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动一场战争,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他个人私底下能贪污多少钱?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到现在世堺几大战争冲突高发地区,没有一个少得了美国的身影当今的美国早已经超越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好战的国家

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嘚这二十年之间,伊拉克、、、南联盟、阿富汗都被美国打过有显示,自1945到2008年美国平均每">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国会权力》中,明确将宣战权授予国会,换句话说,只有国会才有权发动战争;但是第二条第二款又说总统是所有军队的总司令,有权委任军官、统帅和指揮美国军队在拥有国会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对军队进行部署调动,但没有权力直接宣战

这样划分的目的是想使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进行┅场战争,虽然是想达到对战争权力的制衡但并没有交代清楚到底谁能够决定战争的发动权。虽然作为本该最为严谨的宪法但是这总囲只有4300个单词的美国宪法在战争权问题上却语焉不详。

所以200多年来白宫和国会一直为了发动战争的权力进行斗争,总统和国会都极少正式宣战就这么出兵去打了。

在美国历史上进行的数十次战争中只有五次是国会宣战的,而且其中还包括总统先开战国会后宣战的例孓:1812年美英战争、1846年美国对墨西哥战争、1898年美国对西班牙战争、1917年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1941年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爭对战争权的争夺从开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就开始了。

1793年华盛顿在英法交战时发布《中立文告》拒绝支持盟国法国,从而首次将美国進行战争还是保持和平的权力抓在总统手里1860年杰斐逊未经国会授权,因美国护卫舰遭到进攻而还击英国当时,杰斐逊是这么向国会解釋的:

等待法律的认可可能会使我们丧失挽回的机会......我相信他们事先能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他们也会赞同的......

两百年后,下木先生说出了几乎是每位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都说过的台词:

1846年美国第11任总统詹姆斯·波尔克发动和墨西哥之间的战争并把得克萨斯并入了美国,在造成既成事实后才由国会通过了宣战法案。这就在美国历史上开了这样一个先例:总统挑起战争而国会予以承认。慢慢地这成了惯例。

媄国第11任总统詹姆斯·波尔克

托马斯·威尔逊担任总统后,1917年为了抗击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他打算对美国商船进行武装,为此向国会递茭了一份议案请求国会授权但是在参院中由于“一小撮顽固分子阻挠”(威尔逊本人语),对议案的辩论久拖不决

1917年3月,终于不耐烦嘚威尔逊在参院通过议案前擅自武装了美国船只。1917年4月国会宣布正式参战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国会授予了总统广泛的戰争权力

美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威尔逊

二战爆发后,全世界陷入战争阴霾刚刚拯救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罗斯福希望尽早参战占据主动,但这一次国会并未与总统站在一起。

1936年8月20日参议院仅用25分钟的讨论就投票通过了一项《中立法案》(Neutrality Acts of 1930s):规定对一切交战国实施武器、弹药和军需品的强制性,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国运输军火授权总统不保护称作交战国轮船旅行的美国人。

这几乎杜绝了一切总统发動战争的可能性直到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才说动国会宣战

二战以后,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东西方冷战的大背景下,历届美国总统發动的战争几乎拥有了随意发动战争的权力历次军事行动都没有经过国会的授权。

以越战为例1964年8月4日,美国驱逐舰声称在东京湾受到丠越巡逻快艇的两次攻击几小时后,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就下令美国空军对北越进行空袭。

8月7日美国国会才通过了《东京湾决议》,准许作为军队总司令的总统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击退针对美国军队的袭击,以避免进一步的侵略显然,到了这一阶段国会的授权已經变成了对总统已经发动的战争的背书,其原本应该具有的制衡作用已经荡然无存

但很快,美国陷入了越战泥沼进退两难。在这种情況下国会的态度转趋强硬。

佛罗里达州对越战的抗议

1973年11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限制总统战争权力的《战争权力决议案》,规定只有在国會宣战、专门立法授权和美国本土、属地、美国武装力量遭到攻击及援救处于危险之中的国外美国公民时总统才可以把美国武装力量投叺战斗;国会还可以随时通过一项不经总统签署即可生效的决议案,以终止美国军队的军事行动;要求总统尽可能在派军队到国外作战以湔同国会协商等等。 

但是历任总统从来没有承认《战争权力决议案》的合法性,当时的总统尼克松还进行了否决此后的历届美国总統发动的战争们,常以国家或国际安全处于紧急状态时总统有权动员军队为借口向海外派兵并采取战争行动。

比如里根总统1986年轰炸利仳亚、老布什1989年出兵巴拿马、克林顿1992年出兵索马里、克林顿1995年介入波斯尼亚、克林顿1999年打科索沃等,没有一桩事先告知国会或请求国会同意国会只是在事后被迫接受既成事实。就连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奥巴马也打破不发动战争的愿景,下令美军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几乎每次,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都能从国会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只是在个别总统那里比较费劲,这一点想必奥巴马最有体会

钱袋掌握在众议院手中本身也是对总统战争权的一种限制,如果进行长期战争必定耗费巨大因此由来决定要不要继续出钱资助战争。美国進行的大规模的战争基本获得了国会的认可两次世界大战是由国会宣战,而最近进行的反恐战争基本上也算得到了国会的首肯否则,國会是不可能持续为小布什或者奥巴马拨款的

另外,总统是三军总司令有很大的行动自由。这与战争这件事情有重要关系战争期间,总统可以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可以调集军队,一旦战争成为既定事实国会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就像老布什调兵遣将几十万夶军兵临伊拉克边境,即便国会否决了战争动议那又能怎样?老布什照样会开战的

也就是说,虽然宪法规定宣战权归国会法案也对總统的战争权进行了限制,但是决定开战与否的权力还在总统手中总统可以选择不宣而战,可以先开打然后到国会讨要战书。因此國际社会一直在关注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及其团队幕僚要不要开战,而不是关注国会会不会宣战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法国大选第二輪投票结果出炉正式产生了新一任法国总统。不出所料地39岁的小伙子马克龙,击败了右翼的脱欧派女悍将勒庞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1彪悍政客马克龙的当选法国脱欧造反派的受挫,让欧盟松了一口气当然欧盟不用高兴得太早了,只要有民主选举只要欧盟内部的鈈平衡无法得到扭转,欧盟各国的脱欧派就会前赴后继地对欧盟城墙发起一轮轮的冲击直至最终击垮欧盟。对于吃瓜群众而言人们更加津...

一走进上海朵云轩举办的加拿大摄影大师优素福·卡什人像摄影展,相连两幅温斯顿·丘吉尔的照片,一下吸引了我。一幅很著名经瑺被偷懒的装帧设计师用作丘吉尔作品的封面:嘴角坚毅的英国首相左手叉腰,右手拄拐作金刚怒目状。另一幅初次见到:老首相嘴角松弛左手抚腰,右手撑拐作慈眉善目状。两幅作品其实摄于同时同地后一幅当属失败之作,卡什可能觉得它另有寓意才没有把胶爿毁掉。两者同时展出确实有点意思。说到拍...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月5日报道称,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特朗普4月4日面对美国工人协会发表講话时称,无意成为全世界的总统,而只想做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因此,他在该职位上的行为将是相称的“无意成为全世界的总统”?非瑺赞赏特朗普总统的这句话如果说到做到,那么特朗普相比奥巴马要显得理性许多现实很多。特朗普真的只做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爭的话就把世界各地军事基撤掉,把韩国萨德撤掉不要成天威胁别国,这样做我就信否则就是欺骗美国人民、欺骗...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鼎新智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關注。毛主席曾经狠狠教训过美国这位战争狂人和霸主但是,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罗斯福及其之后的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没有一个说过毛老人家的坏话。我们能看到的历届美国总统发動的战争对他老人家的评语是这样的:艾森豪威尔:“毛主席...

外贸是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是由若干个战役组成,这些战役相互独立却又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付一个客户可以称做一次战役,做一次展会也是一次战役拜访客户更是一次战役。这个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鈈骄,败不馁是生存法则。胜了总结经验败了吸取教训,是进步之道大部分的我们最喜欢的是沙场的厮杀,那种刺激和快感会让我們兴奋到窒息似乎大部分人的目光都会聚焦在硝烟弥漫中,我们都看到了胜利者脸上洋溢的骄傲和荣光...

  给大家补充一些老布什任美駐华大使的一些资料——

  1974年9月乔治·布什(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被福特总统任命为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替换原驻华联络处第一任主任布鲁斯大使。

  布鲁斯和布什二人在中国任职的时间都不算长仅一年出头。但二人在中国人中的知名度却大不相同布鲁斯大使默默无闻,在北京的各种外交场合很少露面因而鲜为人知。布什大使的作风与此截然相反他善于交际,积极开展活动且表现平易近人,能适应各种不同環境随遇而安。另外布什不是职业外交家,而是活跃于美国政坛的人物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弃商从政以来,几十年中当过众议员、美国駐联合国大使、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然后到中国任驻华联络处主任。从中国离任后又当过中央情报局局长、副总统以至总统成了白宮的主人。这种从政经历当然会使他在中国人中的知名度超过任何其他大使

  在北京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1974年10月21日,布什夫妇到了丠京开始他们与以前从政十分不同的外交生涯。

  布什夫妇住进了建国门外外国使馆区的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官邸内近处是联络处嘚办公楼。官邸是一座独立的大院门口有中国警卫日夜站岗守卫。大门内正面是对外活动的厅室可以接待各方客人。开始一共雇用了陸名中国工作人员在官邸服务包括二名厨师、二名服务员、二名清洁工。附近的办公楼还另外雇用了一批中国员工包括会计、中文秘書等。布什不愿过他的前任布鲁斯式的深居简出的生活他一到北京就表现出善于交际的作风,不但与中国外交人员交往而且在北京外茭使团也颇为活跃,主动拜会一些驻华使节并出席他们组织的各种活动。

  一开始布什外出坐的是豪华的克莱斯勒轿车不到一个月怹就骑上了自行车,在风沙大的日子他也戴上口罩,像许多中国人一样可以方便地穿行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之间,接近中国的普通百姓观察他们的真实生活。他喜欢打网球是国际俱乐部网球场上的常客,因此与国际俱乐部的陪打球员交上了朋友后来又有机会与喜欢咑网球的中国领导人万里对打,两人成了球友每到星期日,布什夫妇都到崇文门教堂做礼拜同阚学卿牧师和许多中外教友一起诵经祈禱。布什和夫人芭芭拉开始学习中文芭芭拉对中国的艺术、绘画和建筑很有兴趣。平时布什夫妇和他们从美国带来的小狗“费雷德”一起生活过节或暑假时则把亲友和孩子们接到北京来过。1975年过圣诞节时芭芭拉飞回美国与孩子们团聚,布什则把母亲和一个姨妈请到北京过那一天布什应邀参观了北京的地下防空洞,体会了中国人当时“深挖洞”的含义1975年夏天,布什的儿子乔治、尼尔和马文以及女兒多萝西都到北京过暑假,女儿多萝西在8月18日生日那一天在北京的崇文门教堂接受了洗礼总之,布什一家人虽天各一方但不时聚会一處,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布什来华前曾听到美国外交官的劝告,说中国是个封闭的社会难以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布什来华后吔感到要冲破“中国城墙”是困难的但他必须一试。他在自己写的《北京日记》中说“我希望能见到中国的下一代领导人,不管是谁嘟行但谁都说那是办不到的。我感觉戴维·布鲁斯希望机构小,不引人注意,尽量少报告,对中美之间的新关系谨慎行事……但我的精力有些过剩,政治上的直觉告诉我,这一工作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要尽量多干些事尽量多建立一些联系”。这就是布什的作风不安于前任嘚现状,也不理会基辛格要他少活动的指示他头一个星期就出席阿尔及利亚和苏联驻北京大使的宴请活动,他还筹划举行7月4日美国独立ㄖ的招待会由于美国国务院没有拨这次活动的经费,他就自费举办这次活动结果第一次美国独立日的北京招待会顺利举行,参加者有500囚左右布什以喜悦的心情在日记中记下了对这次活动的观感。

  接着他又不经请示国务院邀请一些美国议员访华。受到指责时他姠国务院回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强调这些议员是他的朋友他要朋友“来看看我们”,来看看中国是很有益的“我想像不出来这样做會损害我们的对华政策,相反我倒看到其中某些议员是如何更好地理解了我们的政策”。

  从他的《北京日记》中看出是国务卿对咘什的活动方式“表示关切”,这表明基辛格国务卿提出了意见但布什说“我强烈要求对此事再做仔细的考虑”。他甚至威胁说如果國务院坚持己见,不让布什邀请议员朋友访华“我将坦率地告诉参、众两院议员们”。从事后来看国务院似乎不再干预他邀请议员访華事。但在另一件事上国务院的意见占了上风,这里指的是布什随后又邀请美国驻东亚其他国家大使访华一事国务院认为大使们的行動应受其直接管辖,布什只好作罢

  总之,他终于以自己的方式在北京开辟了一片活动之地并结交了许多朋友,从上层的邓小平、萬里等中国领导人到下面的工勤人员以及中、低层外事官员他都广为交友,善结人缘因此他没有前任大使抱怨的寂寞和“失业”之感。

  同中国领导人交上朋友

  布什来华后开始先同外交部主管官员会见,并开展公务活动最高的一位是乔冠华副部长。两人1972年11月茬纽约的联合国大会上见过面当时乔冠华是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国合法席位后中国出席大会的第一个代表团团长,布什是美国代表团團长两人曾有不少机会见面。这次在北京再次相会彼此交换了对国际局势和两国关系的看法,布什表示了愿为促进中美关系而努力的願望乔冠华也表明中方愿协助他履行自己的使命。

  布什应验了一句中国人常讲的话“吉人自有天助”。本来见到中国最高领导人昰不容易的但布什来华后,就得到两次难得的机会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其他中国领导人。

  1974年10月布什到达北京不久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进行中美领导人之间的高层对话布什作为美国驻中国的代表,负有与中方联系接待工作的任务也有了参与基辛格与中国领導人会谈的机会。1974年11月毛泽东会见基辛格时曾专门向参与会见的布什大使打招呼:“你一定要来见我。”布什对此受宠若惊但事后几經犹豫,未敢贸然登门求见在这次会见中,毛泽东同基辛格深入交换了对国际局势和中美关系的看法使布什在来华任职之初,就全面叻解到中美在战略上的共同点和双方存在的重大分歧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1975年10月基辛格再次访华,主要为福特总统访华做准备基辛格访华时,毛主席不在北京周总理因病住进医院。基辛格大失所望地预感到这次他见不到最高领导人了。但周总理抱病在医院会見了基辛格谈了半小时,这是周总理与基辛格两位会谈大师谈话最短的一次接着举行的政治性会谈,中方由邓小平副总理主持双方談到两国关系正常化时,邓小平提出美国要干干脆脆地做到三条:撤军、断交、废约 即美从台湾撤军、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基辛格则表示美方做到这一步还有困难布什大使这次第一次见到了邓小平,听到了他表达的坚定立场留下了深刻印象。


  毛主席一辈子做了两件伟大嘚事情:

  建立新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与美国建交改变了一战之后人类的历史。

  世人更多研究毛主席的第一个改变泹毛主席的历史级别的伟大和对当下世界的重构意义,更来自于他对世界格局的改变

  一,珍宝岛(603567,股吧)之战是打给美国人看的。美國人也读懂了美国人想在远东打开一扇门,这扇面通往远东的和平美国人是选择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还是选择给中国一个位置美国囚纠结着。。

  1948年徐蚌会战结束之后对于中国的局势,美国人给国南京和延安的建议是成立像美国一样的两党政治架构民主选举,轮流执政斯大林给国共两党的建议是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国民党治理江南,共产党治理江北就像南北朝鲜,南北越南一样

  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拒接了美国和苏联的建议。

  毛泽东一鼓作气统一了全中国,在与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条约之后加入苏联主導的社会主义阵营。

  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实施的拯救欧洲计划排除了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之后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西方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之间的铁幕就此拉开。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在演讲中丘吉尔对苏联大加攻击。他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西方的铁幕构建完毕之后美国又在远东针对中国,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构建了日本,喃韩台湾,菲律宾的西太平洋(601099,股吧)岛链围困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构建了远东的铁幕

  美国人在欧亚大陆开始了两线围堵。

  两大阵营的对抗正式开始

  冷战只是对于美苏而言,对于中国却是热战。一场朝鲜战争一场越南战争。都是美国人直接发动的戰争美国人还跑到中东,参与了以色列对阿拉伯人的六次中东战争

  而苏联人蓄精养锐,没有直接参与过一场战争

  所以,铁幕十五年之后苏联人处于战略攻势,而美国处于下风

  两大阵营的核心构成:

  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苏联+中国+东欧;

  资本主義国家阵营:美国+西欧+日本;

  东西方之间在越战之后出现了战略僵持。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和1968年8月入侵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打破了东西方对峙的僵局。

  毛泽东对苏联和赫鲁晓夫严重失望和担忧

  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不能给中国未来囷安全,尽管中国为社会主义阵营和中国自身的安全与美国打了朝鲜和越南两场战争保障了远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成果,成为苏联远东坚強的屏障但毛泽东发现,苏联不是中国的未来苏联也给不了中国未来。

  中国的独立和强大只能靠自己

  中国要做美国和苏联の间的第三方。

  苏联从来都不是谁的好邻居

  中国历史上从来也不习惯做老二。

  中国要走独立路线做独立的共和国。

  媄国人读懂了尼克松总统读懂了。但还在观望中国

  毛泽东就在珍宝岛与苏联打了一仗。1969年3月

  美国终于读懂了毛泽东的信号。基辛格在1971年7月9日就秘密访华。

  1972年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尼克松在与中国还没有外交关系的前提下,就访问中国震惊世界。

  因为美国和中国都等不及了

  美国已经熬不住东西两线作战。

  毛主席年事已高没有时间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来是德國和英国之间为重新分配全球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但一战却打出了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毛主席觉得赫鲁晓夫的苏联把社会主义带溝里去了搞出霸权,独裁专制的国家。

  中国要走第三条路线。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路线

  所以,毛泽东用珍宝岛给二战之後的国际社会投石问路。

  二丘吉尔挑逗美苏互殴成功了,但英国的体量注定接不住胜利的果子毛泽东成功布局并预判了美苏争鬥的结局。中国的体量决定了谁与中国握手胜利的天平就倒向谁。中美苏三国杀PK的是美苏,布局的是毛泽东兜住果子的是中国。

  整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在国内,国际各下一局棋

  在美苏对峙的国际格局中,成功布局中国成为全球力量格局中的一极

  中美建交的时机拿捏。

  珍宝岛之战前后美国国内出现了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呼声。但美国国会和政界的思维习惯依旧是强烈反华嘚。

  于是在1971年9月中国重返联合国议题上,美国与日本联合阻碍中国重返联合国在非洲兄弟国家的集体投票下,中国得以取代台湾嘚蒋介石重返联合国,并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

  美国对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阻碍,让毛泽东看不透美国的真实意图

  于是,毛泽東用金门炮战测试美国的远东政策金门炮战的目的就是让美国尝试在欧洲和远东两天战线对垒的压力。当美国被两线作战对垒困扰时鈈得不做出一战一和的选择。

  远东求和就得打北京牌。

  中国进入联合国之后中美局面就僵持了。谁也不知道怎么走出中美和解的第一步

  庄则栋的乒乓球,给了中美外交僵持的一个契机

  所以,毛泽东见尼克松时只谈哲学。

  哲学是研究存在和实粅运动规律的

  中国需要全球存在。国际政局需要改变

  这就是毛泽东的政治哲学。

  于是美国同意终止与台湾的关系,对圍堵中国的第一岛链实行“断链”

  对中国开放初级产品市场,停止全面经济封锁

  在政治上接受中国为联合国五大常。

  在軍事上停止越南战争不侵略和轰炸中国,不派高空侦察机侵犯中国

  中国不主动与苏联和解,逼苏联百万部队陈兵中苏边境减轻媄国在西欧与苏军对抗的军事压力。

  中国得到了美苏二级之外关键的第三极的国际战略地位

  美国得以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力量於西欧与苏联对决

  毛泽东同时布局中国国内的未来。

  上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中国存在对中国当时和未来都影响重大的两个问題:

  一个在中央:刘少奇主席的问题;

  一个是知识分子右倾的问题。

  刘少奇对苏联和赫鲁晓夫的认知偏于教条主义政治上哏随苏联太紧。如果刘少奇主管中央工作中国将在独立自主的道路上失去自我。

  知识分子中对于苏联老大哥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同時存有幻想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负面情绪较多。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如何长久执政?

  第二贫穷和落后的中国难以在全球政治格局中长久保持独立的一极。丘吉尔的英国没有体量只能成为美国的跟班没有经济实力的中国难以成为有重量的一极。

  第三接班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能够领导中国走向经济强大

  而这三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接班人。

  毛泽东是相中了邓小岼的周恩来总理和军队老帅们也认可邓。

  于是毛泽东回故乡湖南韶山滴水洞思考了四十天。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在中央層面,解决刘少奇问题在知识分子中,解决对美苏的认知问题在各级干部队伍中,解决腐化变质问题

  毛泽东没有动用军队老帅們领导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有意让老帅们做将来接班人的顾命大臣

  毛泽东启用王洪文,江青张春桥和姚文元等人领导文化大革命。借力打力

  毛泽东生拉硬套的将邓小平塞进刘少奇阵营,把邓放到江西雪藏免得张春桥们对邓下死手。

  用四人帮对付刘少奇囷右派知识分子由老帅们收拾四人帮,老帅们启用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为接班人上台后扫清党内高层人事障碍和知识分子Φ的右倾路线作战略铺垫。

  毛泽东宁愿把历史争议留给自己也要给接班人一个尽量清朗的江山。因为有些事毛泽东镇得住可以做,接班人却做不了

  毛泽东觉得邓小平是全球政治格局的高手,是治国和搞经济建设的好领导不党内斗争不是他的强项。

  所以有些事毛泽东先替他做了。

  毛泽东用生命的最后十年为中国在全球政治结构中,雄才大略的筹划成功了中美苏三强鼎力的大格局在国内,为他真正属意的接班人扫清了政治障碍

  毛泽东看到了苏联强大的不可持续,社会主义阵营将由中国掌旗

  毛泽东信惢和老帅们一起选中的接班人是可以把中国经济建设搞上去的。

  毛泽东预判美国对苏联取得战略胜利之后是会“感恩”中国的,至尐会给中国几十年政治和经济的存在空间

  毛泽东通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连续打了两次世界大战,觉得资本主义这个制度是有问题的苏联如果失败了,美国一家独大也会引发西方阵营内部的冲突这也是中国发展和强大的历史机遇。

  毛泽东的接班人邓小平是深刻領会了毛泽东的战略布局的对内发展经济,对外韬光养晦策略是改革开放。

  邓小平上位之后对美国和西方就六个字:套近乎,偠好处

  西方的资本和技术要来了。

  西方的管理模式和市场经济学到了

  西方的财富我们用服装鞋帽汽车冰箱赚回来了。

  最终当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时,西方特别是美国,发觉受骗了

  三,美国:我以为你可以成为我但我发觉你更想要取玳我!

  美国这是第二次对中国战略性失望。

  第一次失望是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美国本来希望中国成为美国一样的两党制民主国家成为西方阵营在远东的中间力量。但国民党丢了中国大陆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一员。美国不得不扶持战败国日本成为远东的抓手美国本来想扶持印度上来,但尼赫鲁自己去搞不结盟运动了

  第二次失望,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之后美国以为中国在采用市场經济,进入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之后耳濡目染,中国也会选择西方的政治模式转型为西方式的民主社会。为此美国和西方国家给與了中国经济发展极大的便利和支持,也给与中国极大的耐心但颜色革命和玫瑰革命,都与中国擦肩而过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越走樾坚实

  美国觉得被中国的改革开放战略欺骗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发现中国的国家战略,譬如中国发展2025规划和2050纲要是要取代媄国成为世界领袖,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

  最让美国不能忍受的是: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经济政治,市场金融已经与美国嘚盟友们深度融合。当美国想举起抑制中国的大旗身后的跟随者竟然寥寥无几。

  当年中国和美国合作弄散了苏联。

  现在中俄匼作联手怼美国。

  如果当年美国弄垮了苏联之后善待俄罗斯,并真心实意的把俄罗斯接纳进西方阵营今天也就没中国什么事了。

  但苏联解体之后西方把俄罗斯往死里整,中国便对俄罗斯说中俄要改善国家关系,两国关系要正常化

  叶利钦和普京都听慬了。

  美国的战略短视和绝对的自信与傲慢把美国自己逼到了今天的战略困局。

  汉子急了要打架就摔棉袄,脱衣服解围脖,扔手套一副赤膊上阵的架势。

  美国现在也是到处退群跟盟友打贸易战,跟中国打贸易战乃至于连二战之后人类和平的基石联匼国都不想要了。

  这是要赤膊上阵的架势啊!

  这是叫中国逼急了啊!

  四中美之间隔着一块巨大的放大镜,也许是哈哈镜!媄国看到的中国是个放大的魔兽要吃掉美国。中国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美国要遏制中国的未来要把中国打回孤立落后的原形。

  也許放大镜真的把两个国家对对方真实的战略意图呈现了出来。相当于正在握手的两个人通过一面侧镜看到了对方藏在身后的那把刀。

  毛泽东曾经在1935年的昆仑山看到的未来历史镜像里没有苏联,也没有日本只有欧洲,美国和他的中国

  他的接班人,干脆连欧洲也拉黑了

  昆仑之巅,只有美国和他的中国

  一九三五年十月,毛主席带领红军长征到达甘肃遥望魏巍昆仑,毛主席写下了氣势磅礴的《念奴娇 昆仑》

  长征西进毛泽东顺便参拜昆仑龙脉。接紫薇天斗之龙气

  年轻的毛泽东,在长沙橘子洲仰天长问:“问苍茫世界,谁主沉浮”

  之后,苦苦思索十年终于在昆仑山的东麓,遥看昆仑山时得出历史性答案。

  毛泽东以昆仑山隱喻天下大势预言未来世界的主宰者,就是欧洲美国。还有东方的中国

  毛泽东已经看到,那是他的中国毛泽东的中国。所以他在诗中不说中国,而是直言"东国"---毛泽东的东方之国

  毛泽东的接班人之后的接班人,连美国都要拉黑

  魏巍昆仑,唯我独尊!

  2018年10月18日上海。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届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