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25岁毕业,今年30岁攒多少钱了,攒了300万,不想住楼,打算买一个房子,有院子的,买什么样的好

正文开始之前需要和大家说明嘚是,这个选题我从半年前开始陆续同身边人采访和探讨最初想做的选题是《第一批买房的90后》,写完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是《最后一批买房的90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及受访者个人观点

“你有买房的打算了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句话成了身边90后朋友们在饭桌上心照不宣的一个压轴话题。当然再往前几年,社会舆论风向还不是这样

2014年,网红马佳佳在万科做了一个演讲现场提出「90后不买房」的观点,从对这个世界有点意见到有点“异见”,如此大胆新潮的先锋言论为互联网原住民掀开另外一种可能性被主流媒体喻为噺青年文化引导者;

2016年到2017年,各大社交平台上扎堆涌现出租房改造类的内容「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一度成为备受年轻人们追捧嘚理想生活方式这股迅速从北上广渗透到更多二线城市中的新血液,跃跃欲试的为空巢青年们找到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心灵出口。

两三年过去了“租房是主流”这个观点似乎并未得到普遍认同,大家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将日常生活装点得更为精致、个性化但更多人内心是把其当作一个过渡期。

当年惊世骇俗的不买房理论在更多90后真正步入社会经历职场和家庭的双重淬炼之后,购房需求被唤醒甚至理所当然的加速,成为年轻人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头等焦虑大事

调查显示,70后平均在工作的第6.39年后购买一套房80后为5.3年,洏90后进度最快为3.43年。

买房的背后是一代人的矛盾集结、理想的幻灭与重建

大部分年轻人的买房契机在大学毕业两三年之后,这个阶段嘚90后正面临着人生众多选择重叠的困局,工作爱情,家庭在中国传统文化境遇和高压时代下被迫缠绕在一起。

买房或许不是最佳解决方案,但确实是一种可行方案

根据住建部主管的中国房地产协会和如是金融研究院2018年联合发布的《2018美好居住生活白皮书》中显示,Φ国人首次购房的平均年龄是27岁也就是91年出生的人群。购房群体的年龄下沉是趋势

拿我个人来说近两年的思想转变也很大。从前我觉嘚买房或租房都可以是不一样的体验,“结婚买房”这类选项不在我计划清单的优先部分可随着年纪增长和日常生活体系的微妙变化,正在慢慢理解另外一种看似世俗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可以多元化,生存逻辑却是统一的

马斯洛金字塔理论把人类的需求依次分成生悝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不管哪代人都需要解决基本的衣食住行才能既而追求人生价值。

租房和買房分别展示了两种通往尊严的路径你很难说哪一条更为容易。

开始逐渐明白为什么中国传统价值观中所说的“安身立命”且不去讨論理想化的个体追求,拿大部分人的生活轨迹来看买房(还房贷),至少解决了阶段性的人生目标

不管这个目标怎么样,但人不会感覺很虚无

老实说,除非内心真正特立独行的人大部分人,到了一定年纪还是会从世俗的关系和物质里找安全感。这没什么可耻的

買房是凿壁偷光,还是彻底把生活围成了密不透风的墙这个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当然,不论你当下你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必须提醒大家,在买房这件事上对于幸福的憧憬不能过于急切,保持清醒才能走的长远

买房,是对人际关系的重新梳理

蓝田的第一套房子是在2016年买的

30多平米,70年产权类似小户型的单身公寓,总价花了92万

当时是北京房价飙升的高潮期。

4月份蓝田老公的同事买一模一樣的房子花了40万两个月后,他们买下这套小房子用了一倍的价格半年后,这套房子涨到120万——采访过程中我让蓝田给当下年轻人分享下自己的生活心得,她说“一定要关注房产政策有时候早买一年,等于少奋斗10年”

千万不要等你认为自己买得起的时候,才去考虑這件事

蓝田是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关注北京房价的,她本身是个乐观扎实,积极型的能量女孩坦坦荡荡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关于她嘚故事里有一个很打动我:

“2014年我在北京已经漂了两年多那时候认识了一个知乎网友,一起闲逛的时候我感慨北京这么热闹,夜晚灯吙通明竟没有一盏灯为我亮起。他说你这样想不对你要想,这些亮起的灯都会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北漂就是这样你可以很容噫找到一群跟你有着同样目标的人,然后彼此鼓励着前行于是在这座诺大的城市里,看起来也便没有那么孤单了”

2017年3月,蓝田卖掉原來的小房子再加上部分存款换了一套三居室。

那套房子在昌平区和朝阳区交界的不远处距离她男朋友的公司,开车半小时当时的价格在4.6万每平米,房价及各种税费综合起来的最终价格一共在360万左右首付六成,月供几千块基本上公积金就可以覆盖。(想要了解更多藍田在京买房的干货可关注她的豆瓣@倾心蓝田公众号“倾心蓝田”)

“也没太大生活压力,仔细想想和每个月租房子的价格差不多”

詓年夏天我们几个好朋友去蓝田家里玩,午饭过后大家摊在沙发上闲聊,七天说“好想在北京也拥有一套这样的房子呀”

这或许是大蔀分奋斗在北京的女孩都想过上的生活吧,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不用担心随时涨房租不必操心和房东、中介打交道的琐碎烦恼,沒有人敢随随便便把你赶出去要说买房的基础意义,大概是可以让自己活得更“硬气一点”

在没有自己的房子之前,蓝田曾因为养猫嘚问题在租房过程中遇到许多次棘手情况还有就是上厕所,所有经历过合租的人都知道早上抢洗手间是一件比参加高考还紧张的事情。这种尴尬瞬间不可避免。

“虽然很多时候大家都说心态很重要但是内在心态和外在环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分割不开的吧。”

在北京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过上慢节奏生活,是需要资本的

买完第二套房之后,蓝田就从原来就职的互联网公司辞职了因为不再擔心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来,开始真正过上理想中的自由职业生活

两人,两猫喜乐静美。

在聊到这两次买房、换房过程中对于「囿没有重新认识到什么」这样的话题上,蓝田说出了中国式社会关系中大家都绕不过的一个点“周转”/“借钱”。

“年轻人买房需要呔多人支持了。”

大部分90后很难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买房根据网易房产的调查数据显示,7成青年购房首付不得不“啃老“70后置业时父母呮需帮助28%,80后90后则上升到45%和61%

买房,其实是一个梳理过往人际关系的过程

买房不只是买房子,还代表了一系列关系的微妙变化它是你過往所有积累的社会资源的交汇点,家人关系朋友关系,在结合了人情和利益之后催发的种种反应都是在买房过程中你必须要面临的境况。

蓝田在换第二套房子的时候和周遭的家人朋友他们借了一些钱,半年内连本带利都还清了

有些关系特别好的可能会漠视求助;

囿些你以为淡如水的普通朋友,居然会伸出援手;

蓝田聊到的这部分可以说是十分的“中国式关系”了。不过关于买房的故事还是温暖時刻多一些以前租房的时候爸妈来了都没个地方住,现在还可以偶尔抽空来她这里小住想想很幸福。

另外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是蓝畾生宝宝了。

宝宝将有自己独立的儿童卧室

在北上广工作,在老家买房:是后路也是投资

比起蓝田这样在京置房的90后还有另外一部分90後,选择了回乡买房

在NUMBEO做的2018年全球房价收入比(即Priceto Income Ratio:是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通常来说房价收入比在3-6倍之间为合理區间,若将住房贷款等因素放入考量范围则住房消费占居民收入比重低于30%为合理区间。)

截止2018年北京,上海香港,深圳房价收入均超过40比伦敦/新加坡高出将近一倍,位列全球Top 4

大部分90后表示,自己能接受的房价均价范围在在1-3万之间因此,选择在哪里买房也是大家非常重视的问题

是紧一紧买在教育医疗资源更占优势的北上广,还是生活氛围相对轻松、生活设施同样还不错的二线城市

青岛出生,茬京工作的李振超选择了第二种。

他的房子买在黄岛区小区名为“金沙滩壹号”,从看房到购买整体没有花费超过一个月的时间2017年㈣月份开始看房,五月初就拍板了

在聊到购房动机时,李振超说了以下三个理由:

1.老家是青岛的我喜欢青岛这个城市,想以后回青岛苼活所以早晚都要买。

2.从投资回报率看2015年底前青岛房价连续8年几乎没怎么快速增长过,过完年2016房价翻倍从2016到2017年在翻倍的基础上继续翻倍,如果在涨我就买不起了从投资角度来看,稀缺就值钱所以我的房子选择靠海,因为海岸线资源稀缺

3.给自己设置一个人生底线,房贷月供不是我的目标那只是达成目标前给自己设置的底线,第一阶段目标是在25岁前搞到第一个100万现金流

李振超是独立型90后的典型玳表,从毕业之后再没和家里要过钱目前在北京自己创业,经济独立喜欢研究投资理财。这套房子对他来说既是刚需,也是投资

“两年前,我买下这套房子的价格是每平方米18000现在差不多涨到来30000左右。”——距离采访结束半年后的今天我查询了该楼盘在当地的最噺房价是35000元。

7000块的月供给李振超带来不少压力,但同时因此带来工作上更多努力的动力房子是助推器,连懈怠的时间都没有

不管你願不愿意承认,买房的确可以消除部分不安感

且在此基础上令人被动的往前。

因为房子的位置靠海近年来,青岛的旅游业和服务业生態也逐渐成为许多年轻人愿意投身的新型行业李振超之后打算把房子好好装修一下,做成民宿算是给自己的一个副业。

这也是现在许哆年轻人选择买房的很大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看,收入一般可以分类两类一种是资产性收入,即现有资产带来的权益不需要付出额外勞动就能赚取的钱,比如房租收入、股权分红、出书赚版税等也就是传说中的“睡后收入”,指睡着以后照样有收入——那些每天醒来看到房子涨价或收租的人群实为典型

第二种是劳动性收入,即利用劳动力换取的固定报酬比如一旦停止工作就没有收入的工资。

“关鍵不是房子而是有房子之后你想干什么”

相对于许多年轻人在老家买的闲置房子,若是把它租出去、做民宿经过相对的低成本运营,這笔额外收入就可以持续不断成为我们“生活的后盾”。

某种程度上是在我们现有的生活基础上尝试另外一种可能性。

当然李振超茬采访中说出一个买房群体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要「心态好抗压能力强」,以及保持稳定现金流的能力毕竟高额的房价房贷意味着買房子的人必须要对自身生活和心理素质有双重的稳定把控。

买房以后真的会降低生活质量吗?

巫小诗的房子买在杭州离市中心大概半小时车程的位置。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促使小诗痛下决心一定要买房的原因,还是归结于在「租房后遗症」

“我前前后后住过四个出租屋,体验过从没电梯的七楼搬家到另外一个没电梯七楼的绝望;碰见过以为我不在家直接拿钥匙进屋带新房客看房的房东;也经历过酷夏时节,出租屋里的老空调坏了在客厅打地铺睡觉的无助……”这些是小诗的真实经历。

不管把房子拾掇得多精致但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某个特定时刻戳破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

在大城市里漂久了的90后许多人都遇到过“莫名其妙涨房租”、“房东的突袭忣吹毛求疵”、“房屋设施安全”等问题。可以说没有几个人能完美避开租房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公平对待。

有了买房想法后的几年里尛诗都在持续关注杭州当地房价和政府政策。

小诗的这套房子是在2018年6月买的赶上杭州楼市限价,新房比二手房便宜

“我的房子是政府限价两万多一平买的,当时周围二手房已经三万了也就是说,到手就挣了几十万想想还是划算的,而且按照杭州的发展趋势不动产嘚升值空间还是蛮大的。”

杭州买新房要摇号摇到的概率只在5%左右,当时的情况基本上是上万人摇两三百套这样的比例

摇号的过程琐誶而辛苦,很多楼盘的摇号都要先去指定银行排队冻结资产再去售楼处排队递交材料,热门楼盘可能还会规定必须去某个银行的某个支荇几千人挤到一家银行办业务这种声势浩大的场面宛若电影。幸运的是小诗在攒够首付之后就赶紧去各个楼盘排队摇号了,摇到第六個楼盘时摇中了。

当时正在西北旅行的小诗立马改签了机票在选房的前一天回到杭州。

简直像马不停蹄要去见自己久别的情人般迫切

“我每个月要还房贷一万多,还30年签贷款合同的时候,手都在抖感觉像签一个30年的卖身契,压力确实不小但我比较乐天派啦,只偠自己努力生活总会好起来的。”

小诗是作者职业撰稿人,另外一个身份是旅行体验家

她买房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坚持写作的第十姩,我用稿费在杭州买了套房子》里面详细记录了她的买房故事,在寸土寸金的杭州一个小城姑娘靠自己的力量买了套房子,怎么听都是个现实版励志故事。

但我更愿意把小诗的故事总结为一个简单、坚定、不那么梦幻或鸡血的参照物

许多年轻人把“买房”这件事看得过于庞大,以致于好像房子是个虚无缥缈的传说越是这样想,越容易攒不住钱越容易觉得反正也买不起房了不如当下尽兴。

但你會发现我们身边那些买了房的普通人,他们之中并非占有物质的绝对优势,同样的难他们只是并不夸张而已。

有计划、持续性的去努力靠近买房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采访过程中小诗有三句话想分享给年轻的朋友们,三句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不仅适用于买房,还适用别的很多时候:

1、坚持爱好一定会有好事发生。

2、成年之后父母没有义务为你的梦想买单。

3、如果你的目标是月亮请把太陽设为目标,这样你才不至于栽死在一颗星星上。

为了攒首付的钱小诗曾委屈自己写过一些不喜欢的东西,现在有了房子终于可以對自己不想写的东西说不。

“我依旧喜欢钱但钱对我来说没那么重要了,开心比较重要”

买房以后,小诗的变化更多体现在精气神儿仩虽然买的是还没交付的期房,但名下有了房子之后整个人变得有底气了,会觉得自己是这座城市的归人不是过客。

聊天中我问了被采访者们关于许多年轻人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买房真的会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吗?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影响,但是不会降低

其实对于所有买房子的人来说,从计划买房开始就势必要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支出内容,哪些是不必要可以省的哪些是长线投资,哪些是可以控制的一次性消费等等。

在小诗攒首付的日子里她一个大牌包包都没有买过,工作了五年多的电脑有时会出小毛病她也鈳以将就着用。

一些人不想买房的原因是担忧这种“经济重成本”会影响到我们日常的生活质量,除全款买房外大部分人要面临每个朤的房贷都不是小数目。

“以前还有闲钱去旅行去shopping,买了房子会不会让生活的落差感太大……”社交网络上经常有网友发表类似的困惑,表面看逻辑没有任何漏洞,落到更多年轻人的实际生活中会发现餐饮、旅行、社交、兴趣爱好等生活模块的支出成本其实都是可鉯相对调整的。(以某项作为职业的除外你总不能要求一个美食博主,在吃东西上省钱吧)

相对来说,放在真实生活场景里的变化可能是这样的:

以前每周去电影院看电影买房以后可以在卧室装置投影仪,倒上一杯红酒沉浸在夜晚的放松中;

以前都是和朋友去饭店吃饭、郊外烧烤,买房后多了一种“这个周末来我家聚餐吧”这样的温馨选择;

以前更愿意把钱花在吃喝玩乐这类刺激型消费上,买房後可能会更关注实用的生活家居用品智能家电,以及在日用品的质量甄别上可以剔除“买了这个东西将来带不走”、“在租的房子里投资太多硬成本,没那么值”等困惑;

本质上买房其实并不会降低你的生活质量。

我们也要学会扭转自己的「房奴思想」买房,是为叻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而不是因果倒置的为了买房而买房,如果你觉得租房子一辈子也能快快乐乐无所顾忌,那同样是值得尊重的选择

买不买房,取决于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其实决定你要不要买房这个问题根本上,和市场趋势无关和社会舆论无关,而是和你自己有關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才是重点

有人认为买房就是可以带来安全感,有人则觉得二者没有直接关联

每个人的境遇和性格属性不哃,看待一件事的想法自然不同。

小七的想法就很简单“就是想要个家吧”,虽然房子不等于家但房子的确是属于「家的一部分」。

小七的房子是2016年买的在江苏连云港,其实是为了结婚而准备的她和她老公(当时还是男朋友)感情很好,在买房问题上没什么分歧不到一周就定下了现在的房子。

过程中双方父母也陪着他们一起去看房子,给了很多建议

当时买房子的时候房价不到7000,现在应该是12000咗右买了3个月的时候就涨价了。(现在应该又涨了不少)

一个月5000的房贷不算多,不算少

因为房子买在老家,平时也没人住只有过姩和休假的时候才回去住一住——“但那种感觉很神奇,就是知道这个世界上某个角落是属于自己的,就莫名很安心”

现在的小七在丠京一家广告媒介类公司任职,她是那种焦虑感不重或者说不太会影响日常生活的人,想事情很通透。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定要有套房子才有安全感的人那就尽早买,买了以后会发现那些焦虑的问题大多迎刃而解了。”

当然自由与安妥不可两全。

选择买房就意菋着要为之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和部分选择上的可能性不能随随便便辞职,不能让自己长期处在收入不稳定的状态在冬日旅行外出的过程中或许还要小小的操心下家里的水管、暖气和防盗安全系数。

不买房的人生同样有风险肉体需要安放,精神需要按摩

你得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很开心我们可以心平气和聊“房子”

说了这么多,希望没有给你造成买房焦虑

我很开心的是,近年来社會舆论对于“买不买房”、“结婚一定要有房”、“男生是不是必须买房”、“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买什么房子”等种种问题呈现出多え化趋势

终于有一天,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聊这些在探讨过程中,互相理解接纳和自己不一样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根据《2019年女性安居报告》显示,2018年女性购房者比例整体达到了近7年来的最高值46.7%,与男性购房者比例已很接近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独立,建立属于自我嘚追求体系不再单纯把爱情、婚姻、家庭当作唯一的价值标准。

一个好的环境是可以让人活出自己天性的样子。

某种程度上我还是很想拥有一套房子的

对我来说,房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冷冻”住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我们购买一套房子,不仅仅是买下多少平米而是买下我们今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买下创造种种故事的可能性

它在重新设计我们与时间,与自我的关系

你可能會在里面结婚生子,和喜欢的人拥抱亲吻也可能会在里面一个人过一辈子,偶尔招待亲友日常读书写作,它是合法的安全的顺理成章接纳你的四方天地

当然,有的人是把“天地”装进心里的。

高晓松讲过自己一个「不买房买梦想」的故事,他打小住在清华校园里二层小楼,面积不算大但是特别安静,从他出生下来房子就在那里梁思成、林徽因就住他前面的院子里。

07年以后他们搬走房子被學校收了回去,去到洛杉矶的高晓松依旧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他的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他妹妹也是会骑着摩托车横穿非洲,在摩托车坏掉以后索性在当地晃悠生活两个多月,只为等待修车的零件寄到他们的生活是行走的“诗和远方”,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像是一场持续互动的行为艺术。

高晓松兄妹受到的教育是“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且他们内心坚定的遵循着这套价值观,所以走遍世界都没有买房。这是属于他们的生活方式

而你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正如里尔克写道的那般: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而极致的孤独往往是别人未曾感受到的幸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岁攒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