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股认购时间价是多少

小米招股遇冷:香港融资认购仅97亿,取消认购约17亿

据香港经济日报统计,目前券商针对小米香港IPO累计借出孖展97亿港元,相当于超额认购3.06倍,而市场普遍预期最终超额认购5至10倍,冻资约240亿港元。更有媒体称有券商被抽飞约17亿港元。

即使有李嘉诚、马云、马化腾等众多超级富豪“站台”,但散户们似乎对小米IPO丧失热情,当初疯抢阅文集团等新股的景象并未重演。

小米启动招股已有两天时间,却出现了富豪热情、散户冷淡的“冰火两重天”局面。据香港经济日报统计,目前14券商对此宗IPO累计借出孖展(融资认购)97亿港元,相当于超额认购3.06倍,而市场普遍预期最终超额认购5至10倍,冻资约240亿港元。

在6月25日启动公开招股首日,小米获得45.52亿港元孖展认购,在港公开发售融资额23.98亿港元,超购仅约0.9倍,为自去年9月新股热潮以来招股首日反应最冷淡的一支新股。

更有港媒称,小米新股认购出现“抽飞”(取消认购)现象。香港日报称,时富金融及辉立被投资者抽飞约17亿港元。

在小米公开招股之前就已显露出高净值客户与散户的认购分化。腾讯《一线》曾在22日报道,香港最大的中资券商之一为小米IPO预留了几百亿港元孖展额度,但截至当时认购意向不足10%,这种情况在大型IPO中属少见。

报道还称,之前上述券商为平安好医生、阅文的IPO预留了约300亿至400亿港元的孖展额度,结果散户反应热烈,孖展额度不够用,因此本次才为小米也预留了相似的孖展额度。

昨日短期港元HIBOR也大幅下降,其中7天、14天分别下降50、37个基点。

小米此次招股的银行融资认购与现金认购统一延长至今日16:00截止。

为何比不过阅文等“前辈们”?

依照第一财经在小米启动招股之前的报道,小米估值偏贵,且集资额非常大,加上目前利用孖展制度的成本偏高,预计小米的整个认购过程不会出现疯抢的局面。

从年初媒体传出的1000亿美元上限开始,小米的估值一路走低,先降到900亿,到降至800亿,招股前又进一步降低到550亿美元。短短六个月时间,估值已缩水三次。《财经》杂志称,即使是目前550亿美元的下限,也有投资人觉得贵了。

小米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雷军在之前的路演中避谈估值,只强调“小米有伟大理想,未来有很多赢利点”。他在香港的新股发布会上一直在强调公司创新的业务模式。

小米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周受资在香港四季酒店举行的新股发布会上称,小米从没说过自己值多少钱,小米不能评论自身估值,过去几个月都是市场自己炒作的。估值的核心是增长速度,以及增长天花板在什么地方,能否持续增长。

市况不稳 利率攀升

腾讯《一线》之前引述香港本地券商耀才证券国际行政总裁许绎彬的话称,近来港股市况不稳,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不断飙升,以及近期新股不论在销情及上市表现也不济,预计会影响新股孖展和整体认购的情况,建议投资者用现金小注认购。

小米此次募集金额最高达480亿港元。很多投资者担心一旦利用孖展制度可能会全部获派发,如果股价升幅不大,就会损失惨重,所以很多投资者都不敢借用孖展制度。

而此次小米IPO恰逢近期港元拆借利息频频攀升,1个月期HIBOR一度自2008年以来首次突破2%。利率上升等于增加了认购新股的成本。第一财经测算,如果投资者要用孖展打新,那么如果小米首日涨幅若低于4%就会赔钱。

近期同样在香港市场IPO的所谓“智能金融第一股”维信金科和“第三方支付第一股”汇付天下在上市首日出现破发,也引发了部分投资者看淡小米招股。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6月26日早间消息,据港媒《香港信报》报道,集资规模为近两年最大的新股小米集团(01810),昨天首日公开招股即“出闸脱脚”。综合多间券商数据显示,小米首日只录得45.52亿元孖展认购,以在港公开发售集资额23.98亿元计,相当于超购仅约0.9倍,为自去年9月新经济新股热潮开展以来,首日招股反应最冷淡的一只。小米首日孖展额远低于阅文集团(00772)单日录得近千亿元的纪录,也及不上雷蛇(01337)受阅文冻资影响下,仍然录得的200亿元孖展额[图]。

  李嘉诚基金会认购2.34亿

  另外,对于日前传出长和系创办人兼资深顾问李嘉诚以私人名义认购小米,长和(00001)联席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昨证实,李嘉诚是透过基金会斥资3000万美元(约2.34亿港元)投资小米。

  尽管有星级投资者“入飞”撑场,暂时仍未能促使散户对认购小米转热。其中,本已预留100亿元孖展额予小米的辉立证券,昨日只获得12亿元认购[表],企业融资副经理陈英杰坦言反应远差过预期,令人大跌眼镜,估计未来几天的招股表现亦与昨日相若,认购额不会突然暴增。不过,包销商之一的富途证券却唱好,指首日认购反应良好,“不如外界讲到咁差”,但不愿透露首日借出的孖展额。

  拆息照升 一周高见2.43厘

  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同样指出,小米招股反应比原先预计的情况更失色,“在招股前小米已经录得5亿元孖展预订,本来亦只估计首日招股约增至6亿至7亿元,最后却竟与预订时一样,实在是始料不及。”他认为,小米招股反应差的“死因”,是定价过高,加上银行拆息抽升,恐防小米会步上平安好医生(01833)“赚价蚀息”的后尘,相信往后数日其招股反应不会大跃进,因投资者对连日新股吹淡风及股市波动有戒心。

  受小米招股及半年结资金需求紧绌影响,港元拆息昨日进一步飙升,反映短钱成本的隔夜拆息上升近0.296厘至1.80357厘,一周拆息更涨0.49厘,冲至2.43厘;与按揭相关的一个月拆息连升19天,至2.125厘,再创逾9年半新高,息率更高过3个月拆息2.07607厘。

  中国光大银行香港分行金融市场部资金业务总经理兼联席主管颜剑文指出,小米收票行昨日以2.5厘在市场拆出资金,若市场有人维持秩序,1个月拆息未必会进一步抽升太多,隔夜拆息昨日在同业市场亦有所回落,曾低见0.8至0.9厘。

  料水位有限 未录头槌飞

  小米孖展息率相对较高,介乎2.45厘至3.38厘之间。多家券商均明言,小米的认购反应冷淡,抽走资金不多,预计对其后几日的孖展息率影响不大,相对前几次的新经济股份招股,料不会出现孖展息抽升的情况。

  据券商透露,今次小米招股尚未见到一张需斥资约12亿元的“顶头槌飞”。张智威分析,由于小米孖展值博率不高,“新经济新股相信不会再出现首日抽升两至三成的盛况,目前有券商孖展息高逾3厘,换言之小米挂牌后股价起码要升10%才可以回本。”


关注ITBear科技资讯公众号(itbear365 ),每天推送你感兴趣的科技内容。

  声明:本文仅为传递更多网络信息,不代表ITBear观点和意见,仅供参考了解,更不能作为投资使用依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新股认购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