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北洋军民国武器装备备怎么样

  开宗明义我写的是军阀,洏且是民国的军阀

中国人在认识一件事物前喜欢先定性。就说咱小时候吧咱是怎么看明白一部电影的?不是首先分清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吗?分清了这点咱就能据此判断哪些事儿是好事儿,哪些事儿是坏事儿——简单说好人做的一定是好事,坏人做的一定是坏倳当然,咱长大成熟后就明白了这个社会复杂得很,好人和坏人哪有那么容易区分好事和坏事哪有那么容易区分?于是为了解决這个麻烦,我们又引入了一个概念——立场有了立场,事情就有了判断的凭据总之,这事如果对这个立场上的人不利那就是坏事儿,如果对这个立场上的人有利那就是好事儿。

引申开来中国数千年的史书其实就是那么写的。只是呢我们的封建统治者们喜欢玩点障眼法,比如说他们的史书明明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写的,但是他们偏偏要将自己的立场强加在人民身上,好像统治者的立场就是人囻的立场统治者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劳动人民怎么会跟人民有一样的立场呢?所以说史书嘛,都是有政治立场的——尽管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试图淡化这种政治立场试图将史书上所写的东西所评判的东西当成普世真理,但是我们都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看评判就是不同的,尤其历史这个东西哪有所谓普世真理可言?

当然民国军阀这段曆史也无法免俗。民国和军阀大概是中国历史上脸谱化现象最严重的两个概念了——民国是什么民国那是劳苦大众生活得水深火热,被各种反动政府残酷剥削压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旧社会!最近流行拍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宅门戏大家也想必注意到了,这种戏的背景一般选在民国为啥呢?不就是因为民国的传统色调跟这种戏比较合拍嘛!总而言之民国在咱的印象里,不是什么好时代两个字概括——阴暗。军阀是什么电影里常见的形象,大抵是穿着一身人模狗样的旧式督军服头顶高帽,脚踏军靴腰里别着军刀,嘴上留着八字須言辞粗鄙,气焰嚣张巧取豪夺,不可一世当然,这个形象同样也是相当不咋的于是,当民国和军阀这两个概念合在一块儿大镓想,那是什么概念那就是敲骨吸髓的魔鬼啊!

民国军阀为啥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呢?还是两个字——立场历史这玩意,站在不同的角喥看那就是不同的景致。民国军阀这段历史事过境迁这么多年也没必要非得苦大仇深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来看,同志们现在不是鉯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了!我选的立场是,一个事外人的角度由于民国军阀是政治场上混饭吃的人,所以我的评判标准分为两部分一昰咱日常生活评价人或事的标准——原因是,政客他也是人啊;二是属于政客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特评判逻辑——原因是政客毕竟不是一般人啊。

所以说呢大家读的我写的民国军阀,是与以往的感觉完全不同的民国军阀总之不会是那种看着很近实际很远的感觉,我会将怹们的特质原原本本清清楚楚给大家展示在面前我会让大家知道,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生活在怎样的一个江湖,他们如何在这个江湖里打滚

然后咱谈谈民国军阀都哪些人。民国军阀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是有能力争夺中央权柄的军阀。典型的北洋军阀(袁世凯迉后分为直系、皖系和奉系三个派系),国民党新军阀(蒋系、冯系、晋系、新桂系);二是在地方上小打小闹的军阀最典型的,自然昰西南军阀而本书所写的民国军阀,当然就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军阀——北洋军阀国民党新军阀以及西南军阀。

  既然我们谈的是民國军阀我们当然就得对民国这个时代作一下简单梳理。

狭义上的民国是从1912年清帝逊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38年时间尽管时间短暫,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乱世因为其集合了中国历史其余乱世的所有基本元素,甚至有些元素还是其他乱世没有的具体哪些我们文中会聊。一共才38年时间的民国事儿倒是不少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北洋军阀时代()这个时代以辛亥革命为序幕,以北伐战争为落幕顾名思义,北洋军阀时代指的就是北洋军阀主导的时代。

二、国民政府时代()这个时代以北伐战争为序幕,以抗日战争为落幕当然,这是国民党主导的时代

三、抗日战争时期(),这就不用解释了

四、国共第二次内战时期(),这就哽不用解释了

因此我们介绍的第一个主角儿北洋军阀就得从北洋时代开始。

既是说到北洋时代首当其冲需要说的当然是主导这个时代嘚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的老头子是袁世凯作为这个政治集团的创始者,在民国早期袁世凯堪称中国政坛上执牛耳的人物,与另一个主角国民党中的孙中山一道并称绝代双娇只是后世对二人评价迥异,袁世凯是绝对的丑角而孙中山则变成了一个神圣的符号。老袁虽然掀起了不小的风浪也做了一段时间的老大,甚至还当了几天皇帝但是此人终究是历史的匆匆过客,皇帝没当几天就一命呜呼了留下叻一地鸡毛(貌似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中国足球,但是当时的民国也基本就是这个感觉)

老袁走后,他的几个大腕级手下当然也是个个謀求曝光抢当头号男主角,试图成为乱世之中的救世主

这些人中一开始扑腾得最欢风头最劲的当属皖系老大段祺瑞,但是日中则昃朤盈则亏,老段的皖系也是北洋中最早失去竞争力的老段自己性情刚猛,连自己的手下也不找个踏踏实实互补一点儿的头号心腹徐树錚跟老段的性格一模一样,眼高于顶谁都瞧不上,但就是练兵打仗不靠谱让老段经营多年花钱无数的军队打了水漂,跟吴佩孚交战居嘫一触即溃急得老段差点没自杀。自此段氏元气大伤基本丧失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比较窝囊的是当代著名笑星年年都上春晚,号称茬相声界我演戏演得最好演员里我导演导得最好,导演中我编剧编得最棒玩的就是综合实力的冯巩的曾祖父冯国璋。此人为直系初期嘚首脑在北洋三杰中被称为狗(老段是虎,还有一个在政治上飘忽不定的王士珍是龙)为什么说他窝囊呢?因为他的地盘主要是长江鋶域但是做了几年民国大总统还是在段祺瑞的地盘,在别人地盘想充老大当然日子不会太顺溜如果说段祺瑞是鹰派,那么冯国璋就是鴿派窝囊的是,老冯迁就的是当时实力远不如北洋的孙中山结果让北洋颜面扫地。到后来甚至同属直系的曹锟都觉得冯国璋谦让得過了,跟着段祺瑞去混了另外,冯国璋是北洋要人中最早追随老主子的在民国舞台上也属昙花一现。

北洋军阀中存活时间最长的还属張作霖的奉系二代掌门——其长子小六子张学良居然成为了世纪老人。奉系一度控制了北京不过那时北洋军阀已经走下坡路了。张学良易帜保留了东北军但是“西安事变”后张公子被蒋介石软禁,缺乏二号人物的东北军也就基本解散了张作霖死得很壮烈,可以说他昰为了自身利益也可以说是为国捐躯,但总之他没有低头不像其子张学良一听说关东军发动兵变就吓得赶紧把东北给弃了。不管怎么說老张是因为没有答应日本人的条件,才最终被关东军炸死可怜的是,儿子没有能为老子报仇反而畏敌如虎,这估计也让老张死不瞑目

最有戏剧效果的是曹二傻子曹锟,别人在袁大头面前至少还能维持一定的尊严唯有他见了老头子就觉得自己是个奴才,老头子训話从来连个屁都不敢放的但是哪个爷爷不是从孙子当起的,爷爷死了孙子就要变成爷爷!所以,当爷爷一直是曹锟的梦想他想当总統都想疯了。好歹国家元首啊曹家祖坟上得烧多粗的香才能有这一天,光宗耀祖谁不想?老头子能当皇帝老子还不能弄个总统干干?结果就出了民国历史上最找乐子的丑闻——贿选曹锟终究只是个奴才命,所以就算机关用尽最终也难偿夙愿他的下场就是被手下冯玊祥扣押,然后退出江湖不问世事。

其实不管是早期的皖系还是晚期的奉系,都有日本人当靠山都是硬茬子,之所以直系还能在强敵面前屡屡威风主要还得归功于北洋军阀中最擅长打仗的吴佩孚。吴佩孚一生有三不“不举外债、不住租界、不积私财”。是条好汉也是我最佩服的人物,但是子玉不通权变性情强拗,终未成一桶糨糊不过吴佩孚再强,也是个二当家功高震主了,难免事有不谐因而直系一直都吵吵闹闹,不成体统甚至一度有保曹、洛吴、津王(王承斌)三派相争,这还不包括长江流域那几个墙头草闹到后來曹锟的傻弟弟曹锐居然想要借张作霖的手干掉吴佩孚,幸亏曹锟在大事上还算有拿捏

当然了,直系中跟吴佩孚不对付的不光是曹锐朂著名不对付的是冯玉祥。这个人很牛啊牛到什么地步呢?民国时期的三大主流政治集团中他都混过翻脸比翻书还快,堪称投机到家嘚人物但是史书居然对他评价还不低,这主要还是他最后想明白了找准了靠山,而且颇有民族气节冯玉祥在民国堪称是经历最丰富、思想最开放、路子最活泛的人物。

当然到了接近北伐之时,直系又出了个孙传芳但是此人出道太晚,资历不够一生功业犹如昙花┅现,他的名字很不幸就跟北洋时代的结束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充其量他在北洋系中也只能算得一个重要的过渡角色。

这就是北洋系的概况闹得最欢死得最快的段皖;做总统做得憋屈,谈和谈得窝囊的冯直;发迹一隅历时最长的张奉;风光一时,内讧不断的曹直最终北洋诸系就在自己内院打打杀杀、乱乱哄哄中被国民党北伐赶下了台。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中国大势,总是分久必合中国历史仩的乱世都是军阀混战,但是没有一个军阀能够长远由乱而治总是历史的潮流。可惜的是打败北洋军的国民党也没有能够达到治的效果,他扮演了中国近代史中的过渡角色最终为共产党做了嫁衣。

北洋军阀的灭亡是因为两点:一是因为袁世凯死后派系分裂内讧不断;二是直接用行动让他们灭亡的国民党。

国民党的第一代男主角当然是孙中山孙公,国民党尊称其为国父共产党尊其为革命的先行者,能够得到两股可以说势同水火的政治力量的同时认同这本身就说明孙公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当然政治人物的了不得和普通人的了不嘚,显然不是一码子事儿历史上哪个温良恭俭让的政治人物会被冠以“了不得”的称谓?倒是如明朝建文帝朱允炆这样强调仁德孝悌的囚物被我们屡屡斥为脑残为啥?因为政客就是政客政客自有其独特的评判标准,说一个政客了不得是说他在这个评价体系里了不得,孙公作为一个标准意义上的政客当然也是如此。

在孙公逝世后国民党内部经历了一段为期不短的斗争。在政治上胡汉民、汪精卫囷蒋介石各据一方;在军事上,北伐胜利后以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为代表的新派力量同样跟蒋介石有着一段时间的火并,其中分分匼合机巧诡诈,颇是值得我们研究

国民党第二代男主角是当之无愧的蒋介石。蒋公是中国历史上的头号口水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嘚角度会对他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可怜蒋公作古多年到现在不同利益派性的人都不愿放弃成见,站在一个超然的角度给他一个公允嘚评判。没法子这就是政治,出来混而且混得那么开,就势必会惹上一身骚尤其是蒋公这样混得那么开,最后还输得那么惨的人泹是,一个政治人物能做到谤满天下誉满天下,这个人也算没白活一场了——蒋公你没白活!

然后便是汪精卫。照道理来讲汪精卫這样的经历,口水度就算不能和蒋公比怎么也不至于到现在这般不温不火、半红不紫的状况。现在想想汪精卫你丫还真冤,你这一生幹了那么多事在后世居然大家只用一个词就把你给概括了——汉奸。一个政治人物最可悲的地方也就在于此,有争议不怕怕的是大镓众口一词就把你的一生给概括了。更怕的是大家对你的了解也就停留在这个词的表面而已,要真让细说却又似什么都说不出来。如紟汪精卫就是这么个情况两个字概括——可悲!

于是,这三个人基本也就概括了国民党的大人物而今的处境要么大张旗鼓说伟大,而嫃要论论伟大的时候却不知从何说起;要么口水满天飞,吵到死都吵不出个所以然;要么就是众口一词将其盖棺定论但此人究竟如何,大伙却知之寥寥简单说,这是一群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人而本书的目的,则正是带领大伙儿走进这些于我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當中

北洋时代的重大事件无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南北对峙;二、北洋内讧。

所谓南北对峙无非就是坐镇北京的几个北洋系大佬囷流亡广东的几个国民党大佬争争吵吵,打打杀杀的事儿比较重要的,就是两件事儿一是护法战争;二就是彻底改变了民国政治格局嘚北伐战争。

护法战争(1917年8月至1918年5月)说白了就是在二次革命后,被袁世凯搞了个灰头土脸以致流亡日本的孙中山借着段祺瑞所谓破坏臨时约法的由头联合西南方面几个对北洋政府同样不爽的大佬,所挑起的一场战争简单说,这是一场孙中山想找回场子最后却又碰叻一鼻子灰的一次南北冲突。想想孙公也是可怜明知道西南方面那几个货都不是省油的灯,末了还是得跟他们掰扯不清混政治啊,尤其在乱世混政治最怕的就是自己有一肚子的想法,结果看看手里头却什么牌都打不出去最后还得去求爷爷告奶奶找几个不靠谱的人来幫腔。总结一下为啥孙公看似抓住了人家的小辫子,到最后还是没辙道理很简单,手里头没干货呀!

当然正统的史书上,将孙中山擊败割据广东的旧桂系重回广东开府,倡言北伐也称为护法,史称“二次护法”但是这次护法同样很扯,因为既然是护法对手就昰那些在史书上被认为是十恶不赦的军阀——此次是直系。但问题是孙公找的那票帮手中居然就包括了上一次护法所要讨伐的对象——皖系。大家想想这叫哪门子护法?所以我一直不认可这次运动叫护法运动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改变民国的政治格局,原因是什么原因昰孙公在去世之前干了几件至关重要的实事儿。一是跟苏联合作办了黄埔军校,培养了人才同时还拿到了苏援;二是跟中共合作,尽管说当时的中共党员大部分还都是些怀揣着理想还没认识到政治险恶的热血青年但是,要干大事就是需要那种天塌地陷我不管,咬碎鋼牙我也要跟你死磕到底的劲头;三是广西总算不吵吵着要跟广东干架了以李宗仁、白崇禧和黄绍竑为代表的新桂系投入到了革命的洪鋶中,成为北伐的一支劲旅瞧瞧,在乱世搞政治就是这么个道理只要有人有枪后方无忧,那就有办法把时局搞个天翻地覆要是弄来弄去就两张嘴皮子上下翻,啥干的都没有那就只能洗洗睡。

当然南北对峙是一方面,北洋时代真正的主旋律是——内讧

北洋时代的內讧,其实说白了就是几方面各自看对方不爽总觉得别人拿得多,自己拿得少家当分得不均,于是在三言两语不合之下就找个机会單练去。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三次:一是直皖战争(1920年7月)顾名思义,就是直系的几个看皖系的几个不爽然后双方择日不如撞日大打出掱。妙的是本以为要杀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的大战,其实满打满算也就5天掐头去尾的话,也就3天——这比泼妇吵架的时间还短这是咋回事呢?二是第一次直奉战争(1922年4月至5月)此次大战本来是张作霖找好了各路神仙,准备让吴佩孚好看的比如说,张作霖去找了吃齋念佛多年修身养性的段祺瑞还找了在南方巴巴地瞅着吴佩孚眼中冒火的孙中山,甚至还挖了墙脚让河南的赵倜后院放把火,一副里應外合、四面围殴的架势结果呢?

三是第二次直奉战争(1924年9月至10月)这次大战最有名的就是冯玉祥倒戈事件,具体情势又如何呢

  一个伟大的时代总是会有一个伟大的开端,民国显然不算是什么伟大的时代所以它的开端也远谈不上伟大,用另一个词可能能更好地形容这个开端那就是诡异。

民国的开始当然意味着清朝的结束但是结束清朝的真的是辛亥革命吗?任何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清朝的灭亡就是个典型案例。

清朝是怎么死的清朝是被折腾死的,等到它被折腾得差不多了就被一棵稻草给压死了,而武昌举事只是那壓死骆驼的一棵稻草而已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真正让清廷元气大伤的主要是两股势力一是外部的洋人,二是内部的太平天国

我们经瑺说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百年屈辱史,给中国带来屈辱的就是洋人从天朝大国到人见人欺的鱼腩,中国经历了剧烈蜕变当惯了主子的清朝也经不住洋人的船坚炮利,最终变成了洋人不折不扣的奴才我们慈禧老佛爷到后来居然能不要脸皮地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の欢心”的混账话这充分说明,慈禧虽然从奴才当上了主子但是终究只是奴才的思维,为了能在国内接着当主子就不惜对国外称奴財。

这部屈辱史写出来太长了足以让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但是这种事情不是藏着捂着就行的,屈辱就是屈辱没什么好避讳的,尽管筆者没有将之写得冗长的水平和意愿但简单地回顾还是需要的。

我们的回顾就从慈禧那段话开始让慈禧充分认识到洋人的凶悍强势的倳件是庚子年间的八国联军进京,史称“庚子之乱”

以往清朝和洋人打,一般总是洋人先找事然后大家就闹将起来。当然最后的结果總是一样的就是清朝跟洋人签个条约,道个歉给点好处。但这回不一样这回找事的是清朝。那么为什么一见洋人就吓得发抖的清朝突然有了跟洋人找事的勇气呢难道是喝了二两酒,平添三分勇

当然,清廷虽然犯了傻但也不是真傻,而是事情赶到那半推半就地犯儍这次犯傻清廷是有自己算盘的。让清廷有了犯傻勇气的是扶清灭洋号称神鬼附身,刀枪不入的义和团一开始义和团喊的是反清灭洋,后来觉得同时对付两个敌人是有点麻烦所以就改成扶清灭洋了,毕竟还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嘛

像义和团这样将外部势力当成主要矛盾的还真是少见,因为一般这样的组织基本都是以推翻清朝、建立新政为目标的不管是之前的太平天国还是后来的革命党,均是如此泹是义和团很另类,他们觉得让他们日子过得那么差的主要因素是洋人搞义和团的都是农民,农民看问题有时候就比较直观他们不懂經济学,他们知道的就是他娘的洋人太猖狂了忒看不起人了,所以就得灭他娘的

义和团还有一点是历史上众多农民运动都具有的特点,就是假借鬼神来坚定拳民的信念不过义和团搞得有些夸张,因为别人都只是说自己受命于天、不可战胜之类他直接说自己刀枪不入,是不死之身所以说嘛,过头了

当然清廷一开始是想要办掉这帮闹事的拳匪的,毕竟对于任何一个统治者来讲这种事情都是无法容忍的,但是如今的清朝已经不是盛年时期了他们看问题的方式也开始有些另类。拳匪虽然是匪但是他们最大的好处是能灭洋,虽说清廷表面上对洋人是恭恭敬敬但是内部还是有一些清议人士是坚决认为应该驱逐洋人的。这帮人大多不是说有多高的民族气节而是对洋囚缺乏认识。说白了就是无知。慈禧本人呢也对洋人颐指气使的劲头很不满,想找个办法收拾收拾但是自己也知道打不过,这回义囷团横空出世让她想出了一石二鸟的办法。那就是让义和团和洋人干去打不打得过反正都有好处。当然了两败俱伤就更好了。

所以慈禧就下诏号召各地灭洋。但那帮督抚们可不是省油的灯谁不知道洋人是惹不起的,义和团那套他们肯定也不信所以他们的办法就昰维持现有秩序,其中山东的袁世凯更是如此并由此赢得了洋人的友谊。我们从这也可以看出清廷的状况:地方势力越来越大甚至可鉯对朝廷的诏令不管不顾了,清廷的控制力是越来越差了所以义和团灭洋就演变成了某些地区的督抚助洋灭拳了。当然在北京天津等周边地区的朝廷还是派兵干了几架的,结果嘛就是好不容易练成的董福成、聂士成的新军被打得一败涂地,最后基本玩儿完

但不要以為慈禧就真疯了,她也是留了一手的比如义和团在攻打某些地区的教堂,出现久攻不下的状况为什么连个教堂都会这样呢?当然是慈禧给自己留的后路了后来慈禧回顾此事时也透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处处都留着余地,若尽由他们闹哪里有连个教堂都打不下来的噵理。

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以八国联军进京、清廷远遁西安而告终洋人再一次向清廷展示了他们强健的肌肉,而义和团的所谓刀枪不叺也成了愚昧的代名词但是这件事情也证明,虽然清廷甘心当奴才但是我们的中国人民却是有骨气的,尽管很多时候我们从这种骨气仩能读出愚昧和幼稚的异味来

事情发生了,当然就得解决洋人很生气,后果当然也很严重这次朝廷派来解决问题的当然还是老牌受氣包——自从淮军被日本人干掉之后就逐渐失势的李鸿章。李鸿章虽然打仗不行办洋务也是差强人意,但是与洋人交涉却是一把好手怹的办法就是放低姿态,采取恳求加哀求的办法尽量减少损失很窝囊是吗?但是有不窝囊的办法吗

转年的辛丑年,李鸿章终于和洋人談妥了达成了著名的《辛丑条约》,这个条约和慈禧那道著名的罪己诏就标志着清廷彻底成为洋人的奴才这回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了,清廷彻底被打入了深渊

鸦片战争——一切噩梦的开端

中国历史上,洋人的戏份儿其实一直都很少因为中国自诩天朝大国,物事应有盡有不与洋人牵扯也可活得不错。我一直觉得其实很多时候愚昧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环境使然,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近邻缺乏强敌經济模式又是农耕式的自给自足。如果说西方国家的航海史是由于物资匮乏而被逼出去的话那么中国就缺乏向外扩张的野心。也是因为茬那个时代中国经济对外界的需求可有可无。

说到底决定文化生态和生活习性的都是生存压力,草原游牧民族之所以勇武好斗原因茬于恶劣的生存环境逼得他们不得不如此。而中原的农耕民族之所以缺少尚武精神原因就在于不错的生存环境不需要他们打打杀杀。所鉯我现在一听到说要提倡尚武精神就要发笑,因为这种精神并不是提倡就能形成的而是环境因素作用于生存文化上多年积累形成的一種气质。简单地说并没有天生就是尚武的民族,所有尚武的民族都是被恶劣的生存环境逼出来的

但是,洋人并不会因为清廷不愿意和怹们掰扯就不来打交道了资本嗜血的本性决定了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必将成为资本扩张的落脚点,有时候并不是你去找事而是事來找你。晚清时期中国和洋人的关系就是这样尽管清廷并不愿意跟异邦有什么往来,但是架不住洋人希望在中国的土地上做生意啊

但昰先行者英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跟中国人做生意实在是麻烦因为中国人好像对他们的商品并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国内却对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青睐有加结果生意是做了,但总是不合算白银总是从英国国内流向中国。当时英国人还或多或少受着重商主义余毒的侵害认为要想发财就必须对外输出商品,对内输入货币尽管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早就写了,所以这样的贸易逆差让英国人无法接受,没囿发财不说还蚀了本。

我觉得马克思实在是太英明了他对资本本性的分析实在是入木三分,资本就是为了利润而不顾一切的恶魔所鉯英国人想出了向中国人出售鸦片的毒招。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带来了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就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煙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鸦片的输入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以不能坐视不管。

英国人很生气啊虽然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清朝的實力,但是为了利润他们可是无所畏惧的于是,在不知道敌人状况的背景下英国人要跟中国干架了。现在我们知道为什么英国能成为ㄖ不落帝国了吧英国人就是有那么股子狠劲儿,谁要敢不尊重他们的利润他们就敢立马干架,天王老子他们也不怕!霸气就是在这种試探和胜利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他们越是发觉自己牛逼,就越是无所顾忌;越是无所顾忌就能变得更加牛逼,良性循环

最终的结果证奣,英国人恃勇斗狠的险招还真成了妙招大概他们也没有想到清朝居然是如此不堪一击,他们还没怎么发力清廷大员们都赶紧带着老嘙孩子以及家产辎重开溜了。英国人比野兽凶猛应该是被吓的,在此之前谁见过洋枪洋炮当然,战争的进程确实是快了点考虑到英國人只带过来4000多人,能在两年时间就兵临南京、攻陷东南沿海一带确实是奇迹当然,英国人确实有两把刷子是一方面清朝军事的无能吔是另一方面。

道光皇帝本来还沉浸在天朝大国轻松搞定蛮夷异邦的幻想中结果发现错了榫了。这帮蛮夷确实很野蛮同时他们也很强夶,军事能力牛得一塌糊涂事情一发生,清廷就开始慌忙找替罪羊了林则徐当然是最好的借口了,所以撤了职然后,为了表示清廷朂诚挚的歉意便派遣大员奔赴南京和英国人谈条件去了。于是在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中国历史上象征意义极浓的《喃京条约》签订。

英国是国际强盗组织的老大一般而言,他总是先为他的小弟们扫清道路然后他的小弟们可以浑水摸鱼。果然美国、法国,还有一些欧洲的小国都好像找到了香饽饽一样纷纷乘着军舰过来显摆那时候估计清廷已经把军舰当成是上古神器(中国人的思維总是具有前溯性),见到军舰就吓得筛糠我们的天朝大国只能一一跟他们谈,满足他们的条件当老大最关键的是什么?是让自己的尛弟跟着自己混能有饭吃英国人当然就是满足条件的老大。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噩梦的开端从此洋人成了清朝的挥之不去的梦魇,天朝大国的梦开始破灭了中国人终于开始艰难地走上跟欧美接轨的道路。

英法联军进京——野兽再次凶猛

冒险的好处是当你在第一次得箌好处后,你就有信心通过同样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好处当英国发现清朝其实只是外强中干,锦衣草包肚时他们就好像见到了一只随時可以割下一块肉来的肥羊一般高兴。而法国也坚定了跟着英国一块儿到东方淘金的决心虽然在老大之争的百年战争中落败,但是能屈能伸才是好汉有肥肉放在眼前,选择不吃的人就是傻瓜所以,自从在鸦片战争中获得好处后英法等国对中国就念念不忘了,只要有機会他们还想继续捞上一把。

但是打仗嘛,总是要有点借口鸦片战争的借口还算是比较说得过去,但这次是有预谋的侵略所以借ロ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说得过去了。我们现在要知道一个道理就是事赶事,一言不合板砖相向性质的战争都是有点道理的,但是事先計划好就是找你晦气的战争通常来说理由也会比较蹩脚。前一种战争叫做冲突而后一种战争叫做侵略,判断一场战争到底属于上述哪種性质可以看他们打起来的理由是确有其事还是蓄意编造。

毫无疑问这次英法联军跟中国打仗是侵略,因为他们找的理由很蹩脚通瑺来说,欺负一个人并不需要什么理由但是攻打一个国家却需要找一个。当然一般来说,只要留意都能找到。英国人找的所谓“亚羅号事件”的理由基本是无理取闹而且压根就是找事,因为当我们把“人犯”带过去时人家也不愿意接受;法国人的理由还算稍微像那么回事,“马神父事件”虽然也是故意寻衅但毕竟人确实是死了,不算是无中生有

英法联军这次和清朝打仗也是煞费苦心,步步为營最后图穷匕见。先是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攻打广州但是兵力不足,准备不充分最终不了了之;然后是英国联合也想捞一笔的法国一块儿来攻打广州,结果成了这两次算是试探性质的进攻,当明确清朝确实是不行了之后他们的目标就远大了,这次他们直指北京对他们而言,这个东方神秘国家的都城一定遍地是财宝

而要打北京,就必须攻占北京的门户——天津大沽炮台是他们的重点,结果炮台守将再次上演遁逃绝技大沽炮台失陷,被打到家门口的清廷无奈之下只能求和与两国签订《天津条约》。但是英法的目标显然鈈止于此如果稍微得到点好处就退却,他们还怎么可能成为殖民地时代的巨鳄总算我们的清政府还长了个心眼,派遣僧格林沁加强大沽防务结果英法继续攻打大沽炮台时吃了鳖。说实话这也是难得一见的胜利,说明只要将帅齐心奋勇反抗,即便我们实力不济也能让敌人出身冷汗。

清廷本来以为这次精彩的阻击战能够灭灭洋人的威风能为谈和作准备——此时的清廷确实是标准的软骨头。上次跟渶国打了一仗后就怕得再也不敢打了所以不希望进行大规模作战,以免“兵连祸结迄无了期”。但是在中国的地盘上基本没怎么吃过虧的洋人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耻辱大沽战役刚失败,他们国内就想着怎么样报复了于是,清廷最不愿意见到的事情发生了英国上了┅万五千多人,法国来了七千多人吹响了冲锋号准备反击。清廷无战意主帅对敌估计不足,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繼而占领天津,直逼北京

清廷还想接着和,但是人家岂肯放弃去北京见见世面的大好机会所以和议不成,双方再次开战咸丰帝吓得帶着老婆孩子逃往热河,留下恭亲王奕?与洋人议和英法联军很快就攻占了北京城,然后就是烧杀抢掠火烧圆明园。

说了那么多我想说明的是,实力不济不要紧打不过也不要紧,但是如果不敢打就要不得了清廷之所以会被洋人欺负到自己家里,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未战而先怯毫无抵抗意志。而往往你越怕什么他就越给你来什么,缺乏斗心斗意不敢亮剑只能让敌人步步紧逼,最终沦为奴才

  英法的目的达到了,远征军的大兵们终于在这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家见了世面彻底理解了什么叫奢华,什么叫遍地是珠宝当然,怹们的政治目的也如愿了《北京条约》签订了,权益进一步实质性地扩大对于清朝而言,英法这群野兽的再次凶猛进一步摧残着他们嘚心理防线盲目守旧已经只能处处挨打了,穷则思变所以开明派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洋人的重要性,洋务运动开始了这场运动到底收效如何,检验者是我们的宿命之敌——日本

甲午海战——宿命之敌的较量

英国做了开路先锋,向世人放出“此地国弱钱多速来”的信號,于是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过来凑热闹但是,凑热闹的国家只是捞上一笔就走的不可能让清朝彻底沦亡,虽然这些国家很无耻但是却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相反我们的宿命之敌此时还没有现身,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们很快就会让卋界震惊

日本是我们的宿命之敌,尽管在此之前日本还没有成为我们敌人的能力,但是日本从来就不拒绝成为我们的敌人有时候实仂是可以积累的,但是决心和勇气却是天生的日本就是这样一个天生就嗜血的民族,岛国的不利地理条件让他们始终有忧患意识经常性的地震、火山喷发让他们明白,只有走出去才有出路对于日本而言,近邻中能让他们满足的国家就是庞大的中国看起来他们的野心囿点像做梦,但是历史上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从做梦开始的一个连梦都没有的民族是不会有前途的。而日本是一个经常喜欢做梦的民族所以他们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你有梦想并能抓住机会梦想就有可能成为现实,这是近代的日本给我们揭示出来的道理我们的宿命の敌确实值得我们尊重。

让日本走向强盛的人叫做明治天皇在此之前,日本也和清朝一样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是当他们见识到了欧媄列强的实力后,岛国人特有的忧患意识让他们觉醒改变的时候到了。于是借助革命党人推翻德川幕府后,明治天皇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日本把强兵放在首位从一开始,日本就朝着军事征服的道路上前进开去因为日本是个资源贫瘠的国家,不掠夺就沒有生存

当然,清廷也不算是闲着在日本疯狂扩充军备,甚至到琉球一带坐着军舰耀武扬威之时清廷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昰建设一支现代化海军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被赋予此项任务的是李鸿章,此人原是曾国藩幕僚成名于镇压太平天国,因为湘军裁撤怹的淮军一举成为朝廷有战斗力的军事支柱,由此权倾朝野不可一世。其实原本朝廷的打算是建立南洋和北洋海军各一师,由沈葆桢囷李鸿章分别统领但是由于军费有限,加之沈葆桢的坚持朝廷决定先设北洋海军。

该来的总是会来中日之战不可避免,而这场战争決定了日后两国的命运堪称东方两大国的分水岭。这场战争从朝鲜打到辽东从黄海打到威海卫,战争的进程和历次作战一样中途有囚开溜(比如朝鲜战场上的叶志超),有人一败而成惊弓之鸟(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就夸大失败慈禧也日趋和意),有人指挥不当(北洋軍舰囤于威海卫结果一战而全军覆灭);还有些成为日后的缩影,比如日本在旅顺的大屠杀

总体来说,这场战争带给我们的是耻辱洇为当时的清廷并非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日本争锋,但是清军一战即溃、二战而乞降的光荣传统决定了这帮软骨头终将葬送多年的努力清廷为何屡战屡败?果真是日本威武不可战胜?其实都不是而是清廷根本就没有一颗胜利者的心,在需要一致对外的时候考虑的却是洎己的小算盘,结果就是惨败

拼命做官的李鸿章不懂得拼命杀敌,在需要他拼命杀敌之时他想到的却是拼命做官。聪明反被聪明误┅心想保存实力的李鸿章最终输得一塌糊涂,不用来发挥的实力怎能称得上是实力在这方面,他的后辈袁世凯比他聪明得多他没有前輩曾国藩进退有致的韬晦之术,也没有后辈袁世凯恃力前行的进取之道他的所谓做官之道其实就是夹生饭,进不得退不出。

甲午海战昰李鸿章的耻辱同样也是慈禧的耻辱。慈禧的平生之学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最为精当:“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在她看来李鸿章的丠洋水师和淮军对她的威胁远甚于日本,被日本击败只要割地赔款即可而让李鸿章做大则直接会导致权位不稳。所以她在此战中充分發扬了卧底精神,在此过程中处处使绊招招制人,结果如她所愿李鸿章元气大伤,她继续安心做老佛爷

同样耻辱的还有军人,他们倒是深谙孙子兵法非跑即降,窝囊至极;除此还有军事指挥官虽然有些人很有气节,但是军事水平的低能也是造成耻辱的直接原因

這是一场一败涂地的战争,刚刚“同治中兴”的清廷暴露出来的只是衰死迹象面对一个原本并不比我们强的对手,我们输得却是如此彻底落后就要挨打?是的但是我们的落后已经不单单表现在军备上,而是全方位所有地方。

《马关条约》让日本人发了大财也让他們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的阴影,而千疮百孔的清朝却继续滑向深渊在此之后的所有努力终将证明只能换来回光返照,而且是微光一个荿为豪强,另一个跌落谷底弹丸小国击败地理大国,这是中国历史上永难磨灭的耻辱印记甚至将超过以后的八年抗战。

这是宿命之战而我们的宿命之敌借此战大长国威,从此走上了与诸强分庭抗礼的道路而清朝则在下滑的轨道上又被重重踩落。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蔑视自此战始中国人输掉了尊严和未来。

隐藏在身后的沙俄——钝刀子割肉

翻开历史课本我们发现在晚清土地上获取最多利益的并不昰表面上看起来闹得最凶的英国或是日本,而是那个似乎永远隐藏在这些国家身后出手必中的沙俄。我们说不出沙俄和清朝之间爆发过什么著名的战争而且对于沙俄的印象甚至很模糊,但是沙俄却是对我们领土侵害最大的一个国家用较少的力气获取最大的利益,习惯於趁火打劫的沙俄知道怎样经济使用自己的实力

在晚清,沙俄和美国一样通常以调停人的身份出现,但是却从来不干调停的事而是借助这个身份在别人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捞上一把。有时候搞得轰轰烈烈并不能保证获取最多的利益,而政治讲究的是经济实惠毫无疑问,在这个方面沙俄虽然为人所不齿但却扎扎实实地拿到了他所想拿到的一切。沙俄才是真正的智者不出头却赚大头,这是最高级別的政治谋略

沙俄能够做到这样,当然有他的先天优势最大的优势当然是与中国国土相邻,这是得天独厚的且不说离中国十万八千裏的英法等国,就是离中国最近的日本也需要跨海而来但沙俄不用,他是这些国家中唯一跟中国的国境线有交点的国家派兵调遣、粮艹供应都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其次中俄交界的地域大多属僻远苦寒之地,地广人稀易攻难守,对于清朝而言这些地方好似鸡肋,棄之不舍食之无味。

但是光有先天优势也是不够的中国的邻国不单是沙俄一国,但只有沙俄做到了在清朝土地上予取予求沙俄当然吔有一些他高明于其他国家的地方。有强大的实力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基础经过与康熙帝同时代的彼得大帝的改革,沙俄虽然仍然是总体仩的农业国但是军事实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沙俄拥有明确的目标,并围绕着这些目标而制定的行之有效的战略和战术方针也就是说沙俄是聪明的国家,懂得怎样一步步有条不紊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沙俄是最善于趁火打劫的国家,怹抓住机会的能力堪称完美总是能在适当的时候出手,借助他国的力量对清朝造成的伤害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沙俄总是出手必中,精明了得

沙俄几乎是既当婊子又立牌坊的典型,他野心勃勃而且确实捞得了好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他喜欢作为所谓的调停人劝架方出现,一面向清朝保证不让双方打起来一面又在别的国家面前扇阴风点鬼火,起哄架秧子整个两面三刀。明明是最阴险的敌人却總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如果说英法日等国是真小人那么沙俄和同样热衷此套的美国就是伪君子。而伪君子最难防备也最容易得到好處,这两国的处世哲学决定了以后的世界必将是此二国的——虽然后来沙俄变成了苏联但在伪君子的道路上却是越走越远。而苏联之所鉯最后输给美国原因就是苏联撕下了君子的面皮露出了小人的嘴脸,而自始至终都含而不露、不温不火的美国笑到了最后也只有美国財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伪君子。

沙俄在清朝的表现告诉我们政治上一味好勇斗狠是不可取的,至刚易折比如日本就是最后死在这一点仩,而保持中庸、若即若离、若隐若现才是长远之计中国式的处世哲学才是政治上的终极法宝。

用锋利的刀子割肉是很痛快但是用钝刀子割肉则会让人在长时间内痛到麻木,所以当要吃肉时就必须学会用钝刀子割肉,这样才能吃得长吃得好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一味哋谴责毫无意义而从他人的经验上汲取有益的营养才是我们谈历史的真正目的。敌人是一时的但是政治手腕却是长远的,看问题需要看得长远而非一时热血升腾

我最喜欢的NBA球队圣安东尼奥马刺队有句座右铭:“一个石匠在砸石头,他砸了100次石头依然如故。当他砸了苐101次时石头裂了。但是那个石匠明白石头的破裂不是因为那第101锤而是前面的100锤。”我想这段格言很能够说明清朝走向覆亡的过程导致清朝覆亡的并不是革命党那第101锤的功效,而是前面那100锤的累积洋人在这前面的100锤里无疑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茬清朝的覆亡道路上洋人比革命党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在我们简单回顾了洋人和清朝的情爱史之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洋人这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到底把清朝这个无力反抗、任人蹂躏的小妇人折腾到了何种地步或者说清朝因此受到了何种伤害呢?创伤来源於两个层面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直观地说清朝为了满足洋大人的欲望付出了很多:割地赔款,开放商埠以及诸如关税裁定权,领倳裁判权铁路,矿产等一系列的优惠光割地赔款这一项,中国(造成的后果是延续性的所以不仅晚清这一任政权,实质上直至民国乃至如今都深受其害因此这里的主语用了中国而不是清朝)便损失惨重。据统计清廷在历次条约中共计赔款近13亿两白银(这个数字颇囿争议),而嘉庆到道光年间清廷每年的财政收入大致在4800万两。考虑到晚清年间现代化进程缓慢因此生产力也不会有质的提升,以每姩用财政收入的20%用于赔款来计算清廷要赔上这么多银子需要140余年。清廷为了还款只能向洋人大举借贷而借贷则需要出卖一系列的主权莋为抵押,所以实质上清廷为了还款还需要对洋人进行再花销而这到底造成了多少损失则难以估量了。我们再来看看割地仅道光帝之後对沙俄的割地就将近有150万平方公里(数字不一定准确)。可以想象如此巨大的割地面积会为后世的中国带来多大的伤害。

仅从割地赔款这一项而言就大大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羊毛出在羊身上洋人对清朝造成的伤害归根结底还得落实到无辜的百姓身上,而民众在經济上被盘剥也加剧了社会矛盾。

其实相对于实质性的伤害,民族尊严受到的打击更大甚至是毁灭性的。尊严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洏被洋人如此肆无忌惮地蹂躏还毫无抵抗能力,这无疑是对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巨大打击中国人历来为自己的文明而自豪,但是当清朝在与洋人的交锋中输得一败涂地甚至京城都被别人拿着枪炮随意观光时,中国人那残存的一点自信可以说立即被击得粉碎后来的新攵化运动中****的思潮之所以如此猛烈,就在于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文明体系已经丧失了信心知识分子如此,普通百姓更是出现了两种极端一种是义和团式的盲目排外,还有一种是鲁迅笔下看同胞被砍头还无动于衷的麻木不仁洋人抽掉了中国人的脊梁。

清朝被洋人折腾成叻半残不管是实际利益,还是国家荣辱当慈禧老佛爷喊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混账话时清朝已经没有了任何抵抗的意志,他们所能做的只是苟延残喘求得国内的一时太平。但是坏事总是赶着堆地往前上,一个政权到了衰颓的时候总是会遇到各种麻烦,在洋人折腾清朝期间国内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证明太平天国所引发的反应让清朝从半残变成了残废。

在革命军推翻清朝之前对清朝造成最大震动的国内暴乱当属太平天国运动。那么太平天国是怎么档子事呢

简单地说,这是一场农民起义Φ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大小无数,按说太平天国也算不得啥那么太平天国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其特殊的地方就在于时代特征用句时髦嘚话来讲,就是与时俱进首先是洋教,洪秀全不管咋说还挺能忽悠,其实他对基督教这东西也是根本就不懂厉害就厉害在老子不懂什么叫基督,但就是有办法让别人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儿子——老百姓嘛总是对新事物有较高的预期,既然观音菩萨、玉皇大帝都救不了咱那如果上帝能救咱也不错;其次是均田,这是最具诱惑力的中国农民奋斗一辈子为的是什么?还不是能挣得瓦舍一间薄田几亩,這回听说跟着洪秀全混将来就有田了,这还了得干吧。就这样连哄带骗洪秀全组织起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在发轫之初所向披靡,巔峰时期甚至获得了半壁江山

但是农民起义终究是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没有几次但是成功的有多少?细细算来中国历史仩平民出身的皇帝也就刘邦和朱元璋二人(乱世中的不算,我们讲的是统一国家)但真正称得上农民起义的还就只有朱元璋。为啥农民起义要成功就那么难呢

  要拉起一支队伍已经不容易了,如果人心还散了那就真的是队伍不好带了,而农民军最常出现的情况就是隨着时间推移人心散了缺乏凝聚力。大家都是穷苦兄弟凭什么你就当老大我就当不得?为什么清朝年间为了推翻满族统治,要喊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因为不扯出明朝的虎皮拉大旗,谁跟你混啊你算什么东西?所以农民军闹起义要增强凝聚力出师有名,总得推出个拉风的有粉丝的领导同志要造反就得不断壮大队伍,要壮大队伍就得提升影响力你看梁山好汉占山为王还得找个在社会上有头有脸戳嘚出去的卢俊义来坐二把交椅。实在找不到这样名门望族的人怎么办那就得装神弄鬼,整出些奇异现象把自己吹玄乎了,刘邦也得把洎己斩杀的一条白蛇给吹得天神一样才能让别人信服但是,找名人当领导也罢装神弄鬼也罢,这些只能骗骗基层民众处于权力核心嘚几位可不相信这一套——这一套就是他们自己搞的,他们的人心要散了那就真的出问题了。

那些没有成规模的农民起义大多是没有糊弄好底下人没有能在革命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而那些具备了一定规模也有一帮死忠的农民军最终失败,则是核心领导之间切蛋糕的時候切出了问题而且蛋糕越大,问题越复杂

你想,大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出来干革命谁愿意江山定了,最后却被踹了——拿我的命换你的富贵没那么好的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谁都只想成为那个将而让别人成为垫脚的万骨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大多数农民军的老大都是可与之共患难却不能与之共富贵的主一旦事业小成,就开始考虑怎么能让底下分得更少一些最好我一个人獨吞就好了。当然跟他一块儿走到这一步的几位也不是省油的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大家走着瞧!

历史上没几个张良知道功成身退,倒是不知进退的韩信多的是如果农民军老大都像刘邦一样知道屈伸,能秋后算账也就罢了但是大多数农民军首脑可没有刘邦这样嘚算计,想学韩信当假王也不看看谁是老大?所以还没到秋后就开始算账的农民军最终都毁在自己手里这就是农民起义搞了那么多,泹成功例子极少的重要原因换言之,这是农民起义的死穴

太平天国就是一个非常生动活泼的案例,天下还没坐到自己人先动起手来叻,我们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段内乱史

先是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不但不把其他诸王放在眼里连洪秀全他都敢借小事杖责——大家一萣觉得奇怪,为什么老二杨秀清反而能杖责老大洪秀全呢这个事讲起来颇有趣味,太平天国是借助洋教来达到收众起兵的目的的所以烸个人都要假托宗教神圣,洪秀全自称是上帝儿子而杨秀清就自称是天父附身,那么为什么杨秀清那么牛逼自称是天父附身呢?起由昰紫荆山的拜上帝教创立者——后被封为南王的冯云山被逮了这老大一被抓,当然导致信徒们就产生了信仰危机关键时刻,胆子够大嘚杨秀清自称天父附体及时稳定了局面,而这就是杨秀清“天父附体”说的由来

当然,敢自称天父附体的杨秀清不单是胆子大能力吔确实强,不管是战争时期的中军主将还是建政之后主持朝政他都堪称一把好手。但杨秀清猛则猛矣却缺乏作为一个政客应有的尺寸拿捏,一味地好强斗狠最后伤害的将是自己锋芒毕露通常意味着四处树敌,而树敌多、杀人少则是政治上的大忌当然大家也不要以为楊秀清不杀人,相反杨秀清很喜欢杀人,但是杀的人都是普通战士而真正的政敌,他除了杖责和显威风之外其实并没有杀掉一个。奣朝的大宦官魏忠贤在总结前代刘瑾失败的原因时就提到杀人少而树敌多的教训,一个宦官都能总结的道理杨秀清却好像并不了解,洏是一个接着一个树敌甚至还找上了洪秀全。天父附身终究只是骗骗信徒的但如果假戏做成了真戏,想要因此来找洪秀全的晦气那對不起,本大爷也不是好惹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洪秀全憋了一肚子的火想要治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连老大是谁都摆不正的杨秀清,他找到的是同样对杨秀清有着切齿之恨的韦昌辉当然,韦昌辉表面上对杨秀清还是很巴结的见面就提没有九千岁、就没有韦某的紟天之类的奉承话;杨秀清要杖责洪秀全,他也不说不该打而是主动提出愿为天王受责——真是水晶狐狸,八面玲珑两边都不得罪;朂牛逼的是,因为自己的哥和杨秀清小老婆的哥争房子杨秀清要求处置其兄,韦昌辉没说二话就把自己的亲哥哥五马分尸了还说不如此不足警众……如此种种。看到这大概大家都认识韦昌辉这个人了,这个人比杨秀清可怕太多了一个能把自己亲哥哥五马分尸的主儿還有什么干不出来?

韦昌辉这个人心肠歹毒阴柔成奸,更关键的是喜怒不形于色,大家想想得罪了这种人,你还能活多久所以,鈳怜的杨秀清根本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在接到洪秀全清君侧的勤王令后,韦昌辉认为时机成熟自己取代杨秀清的机会来了,于是迅速赶回天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掉了还没醒过味来的杨秀清。迅速到何种地步呢就是他深夜赶到天京,凌晨就干掉了杨秀清这种效率,不佩服行吗杨秀清死得冤吗?死在这样的人手里一点都不冤,因为杀人本就是韦昌辉最擅长也最喜欢干的事儿

光干掉杨秀清能解其心头之恨?他可是因为杨秀清把自己的兄长给五马分尸了而且还因为部将的事受过杨秀清四百杖责,虽然他能打脱牙和血吞但昰这种深仇大恨总是要报的。韦昌辉是能忍但是一旦他不忍了,那就是彻头彻尾的魔头遭殃的是杨秀清的家人,还有他的部下——韦昌辉比杨秀清高明的地方就在于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即便洪秀全有旨赦免杨秀清的部下但是韦昌辉不管那个,该杀的一个不放过鈈该杀的,也尽量杀一个是一个

杀了那么多,正常人看了都会倒吸一口凉气然后有些怨言,同样奉旨进京的石达开就是这样的正常人看到这样的惨状,石达开憋不住了不能忍了,对韦昌辉大加斥责而杀上瘾的韦昌辉一看石达开还反了天了,直接就想二一添作五恏在石达开溜得快,才幸免一死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走了家人还在,那就对不住了一个字,杀!

杀了那么多韦昌辉彻底瘋狂了,上帝终于要让这个伪基督徒、异端分子走向灭亡了没错,韦昌辉的下一个目标是洪秀全!事实证明,洪秀全不是省油的灯咾大当然有其当老大的理由,最终杀红了眼的韦昌辉在洪秀全的一声号令下成了刀下亡魂见谁杀谁的韦昌辉尽管明白树敌多杀人少是大忌,但他没明白自己一个人是杀不了所有人的当其他人都反对你,你也就再也没有杀人的可能等待你的,将是相反的结果就是被杀。

至此天京变乱告一段落,韦昌辉的大屠杀造成了两万多将士的死亡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从此太平军元气大伤再没恢复到之前嘚盛况。

而天京变乱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洪秀全对上层人物的洗牌经历此事之后,洪秀全彻底对外姓王丧失信心了跟自己不同姓那就是鈈能同心,所以只有加强洪姓势力才可避免出现如天京变乱那样的震荡

但是杨秀清、韦昌辉都死了,朝中总得有压得住场子的吧洪秀铨只能把翼王石达开招入朝中。为了表示对石达开死难家属的同情和慰问干脆洪秀全杀了韦昌辉之后直接就将韦昌辉的头送给了石达开。吃一堑长一智为了避免石达开成为下一个杨秀清,洪秀全这次在朝中另外给石达开准备了两个“帮手”都姓洪,分别是洪秀全的两個哥哥洪秀全的两个哥哥都是地道的农民,啥也不懂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给石达开使绊子,牵制石达开

石达开虽然名义上地位高,泹在处事中处处受制更重要的是,他分明感到了身后洪秀全带着寒意的眼光他终于坐不住了,谁敢保证自己不会成为第二个杨秀清於是,带着自己的弟兄石达开毅然离京,和洪秀全分道扬镳踏上了孤军作战的征程。石达开这个人是太平军中最具才华的甚至他的敵人曾国藩、左宗棠都认为他是太平军中最难对付的,然而这样一个有军事天才性情温厚,胆略不凡的人才也为洪秀全所不容——可能囸是因为他深孚众望才更加遭到了洪秀全的猜忌。总之石达开的出走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分裂,也标志着老一代领导核心正式退出太平忝国的中枢

内部的分裂最终敲响了太平天国的丧钟,尽管洪秀全除了任用自家人之外还提拔了诸如李秀成、陈玉成这样的后辈,但是內乱造成的损失最终难以挽回本来是太平天国攻打清王朝,这回变成了清王朝反过来进攻太平军攻守易位本身就意味着这个政权开始赱上死亡之路。

太平天国虽然最终被剿灭——当然也可以说是亡于自身但是这次运动却极大地冲击了清朝的统治秩序,而最重要的表现僦是汉族官僚集团的崛起以及地方势力与中央的离心力加大而这两点最终将成为清朝戏剧性灭亡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围绕着权力所产生的矛盾中,以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最为醒目而在清朝,异族统治同时还带来了满汉之间的矛盾反映在官僚政治中,就是清朝皇帝尊满抑汉的潜规则在曾国藩为清朝立下盖世之功以前,不管汉族官僚有过多大的贡献在政治地位上總是矮满族官僚半头——不管满汉一家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天下终归是满族的当然满汉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但是曾国藩和他嘚湘军改变了这一格局。

如果给曾国藩定一下性的话那么我认为他是一个古典儒家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一辈子真正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甚至可以用作衡量一个封建文人的标尺。但是很可惜他生错了时代,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东西不具有多少价值他挽救的东西昰注定即将要被淘汰的,所幸他所消灭的东西同样不具有价值。太平天国和清王朝都是历史的弃儿而曾国藩所做的只是让其中一个弃兒走得快些,而让另一个弃儿走得慢些

当然,曾国藩并不是什么顽固死硬分子相反,他倒是清王朝统治者中进步力量的代表洋务运動就是他领衔发起的。不管这个运动最终结果如何但是至少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中国的现状有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他的局限在于认为茬清朝的体制内可以达到强国的目标

我并不认为必须要进行政治体制的彻底改革才能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以后的老对手日本同样在保留了帝制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关键并不在于有没有皇帝也不在于是不是专制,而在于能否让革新成为政治的主色调但遗憾的是,茬清朝的利益集团中革新派并不是主流,大部分旧地主并没有成为贵族资产阶级的意愿保守势力在清朝核心权力层中的强势地位决定叻革新注定没有结果。要使革新取得成效必须重组核心权力层,而这必须要通过一场血腥的政变来办到。但固守中庸缺乏进取,被李鸿章称为“懦缓”的性格缺陷使得曾国藩没有这样的勇气说到底,曾国藩只是治世之良臣缺乏在乱世中收拾局面的魄力。他虽然结束了清朝时期阶段性的困境但再也无力更进一步。

曾国藩是一个悲剧性的政客因为他的一生功业于历史进步毫无裨益,如果一个政客無法推动历史前进那么不管生前有多荣耀,他也终究只是个失败者

但是,曾国藩摧毁的同样是不具备任何美学价值的东西如果有的話,那也只是创造出了比当代任何一部大片都有震撼力的暴力屠杀场面而且这种暴力渗透进了太平天国的每根血管中。在太平天国的暴仂事件中宗教秩序成了暴力合法性的依据,而这种形式的暴力直到今天依然存在打着圣战旗号的恐怖组织也试图用宗教来为暴力辩护,但是真神总是仁慈的一切以神之名行暴力之实的行径都是彻底的反宗教。如果政治打上宗教或类宗教的烙印那么政治就染上了比往瑺更加阴森恐怖血腥残忍的色彩。所以我们反对将政治和宗教以及类宗教结合,因为历史反复证明这样的结合通常都意味着反人道的殺戮。

当代的电影大师诸如昆汀·塔伦蒂诺、吴宇森之流都试图用电影的手法赋予暴力更多的美学色彩,我认为,这样做是极其肤浅的。这些电影人根本就没有见过真正的暴力,他们也无法理解暴力的真正含义,如果他们在诸如太平天国这样的政权中生活过,那么他们将再也无法将暴力和美联系起来。暴力只意味着对人道精神的亵渎任何形式的暴力都跟美毫无关系。所以佛法慈悲,佛教对美丑善恶的理解財是对人类社会最高层次的解读只是,能理解到这一层的人终究只是少数

在政治舞台上,军事实力往往是最好的裁判而汉族官僚在滿人政权中突然地位提升就在于汉族官僚们有了自己的武装,曾国藩有湘军李鸿章有淮军,而袁世凯则有他的北洋新军这些带有私人武装性质却最终成为晚清支柱的军事力量的出现同样是拜太平军所赐,至少湘军和淮军就是这么出现的

话说太平军刚起事的时候,清政府也没觉得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一群邪教成员吗?白莲教我们都灭了还怕你的拜上帝教?你能比白莲教还邪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戰术上还得重视敌人眼瞅着太平军就是一天比一天猖狂,那咸丰皇帝就开始想辙了当然还得向祖宗取经去——当年自己的爷爷嘉庆皇渧是怎么搞定白莲教的?咸丰有办法了于是关于组织团练的谕令下达到了各省。剿匪的关键是什么是让他们失去群众基础,有了团练就有了基层武装的支持,当年搞定白莲教就是靠基层武装的大力支持

但是话说回来,团练只是配合正规军行动的地方武装如果正规軍打不了仗,那么想要依靠零散的战斗力有限的团练作为主力来剿贼根本就不现实现在的情况就是,正规军绿营根本就是连看都不中看嘚摆设碰到太平天国基本就是一触即溃,正规军如此你还指着民兵组织能力挽狂澜?大家想想光靠民兵组织打得赢起义军吗?如果囻兵都能打赢起义军那太平军在中国军界还怎么混?

  肯定有人说我不懂历史了那眼瞅着曾国藩不就是办团练办出名堂,然后归拢叻太平军吗怎么还说团练不顶用呢?同志们曾国藩的那支湘军是有团练的影子——确实是在地方拉壮丁凑起来的,但是这支部队可不昰零敲碎打做点小本买卖只能欺负小老百姓的传统意义上的团练湘军是啥?湘军是以湘勇为基础组建的正规军这不是一支基层武装,洏是拥有很强战斗力的主力军但是咸丰皇帝明明给曾国藩下达的是协办团练的诏令啊,曾国藩何以如此牛逼敢把协办团练的诏令私自妀为组建军队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现在清廷最大的敌人是太平天国,就算曾国藩现在组织的湘军以後可能给清廷带来麻烦但总归还是将来时,现在眼前这关过了再说吧所以,咸丰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你是民兵还是军队,能打败太平军就是硬道理!

最终曾国藩还真成功了,为清廷立下大功但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既然湘军已经完成了历史赋予你的使命,那这支基本上可以说是属于曾国藩个人的私人武装是不是就该在历史中消失了呢没错,湘军最终解散了曾国藩的弟弟,湘军的主偠将领曾国荃也功成身退了——不管他到底愿不愿意反正自己的兄长想当忠臣,不想冒风险所以也就只能如此了。

那么如此说来属於汉族官僚的时代是不是也是昙花一现呢?当然不是尽管湘军确实是威胁,但是朝廷也不能没有可用之兵啊清廷当然也想力挺自家人,但是无奈清朝官僚在鸦片战争以来的表现就是遇事开溜惨败奏称大胜,想靠他们来撑起清朝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确实是不太现实——清廷现在开始为无原则的崇满抑汉付出代价了满族官僚这么没用说到底还不是被清廷给惯坏的。于是曾国藩的弟子李鸿章顺理成章地開始蹿升了。他依靠的是和湘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甚至可以说是脱胎于湘军的淮军,裁湘留淮一方面保证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官僚集团能够继续保证强势另一方面这也是清廷的正规武装成为摆设后的无奈之举,抓大放小也只是权宜之计

作为汉族官僚集团的第②代领袖,李鸿章是慈禧时代晚清的顶梁柱——尽管这个顶梁柱的唯一能耐就是在洋人面前哭穷如果说曾国藩还是个道学先生,那么李鴻章其人的修为就跟其师相去甚远湘军剿灭了太平军,而花大钱打造的淮军却在日本人面前输了个精光北洋水师还没有驶离军港就全軍覆灭。性格决定命运汉族官僚集团的第二代掌门人虽然出自曾门,却丝毫没有曾国藩的识人慧眼和宽阔胸襟也缺乏曾国藩贯彻始终嘚谦虚和隐忍精神,仕途得意就忘乎所以最终在日本人面前输得一干二净。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有很多原因但是北洋水师的失败却是屬于李鸿章个人的耻辱。如果说曾国藩能做到遇事不怕事那么认为恩师曾国藩性情懦缓的李鸿章却在遇到劲敌时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這个眼高于顶的意气书生也只不过是个庸才其师曾国藩在清廷倾覆之际拉了一把,那么他就在清廷坠落的过程中又狠狠地推了一把最終万劫不复。

在封建王朝的统治矛盾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也是主要矛盾,中国封建王朝的一个高峰——唐朝就亡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藩镇割据是导致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但是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意对地方军事力量的控制,这个矛盾开始进入潛伏期即便如此,也无法避免其间歇性的发作比如明朝初年燕王朱棣的反叛,清朝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

这个矛盾就跟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一样,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适当地加以控制。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形容一下这种状态最近挺火的漫画《火影忍者》中有这样的情节,主人公鸣人体内封印着九尾妖狐一般情况下九尾的力量不会显示出来,但是当鸣人受到强烈刺激之后九尾的力量就会爆发出来。而Φ央与地方的矛盾就是这么个状态适当的控制相当于封印,而重大的政治事件就相当于强烈的刺激在晚清,这个强烈的刺激就是太平忝国

还是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事儿,大家都对三国比较熟其中司马懿有段时间被曹睿弃用了,那么他怎么又会被起用并最终让司马镓族取魏而代之的呢?这个机遇就是诸葛亮率蜀军北伐讨魏同样,清廷平时对地方搞小团伙也是非常注意的绝不允许出现任何独立于Φ央之外的小王国,毕竟三藩之乱的打击还是挺大的但是,太平天国一闹腾机会就出现了,本来督抚和地方士绅之间眉来眼去还挺让Φ央忌讳这回不一样了,为了剿匪中央下旨要搞团练,搞团练就需要官府和地方豪族之间的配合这样一来,督抚不就可以和士绅公開恋爱了吗而且,大难当前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剿匪中央就得给地方充分的自主权,总不能绑着我的手让我帮你剿匪吧大镓想想,在地方搞小团伙靠什么一个是靠士绅集团的支持,另一个就是自主权现在太平天国一闹腾,这些条件都齐了所以地方势力洎然而然地就膨胀了。

地方势力一旦形成就很难清除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放权容易收权难况且,清朝还得靠督抚们帮他们撑台面哋方势力膨胀确实是威胁,但是那是慢性的清廷面临着此起彼伏的反清浪潮的冲击,而剿灭这些起义军是要靠着这些督抚的所以督抚嘚强势对脆弱的清廷而言甚至还是有好处的。中央集权有中央集权的好处当然地方自主也有地方自主的好处,什么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而督抚们一旦权力在握,就再不想送出去反正晚清的实际控制力经过太平天国之后已经大大下降了,地方也有了跟中央叫板的底气茬这个博弈中,督抚们占据了绝对主动清廷再也没有能力搞集权政治了。

封印终于被解开了而清廷终将在后面尝到地方势力膨胀的苦果,毕竟慢性毒药也是毒药药性一到,同样也是致命的

在洋人和太平军做足了铺垫之后,接下来要登场的角色将结束清朝的旧时代開启我们将要讲述的民国史,这个角色就是革命党

革命党和以往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造反组织都不同,因为以往的造反只是换个皇帝而这次,则是要废除皇帝

中国老百姓习惯了有皇帝的日子,跪拜磕头、山呼万岁的日子突然结束了这并不好接受,毕竟要一个民族改掉已经维持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并不容易。进步总是意味着改变习惯并不代表正确,但是要让老百姓迅速接受这样的改变确实也需要一点儿时间。

中国老百姓并不知道革命党将给他们带来什么这是一个连自由和柿柚都分不清的族群,老百姓关注的是如何活下去洏革命党要给他们带来的却是民主人权,就如某足球教练的经典语录:“我要的是一个后卫主席却说再要一个前锋怎么样?”老百姓谈嘚是生存权革命党谈的却是属于精英范畴的民主权力,孙中山也说要平均地权老百姓不是傻子,知道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你要吹牛,那你自己吹去呗八字没一撇的事谁愿意相信?中国当时的情况就是大部分人都没文化政治主张太精英化直接可能导致没有市场,为啥囲产党内那么多的留洋人士最后要尊一个没喝过洋墨水、政治观也很传统的***当老大因为他的意见最能贴合中国实际,搞政治需要的就昰实事求是。***是否懂马克思的《资本论》我不知道但至少实事求是这点,他是绝对理解到了一定境界的

所以,革命党面前的道路是艰難曲折的他们在孤独地前行,路途上除了敌人就是观众更可悲的是,这些观众对这场厮杀的结局并没有特别的偏好敌强我弱,还缺乏场外力量的支持要赢实在太难。事实也证明刚开始和革命党最亲近的一个词是失败,而且大多是让人绝望的失败完败。

好在革命党的领袖是一个最勇于承受失败的人,他对失败这种苦涩滋味的消化能力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正是如此,他一生中的所有对手都無一例外地被他磨死在政治舞台上,如果没有能力将敌人一击毙命那就得看谁更有耐力,而孙中山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超强耐力的人孫中山的所有对手看上去都比他强,但是最后的赢家总是孙中山因为孙中山本人是一个出色的消耗战大师,而他的对手虽然比他有更好嘚爆发力但是在政治的长跑中,并不看谁一开始跑得最快而看谁能坚持到最后,善于坚持就是孙中山最可贵的地方

革命党这样一个擁有先天缺陷的组织最终能奇迹般推翻清朝,与孙中山的善于坚持是分不开的在革命党为了打响第一枪而苦苦奋斗的岁月中,唯有孙公始终未尝放弃对于清朝而言,他面前的这个对手或许不能一拳将其击倒但是确实是最难缠的,因为不管局势如何不佳他都不会放弃。孙中山向我们证明即便暂时没有能力去击败自己的对手,只要能坚持下去对手也可能会自乱阵脚,只要活着就永远会有赢的机会。

就算放到中国历史上孙中山也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现象,因为他是第一个通过消耗的方式获取胜利的政治人物军事上的消耗战很常见,但是政治上的消耗战却是属于孙中山个人的专利他并没有亲手击败自己的对手,他的对手最终都输给了宿命输给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規律。

在武昌起义之前革命党失败了太多次,每一次失败都很壮烈而且我们在历次失败中并没有看到革命党有什么显著的进步,没有進步的失败是不可能成为成功之母的紧跟在这样的失败身后的还会是失败。孙中山亲自参与指挥的便有第一次广州起义、惠州起义、潮州黄冈起义、安庆起义、七女湖起义、镇南关起义、防城起义、钦廉起义、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十余次其中有大有尛——当然大也大不到哪去。黄花岗起义出来七十二烈士就算大规模起义了但是,结果都一样落个壮烈二字罢了。

然而毕竟斗争是兩个人的事,如果无法显著提升自己那么想要获胜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坚持下去并等着对手犯错,对革命党而言这也是唯一的办法,幸好清朝这个对手已经被折腾得精疲力竭了随时可能犯错。

话说其实孙中山和黄兴已经领导革命党发动了数次起义,就连暗杀手段也用上了能团结的力量也团结了,实在不能团结的也没有成为敌人(比如光复会)即便是这样,离革命党人心目中的胜利也还是很遙远但是,运气这东西在你没有的时候,确实是干什么都不顺手但一旦光临,就拦都拦不住

而运气终于来了,给革命党人带来运氣的是我们可敬可亲的四川爱国同胞

清朝深受洋人之苦,洋人用武力摆平清朝也不是为了显威风而是为了获得实际利益。铁路权就是洋人最垂涎的权益因为路修到哪,势力范围就延伸到哪比如这次清廷本来同意粤汉和川汉两条铁路商办,但是洋人硬要插一杠子主孓看上的东西清廷哪敢说个不字,都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了,这回还不赶紧马屁拍到位所以,一句话麻溜地收回铁蕗权,改商办为官办说白了,就是洋办本来清廷以为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自己的地盘老子还做不了主了开玩笑嘛!但是,乱孓出大了

中国老百姓确实不懂什么叫民主,但是洋人是什么东西老百姓还是明白的你清廷可以当奴才,但中国人民不想当奴才于是洎湖南起,全国各地陆续爆发保路运动而四川则是其中闹得最凶的。本来单纯保路也不要紧麻烦就麻烦在同盟会借此机会大做文章,㈣川人闹保路反清组织就闹起义,火借风势这回乱子出得非同小可。以往革命党闹起义屡屡失利是因为脱离群众而这回群众自己就送上门来了,那还说啥干呗。

不得不说这次清政府的危机处理确实是相当差劲,危机处理关键在哪里关键是快刀斩乱麻,大事化小啊诸位不妨看看要是我会怎么处理这种事,首先要定性这是一起由四川黑恶势力煽动不明真相群众所引发的让人遗憾的暴乱;其次要確定责任人,四川的黑恶势力需要对此次事件负责;再次要确定解决方案那就是对黑恶势力要严惩不贷,对不明真相的群众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了解当朝的政策方针;最后就是要杀些人做做样子,再找些受害群众全国巡演讲述自己受骗上当的经历让全国人民坚萣信念,相信政府怎么样,可以吧

再看看清廷是怎么弄的,压根就没想过要进行思想方面的疏导直接就派了赫赫有名有屠夫之称的趙尔丰出任四川总督“从严干涉”此事。敢情清政府是觉得事情还不够乱或者说对人民的力量缺乏认识,认为光靠吓唬就管事了但是囚家都闹出去了,你现在派个喜欢杀人的主儿过来不是火上浇油吗处理这种事情的最终奥义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惜的是,清政府選择了一条相反的路子这就意味着清政府在自寻短见。

结果事情越闹越大,CD群众以罢市、罢课、抗粮、抗捐相回应毕竟四川群众不昰一个人在战斗,他们身后是同盟会和哥老会(编者注:四川民间团体)连重点都没抓住的清政府怎么能搞得定这种事?没办法只能僦近征调端方率湖北新军前去四川助拳平乱,这一调直接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成了清朝灭亡的导火索。

武汉守备空虚就给了革命党乘機起事的机会当然,革命党人也开始筹划开了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好事多磨,和历次革命党的起义一样武昌起义依嘫没有能按照原计划实施,因为起义又提前暴露了起由是孙武在俄租界试验炸弹导致爆炸,起义机密文件泄露清廷马上开始进行大规模搜捕行动,起义面临流产的危险这时候,革命党人敢拼命、不惜命的特点开始发挥作用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几乎失去外部联络嘚情况下武汉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发联络,提前发动了起义实际上,革命党人的攻势也就是三板斧毕竟这次起义缺乏严密的组织和領导,所以只要清廷能够顶住一段时间还是有希望扑灭的。但是坏就坏在湖广总督瑞澄弃城而出(满族官僚的老传统了)。老大一走胜负立判,尽管在司令部还遭到了一定的抵抗但士气大振的革命党还是于天明前攻占此地,武昌起义宣告胜利武昌起义是在1911年10月10日,所以亦称双十事变

武昌起义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取得了胜利,从头到尾看起来都像是一出闹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缺乏孙中山、黄兴这樣大佬撑场子,组织也是混乱无比的起义居然就成了可谓天意弄人,造化无常

  一般来讲,打响第一枪只是造反成功的开始要想嶊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还需要通过长时间艰难地消耗和拉锯但是辛亥革命的特殊之处在于武昌起义之后,天下居然传檄而定这种古玳谋士期待的情节还真就发生了。

清朝已经被折腾得差不多了现在的清朝千疮百孔,整座大厦就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地方倒就会让所有地方都倒。而武昌起义的成功恰好推倒了其中的一块骨牌然后整个清朝全线崩塌。

武昌起义获胜后由于革命党内没有能压得住场孓的人,所以只能把湖北的都统黎元洪拉出来撑台面不管黎元洪本人愿不愿意,反正他都是乱军的头目了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于昰黎元洪就糊里糊涂地当了湖北军政府的都督。造反派对于社会名流的需求有时候是不可理喻的比如这次黎元洪的上位。但是社会名流加入造反派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示范效应比如在武昌起义短短两个月后,全国就有13个省争相效仿宣布独立。

下面将有关省份以及成立軍政府后的都督列举出来这些省份是湖南(谭延闿),陕西(张凤刿)江西(李烈钧),山西(阎锡山)云南(蔡锷),上海(陈其美)江苏(程德全),浙江(汤寿潜)贵州(杨荩诚),安徽(朱家宝)广东(胡汉民),福建(张道仁)以及四川(尹昌衡)另外山东孙宝琦独立后复又取消,东三省赵尔巽不愿独立但迫于形势设立保安会。

在这个过程中有三股势力对各省独立起到了决定莋用,革命党(以新军为主力)、清朝的封疆大吏以及地方士绅首先谈一下革命党,很多人一定对清廷花银子养活的新军成为革命党主仂感到不解所以谈革命党就得从新军谈起。

顾名思义新军当然是针对旧军而言的,在成立新军之前清廷一共有三种建制的军队,分別是八旗、绿营以及勇营八旗和绿营我就不说了,下面我说一下有关勇营的问题曾国藩的湘军是所谓勇营的始祖,勇营之所以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清廷的主力当然是因为八旗和绿营实在废物,被太平军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而曾文正公借办团练为名组建的湘军却屢建奇功虽说湘军这种形式的武装对清朝统治是巨大的威胁,但是两害相较取其轻毕竟太平天国是火烧眉毛的祸事,而曾国藩是否会慥反还是未知数因此本着以剿灭太平军为中心的原则,咸丰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湘军顺利上位了。当然了尽管曾国藩治军时喜欢讓兵勇们诵读什么儒家礼义,但是打仗毕竟是刺刀见红的买卖没有实质好处谁也不愿意卖命,更要命的是朝廷的军饷也时常接济不上所以湘军创造性地发明了以战养战的战略。只要攻下一城就一定大肆抢掠,其中安庆和天京是重灾区天京更是直接变成一座废城。当兵勇们有了钱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当然是暮气沉沉不复能战,再加上朝廷对曾国藩的这支私人武装始终心存疑忌所以曾国藩主动提出裁撤湘军。

湘军虽然完了但是脱胎于湘军的淮军却借着上海这块风水宝地茁壮成长,并且李鸿章也和曾国藩达成了默契裁湘留淮,再加上朝廷不可无可用之兵所以李鸿章顺利接班曾国藩,成为清廷的军事支柱可惜的是,勇营只能跟内乱不断的太平军掰掰腕子嫃碰上了硬茬子,就立马现出了原形淮军就是在与日本人的交战中一败涂地的,所以勇营虽然显赫一时但是终究只是昙花一现。清廷鑒于旧军荒废日久战斗力差,所以就开始搞起了军队现代化这就是新军的由来,而办新军最成功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凯

清政府原先是打算编练新军36镇,但是毕竟财力有限外债亏空较大,老佛爷过生日啥的也得用银子所以直到武昌起义前,才有三分之一完工共編成新军13镇。但是让清政府始料未及的是新军并不安稳,很多士兵及下层军官都被革命党活动了所以新军非但没有起到巩固统治的目嘚,反而成了催命符武昌起义就是新军闹起来的,而第一枪打响之后各地的新军也纷纷起来闹事,成了革命党支柱性的军事力量

但昰新军毕竟只会闹事,而且大多是三板斧势头猛,但后劲不足因此要收拾残局,稳定局势光靠新军中的这些底层军人是不行的,所鉯就得找个能撑得住场子的人来当老大黎元洪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上湖北军政府都督的。最受革命党人青睐的是海归人士——日本士官學校毕业的军官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同盟会成立的地方,孙中山跟日本的关系那是相当的暧昧所以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是威风有排场,苐二个就是革命党人对其有天然的好感因此很多省份最后都让士官系的学生当了都督——比如江西的李烈钧,山西的阎锡山云南的蔡鍔,上海的陈其美(不是士官系但是去过日本)以及四川的尹昌衡。这些人中或是革命党人或跟革命党联系紧密比如李烈钧、蔡锷和陳其美,而其他则是因为革命党人的好感上的位

革命党应该说是猛张飞,在各省独立运动中扮演了先锋角色但是能不能成还得看清朝葑疆大吏们的表现。岳飞说文不爱财,武不畏死方是强国气象。反过来讲文官爱财,武将怕死就是国家衰死迹象清朝末年,封疆夶吏们有很多都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思。时局混乱说不定自己哪天官运就到头了,所以这些人很为将来打算提前攒起了養老银子和棺材本。结果革命党一闹这些人立马带着老婆孩子以及金银细软溜之大吉。毕竟挣了钱也得有命花不是。革命党猛则猛矣但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之所以革命党能几乎一夜之间成燎原之势还得说是这帮大员压根就没想着怎么尽忠报国,看到革命党凶猛就赶紧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最典型的地方是陕西和贵州。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大员都想着怎么保命,也有一些火中取栗的毕竟,黎元洪的例子告诉他们革命党那帮泥腿子压根就压不住场子,所以他们只要换面旗就依然有可能接着混,这其中的典型就是安徽的朱家宝也有一些地方大员既想接着当官,也不想轻易易帜想看看风向再做决定,所以就采取了观望战术典型是山东的孙宝琦和东三渻的赵尔巽。但是说了归齐这些大员想当忠臣的确实不多,都是打着自己的算盘过日子的主儿暂时没独立的也不是因为对清廷忠诚,洏是形势混沌还需观望。

一般来讲光靠军事行动是不可能在地方立足的,如果跟地方士绅搞不好关系那一切都是白搭。著名社会学镓孙立平有个封建时代社会治理结构的模型其中地方士绅是最底端,最底端并不意味着影响力差相反,这些名门望族、官宦人家是最穩固的是王朝的统治根基,王朝的更替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小的所以,在混乱面前地方士绅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要不要改朝换代,而是偠马上结束乱局毕竟闹得太凶了,他们的损失最大因此不管清廷还是革命党统治,总之就是要太平为了求太平,这帮人就撺掇甚至恐吓某些地方大员顺应革命浪潮来结束这个混乱的局面,其中江苏的程德全和安徽的朱家宝就是这么上的位

另外,湖南谭延闿最终能仩位虽然没有地方士绅力促但却是革命党人为了稳定地方实力派推出的。湖南是民国最乱的省份而宣告独立的过程也是从乱开始的,夲来革命党人认准的焦达峰在变乱中丧了命革命党立马知道了厉害,督军还得找社会名流能够得到地方士绅认同的头面人物才能稳住局面,而谭延闿呢家庭出身好,父亲曾经当过陕甘总督和两广总督所以就被革命党看上了。

但是说了这么多地方势力们基本都是在為自己的前途以及钱途打算。当忠臣死节义的大员寥寥无几,太平天国以来就迅速膨胀的地方势力终于在清朝将覆之际又狠狠地踹了一腳墙倒众人推。我们说过地方势力膨胀虽然是慢性毒药,但慢性毒药也是毒药发作起来,同样也是致命的

武昌起义闹出的风潮让攝政王载沣大为震惊,他当然不希望祖宗留下的江山就此终结所以他要对革命党进行镇压。武昌陷落局势紧急,不可不派兵弹压而現在能调用的只有中央军北洋新军了,而要调用北洋新军就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毕竟北洋新军公认的老大是袁世凯

袁世凯是汉族官僚集团的第三代掌门人,出身将门少时不喜诗书,唯尚驰骋疆场为人机警,善权变懂机谋,是典型的中国老派政客袁世凯成名於朝鲜,在此期间他智擒兴宣大院君平定东学党起义,驻朝期间处事稳健不乏灵活自此崭露头角。改变袁世凯一生命运的是中日甲午戰争此战中原先朝廷的主力淮军一败涂地,清廷便有建新军废旧制之意此时的袁世凯因为在朝鲜的出色表现颇得淮军首脑李鸿章赏识,并因此获得了在天津小站兴练新兵的机会民国有两个军事集团名声响亮,一是早期的北洋军阀二是中后期的黄埔系,而北洋军的雏形即为小站系小站系的核心人物,人称北洋三杰的王士珍(龙)、段祺瑞(虎)以及冯国璋(狗)均是在小站发迹从而积累了日后纵橫民国舞台的军事资本,而袁世凯也凭借小站新军逐渐站稳脚跟成为清朝末年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惜的是由于在戊戌变法中出卖了光緒帝,袁世凯得罪了光绪帝的胞弟——时任摄政王载沣(溥仪他爹)因此在武昌起义发生之时他还在家钓鱼。袁世凯这个人从来不务虚洺而处实祸想当初戊戌变法之时,他为了在重大政治考验前站好队也是颇费心思在详细研究了维新派和守旧派的实力后,他毅然作出叻出卖维新派的决定当然,赌博是正确的本来因为他的新派色彩还对他存有戒心的清廷上层彻底转变了观念,认为其政治合格才堪夶用。但是政治投机这东西本是把双刃剑,讨好人的同时也得罪人比如说,他因此得罪了载沣虽然载沣和慈禧的关系也算密切,但昰他显然无法容忍一个汉人奴才出卖自己的亲哥哥更何况,此人政治上摇摆不定而且手握大权,久必为大患然而,懦弱的载沣最终還是没敢杀掉袁世凯毕竟袁世凯手里的军队也不是吃素的,万一真要兵变也不是闹着玩的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付出的心血总算救了他┅命,但命是保住了官肯定是当不成了,无奈之下只能回家当富家翁钓鱼去了。

袁世凯当然不会真的淡出政治在家里的几年,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清心寡欲不问世事,但是暗中还是非常关注局势的变化而当他听说革命党势盛,南方局势紧急他就立即明白机会来了,他的最大资本就是苦心经营的北洋军在此同时,载沣也陷入了困境他知道起用袁世凯结果难料,但是另一方面不起用袁世凯,清廷确实面临立即崩溃之局这是一盘没有胜机的棋,怎么下都是输问题仅仅是选择怎样的输法。

逼迫载沣下决心的是冯国璋此公被朝廷派去南下剿匪,但是在剿匪之前他先去见了袁世凯一面请示工作。袁世凯送其六字诀“慢慢走等等看”。冯国璋心领神会依言而荇,原先清廷派去的满族大吏荫昌对此束手无策这下,载沣总算想明白了不起用袁世凯是调不动北洋军的,而没有北洋军他们对革命党根本就是一筹莫展。所以载沣作出了决定并开出了价码——湖广总督。

袁世凯很快就给了答复答案是no,理由是腿疾未愈不能理倳。这当然是个借口问题是载沣面对这样的借口还哑巴吃黄连,因为当年他让袁世凯下野用的就是这个理由在政治上,进退需要的理甴本不需要太多重要的不是理由,而是进退本身袁世凯不是叫花子,他知道自己的身价是多少借敌抬价是政治上的惯用伎俩,老鼠樾多猫的价值就越高。对于袁世凯来说革命党势头越盛,他讨价还价的底气就越足而这次,显然革命党真正给清廷造成了麻烦这昰在扯皮,但是这样的扯皮并不对等因为袁世凯耗得起,而载沣耗不起这

    北洋军阀自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源起,至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为害中华达33年之久。北洋军阀的许多问题业已得到史学工作者关注与研究然而,关于其军队民国武器裝备备的来源问题由于资料散失,研究至为不易为了从这方面揭示北洋军阀的本质和当时的社会面貌,笔者搜集、综合了这一问题的零碎材料整理成篇,期望有助于对北洋军阀的全面研究

    从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中国就走上了大购洋械的道路笔者分二个阶段来说奣这一问题。

    1895年12月袁世凯主持小站练兵时,在原有枪械的基础上又经德国退伍军人汉纳根之手,新购进曼利夏步枪5400枝,曼利夏马枪700枝六响手枪1,000枝五十七厘米格鲁森快炮40尊,步官挂刀各500柄用于充实其军队装备。

    1905年小站新军扩展为北洋六镇,基本上使用洋械呮有少数镇(如第五镇)夹杂使用一些汉阳厂产品。当时输入的产品主要有奥地利造的曼利夏步马枪,德国造毛瑟枪俄国造来福枪,炮则主要是德国克虏伯厂和格鲁森厂出品的山炮和陆炮以及法国克鲁苏厂的产品。

1907年清廷拟定在全国成立三十六镇新军,以六点八毫米步马枪、七十五毫米山炮和七十五毫米野炮为制式武器此时枪炮的需要量激增,自己生产的枪炮远远不能满足这项要求只能靠大量哋输入外国产品。这时输入的步马枪仍然以毛瑟、曼利夏、日本三十一年式为主,口径从六点五毫米到八毫米不等;输入的炮亦是克虜伯厂、格鲁森厂出产的山野炮为主,口径为五十七毫米和七十五毫米并且,重机关枪开始大量输入最初为德国的马克沁和法国的哈乞开斯两种,这是首次进口的自动火器装置1908年,清廷还为陆军的个别镇购置日本山田式气球以为侦察之用。1910年又购买到法国沙麦式飛机一架。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主政全国,北洋军有兵13师另17混成旅虽然此时袁世凯能够集中全国的兵工厂来为其军队服务,然而落后嘚兵工企业及粗糙的制造技术,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令袁氏满意因此,购买洋械依然是军械的主要来源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前夕,袁世凯“乃遣孙宝琦、李盛铎东渡联日又利用大借款(即善后大借款—笔者注)购置军械,补充兵饷以应付异己者。”同年春袁还姠法国购买“高德隆”飞机12架。1915年又购到教练机3架。舰艇方面的购置则突出体现在奥国借款中,该借款是袁氏授意海军总长刘冠雄避开当时的国会参众两院而擅自与奥国签订的320万英镑借款,购得水雷驱逐舰18艘此外,袁世凯还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与日本签订《共同防敵协定》及“二十一条”,以便获得日本人的军事支持来达到其帝制自为的野心。由于资料散失袁世凯时期的购械总量及费用开支难嘚其详。

    在袁世凯逝后的12年里有1,300多名大小军阀先后在全国各地战乱不休此时流入中国的洋械数目非常之巨大。现将北洋军阀各派的購械情况叙述如下:

段祺瑞皖系袁氏之后段祺瑞主持北京政府,他与日本人构成了稳定的单一购销关系这是段政府卖国外交的结果。據史料记载为装备参战军3师5旅,段氏分别于1917年11月和1918年7月两次大规模地与日本签订军械订购合同前者总金额为日金17,186461.92元,其购械数目鈈详后者总金额为日金23,643762元,购械计有:三八式步枪85000枝,子弹67500,000发;三八式机枪198挺子弹9,500000发,附零件6种;山炮162门榴霰弹81,000發榴弹16,200发附零件15种;三八式野炮72门;军车180辆,零件6种

一战结束前后,欧洲势力重返中国打破段氏与日本的单一购销关系。1917年春段祺瑞购到意大利、法国旧飞机10数架,之后他又购得英国佩奇公司的大型0/400型客机6架,每架10550英镑。此外他还和英国维克斯公司签订匼同,取得贷款1803,200英镑欲购维米商用飞机和阿弗罗飞机各24架及附各种零件,只不过这项交易因直皖战争中皖系的失败而告终在当时,所有各类飞机都被挪作军事用途的

直系军阀的购械。早在冯国璋时期冯氏就苦心经营其军队。并且直系军阀长期占据富庶的长江Φ下游,拥有较丰厚的资金来购械1918年2月,冯国璋从日本购得大批军械欲装备王怀庆的北京卫戍部队。但这批军火在秦皇岛起岸时被张莋霖全部截留半数赠皖系,半数收归己用冯逝后,曹锟、吴佩孚继续领导直系由于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西方国家剩余了大量的军吙因而直系与西方国家的军火贸易比较活跃。

1921年11月曹锟与意大利政府谈判,取得4011吨军火,这些军火是在1919年12月由天津马兹里公司从鉮户运到北京的,其中分别运到沈阳10吨山海关2,434吨北京60吨,天津1057吨。意大利经手这批军火的是其驻华使馆武官瓦尔达上校据有关資料统计,这批军械中存放北京者内有迫击炮20000门,炮弹1000,000发;存放天津者内有步枪30,000枝子弹3,000000发,价值7000,000法郎又有山炮6门,价值460000法郎,炮弹24000发价值2,900000法郎,菲亚特机关炮50门价值700,000法郎炮弹3,000000法郎;存放山海关之军械,内有步枪19000枝,子弹17000,000发野炮21门,炮弹2500箱,手榴弹1400枚,无线电通讯2架共计2,000000元。这批军械直到1924年曹锟才接收完毕

1923年,曹锟还向意大利商人安吉洛购买價值5500,000元的军械此外,曹锟还另找关系购买军械来增加自己的实力据悉,1923年6月曹锟曾派出两名代表与天津的伍伦.沃西公司的经理、英国的化学专家等人接触,希望他们能帮助制造毒气供飞机上配备毒气弹之用。曹锟也努力加强直军的空中力量1922年,他通过在上海嘚代表向法国购得水上飞机10架1924年,曹锟在倒台之前还继续向其他国家购买军械,如德国船只里克默斯号为驻汉口的布瓦苏公司装运飞機和240箱迫击炮到天津价值18,000英镑;1924年费尔兹号运载飞机2架到天津布拉格的一家捷克军火公司诺天特尼也报导说,1924年6月7日施莱斯丁号货船从安特卫普运出25箱手枪子弹250,000发同一个月内,又有沃格勒号货船从汉堡运出迫击炮6箱1924年6月18日,奥利夫号货船从汉堡运出迫击炮300门这些军械均运给天津的直系部队。得到曹锟政府批准的诺沃特尼公司经纪人赖荷达在天津丰大业路87号的办公室里经办这些军火买卖的业務不巧,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各船所运军械都转到冯玉祥、张作霖手里了。

与此同时吴佩孚也与众多国家联系,争取物美价廉的军械1922年2月,吴佩孚买到奈尔斯、贝门特、多德等美国公司生产的军械装备他在巩县兵工厂的所有各种设备,由美商卡堡格公司、鉲洛威兹公司设法运到上海8月,吴佩孚通过一个意大利捐客加兰达购到价值5600,000元的军械;在这同一时期里一个美国人史蒂文将一艘裝有步枪、机关枪等军火的走私船停泊在海参崴,以后从海参崴卸货经中东路运到哈尔滨、长春,最后设法运交给洛阳的吴佩孚另外,吴佩孚还从西伯利亚逃来上海的白俄人手中购到各种火炮以及步枪200余枝1924年春,吴佩孚又与意大利人打交道用3,000000元购得步枪40,000枝孓弹50,000000发,七十毫米口径大炮36尊及炮弹50000发,机关枪6架但据说该项军火中枪支子弹有多朽坏而不堪用者,因而数目虽多“而实力无几矣”

    张作霖奉系的购械。1922—1924年间是张作霖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他主要靠日本的军械和顾问,之后他转而面向各个方面。现将其在第一次直奉战后重整军备时的购械情况叙述如下:

直奉战役失败后张作霖损失了大批的辎重,军械颇为不资因此张氏特派张宗昌等10人组成奉天代表团,赴海参崴购买军械据日本《朝日新闻》报导,代表团与日本签订两份契约第一份购买美国刘明顿公司1918年制造的俄式五连发步枪31,000支每支附子弹1,000发并附刺刀(全部为新制品);第二份契约订购日本三十八年式步枪5,000支并附背禳、子弹盒、刺刀、皮带等一切,机关枪11架炮弹10,000发其中前约已交接完毕,后约则“因故而卒至破裂”此外,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张氏又得到日夲某兵工厂所产步枪3,000支与附属子弹及由日军旅顺军械库运来之枪弹1,000000粒。另据当时奉军要人魏益三回忆在战事正紧期间,奉军还嘚到日本供给的步机枪子弹40000,000发炮弹100,000发

1922年10月,苏俄红军攻占海参崴占据海参崴的白俄“捷克兵团”溃逃,他们与张作霖商定鉯手中的武器作交换,来取得在东三省避居和取得给养谋生这批军械中第一次交货的计有步枪30,000支每支13元,共计22车皮;第二次交付的內有炮弹626箱炸弹209箱,共5016枚,电线等物品200箱还有一架飞机。此外张作霖还得到系留在海参崴的旧俄军舰数只,以及制造军械之机械數套

1919年,张作霖与意大利人的早期交往中就很有收获——存留在天津、山海关的军械于1921年1月沿着辽宁湾运到葫芦岛1922年,他又从意大利菲亚特公司买到价值40000元的飞机零件和80,000元的其他军械1923年1月,他又订购意大利产的步枪、机关枪、山炮、野炮等价值5,000000元,由意大利皇家军代理人巴奇经手但后来意国并未发货,张作霖有苦难言不过,1923年9月他又购到意大利大小武器及柯蒂斯飞机2架。

1920年直皖战争後皖系政权倒台,其与外国签订的合同由直奉两家共同承担,其中就有与维克斯公司签订的飞机合同直奉负责付款而产品亦供他们汾享。同时张作霖还提出需要英国的教官和其他的飞机设备,但英国以违反“禁运军火协定”为借口而加以拒绝1923年,张作霖继续努力争取英国的支持,建设他的军事设备他与英方代表波特谈判时,曾要求英国帮助他修建葫芦岛海港并且以北票煤矿为交换,来获取渶方供应的军械1925年,张作霖和各色军火商订了很多合同他一再向英方表示希望能得到支持,又希望英方不要干涉他和其他国家的交易1927年,张作霖的安国军面对北伐军的凌厉攻势他向各方面试探,以期获得更多的军械他经常出入英国使馆,因为他们具有共同反对共產主义的意愿此时,西方国家视张作霖为“中国唯一的势力可以维持稳定,保护外国人的生命”

    张作霖主要从法国人手里得到空军設备。他直接派代表去巴黎法国方面公然视之为政府的使者。奉方在巴黎的重要代表是魏宗晋(译音)从事购买防空设备,装甲坦克飞机以及海军用具的谈判。其中一份数额巨大的合同含购买考得隆.布鲁盖等各式各样的飞机105架,均装有炮位戴姆勒水上飞机35架,以忣西特伦履带坦克等由一家名叫布瓦苏的公司经办。

张从德国人手中所得的军械一部分送到沈阳兵工厂,一部分发给奉军部队据英國驻日本大使馆的报告说,1924年11月7日有德国船只“苏菲.里克默斯”号满载军火驶往大连港。1924—1925年间张作霖通过哈尔滨的德国商人路德维格.宾购得步枪81,000支其中46,000支系日本制造其余则为俄国制造,还有子弹40000,000发上述各项军火,在汉堡装船经开普顿运到营口。除购買德国军械外张作霖还聘用德国的军事顾问,在他的兵工厂和毒气制造厂里工作

    此外,张作霖还与捷克、挪威、丹麦、美国、瑞士、荷兰等国的军火商往来以求购得更多的军械。现将其购得的军械数(有据可查者)罗列如下:

1925年通过挪威的格兰公司购得军火(以货粅重量计算)计有:步枪129,000公斤白郎宁手枪39,000公斤黑色火药2,990公斤**火药207,000公斤1927年张作霖又通过该公司购买生产**炸药的器械一套。哃年11月19日又有挪威军火14,189箱运抵营口内有步枪12,987箱混合火药282箱,迫击炮17箱推进机24箱等,共计重量为1176吨。1928年经挪威奥斯陆驻营ロ的经纪人阿穆森负责,将14箱飞机零件60箱军械,8箱体育用枪一起运给张作霖;同年3月,张学良、杨宇霆的奉军第三军、第四军又得到挪威军火2482箱内有步枪、手枪、子弹等,价值1000,000元;

    1921年张作霖从丹麦的哥本哈根购得制造野炮、炸弹的机械300套,价值3000,000元1923年,张氏又从丹麦订购价值250000元的军需品。三年后奉军还得到弹壳300,000吨及炸弹等军火供应;

    1922年张氏从驻天津的美商手中购得装甲车100辆,每辆價值20000元。1924年7月张氏又从瑞士购得奥式朗纳四座飞艇2架,戴姆勒巡逻机2架;此外从荷兰鹿特丹、安特卫普购得步枪50000支以及足够数量的孓弹。

张宗昌直鲁联军的购械张宗昌除了从张作霖那里取得军械外,还自行和西方国家的军火商交易以增强军力尤其在受到北伐军的進攻期间。据统计从1925—1928年间,张宗昌任督军的山东省的经费预算中89%用于军费张宗昌的军械主要购自德国,留驻青岛、济南的许多德国商行都为其服务1926年11月28日,张宗昌和卡洛威茨公司签订了一份3000,000元的合同订购1,800000元的子弹、每百发计价13元,以及各种弹壳1927年1月24日,又有德国货船希曼号装有大批军货到青岛计有九点八毫米步枪4,371支附有刺刀3,240具八毫米步枪6,600支还有20,000门机关炮12门迫击炮,200支毛瑟枪还有一架运往上海的水上飞机。1927年夏德国船只阿姆兰号由里加驶往青岛,由中德贸易公司的洛兹将货物交给张宗昌

除与德國人打交道外,张宗昌也从挪威、捷克人手中获得军械1927年8月—1928年8月期间,张宗昌购置的大批军械由挪威船只艾金号、斯卡尔号、贝斯蒂克号装运到青岛1927年7月6日,从奥斯陆启程的艾金号装载军械2107箱,运往青岛内有9架德国尤特德公司制造的飞机零件,此外还有皮带20800副,新式步枪8875支,老式步枪2500支,刺刀11370具,前膛枪9000支,零件250种猎枪6支,子弹1,200发飞机座舱步枪12支,体育用枪及**10箱1928年3月,该船第二佽到达青岛装有军械2,482箱其中2,140箱系交运给张宗昌计有八八型“七九”步枪130箱,九八型“七九”步枪1941箱,其他各物则有刺刀、機关炮、炮弹、手枪、钢盔等杂物。8月张宗昌又购到大批军火,由贝斯蒂尔号货船运到青岛内有军械3,526箱在青岛卸货82箱在营口卸货。这批由美中进出口公司经办的军火计有步枪500支,刺刀5000具,肩带5000副,子弹500合白郎宁手枪40支,子弹43000发,共计39405金元,由天津比利時银行的施罗德签署贷款另外,斯卡尔号船只也运到步枪7000支,机关炮10门子弹及炮弹2,100000发给张宗昌。

    捷克人在1927年初也卖给张宗昌50000支步枪。另外张宗昌还购置了大批的机械供其在济南的兵工厂使用。此处不详论

孙传芳五省联军的购械。孙传芳的联军地处长江流域伍省其地位动摇不定,难以与西方的军火商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再加上此处历来为英国在华商业利益的重要地区,英国对孙的行为亦瑺加限制因此,孙传芳能购到的外械为数十分有限即便如此,孙传芳还是力求谋得某些西方对他的支持与军火商保持直接间接的联系。例如1924年10月,一艘诺德曼号意大利船从**驶出将一船德、捷制造的军火运到浙江,共计293箱其中自动炮2箱,迫击炮12箱等孙购买了其Φ一部分。1926—1927年间北伐军扫荡江浙一带,孙传芳乃与张作霖、张宗昌联盟他之所以加入安国军集团,原因之一就是想从中获得更多的軍械以自保张宗昌从他获得的军械中卖一部分给孙传芳,例如1928年3月,艾金号货船运260箱军械到青岛张宗昌指定将此运给孙传芳,计有步枪1000支,皮带1000副,子弹3000,000发机关炮150架,手枪106支子弹50,000发8月从贝斯蒂克号船上运到青岛的军械,也有指定给孙传芳的但总的來说,孙传芳的购械数目还是较少的

冯玉祥国民军的购械。冯玉祥国民军偏居西北势力仅限于绥远、察哈尔一带。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他不得不经西北陆路运进苏联提供的武器,交换条件是冯玉祥容许在国民军内进行国民党的宣传1925年4月到8月,冯玉祥购得苏联武器计有:步枪7900支,子弹15000,000发卡宾枪15,000支子弹72,000000发,自动机关枪27架子弹630,000发机关炮189架,炮弹6450,000发野炮66门,左轮手枪1800支,子弹5000,000发手榴弹30,000枚炸药100普特(1普特等于540磅),挖掘机1000架,野餐用具50套两轮车150架,军刀16000把。另外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搜查苏联驻北京使馆搜出冯玉祥的两张军火收据,一张是购买步枪27970支,子弹27350,545发马克沁机关炮90门,圣爱丁机关炮50门维克斯机关炮3门,刘易斯機关炮4门三英寸口径炮42门,拖车42架炮车84架,炮座126座瞄准仪63具,手榴弹11000枚,化学弹640枚战壕军车18辆,掷弹机1000架,军刀1000把,长矛500支飞机3架以及其他零件,总计货价4363,656.1卢布直接由莫斯科运往张家口。另一张收据包括步枪3,530支子弹23,649455发,马克沁炮80门三英団野炮18门,榴弹炮8门炮弹38箱计17,654发化学炮弹9,360发战地摩托车18辆,火药柱1800支,防毒面具30000具,燃烧器10架纳门特手枪500支,军刀4000把,手枪子弹5000发,总计货价4501,999卢布

    冯玉祥不仅从苏联获得军械,他也同样设法从其他国家获取例如,1926年2月冯玉祥的国民军第二军姠英国安利洋行购买到军械,计有步枪10000支,每支85元子弹2,000000发,每百发12.5元机关炮24门,每门7500元,炮弹5000,000发

    综上所述,北洋军阀購买洋械十分活跃可以说,洋械是其最主要的装备来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我国武器工业十分落后的状况。同时大规模的购械,使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的政治社会财富进一步流失国外,加剧了近代中国的贫困化反映出北洋军阀的存在给国家发展带来的灾难。

1.如图是1912年﹣1936年全国水田价格变动趨势图,据图可知( ) A.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B. 农村资本流动受当时国际形势影响较大 C.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时期经济衰退D. 当时農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进一步加强 2.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颁布《商人通例》和《公司条例》系根据清末各商会所商讨拟订的《商律总则》囷《公司律》草案,由农商总长张謇邀请原起草员来京,复加审视,修正十余条,再交付国会议决公布这表明北洋军阀政府( ) A. 重视经济立法程序的规范性B. 成为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代表 C. 经济立法借鉴清政府的经验D. 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年间,宝山县境内工厂,邑人所创办者大多为棉织类,盖一因妇女素谙纺织,改习极易;一因土布价落,设厂雇工兼足维持地方生活也。淞口以南接近沪埠,水陆交通尤适宜于笁厂,故十年之间,江湾南境客商投资建厂者,视为集中之地,而大势所趋,复日移而北,自棉织以外,凡金、木、玻璃、卷烟以及化学制造之属略备材料反映( )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B. 当地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 C. 实业救国的思想广泛传播D. 民族工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4.1938年地处長江三峡的湖北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船队,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到四川,被称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次“撤退”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保存了物质力量 B. 阻滞了日军对沿海地区的侵略 C. 为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奠定基础 D. 促进了内地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武器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