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金融高利贷捷信暴力催收怎么办

捷信金融公司欺诈,高利贷以及恶意催收 -- 聚投诉-21CN
捷信金融公司欺诈,高利贷以及恶意催收
编号:CN362241
发布于 22:59:04
日捷信金融公司客服打电话来告知,由于之前还款记录良好,现已成为公司优质客户,可以办理现金贷款,现金贷款额度为6000元,客服专员告知可以先告知身份信息先帮忙申请,是否通过看公司审批,在客服专员的劝解下,申请了现金贷业务,然后客服专员告知6000元额度,每月还款485.1元,还款15个月,可以提前还款,三个月之内申请提前还款,只需还三个月内的还款额以及剩余本金,无任何额外费用,三个月后还款,需还款剩余还款的本金及需要200元的违约金即可,再还到第13期时,致电捷信公司,咨询提前还款问题,捷信公司告知签订的还款期限是30期,先已还款到第13期,如需提前还款还需还款5700元,随后与捷信客服争辩,本人借款6000元整,现已还款13期,共计6305元,为何提前还款还需再还5700元,难道之前的还款都不算数,以及为何贷款合同从之前的15期变成了如今的30期,捷信客服答道,之前还的都是利息,现在还的才是本金,不管提前还款还是不提前还款,总共都是需要还这么多钱的,借款期数也是之前客服填写的资料,如果你不还钱,我们是有正规金融牌照的公司,所有借款都是与中国银行的征信系统相连接的,如不还款,会如实上报中国银行征信系统,并起诉借款人,由于当时身上没有那么多钱以及害怕捷信公司上报征信系统毁坏个人征信和捷信公司恶意拨打通讯通电话,于是妥协答应还款,先本人已还款18期,还款金额已达8731元,拨打捷信公司电话再次要求提前还款,被捷信公司告知如需提前还款,现需要还款4300元,才能解除合同,现在第19期还款已逾期,现要求捷信公司停止不合理的借款合同以及停止对家人朋友的电话骚扰和威胁。可以算一下,借款捷信公司6000元,还款期限30期,总共要还款14553元,请聚投诉平台能够介入,还我们消费者一个公平,谢谢!
已支持该投诉
微信扫一扫
合作商家平均解决率
普通商家平均解决率
今日有效投诉
昨日有效投诉
昨日投诉解决
上月有效投诉
上月投诉解决
上月无效投诉
累计有效投诉
累计投诉解决
Email 1:jts@corp.21cn.com(供投诉人使用)
热线:020-(常规上班时间接听)
Email 2:jtsodr@corp.21cn.com(供被投诉方及媒体使用)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聚投诉公众号捷信被曝给大学生放高利贷 年费率超50%成噩梦_投诉问题_天天315_互动_
捷信被曝给大学生放高利贷 年费率超50%成噩梦
捷信公司被曝给大学生放高利贷
每个月的费率加在一起就是4.23%,乘以12个月,年费率高达50.76%。
贷款买手机的宣传材料。
专家认为已涉高利贷
最近我们不断接到一些年青的大学生打来电话,反映他们在购买手机和电脑时遭遇到了贷款陷阱,他们不仅要偿还本金,而且还要承担高额的利息、担保费和服务费,这些费用加在一起最高超过了本金的一半,也就是说,你如果借了1000元,一年之内你就要偿还1500元。这对那些还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就像是一个噩梦。事实是不是学生们反映的这样呢?我们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小唐和小陈是重庆一所高校大一的学生,这两位同班同学最近都摊上了一件烦心事。这还得从去年九月份开始说起,当时两人刚刚开始大学生活,打算给自己添置一部新手机。他们就去了国美和苏宁这些看,当时的时候只是看。当时商家建议他可以通过一家名字叫捷信的公司办理分期付款,只要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当天就能拿到自己喜欢的手机,这让他马上就动了心。小唐说那个手机3000块钱,小唐付了300块,贷了2699。
记者了解到,捷信中国是由一家名叫PPF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2010年获得由中国银监会颁发的试点牌照,在天津地区提供无担保大众消费贷款业务。在天津以外的地区,捷信公司采用的是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合作的信托模式,由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负责募集资金,向消费者发放信托贷款,捷信提供全额担保,整个营销、审核、催收工作主要由捷信承担。在捷信业务员的帮助下,小唐十分钟就办完了所有手续,交了300元首付后,就顺利地把3000元的新手机带回了家,每个月要还款300元。
回到学校,经历了短暂的喜悦之后,小唐仔细算了算帐,这才觉得自己吃大亏了。他一共贷款2699元,根据这份合同,他要连续12个月还款,每个月需要还款339元,这意味着他一共要还款4068元,比2699元的贷款本金多出1369元,利息和各种费用竟然超过本金的50%以上。
记者看到,小唐的这份个人消费贷款申请表显示,贷款放款方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担保方为广东捷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供应商为深圳捷信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而这笔贷款的月贷款利率为1.67%,月客户服务费率为1.79%,另外还有0.77%的月担保服务费,这样他每个月的费率加在一起就是4.23%,乘以12个月,年费率高达50.76%。
小唐打算把本金给完,剩下的就打算不给了。
小唐的同学小陈,也遭遇了同样的经历。他手上那款2600元的手机只要付500元作为首付,余下的2050元就办理分期付款,但在办理过程中小陈却遇到一点小麻烦。小陈说那个时候他才读大学,没有学生证,没有办下来,捷信的业务员说可以跟我做个假的资料,就说在学校工作什么的,就填了一个假的信息在那。
在最终签订的这份合同中,大一新生小陈被成为了所在学校培训部的工作人员,月收入2500元。而实际上小陈只有每个月1000多元的生活费。
小陈说,可能是因为申请资料上显示自己有工作,他的费率比小唐的50.76%稍微低一点。他贷款2050元,每个月还款251元,分12期付清,共需支付3012元,其中月贷款利率1.67%,月客户服务费率1.6%,月担保服务费率0.69%,每月的费率为3.96%,乘以12个月,年费率为47.52%。小陈算完也吓了一跳,但也不得不还款,现在已经还到第八期了。现在小陈每个月有1000元左右的生活费,还要从里面挤出251元还贷款,剩下的钱就只够维持基本生活,其它东西都成了奢望。因为一旦不按时还款,捷信公司就会打电话告诉他,要把贷款的事情告诉他家里人和学校。这几乎成了小陈最头疼的事情。虽然小唐虽然已经下定决心不再继续还款,但是对方频繁的催款电话还是让他不胜其扰。电话里威胁说什么已经给法院联系好了,再不还钱就立案,还有还有什么已经发法院的传票了,说已经和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好,叫你去自首什么的。每天都打,然后还家人、同事打。小唐告诉记者,虽然大学生好面子不愿意讲自己还不上贷款的事,但他还是在网上找到了许多和他一样同病相怜的人。他们见了一个QQ群叫反捷信。现在这个群里有500人,都在相约不再还捷信的贷款。理由很简单,的确是还不上费率这么高的贷款。
像这样的QQ群,记者在网上搜到六个,人数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五六百人。记者注意到,在网上反映捷信贷款费率过高的贴子比比皆是,网友们声称他们需要偿付的费率一般在35%-50%,包括贷款利率、客户服务费和担保服务费组成。其中,客户服务费比利率还高。以小唐的合同为例,每月的贷款利率为1.67%,而月客户服务费率则高达1.79%,折合每年费率为21.48。此外,捷信的担保服务费也高得惊人,小唐需要每月支付0.77%的担保费率,折合每年费率为9.24%。此前,捷信公司曾向媒体表示,捷信的担保费率完全与行业规定保持一致,那么担保行业的普遍费率真的有这么高吗?我们的记者也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北京市某担保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现在现在这种小额贷款担保费的话大概是2.5%到3%之间。绍兴市银监分局工作人员说:大概这个融资性担保公司一般的费率是2%到3%之间。温州商会周德文告诉记者:行情一般都是(每月)千分之三,有的(每月)千分之五。
根据2009年8月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北京、上海、天津和成都各设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试点,捷信公司获批在天津试点。根据《试点办法》,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可为居民提供无抵押、无担保小额贷款。这就意味着,和全国其它地方所推行的担保方式不同,捷信公司在天津使用的是自有资金,没有担保费用,资金成本无疑将大大降低,那么,在天津的贷款费率又是多少呢?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对天津的捷信公司进行了电话咨询。
帮您计算到5000块钱的话,您至少付给商家商品价格的20%左右。是1000块钱,那剩下的4000块钱就可以贷款分期。
记者:大概12期吧。你先给我看看。
A:12期,大概一个月还462就可以了
包括您的本金利息,贷款管理费和客户服务费,这些都算在里边了。
这个是没有担保的,也没有抵押的。
那么捷信公司的费率在全行业相比,究竟是高还是低呢?我们的记者同样以贷款4000元钱、分12期偿还为例,对另外几家获得消费金融试点的公司进行了电话咨询。
北银:如果我是带4000块钱的话,那我十二期每个月还多少钱啊?
记者:372,也是二期,也是就之算利息没有其他费用?
那还有其他的收费对吧?
王先生:没有了。
锦程:4000块钱,算上利息的话,是4600,12个月
同样是4000元消费贷款的分期付款,捷信需要借款人还5544元,费率为38。6%,北银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借款人还4464元,费率为11.16%,锦程消费金融公司需要还4600元,费率为15%,捷信公司的费率依然远远高于同类公司。那么捷信公司又是靠什么秘密武器来和同行竞争呢?记者也尝试联系了一位当地商户兼捷信业务员。一位捷信的业务员告诉记者,为了发展客户,完成销售,有很多办法。比如一部价值5000元左右的IPHONE5手机,总共只需要付1500元就能拿走。他们的办法是只需要还三期,三个月就是了。他们让记者去准备一张新的手机卡,用了之后就丢了那种,作为你的手机号,然后坐机号码就是他们给客户找,就这样,你就只要带客户的身份证,银行卡和学生卡就行了。
不过这位业务员告诉记者,公司最近有了新规定,大学生办分期付款必须让父母知情,当记者表示不愿意让父母知道时,这位业务员说:&打电话给你父母只是确认你是不是他的孩子,他不会问你的父母是不是你办分期,后期他会发短信到你父母手机上,说你欠多少钱,你就直接说这是骗人的就行了,现在骗人的短信那么多其实它后台都是我们在操作。&
据记者调查,这种帮助借款人造假来获得贷款的情况并非个例。在重庆大学城的这条商业街,几乎所有卖手机数码商品的卖场都能看到捷信的标志和广告。对于捷信公司新近出台的必须让贷款大学生父母知情的这条规定,这位女店主表示她有别的方法可以帮借款人顺利过关。她说:&我们可以装。留你父母的实际的名字,电话号码留别人的就行了。&
而一位来自长春的同学告诉我们,为了提高通过率,当地的捷信业务员干脆直接在家电卖场里装了一个座机,冒充是借款人的工作单位电话。其实就是他们的工作人员在帮学生们一起造假。
捷信的业务员通过造假的手段帮助这位刘同学轻松获得贷款购买了一部笔记本电脑,但是这位刘同学没有想到,他的噩梦也接踵而至,现在他每个月的还款金额大大超过了父母给的生活费,他不得不向学校休假半年,到社会上打工来还这笔贷款。
许多通过这种方式贷款的大学生,都被每个月必须偿还的高额费用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这样的贷款究竟是合法还是不合法?大学生们的金融消费权益,有没有受到侵害呢?在中央财经大学,记者向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出示了小唐和小陈的两份个人消费贷款申请表。郭田勇教授非常吃惊。他说贷款公司是有这种放高利贷的嫌疑,打擦边球:&我看到它这个消费金融公司它的这种整体的一个费率情况,说实话,我还是挺吃惊的。我不清楚他有一个每年,每个月百分之1.6到1.7,每年有将近20%的贷款服务费,为什么要收?是以什么名义来收。&
郭田勇告诉记者,银监会在《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借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之机,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而收取费用。他告诉记者:&比如说我这个消费金融公司,我是发放贷款,我收贷款的利息,然后我顺便在设一个机构,意思是说,你在这个地方办理一些手续,或者是说这其实这两个机构都是同一家公司,但是他把法人给分开,这样的话人为的放一些业务,放到这来。或者他做一些边角性的服务,然后在收一块费用,如果这样做的话,我觉得打着这种政策擦边球,按照现行规定来看,也是有违规甚至违法这种嫌疑的。&
郭田勇认为,在消费金融领域,小客户群体由于成本和风险往往高于大客户,费率上浮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像捷信这样高达50%的费率就远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这就是有点变相放高利贷了。
一些大学生担心,他们欠捷信公司的贷款还不了,会不会上信用黑名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室主任雷薇说:&据我所知的话,要进入民行的金融体系的话,他们应该是以具有金融牌照的,这样金融机构,然后是可以进入人民银行征信体系的。但是如果对于民间金融这一块,我想这肯定还是不能进入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还没有纳入到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里面去。&当记者问及是不是捷信在天津的业务可能是进入征信体系了的时候,雷薇说是的。
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的理事芦云认为,这种情况该不该进入征信系统,需要看情况而定,如果这个贷款合同本身是无效的,那么它就不应该进入征信系统。那么这样的贷款合同究竟有效还是无效呢?芦云也给出了相应的答案。他说,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和消费金融公司的管理办法,第18条明确规定了,消费金融公司在向个人提供消费贷款的时候,贷款的余额是不能超过个人月收入的五倍,这是一个部门规章的强制性规定。除此之外,捷信公司的员工在办理贷款手续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瑕疵,比如对于社会经验尚不丰富的大学生,捷信公司的一些员工不仅没有尽到告知的义务,甚至还帮助学生伪造虚假信息来完成合同,这样的行为确实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种情况可能我们还无法断言他是一种欺诈行为,但是可以说他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包括他的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他可能存在一种消费诱导的情况。
半小时观察:
捷信公司的这种贷款是否违反了国家的金融规定?是否涉嫌消费欺诈?我们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这需要包括银监会、国家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给出一个解释。但从我们拍摄的这些现象来看,如果大学生因为这样的贷款,每天为还款忧心忡忡,有的甚至还走上了休学打工来筹钱还款的道路,这就不能不让我们为大学生这个年青的群体感到担忧了。大学生是消费领域的弱势群体,他们涉世不深,容易上当,虽然没有收入,但喜欢追逐时尚,是这个群体的天性。利用学生的弱点,来挣他们的钱,这种商业行为在商业道德上,应该是商业社会所不齿的一种行为。前两天,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视察了天津的招聘会,和大学生亲切交流,表达了党中央对大学生当下学习、就业等问题的深切关心。相关部门如何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对大学生的关心关怀,为大学生们减负,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消费、安心读书的环境。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
责任编辑:孙羽(微信公众号:wangdaidp)报道 作为首批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资公司——捷信金融,近日传出高利贷、暴力催收等事件
据投资人反映除了催收短信的语言暴力外,自己的隐私受到了捷信金融的侵犯。“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我岳父家电话的,他们直接给我岳父家打电话,催钱。”该投资者表示,他在捷信金融贷款的还款逾期了几天,亲戚家就收到了催款电话,家人的隐私也收到打扰。
捷信金融暴力催收 借一万还四万
通过捷信官网发现,捷信金融有现金贷和商品贷两大类产品,现金贷又叫“捷现贷”,某网友就在贴吧爆料贷了1万4要还款4万多。
从截图上可以看到贷款金额显示确实是1万4千元,分期期数为42期,而在剩余还款金额中显示为4万多元,每期还款金额为965.33元。还款额是借款额的2.89倍。看到要还这么多钱,借款者表示想要退掉该项服务。在捷信官网上显示15天内后悔了可以退单,但是该贷款者在第二天拨打了客服热线要求退单,但是并客服热线并未有人接通。在消费贷款标准产品价目表中一款编号为FTP201S的分期9个月产品月贷款利率为1.750%,月贷款管理费率为1.780%,月客户服务费率为0.445%,这样一算下来年利率高达47.7%!
展开剩余66%
该企业客服人员回复贷款利率是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至于其他的费用客服人员就开始语焉不详,并未告诉服务费率的具体费用。以上面的9个月贷款为例,目前6个月至1年商业贷款利率利率为4.35%,按照月利率来计算0.3625%,和前例中的月贷款利率1.750%,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据理财之家小编调查,目前行业内主要以电话催收为主,另外也会将一些逾期贷款打包给第三方催收公司处理,催收公司也以电话催收为主,辅以上门等手段。但是在催收过程中催收员的用语有时夹杂着胁迫的语气。有投资者在捷信金融贷款之后收到的催收短信,前半段还是文明用语,到了后半段则成了语带威胁“拒绝还款是吧!没问题!明天会有退伍军人到你家拜访的啦。”
消费金融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在去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发展消费金融,重点服务中低收入人群,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
捷信金融作为首批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资公司,成立于2010年,进入到我国的消费金融领域较早。其母公司PPF集团是捷信集团的母公司,是中东欧地区最大的国际金融和投资集团之一,业务横跨欧洲、俄罗斯、亚洲及美国市场,投资领域覆盖银行、金融服务、电信、房地产、零售、保险、矿产业、农业及生物科技领域等诸多领域。但由于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导致行业目前存在一定的漏洞,捷信金融暴力催收案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早在2015年就有投资者反映捷信金融暴力催收、收到人身威胁。
据调查显示,在今年4月份南方都市报报道了首批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短期出现近300名员工辞职,且辞职人员主要为经理以上级别的中高层的现象。而一位消费金融从业人士表示离职员工全部被新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挖走了,被挖走的员工基本上工资底薪都翻了一倍以上。而人员流动大在消费金融行业是普遍现象。较高的离职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之前就有媒体曝光过消费者从捷信金融办理iPhone的分期付款业务,但在iPhone被送至售后维修点后反被捷信金融的工作人员转卖掉的事件。之后捷信金融给出的回应就是员工已经离职。
原文来源:
更多资讯可关注理财之家官方网站:
或者关注理财之家微信公众号:wangdaidp
投资者交流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怎么投诉捷信公司,简直高利贷,我在它公司贷了_百度知道
怎么投诉捷信公司,简直高利贷,我在它公司贷了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合法且上征信的。打官方客服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捷信有15天犹豫期,如果你签署贷款申请表起的15天内给他们客服热线打电话,15天内把贷款本金全额付至指定账户,便可终止合同,不需要付任何利息。如果犹豫期过了,就得按合同走了,有事就问客服没错的。 & &
贷都贷了,投诉有什么用啊,协商还款吧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被誉为“典型高利贷的捷信”,国家依然给上征信,难道真的合法?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丛生,正规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能算得上正规的屈指可数,算起来可能十家都不到。可是,大大小小的网贷机构,全国却有大几千家。实在数不过来,利息也高得吓人,催收起来更是要人命。  捷信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时捷信也是最坑的。拿着消费金融的牌照,放出来的款,利息却比那些没有牌照的网贷还要高。高也就算了,还上征信了。要说捷信利息高,加上不良中介从中作梗,简直就是把人往火坑里推了。  捷信的利息到底有多高?  一网友声称:我老公在捷信公司贷款2万元51期,每月还974元,51期下来连本带利要还5万,而且我打客服电话问现在16期,还了多少本金,还剩余多少本金,客服回答只还了4千本金,正常还款还要还3万5千元,本金还有1万6,也就是还了15个月,每月还974元,只有200多元是本金,其他的都是利息和服务费,每月有700元  总的算下来,利息怎么也高达50%以上了。这样的利率已经超过国家法律规定的利息范畴之内的,是不受国家保护的。    然而为什么国家依然可以让他上征信?  我们都知道,国家把年利率超过36%的贷款认定为高利贷,而在24%到36%间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既然是高利贷还给借款人上征信,这岂不是助纣为虐?  上述那个网友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每月还款的900多,其中只有200 是本金,剩下的700包括服务费和利息。但是捷信的利息其实是在正常的范围里,但是加上其他管理费和平台服务费,费用就高了。  捷信的贷款不是走利息,而是各项收费,什么保险,自由包,违约金,加一起占利息90%,而真正的贷款利息不足10%。  这就是为什么他依然可以上征信的原因了,在和国家玩擦边球。    消费金融对于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也发展的比较迅速,然而火爆的消费金融市场背后,隐形收费、信息不透明、征信混乱等等乱象皆有,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这样的网贷在金融市场肆意妄为。  想捷信这样的平台,利息虽然不足成为高力贷,只有用过才知道,他的费用由多高。所以蚂蚁君在次提醒个位一下,在借款的时候不要只看表面的利息,还有吧所有的费用都要了解到透彻,这样你才不被骗,让自己利益蒙受损失。  捷信目前依然是可以上征信的,所以欠捷信的钱,在乎征信的话,还是把它还了吧,以后也最好别碰小贷。因为就算你去打官司,也很有可能败诉,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  忠心的劝告一下各位,不到万不得以千万不要碰网贷!不要等到回不了头之后才后悔!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信暴力催收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