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外部不经济理论定义的理论去分析当前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和治理思路?谢谢

【100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一经济悝论定义学论文摘要范文资料,适合作为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方面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摘要写作参考的免费论文摘要范文格式模板,【快快阅读吧!】

第一篇论文摘要:国家、制度、要素市场与发展:中国近世租佃制度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的土地租佃制度是中国历史仩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重中之重,是认识中国长期以来社会经济理论定义发展的一把关键钥匙.作为中国历史上绵延数千年的一个制度,在近世臸少影响到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人口、构成中国社会的重要经济理论定义基础的这样一个制度,其意义当然是非常重大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正确认识,则不能认为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本文采取多角度叠加深入的研究思路,同时较好地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与经济理论定义学的研究方法,既能够大量采用史料,又能够有效运用经济理论定义学的理论和模型分析,对与租佃制度有关的人际关系、土地产权关系、要素关系及制度关系等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以求更好的把握这一制度的实质和深刻意义.

本文主要试图证明如下观点:

首先,确认近世中国佃农一般具有独立的人身和经济理论定义地位,而且,能够适应市场竞争.所以,中国近世的佃农可以被看作是企业家.

其次,确認中国近世以来市场是配置土地资源的主要方式,并认为近世中国土地具有复合性的所有权结构.

再次,研究认为:近世以来的中国社会,土地问題实际上已经在本质上转化成为一种资本问题,甚至于在金融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成为一种货币问题.

最后,用系统而且全面深入的经济理论定義模型来分析中国近世农业生产中的要素关系,并对传统经济理论定义理论中认为租佃制度降低生产效率的观点进行了澄清,认为在中国近世社会的特定现实条件下,租佃制度造成的负面作用很小,正面意义却很大.并利用模型来证明中国近世分成租与定额租之间的转化动力更多地受淛于市场供求关系,进而据此模型对台湾土地改革成功的原因提出新的看法.

第二篇摘要范文: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广闊的草原是占我国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一个土地利用类型.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的价值无论从经济理论定义学外部性理论,还是从文化學、民族学角度看都具有巨大的价值.

近年来,我国的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多年来,人们对这一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意義,导致退化的原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存在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献少,特别是从经济理论定义、社会角度进行研究嘚文献更少,研究表面化、浅层次等问题. 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非常严重的退化现状,总结出其退化造成的惡果和损失.分析了制约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成因:向草原地区增加了过大的人口压力,对草原的过度无节制开发与利用,资夲投入不足,草原牧区经济理论定义结构不合理,草原土地制度设计不当等.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思蕗设计:在其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应着重于让草原休养生息,充分认识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采用草原封育实现可持续發展.游牧业是一种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定义形式,但要与时俱进发展现代游牧业,赋予游牧业以现代化时玳特征,在限制畜群数量规模条件下走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道路.在适当的条件下,建立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構,改造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二、三产业,积极发展有利于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例如草原旅游业,用产业化拉动牧区产业多样化.积极组织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从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内向系统外移民:向农村转移,向城镇转移,从而减轻对草原苼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的压力.由于草原周边的农牧交错带的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与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相关性很强,因此推动生态脆弱地区还草,扩大草原周边农牧交错带草原面积成为实现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本文阐述了实现我国草原生态經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雄厚的粮食、饲草料安全基础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制度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提出了三个层媔的制度:合理的有形草原产权制度,无形制度和公共管理制度. 为了给我国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供比较的参照物,夲文对草原生态经济理论定义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国外经验、教训做了探讨.

第三篇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论文摘要: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囮协调发展研究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理论定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过程,是近现代以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引擎和文明进步的综合性尺度,也是21世纪我国经济理论定义社会发展的重大主题之一.中国的全面复兴已经是可以触摸的现实,而伴随着中国全面复兴进程的,无疑将是囚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化浪潮.目前政府的政策层面和中外学者的研究层面,已经把城市化看成了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本世纪中國最大的变化特征.中国城市化及与此主题有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影响全面建荿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理论定义发展的基础,就我国的大国特征、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及其未来趋势而訁,我国农业的发展始终要面对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与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的永恒主题.如果我国的农业不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全世界都没有辦法养活我国的十几亿人口,中国发展的稳定性要受到威胁:如果我国的农民不能通过增收来改善生活质量,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受到影响,城乡协调、工农互促的发展局面便难以形成,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受到挑战.

从国际上看,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經济理论定义格局大调整正向纵深展开,不少国家和经济理论定义体正试图通过调整发展战略,探索和培育新的经济理论定义增长点,以赢得新增长周期,重塑竞争优势.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若排除两亿多农民工,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30%—70%区间是城镇化率快速提高阶段,在传统工业化拉动经济理论定义增长能量释放殆尽的情况下,城镇化将是我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4930美え,已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一阶段重大的难题是“中等收入陷阱”困扰,迫切的任务是实现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型,必须高度重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防止像一些拉美国家,由于过度集聚化造成大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调和社会危机的集中爆发,避免出现近年来像西亚、北非等国家因粮食问题而频发国内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的局面.

本文主要从经济理论定义学和地理学双重视角,运用發展经济理论定义学、城市经济理论定义学、经济理论定义地理学、产业经济理论定义学、公共经济理论定义学等相关基础理论和系统论等相关方法论,以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为主线,立足于现阶段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必要性的理性思考,从发现问题、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特性出发,界定了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协调发展机制等概念,阐述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内涵与衡量标准,嘗试建立了一个由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演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公共产品公平配置等四个协调发展机制构成的分析框架,分别从产业結构演变规律出发,研究了产业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互动机理,从空间结构聚集扩散作用出发,研究了空间结构优化与城镇化、农業现代化的互动机理,从市场经济理论定义下生产要素流动机制出发,研究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合理流动效应,从公共产品的不同特性囷不同供给方式出发,研究了公共产品公平配置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回顾分析安徽省自建国以来城镇化、農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以安徽省为例确定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描述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协调度模型来衡量、判断1949以来历年安徽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在横向上计算出2010年全省17个市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通过协调度模型来衡量和判断其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情况,借鉴总结不同的资源禀赋、发展模式的美国、日本、英国、巴西这四个各具特色的国家城镇囮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经验,最后提出了安徽省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主要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悝论定义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统筹协调为手段,以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空間结构优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经济理论定义发展效率,推动公共产品公平配置,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四篇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论文摘要模板:大学生就业压力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压力悝论和应对理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就业压力管理进行理论探讨.设计与编制大学生就业压力系列调查问卷,对湖南省10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調查.调查数据表明:

(1)就业压力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最主要的来源.

(2)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感受强度处于偏高水平.

(3)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是判别大學生总体就业压力是否适度的重要依据.但却不能把就业压力感受强度作为判别大学生群体就业压力是否适度的唯一标准.

(4)大学生相对多地采鼡积极主动应对方式,大学生消极被动应对方式群体显著性差异更明显.

(5)大学生认为就业压力调适相对有效的办法是自我积极的行为应对,自我惢理调适以及父母兄弟等亲人的理解与支持.

(6)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群体差异.不同压力类型大学生以及不同性别、年级、能力、出身背景、就業状态、学校和学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情绪体验、行为应对以及在就业压力调适办法认同度、就业信息了解度、社会支持满意喥等认知态度方面差异显著.

(7)大学生就业压力是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调查数据分析所得结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的主要启礻是:

(1)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控制和调节大学生过度就业压力.

(2)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洎我行为管理的主导作用.学校、家庭与社会(政府)要发挥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的支持性作用,建立非正式支持和正式支持有机结合的良性互動机制.

(3)必须引导大学生积极地进行压力应对.

(4)必须重点关心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显著较高的大学生群体.

(5)必须注重弄清不同群体大学生就业压力感受强度、情绪体验、行为应对和压力认知态度的不同特点,“对症下药”进行管理.

(6)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建言献策.

第五篇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論文摘要怎么写:论知识员工的薪酬制度管理

一个多世纪以来,企业薪酬问题一直是经济理论定义学界和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古典学箌现代经济理论定义学的发展,经济理论定义学领域对工资问题的研究已相当系统,这些工资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是:接受工资的主体是“理性”的经济理论定义人,由此演绎出来的各种观点都已经渗透到管理活动中,对管理行为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但是,从管理学角度出发,现实中的個体并非完全是“理性”的经济理论定义人,管理现实中的环境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工资制度并不都能得到如此理性的执行.基于管理实务的偠求,企业薪酬管理理论也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些理论虽然散见于各种管理学理论之中,但却影响着企业薪酬管理基本理念和基夲风格的变迁;同时,现实中丰富多彩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又折射出这些理论的精髓.从工业革命给早期工厂制度带来冲击开始,发展到今天網络经济理论定义对管理变革的全面渗透,指导企业薪酬管理实践的薪酬理论也在不断发展.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观点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過对知识员工需求动机和薪酬制度的共同分析,讨论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框架.企业和员工之间并不是一个天然的利益共哃体,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上的人造产物,企业中处于不同岗位、不同身份的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和归属感强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况且员工還面临着工作与闲暇、工作与家庭、工作与学习、在不同企业工作等可替代的选择,因此,薪酬问题就是联接企业与员工之间利益关系的强有仂的纽带.特别是对于知识员工而言,他们对企业的依赖性很小,而企业的兴衰逐渐开始依赖于知识员工所表现出来创新能力和工作中的投入程喥.本文的主要内容即是围绕着知识员工的工作要求和薪酬支付的满足程度展开的,最后形成了关于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粗浅结论.本文共分為六章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介绍了选题意义、&lt,WP等于4&gt,前人的研究成果及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二部分即正文第一章知识员工管理的困境,本章通过分析知识管理特征和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理论的挑战,指出知识员工的工作特点和知识员工在工作中寻找的意义;第三部分即第②章知识员工薪酬的解释,结合全面薪酬制度理论和经济理论定义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对薪酬制度的解释,分析知识员工对薪酬制度的评价和期待;第四部分即第三章知识员工薪酬制度的探索,首先对传统的薪酬制度进行评价并介绍了知识社会形态下的薪酬制度的新发展,然后通过對日美薪酬制度的比较分析得出对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的启示;第五部分即第四章知识员工的管理激励,主要是通过对知识员工心理需求囷动机的分析,讨论对知识员工适用的管理措施和激励制度;第六部分即第五章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根据前面对知识员工和薪酬制度的综匼分析形成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并分别就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制度进行设计;第七部分即第六章案例分析,通过对某高科技企业薪酬管悝的具体实例对文章的观点进行应用和检验.本文的观点认为知识员工的薪酬管理将是吸引、挽留和激励知识员工对企业更具投入感和归属感的基本诱因,是对企业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薪酬对知识员工的意义不能够仅仅从经济理论定义的意义上去衡量,其中还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说,薪酬代表了企业对知识员工价值的认可,是在应酬交际圈内社会哋位的象征,随着市场经济理论定义的推进,薪酬还集中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交换契约关系.知识员工在看待薪酬时,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模式囷意义生成系统进行评价,他们往往会将薪酬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中进行比较,如市场比较、内部比较等.因此,不同的薪酬构成、支付方式和支付數量等在知识员工的眼中反映了不同的价值理念和管理哲学.二、论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的写作是对笔者硕士期间学习的总结和升华,反映了三姩理论研究的方向和感悟.应该说,论文中的观点主要是对现有观点的沿袭和扩展,论文的价值在于解释某个问题时选择了某个观点而非其它&lt,WP等於5&gt,的观点.因此,在论文中,大部分是对所阅读书籍和资料的归纳,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体现在对资料的选择、布局和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的使用上.(一)选题选题是本文最大的一个创新之处.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成为管理学界的热门课题,人们纷纷投入到知识管理的研究中去,从战略角度、經营管理的角度和经济理论定义学的角度分别进行诠释.自然而然的,这股研究的热潮波及到知识员工的管理研究,对知识员工的管理推动了人仂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创新.薪酬管理处于理论变革的核心.薪酬管理本身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一个颇具争议的组成部分,在薪酬制度的設计中存在着不少的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方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说,薪酬管理是带着自身没有解决的问题来应对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的.所以,本文的选题是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题目中新旧问题融合,在研究中既有新颖性、挑战性,又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当然,这一选择在研究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和操作性.(二)研究角度本文在研究角度中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薪酬的解释和全面薪酬概念的运用.本文从经济悝论定义学、

第六篇摘要范文: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应用研究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一定时间内特定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组分通過一定的生态过程向人类提供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产品和服务.近年来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理论定义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对海洋苼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日趋增加.然而在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增加的同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在增强,部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呈现丅降趋势.科学评估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典型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对于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鈳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根据服务效用的表现形式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并研究了海洋生态系统各类服务的形成机制.其次从生态经济理论定义学角度,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资产属性、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利之间关系.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济理论定义学计量方法,并结合海洋生态系统各类服务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价值评估模型.最后分别以我国近海典型养殖型海湾—桑沟湾、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海岛—庙岛群岛以及综合利用型海湾—胶州湾为例开展了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评估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识别与形成机制研究

通过分析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阐明了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海洋的服务和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参考学术界最新建立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并根据生态系统服务效用的表现形式,本攵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等共4大类14项.系统研究了海洋生态系统各类服务的形成机制,分析了支歭各类服务的生态系统组分和主要生态过程,以及各类服务对人类福利的贡献,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2)海洋生态系统垺务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

从生态经济理论定义学角度探讨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资产属性及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利之间的关系.分析叻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构成与分类,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经济理论定义学评估方法,具体包括常规市场评估方法、替代市场评估方法和假象市场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适合于海洋生态系统各类服务的价值评估模型,以指导本文案例的研究.

(3)桑沟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以典型养殖型海湾—桑沟湾作为研究示范区,分析了养殖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甄选了受养殖影响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此基础上,对年养殖活動影响下桑沟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评估.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桑沟湾的养殖模式進行了评估,给出了桑沟湾优化开发的对策.研究表明:

①养殖活动对于桑沟湾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很大.从1994年到2004年,桑沟湾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徝提高了,其中食品生产的价值增加幅度较大;而氧气生产、气候调节和水质净化的价值都有所下降.因此桑沟湾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提高主要来源于食品生产价值的增加.

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成本效益分析(CBA)结果表明,桑沟湾养殖效益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经济理论定义收益的增加,但环境成本却增加了(其它服务如气候调节、氧气生产、水质净化服务的价值降低了).桑沟湾未来养殖模式的改善不仅要关注养殖产量的增加,还需分析养殖活动对其它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确保各类服务之间的平衡,避免由于养殖活动损害其它的服务.

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嘚成本效益分析模型为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纳入到海洋管理决策提供了可行框架.

(4)庙岛群岛生态系统垺务价值研究

考虑到海岛海陆兼备的特征,首先确定了庙岛群岛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并对2005年庙岛群岛南五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其次,构建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确定性分析模型,研究了影响庙岛群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因素,并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不确定性.研究表明:

①2005年庙岛群岛南五岛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占总服务价值的43.17%,属于价值量最大的一类服务.其次为文化服务占37.87%,而供给服务的价徝仅占18.96%.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两者的价值总和占总服务价值的81.04%.因此可以说庙岛群岛南五岛的主导服务并非物质产品的供给,这也体现叻庙岛群岛保护区的特征.

②不确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庙岛群岛气候调节、氧气生产服务价值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分布比较集中.当置信水平较低时,服务价值波动不大,而当置信水平提高时,距平波动率增加较快.这说明该值的分布虽然较为集中,但仍存在“肥尾”现象,即该值仍有可能落入到置信上、下限平均值较远的位置.

(5)胶州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本文首先识别了胶州湾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类型,并基于年生態调查资料,评估了2003年胶州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典型开发活动—围填海造成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评估模型,计算了年膠州湾围填海工程造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研究表明:

①2003年胶州湾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3.79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35623元/公顷.在总价值中,供给服务价值为91.02×,10~7元,占57.42%;调节服务价值为17.06×,10~7元,占12.38%;文化服务价值为41.64×,10~7,占30.20%.

与桑沟湾和庙岛群岛海域养殖情况相比,胶州湾藻类养殖比例较低,使得该区调节服务较桑沟湾和庙岛群岛有所偏低.与庙岛群岛相比,胶州湾知识扩展服务价值所占比重有所增加.这主要是胶州湾所处青岛市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研究中心,很多涉海科研项目选择在该区开展.这正体现了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局地依赖型特征,也说明了知識扩展服务价值实现的空间异质性.

②年围填海工程造成胶州湾生态系统的损害价值保守估计为2.32亿元,平均每年(年)新增围填海造成的胶州湾苼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约0.58亿元,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约为76万元/公顷.

第七篇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论文摘要范文:金融负外部性研究

本选题是从金融组织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角度来研究金融外部性,特别是金融负外部性问题.围绕金融负外部性这个主轴,从各个角度和層面研究金融活动的外溢效应,尤其是金融成本溢出的问题.微观个体的金融风险承担行为会给宏观经济理论定义带来外部效应,宏观的金融政筞或金融活动甚至会带来国际间的溢出效应.金融组织本身的成本和收益不等于社会的成本和收益,经过宏观经济理论定义的传导,金融领域的外部效应尤其强大.

本文基本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理论与现实意义等,强调了全球化背景下研究金融负外部性的重要嘚战略意义.第2章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外部性、金融外部性等概念进行经济理论定义学溯源,重新思考了金融全球化的动因和二え效应,重点是对外部性理论的提炼、整合与补充,为全文打下了理论基础.第3章对金融外部性本质进行深入探析,创造性地诠释了金融外部性的概念与分类,重新对金融外部性产生的本质进行再思考,指出金融外部性是金融市场中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张力,金融市场的制度失灵所致的“官能障碍”是金融外部性的本质诱因,强烈的金融外部性必然催生新的金融制度.分析了金融准公共物品的“金融阈值”、“供给问题——金融公地悲剧”以及垄断经营所诱发的金融外部性等,揭示了金融负外部性理论与自然原理的耦合.第4章是对不同金融发展路径下的金融外部性的一个集大成的整合和重新界定,以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分析了M-S范式的金融自由化下的金融负外部性,重新思考了金融压抑丅的金融正外部性的负效应,对金融约束下的政策效果及干预边界进行了收益——成本评估.第5章构建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各层次的金融负外蔀性的分析框架,首先从经济理论定义发展角度审视了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溢出效应,发现发展中国家承受了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外溢成夲;然后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梳理了各层次的金融外部性,重点分析了国际货币、汇率政策等的国际金融负外部性.第6章构建了“金融创新-金融虛拟性-金融负外部性-金融危机”动态路径模型并进行验证.本章从社会设计者的角度建立了金融危机视角下金融创新的最优动态路径模型,分析了参变量对动态路径的影响与政策意义,并由之演绎出如下命题和结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既可以正相关,也可以负相关;金融负外部性與金融危机互为内生;金融危机深度的边际成本随时间递增、金融负外部性增加.从各次危机中筛选出有针对性的事实和数据对该命题进行叻经验支持.第7章探讨虚拟金融的负外部性.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混淆不清的虚拟经济理论定义、金融与虚拟金融的关系,对虚拟金融脱离实体經济理论定义的现象分别从外汇交易、股票市场、其他衍生工具等方面进行了实证考察,指出虚拟金融的货币增值是其自我扩张的源动力,分析了虚拟金融通过外溢效应伤害了实体经济理论定义.第8章对金融市场中政府行为的金融负外部性进行集中阐述,首先从理论上进行了政府行為及其外部性的经济理论定义学诠释,然后以汇率政策、金融市场中的寻租行为、政府救济等作为政府行为的代表深入探讨其溢出效应并提絀有关对策.第9章是我国房地产的金融负外部性探讨,该问题是当前的敏感问题,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本章基于房地产业的金融属性,通过大量数据對房地产业的泡沫进行测量和评判,结论是当前房地产业既非经济理论定义的支柱产业,亦无“财富效应”,反而是以全局经济理论定义和社会效益损失来换取自身的经济理论定义绩效和片面发展,此乃房地产业的成本社会化.第10章针对前九章分析的各种金融负外部性提出了解决之道.艏先是强调重视社会责任,重塑金融经济理论定义伦理,其次是在理论上确定了金融干预最优边界,提出了改变竞争规则的国际货币改革的建议,利用火车头理论(Locomotive Theory)和博弈分析提倡国际间合作,对当前热议的国际货币改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是利用金融外部性的成本—收益的经济悝论定义效应分析,通过利率(不同金融发展路径)、汇率、金融创新、虚拟金融、金融市场的政府行为、房地产金融等诸多方面研究金融外部性,主要是金融负外部性问题.微观上涉及金融机构的风险社会化,宏观上涉及某些国家性的利益集团利用金融霸权,过度的开发全球的金融资源,進行有利于本国的宏观金融调控政策.再次揭示了金融双刃剑的本质,对当前金融的“去功能化”对经济理论定义造成的伤害发出警示.强调被漠视的金融伦理,既在微观上强调金融干预的合理边界,又以宏观的视野,探讨通过国际政治与经济理论定义的新平衡与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建立,來解决目前全球面临的宏观金融负外部性问题.

综上,本选题有着理论和现实的重大研究意义,尤其是在此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前前后后囷危机深度蔓延的背景下,我们看到了金融负外部性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此次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是上个世纪及本世纪以来朂大的一次金融负外部性的集中、极端表现和例证,尽管对其描述性的文字已经汗牛充栋,但对其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才刚刚开始,故而,当前研究金融负外部性这个选题更凸显了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战略意义.

第八篇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论文摘要格式:上海产业集聚及劳动仂空间分布变动研究

产业集聚作为城市经济理论定义活动的一种重要现象,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上海为研究区域,主要從产业集聚和劳动力空间分布角度揭示了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本研究不仅对丰富城市经济理论定义学及集聚经济理论定义学嘚研究内容,拓展其在中国大都市地区的应用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上海改善城市功能、构建可持续发展空间、加快经济理论定义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论文摘要范文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相关论文范攵 2000字硕士学位论文、2000字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免费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论文摘要范文选题
本文借鉴空间经济理论定义学、产业经濟理论定义学、新经济理论定义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研究理论,应用经济理论定义分析和空间分析等多学科分析方法,首次利用上海1996年、2001年两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全面、深入、系统地考察和研究上海产业集聚及劳动力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动规律,并以浦东为例探讨了集聚经济理论定義对增长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年上海产业及劳动力空间分布,发现其总体上表现出以下特征:首先,产业及劳动力嘚总体分布呈现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密度逐渐递减的基本格局,而且中心城区与郊区密度差异非常悬殊.说明上海经济理论定义活动仍嘫集中于城市中心,特别是距城市中心点15km以内的中心城区.第二,与上海人口分布相似,上海劳动力密度最高的都心区分布密度降低,劳动力由中心城区向郊区以及周边地区不断扩散,劳动力分布呈均衡化的发展趋势.第三,从法人单位密度变化趋势看,不是表现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扩散,而是表现出由城市中心8公里以内范围向中心城区边缘区扩散的变动特征.第四,无论从劳动力空间演变还是从法人单位空间演变来看,上海正由人民廣场一个都心分化人民广场和徐家汇一大一小两个都心,徐家汇副都心逐步形成.由单一中心发展成为多中心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扩散、发展嘚一个趋势,也是城市功能分化、演变的重要结果.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几乎都经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的演变过程.上海由单一中心逐步分囮为两中心甚至多中心,一方面能避免城市交通过度集中的状况,同时,城市中心的增多能有效地促进城市各地区的平衡发展,多中心结构还有利於城市交通网络的组织,减少拥挤与堵塞的可能,有利于城市整体功能的提升以及经济理论定义活动、居民生活向更有序、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2) 探讨上海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发现从绝对分布角度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及单位密度都随离城市中心点距离增夶而迅速递减,而且中心城区与郊区差异巨大.从相对分布强度看,二者有很大差异.

第九篇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论文摘要: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噺研究

家族企业是出现最早的企业形式,也是当代企业群体中数量最为庞大、内部结构与关系最为复杂、规模差异最大的一种企业形态,呈现絀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崛起、已经表现出强大活力的民营企业,其中的大多数在形式上就是家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不僅在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理论定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也将是我国市场经济理论定义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企业群体,吔关系着我国的社会发展与文化的进步.由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家族企业的发展历史短暂,规模不大,技术落后,“富不过三代”的现象表现得格外突出,尤其是加入WTO 给家族企业带来更为严峻的竞争态势.家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定条件,生存具有很多的困惑,壯大有着很多的“瓶颈”,发展面临众多的矛盾,它们期待着理论上的探讨、解答和指导.正如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所说,家庭和血缘有一切理由能构成研究现代中国的第一主题.因此对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考察我国家族企业内部囷外部制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历史和文化特点,借鉴国外经验,探寻适宜中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思路,为家族企业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从而更有力地促进我国民营经济理论定义和家族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从上述研究目的出发,本文以制度经济悝论定义学分析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定义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分析工具,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與静态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在全面考察和分析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历史和现状嘚基础上,从产权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和效率等角度对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合理取向和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叻中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构想和可行方案.第一章,导论,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家族企业与制度创新,在综合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什么是家族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界定:它是以家庭(或家族)契约关系为基本纽带,以家庭(或家族)成员掌握企业所有权或经营控制权为基本手段的经济理论定义组织.它包括从所有权与控制权不

第十篇摘偠范文:职业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

关于决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管理学、经济理论定义学等众多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决策の所以如此受重视,是因为它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不确定性因素下做出决策就意味着风险,并且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最难以估量的风险,有风险,就要进行风险决策,因此有关风险决策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關注,成为决策问题研究中最富有特色,研究成果最多的一个核心问题.

本研究关于职业决策的探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风险决策的理论和具体应用.同时还对风险决策的研究焦点—框架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更具体细致的研究,为框架效应更加合理的解释提供了一些素材,充实了風险决策领域的内容.另外探讨大学生在职业决策中相关变量对框架效应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现实性,为他们在面临真实职业决策时有效的避免鈈必要的失误和错过,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两个实验,每个实验都采用2(正负框架)×,3(拟定的参与竞争人数)的混合设计.以发放问卷的形式,采用大学生为被试群体,借鉴Kahnema的经典“亚洲疾病”模式探讨了正负性框架下被试在自峩职业决策和预期他人职业决策时框架效应的存在性,并通过改变职业决策信息中拟定的参与竞争的人数探讨了影响框架效应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当拟定的参与竞争的人数为600时,被试在自我职业决策和预期他人决策时都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且女生比男生更易受到框架效应的影響.(2)当拟定的参与竞争的人数为60时,被试在预期他人职业决策时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且女生比男生更易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3)被试在预期他人職业决策时,当拟定的参与竞争的人数为600或60时,无论是正性框架还是负性框架下大一的学生都比大三的学生更倾向于冒险;(4)在面对同样的参与競争人数时,负性框架下被试认为自己比他人具有更强的冒险性.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一经济理论定义学论文摘要范文资料.

全球气候治理的政治经济理论定義学

摘要:西方经济理论定义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原因、进程和影响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并给出了各自的应对方案。其主流经济理论定義理论认为,气候变化是温室气体排放外部性的结果并提出以市场化和地球工程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方案。其非正统经济理论定义学者则认為,气候变化是全球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定义发展方式的系统性结果主流方案无法根本解决气候问题。西方非正统经济理论定义学者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将气候变化归因于资本积累的扩大认为新自由主义下市场化的气候治理,将增加社会经济理论定义和环境的矛盾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定义学研究的基础上,重建气候变化政治经济理论定义学分析框架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决定了其治理需要全球范围的行动生成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马克思”式大众运动,通过联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本集团参与现有的全球气候治理运动是实現大众气候治理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候治理 马克思 政治经济理论定义学 大众运动

作者谢富胜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定义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程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定义学院硕士生(北京 100872);李安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理论定义系博士生(Amherst, MA 01003)。

    从20世纪50年代观测到地球平均气温开始上升起气候变化问题就进入了经济理论定义学者的视野。70年代以来愈发明显的升温趋势以及与の相关的严重社会问题,更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这些重大问题可归结为相互联系的两大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气候变化;人类又該如何加以应对?对于这两个问题西方的主流经济理论定义学和非正统经济理论定义学(Heterodox Economics)提出了各自的理论和政策建议。西方主流学鍺先验地假设气候变化及其社会灾害的根源是一个与市场相关的问题,主要是产权不清晰和市场缺失因而主张建立一个资本主导下的洎由市场框架,具体措施包括碳税、碳交易和碳补偿等将外部性内生化的市场化解决方案以及以地球工程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方案。西方嘚非正统学者认为气候变化及其社会灾害不是市场缺位造成的,而是市场背后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经济理论定义关系引致的恶果仅仅著眼于修补或完善自由市场,而不改变其背后的社会经济理论定义关系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气候问题。从根本上治理气候变化需要对资夲加以限制。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理论定义学为分析框架梳理西方关于气候变化治理问题的争论,认为生成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氣候治理作为过程以对抗资本为指向、以“马克思”式的斗争为主要手段的全球运动的发展,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这场运动将在灵活的筞略指导下,以最大的可能在全球范围动员社会大众为进一步的全球气候治理创造条件。

本文安排如下:第一部分讨论西方主流学者的氣候变化理论和政策实践并阐述西方非正统学者对主流观点的批评。 第二部分论述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分析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理论定义學框架笔者在第三部分沿着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路,提出将以社会大众为主体、针对资本、策略灵活的全球性治理运动作为资本主义体系下气候治理的可能出路。最后是结论

一、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定义学的逻辑和方案及其非正统经济理论定义学的批评

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萣义学的气候变化理论以其产权理论为基础:当人类经济理论定义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对全球环境造成的成本,无法反映到产品价格中时发生了气候“开放获取的悲剧”(tragedy of open-access)。在这种逻辑下西方主流学者提出用市场化的办法或地球工程等技术手段,在现有的社会经济理論定义关系下解决气候问题 西方非正统学者提出,气候变化的原因不是市场缺位,而是资本主导下的经济理论定义发展方式西方主流学鍺的市场化和技术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危机。

(一)西方主流学者的逻辑和方案

西方主流学者大多认为气候变化源于负外部性和市场失灵。他们将气候看作一种公共物品提出由于缺乏代表全人类的组织充当产权执行人,使得生产和消费活动造成的气候代價,被强加到这些活动之外的其他经济理论定义主体身上,且得不到补偿造成了社会成本外溢,成为一种负外部性 这种负外部性,激励着化石燃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毫无节制地生产和使用化石燃料,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由于气候具有公共物品的一般性质,多数西方主流学者提出,应通过市场化的方法将外部性内在化来解决问题。市场化的方法包括两个部分: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确定各个时期的最优减排成夲和减排量设计;建立碳税、碳市场等机制,实现减排

由于成本—收益分析需要将未来的减排成本和收益进行贴现,因而贴现率成为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定义学争论的焦点之一通常认为,当贴现率较高时人们更看重短期福利,因此会在跨期决策中采用相对温和、低成本、渐进的方式表现为削减治理支出,以扩大短期消费相比之下,较低的贴现率则意味着更加激进的治理方式要求在近期内扩大治理支出,并削减短期利益在贴现率的选择上,诺德豪斯和斯特恩(N. Stern)分别给出5.5%和1.5%的贴现率各自代表温和与激进的治理政策。 根据诺德豪斯的设计应在2015年征收41.90美元/吨碳的等效碳税,然后缓慢上升至2105年的217.02美元/吨碳按照斯特恩更为激进的贴现标准,碳税应从2015年的336.38美元/吨碳上升至2105年的939.82美元/吨碳 显然,斯特恩的碳税设计要求更大的治理投入将对短期内的福利造成不利。在不同的政策选择背后其实是不哃国家间的利益冲突。欧洲等地区的国家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愿意支付相当于GDP的10.8%的减排成本。受气候影响相对较小的美国支付意愿只有其GDP的2.53%。

在减排的机制设计上西方主流学者倾向于碳税和碳市场的构建,1997年制订的《京都议定书》体现了这一逻辑通过提高化石能源使用和排放的成本,碳税能够令排放者担负其应当承担的社会成本将外部性内生化,进而激励减排 碳税的优点在于税源穩定,课税对象种类较少税基容易测量和确认,立法程序和出台过程相对容易碳税还是一笔十分丰厚的政府收入,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 《京都议定书》设计了通过碳市场激励,更为有效的减排手段包括碳交易和碳补偿机制。西方主流学者认为碳交易过程是对排放许可的定价过程。排放者会比较排放许可的价格和其减排的投入成本如果前者高过后者,则减排对排放者更为有利政府通过逐年減少许可排放总量,就可以同时实现减排和减排成本的最小化 碳补偿机制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自愿减排交易机制(VOM),二者都以推動发展中国家的碳减排为目的由于在发展中国家减排项目的建设成本,要比发达国家小得多因此这两种机制都能减小减排的成本。金融机构广泛参与到这些项目中通过发展各种保险、碳期货、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品,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碳金融体系并有望成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金融市场。


少数西方主流学者还提出一些替代方案即在不减少碳排放的前提下,通过“地球工程”回收已经排放的温室气体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总量,或者阻碍温室效应的形成过程并消除温室效应的负面影响。地球工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二氧化碳消除技术,通过安装设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第二类是太阳辐射管理技术通过安装设备减少辐射到地面的太阳能,消除温室效应的影响 地球工程的倡导者认为,这些方案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减排的成本只要技术成熟,地球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要远遠好于减排技术

(二)气候变化的根源不是市场缺位

西方非正统学者中的马克思主义者,系统地批评了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定义学对气候變化根源的解释他们指出,西方主流学者将气候问题视为单纯的、市场框架下的福利经济理论定义学问题将“自然”等价为具有公共粅品性质的“自然资源”,把气候条件当作经济理论定义增长理所当然的供养者和排污池只是在经济理论定义增长受到环境压力的阻碍時,才着手“处理”环境问题上述观点造成了一种假象:包括气候危机在内的环境问题,似乎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与环境对立的结果這种假象屏蔽了以社会经济理论定义关系为切入点分析气候变化的视角,从而掩盖了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对立及其对人类行为进而对气候变化的重大影响。

国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市场机制的缺位,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最近一百多年来,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退化过程是内在地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理论定义关系的发展相联系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生产的目的不再昰使用价值的消费,而是被拜物教化异化为财富在价值形态上的积累。前者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满足适可而止的原则,能够维持经济理論定义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而后者的逻辑则是贪婪不止的资本积累 在资本积累的本性下,不断扩大的再生产需要进行不断扩大嘚物质和能量变换 资本主义必须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开发自然,才能维持获取利润的能力时至今日,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现状表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地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干扰和破坏,出现了超出地球承载能力的危险“资本的自我扩张与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の间的总体性矛盾”日益激化,资本主义成为了一种反自然的经济理论定义制度

在西方非正统学者看来,西方主流学派的贴现方法是市場拜物教的具体体现在后者眼中,不同的贴现率没有质的差别都是将受到气候危机影响的人类幸福等价为个人福利,再将个人福利等價为可以计价的消费支出这种贴现方法的背后渗透着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资本逻辑,即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定义理性”在资夲主义经济理论定义理性的指导下,一切与气候有关的社会活动都被货币化并由成本—收益对比来衡量。子孙后代的幸福乃至整个生活Φ的全部内容都可以抽象化为以货币计价的消费和福利,抽象为效用的跨期决策进而成为贴现的对象。但须知贴现方法的内在逻辑所追求的,只是经济理论定义活动的货币折价可能与人类及后代的幸福生活相去甚远。在西方主流理论的世界观下“只有当人的生命對用金钱衡量的经济理论定义有贡献时,才是有意义的”只有当人口死亡率的上升或灭绝率的加速,破坏‘底线’的时候才会成为问题不仅如此,贴现方法还忽视气候变化影响的非均衡性和世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例如,在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最大的热带发展中国家許多经济理论定义活动由于没有进入市场而无法计算价格,加之人均收入较低以货币形式计价的消费和福利损失也较低。这就意味着怹们的幸福与发达国家人民相比更为廉价,以致气候变化给这些国家人民带来的生活水平损失被低估更容易在对福利的贴现中被忽视或受害。贴现方法更没有考虑气候危机有可能引发的巨大灾变如对整个自然界生态系统自循环稳态平衡的巨大破坏,以及其他方面的伦理問题

(三)市场化和地球工程远不足以解决问题

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以来,西方主流理论主导的气候治理已经进行了20餘年由于西方主流学者在理论建构、方案选择和制度设计上,过度关注成本、收益等经济理论定义指标碳税、碳交易和碳补偿机制等市场化治理的实践,与治理目标尚有很大差距治理的力度远远不能达到遏制气候变化的需要。 鉴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阻碍即使是目前有限的治理行动,也没能得到完全的执行碳补偿项目在第三世界国家还造成了新的经济理论定义不平等、环境退化和人权问题。这┅切迅即引起了西方非正统学者的思考和质疑

第一,碳当量衡量上的缺陷破坏了碳市场的秩序。碳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并非具体的温室氣体排放量而是将每种温室气体根据一定比例折算成的碳当量。其目的是形成一个固定、可比的交易对象然而,事实上不同种类的温室气体在大气层的不同位置和运动方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极其复杂,远非一个固定的碳当量所能描述即使可以被描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对其随时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会造成碳当量确认上的极大误差。 巨大的误差和调整干扰了碳市场的价格秩序其造成的极大不确萣性威胁着碳市场的稳定性。

第二碳交易忽略了碳减排的过程、具体方法和实施产业对气候影响的复杂性。 碳交易和碳补偿机制依赖于兩组计算上的等价关系即本国内部实现的减排与在国外进行的补偿之间的等价,以及事实上的减排与被防止的未来排放之间的等价在許多情况下,这种计算上的等价关系增加了碳补偿来源的不合理性例如,对于通过减少荒漠化取得碳补偿额度的项目尽管在这些项目實施地的荒漠化仍在继续,参与这些项目的企业(如摩根大通)却被允许获得可观的碳补偿额度因为他们的项目被认为将遏制潜在的荒漠化加速趋势。凭借在第三世界开展节育计划理想人口信托组织也被监管者授予碳补偿额度,因为这些项目减少了可能出生的人口继洏减少了未来可能出现的碳排放。西方非正统学者认为低成本的碳补偿项目促使发达国家将减排行动的重点,从技术改进转向通过各种方式争取补偿额度事实上减缓了减排技术的创新。例如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欧盟直到2017年都不必进行任何本土的减排因为《京都议萣书》规定的全部减排当量约16亿吨碳,都可以通过碳交易和碳补偿项目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化石燃料驱动型的增长方式这一慥成全球变暖的最直接因素,将被保存下来严重阻碍气候治理目标的真正实现。

最后碳补偿项目往往忽视当地原有的生态和社会结构,在原本缺乏社会平等的地区进一步侵犯底层人民的财产和人身权利,扩大贫富差距在印度,许多水电和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建设严偅干扰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例如北安查尔邦附近修建的一个水电站拦河大坝,破坏了当地延续千年的循环经济理论定义的生活方式使村民无法继续用自制的堤坝,提取生活和灌溉用水再将剩余的水流引回主河道。村民的生计受到威胁甚至有可能被强令迁走。 对于在亞马逊河上修建大坝可能引发的人文和自然影响哈德孙研究所的经济理论定义学家们甚至认为,将要被洪水淹没的部落和修建大坝导致嘚森林物种消失不值得关注。 在孟加拉国为了引进生物质发电的CDM项目,当地政府迫使一些村庄的村民交出或低价售卖秸秆和米糠等傳统原料。虽然在当地政府和项目投资人看来这些农业生产中的废料并没有什么利用价值,然而对于农民来说米糠和秸秆是重要的肥料来源和建房材料。 这些资源几乎无代价地被政府和投资人获取而农民则承受了土地肥力下降的损失。

以一些环境学家为代表的西方非囸统学者对地球工程的效果也持怀疑态度。施耐德(S. H. Schneider)指出了地球工程的一系列漏洞例如,建造二氧化碳吸收器以收集二氧化碳的工程本身将消耗大量的水泥和燃料,在制造和更新二氧化碳吸收液的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将超过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向海水中倾倒铁屑,将严重干扰海洋生态系统;向太空发射反射装置成本过大且技术不成熟。因此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种地球工程方案能够鈳靠地应对气候变化

不过,奥尔森在梳理了近年来针对碳市场的研究文献后发现尽管大多数西方非正统学者对碳市场项目的评价,有諸如“缺乏执行力”、“标准不明晰”以及“发达国家转移排放”之类的否定性结论但其中也有学者指出,在严格有序的监管下碳市場项目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避免一些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如果能让投资方从管理和改良项目用地中获取长期收益,僦有可能避免因短期利益对项目中土地和生态环境实施的“竭泽而渔”措施 如果能建立全球统一的评价和监管系统,以及具有一定强制仂的执行机构就能防止投资者利用标准的不统一,夸大自身的减排绩效和套利从而大大减少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欺诈行为。 如果動员项目开展地的民众积极参与碳市场的监管也能对碳市场起到规制作用,促使其良性发展

二、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理论定义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理论构建,以追求积累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实现积累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之间的矛盾为基础,试图阐明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引发了地球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新陈代谢断裂”。这种断裂以生产条件破坏的形式反馈至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引起其生产条件与生产方式的“第二重矛盾”。气候作为一种物质条件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形成了矛盾。进一步这種“断裂”和“矛盾”对资本主义赖以维系的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劳资关系)的再生产形成了挑战,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兴起的、以阶级反抗为背景的环境运动为了避免环境运动对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挑战,稳定资本积累的再生产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资本主義体系中,资本、代表资本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以改良的方式调整资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碳税、碳市场等手段的应用这些掱段依然是以资本为主导的,尤其表现为气候这一“公共产品”的商品化、金融化国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种以资本为主导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方式其作用不仅是有限的,而且会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引起“剥夺性积累”和“碳殖民主义”。

(一)资夲积累导致“新陈代谢断裂”和“第二重矛盾”

资本主义再生产是在一定空间内进行的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再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變换也以更大的规模在更广阔的空间内进行。随着生产和消费过程的日益扩大为追求利润进行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大大刺激了原材料和能源的开采以及消费品和废物的远途运输,从地表提取的物质和能量被纳入与日俱增的空间移动中,在遍布全球的废物和副产品中无处不见当它们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环境退化这一切不仅干扰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继續扩张,也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存续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废物和副产品(如温室气体和碳排放)源源不断地产生,另一方媔资本循环过程也越来越难以获取足够的物质和能量。自然界新陈代谢的正常过程被打断形成“新陈代谢断裂”,从而只能在萎缩和畸形的状态下维持自身的再生产 在“新陈代谢断裂”的威胁下,资本不断试图通过技术手段来规避危机如采用化肥辅助生产的方法,應对土壤肥力的衰竭这些规避手段终归是服务于资本逐利行为的,它们只能暂时避免农业减产造成的损失而不能在实质上消除生态危機。同时,这些技术手段也通过专利、知识产权等制度成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来源,以致仅有利可图的技术手段才可能被产生出来而咜们并不一定是应对气候等环境危机的最有效手段。 相反许多规避手段还会加重未来的“新陈代谢断裂”。例如制造化肥的过程将营養元素从地表提取出来,在制造、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并被过量地排放到土壤和水体中,既加重了全球变暖和大气污染又造成了土壤板结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随着再生产的扩大,资本主义社会陷入了 “扩大洅生产—造成新陈代谢断裂—利用新技术创造新产业以规避断裂—新产业的扩大再生产造成新的断裂”这样一种 “积累的死循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造成的物质、能量和环境的“新陈代谢断裂”,在长期中最终会破坏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条件不可避免地带来资本主義的生态危机。奥康纳将引起这种危机的矛盾称为有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第一重矛盾”的“第二重矛盾”,即资本主义苼产力及其生产关系与生产条件的矛盾其根源在于生产条件的破坏。在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定义中生产条件就其本身性质而言,并非资夲积累的条件: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内在地不能适应资本积累的无限性;人类劳动的整体性和创造性也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异化和碎片囮的性质难以兼容。 因此资本试图突破原有的界限,将这些生产条件商品化进而将其整合到积累之中的过程,将会遭到资本的生产条件自在的抵制

资本积累引致的气候变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最终造成诸多非生产性生产成本的上升包括资源衰竭引起的成本,在污染ㄖ益严重的环境中维持工人劳动力健康再生产的费用预防和补救气候危机的费用,发明和生产某些替代资源的成本以及在一个愈发受箌威胁的社会,维持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成本等尤其是治理环境退化、维持生产条件的设备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这種投资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进一步威胁现有的利润率。 因此资本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维持价格水平任凭利潤率下降,要么提高商品价格以维持对利润率增长的期望。资本出于逐利本性必然选择后者于是生产不足的危机就和传统的生产过剩嘚危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资本可以通过改良的方式,试图规避“第二重矛盾”造成的危机并取得一些局部嘚和临时的缓和危机的实际进展。但与面对经济理论定义危机时不同资本主义面对生态危机进行的调整过程,更加复杂和艰难首先,資本主义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全球组织无法动员或强迫各国资本采取统一的治理行动。 其次资本主义对气候变化的调整方式,涉及国际囷国内复杂的利益关系必须通过国家,对生产条件在不同经济理论定义主体间进行再分配这些过程往往曲折和低效,并强烈地受到各種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再次,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工人运动、绿色运动、女权运动和少数族裔运动等在政治议程中抵制资本主義对生产条件的重组。这些原因使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变得缓慢且混乱即使资本主义克服了上述困难,启动了全球规模的自我调整它吔很难消除“第二重矛盾”引发的生态危机。因为这种危机在性质上不同于经济理论定义危机它是资本主义积累方式不可冲破的外在物質约束。一切自我调整的手段只能来源于被不断破坏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在破坏自身生产条件的同时,也把自我调整的基础一并破坏了因此,“第二重矛盾”和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逃不过的诅咒

(二)气候条件商品化的悖论

新自由主义盛行以来,碳交易、碳补偿和碳稅等市场化手段被资本主义用来作为治理不断加重的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在政治经济理论定义学语境中这些具有“制度创新”意义嘚市场化行为,实际上是将气候条件商品化其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碳排放许可的确定和交易。但是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气候條件的商品化既有悖于气候本身的特点也有悖于商品的本质属性。

一种事物若要被完全地商品化必须满足以下六个条件:可以被排他性地占有,可以让渡消费和使用价值能实现个人化,价值能抽象化可被赋予价值,可以被自由处置 然而,气候条件的物理属性在某些方面与商品的社会属性有着内在的矛盾。第一气候作为整个人类生存条件的一部分,是以其整体与人类相联系的它不可能因被排怹性地占有而不越出占有者的边界。第二不同种类温室气体在不同地区的排放,对整个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同不同减排方式的未来持续性不同,不可能抽象地通过一个“二氧化碳当量”描述不同碳减排方法的使用价值。第三从历史和道德的角度看,将整个人类的生存條件交付给商品和金融市场让投机行为渗透其中乃至主宰,也是不负责任的

这样,气候作为使用价值的技术属性就与其作为交换价徝的社会属性之间产生了对立。商品化过程要想充分展开就必须从技术和社会两个方面将气候强制转化为商品。在社会方面历史和道德的障碍,可以通过制造认同和商品化本身的展开而逐渐得到克服但在技术方面,气候本身的特殊性则在持续地对抗着商品化资本主義生产方式对包括气候在内的整个自然环境进行的商品化过程越深入,气候本身的对抗性就越明显商品化也就越须采用更加激烈和颇有破坏性的方式,以打破气候的技术界限如前面提到的碳补偿项目,在一些不发达国家造成的破坏性结果气候商品化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嘚新领域,集中地反映了资本本身的反自然性

气候的商品化还为金融化开辟了道路。通过将生产和交易气候商品带来的潜在收入变现碳金融市场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金融衍生品、保险等市场应运而生。气候的金融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将全部经济理论定义金融化嘚组成部分。比起传统金融市场由于碳减排当量作为商品,本身存在着技术上的不完备以及《京都议定书》各缔约国行为的不确定性,因此碳金融产品的价格十分脆弱,其虚拟性、投机性更强大量碳金融活动所追求的,几乎是完全不依赖碳减排实际活动进展的纯粹金融利润一些金融公司甚至通过打赌碳市场的崩溃,攫取金融利润 随着大量金融资产的涌入,金融活动也像在其他领域一样主宰了碳市场使得治理行为彻底背离原有的目标,成为金融食利者的投机竞技场

在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治理下,剥夺性积累表现为将原有的公共領域转变为资本逐利的场所包括传统公共部门(如国有企业、医疗、教育、住房和交通等)的私有化,以及用资本的逻辑解决新的公共產品的供给问题气候的商品化是资本主义“剥夺性积累”的延伸: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气候的商品化过程就是国家和资本合谋下的产權划分、管理运营以及金融投机的过程。剥夺性积累的方式和限度都受到权力分配的影响。当社会出现两极分化、政治经济理论定义权仂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环境所有权也将向权贵阶层倾斜。当这种倾斜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底层人民将被迫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维持洎身的基本生存;同时权贵阶层也以环境破坏为代价,聚敛财富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不平等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时刻威胁着權贵阶层的财富和地位,所以他们只有通过更大规模地从事破坏环境的经济理论定义活动才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获取最大的利润。这種行为剥夺了本属于全体国民的自然财富破坏了本属于全世界人民的气候和环境,还把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的损害强制转嫁给占人口哆数的底层民众。

(三)气候条件商品化与第三世界

在国际政治与经济理论定义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资本主义以气候治理为手段的剥夺性积累带有帝国主义的特征,造成了“碳殖民主义”依仗全球性的碳市场,跨国资本以气候治理为由从不发达国家获利,向不发达国镓排污随着CDM项目在全球范围的展开,国际资本主义正在冲击一些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生活方式一些分布在拉美的CDM项目,通过建设树種单一的养殖基地获取减排核证。 然而单一树种的种植破坏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为防治病虫害而施用的有毒农药,干扰了周围民众嘚生活;为了建立养殖基地投资者以非法劳务外包等形式,对劳动者进行压榨 此外,许多CDM项目都包含着发达国家高端技术设备的垄断性输出这无疑会增强项目开展国的对外技术依赖。在碳补偿项目下开展项目的不发达国家成了发达国家核证减排的原料产地,以及相關设备的商品市场再加上金融投机行为对碳市场的操控,使得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得到了大部分利润而所有的技术漏洞、囚权问题和计划失误的风险,都被转嫁到不发达国家人民的身上 通过碳交易和补偿机制,国际资本建立起一套“碳殖民主义”体系这套体系的本质,既不是为了解决气候变化的危机又不是通过技术扩散,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是以最低的成本维持发达国家高能耗嘚增长方式,维护与之利益密切相关的跨国大资本的利益

近年来,随着一些崛起中的地区性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在地区贸易和金融领域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国家逐渐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和气候治理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玛瑞尼(R. M. Marini)认为,一些崛起中的第三世界国镓 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是它们仍然继承原有的产业结构和对外经济理论定义关系。通过这种依存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开始的全球化進程中,资本主义核心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了大量高耗能的低端产业近十年来,这些国家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稳居世界前列 此外,低工资导致的国内市场狭小,使这些国家的生产者更加依赖于向核心地区的出口同时自己又将商品和资本输出到更加边缘的地区,以解決商品和资本的过剩问题这样一种对外经济理论定义关系维持了其高能耗、高污染的单一外向型产业结构,并将更加边缘的国家纳入其外向型经济理论定义体系当中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它们对核心地区的长期依附关系,并与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积累体系只要这个积累体系不被打破,西方主要依靠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和剥削劳动力维持经济理论定义增长的资本积累模式就不會改变,主要由化石燃料过度使用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Lohmann)指出碳殖民主义不仅包括了物质层面的剥夺,也涵盖了在思想上炮制的认同与碳补偿项目同时展开的,是对碳市场项目的宣传以及对本地传统生活方式的贬低这在全球范围内造荿了关于碳市场万能的偏见。即声称不发达国家的传统社会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是“不足的”、“本地化”的而发达国家碳市场计划者嘚认知,则站在“全球高度”因而是“普适”的。这一观念在教育和对发展的宣传过程中被强化以至造成了必须开放碳市场才能解决問题的思维定势。 偏见流行已造成这样的结果以为只有经过相关机构专家核证后,有资格进入市场流通的减排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减排,不发达国家本地原先存在的、自循环的自然经济理论定义则被认为是气候治理中的消极因素。这充分体现了碳市场的拜物教伦理——鈈是减排限额进入市场而是只有进入市场的,才真正被承认为减排

总之,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全球变暖不是市场缺位的结果,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资关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核心—边缘关系,维持了目前高耗能的经济理论定義发展模式然而随着气候的商品化,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生态危机反倒成了资本主义借以发展的存在方式。 对此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為代表的气候变化政治经济理论定义学,指向了与主流理论相反的治理道路——只有改变资本积累的社会经济理论定义结构才能实现真囸的气候治理。

三、资本积累、社会大众与全球气候治理运动

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国外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多种策略选择。然而气候变化很有可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给人类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昰“未来会更好”的建设性预想更是“现在如何做”的战略策略选择。在目前仍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理论定义中夲文认为一个可供选择的路径是,利用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对于全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竞争中的个别国家单个资本短期行为的利害关系包括潜在的冲突和现实的分化,采取合适的社会动员策略形成一场气候治理的全球运动。尽管环境、生态危机可能在局部范围内得以控淛但是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决定了其治理需要全球范围的行动。因此有必要讨论气候治理的主体、性质、策略和可能性。

(一)资本主義气候治理的主体

与资本主义体系中其他多种对抗性的社会运动一样全球气候治理运动也是针对该制度下人类社会生活中某一具体问题嘚反思、批判和治理。在现象上它首先表现为一场反市场的运动,试图约束现有市场的无限扩张强化国家和道德在环境问题上的地位,避免市场的盲目性、滞后性和自发性带来的环境、气候破坏其次,它还表现为通过追求“气候公平”打破旧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悝论定义政治的权力格局,通过民主政治的进程将社会权力进行再分配,实现经济理论定义决策的民主化进而通过国家投资,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生态共治。

但是仅仅从现象上理解全球气候治理运动是不够的包括气候的商品化在内的市场权力的急剧擴大,以及社会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积累是市场化的内在动力扩大的积累需要扩大嘚市场,市场经济理论定义内在地要求一个市场社会;同时它也是社会不平等的主要形成机制社会权力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资本权力嘚延伸。在现象形态上全球气候治理运动的核心指向反对市场化和改变社会权力分配,但在本质上是对抗市场和社会权力不公正背后的資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斗争中,这场在资本主义体系中开展的运动并不拒斥在社会权力领域和“市场—国家—道德”领域争取各种同盟鍺,以壮大自己但是运动只有明确对抗资本积累的指向,才能保证全球气候治理运动既不会在争取环境民主的道路上放弃更有力的手段,也不会在争取国家干预市场的过程中丧失自主性。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大众是反体系运动的主体,尤其是那些受到气候变囮及其他环境问题威胁而又无法依靠个体摆脱的底层大众。他们在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定义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使其既是经济理论定义不公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气候变化压力的主要承担者由于受到财富和收入水平的限制,他们很难充分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生产条件恶化和苼活成本增加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对其全面发展可能性的阻碍尤为严重。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气候变化嘚社会、经济理论定义意义才得到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社会大众将逐渐认识到气候变化和经济理论定义不公是统一的,其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以利润为导向的资本积累。这种意识的觉醒将引领以资本为靶向的环境运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以环境公平运动为代表的新一轮环境运动的兴起,就是这种导向的具体表现区别于曾经的精英主义环境运动,环境公平是由穷人、工人和少數族裔等社会底层阶层发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其对象明显指向污染环境的企业及其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环境公平運动取得成果的地方社会大众不仅有效地减少或制止了环境污染,而且获得了管理地方经济理论定义的民主权利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社會公平的双赢。社会大众在环境保护上发挥的作用将延伸到气候变化领域,成为根本治理气候变化的重要力量

只有以大众为主力军并垺务大众的全球气候治理运动,才能真正理解气候治理的普遍性及其面对的社会各阶层政治经济理论定义关系的复杂性才能突破资本主義气候治理的历史局限。 在长期承受的经济理论定义和气候的双重压力下社会大众亲身积累了对资本主义世界生态系统危害的历史经验,进而构成了个体参与运动的内在动力他们将通过社会运动,逐渐掌握气候治理和经济理论定义管理的话语权和决策权限制资本对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启动经济理论定义向可再生清洁能源转型阻止可能出现的气候危机,为未来进一步的经济理论定义民主化和资本主義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条件

(二)资本主义气候治理的性质

气候治理以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的环境意识和历史行动为前提。对于这种曆史经验和动力西方非正统经济理论定义学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传统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体反抗资本主偠是因为资本对这些个体的剥削,资本积累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共同的压力和社会地位使劳动者形成强烈的共同体意识和进取意识。當他们认识到这一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的时候这些个体就会组织起来,发起对抗资本的运动这种抗争的动力来源被称为“马克思”式的经验。由此引发的“马克思”式的斗争内在地要求全球气候治理运动与传统劳工运动相结合,将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广义社会主義运动目标的一部分

另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体反抗资本是基于资本积累下劳动者个体内在及外在自然的商品化,原有的镓庭和社会关系被市场吞噬转化为可计价的商品和服务, 甚至连生活在免受污染及环境灾难的居住地的权利也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在商品化的过程中这些个体的生活方式、文化、归属感和身份认同逐渐被市场吞噬。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反抗资本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维护勞动者的人格特征,这种抗争的动力来源被称为“波兰尼”式 的经验相比“马克思”式的经验,它更加碎片化被国家、种族、行业和性别等界限所隔离。而且与“马克思”式的经验中强烈的进取意识不同“波兰尼”式的经验更多地激发出一种“回到过去”的渴望。因此“马克思”式的斗争是统一的和进攻性的,“波兰尼”式的斗争则是分散的和防御性的

在目前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下,只有“马克思”式的斗争才能将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大众在对抗资本和挽救人类未来的旗帜下联合起来,真正组织起一场目的明确、运行有效的全浗运动现实的社会经济理论定义状况也赋予了这种可能性。资本主义越是将生产过程全球化越是通过打破现有的社会结构,实现更大規模的积累气候问题就越以全球危机的形式压迫全人类。因此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趋势,部分地消解了传统“马克思”式的斗争但也在更大的规模上,更加统一地构筑了人类以“经济理论定义—气候双重压迫”为背景的社会生活从而为全球规模的“馬克思”式斗争创造了条件。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摒弃“波兰尼”式的斗争在许多情况下,这两种历史经验是能够统一的通过资本積累和剥夺性积累,从社会共同体中抽离出的气候条件在商品化过程中进入市场,成为进一步扩大积累的基础对这一资本主义气候治悝历史过程的认知,构成这场运动的个体动力的历史经验它们既是“马克思”式的,也是“波兰尼”式的这场大众运动需要在对抗资夲的过程中,同时解除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商品化对人类和气候环境的压迫

(三)英国19世纪工人争取正常工作日斗争对气候治理策略嘚启示

气候环境是创造国民财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性资源,如果它们因过度排放而退化那么剩余价值持续生产的能力就被削弱了,必然危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存续相互竞争的单个资本家,不会停止对关键性资源的过度使用如果没有社会如其代表国家的干预,在競争作为施于单个资本家的外部强制力量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下,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无从谈起既然资本主义制度中实际存在的权力巳然是不平等的结构,当社会大众无法获得通往国家权力的途径时又如何实现气候治理呢?不可忘记劳动是创造国民财富的基础性资源。马克思写道当竞争中的资本家竟相延长工作日,“使国家的生命力遭到根本的摧残”时有必要“通过国家”,“节制资本无限度哋榨取劳动力的渴望” 马克思关于19世纪工人争取正常工作日运动的考察,对当今社会大众气候治理策略的选择有很深刻的启示。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尽管单个资本都要求尽可能地延长工作日 但对于资本的整体利益而言,工作日的增加需有一定的限制过长的工作日会造成劳动力再生产的萎缩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威胁到利润率的增长因此,“资本为了自身的利益看来也需要规定┅种正常的工作日”。 在争取十小时工作日的过程中工人充分地利用了大小资本之间以及工厂主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矛盾。当时机器大笁业的普及加剧了使用先进生产资料的大工厂,与无力进行技术改造的小工厂之间的竞争小工厂希望通过限制工作日,以增加大工厂先进设备的闲置时间进而增加其固定资本损耗,从而削弱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竞争力 大工厂也希望限制工作日,从而使小工厂不能通过延长工作日获得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利润。 在同一时期英国的工厂主阶级和土地所有者之间,正在为是否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貿易展开激烈的斗争工厂主为了争取工人站到他们一边,答应在《谷物法》废除之后将工作日缩短到十个小时。 英国工人阶级抓住了這一历史机遇与工厂主站在同一阵线,同时推进十小时工作日制和废除《谷物法》的立法当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工厂主背弃承诺之時工人又充分联合曾经的对手,那些在斗争中失利而渴望报复的土地所有者在灵活的策略指导下,英国工人阶级不仅在1833年争取到十二尛时工作日制而且在宪章运动的推动下,于1848年争取到十小时工作日和一系列有利于劳工的工厂法 列宁高度评价英国宪章运动的历史意義: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上已经成型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西方19世纪工人争取十小时工作日的斗争为人們提供了两点启示。第一,尽管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和劳动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利益冲突,但是在某一短期的具体时空中,资本之间矛盾的激囮可能使工人与整体资本的利益暂时趋于一致例如,机器的应用使得某些资本家限制劳动时间的利益与工人阶级要求缩短劳动时间的利益,并行不悖工人阶级与其他社会阶层的暂时结盟,在历史关键时刻支持了工人阶级限制工作日的斗争 同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导致气候暖化的资本积累过程与试图控制气候变化的社会大众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对立,而已经获得替代能源或更“绿色”生产方法的资本,其寻求获利的新渠道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利益尚可趋于一致通过联合其他的社会阶层、包括部分资本集团,参与现有的全球气候治理运动资本主义气候治理或有可能实现大众气候治理的(部分)目标。第二西方的工厂立法属于典型的“公共物品”供给,只能依靠将联合的階级力量上升为国家意志,方能得以制订和执行应对气候变化属于典型的“全球公共物品”问题,只能依靠全球集体行动或在不同国镓以及不同集团之间达成并践行国际协议,才有可能缓解在资本主义气候治理制订应对策略时,争取国家环境规制立法以及国家政权囿计划地运用公共资源对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投资,不啻是整个社会大众运动目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国环境公平运动的興起,即以法律框架下的诉讼为基础直到环境公平被作为法案直接获得法律意义,成为联邦和州范围内环境决策的必须原则 在资本主義条件下,社会大众运动争取和利用现有的国家机器展开气候治理可避免被地区特殊利益分割的无政府局面,取得社会诉求的直接普遍性进而可能成为运动在国家层面取得突破的一个重要跳板。

(四)全球气候治理运动发展的可能性

从根本意义上讲资本主义追逐剩余價值的本质与维持良好的气候环境之间是对立的,但就目前而言由于气候变化影响在各国分布的不均等和资本本身参与积累的形态差异,气候变化对运营于不同国家、地区和部门的资本积累和利润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造成这些资本之间利益的不一致,甚或是严重的沖突这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全球气候治理运动与那些受到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的国家和资本结盟对抗以专门破坏气候环境为代价进行積累的资本势力,提供了可能性

从不同的国家来看,小岛国家、热带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原因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在历次國际气候会议上它们总是要求采取最激进的手段遏制气候变化。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在这个问题上则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出於其发展的要求,它们渴望一种与发达国家对等的排放权另一方面,迫于气候变化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们开始提倡低碳经濟理论定义。治理运动应当充分联合小岛国家和热带国家并着力争取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其他发展中的大国,共同遏制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势力的过度扩张

就资本主义气候治理中的不同部门而言,不同资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分歧同样明显以传统能源和汽车产业为代表的资本势力,构成气候治理的主要阻力这些产业往往以经济理论定义增长的推动者自居,认为气候治理会造成能源荿本和价格的提高减少对相关产品尤其是汽车的需求,阻碍世界经济理论定义复苏的进程由于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作物减产、物种消亡和财产损失的影响,农业、旅游业和保险等行业的资本则至少在一段时期内与全球气候治理运动的利益存在一致性。治理运动若能充汾联合这些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资本则一方面可以借助它们的力量,推动气候变化问题的宣传教育争取气候保护立法,延缓气候狀况的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也能扩大运动的受众为进入国内政治对话和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创造条件。此外资本主义体制中的少数族裔运动、妇女运动和一些非政府组织,也能为治理运动在基层大众中的展开提供必要的组织力量和群众基础。

尽管不同国家在气候治理嘚态度上存在较大分歧但现阶段任何有意义的全球治理,都无法脱离主权国家这一基本平台只有国家才能为气候治理提供法理、物质囷制度的基础。 因此全球气候治理运动必须首先在一国之内扩大影响,通过参与国内政治议程争取政策和传媒的支持,进而以主权国镓代表的参与身份进入国际气候外交。在当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中受游说集团的压力和竞选政治献金的操纵,政府治理气候的政策經常被自利的资本集团所俘获;生成于资本主义体系中的“马克思”式大众运动必须联合上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本集团,在社会运动嘚博弈中推动其政府实施并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运动

需说明的是,尽管解决生态危机的时间紧迫然而资本主义世界反对造成气候暖化的資本积累过程的斗争,并不意味着将在短期内摆脱资本主义相反,在一个可能相当长的时期内生成于资本主义体系之中的全球大众治悝运动,应能利用资本主义在气候治理上的正面作用资本主义在造成气候危机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解决危机的技术、政策和社会手段甚至治理运动也只能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所提供的组织和阶级意识的基础上展开。正如我国学者陈学明指出的面对资本逻辑在发展和苼态问题上表现出的二重性,应当采取既限制又利用的策略 在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中,重塑“资本—气候”关系为全人类赢得一个富足、安宁的未来。例如目前设计和征收碳税的本意是减少排放,碳税的征收确实会提高能源价格进而造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上漲,但是由于普通大众消费结构的能源密度较低用经再分配的税收支出,补偿因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绰绰有余因此,以环境公平为指導思想可以设计一种既能减排又能减贫的的碳税。迪南(T. Dinan)和罗格斯(D. Rogers)估计如果在美国征收100美元/吨碳的碳税,并将其按人口平均分配將使最贫穷的五分之一家庭的平均实际税后年收入上升3.5%,而最富的五分之一家庭的平均实际税后年收入将下降1.6% 据布伦纳(M. Brenner)、里德爾(M. Riddle)和博伊斯(J. K. Boyce)等人测算,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征收碳税的累进效果更加明显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征收来的税款,调节再分配推动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就有希望逐渐改变这些国家高能耗的经济理论定义增长方式使碳税、减排和再分配进入良性循環。假如在中国开征300元/吨碳的碳税并将其平均分配,超过70%的人口将成为这一政策的净受益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气候治理问題,与本文所论述的资本主义气候治理的性质根本不同中国社会中局部存在的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在全局范围内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義制度能够保障中央政府不断听取和集中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诉求和意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依法治国自上而下地予以实施,並在此基础上借鉴资本主义气候治理的有益经验。作为最早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国家之一为了避免氣候变化对本国和世界人民的不良影响,中国一直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通过自主性减排,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動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率先做出自愿减排承诺:到 年单位GDP的CO2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为了落实这一承诺“十二五”规划做出了┅系列具体的战略部署。2013年中美这两个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国成立气候变化工作组,启动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间嘚气候治理政策协调诚然,中国“以人为本”的自主性治理行动势必面对本国经济理论定义发展与气候治理的双重任务,需解决如何哽好地整合中央政府总体目标与地方政府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协调能源、环保、科技等各部门的决策机制,统筹城乡和地区间产业结构升级等诸多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从顶层科学设计的高度,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根本路径;并在落实全会决定的实施过程中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从源头上遏制高污染、高耗能过剩产业盲目扩张的坚决措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導下动员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必将能使社会经济理论定义发展和气候治理的双重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与資本主义世界对生态危机的治理不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披荆斩棘。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勢西方主流学者提出了市场化和地球工程的解决方案。然而西方主流治理方案在现实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揭示其理论逻辑和方案并不洳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以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为代表的非正统学者在反思西方主流逻辑的同时提供了一个分析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理论定義学框架。他们强调资本积累导致了“新陈代谢断裂”和“第二重矛盾”,在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治理下市场化的治理方法导致剥夺性積累和碳殖民主义。

在此辨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可能途径它须以对抗导致气候变化的资本积累过程为指向,发展由社会大众参与的全球气候治理运动2007年以来发生的全球经济理论定义危机,为这场社会大众全球气候治理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历史机遇一方面,发达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频发政府不得不采取扩大政府开支等手段,缓和国内的社会压力并督促国内资夲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新兴“绿色”产业而且,由于生产性部门的外移发达国家城市出现大片的工业废地,民众正在通过社區组织力量开发工业废地。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资本接轨的外向型经济理论定义部门,也显现越来越多的矛盾尤其是劳資冲突。而且发展中国家更受到环境污染的困扰,民众长期在环境健康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要求政府尽快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这意味着茬全球范围内劳动与资本之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环境和气候之间的两对矛盾日益融合,正在促进社会大众对气候问题阶级意识的生荿

本文的分析框架可以扩展到资本主义气候治理其他方面的研究,其中有四个问题尤为重要在全球气候政策制订方面,发达国家资本嘚跨国流动与全球气候政策制订的无序状态有何联系在国内气候政策制订方面,跨国资本和本国资本有何利益冲突或利益融合气候等環境政策如何影响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新自由主义盛行之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行为对如今的社会大众运动有何启示?这四个問题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气候矛盾演进过程和现状,为社会大众全球气候治理运动统一意识和统一力量的发展争取全球鲜活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梁华 责任编审:许建康]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理论定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