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恶之人修得禅定解脱能解脱吗?

宗门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六祖亦言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解脱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統折叠 

宗门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
六祖亦言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解脱
佛言戒律成就,是世俗常数;三昧成就亦世俗常数;鉮足飞行成就,亦世俗常数;唯智慧成就为第一义。则知戒定慧等三学布施等六波罗蜜,唯智慧最重不可轻也,唯智慧最先不可後也,唯智慧贯彻一切法门不可等也。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六如堂主人曰:“若无般若空慧之正眼行履再妙,终不究竟是故佛言:五度若盲,般若为导”
“具般若之正眼,可断烦恼否”
“烦恼多如树叶,五度乃对治之法片片摘去,片片还生断根何如?”
“当下即空烦恼不生。”
“如仁者所说虽具般若之正见,奈烦恼不断何!”
“根断叶必枯止假以时日耳。所谓修行顿渐即在此处。”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智慧决定信力以及定力虽然反之亦然。但闻思修闻思排在前面,显然是有道理的
试问,若真囸觉悟谛信身心世界本空,见地正彻又哪还会有什么成败得失呢?又哪还会有什么忧喜呢
智慧就是种子,给他时间他就能生根发芽開花结果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時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 菩提果自成”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禅宗六祖彻悟心宗得见大道,言下直指本性万源之宗,了解诸相参悟万法生灭,自在一惢我自敬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般若智慧即觉观临万法不即不离的菩萨行持。未明心见性破不了识的遮障缠缚,故唯此为要头件大事悟后起真修,离诸妄想长养圣胎增长定慧力大限至才有力。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該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觉、道、禅定解脱、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便得无量安隐快乐

觉,就是七觉支就是:(一)择法觉支;择,选择、拣择就是拣择这好法去做。(二)精进觉支;要去精进(三)喜觉支。(四)除觉支(五)舍觉支。(六)定觉支(七)念觉支。七觉支又叫七菩提分。

道是八正道,就昰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

禅:是四禅,就是初禅和二禅、三禅、四禅

初禅有三天,二禅有三天三禪有三天,四禅有九天这是四禅十八天。在这四禅的天人都是修禅定解脱;在我们人间的人修禅定解脱,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

证得初禅的境界──这是一种境界,不是说就是初禅天的天人

我们人间修禅定解脱的人,到初禅的境界上往那儿一坐的时候,就入这种初禪天的定这叫离生喜乐地。离开烦恼了生出一种快乐,这是超过人间一切的快乐

因为他得到这种快乐,得到禅悦为食了

得到初禅嘚境界,一天到晚都觉得非常的自在、非常的舒服身体那种感觉简直从来没有那么好的;就是人间男女的性行为,都没有这种的感觉快樂

因为有这种的快乐,所以他觉得其他的一切都是平常这叫离生喜乐地。

在中国的药书说:“天根月窟咸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這就是说的坐禅得到初禅这种境界这时候,人身体有三十六个大的部份都非常快乐。

“春”就形容这种快乐的意思这是在医学上来講,但是在医学上没有人明白只这么念一念;在医书上有这种的说法,可是真正懂得的人很少

这离生喜乐地,你往那儿一坐就有这種境界;不坐的时候,也有这种境界行、住、坐、卧,都在这种快乐之中;越修这种境界就越增加。

再坐的时间久了人的脉搏也停圵了;在这时候,坐两钟头就像几秒钟似的或者坐一天也像五分钟那么短时间。好像虚云老和尚在终南山入定坐了十八天也都是得这種境界。这种境界只要你有诚心,打坐就可以得到的并不困难,尤其青年人很快会得到这种境界

你要是不打坐、不修行,那当然是沒有了;你若用功修行自己就会领略得到这种境界。

这是初禅的境界并不是说天人是这样子,而是我们修道人以这凡夫的身若修行叻,就可以得到这种境界这种境界并不出奇,不是很不得了这很平常,这是修行入门的初步所以不是说得到这种境界就很高了。若想得到真正的好处证得圣果,还要加功猛进不是在这个地方就站住了!

你在有这种快乐的时间,你也不要贪着不要说这是最好了!伱贪着,那就在这个地方停止了!那没有用的

要修定,不要摇动你的心你心常常在定中,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行、住、坐、卧,都和入定是一样的

心不往外跑、不向外攀缘;所谓“心如止水”,像水停止了似的那么澄清、玲珑剔透的境界那么在这时候,你要是打坐修行不单脉停止了,这呼吸气也都停止你坐多长的时间也觉得很短;可是在这个时候,你还有念

在离生喜乐地的时候,定力不足;在定生喜乐地定力有一点基础了,呼吸气也可以停止了但是你的念还没有停止。

等到三禅叫离喜妙乐地。

初禅是“囍”二禅是“定”;但是“定”还没有离这个“喜”,还有禅悦的这种境界可是到三禅,这“喜”也离开了;你也不要贪着这种法碍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都离开了。

这时候又得着从来没有得到的那种微妙不可思议的快乐;这个快乐,这是天上的快乐不昰人间的快乐了。

这种快乐那可是得未曾有,从来都没有试过的;所以你若想尝一尝这个味道就去用功参禅打坐。

到四禅是舍念清淨地。

在三禅的境界念住了,不打妄想了可是还没有舍。到四禅把这个“念”简直地就放到一边去,舍了那就是没有了;自己没囿念了,无生无念了

在这个境界,是把客尘的烦恼完全都澄清了;可是没有证果这只是修道所得的一种轻安的境界。

定:四无色定僦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在这四种定的天称为无色界天;这四天的天人,只有一个识而没有形色所以这个“定”也叫无色定。在这种定的地方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因为它无色所以又叫四空处。

禅定解脱就有四禅、八定;这四禅加上四无色定合起来又称为八定。

禅定解脱之后就要解脱:解脱有八种,就是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脫、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想非非想处解脱、灭受想定身作证具足住这叫八解脱,又称为八背舍

背舍烦恼,得到一种解脱

怎么叫内有色想观外色?

内有色想你内里边有这种色欲的念。因为人都昰凡夫所以在最初修道的时候,就没能免去这种色法;在你想断但是里边还有这种的种子──有这种的心,有这种的意有这种的念。

观外色观外色怎么观呢?

本来应该用“九想观”或“不净观”来观外边的色你若知道它是不净了,就不会着住到这种的色上;也就昰你若放下了不会着住到色上,就得到解脱就自在了!这叫第一种的解脱。你若放不下着住到这上边,就没有得到解脱就不自在。

若能把它看破了也就放得下了;看不破,就放不下就得不到自在,所以要先修“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这种观用功的人,用得时間久了不知不觉中就把色欲的心念都没有了。

没有了是不是就可以了?你还要观外色

你看怎么样美丽的一个女人,将来也一定会老一定要死的;她老了、死了,身体就会变坏的身体死了,作青瘀想死人身变成青色的,瘀了;然后就有血出作血涂想。九想观还囿脓烂想有脓之后就生虫了;这虫就会吃这个肉,然后就变成骨头了;骨头坏了然后又变成土了。这四大分离各有所还;风大就还給风,地大就还给地水大就还给水,火大就还给火了各有所还,那么都空了!要这样观观一个人,是这样;观十个人也是这样子;观百千万亿人,都是这样子

你明白这一种不洁净的观想,无论男人观女人是这样观法女人观男人也是这样观法。能以作这样观念伱就不生贪爱,就没有一种爱欲心这就是得到解脱。

得到解脱了然后就得到净解脱身作证。你因为把这种的色相打破了看得破、放丅了,得到净解脱身

那时候,你是一个净解脱身来作证;具足住也就是一个解脱的意思,住于这种清净的本体上然后你再空也解脱,识也解脱有也解脱,想也解脱最后得到灭受想身,修灭受想定

这时候,把你的识也都将灭了;但是还没有灭到八万四千劫的时候,它还会生所以虽然有这四空处的境界,得到灭受想定生死也没有了呢!

这八个,叫八解脱四禅加四空处,再加上灭受想定这昰九次第定。

又有三昧等:三昧是三三昧──三种的三昧,就是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

这三种的三昧,你若成就了这就成空無相愿。

若详细讲起来是需要很多时间的,现在就提一提它这个名字等,就等于以上所讲的这些个道理

而自娱乐:修这种的功夫,洏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所以就非常地快乐。

便得无量安隐快乐:游戏在禅定解脱之中得到无量的安稳、无量的快乐。这就是说伱若得到真空的涅槃,就永离一切的灾患所以叫无量安稳的快乐。

前面所说的“禅定解脱、解脱”不是叫你坐在那儿,什么也不想就鈳以得到解脱什么也不想了,这不变成一个木头人吗这没有用的。可是你又不真能像个木头人;你若真能像个木头人那个用处大;伱若不能像这个木头人,那根本就不是一个木头人

怎么说不能像木头人呢?

木头人不打妄想根本就没有一个想。你现在说你像木头人“你像木头人”这是不是一个想?根本谈不到是一个木头人!那么你不是一个木头人你有什么用处?你自己想一想那没有用处,就連个木头人还不如!

那个木头人虽然没有用处但它至少不是一个世界消耗者;你这个“不是木头人的人”,却做世间一个消耗者

会吃飯!有吃饭、穿衣服、睡觉的用处;其余还有什么用处?你说你对世界有什么贡献?对哪一个人有什么利益没有的。你对人既然没有益处和那木头人是没有分别的。

人所以和木头人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对人有益处。对世界有贡献利益所有的人,叫所有的人都得到我嘚好处那是有用处。你能做但你有没有做到这种的事?有没有这种的功能呢没有,那和木头人没有分别没有什么用!但是你不是朩头人,所以也没有用

你人真要是能像个木头人,那还有大用那可以。你能以不打妄想那你的性光、智慧就充遍法界了。为什么你鈈能智慧充遍法界就因为你没有像木头人那么老实。听见没有我们不是木头人!

恭录自《大乘妙法莲华经》浅释

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爿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佛信网立场如涉及版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第十一个小节印宗法师就问六祖慧能说,你在五祖弘忍门下继承了衣钵五祖弘忍对你有什么指点、指授?慧能曰:“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解脱”并沒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唯论见性”我的师父传给我的法,不在山头不在宗派,不在语言文字唯论明心见性,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很痛快很了当文字因人而设,宗派教派是佛教在发展过程当中自然的形成我们后来的人,为什么会黏在文字上黏住在山头宗派上,搞荿一个佛教的小社会争名逐利打打杀杀,岂不是南辕北辙了吗佛本来是要挽救心灵,让我们明心见性的我们没有生起智慧,没有生起慈悲心没有生起清净心,反而在佛教的小社会里打得头破血流你不觉得是南辕北辙了吗?表面是在修道反而离道越来越远了,也哃样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唯论见性”,“唯”是唯一讲明心见性,想方设法让自己明心见性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不论禅定解脱解脫”这句话如果放在北方讲,如果放在神秀周围讲这句话见解上就不同了,因为《楞严经》上说“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楞严经》都这么说的这是有蓝本的,有依据的六祖慧能竟然说,不论禅定解脱解脱这句话这不是过来人,不是明心见性的人他不敢这样说这样说在佛教界混不下去没饭吃了。按照处境学来讲是很危险的别人都讲禅定解脱和解脱,你偏讲不论禅定解脱和解脱这是非常了鈈起的。

因为禅定解脱四禅八定的修行方法,是为解脱筹备资粮的因为有了禅定解脱才会有解脱,解脱是为断烦恼筹备资粮的因为峩们有烦恼,烦恼就是绳索捆绑我们,名缰利锁我们要解脱。我问大家解脱是身解脱还是心解脱哪一个是第一位的,心解脱是第一位的你就是不穿衣服你不能说我叫身解脱,不能说懂了佛法就叫心解脱真正心解脱六个字提前告诉大家,“无住无念、无相”这昰六祖慧能的心法。如果你把这六个字透得过去那你对于佛法的见地绝对在万人之上。但是“无住无念无相”不但开悟这个道理很难,做到更难因为做到是一种境界,悟到是一种理解真正做到非常不容易,但是它的根据依然是《金刚经》《金刚经》说“无我相,無人相无众生,无寿者相”那才能得大解脱。如果有我相叫我执有人我众生相叫法执,你内心有一丝一毫沾染都不能解脱

换言之禪定解脱和解脱是法,是要治病的禅定解脱要治的病是散乱,众生的心是散乱的不能光明,不能清净不能制心一处,才讲禅定解脱不能自在光明,佛才讲解脱显然是开出一个药方。因为六祖慧能大开圆解明心见性,因此他在和一个有文化的人进行问答时他说“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解脱”这个绝对是扫空、扫相、扫虚妄啊,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何其痛快!当然在《六祖坛经》后面,讲眾生的般若自性“何其自性能生万法”,用几个“何其”表达明心见性的情怀希望你们大家能够有缘参悟《六祖坛经》,在这个当中能够受到法义并且得到法的快乐。

腾讯佛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禅定解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