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马云新零售概念股概念股,你买入了么

沃尔玛封杀支付宝,这不仅仅是与腾讯合作这么简单,背后还牵涉到新零售大战。昨天,备受关注的新零售概念股上涨,此事也说明企业与股民都甚为关注新零售。无疑,现在外界一致看好新零售的未来,那么谁会笑到最后呢?

报道称,昨日盘面板块表现较为平淡,但是新零售概念股上涨,是全天表现最为强劲的板块。通达信新零售指数涨幅达到2.40%,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停,包括中百集团、、、三江购物和国芳集团。、苏宁易购、百大集团、、和的涨幅都超过5%。

新零售,这是一个新概念,是由马云提出来的。不过,现在不仅仅阿里布局新零售,腾讯也不甘落后。事实上,自2014年阿里入局银泰开始,阿里和腾讯的新零售之争就已打响,以致零售领域有了“站队论”,出现了“阿里系”、“系”等等划分。大家认为,在新零售方面,腾讯和阿里哪个会赢?

提起新零售,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意思?今天,我们就认识一下新零售。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新零售。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阿里新零售试点店成都凯德Mall里的素型生活馆

4年前,在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现场,马云与王健林立下了“电子商务能否取代传统实体零售”的1亿赌约。

4年后,赌约仍在,但现在的马云和王健林早已放下了当年的针锋相对。

2014年还宣称要在2015年开120店的万达百货,2015年先后两次大面积关店。而王健林寄予厚望的腾百万电商项目——万达电商也在今年7月被曝流产。

王首富的日子不好过,而马云也早已开始了阿里电商业务的求变。

2015年阿里巴巴就开始强调全渠道的概念,主张将线上线下相结合。而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的“电商即将消失,新零售即将来临”的观点让新零售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今年的双十一,包括苏宁、银泰等在内的超过100万家店铺实现了线上线下打通,10万家门店实现了全面电子化。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更是将今年双十一视为新零售的起点。

实际上,今年初,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就成立了新零售平台,开始了在新零售领域的探索。而近日,新浪科技探访了阿里新零售平台的试点店——成都商业中心凯德Mall里的素型生活馆,看到了马云口中的新零售的雏形。

从传统实体店到O2O再到新零售

素型品牌由林学波于2013年8月创立,在2014年之前,素型一直是以服装为核心的连锁品牌。林学波向新浪科技表示,他从2013年底就预测传统零售业会出现大量的倒闭潮 ,“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不实现线上线下同款同价会把自己给打死。”

林学波的预测是从素型本身的经历得出的,当时素型曾尝试自己创立一些专门针对线上和线下的品牌,“但我们发现消费者不认”,林学波说,素型自己开发的品牌并不是大品牌,知名度有限,价格也是素型自己定,最终这样的方式也不是很理想,“走不通。”

2014年开始,素型开始尝试从单一品牌服饰到多品类、多品牌的生活馆模式,向以服装、跨境电商为核心的O2O体验店转型,打通线上线下,升级消费体验。

而到今年4月,林学波接触到了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新零售总监韩操,由于在线上线下融合理念上十分契合,双方一拍即合。

今年9月,素型升级为素型生活,并以全国首家O+O设计师跨界集合模型亮相成都金牛凯德广场,提出”设计师精品百货,线上线下同品同价“的品牌定位。

在与阿里新零售平台合作之后,素型生活成都凯德店在品牌、采购、品类、商品管理、促销活动、会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造。

品牌上引入了众多淘品牌,46家入驻品牌中淘品牌有41家,占比89%。

在采购和商品管理上,素型生活与淘品牌达成采购协议之后,每一个进店的商品都会有一个唯一的二维码,方便管理,而消费者也可以扫描商品二维码或者通过店铺内的购物大屏直接进入淘宝天猫的商品页,实现线下线上同价购买。

店里放置的购物大屏,所有商品可扫码线上购买

通过阿里提供的消费者画像以及大数据分析,店铺使用复合式陈列布局,涵盖服装、鞋包、家居、美妆、咖啡、茶、书店、家具、花店、瓷器、珠宝、餐厅等商品,一站式解决吃穿住行妆。

而在会员管理、促销活动方面,素型生活也凭借阿里的提供的商家工具实现了与线上打通。

在9月开业当天,素型生活成都凯德店当日总进店人数3000人,销售额将近100万。 而在今年双11期间,素型生活成都凯德店作为天猫双11线下会场,11月11日-13日实现337万的销售额。

“素型与阿里新零售平台对接最初的想法就是提升门店销售业绩,而与阿里合作之后,进店率同比增长了5倍,坪效提升了3倍,连带率从1.3上升到3.8,这在传统零售几乎是不可能的。”林学波表示,他的目标是在明年10月开到100家素型生活新零售集合店。

阿里的新零售平台除了解决了传统实体店的转型需求之外,其实还承载着为淘品牌选取线下渠道的任务。

淘品牌起初依靠淘宝的扶持发展壮大,在2008年淘宝商城成立后,淘品牌利用流量红利更是呈几何倍数地野蛮生长,迅速崛起。但随着传统品牌的触网以及线上红利的消失,淘品牌的发展逐渐遇到了天花板。

“随着阿里巴巴的发展,淘品牌有了更多的发展需求,淘品牌在线下的选址、装修、管理这些能力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打造过程,那么就需要有一个线下的通道来完成。” 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新零售总监韩操表示。

而实际上,在传统品牌触网之初,感受到压力的一些淘品牌就开始了线下渠道的尝试,但由于缺乏线下经验,最终玛萨玛索的尝试以失败告终,韩都衣舍则接对外表示没有线下开店计划,茵曼曾在2011年首次尝试布局线下,却也以失败告终。

而阿里的新零售平台为这些淘品牌提供了进入线下渠道的新契机。背靠阿里,再加上采取与零售商合作的模式,淘品牌们只需要做好产品和供货即可,投入上大大小于自建线下渠道。

康尔馨是专门为星级酒店提供床品套件的淘品牌。由于主打的是纯色的差异化体验,消费者在线上很难获得直接的使用体验。康尔馨总经理王亮对新浪科技表示,去年就开始在考虑进入线下渠道,但截至目前,康尔馨仅在上海开了两家自建门店。除了缺少线下渠道的经验之外,成本、店铺管理等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王亮向新浪科技透露,康尔馨的自建门店一家成本在200万左右,再加上人员、产品管理等,都需要去探索。

“而与素型的合作则解决了难题,康尔馨只需要提供合适的产品即可,零售端的管理则交给更专业的素型,而素型也丰富了品类,对双方来说都是双赢。”王亮说。

在阿里巴巴商家事业部总经理张阔看来,素型生活成都凯德店对于阿里新零售的探索来说是一个先驱手。实际上,除了与素型生活的合作之外,阿里新零售平台正在拓展更多的合作伙伴。

据阿里方面公布的数据,目前已经有139个淘品牌和新零售平台进行合作,而在零售合作伙伴上也在不断推进,目前已经开设了素型成都凯德金牛店、下沙银泰试衣间、银泰城武汉街道口店等9家新零售试点店。

“未来要做的是,任何一个消费者走到店铺里面,都可以做到千人千面,数据在线化,去提升运营效率。让技术去赋能线下的零售和实体,线上实体也要走到线下,目前正在以一种咬合型的方式进行融合。”张阔说。

线上线下融合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但对于目前数量有限的新零售试点来说,随着店铺的增多,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淘品牌能否为店铺带来持续的流量和价值,甚至随着传统品牌触网的深入、线上线下的逐步打通,淘品牌在线下也可能会面临新一轮的生存压力。

不过无论如何,随着新零售试点店的不断探索和进化,新零售的第一步已经迈出,马云口中的新零售时代的帷幕正慢慢揭开。

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的消费习惯有这样几个变化。即开始愿意虚拟支付、更加认可网上价格,以及更倾向线上购买。当然,这是电商之于传统零售而言的。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是,电商时代的人,就有些像中世纪的罗马人,大家像信基督一样的信价格。 

关于价格,锋瑞资本李丰在此前说,新零售的本质其实是线上线下同质同价。从前,中国的零售市场是没有实现这样的效果的。就像其所说,高溢价与高租金,同时缺乏连锁渠道,品牌下不去,导致在二三线城市的商场里,你会看到很多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品牌,一件衣服卖两三千块钱。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当然更愿意用脚投票,走向线上的市场。当人的消费意愿开始出现了变化,那我们通常就认为,零售出现了变化。而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也在印证这一点变化,比如说实体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大卖场和实体商家开始纷纷倒闭,人们在大讨论之中,一边向线上迁移,一边荒废着从前的阵地。

 现在看来,电商的出现倒可视作对未成形零售环境的一次有效整顿,让整个市场都实现了更好的竞争与渗透。可是,竞争与渗透之后,怎样继续发展,就成了一个问题。 

如今的零售业,似乎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处境。线上的低价,在一开始,可能是对从前有效的逆反。但发展到如今,由于在消费者层面产生了低价崇拜,反向逼迫线上打起了价格战争,战争打了十年之后,通过公布的数据我们也可以发现,如今线上的获客成本甚至已经去到了200块以上。 

线上成本的高企,好似文艺复兴前面临的外在环境,异族入侵,加上战乱频繁,让人们居无定所,黑死病则像瘟疫一样蔓延则动摇着人们的宗教信仰。 

关于文艺复兴,有一种说法是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文艺复兴。相传,美第奇家族以高利贷出身,积累了很多财富,可中世纪的天主教却认为,高利贷死后会进入第七层地狱。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后来我们会发现,美第奇家族开始疯狂地资助新建教堂,请来包括达芬奇在内的艺术家做壁画,于是大量的艺术家、建筑师开始出现在佛罗伦萨,并产生化学反应,后来便形成了文艺复兴。 

一年前的马云之于新零售,便像极了从前美第奇家族之于文艺复兴。 

线上不好过了,不管是为了寻求后路也好,或是开辟新路也罢,“新零售”理念的登高一呼,各式的零售新物种纷纷涌现,此情此景,就颇让人感同身受起文艺复兴的动人来。就像甘来CEO铉伟英所说,很开心在马爸爸2016年10月,把“新零售”的概念推广到全行业,甘来再也不用为解释自己是谁而烦恼。 

社会的消费心态是个难以捉摸的东西,同样的东西,放在昨天不合适,到了今天,它却可能成为众人的掌上明珠。在过去,社会的心态千年会出现一个逆反,而文艺复兴则是一个坎;但到了现代,信息加速传递,化学反应的时间也会变得更快。 

1976年,王洪文被捉进监狱时曾叫嚣,十年后再看! 

王洪文的叫嚣没有得逞,可是,他却意外地预料了时代变化的时间长度。十年一个变化,对于零售业而言,未尝没有道理。 

倘若将人们对商品的低价崇拜视作文艺复兴前的宗教信仰,那到如今,这个信仰可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环。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变化,当然,也离不开电商市场的教育过程。特别是90后这个群体出现之后,需求需要被即时满足,愿意去追寻个性的东西,就成为了新的消费信仰。 

更加个性化的选择,也诞生了更加个性化的市场,新零售下各种新生物就是一个表现。于是你会发现,书店开始成为咖啡店,咖啡店开始成为书店,所有事物的边界变得不再明晰,不过,对于每个业态而言,可拓展的空间却变大了。 

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擦亮了中世纪的漫长黑夜,今天发生在零售业的文艺复兴,是否会让零售走上一个新的时代?不过,这些似乎都不再重要,后来的人们终会记得,在新零售时代,人类群星闪耀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云概念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