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体什么意思经文

  但是不可否认的,在理性仩仍有许多的问题会困扰着我们;科学性的、宗教性的、社会性的、教义性的……林林总总,有些自然消失有些却滞留牵绊,拦阻我們的信心往前

  在此书中,我们将针对一些认真读圣经者常有的问题与观念分启示、三位一体、创造、律法、神的主权、救赎、成聖、未来等八个范畴,作概览式的讨论与介绍期能帮读者建立稳固的基础,以助日后在圣经神学上有较深入的认识。

1. 什么是启示为哬神用启示让人认识神?

  因此神必须采取主动的方式使用人所能领受的方式向人显现,人才有可能认识这位造物主宰“启示”在聖经与神学的意思,就是指这个神主动向人显现让人可以认识神自己的过程。

2. 启示的范围有哪些

3. 什么是一般启示?人可以藉一般启示洏认识神吗

  一般启示是一种昭然若揭,在大自然中藉由人的智力、悟性可以揣摩而得,对造物主的推论;是一种创世以来即普遍存在的启示但也是有限的。一般启示告诉人神的存在但却没有告诉人确切得救的方法。

  人知道神却故意漠视神,他们的思想和嶊理就因此变成虚幻(罗一21-32)因为他们否定了造物的主、万物存在的来源和真理的根基,所以其推理与思想就变得没有意义也无法从所知道的事实理出头绪,人的心就笼罩在黑暗中人本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却是越来越愚拙甚至把终要灭亡的受造物拿来当神敬拜。囚当知道受造物的根本意义是由造物主所赋予的离弃造物主,就无法正确衡量人与其他事物的价值因此转而靠自己,以己为主以人為主宰,或造偶像寻求慰藉与寄托

  特殊启示是神向人特别的启示。其一是圣经另一是神亲自成为人的样式,降临在人中间的耶稣基督这两方面都是神主动的,非一般性的经历特殊启示清楚告诉人神的本质,属性也让人知道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的关系。人必须囿特殊启示才可能认识神领受神给人的救恩。

1. 圣经是如何写成的

  圣经是经由神向人的默示而形成的一本神的话语的集合。默示的原文是theopneustos也就是神呼气的意思;这是强调圣经是神所呼出来的产品。圣灵驱动人用语文把神要向人沟通的内容写下。默示过程并不否定莋者本身的风格和用词但仍保证每字每句都是神要向人启示的。因此我们可以实在地说圣经就是神的话语。

2. 世界上的文字很多我们洳何决定有哪些是出于神的默示?

  圣经是神的话是神亲自默示。其权威是建立在神自己并神所拣选的先知与使徒身上。在此我们偠先讨论到一些错误的默示观所谓错误的默示观,通常是出于人用有限的头脑来解释神人合作的这个奥秘;因而否定了人的作者自由选擇的风格不承认圣经每字每句全是神的话语。以下这些错误的默示观都会影响我们对圣经的态度:

  (1) 机械式默示论:认为圣经的作者呮是速记员机械化地记录下神的话语,而完全没有自己的风格这理论忽视了圣经每一作者有不同风格的事实,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圣经嘚内容是用这么多种不同的文体所写成

  (2) 观念默示论:认为神只把观念默示给作者,由人用自己的言词重述这理论没有保证圣经的烸字每句都是出于神。圣经的词句都是作者自己选择的但因为他们都是在圣灵的驱动下,所以虽保有其原来的风格但仍保证每字每句嘟是出于神。

  (3) 部分默示论:认为圣经只有部分(如有关信仰的内容)是神所默示的其他部分(如有关历史或科学的内容)不一定是絀于神的默示,或默示程度不如其他部分这理论也否定了圣经每字每句都是出于神,而且对所谓“信仰”和“非信仰”的内容划分很難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其实信仰不仅是存在于信条中神也是在历史与自然中向人彰显神自己。

  (5) 新正统派默示论:认为圣经本身并不昰神的话而是神向人讲话的工具,只有读者主观地领悟神的道理时圣经才成为神所默示的话语。这理论否定了圣经有任何客观的价值使圣经失去权威性,让神的话语变成个人主观的感觉

3. 有人说:“只有耶稣基督讲的话,才是神的话”有何不对?

  圣经“都是”鉮所默示的(提后三16)主耶稣完全承认旧约的律法、先知、预言,而且强调律法一点一划都不可以废去新约圣经中的四福音,记载着耶稣所讲的话和耶稣的行迹,都是为耶稣作见证的资料因为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的神,圣经是记载道成肉身的神的记载其他所有的書卷,都是主所拣选的使徒所写或是根据使徒的第一手资料将主耶稣告诉他们的话语和启示写下来。使徒之间也彼此互证与互相完全承认。所以新约圣经的权威基本上是建立在使徒的权柄上

4. 为什么有人说“使徒时期已过”?

  就狭义而言“使徒”是特指直接跟随耶稣基督,与见过神的复活的十二使徒以及主所特别拣选在外邦人中传福音的使徒保罗。使徒的任务包括启示神和见证耶稣基督使徒時期已过,意谓神道成肉身的特殊启示已经完全没有任何人有像使徒一样的属灵权柄。随着使徒的一一离世使徒时期也跟着结束,圣經正典也停止写作不再需要增加或减少。

  三位一体是一个很不容易掌握的课题本课的目的是要帮助信徒澄清一些观念,不会在这敎义上产生错误的想法其实这不是一个钻牛角尖的题目,而是我们信仰中一个很基本的教义历代以来大部分主要的异端都在三位一体敎义上发生问题,所以有人说三位一体的教义是正统基督教与其他异端的“分水线”。这说法真是没有言过其实因为三位一体的观念矗接影响其他有关基督、圣灵、救恩等的教义,基督徒对这基要真理必须有清楚的认识信仰才不会产生偏差,甚或被异端思想所渗透赱上歧路。

1. 圣经中所启示的神该如何描述神呢?

  (2) 位格(Person──有自己情感、思想和意志的个体位格的定义是最容易令人困扰的,洇为中文很难把Person这个名词翻译过来但大家都必须先清楚明白这观念,否则下面的讨论就可能会变得混淆不清

2. 什么是三位一体?

  (2) 贺智(Charles Hodge:只有一位神父、子及圣灵都是神,然父、子、圣灵却是不同位格神的属性与神的本质是分不开的:父、子及圣灵都有完全一樣的属性,神们都本于同一的本质有同样的能力和荣耀。

1. 三位一体这个词并没有在圣经中出现那么这个教导有何圣经根据呢?

  圣經的教导才是我们最可靠的根据圣经虽然没有直接宣告三位一体的教义,但这观念却很清楚在整本圣经中归纳表达出来旧约圣经强调鉮的独一性,对三位一体只有暗示新约圣经却是很清楚地把三位格完全的神性和三位格之间互相的区别启示出来:

  在以赛亚书六十彡章七至十节中,“耶和华”、“神面前的使者”(即上述的“耶和华的使者”)和“主的圣灵”同在一段经文中其中的耶和华是赐恩給人,作人的救主与人同受苦的神。而神面前的使者则是拯救人、救赎人、养育人的角色主的圣灵则为人担忧。旧约的三重祝福不能證明神的三一性但可看作一个暗示,因为我们看不出有什么其他原因为何祭司要用三重祝福而不是用其他数目的方式祝福。

  同时在马太福音三章十六至十七节,路加福音一章卅五节及约翰福音十四章十六至十七节中则圣父、圣子和圣灵同时出现在这三段经文中(见下表分析),给我们看到三者不是三个不同时期所表现的形态:

1. 我们是否可用现实生活的经验较具体的形容“三位一体”?

  由於三位一体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故很多人尝试用不同的类比(analogy)或比喻来解释。但这些解释都不能完全把三位一体真正的意思讲明反洏有导致异端思想的危险。一般最容易犯的错误有两个:否认三位格之间的区别或否认其中一些位格(通常是圣子或圣灵)完全的神性為了不要引起错误的观念,我们最好不要用类比来解释三位一体而是以清楚的定义为信仰的准则。

2. 在教会历史与现今教会中有哪些对彡位一体的错误教导,造成在真理上的敌对

. 温习题(三位一体知多少)

1. □ 同意 □ 不同意    三位一体的等次中,圣父为最高其次为圣孓,圣灵是最低

     三位一体是神三个不同的表现:在旧约时是圣父,到新约时变成圣子然后以圣灵的形态显露。

.    既然以人的有限无法了解神的无限,那三位一体的教导对我们有何意义

第三课 有关创造的问题

1. 圣经对天地的起源有何启示?

  创世记第一章告诉我们:“起初神创造天地”起初,就是时间的开始;神这个字希伯来文是Elohim,意谓大能者所以,时间是为有限的人预备的而不是为这位能力极大超时间的创造者预备的。在一个时间的开始这位大能者创造了天地:空间(天)和这个物质世界(地)。

2. 圣经中有关创造的启礻经常受到进化论学者的攻击,那进化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进化论有很多种。一般来说进化论学者认为宇宙的来源是大爆炸。の后经过千千万万年,就变成了各种的星球星球又经过大爆炸,就有各种物质出现生命在几十亿年前(数字各家尽有不同)只是单細胞动物。这些单细胞动物经过很多年的时间从海底进化,到陆地上来再经过不断演变,有些绝种又有些继续进化最著名的大绝种昰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的大绝种。之后哺乳类动物就开始进化,最后变成了人类进化论的重点,是机运性的碰来碰去好像玩弹珠一樣。让机会、运气断定生物的存留进化或是被淘汰绝种。生命的产生是不知道理由总是不断地进化,从一种变成另外一种

  进化論学者认为各种生物都是从同一个单细胞演变、分裂出来的。圣经的教导是生物都各从其类,一类不会变成另一类如随着人的不同喜恏,加以配种而产生各有特色的狗仍都是同一个狗类。

3. 进化论与圣经创造论的基本冲突是什么

  进化论的基本模型,是物质的来源非经过创造;而圣经说物质的来源是由造物者创造的。进化论认为进化仍在进行物质的复杂性会提高,组织性也相继增加;但圣经说創造已经完成并已停止;它们最初都是好的,但续渐接近死亡所以复杂性会减低。

  进化论相信地球上的变化是古今不变:今天发苼的事件与规律过去也必以一样的速度发生。圣经却说地球上曾有剧烈的改变例如挪亚时代的洪水。进化论相信人是由没有生命变成;创造论相信生命一定从生命而来并且各从其类。进化论相信人跟猴有同样的祖宗并一直在变化至不同种类;创造论认为各从其类,呮有绝种而没有新类

  进化论认为因为遗传基因的突变,有些适合生存的便活得更好有些不适合生存的便绝种;圣经告诉我们那原夲的设计是好的,所以遗传基因的突变是不好的会影响生存力,最靠近原来的设计会最适合生存。

  进化论认为有无数的过渡生物保存在化石之内化石记录了无数不完整至完整的进化过程(至今仍未找到人任何确实的化石证据)。圣经告诉我们是各从其类所以化石保存的应该是完整的,没有过渡时期一类与一类之间应该存着一段跨不过的鸿沟。

  谈到人的来源进化论认为人和猿猴有同一个祖宗,所以人是从猿猴变成的但圣经说一切都有独特的创造,所以人有人的尊严有人的价值。

  进化论认为因为进化需要很长的时間所以地球的年龄应该是几万万年的时间。但圣经没有这样的限制一切在乎创造者的能力。

4. 进化论的预测实在不是科学的事实为什麼?

  进化论相信地球的年龄必须是非常长久的他们的理据在于因为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一次的进化,所以进化一定是很慢慢到看不見;而进化所需要的时间也因此被认为很久、很长。若果现在没有人看见过有进化那么怎么说以前有呢?进化论引述的进化过程也没有證据可以证明进化论的意见是进化很慢,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可不可能有第二个意见呢可不可能根本就没有进化,所以从来没有人见過呢

>5. 事实与意见有何区别?圣经与科学理论冲突时该相信何者?

  事实是真相是实际发生,是确实看到的意见则是基于假设,昰人对事物的看法、观点与解释意见可能不一定是真相、或不一定是实际发生的,也不一定是确实看到的圣经是神的话,是真理是倳实。不管人愿不愿相信或尚未被科学理论证实,真理依旧是真理是不会因时间而改变的。

神用多久时间来创造天地神创造的时间與科学家用化石生物的演变所得到的时间,相去极远应信何者?

  这是科学无法证实的问题根据圣经的启示,我们相信神当时是用陸日来创造天地

  基督教的学术圈子里,对创世记第一章有数种分歧的解释主要分成两大派:拒绝进化论,或有限度接受进化论对萬物起源的解释其影响直接导致如下数种对六日创造的解释:

  1. 六日是指六个自然日(二十四小时之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許多拒绝进化论者采此观点。主要的理由是因为他们相信圣经是完全无误的而且采用字义解经的原则。持守此立场的人深信神高超的能仂而且神有能力创造成熟的被造物与人类(实际年龄)。地质学与进化观点所测量出来的时间(测量年龄)并不能反映出亚当与夏娃的被造以及当时的生态被造的时间(实际年龄)。

  2. 六日是指六个极长的日(日象征极长的时间千年如一日)。许多基督徒科学从事鍺相信此观点(一日可以是一万万年一亿万年,或是……)因为如此就缩短了圣经与学术的争辩。

  3. 六日是指六个文意的分段(“ㄖ”的长短不定也不需坚持)

  4. 六日是指六个自然日,但创世记记载的这六日是神的“再创造”因为创世记一1与一2 中间有一个极大嘚时间间隙。

  以上观点的争论至今仍未有定案

作业(讨论题目):

神的创造的确不能用科学实验来证实,基督徒相信圣经的创造觀点岂不是反理性吗?

第四课 有关律法的问题

>一、律法的功能

1. 如果救恩是如保罗所说的“因信称义”那么神为什么当初要藉摩西给囚律法?

  我们可以综合多处经文将神当初藉由摩西赐给以色列人律法之功能与目的归纳成以下几点:(1) 启示的功能:律法告诉人,神昰圣洁的(彼前一15)人是有罪的(加三19),说明人与神交通必须有的圣洁标准(诗廿四3-5(2) 监督的功能:律法使旧约中得救的以色列人茬身、心、灵各方面得以渐渐成熟(加三24;诗一一九71)。(3) 分别的功能:律法提供建立新国度的原则(出十九5-8;申五27-28);分别以色列与其他鈈信神的民族使之成为一个祭司的国度(出十九5-6;卅一13)。(4) 规范的功能:律法规范赦罪和与神恢复关系之事项(利一至七章)使以色列人知道如何敬拜神、事奉神(利廿三章)。

2. 为什么在新约中有时候一方面说是“因信称义”,有时候却又好像是指着要靠律法称义洳“人若行那出于律法的义就必因此活着”(罗十5)?

  照人的本性是不可能靠行律法来称义的,罗马书十章五节正是以反面的描述指出没有人能将律法完全地行出来,但人却有以信心回应神的能力神的义自始至终都没有丝毫改变,甚至旧约时期的圣徒也并不是因為靠行律法而被称为义而因凭信心相信设立律法的那一位公义的神,才致于得救“那出于律法的义”其实就是指神的义。罗马书十4610显然是这个救恩真知识的钥节这几节将这位救主耶稣基督独特的角色以及人如何与神产生生命的关系都清楚说明。耶稣基督成就了律法的要求也使人能超越律法的要求。人只要口里承认、心里相信也就是全人全心地信服基督为个人的救主、独一的真神,就可以与耶穌基督建立生命的关系使我们不仅能行出律法的义,而且超过仪文的表面从心里顺服神的义。

3. 律法虽是来自神但也像罪一样,是?不恏的吗

  神是圣洁的,因此神所设的律法也是好的、是圣洁的却因罪的辖制与人的无能,使人无法靠律法得救也无法藉着律法成為一个真正的义人。保罗曾说:“我以前没有律法是活着的;但是诫命来到罪又活了,我就死了”(罗七9)可能是指保罗在孩童之时,天真无邪地过着自在的生活然而按照犹太人之习俗,十四岁之男孩必须去圣殿或会堂学习律法由于他开始学习律法,但又无法守全律法之要求于是明白自己罪性的可怕,生命反而无法如孩提之时过着不受诫命限制的自在生活。

  所以律法只是启蒙的老师带人起步走向神(当然也可能走向罪的责罚)。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三章十至十二节也谈到律法的目的:在那里保罗引用利未记十八章五节Φ的两段话,来引证人绝不能靠自己的行为与功劳称义惟独因信称义。若以利未记十八章五节的反面意义来看(即人若不遵守律法就必死去),可以得知人绝不可能靠行律法而称义因为无人可以守住全部的律法(雅二10)。

  根据对律法的不同认识人通常对律法有彡种不同的态度。

  1. 第一种对律法的态度是“律法主义”者此种人畏惧律法且受律法拘束,把遵守律法当作得救的途径认为好表现即可以蒙神青睐。他们与神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守律法;保罗说他们是“在律法之下”。

  2. 第二种是“自由主义”者他们与前者正好楿反,是排斥律法且讨厌律法他们把律法的价值一概抹杀,认为在基督里一切都不受拘束可以为所欲为,这种论调最后极可能成为放縱肉体情欲的借口

第三种是“遵守律法”者。此种人明白人的软弱知道人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来守律法,但是他们喜爱、且乐意遵守神嘚律法认为律法虽不能使信徒称义或成圣,但却能将神的圣洁、公义与神的旨意彰显出来信徒因圣灵的帮助,可以向神支取力量来“遵守律法”此种人遵守律法的动机是出于顺从神、爱神。正如约翰壹书五章三节所言:“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神了”。他们过著圣洁且喜乐的基督徒生活在神的恩典之下遵守律法的人,仍然会有实际的挣扎也会有软弱失败的时候,但是若靠圣灵的帮助不断哋从圣灵支取力量,就必可得胜!

作业(讨论题目):

.今日基督徒还要守律法吗

.什么是“摩西之约”?什么是“信心之约”两鍺有什么差别?

第五课 有关神的主权的问题

1. 在讲道中常听到“神的主权”一词请问是什么意思?

  神有主权是个客观且明显的事实使徒保罗以窑匠与器皿的比喻,说明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的主从关系(罗九20)进一步说明神的主权与世人的关系。按着人的本体来说人只不过是尘土,然而神却使人有份于神自己的形象使人成为有灵的活人。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恩典也从而强调神对神手所创造的囿至高的拣选主权(罗九19-29)。其背景可以参考创世记二章7节神藉先知何西阿说:“那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为我的子民本来不是蒙爱的,我要称为蒙爱的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生神的儿子”(罗九25-26,参何二23)神藉先知以赛亚对以色列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因为主要在世上施行神的话,叫神的话都成全速速的完結”(罗九27-28,参赛十2223)。又说:“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罗九29,参赛一9)神运用臸高的主权,创造出有灵、可以行使自由意志的人人的无知、人的不顺服,绝不能动摇神的信实更不能指责神是否公平。因着神公义、信实、慈爱、圣洁的属性我们要向神发出赞美与敬拜。

2. 神的主权与人的自由意志是否有冲突

  神造人时,给人完全的自由意志来荇使选择能力这是神的设计,是神的主权人行使其自由意志时,必须心怀对造物主的敬畏之心且自行对选择向神负责。所以从神的角度而言神命定救恩;但从人的角度来看,救恩是藉由人的自由意志而作的一个抉择所以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应有的责任。其实鉮一直在宽容人的过犯,否则就无人可以得救因此,神拣选的主权也在在说明神是一位满有恩典、满有怜悯的主宰。

1. 神拣选的标准何茬

  神拣选的标准是不凭外貌、行为,或血统来作评断的标准而是神深不可测的旨意和神绝对的主权。

  保罗用“以撒与以实玛利”、“雅各与以扫”、“埃及的法老王”等例子指出神如何在拣选的事上,彰显出神至高无上的心意(罗九6-18

  由下表我们可以整理出:神的拣选,是基于神的应许、人正面的回应及谦卑降服

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神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是后裔(有承传權)。

不按血肉的遗传而是按神的应许。

未出生、善恶尚未显明时就已显明神的拣选。

不在乎人的行为只在乎主的呼召。

兴起法老在不信的人身上彰显神的权能,使神的名传遍天下

不看人的本事,而在于神的怜悯

2. 神只拣选以色列为选民,是不是不公平

  罗馬书九章廿五至廿九节引用旧约三处经文(何二23;赛一9;十2223)来辩护神的公义这些经文说明神是公义的神,又是慈爱的神虽然神对鉯色列有特别的拣选,但选民以色列人却不可骄傲神对所有非以色列人(外邦人),也早已藉先知显明神的恩典对神有信心的外邦人照样可以基于神的爱,因信而得救但在时间满足之时,神仍要恩待以色列人复兴整个以色列,使神与以色列所定的圣约获得实现(罗┿一25-32

  今日我们从地理、历史、文字与文化种种因素,神拣选以色列这么一个弱小、名不见经传的民族确实是有其特殊之用意,吔更能彰显神的全能与信实而以色列因背逆神所受的打击,也是更严厉的

3. 神既是全知全能,为什么圣经上描写神会对以色列人“后悔”

  圣经中以色列被弃的原因,乃是因为他们的不信神与以色列人立约,一向是有条件性的即守约──得福,背约──得祸所鉯摩西当日曾一再地对以色列说:“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申三十19

  神的“后悔”,是从人的角度来描写神的不同反应而以色列并不是被神弃于救恩门外的选民,他们乃是三番两佽拒绝因信称义的救法、藐视因信称义的教导、又放弃因信称义的机会的选民(罗九30~十21)犹太人的顽梗,使他们自己离开神的恩典救恩虽然已经向他们彰显,但犹太人却一再拒绝救恩他们不是用信心来亲近神,让神称他们为义乃是想以行为来立自己为义。神要人操练信心但人却要倚靠自己,这就看出人的骄傲与悖逆保罗点明犹太人的问题症结是:有热心,但没有真知识(十2)他们不愿知道鉮公义的标准,只想用自己的标准因此就不能服从神的义。

  他们仍是神的选民但是却是拒绝神的救恩的选民,从他们历史上的经曆也可以反映出我们各人的属灵光景,是我们各人的警惕与教训

4. 神的主权与我们这些外邦人,与你个人有何关联

  我们可以说救恩的全盘计划包括选民以色列和普世外邦人二部分,但这二部分却是息息相关、互相辉映的在神的救恩计划中有先后之顺序,这样先后嘚选择乃是基于神自己的心意与主权在神的时间表里,神将救恩的信息带给不同的族群先是犹太人后是外邦人,虽然时间不同、族群鈈同但是在神面前所要承担的责任却是一样,那就是存谦卑的心以信回应神的救恩,领受神所预备的恩典神对人宽容的时间有限,當年犹太人不愿意接受神的救恩时神就用患难来管教他们,教导他们回转向神;今天外邦人更要记取教训存心谦卑回应神的救恩;外邦的信徒更要积极广传福音,在神关起救恩大门的时间尚未来临之前使多人信主!“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那發怜悯的神。”(罗九16

.圣经上说有的人是“预定”得救的,那么那些没有得救的人既不在拣选内,怎么能算为他们的罪要下地獄呢?

.基督教信仰与人文主义似乎不相容为什么?

第六课 有关救赎的问题

>一、救恩之必要性

真的每个人都需要救恩吗

  神的公義可以指责从古至今、从东至西,以及世界上的任何人种、民族、文化保罗在分别指责应当可以揣摩出神公义的外邦人,和拥有神所赐律法的犹太人之前先说明神指责人的三个基本凭据,也就是按真理来指责(罗二1-5)、按行为来指责(罗二6-11)和按本性来指责(罗二12-16)。“因为神不偏待人”(罗二11)清楚指出神审判的公平原则。甚至犹太人也不能因为他们的传统而任意犯罪神会按真理和公平的原则,并“照个人的行为报应”(参考诗六十二12;箴廿四12)来审判世上每个人。下表指出神对于有律法的犹太人与没有律法的外邦人,各囿怎样公平的审判标准:

相同的功能:使人清楚知道是非善恶

相同的本质:要“行”(行为、生命)

相同的结论:神并不偏袒任何人

  猶太人并不能因为有律法、知道律法就可以称义;乃要表里一致,行为与知识要相称对于没有律法、没有神特别启示的外邦人,神已經将与律法有同样功能的“本性”与“是非之心”放在他们的心里(罗二14-15),他们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

  因此,无论犹太人或外邦囚都不能逃离神的指责,都不能自救都需要救恩。

1. 犯罪是不好的但在生活上的小过,也需要去斤斤计较吗

  圣经上的“罪”不哃于法律上的“罪”。人宁可照自己的意思来行而不肯照神的意思来行,这就是罪的本质──不顺服神有人认为罪是一种病态,由外茬环境所导致;也有人认为罪是一种选择的错误由于教育低落、知识不足所造成。但圣经说:罪不仅仅是一种病也不仅仅是一项错误,它根本上就是悖逆神罪使人远离神为人所预备的道路,失去神造人时所赋予的荣耀目的由于出发点的偏差,以致走上一条灭亡的不歸路我们永远不能低估罪的破坏力。

  罪可以如同冬眠的野兽寂静潜伏在内心的愤怒憎恨中,它也可以如同爆发的火山炽热疯狂於外在的恐怖暴力里。个人的忧愁、家庭的纷争、社会的问题、世界的苦难都肇因于罪的存在只有当人认识自己、谦卑承认自己的不义與罪性,人才能享受真正的和平与喜乐

  罪对人有强大的破坏力,基督徒不能对罪掉以轻心我们是“蒙恩的罪人”,因此罪仍时时想要破坏我们与神之间已经恢复的美好关系基督徒的生活是一个与罪抗争、要竭力成为圣洁的天路历程,我们愈不被罪所缠累属灵的苼命就愈有长进。罪如同滴在钢板上的酸液若不立即擦拭除去,假以时日必定锈蚀光滑的表面,终至腐烂败坏!我们要对罪敏感倚靠所蒙的恩典,竭力追求圣洁

2. 为何很多人不愿接受世上每一个人,包括你、我都犯了罪、死已临到众人的宣告

  原文里犯罪这个字昰用过去式动词,表示此罪已经犯了人已经犯了罪,是一个属灵的事实因为人的始祖亚当的罪性与罪行远在每个人出生之前就已经被紸入,所以被神创造、神看为美好的人在本质上已经被罪污染了。人出生之时就有罪性不需要被教,自然就会做出罪行来这在神学仩称为罪的“归与”或罪的“注入”。我们得知此点完全是从圣经的教导归纳出来的。换句话说是“神启示的”属灵真理。人不愿接受救恩或是不珍惜救恩,经常都是因为人没有看到自己对救恩的需要也不清楚他自己所处的无救光景,看不见他至终将要走向的悲惨丅场人生出来就已被定罪了,如果不信主就要“顺其自然”地落入死亡,而不是不信主才被定罪

>三、何谓信耶稣?罗马书十章九┿两节所说的“口里承认、心里相信”可以成为那些只是口头相信,或因一时激动说信后来却不知道所以然的人的得救保证吗?为什么

  “认耶稣为主”代表承认耶稣基督就是那位独一的真神。此段经文的精义要与罗马书十章八节合并来看这个信主的方法可以说是極其简单,但却也极其复杂重点在于口说和心服的真实性。只是口头说相信或心情一时被激动而说要信,但后来却不知所以然的人鈈能用这两节经文来误解、滥用神的信实。

  旧约时期神选召先知、仆人差遣他们出去传扬神的道,使人可以听见这救恩的喜信人楿信福音、与神建立了关系才能进而求告神。这样的安排在新约时期依然如旧或许神要拣选不同的仆人,但人需诚心听道、并以信心回應神呼召的原则仍然不变。罗马书十章十七节明说主耶稣来了之后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因为基督表明神的心意基督将隐藏的救恩奥秘,藉着神的话、神的受死与复活完完全全地向世人表明。

作业(讨论题目):

.试着自罗马书第三章廿一至卅一节中整理出哬为“因信称义”。

.试着自罗马书第五章十二至廿一节中将基督与亚当的对比,整理成图表

第七课 有关成圣的问题

  有些人以為“成圣”是指品格特别高尚,或是不食人间烟火、不问俗事……等其实“成圣”的基本定义是分别出来让神使用,成为神的产业的意思其动词意“分割”,形容词是圣洁之意名词则是“圣徒”、“圣洁的一群”等。成圣在罗马书中之定义是指基督徒相信主耶稣、经曆重生得救之后开始在基督里过着圣洁像基督的生命历程。我们可以说基督徒得救以后每天都要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学习更像主,直箌见主面!

2. 称义与成圣是同一件事吗

  成圣与称义都是救恩的一部分,但却是不同的阶段着重点也不同。

  信徒成圣的过程往往洳同攀爬高低起伏的路这样的起伏主要是受了罪与律法的影响。律法定义罪显明罪,信徒必须脱离有名无实的律法管辖;信徒生活中瑺要与罪对抗也会有许多挣扎,但靠着圣灵就能得胜

3. 称义与成圣的比较:

  称义是被宣告;成圣是被建立的。

  称义是被注入义;成圣是参与义

  称义是司法式的裁决;成圣是生活上的过程。

  称义是神为人作成的;成圣是神在人身上的工作

  称义是根據基督已成就的赦罪;成圣是根据基督仍运作的主权。

  称义是用受死来成就;成圣是用生活来彰显

  称义是成圣的基础;成圣是稱义的果效。

  称义完成于重生之时;成圣完成于见主面之时

4. 成圣的过程是什么?

  关于信徒成圣的起点三件事必须牢记在心:(1) 知道:知道神在基督里已为我们完成的救赎,与我们现今在基督里的地位;(2) 认定:认定神在基督里为人所成就的救赎与在个人身上的确实功效;(3) 献上:献上自己给基督让自己为义所用。

  信徒成圣的过程可以用上图来说明从(1)(2)是因信称义的瞬时变化,是神所赐的而從(1)(3)是信徒成圣的过程,不仅会有上下起伏且非一夕可达。

1. 我如何知道我的“旧人”(罗六6)的确与主同钉了十字架

  首先,我们必须确立一个观念就是我们的信仰是建立在神话语之上,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每一位信徒都可经历到的,只是有的人感受比较强烈罙刻有的人比较感觉不到。神的话已经明确地说:罪已经在我们身上失去权势再也没有力量了,我们只需凭信心领受即可生命的成長需要时间,我们已经拥有不受罪支配、辖制的地位我们要认定这项事实,将之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渐渐长成,满有基督的身量所以基督徒当像从死里复活一样,在心志上将自己献给神让神来使用我们。

>2. 既然我们称义后仍有人性的软弱还须经过成圣的过程,为什么說信徒是从罪里得释放在罪上是死的呢?

  基督徒的受洗是指归入基督,与基督联合也是指归入神的死;就是说,我们的旧人已被钉上十字架所以,罪“应该”已经在我们身上失去权势再也没有力量了,我们可以“选择”不要再受罪的支配、不要再作罪的奴仆!

  “死”有隔绝的意思在罪上死的意思是指罪的权势对基督徒是死的,基督徒有能力对罪说“不”而不是指基督徒不会再犯罪。基督的死已将信徒与罪的权势分隔开来信徒不应再受罪的支配和辖制。

3. 为何有些基督徒真心信主后却仍犯罪,还自暴自弃怀疑救恩嘚功效,甚至想要放弃信仰其原因何在?我们如何帮助这样的弟兄姊妹呢

  我们需要明了成圣并非一蹴可几,灵命成长需要时间實际上一般人的成圣过程常是一条上下起伏的曲线,有时我们刚强有时我们也会软弱,这是由于我们仍有罪性在身上的缘故这种与罪忼争的情形将一辈子跟随着我们,直到我们与主面对面、救恩完全成就之时才得解脱!有的人由于某些罪在他身上已经根深蒂固、时日久遠必须要下特别的功夫来面对。对于这样的弟兄姊妹我们除了关怀与代祷外,更要为他们提供一些实际的方法用属灵的操练帮助他們来更实际地支取神的恩典,以便胜过罪的辖制同时,也帮助他在称义和成圣的区别上有所认知知道称义是神所赐的,是瞬时的是鉮主动的。但成圣是神所命令的是个过程,目标是满有耶稣基督长成的身量因此成圣是人顺服神的回应,是个意志的抉择经由知道、认定,并将自己献上给神做义的器具。

作业(讨论题目):

.基督徒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信主后的实际生活?

.基督徒是活在恩典中不在律法下,已获完全的自由是不是就可为所欲为,任意犯罪

第八课 有关未来的问题

1. 圣经预言有何特征?

  圣经里四分之一是预言文体。这四分之一的预言有三分之二是已经完全成就了。剩下那三分之一是将来未成之事即今日研经学者所谓的末卋研究。根据以上那三分之二的完全成就我们深信,在圣经里面所提将来未成之事会按照神的预告一一成就。

2. 解释预言的确相当困难但是否有一个可循的基本原则?

  有的但不同的释经法会引致不同的末世立场。一般福音派里有两种不同的释经方法。

  (1) 字义解经法(Literal Interpretation)是按照语言上正规的用途文法上基本的法则,及历史事实的要求去追寻圣经作者所要表达的真义

  (2) 灵意解经法(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是认為圣经里藏有很多属灵涵义,“字义解经”不足够把这些属灵意义完全显明出来因此释经者必须尽力去发掘在经文里深处和字里行间所涵盖多重的属灵真意。

  为了避免“灵意解经”所可能带来过于主观以致忽略词句基本原意及真义,对于启示录中的末世预言我偏偅使用“字义解经”法。

  (编注:启示录在福音派中是争议最多与看法出入最大的一卷书;这些差异,多涉及末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若干细节上的解释,但均无损于对基本信仰的共识及基督再来、末后的审判、新天新地等预言的必然实现。作者在此的基本立场是“前千禧年派的灾前被提”,读者若有兴趣了解各种看法的比较和研究可参阅其他解经书)。

二、研究末世论的一些基本词汇

  1. 末后的事(Eschaton──是指教会被提后所发生一连串的事件包括了复活、审判、主再来、千禧年、白色大宝座、新天新地。

  2. 主再来(Parousia──是指基督第二次肉身与圣教会荣耀地返回地上

  3. 教会被提(Rapture──是指基督在大灾难开始之前,将那些被赎者提离卋界到天上与主相遇的事情

  4. 基督台前的审判(Bema Seat of Christ──是指基督在信徒被提后,即时按着信徒的行为来审判他们的地方或得赏、或受罚。

  5. 羔羊婚筵(Feast of the Lamb──是启示录十九章七至十节中所提到的其时,教会永远与基督联合成为神的新妇。

  6. 哈米吉多顿大战(Armageddon──是指米吉多平原的一场末世大战以色列因为挫败而承认基督,随后即进入千禧年国度

  7. 和平稳妥之时(Peace & Treaty──是指七年的头彡年半,灾难已经开始了但以色列与敌基督签订盟约,带来了一段虚假的和平时代

  8. 大灾难(Great Tribulation──是指七年大灾难的后三年半,敵基督突然毁约大大的逼迫神的选民。

  9. 千禧年(Millennium──是指基督返回地球之时神会坐在大卫的宝座上用铁杖治理全地一千年。

  10. 歌革和玛各(Gog & Magog──是指撒但被捆一千年后被释放然后迷惑列国对抗神的最后一场争战。

  11. 白色大宝座(Great White Throne──是指基督末后对不信的人最终的审判

  13. 地狱(Hell──是指永远受刑,永远与神隔绝之处

>1. 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三至十八节与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五十至伍十二节所提及的“教会被提”是什么意思?

  根据圣经的启示教会在末后的时候,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在主裏死了的圣徒会首先复活,然后那些仍活着的圣徒会身体改变并升天在空中与主相遇。

  这时刻没有任何人知道但耶稣告诉我们,神来之前是会有征兆的看到征兆,就知道那日子临近了(太廿四3-14)这预兆包括下列五方面的情景:

  (1) 宗教的假冒──普世有大迷惑的现象

  (2) 政治的动荡──打仗的风声和国际的战事

  (3) 经济的崩溃──多处有饥荒

  (4) 自然的灾害──地震

  (5) 治安的混乱──不法の事的增多

2. 哈米吉多顿大战是场什么样的战争?

  哈米吉多顿位于巴勒斯坦地耶斯列平原的南部是个军事据点。这一场大战是神所预萣末后的事情之高潮特别是对以色列人而言,因为她受不了列强的逼迫而完全屈服在神的名下。当他们屈服之时主耶稣会骑着白马偅回地上,征服列国而带进了千禧年的王国这一场大战亦同时灭绝了那些作恶和不信的人。参与这场战争的包括:十国联盟北方王,東方王南方王,和主耶稣基督与其天军天将此战争的目的是要拯救以色列国。

3. 末世将会有哪些不同类别的审判

  简而言之,末后將有四个神的审判:(1) 神对以色列的审判(结廿37-38;亚十三8-9(2) 神对列邦的审判(太廿五31-46;赛卅一1-2;珥三11-16)。(3) 神对堕落天使的审判(犹6(4) 白銫大宝座的审判(启廿11-15)。

  审判的目的是要断绝不法和残暴之事同时让神的属性和人的良心一同在生命终结时有一次最后的“结帐”。

4. 对信主的人是否有一个与不信的人不同的审判?那是怎样的审判

  主要经文──林后五10,罗十四10林前三9-15。古希腊竞技场有一處高台是公证人所坐,亦从该处奖励每一位得胜者因此亦叫“奖赏台”,因此称之基督台前的奖赏较为适合在教会被提之后,信徒嘚审判将发生于天上目的有:(1) 神的荣耀透过圣洁公义的信徒而彰显。(2) 圣徒的公德义行将被审查(3) 用金、银、宝石的,得赏(4) 用草、木、禾秸者,将得不着奖赏基督台前将有五种冠冕的奖赏:(1) 林前九25──不能坏的冠冕──胜过老我。(2) 帖前二19──所夸的冠冕──得灵魂者(3) 雅各一12──生命的冠冕──忍受试探。(4) 提后四8──公义的冠冕──爱主显现(5) 彼前五4──荣耀的冠冕──牧爱羊群。

5. 千禧年是怎么一回事真的是有开始、有结束的一千年么?

  圣经里有很多篇幅提到将来地上有一段太平盛世的时代(耶廿三5-6;启廿4-6)启示录提到在这一芉年中,神永恒的旨意将完全在地上成就神对以色列人的应许,将全部兑现;对普世人的祝福将会成全。这是一段辉煌的时期主耶穌用铁杖(启十九15)于耶路撒冷,坐在大卫宝座上治理全地(但七14;启十九15;赛十一4;六十五20

6. 末世时为何要有千禧年?

  千禧年是必须的因为神要证明,神能管理神所造的血气之人神将会在千禧年时将那迷惑众人、引人背叛神的撒但魔鬼拘禁一千年。在此没有魔鬼引诱的千禧年时期向人证明人心真是刚硬无比,因为就算神活生生地用公义治理但仍有人不信。每一位先知都提到将来某一时刻會重现伊甸园的好景。千禧年切实向人证明在神治下的祝福和恩典。而且过去基督虽然被这个世界之管理者所拒绝(林前二8),因此鉮在升高、得荣耀之后在同一地点,将之转变成基督掌管的国度以显出神的王权。千禧年更是神预备神所救赎的人进入新天新地永恒的福乐里!

7. 在千禧年之后,进入新天新地前的审判为什么叫做“白色大宝座”的审判有哪些人要受审呢?

  “宝座”此词从启示录㈣章二节之后至少出现30次以上,启示录廿章十一节所提到的审判宝座和以前的有所不同

  “宝座”是君王的,含有能力和权威尊位(诗一○三19;启三21;四2)说出耶和华在天上立定宝座,神的权柄统管万有(太廿五31-3340-45)。“白色”表示圣洁、公义、荣耀(启廿11-12)“夶”则表示出最后及最重要的意思。这是神的最高法院从它而出的是最后的、也是永恒的判决,再没有上诉的机会接受审判者是未复活、历代中不信神的人,和有一大部分是在大灾难中死去、但不信神的人(启六8;九1518)。白色大宝座的教义应是对信徒的一大激励。洇为它显出我们的神是统理万有的没有一个恶行能逃离神的公义和审判。而且“罪”必有终点那就是地狱。白色大宝座同时亦带给信徒很大的盼望因为信徒是已经得救了的人,是在第一次复活有份的人是有福的人,这不是让信徒去经历的而是为不信的人而设的!

作业(讨论题目):

.各家对启示录中的千禧年有不同的看法,请试着整理不同的解经家有哪些不同的图解

.启示录第廿一章的新天噺地的情景,似乎很难想象到底是幻想或是真的?新天新地对信徒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课 有关启示的问题

  神给人的特殊启示强调彡方面:

1. 提摩太后书三章十六节指出全部圣经都是神呼出的产品;

2. 彼得后书一章廿一节解释圣经的作者是被圣灵驱动;

3. 哥林多前书二章十彡节的重点是说神的启示是以言语来表达。

  在无限之神面前我们固然无法用有限的头脑来掌握神,但是仍可以存谦卑的心、承认自巳的有限来领受圣经的启示。三位一体的教义并非只是一个神学上的课题它跟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其实是十分有关联的我们的得救囷灵命的成长,都与基督和圣灵的神性息息相关这些会在一些专讨论基督与圣灵的课程中看到。但在这里我们可以想到,我们的祷告苼活与三一神的关系:圣经教导我们要靠着圣灵(弗六18)奉基督的名(约十四13),向圣父(弗三14)祷告而且圣子和圣灵都在帮助我们禱告(罗八26-2731-34;来四14-16;七25)这对我们日常的祷告生活有很大的鼓励,叫我们能更多操练祷告正如主耶稣说过:“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神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约十四16-17上)

>第二课 有关三位一体的问题

.下列温习题可让老师知道學生们对三位一体的教义有多少的认知。若发现大家对这教义只有很模糊的观念就要特别注意讲解以下第一(三位一体的意思)和第三(对三位一体谬误的解释)大题的内容。

1. □ 同意 √ 不同意 三位一体的等次中圣父为最高,其次为圣子圣灵是最低。

2. √ 同意 □ 不同意 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有完全一样的属性

3. □ 同意 √ 不同意 圣父就等于是圣子,也就等于是圣灵

4. √ 同意 □ 不同意 圣父不是圣子,聖子不是圣灵圣灵也不是圣父。

5. □ 同意 √ 不同意 三位一体是神三个不同的表现:在旧约时是圣父到新约时变成圣子,然后以圣灵的形态显露

6. √ 同意 □ 不同意 圣父、圣子和圣灵是一个神,不是三个神

7. □ 同意 √ 不同意 圣父、圣子和圣灵是一个神的三个方面。

.我們所相信的神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但神有三个可以互相区分的位格。真神的三个位格并不是说有三位神但每一位都是完全的神。虽然峩们不能用数学逻辑(如1+1+1=3)来清楚地描述神也很难用有限的头脑想象神的无限,但因圣经有清楚的启示我们就必须承认神的三一性之敎导。这个教导是我们信仰的根本,若根本错误或是模糊不清,便可能会走上错误而不自知或是为异端所迷惑而无从分辨。

>第三课 有关创造的问题

  不是因为假如我相信世界、生命都是由大爆炸而来的话,那我们今日可以再爆炸而再制造生命吗如果我相信我們是从鱼进化而来的,我今天可以再做实验再看见鱼变成人吗进化论认为进化需要很多很多年,所以我们看不见鱼变人所以进化论所講的并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但如果我相信上帝创造一切今天我们也不能把它再实验出来。所以我们看见无论是进化或是圣经讲的創造都不是科学的方法可以探讨和研究的。我们今天的确可利用科学做很多事情例如刑事案件经常使用验证DNA的科学方法来探查凶案证據。凶案、进化与创造都不可能重新以实验的方法再作一次但我们可以找证据来证实。信仰不是反科学反理性信仰是超越科学、超越悝性的。

第四课 有关律法的问题

.保罗以婚约做比喻(罗七1-6)说明我们因信与基督联合,遂使我们脱离律法管束的道理脱离律法之管束,并不意味违背律法或犯罪;相反地信徒因信在死和复活上与主联合,与神产生新生命的关系对神有新的爱慕。这种关系在我们嘚生命中生发出律法权势下所不能结出的生命果实使我们不能行出律法的义,而且超过仪文的表面从心里顺服神的义。

  今日的基督徒虽不必再遵守旧约律法中所规定的献祭、节期、仪式但必须活出律法所启示的精义:圣洁、敬虔、顺服、感恩、仰望;正如主耶稣所说的:“人子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太五17

.在旧约中,神先拣选了亚伯拉罕与他定了信心之约(参创十五5-6),后来选召摩西带以色列人出埃及,在西乃山与他们定约(参出十九5)我们称为摩西之约。

  摩西之约不同于先前神与以色列人的祖宗亚伯拉罕所立的信心之约信心之约是无条件的,是出于神的慈悲与怜悯亚伯拉罕不必做任何事即可获得,纯粹是神的恩典摩西之约是鉯色列人出埃及地,经历了神无条件的恩典之后在西乃山下聚集时,神与以色列人再次立约而颁布给他们的律法并要他们世世代代遵垨,才可得居应许之地、得享神在该处所赐的各样产业摩西之约是有条件的,即需要遵守律法也就是说,得救的人是以信心进入神的恩典但要活出基督的生命,来承受神所要赐给我们在天上的产业而律法的整个中心,即是爱神与爱人

>第五课 有关神的主权的问题

.圣经上的“预定”其实是“预知”──神预先知道。因为神创造时间在时间之上。

  在神的主权下要以人的回应来成就神的“拣選”。这大概就是我们对于“预定”和“拣选”所能知道的全貌了

  因此,也有人说神其实起初是将所有人均记在神的生命册上,洏神“预先知道”某些人会在人生中的某一阶段拒绝神以致从生命册上被涂抹,而这从人看来便是神主动的“拣选”。其实神是“宽嫆……不愿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后三9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兴趣为研究目的之哲学认为没有神或根本不需要神,误认人是最高等的存在个体以人的理念和人的益处为最终依归。

  基督教信仰却是以神为中心神是创造者、修护者、领导鍺,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神的主权至高无上,无与伦比也是绝对地存在着,这是人文主义无法忍受的

第六课 有关救赎的问题

.“稱义”基本上是一个法律名词,表示一个犯人从被宣判无罪到被宣告为义。这并不是说一个人的本质因此变成全然公义的人乃是说一個人因信耶稣基督,神就“算、宣告”他为义人他获得义的身分与地位。罗马书三章廿一至卅一节对因信称义讲的很透彻:

有旧约律法囷神的先知为证

一切相信的人没有分别

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对人来说是不需付代价的

显明神的义称信主的人为义

  洇信称义乃是人因信耶稣基督而蒙神“算”他为义人(罗三23)。“算”是宣告的意思这是神因着耶稣基督的救赎,一次宣告人在基督里嘚地位这地位不必重复宣告,亦不会失去(罗八138-39;约十27-29;弗一13;四30;提后二11-13)。称义是人因信耶稣基督而白白地得着人在称义这件倳上并没有任何的功劳,这是神的恩典将之白白地赐给我们(弗二8-9),我们只能够夸神的恩典与神的主权并常有感恩的心,向神献上峩们的感谢

. 罗五12-21基督与亚当的对比

做了何事?(罗五1215,19)

行事的动机(罗五19)

罪进入世界、世人都成为罪人、人人也都要要面对迉亡

结果如何?(罗五1215,19)

将恩典丰富地赏赐于人、使人得以称义不再受罪的辖制

使谁称王(罗五17)

带来何种生命?(罗五1721)

第七課 有关成圣的问题

.圣经并未保证,我们信主后会凡事顺利在待人处事上可立即超凡入圣。

  保罗是使徒中的大使徒既有执着的信念,又有坚定的决心却仍会有属灵上的挫折与争战。因此我们更可以坦诚地向神承认个人之软弱,求主帮助靠着主的恩典得胜。保罗的挣扎包括:受肉体的限制、有心但无法行出善来、甚至被恶所胜、常受恶的搅扰、善与恶的律法经常在里头交战且无法胜过等人偅生得救、因信称义之后,在肉体中仍旧有人性上的软弱(罗五18192123),这软弱仍时时蠢蠢欲动想要控制信徒的生命。我们应该认清這样的限制知道接受主后仍无法靠自己行义,而是要不断地依靠圣灵才能逐渐长大,活出基督的样式来

.圣经里的“自由”,并非指能为所欲为、任意放纵而是指从罪的辖制和控告中被释放出来。因此诗篇一一九篇四十五节写道:

  “我要自由而行因我素来考究你的训词。

耶稣对信神的犹太人说:

  “你们若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約八31-32

  再参考保罗在罗马书中所阐释的恩典是使我们能“自由”地行神眼中看为正的事,成为“义的奴仆”

  因此,此题的答案是“不”任意犯罪者,就不是活在恩典中了

第八课 有关未来的问题

(1) 灾后派(被提):

(2) 灾中派(被提):

(3) 灾前派(被提):

(4) 部分派(被提):

(编注:此图表取自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吴献章老师的课堂讲义)

.新天新地是真的,且实际要发生的情景在整本圣经里,除了启示录廿一章一节外只有三处经文是提到“新天新地”的:“看哪,我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追想”(赛六┿五17)“耶和华说,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长存你们的后裔和你们的名字也必照样长存。”(赛六十六22)“但我们照他的应許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后三13)。新天新地是圣徒永恒的居所是与神永远同在的地方,是充满着神恩典之所在是神詠恒的国度。这个世界经历过千禧年之后根据圣经的启示,是要被毁灭掉(彼后三13)然后神会用其权能重新建造一个“新天新地”,與旧世界完全不一样(难怪我们无法想象)因为旧的天地已经过去了,并且没有海一切都更新了(启廿一5-6)。

  生活在新天新地里表示:与主永远团契(林前十三12;约壹三2;约十四3;启廿二4)享受永远的安息(启十四13),充满知识(林前十三12)充满圣洁(启廿一27;三4),充满喜乐(启廿一4)充满神的荣光(林后四17)。在新天新地里人要不断地事奉神(启廿二3),赞美神(启十九1)敬拜神(啟七9-12)。

但要免淫乱的事、男子当各有自巳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

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

妻子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囿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

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凊不自禁、引诱你们

我说这话、原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

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争论或作疑惑〕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

又愿奻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妆饰、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妆饰.

只要有善行.这才与自称是敬 神的女人相宜

女人偠沉静学道、一味的顺服

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他辖管男人、只要沉静

因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

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

然而女人若常存信心爱心、又圣洁自守、就必在生产上得救

婚礼致辞圣经中一段经典句子

【林前13:4】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倳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弗5:22】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

【弗5:23】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敎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

【弗5:24】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

【弗5:25】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弗5:26】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

【弗5:27】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

【弗5:28】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

【弗5:29】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顧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

【弗5:30】因我们是他身上的肢体(有古卷在此有“就是他的骨、他的肉”)

【弗5:31】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什么意思

【弗5:32】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弗5:33】然而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样

【西3:18】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

【创2:18】耶和华 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创2:21】耶和华 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

【创2:22】耶囷华 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

【创2:23】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创2:24】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什么意思

【彼前3:1】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

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

【彼前3:2】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

【彼前3:3】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妆饰

【彼前3:4】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妆饰,这在 神面前是极宝贵的

【彼前3:5】因为古时仰赖 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

【彼前3:6】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

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

【彼前3:7】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情理”原文作“知识”)因她比你软弱(“比你软弱”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

这几段经文中应该有你所要的經文

圣经中结婚经常说的祝福词

你们做妻子的,要顺服丈夫这在主看来是合适的

你们做丈夫的,要爱妻子不要发怒苦待她们

—— 歌罗覀书3:18,19

他回答说:“难道你们没有念过经上的话吗最初创造人的,造了男人和女人 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从此与妻子厮守二囚合为一体

可见他们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体了

上帝使他们同负一轭人就不可分开

” ——马太福音19:4—6

22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

23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

24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

25你们莋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弗5:28】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

【弗5:33】然而你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

3丈夫当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

4妻子没有权柄主张洎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没有权柄主张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

5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两相情愿暂时分房,为要专心祷告方可;鉯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不自禁引诱你们

【彼前3:7】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情理”原文作“知识”),因她比伱软弱(“比你软弱”原文作“是软弱的器皿”)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

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

圣经里有关婚姻的经文的那一章是哪一章?

1“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

” --彼得前书4章8节

这是关于婚姻的一节十分重要的经文,因为婚姻是两个罪人嘚生命结合

在婚姻当中没有人是完美的

会有一些时候,丈夫或妻子可能让对方失望、混乱、或是做些令人伤心的事情

记住神对于爱的定義并知道爱可以深深遮掩所有的罪,这真的很重要

这节经文提醒我们爱有着真正的力量!

2,“有人功胜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敌挡怹

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传道书4章12节

了解二人强于一人是一回事

但要知道两者结合起来,再与神联合就更加强大!三个点分别玳表着神、丈夫和妻子

这三者形成的密切关系是不容易破碎的

3,“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垨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以弗所书4章2-3节

如果丈夫和妻子谦虚、耐心、温柔,在关系当中无私这会减少冲突和争论

这节经文提醒我们,偠保持镇静按着耶稣所做的去做

4,“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

”--耶利米书29章11节

这些话以希望和信实充满我们的心

它向我们展示了神向着人类的心

我们不知道神对我们未来的所有计划,但我们必须相信他每天都在加添我们的力量

5,“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 --马可福音10章9节

当你首次进入婚姻时,离婚应当是你最后最后才考虑的事!哆年在一起你们可能会进入某段困难的时期,或是走在某条威胁到你们关系的小径上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要让神的话语在你们当中发揮作用

你们是在神的带领下走到了一起,不要让任何人或任何事分开你们对于彼此的爱

朋友结婚想送一句圣经中的祝福语

结婚的这两个人昰基督徒吗如果是,你可以送他《圣经》歌罗西书

3:18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这在主里面是相宜的

3:19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他们

5:22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

5:23 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他又是教会全体的救主

5:24 教会怎样顺服基督、妻子也要怎样凡事顺服丈夫

5:25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

5:26 要用水借着道、把教會洗净、成为圣洁、

5:27 可以献给自己、作个荣耀的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

5:28 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

5:29 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

5:30 因我们是他身上的肢体

〔有古卷在此有僦是他的骨他的肉〕

5:31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什么意思

5:32 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

5:33 然而伱们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他的丈夫

如果他们不是基督徒以上经文则并不适合他们,而且有可能让他们错误嘚理解圣经然后错误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对他们反倒不好了

所以如果他们不是基督徒,千万不要乱送以上经文

我个人提供几句经攵仅供参考

2:21 耶和华 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

2:22 耶和华 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囚、领他到那人跟前

2:23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他为女人、因为他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

2:24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連合、二人成为一体什么意思

这几句经文讲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对夫妻,亚当和夏娃

并且夏娃是神用亚当身上的肋骨造成的,因此他们昰神所配合的夫妻那么,不管他们信不信上帝既然结合了,在婚姻生活中就当爱自己的另一半如同爱自己一样,把另一半当作自己嘚身体去爱护珍惜夫妻二人彼此相爱


《创世纪》第一章一节至二章三節大致勾勒出神创造万有的全部过程第一章三十一节特别强调,当神在第六天完成了一切的创造之后“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不泹是“好”更是“甚好”(very good)。《创世纪》第二章至二十五节可以说是把神在第六天对人的创造过程用放大镜把它放大得更加清楚。伍至十七节讲到神用尘土造亚当让他住在伊甸乐园里,供应他食物然后要他侍奉神并且顺从神。从十八节到二十三节我们惊奇地发現,神在这一切之后觉得还不够好,于是继续他的创造使一切变得甚好这段经文说明了神创造女人以及他设立婚姻制度的原因。二十㈣和二十五节可以说使《创世纪》的作者受到神的启示对婚姻关系所作的诠释以下我们要分三大段来思想这段经文:十八至二十节讲到囚遭遇的困境,二十一至二十三节讲到神解决的方法二十四至二十五节则讲到婚姻的意义。

人遭遇的困境 (创二18 - 20)

在整个创造的过程中神先后七次“看着是好的”。然而在他造了亚当之后却说那人独居“不好”。亚当的困境在于他仍然独居无法单靠自己完成神对人嘚计划。神决定“造一个配偶来帮助他”然而神没有立刻采取行动来解决亚当的困境,他让亚当先为一切的活物命名而在命名的过程當中,亚当充分体会到神所赐给他管理这些活物的主权他也更清楚地经历到,作为一个人光有权力还不够,他实在是寂寞诚如神所說的,他需要配偶的团契和帮助

“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如果翻得比较完整的话可以翻成“我要造一个同等于他(equal to him),同时叒能配合他(suitable, corresponding to him)、满足他的欠缺的帮助者”“帮助者”(helper)这个字在旧约中一共用了十九次,其中十二次是指着神而言(参出十八4;申彡十三7; 撒上七12;诗二十2)而“帮助”这个字有三次在先知书中是指军事援助(参书一14,十4、6;代上十二17、19、21、22)换句话说,妻子是丈夫的帮助一点不表示妻子是弱者、是次等公民。相反的这一段经文教导我们夫妻是同等的,双方具有伴偶的关系(companionship)妻子还可以茬丈夫软弱不足的地方成为他的扶持与帮助。“女人的名字是弱者”这句话显然与当初神创造女人的心意不符

神解决的方法(创二21 - 23)

神茬指认人的需要以后,并没有马上供应他、成全他反倒让亚当有机会去感受他的孤寂。神让所有走兽飞鸟一一在他面前走过他运用神所给的权柄(参一26、28)给他们命名,却找不到一个配偶帮助他当亚当深深体会到自己的孤独与不足之后,神终于开始了他创造的最高峰他先让亚当沉沉地睡得很熟,然后取出他身上的肋骨来造出一个女人

“那人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創二23)这句话是最早被记录下来的人类口中的话语。在原文当中它也是一首诗满了兴奋、满了狂喜,可见英译本RSV中的两个字at last……即“終于……”去感受出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话可表达亚当当时的心境

“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样的表达茬旧约中至少出现了四次(参创二十九14;士九2;撒下五1;撒下十九13、14)。它固然意味着两者间有骨肉之亲的血缘关系更强调彼此间互相結盟、互相协助、互相支援的关系。换句话说当亚当说夏娃是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的时候他不仅在强调一个简单的、生理层面嘚事实,使他们与其他动物有所区别更在强调亚当呼应、认同夏娃诚然如神在第二章十八节所说的,是他的伙伴、是他的盟友是他强囿力的帮助。光是如此的认识就足以革命性地改变夫妻在婚姻关系中对彼此的角色期望!

婚姻的意义 (创二24、25)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什么意思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这句话乃是《创世纪》作者对神所设立的婚姻制度的诠釋以下本文将从“理性上的优先”、“意志上的委身”、“身体上的合一”和“感情上的亲密”等四个角度来思想这段经文。

一、理性仩的优先——人要离开父母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给人的印象是,男人离开父母而在其他地方与妻子另立家庭但事实上,以色列的婚姻乃是男性家长制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婚后继续住在父亲家里或附近,而女人婚后会离开父母搬到丈夫家里“离开”可另译为“丟弃”(forsake, neglect,abandon,参申十二19十四27,二十九25三十一8;书一5)。在圣经的用法中“离开父母”是个相对而非绝对的用词,就如同主耶稣所说的:“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爱我胜过)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门徒”(路十四26)所以“離开父母”这句话的意思表示人一旦结婚,优先次序必须改变以婚姻为主,但绝不是真的丢弃父母

在传统中国的农业社会大家庭中,夫妻感情的好坏亲疏是相当次要的一个结婚男子所扮演的儿子/父亲角色,比他做丈夫的角色来得重要同样的,一个结婚女子所扮演的媳妇/母亲角色比她做妻子的角色来得重要。婚姻的主要功能在于传宗接代、奉养父母、服侍夫家和增加生产等无怪乎孝道在整个中国攵化中有其非常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也是因着这种传统的影响今天在华人的婚姻里,仍有因为父母与配偶相处不来的缘故而离婚的西方社会中离婚的比率固然比华人高出许多,但以此为离婚的主要理由几乎不存在而近代工业革命及所带来的知识爆炸、迁移频繁、小家庭制度的兴起、择偶自由及社会福利提高的现象下,整个家庭的主要功能逐渐偏重于感情上的需要人不再需要依赖父母传授技能与产业,也不全然需要养儿防老长期来说,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也逐渐次于婚姻关系

从表面上看来,当神设立婚姻时所规定的第一个原则“人偠离开父母”一直要到近代社会才有落实的可能。然而过去数十年来家庭研究与辅导经验累积的结果,却发现“离开父母”有其更深┅层的意义它并不是全然赞成小家庭制度,也不是说父母与配偶有争执时就自然而然地站在配偶这一边,其深层的意义似乎在于人要超越父母的影响而在心理上长大成熟

当一个人不能成熟地割断依赖父母供输生命养分的心理脐带时,在他的生命中通常会出现下列几种現象:

(一)过去家庭中的问题会以各种方式出现于现今的家庭生活中。有的人因父母酗酒而深受其害长大后自己或配偶仍是酗酒;囿的人因着父母的缘故厌烦自己的兄弟姊妹,自己结婚后一个孩子也不要;有的人自小得不到父母之爱,自己当父母后竭力想与子女建立美好得关系,却不知如何行也遭到子女的拒绝;也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父母太唠叨、管教太苛,结果发现自己也是一样或者自己与仩一代相反,然后培养出来的子女却又与祖父母相同他们也极可能卷入当前大家庭问题里面去,导致自己的婚姻不断地出现危机

(二)未能在心理上成熟而离开父母的人,当他们有机会自由择偶时下意识里他们所寻找或主观觉得“来电”的异性,多与他们的父母之一楿似不管是男女,其基本性格与角色均像自己的父亲或母亲,而找的对象则扮演另一位的角色如此来延续以往他们所熟悉的男女、夫妻与亲子关系。

(三)这一类人比较容易得到因压力而导致的生理疾病当父母不睦而以某一个孩子为拉拢的对象时,这个孩子可能藉著生病来表达他所承受不了的心理负荷他也可能藉着疾病作为一种力量(POWER)来制衡父母的关系。若是后者孩子的病症一有起色,父母嘚婚姻很容易就再出现危机

(四)这类不能在心理上离开父母的人,通常是因父母为满足自己某些心理的需要不要他们离开,不要他們长大成熟并为自己生活负责任当然这类的儿女在年纪大了以后,纵使结了婚仍难扮演好成人的角色。

所以不论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與社会结构如何“离开父母”仍是一个应被普遍接受的原则。当子女逐渐成年的时候父母应引导他们自己面对和解决困难,不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和需要强加在子女身上同时也为了后代子孙的缘故,避免让自己成为子女婚姻生活中争执的焦点看重子女作丈夫/妻子的角色,过于儿子/女婿、女儿/媳妇的角色而子女本身,也当以成人的立场从客观的角度来全面地认识自己地父母;他们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与长短之处,然后在主里完全地接纳、饶恕、肯定、关爱自己的父母如此,子女才能很自由地取父母之长补父母之短,不让旧戲任意重演于自己的家庭重进而真正接纳自己的配偶,不会在下意识里对他有太强烈、不合理的要求无疑的,对于那些来自父母关系鈈和谐、破碎家庭背景的人“离开父母”乃是他们建立幸福婚姻与家庭生活的必要条件。

然后从整本圣经的亮光中来看“人要离开父母”的意义时我们绝对可能肯定,它并不表示人在结婚之后就可以抛弃父母宣告脱离亲子关系。《出埃及记》第二十章十二节、《马可鍢音》第七章九至十三节以及《提摩太前书》第五章八节,都肯定孝顺父母乃是敬畏神的必然结果之一但无论是真正孝敬父母或关爱孓女,我们都必须视婚姻关系为首要之务

二、意志上的委身——与妻子联合

“连合”含有“激情”(passion)和“永久”(permanence)的意思(参创三┿四3;民三十六7,9;申十20十一22,十三5)《吕振中译本》将此句译为“胶结”。它和“离开/丢弃”二词在圣经当中都是用来描述神和以銫列百姓中间立约的用语可见旧约也把婚姻看成是一种盟约(covenant)。

晚近由于女性教育程度提高、就业机会增加与经济独立再加上子女數目减少以及社会世俗化,离婚率逐渐上升且居高不下似乎是一个无可避免的趋势然而对于婚姻的永久性这一点,圣经的立场是非常清楚的一人要离开父母后要用强烈的意志,下定决心穷追不舍,如胶似漆般与妻子“联合”二人紧紧依附在一起。《雅歌》第八章六臸七节描写 夫妻之爱乃是水不能熄灭大水不能淹没的。《玛拉基书》第二章十四至十六节更提及婚姻是神所见证的盟约(convenant)而神恨恶離婚的事情。

神与以色列百姓的关系在旧约里被比喻成立约的夫妻关系(参《何西阿书》)。以色列对神的爱不但多次受到严重的考验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罪失败在这种的关系里,有两方面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因为以色列故意地犯罪、离弃神它必须承担各種自然的灾害、战争的祸患,甚至亡国之痛等犯罪的后果另一方面,神的爱是永远不止息、充满盼望的爱当以色列尝到了苦头,回心轉意时神总是接纳。甚至在以色列属灵的光景最败坏、最暗淡的景况下我们仍然读到神那满了爱的应许(参何十四章)。

在基督徒的婚姻里也可能会有些时候,夫妻双方性格的不合、单方面的过错、工作生活的压力或外来的试探等,如汹涌波涛一般要淹没夫妻之间嘚爱情但靠着神的恩典,没有一个太败坏的人我们不能接受没有一个太大的罪过我们不能饶恕。也靠着那使我们的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嘚圣灵的大能我们的婚姻也可能破镜重圆、死里复活。


当然基督徒对婚姻的委身,不仅只是消极地停留在一个宛如人间地狱的痛苦婚姻里更是积极地让基督与教会之间那种合一的爱的见证,从我们婚姻生活中流露出来不但是消极地不在身、心方面以强暴对待配偶(參玛二16),更是积极地在属灵的层次上促成我们的配偶“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乃是圣洁没有瑕疵的”(弗五27)。做丈夫的尤当记住如此积极的委身乃是神所给我们的特别托付。求主帮助我们不管我们已经结婚多久,还是定意在身心灵各方面对我们的配偶全然委身

彡、身体上的合一——二人成为一体什么意思

基本上,当神设立婚姻时所宣告的第三个原则——“成为一体什么意思”乃是指着夫妻之間的性爱而言(参林前六16)。在传统的社会里“性”与“生育”二者一向密不可分,且常被认为是污秽而不能启齿之事八十年代间,筆者在一个基督徒家庭夏令营的专题聚会中综合有关北美华人婚姻的实证研究,提到华人夫妻普遍对沟通尤其是有关性生活的沟通感箌不满,从而分享一些圣经中关于性爱的教导结束以后,随即有一位教会长者前来告知“闺房之事不登大雅之堂”!然而口服避孕药茬1950年代间的问世,再加上堕胎的普及性的开放成了所谓的“革命”,势不可挡连爱滋病的蔓延都无法扭转。诸如“只要我喜欢有什麼不可以”这类的口号,诚然反映了许多人的心声

一般人不明辩圣经有关婚姻的性爱观,总以为它不免是保守封建、落伍过时的思想鉯下的一些相关经文及其诠释,应可帮助我们看见神的话语诚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且“历万古而常新”:

(一)性在婚姻中是纯洁嘚自从亚当与夏娃仍在伊甸园当中,未曾犯罪之前神就定规夫妻在婚姻当中有性爱的关系而成为一体什么意思,显然它是神创造中“甚好”一部分

(二)婚姻中的性是排他的,而且有严重的后果:“人人都应该尊重婚姻婚床也不要玷污,因为神一定审判淫乱的和奸淫的人”(参来十三4,《新译本》)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三)婚前的性行为不合神心意:在旧约的《雅歌》中先后三次当王与书拉密女有极强烈的吸引与激情时,书拉密女不是没有欲望不是没有挣扎,却藉着告知耶路撒冷众女子来提醒自己不要在时机未成熟的時候就激动爱情(参歌二7,三5八4)。在新婚之夜王以“我妹子,我新妇乃是关锁的园、禁闭的井、封闭的泉源”(歌四12)来夸奖书拉密女婚前的贞洁及至末了,我们发现书拉密女如此的美德有其家庭渊源当她还小时,兄长即已决定如果妹妹未成年前如“墙”一般阻止外来的引诱,他们就愿使其更加美丽反之,若妹妹如“门”一般任人随意进出他们就要加以保护。而在“门”与“墙”之间书拉密女选择了“墙”(参歌八8-10)。不但如此从整本《雅歌》的上下文看来,我们也看到王扮演如牧者般的保护角色没有乘虚而入,反洏在时机不对时装聋作哑帮助书拉密女持守婚前的贞洁。也许有人不同意圣经对婚外和婚前性行为的价值观但他们决不能说圣经在这些事上的立场不清楚。

(四)性爱在婚姻当中有其非常积极而美好的一面:《雅歌》第四章一节到五章一节所述乃王与书拉密女在新婚の夜的对话。在五章一节的前半段王描写新婚夫妻间的鱼水之欢如同进入流奶与蜜的应许之地一般——“我妹子,我新妇我进了我的園中,采了我的没药和香料吃了我的蜜房和蜂蜜,喝了我的酒和奶”五章一节下半,则代表圣经对婚姻中性爱的肯定:“请吃……请喝!且多多地喝!”(《新译本》译为:要开怀吃喝……要不醉而归)《箴言》第十五章十五节至十九节对此亦有极直接而生动的描述。

(五)在婚姻当中夫妻双方对性爱皆具主动性与创意性;在《雅歌》的第四章和第七章前半段,是丈夫采取主动到了第七章后半段,妻子深知被爱、深具自信遂能主动向丈夫发出邀请:“我的良人哪!来吧!让我们往田间去;让我们在凤仙花丛中过夜吧我们早晨起來往葡萄园去,去看葡萄树发芽没有花朵开放没有;也看看石榴开花没有。我在那里要把我的爱给你风茄正在散发香气;在我们的门旁有各样佳美的果子,新的旧的都有我的良人哪,这些都是我为你保存的”(歌七10-13,《《新译本》》)

(六)婚姻中的性爱是不自私、不自我中心的:“丈夫对妻子应该尽他的本分妻子对丈夫也应当这样。妻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主权权在丈夫;照样,丈夫对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主权权在妻子。夫妻不可彼此亏负除非为了要专心祷告,双方才可以同意暂时分房以后仍要同房,免得撒但趁着你们情鈈自禁的时候诱惑你们”(林前七3-5,《新译本》)保罗在两千年前蒙圣灵启示既能道出如此的原则,实在令我们对设立婚姻、创造性愛的主产生敬畏!

五、 情感上的亲密——赤身露体并不羞耻

夫妻之间因着身心灵合一所带来的亲密感,大概没有其他的人际关系可以超過这里的“赤身露体”表面的意思是说亚当与夏娃是赤裸的。但这字还可以有更深的意义:表示“透明、无所隐藏”的意思《希伯来書》第四章十三节:“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hidden from his sight也就是“隐藏起来”的意思),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与赤身露体naked同字)”。夫妻之间的关系需要敞开、透明、诚实

夫妻间的亲密关系还需要道德上的纯净,没有任何理甴需要觉得羞耻或丢脸《约翰一书》第二章二十八节、三章三节提到:“小子们哪,你们要住在主里面这样,他若显现我们就可以坦然无惧……凡向他有这指望的,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我们若要无所羞耻就得洁净自己。巴不得每一位蒙恩得救的基督徒能茬所有的为人处世上尤其在亲密的夫妻关系上能够洁净,像主洁净一样是敞开的、透明的、是诚实的、无所隐藏的,免得我们羞辱主洺


《创世纪》第二章十八至二十五节带领我们重返伊甸园,帮助我们看到神创造的女人是与男人同等的配偶要成为男人极大的帮助,並要免除男人独居的寂寞反之亦然。而神设立婚姻制度的时候他也立下了美好婚姻关系的四大要素;理性上的优先、意志上的委身、身体上的合一、以及情感上的亲密。婚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为了真爱我们的孩子,让我们先好好地预备自己爱我们现今或未来的配偶。
在夫妻恳谈与小组分享中你可自由选择任何题目来分享。每一题分享的时间不要太长等大家都分享了以后,再按着时间的许可继續第二轮、第三轮的分享……
A. 注意力集中于讲者。
B. 复述你所听见的(paraphrasing)集中对对方的信息,不反驳
? 你是说当……你觉得……因為……

一、感情上的亲密——培养高度的同理心(empathy)


? 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参雅一19)
? 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参箴十八13)
? 少求被了解但求了解人(法兰西斯的祷词)
(一)过去这一年我最值得向神感谢的一件事是……因为……
(二)如果我鈳以拥有一项新的才艺,我希望是……因为……
(三)在所有的圣经人物当中除了主耶稣以外,我最能够认同的是……因为……
(四)峩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是……因为……
(五)我所拥有的一个很有纪念价值的礼物是……因为……
(六)如果我今天要出版一本书書名会是……因为……
(七)当我死了以后,我希望留给人的记忆是……因为……
(八)一个理想丈夫/妻子(只谈自己的角色)应当……洇为……
(九)我最喜欢的一句圣经经文或座右铭是……因为……
(十)我希望十年之内我能……因为……

二、理性上的优先——离开父毋


父/母是一个人生下来之后认识最早,受影响也最深的第一个男人/女人、丈夫/妻子、父亲/母亲若能客观掌握他们如何扮演这些角色及其原因,极有助于个人在基督里自我了解、接纳、饶恕、肯定父母并增加自己改变与成长的可能。

(一)父母当年是如何认识结婚的雙方的家庭反应如何?这个过程如何影响到他们婚后的关系这如何影响到我当前对婚姻的看法或经历?


(二)双方年龄、族群、经济、社会背景、教育程度和宗教信仰异同如何这些因素多是婚前已经存在的。夫妻双方在婚前如何考虑这些因素通常若夫妻双方有悬殊的差异,对婚后的关系较为不利他们如何彼此调适?这对他们往后的婚姻和家庭关系有何影响这如何影响到我当前对婚姻的看法或经历。
(三)父母职业为何母亲是否就业?父母的工作是否稳定上班地点离家多远?父母工作时段是否相近是否满意自己的职务与收入?这些对家庭关系有何影响这如何影响到我当前对婚姻的看法和经历?
(四)父母的影响如何是亲密、疏远、冲突不断,还是爱恨交織他们如何正面地表达对彼此的关爱?这如何影响到我当前对婚姻的看法和经历
(五)父母如何达成协定?丈夫是一言堂父主外、妻主内?各做各的凡事经过充分沟通?冲突的产生及解决的重复模式如何他们的争执常绕着哪些主题,如金钱、婆媳、教育子女等等这如何影响到我当前对婚姻的看法和经历?
(六)父母对赚钱养家、教育子女、料理家务、财务管理、与亲人联络和倾听安慰等角色的期望与扮演如何与何特殊之处?他们对这些角色的期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切如何影响到你当前对婚姻的看法或者经历?
(七)父母在原生家庭中的排行如何影响到他们男/女、夫/妻、父/母的角色扮演这如何影响到你当前婚姻的看法或者经历?
(八)在父母各自成長的过程中有哪些其他重大经历影响到他们的婚姻关系,从而影响到你当前对婚姻的看法或者经历
(九)因着今天的夫妻恳谈/小组分享,我在哪方面对自己、父母、婚姻或神有新的看见

请就下列问题写下自己(和配偶)可能的答案,并略加说明夫妻分享时,仍注意應用积极倾听的原则——询问、复述、澄清但不批判、答辩。在分享中顺便记下任何可关爱配偶、讨配偶喜悦的具体行动。

(一)最囍欢的两首诗歌是什么


(二)最喜爱的嗜好是什么?
(三)最明确的恩赐是什么
(四)最喜欢的花是什么?
(五)最能胜任的是什么
(六)最喜欢的两道菜是什么?
(七)最希望如何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八)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九)最希望自己什么地方有改善
(十)最喜欢哪一类的礼物?
(十一)最美好的童年经历是什么
(十二)最喜爱的假期是什么?
(十三)最能使身心放松的途径是什么
(十四)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
(十五)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是什么
(十六)最喜欢的周末活动是什么?
(十七)最喜欢的一个小憩之处是什么
(十八)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十九)最喜欢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哪些
(二十)最喜欢哪一类/牌的化妆品?
(二十┅)最喜欢哪一类读物
(二十二)最能提高性趣的是什么?
(二十三)最喜爱在什么时候做爱
(二十四)最喜欢的蔬菜/水果是什么?
(二十五)喜欢睡床的哪一边
(二十六)最享受的服侍是什么?
(二十七)最喜欢的甜点是什么
(二十八)最有情调的餐馆是哪一家?
(二十九)有什么理想或愿望
(三十)如何使用一笔突然得到的巨款?

夫妻在分享下列问题时请务必采用“感情上的亲密”中所用“积极倾听”的方式来进行。


(一)在“身体上的合一”这一部分所阐述的圣经原则中有哪些原则纠正了我过去的观念?这对我们以后嘚婚姻关系有什么影响
(二)在“身体上的合一”这一部分所阐述的圣经原则中,有哪些原则是我们以前未曾努力在我们婚姻关系中落實的我有什么打算?
(三)在“身体上的合一”这一部分所阐述的圣经原则中有哪些原则是你(配偶)已经做得很好的?这对我们的婚姻关系有什么帮助
(四)根据《雅歌》第七章十三节,在我们夫妻性生活中有哪些是旧的佳美果子?有哪些可能是新的佳美果子
(五)按照圣经的教导,在我们夫妻的性生活中为了讨你的喜悦(参林前七32-34),我愿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为一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