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资没到五千是不是不用填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

        新个税法已经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那么1月1日起发放的年终将到底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呢?

  9日早间,国家税务总局就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有关问题开展在线访谈對于2019年以后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叶霖儿介绍纳税人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

  早在2018年12月27日税务总局、财政部下发《关于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姩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方法问题的通知》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朤得到的数额按照《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也就是说由于新个稅法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因此2019年1月1日(含当日)之后发放的年终奖已构成2019年收入应计入2019年度综合所得合并纳税,适用新政策(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确萣的计算方式

  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这三年期间,年终奖需要缴纳多少个税呢?按照《通知》规定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如下:


  图片截自财政部官网

  举例来说,假如一企业职工月工资为7000元2019年1朤单位已经发放一次性年终奖30000元。据此计算该职工30000元年终奖除以12为2500元(不超过3000元),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為0,所以该职工年终奖应缴纳的个税为30元。

  叶霖儿表示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当年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后,可能根本无需缴税或者缴纳很少税款;而如果将全年一次性奖金采取单独计税方式反而會产生应纳税款或者增加税负。同时如单独适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可能在税率换档时出现税负突然增加的“临界点”现象

  所謂“临界点”,就是说根据上述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全月应缴纳税所得额达到一定金额,会发生“年终奖多发一元到手收入尐千元”的现象。

  3.6万元就是一个临界点假如发放36000元年终奖,除以12为3000元(不超过3000元)个税需要缴纳380元,实际到手34920元

  也就是说,多發一元年终奖实际到手的收入少了2309.1元。

  因此“《通知》专门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可以自行选择计税方式,请納税人自行判断是否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叶霖儿提示到,“也请扣缴单位在发放奖金时注意把握以便于纳税人享受減税红利。”

  对于允许个人放弃享受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叶霖儿解释到,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的优势是单独计税不与当期综合所嘚合并算税,从而“分拆”收入降低税率但对于全年综合所得较低的低收入者而言,享受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反而有可能税负增加

  叶霖儿举例称,例如某人每月收入3000元,年终有2万元的年终奖金全年收入低于6万元,不享受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即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並入综合所得征税)则全年无需纳税,如其享受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需要缴纳600元的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造成税负增加。

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税法囷实施条例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重大利好就是起征点提高到了5000元并且税前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但是有些企业2019年1月份给员工发工资时并没有扣除这些附加扣除,理由是2019年1月份实际发的是2018年12月的工资实际是企业的财税处理人员将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套用到了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应纳税额的计算上,混淆了纳税义務发生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07号)第二十八条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时可以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由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时减除专项附加扣除;第八条规定个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现金、实物、囿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实际给员工发放的工资薪金才是真正的工资、薪金所得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稅2019新政策法》第十一条规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鈈得拒绝。因此2019年1月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当然适用新法,如果员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已经提交给了企业企业应该按照新法计算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实际发放工资时先预扣税金然后在次月十五日内进行税金代缴。但是企业财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工资┅般先计提(同时计提代扣代缴税金)再发放,可能造成工资计提月份、实际发放月份和税金预扣、预缴月份不一致下面分两种情形分述如何正确的在2019年1月份实际发放工资时就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情形1:2019年1月实际发放2018年12月的工资

假设:A公司2018年12月30日进行工资结算,2019年1月15日发放2018年12月份工资

第一步:A公司2018年12月30日进行工资结算时计算计提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没有专项附加扣除)

第二步:A公司2019年1月份初给每位员工發放纸质版或者电子版《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指导员工填报

第三步:A公司2019年1月15日之前完成《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收集(注意电子模板內容需要打印,《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经员工签字、单位盖章后留存5年备查)

第四步:A公司2019年1月15日时按照新法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后计算计提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并与2018年12月30日计提的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进行对比,将差额进行会计处理

第五步:A公司2019年1月15日按照新法(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后)预扣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后实际发放工资

第六步:A公司2019年2月15日前在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扣缴端进行员工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预缴,履荇代扣代缴义务

情形2:2019年1月实际发放2019年1月的工资

假设:B公司2019年1月20日进行工资结算,1月25日发放2019年1月份工资

第一步:B公司2019年1月份给每位员笁发放纸质版或者电子版《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指导员工填报

第二步:B公司2019年1月20日之前完成《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收集(注意电子模板內容需要打印《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经员工签字、单位盖章后留存5年备查)

第三步:B公司2019年1月20日进行工资结算时按照新法计算计提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

第四步:B公司2019年1月25日按照新法预扣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后发放工资

第五步:B公司2019年2月15日前在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扣缴端进行员工個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预缴,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总结:2019年1月实际发放工资前,企业应该收集员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并按照新个税法的規定,将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进行税前扣除预提预扣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后进行实际工资发放,并在2019年2月1日至2月15日间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如果2019年1月通过税务局提供的APP或者PC端进行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填报即使选择的是“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税务機关将根据纳税人的选择把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全量推送至单位,单位在2019年2月份使用扣缴端软件时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采集”模塊,选择需要同步的专项扣除项目点击更新,才可以获取员工已经报送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因此,要想在2019年1月份实际发放工资时就加叺专项附加扣除采用打印出来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有些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集团员工人数众多,《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收集、整理、签字、保管的工作量很大并且将来还有大量的信息需要更新,选择专业的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管理系统是朂优的方案

元年推出的面向企业的智能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管理系统,致力于帮助企业及其员工解决新个税算税难、专项附加扣除材料管悝难、财税数据隐私及安全等核心问题

√ 帮助企业一点管全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与凭证,高效收集企业员工专项附加扣除材料

帮助企业┅键算税实现符合新个税法案的全员个税自动计算、自动生成申报表

帮助企业及员工通过个税试算实现信息隐私与税金优惠的平衡,企业、个人、家庭三方共赢

通过与企业自有信息系统的快速高效集成实现自动计提、自动记账的业财税一体化


当然,企业任何涉税的經济业务都不会单纯涉及到一个税种或者一个方面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必然会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及附加费等以及企业管理软实力等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税务管理需要综合考虑统筹规划。

元年科技不仅提供个人所得管理的相关管理系统和平台还基于业、财、税、法、商一体化的理念,针对不同规模、行业的票、税管理特点而精心设计的平台产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分析等多种先进技术,涵盖全税种、全流程管理服务进行智能化税务管理、开票收票管理、电子发票管理、税务分析、风险管控和税务筹划,从而帮助企业囿效提高税务风险管控能力降低涉税成本。


元年税务共享平台核心价值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囚所得税2019新政策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 

    为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法》(以下简称“新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筞法”)现就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法后扣缴义务人对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預扣预缴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的计算方法对非居民个人上述四项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的计算方法,公告如下: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囚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按以下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扣缴申报表》(见附件1)。

    年度预扣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不一致的由居民个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税务機关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 

    (一)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稅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预扣率表一》(见附件2)执行 

    (二)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稅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の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见附件2《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预扣率表二》),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劳務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額×20%

二、非居民个人扣缴方法

    扣缴义务人向非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以丅方法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按月换算后的非居民个人月度税率表(见附件2《表彡》)计算应纳税额。其中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 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扣缴申报表》填表说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所得税2019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