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我在赣州市里租了一个人创业租个办公室有必要吗店面,一百平米一个人创业租个办公室有必要吗月五千每年百分之五的递增,押金一万.一季度交房租。

  据南美侨报网报道,巴西职业调查顾问弗雷迪?马查多(Fredy Machado)近日指出,90%的巴西人对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不满意。 弗雷迪?马查多指出,36.52%的巴西专业人士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64.24%的人希望能够做一些与自己现在做的工作不同的事情以便让自己感到更快乐。 弗雷迪?马查多进行的调查还指出,60%的巴西劳动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5.8%的巴西人口患有抑郁症,这使得巴西成为全球第五大抑郁症国家。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第二大疾病。2016年,巴西社会保障局统计的数据显示,巴西共有7.53万名抑郁症患者,占精神类型疾病患者总数的37.8%。”他说。 伦敦经济学院公布的调查也表明,心理困扰导致巴西每年亏损633亿美元,约合2060亿黑奥。马查多认为,对于工作满意的人比不满意的人干活效率高33%,因此找寻一个令人满意的工作非常重要。实习编辑:孙元雪 责任编辑:王颖近日,在纽约市长白思豪的推动下,纽约州众议会教育委员会通过针对特殊高中教育改革的A10427号提案,遭到华裔社区强烈反对。特殊高中是纽约的八所顶尖中学,为学术和艺术上有天赋的学生而设,被视为申请大学名校的保证。6月15日,许多华裔家长带着孩子到市政府门前游行示威,希望通过此次抗争让孩子学会保护自身权利,不做“哑裔”。图为抗议民众。SHSAT为特殊高中入学考试简称。 资料图片(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华裔群体 发声维权 据美国《世界日报》6月15日报道,纽约市教育总监卡兰扎于当地时间13日在布鲁克林参加第15学区会议时,数百名家长向他抗议市政府取消特殊高中入学考试的计划。 《世界日报》此前报道,白思豪和卡兰扎宣布特殊高中录取标准改革计划,6月6日,美国纽约州众议会教育委员会通过针对特殊高中改革的A10427号提案,计划三年内完全废除特殊高中入学考试,让纽约市每所初中前7%的学生都能获得进入特殊高中的席位。而评判学生排名的具体标准,涵盖学生在校成绩与州考成绩,以及面试和文书等项目。 一石激起千层浪,提案引来各方密切关注,亚裔社区组织多次游行示威活动维护教育权利。 美国《侨报》报道,纽约州众议长哈斯特在同几名亚裔议员紧急磋商后于当地时间7日宣布,提案将于明年表决,他将在下个会期到来前与各方展开沟通和对话,听取包含亚裔在内的声音。 但华裔社区并未停止努力,该提案的余震仍在持续,后续影响不断发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华裔小区通过微信迅速集结在一起商讨对策,并发起两场示威活动。6月10日的抗议示威游行在市政厅前举行,有5000多名各族裔民众,声势浩大地反对废除特殊高中入学考试。 一些议员适时表达了对华裔社区的支持。共和党州参议员高顿指出,草率结束已经实行百年的考试系统是错误的,他承诺将全力反对该提案,市议员顾雅明也表达了相同的立场。 支持这一提案的非裔和拉美裔民众在6月15日的游行中与亚裔群体对峙,声称“考试是种族歧视”,认为亚裔导致上特殊高中的难度越来越大。 两派争执不休,市政府的态度也没有出现变化。“我们乐见亚裔小区表达意见,但不会因为有人反对,就改变立场。”卡兰扎接受采访时表示。 多元目标 亚裔受损 白思豪称,提案增加拉美裔和非洲裔学生,是为了促进特殊高中的多元化,他认为入学考试是“一个破碎的系统”,“人才选拔需要多种形式,单一的标准化测试永远无法捕捉到所有人才。” 美国《政治家》杂志刊文称,白思豪在2013年作为市长候选人时表示,特殊高中入学考试“创造了一种富人越来越富”的现象,只有来自为考试大量投入的家庭的孩子才能进入城市最顶尖的公立学校,次年上任便誓为改变非裔和拉美裔学生在这些学校过低的比重而努力。 美国《阿姆斯特丹新闻报》称,2017年超过5000名学生入学该市八所专业高中,仅有524名是黑人和拉丁裔。全市有70%的非洲裔和拉美裔学生,但特殊高中里这一比例仅为10%。据悉,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将这一比例提高至45%。 此举“正在为了掩盖学校系统中的不公平现象而将一群儿童与另一群儿童对抗。”州众议员威廉·科尔顿在接受美国《布鲁克林鹰报》采访时称。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教授李斧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这一入学考试改革不完全公正,目的性也很明显,就是帮助一些族裔增加机会,而这可能牺牲其他一些族裔的公平机会。” 白思豪此举背后笼罩着选举政治的影子。“这些所谓的弱势族裔,非裔和拉美裔的可以被影响的选票,在数量上是比较可观的。”李斧分析称。 华裔家长对白思豪所说的“亚裔家长花费重金给孩子上补习班”不以为然。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参与6月15日游行的华裔母亲赵淑萍表示,作为单亲妈妈,没有能力给女儿上补习班,女儿所在的史岱文森特殊高中,75%的学生需要加入午餐补助计划,很多亚裔家庭并不富裕。 布朗克斯科学高中9年级学生郑同学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从6年级起,就在为进入特殊高中做准备。这一改革将让许多用功学习的学生的努力白费,十分不公平,让一些学习成绩不够突出的学生进入特殊高中,也难以跟上紧张的学习进度。 施压见效 前路维艰 众多华人前往民选官员办公室、写信及参加公共活动,向相关民选官员表达不满。持续施压初见成效。 近日,几位民选官员的态度已出现转变。据《世界日报》报道,A10427号共同提案人之一、纽约州众议员迈克尔·蒙特萨诺在邮件中指出,了解到民众对于特殊高中改革的反对,他决定不再支持A10427号提案。提案的发起人之一,州众议员魏普林11日发表声明指出,最新版本的提案没有跟共同提案人讨论,就变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为配额及抽签的录取系统,这“令人失望,我不再做共同提案人”。 但是目前成果依然有限,市长和教育总监的态度都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据美国《侨报》报道,当地时间6月12日,国会众议员孟昭文曾与卡兰扎会面,两人经过讨论后,在基本观点上仍有根本分歧。 李斧指出,华裔群体要想避免类似情况,一方面可以通过参政参与方式,影响议会下一步决定,比如抗议活动、捐款助选、联合其他利益接近的族裔等。 《世界日报》近日报道,布鲁克林华人健康协会会长陈丽娜,在6月10日的游行现场询问参加示威的民众是否有做选民登记。陈丽娜强调,“有选票才有说话的权利”。她说,如果每个人都拥有投票权,并了解投票的重要性,相信会更具举足轻重的力量。 “另一方面就是华裔子弟也要进一步提高自己,除了传统考试优异外,更要全面发展,比如在社会活动、公益活动、体育活动也要脱颖而出,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李斧说。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亚裔教育联盟近期发表声明,谴责白思豪提出的改革方案具有不良政治动机且违宪。黄晓夫律师说,面对有违公平的做法,亚裔应诉诸法律手段。 毫无疑问,这一提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还要经过漫长的立法程序和长时间辩论,纽约州众议院、参议院,还有州长都有可能阻止。即便白思豪拉拢了一些民主党参议员,仍然存在不少反对力量。因此,华裔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保卫自己的教育权利,但他们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心。责任编辑:赵润琰-WYX原标题:未来15年老年人将推动消费增长逾45% 美国“银发经济”潜力大 美国面临着持续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美国人口每天都在变老”,有媒体曾如此描述这一严峻现象。 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65岁及以上居民从2000年的350万人增加到2016年的4920万人,2017年已超过5100万人。该机构还预计,到2035年,美国老龄人口数量将超过儿童。 老龄化人口规模日益增长,也给美国的“银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美国,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人有60%年龄在50岁以上,他们的平均家庭财富是25岁到50岁人群平均值的3倍多。麦肯锡公司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未来15年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将推动北美消费增长45%以上。 美国劳工部曾公布一份老年人消费习惯报告,指出65岁以上人口的最大支出是家庭住房,占家庭预算的34.8%,医疗支出比例也有所上升,交通和服装支出则相应减少。美国退休者协会的研究显示,老年群体提供了大量卫生保健领域的经济和商业机会,包括金融服务业、消费品、旅游休闲、服务和药品等。零售研究机构冯氏全球零售与技术的一份报告估计,美国老年人将他们全部支出的12.5%用于休闲娱乐。在旅游支出方面,2014年,65岁及以上的消费者家庭在旅游相关活动上的支出为406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了近35%。 据2017年的一项统计,尽管美国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仍落后于年轻人,但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42%拥有智能手机。针对这一特点,美国各大电信运营商相继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群的消费方案。有的公司针对老年群体医疗需求高的特点,在合约机上增加紧急救援一键功能以及全天候的注册医生或护士的访问权限;有的公司则和美国退休人员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为其会员提供每月5%的话费折扣;还有公司针对老年人常外出旅行的特点,每月让其重新选择新话费计划,以调整通话时间和数据流量使用。 此外,电信运营商还十分贴心地推荐老年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一些完善使用体验的软件。例如放大镜,为老年人阅读小字体提供便利;血压追踪软件,将血氧仪、血压仪和体重跟踪仪整合在一起,利用手机的摄像头功能来评估脉搏和压力;服用药物提示软件,可以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提醒你何时该服用何种药物等。 由于网络购物的便捷性,美国老年人对网购也非常积极。美国云电商服务平台BigCommerce和投资咨询公司Frost Investment Advisors的数据表明,在参与网购的人群中,老年人占28%。这也将是美国未来发展“银发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 实习编辑:孙元雪 责任编辑:王颖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召开内阁会议,并做出上述表态。他指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协助“骨肉分离”的非法入境者家庭团聚。他还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国会通过立法形式堵住移民系统漏洞。 特朗普表示,移民问题已存在多年,需要一整套方案解决。他批评民主党人造成当前这种局面。他指责民主党人让美国边境大开,并拒绝修复漏洞频现的移民系统。他说,民主党人不配合的原因也许是他们认为这会影响到中期选举的选情。 在特朗普宣布上述决定后,美国政府多部门展开联合行动。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21日宣布,非法入境者家庭今后将被集体转移至移民管理部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当天向国防部提出安置请求,预计国防部将协调位于得克萨斯州和阿肯色州的多处军事基地,为非法入境者子女准备多达2万张床铺。 有分析认为,当前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非法入境者在押的情况下找到与其强制分离的子女。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2000余名非法入境者子女被送往多个不同的临时安置点。 在立法机构层面,21日下午,一项由共和党保守派议员提出的移民法案未能在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原计划于当晚进入表决程序的另一项移民法案被推迟到22日进行表决。该法案在内容上是一份折中方案,更倾向于共和党温和派议员的主张,同时也考虑到保守派议员的立场。 据美国媒体报道,众议院共和党领导层近期持续推动这份折中方案获得更多的党内支持,但以自由党团为代表的保守派议员不断对法案内容提出不同意见,弥合分歧的过程异常艰难。共和党内部能否在一晚上的时间里凝聚共识尚未可知。 不过,即便在众议院涉险过关,这一法案也难以在参议院获得通过,南部边境的非法入境者问题恐将持续。特朗普21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表示,受议事规则限制,参议院共和党人必须争取到9名民主党人的支持才能过关,但民主党人只想着阻挠。实习编辑:孙元雪 责任编辑:王颖每逢六月,就是中国的高考季,为防止作弊,高考的安检措施也变得更加严格,严格到只要所有铁质物品都被视为“作弊工具”,例如,考生考试期间不得携带钥匙、手表、手机、腰带等相关物品,衣服上不能有任何铁质物品及配饰。图片源于网络 凡是因各种原因身体内存有铁钉、铁板、矫正牙套等,要提前到医院开具相关证明!因为金属探测仪一响,就有可能被拒之考场外。图片源于网络 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奇葩,但如果把中国高考的情况放到世界上来看,你可能会发现,中国高考还算小巫了。图片源于网络 加拿大:各凭本事去申请 在加拿大,没有“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主要靠申请。加拿大联邦没有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的管理由各省政府负责,这就造成了加拿大中小学教育体制的差别,加拿大的大学对各地学生的录取要求也有所不同。图片源于网络 加拿大的中学生想要上大学,要先大学提交入学申请。一般的入学申请需要提供三个方面的文件:申请表格、中学成绩单,以及申请费用。在申请表格上,会列出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想学习的专业。把这三个材料寄到想要去的大学后,就等学校的通知。 一般在六月的时候,加拿大高中毕业生可能早已经接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 美国:高考专为奇葩设图片源于网络 美国没有全国性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学生申请上大学靠的是ACT考试和SAT考试,二者都算是“美国高考”。学生可以同时报考ACT和SAT考试,用自己更有优势的成绩来申请学校。 ACT,全称“American CollegeTes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由美国大学测验组织机构ACT主办。 SAT,全称”ScholasticAssessment Tes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由美国大学委员会(College Board)主办。 SAT考试每年举行7次,可以用最好的一次成绩去申请大学。可以这么说,在面对升大学之路上,美国学生要轻松一些。 但是美国考试内容并不轻松。SAT考试类似于智力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能力,试题千奇百怪,比如“请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写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经验……’。 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再比如“癞蛤蟆是否有听觉?试证明之”,应付这些奇葩问题,考生自己的思想不奇葩一点,大概也难过关。 另外,美国学生在申请大学时还须提供自己在高中的成绩单、教师或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推荐信、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等。所以考生除了智商过关,情商也要够高,一手抓学习,一手抓社团义工,少了哪个都不行。 英国:考前两周放大假 英国中学生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GCSE全国统一考试。GCSE的英文全称是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是英国学生完成第一阶段中等教育所参加的主要会考,通常要考8门至10门课程。 想进大学深造的学生,还要在高中学习两年,为进入大学的高考做准备。这种教育在英国也叫做延续教育。高中二年级的考试称为a-level,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 与中国不同的是,a-level考试前两周学校会放假,让学生回家自己读书,老师不搞什么猜题或模拟考试。另外英国的高中十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而不仅仅看重学生的成绩。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他们对每一位合格的申请者都要进行面试,考查学生的综合知识、逻辑分析能力、思维敏捷程度、想象力以及综合“情商”。 法国:哲学是为入门关 法国高考即着名的Baccalaureat ,简称Bac。Bac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中国高考,法国Bac的第一门也要考作文,但不是语文课作文,而是被称为philo的哲学作文,就是传说中的每个法国人一生中都要过的philo关,不论是主修文科、经济社会还是理科,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要考哲学,写一篇哲学作文。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更注重知识的教学,西方更注重思想的教学。中国教育注重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体系,西方却教给人思辨的精神。” 在考题方面,法国高考题确实更有想象空间。法国的题目没有事先划定范畴,能够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比较充分、完整地展现出来。当然,法国高考的出题方式对阅卷人的水平也是一个考验。法国考试推行20分制,平均成绩达到及格分数10/20或以上为通过考试。而老师给出的评语对学生进入某些高等学校有决定性作用。 澳大利亚:志愿可以随时改 澳大利亚的高考是各州自治,也就是说,各州分别出卷、决定考试时间,甚至分别取名。高考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能否进入大学的唯一指标,通常高考成绩占50%-55%,甚至昆士兰州和首都地区不需要高考成绩,只看学生平时成绩即可。 参加中国高考的考生,高考只是第一步,填志愿比高考更让人伤脑筋。一不小心,就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落到普通大学。 令中国学生羡慕的是,澳大利亚高考可没这样残酷,考前可以先在网上填一趟志愿,分数出来后,可以视分数情况改动,甚至可以改好几次。志愿落空这种事不太可能在澳大利亚发生。 日本:学历很重要 考试名称:大学入学中心考试 考试时间及内容:在每年的1月都有一次全国统一考试,它类似于中国的高考,主要是基础学科考试,国语、英语、数学、理科(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社会学科;第二次专门考试,从二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综合能力考试。 被高考折磨的还有日本考生,儒家思想盛行的日本当然把学历看得相当重要,个人的社会地位、升职机会、受尊重程度都是由学历以及所读大学知名度决定的,高考自然就成了大多数人一生的重要转折点。 因此在高考前很多人都会去神社祈福,希望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另外,考拉可以长时间挂在树上,即使睡觉也不会掉下来,许多日本考生由此认为考拉粪便能够传递这种坚韧精神,因此这成为了考前最好的礼物。 韩国:为求考运当小偷 韩国高考时间安排十分紧凑,考生要在一天内考完数理、语言、外语、社会探究或科学探究4门科目。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高考不计算总分,而是各科目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各大学将根据各科目考试等级、学生手册、面试成绩、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图片源于网络 高考对于韩国人也非常重要,在大部分韩国人眼里,高考成绩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韩国考生当中流行一种说法,“如果你想每天睡4个小时,你就别想上大学了”。是的,这一点也不夸张,韩国的高三生基本上每天只能睡大概三个小时,剩下时间都是在啃书。 勤奋学习的同时,他们也会通过一些奇葩的方式为高考求好运。高考前,会有不少考生偷走韩国现代索纳塔轿车或者三洋卡车上的金属标志牌。 猜一下为什么?为什么考生要当起贼来,而且只偷两种车的标志?答案是,这两种车的标志上都有字母“S”,而“S”代表着顶尖大学──首尔国立大学。 怎么样?脑洞开了没有! 本文转载自北美报告(原加拿大头条)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大学4年应当怎样度过? 早起、按时上课、考高分、发论文、刷国际竞赛?这似乎是一个优秀学生待办清单上的重要事项,但在西交利物浦大学生物科学系毕业生张晴看来,“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3月1日,她收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即将前往波士顿攻读生物信息专业研究生。在此之前,卡内基梅隆大学、塔夫茨大学已相继向她伸出橄榄枝。 这位很多同学口中的“大神”说: “分数只是眼前的苟且。你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把时间投入到那上面去。” 在张晴通往哈佛的道路上,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时候,在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的时候,就要去试一下。”她说。在历时一年的比赛中,她的主要任务是做实验。 “虽然实验成功的快乐感很强,但生物实验的回报周期对我来说有点长。”她说。 比如,假设一个东西不起效是某个原因,通常需要花数天甚至一两周时间才能验证这个假设是不是对的、下一步要怎么做。 张晴所在团队的课题是做一个大肠杆菌体内的突变生成器,在此过程中,一位应用数学专业的同学参与进来完成了数学建模的工作。 大三那年的秋天,张晴和她的同学们来到美国波士顿参加iGEM决赛。当看到全球其他高校的项目展示时,她被深深震撼了—— “我当时才意识到,建模和硬件的改良能为生物实验带来很多便利,也能够回答很多有意思的问题。计算生物是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如果一个参数是能够算出来的,能省多少事儿?!” ——从波士顿回来,她决定了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方向。 在备战iGEM最残酷的几个月里,张晴完全忘记白天黑夜,被实验占掉大量睡眠时间。“常常睡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然后接着工作5个小时。作息取决于实验进度。”她说。 那年,西浦与来自全球顶尖大学的270支团队角逐,一举摘获银奖。 但张晴说,金奖、银奖,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找到了“自己想做什么、要往哪里去”。 在张晴这一届,生物科学系还没有生物信息这个专业。生物信息是计算机和生物的交叉学科,对数学和计算机编程有较高的要求。 “大一时我参加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那是一段完全自学的经历,让我对‘大学应该怎么学习’有了自己的感受。”张晴说,“很多内容是我自己的专业课没有的,我就通过上网课、刷书、做题来自学。” 这些积累为之后转向自己所爱的科研方向奠定了基础。 大三暑假起,张晴正式加入孟佳博士的科研组,在西浦,本科生可以加入一些科研项目。 “同学们有不同的长处,有的人特别擅长做开发工具,有的人沉迷于统计,还有的同学执行力特别强……”在相互学习中,张晴的学习边界在扩展。 不仅如此,孟佳博士还鼓励同学们参加校外的学术会议。 “给她自由就是给她最大的帮助。关于学习、科研,她从来不需要老师督促,而且她在带领着我实验室的学生一起前进。”孟佳博士总结。 通讯员 石露芸 寇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原标题:为何德国DAAD奖学金很少眷顾中国学子?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留学热持续升温,相比于英美等其他的热门留学国家,德国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低廉的成本、优越的地理位置、宽松的学术氛围等优势吸引了大批的中国留学生。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这所成立于1925年的机构,对于在德国学习或研究的人来说一定都不陌生,它长期致力于促进德国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并为学生、学者和教师提供奖学金资助,然而,又有多少中国学生或学者真正拿到过它的奖学金呢?图片源于网络 “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相比,在德国的中国学生是毕业率最高的,甚至是德国学生的两倍”,DAAD(Deutsche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新闻官冯亚热布斯基(Bastian von Jarzebowski)向我们透露:“而这些中国毕业生里面,女生的数量居然比男生要多。” 据德国数据统计,2014/15的冬季学期,中国留学生的总人数达到了 30259,约占各国留学生总数的13%。 作为德国最庞大的留学生群体,能够得到DAAD奖学金资助的中国学生却并不多。据DAAD资料显示,2014年受到DAAD资助的中国学生及学者的总人数为1711人,若除去学者、教师等,攻读本科至博士学位的人数仅有1414人。在DAAD提供资助项目的所有国家里,得到奖学金人数最多的是巴西,有近4000人。另外,埃及、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的人数也都超过了一千。 “我们资助的对象分两大类。个人申请的学生只占其中一小部分,更多的资助是针对项目而设立的,比如科研项目、学者访问、短期的学术报告等。”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以个人名义申请获得DAAD奖学金的中国留学生不到400人。冯亚热布斯基先生表示,除此之外,DAAD提供给中国学生个人申请的奖学金项目共有77个,这些项目都有各自较严格的申请标准,有的有是限制性专业,如医药学;有的只针对短期交流,例如仅为期5周的高校夏令营,或是1-3个月的硕士论文项目,针对的是211重点大学或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China Scholarship Council)指定学校的毕业生。除此之外,中国与德国学制的不同,语言不过关,都是中国学生申请德国学校和奖学金的障碍。图片源于网络 DAAD是全世界最大的学术交流资助机构,也是最主要的德国奖学金提供者 另外,DAAD所资助的专业方向中,工程学占有绝对优势,其次是法律经济和社会科学,排在第三位的是语言及文化。 在DAAD的校友录中,不乏一些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知名人士。如上海世博会的总设计师、同济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曾于1988年在柏林科技大学攻读城市与地区规划专业,并受到DAAD的奖学金资助。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高行健(现为法国公民,当时仍是中国籍),曾受到DAAD柏林艺术家项目的邀请,于1985年赴西柏林访问。 如今,虽然赴德求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DAAD并没有针对中国学生新增奖学金项目的计划。“中国政府或机构也有一些可供中国学生申请的资助项目。不过从数据来看,大多数的中国学生是自费来德国读书的”,冯亚热布斯基先生说到:“而DAAD是全世界最大的学术交流资助机构,也是最主要的德国奖学金提供者。除了DAAD,德国也有一些非政府组织或基金会为学生和学者提供奖学金,如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但他们主要针对的是一些科学家的科研项目。”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据美国侨报网报道,当地时间6月18日上午,美国加州参议会在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举行听证会,针对南加州大学医师丁铎(Dr。 George Tyndall)涉嫌利用妇科医师职务之便,在过去30多年中,性骚扰该校女学生一事进行听证。共有3名女性受害人出席听证会,华裔受害人Lucy Chi和非裔受害人Shernae Hughes当场发言。然而,代表南加大一方却在受害人发言时离开听证会现场。资料图:美国南加大校园。(美国《世界日报》记者张越 摄) 代表受害人律师接受采访的Stu Mollrich表示:“今天的听证会有两点是让我感到非常愤怒的。首先,在今日听证会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南加大校方的代表,以及代表校方的律师,然而就在几名受害人讲话的时候,他们却非常不礼貌地擅自离开了听证会现场。我们认为:最该听一听受害人陈述的是他们,而且他们这样的行为恰恰显示了他们对于受害者的不尊重。” “第二,当听证会讨论到2016年,南加州大学开始调查丁铎涉嫌侵犯的女性学生患者一事期间,也没有将此事上报加州医疗委员会,听证会现场校方给出的回应竟然是:此事不关乎刑事犯罪(Criminal Crime Case),因此没有上报。” 当日,加州医疗委员会(California Medical Board)回应:“目前,委员会针对南加州大学医师丁铎涉嫌利用妇科医师职务之便,在过去30多年中,性骚扰该校女学生一事,已经投入调查,由于调查过程保密,因此对此事尚未发表新的看法,不过媒体和公众可以通过加州政府医疗委员会官网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 据悉,早在1990年丁铎刚刚任校医不久,同事就曾认为他为学生私处拍照的行为非常不妥,对其做妇科检查的方式也提出了质疑,患者和其他人也都曾投诉他总是说出与医疗无关的评论,但校方却没有正式回应过,对多次举报置之不理。不仅如此,即使在2016年,一名忍无可忍的护士投诉到校园强奸调查部门,导致校方不得不进行内部调查、证实他行为不检后,也只是“大事化了”地让他辞了职,甚至按惯例给了退休金,没有通知他曾诊治过的学生,更没有把丁铎的事情报告给加州医疗委员会。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西班牙欧浪网19日刊文称,西班牙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人口演变报告指出,西班牙重新面临人口危机,因死亡者更多,新生儿又更少,人口互补呈不平衡生态。 文章摘编如下: 具体而言,在过去的2017年,西班牙新生人口39.1930万人,出生率同比下降了4.5%,是1996年以来的最低出生率,而如果相比2008年曾有的近52万新生儿,出生率降幅达24.6%,突出了西班牙逐年严重的低出生率。 降幅如此显著显然也与危机有关,因为2008年后的西班牙迎来了80年不遇的经济危机,至今未完全摆脱。 西班牙一方面是更低的出生率,另一方面则是每年更多人离世,2017年死亡人数为42.3643万人,比上一年要多3.2%,同时是1976年以来死亡最多的年份。 西班牙的人均寿命方面,2017年为人均83.1岁,与2016年一样。其中,男性为80.4岁,女性为85.7岁,若以当前死亡率为条件,意味着一个在2017年达到65岁退休年龄的人,若是男性,其养老年尚有19年,女性则长至23年,同时暗示西班牙将是一个越来越老龄化的国家。 西班牙当前人口为4700万,退休老人近1000万,预计10年后左右,西班牙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将在三分之一以上。实习编辑:孙元雪 责任编辑:王颖

   据《澳洲日报》报道,2017年,澳大利亚华人突破了121万的大关,其中悉尼有48万华人,墨尔本有36万华人。越来越壮大的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积极生活,努力工作,散发着积极的正能量。图片源于网络 救人英雄:Kev Lung 今年6月3日早上10点30分许,一位名叫Kev Lung的华人和往常一样出现在Strathfield站台,准备去Eastwood见客户。就在火车缓缓进入站台时,一位30岁出头的白人母亲惊慌失措地大声尖叫起来。由于一时疏忽,她手牵着的3岁男孩摔入了火车底部。小男孩的头部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 虽然站台上的其他乘客立即通知司机叫停了火车,但大家都对车轮旁狭小的缝隙不知所措。Kev毫不犹豫地快速趴在地上,伸直手臂将半个身子深入空隙。整个过程他都保持冷静,因为多一点的外力或者小男孩突然的抖动都会造成不必要的二次受伤。随着Kev一点一点小心的努力,小男孩慢慢被拉出缝隙直到整个身子都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事后, Kev说:“那时根本顾不得疼痛,因为火车下面太暗所以只能一点一点慢慢接触小男孩的位置,把他慢慢往外拉。”他表示,不管是谁看到这种事情发生都会义无反顾的伸出援手。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将帮助别人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并在澳大利亚这个异国他乡整整持续了后半生却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 四十年义工:Sen Duong 79岁高龄的杨张艳仙(Sen Duong)已经坚持做了40年义工。 1939年,杨张艳仙出生于一个越南的普通家庭,由于当时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子还不能进入学堂读书。但由于对知识的渴望,她还是在去市里学习裁剪的空闲下找机会学习了文字。 18岁的杨张艳仙嫁为人妻,在越南先后生下7个儿女,开始了普通家庭主妇的生活。安稳平淡的生活并不长久,由于战争,她最终以难民身份被澳大利亚接纳到了悉尼,踏上了万里之外异国他乡的土地。 谈到澳大利亚政府和在澳大利亚的日子,杨张艳仙一直心怀感激。刚到悉尼安置房的时候全家一无所有,是当地教会用两辆卡车拉着家具衣物生活必需品来到她家,让他们又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一些厨房用具和被褥甚至还留到现在,被她当作纪念收藏着。 杨张艳仙安顿好家庭后立马加入了社区妇女会开始了自己的义工之路。在40年间的每一个周末,她都会在天还未亮时去敬老院帮助老人。 由于说着流利的中文、广东话、越南语和英语,杨张艳仙立刻成了妇女会的骨干。她大力帮助着因受到战乱影响来自各个国家的妇女,组织起各式各样的活动,联系教会社区,给大家提供了学习手工缝纫的机会,甚至和当地政府一起创办语言班教大家英文,让许多的难民能快速的融入当地社会并找到工作。 杨张艳仙表示,从30多岁来到澳大利亚悉尼,这里已经是她的第二个家。现在家庭幸福和睦,身体健康快乐都是这么多年来做义工给自己带来的正能量。她还说,帮助他人是华人的传统美德,无论在哪里都要传承发扬下去。 华人家长:助捐善款 Carlingford是澳大利亚最近几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华人社区,而其中的Murray Farm Public School也是大多数家长和孩子们优先考虑的优质小学。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以及近几年NAPLAN考试优异的成绩,吸引了越来越多注重教育的华裔家庭的加入。 学校的优秀表现除了孩子们和老师的努力,也离不开家长为了孩子们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的投入,让孩子们健康茁长的成长。 该学校有一个传承40多年由尽职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组织的的募捐活动。而在今年,募捐创得历史新高,整晚共筹得善款7万多澳元,特别是由华人家长主导的就筹得1.7万澳元。这些善款将都用来学校的建设发展和学生的活动预算。 华裔家长们的热心参与和奉献获得了学校的大力称赞。学校表示家长们为孩子和社区都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散发一种积极的正能量。随着孩子们成绩的稳步提升,Murray Farm小学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升,更多的华人家长们参与进来,让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生活中美好的事情总在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华人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一个又一个榜样。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澳洲网20日刊文称,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Royal Children Hospital,以下简称RCH)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维州小学生遭校园欺凌事件普遍发生,家长对其孩子在学校的遭遇感到无助。与此同时,维州教育厅的最新指导方针却削弱了学校委员会在制定类似反校园欺凌、学生行为规范等政策的权力,家长对此表示质疑。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摘编如下: RCH的调查发现,20%的10岁至13岁的小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14%的幼年学生和17%的青少年曾被“欺负”。校园欺凌最常见的形式是言语攻击,其次是社会、身体和网络“虐待”。调查还发现,在小学的最后几年,学生最容易受到欺凌,其影响也波及到学生家庭。 RCH也对1500名澳大利亚的父母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只有一半的父母认为,他们孩子的学校在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方式是恰当的。父母因为无法保护孩子而感到焦虑、内疚,甚至出现身体不适。他们对其孩子在学校遭到校园欺凌感到绝望。 RCH全国儿童健康调查主任罗兹(Anthea Rhodes)博士称,尽管今年报告遭到校园欺凌事件的家庭数量很多,但其真实比例可能会更高,因为孩子不会谈论这件事,而家长也不知道如何解决此事。虽然有很多关于反校园欺凌的宣传活动,“但研究结果仍然告诉我们,这一事件是普遍存在的”。 对此,罗兹博士认为,父母需要定期与孩子进行沟通,讨论学校情况,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是否存在问题。他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聊天,听他们在谈论什么学校话题,当孩子遭到校园欺凌时,让他们放心,这不是他们的错,联系孩子学校寻求帮助,不要去接近“校园恶霸”或他们的父母等。 然而,维州教育厅近日发布的新教育方针却遭到了学校家长的质疑。新教育方针指出,维州学校内的反欺凌行动、学生行为规范、文化多样性和技术政策将不再由学校委员会负责。 对此,维州学校家长委员会主管麦克拉迪称,政府没有对这些变化做出解释,将学校委员会的责任削弱将会影响学校管理和民主氛围。 维州教育厅长梅丽诺也表示,新的指导方针造成了学校委员会的混乱,他会通知教育厅修改指导方针,以使学校委员会可以更清晰的了解政策。“我要明确指出,学校委员会在学校咨询、通讯科技、反欺凌政策、学生行为规范等政策上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指导方针需要明确这一点。” 据悉,学校委员会由家长、志愿者和学校工作人员组成,他们负责监督学校的预算、战略计划的制定、审查和更新。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美国侨报网14日刊文称,华人在大学招生中遭到歧视的现象和争议,已经屡见不鲜。2015年5月,包括华裔在内的64个亚裔团体组成的抗议联盟就提出申诉,指控哈佛大学在招生时涉嫌歧视,对亚裔申请者设置了更高的入学标准。对此,哈佛大学发言人麦乐迪?杰克逊并未直接回应,只声称他们的录取政策是公平的,他们将每一个申请者的所有素质视为一个整体做出公平决定。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摘编如下: 众所周知,美国藤校招收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少,最近,美国大学注册和招生人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Registrars and Admissions Officers)调查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250所美国院校中,中国本科申请者减少的占25%,中国研究生申请者减少的占32%。 华人学生在美国大学招生中真的被歧视吗?一些人认为,形成“歧视”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成绩。根据2009年的数据,亚裔(包括华人)学生SAT成绩要比白人学生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达450分。 二是素质。夸张渲染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例如千篇一律无个性、除了成绩和钢琴、小提琴等其他啥也不会、缺乏创造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是多元化的借口。美国是多元化社会,校园也应该多元化,需要除了华裔以外的非裔和西裔等。 对于中国学生申请减少的现象,有关学者认为是政策的“歧视”演变。但实际上,美国高校在减少招收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同时,给出了一定原因,耶鲁大学教授表示,主要原因还是在学生自身。 “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耶鲁大学教授曾这样表述。 报道指出,过去很多年以来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的教职。 相比起美国学生,许多留学归来的学生都反映中国学生的知识基础扎实,读书刻苦用功。而美国学校和家长都重视体育运动,在放假期间,组织各种体育活动,父母一般都会参加,并且为自己的孩子加油,希望他们取得好成绩。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孩子自己的活动,鼓励他们参加社团。幼儿教育时期,就培养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不会手把手地教子女怎么做。到中学阶段以后,一般家庭的美国小孩都有自己的兼职工作,筹集学费和生活费。 而中国人出国多数喜欢“抱团”,一方面因为文化和语言难以融入当地,一方面是因为寂寞和在异国的害怕。 不只是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教授也曾表示,中国留学生更热衷“抱团”,这样不仅影响语言和文化的融入交流,还对融入当地朋友圈缺乏主动性,这种习惯养成后在他们走入外企职场后就会显露出弊端。 他说:“无论是价值观还是习惯,比如说他们在美国的企业里很多是‘outside office’,你要是不跟大家一起去吃饭、看球、玩儿,那就很难加入领导圈。” 所以华裔学生,或者是中国留学生,想要打破自己给外界的印象,还是得从自身努力做起,这条路可能很艰难,但不踏出改变的第一步,就无法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救救我吧,这可怎么考?”“考试月里熬夜、长时间学习、饮食不规律、日夜颠倒等简直是家常便饭”……在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关于国外高校考试的这些调侃和讨论,透过屏幕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压力。图片源于网络 刚刚过去的考试季又成了中国留学生朋友圈晒出的热门话题,考试真相到底如何,又该如何应对—— 考试季“如临大敌” 笔者采访了解到,海外高校的考试季往往气氛紧张。不论当地学生还是国际学生,都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说到国外高校的考试季,“如临大敌”是叶帆最大的感受。“不管是美国本土学生还是国际生,不论是考试还是论文,在期末考试周期间,学生熬夜复习、通宵赶论文都很正常。”叶帆于2015年8月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虽然老师会提前一个月布置期末论文,但有的学生因为拖延,也因为还有其他课业,往往在最后一两个星期才开始正式准备。这时还要准备其他考试,压力可想而知。学生在图书馆整夜复习的场景随处可见。” 叶帆至今记得留学时考过的计量经济学。该科目不仅需要带电脑机考,还涉及算法程序公式。“考试难度很大,不仅需要参加期末考试,完成期末论文,期中考试还安排考两次。第二次期中考试的时间距离期末考试只有1个月的时间,当时真的是觉得太痛苦了。”叶帆无奈地说。不过,为了应对学生通宵复习,不少学校的图书馆24小时开放。“我们学院在期末考试周会为学生准备免费的糕点、小吃和咖啡等,还是很贴心的。”叶帆说。 201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读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林佳萌对考试印象最深的是全校学生都在一个体育馆里参加考试。“我记得,有一次考试许多人在同一个考场,单人单桌,场面非常震撼。”据她介绍,每一科闭卷考试需答3道题,完成这3道题基本需要写十二三页A4纸。 语言是最大障碍 俗话说“入乡随俗”,中国学生到海外留学,语言往往是最大的挑战。上课听不懂可以课后问老师和同学,或者听录音回放,但对于考试就不能用这些办法来补救了。在叶帆看来,语言不通带给中国留学生额外的压力。 “即使在国内完成了语言训练,但到了国外高校,考试对于母语是非英语的学生来讲还是很难的。”因为语言的差异,林佳萌考前复习所用的时间会比当地学生长。她所选科目的考试形式一般为论述题,一道题就相当于一篇“小论文”。“这对母语是英语的学生来讲,只复习知识点就够了,而我还要背专业单词和句子,否则考试时根本没法做题。”林佳萌说。 除了闭卷考试,以论文形式结课的考核虽然难度比当堂考试小,但为了有个好成绩,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会留出时间检查论文“漏洞”和语法错误。林佳萌举例说,当地学生写完论文可以直接提交,但她要留出充足的时间来检查论文。“一是检查论文引用的理论是否标明了出处,二是检查论文语句是否通顺和有无语法错误。” 叶帆也有类似的感受:“有的国际学生在完成论文后会请母语为英语的朋友检查基本语法和措辞。” 在林佳萌看来,论文中的拼写、语法等细节虽然不能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但却会影响成绩高低。“它反映出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目前在俄罗斯留学的韦晓菲本科学的是俄语,谈到用俄语答题她也直言“压力很大”。“虽然在国内学习了4年俄语,但是真正将俄语用得得心应手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韦晓菲建议准留学生出国留学一定要过“语言关”,尤其是准备去小语种国家留学的学生更要做好准备。 准备考试有窍门 对于学生来讲,期末考试是对所学课程的总结和检验。除了复习课件、课堂笔记和老师推荐的文献资料等,留学生也有自己的小窍门。 “大家的复习方式不一样,有的学生喜欢自己复习,有的学生喜欢组成小组复习。对于难度偏大的课,大家还是倾向于小组复习。”叶帆说。 对此,林佳萌也表示会和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各自根据自己擅长的内容整理知识点,然后进行分享。“因为大家擅长的领域不一样,对于自己喜欢的内容,理解比较透彻,掌握的相关理论和观点也比较多元。” 因此,小组复习的最大好处是既能掌握知识点,又能节省时间。 除了组团复习,留学生们也会有针对性地复习重点内容以提高效率。例如,上课听老师的“弦外之音”和咨询师哥师姐就是诀窍。林佳萌说:“有些老师上课会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那么这些内容很有可能和考试相关。” 除了当堂考试,论文也是课程考核和结课的方式之一。尽早明确论文选题,多与导师沟通是写好毕业论文的有效方法。“以美国为例,学校对论文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学生在准备和写作过程中应该做足功夫。”叶帆说。 据林佳萌介绍,英国的硕士课程包含指导论文写作的课程,该课程会贯穿整个学年。“虽然这些课程的关照重点不一样,但将所有课程连接起来,就是完整的论文写作辅导课。因此,在开课前明确自己的论文写什么很重要,否则最后的毕业论文写作会很费劲。”林佳萌说。此外,她还建议学生要多与导师沟通,“只有导师明白你的想法,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你的问题”。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

   就哈佛大学是否在招生过程中存在对亚裔的歧视问题,15日,哈佛和状告哈佛的“学生公平入学”组织都提交了法庭文件。其中包括一份早年哈佛内部研究办公室调查报告,报告称哈佛招生政策对亚裔学生有“负面影响”。 报告称招生政策对亚裔负面 哈佛大学校报《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报道称,这份报告此前并未曝光,不过曾在2013年时在哈佛高层间流传。 哈佛内部研究办公室在报告中指出,相比低收入家庭学生,哈佛的招生程序对校友子女及运动员学生更加有利。报告还称,“亚裔表现优异学生的入学率更低”,且亚裔是在种族项目内唯一有负面影响的群体。 2012年,哈佛毕业生Ron K。 Unz曾指责哈佛招生存在“反亚裔”的偏见,之后哈佛大学法律顾问尤利亚诺(Robert Iuliano)要求该校内部研究办公室就招生程序进行调查。 “学生公平入学”(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组织指出,这份报告是支持歧视亚裔指控的证据。SFFA主席布鲁姆(Edward Blum)在声明中写到,法庭文件揭露了哈佛对亚裔申请学生歧视的惊人程度。 亚裔申请人缺乏“个人特质”? 根据15日在波士顿联邦法院提交的160000多份学生记录分析,哈佛对亚裔申请人个人特质的评价,一直低于任何其他种族。亚裔申请者被描述成“标准性强”,也就是缺少特色;另一方面,如“积极人格,可爱,勇气,善良”和被“广泛尊重”等描述则缺乏。 尽管分析发现,亚裔美国人比任何其他种族或族群的申请人在考试成绩,和课外活动方面的得分都要高,但学生的个人特质评分大大降低了他们被录取的机会。 “事实证明,亚裔美国校友,学生和申请人的怀疑始终是正确的”,“学生公平入学”组织在一份法庭文件中表示。“今天的哈佛大学与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对犹太人的申请人有着同样的歧视和陈规定型观念。” 法庭文件称,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13年的一系列内部报告中指出了对亚裔申请人的偏见。但哈佛大学选择忽视了这一发现,并且从未公开发布过这些发现。 哈佛:歧视指控有误导性 哈佛在自己的法庭文件中,强烈反对SFFA的观点,并称这一内部调查报告是不完整的。 哈佛律师表示,SFFA用来自哈佛ORI部分员工的文件,来支持亚裔申请者在招生过程中受到不公待遇的观点。但是这些文件中的分析并不是用来评估哈佛是否刻意歧视,也没有得到相关的结论。 该律师指出,报告并没有考量哈佛招生评估的部分关键信息。在另一份全面观察审阅哈佛招生过程的调查中并没有显示对亚裔招生有任何负面影响。 上周,哈佛大学即将卸任的校长弗斯特(Drew Faust)在电邮中表示,坚决维护哈佛的招生政策,并称SFFA组织所谓的招生歧视是“不准确的”。 “这些指控有误导性,并将无任何背景的数据有选择性地呈现出来。”哈佛校长称,“他们的意图是质疑本科招生过程的完整性,并推进分歧性议程。” 她表示,哈佛试图创建一个多元化的学生群体,招生中考虑多种因素,声称“哈佛的做法既合法又公平”。 或影响美国大学招生录取 此案争议的焦点在于,由于招生过程并不公开透明,哈佛大学是否存在以打造多元化学生群体的名义,对亚裔美国人进行歧视的现象。 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亚裔学生的SAT成绩需要比白人高出140分,才会获得同样进入私立院校的机会。 网站数据显示,哈佛大学2021届学生中有14.6%的非洲裔美国人,22.2%的亚裔美国人,11.6%的西语裔美国人,以及2.5%的美洲土著居民或太平洋岛民。 此案最初于2014年递交法院,对哈佛大学的招生政策提出挑战。SFFA也因此获取了哈佛大学的招生记录。原告3月份给法庭致信称,文件“证据确凿,无需审判”,恳请法院就此一项文本作出倾向原告的判决。 今年秋天,波士顿联邦法院可能会审理此案,美国司法部,法律专家和倡导团体正在密切关注这一案件,它可能会对大学招生录取产生广泛影响。过去,平权行动案件主要集中在白人学生是否在大学录取中因其族裔而处于不利地位。美国侨报网14日刊文称,华人在大学招生中遭到歧视的现象和争议,已经屡见不鲜。2015年5月,包括华裔在内的64个亚裔团体组成的抗议联盟就提出申诉,指控哈佛大学在招生时涉嫌歧视,对亚裔申请者设置了更高的入学标准。对此,哈佛大学发言人麦乐迪?杰克逊并未直接回应,只声称他们的录取政策是公平的,他们将每一个申请者的所有素质视为一个整体做出公平决定。图片源于网络 文章摘编如下: 众所周知,美国藤校招收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少,最近,美国大学注册和招生人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Registrars and Admissions Officers)调查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250所美国院校中,中国本科申请者减少的占25%,中国研究生申请者减少的占32%。 华人学生在美国大学招生中真的被歧视吗?一些人认为,形成“歧视”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成绩。根据2009年的数据,亚裔(包括华人)学生SAT成绩要比白人学生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达450分。 二是素质。夸张渲染对华人的刻板印象,例如千篇一律无个性、除了成绩和钢琴、小提琴等其他啥也不会、缺乏创造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是多元化的借口。美国是多元化社会,校园也应该多元化,需要除了华裔以外的非裔和西裔等。 对于中国学生申请减少的现象,有关学者认为是政策的“歧视”演变。但实际上,美国高校在减少招收中国留学生的数量同时,给出了一定原因,耶鲁大学教授表示,主要原因还是在学生自身。 “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耶鲁大学教授曾这样表述。 报道指出,过去很多年以来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的教职。 相比起美国学生,许多留学归来的学生都反映中国学生的知识基础扎实,读书刻苦用功。而美国学校和家长都重视体育运动,在放假期间,组织各种体育活动,父母一般都会参加,并且为自己的孩子加油,希望他们取得好成绩。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孩子自己的活动,鼓励他们参加社团。幼儿教育时期,就培养他们独立活动的能力,不会手把手地教子女怎么做。到中学阶段以后,一般家庭的美国小孩都有自己的兼职工作,筹集学费和生活费。 而中国人出国多数喜欢“抱团”,一方面因为文化和语言难以融入当地,一方面是因为寂寞和在异国的害怕。 不只是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教授也曾表示,中国留学生更热衷“抱团”,这样不仅影响语言和文化的融入交流,还对融入当地朋友圈缺乏主动性,这种习惯养成后在他们走入外企职场后就会显露出弊端。 他说:“无论是价值观还是习惯,比如说他们在美国的企业里很多是‘outside office’,你要是不跟大家一起去吃饭、看球、玩儿,那就很难加入领导圈。” 所以华裔学生,或者是中国留学生,想要打破自己给外界的印象,还是得从自身努力做起,这条路可能很艰难,但不踏出改变的第一步,就无法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

   中俄元首观看青少年冰球赛引起冰球界人士热烈反响 国家主席习近平8日晚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天津共同观看了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参赛双方队员、教练员和不少冰球界人士备受鼓舞。他们表示愿意进一步推动中俄体育交流,为冰球运动发展和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贡献力量。 小队员孙玺赛后激动地说:“今天的赛场气氛太好了,我仿佛在参加冬奥会!”孙玺说自己上场前还有点紧张,但在全场观众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他觉得自己全身充满了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在现场观看比赛后说:“在两国元首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中俄两国近年来在冰雪运动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这是两国友谊的象征;而青少年同场竞技,更是彰显了两国的友谊会不断地持续下去。” 倪会忠表示,中国冰雪健儿将牢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全力拼搏,力争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展现中国冰雪运动员的风采,展现新时代的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展现我们建设健康中国的各种成果。 中国冰球协会主席曹卫东赛后表示,这次友谊赛对冰球运动在中国的普及、中国冰球运动水平的提升以及冰球文化在中国的推广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他说:“两国元首现场观看青少年冰球比赛,体现了对冰球运动的重视。今天的比赛与众不同,注定在中国冰球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 中国青少年冰球队领队徐成响介绍说,中国冰球协会通过集中测试选拔的方式组建了中国青少年冰球队参加本次比赛。徐成响说,俄罗斯是冰球传统强国,中国在冰球的普及度上与俄罗斯存在差距。 徐成响说:“我们的青少年队得知有机会参加这样一场重要的友谊赛,都非常兴奋。”其实在比赛前,两队的小队员们就已经成为好朋友。他们在赛前有过三次热身赛,还进行过合练,在训练场上交流切磋。合练之余,两队还一起举行篝火晚会、欣赏文艺表演,中国运动员还陪着俄罗斯队员在天津游览、品尝狗不理包子。徐成响笑着说:“他们互相熟悉,已经成为小哥们了。” 中国青少年冰球队主教练胡江赛后说:“今天的比赛中,俄罗斯队员的技术配合非常好,中国球员的速度比较快,这场比赛势均力敌,4:4的比分也是皆大欢喜。这场友谊赛搭建了中俄青少年交流学习的平台。”展望未来,胡江希望中俄能在冰球领域开展多层次、多方面交流,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能有机会去俄罗斯培训。 胡江解释说,由于当天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都在14岁以下,他们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他们是中国冰球的未来之星。中国青少年冰球队队长胡佳昊说:“这场比赛让我终生难忘,我要更加努力训练,长大后参加冬奥会!” 埃米尔是俄罗斯青少年冰球队的队长。他第一次来天津不仅看到海河的美丽夜景,还参观了天津霍元甲文武学校,让他产生了到这个学校学习武术的念头。他说:“见到了两国元首,我感到既紧张又兴奋。我很想以后再来中国参加冰球比赛,来中国玩儿。” 俄罗斯青少年冰球队领队铁木尔赞叹中方教练员经验丰富,只要今后多多交流,中国冰球就能积累经验、提高水平。他特别感谢中方的热情接待,他说:“我们很多队员都是第一次来中国,双方队员在训练中、场下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感谢中国!” 在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之后,中国冰球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徐成响介绍说,2015年在中国冰球协会注册的青少年不到2000人,发展到2017年底已经突破了12000人;另外,截至2017年底,全国冰球场地的数量已从2015年的不到50块增加到200余块。 他说:“我们需要更多做好青少年运动员的培训,应该加大力度请进来、派出去,尽快提高冰球运动技术水平。” 倪会忠说:“这场比赛将会更加激发大家热爱和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激发大家筹备好北京冬奥会的热情和激情。我们冰雪运动工作者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RY8日,日本大阪发生6.1级地震。虽然震级不算很大,但由于震源很浅,最高震度却达到6弱(大致相当于烈度10度)。此次地震房屋受损不大,检验了日本建筑的抗震高标准;地震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对较小,也与日本重视地震预防和预警分不开。图片源于网络 在一次地震中,震级只有一个确定数值,震度却因地而异,离震中越近,震源越浅,震度越大。不同国家震度分级方式不同。日本气象厅设定震度由弱到强分别为0至4、5弱、5强、6弱、6强以及7,共10个等级,而中国地震烈度从1度到12度分为12级。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王宇晨介绍,此次大阪地震的最高震度6弱大致相当于我国地震烈度等级中的10度。大阪地震震级虽然只有6.1级,但由于震源深度只有13公里,对地表的破坏力却不小,电视台播放的监控显示地表持续剧烈晃动。 截至目前,地震共导致5人死亡,300多人受伤,部分建筑物受损,数栋民宅起火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对较小。死者大多因砖墙倒塌或家具倾倒而遇难,其中一名小学生是在上学途中被学校的砖墙砸中遇难,已查明这个从1.9米加高到3.5米的砖墙违反了日本《建筑基准法》(限高2.2米),大阪府高槻市市长已出面谢罪,日本文部科学省已要求各地对中小学生的上学通路等进行安全检查。 “地震大国”日本一向重视地震预防和预警。《建筑基准法》是日本建筑业最核心的法律,对建筑物抗震性能要求较高,符合抗震标准的建筑在地震时不易倒塌。日本《建筑基准法》颁布于1950年,之后几经修改,不断严格规定建筑抗震标准。1981年日本大幅修改抗震标准,将住宅抗震等级从旧标准的震度5左右不倒提高到震度6强至震度7不倒。1981年后日本也多次修订《建筑基准法》,不断细化抗震指标和提高建筑抗震标准,并要求对老旧建筑进行抗震加固。 日本在地震预警方面也很先进,已建立了完善的预警体系。全国各地密布的地震监测仪器组成一个网络,一旦地震发生,可利用地震波横波与纵波时间差的传播特点快速发出预警,民众可通过手机等终端接收预警信息,在地震袭来前争取到数秒至数十秒的反应时间。新干线在收到地震预警时可提前减速停车,工厂等可采取应急手段,减少或避免发生事故。由于地震多发,为避免不必要的惊扰,记者将手机接收地震预警的震级设置为震度4以上,只有本人所在地出现震度4以上的地震时手机才会预警。 此外,日本注重培养民众的地震预防安全意识,学校经常举行抗震防灾演习,告诉学生发生地震、火灾后的自救措施,这对地震后的应急处置很有帮助。但即使在抗震防灾意识很强的日本,此次地震依然有一名小学生死于本可避免的违法砖墙倒塌,这一新闻让日本民众愤恨不已,也暴露出日本防震减灾方面依然存在薄弱点和盲区。日本的防震经验表明,处于地震带上的国家不但要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标准和防震演练,还应加强民众的防灾意识和日常防灾训练。 (原题为《新闻分析:日本大阪地震考验抗震建筑高标准》) 责任编辑:赵润琰-WYX

   一手打造研发团队、与全球160多所学校谈合作,只身穿梭在国内多个城市寻找生产商,尚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硕士学位的马健瑞,由于痛心于身边频发的留学生安全事件,想要为留学生安全保障“做点事情”。 尽管选择了创业,但今年年底才毕业的他特别排斥“创业者”这个称呼,“希望自己50岁时还是一个学生,用单纯和热情的心迎接每一个挑战。”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逸男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挺 “眼睛有些浮肿,恐怕形象不太好”。21岁、身高1.8米、高颜值的马健瑞,俨然在许多人看来是一枚小鲜肉。但他如今已经是一家科技公司的CEO。 尽管已经参加过电视节目《一站到底》和国际创业大赛,但对于这个安排在小咖啡厅里的专访,马健瑞前夜还是特意准备,在纸条上写下的要点出现“真诚、热情”的字样。 从小就有本“生意经” 在成立科技公司之前,马健瑞的想法,是做全国最权威的留学中介排名体系。2014年申请转学美国的时候,他就发现该市场鱼龙混杂,网上的广告铺天盖地,很难选择,学生和家长也容易花冤枉钱、浪费时间。但当开始做的时候他才发现,“困难很大,谁都想排名靠前”。 马健瑞家乡是山西运城,他早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意经。当时,他所在的小学搬到一个新校区,同学买文具很不方便。马健瑞很快想到从文具店便宜批发文具,然后卖给同学。当拿到父亲给的一百元“投资款”时,他很忐忑,更没想到自己竟然还赚下一小笔利润。 尝到甜头的马健瑞也有了成就感,“一切都是开放的,各种能力都能培养。” 在国内,马健瑞的生活一直挺顺利,直到高考给了他重重的一记“提醒”。原本他只需考过一本线就能被中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自主招生录取,结果由于自己考前松懈最终差了几分,只能在山西省内上了一个普通二本。他把这称为到目前为止“人生最大的挫折”。而正是由于高考失利,让他走上了留学的道路。 亲身经历“失联”的等待 2015年年底,马健瑞转学美国奥本大学读大三,攻读本科双学位。此后,为了上名校研究生,他几乎住在了图书馆。2017年,他收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学校录取的通知书,并最终入读哥伦比亚大学。付出得到了回报,马健瑞说,“经过这次后觉得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但初期的留学生生活远比他想象的要困难。因为扁桃体手术推迟入学,他用一年半上完两年的课。因为不了解学术写作规范,他得到过零分;因为语言障碍,他只能把讲课内容录音拿回去重听…… 但学业和生活上的“挫败感”,远比不上留学在外的安全事件更让他揪心。 比他大七岁的姐姐也在美国留学。一天晚上她从图书馆回家,平常二十分钟的路程,在国内的家人等了一个小时还没有任何回复。“一个半小时后,每个人都很着急,父母都准备订机票去美国了。”两小时后,他的姐姐终于来消息,说校车出故障,手机没电,已经安全到家。 马健瑞突然感到很心酸。“父母真的不期望你能做任何事情,只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孩子。” 于是,他开始将重心转移,专攻解决留学生安全问题。 留学生防范意识都很强 几年的留学生活,也让他感到了自己对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 “我们经常看到新闻,谁刚到家街道就发生了枪击案。”马健瑞脸上掠过惊恐,眼睛睁大直直地盯着镜头。他回想起一些画面,还心有余悸。 “有一天我从波士顿谈合作回来,当时已经过了深夜十一点。在回家路上,突然有一个陌生人抓住我,他两米高、特别胖。我很害怕,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直接用手抡开,跑到了大街上有警察的地方。”他补充说,“当地有很多吸大麻的人,可能也不想伤害你,但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还是会做出一些伤害你的事情。” 他和其他留学生一样,平常的防范意识都很强,“不会一个人出门。”有天晚上找一个住在临街的朋友,他有些无奈地说,“我都是打车去的”。 此外,他的身边朋友也发生过一些悲惨的经历。他在波士顿的一个朋友,一天不幸在公寓遇害身亡。而在前两天,他们刚联系过约着吃饭。 留学生的安全现状令他频频感叹,“很心酸,很痛心。” 做留学生专属的“12308” 马健瑞想了很多方案改善这种现状,最终决定做一款安全预警报警产品。于是,一个土木工程系的工科学生,开始了一场创业之旅,一面参加创业课程和比赛吸收经验,一面与哥伦比亚大学等北美大学谈合作。 2017年12月,他成立了“蹄子科技有限公司”。他很喜欢这个有些“非主流”的名字。“蹄子感觉就是脚踏实地,不管去到哪,都能守护你的安全。”他和朋友组建了团队,从研发、技术、财务、投资上发力,将产品研发核心聚焦于智能硬件。 产品设计成银行卡大小,内部置入全球SIM、定位装置与录音装置。日常出行,打开一键预警功能可持续监测使用者的个人定位信息;在危急时刻,一键报警后可将个人定位、环境录音与楼层信息发送到警方和家人。 正在做产品的时候,美国发生了中国留学生失踪案。“日常生活中危险情况更多,我们又增加了深夜回家、独自乘车、失联等模式。” 报警后的安全保障团队尤为重要。马健瑞安排公司十几人轮班,为后台做24小时响应,又将使用范围扩展至欧洲、大洋洲的知名大学。他介绍说,公司已对接全球167所高校的警力系统。用户使用一键报警,信息可直达校方警力系统,“大大提高留学同胞在紧急情况下非母语报警的成功率”。 他的最终目标是做成留学生的12308(注:12308是外交部全部领事保护与服务热线,面向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提供24小时领事保护)。他相信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安全问题没法从根源上去治理,但科技能改善安全现状。” 创业想要快乐、有意义 马健瑞并没有相应的实习和工作经验。每个阶段,他都会执行“必须完成”的规划。此前的每个暑假,他花在了旅游或者喜欢的事情上,就这样学会了油画、马术,甚至自己制作音乐专辑。 这些事情是让他快乐的。从去年年初创业以来,兼顾学习和工作经常让他白天黑夜连轴转。 “在国内睡觉的时候我在做作业,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我也在忙工作。忙的时候一天不睡觉。” 2018年3月放春假,他回国在家整理创业方案,独处一周,最终想明白了两件事。“第一,把留学安全这件事做好,不管能不能盈利;第二,我想要快乐。”马健瑞说,创业后接触了很多企业家,发现他们的经历和身份大同小异,但是都不太快乐,甚至有抑郁症,变成赚钱的机器。他颇为感叹地说,“这辈子真的很短。” 今年6月上旬,他拿到了第一个成品,特别激动,笑着说,“看来这一版本不用改了。” 归来仍是“学生” 如今,马健瑞的公司里十几个人,年龄大的有30多岁,但都会叫他“老板”,而他也没觉得不适应。 作为工科生,他还不懂资本市场,没有拉投资,于是和合伙人共同出资创业。 在国内出差谈合作,马健瑞都是一个人去。去年11月回国,他独自跑了北京、深圳等地二十多家生产商。他说,“这样比较省。”而作为学生与企业谈合作,他只能希望用热情和真诚打动合作企业。 还年轻的马健瑞觉得,自己创业最大的优势是“能熬夜”,采访前一天晚上他还和合伙人聊到凌晨两点。 过去,他和合伙人也有矛盾,遇事总会毫不留情面地说对方。他和员工也总是就事论事,认为否定方案不代表否定这个人。他觉得,这是人“有格局”的表现。 由于受身份限制,目前产品只能面向中国留学生。他说,尽管与多所学校达成合作意向,但面对安全责任,校方只承认可以处理救援信息,并没有承认和公司的官方合作。“安全责任太重大。校方说‘有这个产品,万一救援不成功,救援责任算谁的。’我当时真觉得挺委屈。”马健瑞对此也颇为无奈。回归问题本身,他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是产品的责任,我全面担责。” 尽管在进行着创业,但马健瑞却十分排斥“创业者”的称呼。“我就是一个普通学生。”他说,当自己四五十岁时,他还是会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用单纯和热情的心迎接每一个挑战。

原标题:卫哲与创业者的对话:如何让战略创新有效率地执行

规模、密度、渗透率,谁重要?

为什么最近很多创业者喜欢去广州、深圳?虽然融资环境差,但是那的企业特别会赚钱。

我见过广州的一家企业,做的是社区生鲜,一百多平米的店,每天营业额超一万。见投资人的时候,企业创始人说完第一句话,很多投资人就走了。

“我2000家店,都不出广州一步。”这就是他的第一句话。

可能很多投资人听了觉得很没劲。相反,我特别喜欢。

2000个门店不出广州,正说明了市场足够大。而且作为一个70几亿的企业不出广州,相对而言,在同一个城市,管理很容易、供应链很容易,消费者口碑也很容易建立。

既然这样,为何要出广东,为何要去北上广?很多人说我要跑马圈地,但关键是:不一定圈到地了,就能守得住。因为用户无论是C还是B,都不一定有绝对的忠诚度。

所以,第一,与其规模化,不如强调密度。密度是可以出战略效应的。与其2000个店开在20个城市,不如2000个店开在一个城市,或者敢不敢把2000个店开在一个区?

第二,密度非常相关的一个词——渗透率。

无论是2C还是2B,只有你对它的渗透率足够高,它才有真正的粘性。微信有个概念叫时间渗透率。每天花两小时,你被微信渗透,粘性自然就来了。所以密度和渗透率比简单的规模更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规模有意义?逐级击穿上游。很多行业都说:我要去中间化,我要改变不同层次。那我要问:你对每一个层级的规模和价格价值,理解吗?

无数的人会说:我们这里面有多级分销,一级、二级、三级……

那你们这里一级1年营业额多大?那二级多大?三级多大?如果要去中间化,必须要了解这个行业。

再比如说1000万是一级的营业额,300万是二级的,那300万、1000万供货价格差几个点知道吗?以及为什么要在这个品类在这个地区超过1000万?因为过了1000万,就击穿了你的一级上游。就代表你能拿到的价格,和原来的二级经销商价格一样了,你的竞争力就出现了。

或者在这个品类中,我再突破一个亿,再突破一级经销商的天花板,又击穿了一次上游。所以如果你的规模能够量化,击穿你的上游的时候就定向爆破一个一个类别,做规模才有意义。

做所有的服务都一样,你的品类规模能不能击穿上游,打穿一级再做第二级。别老整天想着C2M,这是一步步击穿的。C2M之间隔了好几层。你要一层层击穿它,并不是你模式好,厂家就找你。

这个过程需要一级级来,别着急,前期哪怕贴钱,也别怕。因为大家都贴,你以为补贴是刚开始嘛。

讲战略效率,其实讲的是战略应该怎么来。三种方法:

第一种叫用户驱动型战略。这点阿里做得非常好,它大部分战略就是从用户的需求来驱动的。一步一步的改进,不断的迭代,解决用户所有的痛点。

比如之前的诺基亚就是用户驱动型战略,因为一开始触摸键不好,所以想着怎么样让触摸键更好,而不是去想着做全屏全触摸。

第二种叫愿景型战略驱动。阿里云是2007年才决定上的,2009年淘宝就1000亿,2007、2008年也就400亿、600亿多,就这么点规模,不需要云计算,扛得住。所以并不是说,今天淘宝有用户痛点,才上的云计算。

阿里云的布局,不是客户需求推动,是愿景。那么愿景怎么来?是想到了以后的格局应该是什么样子,我倒推回去。所以这种战略方法是后天驱动明天,明天再驱动今天,而第一种用户驱动型战略是从昨天到今天到明天。

第三种叫增长驱动型战略。比如我定了一个目标,三年翻三翻。那我再去考虑接下去三年怎么去增长,怎么去填满实现这个目标。

相对这三种战略效率,我最不喜欢增长型驱动战略,因为这个容易把自己限定住。而且为了翻三翻去找到了战略不一定是对用户、对这个行业有用。所以最终,也可能解决不了增长问题。

三种战略效率,看上去实用最高的是增长驱动型战略。但实际上往往有了这个增长目标,定的战略是实现不了这个目标的。

创业创新,需要野生能力

大公司为什么做不了创新?

第一,让谁去做创新,都是领导指派式。“我找你谈话,要去做创新”。我们各位创业创新,从来没有人找你谈话的,肯定都是自己觉得不错,才去创业的。所以领导任命的创新肯定失败。

第二,提供给他什么样的环境?富一代创业,搞得舒舒服服的,肯定不行。

大概5、6年前,我跟李开复老师对话过。我真的不认为马总创业是能够在孵化器里出来的。全世界没有特别伟大的公司,是从创业孵化器和创业园区走出来的。那就是饲养场养着一群小绵羊、小猪,我们要野猪,创业一定是野生的,怎么可以被圈养。

当时很多理论说:我们把服务搞好,让做产品的人专注做产品、做基础,为什么让这些人去搞工商注册去做税务的?他们应该把时间花在技术产品上。

然而正因为这样让他们变得没有生存能力。一个好的创业者,哪怕是技术出身,也应该知道工商的门开在哪,也应该去税务局,也应该去跟房东“吵架”,因为这就是野生能力。

开复老师的创新工场到现在,那么多年一家IPO的公司都没有,很多是被收购的。圈养的动物一定是被收购掉的,像猪、羊,日子挺好过的。有人收养我,哪怕以后宰了我也行,日子很舒服。当然中国也需要很多孵化出来的公司被大公司收购。

创新,你要给他一个野生环境。哪怕你公司已经不像一个野生环境了,你也要还原成野生环境。

比如,用创投的思路,把自己当VC,投几百万,然后让团队也出点钱。不仅你风险小,团队回报也高。不然一个创新产品做出来,你能奖多少?公司的一点期权?

好的创新,一定是用创业的环境+创投的模式来做到的。但这段话,还是想讲给大公司听。

三点创业者不得不听的建议

再给创业者提个醒。第一点有人说,人傻钱多。不是因为人傻钱多,是因为钱多了,人变傻,融资融到太多钱,你会变傻,整天就想用钱去解决问题,一开始不用花钱的方法都不用了。

第二点,先加人,后加钱;先升级团队,再升级融资层次。我基本上3个月跟程维聊一次。每次到他公司,老阿里的人越来越少。他真的是每一轮,团队上来先。我们嘉御基金也是,每次加钱前先加人。

第三句话,不管融到多少钱,即便几千万美金,也要找个理财的人,把其中的70-80%锁死。这个钱打“硬仗”的时候用的,是急需的时候用的。

阿里巴巴B2B上市融了17亿美金,马总只允许我们动用4亿美金。13亿美金找个地方“藏”起来。17亿美金对现在来说都不是小钱,那时候绝对算大钱。那时候我就动用了4亿美金,支持淘宝,支持支付宝,支持阿里云.....用4亿美金做很多事。

马总说,出去融的时候,觉得融到12、13亿就不错了。所以后来跟我说,“卫哲我们多融的我们不能把它当成多融的。其实12、3亿我们也认为不能全部拿来做计划”。所以当时就说,不管融到多少钱,就花4亿,就当剩下的没有。

所以想给大家提个意见,每次融钱,能融多点肯定融多点,打仗需要。但是融完以后就当没有融到,藏起来。看到了你心里会痒,安全感起来了。想着还能烧很多年,还能干这么多事,能上这么多产品。但是往往钱多,人傻,速死。

神策数据 桑文锋生产力和效率什么关系?

卫哲:有个用应用智能做人工培训的公司,英语流利说。

他有句话说的特别好:绝大部分目前的互联网公司,在很多领域包括教育领域,是改变生产关系的。改变了生产关系,就是交易方法发生了改变。

他觉得,他的梦想是要改变生产力。他觉得教英语用人教都是成本,应该用机器教。机器教英语是革命性的,肯定比人要教的好。

很多英语教育公司,他们解决的是生产关系:让一些海外的闲置资产,来教中国人英语。就是我前面说的,闲置资产利用。这个叫解决了生产关系,也不错。

如果能用技术使生产力大幅提升。比如用语音识别加人工智能,来教一般小孩的英语,或者成人口试、雅思。如果能解决得好,这就是更革命性的东西。

那就不是说效率的问题了,把这个行业颠覆掉了。5万美金以下的岗位基本上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果你生产力能取得这样的突破的话,我之前讲的效率,都不是特别重要了。

乡伴 朱胜萱: 刚刚讲的三种战略方法中,愿景型战略中愿景的可能性是怎样判断的?

卫哲:愿景,要从使命导入。

使命是什么?比如当初阿里巴巴喊得出来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使命基本上是喊的出来这辈子实现不了的。天下怎么可能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方向性的东西。

愿景的意思是,在使命实现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里程碑。愿景是要实现的。愿景你可以用10年左右的时间去实现它。所以当时阿里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就是做了分解。

什么叫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中小企业做生意,做不起来。中小企业为什么难?很多人以为是没有规模,其实是没有计划。当你把他的需求往上拼起来,会显得很无序。所以不仅要有规模,也要有计划。我们当时考虑得就是,怎么把中小规模聚起来,怎么把他的计划做得强一点。

然后得到的一个概念叫:能不能让中小企业,无限接近大企业。包括它的服务,和价格和待遇。

其实和互联网一个更大的思想是一样的。2C我们有一句话:什么是好的互联网?就是让屌丝享受VIP待遇。所以2C的互联网的使命是,我要让屌丝去享受VIP的待遇,甚至超越VIP的待遇。

那愿景就很简单了,定义一下什么叫VIP的待遇,一步步往后排下去就好。愿景型战略里的愿景驱动,首先你要知道这个愿景长啥样。

愿景有两种,一种是完全硬生生创造出来的。乔布斯为什么伟大?因为这个品目是想象不出来的,不是去对照某样东西,而是硬生生创造出来的。

另一种,也是大部分的愿景。比如特别是我们互联网去改变2B2C行业的,你大概可以想象出这么一句话:2C的,让屌丝享受VIP的待遇。就像Airbnb,和分享出行。以前一辆奔驰去机场比如说要500,是VIP的待遇,要提前7天订。现在我去趟机场,100元也能坐奔驰,屌丝也比较能够享受VIP的待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人创业租个办公室有必要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