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世界杯进口产品,谁用过,效果好不好?有没有副作用??

  6月14日起,全球进入“世界杯时间”。东道主俄罗斯在收获球迷狂热激情的同时,绿茵场上传带的更是足球经济的滚滚财源。

  本届世界杯将为俄罗斯经济带来什么?本期思客问答,思客君就带你算一算俄罗斯世界杯背后的那些经济账。

  体育搭台 经济唱戏

  用体育赛事来撬动经济杠杆,这就是现代赛事经济的奥秘。体育赛事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和投资两方面。

  先看消费,体育赛事举办期间,会在举办地形成大量餐饮、娱乐、交通、住宿、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需求。这种短期内的集中消费,往往能拉动赛事举办地当月GDP大幅攀升。

  俄罗斯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来源:视觉中国俄罗斯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来源:视觉中国

  其中,给酒店旅馆业带来的影响最直观。客房还是那个客房,服务也是一样的服务。但因为季节不同或重大赛事活动,店家付出相同成本就有了不同的收益,而赚取的是高额利润。

  再看本届世界杯,俄联邦旅游局对世界杯期间外国游客人数的预估在150万左右。据悉,具备邻近场馆等地理优势的豪华酒店一个多月前就已经全部爆满,一房难求。赴俄机票也同样处于脱销状态。

  有俄罗斯媒体指出,2018年俄旅游业对GDP的贡献预计在20亿美元内,大部分集中在举办世界杯的时段。

  俄罗斯世界杯组委会主席德沃科维奇称,世界杯足球赛的准备工作在过去五年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140亿美元的贡献,约占该国GDP的1%。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也大胆预测,受世界杯影响,2018年至2020年前往俄各大赛事承办城市的游客总数将达1075万人次。

  经营赛事 一举数得

  说完消费,再看投资。

  举办体育赛事,必须有足够的体育场馆,尤其是大型综合体育赛事,需要多种类型的比赛场馆。

  ↑斯巴达克体育场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北,2014年首次对外开放。这里是莫斯科斯巴达克队的主场,并于2017年举办了联合会杯球赛部分场次的比赛。该球场可容纳4.5万名观众。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斯巴达克体育场将举办四场小组赛和一场八分之一决赛。斯巴达克体育场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北,2014年首次对外开放。这里是莫斯科斯巴达克队的主场,并于2017年举办了联合会杯球赛部分场次的比赛。该球场可容纳4.5万名观众。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斯巴达克体育场将举办四场小组赛和一场八分之一决赛。

  同时,场馆周边的交通设施、居住设施也得相应地改建或新建。在体育赛事举办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各项服务也要跟上,以迎接随之而来的大赛参与者和观众。这些服务项目除了餐饮、娱乐等设施外,还包括各色旅游项目。

  一个地区承办体育赛事,尤其是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会吸引从政府到民间的大量投资,形成短时投资爆炸式增长,推动地区经济迅速增长。因此,这也为主办国创造不少就业机会。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从筹备世界杯以来,俄罗斯已创造大约22万个就业岗位。未来5年,俄罗斯还可以再创造16万-24万个工作岗位。

  体育赛事对于举办地的投资、消费影响将长期存在。赛事过后,与赛事配套的各项投资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发挥作用。体育赛事吸引的资金投入,最终会转化为大量的硬件设施,留存于体育赛事的举办地,继续发挥其功能作用。

  比如,北京奥运会后,水立方、鸟巢等场馆,至今仍创造着经济和社会价值。这能给举办地形成某种文化特征或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名胜,不断吸引新的消费者来享受赛事举办地的文化盛宴和体育名胜。

  俄政府乐观估计,在世界杯比赛结束后的5年中,这些效应仍将持续下去,并以每年24亿至32亿美元的体量为俄罗斯带来收益。

  俄罗斯世界杯 中国元素不缺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俄罗斯世界杯上中国足球队虽然遗憾未能“出征”,但中国元素却为本次世界杯的赛事经济贡献巨大。

  中国品牌就看准了世界杯的商机。本届世界杯上,万达、VIVO、蒙牛、海信、雅迪等中国企业成为国际足联的赞助商,创历史新高。据悉,国际足联(FIFA)的世界杯赞助商主要分为三级赞助体系,其中,万达成为FIFA一级合作伙伴,海信、VIVO和蒙牛是二级世界杯赞助商,雅迪则属于第三级的亚洲区域赞助商。

  金额方面,以2014世界杯为例。第一级赞助商共有6家,共向FIFA提供高达7.3亿美元的赞助费,即每家至少贡献1.2亿美元;第二等级的赞助商平均每家缴纳7000万美元左右;第三等级的赞助商缴纳的赞助费在千万美元以上。

  由此,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本届世界杯的赞助费是什么水平。

  本届世界杯上的“中国制造”也随处可见。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吉祥物——一头名叫“扎比瓦卡”的西伯利亚平原狼,全部由中国制造。

  这家俄罗斯世界杯的官方授权商叫做孚德,他们独家负责俄罗斯世界杯吉祥物在全球范围(除主办国俄罗斯)的定价、生产与销售。孚德还一举拿下了赛事周边,比如毛绒玩具、马克杯、钥匙扣、球衣等近100种相关商品的授权。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世界杯纪念币银章是由南京造币厂制造的。

  还有一件乐事让吃货们喜大普奔。上周,10万只产自湖北荆州的小龙虾已经通过中欧班列发往俄罗斯。

  它们将进入莫斯科当地餐馆和酒吧。世界杯期间,不仅远道而来的中国球迷可以吃小龙虾一解乡愁,全世界各地的球迷也可以品尝到来自中国的特色美味。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10万只小龙虾恐怕不太够。因为根据国际足联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球迷购买的本届世界杯门票数已超过了4万张,在所有国家当中排行第九。目前也已经有近3.9万名中国公民提交获取了世界杯球迷护照申请。这意味着一旦申请全部通过,均摊到咱中国球迷口中的小龙虾也不过两只多一点…

  (稿件综编自新民晚报、经济日报、东方网、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薛笔犁)

  原标题:前线|俄罗斯真的有足球流氓吗?你可能被西方媒体骗了

俄罗斯球迷本届赛事亲切友好。 视觉中国 图

  距离俄罗斯世界杯落下大幕只剩下3天了,过去近一个月,在感受了幅员辽阔、美女扎堆、料理黑暗等种种俄罗斯特色之外,却有一样东西与外界的传闻相去甚远。

  无论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还是索契,在所有到访的俄罗斯城市不仅看不见传说中的足球流氓,甚至连相关的零星报道也闻所未闻。

  不禁想问:2016年欧洲杯“叱咤风云”的俄罗斯足球流氓去哪了?俄罗斯真的有足球流氓吗?

2016年法国欧洲杯,英国和俄罗斯球迷发生冲突。

  之所以对俄罗斯足球流氓耿耿于怀,多少与两年前法国欧洲杯上200名俄罗斯球迷在马赛街头狂殴上千英格兰球迷的故事有关。

  事实上,一战成名之后,全世界都开始关注这个群体。远眺世界杯,各国媒体如临大敌,去年英国BBC还专门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俄罗斯足球流氓的前世今生》,用于提醒即将到俄罗斯看球的英国球迷。

  在片中,俄罗斯足球流氓组团格斗训练,并表示要给英格兰和其他欧洲球迷一点颜色看看……

  英国国防部则向球迷发出警告,称在俄罗斯可能会受到人身安全威胁……能让足球流氓的鼻祖都诚惶诚恐,可见俄罗斯球迷之剽悍。

  但现在看来,一切也都是臆想罢了。

  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澎湃新闻记者所到之处都井然有序,当地球迷相当友好,除了赢球后沿街欢呼,或者狂按汽车喇叭,你看不到任何出格的举动。

  相反,倒是在英格兰战胜瑞典之后,英国本土出现了骚乱,一群失控的球迷当街破坏出租车,还杀入瑞典家具品牌宜家大砸特砸……

  到底是足球流氓收敛了本性还是俄罗斯这块土地压根就没有足球流氓,皆源于西方媒体的夸大其词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澎湃新闻记者深入到俄罗斯的普通球迷群体中,试图寻求答案。

阿伊拉表示,足球流氓是一小撮人。

  “我知道在马赛发生的那次事件,但我们不会因此感到光荣。”

  说话的是一个叫作阿伊拉的俄罗斯年轻人,他是莫斯科本地人,按照他自己的介绍,是一名莫斯科斯巴达队的死忠球迷。

  考虑到莫斯科拥有斯巴达、中央陆军、迪纳摩等多支球队,不同的球迷群体之间明显会存在对抗的意识,这一点阿伊拉不否认,“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是各自为自己喜爱的球队加油,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小摩擦,但一般都在可控范围内。”

  这个年轻人对于“足球流氓”这个字眼有些排斥,但当澎湃新闻记者反复询问俄罗斯是否存在足球流氓或者极端的球迷时,阿伊拉还是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肯定有,但那是一小撮人,大家并不喜欢他们,大多数人只是想好好看球,真正的球迷是不会去惹麻烦的。”

  言语间,足球流氓并没有像某些西方媒体宣传的那样,在俄罗斯成为少年心中的英雄,相反是被当作害群之马。

尤金说,俄罗斯的安保非常安全。

  小树林掐架,不是事

  和阿伊拉不同,尤金作为一个服务于莫斯科球迷广场的志愿者,本身并非球迷,关于足球流氓的问题,他的回答也颇为官方。

  “我们这里没有足球流氓,本届世界杯相关部门在这方面花了大力气,安保工作做得很好,在这里(Fan Fest)你是安全的。”

  在澎湃新闻记者的走访中,大多数俄罗斯人其实并不太愿意去谈论足球流氓的话题,一些人甚至直接拒绝回答。

谢尔盖说,他从未遇到过足球流氓。

  谢尔盖是一名工程师,是本次受访者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也抱怨过球赛的门票偏贵,让他不太愿意去现场观赛,但一旦切人正题,他的第一反应就让我们碰了钉子: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看看你的周围,在这个国家、人民都是善良友好的。”

  “足球流氓哪里都有,他们是球迷中的极端分子,一些就是想借着足球蓄意捣乱的人,并不只针对某一个国家,有足球比赛的地方,就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至少现在在俄罗斯情况不错,我的孩子们也喜欢看足球,他们也会去球场,但从未遇到过类似的流氓斗殴……”

  其间,谢尔盖也提到俄罗斯人确实有在“小树林里解决问题”的传统,“不过这不会被带到公共场所来,不会影响公共安全。”

  而在我们同行的翻译看来,生性剽悍的俄罗斯人在小树林里掐个架不是什么大事,这本身和足球流氓并不能画等号。而在英国媒体的纪录片中,却恰恰无限放大了这点。

  足球流氓的确是世界普遍问题,但这次世界杯,安保的升级让原本处于绝对少数的足球流氓也安分了。

  事实上,2016年欧洲杯事件后,俄罗斯就颁布了专项法律,任何在足球赛场内外进行的暴力等行为都严禁发生,违者会受到严惩。

  世界杯前更有媒体透露,俄罗斯官方要求“有前科”的足球流氓签下一份承诺书,确保在世界杯期间不会找其他球队的球迷寻衅挑事。

  这里不能不提到莫斯科中央陆军俱乐部的球迷群体领袖马尔索诺夫。在西方媒体眼中,他就等同于一个流氓头目,在欧洲杯斗殴事件发生后,马尔索诺夫一度因为备受媒体关注开始收费接受采访。

  但这回在俄罗斯本土举行的世界杯,他不仅不能接受采访,甚至连去球场看球也成了奢望。

  据悉,本届世界杯有456名俄罗斯足球流氓被官方列入了禁止去体育场观赛的黑名单。

  除了这些提前落实的预防措施,俄罗斯世界杯期间的安保工作在澎湃新闻记者亲历的数届世界杯中无疑也是最为严格的。

  不仅每场比赛结束后有大批军警封路,夹道让球迷沿着固定路线撤离,就连球迷广场也安排了大量警力,一旦人数超负荷,严阵以待的军警就会拉起封锁线。

  而在广场内成千上万的球迷中还埋伏着不少便衣,法国与比利时的比赛结束后,少量法国球迷和比利时球迷发生了推搡和拳脚,还没等事态升级,就被彪形大汉制止了……

  按照俄罗斯世界杯组委会官员索罗金的介绍,俄罗斯国家近卫军及下属保安公司为本届世界杯一共提供了约21500名安保人员,另有10余家安保公司为整个赛事选派了约1.7万名监控及调度人员。

  当然,俄罗斯世界杯上足球流氓绝迹,不仅仅得益于东道主给力,也必须感谢一些足球流氓重灾区国家的鼎力配合。

  比如英国,世界杯之前英国内政部要求1312名有足球流氓前科的球迷交出护照,这直接杜绝了他们进入俄罗斯。

  相关法律也规定,违反禁令将导致刑事诉讼,并面临最高5000英镑的罚款和六个月的监禁。

  双管齐下,骇人的足球流氓在俄罗斯世界杯上终于只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

  值得一提的是,澎湃新闻记者多日的走访过程中,也听到这样一种声音:

  一些当地人认为,当俄罗斯要通过世界杯的舞台在全世界面前展示形象时,就算是足球流氓也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世界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