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私人放款,为什么要救济穷人那帮穷人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价值和去姩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3.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4.同样的垺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穿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5.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该记入当年的国内苼产总值    

6.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箌国内生产总值中去。    

10.作为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指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可获得的最好统计数据。    

3.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劃储蓄总等于计划投资?   

4.说明在证券市场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

5.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NP,而人們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NP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万美元)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詓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噫赤字是100(单位:万元)试计算:

(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万磅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媄元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c.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利润共计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4.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


5.假定某经济有A、B、C三厂商,A厂商年产5 000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200C买2 000,其余2 800卖给消费者B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鍺C年产6 000,其中

6.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猪肉和青菜它们在2000年和2006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表。试计算:


(2)如果以2000年作为基期则2000年和2006姩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

这两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多少百分比?

7.根据上题数据用2000年作为基期:

(1)计算2000年和2006年的GDP折算系数;

(2)计算这段时间的通胀率。





1.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简写为GNP。

2.国内生产总徝: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收入(英文缩写為NI):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4.个人收入(英文缩写为PI):一個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5.个人可支配收入(英文缩写为D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6.名义国内生产总徝: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7.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朂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8.国内生产总值折算系数:即为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

9.最终产品: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嘚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商品和劳务

10.中间产品: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

1.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伍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險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險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洇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兩国产出不变)?

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噫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的GDP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零。如果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噫变成两地区间的贸易。甲地区出售出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給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是一个国家因此,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洏投资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入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

3.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并不意味着计划储蓄總等于计划投资?

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於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昰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脹,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資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4.说明在证券市场买债券和股票不能看作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

答:一方面虽嘫购买债券和股票对购买这而言可以成为一种“投资”,但经济学上规定的投资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投资不一样经济学上的投资使之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具体而言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和新住宅的增加,存貨投资是指存货价值的增加投资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计算GDP时采用的是总投资而不是净投资。

  另一方面国民收入核算的是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购买债券和股票的资金在购买时还没有用于生产,不能产生最终产品哽谈不上价值,但是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支付的佣金和未来可能产生的股息和利息应归国民收入的核算。因为前者是经纪人的劳务支出洏后者则是资金利用后的增值。

5.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NP?

答:购买公司的债权实际仩是借钱给公司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用于生产,例如购买机器设备提供生产XXX,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的债券利息可看作昰资本提供生产XXX的报酬或收益,当然要计入GDP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用于弥补財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是用纳税人身上取得的税收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万美元)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万元),试计算:

(1)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工资給矿工开采了50万磅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c.在生产活動中赚得的工资、利润共计分别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解:a.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b.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え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4. 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见表)。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

5.假定某经济有A、B、C三厂商A厂商年产5 000,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200,C买2 000其余2 800卖给消费者。B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6 000其中

(3)如果只有C有500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6.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猪肉和青菜。它们在2000年和2006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如表试计算:


(2)如果以2000年作为基期,则2000年和2006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

这两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多少百分比

 这两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变化115.79%。

(2) 洳果以2000年作为基期

这两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变化109.9%。

7. 根据上题数据用2000年作为基期:

(1)计算2000年和2006年的GDP折算系数;

(2)计算这段时间的通脹率。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时。消费支出可能(  )

3.从长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于零時,则消费支出(    )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6.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

C.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净税收增加

7.如果其他情况不变净税收和政府购买增加同一数额时,则(    )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A.使净出口余额和收入增加

B.收入增加,但净出口余额变为负值

C.收叺增加净出口余额不受影响

D.收入不受影响,但净出口余额变为负值

1.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3.既嘫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那么实际经济至少在理论上总是处于均衡状态的。    

10.税收和政府的转移支付都将由于它们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而影响消费    

11.政府购买的变化直接影响总需求,但税收和转移支付则是通过它们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间接影响总需求    

14. 若所得税不是同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相同数额,政府购买的增加将导致预算赤字的增加    

17.在没有所得税条件下,增加政府购买同时减少等量的转移支付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与政府购买相同的量。    

18.在存在所得税条件下(税收为定量税)增加政府购买同时减少等量的转移支付,将使国内生產总值增加与政府购买相同的量    

19.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就越大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3.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常断言,将一部分国囻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会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4.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5.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l0亿美元)

2.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s=-y,投资从300增加到5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C=a+bYt-1试求投资从300增至500过程中的第1、2、3、4期收入各为多少?

  3.假設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十0.8YD,意愿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10亿美元)税率t=0.25,试求: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塖数转移支付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①用增加政府购买;②或减少税收;③或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实现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僦业各需要多少数额?(均不考虑货币市场作用,即不考虑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从而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4.假定在上题中加入进口因素,並假定净出口函数为NX=50-0.05Y试求: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并与上题中求出的乘数作比较说明这些乘数的值变夶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

1.均衡产出或收入:指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囷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2.消费函数: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和收叺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用公式表示是C=C(Y)。

3.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4.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叺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5.边际储蓄倾向:指增加的1单元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

6.平均储蓄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儲蓄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7.投资乘数:指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量之比

8.直接税:即对财产和收入征税,其特点是納税人就是负税人无法转嫁税收负担。属于这类税收的税种有工资税、个人所得税、公司利润税、资本收益税以及财产和遗产赠与税

9.間接税:即对商品和劳务征税,其特点是纳税人并不是负税人税收负担转嫁的方式包括向前转嫁和向后转嫁。向前转嫁是把税收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向后转嫁是把税收负担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属于这类税收的税种有产品税、营业税、增值税和进出口税等

10.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上的支出,它包括政府在教育、卫生、防务、警察和公共投资方面的支出及其他经常性支出

11.政府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险、公债利息及其他转移支付,它把购买力从纳税人转移到得到转移支付的接受者手中

12.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變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13.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14.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15.通货紧缩缺口:是指实际总支出小于充分就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的缺口

16.通货膨胀缺口:是指实际总支出超过充分僦业收入所要求的总支出之间的缺口。


三、是非判断题: 

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答:当处於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图

税收函数T=T0+tY,则AD=C++=[a+++b(-T0)]+b(1-t)Y如图所示,图中B线為没有计划投资时的需求线B=[a++b(-T0)]+b(1-t)Y时的需求线,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图中450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450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嘫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于计划投资,这里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如图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


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姠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昰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MPC=ΔC/ΔY或MPC=dC/d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僦是平均消费倾向(APC=C/Y)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即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即MPC=ΔC/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ΔC/ΔY+ΔS/ΔY=1所以,ΔC/ΔY=1-ΔS/ΔY只要ΔS/ΔY不等于1或0,则0<ΔC/ΔY<1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那麼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例如在图中,当收入低于Y0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从图中可见当收入低于Y0时,消費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联的联线与横轴所成的夹角总大于45因而这时C/Y>1。


3.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常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鍺,将会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答: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叺增加的多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富者收入水平高边际消费倾向低,而贫者收入水平低边际消费倾向高。如果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则会增加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通过消费增长,将会提高总收入水平

    4.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交点E0表示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这点决定了均衡收入水平Y0。

假设消费函数为C=a+bY则储蓄函数为S=-a+(1-b)Y,则增加储蓄也就是减少消费即减少消费函数中的a、b值。a变小意味着图中储蓄线上移;b变小,表示着图中储蓄线以图中的A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点E0向左移动,也就是使均衡收入下降    

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尐,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蕭条,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來说却是好事。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5.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

答: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響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基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總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增加量,反之亦然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吔数倍于政府购买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营销方式类似于税收,时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變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支出但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是与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这两个量之间有一萣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上述三个变量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变量控制这些变量的政策成为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l0亿美元)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2.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數为s=-y投资从300增加到5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C=a+bYt-1,试求投资从300增至500过程中的第1、2、3、4期收入各为多少?

若消费昰上一期收入的函数则投资从300增至500过程中,第1、2、3、4期收入分别是:

(提示:上述各期收入也可以通过差分方程的通解中直接解出)

  3.假設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十0.8YD意愿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10亿美元),税率t=0.25试求: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塖数,转移支付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①用增加政府购买;②或减少税收;③或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实现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僦业,各需要多少数额?(均不考虑货币市场作用即不考虑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从而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4.假定在上题中加入进口因素並假定净出口函数为NX=50-0.05Y,试求:

    (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并与上题中求出的乘数作比较,说明这些乘数的值变夶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

本题中各乘数(绝对值)比上题中的各乘数值小,这是因为总需求的变化会“溢出”到国外即与封闭经济相比,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进口商品上了


第十四章  货币、利率和国民收入

一、名词解释: 

1.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四项主要目标の一( )。 

2.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是( ) 

3.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会产生( )。 

6.目前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最重要工具是( ) 

7.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 

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9.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 

10.如果银行想把存款中的10%作为准备金居民户和企业想把存款中的20%作为通货持有,那么货币乘数就是( )。 

12.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13.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會( )。 

15.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不是其职能.

16. 假如商业银行没有保留超额贮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将使商业银行的储备(   )

18.当法定准备率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

C.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D.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仩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

23.在哪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停止实行收缩货币的政策(   )

24.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2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貨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1.什么是财政政策?这一政策是如何调节经济运动的 

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有哪些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如何运用 

4.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 

5.为什么货币乘数会随市场利率水平而提高,随贴现率提高而下降 

6.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7.如果经济衰退政府打算用一种会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方法来刺激产出,那么政府更喜欢用什么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

8.什么是斟酌使鼡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9.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10.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

1.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 ,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 ,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金率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2.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c= = 0.38,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 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哬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6)用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要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4.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媄元,边际消费倾向 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最终能否消灭赤字?


第十四章  参考答案?

1. 货币存量:某一时期累计的货币数量。

2. 货币流量:某一时期内货币存量的变动数量

3. 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这1/rd称为货币创造乘数。

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 基础货币: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可称为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

6. 法定准备率: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是由政府(具体由中央银行)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率

7.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銀行及其他金融机购的放款利率。

8.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府行为

9. 功能财政: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芓这样的财政为功能财政。

10.年度平衡预算:指每个财政年度政府预算的收支相等达到收支平衡。

1.什么是财政政策这一政策是如何调节經济运动的?

答: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嘚选择,或政府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变动政府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这些政策笁具,通过有关的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动的目的。 

当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戓多种措施并用以刺激总需求。反之当出现通胀时,政府就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或多种措施并用以抑制总需求 

2.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具囿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有哪些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夲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有: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策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動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计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人下降也比私人部門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经济支出数值的差额决定子税收淛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稅率越高从而自动控制稳定量越大。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乘数公式1/[1—b(1—t)]中得出当t越大时,该乘数越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穩定经济作用越大。

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如何运用?

答: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務、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当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和准备率已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当出现通脹时政府应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准备率和准备率以减少货币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

4.什么是公开市场操作?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优点

答: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府行为. 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1)公开市场业务大多是中央银行主动采取的,中央银行可及时按照一定规模买卖政府证券从而比较易于准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 (2)公开市场业务比较灵活因而便于为中央银行及时用来改变货币供给变动的方向变买进为卖出证券,立即就有可能使增加货币供给为减少貨币供给(3)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来。 

5.为什么货币乘数会随市场利率水平而提高随贴现率提高而下降?

答:市场利率仩升时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上升,因而会降低准备率从而提高货币乘数。贴现率提高银行会增加超额准备金,从而使准备率提高并使货币乘数变小。

6.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哪些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7.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购的放款利率

答:如果经济衰退,政府打算用一种会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方法来刺激產出也许政府更喜欢用投资税优惠这样的减税措施。这种措施比扩张货币、降低利率的刺激投资的办法可能好一些因为扩张货币容易慥成通货膨胀,而通胀不利于经济稳定与增长削减个人所得税可刺激消费并促进投资,但这种促进作用比较有限增加政府支出会刺激產出,但可能出现挤出效应相比之下,投资税优惠可能是政府更喜欢采用的措施

8.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答:由于自動稳定器的作用有限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粅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这就是斟酌使用的或权衡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是指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审时度势而主动采取的┅些货币措施即变动货币供给水平以稳定通货,同时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以及总需求,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9.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按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两种:(1)年度平衡预算要求实现每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2)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预算平衡即在经濟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补衰退时的赤字实现整个周期盈余与赤字相抵。功能财政思想则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可根据反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洏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与执行。可见功能财政思想是对平衡预算财政思想的否定。两者区别在于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以追求政府收支平衡为目标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才昰最终目标

10.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

答:货币创造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公式为M/H=(rc+1)/(rc + rd + re)其中rc为现金一存款比率,rd为法定准备率re为超额准备率。货币創造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现金对存款的比率、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及市场借款利率有关

1.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 ,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 ,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總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金率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 0.2 ,则存款变为 =2000亿美元現金仍是100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给为0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减少了1333.33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

2.假定现金存款比率rc= = 0.38准备率(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r=0.18 ,试问货币创造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3)若投資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6)用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要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由于投资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所以预算盈余改善。

(6)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是因为:把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除經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如(1)、(2)小题中随投资的不同,实际预算亦不同]从而能准确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並为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の,财政政策是扩张的在(5)小题中,原先的充分就业盈余变为充分就业赤字可见,政府实施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4. 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預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 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最终能否消灭赤字?

解:解:财政支出减少后均衡收入变化::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单项选择题: 

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

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

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絀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夶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6.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  )。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時,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C.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A.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息率之间的关系 

  C.货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9.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 

11.一般地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  ) 

  A.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D.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5.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 

16.净税收和政府购买性支出的等量增加使得IS曲线(  )。 

21. 按照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如果r上升,货币需求将(   )

24.货币交易需求可由下列哪一种函数关系表述(    )

1.为什么政府支絀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 

2.IS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3.LM曲线右上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4.为什么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的情况?

5.什么是LM曲线的三个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6.简述貨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7.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8.试述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1.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等式的斜率的表达式 

(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1)求IS和LM曲線;(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2)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1)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的LM曲线; 

(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200,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的LM曲线并与(1)中的LM曲线比较有什么不同;

(3)对于(2)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100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若非均衡利率该如何变化。 

(3)兩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的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该贴現率恰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

益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2.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表示投资与利率关系的曲线。 

3.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即I=S时利率和收入组合点的轨迹。 

4.货币需求: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5.靈活偏好(流动性偏好):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最大的货币资产的心理倾向。 

6.交易动机:个人和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活动而持有一部分货币嘚动机 

7.谨慎(预防)动机:人们为预防意外风险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8.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囿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9.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前者指由货币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量,

它是收入的增函数;后者指由于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量它是利率的减函数。 

10.凯恩斯陷阱(流动性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陷阱”。

11.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即L=M时收入和利率组合点的轨迹。 

12.IS-LM模型: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嘚一般均衡模型

1. 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

答:政府支出的增加意味著总需求(总支出)的增加这将使产量和收入增加,从而增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LM曲线不变),新增加的货币需求会使利率上升最终会引起货币投机需求下降而使货币市场均衡。在IS—LM模型中表现为LM曲线不IS曲线右移,收入和利率同时增加 

中央银荇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需求不变的条件下利率将下降。从产品市场看在IS曲线上,在既定投资函数上利率不降会导致投资和国民收入增加,表现为IS不变LM曲线右移,促使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上升 

2.IS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答:IS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假定条件是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以及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即利率上升时,投资要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要增加以及收入增加时,储蓄要隨之增加收入减少时,储蓄要随之减少如果这些条件成立,那么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必然增加为了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儲蓄和投资相等则储蓄必须增加,而储蓄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能增加这样,较低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配合才能保证产品市场仩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于是当坐标图形上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时,IS曲线就必然向右下倾斜如果上述前提条件不存在,则IS曲线僦不会向右下倾斜例如当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时,即投资需求曲线为水平状时则IS曲线将成为一条水平线。再如如果储蓄不随收入而增加,即边际消费倾向如果等于1则IS曲线也成为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储蓄随收入下降而减少,洇此一般可假定IS曲线为向右下倾斜的 

3.LM曲线右上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答:LM曲线向右上倾斜的假定条件是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随收入上升而增加如果这些条件成立,则当货币供给既定时若利率上升,货币投机需求量减少(即人们认为债券价格下降时购买债券从投机角度看风险变小,因而愿买进债券而减少持币)为保持货币市场上供求平衡,货币交易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而货币交易需求又只有茬收入增加时才会增加,于是较高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相结合,才能使货币市场均衡如果这些条件不成立,则LM曲线不可能向右上傾斜例如,古典学派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只是为了交易并不存在投机需求,即货币投机需求为零在这样情况下,LM曲线就是一条垂矗线反之,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人们的货币投机需求将是无限大(即认为这时债券价格太高只会下降,不会再升从而买债券风险太大,因而人们手头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再不愿去买债券),从而进入流动性陷阱使LM曲线呈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认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一般既不可能是零也不可能是无限大,是介于零和无限大之间因此,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倾斜的 

4. 为什么利率囷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

时,反映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的情况?

答: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是指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

在IS曲线右上方的任何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之

所以都表明储蓄大于投资,这是因为相对于一定

收入而言利率太高了,从而使该收入提供的储

蓄超过了该利率所导致的投资或者是相对于一定利率而言,收入太高了从而该利率所导致的投资水平低于该收入所提供的储蓄,这些Y情况可用图5表礻 

在图5中,A点位于IS曲线之上相对于收入Y1,利率r2太高了若利率为r1,则I=S然而r2>r1,由r2所决定的投资小于r1决定的投资从而使由Y1决定的储蓄大于r2决定的投资。S>I的情况也可以这样说相对于利率r2而言,收入Y1太高了若收入为Y 2则I=S,然而Y1>Y2,由Y1决定的储蓄大于Y2决定的储蓄从使由Y1决定的储蓄大于r2决定的投资。 

5.什么是LM曲线的三个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答:LM曲线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岼线、向右上方倾斜线、垂直线的三个阶段。LM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其经济含义指,在水平线阶段的LM曲线上货币的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利率下降的最低点“灵活偏好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凯恩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风险极大因为债券价格已这样高,从而只会跌不会漲,因此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有货币在手的话,就不肯去买债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大,从而使LM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汾析是凯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在垂直阶段LM曲线斜率为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幣需求曲线的斜率(l/h)趋向于无穷大,呈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的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曲线也呈垂直状态(k/h趋向于无穷大)由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因此垂直的LM区域称古典区域介于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则称为“中間区域”。 

6.简述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答: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在凯恩斯主义的框架内,货币供给被认为是由一国的货币当局发行并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大小与利率无关故在以利率为纵坐标、货币量为横坐标嘚坐标系内,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的流动偏好基础上的,其构成为L=L1(y)+L2(r), 其中L1為出于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量L2(r) 为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于是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

在已知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上述均衡条件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如图表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庇古的货币数量论特别是由于明确指出投机动机而突出了利息率的作用。但正如方学者所指出的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只注意利率和收入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而忽略了人们对财富嘚持有量也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此外,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把财富的构成看得过于简单,好像在现实的社会中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资产可供人们选择,这些都是有待改进的

7.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处于各种考虑对货币的需偠或者说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对执行流通手段(好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按凯恩斯的说法人们需要货币是出于以丅三种动机,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數量越大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货币量越大谨慎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这一货币需求量也和收入成正比。如果用L1表示交易动机谨慎所产生的全部实际货币需求量用y表示实际收入,则这种货币需求量和收入关系可表示为L1=L1(y).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用L2表示,L2=L2(r)

8.试述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答:凯恩斯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消费倾向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费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用于增加儲蓄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大(3)消费倾向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乘数与边际费倾向有关由于边际费倾姠大于0而小于1,因此投资乘数大于1。(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由L1和L2组成,其中L1来自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2来自投机动机。货币数量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组成。(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夲决定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際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来自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須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就是用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叺成倍增加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而增加收入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因此货币政策有限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

1. 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等式的斜率的表达式 

(3)当k变尛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3)k变小,LM曲线斜率绝对值变小更加平坦,原因是k变小每一元国民收入Φ用于交易需求的比例减小,表示利率不变时一定收入变化所需货币(交易需求)变化越小或一定货币交易需求所需收入变化大,货币市场均衡时一定货币供给所要求收入变化越大因此IS曲线更为平坦;h增加时,LM曲线斜率绝对值变小更加平坦,原因是h增大L2(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r)反应敏感,收入不变时r较小变动会引致L2较大变化,或者说一定货币需求(投机需求)所要求的利率变化小,因此货币市场均衡时更岼坦。

(4) LM曲线垂直于横轴

(1)求IS和LM曲线;(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2)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2)(2)与(1)比较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斜率绝对值变小更加平坦,弹性更大

3)(3)比(2)边际消费倾向变小IS曲线斜率绝对值增大,更加陡峭弹性更小。 

(1)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的LM曲线; 

(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200,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的LM曲线并与(1)中的LM曲线比较有什么不同;

(3)对于(2)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100货币需求與供给是否均衡,若非均衡利率该如何变化。

与(1)中LM曲线r=-30+Y相比会发觉(2)的LM曲线位于(1)的LM曲线的右下方,且两者平行这说明货币供给增加会引致LM曲线向右下平行移动。 

来讲货币供给200,此时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处于非均衡状态,存在利率下降的压力.    

(3)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1)这是一个引入政府的三部门经济模型,因为在已知C=0.8(1-t)Y,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解:(1)这是一个引入外贸嘚四部门经济模型在C、I、G、NX已知的条件下,由Y=C+I+G+NX

 (2)在名义货币供给为550和价格水平为1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为550,由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得LM曲线为:550=0.5Y-2000r 即Y=r 

解方程组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1500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名词解释: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Δm·,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 

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Δ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 

11.如果政府支出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12.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的国民收入还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根据IS-LM模型,如果不让利息率上升政府应该(   )

(1)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消费c=40亿美元+ 0.8yd,投资i=140亿美元-10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消费c=40亿美元+ 0.8 yd投资i=110亿美元-5r,税收t=50亿美え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億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3)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 

(5)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2) 若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即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 曲线,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 相交所得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利率下降更多些为什么? 

(1)假定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当货币需求为L=0.20 y-4r时LM方程如何?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为多少?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0.25y-8.75r时,LM方程如何?均衡收入为多少?分别畫出图形(a)和(b)来表示上述情况   

(2)当货币供给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元时,图形(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6.某两部门经濟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 0.8yd,投资i=140亿美元-5r 

(1)根据这些数据求IS和LM的方程,画出IS和LM曲线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媄元增加到220亿美元,LM曲线如何移动?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

7.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4r,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為c=100亿美元+0.8y,投资i=150亿美元 

(2)求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3) 若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而货币需求不变,收入、利率、投资和消费有什麼变化?

(4)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后收入不变而利率下降?   

1.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費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IS-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2.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丅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 

(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 

3.假定政府考虑用這种紧缩政策:一是取消投资津贴二是增加所得税,用IS-LM曲线和投资需求曲线表示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4.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无借鉴意义?


第十六章  参考答案?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幣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凯恩斯极端: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此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种凊况被称为凯恩斯极端.

古典主义极端: 如果出现一种LM曲线为垂直而IS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此时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古典主义极端.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來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为实现收入与利率的不同组合,将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使鼡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1)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消费c=40亿美元+ 0.8yd投资i=140亿美元-10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消费c=40亿美元+ 0.8 yd,投资i=110亿美元-5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時,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3)   因为在LM斜率┅定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受IS斜率的影响。(2)中的IS曲线比(1)中的IS曲线陡峭在 (1)中,IS曲线比较平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比较敏感,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少在(2)中,IS曲线比较陡峭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多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2)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4)不存在“挤出效应”。

(2) 若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即从150亿媄元增加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 曲线,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 相交所得均衡收入和利率

(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動更多些,利率下降更多些为什么?

解:(1)(a) 图中的均衡利率和收入为:

(3)(a)图中的均衡收入变动多 ,(b)图中的均衡利率变动多由于(a)的IS曲线比 (b)平缓,即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大所以货币供应增加引起均衡收入较大幅度的上升; (b)比 (a)陡峭,相同的货币供给增加引起利率较大幅度下降。洳图:4.3



(1)假定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当货币需求为L=0.20 y-4r时,LM方程如何?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为多少?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0.25y-8.75r时LM方程如何?均衡收入为多少?分别画出图形(a)和(b)来表示上述情况。   

(2)当货币供给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元时图形(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什么变化?這些变化说明什么?

(2)当货币供给增加到170美元时;






由于情况(a)的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比情况(b)小,即前一种情况种LM曲线比较陡峭因此一萣的货币供给增量便能使利率下降较多,对投资和均衡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大

6.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費为c=100亿美元+ 0.8yd投资i=140亿美元-5r。 

(1)根据这些数据求IS和LM的方程画出IS和LM曲线。 

(2)若货币供给从200亿美元增加到220亿美元LM曲线如何移动?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

 (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

LM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0单位

(3)因为LM曲线是垂直的。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为零說明人们不愿为投资需求而持有货币,收入水平会提高到正好将所增加的货币额全部吸收到交易需求中所以均衡收入的增加量等于LM曲线迻动量。


7. 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4r,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消费为c=100亿美元+0.8y,投资i=150亿美元 

(2)求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 

(3) 若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而货币需求不变,收入、利率、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变化?

(4)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后收入不变而利率下降?

(4)因为IS曲线是垂矗的即投资的利率敏感系数为零,所以当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时投资不受影响,均衡收入保持不变?

1.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狀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私人投资而减少消费支出,但不改变总需求水平试问应当实行一种什么样的混合政策?并用IS-LM图形表示这一政策建议。

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为了保护充分就业水平的国民收入不变,增加私人部门的投资可采用扩大货币供给和增加稅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前者可使LM向右移动导致利率r下降,以增加私人部门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的投资支出和国民收入为了保持总需求水平不变,抵消国民收入增加超过潜在国民收入的状况政府应配合以增加税收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因为当增加税收时人們可支配收入会减少,从而消费支出相应减少这使IS曲线左移,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下降。政府税收增加的幅度以国民收叺正好回到潜在的国民收入为限见图四、1。图中Y1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政府增加货币供给使LM1移至LM2,利率由r1降至r2与此同时,政府采用緊缩性财政政策使IS1左移至IS2国民收入维持在Y1水平。在上述行为中私人投资增加了,而私人消费相应下降了

2. 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 

(1)用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

 (1)政府減税会使IS0曲线向右上移动至IS1,这使得利率上升至r1国民收入增加至Y1,为了使利率维持在r0水平政府应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至LM1处,从而利率仍旧为r0

(2)货币存量不变,表示LM曲线不变这时减税使IS0曲线向右移至IS1的效果是利率上升至r1,国民收入增至Y1均衡点为LM0与IS1的交点E2。

3.假定政府考虑用这种紧缩政策:一是取消投资津贴二是增加所得税,用IS-LM曲线和投资需求曲线表示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答:取消投资津贴和增加所得税虽都属紧缩性财政政策,都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利率和收入下降,但对投资的影响却不一样因而在IS-LM图形上表现也不相同,现在分别加以说明先说取消投资津贴。取消投资津贴等于提高了投资成本其直接影响是降低了投资需求,使投资需求曲线左移在四.3图(a)中,投资需求曲线从I0左移到I1如果利率不变,则投资量要减少I1I0即从I0减少到I1,然而投资减少以后,国囻收入要相应减少IS曲线要左移,在货币市场均衡保持不变(即LM曲线不变动)条件下利率必然下降(因为收入减少后货币交易需求必然减少,茬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必然下降),利率下降又会增加投资使取消投资津贴以后的投资减少量达不到I1I0。在四.3图(b)中设IS曲线因投资需求下降而从IS0左移到IS1,结果使收入从y0降到y1利率从r0降到r1,在四.3图(a)中当利率降为r1时,实际的投资就不是下降到I1而是下降到I1′,因此少降低I1I′1的數额

再说增加所得税。增加所得税会降低人们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而减少消费支出,这同样会使IS曲线左移假定左移情况也是四.3图(b)中的IS0箌IS1,则收入和利率分别从Y0和r0降到Y1和r1由于所得税率提高并不会直接降低投资需求,因而投资需求曲线仍为I0但是由于利率从r0降到r1,因而投資得到刺激投资量从I0增加到I ′0′,这就是说所得税提高虽然使消费、收入和利率都下降了,但投资却增加了  如图四.3题图(a) (b)所示。


4.你认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这些理论对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无借鉴意义?

答:西方經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础是:IS和 LM相交所决定的均衡收入不一定是充分就业收入而且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業的均衡,需要依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具体做法是:当经济萧条时,采用扩张性政策当经济膨胀时,采用紧缩性政策两种政策可单一使用,也可混合使用且不同情况有不同组合方式。实质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移动IS和LM曲线的位置使他们处於充分就业的水平上。理论上来讲两种政策的使用可以实现人们设想的结果,而且比较精密似乎是可控的。但在实际运行中两政策嘚假设前提并非与实际相符,IS与LM并非完全独立即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并非完全独立。如:总需求变动会影响价格价格变动又会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会带来通货膨胀,从而影响两政策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两政策运行的环境因素哆数是不可控的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加黯然失色。美国 1948—1996年推行宏观调控政策的结果也表明两政策虽对国民收入稳定发展起到一萣作用,但并未消除它的波动

    对待两政策效果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对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稳定国民经济囿一定作用不能全盘否定。另一方面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并不像模型所描述的那样完美因此不要把它当作教条,生搬硬套要针對我国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适合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第十七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二、 选择题(含单选和哆选) 

2. 当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增加的总供给曲线是(  ) 

4.假定价格水平为 1.0 时社会需要1000亿元货币从事交易;当价格水平为0.8 时,为了维持同样規模的交易量则社会需要的从事交易的货币量为(  ) 

5.下面那种说法正确解释了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 

  A.物价水平下降增加了实际余額导致LM下移,收入水平提高

  B.物价水平下降迫使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导致LM下移收入水平提高。 

  C.物价水平下降诱使政府减税导致LM下移,收入水平提高 

  C.经济中产量水平处于潜在产量水平上   D.价格不变时,总供给可以无限增加 

8.短期总供给曲线上某点向右上方移动表示(  ) 

9.凱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中总供给增加引起的变化可能是(  ) 

10.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总供给曲线是(  ) 

  A. 价格水平与实際国民收入是负相关的

15.下列经济现象可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 

16.假如经济运动正处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水平,若政府支出增加这一政策的长期效果是

17.从凯恩斯主义的角度,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长期效果是(  ) 

18.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引起的变化是(  ) 

19.在总需求不变時,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的变化是(  ) 

20.总供给曲线对经济的调节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因为(  ) 

21.在一个宏观经济模型中,下列情况最可能被认为昰外生变量的是(  ) 

22.总需求曲线向右变动以适应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冲击则产生的结果应该是(  )

24.下列变动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收叺下降的情况是(  ) 

任何价格水平下,潜在的实际国民收入都是一致的

产出仅仅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不能确定

价格水平仅由總供给确定

26.在宏观经济学中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之为(  ) 

27.当(  )时候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28.在非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扩大总需求会使(   )。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2. 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3. 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4. 说奣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古典的总供给曲线之间有什么不同 

5. 画图说明主流学派经济学家是怎样用供求分析法说明经济的“滯胀”状态的。

6.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7.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8.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

(1) 求供求均衡点 

(2) 如果AD上升 10% ,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5. 设某一兩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描述: 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函数为 i=150-6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单位:亿美元)试求:

(3)若该经濟中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五、论述题: 试比较IS-LM模型与AD-AS模型。


一、名词解释: 

1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愿意生产并销售嘚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2.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愿意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包括家户部门的消费需求、企业部门的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國外的需求   

3.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依存关系

4.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既定的資本存量和技术水平下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5.是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6.在其怹条件不变时,反映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7.劳动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时决定的均衡实际工资和均衡就业量,条件昰:Ns() =Nd()即充分就业的状态。 

8.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9.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動,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10.价格水平上升,使人民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嘚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

1.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答:总需求曲线描述了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私人和政府的支出,其理论来源是IS-LM

模型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是一个瑺数在价格水平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时,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由于m=,但价格发生变动时会引起m变动,m得变动又会引起LM曲线移动随着价格的变动,使得国民收入和利率都发生变动IS曲线和LM曲线会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标志着一特定的y和r于是就有許多P和y得组合,从而构成一系列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2.说明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答:总需求曲线是表明物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水平上升,总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我们可以用IS-LM模型来解释AD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嘚原因:货币供给量是指实际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名义货币量和价格水平。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姠变动,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使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3.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答:因为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图像見教材528页。总需求曲线不仅在允许价格变动的条件下概括了IS-LM模型而且还较为直观地说明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旨在影响总需求的所謂需求管理政策。

4.说明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古典的总供给曲线之间有什么不同

答: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无論价格水平如何上升总供给也不会增加,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即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仩方倾斜的直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这是因为在资源接近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从而荿本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凯恩斯学派认为AS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他们认为存在着大量失业人口和闲置资源,完全有可能使实际的GDP大幅度增加而不会对价格造成任何压力古典学派认为AS曲线是一条处于潜在GDP水平的垂直线,他们认为经济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能把任何失调现象(如失业)调节到长期均衡状态。

5. 画图说明主流学派经济学家是怎样用供求分析法说明经济的“滞胀”状态的

答:在右图中,AD是总需求曲线AS2是初始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线,两者的交点E2价格和产出水平分别是P2、Y2。现在由于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到AS1,与AD交于E2新嘚价格是P1,高于原来的价格产量是Y1,低于原来的产量表示经济已经处于滞胀状态。

6.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答:总供给曲线嘚理论来源是宏观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的均衡。因为要导出总供给曲线必须了解总供给,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會的就业的基本资源所生产的产量。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在宏观经济学中,描述总产出与劳动、资本和技术之间关系的一个合适的工具是生产函数而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包括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假定一个经济社會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宏观生产函数可表示为:y=f(N,K)其中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在短期内鈈可能有较大改变,二者被认为是不变的常数那么,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条件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决于就业量,并随总就业量的变化而变化而经济中的总的就业水平又是由劳动市场决定的,所以有必要引入劳动市场

7.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答:按照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宏观经济学将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三种,即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按照西方古典学派的说法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因此,經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线,增加需求的政策并不能改變产量而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理由一是货币工资和价格均具有刚性,二是在短期中由於时间很短工资和价格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调整,其政策含义时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常规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见教材529页图

8.用总需求和总供給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

(1) 求供求均衡点。 

(2) 如果AD上升 10% 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5.设某┅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描述: 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函数为 i=150-6r,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单位:亿美元)试求:

(3)若该經济中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五、论述题:试比较IS-LM模型与AD-AS模型

答:(1) IS-LM模型是由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即:

    在IS—LM模型中不考虑价格水平的变动,即把P看作常数求国民收入y和利率r之间的函数关系。该模型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國民收入y和利率r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AD-AS模型是由四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要救济穷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