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有哪些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怎么定啊?单位效益 不好,能享受事业单位的各种福利待遇吗?

  《2013中公版测验-河北》是一本由,50.00元的2012-1,本书:341,:,特从上的一些的,对能有。

  《2013中公版职业能力测验-河北事业单位考试》读后感(一):一、事业单位概述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概述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是指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人事对事业单位管理的一、制度和的总称,它包括对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回避、、、等进行管理的。

  人事管理的基本:(1)原则;(2)择优原则;(3)、尊重的原则;(4)依法管理和精简原则。

  (一)人事管理制度的

  1.是事业单位真正的

  国家制定的人事制度,国家规定事业单位与其人员的,国家事业单位,国家制定事业单位人资制度,国家与调配人员。在这种下,事业单位没有的用,事业单位仅仅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事业单位仅仅国家管理其工作人员、的人事制度与。

  2.不独立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事业单位与实行化的人事制度。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与人员同属于国家,执行与国家的干部人事制度;事业单位的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任用关系、奖惩考核、工资、福利等没有的。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属于公职关系

  从看,即属于行政法律的行政任用关系,而非平等主体之间的雇佣关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人事制度。

  (二)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和

  1.人事管理在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中居和地位

  (1)人事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首要职能,它在事业单位管理中居核心和关键地位。

  (2)事业单位的一切管理,包括、执行、、、等工作都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因此,能否地选人、用人,是事业单位管理与否的关键。

  (3)随着的,事业单位要具备和,建立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必须围绕“因事择人、因人任用、事得其人、”这一。这样不仅可以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人、财、物、等得到最佳组合和,而且还能通过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活动,管理的。

  2.人事管理对和的推用

  (1)人事管理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

  (2)人事管理是利用资源、加强人才的重要。

  (3)人事管理是推动经济化和化的重要。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

  事业单位的岗位是指事业单位其社会、和工作设置的工作岗位,应具有明确的岗位、职务、工作和任职。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化、制度化,事业单位实行特定的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

  (1)事业单位要按照科学、精简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管理。

  (2)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国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调控,,分级管理。

  (4)国家确定事业单位通用的岗位类别和,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以及隶属关系等情况,对岗位实行、和等级。

  (5)人事行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管理部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和监督管理。人事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有关行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

  (6)事业单位根据岗位设置的政策规定,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工作岗位。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三别。

  管理岗位:指担负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的需要。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能力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和,适应发展社会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和、保障、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单位工作的需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1)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准。国务院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

  (2)各省、、直辖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人事厅(局)核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3)地(市)、县(市)政府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规范事业单位招聘,提员,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其他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范围包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其中,参照制度进行管理和转为的事业单位除外。

  2.公开招聘的原则

  (1)公开招聘要坚持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2)公开招聘要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落实单位用人自相,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是用人单位与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的要求,在平等自愿、协商的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和的用人制度。聘用制度主要包括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等制度。通过实员聘用制度,事业单位用人,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管理向岗位管理,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1.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

  建立和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要贯彻党的干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走路线,保证职工的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2.聘用制度的实施范围

  事业单位除按照国家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转制为企业的以外,都要逐步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用,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可以采用招聘或者任命等。使用事业单位编制的社会录用专职工作人员,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外,也要参关法律规章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3.规范解聘辞聘制度

  聘用单位、受聘人员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受聘人员有下列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随时解除聘用合同:(1)连续旷工超过10个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2)未经聘用单位,擅自出国或者出国逾期不归的;(3)违反工作规定或者操作规程,,或者失职、渎职,造成的;(4)严重扰乱工作,致使聘用单位、其他单位工作不能进行的;(5)被判处以上收监执行的,或者被劳动的。

  对在试用期内被不符合本岗位要求又意单位其工作岗位的,聘用单位也可以随时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

  受聘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不得解除聘用合同:(1)受聘人员或者负伤,在规定的期内的;(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3)因工负伤,后经劳动能力鉴定为1至4级丧失劳动能力的;(4)患职业病以及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或者的;(5)受聘人员正在审查尚未作出的;(6)属于国家规定的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情形的。

  受聘人员与聘用单位的聘用关系解除后,聘用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为职工办理关系调转,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工作。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等四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根据《中共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以工资分配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进一步做好、公共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改革,对不同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分步实施到位。完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1.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的原则

  工资分配制度社会的分配,是有关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和工资原则、办法的总称,是一个的范畴。现行的工资分配制度体现了以下原则:

  (1)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按劳分配原则建立体现事业单位不型、不同行业特点的工资制度,与机关的工资制度脱钩。

  (2)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加大工资中活的部分,通过建立符合事业单位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特点的津贴、制度,使工作人员的与其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克服。将一部分、福利性补贴纳入工资。

  (3)建立正常工资的机制,使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计划地,并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工资水平持平。

  (4)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下,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使工资管理体制逐步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

  (5)工资的作用,对到边远地区及在苦、脏、累、险岗位工作的人员,在工资政策上给予倾斜。同时,通过建立地区津贴制度,理顺地区工资关系。

  2.事业单位工资的分类管理

  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和的不同,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

  (1)全额拨款单位,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在工资构成中,部分为70%,活的部分为30%。这些单位在核定编制的基础上,可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减人不减工资总额,节余的工资,单位可自主使用。

  (2)差额拨款单位,按照国家制定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执行。在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为60%,活的部分为40%。差额拨款单位,根据经费自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工资总额包干或有自身特点的管理办法,促使其逐步减少国家拨款,向经费自收自支。

  (3)自收自支单位,有条件的可实行企业化管理或企业工资制度,做到自主,。

  3.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1)正常增加薪级工资

  从2006年7月1日起,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工作人员,每年增加一级薪级工资,并从第二年的1月起执行。

  (2)岗位变员工资调整办法

  工作人员岗位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执行新聘岗位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按新聘岗位确定,薪级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

  ①由较低等级的岗位聘用到较高等级的岗位,原薪级工资低于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执行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第二年不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原薪级工资达到新聘岗位起点薪级工资的,薪级工资不变。

  ②由较高等级的岗位调整到较低等级的岗位,薪级工资不变。

  ③由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之间变动的,薪级工资按新聘岗位比照同等条件人员重新确定。

  (3)调整基本工资标准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关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动等原因,适时调整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4)调整津贴补贴标准

  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及调控收入分配关系的需要,适时调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

  培训是指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而进行的培养和训练。事业单位的培训,是指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展知识,增强创新能力,提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为目的的培养和训练。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更新和充实培训的内容,完善培训制度,是事业单位各类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事业单位的培训与其他培训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

  (1)从性质上看,事业单位的培训属于一种继续,是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有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和拓展。

  (2)从目的上看,事业单位的培训是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技能。

  (3)从内容上看,事业单位的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根据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而实施的。

  (4)从形式上看,事业单位的培训可以根据单位及职工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根据我国事业单位的特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和讲求实效的原则。

  4.培训的基本内容

  事业单位的培训对象就是工作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

  培训的方式按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目的等可以有不同的划分。

  ①从培训与工作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在职培训和非在职培训。

  ②从培训的组织形式来划分,可分为正规学校培训、非正规学校培训等形式。

  ③从培训的目的来分,有学历培训、文化补课、岗位职务培训等。

  ①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基本素质的培训。

  ②新知识、新思想、新技能的培训。

  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是为了正确评价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激励督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认真履行职责,对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及其他素质进行考察了解,作出客观评价,并为其晋升、聘任、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工资待遇等提供依据的制度。

  1.考核原则与范围

  考核原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

  考核范围:考核范围包括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的各级各类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能: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运用发挥,业务技术提高、知识更新情况。

  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绩:主要考核履行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考核的等次及标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突出,全面履行岗位职责,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取得显著成绩,服务对象满意度高;

  合格: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较好,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

  基本合格: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一般,基本履行岗位职责,基本完成工作任务,服务对象满意度较低;

  不合格: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较差,不能履行岗位职责,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可以在各等次基本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各岗位类别、等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标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考核,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考核要注重实效,简便易行,宜于操作。

  考核由事业单位负责人负责。必要时,事业单位负责人可以授权同级副职或有关机构负责人负责考核。

  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问题与改革

  (一)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发展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结合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精简冗员,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加速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目标: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科学分类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适合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符合专业技术,管理和工勤各自岗位规律的具体管理制度;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基本思路:走“脱钩、放权、分类、搞活”的路子,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使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与党政机关的人事制度脱钩,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根据社会职能、经费来源的不同和岗位性质的不同,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在合理划分政府和事业单位职责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自主权,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用人上的自我约束机制。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人事制度。通过制度创新,配套改革,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成长,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加快建设高素质社会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下面四个:

  第一,全面推行制度改革,明确事业单位人事关系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型的任用关系与用人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搞活内部分配为关键,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来不断深化制度改革。

  第二,继续实行分类指导。事业单位情况复杂,种类繁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与机构体制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相协调的原则,研究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特点,分类推进改革。

  第三,加快制定配套政策。研究制定与聘用制相配套的其他人事管理规定,规范聘用合同的签订,制发聘用合同样本,研究未聘人员安置办法,加快建立人事争议处理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要积极研究配套政策措施,把握改革的各个环节,及时总结经验,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第四,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完善整体功能为目标,通过观念变革、制度创新、机制优化,调整、优化事业单位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

  (三)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1.建立以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1)全面推行聘用制度

  ①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所有事业单位与职工都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

  ②建立解聘、辞聘制度。事业单位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解聘职工,职工也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辞聘。通过建立解聘、辞聘制度,疏通事业单位人员出口渠道,增加用人制度的灵活性,解决人员能进能出的问题。

  ③加强聘后管理。通过建立和完善聘后管理,保证聘用制度的实际效果,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重点是完善考核制度,研究修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等的依据。

  (2)改革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单一的委任制,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管理方式,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一定程序,可实行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任用形式。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任用、奖惩挂钩。

  (3)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

  ①事业单位要科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条件,实行岗位管理。对专业技术岗位,坚持按照岗位要求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按照国际惯例,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具备一定专业技术才能胜任的岗位,逐步建立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实行执业准入控制。

  ②通过深化职称改革,强化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建立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个人申请、社会化评价的机制,把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权交给用人单位。

  ③对管理岗位,要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推行职员制度。对工勤岗位,要建立岗位等级规范,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等环节的管理办法。

  (4)建立选人用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的制度

  要制定具体的招聘考试办法,从制度上规范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程序和做法,把优秀人才吸引到事业单位中来,提高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素质,把好选人用人关,防止通过各种非正当途径向事业单位安排人员。

  (5)逐步建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改变现有单一的固定用人方式,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鼓励和支持事业单位的人才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市场化。

  2.建立形式多样、灵活自主的分配激励机制

  (1)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2)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对转制为企业的,实行企业的分配制度;对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的,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搞活内部分配;对国家逐步减少经费拨款的,经批准,逐步加大内部分配自主权;对经费完全自理的,允许自主决定内部分配。对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要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制度,搞活内部分配,同时,积极探索试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

  (3)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改革。允许各地区、各部门选择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允许事业单位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项目完成人员和对产业化有贡献的人员;允许事业单位经批准高薪聘用个别拔尖人才,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对有重大科技发明、贡献突出的人才,根据有关规定,实行重奖。

  (4)发挥工资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到艰苦边远地区事业单位和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继续在工资待遇上给予优惠政策。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分配办法时,对在关键或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应适当给予倾斜。

  3.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1)坚持以内部消化为主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精简冗员,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的要求,就是要妥善安置未聘人员,这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未聘人员,要以单位、行业或系统为基础,坚持以单位内部消化为主,探索多种形式给予妥善安置,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2)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基层、农村和企业,使他们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对专业技术人员,要为他们提供创办或进入企业的优惠条件,引导他们把专业技术应用到社会生产中去,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

  (3)要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创造条件。事业单位的未聘人员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具有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有专门的未聘人员安置指导机构,为妥善安置未聘人员提供信息、帮助指导、创造条件。

  4.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宏观管理和人事监督制度

  (1)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监督。要保障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利,保证事业单位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用人自主权。要发挥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依法保障事业单位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2)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制度。对主要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工资调控体系,建立健全各类人员及职务结构比例的宏观管理办法,健全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调控体系,建立不同类型事业单位人员增长的调控办法。

  (3)做好事业单位人事争议的处理工作。要推进人事争议立法,积极开展人事仲裁工作。要建立健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及时受理和仲裁人事争议案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4)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事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当前要抓紧研究制定以《事业单位聘用条例》为基础的政策法规,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5.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统筹规划,缜密实施。

  (2)突出重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要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抓住重点,分类指导,逐步推进。要以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为重点,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3)积极稳妥,稳步实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的机构改革、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摸清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改革现状、人员结构等有关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到位。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1年3月23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现就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稳步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体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二、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稳步推进,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的需求。

  5.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公益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实施改革和管理;坚持开拓创新,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着眼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公益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坚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意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相衔接,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6.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较大突破,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7.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8.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在清理规范基础上,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9.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四、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10.严格认定标准和范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按照是否主要履行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11.区分不同情况实施改革。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依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五、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12.推进转企改制。周密制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转制单位要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并依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其国有资产管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

  13.完善过渡政策。为平稳推进转制工作,可给予过渡期,一般为5年。在过渡期内,对转制单位给予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在离退休待遇方面,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费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转制前参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制前已退休人员,转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条件的转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六、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14.明确改革目的。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健全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公益事业大力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15.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制定机构编制标准,合理控制总量,着力优化结构,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监督管理。

  16.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的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17.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

  18.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对其他事业单位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实施绩效工资。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改革进程,探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分步实施到位。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19.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

  20.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负责人奖惩与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据。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重要事项和年度报告要向社会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务事项要进行社会公示和听证。

  21.全面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事业发展、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中的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

  七、构建公益服务新格局

  22.大力发展公益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不断拓展公益服务领域,增加公益服务品种,扩大公益服务供给总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增强公益事业发展活力。通过改革,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广覆盖、多层次的公益服务。

  23.强化政府责任。按照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先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公益服务,促进公益服务公平公正。加快发展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公益事业,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公益服务水平差距,切实满足广大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医疗、教育、文化等公益服务需求。优化公益服务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布局,科学设置事业单位,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推进资源共享。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完善购买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4.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社会力量依法进入公益事业领域。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并切实加强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公益事业。大力倡导和发展志愿服务。

  25.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八、完善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26.加大财政对公益事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27.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和财力,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28.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与执行,规范政府采购操作执行行为。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严格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九、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9.加强领导。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任务复杂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精心组织,攻坚克难,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为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建立中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交流改革情况、研究共性问题、提出工作建议等工作,具体工作由中央编办承担。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要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中央和国家机关负责组织所属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的改革负总责,要建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并抓好组织落实。

  30.稳步实施。坚持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注意把握节奏,加强统筹协调,做到条块结合、上下结合,条件成熟的可率先改革,暂不具备条件的允许过渡,不搞“一刀切”。要继续深化改革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严禁突击提拔干部、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或违反规定提高干部职级待遇。切实加强新闻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改革氛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2013中公版职业能力测验-河北事业单位考试》读后感(二):河北事业单位 职业能力测验教材介绍

  书 名: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职业能力测验

  开 本: 850mm×1168mm 1/16

  字 数: 1315千字

  印 次: 2012年10月第1版 2012年10月第1次印刷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职业能力测验》应试攻略(1)

  第一章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2)

  第一节 数字推理核心知识储备(2)

  一、数项特征分析(2)

  二、运算关系分析(3)

  三、整体特征分析(4)

  第二节 数列形式数字推理(6)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6)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8)

  三、和数列及其变式(10)

  四、积数列及其变式(12)

  五、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13)

  六、分式数列(16)

  七、组合数列(19)

  八、整数拆分数列(20)

  九、创新数列(22)

  第三节 图形形式数字推理(24)

  一、圆圈形式数字推理(24)

  二、表格形式数字推理(25)

  三、三角形式数字推理(27)

  四、其他图形形式数字推理(28)

  第二章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30)

  第一节 数学运算的基础知识(30)

  一、数的整除特性(30)

  二、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32)

  三、奇偶性与质合性(34)

  四、同余与剩余(35)

  五、尾数法(36)

  第二节 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方法(37)

  一、代入排除法(37)

  二、特殊值法(39)

  三、方程法(40)

  四、图解法(43)

  五、分合法(45)

  六、极端法(47)

  七、十字交叉法(48)

  八、逆推法(49)

  九、归纳法(50)

  第三节 数学运算题型分类精讲(50)

  一、计算问题(50)

  二、和差倍比问题(53)

  三、行程问题(54)

  四、工程问题(57)

  五、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59)

  六、几何问题(63)

  七、利润问题(66)

  八、容斥问题(68)

  九、推理问题(69)

  十、对策分析类问题(70)

  十一、浓度问题(71)

  十二、抽屉原理(73)

  十三、牛吃草问题(73)

  十四、鸡兔同笼问题(74)

  十五、盈亏问题(75)

  十六、日期问题(76)

  十七、方阵问题(76)

  十八、植树问题(77)

  十九、年龄问题(78)

  二十、时钟问题(79)

  二十一、分段计价问题(80)

  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核心知识储备(82)

  第一节 语境分析法(82)

  一、对应分析法(82)

  二、情境展开法(84)

  第二节 关键信息识别法(86)

  一、关键词(86)

  二、关键句(89)

  三、关键暗示信息(91)

  第二章 选项填空(93)

  第一节 词义辨析(93)

  一、词语的理性义(93)

  二、词语的色彩义(95)

  第二节 语法与语用(97)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97)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100)

  第三节 成语(101)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101)

  二、成语特殊题型之成语连用(104)

  第四节 虚词(109)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109)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109)

  三、区分易混复句关系(112)

  第三章 语句表达(115)

  第一节 病句辨析(115)

  一、病句六大类型(115)

  二、解题指津(118)

  第二节 语句连贯(121)

  一、题型解读(121)

  二、解题指津(122)

  第四章 片段阅读(127)

  第一节 主旨观点型题目(127)

  一、题型解读(127)

  二、解题指津(127)

  第二节 细节理解型题目(130)

  一、题型解读(130)

  二、解题指津(130)

  第三节 寓意理解型题目(132)

  一、题型解读(132)

  二、解题指津(133)

  第四节 词句理解型题目(134)

  一、题型解读(134)

  二、解题指津(134)

  第五节 推断下文型题目(136)

  一、题型解读(136)

  二、解题指津(136)

  第六节 标题提炼型题目(139)

  一、题型解读(140)

  二、解题指津(140)

  第五章 文章阅读(143)

  第一节 考点梳理(143)

  一、考查词语(143)

  二、考查句子(145)

  三、考查语句连贯(145)

  四、考查细节信息(148)

  五、考查主旨观点(150)

  六、考查文章标题(152)

  第二节 解题方法(153)

  一、筛选法(153)

  二、比较法(153)

  三、排除法(153)

  第三节 科技说明文阅读专题备考(155)

  一、三大解题要点(155)

  二、五种语言关系(157)

  第四节 文章阅读真题精解(160)

  第一章 判断推理——常识判断(166)

  第一节 国情、省情部分(166)

  一、基本国情(166)

  二、省情概览(168)

  第二节 政治部分(172)

  一、重大时事热点(172)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74)

  三、党的重大会议(176)

  四、毛泽东思想(177)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77)

  第三节 法律部分(179)

  一、新法亮点(179)

  二、法理学(183)

  三、宪法(184)

  四、行政法(185)

  五、刑法(187)

  六、民法(187)

  七、公务员法(188)

  第四节 经济部分(18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9)

  二、微观经济(190)

  三、宏观经济(191)

  四、国际经济(192)

  第五节 管理部分(193)

  一、管理学基本原理(193)

  二、行政管理基础知识(193)

  第六节 人文部分(195)

  一、绘画和雕塑(195)

  二、文字和书法(196)

  三、音乐(196)

  四、手工艺(197)

  五、建筑(197)

  六、文化(198)

  七、历史(199)

  第七节 科技、生活部分(200)

  一、科技常识(200)

  二、生活常识(203)

  第八节 地理部分(205)

  一、大气和风(205)

  二、陆地(205)

  三、空间地理(206)

  四、地理文化符号(206)

  第二章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208)

  第一节 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208)

  图形构成(208)

  一、点线角面(208)

  二、封闭开放(212)

  三、图形部分(213)

  四、图形种类(214)

  五、元素位置(215)

  几何性质(217)

  一、对称性(217)

  二、重心(218)

  三、面积和体积(218)

  图形转化(219)

  一、移动、旋转、翻转(219)

  二、图形叠加(221)

  第二节 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222)

  一、古典型图形推理(222)

  二、视觉型图形推理(223)

  三、九宫格图形推理(225)

  四、空间形式图形推理(227)

  五、其他形式图形推理(230)

  第三章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233)

  第一节 逻辑判断核心知识储备(233)

  一、找突破口法(233)

  二、假设法(235)

  三、排除法(237)

  四、排序法(238)

  五、图表法(238)

  六、计算法(240)

  第二节 逻辑判断题型分类精讲(241)

  必然性推理(241)

  一、直言命题(241)

  二、复言命题(247)

  可能性推理(255)

  一、削弱型题目(256)

  二、加强型题目(263)

  三、前提型题目(267)

  四、解释型题目(270)

  五、评价型题目(273)

  六、结论型题目(275)

  第四章 判断推理——定义判断(278)

  第一节 定义判断核心知识储备(278)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278)

  二、定义判断解题原则(279)

  三、定义判断解题步骤(279)

  四、定义判断题型分类(280)

  第二节 定义判断题型分类精讲(282)

  一、单定义判断(282)

  二、多定义判断(289)

  第五章 判断推理——类比推理(291)

  第一节 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291)

  一、类比推理考查方式(291)

  二、类比推理解题步骤(292)

  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293)

  四、类比推理出题陷阱(295)

  第二节 类比推理题型分类精讲(297)

  一、概念间关系(297)

  二、近反义关系(298)

  三、描述关系(299)

  四、条件关系(300)

  五、语法关系(301)

  第一章 资料分析阅读技巧(304)

  一、文字快速定位法(304)

  二、表格交叉项法(305)

  三、图形要点抽取法(305)

  四、综合分析法(306)

  第二章 资料分析概念(308)

  第一节 计算型概念(308)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308)

  二、增长量(309)

  三、增长率(310)

  四、比重(312)

  五、倍数和翻番(313)

  六、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314)

  七、进出口额(315)

  八、指数(316)

  九、计算型概念的综合考查(316)

  第二节 理解型概念(318)

  第三章 资料分析计算技巧(321)

  一、尾数法(321)

  二、首数法(321)

  三、取整法(322)

  四、特征数字法(322)

  五、范围限定法(323)

  六、乘除法转化法(324)

  七、分子分母比较法(325)

  八、分子分母差额法(326)

  九、运算拆分法(327)

  第四章 资料分析题型分类精讲(328)

  一、计算题(328)

  二、排序题(329)

  三、计数题(330)

  四、趋势判断题(332)

  五、综合判断题(333)

  六、假设条件题(335)

  七、查找题(336)

  八、特殊选项题(336)

  中公教育?2013年河北省事业单位笔试、面试课程体系(339)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41)

  ■ 数量关系——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核心知识储备

  ■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的基础知识

  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方法

  数学运算题型分类精讲

  《2013中公版职业能力测验-河北事业单位考试》读后感(三):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

  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预测试卷(三)

  (分值: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后面填涂相应标号。共30题,每题0.8分,共24分)

  1.新华社2012年4月16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 )

  A.科技服务 B.公共服务

  C.文化服务 D.公益服务

  2.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2年6月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作为主席国元首主持会议,发表题为( )的重要讲话。

  A.《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增长》

  B.《和平发展 世代友好》

  C.《维护持久和平 促进共同繁荣》

  D.《稳中求进 共促发展》

  3.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2年7月1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同南非总统祖马举行会谈。胡锦涛就加强中南合作提出4点建议。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保持高层交往势头,深化党际交流,坚定支持彼此在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的关切,巩固战略互信

  B.紧密结合两国发展战略,拓展务实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

  C.促进人文交流,巩固两国友好民意基础

  D.密切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和机制中协调配合,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理论上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5.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标准的是( )。

  A.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B.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辩证的否定观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

  A.肯定中不包含否定

  B.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7.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C.初次分配要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9.在国际金融问题上进行协商与协作,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调,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繁荣的措施,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时间,减轻不平衡的程度。以上是下列哪个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10.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11.关于我国的卫生医疗事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的卫生发展目标

  B.隋末唐初的医学家“药王”孙思邈著有《本草纲目》

  C.从2000年起,我国开始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D.砭石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使用的一种医疗用具,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

  12.关于我国的地形,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

  B.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C.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两条:阿尔泰山和祁连山

  D.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

  13.明朝时,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写出了几部总结性的科学著作,它们( )。

  ①反映了我国传统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包含有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

  ③内容反映了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

  ④包含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4.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和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

  A.天文和历法 B.数学和水利

  C.天文和数学 D.历法和数学

  15.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是( )。

  A.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B.达?芬奇、泰戈尔、拉斐尔

  C.莎士比亚、达?芬奇、但丁

  D.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托尔斯泰

  16.领导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是( )。

  A.创造性 B.实效性

  C.模式化 D.程序化

  17.管理的重心愈来愈从传统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趋向于“意义的管理”,这要求管理者注意( )。

  A.激励 B.沟通

  C.指挥 D.协调

  18.管理的两重性是指( )。

  A.管理的目标性和阶段性

  B.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管理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D.管理的组织性和行为性

  19. 关于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B.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五年

  C.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

  D.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20.行政强制措施不能由( )设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21.关于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遵守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B.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C.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D.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22. 公文用纸张规格一般为( )。

  A.A3 B.A4

  C.B4 D.B5

  23.联合下发的公文在加盖印章时需遵照( )。

  A.由主办机关盖章

  B.所有联合发文机关都盖章

  C.由第一发文机关盖章

  D.按发文顺序,由前两位发文机关盖章

  24.下列不属于通报适用范围的是( )。

  C.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D.上级机关回复下级的请示

  25.国务院出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为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权提供法律保障,这主要体现了( )。

  A.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B.国务院具有立法权

  C.国家机关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

  D.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6.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 )。

  B.农业、农村、农民

  D.交通、能源等“瓶颈”产业

  27.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是( )。

  A.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工人阶级的领导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8.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 )。

  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规范 D.道德修养

  29.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遵纪守法

  C.为社会服务 D.敬业奉献

  30.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调整( )。

  A.政治关系 B.利益关系

  C.社会关系 D.经济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后面填涂相应标号。少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31.2012年初据国家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第三次长江源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源区自2000年至今,水土流失面积呈递增趋势,出现了四大生态环境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四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 B.土地盐渍化

  C.植被退化 D.土地荒漠化

  32.国务院某部委出台一部行政规章,规定对某种行政违法行为不仅要处罚该单位,还要给予直接责任人罚款的处罚。但有关规定这一违法行为处罚的行政法规并没有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罚。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该部门规章合法,因为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规章有权设定一定数额的罚款

  B.该部门规章违法,因为超过了上位阶的行政法规所规定的行政处罚范围

  C.该部门规章违法,因为行政规章不能规定既处罚单位又处罚个人

  D.该部门规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处罚直接责任人的规定

  3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有理、有利、有节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34.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旨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项目研究,这一项目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入1250万美元,在中国、印度和巴西选择5个城市开展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研究。在中国选择的城市是( )。

  A.青岛 B.北京

  C.成都 D.杭州

  35.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B.“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C.“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复制品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原因包括(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B.对该问题的解答是研究和解决哲学其他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D.对该问题的解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个基本阵营的唯一标准

  37.王奉与李海发生口角,王奉将李海打伤。刘山见状,上前劝架,王奉失手打中劝架的刘山的要害,刘山被伤害致死。刘山死后,刘家发生财产继承。在本案中,属于行为的是( )。

  A.王奉对于李海的被伤害

  B.王奉对于刘山的死亡

  C.刘山的死亡对于刘家的财产继承

  D.刘山的死亡对于李海的被伤害

  38.下列关于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没有固定的数额和比例

  B.管理幅度与管理事务的难易程度成反比

  C.管理层次和组织效率成正比

  D.在管理对象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正比

  39.根据现代激励理论,下列因素中真正能对组织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是( )。

  A.职业认同 B.职业保障

  C.工作的挑战性 D.工作条件

  40.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包括( )。

  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41.下列属于无效的行政行为的是( )。

  A.行政主体受胁迫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B.行政行为有重大违法行为

  C.行政行为将导致相对人犯罪

  D.行政行为没有可能实施

  42.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著作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43.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问题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倾向是( )。

  A.教条主义 B.经验主义

  C.主观主义 D.自由主义

  44.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是( )。

  A.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C.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D.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45.关于法与道德的论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而道德不是社会规范

  B.法律规范必须要以道德作为价值基础

  C.道德不能弥补法律中所存在的漏洞

  D.一些道德原则的实现不能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错,并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的相应字母涂黑,对的涂“A”,错的涂“B”。共10题,每题0.5分,共5分)

  4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 )

  47.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 )

  48.三大改造以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49.参与和香港有关的外交谈判是特别行政区的对外事务权限内的具体事项。 ( )

  50.未来事物的不确定性要求计划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长期性。 ( )

  51.按照沟通渠道不同,行政沟通可以划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种。 ( )

  52.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手段包括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出口退税、出口补贴。( )

  53.在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中,目前唯一能替代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并大规模使用的工业能源是核能。 ( )

  54.我国成功地将杂交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并提出了三系育种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遗传育种理论。其中,“三系”是指不育系、发展系、恢复系。 ( )

  55.用来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文件有决定和通知。 ( )

  四、简答题(共3题,共16分)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5分)

  2.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含义是什么?(5分)

  3.如何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6分)

  五、作文(40分)

  钥匙在插孔内一扭,汽车像野兽一样发出“嗷”的一声,油耗仪表盘刷一下从“0”跳到“17”。“我就喜欢这个‘吼声’,过瘾、气派,跑起来像一头狮子。”小刘驾驶的是一辆进口品牌的越野车,百公

原标题: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一年是多少?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小编一直都是不想回答的,但是好汉架不住人多,看到这么多的小伙伴对于这个问题这么热衷,小编今天就在这里跟大家捋一捋吧~

首先,“事业单位一年可以有多少钱呀?”这个问题有点广泛了,上海市级、区级、街镇事业单位收入都不一样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某些地方事业单位科员一年10多万有的,但是这样的单位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的单位,事业单位工资都是在5000上下(入职三年以内)。

那么,为什么事业单位的工资跟地区和单位有关系呢?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两种。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也称为全供事业单位,也就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是其所需的事业经费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的一种管理形式。如学校、科研单位、卫生防疫、工商管理等。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按差额比例,财政承担部分,由财政列入预算;单位承担部分,由单位在税前列支,如医院等。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就是“自主事业单位”,意思就是自负盈亏的单位,由于不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拨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松对它的管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自主事业单位都是最累的!

那么这几种事业单位,哪一种待遇比较好呢?

也许有些小伙伴会认为全额拨款会比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招聘工资要高,待遇要好。但一般来说,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招聘虽然都是由国家承担工资,但由于国家支付系统比较死,所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工资也比较死,而差额拨款由于即有国家承担一部分,还有单位自行营收的一些费用,而由于这些单位一般又为国家垄断的行业,比如:公证处,医院等等,这些单位自行营收的利润是非常有保证的,所以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一般都比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资待遇要好。自主事业单位跟私企差别不大了,我们今天不讨论。

说完了不同单位不同的工资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不同的地区,为什么工资待遇不一样!

首先我们来看下事业单位的工资组成

1、岗位工资: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分为:专业技术岗位(设13个等级)、管理岗位(设10个等级)和工勤技能岗位(设5个等级),每个岗位等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2、薪级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资历。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设置65个薪级,工人设置40个薪级,每个薪级对应一个工资标准。

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1、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主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生活的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补助。

2、特殊岗位津贴补贴:

对在苦、脏、累、险及其它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制订特殊岗位津贴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尚未制定)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说明:各专业技术岗位的起点薪级分别为:一级岗位39级,二至四级岗位25级,五至七级岗位16级,八至十级岗位9级,十一至十二级岗位5级,十三级岗位1级。上海中 公整理

从第三点可以看出来,不同地区的事业单位地区津贴是不一样的,这也导致了,偏远一些的区津贴要高于市区这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比较偏的区,往往考试的时候竞争度并不低了。不过有得必有失,比较偏的区,晋升方面肯定没有市区或者市属单位这边就容易,毕竟市属和市区的岗位招录人数多呀,岗位也自然多呀!

最后大概统计下,上海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希望能给想要参加上海事业单位考试的小伙伴们一些参考!

行政类事业单位,市政府、市委办局下属事业单位年收入6万5——7万;

区政府、街道、镇、委办局下属事业单位7万—9万5;

学校类7—8万;教师9万;医院类7—8万;医师类12万;护士医技类9-10万。

说起铁饭碗,公务员当之无愧。每年的考公大潮,恰如其分地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公务员为什么是风雨不动的铁饭碗呢?原因只有一个!

只因为有一个特殊的东西存在——编制。公务员编制含金量极高,说白了,就是公家的自家人。有了编制,意味着你为国家效劳,并不是单位,也不是领导。瞻高望远,公务员的后盾,就是最高的组织。

N年前,公务员队伍流传着什么末位淘汰制。可呆在里面的人都知道,那不过是掩耳盗铃,形同虚设,基本没有人被淘汰。原则上要辞去一个公务员的行政流程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只要在体制内没有重大违纪,造成严重的损失,基本上就手捧金饭碗到直到退休。

还有,公务员受到《公务员法》的保护,这可是超级给力的庇护伞。尽管没有受劳动法保护,但加班该有的报酬,一分不少,因为单位有经费的,公务员也有职业年金。

你造吗,这5个途径不用考试也可成为公务员!

除了参加公务员国考、省考、市考之外,还有5种途径可以成为公务员哦!

如果你所在的省市有名额,就大胆报名。角逐选调生考试。选调生考试比公务员考试简单多了。而且以选调生的身份进入体制,升迁机会更多。

2、先考取事业单位,争取拿下正科以上的职务。

有了正科以上的职务,再转为公务员编制。比如,高校老师在学校里晋升到副所长,副系主任,副院长以后,都有机会被选拔去担任科技副县区级干部。

考试通过后,还需学习深造2年。期间有补贴。2年后毕业可直接安排上岗。

4、先去部队当军官,后转业成为公务员。

首先要报考军校,或者大学毕业以后入伍。如果以博士学历去部队,可以直接担任少校甚至中校,副营或者正营。待服役五年之后,便可转业。

5、通过人才引进进入体制

公务员体系的人才引进,直接享受正科甚至副县级待遇,授予副科或正科实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