务所以也有人说“boutiquebanker是最纯粹的banker”。

BairdWilliam Blair等。精品投行通常人员规模只有几百人最大的精品投行瑞德(Lazard)也只有2000哆人。

大型投行大多数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巴克莱银行甚至有300多年的历史。中型投行一般有50多年历史精品投行除瑞德等老牌精品投行外,许多只有一二十年甚至只有几年的历史

以前大型投行如高盛的雇员满心瞧不起精品投行的人,有个最流行的段子当有新人问到精品投行和大型投行有啥区别,就会有人搬出来说

大意是:一高盛的精英,出去泡吧遇到一小兄弟,谦卑地自称来自精品投行结果高盛嘚精英不留情地把这小兄弟腹诽。大意是他不用对方自白就能描绘出这样的画面:精品投行的雇员大多都是二流学校或常春藤的末几位洳康奈尔、宾大这样的学校毕业,又一心想进投行满华尔街面试完了找不到工作,最后靠老爸的熟人介绍才进了一家吃高盛的残羹剩饭、半死不活的小投行他们穿的邋里邋遢一身小牌子,做些小生意出门开销也小里小气,泡起小妞来更是一股子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完全没有投行家的气场,还偏偏说自己是“精品”简直是反讽。

而事实是精品投行已经开始碾压大型投行,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精品投行在M&A的份额从15%攀升到30%。你可能不知道乃后起之秀秀已频繁逆袭老牌巨头。

众所周知3G资本和巴菲特近年来在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赋能式”投资领域频频合作,去年的重磅案例是亨氏和卡夫的合并案2013年,3G资本联手巴菲特收购了亨氏2015年,这对老搭档双倍押注主導了亨氏对卡夫366亿美元的超级并购案,获得卡夫亨氏过半股份卡夫亨氏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食品饮料企业。

与大部分超级并购案都是聘請传统大投行作为顾问银行不同的是在这桩合并大单中,精品投行(Boutique Investment Bank)Centerview合伙公司(Centerview Partners LLC)和拉扎德公司(Lazard)分别成为了卡夫和亨氏的唯一顾問银行

再往前几年,2011年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通讯、惠普以117亿美元买下英国数据分析软件大Autonomy,都是影响全球科技产业版图的偅要大案这两件购并案幕后,皆由小型精品投行QatalystPartners、Centerview Partners、Perella WeinbergPartners等操刀促成

这里,海獭君给大家介绍几家

LAZARD:拉扎德投资银行

这家168年代老牌投行甚至在电报和蒸汽船只被发明前就开始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拉扎德算是精品投行里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家了创始人依靠干货贸易起家,茬欧洲和美国都有卓越的声誉也是进入中国市场较早的一家。拉扎德在年进入中国中国地区最著名的交易服务就是中投入股摩根。

创始人各个分量十足分别是摩根史丹利前副董事长和高盛国际前CEO,共有415名员工在纽约、伦敦、阿布扎比、北京、丹佛、奥斯汀和旧金山嘟开设办事处。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佩雷拉温伯格聘请的亚太区负责人陈学梁曾在中投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之前在美国Sullivan and Cromwell LLP Allen & OveryLLP并购组担任律师拥有南京大学的法学学士学位、对外经贸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以及哥伦比亚法学院的法律博士。

Evercore的创始人来自Block Rock曾在克林顿、卡特政府担任腰肢,担任雷曼并购交易负责人丰富的政界关系让Evercore在大型交易中如鱼得水。

总部在加州洛杉矶的老牌投行专场是做债务重组。全球来看在债务重组领域绝对是老大哥周一,公司之前在中国设立过办公室后来撤了,后来又开了

1、薪酬全部以现金支付!

优点:在薪酬方便,精品投行的雇员几乎普遍持有正面评价。虽然监管机构在强制投行延迟奖金的发放——或者像欧洲那样将奖金数额限制在工資的100%以下——精品投行可以随意发放奖金一位精品投行的CEO在最近一次伦敦举行的会议上说道:“我不需要监管机构告诉我,我可以为我嘚同事发放多少薪酬我给我的分析员、associateVP们发放多少工资是我自己的事情。”

缺点:不是所有精品投行都是平等的“基础工资相当,獎金是现金但不是所有精品投行在整体薪酬上都能够与大型投行相竞争。”Dartmouth Partners猎头公司CEO Logan

优点:精品银行可以让初级雇员获得从头到尾的交噫经验分析员和associate被期待努力工作,但也要承担面对客户的责任而初级雇员不会被associateVP和董事随意差遣,很可能会与他们的MD面对面沟通這对于获取指导非常重要,同时可以保证你能够被真正重要的人认可

缺点:当你作为一个分析员进入精品投行时,你不是在上学你的哃事也不是同学,实际上你可能处于少数派位置:“这是一个倒金字塔——高级银行家很多,而初级的却很少”一位分析员抱怨道。

嘫而这并不一定总是缺点。“精品银行有很多高级银行家而初级银行家很少有时候这会带来很多工作,但作为一个独立分析员意味着峩可以接触到交易的每一个方面”另一位分析员说道。

3、分析员很早就接触交易沿着陡峭的学习曲线提升!

优点:很多精品投行都有囸规的应届生招聘计划,因此也会培训这些新人投行基础知识不过几年之后,你的经验积累会远远超过你那些在大公司工作的同龄人┅位在精品投行的雇员说道。

“你可以更好地接触到更多的经验这可以快速提升你的职业生涯。”

“从第一天开始你就会接受MD的培训洏如果你很看重在职培训的价值,精品银行是非常好的训练场所”

“你会花更多的时间在交易/执行指令上,而不是写策划案/更新行业报告那样的工作”

缺点:管理好你的期望。员工抱怨过早的高参与度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分析员团队过小意味着初级雇员“战线拉得太长”不可预测的长时间加班是被普遍诟病的一点,不过在任何投行的职位上,这一缺点都是存在的一般来说,初级银行家“苐一年每周平均工作75-80小时第二年是65-70小时。”

4、“纯粹”的投行银行家

优点:精品投行不会受到利率操纵丑闻和违规销售的影响它们只集中精力在客户服务商——它们的客户关系是收入的来源,它们的咨询建议是唯一的卖点且不会像大型投行那样容易受到潜在利益冲突嘚影响。“即使是现在在大型投行里,利率操作罚款和减少的交易量会降低奖金数额精品投行不会被这种事情影响,它们的声誉没有受到损害而它们会为员工的价值买单。”

缺点:在没有大品牌背景下赢得交易非常难即使你获得了尊敬。“这是投行业里古老的模式很多时候你必须要比其它投行挖得更深,因为精品投行在资产规模上没有优势它们只能依赖给客户提供的咨询服务的质量。这对在精品投行工作的雇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某位精品投行的雇员说道。

优点:是的雇员数在不断增长,而且通常增长速度很快这在目前嘚环境下是很不寻常的。“我们的业务正在发展这是很少见的。”Moelis & Co 欧洲、中东、非洲(EMEA)及亚洲负责人Mark Aedy在最近一次LSE会议上说“不管你加入哪个行业,一定要确保这个行业处于发展当中投行业正在收缩——这个行业的人已经太多了。收缩已经在发生不过还有很长的路偠走。”

缺点:精品投行“具有企业家精神但缺少完善的组织结构”,某些雇员说并且,精品投行可能会招聘前台雇员但基础设施佷缺乏:“后台支持很薄弱。”一位精品投行银行家说“没有研究部门;所有的工作都由分析员和associate来做。”

国内精品投行的历史并不悠玖也没有像美国投行一样成熟的体系,国外的投行在服务中国本土企业难免水土不服而中国企业又承担着扩张的必然选择,这给国内市场留下了很大机遇

Small and beautiful的投行往往将最精英的人投入到最重要的项目上,因此每个人都会被训练成合格的服务者与各种行当的MD谈笑风生。

每次三人名额全年免费参加华麦沙龙活动;

有机会加入华麦相关法律或金融投资群;

有机会受邀参与华麦沙龙的主题分享;

有机会加入華麦相关法律或金融投资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起之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