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0后成富士康老总郭台铭简介流水线主力,郭台铭如何管人

库房无忧是专业从事厂房仓库租赁、园区代运...| 总评分/)90后谁想进工厂


  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们越来越年轻了,大部分是个性张扬的90后,这让与年轻人有着极大年龄鸿沟的郭台铭在管理上犯了难。

  为了留住这一代年轻人,郭台铭丢掉那些传统管理方式,开始拥抱变化,为90后员工创造他们喜欢的生活。

  如今大概没有年轻人是不知道《英雄联盟》这款游戏的,富士康的90后员工更是《英雄联盟》的忠实拥趸。工作一天后他们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就是去网吧,召唤朋友上线打《英雄联盟》,我配合你Gank,你辅助我拿龙,你做好视野,我放心拆塔,几局下来放松心情不说,还跟远在异地的朋友叙了个旧。

  对年轻人之间的这股风潮,中层管理者最开始最开始是插不上话的,听这些孩子们聚在一起讲电竞赛事,就仿佛听天书一样云山雾罩,但当管理者们了解了《英雄联盟》,新世界的门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去年,富士康联合腾讯游戏举办了一场相当正规的《英雄联盟》电竞比赛,从全国120万员工中层层角逐冠军队伍,这让整个富士康都沸腾了。

  从比赛初期开始,不少90后年轻员工组团报名。为了练习团队打法,5人一组的小团队必须克服倒班制的流水线工作,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两个人打“双排”,五个人都有时间才能组团配合练习。最后富士康深圳园区的GOD战队摘得了冠军,他们说比赛从夏天打到冬天,为了获胜一共战胜了20多支队伍。

  在富士康的安排下,比赛的决赛场地也同专业的大型电竞比赛无二,场馆可容纳2000人,不仅有热舞与COSER的表演,对战双方也要穿上像职业战队那样的队服,激烈的赛事通过大屏幕同步投放,每一次绝妙操作都能引来台下观众的欢呼和尖叫。

  面对如此热烈的场面,富士康的朱女士都感到非常意外,以往公司举办的篮球赛、足球赛,参与者寥寥,现场观众更是稀稀拉拉,像《英雄联盟》这样高人气的,还真是少见。她也重新审视起这些90后游戏爱好者,不再片面地称呼他们“网瘾少年”。

  抓住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对他们加以引导,富士康的管理方式开始变得非常有新意,让年轻人边工作边娱乐,他们感到快乐了,就更愿意努力工作。这是一个健康的模式。

  除了游戏比赛,富士康园区也开始变得更为人性化,这里像居民区一样设施齐备,幼儿园、超市商场、医院等基本配置都包括在内,周围也聚集了一大批超市、网吧等商铺,甚至以富士康园区为辐射,百万人口的城市生活中心已经成形。

  不过,部分年轻的富士康员工热爱自由,向往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富士康也持开放的态度,支持年轻人搬出宿舍居住。有些90后选择在园区附近租下一个单间,贴上墙纸,精心布置,虽然要支付额外的水电网费,但却自由了不少。

  时代在变,老一辈喜欢安稳,可如今的年轻人已不再安于一成不变的生活。90后们在富士康的职业晋升空间比较狭窄,一个流水线工人向上只能做到流水线线长,日常工作单一乏味,这对想再多学一些技术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限制,也直接造成了流水线上用工难、用工荒的问题。

  为了寻求转型,郭台铭选择提升自动化程度,制定了“百万机器人计划”,曾公开表示要装配100万台机械臂,在5到10年内完成首批自动化工厂。而同时,新机器的到来意味着要有更高文化程度的工人来操作,郭台铭的工人团队素质也在一点点提升,为了帮助员工晋升,他设置了多样化的晋升通道,新员工上岗前也要经历两三个月的培训。

  目前,富士康的员工文化程度比例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富士康人力资源总监的笔记本上可以看到,人员构成大致为本科约7%、大专生约11%、高中约40%、初中学历约37%。

  郭台铭今年还曾对外表示,富士康急需招募大量员工,计划在今年招收 // true report 3381 富士康流水线上的工人们越来越年轻了,大部分是个性张扬的90后,这让与年轻人有着极大年龄鸿沟的郭台铭在管理上犯了难。为了留住这一代年轻人,郭台铭丢掉那些传统管理方

2010年起,始料不及的员工“N连跳”让全球最大代工工厂——鸿海集团(“富士康”的母公司)站上风口浪尖。争议从来不断——尽管富士康的军事化管理和崇尚效率的经营理念遭到诟病,但也有人感慨其加班费发放的规范、工作效率的卓越,在国内恐怕鲜有制造企业能及——内部体制的矛盾和挣扎推动富士康不得不加速寻找转型之路。

上周,富士康和中国最大电信数据公司世纪互联宣布战略合作,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在发布会上透露,进入“不惑之年”的鸿海转型路线图已逐步显现:将从代工工厂成为实现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的制造公司和大数据公司。而他为鸿海转型制定的时间表是2020年完成。

人物观察:“代工王国”的转身

“和世纪互联的文定就是我们转型的开始,一个signal(信号)!”

4月23日,行程紧张的郭台铭专门腾出晚上两个小时的时间为富士康和世纪互联的签约仪式“站台”。“和世纪互联的文定(联姻)就是我们转型的开始,一个signal(信号)!”郭台铭表示,双方初步规划,将合资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在天津、深圳、高雄和贵阳展开先期合作。而今年3月,富士康刚与贵州省贵安新区管委会签约建设富士康绿色隧道数据中心、研发中心,项目投资额达2.2亿元人民币。

郭台铭和富士康对大数据和云端投入的热忱,与代工业务的隐忧相伴相生。鸿海旗下主要上市公司鸿海精密公布的最新财报显示,2013年鸿海精密全年收入3.95万亿元新台币(约1303.3亿美元),同比增幅1.3%——不到年初定下的15%目标的1/10。过于依赖某些品牌的代工业务,以及代工工厂和品牌商毛利的鲜明对比,也为鸿海埋下了定时炸弹。

郭台铭希望下一个十年营收能增长逾一倍至新台币10万亿元(约合3300亿美元),实现业务多元化。从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建设中也可一窥郭台铭求变的野心。

“我们现在设计一个模具时,可以同时在网上、云上跟客户、供应商和设计制造单位同时看一张蓝图讨论。定一个合适的公差,过去要花一个礼拜的时间,现在15分钟就可以搞定。”郭台铭说,“我们和世纪互联建立一个平台,将来这个平台开放,鸿海已经累积了上百万套模具和制造工艺,将并行工程放在云端,大家都可以看到蓝图。世纪互联的科技和我们的经验结合起来,可以给第三方制造企业、物流企业、服务企业提供数据服务。”

“我们许多工厂已经实现了关灯生产,不需要人员,完全靠机械人和机械手。”

发布会上,郭台铭饶有兴致地要展示两张描绘未来富士康图景的PPT,但是一边讲话一边摆弄了15分钟,投影机都没有投影出来。“一两年内,手机可以控制投影机,内容放在云端,一键操控就可调好。现在的情况就是云、网、端还没有结合。”

郭台铭比划道,现在大家用即时通讯工具Wechat(微信)、WhatsApp、LINE仅限于娱乐和社交家庭生活领域,对GDP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但将来,云端结合各种应用设备,除了社交家庭、娱乐生活外,还可以在工作、教育、安全、健康、财产交易、环保和交通生活等领域大有作为。“互联网大数据将可以对几十万台机械进行管理,可通过云端实现Machine to Machine串联。未来你在WhatsApp、 Wechat收到的讯息不是去哪里吃饭,而是哪一台机器的下一个螺丝钉可能在三天以后有松脱危险。”

在台湾,“鸿海企业专利云端运算中心”保存着全鸿海的专利数据,“专利云”散布在其全球生产据点,与世纪互联合作后,双方将实现专利共享。

郭台铭预言,20年后,许多单调重复的工作将被机械所替代,“比如要去超市买瓶水,不久富士康机械就会帮你搬回家”。他透露,鸿海甚至在跟清华大学合作研究如何通过网络接收一碗泡面,就像在网络上接收一本书、一部电影那样,“我们在跟清华大学研究,把泡面通过基因工程纳米化之后变成颗粒,然后很快地经过网络送到你面前,20年后这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比网络直接接收泡面更靠谱的是,富士康对多功能机器人的研究,鸿海精密拟投资的赐福科技的要就是涉及生产线自动化业务,也即“机器人”项目。“我们许多工厂已经实现了关灯生产,不需要人员,完全靠机械人和机械手。”

“90后员工”的网上再造

“网络的教育靠云端的传送,使得人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现在富士康的厂区已经从一个工厂变成网络大学。”

对于鸿海,“代工帝国”是汲取大陆低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养分而成长的,随着业务的扩张和营收的逐年增长,郭台铭已经是150万人的老板。然而,令郭台铭无法释怀的是,他的帝国总令人们联想起员工连续自杀、血汗工厂、罢工、斗殴、兼职厂妹等负面形象。

“80%到90%的员工都喜欢加班,多赚点钱将来可以回乡买房子。”郭台铭曾经在股东会上如是说,以表明富士康内部管理问题没有媒体报道那么严重。不过基层员工的问题也让他开始思考,对于90后员工,教育恐怕要比钱更重要。他透露,日前富士康已与网龙达成战略合作,要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接受网络云端的教育。

“网络的教育靠云端的传送,使得人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现在富士康的厂区已经从一个工厂变成网络大学。”

郭台铭感慨,90后年轻人,对重复机械的工作是不向往的,他们在手机上网能看到各种资讯,他们接受资讯的能力是一流的,但是判断资讯的能力却非常贫乏。“学是一辈子的事,习比学更重要,习是执行力,是能力的提升。知不去做,永远停留在知的阶段。‘习’可以用经验告诉你怎么做判断,所以年轻人要在习的过程中提升判断力。”

谈裁员:一百万员工是底线

问:富士康是否会因为机器人的使用增加而大量裁员?

答:会不会大量裁员?不会。这个问题我不能含糊,富士康1988年进入大陆一步步发展,我们的产品占全中国总出口4%,不管淡季旺季,除了每年依绩效淘汰约3%的员工,没有大量的裁员。

会不会因为机械智能化减少用工数?我想一百万是我们最低的数值,但我们现在更注重质的提升而不是量的扩充,所以要对员工进行教育。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将来人类生活方式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要靠有知识有能力有头脑的人才。

谈苹果:靠苹果的收入未超1/3

问:富士康的收入依赖苹果,是不是会有比较大的风险?

答:我们现在整个鸿海集团依赖任何大客户的原则是收入不超过1/3。我们整个集团,去年营收超过1500亿美金,有很多子公司。大家都以为我们只是代工企业,最近有一群天使投资人来台北,它们看了我们研究中心以后非常笃定地要跟我们合作。其实在软件、内容等方面,我们有很多的创意和内外部创业项目,公司内部提倡“三创”文化:创意、创新、创业。我们公司今年绝对不是只有硬件,硬件不止有手机平板,将来所有的结构都会有变化。

谈转型:计划2020年实现转型

问:鸿海的转型到哪个阶段了?

答:和世纪互联的文定阶段(笑)。鸿海要在2020年实现转型。和世纪互联的文定就是我们转型的开始,signal(标志)。

我们和世纪互联建立一个平台,将来我们开放这个平台。鸿海已经累积了上百万套模具和制造工艺,我们可以把这些大数据产生的经验,来告诉大家照相机的镜头要用什么材料、当做塑胶框、金属框天线公差怎么定,天线怎么设计。我们已经和全世界的客户有合作,小到手机,大到汽车,将来每一个数据都留下来,把并行工程及其相关过程放在云端,大家都可以看到蓝图。世纪互联的科技加我们的经验,给第三方制造企业、物流企业、服务企业提供适合工商、无所不在的数据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士康老总郭台铭简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