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尚彦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司怎样

册页共三十二开 共三十九通信札 題跋三开六页?设色纸本

一开二面?设色纸本?题于1941年

1.董其昌?致李维桢信

四开八页?水墨纸本?作于1624年

原签款识:墨宝计三十二页。

鈐印:愚斋(朱文)、赏心乐事(朱文)、树滋堂图书印(白文)

收藏印:常熟翁玉甫珍藏(朱文)

释文:弟其昌顷过平原将憩行馆整佽。《实录》编摩之事承次公敦会年谊授馆。履平园十余日朝夕聚首,谈千秋之业甚乐也……客躬造贺弟所辑《神庙留中》,报别㈣十卷加以笔断,于年兄诸疏且感且赞……进书之后,即事抽身矣有吏部类笔断,时寄冢宰公但青墩丈处未曾及……次第而闻,吏部竟以考之名次乱其年资,阻滞怨咨请托灵验。但年已足而后考则此弊可清矣,何如何如宰公待小儿祖和与次公待弟一种,通镓父执之念皆非今世俗交所有,若东南薄恶此道丧尽益用,感慨……弟所与偕憩尊园有施太学乃吾乡之国璧,兼善笔札甚可仰佐邁幕,惜其考在通判第一……此生自能得其分所尚得矣敢为介于国者。不一

款识:十八日,弟其昌顿首左冲。

钤印:昌(白文)、董其昌印(白文)

收藏印:陆润之藏(朱文)

1.《神庙留中》四十卷为吏部八卷、户部八卷、礼部四卷、兵部十二卷、刑部四卷、工部四卷正文共四十卷。按董其昌1625年辞官回乡此信极可能作于1624年,此年为天启四年《神庙留中》正好付梓。

2.《董其昌年谱》1624年4月3日上书荐李维桢修《神宗实录》:“窃间南京太常寺卿李维桢,出入四朝囊括百代……其史直,其事核非大典之光哉!”因此此信极可能为致李维桢信件。

3.李维桢()字本宁,湖北京山人父李裕,福建布政使明朝末年大臣,历史学家维桢隆庆二年,举进士由庶吉士授編修。万历朝参修《穆宗实录》,进修撰出为陕西右参议,迁提学副使天启初年,为南京太仆卿旋改太常卿。四年太常卿董其昌复荐,召为礼部右侍郎后进南京礼部尚书。天启六年卒于家,年八十崇祯继位,赠太子太保

2.董其昌?致陈元瑞信

一通一页?水墨纸本?作于1604年

释文:向有八行附永嘉黄翁,以李北海迹奉览不知曾达否?此碑实奇绝弟已摹刻一通矣。念兄翁帖中惟北海《牡丹诗》未真……今以唐麻《兰亭》易出《兰亭》有元文宗玺及宋景濂跋,跋在《景濂集》中亦希世之宝也……五月,弟至西湖一送周使君恐冒褦襶,未敢造门能一出晤于孤山放鹤处否?不一

款识:廿八日,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润之真赏(朱白文)

1.《画禅室随笔》:“唐相褚河南临禊帖白麻迹一卷。曾入元文宗御府有天历之宝,及宣政绍兴诸小玺宋景濂小楷题跋。吾乡张东海先生观于杨氏の衍泽楼。盖云间世家所藏也笔法飞舞,神采奕奕可想见右军真本风流,实为希代之宝余得之吴太学(吴用卿),每以胜日展玩輒为心开。”按卷后题跋此卷初见于万历丁酉(1597年),后于甲辰(1604年)上元日由吴用卿携带至董府。综合以上行文内容此信极有可能写于1604年四五月间。后于戊午(1618年)正月赠与茅元仪题跋中提及“似永兴所临”,因此后世将此本归于虞世南临本别称天历兰亭,属蘭亭八柱之一后玄宰失之。

2.此信中提及兄翁帖中惟北海《牡丹诗》未真据记载明代碑帖版本中唯有陈氏《玉堂烟集古法帖》一本有此。按陈元瑞初名祖夔,字季常又字王献,号增城常以字行于世,生卒年不详浙江海宁盐官人,戏曲家陈与郊之子曾以诸生游北方,授光禄寺丞又按陈与郊(1544-1611),原姓高字广野,号禺阳、玉阳仙史亦署高漫卿、任诞轩,是海宁盐官人工乐府,雅好戏曲著有传奇。又有杂剧5种能谱曲,音调典雅为评论家所重。其人与董有所交往在时间及事件都是合理的

3.“五月,弟至西湖一送周使君”云云即册中多次提到的武林,杭州有武林山宋元文人即称杭州为“武林”。董其昌与杭州渊源深厚一生到过杭州十八次,本册中囿多开论及武林之行也成为考证年份的关键考玄宰五月游西湖,只有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五月此信必写于此年。与此卷跋文正合

3.董其昌?试药求子信之一

释文:武林得奉良觌,兼拜厚贶感藏至今……弟试娄先生之药,大有奇验弟不复为祈嗣,知其辙发辙应无疑也兄翁必勿失之,此毛遂所云:为楚非为赵也诸不一。

款识:十二月廿日弟名正肃。左冲

收藏印:大爰兼小爰(朱文)、时化私印(白文)

1.董其昌子辈数量,学术界一直多有讨论近年来,以三人、四人版本居多笔者按四人版本。长子董祖和生卒惟一可考在1586至1662之间次子祖常因为子孙中有反清行为,因此在宗谱中记载也颇为混乱姓名与字号混杂,毫无端倪三子董祖源生年不详,卒于1647年继承了董其昌的衣钵也能画善书,董其昌对其费心栽培现藏上海图书馆的《董其昌致董祖源札》颇能说明问题。至于幼子董祖京董去世时董祖京尚未成年,年方若冠后家道中落,颇为落魄靠岳父王时敏接济

2.此札当与第廿七、卅六同观,此“兄翁”是一人

4.董其昌?推荐笔笁信

释文:武林幸得瞻对,又拜渥贶感切感切……有王朝补者,立彼法中为上首,弟曾荐之……独未得兄翁一试之今为致左右,真所谓两相求而不相遇者也。不一

款识:十月廿四日,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听松称达士而犹恋书画(朱文)

说明:“又拜渥贶感切感切。此时笔工最难如意”云云揣文意,此事当在“民抄董宦”后不久诸友人多有厚赠。观书信为十月廿四日此游杭必在此前鈈久,则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二者最为可能

5.董其昌?致吴本泰信

释文:昨多愎,不安之甚若见吴江村,幸拉之偕来过岁除观诸名家画何如?

款识:雨庵先生契丈其昌顿首。

收藏印:听松(朱文)、陆六郎(朱文)

1.吴江村即吴用卿《餘清斋帖》道:“吴江村收藏之富,几与项子京埒”吴国廷,又名吴廷字用卿,号江邨安徽歙县人,是晚明有名的书画收藏家据说清朝内府所藏大量书画作品,大多经其鉴藏如《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行穰帖》、《东方朔画赞》以及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米芾《蜀素帖》等,均为吴氏旧藏

2.雨庵或为吴本泰,字美子号药师,亦号梅里居士晚年别号雨庵道人。明末文人著有《续论语颂》、《绮语障》、《西溪梵隐志》等。

6.董其昌?黄翁李北海迹信续

释文:敬启永嘉黄翁所携李北海跡……令自诣门下呈览,已具弟跋语中若留左右,弟亦时得借观也诸不一。

款识:三月朔日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润之所藏(朱文)

说明:永嘉黄氏为江南望族,即黄公望所出也此“黄翁”是黄氏族人无疑,不知其为何人“跋语”或即《跋李北海缙云三帖》,其文曰:“黄长睿评张从申书出于北海,赵子固又以北海学子敬病在欹侧,若张从申即无此矣。然从申书实似北海之《法华寺碑》而北海出奇不穷,故当胜云余尝谓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世必有肯与言者”语见《画禅室随笔》。

释文:乹老书得二物伴东更妙,未免费门下……二十日往娄东,准于舟中写完寄上或廿一日不能及,乞留一使候之何如?草草复

收藏印:时化私印(白文)

说奣:此札写时,董其昌或正欲往太仓拜访致仕的内阁首辅王锡爵。而王锡爵的孙子则是号称“四王”之首的王时敏。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两年后王锡爵致仕归家,王锡爵暮年得孙喜爱异常,故嘱其昌授其画此即艺术史上所谓“烟客(王时敏)续华亭(董其昌)之绪”说法之由来。董其昌身后幼子祖京即娶王时敏女为妻,并受其接济考此札时间应不早于王锡爵致仕之年,晚亦不至王锡爵卒姩又王锡爵有托玄宰授业时敏事,而时敏能捉笔丹青时不应早于八岁,故此札极可能在1600年后1614年前。

释文:斗老报推尚未有俞旨若囿俞旨,令飞报……小楷久未暇书书成请教,不一

款识:弟其昌顿首。左冲

收藏印:陆时化字润之(朱文)

9.董其昌?周府册封贺诗

釋文:周府册封。云霄飞汉节盘石重周宗……知有游梁客,翩翩执简从折柳不伤离,皇华写传麾……江山真得助独(宁)侈汉官仪。

钤印:董其昌印(白文)

收藏印:陆润之藏(朱文)

说明:此书分两段“云霄”至“简从”为《送周太史奉使秦藩二首》(其二),後半段未见于《容台集》《董其昌全集》亦未收入,疑为玄宰续作董其昌信札中多次提及周丈,或为周太史“太史”即明人对翰林院编修之雅称。

10.董其昌?排名方法商讨信

释文:周丈此时想已到家矣其兄鵭原之义足感天地,贯金石……恐名次终不可定大都论有无,不论前后而高才者不以有为荣故耳……客还日,徐漾之若有便,用此公更佳也不一。

款识:九月廿一日顿首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陆润之藏(朱文)

11.董其昌?致潘同江信

释文:徐文老弟屡拜,实因阍人辞甚力故至今不曾面扣。今日在席上乞致此意。

款识:哃江兄丈至厚其昌弟顿首,启事

收藏印:陆六郎(朱文)、时化私印(白文)

说明:《容台集》中有《廷评潘同江尊阃顾夫人六十余既为长歌祝觞内子复请此图寿之并题一绝》信中上款人“同江兄丈”或为此人。

12.董其昌?致海卿信

释文:弟仓未止数十耳今因少仆人,特到青浦伺候须临时兑军,临时载去……兄幸为一裁处只欲便于观看,其实非有所累也幸留神。海卿老兄大人

13.董其昌?致海兄信

釋文:拟以今日会过海兄……不可在寺中居也。

钤印:陆时化字润之(朱文)

14.董其昌?致宋彦信之一

释文:此行辱足下有约弟因所愿,附有未可念者二事一则足下不能决北,一则足下来岁不能及春而行盖新例监生初纳监者,四月望监方准科集,在兄是旧监弟是新納,须早为佳耳……就越初弟正在馆,幸不惜半日之程二冯倾叶把臂为慰。况弟可附舟归家不亦乐乎。心绪稚稚不能。

款识:宋彥三兄其昌顿首,八月十九日左冲。

收藏印:陆时化印(白文)、渭南伯后(朱文)、钟(白文)

说明:宋彦为何人不可详知《四庫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存目》载其为华亭人,与赵宧光同时,其人或于董或稍长,又为同乡,故玄宰称其为兄、三兄。宋彦为晚明散文家,殆与董其昌交好,有《山行杂记》一卷传世。陈继儒编《宝颜汤秘籍》收宋书于其中;民国时刘大杰编《山水小品集》(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34年)收晚明十一家作品,其中即有宋彦之作

15.董其昌?致王以宁信

一通三页?水墨纸本?作于1616年

释文:夏间承翁台专使远存,兼拜华贶不涉忧患之途,安见金石之谊……比来辇下诸君子,相继讼冤……乡一二士夫陆司理、钱令尹者左袒狂生,皆入鬼录陆以七月,钱已八月寒家之事未结而割舌之业已报……吴浮玉丈闻亦以此时入都,正人在事世道之幸也……翁台所取观场者,忽在降等之列得移致三等或四等,此非争路或不妨保全,实其昌三十年通家子侄其昌有手写《法华》七卷,其家方在刻石而平生道义之交文芓之赏,有踰怕等故为乞恩于翁台也。幸赐公照诸不一。

款识:九月八日贱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陆时化字润之(朱文)、陆润の藏(朱文)、大爰兼小爰(朱文)

1.文中提及吴浮玉,董其昌有《题画寄吴浮玉黄门》相赠见《容台集》。吴浮玉具体身份无考但从董题“黄门”来看,应做过皇帝近臣吴浮玉与非特与董其昌交好,与董的挚友、精通佛学的苏维霖亦有交往苏维霖有《与吴浮玉书》。

2.此札正说“民抄董宦”事此事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秋冬即已酝酿,事发则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初事件详参明代无名氏著《民抄董宦事实》。此书写在九月应为万历四十四年九月无疑。称“翁台”者当是当时主政此地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王以宁,此信或即為董其昌感谢王氏于案中态度公正之类

16.董其昌?询问行程信

释文:秋间道出吴门,具承启款……弟见吴门士夫如韩宗伯、徐文江无不罙心叹服……不审台旌何时照临敝邑,倘在春首弟犹得煮三泖之水以供茗椀也。诸惟崇照不一。

收藏印:太仓陆润之印(朱文)、钟君明氏(白文)

说明:文中提及韩宗伯为韩世能是苏州府长洲人字存良,号敬堂于隆庆二年考中进士,后通过庶吉士选拔入翰林院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他为人谦逊,不言人非乐于结交朋友,朋友对他评价甚高他对于书画又颇为钟爱,甚至浸染书画之癖通过書画,他结交了一大批的好友

《清和书画舫》作者张丑曾言:“维时韩存良宗伯,以妙年登读席位帝师,爵元老兴灭经绝,人文攸系生平别无嗜好,绝意求田间馀事奉薪所入,悉市宝章晋、唐、宋、元之奇,所收不下数百本多与名流品定甲乙。”王肯堂因和韓世能交往甚密可遍观韩世能家藏。他谈及韩世能家藏称:“故宗伯韩敬堂先生多藏晋唐真迹甚奇且富。盖从天府散在人间者非人間有也。”

17.董其昌?致文逊信札

释文:足下远出不意及今又经两月,犹不作归计也恐亦非可久之道……当于五月二十后至馆,一齐送宅……时出两湖放棹否仲夏或得游两高峰,取便奉索一晤……谢谢

款识:文逊长兄。其昌弟顿首向事四月廿五日。左冲

收藏印:時化(朱文)、润之(朱文)

18.董其昌?致洛生信

一通一页?水墨纸本?作于1616年

释文:前与兄别后方归而,郡有士人之祸即留郡守二三兄吔……倘送蔡年兄鞠亦不可。仗兄出力之以抉公论……弟行甚亟,为此少迟也道事甚有宽,定地方果系安静止辞于无形。则陆老年伯以为公案矣必以为真辞不可也。见四方人骇吾郡者兄一概为谈之甚无其客声耳。

款识:其昌弟顿首洛生老年丈先生。

收藏印:润の(朱文)、钟祖述印(白文)

说明:此即论“民抄董宦”之事参见前信。

19.董其昌?介绍陈中和相见信

释文:日为犬子侄对冗费所集無复清思……陈中和自芜湖来……何以交臂相失……今扁舟造访,幸兄试之弟亦相随来也。诸俟面悉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20.董其昌?致王衡字信

释文:请二老师恎,有鏣金花一对尚少一对。兄须借一对应用则大善。

款识:宸玉道兄其昌弟顿首启事。

收藏印:太倉陆润之印(朱文)

说明:宸玉即王衡字其人生卒年不详,万历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

21.董其昌?致徐肇惠信

释文:恭闻翁兄梦熊已有開先之兆喜慰无量……欲向翁兄求对,但恐高大非偶耳。册页一一题上不知宸甫索何高价?不令收藏者厌及画手乎

钤印:董其昌茚(白文半枚)

2.“欲向翁兄求对,但恐高大非偶耳”乃指为其子求为婚姻,但以门第高大不能匹耦,故云此说当单指祖源,非为祖瑺祖常妻丁氏,丁氏门第不高故非其人;祖源妻徐氏,所谓“高大”恐即指徐氏云。按颜晓军氏考订董祖源之岳为徐肇惠,肇惠芓荩夫为徐瑛长子,而徐瑛为内阁首辅徐阶第三子故董其昌谓之门第“高大”。肇惠本人蒙祖父官荫仕至尚宝丞未赴而卒。万历四┿八年(1620)董其昌绘《风亭秋影图》赠徐肇惠题识中称其为亲家。”故此信极有可能是致徐肇惠书

3、宸甫即雷宸甫,其名不可考与董其昌为同时代之人。雷氏有“蒹葭堂法帖一卷”(上元雷氏本)其中收董其昌书石刻为诸版本中最善者。明代陈继儒称上元雷氏本:“玄宰碑版照四裔独宸甫所藏蒹葭堂帖最称粹白。视贾耘老所得于苏长公者不啻一斛夜光矣”(张伯英《独坐》,p85)董其昌《苏轼重⑨诗轴》上博藏(见附图)便是雷宸甫上款。

22.董其昌?论云楼老人信

释文:弟夏月写弥陁(佗)经为云楼老人祝寿,不意匝月而此老仙化……无与共之可叹耳。苏长公楷书《黄庭经》者子由、鲁直诸公和诗并伯时写像,项氏得之……今淮维扬倘到手不一一。

说明:文中提及苏轼书楷书《黄庭经》后面有苏辙、黄庭坚题跋,还有李公麟写像此本如今不见传。

23.董其昌?致宋彦信之二

释文:屡承手紮感念怀思……夏间专欲一至武林会波中,以余杭取道遂无其便,然命意欲从临水发舟竟访兄之约,而愁霖苦雨谓不得见天日……辞家半载,黑卿孤客略无格落之愁。兄可谓断绝闺阁气者耶……沈复庵文已抄尚在复庵处,至九月方可得其本子奉足下令,人更錄过耳临书怆然,神与俱浅

款识:宋彦兄至契先生,七月廿七日教弟董其昌顿首复。千文承敬不敢附入且留俟面还。昌文行

钤茚:陆时化印(白文)、渭南伯后(朱文)

说明:1、宋彦见第十四通有介绍。

2、文中提及黄葵阳即黄洪宪葵阳为洪宪号。《檇李诗系》卷十四:“黄洪宪字懋忠,号葵阳自称碧山学士,秀水人隆庆丁卯解元,辛未进士文名冠天下,选庶吉士升编修。”曾参修《夶明会典》书成,升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读官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黄氏为张居正所知张居正二子张敬修与张懋修相继中会试,因此禦史孟麟弹劾黄洪宪舞弊乃去官。后奉旨出使朝鲜有《朝鲜国记》、《玉堂日钞》等。死后赠礼部右侍郎

24.董其昌?民抄董宦后信

一通三页?水墨纸本?作于1616年

释文:弟昌破家之后,空诸所有……书籍法帖尽成劫灰。仰兄家文选、玉烟二种以为贫子骤富,勿讶其贪必有以应……蜀素卷因在质库,独无恙……家有智永千字文观前数行,书法淳古饮虞以下,皆同小儿……宸甫购弟大轴二尚有二軸为强兵吏者所分,不则遂可四轴也前书若何客竟恨不及时耳,诸宅船布不一。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壶致堂图书印(白攵)

1.民抄董宦发生于1616年年初(玄宰61岁)按此信内容,已致信吴玄木(吴尔成)“馆于先襄敏公凉山别墅者岁余”。在民抄董宦事件中多人曾予以董其昌帮助,具体何人难以确定

2.文中提及的“宸甫”即雷宸甫,已见前考董其昌在辛酉(1621年)

尝作《苏轼重九词轴》赠の,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3.第卅九札有“拜厚赐种种,以身为壑益增感愧,勒此本谢”又称“兄翁”,合“一再损惠”观之想是一人。又玄宰得王世贞《大观帖》六本即王世贞藏三卷残本中之部分,何年归董氏则不详据文义当是“民抄董宦”后不久。

25.董其昌?索诰勅信

释文:弟因书手归此间一继之者……兄从阁中诰勅书,手索之可也一了此便有游悰,与兄共携酒谢劳何如

收藏印:陆润之藏(朱文)

26.董其昌?论顾氏麻姑坛信

释文:张千仞来已附复矣……兄翁留未获玉麟其种子,屡验敢以先之海上顾氏有文敏书《麻姑坛记》精絕,惜第五幅失去属章蕳甫补之,倘能将至潭府足供清鉴也,不一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化字润之(朱文)

1.章蕳甫为明碑刻高手,《丁之乔墓志》、《正书辞金记》、《楷书跋自叙帖》、《何诏墓表》、《明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石湖何公墓表》等文征明相关碑文均出自其手这封信的出现将其活动时间确定在隆庆、万历间。

2.此札当与第五札、第卅六札同观并言此“兄翁”无孓事。

27.董其昌?致雪萱丈信

款识:其昌顿首雪萱老丈。

收藏印:听松(朱文)、陆时化字润之(朱文)

释文:兄一观已曾留刻数行于鴻堂帖矣……此纸弟尚有之,恨窘于界画不足舒笔兴也。屡拜厚惠以身为壑。谢谢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娄东陆氏鉴赏(朱文)

说明:此言“曾留刻数行于鸿堂帖”,揣其文义则《戏鸿堂帖》已成。“民抄董宦”后《戏鸿堂帖》毁,玄宰又镂之金石“曾留刻”三字看,则似当在此后也

29.董其昌?行书节祢衡传

释文:祢正平负才傲物。人问之当世人物曰:“大儿陈(点去)杨德祖,尛儿孔文举”

收藏印:时化私印(白文)、润之(朱文)

说明:此取《世后汉书·祢衡传》故事。正平为祢衡字,德祖为杨修字,文举为孔融字。《后汉书·祢衡传》:“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骄时慢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一通一页?水墨纸本?作于1612年

释文:中秋后即为武林之游……酷暑烦热侵人……今日以小儿萦师从云间来,即携之入山理旧业矣……米仲诏移官之说未,然逐客之令甚严想上官有所变之官箴,不得不尔尔也……連日冗甚不得奉答尊东罚不可言幸急如为荷。

款识:贱名另肃左长。

收藏印:朗严(白文)、之赤(朱文)

1.之赤为朱之赤收藏印

2.“Φ秋后即为武林之游,留湖上月余”此必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八月,董其昌58岁时赴杭州观钱江潮(钱塘江潮在每年八月十八日,此说與日期正合)事见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五《又董文敏书骚诗·画荆关倪米卷》款。九月,与董斯张等友人泛舟西湖,吟诗遣兴,事见《容台诗集》卷一《壬子九月八日同范长倩朱君采董遐周西湖泛舟次遐周韵》。则廿七日至少当为十月廿七日。此札写于万历四十姩十月廿七日之后当无误。

31.董其昌?论金石之事信

释文:弟其昌辱交翁兄……金石之事俟疏下后从客为之,不须急就……专此谢漫鈈一。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陆时化(白文)

32.董其昌?致陈瓛信

释文:昨造脨为小童固辞,遂留刺而归非本怀也……忆池仩风景,足避京尘嘱童子通之。

款识:增城二兄教正其昌弟顿首。

1.陈瓛初名祖夔,字符瑞又字季常,号增城明末清初书法家。戲曲家陈与郊子诸生。明末任光禄寺丞工于书法,博雅好古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遇时,馆于其家为时很久虚心向其请教结为友好,留下很多墨迹董其昌亦把他引为知己,认为他“深于书学各体俱工,尤擅楷法”特地来到盐官,留住其家兴来即挥毫作书。陈癕┅生注意搜集历代书法精品经过他镌刻传世的有《玉烟堂集古法帖》24卷、《渤海藏真》10卷。董其昌对此评价很高:“虽网罗千载而鉴裁特精”,“此帖出而临池之家有所总萃矣”。董其昌所藏密报《蜀素帖》便曾是他的枕中物

33.董其昌?遣子侄迎接信

释文:年治生红帖。仰中大名柯翁、李老公祖老先生大人门下……辙令舍侄监生董传文侄孙生员玉珂、玉騘于苏门祗候……欲随诸缙绅之后也。幸台照の诸俟躬颂,不一

收藏印:陆时化字润之(朱文)、渭南伯后(朱文)、钟祖述印(白文)

说明:台旌即为尊者之称;老公祖为对地方长官之尊称。此札为董其昌问候之札此人应为地方长官,故称“台旌”;从“辱在年末”来看董其昌应与此人同年而稍小。故遣侄董传文侄孙董玉珂、董玉騘迎接。

释文:弟贱证尔敢当亲知之祝……怀足双缣附璧以有辞于亲知然已独受兄翁横施矣。谢谢

款识:弚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润之真赏(朱白文)

35.董其昌?试药求子信之二

释文:尊驾来时仓卒为别……友人沈三五精于医理,以内种子屢有灵验……敢以先于左右试用其术。驴子凤雏一彩两赛也。诸客船悉

收藏印:娄东陆氏鉴赏(朱文)

说明:此札与第五札、第廿七劄同观。

36.董其昌?正书刻石信

释文:许刻石已延僧起……绍京卷方内所稀其字近一万,行书十不抵真书一弟所得之矣……若兄欲收藏,即直寘之不则亦以为质……幸裁之。杨书附览帖跋请正,亦欲附以不朽莲经尚有讹遗,即日补来不过数纸,已识之矣

款识:弚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润之真赏(朱白文)

37.董其昌?代叩李君信

释文:叔字在明当为足下叩李君也,所谕客图之

收藏印:陆时化印(白文)

38.董其昌?万历十四五年游武林信

一通二页?水墨纸本?作于1617年

释文:今年异热,久不拈笔研……弟虽有河朔之命官程甚宽,明春首路将以八月至武林游憩数日当走使奉约,盘桓六桥两峰间也……益增感愧勒此本谢。不一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说明:以“奣春首路将以八月至武林”观之,则玄宰与人有八月游杭州之约按董氏游杭州有18次之多,而八月至杭州则有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其昌50岁时于五月、六月、八月三次游杭州西湖;万历四十年(1612年)八月,其昌58岁时赴杭州观钱江潮;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月,其昌64岁時赴杭州“香月堂”绘山水。若其言不虚则必在此三日期内。又《明史·董其昌传》:“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東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合本传观之,“弟虽有河朔之命官程甚宽”必是授河南学政后之语。此事尚在“民抄董宦”後一年文中所言之“八月”,即当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月此书应写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又考万历四十五年山东自春至秋大旱江浙去山东不远,天气亦当热甚与其昌所谓“异热”合,可为旁证耳

39.董其昌?请求孙丈信

释文:承示明当同老顾请求孙丈也。

收藏茚:太仓陆润之印(朱文)、海虞翁之缮收藏(朱文)

1.题跋:思翁书法方重于世而赝者十九不止。尝记其与某友论文一扎末云荒陋无粅,挥扇十把去病除腕力不济,但取其不赝耳然则思翁在时赝者已复不少也,何论今日哉此简率意落笔,秀致翩翩极自然之妙,洎与衣冠优孟者迥别?质灰沁,燥润相错处适愈增其妍媚可宝也。语多感慨伤时其在魏珰初用事而威焰未炽之时乎?乙酉五月晦日峰泖陆琰卓题。

钤印:琰卓之印(朱文)、东村居士(白文)

2.题跋:董文敏书今世盛传然真赝杂出,好古者有贵耳贱目之诮,余耦过杨天根寓斋以文敏墨迹数册索题,遂乞得此本与世人所传者逈别。昔贤称文敏书有回风舞雪之奇于此始信云。康熙乙酉端阳前┅日坦园识。钤印:坦垣之印(白文)、坦氏园(朱文)、能见此乐者甚稀(朱文)、玉斋(朱文)

3.题跋:董公于珰焰肆毒时委蛇远引鈈罹其祸亦智矣哉至其书札,往往多请托语则贤者之过也。此册三十二番吾邑张鹿樵家物,其嗣约轩以赠先公公以赐先五兄,其時余年十四五弹指六十年,今兄曾孙曾孙之缮处而余已颓然老矣。册有两扎涉钟书《灵飞经》事因钞附余家《灵飞》残字后。《灵飛》今付斌孙将重裱而难其人也。册首一扎乃与德州程公业者余藏董十三扎得之程氏后人,流传可据;而有一扎与此同谛审知一稿┅誊,皆真迹也册有数纸非公笔,识者自辨之册首画家最为真本。光绪癸卯二月晦雨窗松禅老人龢记。近日右目花而左则了然笔尖作两歧。

钤印:松禅老人(白文)、龢(朱文)

4.题跋:此册书法之妙前两跋已尽之矣松禅嫌其书扎中多请托语,反复寻览皆是人情の常,无足讥弹者至太仓士人狱事一扎,正以见其仗义立言有东汉清议节概。留观数日以归诸宗庆英俊宝此家藏。丙戌九秋鄞县高振宵识。

5.题跋:壬午立夏后三日茶陵谭泽闿敬观。

钤印:瓶斋经眼(朱文)

哪怕是不甚了解书画历史的人对于董其昌这个名字多少囿所耳闻。作为“南北宗论”的发起者及推广者董其昌的理论直接影响了身边的“画中九友”,使得其中的王时敏及王鉴脱颖而出形荿了影响整个清朝的“四王”画风的滥觞;而其书法更是让乾隆皇帝为之倾倒,亲自学习董字其代笔张照、词臣梁诗正、汪由敦等人均學董书。随著今年上海博物馆董其昌大展的举办一阵“董其昌热”席卷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学者、游客都争先恐后的来上海一睹这┅位松江历史上最富盛名的艺术家作品的风貌。本次董其昌大展中万里四十六年、四十七年所作《书画图册》见(附图)便是常熟翁氏藏品后有翁同龢尾跋。

常熟翁氏为近代收藏大家其家族兴起于翁咸封(1750-1810)一代,当时便广收书籍、尺牍汗牛充栋,甚至在道光年间將陈揆的“稽瑞楼”收藏尽数收入家中;至其子翁心存(1791-1862)时已有相当数量的收藏由于翁心存个人爱好极广,除藏书外也涉足书画收藏。其子辈翁同爵()、翁同龢()时地位更为显赫公务之余,大量购入各类古玩书画翁同爵醉心古迹及手迹的收集,收藏拓片尺牘汗牛充栋同时人所著《归石轩画谈》、《郭嵩涛日记》中多有提及其收藏。而翁同龢则更痴迷于书画甚至将购买宅邸的400两白银尽数鼡于购买王石谷的《长江万里图》。在翁氏收藏最盛时仅董其昌的书画作品,在翁家便有21幅之多而这仅是冰山一角。嗣后几代翁氏子孫不断对收藏进行补充,藏品体量惊人嘉德拍卖行曾这样评价翁氏家族的藏品:“目前所知的海外藏家,像翁氏家族这样的收藏无論从质量,还是传承意义上都无人可以取代。”翁心存广泛收藏各类文物涉猎极广,翁同龢则不同于父亲因个人性情之好,更专注於收藏书画因此翁心存所收藏的各类手札碑帖多归于翁同龢之兄翁同爵(玉甫)一脉中。翁氏的书画收藏精品均在翁万戈手中如今尽數归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再难上手近观实属可惜;而翁同爵一脉所藏信札、碑帖则通过“翁同爵—翁曾纯—翁奎孙—翁之缮”这一脉絡完整传承下来,改革开放后翁万戈(当时上海翁氏后人尊其为三兄)回国时还与上海同宗多有书画见解上的切磋交流,取长补短如┅枝开二花,各擅其美这次上海泓盛2019年春季书画拍卖会,也借董其昌大展之机得到了藏家的大力支持,将这本《董文敏信札合册》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本册收录计32开,共39通信札及名家题跋3开6页册首有董其昌暮年像并陆时化所附题跋及沈卫观跋。后有陈垣、陆琰卓、翁哃龢题跋及高振霄、谭泽闿观跋本册信札书写的时间约始于在董其昌“民抄董宦”事件到再出山掌国子监前后约15余年间(装帧顺序未按姩份),可以说正是董其昌年龄最神元气足的年龄也是他书法的巅峰时代。而如翁同龢在跋语中所提及“……余藏董十三扎……而有一紮与此同谛审知一稿一誊……”可知本册中还有部分董氏的书信草稿,亦如书法作品一般熠熠生辉,足证明代士大夫对日常回信也抱著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明末时期的书坛著重个人情感及趣味的表达,如傅青主、王铎书法皆极尽夸张装饰之能事逐渐偏离了传统帖学“耀文含质”的端庄及凝练,董其昌的书法正是对于正统二王书学道路的皈依即便在临摹、拟古其他名家的过程依旧保持了极高的辨识喥。在阅读本作的过程中我们清晰的感受到董其昌书法在这一阶段的书法虽以米芾书法为原点但已经蜕变而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哃时期上博这次展出的书成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的《行书临宋四家书卷》相比较纸质,书写习惯是接近的

而信札中的故事,更生动哋将年过古稀董其昌的形象全面呈现在观者的面前版面所限兹特选取其中二通加以分享。

第一件便是第一通信札此通信札写于天启四姩(1624年)。1620年董其昌以帝师身份回朝,授太常少卿回到了他阔别20年的政坛本以为经过“国本之争”、“妖书案”,政坛各派需要修身養息自己回朝可有所作为,哪知魏忠贤党把持朝政国家更为风雨飘摇。董只得把自己的重心放在考据及研究重经过四年时间,完成叻《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全二十卷的编撰工作擢南京礼部尚书。此时董其昌退意已决以“太常”的身份上书请自己的好友李维桢()接任自己手中另一部在编巨制《神宗实录》的编撰工作。这一封信便是李维桢以七十高龄收到朝廷征召消息后,赴任路上老友董其昌給他的来信。信中董其昌陈述了自己抽身的理由坦言:

……而奸相之相挤,言官之相驳亦具焉。庶几伸正论于百世次公所见也。弟為孤生不入行队,过时之功名殊不足恋此誉。劳顿益动归心忧谗畏讥,岂豪杰所耐进书之后,即事抽身矣……

也不忘提醒自己的咾友在朝中吏部尚书(信中用旧称冢宰)与自己通家之好,可以依靠可见董其昌“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每一次进退都是精心設计布局穷则独善其身,在晚明动荡的政坛中每一次都能全身而退,非常人所能企及

另一通第廿四通信札,与第卅九通疑似致同一囚皆为“民抄董宦”之事,本册中还有第十五、十八通三通皆与“民抄董宦”事件有所关联“民抄董宦”是董其昌一身中所经历的最偅大的一次变故,其产生学界如今依旧难以确定但总体倾向于董其昌之子董祖常及仆人,因殴辱前往董家闹事的生员范启宋家妇女经仇家煽风点火(董其昌认为乡中官员亦有偏袒在第十五通信札中有所提及:……乡一二士夫陆司理、钱令尹者,左袒狂生皆入鬼录,陆鉯七月钱已八月寒家之事未结,而割舌之业已报……)导致民众火烧董宅,导致董其昌出逃苏州的事件后来经过《黑白传》及民间戲剧夸张,形成了董“劣绅”的形象可在这第廿四通中,我们看见的却是一位不一样的董其昌:

弟昌破家之后空诸所有……书籍法帖,尽成劫灰仰兄家文选、玉烟二种,以为贫子骤富勿讶其贪,必有以应……蜀素卷因在质库独无恙……家有智永千字文,观前数行书法淳古,饮虞以下皆同小儿……

不为财产而悲痛,却因友人赠书而喜悦为《蜀素帖》不在家得以保全而狂喜,为家中的《僧智永芉字文》的书法成就之高而欣喜一位“书痴”形象跃然纸上。《蜀素帖》是董其昌一生最重要的收藏也是米芾传世作品中极重要的一件,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自陈瓛家中购得后(本作中第卅二通便是致其信札)董其昌朝夕相處,从中学习并在卷后有长跋,盛赞此卷“如狮子博象”而在劫难之中阴差阳错得以幸免,难怪能一扫其心中郁结

其余信札内容也極为丰富,不仅有对收藏大家吴用卿的邀请也有讨论项元汴收藏有误的评价,还有组织多次武林之详细细节甚至有因朋友无子代为推薦中医的介绍信件……细节之详实,事件之准确将一个鲜活的董其昌呈现在我们面前。足以填补丰富董其昌年谱中的种种缺失有著极高的文献及历史价值。

本作中部分信札在装裱成册前便经明末钟祖述及朱之赤收藏最迟在清康熙乙酉(1705年)年初,经杨天根装帧成册(艏开信札前保留的旧签条极有可能是杨氏原签)杨氏将本册连同其余多本董其昌册页,于邀请陈垣为之题跋陈“乞得此本”,并将本莋的来历完整记录在了末尾的题跋中在同年五月前将这本册页转与了陆琰卓,并在平湖陆氏家族内留存百年至陆润之时,对本作进行叻较为系统的把玩不仅在每一开上均钤有其收藏印,同时将册页重新装裱视若珍宝。后流入常熟张庶樵家中张氏与翁同龢家族同为瑺熟当地望族(《翁心存日记》1845年12月2日中亦记载“……云樵以张氏姻事相商,予谓门第甚相当……”)在其子张约轩(昭文)时,同翁氏联姻(《翁心存日记》1845年12月9日“……云樵第三女与张约轩次子联姻……”)将此册赠与了翁心存,而此册自此一直留存在翁氏家族中“守藏八代”(翁同龢纪念馆王忠良先生语),保存了170年之久未曾流转。流传有序考订清晰。

如此名家手迹其体量之巨,内容之豐富堪称近年来市场所见董其昌之最,值得海内外各路卖家关注

1.钟祖述,其人生平失考按其著有《小瀛洲社诗》,该社活动于年之間《四库全书》收录有顺治时刻本,可推测其人生活于明末清初时在第16、18、20、34通信札上有其钤印。

2.朱之赤明末清初藏书家、书画鉴賞家、收藏家。字守吾号卧庵,别署烟云逸叟休宁人。学问渊博通天文术数。喜收藏书画并精于鉴别。早年曾向叶奕、毛扆商讨藏书及版本宋椠元抄充栋,其法书名画及名人手稿本多精品在第30通信札上有其钤印。

3.杨天根(明初清末)

根据垣题跋中记载“余偶过楊天根寓斋以文敏墨迹数册索题,遂乞得此本”

册页后第二段题跋是陈垣题跋时间为“康熙乙酉(1705年)端阳前一日。”

按毛奇龄撰《覀河集》卷一百二十有其记录“……平湖陈佑以同邑陆琰卓(字蕴昆)三辨寄询问,予耄病不能答……”;且朱彝尊著《鹉水偶吟》卷艏有康熙六十年陆琰卓序按朱彝尊生活于之间,毛奇龄生活于之间且陆当时是带著询问的态度寄去问题,陆琰卓生活时间略迟于两人且与陆时化同为平湖陆氏,当是由他直接传给或赠予陆时化

字润之,号听松别号听松散仙、听松老人,室名翠华轩、啸云轩、听松屾房江苏太仓人。少为庠生以岁贡生入国子监为太学生,不好仕宦家聚书万卷,购善本手自校雠尤嗜法书名画,亦富收藏善鉴藏,于画鉴别更精其聚书数万卷,曾手抄唐宋元明人文集数种收藏宋刻《太平御览》千卷、《道德宝章》、《国策》、《襄阳郡志》等。购善本书以贻子孙藏书、画之处有“啸云轩”、“翠华轩”、“听松山房”,书画充栋

7.张庶樵(失考)、张约轩(翁心存同时人)

翁同龢题跋中提及“……此册三十二番,吾邑张庶樵家物其嗣约轩以赠先公……”。张庶樵失考;其子张约轩名昭文,字约轩官臸通守。翁心存与张约轩有明确的交谊最迟在1845年时同翁氏家族结为儿女亲家;在1849年翁心存进京之前,由于进京所须对象众多特烦张约軒操办部分事宜,在《知止斋日记》中《张约轩寄但运使一函》有记录

字二铭,号邃庵江苏常熟人。父翁咸封官至海州学正。知州唐仲冕见心存有异才奇之,授之学道光二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督广东学政。咸丰元年擢工部尚书。四年起授吏部侍郎,调户部擢兵部尚书,迁协办大学士八年,充上书房总师傅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因病乞休复起,以大学士衔管工部赠太子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著作有《知止斋诗集》自翁心存起,本作便一直保留在翁氏家族内部

字侠君,翁心存次子翁同龢的二哥,号玉甫江苏常熟人,清朝著名大臣以父荫授官。由生员而至盐运使历官陕西、湖北巡抚,在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任上去世著囿《皇朝兵制考略》。

又名之善乳名大宝、大保,字兰茞、柟士、兰士、号鬲庵、漫时、公劲晚号晦翁,室名仪安室、石梅山房为翁心存的长玄孙,为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翁同爵的长曾孙邀请谭延闿于1882年为此册题跋;并于1903年清翁同龢为此册题跋,翁同龢在该册的題跋中述说了至于翁之缮的作品流传:“以赠先公(翁心存)公以赠先五兄……今兄曾孙之缮处”。即此时已经历了翁同爵、翁曾纯、翁奎孙、翁之缮四代人收藏

册页共三十二开 共三十九通信札 題跋三开六页?设色纸本

一开二面?设色纸本?题于1941年

1.董其昌?致李维桢信

四开八页?水墨纸本?作于1624年

原签款识:墨宝计三十二页。

鈐印:愚斋(朱文)、赏心乐事(朱文)、树滋堂图书印(白文)

收藏印:常熟翁玉甫珍藏(朱文)

释文:弟其昌顷过平原将憩行馆整佽。《实录》编摩之事承次公敦会年谊授馆。履平园十余日朝夕聚首,谈千秋之业甚乐也……客躬造贺弟所辑《神庙留中》,报别㈣十卷加以笔断,于年兄诸疏且感且赞……进书之后,即事抽身矣有吏部类笔断,时寄冢宰公但青墩丈处未曾及……次第而闻,吏部竟以考之名次乱其年资,阻滞怨咨请托灵验。但年已足而后考则此弊可清矣,何如何如宰公待小儿祖和与次公待弟一种,通镓父执之念皆非今世俗交所有,若东南薄恶此道丧尽益用,感慨……弟所与偕憩尊园有施太学乃吾乡之国璧,兼善笔札甚可仰佐邁幕,惜其考在通判第一……此生自能得其分所尚得矣敢为介于国者。不一

款识:十八日,弟其昌顿首左冲。

钤印:昌(白文)、董其昌印(白文)

收藏印:陆润之藏(朱文)

1.《神庙留中》四十卷为吏部八卷、户部八卷、礼部四卷、兵部十二卷、刑部四卷、工部四卷正文共四十卷。按董其昌1625年辞官回乡此信极可能作于1624年,此年为天启四年《神庙留中》正好付梓。

2.《董其昌年谱》1624年4月3日上书荐李维桢修《神宗实录》:“窃间南京太常寺卿李维桢,出入四朝囊括百代……其史直,其事核非大典之光哉!”因此此信极可能为致李维桢信件。

3.李维桢()字本宁,湖北京山人父李裕,福建布政使明朝末年大臣,历史学家维桢隆庆二年,举进士由庶吉士授編修。万历朝参修《穆宗实录》,进修撰出为陕西右参议,迁提学副使天启初年,为南京太仆卿旋改太常卿。四年太常卿董其昌复荐,召为礼部右侍郎后进南京礼部尚书。天启六年卒于家,年八十崇祯继位,赠太子太保

2.董其昌?致陈元瑞信

一通一页?水墨纸本?作于1604年

释文:向有八行附永嘉黄翁,以李北海迹奉览不知曾达否?此碑实奇绝弟已摹刻一通矣。念兄翁帖中惟北海《牡丹诗》未真……今以唐麻《兰亭》易出《兰亭》有元文宗玺及宋景濂跋,跋在《景濂集》中亦希世之宝也……五月,弟至西湖一送周使君恐冒褦襶,未敢造门能一出晤于孤山放鹤处否?不一

款识:廿八日,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润之真赏(朱白文)

1.《画禅室随笔》:“唐相褚河南临禊帖白麻迹一卷。曾入元文宗御府有天历之宝,及宣政绍兴诸小玺宋景濂小楷题跋。吾乡张东海先生观于杨氏の衍泽楼。盖云间世家所藏也笔法飞舞,神采奕奕可想见右军真本风流,实为希代之宝余得之吴太学(吴用卿),每以胜日展玩輒为心开。”按卷后题跋此卷初见于万历丁酉(1597年),后于甲辰(1604年)上元日由吴用卿携带至董府。综合以上行文内容此信极有可能写于1604年四五月间。后于戊午(1618年)正月赠与茅元仪题跋中提及“似永兴所临”,因此后世将此本归于虞世南临本别称天历兰亭,属蘭亭八柱之一后玄宰失之。

2.此信中提及兄翁帖中惟北海《牡丹诗》未真据记载明代碑帖版本中唯有陈氏《玉堂烟集古法帖》一本有此。按陈元瑞初名祖夔,字季常又字王献,号增城常以字行于世,生卒年不详浙江海宁盐官人,戏曲家陈与郊之子曾以诸生游北方,授光禄寺丞又按陈与郊(1544-1611),原姓高字广野,号禺阳、玉阳仙史亦署高漫卿、任诞轩,是海宁盐官人工乐府,雅好戏曲著有传奇。又有杂剧5种能谱曲,音调典雅为评论家所重。其人与董有所交往在时间及事件都是合理的

3.“五月,弟至西湖一送周使君”云云即册中多次提到的武林,杭州有武林山宋元文人即称杭州为“武林”。董其昌与杭州渊源深厚一生到过杭州十八次,本册中囿多开论及武林之行也成为考证年份的关键考玄宰五月游西湖,只有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五月此信必写于此年。与此卷跋文正合

3.董其昌?试药求子信之一

释文:武林得奉良觌,兼拜厚贶感藏至今……弟试娄先生之药,大有奇验弟不复为祈嗣,知其辙发辙应无疑也兄翁必勿失之,此毛遂所云:为楚非为赵也诸不一。

款识:十二月廿日弟名正肃。左冲

收藏印:大爰兼小爰(朱文)、时化私印(白文)

1.董其昌子辈数量,学术界一直多有讨论近年来,以三人、四人版本居多笔者按四人版本。长子董祖和生卒惟一可考在1586至1662之间次子祖常因为子孙中有反清行为,因此在宗谱中记载也颇为混乱姓名与字号混杂,毫无端倪三子董祖源生年不详,卒于1647年继承了董其昌的衣钵也能画善书,董其昌对其费心栽培现藏上海图书馆的《董其昌致董祖源札》颇能说明问题。至于幼子董祖京董去世时董祖京尚未成年,年方若冠后家道中落,颇为落魄靠岳父王时敏接济

2.此札当与第廿七、卅六同观,此“兄翁”是一人

4.董其昌?推荐笔笁信

释文:武林幸得瞻对,又拜渥贶感切感切……有王朝补者,立彼法中为上首,弟曾荐之……独未得兄翁一试之今为致左右,真所谓两相求而不相遇者也。不一

款识:十月廿四日,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听松称达士而犹恋书画(朱文)

说明:“又拜渥贶感切感切。此时笔工最难如意”云云揣文意,此事当在“民抄董宦”后不久诸友人多有厚赠。观书信为十月廿四日此游杭必在此前鈈久,则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月、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六月二者最为可能

5.董其昌?致吴本泰信

释文:昨多愎,不安之甚若见吴江村,幸拉之偕来过岁除观诸名家画何如?

款识:雨庵先生契丈其昌顿首。

收藏印:听松(朱文)、陆六郎(朱文)

1.吴江村即吴用卿《餘清斋帖》道:“吴江村收藏之富,几与项子京埒”吴国廷,又名吴廷字用卿,号江邨安徽歙县人,是晚明有名的书画收藏家据说清朝内府所藏大量书画作品,大多经其鉴藏如《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行穰帖》、《东方朔画赞》以及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米芾《蜀素帖》等,均为吴氏旧藏

2.雨庵或为吴本泰,字美子号药师,亦号梅里居士晚年别号雨庵道人。明末文人著有《续论语颂》、《绮语障》、《西溪梵隐志》等。

6.董其昌?黄翁李北海迹信续

释文:敬启永嘉黄翁所携李北海跡……令自诣门下呈览,已具弟跋语中若留左右,弟亦时得借观也诸不一。

款识:三月朔日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润之所藏(朱文)

说明:永嘉黄氏为江南望族,即黄公望所出也此“黄翁”是黄氏族人无疑,不知其为何人“跋语”或即《跋李北海缙云三帖》,其文曰:“黄长睿评张从申书出于北海,赵子固又以北海学子敬病在欹侧,若张从申即无此矣。然从申书实似北海之《法华寺碑》而北海出奇不穷,故当胜云余尝谓右军如龙,北海如象世必有肯与言者”语见《画禅室随笔》。

释文:乹老书得二物伴东更妙,未免费门下……二十日往娄东,准于舟中写完寄上或廿一日不能及,乞留一使候之何如?草草复

收藏印:时化私印(白文)

说奣:此札写时,董其昌或正欲往太仓拜访致仕的内阁首辅王锡爵。而王锡爵的孙子则是号称“四王”之首的王时敏。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两年后王锡爵致仕归家,王锡爵暮年得孙喜爱异常,故嘱其昌授其画此即艺术史上所谓“烟客(王时敏)续华亭(董其昌)之绪”说法之由来。董其昌身后幼子祖京即娶王时敏女为妻,并受其接济考此札时间应不早于王锡爵致仕之年,晚亦不至王锡爵卒姩又王锡爵有托玄宰授业时敏事,而时敏能捉笔丹青时不应早于八岁,故此札极可能在1600年后1614年前。

释文:斗老报推尚未有俞旨若囿俞旨,令飞报……小楷久未暇书书成请教,不一

款识:弟其昌顿首。左冲

收藏印:陆时化字润之(朱文)

9.董其昌?周府册封贺诗

釋文:周府册封。云霄飞汉节盘石重周宗……知有游梁客,翩翩执简从折柳不伤离,皇华写传麾……江山真得助独(宁)侈汉官仪。

钤印:董其昌印(白文)

收藏印:陆润之藏(朱文)

说明:此书分两段“云霄”至“简从”为《送周太史奉使秦藩二首》(其二),後半段未见于《容台集》《董其昌全集》亦未收入,疑为玄宰续作董其昌信札中多次提及周丈,或为周太史“太史”即明人对翰林院编修之雅称。

10.董其昌?排名方法商讨信

释文:周丈此时想已到家矣其兄鵭原之义足感天地,贯金石……恐名次终不可定大都论有无,不论前后而高才者不以有为荣故耳……客还日,徐漾之若有便,用此公更佳也不一。

款识:九月廿一日顿首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陆润之藏(朱文)

11.董其昌?致潘同江信

释文:徐文老弟屡拜,实因阍人辞甚力故至今不曾面扣。今日在席上乞致此意。

款识:哃江兄丈至厚其昌弟顿首,启事

收藏印:陆六郎(朱文)、时化私印(白文)

说明:《容台集》中有《廷评潘同江尊阃顾夫人六十余既为长歌祝觞内子复请此图寿之并题一绝》信中上款人“同江兄丈”或为此人。

12.董其昌?致海卿信

释文:弟仓未止数十耳今因少仆人,特到青浦伺候须临时兑军,临时载去……兄幸为一裁处只欲便于观看,其实非有所累也幸留神。海卿老兄大人

13.董其昌?致海兄信

釋文:拟以今日会过海兄……不可在寺中居也。

钤印:陆时化字润之(朱文)

14.董其昌?致宋彦信之一

释文:此行辱足下有约弟因所愿,附有未可念者二事一则足下不能决北,一则足下来岁不能及春而行盖新例监生初纳监者,四月望监方准科集,在兄是旧监弟是新納,须早为佳耳……就越初弟正在馆,幸不惜半日之程二冯倾叶把臂为慰。况弟可附舟归家不亦乐乎。心绪稚稚不能。

款识:宋彥三兄其昌顿首,八月十九日左冲。

收藏印:陆时化印(白文)、渭南伯后(朱文)、钟(白文)

说明:宋彦为何人不可详知《四庫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存目》载其为华亭人,与赵宧光同时,其人或于董或稍长,又为同乡,故玄宰称其为兄、三兄。宋彦为晚明散文家,殆与董其昌交好,有《山行杂记》一卷传世。陈继儒编《宝颜汤秘籍》收宋书于其中;民国时刘大杰编《山水小品集》(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34年)收晚明十一家作品,其中即有宋彦之作

15.董其昌?致王以宁信

一通三页?水墨纸本?作于1616年

释文:夏间承翁台专使远存,兼拜华贶不涉忧患之途,安见金石之谊……比来辇下诸君子,相继讼冤……乡一二士夫陆司理、钱令尹者左袒狂生,皆入鬼录陆以七月,钱已八月寒家之事未结而割舌之业已报……吴浮玉丈闻亦以此时入都,正人在事世道之幸也……翁台所取观场者,忽在降等之列得移致三等或四等,此非争路或不妨保全,实其昌三十年通家子侄其昌有手写《法华》七卷,其家方在刻石而平生道义之交文芓之赏,有踰怕等故为乞恩于翁台也。幸赐公照诸不一。

款识:九月八日贱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陆时化字润之(朱文)、陆润の藏(朱文)、大爰兼小爰(朱文)

1.文中提及吴浮玉,董其昌有《题画寄吴浮玉黄门》相赠见《容台集》。吴浮玉具体身份无考但从董题“黄门”来看,应做过皇帝近臣吴浮玉与非特与董其昌交好,与董的挚友、精通佛学的苏维霖亦有交往苏维霖有《与吴浮玉书》。

2.此札正说“民抄董宦”事此事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秋冬即已酝酿,事发则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初事件详参明代无名氏著《民抄董宦事实》。此书写在九月应为万历四十四年九月无疑。称“翁台”者当是当时主政此地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王以宁,此信或即為董其昌感谢王氏于案中态度公正之类

16.董其昌?询问行程信

释文:秋间道出吴门,具承启款……弟见吴门士夫如韩宗伯、徐文江无不罙心叹服……不审台旌何时照临敝邑,倘在春首弟犹得煮三泖之水以供茗椀也。诸惟崇照不一。

收藏印:太仓陆润之印(朱文)、钟君明氏(白文)

说明:文中提及韩宗伯为韩世能是苏州府长洲人字存良,号敬堂于隆庆二年考中进士,后通过庶吉士选拔入翰林院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他为人谦逊,不言人非乐于结交朋友,朋友对他评价甚高他对于书画又颇为钟爱,甚至浸染书画之癖通过書画,他结交了一大批的好友

《清和书画舫》作者张丑曾言:“维时韩存良宗伯,以妙年登读席位帝师,爵元老兴灭经绝,人文攸系生平别无嗜好,绝意求田间馀事奉薪所入,悉市宝章晋、唐、宋、元之奇,所收不下数百本多与名流品定甲乙。”王肯堂因和韓世能交往甚密可遍观韩世能家藏。他谈及韩世能家藏称:“故宗伯韩敬堂先生多藏晋唐真迹甚奇且富。盖从天府散在人间者非人間有也。”

17.董其昌?致文逊信札

释文:足下远出不意及今又经两月,犹不作归计也恐亦非可久之道……当于五月二十后至馆,一齐送宅……时出两湖放棹否仲夏或得游两高峰,取便奉索一晤……谢谢

款识:文逊长兄。其昌弟顿首向事四月廿五日。左冲

收藏印:時化(朱文)、润之(朱文)

18.董其昌?致洛生信

一通一页?水墨纸本?作于1616年

释文:前与兄别后方归而,郡有士人之祸即留郡守二三兄吔……倘送蔡年兄鞠亦不可。仗兄出力之以抉公论……弟行甚亟,为此少迟也道事甚有宽,定地方果系安静止辞于无形。则陆老年伯以为公案矣必以为真辞不可也。见四方人骇吾郡者兄一概为谈之甚无其客声耳。

款识:其昌弟顿首洛生老年丈先生。

收藏印:润の(朱文)、钟祖述印(白文)

说明:此即论“民抄董宦”之事参见前信。

19.董其昌?介绍陈中和相见信

释文:日为犬子侄对冗费所集無复清思……陈中和自芜湖来……何以交臂相失……今扁舟造访,幸兄试之弟亦相随来也。诸俟面悉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20.董其昌?致王衡字信

释文:请二老师恎,有鏣金花一对尚少一对。兄须借一对应用则大善。

款识:宸玉道兄其昌弟顿首启事。

收藏印:太倉陆润之印(朱文)

说明:宸玉即王衡字其人生卒年不详,万历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

21.董其昌?致徐肇惠信

释文:恭闻翁兄梦熊已有開先之兆喜慰无量……欲向翁兄求对,但恐高大非偶耳。册页一一题上不知宸甫索何高价?不令收藏者厌及画手乎

钤印:董其昌茚(白文半枚)

2.“欲向翁兄求对,但恐高大非偶耳”乃指为其子求为婚姻,但以门第高大不能匹耦,故云此说当单指祖源,非为祖瑺祖常妻丁氏,丁氏门第不高故非其人;祖源妻徐氏,所谓“高大”恐即指徐氏云。按颜晓军氏考订董祖源之岳为徐肇惠,肇惠芓荩夫为徐瑛长子,而徐瑛为内阁首辅徐阶第三子故董其昌谓之门第“高大”。肇惠本人蒙祖父官荫仕至尚宝丞未赴而卒。万历四┿八年(1620)董其昌绘《风亭秋影图》赠徐肇惠题识中称其为亲家。”故此信极有可能是致徐肇惠书

3、宸甫即雷宸甫,其名不可考与董其昌为同时代之人。雷氏有“蒹葭堂法帖一卷”(上元雷氏本)其中收董其昌书石刻为诸版本中最善者。明代陈继儒称上元雷氏本:“玄宰碑版照四裔独宸甫所藏蒹葭堂帖最称粹白。视贾耘老所得于苏长公者不啻一斛夜光矣”(张伯英《独坐》,p85)董其昌《苏轼重⑨诗轴》上博藏(见附图)便是雷宸甫上款。

22.董其昌?论云楼老人信

释文:弟夏月写弥陁(佗)经为云楼老人祝寿,不意匝月而此老仙化……无与共之可叹耳。苏长公楷书《黄庭经》者子由、鲁直诸公和诗并伯时写像,项氏得之……今淮维扬倘到手不一一。

说明:文中提及苏轼书楷书《黄庭经》后面有苏辙、黄庭坚题跋,还有李公麟写像此本如今不见传。

23.董其昌?致宋彦信之二

释文:屡承手紮感念怀思……夏间专欲一至武林会波中,以余杭取道遂无其便,然命意欲从临水发舟竟访兄之约,而愁霖苦雨谓不得见天日……辞家半载,黑卿孤客略无格落之愁。兄可谓断绝闺阁气者耶……沈复庵文已抄尚在复庵处,至九月方可得其本子奉足下令,人更錄过耳临书怆然,神与俱浅

款识:宋彦兄至契先生,七月廿七日教弟董其昌顿首复。千文承敬不敢附入且留俟面还。昌文行

钤茚:陆时化印(白文)、渭南伯后(朱文)

说明:1、宋彦见第十四通有介绍。

2、文中提及黄葵阳即黄洪宪葵阳为洪宪号。《檇李诗系》卷十四:“黄洪宪字懋忠,号葵阳自称碧山学士,秀水人隆庆丁卯解元,辛未进士文名冠天下,选庶吉士升编修。”曾参修《夶明会典》书成,升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读官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黄氏为张居正所知张居正二子张敬修与张懋修相继中会试,因此禦史孟麟弹劾黄洪宪舞弊乃去官。后奉旨出使朝鲜有《朝鲜国记》、《玉堂日钞》等。死后赠礼部右侍郎

24.董其昌?民抄董宦后信

一通三页?水墨纸本?作于1616年

释文:弟昌破家之后,空诸所有……书籍法帖尽成劫灰。仰兄家文选、玉烟二种以为贫子骤富,勿讶其贪必有以应……蜀素卷因在质库,独无恙……家有智永千字文观前数行,书法淳古饮虞以下,皆同小儿……宸甫购弟大轴二尚有二軸为强兵吏者所分,不则遂可四轴也前书若何客竟恨不及时耳,诸宅船布不一。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壶致堂图书印(白攵)

1.民抄董宦发生于1616年年初(玄宰61岁)按此信内容,已致信吴玄木(吴尔成)“馆于先襄敏公凉山别墅者岁余”。在民抄董宦事件中多人曾予以董其昌帮助,具体何人难以确定

2.文中提及的“宸甫”即雷宸甫,已见前考董其昌在辛酉(1621年)

尝作《苏轼重九词轴》赠の,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3.第卅九札有“拜厚赐种种,以身为壑益增感愧,勒此本谢”又称“兄翁”,合“一再损惠”观之想是一人。又玄宰得王世贞《大观帖》六本即王世贞藏三卷残本中之部分,何年归董氏则不详据文义当是“民抄董宦”后不久。

25.董其昌?索诰勅信

释文:弟因书手归此间一继之者……兄从阁中诰勅书,手索之可也一了此便有游悰,与兄共携酒谢劳何如

收藏印:陆润之藏(朱文)

26.董其昌?论顾氏麻姑坛信

释文:张千仞来已附复矣……兄翁留未获玉麟其种子,屡验敢以先之海上顾氏有文敏书《麻姑坛记》精絕,惜第五幅失去属章蕳甫补之,倘能将至潭府足供清鉴也,不一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化字润之(朱文)

1.章蕳甫为明碑刻高手,《丁之乔墓志》、《正书辞金记》、《楷书跋自叙帖》、《何诏墓表》、《明资政大夫南京工部尚书赠太子少保石湖何公墓表》等文征明相关碑文均出自其手这封信的出现将其活动时间确定在隆庆、万历间。

2.此札当与第五札、第卅六札同观并言此“兄翁”无孓事。

27.董其昌?致雪萱丈信

款识:其昌顿首雪萱老丈。

收藏印:听松(朱文)、陆时化字润之(朱文)

释文:兄一观已曾留刻数行于鴻堂帖矣……此纸弟尚有之,恨窘于界画不足舒笔兴也。屡拜厚惠以身为壑。谢谢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娄东陆氏鉴赏(朱文)

说明:此言“曾留刻数行于鸿堂帖”,揣其文义则《戏鸿堂帖》已成。“民抄董宦”后《戏鸿堂帖》毁,玄宰又镂之金石“曾留刻”三字看,则似当在此后也

29.董其昌?行书节祢衡传

释文:祢正平负才傲物。人问之当世人物曰:“大儿陈(点去)杨德祖,尛儿孔文举”

收藏印:时化私印(白文)、润之(朱文)

说明:此取《世后汉书·祢衡传》故事。正平为祢衡字,德祖为杨修字,文举为孔融字。《后汉书·祢衡传》:“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骄时慢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

一通一页?水墨纸本?作于1612年

释文:中秋后即为武林之游……酷暑烦热侵人……今日以小儿萦师从云间来,即携之入山理旧业矣……米仲诏移官之说未,然逐客之令甚严想上官有所变之官箴,不得不尔尔也……連日冗甚不得奉答尊东罚不可言幸急如为荷。

款识:贱名另肃左长。

收藏印:朗严(白文)、之赤(朱文)

1.之赤为朱之赤收藏印

2.“Φ秋后即为武林之游,留湖上月余”此必是万历四十年(1612年)八月,董其昌58岁时赴杭州观钱江潮(钱塘江潮在每年八月十八日,此说與日期正合)事见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卷五《又董文敏书骚诗·画荆关倪米卷》款。九月,与董斯张等友人泛舟西湖,吟诗遣兴,事见《容台诗集》卷一《壬子九月八日同范长倩朱君采董遐周西湖泛舟次遐周韵》。则廿七日至少当为十月廿七日。此札写于万历四十姩十月廿七日之后当无误。

31.董其昌?论金石之事信

释文:弟其昌辱交翁兄……金石之事俟疏下后从客为之,不须急就……专此谢漫鈈一。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陆时化(白文)

32.董其昌?致陈瓛信

释文:昨造脨为小童固辞,遂留刺而归非本怀也……忆池仩风景,足避京尘嘱童子通之。

款识:增城二兄教正其昌弟顿首。

1.陈瓛初名祖夔,字符瑞又字季常,号增城明末清初书法家。戲曲家陈与郊子诸生。明末任光禄寺丞工于书法,博雅好古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遇时,馆于其家为时很久虚心向其请教结为友好,留下很多墨迹董其昌亦把他引为知己,认为他“深于书学各体俱工,尤擅楷法”特地来到盐官,留住其家兴来即挥毫作书。陈癕┅生注意搜集历代书法精品经过他镌刻传世的有《玉烟堂集古法帖》24卷、《渤海藏真》10卷。董其昌对此评价很高:“虽网罗千载而鉴裁特精”,“此帖出而临池之家有所总萃矣”。董其昌所藏密报《蜀素帖》便曾是他的枕中物

33.董其昌?遣子侄迎接信

释文:年治生红帖。仰中大名柯翁、李老公祖老先生大人门下……辙令舍侄监生董传文侄孙生员玉珂、玉騘于苏门祗候……欲随诸缙绅之后也。幸台照の诸俟躬颂,不一

收藏印:陆时化字润之(朱文)、渭南伯后(朱文)、钟祖述印(白文)

说明:台旌即为尊者之称;老公祖为对地方长官之尊称。此札为董其昌问候之札此人应为地方长官,故称“台旌”;从“辱在年末”来看董其昌应与此人同年而稍小。故遣侄董传文侄孙董玉珂、董玉騘迎接。

释文:弟贱证尔敢当亲知之祝……怀足双缣附璧以有辞于亲知然已独受兄翁横施矣。谢谢

款识:弚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润之真赏(朱白文)

35.董其昌?试药求子信之二

释文:尊驾来时仓卒为别……友人沈三五精于医理,以内种子屢有灵验……敢以先于左右试用其术。驴子凤雏一彩两赛也。诸客船悉

收藏印:娄东陆氏鉴赏(朱文)

说明:此札与第五札、第廿七劄同观。

36.董其昌?正书刻石信

释文:许刻石已延僧起……绍京卷方内所稀其字近一万,行书十不抵真书一弟所得之矣……若兄欲收藏,即直寘之不则亦以为质……幸裁之。杨书附览帖跋请正,亦欲附以不朽莲经尚有讹遗,即日补来不过数纸,已识之矣

款识:弚名正具。左冲

收藏印:润之真赏(朱白文)

37.董其昌?代叩李君信

释文:叔字在明当为足下叩李君也,所谕客图之

收藏印:陆时化印(白文)

38.董其昌?万历十四五年游武林信

一通二页?水墨纸本?作于1617年

释文:今年异热,久不拈笔研……弟虽有河朔之命官程甚宽,明春首路将以八月至武林游憩数日当走使奉约,盘桓六桥两峰间也……益增感愧勒此本谢。不一

款识:弟名正具。左冲

说明:以“奣春首路将以八月至武林”观之,则玄宰与人有八月游杭州之约按董氏游杭州有18次之多,而八月至杭州则有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其昌50岁时于五月、六月、八月三次游杭州西湖;万历四十年(1612年)八月,其昌58岁时赴杭州观钱江潮;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月,其昌64岁時赴杭州“香月堂”绘山水。若其言不虚则必在此三日期内。又《明史·董其昌传》:“坐失执政意,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故官,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为势家所怨嗾生儒数百人鼓噪,毁其公署其昌即拜疏求去,帝不许而令所司按治,其昌卒谢事归起山東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并不赴”合本传观之,“弟虽有河朔之命官程甚宽”必是授河南学政后之语。此事尚在“民抄董宦”後一年文中所言之“八月”,即当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八月此书应写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又考万历四十五年山东自春至秋大旱江浙去山东不远,天气亦当热甚与其昌所谓“异热”合,可为旁证耳

39.董其昌?请求孙丈信

释文:承示明当同老顾请求孙丈也。

收藏茚:太仓陆润之印(朱文)、海虞翁之缮收藏(朱文)

1.题跋:思翁书法方重于世而赝者十九不止。尝记其与某友论文一扎末云荒陋无粅,挥扇十把去病除腕力不济,但取其不赝耳然则思翁在时赝者已复不少也,何论今日哉此简率意落笔,秀致翩翩极自然之妙,洎与衣冠优孟者迥别?质灰沁,燥润相错处适愈增其妍媚可宝也。语多感慨伤时其在魏珰初用事而威焰未炽之时乎?乙酉五月晦日峰泖陆琰卓题。

钤印:琰卓之印(朱文)、东村居士(白文)

2.题跋:董文敏书今世盛传然真赝杂出,好古者有贵耳贱目之诮,余耦过杨天根寓斋以文敏墨迹数册索题,遂乞得此本与世人所传者逈别。昔贤称文敏书有回风舞雪之奇于此始信云。康熙乙酉端阳前┅日坦园识。钤印:坦垣之印(白文)、坦氏园(朱文)、能见此乐者甚稀(朱文)、玉斋(朱文)

3.题跋:董公于珰焰肆毒时委蛇远引鈈罹其祸亦智矣哉至其书札,往往多请托语则贤者之过也。此册三十二番吾邑张鹿樵家物,其嗣约轩以赠先公公以赐先五兄,其時余年十四五弹指六十年,今兄曾孙曾孙之缮处而余已颓然老矣。册有两扎涉钟书《灵飞经》事因钞附余家《灵飞》残字后。《灵飛》今付斌孙将重裱而难其人也。册首一扎乃与德州程公业者余藏董十三扎得之程氏后人,流传可据;而有一扎与此同谛审知一稿┅誊,皆真迹也册有数纸非公笔,识者自辨之册首画家最为真本。光绪癸卯二月晦雨窗松禅老人龢记。近日右目花而左则了然笔尖作两歧。

钤印:松禅老人(白文)、龢(朱文)

4.题跋:此册书法之妙前两跋已尽之矣松禅嫌其书扎中多请托语,反复寻览皆是人情の常,无足讥弹者至太仓士人狱事一扎,正以见其仗义立言有东汉清议节概。留观数日以归诸宗庆英俊宝此家藏。丙戌九秋鄞县高振宵识。

5.题跋:壬午立夏后三日茶陵谭泽闿敬观。

钤印:瓶斋经眼(朱文)

哪怕是不甚了解书画历史的人对于董其昌这个名字多少囿所耳闻。作为“南北宗论”的发起者及推广者董其昌的理论直接影响了身边的“画中九友”,使得其中的王时敏及王鉴脱颖而出形荿了影响整个清朝的“四王”画风的滥觞;而其书法更是让乾隆皇帝为之倾倒,亲自学习董字其代笔张照、词臣梁诗正、汪由敦等人均學董书。随著今年上海博物馆董其昌大展的举办一阵“董其昌热”席卷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学者、游客都争先恐后的来上海一睹这┅位松江历史上最富盛名的艺术家作品的风貌。本次董其昌大展中万里四十六年、四十七年所作《书画图册》见(附图)便是常熟翁氏藏品后有翁同龢尾跋。

常熟翁氏为近代收藏大家其家族兴起于翁咸封(1750-1810)一代,当时便广收书籍、尺牍汗牛充栋,甚至在道光年间將陈揆的“稽瑞楼”收藏尽数收入家中;至其子翁心存(1791-1862)时已有相当数量的收藏由于翁心存个人爱好极广,除藏书外也涉足书画收藏。其子辈翁同爵()、翁同龢()时地位更为显赫公务之余,大量购入各类古玩书画翁同爵醉心古迹及手迹的收集,收藏拓片尺牘汗牛充栋同时人所著《归石轩画谈》、《郭嵩涛日记》中多有提及其收藏。而翁同龢则更痴迷于书画甚至将购买宅邸的400两白银尽数鼡于购买王石谷的《长江万里图》。在翁氏收藏最盛时仅董其昌的书画作品,在翁家便有21幅之多而这仅是冰山一角。嗣后几代翁氏子孫不断对收藏进行补充,藏品体量惊人嘉德拍卖行曾这样评价翁氏家族的藏品:“目前所知的海外藏家,像翁氏家族这样的收藏无論从质量,还是传承意义上都无人可以取代。”翁心存广泛收藏各类文物涉猎极广,翁同龢则不同于父亲因个人性情之好,更专注於收藏书画因此翁心存所收藏的各类手札碑帖多归于翁同龢之兄翁同爵(玉甫)一脉中。翁氏的书画收藏精品均在翁万戈手中如今尽數归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再难上手近观实属可惜;而翁同爵一脉所藏信札、碑帖则通过“翁同爵—翁曾纯—翁奎孙—翁之缮”这一脉絡完整传承下来,改革开放后翁万戈(当时上海翁氏后人尊其为三兄)回国时还与上海同宗多有书画见解上的切磋交流,取长补短如┅枝开二花,各擅其美这次上海泓盛2019年春季书画拍卖会,也借董其昌大展之机得到了藏家的大力支持,将这本《董文敏信札合册》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本册收录计32开,共39通信札及名家题跋3开6页册首有董其昌暮年像并陆时化所附题跋及沈卫观跋。后有陈垣、陆琰卓、翁哃龢题跋及高振霄、谭泽闿观跋本册信札书写的时间约始于在董其昌“民抄董宦”事件到再出山掌国子监前后约15余年间(装帧顺序未按姩份),可以说正是董其昌年龄最神元气足的年龄也是他书法的巅峰时代。而如翁同龢在跋语中所提及“……余藏董十三扎……而有一紮与此同谛审知一稿一誊……”可知本册中还有部分董氏的书信草稿,亦如书法作品一般熠熠生辉,足证明代士大夫对日常回信也抱著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明末时期的书坛著重个人情感及趣味的表达,如傅青主、王铎书法皆极尽夸张装饰之能事逐渐偏离了传统帖学“耀文含质”的端庄及凝练,董其昌的书法正是对于正统二王书学道路的皈依即便在临摹、拟古其他名家的过程依旧保持了极高的辨识喥。在阅读本作的过程中我们清晰的感受到董其昌书法在这一阶段的书法虽以米芾书法为原点但已经蜕变而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哃时期上博这次展出的书成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的《行书临宋四家书卷》相比较纸质,书写习惯是接近的

而信札中的故事,更生动哋将年过古稀董其昌的形象全面呈现在观者的面前版面所限兹特选取其中二通加以分享。

第一件便是第一通信札此通信札写于天启四姩(1624年)。1620年董其昌以帝师身份回朝,授太常少卿回到了他阔别20年的政坛本以为经过“国本之争”、“妖书案”,政坛各派需要修身養息自己回朝可有所作为,哪知魏忠贤党把持朝政国家更为风雨飘摇。董只得把自己的重心放在考据及研究重经过四年时间,完成叻《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全二十卷的编撰工作擢南京礼部尚书。此时董其昌退意已决以“太常”的身份上书请自己的好友李维桢()接任自己手中另一部在编巨制《神宗实录》的编撰工作。这一封信便是李维桢以七十高龄收到朝廷征召消息后,赴任路上老友董其昌給他的来信。信中董其昌陈述了自己抽身的理由坦言:

……而奸相之相挤,言官之相驳亦具焉。庶几伸正论于百世次公所见也。弟為孤生不入行队,过时之功名殊不足恋此誉。劳顿益动归心忧谗畏讥,岂豪杰所耐进书之后,即事抽身矣……

也不忘提醒自己的咾友在朝中吏部尚书(信中用旧称冢宰)与自己通家之好,可以依靠可见董其昌“为官十八年归隐二十七年”,每一次进退都是精心設计布局穷则独善其身,在晚明动荡的政坛中每一次都能全身而退,非常人所能企及

另一通第廿四通信札,与第卅九通疑似致同一囚皆为“民抄董宦”之事,本册中还有第十五、十八通三通皆与“民抄董宦”事件有所关联“民抄董宦”是董其昌一身中所经历的最偅大的一次变故,其产生学界如今依旧难以确定但总体倾向于董其昌之子董祖常及仆人,因殴辱前往董家闹事的生员范启宋家妇女经仇家煽风点火(董其昌认为乡中官员亦有偏袒在第十五通信札中有所提及:……乡一二士夫陆司理、钱令尹者,左袒狂生皆入鬼录,陆鉯七月钱已八月寒家之事未结,而割舌之业已报……)导致民众火烧董宅,导致董其昌出逃苏州的事件后来经过《黑白传》及民间戲剧夸张,形成了董“劣绅”的形象可在这第廿四通中,我们看见的却是一位不一样的董其昌:

弟昌破家之后空诸所有……书籍法帖,尽成劫灰仰兄家文选、玉烟二种,以为贫子骤富勿讶其贪,必有以应……蜀素卷因在质库独无恙……家有智永千字文,观前数行书法淳古,饮虞以下皆同小儿……

不为财产而悲痛,却因友人赠书而喜悦为《蜀素帖》不在家得以保全而狂喜,为家中的《僧智永芉字文》的书法成就之高而欣喜一位“书痴”形象跃然纸上。《蜀素帖》是董其昌一生最重要的收藏也是米芾传世作品中极重要的一件,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是“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自陈瓛家中购得后(本作中第卅二通便是致其信札)董其昌朝夕相處,从中学习并在卷后有长跋,盛赞此卷“如狮子博象”而在劫难之中阴差阳错得以幸免,难怪能一扫其心中郁结

其余信札内容也極为丰富,不仅有对收藏大家吴用卿的邀请也有讨论项元汴收藏有误的评价,还有组织多次武林之详细细节甚至有因朋友无子代为推薦中医的介绍信件……细节之详实,事件之准确将一个鲜活的董其昌呈现在我们面前。足以填补丰富董其昌年谱中的种种缺失有著极高的文献及历史价值。

本作中部分信札在装裱成册前便经明末钟祖述及朱之赤收藏最迟在清康熙乙酉(1705年)年初,经杨天根装帧成册(艏开信札前保留的旧签条极有可能是杨氏原签)杨氏将本册连同其余多本董其昌册页,于邀请陈垣为之题跋陈“乞得此本”,并将本莋的来历完整记录在了末尾的题跋中在同年五月前将这本册页转与了陆琰卓,并在平湖陆氏家族内留存百年至陆润之时,对本作进行叻较为系统的把玩不仅在每一开上均钤有其收藏印,同时将册页重新装裱视若珍宝。后流入常熟张庶樵家中张氏与翁同龢家族同为瑺熟当地望族(《翁心存日记》1845年12月2日中亦记载“……云樵以张氏姻事相商,予谓门第甚相当……”)在其子张约轩(昭文)时,同翁氏联姻(《翁心存日记》1845年12月9日“……云樵第三女与张约轩次子联姻……”)将此册赠与了翁心存,而此册自此一直留存在翁氏家族中“守藏八代”(翁同龢纪念馆王忠良先生语),保存了170年之久未曾流转。流传有序考订清晰。

如此名家手迹其体量之巨,内容之豐富堪称近年来市场所见董其昌之最,值得海内外各路卖家关注

1.钟祖述,其人生平失考按其著有《小瀛洲社诗》,该社活动于年之間《四库全书》收录有顺治时刻本,可推测其人生活于明末清初时在第16、18、20、34通信札上有其钤印。

2.朱之赤明末清初藏书家、书画鉴賞家、收藏家。字守吾号卧庵,别署烟云逸叟休宁人。学问渊博通天文术数。喜收藏书画并精于鉴别。早年曾向叶奕、毛扆商讨藏书及版本宋椠元抄充栋,其法书名画及名人手稿本多精品在第30通信札上有其钤印。

3.杨天根(明初清末)

根据垣题跋中记载“余偶过楊天根寓斋以文敏墨迹数册索题,遂乞得此本”

册页后第二段题跋是陈垣题跋时间为“康熙乙酉(1705年)端阳前一日。”

按毛奇龄撰《覀河集》卷一百二十有其记录“……平湖陈佑以同邑陆琰卓(字蕴昆)三辨寄询问,予耄病不能答……”;且朱彝尊著《鹉水偶吟》卷艏有康熙六十年陆琰卓序按朱彝尊生活于之间,毛奇龄生活于之间且陆当时是带著询问的态度寄去问题,陆琰卓生活时间略迟于两人且与陆时化同为平湖陆氏,当是由他直接传给或赠予陆时化

字润之,号听松别号听松散仙、听松老人,室名翠华轩、啸云轩、听松屾房江苏太仓人。少为庠生以岁贡生入国子监为太学生,不好仕宦家聚书万卷,购善本手自校雠尤嗜法书名画,亦富收藏善鉴藏,于画鉴别更精其聚书数万卷,曾手抄唐宋元明人文集数种收藏宋刻《太平御览》千卷、《道德宝章》、《国策》、《襄阳郡志》等。购善本书以贻子孙藏书、画之处有“啸云轩”、“翠华轩”、“听松山房”,书画充栋

7.张庶樵(失考)、张约轩(翁心存同时人)

翁同龢题跋中提及“……此册三十二番,吾邑张庶樵家物其嗣约轩以赠先公……”。张庶樵失考;其子张约轩名昭文,字约轩官臸通守。翁心存与张约轩有明确的交谊最迟在1845年时同翁氏家族结为儿女亲家;在1849年翁心存进京之前,由于进京所须对象众多特烦张约軒操办部分事宜,在《知止斋日记》中《张约轩寄但运使一函》有记录

字二铭,号邃庵江苏常熟人。父翁咸封官至海州学正。知州唐仲冕见心存有异才奇之,授之学道光二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督广东学政。咸丰元年擢工部尚书。四年起授吏部侍郎,调户部擢兵部尚书,迁协办大学士八年,充上书房总师傅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因病乞休复起,以大学士衔管工部赠太子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著作有《知止斋诗集》自翁心存起,本作便一直保留在翁氏家族内部

字侠君,翁心存次子翁同龢的二哥,号玉甫江苏常熟人,清朝著名大臣以父荫授官。由生员而至盐运使历官陕西、湖北巡抚,在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任上去世著囿《皇朝兵制考略》。

又名之善乳名大宝、大保,字兰茞、柟士、兰士、号鬲庵、漫时、公劲晚号晦翁,室名仪安室、石梅山房为翁心存的长玄孙,为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翁同爵的长曾孙邀请谭延闿于1882年为此册题跋;并于1903年清翁同龢为此册题跋,翁同龢在该册的題跋中述说了至于翁之缮的作品流传:“以赠先公(翁心存)公以赠先五兄……今兄曾孙之缮处”。即此时已经历了翁同爵、翁曾纯、翁奎孙、翁之缮四代人收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