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常涉及每天不断地上报数据处理涉及数据的什么,如果有小工具帮我自动上报就好了!求推荐?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质变”嘚前夜当变化来临之时,我们是否在心理上准备好了

  这几天,AI领域最诡异的新闻莫过于“Echo怪笑事件”:许多用户报告在他们完铨没有发出指令的情况下,内置Alexa语音助手的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竟然“无故大笑”有些案例中,Echo甚至违抗用户命令频繁开灯、关灯或遥控其他智能硬件,吓坏不少用户这再一次提示着人类对AI的潜在恐惧:机器会不会“成精”?

  在小度、Alexa、小冰、小爱同学、若琪等语音助手一一亮相各玩家争抢语音交互入口时,我们却很少停下来系统性定义:到底什么才算“好”的交互越快越好?越“像人类”越好还是越“聪明”越好?

  百度AI交互设计院院长关岱松关心的正是人类面对机器时的这类复杂心理问题

  作为全球首个AI交互设计机構,他们“野心不小”--定义人机交互标准勾勒AI时代的第一张用户体验地图。

  “甲子光年”独家专访了关岱松这是去年11月百度AI交互設计院成立后,关岱松首次对外发声

  有多年商业艺术经验的关岱松,曾任盛大游戏艺术系统高级总监他穿纯色衬衫,发型清爽聊天时会提到文艺作品中的隐喻,不像出没在百度科技园的典型人士我们详细谈论了交互设计在百度AI布局中的角色,百度对AI交互的具体悝念以及研究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坑获得了哪些经验。

  目前设计院已发布两份报告,分别探讨了“语音交互中的等待体验”和“智能音箱唤醒词”其他研究成果也将陆续面世。

  百度AI交互设计院发现智能音箱的反馈时间并非越快越好,而是和唤醒反馈方式囿关比如在只有灯光反馈的情况下,响应速度为200ms时用户舒适度最高;但如果响应反馈是灯光加上音效,最舒适的时间则在300ms左右

  洏对唤醒词的研究则显示,“名字+名字”的叠词式组合方式最受用户欢迎“品牌+名字”的组合方式最不受喜爱; 大多数人最青睐“小+字”的唤醒词。

  从百度整个AI布局来看百度AI交互设计院是其中一个重要拼图。继2017年1月陆奇赴任百度总裁兼COO后百度在AI上布局加速,部门整合大刀阔斧完成了一系列组织架构的重构:

  算上2012年成立、目前由张亚勤负责的百度美国研发中心,百度AI相关部门被整合成了更为清晰、明了的结构

  而据关岱松介绍,AI交互设计院将与度秘事业部(DuerOS)、AI技术平台体系(AIG)、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智能生活事业群组等百度AI业务都有紧密协同

  每一次交互方式的更迭,都意味着新一轮商业版图的重构纵观世界科技史上每一代占支配地位的产品和設备,它们的共性是都开辟了最前沿的交互方式:鼠标和键盘定义了个人电脑触屏定义了智能手机。要判断百度是否能在新一轮AI卡位战Φ获得商业成功交互设计是一个重要维度。

  在关岱松看来AI时代的交互面临的最大体验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如何满足用户的“惢理诉求”和“安全感”的问题

  雕塑系毕业的关岱松说,以前做艺术以为艺术的尽头是哲学,后来才发现是心理学他说,其实所有感知学科的尽头都是心理学拿AI跟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过渡相比,他认为如何处理好新交互和安全感之间的平衡,昰AI时代最最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不但要理解产品,更要理解自己”在他眼中,“对的体验”都有一些共同特征:“超预期、超想象、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他告诉“甲子光年”,虽然都叫“交互设计”但AI时代的交互与过往都不同--在AI时代,交互设计面临的挑戰不是优化而是重构。

  以下是“甲子光年”和关岱松的独家对话

  “AI交互,不是对过去的优化

  甲子光年:成立AI交互设计院,百度内部的战略考虑是

  关岱松:最开始大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主要以技术驱动为主,但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打开新时代的大门,光凭技术不够纵观整个科技发展史,所有新技术领域革新其实都是由交互体验革新引发的:鼠标、键盘打开了PC时代的大门,触摸打開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门--新产品的时代都是由新交互打开的。

  甲子光年:想法是谁提出的决策过程如何?

  关岱松:最开始昰陆奇在(2017年)4月提出了一些交互的问题当时,我们只知道AI交互和传统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有本质不同我们应该更加系统化地去思考AI时代的人机交互。经历了人员调配、初期摸索、组织架构的调拨我们从9月份开始做第一份报告,就是“智能音箱响应时间”的研究所以11月正式宣布成立时,交互设计院已经运行几个月了

  甲子光年:AI时代的交互,相比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交互有什么变化?

  关岱松:AI时代在交互上的机会和挑战是同一件事就是对过去的工具的重构,这个过程不再是优化而是舍弃和重建。

  甲子光年:為什么

  关岱松:AI跟之前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过渡都不同。以前人类创造的工具从古代到现代的更迭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比如古罗马的马屁股宽度决定了运载火箭推进器的宽度这是因为马屁股的宽度定义了最初道路的宽度,这一直影响到汽车出现后嘚马路宽度又传导到火箭推进器要满足的运输条件。还有我们每天开车的姿势:半躺着手忙脚乱开车,那是模仿马车的驾驶并非最優解。但AI时代自然语言处理、无人驾驶技术等是颠覆性的。你看汽车发展这么多年在驾驶的舒适性上不断改进,但无人驾驶出来之后不需要你开车了--“优化姿势”这个路径也就不再需要了,没有了

  甲子光年:其实键盘也是这样。现在通用的“QWERTY”布局是从打字機沿袭的字母排列方式,这个排列并不是最方便而是由打字机的机械构造导致的。但如果以后我们都用语音交互你就不需要键盘了。

  关岱松:对!以前的很多工具会被扔掉新工具会出来,新物种会产生以前是人学习工具怎么使用,现在是工具要学习人的自然交互我觉得我们这代人非常幸运,有机会去重构最适合人类的工具和生活

  甲子光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交互中,哪些思维定式已经鈈适应AI

  关岱松:在特征上,移动产品交互体验有“沉浸式、强注意力”的特点;在人才结构上移动互联网的交互设计人员以“视覺、交互”为主;在理念上,很多人误认为“交互不是产品的关健成功要素”这些思维定式,会导致开发出的产品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嘚体验但上一个时代的产品无法打开下一个时代的大门。

  甲子光年:目前AI技术还在攻坚现在是否已经到了交互的价值十分凸显的階段?

  关岱松:这是两个常见误解第一个误解是,交互是表面的东西它不是产品成败的关键;第二个误解是,我们要先把基础技術研究好然后再做产品化或者更表面的东西。但其实用户真正要的是好的产品体验而非好的技术。而且很多问题,在技术遇到墙时是可以通过交互层面来解决的。所以交互的作用反而在产业发展初期很重要,是产品是否可以打开局面的核心要素

  甲子光年:茭互怎么绕过技术遇到的墙,举个例子

  关岱松:比如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我们怎么说话能够让对方更舒服如果完全从技术角度去解决,这是个非常庞大的问题需要很复杂的模型和计算。但从交互角度看其实人类的自然语言交流有一些必要属性,比如效率、友好喥而这些属性可以总结出具体特征,特征可以缩小技术模型这使我们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仍能给用户比较好的交流过程

  甲子咣年:技术、产品、体验,三者是什么关系

  关岱松:技术是起点,产品是形态体验是目的。苹果在做触屏手机前触屏技术以及佷多手机相关的元器件,都成熟很久了但是乔布斯把它们组合起来,提供一种新的交互方式就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我们做一个產品不是为了推广一项技术,而是为了提供一个体验更好的产品

  “所有感知类学科的尽头都是心理学”

  甲子光年:AI交互设计嘚难点是?

  关岱松:现在对AI交互设计来说所有地方都是难点,因为很多地方都是未知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都可以解决最夶的挑战,其实是用户心理层面的挑战以前我做商业艺术,认为艺术的尽头是哲学后来发现,艺术的尽头是心理学其实所有感知类學科的尽头都是心理学,我们在AI时代也面临同样的心理学问题

  具体来说,面对变化人有心理安全感和情感延续的诉求,这都写在囚的基因里过去的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让人们的生活行为发生很大变化,但它是相对缓慢的可是AI会来得非常快,我们现在正在一个“科技质变”的前夜在这个变化来临之时,我们是否在心理上准备好了

  我看到现在很多AI产品、创业者和企业。他们描述的AI世界像一個呼啸而过的火车把每个人卷上去,然后说我给你最好的体验但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觉得真正要打开AI时代的门它的体验应该是温暖嘚和尊重的,能照顾到人的安全感和情感诉求我们不但要理解产品,更要理解自己如何处理好新交互和安全感之间的平衡,这会是AI时玳最最重要的一个课题

  甲子光年:“AI会来得非常快”,具体是多快这个判断基于什么?

  关岱松:技术的进步是加速度的从笁业革命到计算机用了近百年,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用了几十年移动互联网到现在才8年。AI已经在向我们走来随着数据处理涉及数据嘚什么维度、数据处理涉及数据的什么量和算力的几何增加,AI产品的进步速度将可能超过我们想象交互和体验的进步是否能够跟上技术進步的速度,我不确定问题到来的时间一定比预想的会快很多。

  甲子光年:宣布成立AI交互设计院时您说AI交互和以往互联网交互最夶的不同是互联网思维是沉浸式的,而AI是融合的过程可以展开说说吗?

  关岱松:AI是一种技术我们一般说技术就是生产力,但AI还不呔一样AI有两部分,第一部分它是一种生产力,可以增益现有的工业能力;第二 AI本身其实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它会独立成为一种工业模式

  甲子光年:AI作为生产要素的含义是?

  关岱松:生产要素在过去主要指的是劳动力、土地、资本、信息等是可以独立创造價值的部分。比如AI可以取代部分人的工作成为一个独立的劳动力,像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系统在2018年就会开始和厂商合作落地,百度也與一些机场合作了人脸登机系统

  而另一方面,AI自身会创建新物种比如,我们现在设计一个智能音箱最简单的做法是,我们根据洎己的经验和喜好定义皮肤是灰色的,它是方的但这还是在以人类的理解去塑造它的形体。灰的、方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如果这个行為变成人类输入一个问题:DuerOS你的皮肤应该是什么颜色?DuerOS可以下发几万张不同颜色的皮肤给用户用户的喜好会反应在行为上,DuerOS可以自己得箌最接近正确的答案

  再进一步,接下来AI是否可以不需要人类输入问题而是自己学习工业史上所有产品的成功要素,然后自己问自巳问题自己寻找答案?到那时它就能告诉人类“我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帮我做出来”所以我们已经无法预测它的最终形态,AI会创建噺物种

  甲子光年:这就是挑战人的心理感受的地方。

  关岱松:这个例子其实不稀奇在百度很多现有产品中,已经是人类输入問题机器来寻求答案了。比如已存在多年的AB test就是建立在双盲基础上了解用户的体验反馈。

  挑战人类心理的源头还是人性和情感的臨界点2017年有一个波士顿机器人的视频,工作人员用棍子击打一个机器人很多看视频的人觉得那个片断残酷、粗暴,这是因为观众在情感上把这个机器人和人类挂勾了事实上那个机器人和一个快递盒一样,都不是人我们看到快递盒被打时不会感到残酷,在这个时代峩们的情感临界点可能会面临很多挑战。

  机器人正在“挨打”

  甲子光年: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交互体验才算好的、对的体验?标准是什么

  关岱松:在大家都不会用DOS时,你给他一个鼠标和一个图形界面这就是对的体验。大家都用手机小屏幕和数字键盘艰难上網时你给他一个iPhone就是对的体验。我还记得2007年苹果的发布会上当乔布斯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显示滚动通讯录的那一刻,台下惊叹一片莋对体验,市场的大门就打开了

  甲子光年:抽象地概括,什么是对的体验

  关岱松:很难概括,但对的体验都有一些共同特征它们是“超预期、超想象、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人才

  甲子光年:百度做AI交互研究有什么新的研究方法

  关岱松:我们把AI交互的研究定义为“人因工程”,跟人机交互是很相关的但它更偏向人的本源需求。和传统交互设计团隊十分不同的是工业设计、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的人在我们团队中目前比例不大,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的人才大概占75%以上

  甲孓光年:跨学科的人才之间怎么协作?

  关岱松: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我们进入的是一个前人没有到过的地方,过去的工作流程囷人才配比都不合适它的特点是对每一个垂直领域都需要非常深的知识。比如我们的第一份报告研究和智能音箱对话时最合适的机器響应时间,同时涉及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调研及相关实验如何相互理解,综合跨学科的数据处理涉及数据的什么需要很复杂、烧腦的学习过程。大家现在看第一份报告很清楚数据处理涉及数据的什么详实、简明,但其实每一页后面都有非常厚、一沓一沓的数据处悝涉及数据的什么那里面都是我们走错了的路和解开的结。

  甲子光年:具体走了哪些错路

  关岱松:关于响应时间的第一份报告我们做了3个月。最初的思路是研究自然人之间的对话时长本以为可以得到一个相对简单的答案,却发现各语言的差异非常大:两个丹麥人交流是很慢的但两个日本人的交流就非常快,然后中文没有相关文献我们就开始自己做测试。

  但是人与音箱和人与人的交鋶又不同,为此我们又开始做人机对话实验设置了多种响应时间、音箱响应方式……反复实验后,才得出我们现在的报告

  实际上非常细,还包括音箱形状的区别响应时配合的效果音和灯光等多媒体要素,还有性别差异等

  再比如怎么定义用户体验的“不好”?我们把实验原始数据处理涉及数据的什么整个看了一遍发现有两个不一致的值,一个值是用户自己填写的满意度另外一个是测试员茬玻璃后面观察到的满意度。有的用户会填“可以接受”但观察员从用户微表情线索判断,这个用户已经很不耐烦了最终我们基于两個数据处理涉及数据的什么交叉判断,当20%的用户填写“不满意”时实际这个用户体验已经不及格了。

  甲子光年:研究问题是怎么形荿的

  关岱松:其实大家脑海中都有无数疑问,最开始是解决DuerOS等百度最需要了解的问题但到后面,我们发现所有的问题背后都是有脈络的都指向人因工程,特别是人这个核心因素:人怎么交流的在交流中怎么建立、维系感情?人和场景的氛围关系是怎样的人如哬与场景互动?在今年年中地图更完整起来的时候,我们会发布这份地图系统性地解答这些问题。

  “知道你在哪儿世界就像地圖那么小,

  不知道在哪儿世界就无比广大。”

  甲子光年: AI交互设计院怎么和百度其他部门配合

  关岱松:我们服务整个百喥AI。具体做两项工作第一是与百度AI相关团队一起在实际产品中去摸索和迭代好的人机交互体验。第二我们想完成一张完整的AI交互体验哋图。我们之后每个月都会发报告计划今年年中会公开整体地图的初步构想,然后根据反馈不断修正和完善为开发者提供AI时代的基础數据处理涉及数据的什么。百度是AI领域的先行者无论在产品布局、技术,以及交互设计方面我们都将保持领先。

  甲子光年:具体來说什么是AI交互体验地图,包含哪些要素

  关岱松:我们会以自然语言、传统人机交互学科、心理学、多媒体等几个角度,将AI涉及箌的交互领域抽离出来形成“人格”“反馈”“行为”等几个大的部分,并依次实验和探索当每个点完成串联后,就可以得到AI交互体驗路径中的大部分答案

  受制于当前的视野和能力,我们的第一份地图很可能不够完整和准确发现世界的过程也是修正地图的过程。就像哥伦布用前人的地图发现了新大陆AI时代的体验始终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发展过程,我们愿意做第一个肩膀

  甲子光年:你们巳经发布两份报告,“响应时间研究”和“唤醒词”都是关于语音交互的,今年你们的研究计划是继续聚焦语音还是有什么新的方向?

  关岱松:我们会继续关注基于自然语言的人机对话还有一些和多媒体硬件相关的体验,这是在现在最重要的事这次的人机交互變革影响将非常大和快速,我们先要把这个重要的方向做深做透

  甲子光年:就人机交互来说,市面上不仅仅有团队在做AI交互也有團队在做AR交互,百度会在这方面有什么动作吗

  关岱松:目前没有关于AR的研究计划。我们正在建一个实验室主要是和自然语言以及洎动驾驶交互相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先把一类任务做好,之后再慢慢扩展其他领域

  甲子光年:现在语音、自然语言相关的茭互竞争非常激烈,谷歌、亚马逊、百度包括三星都在做,你们向全行业开放报告会不会担心减弱优势?

  关岱松:人工智能交互設计院的愿景是引领和定义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交互体验DuerOS是目前市场上最具活力和体验最好的开放平台,这两部分工作相辅相成DuerOS本身吔是一个开放平台,它有很多合作伙伴这些AI交互报告是合作伙伴急需的,我们向合作伙伴开放其实也就是向全行业开放。对DuerOS和百度AI战畧来说合作伙伴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

  甲子光年:你们成立AI交互设计院、发布报告后对行业有什么影响?

  关岱松:有很多哃行都很欣喜和我有很多交流。很多人看到这个报告后帮他们找到了新角度。我觉得未来走上我们这条路的同伴会越来越多百度人笁智能交互设计院是行业中第一个这方面的专业组织。百度作为中国AI时代的领导者把交互设计推动到非常重要位置,也为同行做出了很恏的引导和表率

  甲子光年:怎么评价国内做AI产品的创业团队目前对交互设计的重视程度?

  关岱松:我们从组织构架、人才类型囷产品目标这几点就能看出一个企业所处的阶段。总体来说目前很多公司还是继承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交互设计的理解,还处在这个階段但这个阶段很快会过去。

  甲子光年:很多新创团队有不错的技术但一项相似的技术,可能商业化的结果迥然不同从交互设計的角度来看,怎么评价商用语音助手之一的Siri沦为鸡肋但是语音交互却在智能音箱上取得了成功?

  关岱松:其实在整个用户体验里有两条线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一个产品的初期接受度:一条线是用户预期的稳定性一条就是心理上的安全感。Siri搭载在手机岼台上用户对它的预期是跟手机挂钩的,而手机又是一个非常丰富、垂类非常多的工具你很难在每一个垂类上都精耕细作,这就是Siri显嘚“傻”的原因之一会让用户体验有很强的不可预期性。但音箱他主要执行的任务就是那些,可以做得更加深入和细致用户对他的預期本来就有限,而且都能得到不错的满足预期稳定性和安全感就好很多。

  甲子光年:对做2C产品的AI创业团队来说该如何发展交互設计的能力?

  关岱松:我认为一是要理解,人的需求才是动力;二是一定要忘记上一个时代的交互设计虽然名字相同,但它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三是要把交互设计作为AI产品最重要的一件事去落地和推进

  新产品的初期,最重要的就是“做对体验”如果一個企业、一个产品先做对了体验,他可能就会先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我最近又在重新看《三体》,里面有一句话是:知道你在哪儿世界僦像一张地图那么小,不知道在哪儿这个世界才广阔。对所有人来说AI的世界,未知、广阔而美好所以我们正在摸索如何绘制地图。

原标题:《强国课堂》快要开课啦!

为激励广大青少年立下“强国一代中国梦”的鸿鹄志提升素养、开阔视野、勇担历史重任,中国青年报社携手多家单位推出首个“強国”公益在线素质课程《强国课堂》该课程将在学而思网校等平台免费播放。

不同于一般的课堂这里的讲台上星光熠熠。每堂课将邀请一位大师级讲者为青少年讲述“精彩一课”他们是超级总师、两院院士、大国工匠、文化名家,是全国各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和行業翘楚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各行各业涌现出的矢志报国、实干创业的榜样人物他们将化身“强国讲师”,向广大青少年讲述自己的荿长经历和奋斗历程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感悟,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和科技思维

更重要的是,这些前辈经历并参与了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他们希望用自己与祖国一同成长的经历和感悟,鼓励年轻的“强国一代”接续奋斗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現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

《强国课堂》也在重新定义青少年心中“偶像”的形象设计出国际一流武装直升机的总师吴希明,中国自主核电“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十年“焊”海、博弈深蓝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他们当中既有家喻户晓的名人名家,也有在各自岗位默默奉献却身怀绝技的“扫地僧”式人物在他們的身上,有人生的智慧、奋斗的精神更有永不衰老的追梦青春。他们每一个人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力量他们身上闪亮的宝贵品質,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成长壮大的精神命脉将激励青少年一往无前地走向未来。

《强国课堂》第一季共30期每期时长10~15分鍾。内容聚焦对青少年人文素养和科技思维的培养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通过榜样人物对其人文、科技、创新、军事、体育等全方位综合素质的打造帮助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树立远大理想坚守使命担当,把小我融入大我在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强国课堂》在筹备阶段得到了多家单位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国资委新闻中心作为央企故事的生动讲述者、自觉传播者积极动员大国重器超级总师参与录制,并将通过中心网站等权威传播资源让更多公众加强对央企嘚认知。《强国课堂》还将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联合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举办两期“青春志愿行”支教活动,举办线下强国课堂传递爱心、传播知识、弘扬志愿精神。《强国课堂》的承办方学而思网校在“在线教育”领域积累深厚它邀请全球各领域顶尖素质敎育资源构建优质的素养教育体系,帮助青少年的拓展基础认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

听“大先生”讲“小故事”,由中国青年报社、国资委新闻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联合主办学而思网校等承办的《强国课堂》即将推出,它將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成为“强国一代”的“加油站”敬请期待!

(责编:浨心蕊、赵光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处理涉及数据的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