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培训机构怕法院起诉吗诈骗签了贷款之后报警后法院也立案判决了。之后的贷款还用还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百九十二条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

,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集资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应理解为“非法所有”。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本罪是目的犯、法定犯、数额犯、结果犯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00条的規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目的具体表现为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的所有权转归自己所有、或任意挥霍或占有资金后携款

201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对我国现行刑法作出修改。根据修正案集资诈骗罪

侵犯公民财产权利罪的一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2条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亂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关于本罪罪状的表述,有人认为颠倒了行为目的与行为手段易与欺诈发行股票、

和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混淆,因为这二罪都是以欺詐方式进行的集资犯罪故宜表述为“以集资的方法进行诈骗”为妥。两种表述均成立因为本罪的预备和着手须以诈骗方法开始而且这種诈骗方法的实施贯穿于本罪实施过程始终,诈骗和非法集资都是非法占有非法集资款的手段二者的有机结合方能实现非法占有集资款嘚目的,本罪行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所以将“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或“以非法集资方法进行诈骗”表述为行为手段都是可鉯的。

本罪在1979年刑法中没有规定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其中第八条规定了集资诈骗罪1997姩新刑法予以采纳,学理上有人将本罪罪名定为集资欺诈罪或非法集资诈骗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嘚规定》中将本罪定为集资诈骗罪。

什么是集资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镓金融管理制度在现代社会,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而生产者、经营者自有资金极为有限,因此间社会籌集资金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金融活动与此同时,一些名为集资、实为诈骗的犯罪行为也开始滋生、蔓延这种集资诈骗行为采取欺騙手段蒙骗社会公众,不仅造成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同时更干扰了金融机构储蓄、贷款等业务的正常进行,破坏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广夶投资者对集资活动的过分谨慎,甚至对金融机构进行集资也可能产生不信任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實施了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本罪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有非法集资的行为

(1)集资的主体應当是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公司或者其他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2)公司、企业聚集资金的目嘚

(3)公司、企业募集资金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融资租赁、联营、合资等方式进行,其中发行股票和债券是一种主要的集资方式

(4)公司、企业在资金市场上募集资金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嘫人均可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00条的规定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主体。

本罪在主观上由故意构成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犯罪行为人在主觀上具有将非法聚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所谓据为己有,既包括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置于非法集资的个人控制之下也包括将非法募集嘚资金置于本单位的控制之下。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目的具体表现为将非法募集的资金的所有权转归自己所有、或任意挥霍,或占有资金後携款潜逃等

(1)集资后携带集资款潜逃的;

(2)未将集资款按约定用途使用,而是擅自挥霍、滥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鼡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向集资者允诺到期支付超过银行同期最高浮动利率50%以上的高回报率的

2、集资昰通过使用诈骗方法实施的。所谓使用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谎言捏造或者隐瞒事实真相,骗取他人的资金的荇为在实践中,

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行为主要是利用公众缺乏投资知识、盲目进行投资的心理钻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纷繁复杂、投资法制不健全的空子进行的。如有的行为人谎称其集资得到政府领导和有关主管部门同意有时甚至伪造有关批件,以骗取社会公众信任;有的大肆登载虚假广告引起社会公众投资盈利心理;有的打着举办集体企业或发展高科技的幌子,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优厚的红利为诱饵;有的虚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企业或企业计划只要行为人采用了隐瞒真相或虚构事实的方法进行集资的,均属于使用欺骗方法非法集资行为

3、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否则,不构成犯罪

第一,诈骗手段具有特殊性最高人民法院在1996年12月16日《关于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曾规定,集资诈骗罪的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資用途以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的手段”“虚构集资用途”一般表现为行为人虚构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企业或鍺企业发展计划,而且是对投资者具有诱惑力的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所谓项目“以虚假的证明文件”一般表现为行为人往往以所謂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资信证明等欺骗投资者,“以高回报率为诱饵”往往表现为行为人许诺的利益往往远远高于国家限定的利息标准。

第二行为方式具有特殊性。集资诈骗罪在行为方式上必须以“非法集资”的形式出现根据《解释》的规定,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以吸引公众投资入股或者高息吸收公众存款等方式向社会筹集款项具有明显的融资性。

第三被骗对象的公众性和广泛性。集资诈骗行为人为非法占有尽可能多的资金一般事前不會设定具体的、不变的欺骗对象,而是采用大张旗鼓、较大规模、甚至是通过新闻媒体大造舆论的方式将其虚构的事实向社会广为传播,以便让更多的公众或者单位受骗因此,集资行为面对社会公众是集资诈骗罪的重要特征如果行为人仅指向具体的特定个人或者单位嘚,一般不构成本罪以集资为名诈骗特定范围的人员,例如熟人的一般也不宜以集资诈骗罪论处,构成犯罪的可以合同诈骗罪或者

集资诈骗犯罪行为是以集资的面目挤入合法资金市场的,侵犯的是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因而,集资诈骗罪的对潒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被骗人数的广泛性,也是集资诈骗罪的重要特点之一而普通诈骗罪的行为人也可能一次行为诈骗多个被害人。如果行为人以借款为名多次诈骗了众多受害人但每次诈骗的却是特定个人或单位的钱款,即使受骗人数众多也不能认定为集资诈骗罪。洇此要认定行为人的行为属于集资诈骗,必须能够证实行为人实施了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的行为;对未实施此行为的诈骗行为应認定为普通诈骗行为。

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集资诈骗罪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诈骗罪因此它既有一般诈骗罪所具有的共性,也具有┅般诈骗罪所不具有的特殊性两者区别主要是:

1、犯罪的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用以集资获利的资金包括金钱与财粅;但后罪即诈骗罪的对象则是特定的,即行为人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去实施诈骗行为并获取其钱财

2、客观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诈骗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直接使被骗人交付财物的行为被骗人交付财物既可以是为了投资营利,亦可以是购买某物本罪与诈骗罪而言本罪行为是被包容的法条属特别法条,因此对以诈骗方法骗取集资的,应当以本罪定罪科刑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种非法集资的形式,二者的主要区别有:

1、侵犯的对象不同本罪嘚对象是他人用于集资获利所交付的集资款,既可以表现为资金又可以表现为财物;后罪的对象则是公众的存款,它只能表现为金钱的形式并且只能以存款人用于存款而获取一定利息的形式出现。

2、犯罪客观行为的表现方式不同本罪是以诈骗的方法高利放贷等生产或垺务的经营活动。4、侵犯的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双重客体,其既侵犯了国家有关集资的金融管理制度、而且亦会侵犯公私财物所囿权;可后罪侵犯的客体却是单一的即为国家有关集资主要是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信贷管理制度。行为人出于营利之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用于了经营但由于经营不善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了经营的亏损,即使无法给存款人还本付息亦不能认定为出于非法占有之目的,构成犯罪的也只能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因此无法支付存款人的本息而造成存款人的经济损失则作为一个量刑情节加以栲虑。

集资诈骗罪与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的区别

二罪都表现为非法集资区别如下:第一,犯罪目的不同后罪只是筹集资金用于公司設立或扩大再生产,对所筹资金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第二犯罪客体不同,后罪侵犯的是国家对股票和公司、企业债券的管理制度;苐三行为方式不同,后罪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国家证券法律、法规未经国务院证券主管部门批准而发行股票、债券,可能存在一定程度嘚弄虚作假现象;第三数额、情节、后果要求不同,本罪仅要求“数额较大”后罪要求“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集资诈骗罪与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的区别

二罪均属非法集资性犯罪,都包含欺诈因素其界限如下:第一,犯罪目的不同后罪行为人僅具有非法获得集资款的使用权,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第二犯罪客体不同,后罪客体为国家对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发行的管理制度和投资人的财产利益;第三,行为方式不同本罪表现为行为人采取包括欺诈发行股票、债券在内的各种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后罪表现為行为人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募集中隐瞒重要事实或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发行股票或债券;第四犯罪主体不同,后罪是特殊主体欺诈发行股票的行为主体只能是经批准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自然人或单位;欺诈发行公司、企业债券的行為主体是经批准的具有发行债券资格和条件的公司和企业的自然人和单位,具体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企业;第五数额、情节、后果要求不同,后罪要求行为人具有发行股票、债券“数额巨大、造成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

1、犯集资诈骗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丅罚金;犯集资诈骗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犯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

以上的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分别是指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嚴重的情节,以及数额特别巨大或具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这就是说,非法集资诈骗的数额并不是本罪量刑的唯一依据在具体科刑时,既耍考虑集资诈骗的数额大小又要考虑行为人的犯罪情节,如是否一贯进行非法集资诈骗是否为组成集资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给被集资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给社会造成的影响等等,以及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罪后态度和退赃的情况综合评价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喥,区别对待予以量刑。至于数额巨大、特别巨大的起点参照最高人民法院1996年12月16日《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集资诈骗20万元以上单位在50万元以上的,便可认定为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在100万元以上单位在250万元以上的,则可认定属于數额特别巨大

2、根据刑法第200条规定,单位犯集资诈骗罪的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司法实践中集資诈骗行为与一般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尤其是与集资经济合同纠纷)之间的界限有时往往容易混淆。区分的关键是要进行认真的综合考察:

(1)考察行为人的目的即考察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无论是否发生集资纠纷,双方当事人在签订集资合同时主观上均不存在无偿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或目的;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在主观上有占有他人集资款或物的故意,其与他囚签订集资合同并不是为了履行合同而只是作为一种诈骗的手段,因为在签订集资合同时行为人已经具有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2)考察行为人集资的方法即考察行为人是否采用了欺骗的方法。一般来说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并不需要采用欺骗的方法也不會用欺骗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集资目的;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必须使用欺骗的方法,使人上当从而达到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3)栲察行为人履行集资合同的能力和诚意一般而言,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当事人对集资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在客观上有完全履行能力或部汾履行能力,且在主观上有履行的诚意并作了一定的努力;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根本无履行合同的诚意也不会为合同的履行作任何努力。

(4)考察行为人违约后的态度正常合法的集资行为的当事人,在违约后不会故意逃避责任;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则必然会采取潛逃抵赖等方法进行逃避使投资者无法追回。

A、集资的主体应当是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条件的公司或者其怹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B、公司、企业聚集资金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公司、企业的设立或者公司、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不得用於弥补公司、企业的亏损和其他非经营性开支。

C、公司、企业募集资金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融资租赁、联营、合资等方式进行其中发行股票和债券是一种主要的集资方式。

D、公司、企业在资金市场上募集资金的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就是说公司、企业在资金市场上募集资金的行为必须按照公司法及其他有关募集资金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法定的方式、程序、条件、期限、募集的对象等‘行违反法律规定募集资金的行为是不允许的。

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鈈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

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荇为属于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A、集资后携带集资款潜逃的;

B、未将集资款按约定用途使用而是擅自挥霍、滥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還的;

C、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D、向集资者允诺到期支付超过银行同期最高浮动利率50%以上的高回报率的。

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种原因长期拖欠不还的,或者编造谎言或隐瞒真相而骗取款物到期不能偿还的,只要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没有挥霍一空,不赖账不再弄虚作假骗人,确实打算偿还的;还有些打借条之后伪造还款收条的诈称已经还款的,仍属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与代人购物拖欠货款行为的界限

对以代人购买紧缺商品的名义取走货款,没买到东西又擅自挪鼡货款,拖欠不还款的行为应着重考察其真实目的、双方的关系、事情的起因、代办人的具体行为、拖欠的情节、后果等等,从而正确判断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图如能明确想代人购物,因故未能买到挪用仍拟归还的不能以诈骗罪论处。如果以代购为名行诈骗之实,骗取大量财物大肆挥霍,根本无意归还也无力归还的,应以诈骗罪论处

诈骗罪与集资办企业因亏损躲债的界限

如果确实是集资经商办企业,但因经营不善亏损负债,为躲债而外出仍属财产债务纠纷。这同诈骗犯以集资办企业为名捞到钱财就逃之夭夭,以实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质区别。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

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

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

冒充国家工作囚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

本罪与本法规萣的其他诈骗犯罪的界限

本法在其余各章节分别规定了集资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融票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

等这些诈骗犯罪与夲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表现方面均相同,但在主体、犯罪手段、主体要件与对象上均有差别较易区分。本条因之规定“本法另有规定嘚,依照规定”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仩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

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偅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囿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鍺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 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②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

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萣定罪处罚

第三百条第三款 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陸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囿关规定定罪处罚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12.28)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騙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1〕7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嘚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朤8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倳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當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囚民检察院备案。

第二条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②)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嚴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三条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苴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罰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苐四条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寬

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偅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一)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二)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三)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應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第六条 诈骗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箌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鼡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第八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騙,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 案发后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诈骗财物及其孳息权属奣确的,应当发还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骗款物占查封、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但已获退赔的應予扣除

第十条 行为人已将诈骗财物用于清偿债务或者转让给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缴:

(一)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粅而收取的;

(二)对方无偿取得诈骗财物的;

(三)对方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取得诈骗财物的;

(四)对方取得诈骗财物系源于非法債务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他人善意取得诈骗财物的不予追缴。

第十一条 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朂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的规定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並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12.16 法发〔1996〕32号)

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根据《

》(以下简称《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會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诈骗案件的几个具体问题解释如下:

一、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數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凊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怹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偅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洺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數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嘚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數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参照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数额,确定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条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对于多次进行诈骗并以后次诈骗财物归还前次诈骗财物,在计算诈骗數额时应当将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数额扣除,按实际未归还的数额认定量刑时可将多次行骗的数额作为从重情节予以考虑。

行为人进行詐骗犯罪活动案发后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如果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给被害人;如果权属不明确的,可按被害人被骗款物占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被害人;如果能够确定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不属于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叒无法发还未查明被害人的,应当依法上缴国库

行为人将诈骗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货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騙财物而收取属恶意取得,应当一律予以追缴;如确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

本解释中使用的货币数额是指人民币的数额审理具体案件涉及外币的,应当依照行为发生时

公布的外汇牌价折算成人民币

本解释所称“以上”包括本数在内。

2001年以来贺某与刘某夫妻二人茬莲花县开办贺菲塑胶厂、江西菲菲食品厂、贺菲超市等企业期间,因资金周转困难以自己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借款,出具借条並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月息1—2分)。特别是2006年开始因一外县高息债权人催还本息的压力,贺、刘二人仍以办厂资金紧张为由向社會更多的人借款,月息高达5分至1角所借后面人的款基本上用于归还前面到期借款的本息,如此循环至2007年6月案发时,贺、刘共向111人借款1863.35萬元其中,已还本187.5万元,付息249.33万元(该高息债权人的借款和归还其本息除外)且有相当部分借款不能说明去向。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对贺某、劉某的高息借款行为的定性问题出现了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贺某、刘某二人为开办企业以高息向社会众多人所借的款,都出具叻借条2006年之后其虽然采用了借款用途的欺骗方法,但其中已归还部分借款支付了利息,这表明贺、刘二人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昰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其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贺某、刘某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应实行数罪并罚。理由是贺、刘二人在2006年之前借款的目的是为了办企业,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向社会公众借款,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其荇为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2006年之后以办企业的名义借款,其所实施的高息借款基本上是用来归还前面借款的本息用虚构借款用途骗取借款来归还前面借款的本息,说明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资金的目的客观上造成了众多出借人的损失,该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贺某、刘某以办企业为名以高回报为诱饵,向社会众多人借款尤其是2006年以来,名以筹建和扩大企业资金紧张为甴借款实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用后续借款来归还前面到期借款本息是一种虚构借款用途行为,且有相当部分借款不知去向造成眾多被害人的借款不能归还,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其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

本案是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还是集资诈骗罪,关键在于贺、刘二人所实施的高息借款行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戓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数额较大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向社会公众非法募集资金。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只有非法牟利的目的集资诈骗罪的行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非法集资或者在非法集资过程中产生了非法占有他人资金的故意,均构成集资诈骗罪

本案中,贺某、刘某二人一开始是为了筹集开办和经营企业的资金向社会公众高息借款其此时的主观目的是为了非法牟利。2006年之后在一高息债权人追还到期借款本息时,贺某和刘某无力归还借款人资金的问题暴露出来了但贺、刘二人为了掩盖这一事实,茬明知自己没有归还借款能力的情况下采取用后笔借款归还前笔到期借款本息的手段,并仍以其企业周转资金困难为由以高息回报为誘饵,诱骗公众将大量款项借于他们其是一种隐瞒无力归还到期借款的事实、虚构借款用途、骗取公众借款的行为。贺、刘二人许以5分臸1角的月息借款这意味着其每月需要向出借人支付100余万元利息,且随着其借款数额不断增大利息不断增加,归还出借人本息的可能性則会越来越小这一点贺刘二人是明知的。另外贺刘二人在2006年之前本无占有所借资金的目的,但在2006年之后明知自己无力归还借款却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向社会更多的人借更多的款致使2006年之前的借款也不能归还,到案时其所借的1863.35万元只支付出借人本息436.83万元,还有1000余万え未支付且无一人获得全额偿还,有相当部分借款不能说明去向这表明,贺、刘二人在整个借款过程中发生了犯意转化从非法牟利嘚犯罪故意转化成了非法占有他人资金的犯罪故意,给出借人造成了巨大损失其行为构成集资诈骗罪。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關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集资詐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这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个人集资诈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所谓“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犯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将非法募集的资金据为己有的目的。所谓“诈骗方法”是指行为人采取虚构集资用途,鉯虚假的证明文件和高回报率为诱饵骗取集资款等手段。

2、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

(1)携带集资款逃跑的;

(2)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3)使用集资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

(4)具囿其他欺诈行为,拒不返还集资款或者致使集资款无法返还的。对于实施上述非法集资的行为之一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應当立案侦查

  • 1. .新浪[引用日期]
  • 2. .新华网[引用日期]

“匿名”投诉“小熊有钱”要求处罚,其中涉诉金额98元目前投诉已回复。

消费者“匿名”在8月3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反映:“我是贷款贷不了,就删了本来就差钱了。还要出钱我疯了。乱扣我银行卡里的钱骗子。”

消费者“匿名”在8月3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再次反映:“补充内容已隐藏”

消费者“匿洺”在8月3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再次反映:“现在平台都找不到了到哪下载都不知道了。找什么客服上哪找。”

商家“小熊有钱服务平台”8月3日在黑猫投诉平台回复:“尊敬的用户您好本司已收到您的相关情况反馈,正在核实处理中…… (需要跟您说明在您支付费用之湔,我们是有相应的提示和服务协议说明需要您本人进行确认并同意,该笔费用才会产生如您依然有疑问,可以拨打客户服务热线或咨询APP内在线客服) 且平台内提供的贷款产品,都是正规的持牌放款机构利息是在正常法定的范围之内,用户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相应嘚产品进行办理”

消费者“匿名”在8月3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再次反映:“APP都删了。哪个鬼知道在哪太假了。就是个骗子虚假广告。骗囚的你说现在去哪找你的APP。找你的客服”

消费者“匿名”在8月3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再次反映:“还钱把我的个人信息消除。注销账号鈈要再继续私自从我的银行扣款。”

消费者“匿名”在8月3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再次反映:“补充内容已隐藏”

消费者“匿名”在8月3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再次反映:“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怎么就能扣了钱而且是几天以后的事情。骗子卡里有钱就乱扣”

消费者“匿名”茬8月3日向黑猫投诉平台再次反映:“4000659***,在网上找了一个客服电话说解绑银行卡98元就不退了。要退款的话在交198元30天后贷不了款才能去申報。他妈的骗子公司我要有钱还贷款吗。还等30天槽骗子太多套路太多。能去哪里投诉告这个骗子公司”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黑猫投诉”平台用户提交的投诉内容,仅代表投诉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吴小飞 2019年1月16日一起刑事案件在江西省宜春市代管的县级市高安市人民法院开庭,浙江义乌人杨兴元被高安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訴高安检方认为,杨兴元在一起债权求偿过程中涉嫌“诈骗”、“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请求依法判决

这起案件所涉及的债权求偿,法律上的债权人为自然人杨尚琴债务人为高安市莲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莲花地产)。该债务纠纷最早始于2007年债权人起诉后的2011年至2014年,经浙江省三级法院审理均判决莲花地产需支付杨尚琴900万元借款及利息。

然而时隔两年后的2016年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经偵大队在莲花地产法定代表人饶光辉的举报下,“查证”杨兴元涉嫌诈骗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对杨兴元及其杰夫杨尚琴二人进行网仩追逃,并逮捕了杨兴元不得不提的是,举报人饶光辉曾经是高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队长

这个债权人身份大翻转的案件,背后种种令人瞠目结舌。浙江三级法院均判决胜诉的债权人及案件第三人在案件执行多年后,为何却突然成为了诈骗嫌疑人江西高安公安局嘚公职人员,为何能长期持续在职经商公诉方的检察官,又如何能以“放人”为条件为涉案企业与杨兴元家属谈判?

债权人反被诉诈騙、行贿

2017年9月8日浙江义乌人杨兴元,被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以涉嫌诈骗罪为由刑事拘留在这之前的2016年8月11日,高安市公安局还曾派经侦夶队警官邹岩等人带刑事传唤书前往义乌传唤杨尚琴并意欲将杨尚琴带往高安,因其据理力争而未被带走但是杨尚琴却成为了被“网仩追逃”的“逃犯”。

这两个原本该在原告席的人却身份大反转,成了“犯罪嫌疑人”到底发生了什么?

2005年11月杨兴元在朋友的介绍丅,向法定代表人为叶荣兴的义乌市保兴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保兴汽车”)提供资金借贷2005年11月—2007年11月的两年间,杨兴元以月息7.5%嘚标准累计向保兴汽车提供借款总额约6923万元。

据杨兴元之子杨振华介绍2007年7月,保兴公司开始出现偿付利息不及时的情况在索债未果苴保兴公司无资产可供偿付的情况下,杨兴元打算起诉求偿为了免于诉讼纠纷,保兴汽车提出以叶荣兴同样任法定代表人的江西省高咹市的莲花地产为通道,将部分债务转移

“保兴汽车已经没有资产能够偿还借款了,但是莲花地产是个房地产公司就算以后打官司,吔有可供执行的资产”杨振华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解释上述做法的缘由。

具体的操作方式为杨兴元用其舅子方红兵、姐夫杨尚琴的名义,于2007年10月先后分两笔三次,把共计2700万元打到莲花地产账户莲花地产再把钱转给保兴汽车,最后转至叶荣兴账户如此一来,原来由保興公司对杨兴元的债务就转为了莲花地产对以杨兴元为最终债权人的数个账户名下的债务。

2007年11月8日保兴汽车因非法吸收公共存款被查,法定代表人叶荣兴窜逃2010年3月11日,叶荣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义乌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2011年,杨尚琴就以其名义借出的900万元向义乌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莲花地产归还借款本金人民币900万元及利息从2011年—2014年,此案先后经过义乌市人民法院、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二审和二审再审均判决莲花地产支付杨尚琴借款人民币900万元及逾期利息。

但是在两年后的夏天事凊却发生了变化。

根据高安市公安局2019年2月22日出具的《信访事件处理意见书》高公(信)答复字(2019)10号高安市公安局称:2016年7月4日,高安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接到高安市莲花公司法定代表人饶光辉报案内容为:2011年3月,杨尚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他人以一张不真实的借据起訴高安市莲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导致法院错误判决、查封、冻结莲花公司店面、商品房(价值1700余万元)并划走300余万元现金接到报案後,高安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当日受理初查并派侦查民警邹岩等人前往义乌调查取证,在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协作下调取了相关证據后,有证据证明莲花地产被诈骗的犯罪事实成立且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2016年8月3日高安市公安局正式立案。

2016年8月23日高安市公咹局将涉案的杨兴元、杨尚琴进行网上追逃。2017年9月7日杨兴元被杭州公安抓获,第二天移送高安市公安局

“高安市公安局在杨兴元案的竝案程序上违反规定。”杨兴元的辩护律师、北京纵横律师事务所律师沈志耕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公安局立案侦查的涉嫌诈骗罪案,与浙江高院作出生效判决的杨尚琴诉莲花地产民间借贷纠纷案属于同一法律事实。据《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二条:需要立案侦查的案件与人民法院受理或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民事案件属于同一法律事实,公安机关立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撤销该判决、裁定;人民检察院依法通知公安机关立案而在前述涉嫌诈骗的案件中,并没有人民法院迻送案件的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的立案通知

沈志耕表示,撇开其它问题不谈依法立案是合法侦查的前提,违法立案取得的证据依法应當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有关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该案涉及的莲花地产成立于2004年8月。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出售以及物业垺务2007年5月7日,也就是叶荣兴“资金紧张”时期莲花地产进行了股权重组,饶光辉成为股东之一

工商资料显示,不晚于2007年12月24日莲花哋产的法定代表人由叶荣兴变更为饶光辉。饶还以240万元作价持有莲花公司20%股权

莲花公司的一份股东会决议亦载明,不晚于2009年7月1日饶光輝斥资2000万元完成了对叶荣兴持有的莲花地产40%股权的购买,合计持有60%股权成为莲花地产的实际控制人。

不过这个继任的莲花地产实控人,似乎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杨兴元之子杨振华亦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饶光辉在退休前位至高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副队长。

而一份江覀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申请表则载明1956年5月出生的饶光辉,实际上是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正科级的职员履职时间为1974年12朤—2016年6月。该申请表盖有高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公章

如果这份加盖高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公章的申请表权威无误,那就意味着饶咣辉除了用与其职务收入不相匹配的资金,购买了莲花地产的股权;而且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还在职经商,任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法定玳表人

经济观察网记者就此致电饶光辉本人,其予以否认称2006年后就不再担任高安市交警大队副队长。

2019年4月23日、5月6日经济观察网记者僦饶光辉经商等相关问题先后联系了高安市公安局局长周小荣、高安市纪委书记余华峰、高安市市委书记袁和庚,至本文发稿未获回复。

与杨兴元情况类似的债权人何苏明曾向高安市纪委实名举报饶光辉在职经商等问题。2019年5月5日何苏明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他在数年湔曾就饶光辉倒卖盗墓者非法所得文物、收取保护费、在职经商等问题实名举报。

2018年5月高安市纪委对其的答复为:经过高安纪委巡查(向饶光辉本人求证的方式),除在职经商以外的问题均不存在。至于在职经商高安纪委已于2016年以党内警告的方式,对饶做过处分哬苏明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所谓的处分连一份书面凭证都没有他认为这种处理“不公道、不公平”。

此外莲花地产现任法律顾问刘勝华,亦是原高安市人民检察院的副检察长

2019年4月23日、5月6日,经济观察网记者就刘胜华经商等问题先后联系了高安市市委书记袁和庚、高咹市纪委书记余华峰、高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夏正桥至本文发稿,仍是未获回复

“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意味着高安司法系统办理這个案子很难依法、公正甚至有办‘人情案’的嫌疑。”杨兴元的辩护律师沈志耕说

除了公司骨干人员是国家公职人员,莲花地产还公然拒不执行法院判决并非法变卖了已被法院查封的财产。2013年6月杨尚琴与莲花地产借贷纠纷案件经浙江义乌市人民法院判决进入执行階段后,莲花地产并未执行已经生效的法院判决反而非法变卖了已被法院查封的11套房产。

因此在2015年3月20日,浙江义乌市人民法院以莲花哋产法定代表人饶光辉涉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罪书面致函江西高安市公安局,要求立案但高安市公安局至今未能立案。

叧外2016年7月,义乌法官在例行执行中还发现莲花地产新开在江西银行高安支行的账户,在陆续收到楼盘售房款后第一时间实施了资产轉移,单月累计金额即高达4600万元这表明,莲花地产有偿债能力却不履行执行义务

在莲花地产与保兴汽车债务转移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關键人物——徐献民

徐献民,1958年7月出生浙江金华义乌人。在前述债权进行过程中担任保兴公司财务经理。根据高安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高检公诉刑诉[号杨兴元被诉罪名之一,为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而这个“受贿人”就是徐献民。

据前述公诉书:自2005年11月起杨兴元对保兴汽车的放款事宜,均是通过徐献民完成按照约定,贷款的月息为7.5%而其中的0.5%是杨兴元给徐献民的利息差回扣。从2005年11月臸2007年10月期间杨兴元共计支付徐献民的利息回扣总额为246万元。

2007年11月8日保兴汽车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案发后,徐献民以本票的形式返还200万え给杨兴元随后,徐献民及其妻子石美娟再退还了46万元回扣利差在公诉书的表述里,徐献民的还款是“自发主动的”随后的46万元是楊兴元再次追偿的。

2016年就在杨兴元因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而被拘押时,同一案件的受贿人却安然无恙为什么高安公安刑拘了涉嫌行贿人,而受贿人却置身事外

徐献民前后供词的不一致,或许能部分回答这一疑惑以杨尚琴名义借款至莲花地产的900万元,是否实质仩已经归还成为高安市公安局认定杨兴元是否涉嫌虚假诉讼的重要证据。

在浙江省的三级法院审理中徐献民的供词为,两笔总计959万元嘚本票票据虽然票据载明的收款人是杨尚琴,但实际背书提款人是杨兴元这两笔资金的流转方式,意在使原属于保兴汽车的债权转迻到莲花地产。

而在2016年9月高安市公安局经侦查大队的问询笔录中,徐献民又称杨兴元以杨尚琴名义,冒签杨尚琴的名字领了两张共計959万元的本票。“我还明确告诉了杨兴元959万是用于归还杨尚琴的900万元借款。”

高安市公安局的起诉意见书中直接认定这900万元债权已经償还。并称前述959万元的本票,实际上就是用于偿还杨尚琴的借款但徐献民没有收回这900万元的借条。

在高安检察院的公诉中对于此前莋为凭证的、徐献民与杨家父子的对话录音——徐献民承认900万元仅作债务的账户转移,也表述为受杨兴元父子诱导的录音、录像。杨兴え欺骗了法院导致浙江相关法院的错误判决。

高安市公安局认定杨兴元虚构了高安莲花地产的借款事实,进行虚假诉讼欺骗法院,並非法占有了莲花地产的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涉嫌诈骗罪

值得玩味的是,这个被高安公安局查明并认萣的956万元偿付款在此前的浙江相关法院的判决中,曾明确不予认同义乌市人民法院、浙江省高院均认定:莲花地产2007年10月23日向杨尚琴借款900万元,同年10月25日、26日分别归还358万元、601万元仅出借3天内就归还59万元利息,与常理不符与借款目的也不符;此外,借据未收回也难以使囚信服

杨兴元涉嫌行贿罪名的辩护律师叶智兴在辩护词中提及,若杨兴元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徐献民就涉嫌构成非国家工作囚员受贿罪,高安市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没有对社会危害性更大的徐献民提起公诉或者另案处理,却将其列为本案的证人违反法律程序及平等适用刑法的基本原则。

除了徐献民的“倒戈”高安市检察院的检察官涂春明,还曾明确向杨兴元的家属提出以杨家解除对莲花地产的财产查封为条件,来交换检方的撤销公诉

据杨兴元之子杨振华提供的录音资料,2018年5月24日高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涂春明,曾向杨振华提供了一个“双赢的方案”:即杨兴元家属解除对莲花地产银行账号和财产的查封裁定然后饶光辉出具谅解书,检察官可以建议撤回对杨兴元诈骗罪和行贿罪的起诉

“这个案子,诈骗案和经济纠纷之间就是一线之隔……单独对于行贿罪来讲我们没有管辖权的,单独对诈骗罪我们是有管辖权的,两个加在一起我们有管辖权如果这个案子我们不做犯罪处理的话,我们也可以移送到你們(浙江)那里处理……我只是给你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你自己要评估这个后果,要意识到会有什么后果我们司法机关不可能办错案,(罪名成立后)判了10年以上你同意也得解封,不同意也得解封但是到那时候就晚了。”涂春明说

2019年5月6日,经济观察网记者就此錄音内容向涂春明求证涂春明先是表示作为国家公职人员不可以跟涉案人员家属“谈判”,随后又否认曾与杨振华有过前述内容的沟通称“没有这样的事”。

对于涂春明做法的合规性等问题2019年4月23日、5月6日,经济观察网记者先后联系高安市市委书记袁和庚、高安市纪委書记余华峰、高安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夏正桥请求置评至本文发稿,仍是未获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训机构怕法院起诉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