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学而思一年利润有利润吗,经典的创业品牌

看学而思怎么向离职创业教师索赔3800万
看学而思怎么向离职创业教师索赔3800万
作者简介:高帅,校长运营圈法律顾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
2016年2月初,上海学而思培优将从其公司离职的一名五星金牌教师、三名金牌教师以及他们所供职的机构乐课力培优告上法庭,以虚假宣传为案由,指控这些离职员工不但在名称上模仿—使用乐课力培优的名称,而且使用学而思教学材料、挖走学而思学员,利用学而思的声誉进行营销等。请求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判令其共同赔付3800万人民币。
乐课力培优创立于2012年,主要业务是小低年级学生培优,均是小班授课。目前,在上海已经有10家校区,核心团队全部来自学而思,据不完全统计,在职的28名教师中有20人来自学而思,线上社区现在已经汇集了4066名家长。
这可谓是课外辅导机构主动出手打击离职员工利用前东家资源从事竞争性业务的第一案。据网友爆料:乐课力培优的抄袭行为远不止学而思指控的那样,从教案、上课PPT,甚至连教室的布置都与学而思一样。
但新闻一出,却立马引起了一边倒的舆论口水,主要论调包括但不限于:上市公司欺负年轻创业者;大公司压榨员工让员工终身为奴;学而思明目张胆违反党中央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控诉学而思一节收入只分给教师10%……大量舆论采取的是诛心+道德批判+上纲上线的方式,乐课力合伙人也站出来批判学而思,共同把学而思黑成了一坨翔。
作为法律人,我听到这些声音,就像听其他新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理大于法律、道德高于法律、法不责弱、法不责众的思维方式一样,感觉非常无奈。在法律未予认定之前,我们暂且不说学而思的指控是否属实,大众仅凭表象:创业者、前员工的社会相对弱势身份,就忽略了他们与企业(学而思)之间的协议及法律规定、他们所应遵守的契约、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这就像,老人碰瓷讹诈是地地道道的敲诈勒索犯罪,却没有人认为应该把这些无良老人送进监狱,甚至没有人认为应该把他们送上法庭审判,仅仅因为他们是可怜的弱者。
对于校长们来说,面对荒诞的道德困境和脆弱的诚信环境,如何有效的管理员工,既保障员工的利益,又伸张公司的利益,恐怕只有法律才是最可靠的后盾。合法,是对员工最好的尊重,也是对公司利益最大的保障和公司发展最结实的基石。
大部分机构在运营初期,全职员工较少,大部分教师来源于在校大学生兼职。公司与这些教师都是口头约定工作期限、工作纪律和报酬,没签什么劳动合同或其他合同,可谓是君子之交。对于这些短则两周,长则一两个月的员工来说,签合同似乎也没啥必要。
随着学员数量猛增,机构进入快速发展期,往往会招聘大批员工(全职教师、兼职教师、全职教务、后勤员工等)。此时,公司必须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约定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劳动合同、统一规范的合同用工制度)来约束员工日常工作行为,保障双方利益。同时,劳动合同签署制度的实施也对新公司内部形象建设有很大帮助,员工会感觉公司虽小,但非常规范、正规、有保障。
从法律角度来讲,公司员工的工作属性差别很大,这就需要分别设计不同的合同文本,具体有哪些不同我会在本文及后续文章中陆续提及。那么,一份正规的合同文书应该长什么样呢?
一、教育机构劳动合同怎么签
二、教育机构劳动合同什么时候签
三、教育机构可签哪些合同
一、教育机构劳动合同怎么签?
关键词:专业 合法 不断完善
1、专业文书的排版。
合同格式、排版要整齐、美观;设置页眉页脚;附加公司LOGO等。
这个道理与考试答题有相通之处,整洁、美观、规范才能拿到印象分。网上共享的有些合同文书用词不专业或已经过时,前后文矛盾,甚至还有错别字,排版混乱,字体、行距、段距不统一,令人感觉粗糙、糊弄,员工自然也不会特别在乎。
2、条款内容要合法。
有些教育机构会在合同中约定诸如工作期间不得怀孕、高额违约金、不胜任工作等违法内容,相应的条文因违反法律规定也自始无效。
目前,网上下载、同行分享的劳动合同范本很多都存在这样违法的条文,导致劳动合同不能实现想要的法律效果。因此,为了保证劳动合同条款合法、规范,公司的法律顾问应该根据公司情况拟定劳动合同;
对于没有法律顾问的公司,建议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下载标准的劳动合同范本。
3、设置人力资源专员不断完善合同。
机构应该设置人力资源部门或是人力资源专员,不断根据发生的问题完善制度,把员工的各类考核记录并存档(便于日后发生纠纷作为证据)。
那么,劳动合同该什么时候签呢?
二、教育机构劳动合同什么时候签?
A:签了合同就等于转正,没法再辞退不满意的员工,所以还是暂时别签合同,先考察考察。
B:既然法律允许约定试用期,那么,等员工试用期满后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吧。
C:忘了签合同啦,员工先干着吧。
上述3个行为在企业中发生的非常频繁,但却掩盖不了它们违法的事实。
法律规定公司应当在员工上班起1个月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且签订合同的责任在公司。
如不在此时限内签订劳动合同,员工有权要求公司对签订劳动合同前的工作时间支付2倍工资!这一风险通常在员工离职时爆发。虽然有的员工并不知道这回事,但是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去咨询律师,律师都会作这个提示。
那,那员工不合格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误区,签劳动合同不等于转正。
对于公司来说,新员工达不到公司要求或预期在所难免,因此法律规定了试用期制度,即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约定劳动合同期限的前一段时间作为试用期,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公司可以直接解除合同终止合作,而不必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也就是说,试用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的。
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例如,员工在签订三年期劳动合同时,公司与其约定试用期为6个月,则3年的前6个月为试用期。
值得注意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约定过长的试用期,超出部分是无效的,法律规定的最长试用期届满后员工自然转正。由于部分公司的试用期薪酬与转正薪酬有较大区别,员工也有权要求公司赔偿试用期超出部分少发的工资。
不合格的员工一旦超过规定试用期,公司再想解除劳动合同可就难于登天了。
所以,公司应当明确员工试用期考核制度,HR充分观察员工在试用期内的表现,依据考核制度来评价其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价值观等是否与公司文化相符。对于不合适的员工,HR应在试用期内与其及时解除劳动合同。
另外,HR也应保存好员工的考核结果,以证明员工是否符合录用条件。
三、教育机构签哪些合同?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与员工只签劳动合同么?仅凭一份劳动合同,学而思能理直气壮的去状告前离职员工吗?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个事实:员工可以说走就走,而不必支付任何费用!
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上约定的期限实际上只限制公司而不限制员工,公司不得无故辞退员工,而员工可以无故辞职。
试用期员工提前3日通知公司即可走人,正式员工提前30日通知公司即可单飞。
也就是说员工只要提前通知就不用对公司承担补偿或赔偿责任。
但老师培养是要成本的,根据我们学校的支出记录,每个教师在上岗前的培养成本(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工资等直接成本)大概是2万元,如果员工实习期延长,成本还会上升。
这意味着,员工只要提前打了招呼,我的两万多的培训成本就打水漂了。
案例中,学而思起诉的几个离职员工,都是学而思的金牌教师,其中一名教师还是12年‘全国课外教育五星金牌教师评选’的学而思全国五星金牌教师,这个等级的老师,在学而思数千人的教师团队中有几个呢?
12年3人,13年1人,15年6人……
这个等级的老师,离职挖走学员带给公司的损失恐怕难以计量。
而在乐课力,学而思全国五星教师就有2人。
所以,仅签劳动合同是不够的。那么,教育机构校长应该与员工签署了哪些合同来预防员工说走就走呢?员工发生违约行为,我们可以有效追责呢?
首先,与员工签订服务期协议。
服务期协议,故名思义,就是约定员工对公司的服务时间必须满足一定期限,否则要承担违约后果。
但可悲的是,大部分的服务期协议是无效或没有意义的。这是源于法律对员工的严格保护,法律规定,唯在公司付费对员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的情形下,才可以与员工约定服务期限,同时约定的违约金不得高于公司支付的费用。
也就是说构成服务期约定的关键字是付费。付费是指为员工培训所支付的学费和差旅费用,而公司进行的常规岗前培训(如:公司内部HR组织,7天企业文化培训)是不能算作付费培训的,而如果岗前培训付费聘请专人做职业技能培训这就构成服务期约定。
我们机构的培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岗前培训),另一种是老员工的再培训。培训师均由校内教研总监、管理总监或是教师培训师等担任,培训周期长、频次高(新教师3个月,老员工半年一次),所有培训师均按人头数付费。这样的培训明显起到提高教师能力、保障教学质量的效果。
因此,符合约定服务期限的条件。
另外,我们也会留存每期受训员工的规范培训记录,受训员工均予签字,并据此对一些核心员工约定服务期。
但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协议在防止员工离职方面效果一般。因为服务期协议能够约定的违约金金额很低(公司支付的培训费用不高,而违约金不得高于培训费用),员工违约成本小。这就需要我们再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其次,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
公司员工往往掌握着公司的教辅资料、培训资料、学员信息甚至合作商等商业秘密等,一旦流往竞争对手,公司几无秘密可言。那么,公司是否可以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是否要支付员工保密费呢?
完全可以,且不用付费。实际上,保守任职单位的商业秘密是员工法定义务。
什么叫做法定义务呢?就是说法定规定员工必须这么做,而且不需要公司额外支付费用。不仅在职期间需要遵守这项义务,离职后仍然要遵守。
而如果不签订书面协议,关于保密的范围、违约后果等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公司很难证明违约事实。因此,标准的保密协议应当包括:需要保密的内容范围、保密期限、违约责任以及约定适当的违约金。
值得注意的是:员工在任职期间所形成的资料是由其编写或者制作的,因此有些员工会理所当然地把这些资料带走。因此,机构可以选择在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协议中约定,员工任职期间因工作形成的作品归属公司所有,这些作品就纳入了保密范围了,员工不得自行在其他机构使用。
在学而思天价索赔案中,离职员工延用公司资料一定是违反保密协议的行为。索赔当然理直气壮。那么,学而思还与核心员工签署了什么协议,让他的违约金敢要到3800万呢?
最后,与核心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竞业限制制度,即员工离职后一定时间内(最长两年)不得再从事原行业以及去竞争对手任职。一旦接受这样的限制,员工要想离职,是要考虑再三的。因为在其离职后,要么违约(可约定较高违约金),要么改行,成本不可谓不高昂。
另外,竞业限制协议应在员工入职时尽早签订并约定适当额度违约金。如果竞业限制协议签订比较晚,机构是不能够对离职教师截留或转走学员的员工追讨违约金的,只能只能开除了事。
不难看出,学而思一定是在员工入职时就签订了竞业协议,而离职员工将学员截留或转走上课等直接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行为却不一定就能索赔,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竞业协议要生效还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员工经济补偿。
公司必须向离职员工支付经济补偿。这个经济补偿是指员工离职后,在双方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间内,公司每月支付一定数额现金,作为员工不能从事原行业或去竞争对手任职的补偿。如补偿金额不合理或支付时间不及时,员工均可据此提请仲裁或判决解除竞业限制。
目前尚无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全国统一标准,但司法实践中要求公司向离职员工每月支付的经济补偿应当不少于其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具体支付方式应当为按月支付,如取得离职员工同意每季度支付一次亦属合理。
2、合同时限。
竞业限制期限最长2年,如超出2年均属无效。
3、明确约定不得从事竞争性业务的区域、行业。
从我实际接触情况来看,由于没有诚信的大环境,各方都不太尊重契约、不能充分坚守诚信。导致即使签署了竞业限制协议,公司难以如时如数支付员工经济补偿;离职员工难以改行找到其他的合适工作,经济补偿又远低于正常收入,不得不重操旧业;职员工发生违约公司没有太大动力追责……等等。
那学而思的竞业协议是否有效?
据调查,学而思在入职的时候都会与员工签订竞业协议,并约定离职一年之内不允许从事教育相关行业,换了其他工作还要发所在公司非教育行业的证明,违者10万元罚款,员工离职对学而思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员工负责,一年内未在教育行业工作,离职第一年每月有一定补贴。
通过上述法律分析,我们发现学而思有关竞业协议、保密协议等都是有效的,那学而思的学生被离职创业教师挖走,此举明显违反了竞业协议,学而思当然要索赔。
我们再来看下,学而思索赔3800万到底合理吗?
乐课力目前在上海已经有10家校区,培优市场的风头非常强劲。按照乐课力现在的收费标准,如下图所示:
乐课力2016春季10校区共开设307个班,截止2.29号各班级几乎都处于满班状态。按一节2.5小时,一节课学校收费3000元,一周按300节课计算,乐课力一周可收学费90万,粗略估算一年的营收可达近5千万。
如果真的违约证据确凿,校长们还觉得学而思要3800万多吗?
老师离职带走学生、带走资料、带走老师,我们与其暗自咒骂、甚至恶语相加不如提前健全合同协议和入职前的法律说明!
我在我们学校入职培训上专门安排了一节员工职业素质的培训课程,让我们人力主管提前对员工的在职期间和离职后可能会发生的种种问题,以一种轻松调侃的口吻把各种问题的案例提前讲给准备入职的员工,并告知员工如果愿意接受公司的这些合同条款再去签署劳动合同。
这两年我们采用了这样的法律手段后,离职老师发生恶意竞争、带走学生和老师的情况明显减了。
一个好消息是,我们成功邀请了高帅律师作为校长运营圈教育机构法律问题的专栏作者,持续帮助大家解决学校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
校长如果有什么法律问题想咨询可以在文章后留言,我们会选取点赞较多的问题作为下一期教育机构法律板块的选题。
(高帅律师个人网站:vcolin.com)
关注微信公众号“校长运营圈”:yaohaotixy(微信号长按复制),
关于招生运营、企业管理及教学管理等实用干货,为教育机构创业者免费提供!
与全国大咖校长一起进步!2017十大失败案例:那些结局惨淡的创业者留给了我们什么?
一、年度出现词最高的企业:乐视一年之间,天上地下,乐视及贾跃亭一年的感受颇深。创业有风险,乐视及贾跃亭就是最好的样板。2016年,乐视还是一家600多亿元市值上市公司,所有成员热火朝天的打造乐视生态,为梦想“窒息”。但2016年年底的资金链问题,成为落下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随后乐视便开启了崩塌之路。这一危机将乐视体育、乐视网等乐视系公司均卷入漩涡。2017年年初,融创中国为乐视砸入150亿元,尝试进行挽救,但效果甚微。随后,乐视的关键词里似乎只剩下“讨债”和“员工离职”。2017年4月到7月之间,乐视经历了“挪用13亿易到资金”危机、乐视网停牌、贾跃亭辞去乐视总经理职务、大规模裁员、多家银行申请财产保全要求冻结乐视旗下公司存款、讨债的供应商云集等堪比美国枪战大片情节般密集的各类事件。2017年7月,贾跃亭辞去乐视网所有职务,只身赴美造车。随后,宣称要“下周回国”的贾跃亭,却因为逾期多家券商欠款而被列入“老赖黑名单”,还凭着老赖身份登上纽约时报。日,还在美国的贾跃亭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称将把上市公司的债务问题全权委托给其妻子甘薇和哥哥贾跃民。贾跃亭的个人财富从2016年的420亿元缩水到2017年的仅20亿元。2017年12月,新能源车在中国火爆异常,然而,贾跃亭却希望渺茫,他能否翻身?能否归来?GPLP反思:乐视失败原因:过度扩张实现乐视生态只有一种可能:有永远也花不完的钱。然而乐视没有这个花不完的钱。因为生态化不是多元化,生态化板块之间要相互依存,并且至少有一块业务有强大的根基,可以为其它板块提供持续、循环、充足的造血功能,才可能形成企业的良性发展。缺乏造血能力,乐视就成为案板上的肉。二、共享单车之倒下的町町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2017年,失败的企业当中,共享单车是重灾区。2017年初,一年前,共享单车以迅猛之势崛起,随后开始野蛮生长。然而一年之后,风口上的共享单车开始出现倒闭潮,先后有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被曝押金无法退还。这期间,经历了什么?一切要从两年前说起。2015年6月,戴威的ofo收到了第一辆学生共享出来的单车,这标志着共享经济正式到来。随后,伴随摩拜的入场,共享单车作为新的商业物种引得无数媒体轮番报道,共享单车持续深温。资本追捧也刺激着其他创业企业跃跃欲试,一时间,大街上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色共享单车,竞争激烈,ofo、摩拜的口水仗也使行业话题性十足。2017年下半年,腾讯及阿里的加入使整个行业梯队分的更加明显,摩拜全面接入微信,ofo入驻支付宝,共享单车已不再单纯是“彩虹车”之间的较量,摩拜、ofo双寡头之下,留给其他平台的机会越来越少。于是,倒闭潮开始来袭。日,3Vbike发布公告称,由于大量单车被盗,即日起停运,这距离其上线运营不过4个月。日,町町单车因非法集资、资金链断裂,被栖霞区工商局纳入异常企业经营名录。从“富二代”到“负二代”,前后不过8个月。2017年9月底,酷骑单车曝出资金链断裂、押金难退,多地运营单位与工商局失去联系,部分地区开始对酷骑单车进行清理。2017年11月,供应商和用户围堵了小蓝单车北京办公点要账、要押金,其中还有公司的调度维修员等员工讨工资,这种现象距离其上线运营不足一年。2017年,共享单车成为投资及创业圈一道最引人注意的风景。GPLP反思:创业不能跟风共享单车并没有那么简单。共享单车的价值不仅仅是盈利租金,还涉及到大数据、线下交易入口、出行服务等领域,基于以上特征,共享单车市场不会出现小而精的企业,要求共享单车企业必须用户规模大,扩张速度快,必须是赛道前几名,行业本身就只允许有少数几家能存活,投资人也只看赛道前几名,导致很多跟风小企业融资困难,不得不倒闭。三、VR行业很好,完美幻境为什么会倒下?2017年,VR全面归来。伴随人工智能的爆发VR也开始再次升温,然而,遗憾的是,完美幻境却逆势倒了下去。背后原因是什么呢?一切需要从头开始说起。2013年,赵博和他的几个朋友放弃原来的工作,一起创业,在北京成立完美幻境。2014年,完美幻境将重点放在VR头显的研发上,并在圈子里有了一定的名声。但是他们认为,VR需要硬件和内容两者兼备。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实现并不容易。于是,他们决定做一个硬件产品——全景相机。经过5代产品的迭代,赵博和他的团队判断可以量产的时候,2015年11月份,他们获得了英特尔投资百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与此同时,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的英特尔投资全球峰会上,完美幻境发布了Eyesir 4K VR全景相机,该产品能实时拼接,支持360*360记录拍摄,并支持VR头显观看。发布之后,订单量达到一千台。一切堪称完美。2016年CES上,完美幻境借助英特尔的展台向大众展示了Eyesir。订单量进一步增加。2016年2月,为了尽可能创造天时地利人和,完美幻境南迁深圳。与此同时,完成千万元A轮融资。而据报道,其办公室也从创业之初的地下室几平米变成700平米,团队人员从6人增至100多人。2016年12月,完美幻境与新华网在第四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达成战略合作,推进“VR+新闻”的行业应用。然而,由于供应链问题,完美幻境有了订单却不能按时完成生产,最终,资金链断裂,公司宣布倒闭——日,完美幻境的全体员工突然接到了CEO赵博口头上的公司破产通知。从2016年8月开始,100多人的团队开始陆陆续续被裁,只剩最后的28人。GPLP反思:硬件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可以致命如果说管理经验不足不足以导致其倒闭的话,那么供应链管理经验不足则让完美幻境真的倒了下去。2016年初,完美幻境宣布订单额已超过一个亿。但是,完美幻境的供应链管理却始终跟不上,负责供应链相关事宜的频繁更换,这让产品的交付一拖再拖,再多的订单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例如,完美幻境曾和很多有直播和视频业务的互联网公司有合作,但是签了协议后,本来约定5月份供货,但交货日期会一直拖到8月。半年都不给对方供货,最终合作伙伴都放弃了完美幻境。因此,对于像完美幻境这样一家销售硬件产品的公司,供应链管理可以说是致命的。如同去商场买手机发现商家没供货,这不就是开玩笑吗?完美幻境融资状况:2015年11月份,英特尔百万美元天使轮投资完美幻境;2016年1月,获得金浦投资、英特尔、天善资本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7年5月新一轮战略融资数千万元浩方集团投资。四、直播平台“独角兽”光圈为何倒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原本红火的直播市场,在2017年迎来了倒闭潮,伴随众多直播平台纷纷倒下,从此撕开了直播行业虚假繁荣的表象。其中,光圈直播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张轶2014年创办光圈直播,不过,刚投身创业大潮的张轶当初选择的创业方向是图片社交,他的目标是做中国的“Instagram”。2015年9月,张轶发现图片流量的大头还是被微信所收割,创业者很难有立足之地。后来看到美国移动端直播APP——Periscope、Meerkat相继出现,这引起了张轶的兴趣。于是,2015年10月,光圈转型为视频直播APP,致力于打造互动手机全民直播平台,成为直播行业最早的创业者。2016年初,直播行业开始高速发展,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包括映客、花椒、一直播等超过100家直播平台拿到融资,而这一众直播平台背后也不乏腾讯、欢聚时代等上市公司的身影。随后,为了在直播行业脱颖而出,光圈直播与旅游卫视联合举办了“光圈之星校花大赛”一举成名,统计数据显示,彼时,光圈直播的用户数超过40万,日收入突破800万,俨然直播行业的独角兽。只是,一切高兴的有点太早。2016年下半年,伴随着巨头入场,在激烈的烧钱竞争中,光圈直播尽管花光了所有的钱来获取流量,也的确拥有较高流量,然而,他们却始终无法获得投资人的钱。2017年6月,光圈直播在发放了6月份的薪水后,其员工就再也没拿到过一分钱工资。除了员工,光圈还拖欠了平台上主播5000到9万元数额不等的薪资。目前,光圈直播的官网已经无法访问,CEO张轶在微信中坦诚了融资失利。在光圈倒闭后不久,直播平台倒闭潮正式开始,包括爱闹直播、趣直播、凸凸TV、网聚直播等在内的18家平台很快均无法登陆或倒闭;2017年4月,国家网信办关停了红杏直播、蜜桃秀、蜂直播等18家直播类应用;两个月后,多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关停了“悟空TV”等11家手机表演平台。一场倒闭大潮,轰轰烈烈的开始,然后又一切迅速的消失了。GPLP反思:过度追求风口,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风险1.创业者和投资人过度追风口,一时间出现众多直播平台,平台供给量远远大于需求量,最后洗牌倒闭是必然趋势。2、没有跟得上行业高速发展。伴随政策监管不断趋严,直播行业的准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日,国家开始施行对直播平台和主播提出了“双资质”、“先审后发”、“即时阻断”等要求,按照规定目前符合要求只有YY、虎牙直播、映客直播等少数几家。平台型公司的资本之争:伴随巨头与国家队的入场,中小型直播平台资源薄弱,无法与大巨头抗衡。然而,如果不能够获得资本支持,伴随着带宽、内容和营销广告成本的不断上升,长期处于烧钱阶段的平台只能宣告倒闭。光圈直播融资情况:光圈直播曾获由合一资本、紫辉创投、协同创新三家投资的1250万的pre-A轮融资。五、“几块钱就能开豪车”:共享汽车听起来很美“减少私家车,有效治堵”,共享汽车一诞生就狂吸眼球。只是高潮过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友友用车原名友友租车,成立于2014年3月,早期以P2P模式切入私家车共享,用户可以把自己的车辆放到平台上给有驾照却无车的人租赁使用。2015年3月,趁着P2P租车的春风,友友租车又获得易车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5年10月,友友租车主打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业务,改名友友用车。在2016年底实现了70个网点分布,近300台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可以说是国内较早进入分时租赁创业的先驱,然而这一切却在2017年分时租赁风口来临之际戛然而止,未免让人叹息。日,“友友用车”官方微信公众号更新推送,称由于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决定退回所有用户账户存款,停止运营。日下午,共享汽车EZZY召开临时性的全员会议。会上,公司创始人、CEO付强突然宣布了公司即将解散、清算的消息。当晚有员工称,他们陆续被“踢出”微信工作群。与此同时,2017年底,定位高端市场的的共享汽车企业EZZY宣布倒闭,这让未来共享汽车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GPLP反思:共享汽车倒闭原因:模式超前,体验差共享汽车高成本低收入,这让其一诞生便被很多人否定。其次,共享汽车存在便利度不够、停车费用高、充电困难等因素诸多影响用户体验,再加上大城市牌照监管严,是制约分时租赁汽车扩大规模的最大障碍。盈利难,体验差,最终,共享用车开始走向了灭亡。友友用车融资情况:2014年9月,友友租车获得由光速安振中国基金领投,险峰华兴(K2)和天使投资人王刚参与的近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5年3月,友友租车又获得易车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在此期间,友友租车曾一共拿过两轮融资,累计或达2000万美元。六、巨头的败笔,百度医疗和百度外卖创业失败的专利不仅属于屌丝创业者,同样适用于巨头。2017年,卖身饿了么的百度外卖和倒下的百度医疗就证明了这个道理。2015年1月,百度医生APP上线。与此同时,百度正式成立移动医疗事业部,团队大概两三百人。不过,在百度,真正懂医疗的少之又少。这或许注定了百度医疗的失败。上线之初,百度则把挂号O2O作为自己首要尝试的方向,主要提供在线挂号、在线问诊的服务。但当时的在互联网医疗行业,与其模式类似的还有春雨医生、挂号网、平安好医生等多个公司,每家都有资源及背景,与这些企业相比,百度医疗优势并不大,短时间内想在这片领域分一杯羹并不容易。但是,巨头百度并不甘心认输,于是,他们就开始了疯狂的“买流量”。要知道,流量可是百度的优势,然而,此时,却成为百度医疗倒下的推手。由于疯狂采购流量,这加速了百度医疗的资金消耗,但百度医疗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效果。最终,虽然百度试图实现“打造国内专业的医患双选平台,让医疗效率提高,节约看病成本”的梦想,最终,百度的理想的想法败给了现实。据悉,后来百度医生遇阻之后,百度又匆忙转向健康数据平台、送药O2O、医学学术方向,都没有太大起色。在医疗这样的专业垂直领域,没有前期全面的布局,想通过短期突击做出成绩,基本没有可行性。日,百度将移动医疗事业部整体裁撤。日,百度通过内部邮件宣布,产品正式关停服务并清空数据。这一旨在解决“就医难”的移动医疗平台最终退出江湖了。GPLP反思:百度医疗失败原因:专业能力薄弱,战略迷茫;专业能力薄弱,这是百度医疗倒闭的核心原因。因为不够专业,也不了解行业,公立医院没有合作动力,百度医疗更无法说服对方不愿拿出处方来合作,更何况其对接药品资源实现配送了。一句胡,这跟百度卖流量生意不同,在医疗行业,从业者话语权强势,百度医疗给对方带来不了任何价值,只能宣告败退。七、教育行业很好,但“小马过河”为何快速堕落?2017年曾经在教育行业,叱咤风云的小马过河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频繁被宣布倒闭,不禁让人唏嘘不已。小马过河创始人马骏、许建军,原新东方名师,两人于2008年创立小马过河国际教育公司,提供留学咨询和首创全日制教学体系。曾一度占据北京北美市场第二的份额。从2008年至2013年,小马过河在创业路上不断推陈出新,上线学习软件、研发标准化学习流程、推出免费直播、实现家校互动。一度,小马过河业绩喜人,他们2014年度收入高达1.6亿,其鼎盛时期员工数量有900人。然而好景不长,“小马过河”由盛转衰的拐点了。2014年,“小马过河”开始全面转型做线上培训,缩减线下业务。同时还在百度花费大量成本投放广告,获客成本急剧上升。数据显示,在2013年投入了400万费用产生3000万收益过后,马骏和许建军看到了SEM的成效,于是,在2014年大刀阔斧投了4000万。然而,这一次,他们大失所望。最终4000万投入的仅带来4000万营收,可谓惨淡至极。如果这还不至于致命的话,那么随之而来的全面转型则让其最终丧失了现金流,最后不得不宣布关门大吉。2014年,在全面拥抱互联网的过程当中,小马过河开始关掉线下门店、裁掉销售团队、停掉SEM、开发在线产品、开始做微信营销、推出低价产品、做各种辅助学习APP。这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企业收入。原来,为了全面触网,马骏还将当时盈利的“考神陪读”线下项目暂时停卖,并让销售团队开发低廉的“考神陪练”线上产品,从起先一份破万元的价格逐渐低至99元、9块9、9毛钱的价格。收入锐减,但是900人的团队工资开支、线上运营成本不断增加,最终,“小马过河”亏损的篓子开始越捅越大,因现金流断裂而倒闭。而投资人看到这个样子,没有一家原因砸钱投入,最终只能选择破产倒闭。GPLP反思:转型需要循序渐进本来想借转型互联网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然而,“偷鸡不成蚀把米”,由于转型过度偏激,小马过河瞬间将线下盈利良好的业务全部砍掉,转而全部投入线上低价销售,只顾扩大影响力,占有先机,反而忽视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过快转型葬送了小马过河的未来。小马过河融资情况:2013年“小马过河”获得学而思联合创始人、珍品网创始人曹允东的1000万天使投资,2014年获原老虎基金中国区总裁陈小红的A轮500万美金融资2015年后获小米-顺为基金的B轮1000万美金融资。八、传统招聘遇瓶颈,周伯通的路在何方?2017年是招聘行业发生变革的一年,与传统网站,诸如51job、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等相比,拥有移动互联网巨大流量的新型招聘网站诸如BOSS直聘、拉勾等网站因轻松高效获胜。但是,在这场战役当中,却有一家网站没有坚持到最后,这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周伯通招聘。周伯通CEO冯涛进入在线招聘,是源于几年前在豆瓣上做招聘小组,经过两年积累后,在上面发布招聘的企业竟然超过了10万家。冯涛意识到,虽然传统三大招聘网站占据了近60%的招聘市场,但还是有部分市场需求没有被满足。于是,在2011年下半年,冯涛就同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另起门户,创立了在线招聘网站周伯通。但由于用户增长非常缓慢、产品功能细节不好,周伯通逐渐被用户所抛弃。另外,在融资上,周伯通也错误不断,虽然有几家对冯涛抛出了橄榄枝,但因觉得金额太小,他们还可以找到下一家的投资机构给出更高估值。最后,周伯通及冯涛错过了最佳融资时机,导致公司陷入尴尬。痛定思痛,冯涛在2013年年底重组团队,准备重新出发。“产品改版后的收效显著,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在周伯通上注册企业数超过了6千家,这些企业已经发布了超过三万个职位机会。用户投递简历超过70万人次,实际注册用户则有40多万。”冯涛表示说。日,据多方消息人称,移动互联网招聘社区周伯通招聘已倒闭,且停运时间在半年以上。据知情人爆料,周伯通招聘原本一千万元的融资计划最终以七八百万成交,但是最终也没有到账,投资人不仅迟迟不到账,更是“翻脸不认帐”。没有资本,失败成为了必然。GPLP反思:周伯通的倒闭:成也资本,败也资本错过了最佳融资机会,企业缺乏盈利,最终在新融资难以到账的情况下,周伯通招聘不得不宣传倒闭。周伯通融资状况:2014年9月,曾获得网易资本2800万元投资九、淘品牌之殇:“网络童装第一品牌”绿盒子黯然离场作为网络童装第一品牌,绿盒子曾经风格无限。2011年绿盒子与迪士尼签订了合作协议。绿盒子同时拥有迪士尼线上品牌的设计、生产、销售三项授权。2014年绿盒子销售达2.5亿元左右,其中,2014年绿盒子“双11”整体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与韩都衣舍、茵曼等“淘品牌”齐名。2015年,绿盒子先后斥巨资赞助《虎妈猫爸》《小爸爸》等电视剧,为剧中主角提供整套服装配饰及搭配指导。准备更上一层楼。然而,这家成立于2010年8月,立足于互联网电商渠道的童装品牌最终陷入了僵局。原来,这起源于绿盒子的“脱淘”。尽管组建自己的B2C官网,投入等同于淘宝8-10倍的成本吸纳新客户,但绿盒子80%的销售额依然来自淘宝。尽管2014年知名投资人再次注资绿盒子,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体体验店,以先直营后加盟的形式大干一场,然后登陆新三板。但是,一切还是充满了想象。2015年8月,愿意参与C轮融资的知名投资人外逃,杳无音信……绿盒子开始陷入危机当中。日,绿盒子徐汇分公司被列入工商部门经营异常名录。日,部分供应商向上海市徐汇区公安局等部门,提交请愿书,说明绿盒子拖欠94家企业单位共计9400万元债款无法清偿。要求对吴芳芳采取强制措施。GPLP反思:投资人也是双刃剑获得融资是好事情,企业可以进一步做大,然而,同时,资本也是双刃剑。在没有明确资本入驻之后盲目扩张,绿盒子最终麻烦不断。最终,失去了资金的绿盒子,在2016年末步入寒冬,只能说,知名投资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绿盒子融资状况:2010年9月,来自挚信资本2000万风投的A轮融资2010年12月,绿盒子又获得了第二轮来自DCM的1.2亿元B轮融资C轮投资人跑路了……十、酒店预定市场300亿规模,订房宝为啥会倒闭?2017年,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创业企业通过模式创新成功了,然而有的却陷入了失败当中不能自拔。订房宝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12月,从阿里离职的孙建荣,创立了全日酒店房的预订平台——订房宝APP。订房宝与全国连锁酒店达成库存管理系统的直联合作,获取钟点房的动态房源,酒店通过产品直接接受订单。将每晚六点后未订出的空余客房放在订房宝平台上。这样创新的模式,令订房宝成功吸引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东方富海、浙商创投、丰厚资本等。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16年9月,融资金额1000万元。凭借创业的模式,仅用两个月的时间,订房部就在北京、杭州等地共签约了1000多家酒店进行合作。只是,由于感觉市场太小,在注意到钟点房市场300亿规模的前景下,订房宝全面放弃全日房,战略大转移专注钟点房。结局可想而知,最终,面对OTA领域的巨头,无论是携程还是去哪儿,订房宝都败下阵来,以失败而结束。GPLP反思:高频与低频的距离使用频率太低是订房宝的硬伤——从上线到2017年1月,订房宝APP拥有接近15万用户的下载量,但同时,这个市场太过低频,导致用户成本始终无法下降,对于后期公司运营造成巨大困难。面对创业失败,孙建荣表示:融资虽然可以拿到,但作为投资机构也要去考虑,OTA巨头摆在那个地方,要去支持一个改变原有模式的产品是需要有庞大资金投入的,但同时这个最终结果又是不可得知的,对于投资人来说要去思考投资回报,也要顾虑OTA巨头带来的压力。一句话,高频产品带动低频容易的多,但是低频带动高频就难得多。融资状况: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至今已完成三轮融资。订房宝的投资方包括东方富海、浙商创投、丰厚资本等。最新一轮融资(A+轮)信息公布于2016年9月,融资金额1000万元。
来源:亿欧
本文地址:
第一电动网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而思2017利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