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两金,泉州南音拜告将军军

於官;年七十六。贈太子少傅,謚「襄壯」。
  琅容貌魁傑;少時莊際昌一見,大奇之。既平海島,從容坐鎮;日與文士、詩人宴遊酬酢,頗有東山、汾陽風度。為將紀律嚴明,熟習海務。初出師時,人言南風不利;琅曰:『我泊舟地距敵遠,北風起,舟從風飄散,非二、三日不能集。刻正夏至前後二十餘日,風微浪靜,夜可泊洋,聚而觀釁;不過七日,舉之必矣。且國軒為彼魁傑,適守澎湖;克之,則台灣可不戰下也』。卒如所料。所用部曲、家將及為帥艦舵工、水手自立績效擁旌旄者,前後相屬。
  子世綸、世驃,自有傳;世范,襲侯爵(「榕村」、「近道齋」二集合纂)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績」「國朝勳績」。
  ·周澎
  周澎,字文濤;晉江人。博學,工古文、詩賦。靖海將軍施琅延之幕中,刻不能離,翰墨盡出其手。著有「移亭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苑」一。
  ·陳昴
  陳昴,字英士;同安人。少好擊劍,有投石超距之能。弱冠,賈海上,熟識海島港門、風潮險易。
  總督姚啟聖、將軍施琅奉命攻台灣,聞其能,召與計事;昴指畫南北風信阻澳,瞭若指掌。琅善之,置麾下參密畫。及戰澎湖,身自搏鬥;乘風破浪,所當敵皆披靡。敘功,授蘇州城守遊擊。漕艘往來,鼠竊不絕;昴拊循有法,兵民以輯。
  尋調定海左軍,兩遷至碣石總兵官,擢廣東副都統。到任,即疏劾天主教異端惑誘群愚,隱憂剴切。又見沿海困於洋禁,謂其子曰:『濱海民生業盡在番舶,今禁絕之,則土貨滯積,生計無聊;未有能悉此利害者。即知之,又莫敢為民請命。我今疾作,終此而不言,則終莫達天聽矣』。遺疏上,聖祖嘉納之;商民稱便。卒,年六十八。
  子倫炯、次子芳,皆以韜鈐、勳業世其家。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吳英
  吳英,字為高;晉江人,晚徙居莆田。初,以王姓從軍。康熙二年,從平金、廈;論功,授浙江都司。
  甲寅耿變,賊兵出據金、衢;提督塞白理授英左軍遊擊,平寧海梅杭賊,解台州圍。復破偽帥張拱垣於三門港、殲朱飛熊於毛頭洋,軍聲大振。會貝子富喇■〈口答〉視師,問『諸將誰可膺大任者』?提督首以英對;遂授為先鋒。前後復黃巖、太平、樂清等縣,斬賊帥劉邦仁等;又破賊二萬於上塘。賊保殘卒,隔河而陣;英夜令人負草一束,乘潮填河以濟,大破之。乘勝復青田縣,斷賊餉道。敗偽將連登雲十萬眾,解處州圍。曾養性據溫州,乘夜來襲。英急白貝子棄營守險,分兵抄賊後;自率精兵殊死戰。前後夾攻,賊大潰,養性僅以身免。英追至城下,砲擊馬踣,躍起揮刀破賊,奪馬護其眾以歸。功第一,擢為中軍。適賊船二百餘迫定關,守備方俊陰約內應;白提帥,立斬以徇。擊敗賊於象山,連平大嵐、遂昌、松陽諸山寇。
  遷閩督標中軍副將。時鄭氏陷海澄、困泉州,斷洛陽、江東二橋以阻援兵;乃引大兵由間道解泉州圍,戰陳三壩、觀音山,奪江東橋,連破十九寨,遂迫海澄。陞同安總兵官;率舟師平金、廈。是歲,郡大饑,請於總督,許沿海民出界採捕;全活百萬。適施琅平澎、台,英率先取八罩,焚戰艦,殺賊幾盡。鄭氏納款,留英鎮撫其地。
  尋移鎮舟山;擢四川提督,蕩清吳逆餘黨。帥蜀十餘年,蠻酋懾服。調福建陸路,旋改水師;御書「作萬人敵」四字以賜,加威略將軍,予世襲。
  年七十六,卒;贈太子少保,予祭葬。
  英少孤,家極貧。母有賢德,訓之至嚴。容貌豐偉,長眼美髯。經數十戰,未嘗被創。著有「行間紀遇」一部。
  子應麟,江西督糧道;應鳳,康熙壬午舉人,廬鳳道;應鵬,水師遊擊,世襲騎都尉;應鯤,康熙辛卯舉人,灌縣知縣(臨川「李穆堂初集」參吳氏家傳)。
  ——選自「泉州府志」五十六「勳續」「國朝勳續」。
  ·林賢
  林賢,字克希,號尊一;晉江人。從戎福州,領新設水軍擒寇章元勳等於上竿塘;為援勦左鎮。從提督萬正色平兩島,授海壇總兵。
  將軍施琅澎湖之戰,賢率右隊先進。賊舟環攻,賢身中兩矢,奮呼軍士殊死戰,舟中尸相藉;諸將繼至,遂克之。論功,加世職。卒,贈太子少保,予祭葬。
  子達,黃巖總兵;夢松,襲職。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續」「國朝勳續」。
  ·林達
  林達,字敏仲,號近亭;晉江人,海壇總兵賢子。弱冠,習戎事,諳水性。隨父攻克澎湖、台灣,敘功授左都督。
  辛巳,隨定海鎮藍理至天津接駕,發直隸,授霸州營遊擊。調鎮海右營,遷萊州參將。擢杭州協副將。民居牆垣皆竹片,苦火患;達遇火躬先登屋,率眾撲救,不致延燒;杭人感德。陞浙江黃巖鎮總兵,汰陋規,禁販米出外洋;捐修文廟、學宮,敦詩說禮,有儒將風。
  世宗登極,賜錦緞、弓箭;赴京陛謝,以年老乞休,歸。年七十三,卒。
  子振齡,雍正丙午、己酉兩科副榜;以蔭,任奉天治中。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曾成
  曾成,字平卿;晉江人。平台之役,署後軍遊擊事。旋為先鋒,戰澎湖有功,授興國參將。
  時賊陳必富攻陷漢陽、黃州等郡,勢猖獗甚;成登陴固守,與戰於繡毯墩,大破之。賊益眾來攻,相持八晝夜;援至,乃遁。成乘勢攻復黃州。
  擢杭州副將,調象山;遷碣石總兵。擒平山陶娘諸盜,海上以寧。
  告歸,卒。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吳陞
  吳陞,字源澤;同安人,本姓黃。為總旗,禦賊於果塘,授千總。又從征金門、廈門、澎湖、台灣,以功授陝西遊擊。
  擢廣事(?)副將,調瓊州。自瓊崖歷銅鼓,經七州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視,地方寧謐。
  陞定海總兵官,設法捕盜,奸宄屏跡。晉浙江提督,改福建陸路。
  雍正三年,加太子少保。明年,卒;贈太子太保,予祭葬,謚「恪勤」。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績」「國朝武」。
  ·阮欽為
  阮欽為,字君博;晉江人。揚歷戎行,以智略自負;為長樂守備,調銅山鎮。從水師出碧湖口遏賊衝海澄,平金、廈兩島。復隨將軍施琅克澎湖,以功轉台州副將。擢汀州總兵官,調南澳。
  欽為起偏裨、至大帥,所在俱著威惠。以勞,卒於官;祭葬如典,贈太子少保。素所仕宦之地,咸捐貲葺文廟、設義學,有古儒將風。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徐日昇
  徐日昇,字天章,號承菴;惠安人,居晉江。由行伍,為南澳千總;隨大軍克復海壇、金、廈,攻取澎湖、台灣,屢立戰功。議敘,功加左都督,仍帶餘功二次。擢山東撫標右營遊擊,署中軍篆;推陞山西偏關參將、四川夔州副將。嗣以水務諳熟,應仍用之海疆;授江南金山參將,補閩安副將。
  雍正初年,特授金門鎮總兵。時年已逾八旬,據鞍矍鑠,裘帶從容。越年,卒於官;年八十三。所遺僅屋數椽、田數畝,家無餘儲,喪事不逮;賜祭葬。
  長孫鍾陵,一品蔭生;次子元偉,千總。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蔡璋
  蔡璋,字秉鉞;晉江人。以平台功,屯興國。值吳逆之亂,力拒偽檄,俞旨褒嘉。從征建昌,大小數十戰,擒偽帥殺之。授南昌總兵,調撫州。克復金谿,復剿龍泉、廣信、崇安、光澤諸郡邑賊,所向有功。嘗以數千人破黃通賊數萬眾,以勇聞。移鎮順德,率軍平蕉島賊。賊遁,圍瓊州;璋疾馳往救,焚其巨艦,賊潰。登陸,與戰於五指山,大破之;給被虜男婦數千口資糧,護歸。
  以勞,卒於官。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王廷彪
  王廷彪,晉江人。由武舉,隨施琅攻克澎、台;敘功,加左都督,授龍泉參將;遷石匣副總兵。
  辛未、癸酉,兩扈駕出塞;陞古北口總兵,賜金、賜緞。丁內艱,假歸;卒。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曾春
  曾春,字化公,號泰垣;惠安崇武人。由將材,武勇;素以忠義自許。
  康熙癸卯,授都司僉書。以征剿金、廈兩島功,加署遊擊。丁巳,隨征岳州。夜半,砍柵克君山,復州城;春與有力。敘功,署水師鎮右營遊擊。後從征崇武,戰走賊將,隨平金、廈;授銅山遊擊,鎮秦溪。辛酉,從施侯琅克澎湖,平台灣;授左都督,給世職拖沙喇哈番。
  陞廣西河池參將。設法擒水遁巨魁父子,斃杖下;池人感之。陞四川夔州副將;以眼疾致仕,歸。
  子起鳳,字漢翔。嫻熟弓馬,兼通文墨。嘗從水陸提軍為總統者二,軍士德之,為勒石:一在郡東郭外七里庵亭,一在廈門渡口後。
  ——選自「泉州府志」卷七十六「補編」。
  ·施世騄
  施世騄,字文紹;晉江人,靖海侯琅姪。丁巳之役,詣寧海將軍喇哈達,陳敵可取狀;為嚮導,克復漳州,授遊擊。隨其從父琅討平澎、台,擢涿州參將;陞張家口副將。丙子,扈從北征,陞延綏總兵。以內艱,歸。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施世驥
  施世驥,字文中;晉江人,靖海侯琅四子。能文,尤工騎射。總督姚啟聖一見器許,隸制軍自效。平海時,分領一旅為援剿。師克澎、台,論功以左都督,改授部郎,量移主事;除嚴州府同知,兩攝嚴州、金華篆。有豪紳奪民產,前官不能理;毅然斷歸之民:聲望大振。捐俸重興嚴子陵祠,峻鈞台。丁外艱。
  服除,張鵬翮總督河道,疏薦佐理;築高家堰通漕運。題補兗州府同知,緝響馬、修河道。聖祖南巡,委造御舟;賜「公明正直」四字匾。
  擢廉州知府,修黌宮、建義學;數年,廉始有舉文武科者。設常平倉於武利,賑饑醫疫,全活無數。復修東坡海角亭、伏波銅鼓廟。推陞副使,覆奏未下,卒;廉人祠祀之。
  著有「清峰集」行於世。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國朝循績」二。
  ·潘承家
  潘承冢,字可欽;南安人。由行伍,隨征台灣,授千總。
  聖祖南巡,護御舟以閩人,多諳水務。擢守備,轉遊擊,遷安平參將,超陞碣石總兵。
  卒,予祭葬;蔭一子。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張國
  張國,字昭侯;晉江人。以平台功,授襄陽遊擊。會剿紅苗,以運糧功,遷台灣北路參將。秩滿,陞福州副將;轉台協。
  擢定海總兵官;出巡沿海,至盡山、花鳥,搜獲海盜張元、楊運等,散其黨而歸。
  及卒,予祭葬;蔭一子。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林孺
  林孺,字世德,號鳳山;安溪來蘇里人。幼倜儻,有大志。狀貌魁梧,膂力絕人。
  弱冠,習知兵法;為承恩伯周全斌物色,募入麾下。康熙三年,授千總職。初駐延平,後移駐湖廣。
  十二年,吳逆作亂,隨師進討,攻取岳州七里山,殺賊有功。以習知水務,領舟師進洞庭湖血戰。賊於水面密布木樁,維巨艦;孺督率快船冒煙直進,毀之;克復岳州。
  自楚調閩,克復海壇、金、廈等島,又攻克澎湖三十六島。靖海侯施琅以撫台之策詢孺;孺為定計,琅從之,台果就撫。於是琅留孺在台,善後一年。歷功累遷左都督,給拜他喇布勒哈番,予世襲;陞廣東參將、湖廣寶慶協副將、貴州安籠總兵官。
  以老病,乞休。未拜疏前,已有調補福建海壇總兵官之旨;疏至,准原官致仕。卒,年七十有二;賜祭葬,以子天育世襲。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江日昇
  江日昇,原姓林,字敬夫;惠安前型人。康熙癸巳恩科解元。性孝友,有夙慧。甫弱冠,學使汪公薇即取入同安庠。父兆麟送至郡,從遊於陳之緹,學遂大進。癸巳場中,刻意為文;日過午,首篇始就。房考未及識拔,而主司謝昆皋於落卷中搜得之,喜躍若狂;遂定第一。闈文既出,人爭傳誦。應春官,有欲預為地者;峻辭卻之。
  林洪烈主試楚闈,邀與俱往;所甄拔皆名士。未幾,歸;卒於家。
  ——選自「泉州府志」卷七十六「補編」。
  ·楊芳聲
  楊芳聲,宣府萬全左衛人。由歲貢,康熙二十二年,知同安縣;禮士愛民。下車,值天旱,苗槁;芳聲跣足禱乞,甘霖立沛。時當平台之後,□□□□□措置得宜。
  改任鳳山;旋擢主事。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同安縣知縣)。
  ·蔡慶旺
  蔡慶旺,字于曾;晉江人,承錫子。年十八,為諸生,冠府庠。唐王入閩;丙戌,舉鄉薦。順治三年,考授福州府教授。調台灣教授;秩滿,遷屯留令。履任三載,以年老致仕。
  慶旺秉鐸四十餘年,訓迪有方。修宮牆、飭禮器,整肅學規。每旬月,招諸生講學,以端士行為先。督撫愛而留之,故久任教職。及為屯留宰,勤慎愛人。判決偶施刑楚,輒暗流涕;多方勸誡,民風漸淳。及告歸,百姓遮道以送,勒碑曰「上黨著聲」。抵家,當事重其德望,延舉鄉飲正賓。
  年八十五,卒。所著有「簡齋詩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一。
  ·蔡必菼
  蔡必菼,字仿廬;晉江人,屯留令慶旺孫。慶旺年七十,由福州教授,調台灣;必菼隨祖之官,抑搔扶持,不稍懈。值祖秩滿,赴省送考。未出港,舟遭風擊碎,祖孫同挾一板;板小,計難兩全,遂以板授祖,自投水中,隨浪奔騰。忽絓停船椗索,緣之得甦。見祖挾板漂泊,哀號舟人救起,萬死一生;蓋孝感云。
  平居事祖父母、父母,皆敬慎周至。中年喪偶,不再娶。念二兄繼歿,以遺產盡給孤姪。自攜七歲子舌耕嶺北,來往以擔挑之,左篋右兒;所得修脯,仍分養寡嫂。晚益閉戶攻苦,授徒課子外,不與外事。所著有「四書直解」、「五經翼註」、「仿廬詩草」。
  子式金,乾隆庚午舉人。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篤行」「國朝篤行」二。
  ·鄭得瀟
  鄭得瀟,同安人。康熙間,為諸生;一試不遇,遂棄去。沈酣經史;年九十餘,手不釋卷。著有「五經通義」、「易研」、「文學指南」、「史統」等書及「人字圖說」(「通志」參「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苑」一。
  ·黃而輝
  黃而輝,字述之;同安人。好學,工詩。為詩沖澹雋遠,華亭董蒼水(俞)謂『其詩如飛黃躡影,瞬息千里;而步驟有度,不負泛駕之累。又如於洞庭湖心吹鐵笛,清聲逸韻,能令波濤滉滉,魚龍出聽』。田佛淵(茂遇)謂其『和平而俟爽,幽細而穩實;洋洋渢渢於風雅,窮泳遊而身厲揭』。所著有「訥園詩選」(採「高言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向學」「國朝向學」一。
  ·陳夢球
  陳夢球,號二受;同安人,鼎孫、永華子,入白旗。康熙癸卯,以旗籍中式順天舉人;甲戌進士。聖祖召問台灣遺事,嘉其父忠義,即日擢編修;每對大臣曰:『此忠義永華子也』。
  戊寅,奉命運米赴高麗賑饑;又航海自燕抵閩,巡歷六省形勝險要。扈蹕南巡,差審山西撫藩互訐案件;報命,皆蒙褒嘉。己卯,典試湖廣,所拔士多捷南宮。
  庚辰,陪推侍講;命督學山西,未任而卒。事聞,卹其家,食俸三年。妻洪氏,以子幼乞歸;准出旗籍,馳驛還鄉。奉旨:『陳夢球之子長成,准陛見擢用』。其殊異如此(「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一。
  ·陳還
  陳還,號素亭;同安人,永華孫。由正白旗應順天鄉試,登康熙庚辰進士;授開平令,有廉能聲,丁內艱。數月而開平山寇竊發,勢方熾;制軍楊公亟召還往撫之,不旬日而平。題敘,授督標前營參將;總督孔公改題筆慶府同知。
  以勞瘁,卒於官。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一。
  ·林起鳳
  林起鳳,同安烈嶼人。監生,考職州同。八歲,喪父;遭海氛,與母相失。稍長,竭力尋求,於澳頭鄉許雲觀家得之,迎歸;偕妻石氏孝養無間。復遠涉台灣,遍求父墳不獲,僅得一香爐,攜歸奉祀。篤愛同母弟起鵬,買田宅給之,延師教督;後為諸生食餼,入成均。捐百金,修葺學宮;獨力建祖祠。里人李姓負官帑數十鍰,質女以償;如數與之,不受女。貧佃逋租數百斛,破券免之。嘗遠遊經商,舟至七州洋,颶風大作,溺舟甚多;聞空中有聲云:『林孝子在此』!遂得無虞。
  年七十二,卒。子孫蕃衍,多入雍庠。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八「孝友」「國朝孝友」一。
  ·施德馨
  施德馨,字聞于,號端庵;晉江人。康熙庚申舉人,授建安教諭。異時,廣文為縣催士子科;初任時,令以是請,笑謝之,曰:『司鐸聞教士,不聞比較』。自是學堂安靜,士氣一伸。勤月課,正文體;多士景從。捐俸修文廟、開泮池、建啟聖祠,學校改觀。陞福州教授,調台灣;振興勸課,無異建安。秩滿,應陞縣令,辭不就。
  德馨為諸生時,即以文章、氣節著。戊午,海寇施亥凶惡異常;犯其怒,輒授以死。德馨代兄被執,械梏異常。守者欲疏繫,縱之逃;德馨曰:『吾去,子能免乎?何忍求生而貽子以死』!亥聞,竟釋之。其調台灣也,海疆新闢,初建學設官;巡撫張儀封先生慎加遴選,德繫文學精粹、居官清謹,特為轉移,台地士子咸稱其有文翁之化焉。「建安志」載其官蹟,祀之「名宦」。
  孫世瑚,乾隆庚辰舉人(節蔡藐村撰傳參「建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國朝循績」二。
  ·高拱乾
  高拱乾,號九臨;陝西榆林衛人。由監生,康熙二十九年,知泉州府。郡南安平一帶自辛丑播遷後,田地多荒蕪;按舊冊徵輸,民苦糧累。拱乾躬歷田畝,逐一勘丈清查;其無著者,申請具題豁免:民累以甦。安平士民建祠龍山寺前,與前邑令王承祖並祀焉。
  後陞台灣道,歷官布政。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泉州府知府)。
  ·施世榜
  施世榜,字文標;晉江人,鳳山拔貢生。樂善好施;於族姻、閭里之貧者,周卹不倦。嘗建敬聖亭於南門外,以拾字紙。置田千畝,充海東書院膏火。又令長子貢生士安捐資二百兩,修葺鳳山文廟;令五子拔貢生士膺捐社倉榖一千石。其在晉邑,修理文廟及橋梁、道路,亦多所襄助。
  授壽寧教諭,擢兵馬司副指揮;告歸(採「台灣府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一「樂善」「國朝樂善」。
  ·孫襄
  孫襄,字思哉;安溪人,提學僉事孕驥之子。由諸生,入國雍。授福安教諭;興文勸學,倡修學宮、建朱子祠;課督士子,循循引掖,選刻課文以為模楷。改任泰寧,旋調諸羅;皆能稱其職。相國李光地嘗稱之曰:『思哉已裒然學者;認道理及覷文字,見識俱覺日進』。
  年五十四,卒於官(「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丁蓮
  丁蓮,字青若;晉江人。父天禧,登崇禎庚辰武進士。
  蓮幼孤,力學。康熙癸巳進士,任興化教授;學行淳謹,巡撫陳璸延主鰲峰書院。教士一循白鹿洞規,多所成就。調台灣學;倡明經術,海外化之。秩滿,擢儀徵令。未抵任,卒。著有「易經萃解」十二卷(雍正舊志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陳鵬南
  陳鵬南,字雲垂,號淑齋;同安人。康熙己亥年,台灣歲貢。四世同居,無閒言。任連江訓導,除陋規、勤考課,日與諸生講論,必期以實踐。邑河久淤,捐銀六百兩疏濬之。乾隆二年風災,文廟傾圮殆盡;鵬南運家貲二千四百兩,獨力修建,廟貌一新。自是文風日盛,科甲倍於昔時。歲饑,邑令戚■〈山上〈弓攵〉下〉言煮粥賑濟,鵬南捐米助之;又勸紳士輸榖運米於明倫堂,平糶接濟。又偕令竭力搜羅,輯成「連江縣志」。制撫上其事,晉秩褒嘉。請告歸,連人伐石記功,建祠生祀。歿後,為呈請祀「名宦」(「台灣志」、「連江志」合參)。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一「循績」「國朝循績」四。
  ·穆廷栻
  穆廷栻,號符公;永平府山海衛人。康熙丁未,二甲武進士。五十四年,任福建陸路提督;懸扁於署,曰「天理、國法、人情」。嚴紀綱、飭部伍,程功能、勤訓練。仁慈惻怛,發乎己而孚乎人;拊循備至,兵戢民安。六十年,台灣朱一貴倡亂,大兵進討,內地戒嚴。廷栻從容坐鎮,約束營伍、稽查匪類,民不知兵;弦歌之聲,溢於街衢。暇則遍讀群書,手不釋卷,恂恂儒者氣象。自奉儉約,爨無精糧,食無重肉;囊無餘財,家無私蓄。一切甘苦,與軍士共之;故人戴其德最深。卒於官舍。兵民感泣悲思,勒石東關外紀德,建祠萼輝舖府後山祀之(節楊仙洲「碑記」)。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福建陸路提督)。
  ·李長庚
  李長庚,臨漳人;康熙己丑進士。五十八年,知惠安縣;政治嚴明。時邑棍橫行,庚嚴置之法,黨與稍散。未幾,台灣告警,人心搖動;庚日夜嚴刁斗、慎保甲,復調集漁舟、接濟軍需,民間不擾。暇則集生童,訂期月課;及歲、科兩試,俱躬為甲乙,真才悉拔無遺。刊有「螺陽課士錄」。後以丁外艱去。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惠安縣知縣)。
  ·施世驃
  施世驃,字文秉;晉江人,靖海侯琅子。以從征台灣功,授左都督銜,為濟南參將。從征噶爾旦,深入沙漠。逆□平,論功,晉三秩。丁外艱,假歸。還,擢臨清副將。陞定海總兵官,擒巨盜江崙;伏兵商船中誘賊,悉俘之。內艱,請終制;不許。陞廣東提督,調福建水師。父子節鉞相繼,時以為榮。
  康熙六十年,台灣朱一貴倡亂;世驃聞報,即遣別將據澎湖,扼敵吭。遂登舟抵澎,與總督滿保軍會;命守備林亮、遊擊林秀、千總董方等為左右先鋒,攻鹿耳門,燒敵船大小十餘。時海水驟漲八尺餘,我舟並航而入,破安平;乘勝克府治,台灣平。捷聞,賜袍帶。是役也,以六月興師,七月克復;與其父琅先後平台期悉符。
  旋得疾,卒;年五十五。贈太子少保,謚「勇果」,蔭襲騎都尉。
  子士岡,贛州知府。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績」「國朝勳績」。
  ·洪心澄
  洪心澄,同安人。康熙丙子舉人,授偃師令。丁外艱,歸。服除,值台匪朱一貴竊發,提督施世驃延入幕中;贊畫制勝,多出其謀。事平,未議敘而卒。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一。
  ·施士岳
  施士嶽,字伯幹;晉江人,提督世驃從子。以明經,授福清教諭;歷調諸羅、鳳山,課士悉就矩矱。
  秩滿,陞遂寧令。時值用兵征西,上官稔其才,委理軍需;著有勞績。遷嵩明州牧,丁外艱,歸。
  適賊朱一貴陷台灣,施世驃提督水師;知士嶽曉暢軍機,命為前軍,督陣台灣,屢著奇蹟。及平,論功居最;部議以按察副使用。
  行至福州,病卒。著有「容軒詩文稿」(雍正舊志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朱文
  朱文,字彬臣;先世襲封永寧衛指揮,遂家晉江。由行伍,歷官至閩安鎮遊擊。征台將朱一貴,調至廈門。制軍集眾畫策,群議欲分中、南、北三道以進;文曰:『風潮之中,分易合難;若聲言分路進兵,令敵應接不暇,屆期合兵專攻鹿耳門、直搗崁下,則險要屬我,破敵必矣』。從之;命為左先鋒。會提督克期進兵,遂剋台灣。搜捕餘黨,民多挾怨相誣;審訊開釋,全活無數。旋追剿北路,獲其首,招撫餘眾。授參將;請築諸羅城並捐修文廟。遷安平副將,擢海壇總兵官;歷署水陸提督、金門鎮。皆奉公潔己,訓士厲兵。
  卒於金門官署,年六十三;弁官縞素,列肆痛哭。遺疏上,賜全祭葬。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陳策
  陳策,字鍾侯;晉江人。由桐山守備,調淡水。康熙六十年,台灣朱一貴反,台地悉陷;策以孤軍力守一隅。奸人范景文入境煽誘,策擒獲正法,民賴以安。及大兵入台,援兵亦至淡水;制軍滿保加策遊擊職銜。剿北路,收復南崁、竹塹、中港、後壟及吞霄、大甲、大肚諸社落;以功,擢台灣總兵官。未幾,卒於官;賜祭葬。雍正二年,給卹賞銀二百兩。
  子夢蘭,雍正丙午舉人,任莆田教諭。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倪鴻範
  倪鴻範,字伯疇,號隨菴;晉江人,明學士維哲裔。康熙辛卯武舉。會台灣不靖,父興時為提標中軍參將,例應居守;鴻範承父命,招募丁壯、自備器糧,請大帥麾下效力。從攻鹿耳門,先登陷陣;又窮搗賊巢,生擒賊將蘇張、周和等。以功,授千總,加都司僉書。入侍衛,授平望守備,奉命留京師。
  旋授蘇松中軍遊擊。南北要衝,奸匪叢集;鴻範勤緝密防,商船安堵。辛亥,秋潮暴漲,淹沒廬舍,兵民乏食;星夜冒險,白撫軍亟集米船,全活無算。陞川沙參將。有王大聚黨,迷誘兒童採割折生,匿支河,莫能蹤跡;鴻範獨廉知,窮捕抵法,其害遂息。
  陞嘉興副將。八年,閩饑,奉旨運米十萬帆海,刻期而至,桑梓利賴。陞溫州鎮;開萬全斗門、造華蓋山瞭台,以資灌溉、防火災。捐建育嬰堂。
  調南澳鎮,歷署福建水師、廣東全省提督;俱著威惠。
  陞浙江提督。巡閱軍伍,重山複嶺中衝犯嵐氣,疾作;股腫,猶簡閱不稍懈。至縉雲,卒;年六十九。
  鴻範篤好讀書,款接文士。廈門玉屏書院久廢,為僧所據;署提篆時,會商道、府,擴清鼎建,至今雒誦不絕。晚年,耽吟詠;有「和御製詩紀行」。又著有玉堂、和聲、同聲、西湖、武彝、羅浮、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名勝諸詩集數十卷。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施世黻
  施世黻,字交猷,號盛園;晉江人。康熙乙酉武舉;善騎射,諳韜略。
  辛丑,台灣朱一貴竊發,世黻散家財、募死士,詣軍前獻十策。隨南澳鎮總兵藍廷珍攻鹿耳門,擒賊將蘇張、周和等,餘眾殲焉。獻俘時,征袍上血淋淋注地;同列見之,皆失色。論功,授都司僉書職銜。
  未幾,卒;年四十。未竟其用,人咸惜之。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林君陞
  林君陞,字聖躋,號敬亭;同安人。由行伍,授偏裨。康熙六十年,奉調帶兵押餉赴台灣,並查台地情形;為上官所器。
  擢黃巖鎮遊擊。雍正四年,保舉引見,賜貂皮、克食。以諳練水務,命交總督以水師副、參題補;授瑞安副將。旋奉旨特授定海總兵。一歲三遷,蓋異數也。至則嚴守禦、飭巡邏,沿海敉寧。壬子秋,大饑,軍民乏食;多方設法,全活甚眾。
  乾隆二年,調鎮汀州。越二年,調碣石。旋調金門;復值歲荒,籌畫接濟,軍民以甦。七年,以都督同知授廣東提督,迎母就養;丁內艱。服闋,暫補台灣總兵。未半載,仍授廣東提督。續調福建水師提督,復奉旨調廣東提督。凡三至粵,兵民稱慶。甫半年,調江南提督。駕馭弁兵,威以法、撫以恩,大江南北晏然寧謐。
  公暇,縱觀書史。臨池,得草書三昧;或作大字,高徑丈。喜吟詠,自成一家言。旁及星命之學,推算入神。尤敦倫誼,撫姪如子;內外親族急難、喪葬,傾貲助之。
  卒於官,年六十八。遺疏上,遣官致祭,賜全葬;加贈一級,謚「溫僖」。所著有「自遣偶草」及「舟師繩墨」、「救荒備覽」等書。
  子植,以蔭生授大理寺右寺丞。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林政
  林政,字葉山;晉江人。父環昌,明亳州守。
  政以從征澎湖功,加左都督。復隨征噶爾旦,有功;歷官本省陸路提督中軍,陞江西袁臨副將。未行,值台灣朱一貴作亂,從總督滿保征剿;力戰於七崑身。台平,署水師協鎮;卒。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王良
  王良,字遂侯,號毅菴;同安人,居晉江。以隨征台灣功,授左都督職銜。值邑令清復銅魚古蹟,計費浩繁;良慨然任之。又施槥於縣城,建朱文公祠於其鄉。
  子天慶,貢生,知縣;觀濤,康熙辛丑武進士;斌,康熙辛卯武舉人,任海壇營守備。乾隆元年,以長子天慶貴,覃恩誥授榮祿大夫(「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一「樂善」「國朝樂善」。
  ·姚堂
  姚堂,字爾升;由龍溪移居晉江。弱冠,從戎塞外,歷官閩安副將。北茭汛為盤驗商舶之地,水中巨石多壞舟;詳請移於汛外,商人德之。陞處州總兵,移鎮台灣;綏番蠻、戢驕兵,禁汛口需索。陞廣東提督,移福建水師。入覲歸,道卒;予祭葬,蔭子入監。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陳倫炯
  陳倫炯,字次安;同安人,都統昂長子。為諸生,博通群書。尤留心諸外國夷情土俗及洋面針更、港道,著「海國聞見錄」行於世。聖祖召充宿衛;長身玉立,須眉整然,上雅賞識之。嘗隨從打圍口外;偶問及外夷情形,對答瞭瞭,悉與圖籍吻合。
  辛丑,台灣朱一貴倡亂;當道上其事,頗廑宸慮。時適直侍,跪奏曰:『烏合耳,會須刻日平也』!為詳陳所以易平狀。及平,賜孔雀翎,發閩補用。總督滿保稔其才,題授台灣南路參將。捐倡築城,以為屏衛。嚴紀律、撫瘡痍,恩威並用,民夷以安。上嘉其績,晉安平副將。束兵撫民,一如南路時。尤憫辛丑死事者;思以風厥後,建五忠祠祀許雲以下五人。旋總鎮台灣,益勵己率屬,清苦自奉;時有「總鎮清廉補破靴」之謠。
  歷調高雷廉、蘇松、狼山諸鎮,皆赫赫有聲;而在蘇松,則為崇明人廓清數十年匿糧積弊,尤卓卓可紀。乾隆壬戌,命提督兩浙軍務;兵民視之如父母、倫炯撫之如己子,上下相安五載。罣誤,鐫階。奉母歸里,備盡孝道,士庶宗之。
  卒,年六十有四。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潘鼎珪
  潘鼎珪,字子登,安溪留山人;東暘曾孫,居晉江。康熙間,寓台灣,遊府庠;歸籍泉州。天才明敏,下筆千言。嘗遊交趾,著「紀遊」;石門吳青壇見而重之。
  □□□□□□□在台灣,值諸羅文廟落成,獻「聖廟賦」;郡守孫魯大擊節,鐫石宮牆。粵東嶺南三大家,其中陳元孝尤號知交,託鼎珪為序其「文集」;尤長於古詩。環堵蕭然,怡然自適。所著詩文二十餘卷。
  卒,年八十。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苑」二。
  ·郭璘圭
  郭璘圭,字爾錫,號毅亭;晉江人。幼磊落不凡,讀書穎慧。垂髫能文,因家貧棄去。伯父先未子,以璘圭為繼;後娶妾生二子,仍命歸宗。事繼父母及父母,俱能得其歡心。歸宗後,家益貧。
  嘗從李日煜收捕水沙連賊陳辛,授功加都司僉書職銜。及回內地,郡太守稔其才,委署本府倉官;出納精詳,督率惟謹,軍需以濟。念先世大宗、小宗祠俱已建立,而六世祖未有祠宇;倡房族捐輸興建,竭力督之,迄今廟貌煥然。又因三世祖祠門樓、牌坊毀於火,中後層亦間有圮壞,勸勉族人出貲興修。已庀材鳩工,將次落成,適族中有富而慳者梗其事,未克竣功;時囑子孫完其事。至雍正辛亥,子世興始偕族人捐貲修建。族戚有急難,銳身赴之,雖冒湯火不辭;多有得其解免者。遇有搆爭,出數言分析曲直,侃侃無所迴護;各自氣平水釋。敦氣誼,重然諾。有浙中高姓幕友應聘鄰省,家有老母,病瘋不離床褥,無人侍奉,以託璘圭。即迎至家,令妻鄭氏躬奉匕箸,扶掖臥起,事之如母;閱數年不懈。高君母子感泣欲絕,惟以「厥後必昌」對天禱祝焉。撫弟璘璧,友于備至;弟亦愛敬之如父。會運榖數千石已報入港、尚未交倉,忽遭颶風漂覆,顆粒無存;傾家賠償,不及十分之一。勒追嚴切,莫從措手。弟璘璧代繫於官,璘圭赴省訴於制軍;姚公啟聖批府、縣查實結報,始得豁免,人謂忠厚孝友之報。
  年五十四,卒。以子世興貴,贈忠顯校尉;又以孫賡武貴,馳贈中憲大夫。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篤行」「國朝篤行」二。
  ·湯啟聲
  湯啟聲,江都人。康熙丙子舉人;雍正二年,知南安縣。諳熟吏事,不以才自矜。聽事原情酌理,從容剖析,如儕輩話事;人自帖服。或願出自處分者,聽之。性簡素,一袍、一靴,或經數年。以事下民間,不飭廚傳;蒙館素椽,時飧一盂,供頓不煩:其約己便民如此。氣度安詳,事至不擾。前令時惟豫徵輸,戶書增減執照,多收少繳,侵沒無數;民有輸而帑仍缺。事發,上下騷然。啟聲查對收照,官欠、民欠一一清核無重科;其德於民為最。
  在任數載,調台灣去。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南安縣知縣)。
  ·顏超
  顏超,字常升,號肅齋,又號西疇居士;晉江人。為諸生,授徒自給。清約閒靜,有特操,不問繁華;終年耽玩經籍。暇則焚香彈琴以適志;泉人能琴者,推為第一。精六書之學,工篆刻;有不愜意,輒磨棄。
  雍正己酉,有把總為帥所黜,行邑令唐孝本鞫實,上其狀,予重杖。其妻以黃紙書揭,攜幼子日行市中詛帥及令。值孝本出,遇之;究問『誰為書揭』?婦曰:『我自為之』。誘問稚子;曰:『先生也』!問其姓名;則隱其實,而以超對。蓋稚子數年前嘗受業於超,稚子計超在庠中,令必無如何;故以是支飾。孝本不察顛末,遽延學博及超至庭;又不查對字跡,輒朴之。超口本質吶,又不知所由來,受夏楚不勝憤;通郡聞之,皆為怪訝。既而孝本調台灣,復調同安;廉其冤,且知其素行端介,愧恨無地。來郡僦寓承天寺,持刺邀請一面以謝過;超辭不往。復凂超好友林大海道達誠意,固邀之;乃勉與偕造。孝本方餐,輟箸,具衣冠前揖且跪,往復成禮。坐定,嘆曰:『某不敢復相士!某為縣令,所讓多矣,未之有悔;獨於君,使我朝夕食不下,如有物橫胸膈。君其宥我,我且夜眠得安寢』!超亦感泣。及回同安,寄近體二章,並致俸鏹為買書費;超受詩而卻其鏹。後孝本每到郡,輒欲邀見,伸款曲;超終遠引,泊如也。泉紳士謂其暴也可讎、其謝也可釋;和其詩,積成卷■〈巾夫〉。
  超所著有「西疇印譜」,嗜古者珍之。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向學」「國朝向學」二。
  ·李倪昱
  李倪昱,字爾昭,號顒亭;晉江人。康熙庚子舉人;雍正丁未明通榜,授永福教諭。
  調諸羅;辛亥,北路諸番梗化,奉檄招安,單騎深入虎穴,閱十有二旬,遍諭阿里史、朴子籬、巴荖宛、獅頭、獅尾、描著、大甲東、大甲西八社,番酋傾心歸順。
  擢青浦令;下車,首捐俸重新文廟。集士月課,試士拔真才。邑被水,連歲歉收;霪雨、潮風、疫癘繼作,道殣相望。徵收漕糧,加意撫字。越明春,設廠煮粥,全活無算。秋七月,螟螣為災;遍詣步禱,兩沛蝗息,歲以有秋。捐資疏濬天寧莊河渠七處,仍勸民各自修築保護。青邑正署七任交代未清,慨然接受,自甘代賠,以全寅誼。以才,調上海。邑襟泖湖而通閩越,劫掠時聞;嚴行稽查。遇報盜,輕騎履驗;得實,捕置之法。其結黨角鬥者,懲其巨魁,餘悉解散。聽訟定讞,不假書吏;凡族戚訐訟,斷以情理,不遽加刑。條銀、漕米十餘萬,不事追呼,輸將恐後。他如恤罪囚、立義塚;遇異地民人飄流,給資斧、護照還鄉:皆有實政。戊午,分校文武闈;所拔士,多捷南宮、入秘省。嗣為讒者所中,以墨解組;兩邑人士攀轅臥轍,各獻詩歌。
  及事白歸里,郡長延主溫陵書院教席。年七十九,卒。所著有「梧峰試草」(節陳筍湄撰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胡格
  胡格,江夏人。由舉人,雍正十一年,知同安縣;有能聲。
  十三年,調知晉江縣;催科不擾,治事維勤。每聽訟,稔知桀黠者多強詞奪理;而謹愿者肅於威,吶吶不能出諸口,獨喚至案前,霽顏溫辭以叩之,俾得從容達情,然後治理。其曲直,片言而決;民稱不冤。有巨惡柯疇,膂力絕人;淫掠鄉村,告案纍纍。兵役往捕,屢被兔脫,莫可如何。格偵知其藏處,密約營員、兵役屯於十里外,而自同守備郝琮並親丁二人直入虎穴,擒之。兵役繼至,環繞綑縛赴縣,監斃。數十年大憝獲除,民頌其功。
  乾隆六年,再任;賢聲益著。
  十一年,陞本府海防同知。鋤強扶弱,決獄明允,治一如晉。歷延平、潁州知府。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晉江縣知縣)。
  ·李鍾德
  李鍾德,字世淳,號宣三;安溪人。少有摯性,事父母,小心敬謹。遇疾病,疴癢抑搔,未嘗離側;進盥奉藥,必躬親。康熙戊子,舉於鄉。計偕京師,與諸先達講貫,學益進;尤留精於詩賦,凡格律聲病,力探奧窔,追昔人俊逸清新之作。著有「詩集」數卷。
  授仙進遊諭,丁內、外艱。起補連城,一以敦本尚實教士子。閩撫盧焯、學使周學健會本題薦,調台灣教諭。踰年,以疾卒於官;年五十九(「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宛」一。
  ·王世茂
  王世茂,字松汝;晉江人,明僉都用汲五世孫。餼永春庠;雍正癸卯恩貢,歸晉江原籍。授長汀訓導;興學教士,有賢聲。
  調鳳山;愛士如子,誘掖殷勤。按期課文,嚴定甲乙。在任兩年,堅卻贄餽。卒於官,貧不能歸;諸生爭賻之,建祠學宮祀焉。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胡檀生
  胡檀生,永定人。乾隆元年,以歲貢,任安溪訓導。立品端方,留心課士。
  後調彰化學;任滿,陞閩縣教諭。年八十餘,告老歸。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安溪縣訓導)。
  ·孫嶐
  孫嶐,字平山,號蓼村;惠安人。雍正甲辰舉人,乾隆丙辰進士。任漳平教諭;勵經學,勤課督。邑士經其培植,多所成就。在職六年,陞台灣府教授;未赴,以老告歸。
  ·書成
  書成,鑲黃旗人。由監生,乾隆十二年,知泉州府;安靜宜民。
  未幾,陞台灣道,值泉州歲歉,米價騰貴;台灣民相約禁港,榖船不通。成曰:『何忍任泉民獨饑』!亟下令:凡儎米榖至泉州各船,悉放行無阻。於是糧艘駱驛,市價以平。及丁父艱,由泉回籍,奠送者數千人。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泉州府知府)。
  ·張有泌
  張有泌,字鄴卿,號筍亭;晉江人。雍正壬子舉人;壬戌會試,登明通榜,授政和教諭。以讀書立品,訓勵諸生;有不率者,反覆教誡,必令就範而後已。
  調鳳山教諭,教如政和;兼管台灣府教授事,郡士咸慶得師。秩滿,多士雲集餞送,賦詩贈行,勒石紀德。
  陞宜黃知縣;下車,首興修鳳岡書院,捐置膏火,延師課士,文風大振。接見紳士,禮意有加;無敢以私干者。科、歲試,親自校閱,甲乙悉當。勸捐社榖、力行保甲,儲積充而萑符靖,聽訟準情度理,曲直立分。公退,仍披閱案牘,再四思維,惟恐出入稍失;偶有未洽者,不憚虛心覆訊,期歸平允。邑有普濟堂,額編口糧無幾,不能遍及;勸捐田產,廣為收養。值歲暮,復自揖錢、米,分給四鄉之煢獨無告者;實惠均沾。西隅城垣久圮,捐貲修葺,斂不及民。他如城隍廟、福德祠、高家渡橋、永豐壩,或修或建,百廢具興。上官廉其才,凡鄰邑疑難大案,多委會鞫;繁劇事務,亦多委協辦:皆報可。在任九載,士頌民懷。方擬調繁浮梁,竟以病,卒於官;年五十九。
  有泌九歲能文;十一歲,府試居前。十九歲,為台灣諸生,移歸本籍。馳騁經史,為文一歸醇雅。遴選入鰲峰書院肄業,為撫軍趙仁圃(國麟)所賞識;觀風會課,輒居優等。幼失恃,事父盡孝。壬子秋試後,值父病,侍湯藥,廢寢忘食。父歿,哀毀逾禮。適值揭曉得雋,領鹿鳴之宴以供祭。待兄弟,友于無間。兄沒,撫姪如子。族戚、知友貧困者,隨力推濟,毫無所吝。與人交,披肝露膽,休戚相關;無不愛而敬之。令宜黃九年,飲檗茹水。沒後,櫬不能歸;宜士民爭賻之,仍伐石紀德焉。兄有清,字和卿;邑諸生。亦有學行(節張氏家傳)。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一「循績」「國朝循績」四。
  ·周廷樑(岐德)
  周廷樑,同安人。事親,克供子職;撫弟姪,友愛無間。祖祠傾頹,獨力修建。族姓貧乏者,加意存恤。鄰里喪葬,極力佽助。遇歉歲,寬田丁租入;貧者,即為破券。橋路、廟宇,隨力捐修。雍正十年,舉應鄉賓。乾隆二十二年,以子遵例急公,贈中憲大夫。
  子岐德,監生,捐州同、加五級。善承父志,捐修本邑文廟、明倫堂、朱子祠。玉屏書院、鳳山書院及苧溪、考溪、塔仔塘等橋、木府南鼓樓、新橋、會城貢院,皆有捐助。又嘗以事至台灣,與廩生侯世輝等倡建文廟,計費七百餘金;事竣,且題議敘。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一「樂善」「國朝樂善」。
  ●志餘
  拾遺(六則)
  ·拾遺(六則)
  「泉郡志」云:東出海門,舟行二日程,曰澎湖嶼。——在巨浸中,環島三十六,如排衙然。昔人多僑寓其上,苫茅為廬;推年大者為長,不蓄妻女,耕漁為業。牧牛羊,散食山谷間,各剺耳為記。訟者,取決於晉江縣。城外貿易歲數十艘,為泉之外府。後屢以倭患,墟其地(或云抗於縣官,故墟之);今鄉落屋址尚存。
  ……都督俞大猷討海寇林道乾,道乾戰敗,艤舟打鼓山下。恐復來,攻掠山下土番殺之,取其血和灰以固舟;乃航於遙海,餘番走阿猴林社。相傳道乾有妹,埋金山上,有奇花異果;入山樵採者摘而啖之,甘美殊甚。若懷之以歸,則迷失道;雖識其處,再往則失之(陳小崖「外紀」)。
  明季鄭芝龍,海大寇也。歸誠後貴顯,嘗朝京師。過龍虎山,有異人為決未來事,語甚隱。然意欲跨土稱孤,爭衡南面者;末云「金雞唱,龍種消」。後靖海侯施琅以辛酉生,其專征又以辛酉年;龍種者,芝龍子孫也。余十五、六時,便聞斯語;後二十餘年而驗(李文貞「榕村集」)。
  閩人陳衎嘗著一書,中載一則云:『鷺門僧貫一,以請經過會城,寓予竹房。言去夏夜坐,籬外小陂陀有光,連三夕;發之,得古磚。背印兩圓花突起,面刻隸字四行。文曰:「草雞夜鳴,長耳大尾;干頭銜鼠,拍水而起。殺人如麻,血成海水。生女滅難,十億相倚。起年滅年,六甲更始。庚小熙皞,太平萬紀」。貫一覺有異,默識其文,投磚海中』。予錄觀之,似應泉海之事。乃比者撫成,且藉鎮定,又若無徵。然三復尋繹,不能不結杞憂。彼女何人?庚小熙皞,又何世哉?為之太息!予按此書為崇禎庚辰刻本,康熙癸亥在京于鄭山公寓中目之。其言草雞長耳、大尾,離合成「鄭」字;謂芝龍也。干頭銜鼠,為甲子;鄭以甲子叛、以甲子亡,故云六甲更始。生女十億,女加兆為「姚」;豈謂總督姚啟聖乎?鷺門,即今廈門;前年巡撫吳興祚克廈門、今年姚啟聖克台灣,而鄭氏無遺種矣。然姚在閩頗自恣,為台中所彈;乃名應讖緯,若此即於癸亥死矣,又何忽也!獨喜庚小熙皞,為今上紀元;太平萬紀,萬壽無疆,為天下臣民之慶云(「艮齋續說」)。
  施侯琅幼時,入里中定光庵,詣神稽首,見神像隨之拜起。崇禎癸未,隨族父武毅伯福軍中。時主兵者募壯士,置鐵鼎中庭,重千斤;集健卒數千人,莫有舉者。琅奮袂舉行數十武,徐置其所,容色無異。唐王時,嘗統偏師迷入榛莽中;有群虎前行引導,得與諸軍合。識者以為虎精云(「靖海紀事」)。
  吳觀域,錢塘進士,知南安縣。調任台灣甫一月,而台逆朱祖(即朱一貴)變作。及平,逆黨以地方官激變為言,無論在任久暫,皆掛彈章;觀域與焉。臨刑,作絕命詞,極於淒楚。觀域在南安時,頗有政聲,尤得士望。其辭之傳,聞者傷之(「閩泉災異記」)。
  ——選自「泉州府志」卷七十五(下)「拾遺」(下)。
○泉州沿革 文/佚名
(史前、前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人类——80万-50万年前
  2002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等在晋江深沪考古发现,80万-50万年前,泉州沿海就有古人类聚居生息,人类活动范围已从内陆、从河谷地带、山洞逐渐拓展到海边,且活动比较频繁。
  海峡人——2万—3万年前
  自1999年以来,石狮市博物馆在石狮市祥芝镇采集到1500多件从台湾海峡打捞出水的古生物化石,数量之多,占全国首位。其中有一块“海峡人”左肱骨化石,年代为距今2万—3万年。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教授、福建省考古队范雪春教授等5位专家正式启动“石狮发现台湾海峡古人类与古生物化石专题研究”项目,再次发现一块“海峡人”右胫骨化石。该胫骨残长93.5毫米,近端宽51毫米,近端前后厚42.5毫米,表面呈黑褐色,顶面破损,关节面隆起,骨体的1/4端面呈三面体,胫骨嵴明显,年代与1999年发现的“海峡人”左肱骨化石接近。此外,专家还发现了古人类利用动物骨骼制造工具的证据以及在动物骨骼上进行人工打砸、刻画的现象,为研究“海峡人”的活动提供了直接、生动的例证。
  此次鉴定发现,石狮采集到的台湾海峡动物化石的种类为27种,物种覆盖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动物。其中发现一件猛犸象臼齿化石,台湾学者也曾在澎湖海沟发现猛犸象臼齿化石,经比较基本属于同一种类,证明了大陆物种迁徙台湾的事实。专家认为,石狮发现的“海峡人”和多达27个种类的台湾海峡动物化石,以科学依据证明史前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的事实。
  人类开发——1万多年前
  泉州市考古工作者刘志成从1998年开始,在丰泽区东海镇石壁村洛阳江西岸、南安丰州庙下村、石狮石湖塔南面山坡上等沿海地区考古发现,1万多年前泉州进入人类开发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泉州》载,泉州开拓较早,新石器时期,泉州先民(闽越族)已使用石器工具,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参见《泉州民系》)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今泉州为七闽地。出现关于泉州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今泉州属越国地。居住在这里的闽越人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亡,今泉州属楚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今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书·两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并天下,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位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今泉地属闽越国。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今泉地属冶县。后又改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秦汉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生活的是百越民族,泉州境内居住着百越之一的闽越族。
  闽越族善于驾舟和水上船行,历史上以舟楫文化发达闻名。《汉书·严助传》曰:“(闽)越方外之地,断发文身之民也,以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
  闽越人生活居住以船为家,这种房屋可称之为船屋。《太平寰宇记·泉州风俗》有载:“泉郎,即此州之夷户,亦日游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种类尚繁,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结庐海畔,随时随徙,船式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破逆浪,都无畏惧,名曰了乌船。”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及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厦门市、莆田市,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今德化县属侯官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地置建安、晋安两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1953年,厦门大学考古系在南安县丰州镇附近石砻发现晋人食余的贝丘遗址,贝丘中尚有他们留下的瓷片,是晋人南迁的生活遗迹。(1953年厦大考古系报告,厦门大学学报.1954年第3期)】
  东晋:晋安郡各县的人口平均约3000人(参见清·乾隆《晋江县志·卷一·舆地志·沿革》)。
  【1973年,泉州市场文管会发掘两个东晋士族大墓,发现“部曲将印”,说明当时士族拥有佃客和部曲。】
   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
  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设晋安县(今南安市丰州镇),管辖现在莆田、泉州、漳州、厦门四市地。今泉州地属南安郡晋安县。当时,晋安已有大船与南海国家通航。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
  南北朝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区)之南安郡所辖。
  隋·开皇九年(589年):
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降建安、南安二郡为县,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福建历史上始见“泉州”地名。南安郡撤消,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复置莆田县,属泉州,辖今泉州(除德化归属闽县外)、厦门、漳州、莆田等县
  【除今福州曾名泉州外,更早天津市武清区也曾名泉州。史载:“武清,古为泉州。汉·泉州、 雍奴二县之地。”这里说的“古为泉州”,是指汉朝以前近海边疆的羁糜散州。直到公元前106年(即西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刘彻把全国分为十三州。泉州始立为县,这是天津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建置县。泉州立县时,武清地域分属泉州和雍奴两县。泉州和雍奴二县均因水得名。武清县内古有“泉州渠”,故称泉州。而“雍奴”也是指水泽。《水经注》云:“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雍奴薮甚大,东极于海。”显然,当时的武清是个“水乡泽国”。那时泉州的县城在今杨村街南黄庄街的城上村。雍奴县城先在“三角◇”,即今王庆坨镇东9公里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8年)省泉州入雍奴,此后,武清全境皆属雍奴县了。县治后来又迁至今泗村店镇的旧县村。】
  隋·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为闽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闽中全境之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合并为建安郡),全闽九县裁并为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南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三市地及长泰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今泉州为建州南安县地。
  唐·武德五年(622年),唐太宗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据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分南安地复置莆田县。丰州下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丰州撤消,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今泉州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南安县地。
  唐·嗣圣元年(684年):析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之南安、莆田、龙溪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今泉州属武荣州南安县地。不久,武荣州废,三县仍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唐·圣历二年(699年):复以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仍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同时析莆田县西界置清源县(今仙游县),隶属武荣州。圣历三年州复废,属县仍隶泉州(治所在今福州)。
  唐·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市区置武荣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四县。在北隅[今中山公园旧体育场一带,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州衙一直在此]依云榭筑州衙,并建六曹都堂署及参军厅,衙前辟南大街为市。不久开始在治地建城,是为唐城。
  唐·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隶属闽州都督府。泉州建制自此始。今后凡称“泉州”,即指今之泉州。莆田、清源(今仙游县)二县属泉州所辖。
唐·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县治同地。此时泉州领晋江、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五县。【唐·宰相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晋江县上,郭下。开元六年(718年),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置,在晋江之北,因名。”《新唐书·地理志》延续这个说法:“开元六年(718年),刺史冯仁知缘州郭无县,清析南安县东置晋江县,在晋江之北,故名。”】
  唐·开元十九年(731年):龙溪划归漳州。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泉州城周二十里,开南北两门,北曰泉山,南曰镇南。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别驾赵颐贞开凿沟渠通舟楫于泉州城下。
  唐·开元间(713—741年):乾隆《泉州府志·卷18》载:“泉州开元中户三万七千五十四。”按天宝年间一户6.73人计算,人口约合240950人左右。时泉州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今仙游县)、晋江五县,晋、南、莆并为上县。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析龙溪归漳州。泉州辖晋江、南安、莆田、清源(今仙游县)四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属岭南道,领南安、莆田、仙游(因郡、县同名,清源县改为仙游县)、晋江四县。乾隆《泉州府志·卷18》引《旧唐书》载:“泉州,中(州等第,中州)……天宝领县四,户二万三千八百九十五。”人口约合160295人左右。
  唐·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仍领四县。“户三万三千八百有奇”(乾隆《泉州府志·卷18》),人口约合266000人左右。
  唐·上元元年(760年):泉州改隶江南东道。
  唐·大历年间(766—779年):泉州商贸繁荣,外商聚集。唐·包何《送李使君之泉州》:“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
唐·薛能咏泉州诗:“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唐·贞元八年(792年):泉州刺史席相重修北楼。翌年欧阳詹作《北楼记》。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即今同安县)。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七月:因福建观察使柳冕所奏,在泉州设万安监。浯洲岛(今金门)设牧马区属之。有陈渊率十二姓氏前往牧马,耕稼渔盐开始兴起,人口日益蕃衍。
  唐·贞元间(785—804年):析永泰县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今德化)。
  唐·元和六年(811年):泉州府由中州升为“上州”(《唐会要·卷70》)。
  唐·元和年间(806—820年):乾隆《泉州府志·卷18》引唐·宰相李吉甫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载:“泉州,清源。上,户三万五千五百七十一,乡三十四。”估计人口二十四万。
  唐·长庆二年(822年):析南安县西北两乡置桃林场(即今永春县)。
  唐·大和年间(827—835年):泉州刺史赵棨增开泉州仁风门、素景东西两门,合四门,北城墙建有立候楼;又辟东街、西街通东西两门。
  唐·会昌四年(844年):阿拉伯人伊本·考尔大贝著《道程及郡国志》云,中国有四大海港,即交州、广州、泉州、扬州。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设嘉禾里(今厦门),属泉州。
  唐·咸通五年(864年):析南安县西南两乡置小溪场(即今安溪县)。
  唐·乾符三年(876年):析南安县武德乡置武德场(即今长泰县)。
  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为泉州刺史,任内兴筑泉州子城,周三里又百六十步,辟东行春门、西肃清门、南崇阳门、北泉山门。(另据乾隆《泉州府志》卷十一:“子城在罗城内,相传唐·天佑三年(906年),节度使王审知筑。”)
  唐·景福二年(893年):王审知居福州,提倡节俭,减轻赋役,与民休息,境内安宁。
  唐·乾宁四年(897年):泉州隶威武军。
  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封为闽王。王审知死后,其长子王延翰继位,自称“大闽国”。泉州为闽王国地。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审知次子王延钧杀兄篡位称帝,升福州为长乐府,立为东郡,领福、泉、建、汀、漳、镛(将乐)、镡(延平)七州。桃林场升为桃源县(今永春)。
  后晋·天福三年(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桃源县改称永春县。归德场升为德化县。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大同场升为同安县。
  闽王延政天德三年(945年):王氏“大闽国”被南唐灭后,南唐和吴越分割建州与福州。南唐李璟以泉州为清源军,留从效为节度使。莆田以南的泉、漳二州,为南唐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割据,留从效为泉南二州观察使,领今晋江、南安、莆田、仙游、同安、安溪、永春、德化、长泰九县地。南唐封留从效为晋江王,镇守泉州,将周围三里的唐旧城扩辟为“罗城周围二十里”的新城。
  南唐·建隆三年(962年),留氏卒,泉、漳二州继由清源军统军使陈洪进割据。
  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小溪场置为清溪县(今安溪)。
  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基本上承袭唐朝与五代之州、县制。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
  宋·乾德二年(964年):清源军改名平海军,名义上归两浙西南路。莆田、仙游二县为平海军所辖。
  宋·开宝八年(975年):宋灭南唐。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复灭吴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划莆田县百丈镇(今莆田大洋、新县、庄边、白沙乡)和仙游县游洋镇(今仙游游洋、石苍、钟山、象溪乡)及福州之永福(今永泰县)、福清边境的一部分地区,另置兴化县,县治设在古邑(今仙游游洋)。同年,建太平军,又改为兴化军,直属两浙西南路,辖莆田、仙游和兴化三县,军治亦设于兴化县治所在地。
  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划德化县九座山区(今仙游县凤山、西苑乡)归仙游县辖。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地置惠安县,长泰改归漳州。时泉州领七县:晋江、南安、永春、德化、清溪(今安溪)、同安、惠安。据宋·《太平寰宇记·卷120》载,泉州其时“主五万二千五十六,客四万四千五百二十五。”(宋代户口分列主、客户。有土地者为主户,包括地主和自耕农;没土地者为客户,其中以佃农为多数。)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兴化军隶属福建路,辖县不变。
  宋·太平兴国(976—984年):今厦门市称嘉禾屿,隶同安县。
  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中央政府颁布天下七府二十一州的望郡:京兆、大名、真定、凤翔、汉中、江宁、江陵七府;兖、郓、青、陈、许、亳、襄、邓、孟、潞、延、秦、陕、潭、杭、越、苏、扬、洪、泉、福二十一州,“知州府,并与三司判官、转运使、副使一等差遣”(《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
  熙宁初(年):四县同巡检寨设置于永宁里石湖村,专管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陆路地方事务,额管125人。
  北宋·元丰年间(年):泉州府主、客户总计201469户,比宋初增加1.1倍。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当时全国户达20万以上的州府有汴京、京光府(西安)、杭州、南昌、庐陵、长沙、福州、泉州8处,泉州进入了全国屈指可数的拥有百万人口的重镇行列。
  大观三年(1109年),泉州升为望郡。
  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县改称安溪县。至此,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
   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
  建炎二年(1128年)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建炎四年(1130年):晋江县安海东西两市商人因争夺码头发生械斗,榷税官难以控制。朝廷差官临监,始置石井镇。朱松(朱熹之父)为首任镇官。
  绍兴二年(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
  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淳熙十三年(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
  绍熙二年(1191年)三月:宋廷命福建提点刑狱陈公亮、漳州知州朱熹一同措置漳、泉、汀三州经界。因遭权贵豪强反对,无法实行。
  嘉定十一年(1218年):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嘉定十二年(1219年):知州真德秀在崇武重建营房62间,驻兵310名,加强海防。
  嘉定十四年(1221年)十一月:诏左翼军受泉州节制。
  嘉定末年,泉州置平户隘(后改称石门隘)于德化东西团,以左翼军百人更番屯戍。
  淳佑间(年):泉州府“主户一十九万七千二百七十九,客户五万八千四百七十九,主丁二十二万六千六百一十七,客丁一十二万二千二百五十七”(《泉州府志》)。总计户口255758户、1329940人。泉州府属比唐时少莆田、仙游、龙溪、长泰四县,人口却是唐·开元间的5.4倍,为宋初的2.5倍,比宋·元丰年间约增20%,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南宋·《舆地纪胜》
云:“泉州城内画坊八十,生齿无虑五十万。”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年底,兴安州即为元军所陷。
宋末元初,泉州登上空前繁华的顶峰,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中国最大的两个商港之一。城内“市井十州人”,“还珠入贡频”;“舶司所在,诸番辐辏”。外国人集居城南、东门仁风村、浮桥街等地,同泉州人民和睦相处,互相通婚,建置田宅,长期定居,繁衍子孙。据估计,当时在泉州居留的外国商人、旅行家、传教士“数以万计”。
  尽管宋、元交战,人口损耗巨大,泉州地区人口亦有增减,但据史料估计,元初泉州府总人口仍达81万。
  元初,改小兜巡检寨为小兜巡检司。于泉州府南设港边巡检。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意大利游历家马可·波罗伴送元朝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路经泉州,手记《东方见闻》(即《马可·波罗游记》)中,认为当时泉州港比埃及亚历山大港更为繁荣。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领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同年,兴安州改为兴化路。
  至元十五年(1278年):惠安在玉埕设置盐管勾司,管理全县盐务。
  至元十七年(1280年)五月,福建行省并入泉州行省。七月,徙泉州行省于隆兴(今南昌)。
  至元十八年(1281年):十月前,又设立泉州行省,至元二十年三月并入福建行省。十月,在泉州置蒙古提举学校官2名。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廷令各路府、州、县设儒学教授、学正、教谕。泉州路总管府儒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1员,训导6员;县学设教谕1员、训导2员。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泉州市舶司并入盐运司,在泉州设置福建盐课市舶都转运司。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二月:复置泉州市舶提举司.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四月:在泉州设镇抚司、海船千户所。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泉州路始设阴阳学,依儒学、医学之例,路设教授、学正各1人,县设训术1人,教授天文、历算、周易、数学。
  至元间(年):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大德元年(1297年)二月:置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以泉州与琉球(今台湾)相近,或招或取易得”,遂徙治泉州,辖诸州。
  大德二年(1298年):改泉州路总管府为泉宁府。
  大德三年(1299年)二月:改福建平海行中书省为福建宣慰司都元帅府,移治福州。泉宁府复为泉州路,隶属江浙行省。
  元·皇庆二年(1313年):兴化县治由游洋迁至汀溪(今莆田新县)。民间称前者为旧县(今仙游古邑),后者为新县。
  延佑七年(1320年):泉州设都转运盐分司,直属户部,专掌场灶榷办盐货及批验盐商引目等事。
  元·至治年间(年):福建境内设八个路,均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兴化路下领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元·至正二年(1342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来泉州,至正十四年写成《伊本·白图泰游记》。书中记述泉州后渚港“大海船百艘,小船无数”,赞誉“刺桐港为世界最大港之一”。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监郡将泉州城垣扩建为30里。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复立福建行中书省,泉州路隶之。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复立泉州分省。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十二月:吴王朱元璋命左御使大夫汤和、中书平章廖永忠率领舟师2万人从明州(今浙江宁波)航海攻克福州。汤和遣元降官原福建行省参政袁仁招谕兴化、漳、泉诸路。
  元·至正(年)中:泉州路七县“大约户八万九千六十,口四十五万五千五百四十五”(《泉州府志》)。人口比南宋中减少了66%。主要原因:①元后期的残酷压迫剥削,致社会经济严重破坏;②至正二年至十四年(年),泉州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仅水灾就有5次之多),出现“泉州旱,种不入土,人相食”。③至正十七年(1357年),泉州爆发一场农民起义,历时十载,“哀鸿遍野,遗骸遍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明”。二月,泉州路降于明。泉州置卫指挥使司于府治西,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隶福建都指挥使司。这是明朝在泉州设置的第一批海防军卫所。
  明·洪武二年(1369年):
福建全省八路先后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改泉州路为泉州府,隶福建行中书省;罢录事司。泉州府仍领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兴化路改兴化府后,属福建行省,仍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
  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朱元璋部队驻在当时泉州府署,泉州府署(原今中山公园旧体育场一带)便迁到当时的晋江县学地、风云雷雨坛及宋州东仓故址(即今东街泉州军分区一带)。
  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冲绳)的贸易。
  明·洪武七年(1374年) 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泉州官方海外通商贸易基本停止。
  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机构,各省分别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司和都指挥使司等“三司”,以掌行政、司法、军政大权,并直属中央。布政使司下领府、州、县。改福建行中书省为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隶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据史料推算,泉州府七县人口总数为351000左右。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 明廷实行防倭封海,废澎湖巡检司。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
明廷命江夏侯周德兴到福建沿海福、兴、漳、泉四府经略海防,“德兴至闽,按籍匳练,得民兵十万余人。相视要害,筑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备”(《明史·卷132·周德兴传》)。“民户抽三丁之一充戍兵防倭,移置卫所当要害处”。改永宁寨为永宁卫(今石狮市永宁),并筑城,把泉州卫内陆山区巡司推进到海岸线和近岸岛屿;于浯洲置金门守御千户所,移小兜巡检司于小岞,置千户所于惠安崇武;另筑峰上、田浦、官澳、陈坑、烈屿等处巡检司,石湖巡检司改徙于今石狮市祥芝,屯兵驻守,以备倭寇。祥芝巡检司并造司城,周一百五十丈,高二丈,寓铺六,有南北二门。港边巡检移置晋江市深沪,改称深沪巡检司,与永宁崎角相。始筑厦门城。至洪武三十一年,在泉州沿海先后增设:永宁卫,管辖福全、崇武、中左、金门、高浦5个守御千户所,巡检司45个,筑卫所司城16座,以加强海防。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九月,福建按察分司置三道:宁武道、延汀道、漳泉道。泉州府属漳泉道。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泉州卫指挥佥事童鼎奉命督造永宁卫城,城周八百七十五丈,基广一丈五尺,高二丈一尺,窝铺三十二,门五,各建楼其上。城外濠广一丈六尺,间砌大石,深浅不同,为东南海防重镇。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在嘉禾屿(今厦门市)设永宁卫中左所,筑城戍守。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十月,福建按察分司调整为二道:建宁道、福宁道。泉州府属福宁道。
  明·洪武年间(年) 议迁南安县治于诗山山头社,于山头城建社稷坛、东岳庙。后迁治未成。
  明·永乐元年(1403年)复设福建(泉州)市舶司。
  明·永乐三年(1405年),在泉州城南设接待外宾的来远驿。
  明·宣德三年(1428年) 明廷在泉州设染局,遗址在今泉州市区东街门楼巷内。
  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裁撤兴化县,其所辖之地的6个里归莆田县为广业里,4个里并属仙游县兴泰里。
  明·正统间(年) 明廷在泉州设织造局。址在今泉州市区西街古榕巷内。
  明·景泰三年(1452年):邢部禁止福建(泉州)通琉球。
  明·景泰年间(年):漳州月港民间对外走私贸易兴起。在此后的100多年间,以月港、锦江(石码)为中心的商业港埠逐渐取代泉州港。
  明·成化八年(1472年)福建市舶司由泉州迁置福州。近400年的泉州市舶史到此结束。
  明·嘉靖元年(1522年):泉州“郡总户数为四万二千三百三十七,丁口二十一万二千九百零三。”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于实行“禁海”,泉州经济日渐衰落,加之倭患、瘟疫,“户四万八千二百四十三,丁口十六万九千九百三十五。”人口为历史上低谷。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复设澎湖巡检司,派兵驻守。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徙浯屿水寨于石湖,把总沈有容重建寨城,周五十二丈,基广一丈四寸,高一丈四尺,门一。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府通判移驻晋江安海。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泉州府七县“户四万八千七百零四,口十九万三百四十九。”
清·顺治元年(1644年),建立统一的清帝国,全国划分为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区域和内蒙古等盟旗。省下分道、府、县三级。与府并行的有直隶厅、州;与县并行的有厅、州。至清末,福建省共有9府2州,58县2厅。清代之兴化府皆隶于福建闽海道,下辖莆田、仙游二县,直至清朝灭亡。
  清·顺治元年(1644年):泉州府仍沿旧制,领七县(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根据目前掌握的人口资料推算估计,时泉州府约有人口185600人。
  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厦门置思明州。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思明州废。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设立闽海关(福建海关),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等事务。泉州府属设立海关口馆10所,即:南门外口馆、法石口馆、安海口馆、东石口馆、马头山口馆、厦门口馆、厦门港口馆、刘五店口馆、鼓浪屿口馆、排楼门口馆,隶属闽海关管辖。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台厦厅。
  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澎湖巡检司为澎湖厅。
  清·雍正六年(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
  清·雍正七年(1729年):在晋江县安海设立户部税馆,名鸿江澳。
  清·雍正九年(1731年):南安县在十七都罗溪乡(今罗东镇)分设县丞署。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永春县为永春直隶州,并划德化、大田属之,与泉州府同属兴泉永道。时泉州府领五县: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泉州府五县总计约495600人,人口为清初的2.7倍。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设置石狮分县,以晋江县县丞孙象治移驻石狮,带管安海,至三十五年(1770年),石狮县丞移驻安海。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正式开辟蚶江港与台湾鹿港对渡,设海防通判于蚶江,“挂验巡防,督催台运暨近辖词讼”,欲渡台者由通判给照,禁止偷渡。
  清·道光九年(1829年):泉州府人口增至2521639人,为历史上第二次高峰。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
民国元年(1912年):北京国民政府取消府、州、厅,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政制。原泉州府、永春直隶州所辖各县隶属南路道(址设厦门)。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
  民国2年(1913年)3月:废永春直隶州,改置永春县。县署设永春城关。
  民国3年(1914年):思明府改名厦门道。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原泉州府、永春直隶州、兴化府所辖各县隶之。
  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
  1925年:厦门道废。
  1933年:11月21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在福州成立。12月6日,将福建划为四省,泉州属“兴泉(泉海)省”。
  1934年:1月3日,兴泉省政府成立。7月,奉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训令,按所谓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之规定,设立专署,将福建划为十个行政督察区。泉州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五县。
  1935年10月:福建改划为七个行政督察区,泉州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永春、德化、惠安、仙游、莆田十县。
  1937年:1月1日《泉州日报》载,晋江县人口约67万,比清·道光年间减少12万人;当时晋江县政府所在地的泉州城区人口约有20万人。
  1938年4月: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同安移至永春。
  1943年9月:各专署辖区又家调整,析德化县归第六区,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地由永春移至泉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8月至11月:除金门县外各县相继解放。
  1949年:8月2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全省划为八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于9月9日成立,驻地泉州(现市区庄府巷24号),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
  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令,析德化县(原属永安专署)归泉州区辖,1950年10月正式接管。
  1950年:3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命令更改本省各专署名称,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为“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4月1日起正式实行。俗称泉州专区,10月称“晋江区专员公署”。
  日:从晋江县城关区(泉州城区和近郊)奉准设市,即日泉州市(县级)人民政府成立,6日启印办公。
  1951年2月:省人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八个地区设立专员公署,为省人委会的派出机构。3月17日奉省人委命令,“晋江区专员公署”改称为“福建省晋江区专员公署”,4月1日启印。
  1955年:改为晋江专区。
  日:省委、省人委决定撤消闽侯、建阳、永安三县区,析闽侯专区的福清、平潭、永泰和永安专区的大田共四县归泉州区辖。泉州时领十四县一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金门、同安、福清、平潭、永泰、大田、泉州市),为历史上辖区范围最广的时期。
  日:划出同安县归厦门市。
  日:省政府决定恢复闽侯专区建制,福清、平潭、永泰三县仍划归闽侯专区。泉州时领十县一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莆田、仙游、金门、大田、泉州市)。
  1963年:设三明专署。5月27日省政府通知,划出大田县归三明专署辖。
  1967年:由于文革局势混乱,6月13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晋江专区(泉州)实行军事管制。6月30日,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
  1968年:9月23日,福建省晋江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0月18日,原地委、专署和各直属机构印鉴停止使用。
  日:省革委会决定调整行政区划,划出莆田、仙游县归莆田地区,同时同安县划入晋江地区。
  日:晋江专区改称晋江地区。
  日:同安县复归厦门市。泉州时领七县一市(晋江、惠安、南安、安溪、德化、永春、金门、泉州市)。
  日:省委通知,根据《宪法》规定,省下按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派出机构。晋江地区革委会改称福建省晋江地区行政公署。
  日:国务院批准撤消晋江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泉州市升为省辖地级市,市府设在原公署所在地(市区庄府巷24号)。原县级泉州市改为鲤城区(县级)。日正式实行,泉州时领七县一区(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鲤城区)。
  1987年:析晋江县4乡镇置省辖县级石狮市(县级)。
  1992年:晋江县改为设晋江市(县级)。
  1993年:南安县改为设南安市(县级)。
  1997年:鲤城区析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三个县级区。
  2000年:惠安县析置泉港区(县级)。泉州时领三市五县四区(晋江市、南安市、石狮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门县、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
○泉州民俗 文/佚名
  2划:十音
  3划:大鼓吹
  4划:车鼓阵、火鼎公火鼎婆、斗茶、手饰、孔明灯、风狮爷、木偶戏(提线木偶)
  5划:打城戏、对台戏、头饰(簪花围)、母舅联、石敢当、 生育礼俗
  6划:耳饰、安溪茶艺
  7划:迎阁、宋江阵、攻炮城、足饰
  8划:服饰(惠东妇女服饰、鹧鸪姨服饰)、丧俗、拍胸舞
  9划:项饰、南戏、南音、绞面、送顺风脱草鞋、拜祖辞行、泼水节
  10划:高甲戏、 涂脚戏、唆啰嗹(采莲)、陷城洗街、胸饰
  11划:梨园戏 、笼吹、做生日、彩球舞
  12划:装人、游神
  13划:腰饰、跳鼓舞、勤佛
  14划:舞龙、舞狮
  15划:劈蔗 、踩高跷(缚柴脚)、踩火
  16划:穆斯林习俗
  十音是由南北管、弦乐、打击乐等多种乐器组成的合奏。管弦乐器主要有“双箫一嗳”(洞箫、品箫、唢呐)、“三倒”(三弦、月琴、双清、)、“
三竖”(二胡、京弦、瓢弦),以及板胡、北琶、大广弦、壳仔弦;打击乐为五音配硬鼓(百鼓)、响盏、小叫等。主要演奏《跳龙门》、《贵子图》、《上下楼》、《十八板》等民间歌曲和小调,曲调通俗明快,节奏轻捷热烈,是民间音乐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大鼓吹
  大鼓吹原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宫廷鼓乐,有多种用途:用于皇帝出巡,日出巡鼓吹;用于皇帝宴请群臣,日黄门鼓吹;和于将帅征战凯旋;日祝捷鼓吹;用于迎接外国使臣来访,日迎宾鼓吹。
  明代嘉靖至清代乾隆年间,南安英都洪氏科第蝉联,仕臣不绝,为了流传荣誉,即将宫廷鼓乐与民间礼乐融为一体,建成大鼓吹乐队,于是随着岁月迁延而在民间传播开来。
  大鼓吹在泉州民间甚为流行,每逢盛事庆典迎神赛会,迎宾或出殡,都请大鼓吹乐队临场吹奏,以示隆重。
  车鼓阵
  涂脚戏项目之一,是泉州民俗的一朵奇葩。自古以来,泉州城乡每逢佳节盛事,都有化装踩街游行的传统,车鼓阵阵,敲击奏打,音乐雄浑,气氛热烈。
  车鼓是一种打击合奏,据说车鼓是古代笳鼓的谐音。具体活动形式又有大车鼓、小车鼓、车鼓唱、十音车鼓、车鼓凉伞和车鼓跳等等之别。
  一般车鼓阵由妇女组成,统一着泉州市郊妇女服饰,阵容庞大,八名妇女分列两边开阵前导。队员各拿琵琶、三弦、铜铃、拍板等,沿街演唱闽南小调;随着音乐节拍,每四拍敲响一下铜铃,腰肢也随之轻轻扭动,体态婀娜。
  火鼎公火鼎婆
  涂脚戏项目之一,是泉州民间在春节元宵期间和寻常喜庆佳节、迎神赛会经常表演的一种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过得兴旺火红。。
  一人装成火鼎公,嘴上挂着八字胡须,身穿羊羔黑裘,下穿宽筒裤,裤脚束紧,脚穿圆口软底布鞋,腰束长绸巾,一手执桔木长旱烟管,一手执着芭蕉扇,属“破衫丑”打扮。
  另一人扮成火鼎婆,脸上两颊涂着红色,身穿镶边大襟红衫,下着镶边宽筒大红裤,头顶盘起高高的发髻,脚穿厚底绣花大红布鞋,一手拿红手帕,一手摇着大圆蒲扇,属“家婆丑”打扮。
  这对火鼎公、婆抬着一口架在木框上的大铁鼎,鼎的两侧贴上红联纸,写着“扫去千灾,迎来百福”等字,铁鼎中柴火烧得通红。表演时,伴随着民间小调《十花串》(又称《流水板》)等乐曲的节奏,火鼎公、婆三进三退,在“人巷”中或快步飞穿或缓缓踯
,舞姿神态随意变化,颠而不狂,醉而不痴,不时用蒲扇煽火鼎,一路上,做出种种滑稽逗人的动作或用幽默语言惹得观众捧腹大笑,增添欢乐气
  另有一队乡村少女,身穿青绿色镶边大
襟衣和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一担用绳子扎系的木柴,属“丫环”打扮,跟随火鼎公、婆之后,亦步亦趋。
  安溪茶乡风俗。
  每当新茶初制成,三五邻居好友,各自带上自制茶叶,相互冲泡品评,色、香、味、形,一比高低。
  高档次、大规模的“斗茶”,即“茶王赛”。每年春秋两季新茶上市,乡镇聘请茶叶专家当评委,来自各村的几百个制茶能手,排起“斗茶阵”,搭起“茶擂台”。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后被评为“茶王”的茶农,披红挂彩,坐着八抬大轿,敲锣打鼓,鞭炮齐鸣,踩街游行,十分光彩。
  一是戒指。大多是黄金制造,套在指间作饰物。有的戒面加嵌有珠宝的钻戒、珠戒、玉戒、宝石戒,有不加嵌的镂以花鸟龙凤图案的花戒、龙凤戒,也有镌刻有“福、寿、喜、发”等字样的吉字戒,还有简朴无华的藤爿指箍,以及其他质料制造的玳瑁戒、琥珀戒、白金戒等。戒指,旧时是男方赠于女方定聘的信物,是女子已婚的标志,为妇女专用的手饰。现代,泉州民间虽仍有以戒指作为订婚礼物,但已不为已婚妇女专用,成为男女普遍套戴的手饰。
  二是手环。是流行古老的腕饰。有纯金制造的扁圈、索圈,和玉石雕琢的玉圈,形状较粗 大。
  三是手镯。形状比手环略为细扁,但造型较为精美时尚,有绞丝式和链带两种。
  四是手链。黄金链状腕饰,两端有小环和小钩相接。
  孔明灯
  亦称“苦累灯”。
  用蔑条和薄纸糊成无盖的煤油桶形状,用两支细竹做成十字架缚在开口的圆周上;再卷一束结实的粗纸浸透煤油,晒干再浸,反复浸晒几次,然后竖系在十字架中央即成。
  升放时,由两个人扶着倒立的孔明灯,一个人在下面点燃浸煤油的粗纸卷,待滋生了煤油烟后即将火苗吹熄,及至灯有上升浮动的姿态时,扶着灯的两人就可以放手,这时孔明灯就会徐徐上升。上升的高度和飘飞的远近,决定于制作的材料和灯的大小,材料越轻制得越大,浸煤油的粗纸卷得越粗越结实浸晒的次数越多,则升得越高飞得越远。待粗纸卷燃尽,烟慢慢减少,灯便徐徐地降下来。如果风太大,粗纸卷被风吹起火苗来,或因粗纸卷缚歪,灯就会被烧掉,否则拾到完好的孔明灯,只要再缚上浸晒过煤油的粗纸卷,就可以重放。
  制作时,还可以将鞭炮的导火索缚在十字架上,同时缚上已点燃的一支香,待灯飘远了,地面的人可以听到鞭炮声。
  孔明灯侧面可以题诗和写制作人的姓名地址。
  风狮爷
  古代泉州还有雕刻石狮镇风、镇邪的道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千两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