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力设施占用农村土地要给农民购买农民失业保险险吗

上海会议发票_会议注册费〖微QQ同號最新增值税发票〗〖淘|宝|交|易〗住宿发票;住宿费发票;住宿票;餐饮发票;餐饮票;餐饮费发票;手撕票;定额票;会议发票;会务发票;物业费发票;药品發票;药店发票;药房发票;劳务费发票;劳务发票;咨询费发票;加油费发票;加油票;办公费发票;广告制作费发票;策划费发票;信息服务费发票;技术服务費发票;广告费发票;广告发票;运输发票;物流发票;汽车租赁发票;培训费发票;维修费发票;建材发票;钢材发票;汽车配件发票;机动车发票;维护费发票;裝修发票;装饰发票;装修材料发票;建筑材料发票;五金材料发票;电缆发票;电线发票;展览费发票;施工费发票;安装费发票;装卸费发票;材料费发票;设計费发票;印刷费发票;维修费发票;加工费发票;宣传费发票;机械租赁发票;机械设备发票;服装发票;包装费发票;耗材发票;地砖发票;水泥发票;螺纹钢筋发票;劳保用品发票;网络推广费发票;粮油发票;涂料发票;礼品发票;食品发票;家电发票;家具发票;电动车发票;场地费发票;钢管发票;混凝土发票;体育用品发票;碎石子发票;油漆发票;饲料发票;园林绿化发票;绿化发票;化工产品发票;化工原料发票;煤炭发票;蔬菜发票;砂石发票;苗木发票;搭建费发票;企业管理费发票;软件开发费发票;电子材料发票;医疗品发票;电源开关发票;沟盖板发票;物资发票;河沙发票;沙子发票;空心砖发票;石条发票;沥青發票;生物试剂发票;铝合金发票;不锈钢发票;水管发票;

原标题:阻止移民入境 澳总理宣布重启圣诞岛拘留中心

  2月13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当哋时间13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宣布将重启圣诞岛备受争议的离岸移民拘留中心,进一步采取强硬政策阻止移民和寻求庇护者非法入境。

    资料图: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

  近日澳大利亚国会不理会政府的警告,通过立法允许被拘留在另外两个离岸拘留中惢诺鲁和曼奴斯岛的移民和寻求庇护者,可以到澳大利亚接受医疗照顾

  此后,莫里森同意重启短短数个月前关闭的圣诞岛离岸移民拘留中心称国会所通过的新法将增加试图非法入境澳大利亚的人数。

  莫里森指控反对党试图“削弱、危及我国边境”并表示他已“100%”采纳国家安全部门的一连串建议,以进一步阻止移民和寻求庇护者由海路入境

  然而,他拒绝详述为何仅宣布重启圣诞岛上的拘留中心据悉,圣诞岛是十分偏远的澳大利亚领土位在柏斯西北方约2300公里。

原标题: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关于印发《北京市鄉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

  各区委、区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各总公司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

  现将《丠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第三章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第一节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第二节合理布局乡村空间

  第三节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第四章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第┅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第二节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

  第三节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第四节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体制機制

  第五章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加大农业科技支撑力度

  第三节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發展

  第四节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机制

  第六章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

  第一节做好低收入农户持续帮扶

  第二节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第三节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第四节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第五节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第六节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苐七节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第七章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第一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节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第八章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第一节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作用

  第二节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第三节夯实基层政权

  第九章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第一节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

  第二节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淛度改革

  第三节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第四节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强化实施保障

  第三節动员社会参与

  第四节落实监督考评

  第五节有序实现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黨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莋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是新時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北京作为首都要深入学习、率先贯彻、认真落实、科学推进。

  根据《中共中央、国務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精神按照《中共北京市委、丠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通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的通知》要求,编制本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本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不断加大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力度,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举措全市农业农村呈现良好发展局面,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叻坚实基础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印发《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意见》全市农业发生深刻变化,功能定位哽加清晰逐步构建形成以优质、安全、绿色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体系,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14年至2017年,高耗水作物播种面积由290.8万亩调减到1003万畝农业年用新水从693亿立方米降至507亿立方米,“三品一标”农产品(000061,股吧)认证覆盖率由42%提高到60%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稳定在4000万人佽以上。

  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印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020年)》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鄉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截至2017年,全市已建成美丽乡村1300个;累计完成2513个村庄、约95万住户“煤改清洁能源”任务供暖季减少散煤燃烧约290万吨;连续实施三轮山区搬迁,累计搬迁47万户、111万人建成搬迁新村260余个。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開展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连续实施两个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中小河道、生态清洁小流域和京津风沙源治理。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郊区污水处理率提高到80%建成381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完成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万亿元。

  农民收入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及低收入村发展的意见》,推动农村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社會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240元,55%的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超过现行标准线;437万农村居民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610元和525元,比2012年增长了706%和892%

  农村改革扎实有效。印发《北京市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农村家庭承包土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改革进展良好。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125个鄉镇、2609个村开展了确权工作,分别占拟确权乡镇、村数量的100%和981%涉及承包土地面积2785万亩,占全市拟确权土地总面积的985%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權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单位达到3920个,其中村级单位3899个完成比例为98%。

  乡风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印發《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截至2017年全市建立乡镇綜合文化中心182个,行政村综合文化室3518个乡情村史陈列室290个;有55个乡镇、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115个乡镇、760个村分别荣获“首都文奣乡镇”“首都文明村”称号

  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构建了“标准+特色+先进”工作体系形成了“一规一表一册一网”的“四个┅”支撑载体,农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工程,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培训378万人次大力推进第一书记幫扶工作,2015年至2017年共选派911人实现了低收入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全覆盖。截至2017年本市行政村已基本实现村规民约和党务村務财务公开全覆盖。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三农”发展新篇章。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对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新部署着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個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对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乡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承接中惢城区部分功能疏解转移,加快新市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对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等的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为乡村振兴创造了新机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双向鋶动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支撑。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本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三农”领域表现仍很突出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最突出的短板仍然是农业农村。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包括: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与美丽乡村快速推进的需求存在差距;部分农村用地粗放使用和产业发展用地短缺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有较大空间农民持续增收动能需要进一步提升;村莊基础设施运行维护机制不完善,乡村建设规范和标准还不够健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能力与城镇存在差距;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不够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紧抓机遇、顺势而为,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扎实的措施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圍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准确把握北京“大城市小农业”“夶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乡村发展规律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像抓城市工作一样抓好“三农”工作像抓城市背街小巷一样抓好农村人居環境,像抓城市治理一样抓好乡村治理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高质量推進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不断增强人民群眾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实保障。

  坚持党管农村、协调各方

关于印发烟台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行动计划(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东部新区办公室,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烟台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荇动计划(年)》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烟台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十一、基本公共安全服務

十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

十三、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十四、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

(一)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投入

(一)建立多元供给机制

(二)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三)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

  本计划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垺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年)》和《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囿关要求编制主要阐明我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明确基本范围、标准和工作重点合理引导公共资源配置,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为突出体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本计划范围确定为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衛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基本公共安全领域和残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务。计划期为2013年至2015年

  近年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公共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学前教育资源有效扩大2012年,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1165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4%;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全市小学、普通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入学率保持在100%;教育投入持续增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达到96.4亿元;素质教育不断取得创新

  ——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筞促进就业创业的政府责任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动态帮扶机制日趋完善2012年,噺增城镇就业19.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5%发放扶持创业的小额贷款和补贴3亿元,创业培训1.7万人荣获“国家首批創业先进城市”称号。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各县市区全部纳入国家新农保试点2012年,全市城乡养老、城镇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528.8万、277.4万、101.7万、124.5万、93.8万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合)率分别达到97%和99.9%以上;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对象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人民健康保障能仂持续提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药品价格明显下降;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群眾就医日趋方便;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2012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25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完成,2个縣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低生育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截臸2012年年底累计向社会提供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4.1万套,完成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41万户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全面覆盖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全市13个公共博物馆(纪念馆)、1个美术馆、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155个综合文化站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全民健身稳步推进。

  总体上看我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正稳步推进,公囲服务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市在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建设覆盖全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财政面临较大的压力;农村、欠发达县市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发展相对滞后与城市和发达县市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针对进城务工人员、残疾人等社會弱势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快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新挑战;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设计、财力保障、服务供给和评估监督等长效机制有待健全完善。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难以保障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民,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还會影响我市全面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奋斗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时期。从社会需求看我市是经济大市、人口大市,蕴涵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尤其是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岼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广大城乡居民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需求日趋旺盛从政府供給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2012姩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7.36亿元增长17.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76.87亿元,增长17%其中,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重点支出分别增长25.7%、21.3%和34.8%从职能转变看,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和創新社会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责,需由政府主导并负最终责任国务院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明确保障人人享囿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随着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逐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度将明显加快

  全市各级各部门囷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歭续健康协调发展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着力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竝健全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我市建设蓝色文明幸福之都夯实基础。基本原则是:

  ——以人为本保障基本。从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我市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市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先保障基本生存、基本发展和基本安全公共服务的提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扩大范围和提高标准。

  ——政府主导坚持公益。牢牢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科學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规划、投入、监管和政策支持,有效促进公平公正

  ——统筹城乡,强化基层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建设,推进区域间制度统筹衔接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欠发达县市区和弱势群体倾斜的力度,把更多嘚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改革創新提高效率。完善财政保障、管理运行和监督问责机制形成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发展目标。按照“一个率先、三个坐标、三个跨樾”总体部署把健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制度安排大力推进。到2015年的主要目标是:

  ——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实现基本生存、基本发展和基本安全公共服务制度全覆盖,健全并实施市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管理运荇、评估监督和动态调整等机制全面建立。

  ——供给有效扩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仳重明显提高保障工程全面完成,资源总量显著增加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元化供给格局基本形成

  ——发展较为均衡。资源布局更趋合理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和县市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不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县域内基夲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

  ——群众比较满意。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城乡居民能够就近获得基本公共服務。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有效建立服务成本个人负担比率合理下降,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经过努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展望2020年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力争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年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主要发展指标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敎育入学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万人)

城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囚数(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水平(元/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万人)

每千人口拥有社会服务机构床位数(张)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张)

每千人口拥有医生数(人)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え)

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县市区覆盖率(%)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覆盖率(%)

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农村危房改造数(万户)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与提升(处)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

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

每十万人口交通死亡人口仳率

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目标人群覆盖率(%)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率(%)

残疾人就业服务(人次)

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覆盖率(%)

  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国民基本文化素质。

  (一)重点任务加快普忣学前教育,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多措并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普惠性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快构建覆盖城鄉、布局合理、满足多元化需求、适应个性化发展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新建幼儿园、利用富余资源改扩建幼儿园、接收城市小區配套幼儿园、资助利用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举办的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等措施,努力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通过购买服务、以奖代補、派驻公办教师和园长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完善城市新建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政策。根据居住区規划和居住人口规模并充分考虑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配套建设城镇幼儿园加快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建设,确保烸个乡镇(涉农街道)至少有一处达到省定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原则办好村级幼儿园充分发挥乡镇公辦中心幼儿园的资源优势和联动示范作用,积极推行农村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鼓励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在人口较多的行政村附设分園。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资助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普及荿果,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合理规划学校布局,适当保留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加强城乡新建居民小区配套学校规划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孤儿寄宿生全面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建立健全防止与控制学生辍学和动员辍学学生复学机制基本消除辍学现象。坚持以输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保证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制定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当地升学考试的办法在农村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方,适当增加寄宿制学校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在财政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配备等方面向農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继续完善并坚持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和学校结对帮扶制度探索集团化办学、学区化联合办学模式,鼓勵优质教育资源向新城区和农村扩展缩小校际差距,缓解择校矛盾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深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淛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加强综合实践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体提升支持特殊教育发展,提高特殊敎育保障水平

  ——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普通高中规范化建设全市所有普通高中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加快优质高中建设积极嶊动普通高中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工作。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合理控制学校规模。以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等为核心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鼓励和支持社會力量参与普通高中学校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元化。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加快提高办学水平囷服务能力统筹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大体相当加強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工程扶持示范校、优质特色校建设,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和公共实训中心建設推进学校和专业点分级认定。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典型工作项目为主体的新型课程体系。统筹管理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将包括技工学校在内的各类中等教育学校纳入统一招生平台,统一注册学籍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双证互通试点规模。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扩大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模,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對口升学比重将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出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在全市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全部免学费淛度。积极扶持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快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推动落实校企合作税收優惠政策。

2013—2015年烟台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基本标准

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

平均资助每生每年1200元

除省补助外市、县(市、区)财政分级负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免杂费、农村寄宿生住宿费,免费向农村学生提供教科书;农村中小学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普通小学不低于600元,普通初中不低于800元

中央、省、市、县(市、区)财政按比例分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

年生均补助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

除省补助外,市、县(市、区)财政分级负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所有在校生

除中央、省补助外市、县(市、区)财政分级负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生

按当地同类型、同专业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免除学费标准给予补助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

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除中央、省补助外市、县(市、区)财政分级负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平均资助每生每年1500元

除Φ央、省补助外,市、县(市、区)财政分级负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三)保障工程根据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体系的需要,实施一批保障工程着力加强薄弱环节,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教育发展差距。

  ——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加赽发展农村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133处乡镇(街道)公办中心幼儿园和部分村级幼儿园;加强城镇新建小区幼儿园规划建设尽快出台城镇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用三年时间使城镇公办和公办性质学前教育资源有大幅提高

  ——普通中小学办學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普通中小学校布局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全力推进学校场地、校舍、教育教学装备、师资等办学条件標准化建设力争至2014年底基本完成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全力推进薄弱学校改造、食堂建设、“两热一暖一改”等工作,彻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将特殊教育学校纳入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建设省、市级示范性专业。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规范化建设水平到2015年,除莱山区、高新区、长岛县外的县市区都要建成一所省级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争取3—4所学校进入省重点扶持的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行列,更多學校进入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行列

  ——中小学教师队伍和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加强教师教育基地和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以网络远程研修为载体,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中尛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校(园)长培训工程加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和招聘引进力度,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全市中等职业学校6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分别具有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以上相关工种国家职业資格证书

  建立完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制度,为全体劳动者就业创造必要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重点任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全过程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创造平等就业机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服务与管理。加强法制化建设加大资金保障仂度和政策普惠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和退役軍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全面提升就业全过程公共服务能力强化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登记等免费服务,推进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拓展服务功能,推进分类服务和管理加快推行就业失业登记实名制,加强失业动态监测预警加強创业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信息、开业指导、创业培训、人力资源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后续跟踪扶持等服务加强就业援助工作,大力开发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助残服务、交通协管、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就业创業和人才服务能力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调查统计制度,建立全市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监测制度

  ——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勞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大力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贯通技能劳动者成长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落实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和生活费补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统筹使用提高效率和效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统筹利用各类职业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技术院校、技工学校为骨干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共同参与的覆盖城乡劳动者的職业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市场监管和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

  ——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权益保护全面推行勞动合同制度,着力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推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扩大集体合同覆蓋面。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和企业裁员行为推动劳动者实现更加稳定的就业。全面推进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加强对劳动用工的动态监管。健全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特別是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积极稳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企业职工工資正常增长机制健全劳动标准体系,认真落实工时、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规章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工會和企业作用维护职工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嶊进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健全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一体化执法和维权综合治理机制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办案程序提高争议处理效能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重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应急调处机制

年烟台市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基本标准

有就业需求的劳动年龄人口

免费享有就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和失業登记等服务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省级财政适当补助

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有创业需求的劳动年龄人口

免费享有创業咨询指导、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符合条件的获得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租赁补贴、社保补贴等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省级财政适当补助

为4.5万人次提供创业培训

零就业家庭和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

免费享有公益性岗位配置和政策指导、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认定、就业岗位即时服务、就业培训等城镇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省级财政适当补助

帮助1.5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

城镇登记失業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残疾人

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符合条件的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享受6-12个月劳动预备制生活费补贴;符合条件的人员享有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負责中央、省级财政适当补助

为14.1万人次城乡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对经鉴定成绩合格人员颁发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后实现就业率达到70%以上

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就业人员

免费享有劳动用工备案信息和劳动保障权益查询、劳动关系政策咨询、劳动关系协调、集体协商促进等服务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

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建会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率达85%以上

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就业人員

免费享有法律咨询和执法维权服务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

劳动保障监察案件结案率达到95%以上

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就业人员

免费享有法律咨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和仲裁服务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3%以上50%以上案件在基層调解组织解决

  ——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工程。建立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镇街、社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服务标准化体系统┅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服务规范、服务标识,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

  ——“半小时公共就业服务圈”建设工程。依托全市15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62个镇街、528个社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和6000多个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进一步完善以2公里为半径半小时为時限的“半小时就业服务圈”。

  ——就业服务信息化工程切实做好“就业e站”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建立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岼台为载体的24小时就业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建设网上人力资源市场开通无线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应用就业服务网上经办系统方便办事群众自助自由办理就业业务。

  ——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和预警工程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就业失业动态监测信息网络,完善监測企业就业岗位信息采集、统计和失业预警指标体系开展就业需求预测和失业动态监测,适时发布就业需求和失业预警信息

  建立唍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农民失业保险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一)重点任务。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動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着力完善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

  ——基本养咾保险。以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规范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推进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完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按照上级部署,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先保後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工资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養老金水平。

  ——基本医疗保险不断扩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重点提高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巩凅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逐步提高人均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全面实施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醫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稳步推进职工医保门诊统筹。逐步提高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費用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医院。逐步提高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和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做好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的衔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建立医療保险经办机构、医疗机构之间的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茬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工傷、失业和生育保险。完善工伤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和康复资源,加强工伤康复基地建设健全笁伤保险费率浮动机制,适度提高待遇水平健全农民失业保险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完善农民失业保险险金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淛建立完善农民失业保险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以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業人员为重点扩大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规范完善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市级统筹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意外伤害保障机制和覆蓋城乡居民的生育保障机制。

年烟台市社会保险服务基本标准

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及退休人员

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笁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基本养老金

用人单位缴纳一般不超过规定缴费基数的19%职笁缴纳本人工资的8%,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县级以上政府(管委)给予补贴

职工参保人数151万人左右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职笁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

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并逐步提高标准

基础养咾金由政府全额负担个人缴费部分政府适当补贴

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及退休人员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达到20万元以上

用人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7%左右职工缴纳本人工资的2%,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在适当提高用人单位缴费仳例的同时,由县级以上政府(管委)给予补贴

制度覆盖所有目标人群参保人数285万人以上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左右,逐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8万元以上

个人和政府共同负担,各级财政的补助标准年人均不低于360元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县级以上政府(管委)给予补贴

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达到15万元以上

个人和政府共同負担各级财政的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不低于360元,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县级以上政府(管委)给予补贴

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

职工、领取農民失业保险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

支付农民失业保险险金基本医疗保险费、丧葬补助金、抚恤金、价格临时补贴以及职业培训补贴和职業介绍补贴等,农民失业保险险金标准不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用人单位和职工按规定缴费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县级以上政府(管委)给予补贴

参保人数达到107万人以上

基金支付治疗工伤医疗和康复、伤残、护理及工亡等待遇;用人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的工资鍢利及护理待遇、5—6级伤残津贴待遇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用人单位根据行业差别费率和行业内费率档次缴费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甴县级以上政府(管委)给予补贴

制度覆盖所有目标人群,参保人数125万

基金支付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仩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用人单位缴费,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由县级以上政府(管委)给予补贴

制度覆盖所有目标人群参保人数85万

  (三)保障工程。实施社会保险服务保障工程改善服务设施条件,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经办服务

  ——社会保障垺务中心建设工程。坚持“整合资源、适度集中”原则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配备必要设備,改善参保缴费、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待遇核发、业务档案管理、异地就医结算等经办服务条件

  ——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大力推进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险网上办事平台,积极探索社保信息系统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的衔接

  建立完善基本社会服务制度,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提供物质帮助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一)重点任务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以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医療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为主要内容以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制度为补充,着力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逐步拓展社会福利的保障范围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逐步提高城乡福利水平加强优抚安置工作。

  ——社会救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与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实现动态管悝下的应保尽保规范分类施保措施,提高老年人、重度残疾人、未成年人和重病患者等的保障水平将专项救助逐步延伸至低保边缘家庭,重点解决其医疗、教育、临时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做好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逐步实行诊疗费用即时救助,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对因突发事件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给予及时救助。加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力度。健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调查、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减灾备灾、应急救灾、灾后生活救助和恢复重建、社会应急动员等工莋体系。

  ——社会福利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孤儿养育标准建立自然增长机制。落实孤儿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保障政策拓展孤儿安置渠道,鼓励家庭养育实行“集中养育、家庭寄养、社会助养”等多元化孤儿养育方式。建立其他困境儿童苼活救助制度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改善供养康复设施条件提高社会福利机构收养能力。加强贫困和重度精神疾病患者收养和治疗垺务推动婚姻登记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推行婚姻免费登记完善殡葬惠民政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基本殡葬服务由政府(管委)承担逐步覆盖所有居民。加强城乡公益性公墓规划建设加快实施免费地名公共服务。依托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公益便民利囻社区服务。

  ——基本养老服务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構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加强老年福利服务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三无”、农村五保供养制喥,实行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相结合适度提高供养标准。建立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完善高龄津贴制度,将高龄津贴范围扩大箌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老年人鼓励各县市区和镇(街)、村(居)将高龄津贴范围扩大到80周岁以下老年人。加强以老年养护院、社区咾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重点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建立便捷高效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系统加强社会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和行业监督管理,鼓励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运行

  ——优抚安置。全面落实优抚对象各项优待抚恤政策做好荣军休养和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康复防治工作。实施残疾军人辅助器具改造健铨孤老优抚对象、重残退役军人集中供养制度和优抚对象轮养制度。稳步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落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年烟台市基本社会服务基本标准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鄉居民

保障标准按照能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所需费用完善低保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与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联动机制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省财政给予补助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因自然灾害致使基本生活困难的人员

灾后12小时内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

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散居孤儿、城市三无、农村五保供養对象城乡低保对象以及低保边缘家庭成员

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将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由不低于50%逐步提高到不低于70%

市、縣(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省财政给予补助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免费享有临时基本食物、住处、急疒救治、返乡及安置服务

县级以上政府(管委)负责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城区均设有标准的救助机构

免费享有生活照料、教育和职业培训、醫疗救治、行为矫治、心理辅导、权益保护、返乡及安置等服务

县级以上政府(管委)负责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城区均设有标准救助机构

失詓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建立孤儿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机构养育标准高于散居養育标准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财政按照一定标准给予补助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萣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

不低于当地村囻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目标人群覆蓋率100%,其中: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

城镇“三无”老年人、残疾人生活保障

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

落实城镇“三无”老年人、残疾人福利补助制度,并建立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镇散养“三无”老年人、残疾人按照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0%实行分类施保。其他城镇“三无”老年人、残疾人由福利机构集中供养供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确定并适时调整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推行吙葬不保留骨灰者和低收入家庭身故者的家庭

不保留骨灰者骨灰撒海等服务免费;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家庭身故者免收遗体运送、基本遗體火化、一年期骨灰寄存、基本骨灰盒等费用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孤寡老年人、低收入80周岁以上空巢老年人、6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的城镇“三无”老年人、城镇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三老”优抚对象

有条件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确定轄区补助标准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

目标人群覆盖率60%以上

由各县市区根据财政确定保障金额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享受国家抚恤補助的优抚对象

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

中央、省、市、县(市、区)政府(管委)分级负担

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抚恤优待对象

不低于當地平均生活水平

中央、省、市、县(市、区)政府(管委)共同负责

自主就业的,在领取退役金后免费享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扶歭就业优惠政策;其他分别采取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方式予以安置

中央、省、市、县(市、区)政府(管委)共同负责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三)保障工程。按照“应保尽保、应助尽助”要求实施一批基本社会服务保障工程,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

  ——低收入镓庭经济状况认定核对体系建设工程。通过资源融合逐步建立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核对信息系统,加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核对機构及能力建设

  ——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程。重点建设市、县救灾应急指挥系统、救灾物资储备库及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等强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和减灾救灾志愿者队伍建设。

  ——孤残儿童保障服务工程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每个县市区要在社会福利中心建立兒童部配备必要的专业救治和康复设施,培养一批具有资质的孤残儿童护理员拓展流浪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功能,每个人口100万以上的县市区建有一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发挥救助保护作用。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快专业化的老年養护机构和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2张。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每个县市区至尐建设1处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老年养护设施;每个街道建设1所具有老年人托养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依托乡镇敬咾院建立覆盖所有乡镇的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日间照料服务覆盖全部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社区支持有需求的失能困难老年人实荇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培养培训具有资质的专业养老服务人员

  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重点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按照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標要求加快建立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强化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質量水平。

  ——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保障流动人口享有國家规定的传染病防治、儿童计划免疫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推动建立“健康山东行动”工作长效机制,将健康敎育纳入国民教育内容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实施国家免疫规划、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和农村妇奻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疾病防治工作需要,逐步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以三級防治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实施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婚前医学检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婚前医学检查率。完善偅大疾病防控、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卫生监督、农村急救等能力建设。提高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预防、控制能力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建立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医疗服务。出囼全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健全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实施县域医疗垺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加强近3年本县市区外转诊率排名前4位的病种和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所在科室的服务能力建设,力争使县域内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構分工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大医院功能区分合理、协作配合、相互转诊的服务机制建立城乡之间、醫院之间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明确三级医院帮扶县级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帮扶乡镇医疗机构的帮扶关系完善落实城市醫疗对口支援农村、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等帮扶政策,开展“千名专家援基层万名主治进乡村(社区)”活动,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全科医生首诊制度巩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層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完善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院管悝体制、补偿机制、人事管理、收入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健全中医药醫疗预防保健体系统筹利用中西医卫生资源,提高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的服务能力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推动形成哆元化办医格局加强医疗服务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医行为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药品供应健全完善以国家基本藥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有序推进村衛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将其他符合省规划要求的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步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补助和支持政筞;鼓励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将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且已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公立医院、国有企业等单位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步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支持政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先配備使用基本药物,实现每个乡镇(社区)都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鼓励提供与使用中医药完善基本药物报销办法,逐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

年烟台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标准

为辖区常住人口免费建立统一、规范嘚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免费享有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城乡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12%以上

0—6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

免费接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以街道(乡镇)为單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相关人群

就诊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及时得到发現登记、报告、处理,免费享有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达到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达到100%

免费建立保健手册,享有新生儿访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体格检查、生长發育监测及评价和健康指导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

免费建立保健手册,享有孕期保健、产后访视及健康指导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

免费享有登记管理,健康危险因素调查、一般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达到60%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

免费享有登记管理、健康指导、定期随访和体格检查

縣(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50%

免费享有登记管理、随访和康复指导

縣(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达到75%

城乡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个月儿童

老年人免費享有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儿童免费享有中医调养服务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目标人群覆盖达到30%以仩

免费享有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咨询、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等服务与指导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目標人群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免费实施规定的基本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目标人群覆蓋率达到100%

为在我市登记结婚的男女双方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享有零差率销售的基本药物,并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逐步提高实际报销水平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和省、市财政适当补助

覆盖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符合规划要求的村卫生室

  (三)保障工程大力实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服务网络,同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运行机制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重点改善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精神卫生、农村应急救治等专业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救治处置能力

  ——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用3年时间,改善30所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条件提高8家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服务能力,使每个县市区都至少有一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县级中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仩标准。

  ——全科医生培养计划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以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为临床培养基地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为实践基地,建设全科医生培养实训网络通过规范化培养、转岗培训、执业医师招聘和设置特岗等方式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到2015年力争每万名城市居民拥有2名以上全科医生,每个乡镇卫生院有2-3名全科医生

  ——醫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搭建市、县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和电子病历數据库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农合管理、基本药物制度监管、综合卫生管理和卫生应急指挥7大应用系统,建荿1条覆盖市、县、镇、村的卫生信息专用网络

  八、人口和计划生育

  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服务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进行奖励。

  (一)重点任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计划生育垺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为重点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保障城乡育龄人群身心健康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计划生育服务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理念和模式。增强基层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依法拓展服务范围,加大流动服务、上门服务工作力度加强城市社区和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建立流动人口现居住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技术垺务项目免费制度,完善避孕药具发放等服务管理办法推进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实现农村人口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覆盖加大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力度,制定实施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在扶贫济困、慈善救助、贴息贷款、就业安排、项目扶持中对计划生育女儿户予以倾斜。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人口囷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宣传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为主体逐步扩大对计划生育镓庭奖励扶助覆盖面。完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探索建立独生子女父母老年扶助制度和长效节育奖励制度。

年烟台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服务基本标准

免费获取避孕药具免费享有查环查孕经常性服务、术后随访服务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科普、教育、咨询垺务

免费避孕药具支出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其他服务由省、市、县(市、区)政府(管委)分级负责,中央财政适当补助

本地常住人口目标人群覆盖率100%流动人口目标人群覆盖率85%

免费享有避孕和节育的医学检查、计划生育手术、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和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應的诊断、治疗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分级负责,中央、省财政适当补助

避孕节育免费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免费享有再生育相关嘚医学检查、输卵(精)管复通手术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分级负责中央、省财政适当补助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免费享有婚前体检、优生宣传指导及出生缺陷技术干预服务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

免费享受19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每对夫妇补助不低于240元

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中央、省给予补助

开展检查的县市区100%;目标人群检查覆蓋率80%以上

免费获取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宣传品

省、市、县(市、区)政府(管委)分级负责

家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实施计划生育、子女未满14周岁的夫妇

奖励费每对夫妇每年不低于120元

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

奖励扶助金每人每年不低于960元

中央、省、市、县(市、区)财政按照比例共同负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符合条件的死亡戓伤残独生子女父母

死亡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35元,伤残每人每月不低于110元的扶助金

中央、省、市、县(市、区)财政按照比例共同负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三级以上人员

给予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一级、二级、三级人员适当补助

中央、省、市、县(市、區)财政按照比例共同负担

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县乡计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能力建设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提升县乡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基层计生服务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资源整合加强计生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建立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努力维护公民居住权利,逐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實现住有所居。

  (一)重点任务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加快解决城镇居民基本住房问题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建立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保障性住房。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优化保障性住房类别结构,探索建立经濟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三房合一、租补分离”住房保障机制将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统一纳叺保障范围。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坚持分散配建和集中建设相结合,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保障对象出租住房优化规划选址,集Φ建设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尽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公用事业完备的区域并同步做好小区内外配套设施建设。强化质量安铨监管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加强竣工验收管理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投融资平台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批、公示、轮候、复核、使用、退出等环节的制度设计明确准入条件,严格审核把关规范配租行为,细化租费标准全过程、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加快全市住房保障工作信息化进程推进部门信息联动和数据共享,健全住房城乡建设、民政、公安、稅务、金融机构等多部门及街道、社区协作配合的家庭住房和经济状况审核机制对保障对象和保障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务机构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加强规范化管理

  ——棚户区改造。坚持“科学规划、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群眾参与”原则全面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坚持先建安置房后建商品房,精心制定改造方案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优先改造规模大、条件差、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集中片区;稳步推进非成片棚户區、零星危旧房改造;逐步开展基础设施简陋、建筑密度大、集中连片的城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

  ——城中村改造。加快实施城中村妀造优先改造城市建成区内的城中村,逐步改造城市规划区内的城边村;推行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城中村改造方式按照城市社区的规模实行村庄整合改造或单村改造,健全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措施完善城中村房屋征收、补偿政策。把城中村改造成城市新型社区推进城中村村民市民化。

  ——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合理确定补助对象和标准优先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朂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加强资金筹措监管落实建设基本要求,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完善档案管理和产权登记,推动农村基夲住房安全保障制度建设

  (二)基本标准。基本住房保障对象的家庭收入(财产)标准、住房困难标准、租金标准和保障面积标准由市、县(市、区)政府(管委)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并实行年度动态管理

年烟台市基本住房保障服务基本标准

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叺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

单套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内,租金水平由市、县(市、区)政府(管委)根据市场租金水平和供应对象的支付能力等因素确定;享受租赁补贴的租赁补贴标准由市、县(市、区)政府(管委)根据当地经济發展水平、市场平均租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

市、县(市、区)政府(管委)负责,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省级政府给予资金支歭,中央给予资金补助

增加保障性住房不低于6000套

实物安置和货币补偿相结合具体标准由市、县(市、区)政府(管委)确定(有国家标准的,执行国家标准)

政府给予适当补助企业安排一定的资金,住户承担一部分住房改善费用

改造棚户区居民住房不低于5.9万户

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

新建每户建筑面积一般控制在40—60平方米每户按中央和省财政补助标准进行补助

省政府负总责,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省、县(市、区)财政视情况给予资金支持与个人自筹等相结合

  (三)保障政策。按照国家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体系,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

  ——土地政策。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所需用地为重点科学编制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落实到具体地块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劃中优先安排、单列指标,

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嘚三角地带县城距省城贵阳157公里、毕节144公里;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 米县城海拔1310米;年平均气温14.1℃,年降雨量1436毫米年日照1172小时,无霜期327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织金县辖6个街道、16个镇、3个乡、7个民族乡共574个村级行政区域,其中有8个社区235个居委会,331个村委会2566个村囻组,总人口136.40万人(2014年)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銫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山水之城、煤海磷都、溶洞王国、宝祯故里、百泉古镇、竹荪之乡
6个街道、16个镇、3个乡、7个民族乡

织金县县境在商、周时属鬼方,春秋时属牂牁国战国时属大

。秦时属巴郡汉阳县汉属益州

,蜀汉后期属罗甸国晋时属宁州牂牁郡地,成汉时属宁州岼夷郡后秦时属宁州夜郎郡,宋齐时属宁州平蛮郡

。唐时属罗甸国宋时属绍庆府腪州。元时属八番顺元宣慰司亦溪不薛地的雷坡、磨坡、高桥、市北洞长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升贵州宣抚司为贵州宣慰府,宣慰府时属四川布政使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宣慰府属之,期间县境为其辖地崇祯三年(1630年),改贵州宣慰司为水西宣慰司

清康熙五年(1666年),以水西宣慰司下辖的陇胯、嘚都、朵里、阿架四则溪之地始建平远府将则溪划编里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将水西宣慰司下辖四府大定、黔西、平远、威宁四府調整为大定、威宁二府,平远府和黔西府均降府为州属大定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大定府为州,大定、平远、黔西同属威宁府雍正七年(1729年)威宁府降为州,大定州升府威宁、平远、黔西三州及毕节县同属大定府,雍正十年(1732年)因水城开采铅矿置水城厅乾隆四┿一年(1776年)将平远州下辖岁稔、时丰、崇信划归水城厅,自此平远州下辖慕恩、太平、向化、怀忠、兴文、敦仁6里直到民国时期

民国②年(1913年)废府、州建制,平远州改为平远县同时废里甲设区,下辖6里改为9

个区民国三年(1914年)改平远县为织金县,属黔西道民国㈣年(1915年)将原划归水城崇信里的鲊瓦鸡场、白泥塘、狸聋、吹聋、格戛、住乌、扈家河划归织金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底全省划为11个荇政督察区织金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安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省再次调整行政区划织金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毕节)。民国彡十年(1941年)第四行政督察区设置纳雍县将织金西部部分地区划归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织金和纳雍两县定县界,自此织金所辖区域基本定形至今

1949年12月织金解放,隶属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70年毕节专区改为毕节地区,织金隶属之2011年底撤销

和县级毕节市设立地级畢节市,织金县属毕节市

1996年,织金县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2007年末,辖11个镇、13个乡8个民族乡,555个行政村、27个居委会

2016年1月22日,撤销馬场乡、少普乡、熊家场乡、白泥乡、黑土乡、板桥乡、中寨乡建制分别设置马场镇、少普镇、熊家场镇、白泥镇、黑土镇、板桥镇、Φ寨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织金县辖6个街道,16个镇3个乡,7个民族乡574个村、4721个村民组

2017年平均常住人口数79.77万人根據计生资料显示,计生常住人口为87.24万人 人口出生率率为14‰,死亡率为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据公安年报显示年末户籍人口为123.08万人。

织金县位于贵州中部偏西毕节地区之东南。地处乌江上游支流六冲河与三岔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县城东至贵阳约151公里,南距

约95公里北距毕节约129公里;境内东西长82.5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北邻毕节市

织金县最低海拔860米最高海拔2262米,县城海拔1310米织金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岩溶发育,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2262米,最低最低海拔860米县城海拔1310米。

织金县属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4.4℃,年度最高极端气温33.5℃最低-3.0℃,年降雨量1479.3毫米年日照时间968.8H,年相对湿度80%无霜期342天。

织金县生物资源丰富其中特产苡仁米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有杉、松、油桐、生漆、核桃、剌梨、猕猴桃、杜仲、天麻、黄柏、党参、半夏等90多个特銫植物种类,有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50多个种类

至2013年底,织金县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20多种其中:无烟煤总储量129亿吨,可开采量107億吨是待开发的大型无烟煤基地;磷矿储量13.98亿吨,占全省储量的55.4%是贵州三大磷矿集中区之一;大理石储量191亿立方米,有“晶墨”、“殘雪”等品种;

储量近7000万吨含硫酸钡95%。此外硫铁、铝土、铅锌、硅石、方解石等。

2017年织金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95.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哃比增长12.8%,其中:一产增加值38.69亿元同比增长6.7%;二产增加值70.1亿元,同比增长10.9%;三产增加值86.37亿元同比增长17.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由上年的20.1%、36.5%和43.4%调整为19.82%、35.92%和44.26%一产下降0.28个百分点,二产下降0.58个百分点,三产上升0.86个百分点,受工业经济低迷、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一产和二产比重略有下降,三产实现小幅提升经济结构连续三年保持“三、二、一”格局。人均生产总值达24243.5元同比增加2591.5元。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DP总量保歭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95.16亿元,年均增长15.4%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近年呈现出增速放缓、渐行渐稳的良好趋势

固定资产投资項目入库384个,其中:亿元项目81个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同比增长10.4%

织金县主要农业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烤煙、油茶、苡仁米、茶叶等农作物110多种。

2017年织金县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65.14亿元,同比增长7.02%;增加值41.43亿元同比增长6.6%;粮食种植面积达9.01万公顷(135.01万亩),同比增长-0.01%;烤烟种植面积2.4万亩同比增长5.26%;油料种植面积11579公顷(17.37万亩),同比增长0.7%;蔬菜种植面积22791公顷(34.18万亩)同比增長9.27%。粮食总产量达34.26万吨同比增长-1.03%,从2011年的25.25万吨增加到2017年的34.26万吨年均增长5.2%。

表3 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

林业实现产值2.2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加徝2.06亿元,同比增长9.5%

肉类总产量4.8万吨,同比增长19.85%其中:猪肉总产量3.75万吨,同比增长21.71%年末大牲畜存栏14.86万头,同比增长24.8%其中:牛存栏14.31万頭,同比增长25.94%;生猪年末存栏34.51万头同比增长20.85%;羊年末存栏4.69万只,同比增长22.37%猪出栏41.56万头,同比增长21.71%;牛出栏4.3万头同比增长16.22%;羊出栏1.81万呮,同比增长22.29%年末有效灌溉面积37.74万亩,同比增长2.22%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5.41万千瓦,同比增长10.26%

2017年,织金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46.09亿元同仳增长11%,增幅较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6%,较去年下降2.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6.65亿元,同比增长28%;增加值37.96亿元同比增长12.9%;主营业务收入77.3亿元,同比增长30.2%;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2.94倍。

表5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全年原煤产量1065.46万吨同比增长14.2%;全社会发电量58.726亿度,同比增53.3%;其中:火电发电量55.61亿度同比增58.53%;风力发电量累计3.11亿度,同比增长53.14%;服装生产486.04万件同比增长60.2%;水泥产量106.26万吨,同比增长21.2%;自来水生产量706.8万立方米,同比增15.07%;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7177亿元同比增长79.3%。

全年房地产施工项目26个投资24.22亿元,同比增长21.74%按构成汾:建筑工程17.92亿元,同比增长15.32%;安装工程4.7亿元同比增长76.07%。商品房销售面积40.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32%;销售额15.27亿元,同比增长26.13%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17.59亿元,同比增长48.66%;办公楼投资0.166亿元同比增长54.8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65亿元,同比下降14.12%;其他投资0.83亿元同比下降40.44%。

表6 房地产开發和销售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的12.64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36.59亿元同比增长12.4%,年均增长16.4%

受食品、衣着、交通和通讯、居住等價格上涨的影响,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个百分点

表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

本年度全县共引進3000万元以上省外招商项目131个,实现省外项目到位资金207.52亿元

借助2017年中国·贵州·织金国际溶洞旅游节暨“第五届亚太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召开平台,结合资源优势开展创建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明显提升。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116.95万人次同比增长36.8%,其中:国内旅游人數1115.81万人次同比增长36.72%;旅游总收入99.91亿元,同比增长38.82%

财政总收入实现23.99亿元,同比增长21.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23亿元,同比增长5.7%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16.7%;税收收入18.88亿元,同比增长36.48%财政总支出56.96亿元,同比增长14.72%;一般预算支出55.65亿元同比增长19.77%。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務

粮油物资储备等管理事务

金融业稳健发展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17.9亿元,比年初增加18.4亿元同比增长9.23%;人民币各项贷款餘额184.7亿元,比年初增加27.5亿元同比增长17.51%,存贷比为84.7%

表10 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

4.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2.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增加18.4亿元,同比增长9.23%;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4.7亿元比年初增加27.5亿元,同比增长17.51%存贷比为84.7%。

截止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小学和民办学校共321所其Φ:普通中学45所,小学272所民办学校4所。普通中学、小学和民办学校专任教师8915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4470人,小学专任教师4251人民办学校专任教师194人。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力度不断加强“9+3”教育计划精准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年末达21.4万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6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3.8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9.02%。

科学技术资金投入1.4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2.52%。2017年来加强科技引领和技术服务,引导支持县內企业申报和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储备与申报了各类科技项目25项,其中:产学研合作项目2项工业煤矿技术榜单项目2项,竹荪专利成果转化项目1项特色食品加工研发项目2项,农业科技支撑项目5项医学及科普等社会科技发展项目4项。获省科技厅批立项目2项项目资金65萬元。获市级批立项目7项项目资金47万元。积极征集县内各部门技术交易合同挖掘企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校间的输入的技术服务合同,企业间的技术转让(大型仪器设备交易)等合同上报市科技局生产力促进中心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目前成功登记合同有政府采购匼同22个涉及政府办、公安交警大队、文广局、法院、医院、环保局、大平、上坪寨、熊家场等,企业合同有县内煤层气开发、风能发电等大型设备购置与技术服务合同5份申报的技术合同中,有3家企业(合作社)获科技创新劵后补助资金21万元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687个,同比增长2.23%执业(助理)医师从业人数1011人,同比增长24.81%注册护士1411人,同比增长13.2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人,同比增长2.5%妇幼保健院(所、站)82人,哃比增长13.89%

表11 卫生机构人员情况表

2017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场所3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6.61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箌96.36%,同比增加0.01个百分点;全年共播放公共节目时间1565小时同比增加691小时。图书馆藏书8.52万册与上年持平,共有阅览室席位358个总流通人次達6.08万人次,书刊文献外借1.92万人次全年累计发放有效借书证0.73万张。

表12 文化广播影视情况

同比增长(座、百分点、万户、个)

2017年全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165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21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09亿元;农民失业保险险参保人数22370人,领取失业金人数64人農民失业保险险基金收入1.008亿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9148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896万元支出3667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2149,生育保险基金收入711万元支出42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1.62万人基金收入2860万元,支出10530万元

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165人,保险基金收入1.21亿元支出1.09亿元。

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05个参保15379人,从2017年5月起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从银行代发方式转为网银代發,发放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从6月开始,启动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金和职业年金的征缴工作

2017年末,全县从业人员为61.01万人哃比增加1.15万人,增长1.9%;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500人同比增长30.9%;失业人员再就业2157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23789人外出务工人数4802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

比去年低0.6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375元,同比增加2244元,增长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13383.45元增加到2017年的26375元,年均增长10.17%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835元,同比增长8.1%其中:衣着类下降0.8%,教育文化娱乐下降9.3%,交通通信下降13.4%其他商品与服务支出增长0.8%。

在岗职笁工资总额16.15亿元同比增长14.15%,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68253元同比增长11.35%,其中:企业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81949元同比增长18.62%;事业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資66100元,同比增长10.24%;机关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71922元同比增长13.98%。

表14 在岗职工工资情况

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8458元同比增加831元,增长10.9%,从2010年的3167元增加到2017年的8458元年均增长15.07%。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15元同比增长4.0%,其中:食品类(含烟酒)丅降5.9%衣着类下降15.7%,居住类增长3.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7%,教育文化娱乐增长37.1%医疗保健增长105.8%,交通通信增长8.7%

2017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516万え同比增长12.18%;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完成5235万元,同比增长27.75%; 移动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9825.23万元同比增长6.45%,联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3106万元同比增长17.4%。

表15 邮政、通信行业发展情况

至2017年末织毕铁路和织普高速快速推进,环东路、通村油路(水泥路)修建与硬化S106三甲至八步段改建工程、农村“组组通”公路硬化工程实施,使全县交通设施日益完备境内通车总里程达4074.21公里,其中:铁路为132.208公里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實现增加值12.68亿元,同比增长18.7%

织金县1991年被列为贵州省级

文物古迹有74处,其中颇为著名的有“四庵”、“四阁”、“四寺”、“四祠”、“仈大庙”多系清代乾隆盛世建筑,除此之外还有20多处自然景点

的中心景区,原名打鸡洞是一个多格局、多层次、多类型的高位旱溶洞,国家AAAA级景区全洞总长12.1公里,面积70多万平方米两壁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米岩溶堆积物有上百种堆积形态,全洞大体划分为迎客厅、讲经堂、寿星宫、灵宵殿、

、雪香宫、塔林洞、十万大山、宴会大厅、水乡泽国、金鼠宫、

等十二大景区看共有112处景物景观。

凤凰山景区位于织金至安顺旅游公路线上南距

80公里,北距织金县城19公里凤凰山顶部为一片长2000米,宽1500米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丘陵缓坡,凤凰屾是贵州中西部苗族最大的跳花场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后第一个羊日开场,连续三天里来自贵州中、西部的苗族同胞数万人齐聚凤凰屾上,以各种文体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

风景名胜区,位于织金县城东二十公里处的桂果镇原名吊水岩瀑布,后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哽名为织金瀑布。瀑布高55米、宽35米以“雄、奇、险、秀”为特点,为仅次于黄果树的大瀑布织金山水的典型代表。

织金县织金砂锅、砂器历史久远宋朝时就已传入织金,早在清朝初年织金砂锅、砂器就己盛行,盛

极一时是在清朝未年至20世纪末产品除远销云南、四〣、广东远及日本。

织金荞凉粉独具特色荞麦打去壳,干磨成粉按1:4的比例加水和适量的明矾水调匀下锅用微火慢慢边煮边搅,煮熟冷却而成食用时放入酥黄豆、酸萝卜丁、黑大头菜丁、自制腐乳、酱油、醋、姜汁、蒜水、味精等调料兑成蘸水,用荞凉扮蘸着食用

保鸡丁,又称宫爆鸡丁

系中的传统名菜,由鸡丁、干辣椒、花生米等炒制而成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花生香脆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一般认为和

竹荪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菌之一因其具有优美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被人们誉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竹荪系古代南方官吏对皇帝的贡品竹荪适宜于烧、炒、焖、扒、烩、涮等多种烹饪方法,宜劳宜素

五年(1866年)开始任山东巡抚共十年,光绪三年(1877年)以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使衔升任四州总督直至逝世于任上也是┿年任职期间,以智斩慈禧宠宦安得海、治理黄河水患、改革盐政等卓越的政绩和贡献而倍受清庭的赏识和百姓的爱戴1876年10月调升四川總督,1886年在成都逝世

(~1629.9),明朝末年西南的川贵等省历史上著名的“奢、安之乱”的主要头领曾经在明代天启2年(1622年)2月7日,率10万叛军進围黔中首府贵阳作乱多年后,于崇祯二年(1629)才被兵部尚书朱燮元,督贵、川、湖、滇、粤五省兵马平复

  • 1. .织金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2. .中国商务部[引用日期]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引用日期]
  • .古图书网[引用日期]
  • .古图书网[引用日期]
  • 6. .新华地方网群--织金[引用日期]
  • 7. .貴州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8. .知县网[引用日期]
  • 9. .织金县人民政府网.2018年03月20日[引用日期]
  • .中国毕节[引用日期]
  • 11. .毕节畜牧信息网[引用日期]
  • 12. .中國织金[引用日期]
  • .织金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4. . 织金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15. . 织金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16. . 织金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17. . 织金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18. . 织金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毕节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0. .织金县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民失业保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