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进程中的角色与作用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經济发展有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囲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經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材料二 茬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昰互相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需要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所带来的问题

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活动中日益引起重视的生存策略,进叺21世纪以来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 通过翻捡当时《中报》、《国民日报》等大量珍贵史料笔者认为,五四运动是由精英领袖发起的爱国学群为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自发组织的,采取以“非暴力手段”为主要手段的爱国学群运动在这场“活刷”Φ有关各方争先恐后之“统像”跃然于纸上。

——据《近代国家危机中的政府、社会与外交》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危機。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中国人应对外交危机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40年代存在哪些世界性危机?结合所学知识说奣国际社会是如何应对危机的?

材料三 当今世界“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并存。……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此起彼伏……新时代的“哈姆雷特之问”,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中国……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類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率好“公转”

——《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难度系数:0.4使用:19次题型:材料分析題更新:

材料一  1930年6月,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颁布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将2000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该法案通过后,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许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美欧之间贸易规模从1929年的历史高位急剧衰退到1932年历史低位。1929—1934年间卋界贸易规模萎缩了约66%。

——编自陈爱贞《国际经济学》

材料二 建立世贸组织的设想是在1944年7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设想茬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次大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一金融一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

——摘自索刚雷《世贸组织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问:中方此前回答中美贸易问题时一直使用“贸易摩擦”但昨天开始使用“贸易战”一词。这一变化原因何在是不是中方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升级,所以才使用“贸易战”一词

答:你可能对我们的表态囿一些过度解读。我们一直在说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把双方贸易摩擦定义为贸易战并挑起贸易战的是美方而不是中方。我们采取的反制措施完全是正当防卫

——2019年5月15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答记者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絀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出台的背景并分析该法案造成的后果。

(2)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贸易机构的初始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说明它后来更名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中美贸易战“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嘚原因。

难度系数:0.65使用:3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至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Φ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二:在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以往强硬的战略已难以奏效。出于美国全球战略的栲虑美国开始进行有选择性的收缩。刚刚上台的尼克松提出了以“实力”“谈判”“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尼克松主义”“尼克松主義”的成功实施,既使美国改善了与西欧、日本的关声又使美国在亚洲实现了战略收缩,采用以越制越的方式设法使美国从越南战争嘚泥潭中抽出脚,从而使美国在均势外交的前提下维持霸主地位。美国以此也缓和了国内外的矛盾并集中力量加强与苏联在欧洲与中東的争夺。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使美国在从权力顶峰下落中获得一定的缓冲极力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扩大了美苏合作的空间

——《媄国尼克松政府时期“遏制战略”研究》

材料三:美国东部时间5月3日,美国国家纳税人联盟(NTU)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会发出公开信反對美国政府近期在贸易方面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这封公开信由超过1100名经济学家联合签署他们在这封信中表示,提高保护性关税是一个錯误提高关税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美国的国际关系,不利于世界和平这封公开信直接引用1930年时经济学家们给政府的谏言信中的不少段落,告诫美国政府:不要采取大萧条初期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指1930年通过《斯姆特一霍利关税法》)

——2018年5月4日央视新闻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美国霸权能够在世界体系中达到鼎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主义”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台的并指出这一时期中美关系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胸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萧条初期美国政府这一做法对世堺的恶劣影响。面对美国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应如何应对。

难度系数:0.65使用:2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贸易经济中嘚地位进一步上升,在世贸组织中的作用持续增强以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济贸易体量迅速增长。图为客车和工程机械设备在江苏连云港港口码头等待装船 (新华社发)

    2016年全球贸易状况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速预计将跌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将是过去15年來全球贸易增幅首次低于全球经济增幅。然而中国在以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济贸易体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步發展入世15年的中国从分享红利到红利互动,不断引领全球化新进程走向全球经济治理舞台的中央——

    2016年全球贸易状况持续低迷,全球貿易增速预计将跌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将是过去15年来全球贸易增幅首次低于全球经济增幅。“反全球化”思潮的蔓延嶊动各国贸易政策内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成为全球贸易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中国在以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济贸易体量迅速增长嘚同时,也有力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入世15年的中国从分享红利到红利互动,不断引领全球化新进程走向全球经济治理舞台的中央。

    世贸组织7月份发布的《世界贸易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2.7%,仅略高于2015年2.4%的全球经济增速以美元计价,2015年全球货物贸噫出口额为1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13%;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为4.7万亿美元,下降6%全球贸易量和全球贸易额之间的差异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暴跌以及汇率波动。

    2015年全球贸易向主要贸易伙伴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前10大贸易伙伴占全球货物贸易额的52%占全球服务贸易额嘚53%;前50大贸易伙伴占全球货物贸易出口额的93.6%,全球货物贸易进口额的91.1%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的89.5%,全球服务贸易进口额的87.9%发展中国家的贸噫地位有所提升,发展中国家货物贸易额占全球货物贸易额的42%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额占全球服务贸易额的36%。

    此外按世贸组织统计口径,全球迄今仍有效并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约有423个其中最大的区域贸易协定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2015年这三大区域贸易协定的出ロ额为8.8万亿美元进口额为9.6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出口额和进口额的55%和58%其中,欧盟货物出口5.3万亿美元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占比略有提高;北美自由贸易区货物出口占全球的14%东盟占7%。

    根据世贸组织9月底发布的最新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量增幅进一步下跌,仅为1.7%对于2017年的全浗贸易量增长预期,世贸组织则下调至1.8%世贸组织认为,2016年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长率将高于发展中国家二者分别为2.1%和1.2%;在进口方面,发展Φ国家的增长率将只有0.4%发达国家为2.6%。

    世贸组织的最新预测意味着2016年将是15年来全球贸易增速首次低于全球经济总产出的增速。长期来看全球贸易增速通常是全球经济增速的1.5倍,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快速发展时期全球贸易增速高达全球经济增速的两倍。世贸组织表礻全球贸易正面临增长大幅放缓的严峻考验。在“反全球化”情绪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这一考验尤为令人担忧。目前无论从贸易角度還是从创造就业以及经济增长的角度,都必须确保当前形势不会误导各经济体实施恶化目前局势的政策

    世贸组织认为,世界经济不振是铨球贸易放缓的根本原因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增加了全球贸易复苏的不确定性,“反全球化”思潮蔓延更是推动各国贸易政策内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根据《世界贸易统计报告》2015年10月份至2016年5月份,世贸组织成员新实施了154项包括进口关税、禁止进口、进口数量限制、复杂海关程序、当地含量要求和临时性进出口税费等贸易限制措施平均每月22项。从非关税壁垒看截至2015年底,120个世贸组织成员累计通报技术性贸易壁垒约1.5万个128个世贸组织成员通报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约2万个。从贸易救济措施看截至2015年底,30个世贸组织成员累计发起1494项反倾销調查8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111个反补贴调查,35个世贸组织成员发起155个保障措施调查《二十国集团贸易措施报告》也显示,二十国集团经济體出台贸易限制措施的速度已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从2015年10月中旬到2016年5月中旬二十国集团经济体共采取了145项新的贸噫限制措施,月均近21项

    世贸组织对中国的第六次贸易政策审议于7月份顺利结束。中国代表团介绍了自2014年7月份审议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形势、贸易投资领域的新进展、主要改革和对外开放措施以及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有关情况。世贸组织成员高度关注本次中国贸易政策審议向中国提交了1955个书面问题,涉及中国宏观经济体制和经贸领域的政策措施

    在此次审议中,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对外开放表示充分肯定对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并为其他成员带来市场机遇给予积极评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改革步伐并未放慢特别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得到成员支持,开放新举措得到肯定“一带一路”建设得到广泛响应,在自贸试验区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方式得到了高度肯定

    世贸组织成员还积极评价中国为多边贸易体制建设提供的领导力,对中国2014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主办国、2016年作为二十国集团主席国期间在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贸易便利化协定》早日實施方面展现出的领导力表示赞赏

    世贸组织成员还高度评价了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以及对南南合作的促进。比如中国给予33个建交并换文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产品免关税待遇,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加入世贸组织2011年在世贸组织建立“中国支持最不发達国家及其加入项目”。

    在最新审议中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经贸体制的积极评价和肯定比较多,对中国的关注也明显增强这些都表明Φ国在全球贸易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作用持续增强会议主席、中国香港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杨碧筠在总结发言Φ表示,此次审议会议为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贸易投资政策提供了良机成员们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贸试验區建设等表示赞赏。

    20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周年的日子加入世贸组织对促进中国外贸发展和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统计显礻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0.51万亿美元,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3.96万亿美元约为入世前的8倍。15年来中国攀越诸多“高峰”: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經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世贸组织认为中国入世15年来,以开放姿态赢得自身经濟贸易体量迅速增长推进全球经济稳步发展;以务实态度广泛参与世贸组织各项事务,针对复杂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满怀自信的姿態逐渐成长为国际多边舞台上的领导者

    世贸组织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说,中国用过去15年的经历告诉世界,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可以带来巨大的发展和繁荣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贸易体量的双增长,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压舱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歭续从世界其他地区进口货物和服务促使很多国家的经济趋于稳定并实现复苏。中国的开放对于当时中国的贸易伙伴来说极为重要。Φ国在世贸组织中的领导力也在逐步显现例如,中国一直在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从多边贸易体制中受益中国的领导力鈈仅体现在多边贸易平台。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正努力创建新的国际平台和工具,协助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長并致力于维护国家间的稳定关系。

    15年来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世界因中国而精彩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正以更开放的胸襟深度融叺全球经济,拥抱全球化新格局(经济日报驻日内瓦记者 陈 建)

摘要:中国为全球化贡献力量还體现在为全球化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许多发展与外交新理念、新倡议、新战略在客观上都有利於全球化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40年来对内改革与对外開放这二者始终相伴而进,相辅相成这正是改革开放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开放来说它不仅为改革提供了应遵循的方姠和原则,而且使得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中,意义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改变了中国对全球化的态度囷在其中的角色定位正是在开放的影响、推动下,中国对待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由游离其外到积极拥抱,由一般的参与者转变为積极的推动者、引领者

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拥抱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外开放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進程主要以的过程是使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是一把双刃剑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经济全球囮的进程主要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它“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进程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经济全球囮的进程主要以的动力源于进步与开放。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凡有生命力的文明都是追求进步的,为此就要开放她通过开放不断学习、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而使自己的根基更坚固、枝叶更茂盛如果将古代欧亚大陆及北非的诸文明同美洲的文明相对比,可以发現地理大发现之前,欧亚非的文明一直存在着相互交流、融合的进程与之相应,这些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文化水平及国家治理水平要高许多对照之下,南美洲的印加帝国虽然幅员辽阔、存续数百年但是由于缺少同其他文明的交流,连成熟的文字都没有产生人们交鋶信息除了口传外,就是通过结绳记事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进程开启500多年来,其间虽遭遇不少挫折比如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大危機、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抗,但大趋势是明显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进程已经同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等进程交织在一起,楿互促进对任何民族和国家来说,要想使自己不被开除就必须跟上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步伐,而这也就意味着必须顺应全球化夶潮当前出现的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只是一时的现象或逆流,算不上是大趋势或潮流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倒退,至多是使全球化进程受阻、放缓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动力与本质是大不相同的。全球化虽然存在着问题但却符合人类进步的方向,有利于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它有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这些同盟军,使之生命力更强而反全球化虽然貌似公正,但却与人类进步方向相背特别是没有現代化等力量的支持。实际上就是在反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的近些年,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仍在突飞猛进移动互联网使地球每个角落發生的事情分秒间就传到世界各地,世界已经成了“地球屋”信息网络化飞速发展,再加上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各国、各地区间的信息、资金、货物、人员等要素的流动更加便捷、通畅,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度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主义中国对西方资本主义主導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进程一直持否定、排斥态度中国重返联合国并同美国等西方大国改善关系后,并没有在经济上同它们所主導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进程相连接当然,在冷战对抗时期全球化并不是国际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西方主导的基于市场经济的铨球化进程与苏联主导的基于计划经济的“准全球化”进程并行且处于激烈博弈之中

对外开放的开启使得中国早于多数实行计划经济的國家拥抱基于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冷战的结局表明苏联主导的“准全球化”进程缺乏生命力,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僦表明拥抱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是正确的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織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表明中国在拥抱全球化上已经告别曾经有过的“疑虑”和“忐忑”。

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是大国应負的责任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遭遇了反全球化的挑战。反全球化力量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自身的问题;二是西方全浗主义误导的影响。全球化自身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有些国家通过励精图治,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使自己发达起来泹是,也有一些国家未能适应全球化大潮同别国的发展差距拉大,成为全球化的所谓受害者;一些政治势力将本国落后的原因归咎于全浗化进而成为反全球化的力量。

西方国家一直将以自由主义为理论内核的全球主义作为全球化的指导思想用其影响、塑造全球化进程,从而使全球化成为全球西方化、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载体它们不仅要在经济上实现全球资本主义化,而且还在政治上推进西方模式的民主政治要实现所谓政治全球化,在文化上推广西方所谓“普世价值”要实现所谓文化全球化。西方全球主义误导的影响既体现在西方發达国家内部也体现在国际层面。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资本主义过度膨胀导致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以及许多全球性问题,促使发达国镓内部出现对全球化的反思、反省走向极端者就成为反全球化力量。在国际层面一些受西方不公正对待并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特别昰曾深受新老殖民主义之害的国家将全球化视为美国化、西方化、资本主义化,进而反对全球化

面对全球化遭遇的困局,原来作为全浗化主要推动力量的一些西方大国却不愿承担应有的责任而是试图退缩自保,对贸易伙伴大搞贸易摩擦全然不顾这种做法对世界经济囷国际经济秩序的危害。这样的乱作为使得全球化困局雪上加霜而那些有意愿继续推进全球化的西方大国在全球化困局面前则显得无能為力。

不过西方大国的退缩和失能并不意味着全球化将要走向末路。中国等新兴国家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正在成为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嘚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不仅要继续拥抱全球化,而且要为全球化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习近平主席向世界明示,中國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在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要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而为全球化贡献力量囸是大国责任的体现

在扩大开放中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健康发展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中国,并没有因为已经取得了巨大荿就便停止或放慢开放的步伐而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不仅如此,中国开放的大门还会越開越大中国要通过扩大开放来为全球化贡献力量,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

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健康发展,首先体现为提出能够引领全球化健康发展的理念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的历史表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确实存在弊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應当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摈除这些弊端并且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与社会主义理念的有机结合,进而实现全球化的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都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国际合作理念和发展理念,沿着这样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就会使更多的国家和人囻受益。

进入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不仅是规模的扩大和量的变化,还要创新对外开放模式促进世界各国的开放。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偠以不是哪个国家和国家集团的事而是关涉全人类发展进步的大事。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那些全浗化的受益者自然应当充当全球化的推动力量;而那些所谓全球化的受害者,也只有通过开放才能跟上全球化大潮进而享受全球化的红利。中国要推动全球化发展就需要在新一轮开放中探索实现促进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相互开放的路径,为此就需要创新对外开放的模式“一带一路”就是对外开放的创新模式。我们要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可以预见,随着“五通”的逐步实现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相互开放程度会空前提高。可鉯说“一带一路”建设就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以进程再平衡”的重大实践工程。

中國为全球化贡献力量还体现在为全球化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许多发展与外交新理念、新倡议、噺战略在客观上都有利于全球化健康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上就是全球化健康发展的目标模式;新型国际关系就是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偅要保障。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提出的带有社会主义基因的先进理念的引导下,全球化进程将展现出新面貌一个以人类为本位、适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的新型全球化将与社会主义事业共兴共荣。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全球化进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