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到教育:美国家长打孩子图片如何教自己的孩子理财

曾经有个流行的小游戏,切水果,但实际中你是怎么样切水果的呢?下面就是一些小例子,都是一些“强迫症”的杰作,尤其是图6,简直是艺术,让人舍不得吃。

其实好多朋友在现实中切水果无非就是切成块,并没有刻意地去摆盘,有些朋友甚至直接洗干净就吃了。下面的这位朋友偏偏就是位艺术家,将普通的水果变成了艺术作品,让人瞬间觉得高大上了。

10块钱3斤的水果,被这样“切”一刀,我就吃不起了

上面这种是火龙果拼盘,看上去排布整齐有规律,非常的精致,再点缀上清新淡雅的花瓣,十分具有美感。再配上火龙果的美味,天然健康,美容养颜,简直是一种享受呢!谁能够想到它就是普通的火龙果呢?

第二种,星星和花瓣的组合,显得俏皮可爱,加上鲜明活泼的颜色和组合,简单而随性,就像一幅手绘作品。其实它就是用西瓜和哈密瓜做成的,让人舍不得下口。至于白色的是什么材料,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别具匠心。

第三种,营养丰富的牛油果被精雕细琢,十分具有设计感,科技元素很足,俨然一副现代设计师的杰作。简直让人无法舍得开口,反而想把它做成摆件。

第四种,精美绝伦的果蔬矩阵,摆布严谨科学,仿佛经过精密的计算,98块各类果蔬的组合,品种丰富,让人一时眼花缭乱,无法辨别。仔细辨认后,才能够认出9种水果和蔬菜,有的甚至像是五花肉,十分逼真。整体感觉十分的高端,简直是精美的艺术品。

第五种,这不就是一个西瓜吗?只不过设计者将西瓜瓤直接掏出来摆在中间,而且保持了西瓜的整体形状,手艺十分精巧,堪称艺术品。让人不禁怀疑,这到底是吃的还是艺术摆件呢?

第六种,一个呈太阳形状的放射状造型,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就是一片片西瓜组成的,只不过切西瓜的手法很独到,摆放手法也非常的有个性,自然而不规则,让人眼前一亮。这样子的西瓜你还舍得吃吗?怎么样,西瓜除了能够食用,大家都没有想到它还有如此功能吧,一下子提高了整体的格调,上升了一个档次呢。看了这些是不是很心动呢,赶快设计属于自己的水果工艺品吧,相信一定不亚于上面的几件作品。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中,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足够了,赚钱是大人们的事。

  而在美国却是另一番景象,虽然我们的文化存在差异,但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理财方面,的确有着独到之处。那么,美国家庭是如何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呢?

  “从3岁开始的人生计划”

  美国父母希望孩子早早就懂得自立、勤奋与金钱的关系,把理财教育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对于儿童理财教育的要求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纸币,6岁具有“自己的钱”的意识。

  康奈尔大学某博士有4个孩子,每个孩子出生时,他都拿出1000美元,为他们分别立了户头,然后,在孩子还不懂事时,帮着他们保管各种各样“属于他们自己”的钱,即孩子从亲戚朋友处所得的礼金、孩子的工作所得、奖励所得,以及每月父母给孩子的固定投资,等等。当钱存到够买一股或两股股票时,他们就为孩子购买股票。日积月累,当孩子年满18岁时,就可支付昂贵的学费。

  理财教育是生存教育的一部分。美国学校也重视“钱”的教育,认为这是把孩子从“象牙塔”中“请”回到社会现实中来。

  在美国学校里,你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同学们自由组合组成各种各样的公司,在同学、老师间做生意,看谁能赚更多的钱。孩子们的“公司”或是白手起家,或是自筹资金。或者,让几个班的孩子组成一个“工贸”性质的公司。孩子们各有自己的角色,有当工人的、有当设计人员的、有当管理人员的。公司内部用假钱流通,把个人的工作角色同报酬联系起来。学校里还会举办真正的“拍卖会”,学生以自己的成绩换算成拍卖的资金,拍卖物都是孩子联系各个赞助公司得来的。

  美国学校开展的这些活动很注意让孩子们学习社会上的“生存竞争”的技巧,也让孩子看到社会竞争的残酷的一面。这样,有关“钱”的教育也就随之进入到另一个层次,即把“赚钱”的行为演绎得更贴近生活了。

  美国家长们有一句口头禅:“要花钱打工去!”美国很多小孩都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这能使孩子认识到:即使出生在富有的家庭里,也应该有工作的欲望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大多数美国孩子很习惯打工,小至在家洗碗、扫地或帮邻居作临时保姆,大到去做兼职等,只要是可以赚钱的活儿,家长都会鼓励孩子去做。在每年的感恩节,童子军们就会外出筹募经费。在美国,经常会看到拿着手工饼干或慈善餐券到住宅区按门铃兜售的小朋友。

  很多社区每年暑假也会组织短期宣传队,让学生们参加,他们甚至可以前往墨西哥帮助当地居民盖房子,或是教来美国过夏令营的小朋友学英文。但这些活动所需的一切费用都是要由他们自己筹募的。因此,孩子们会通过举办说明会、义卖或帮家长们洗车等方式来筹集这些费用。

  为什么美国父母不直接给孩子所需的费用?孩子们不是在做善事吗?他们一致的观点是,通过这种用劳力去实现目的的生活经验会让孩子们更有成就感,同时,也能从赚钱不易的切身体会中懂得并珍惜劳动所得的每一份回报。这样,孩子们每花一分钱都会多些思考,会更懂得把金钱运用在最值得的地方,这对孩子们一生的金钱观会有很正面的帮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家长打孩子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