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8年暑假期间发生的重要时事国内重要时事的时间和地点(10件)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有哪些时事热点的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老人送进养老机构,支付一段时间的费用之后,就不管不问了,这样的子女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甩老族”。前段时间,各地一些养老机构发生多起“甩老”事件,老人家属无一例外都是欠费玩失踪,养老机构又不能把老人赶出去,只能贴钱照顾。像这样的“甩老族”在郑州也有,而一些民营养老机构本身运营就困难,在遭遇这些违背诚信的“甩老”行为之后,不仅维权困难,经营更是雪上加霜。(5月24日《河南商报》)

“甩老族”的出现,让人心寒,尤其是在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人口还在剧增的中国,各地频发“甩老”事件,应该对此引起重视。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让老年人能安度晚年,家庭的作用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仍是主流,子孝孙贤,是能让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因素。“甩老”事件频发,则让人担忧老年人的养老处境。这些“甩老”事件,很多都发生在养老院,子女在把老人送进养老机构后,就不管不问,不再支付费用,而养老院出于人道等各方面考虑,又不可能把这些遭受遗弃而且往往还是病重、羸弱的老人赶出养老院,养老机构为此承担了本应是老人子女承担的费用。而很多养老机构都是民营,这样就给养老院造成了更大的经济和人力负担。

这样的“甩老”事件越来越多,需要养老机构更为重视对老人家庭条件的调查,看老人子女是为了“甩掉包袱”还是真心为了让老人能更好地安享晚年。当然,这样的措施也无法阻挡那些恶意遗弃老人的不孝儿女。这就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如立法实行老人财产托管制度,让老人入住养老院后,养老机构可申请变更老人的监护权,对老人财产实行托管,用以支付养老费用。同时,也要加大对遗弃老人的不孝子女的追责力度,不能让这些不孝子女遗弃了老人,还能逍遥法外。

激发“网络文学+”的创新活力

实现“网络文学+”良性发展,需要建立起更为完善的评价体系,提升整个行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同时营造更为健康向上的互联网环境、夯实自身的文化基因。

网络文学出现在中国互联网世界已有20个年头。日前,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吸引人们思考网络文学的使命与未来。而本届大会“网络正能量、文学新高峰”的主题,也意图引导网络文学正向发展,构建网络文学发展生态圈。

由最初的网友自娱自乐,到如今由网络小说转化出版图书,改编为影视作品、游戏、动漫及相关产品,进而带火大众娱乐市场,打造出“互联网+”的庞大产业,网络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令人惊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不久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53亿,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27亿。经过20年培育,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实现了内容和用户层面的双爆发。与此同时,随着网文IP对影视、游戏等行业的影响力不断加强,网络文学已经进入融合发展时代。

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根植于文学的多元空间。作为一种原创文学和大众文学,网络文学表达比较自由、题材更加丰富,从其出现之日就吸引了为数众多的读者。很多人是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感受到网络文学的魅力,此后又出现了诸如仙侠、盗墓、探险、玄幻、穿越等多种类型题材,诞生了《悟空传》《鬼吹灯》《甄嬛传》《诛仙》《步步惊心》等一批网络爆款小说。

目前,网络文学已经实现了多点输出,比如今年的超级剧集《春风十里不如你》《军师联盟》等,已经实现了影视作品和网络文学的内容联动,观众在追剧的同时也能阅读原著小说,实现了以网文IP为核心的全链路生态。

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网络文学+”的成功有赖于中国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水涨船高,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拆除了横亘在写作者与读者之间无形的墙,扩大了供需两端的需求与空间。2003年,起点中文网率先创建了读者按章付费的商业模式,此后,打赏、月票等付费模式逐渐完善,并为各大文学网站所借鉴,从而使网络文学的读者也参与到作品创作过程中。如今,网络文学已经探索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写手变现获利的途径愈发丰富,部分“大神”的年收入已远超传统文学作者;各个环节被重塑,分工明确,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条。

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也是电影《二十二》在全国公映的日子。一个月后的今天,影片讲述的故事仍然触动人心。这部记录历史的“小众电影”从上映首日仅1.5%的排片量,到各路媒体、公众人物和网友们自发支持,成为首部票房过亿元大关的国产纪录片,豆瓣评分高达8.8分,掀起了人们对战争历史的追忆热潮。

影片名“二十二”是指电影开拍之际中国内地“慰安妇”幸存者的数量。2014年是22位,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还有老人陆续离世,截至2017年8月电影上映之际,仅剩8人。按照一位网友的话说,“她们走得太快,我们来不及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还有一些正义需要伸张,还有一些人背负着沉重的记忆等待现实回答。

过去,我们通过新闻了解“慰安妇”的历史;如今,影像的力量穿透屏幕直击人心。身为观众的我们,既感动于导演和制作团队的执着,更感动于每一位从伤痛历史中缓缓走来的耄耋老人。

这一次《二十二》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关注,有一支重要的力量来自年轻人。他们通过电影去了解这些老人一生的故事,他们在银幕前一次次泪目,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对历史的思考。正如青年导演郭柯始终坚持的信念一样,把历史的当事人当做自己的家人,用一种新的方式陪伴她们,并将战争历史又一次铭记。

《二十二》的影像将永远留存,历史终将被铭记,它不容歪曲,不容否定。只要还有坚持发声、执着坚守的群体存在,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高考最新的时事政治新闻有哪些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4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强网信领域军民融合,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2、月21日下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启幕。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涵盖数字福建、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体验等4个展馆,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共有293个参展单位。

3、4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IPCore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加速打造“中国芯”。

4、在4月22日开幕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农业农村部发布《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前景及政策导向》,相关数据显示,到2017年底我国农村地区网民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已提升至47.1%。据介绍,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设备、有宽带、有网页、有持续运营能力”的“六有”标准,农业农村部在试点地区的每个行政村建设益农信息社,实现了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服务“一社综合、一站解决”。

5、沪苏浙皖四地25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代表4月21日聚会沪上,宣布成立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以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效应,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性创新网络。

1.德国社会民主党近日通过一项决议,批准这一中左翼政党与看守政府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党)组建“大联盟政府”,进而打破去年联邦议院选举后逾5个月未能组建政府的僵局。

2.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6日要求前总统李明博3月14日以嫌疑人身份到这一机构办公地点接受问询。

3.当地时间3月8日,白宫发言人桑德斯表示,特朗普将会接受朝鲜最高领导人的会见邀请,时间地点待定。同时桑德斯还表达了美国对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期待,但也强调在此期间,对于朝鲜的制裁仍会继续。

4.法新社3月9日报道,美国白宫宣布将对进口钢铝征收25%和10%的关税,该决定15天后生效。加拿大和墨西哥获得豁免。

5.3月9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着重就当前朝鲜半岛局势和两国关系深入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中方坚定致力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特朗普表示,事实证明,习主席坚持美国应该同朝鲜开展对话的主张是正确的。美方十分感谢并高度重视中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愿继续密切同中方的沟通协调。

2018年4月27日至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举行非正式会晤。两位领导人在友好气氛中,就国际格局和双边关系中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以及各自国家发展愿景和内外政策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双方认为,世界格局正经历深刻演变,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0亿以上人口级别的新兴经济体和具有战略自主性的重要国家。两国保持和平、稳定和平衡的关系,是世界稳定的重要积极因素。两国要共同致力促进大国关系稳定和均衡发展,打造稳定、发展、繁荣的21世纪亚洲,促进东方文明复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双方认为,中印是邻居、是朋友、是伙伴。中印各自的发展壮大是历史必然,大势所趋,对对方是重要机遇。中印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政策。双方同意,中印要不断增进互信,发扬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优良传统,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两个伟大邻邦友好合作的大道。

高中生多积累一些新闻时事评论类范文,有利于高考写作。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时事评论范文,供大家参考!

“羊肉哥”送8年爱心羊肉:这个“秀”会一直做下去

2018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一大早,位于三全路与丰庆路交叉口西南角的“羊肉哥全羊老店”里,本报持续关注的“羊肉哥”孙合理,已经和妻子刘晓爱及周口太康老家赶来的表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一年一度的派发爱心羊肉活动又要开始了。

“从2010年,我骑着三轮做生意向环卫工、残疾人、贫困家庭赠送烧饼夹羊肉串至今,派发爱心羊肉这个活动已经坚持了8年,每年元旦和母亲节两个固定时间,派送羊肉累计超过2000斤,加上捐赠的现金,总价值将近10万元。”孙合理向前来采访的媒体介绍自己的公益历程。

上午9点整,孙合理夫妇将铁架子和长桌子搬到店外,并将一扇扇羊肉挂在铁钩上,然后进行分割。

一旁的小音箱播放着歌曲《爱的奉献》,在寒风中让人感到温暖。

今年和往年一样,派发110份新鲜羊肉,寓意一心一意。“这些羊肉都是山羊肉,专门从我太康老家采购的,吃的都是无添加的天然饲料,鲜美筋道而没有膻味,为的就是让大家吃上放心的羊肉。”孙合理对自己家的羊肉很有信心。

上午10点,集中派发的时间到了,不少环卫工、残疾人和低收入居民已经在现场聚齐。孙合理和表弟将羊肉分割并称重,刘晓爱负责装袋和分发,每份为一斤。

据一知情人称,其实孙合理去年从之前的小店搬到这里后,并没有赚到多少钱,现在还有外债没还清。

那么,孙合理为什么还要坚持做公益呢?

孙合理的母亲双目失明、双腿残疾且精神失常,父亲患肺癌病逝,无奈之下,他小小年纪就来到郑州打拼,最先是在一家饭店当学徒,学得一手烧烤羊肉的绝活。8年前,孙合理开始在陈寨花卉市场附近摆摊卖烧烤,其间,看到残疾人乞讨,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残疾的母亲,非常感慨,便将个人经历写到牌子上,挂到烧烤车上,遇到残疾人都会拿出烧饼和羊肉串让他们充饥。后来又扩大到关爱环卫工和其他困难群体。

当日,前来领取免费羊肉的残疾人等群体,还领到了爱心企业提供的每人一瓶补酒。

有人说他是做秀,孙合理:这个“秀”一定会做下去

“我到‘羊肉哥’的店里领羊肉已经是第四年了,这家的羊肉确实好吃,回去包饺子或者炖羊肉,也有迎接新年的心情。谢谢孙老板的爱心,我们一定把工作干得更好,对得起这份关心。”环卫工苗师傅说。

为了这次派发活动,孙合理一共采购了6只羊,除现场凭票发放的110份羊肉外,一些行动不便无法前来现场领取的残疾人朋友,他会亲自将羊肉送上门。

当日的活动中,郑州晚报和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评选的2016年度全国“最美家乡人”、郑州交警二大队民警周水斌,郑州“最美家乡人”、郑州铁路公安处民警崔晓春,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主任关骊等省会精神文明的先进人物,为“羊肉哥”助力鼓劲。

“只要我的店一直开着,我就会将羊肉派送活动继续下去。”“羊肉哥”孙合理当众承诺,“有人说我这样是做秀,就算是做秀,这个‘秀’我也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琼瑶所争取的,是人的最后尊严

近日,女作家琼瑶因是否给失智的丈夫平鑫涛插胃管,与其继子继女争执不休,进而在网上公开决裂,引起人们的关注。

这事情既涉及琼瑶与平鑫涛的婚恋往事,也涉及其家庭内部纠纷,外人其实很难评价。但这事情的背后,反映了双方对待“安乐死”的态度,却值得引起思考。

关于安乐死,许多人可以说已经很熟悉,但也可以说熟悉的只是概念,而缺乏切身体会。安乐死大致可以分作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也就是不再主动采取各种手段延长病患的生命体征;另一种是积极的,也就是采取主动介入,用药物或其他手段提前结束病患生命,以避免病患受到更多苦痛折磨。

消极的安乐死是选择“不作为”,而积极的安乐死则是一种主动干预,二者都可能引发伦理问题,后者更可能触及和产生法律问题。

无论从琼瑶早先发出的交待身后事的公开信,还是她对平鑫涛的治疗意见,都可以看出她所求的是消极的安乐死,也就是不再寻求通过过度治疗手段来延续生命,以免身体继续受到病痛折磨。平鑫涛本人也留有遗嘱明示:“当我病危的时候,请你们不要把我送进加护病房。我不要任何管子和医疗器具来维持我的生命。更不要死在冰冷的加护病房里。”

按理,平鑫涛留有遗嘱,事情并不难办。问题在于,双方对平鑫涛的病情判断不同,对他的遗嘱的解释也有所不同。琼瑶认为,平鑫涛已经大中风,加上失智失能,“这个躺在床上的,只是一副躯壳而已!”平鑫涛的子女则认为,“所有医生自始至终从来都没有判定过父亲病危或陷入重度昏迷,他只是失智而已”。换言之,既然平鑫涛还没有到病危的程度,作为子女也就不应该放弃。但有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对于平鑫涛这样年届九十的老人来讲,大中风意味着什么。如果一个人在失智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插胃管、打点滴等手段来维持生命,即使还在呼吸着空气,但其生存质量如何,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时候,如果病人本人立有遗嘱,明确表示不想这么做,其实就已经没有必要再去抠“病危”这个字眼了。

当然,是否插胃管或别的什么,更多看的是家属的意愿,怎么选择都不该受到责备。琼瑶原本也可以选择让步,这样做反倒不会遭受非议;但她却坚持执行平鑫涛的愿望,这更加需要勇气。在这问题上,琼瑶为自己和平鑫涛所争取的,其实是一个人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基本尊严。这是许多人想做而不敢做或无法做到的,应当赢得人们的理解。

环顾国内,固然安乐死的说法流行有年,但说实话,无论是在法理还是伦理层面,都没有什么突破。这在客观上导致每年有相当数量的老人和病患,在受尽病痛折磨后,艰难地死去。特别是一些癌症患者,在进入晚期后,难免备受癌痛折磨,痛不欲生。但这时候,设若病患自己不表态,其伴侣或子女都不敢轻言放弃治疗。而实际上所谓治疗,不过是借助插胃管、导尿管和上呼吸机,勉强维持其生命体征。这究竟是一种人道还是非人道的做法,实在值得深入讨论。

警惕“菜贱伤农”拖累扶贫项目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各地政府一直在积极运作各种脱贫攻坚项目,以确保目标如期实现。然而,记者在一些地方调研时发现,发展设施农业正成为很多地方选择的脱贫攻坚项目。很多地方一哄而上种植木耳、蘑菇等食用菌和瓜果蔬菜,可能不同程度存在农产品种植同质化问题。这个现象,值得高度警惕。近期,在河南、山东等地,蒜薹价格暴跌大量滞销,一些蒜农再次遭遇“蒜你完”的尴尬。从“豆你玩”“姜你军”到“蒜你狠”“蒜你完”,农产品价格周期性供求失衡现象一再出现,至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种现象,对于目前各地正在推进的脱贫攻坚项目,尤其那些同质化的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种植项目来说,无疑是一个警钟。

避免“蒜你完”现象重演,防止农产品“价贱伤农”,是必须加快破解的“老大难”问题。这个问题应对和解决得好,就可以为今后潜在的问题提供借鉴,最大限度减少对农民尤其是贫困户的利益损失。否则,等到脱贫攻坚项目中的木耳、蘑菇、蔬菜瓜果等也达到市场饱和,或者出现一定程度的供需失衡,可能就会导致贫困户“重新返贫”,影响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面对这个问题,地方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一方面,在脱贫攻坚项目选择上,要加强项目筛选和前期论证,尤其涉及农产品种植调整和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要慎之又慎,不能一窝蜂,避免将本来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种成量大难销的“大路货”。另一方面,还应最大限度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的费用,加快农超对接和订单农业发展,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和绿色有机品牌建设,让农产品有更多附加值,从而为农民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农产品种植信息互联互通仍存在诸多不畅,需要通过政府引导,依靠市场力量,加快建设全国性的农产品分类种植和销售信息平台。同时,加快帮助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尤其加快组建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行业协会,方便各类农产品种植者知道别的地方准备种什么、种多少,区域和全国总量有多少,最大限度减少种植农产品的盲目性,也需要提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当前,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精准扶贫也需要充分用好这些技术,防止各种“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重演。例如,通过研发农产品生产和经营大数据产品,将供求信息推送至农产品种植者手机终端,让他们在生产决策的时候,就能预测将要种植的农产品能不能赚钱,盲目种植导致的供需失衡就可能不同程度避免。

有一种声音认为,对于很多长期从事小农生产的经营者来说,“菜贱伤农”的整个过程对农民生产经营也是一种市场化意识锻炼,能够倒逼他们更加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然而,对大多数农民和绝大多数贫困户来说,他们仍旧是弱势群体,还难以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这就需要有关各方制定政策、安排项目多从农民角度考虑,综合施策加快破解“菜贱伤农”的各种问题,既让农民市场意识得到尽快提高,又让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又到5.4,在逐梦前行中书写无悔青春

青春,该是什么模样?五四先驱曾有言,“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的确,人世间,美丽的东西千百万,但却少有什么能像青春一样,孕育着如此强大的向上力量。可以说,青年,最富有朝气和活力;青春,就蕴含着激情和梦想。

然而,反观现实,确有另外一幅景象。一些年轻人开始戴起了复古眼镜,唱着“老男孩”,喟叹着时光的消逝,怀念“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感慨着自己得了“初老症”。风华正茂,却难有激情去放飞梦想;青春年少,却鲜有闲情逸致去仰望星空。复古也好,文艺也罢,青春,似乎早早就染上了暮气。毋庸讳言,如今的年轻人虽然享受到着发展的机遇、改革的红利,但所面临的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房价的高企、成长的烦恼、工作的焦虑??现实生活中,压力的叠加,让精神的树苗,重负累累。正如有人所言,“青春染暮,不是因为没有梦想,而是被现实压弯了腰”。

问题是,谁的青春是容易的?谁的青春不曾有过压力和烦恼?哪一代人是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更别说,相比于老一辈,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已经足够幸运了。无论是“中国梦”、“互联网+”,还是“共享经济”,抑或是“双创”,时代不是已经准备了一个足够大的舞台,供我们挥洒汗水、追逐繁星吗?与其抱怨、委屈、毋宁改变、前行。

人的一生只能拥有一次青春,韶华难留、时光易逝,谁也没有资格挥霍青春。常听人说起,别在最好的年纪让自己安稳和缓慢下来。确实,青年时代,纵然有困难,有挫折,那又如何?那不正是青春之所以为青春的原因么?一句话说得好,到了黄河心也不死,因为造一座桥就过去;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搭个梯子就过去。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关键就看你敢不敢于追逐梦想,能不能把奋斗写满征途。

“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时,思想就会从生活的琐碎中得到升华。”我们正处在砥砺意志、奋力前行的最好年纪,因为短暂的压力而浇灭心中的炙热,因为一时的不顺而磨平青春的棱角,这绝非是青年该有的模样。相反,只有在人生征途中挥洒下汗水,在繁华风光中攀登过高峰,自己的前途才会像掌纹一样,纵然弯弯曲曲,但终究掌握在自己手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暑假期间国内重要时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