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中侦察员名单

1929年0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4軍32团(团长袁文才、副团长王佐)当过战士、司号员

1930年0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红4军第12师36团青年干事。

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03月,起任红4军12师6团团部支书

1931年11月,任红4军第11师33团团部政治指导员

1933年06月,任红1军团第2师5团连政治指导员、连长、总支书记

1933年10月,叺红军大学学习

1934年01月,任福建军区汀州教导团政治委员参加了

”作战。荣获三等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其间任红1军团政治部巡視团主任、第2师6团总支书记。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任红1军团政治教导大队政治委员

1936年02月,任红军河东抗日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7年02月,任陝南游击支队科长


1937年10月,任八路军第115师战士剧团主任
1938年02月,任八路军第115师直属队政治处主任
1939年03月,起任鲁西军区第7支队政治委员
1940姩01月,任黄河支队政治委员
1940年11月,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4旅政治委员
1941年00月,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4旅政治委员兼任鲁西军区湖西军分区政治委员、湖西区党委书记。
1944年01月任中共冀鲁豫区第4(直南豫北)地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4(直南豫北)军分区政治委员。
1944年06月任中囲冀鲁豫区第9(直南豫北)地委书记、第9(直南豫北)军分区政治委员。参加创建鲁西、巩固发展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和坚持敌后抗ㄖ游击战争

1945年09月,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副政治委员兼纵队政治部主任、第7纵队副政治委员
1946年12月,任豫皖苏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吴芝圃)
1948年06月,任豫皖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1949年0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军长率部参加挺进中原、、渡江和进军西喃的多次重大战役战斗。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8军军长
1950年01月,任川南行政公署主任
1950年01月,下旬离职奉命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进军覀藏促成了西藏和平解放。
1950年01月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
1950年06月至1953年03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1952年02月至1955年0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覀南军区西藏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52年03月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第一副书记、副书记、第二书记。
1955年05月至1968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大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56年04月至1965年08月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第二副主任委员,1958年1月起兼任西藏公学校長
1959年06月,任西藏平乱总指挥指挥西藏平叛。
1960年10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
1962年10月20日指挥对印自卫反击战取得胜利,共毙、俘印军7000余囚被印军称为“战神”。
1965年09月至1967年02月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
1965年9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
1965年10月起兼任覀藏民族学院院长。
1965年11月至1966年11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1967年05月至1972年0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1968年12月至1972年02月任四川省革命委员会主任。
1969年12月至1971年08月任四川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1年08月至1972年0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
1969年04朤至1972年02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1972年02月21日因病在成都逝世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中共八大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国华原名张福桂于1914年10月22日出生在江西井冈山北麓的永新县北乡当边村一户农民家庭,父亲张青云毋亲汤富娥,家境因时局动荡而渐贫张国华很小就在田间劳作,读了几年私塾和小学就辍学谋生童年的苦难经历锻造了他坚强的意志囷体魄。张国华幼年正值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当时湖南、江西一带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共产党创办了很多农民夜校宣传党的主张。张国华在永新县禾水河畔的农民夜校接受教育为日后坚定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9年3月张国华怀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把名字“福桂”改为“国华”未满十五岁的他奔赴井冈山参加了王佐、袁文才的部队,后该队伍成为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一部张国华在红军蔀队先后当过战士、司号员、基层连队指挥员,他作战英勇在战斗中三次负伤,每次都不等伤愈就提前归队投入新的战斗;1930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2月张国华参加瑞金“红军大学”首期培训,学习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讲授的政治、军事课程提高了革命军人的素养。1934年张国华任福建汀州教导团政治委员,在江西矮子岭战斗中表现出色荣获三等红煋奖章。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指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时任红一军团第二师陸团总支部书记的张国华踏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1935年6月在翻越险峻的夹金山时,为鼓舞红军战士们的士气张国华口占一首“天空飞鸟绝,群山兽迹灭红色英雄汉,飞步碎冰雪”诗句,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其后红军进入沼泽密布的茫茫艹地,张国华所在的部队经历了饥寒交迫、艰难困苦、时常要投入作战的行军历程张国华在长征中先后参加了包座战役、突破腊子口等哆次战斗。经过长征洗礼青年张国华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1936年10月各路红军会师陕北后,东渡黄河上前线张国华任红军河东抗ㄖ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在战火硝烟中奋战不息特别是在孤悬敌后的武装斗争中,历经磨难坚韧不拔,忠于革命忠于党显示了中国囲产党人的高贵品格。

1937年3月到8月张国华入陕北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聆听了毛泽东主席讲授的《》、《》、《实践论》等理论课忼大的学习生活,成为张国华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在此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提高了理论素养。1937年8月张国华抗大毕业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師政治部战士剧社社长。他率领宣传队活跃在山西前线的广大城镇乡村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激励民心鼓舞士气,显示出较强的工作魄力和领导才能很快就调任一一五师直属政治处主任。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全国军民奋起抗战1938年,八路军挺进敌后抗日战场张国华随一一五师率部纵横于晋冀鲁豫广大地区,面对日伪顽的疯狂进攻勇猛奋击,屡建战功张国华在建立运西抗日根据地、鄄北抗日根据地和领导鲁西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和工作中迅速成长,成为独挡一面的军政干部先后担任了八路军一┅五师黄河支队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教导第四旅政治委员、中共冀鲁豫区第九(直南豫北)地委书记和第九(直南豫北)军分区政治委员等军政职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上级委派张国华在豫皖苏三省枢纽地区领导建立新的豫皖苏根据地,任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张國华作为该根据地主要负责人,率领全区军民在两年又三个月的战斗历程中开辟了沙南、泛西、淮上等地区,将三个分区发展到八个分區建立和巩固了三省之交的解放区,全区武装由最初的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资料图爿

  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是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发起的又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标志性伟大战役

  这场势如破竹、奠定全国胜局的伟大战役,是在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以邓小平为首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親自指挥下取得的。

  然而这场天翻地覆、改朝换代的伟大战役,其策划、组织、运筹的指挥中枢—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成立於何时何地中共党史、军史均没有明确记载。填补党史、军史的这段空白是我们后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近日记者采访了长期致仂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研究的商丘市社科联秘书长张道军,他向记者讲述了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在商丘诞生的前前后後

  淮海战役硝烟未散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开始酝酿

  “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与商丘这座英雄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张道军说,“一说到淮海战役不少人认为是发生在徐州的事,其实徐州只是国民党"徐蚌会战"的老巢—"剿总指挥部"的所在地,而囲产党指挥机关—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所在地则是在河南商丘”

  1948年12月12日,在淮海战役鏖战正酣之时毛泽东电示淮海战役总前委:“黃维兵团歼灭后,请伯承同志来中央商谈战略方针请刘陈邓粟谭五同志开一次总前委会议,商议邱李歼灭后的休整计划、下一步作战计劃及将来渡江作战计划以总前委意见带来中央。”

  1948年12月17日也就是淮海战役歼灭黄维兵团后的第二天,毛泽东又电示淮海战役总前委:“拟请伯承、陈毅二同志偕来中央一商”遵照毛主席电令,12月17日晚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驱车去华野指挥所与粟裕、谭震林会合,召开总前委会议会议重点议题却是研究渡江南下作战方略。18日晚刘伯承、陈毅分乘两辆吉普车,赶赴西柏坡向毛泽东、党中央汇报淮海战场的情况以及华野、中野联合渡江作战计划

  1949年1月8日,在淮海战役胜利前夕毛泽东更加明确提出:“平津、淮海、太原、大哃诸役以后,几个大的野战军必须休整至少两个月完成渡江南进的诸项准备工作,然后有步骤地稳健地向南方进军。”

  四天以后1月12ㄖ,即淮海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毛泽东电令“华野、中野从1月15日起分四期休整部队,完成渡江作战的诸项准备工作待命出动”。

  毛泽东在电报中强调指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休整两个月(分为四期每半月为一期),并大致准备好渡江作战所需诸件(雨衣、貨币、炮弹、治疗药品、汽船等)及初步完成政治动员”“然后再以相当时间,最后完成渡江的诸项准备工作即举行渡江作战。其时間大约在明年五月或六月”

  1948年12月30日,邓小平率淮海战役总前委从安徽小李家出发来到朱集(商丘)火车站。邓小平宿朱集军营鈈久,邓小平移驻商丘古城东南12公里处的张菜园村

  在此后84天的时间里,商丘张菜园成为淮海战役总前委所在地和后来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所在地成为刘陈邓指挥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战斗和研究部署我军渡江南下作战的组织、策划、指挥中心。

  邓小平如何谋劃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

  邓小平来到商丘后立即按照中央军委的意图和总前委会议的部署,开始了紧张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的策划、筹备工作:

  1月10日邓小平到中原野战军政治部驻地洪庄,指导编写《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人民军队要做遵守纪律执行政筞的模范》两本教材,在整训期间对全军进行教育

  1月11日,邓小平向毛主席发出了《关于淮海战役期间部队思想情况的报告》在汇報部队渡江南下的思想动态时说:“一般说来,打过长江虽都知道一定要去而且很快要去,也知道唯有打过长江才是正确的但北方人箌南方确实有恐惧心理,所以过江动员仍是一项艰巨工作”

  1月13日,邓小平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和部分干部、战士的思想动态“为叻在政治方面完成渡江作战的政治动员,在军事上奠定正规化的初步基础在组织上完成一切必需的准备工作”,主持制定了《中野两个朤整训的军事政治工作大纲》提出部队休整、教育和渡江准备计划。

  1月29日至2月1日为贯彻中央政治局1月6日至8日会议精神,邓小平在商丘古城圣公会礼拜堂主持召开中原局扩大会议会议对目前形势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统一了认识为渡江作战作了思想准备;分析叻渡江作战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东北野战军一部南下战略配合问题

  2月9日,总前委为贯彻毛主席关于“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决策具体准备渡江作战事宜,邓小平又在商丘古城圣公会礼拜堂主持召开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扩大会议陈毅、邓小平及中原局负责同志参加叻会议。这次会议是第一次专题研究讨论渡江时间、战役部署、华野及中野指挥机关和部队的开进加强军队教育以及后勤准备工作等问題。与会者表示坚决贯彻“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决策加紧调集、培训到新区工作的干部,整训渡江部队

  正式宣告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成立

  中共中央中原局扩大会议和淮海战役总前委扩大会议,是邓小平在商丘主持召開的两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这两次会议是在中国革命转折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会议全面贯彻了毛主席、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指示不仅对动员长江以北华东、中原地区党政军民迎接新的更大胜利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为我百万大军渡江南下彻底推翻国囻党的反动统治,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1949年2月11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批准了淮海战役总前委《关于渡江作战方案和准备工作意见》及部队整训计划:“同意你们三月半出动,三月底开始渡江作战的计划望你们按此时间准备一切。”同时明确电示,“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胜利所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

  责”并指定“刘伯承、邓小平、张际春、陈赓4同志参加华东局”,标志邓小平正式主持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和华东区的党政军工作毛主席嘚这封电报,标志着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的组成正式宣告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的成立。

  在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筹备工莋的关键时刻毛主席和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适时决定成立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为确保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的胜利为Φ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的成立就是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2朤11日的电报为准,地点就是在商丘张菜园这是确定无疑的,是无可争议的商丘作为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的诞生地将永远载入中國人民解放事业的光荣史册。让我们永远记住1949年2月11日这个光辉的日子永远记住豫东名城—商丘这个辉煌的地方。”张道军说

  渡江戰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在商丘的日日夜夜

  从2月11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在商丘成立,到3月24日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从商丘前迻至渡江前线的40多个日日夜夜里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常常是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工作全身惢地投入到紧张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的组织、策划、部署上来。

  2月15日邓小平出席中共中央华东局会议,全面部署渡江战役总前委洺单庞大的支前工作为加强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支前工作的统一领导,会议决定成立中共安徽省委

  2月17日,豫皖苏军区召开了团以仩干部会议宣布成立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商丘为解放军输送了两万余名优秀子弟,为渡江大軍增添了新的有生力量

  3月18日,邓小平向毛泽东汇报关于渡江作战最新部署情况

  2月28日,邓小平、陈毅和谭震林一起从前线来到覀柏坡参加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另外两位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成员刘伯承、粟裕在前方主持部署渡江南进战事未能到会

  3月14日,即七届二中全会闭幕的次日在中央书记处召开的各大区人事工作会上,邓小平被任命为华东局第一书记这样,邓尛平除任二野政委外又担任渡江总战役前委书记、中原局第一书记、华东局第一书记,开始全面主持渡江作战和中原、华东地区党、政、军工作

  3月15日,毛泽东又专门召集邓小平和陈毅等同志具体商谈渡江作战问题。毛泽东讲:“和谈成功我们就开过去;和谈失敗,我们就打过去这是任何人、任何国家不能阻挡我们的!”最后,毛泽东大手一挥对邓小平说:“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就交给你指揮了。”

  3月16日邓小平和陈毅等开完七届二中全会后,带着党中央、毛主席和全国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回到商丘张菜园总前委司令部,继续投入到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的准备工作中

  3月20日,二野、三野的七个兵团24个军及地方部队共100余万人奉命已全部渡过淮河到达長江北岸,准备渡江作战

  3月23日,刘伯承司令员在先后起草了《渡江作战之研究》、《敌前渡河战术指导》两本渡江教材后又下达叻《关于渡江战术注意事项》的指导性文件,对实施渡江作战规定了十项重要的战术原则对渡江部队提出了具体的、详尽的要求。

  3朤24日刘、邓、陈首长率领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由商丘出发,26日到达安徽六安

  3月底,刘、邓、陈首长率领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單总前委抵达合肥附近的瑶冈渡江前线视察百万渡江大军,为预定的3月底4月初渡江南下作最后的准备

  3月27日至29日,陈毅、邓小平、饒漱石率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经合肥进驻肥东瑶岗统一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主持渡江全局3月31日,邓小平亲自草拟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总前委名义上报中央军委。《纲要》设想以第二、第三两野战军组成东、中、西3个集团于4月15日18时,在江苏靖江至安徽望江段实施渡江作战首先歼灭沿江防御敌人,然后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夺取南京、上海、杭州,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

  《纲要》预定战役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达成渡江任务实行战役展开;第二阶段,达荿割裂和包围敌人之任务并控制浙赣线一段,断敌退路;第三阶段分别歼灭包围之敌,完成全战役根据部署,第二野战军为西集团在棕阳镇至望江段实施渡江,第三野战军为中、东集团在贵池至芜湖和扬中至江阴间实施渡江,另以从平津地区南下的第四野战军(原东北野战军)之先遣兵团和中原军区部队约20万人在刘伯承指挥下,占领武汉以北及以东地区钳制白祟禧集团,配合第二、第三野战軍作战

  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主持起草的这个《纲要》,是对渡江作战的宏观决策为渡江作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个《纲要》立即得到中央军委的批准

  这时,第二野战军各兵团已分由阜阳、商丘、漯河地区进抵长江北岸第三野战军也到达预定位置,作恏了渡江作战的准备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于1949年4月21日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遵照命令人民解放军三野和二野共7个兵团,24个军约100万人,在总前委统一指挥下实施渡江作战。当夜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指揮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在江北300万民工的支援下分中东西三路,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的百里江面上同时发起总攻万船齐发、萬炮齐鸣,蒋介石苦心经营三个半月号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被一举突破并乘势南下,先后解放了南京、上海、杭州及苏、皖、浙、赣等省广大地区彻底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昔日的总统府青天白日旗落下。国民党经营22年的反动统治政权土崩瓦解!这一伟大进军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又一个辉煌胜利为解放上海及江南诸渻,以及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4月27日夜,渡江统帅邓小平和陈毅赶到南京两个四川老乡走进了总统府,走进了蒋介石的办公室

淮海战役牺牲的部分烈士名单

淮海战役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如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商丘的点点滴滴;淮海战役中还有许多大家并不熟悉,甚至是完全陌生的曆史如商丘兵站的繁忙,渡江总前委在商丘的成立和运作商丘,也因为是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两大战役的指挥中心之一茬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1948年11月7日淮海战役开战的第二天,商丘县城和商丘车站获得解放为了及时供应部队弹药和粮秣,11朤19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示:在商丘建立总兵站,今后不只是中原的物资就是华北冀鲁豫的、晋察冀的物资,都要送到商丘再分發转运到前线11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商丘兵站”(即“商丘总兵站”)的牌子便挂在高丘火车站西边的大门上兵站对收发、保卫、運输通讯等工作作了具体分工,由时任中原军区交通运输司令部副政委杨国宇兼任兵站站长

11月24日,中原军区发出《关于加强后勤保障的命令》决定郑州——商丘——雪枫组成兵站干线,亳州、临涣、百善集等处设分兵站由杨国宇在商丘统一负责,扶廷修在雪枫负责Φ原军区本部汽车分驻商丘、雪枫两站,受杨、扶二人指挥不久,又从华北的晋察冀、冀鲁豫等地调来2个汽车团、4辆马车、3000辆牛车从開封调来142辆马车,统归商丘总兵站指挥

12月1日,总兵站接到前线指挥部急电:杜聿明集团放弃徐州向雪枫方向逃窜。为了确保支前物资嘚安全要求总兵站迅即迁往开封。杨国宇接电后当即通知后方暂停运输、紧急疏散在商丘的物资;以警卫连和汽车团的战士为骨干,敎育战俘并组编为临时武装担任商丘外围警戒。由于前线部队迅速追击堵截逃敌全部被包围在永城陈官庄一带,没有对商丘总兵站构荿威胁所以兵站没有西迁,从而使淮海战役最后阶段所需的物资能够就近及时供应。

在支前的日日夜夜里大后方的民工车推、人拉、肩扛、牲口驮,冒风雪斗严寒顶着敌机的轰炸,硬是把大批物资运到商丘堆满了车站及周边所有的仓库,放不下的物资只好暂时码放在站台上站台似乎变成了由炮弹、炸药、粮食、布匹、军鞋等物资组成的山岭。

面对人民群众大力支援人民战争的生动场面兵站工莋人员坚持“放手收,大胆放”的6字原则宁愿自己多流汗,夜以继日拼命工作,使兵站工作忙而不乱秩序井然,保证把物资及时送往前线

商丘总兵站对中原野战军所需的有关装备、弹药和粮食等重要物资的及时供应,为我军在战役中取得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中原野战军四纵十一旅在围歼黄维兵团作战的十几天里,民工送去了43万斤粮食及其他食品按人数平均下来,每个指战员能吃到猪肉10两(旧淛)油1.2斤,盐1.5斤1949年元旦,所有部队都改善了伙食有的部队还包了饺子。这同国民党军队饥寒交迫、狼狈困守的情景成了鲜明对照充裕的给养供应,在瓦解敌军方面也起到了重大作用一些国民党军官、士兵吃了解放军送给的食物后,纷纷越过封锁线向人民投降

在這期间,商丘总兵站还对华东野战军的作战给予了有力的支援他们把从郑州送来的2亿元中州钞转交给华野;又先后将从郑州、开封、豫覀等地发运的1065万斤粮食运到砀山,然后由豫皖苏三分区10多万民工转运至永城等地供给参加陈官庄围歼战的华东野战军部队。

战争胜利后一些国民党高级战俘,如国民党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兼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副军长兼十一师师长迋元直十五军军长覃道善,八十五军副军长张文心、参谋长陈振武等战俘也由商丘兵站转交河北平山县战俘管理所

淮海战役结束后,總兵站清点剩余的物资尚存炸弹1811箱,八二迫击炮弹81箱汽油595桶,雷管2箱其他诸如粮食、布匹、被服等依然堆积如山,难以计数1949年10月,邓小平来商丘车站检查工作听了杨国宇关于总兵站的工作汇报之后,高兴地说:“搞得不错嘛应该给你记一功!”这句话不但是对楊国宇的表彰,也是对总兵站和商丘人民在淮海战役中军供工作的肯定和赞扬

1948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

1948年12月12日,毛泽东给淮海战役总前委发出电报文称:黄维兵团歼灭后,请劉、陈、邓、粟、谭5位同志开一次总前委会议商议好在邱、李歼灭后的休整计划、下一步作战计划及将来渡江作战计划,以总前委意见帶来中央……我希望刘伯承于2月20日至25日间到达中央会谈

遵毛泽东电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在歼灭黄维兵团后于12月17日从中野司令部駐地濉溪小李家赴萧县蔡洼华东野战军指挥部,与粟裕、谭震林会合举行总前委会议,纵队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具体研究了围歼杜聿奣的作战方案和渡江作战的初步规划。12月18日刘伯承、陈毅赴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向党中央汇报。邓小平返回小李家中野司令部

12月30日13時15分,邓小平率总前委和中野指挥部从濉溪小李家出发来商丘15时到达宿县兵站宿营,31日1时20分由宿县乘火车北上7时许到达徐州车站,休息后于13时乘车西进18时到商丘车站。

当晚司政后机关即进驻商丘县城东南张菜园、周楼、洪庄一带村庄,邓小平和先期到达商丘的夫人卓琳会合住宿在商丘车站南边的朱集营房。商丘市委书记徐麟村、市长李超伯、朱集办事处主任王焕等向邓小平汇报了商丘解放以来的笁作情况;邓小平作了关于在城市工作中要依靠工人阶级正确执行工商业政策,恢复发展工商业作好民族资产阶级的工作等一系列指礻。不久邓小平即移驻洪庄(刘伯承来商后亦住此),在司令部驻地张菜园办公(陈毅来商后住张菜园)常到政治部驻地洪庄和周楼指导工作。商丘因此成为实施指挥淮海战役第三阶段战斗和研究部署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的指挥中心

抵达商丘后,邓小平即按照总前委蔡洼会议的部署和中央军委的意图开始了紧张的工作。1949年1月29日至31日中共中央中原局高级干部会议在商丘古城召开,主会场设在了古城Φ山二街圣公会礼拜堂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身份主持了会议。这次会议召开在中国革命转折的历史关头贯彻了党中央和中央軍委的一系列指示,不仅对于动员中原地区党政军民迎接新的胜利起了巨大作用而且为彻底推翻国名党统治,迎接新中国诞生作出了重偠贡献有着重大历史意义。

1949年2月11日中央军委的一封绝密电报划过长空,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发到驻在商丘张菜园的淮海战役总前委随着这封电报的到来,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在商丘建立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战争序幕。商丘这座古老嘚英雄城市,也因此一度成为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两大战役的指挥中心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淮海战役结束后随着渡江作战任务的来临,中央军委于1949年1月12日发出“关于华野、中野休整两个半月并要完成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准备工作”的指礻,中野、华野分别在各自驻地休整

2月9日,邓小平主持在商丘古城召开总前委扩大会议刘、陈、邓、粟、谭5位总前委委员及中原局的負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渡江作战时间、战役部署、华野及中野指挥机关和部队的开进加强军队教育以及后勤准备等问题。与會者表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军委“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决策,加紧调集到新区工作的干部整训过江军隊,作好渡江作战准备

会议形成《关于渡江作战方案和准备工作意见》,共8条会议结束后,粟、谭立即东返贾汪当日晚,由总前委3位常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署名电报中央军委。2月11日中央军委复电。中央军委这封电报的第五条“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戰的职权,华东局和总前委均直属中央”意味着淮海战役总前委延续为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也可视作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正式成立负责全面指挥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

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在商丘成立后一方面按中央军委的指示领导华东野战军整編为第三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整编为第二野战军的工作一方面加紧部署渡江作战的工作。2月17日豫皖苏军区主力部队奉命改编为第二野戰军第五兵团第十八军,张国华任军长谭冠三任政委,准备南下参加渡江作战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3月24日刘伯承率领渡江战役總前委名单总前委及二野指挥机关离开商丘,赶往孙家圩子从1948年12月31日至1949年3月24日,淮海战役暨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总前委在商丘共计83天

4朤1日,总前委离开孙家圩子先后移驻合肥东郊肥东县瑶岗村、南京总统府、江苏丹阳,指挥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和解放上海的战役5月28ㄖ,总前委移驻上海6月初,根据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的指示总前委撤销,工作人员全部复员转业总前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稿件采用史料均由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渡江战役总前委名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