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后什么时候90后先买房还是先买车最好

怎样买房不吃亏?给90后的10个购房忠告
对于买房这个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之一,许多细节万万不能马虎啊。尤其是80后、90后买房,需要注意的地方更多,需要关注的点也很多,小编整理了80后、90后买房的10大忠告,多看看买房更安心! 1、首付可以依靠父母但鼓励办购房贷款 房价太高了,适当“啃老”并不丢人,现在房价这么高,在80后、90后还没有能力支付大笔首付时,父母的支持是80后、90后*坚实的后盾。 2、每月还款不要超过月薪的50% 房贷按揭的月还款额度太高,喜欢购物的80后、90后辣妈会发现好像商场所有衣服的价签都和你过不去。好好审视自己的购房观,买套小点、便宜点的房子,给自己留出一点生活空间,做个快乐的“房奴”。 3、买城市郊区的房子“培养”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让爱睡懒觉的80后、90后,每天6点起床公车倒地铁上班,每天花3小时在上下班的路上太痛苦了。而且近郊到市区的交通将是个大问题,自己考察清楚,别听开发商的。 你可能有车,你老婆一般就没有,每月将会产生不菲的交通费。 4、小区周围一定要有餐馆和医院 居住的小区周围较好有合适的餐馆或者方便的超市可以解决吃饭问题,因为80后、90后肯定不会天天做饭,下班回来在楼下顺便把肚子问题给解决了可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住在医院旁边的好处就更不用说了,现在80后、90后工作繁忙生活不规律难免不生病,如果能够走路去医院,太方便了。 5、跟好朋友做邻居 80后、90后购房时大部分在意自己的邻居是谁,与其忐忑不安地猜测隔壁住的是恐龙还是怪大妈,不如自带个邻居,和好朋友一起买房。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居多,无法感受到和兄弟姐妹一起住的乐趣。 6、买房要考虑*空间 “等咱有了钱,迟早是要住大房子的,光阳台上种小麦就可以开个包子店。”住大房子是好多人的理想。80后、90后名列前茅次置业大多选择小户型,几年后,随着条件的改善不少人会换大房子。 所以,名列前茅次买房除了自住环境价格等等,*价值也要考虑清楚才得行,因为迟早我们要去住大房子的。 7、孩子还是孩子 买房了,结婚了,生孩子了……人生大事一件件按部就班地说来就来了。80后、90后的孩子们眼看着就成了新爸新妈,所以买房时得把孩子纳入家庭大计考虑。等到孩子该上学了,再惊觉没好学校选择就晚了。80后、90后的新爸新妈该未雨绸缪。 8、买房也要学会省钱 虽说买房是件很费钱的事,但是我们聪明的80后、90后还是有很多办法省钱的。如果你是买二手房,一定要学会跟房东砍价,即便你很喜欢这套房,也切记不要在房东面前表现出来,能砍一点是一点。 9、精装修房价格高,万一买了不喜欢还要敲掉重新装修浪费巨大 要是怕麻烦,那就买二手房好了,不仅选择余地大,周边配套成熟,而且可以实现拎包入祝。对于财力还不雄厚的80后、90后们,买套二手房,想偷懒节约可以直接住进去,既节约又实用。 10、想要安心住,物管要选好 水管爆裂、电线跳闸、电梯的灯像鬼火一样闪,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我们买房子是想要安心地居住,安静地生活,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丢给物管来操心就OK。不习惯阅读各种电器说明书的80后、90后们自然也不习惯应对这些繁琐的事情。所以在买房子之前,一定要细心考察物管公司。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买房注意事项,希望年轻的80、90后购房者一定要引起重视。这6个买房忠告 句句戳中80、90后买房人_通用攻略_贷款攻略 - 融360
公积金政策
这6个买房忠告 句句戳中80、90后买房人
  当下00后大军的崛起,80、90开始感叹&青春不再&。算算看,80、90不是已经在30岁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是正在前往30岁的道路上,不管他们现在是否已经&立业&,&成家&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买房则是他们的头等大事,今天小编整理80后、90后买房需要注意的6个细节,多看看买房更安心!
1、首付啃老不丢人,但要自己还按揭&&
  房价太高了,适当&啃老&并不丢人,现在房价这么高,在80后、90后还没有能力支付大笔首付时,父母的支持是80后、90后最坚实的后盾,但是按揭还是要自己还。
&&2、每月还款多少才合适
  买房之后,又多了一重身份,那便是&房奴&,如果按揭的月还款额度太高,那就要勒紧裤腰带还月供,今后的跟旅行、K歌、美食、游戏、时尚服饰saygoodbye,和泡面干粮做战友,导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不值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从而选择出恰当房价和面积的房子,给自己留出一点生活空间,做个快乐的&房奴&。
&3、买房要考虑**空间&
  80后、90后第一次置业大多选择小户型,几年后,随着条件的改善不少人会换改善型住房。所以,买房子除了自住也要考虑**价值,选好地段,观察周围配套设施,比房子大小更重要。
4、不要忘了考虑孩子的问题&&
  现在80、90后有的成家了,有的即将成家,有了孩子之后,买房也要把孩子纳入考虑范围之内。等到孩子该上学了,再惊觉没好学校选择就晚了。80后、90后的新爸新妈该未雨绸缪一下,不要让自己的糊涂牵连孩子输在起跑线。
&5、小区周围一定要有餐馆和医院&
  居住的小区周围最好有合适的餐馆或者方便的超市可以解决吃饭问题,因为80后、90后肯定不会天天做饭,下班回来在楼下顺便把肚子问题给解决了可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住在医院旁边的好处就更不用说了,现在80后、90后工作繁忙生活不规律难免不生病,如果能够走路去医院,太方便了。
&6、想要安心住物管要选好&
  买房子是想要安心地居住,安静地生活,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丢给物管来操心就好。不习惯阅读各种电器说明书的80后、90后们自然也不习惯应对这些繁琐的事情。所以在买房子之前,一定要细心考察物管公司。
关注&&(fangdai123)公众号,点击菜单&我要&,智能匹配,人工服务,轻松找到合适的。借钱竟能如此贴心。
你可能需要这些贷款
有按揭记录即可贷款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解抵押,助卖房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房屋抵押,资金好周转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买房装修贷款
最低月利率
最快放款时间
保存本篇到我的邮箱
订阅房贷、房产新闻
扫一扫,让买房更简单!
欢迎关注融360房贷官方微信(fangdai123)
买房工具:
【独家稿件及免责声明】凡注明 “融360原创”之作品,未经融360书面授权,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转载、摘编或者采取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获书面授权的,注明来源融360。违反上述声明对融360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作品中的材料及结论仅供用户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获取书面授权请发邮件至: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算算看,现在80后都三十多岁了,逐渐成家立业,90后 也开始奔三了,逐渐步入职场开始赚钱啦。小编也属于这90后大军中的一员,正为自己的梦想奋斗。成家立业之后或将要成家都要为自己买...
90后买房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有十条忠告不得不看。 忠告一:首付靠父母,鼓励购房贷款 房价太高了,适当啃老并不丢人,现在房价这么高,在还没有能力支付大笔首付时,父母...
辛苦拼搏了20年,终于积累了一些财富,很多朋友都觉得我很成功,所以经常有一些人来问我是不是有什么成功的秘诀?然后我说我之所以成功很大部分归功于贷款买房,借鸡生蛋。 很多人不...
从购房需求上,很容易把70、80、90年代的人区分开来。各自的需求不同,买房攻略当然不能一概而论。融360金融搜索平台从用户需求出发,告诉70年代人、80年代人和90年代人,买房该注意什么...
一直被广为说道的80、90后现在也都到了而立之年,工作、买房、结婚、生子都开始摆正了他们的面前,加上很多大佬都在预测今年房价将要暴跌,因此更多的80、90后开始加入了买房大军中,然...
您可能也感兴趣:
相关专题:
有按揭记录即可贷款
解抵押,助卖房
房屋抵押,资金好周转
买房装修贷款
3年后,央行做出了相同的
双十一如何在朋友圈装一
重磅!全国将停止别墅类
工资不到4500,你会给子女
融360 - 贷款平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5 Rong36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号启示录 为何买房成了压垮80、90后的最后一根稻草?
  买房,似乎一直是中国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结婚要房子,养孩子要房子。
  很多从前对房奴生活充满歧视的年轻人,突然有一天,惊觉自己竟也加入了买房还贷大军,背起数十年的债务。
  这是一种名为“成家立业”的情怀,不居无定所,有一个稳定的落脚点,和心爱的人组成家庭,开枝散叶。
  我们采访了一些买房的人,提到为什么要买房的时候,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结婚了/想要孩子了,该买了。
  当舆论和传统将房子与子女幸福捆绑在一起后,买或者不买,对我们来说,从来不是一道选择题。
  安全感、身份、家、面子……房子从一个地址,逐渐演变成一个代表着多种象征意义的符号。虽然负债累累,但踏入新房的一瞬,那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是出自“有家”的归属感。
  我们以为新房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
  却从没想到,也会是葬送的开端。
  我们采访了一些置业不久的年轻人,得到的回答,却和想象中洋溢着幸福的崭新人生篇章相差甚远。
  维权,比创业还累
  嘉楠,是我同事的一个发小。一米八几的大男孩,笑起来带着一股子书卷气。在北京一线互联网公司,拿着2.5w的月薪,勤勤恳恳的码着代码长城。
  虽然不是管理层,工作也经常996,但是工作上获得的成就感总是无可替代的。
  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被地铁治安员喊着号子按进车厢,这样的日子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一习惯,就是五年。
  他和女朋友都是四川人,女方家在成都,他老家在距离成都不远的一个三线城市。
  谈婚论嫁的时候,双方家里人对于买房的事一拍即合,多方参与意见后,决定在成都买套房子,毕竟成都的房价相对还是能接受的,也有极大的升值潜力。
  扯证、办酒席、买房,一切都水到渠成。
  在成都千挑万选,买了一套精装房,买房的首付两边家里凑了40万,剩下每个月还贷将近1w块钱,这个压力对于一个在一线城市的程序员来说,并没有那么大。
  这似乎理所当然的应该是个Happy Ending。
  我问他,第一次踏进新房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想从北京离职,早点住进来,在那边租房太久了,没有家的感觉。”
  然而,噩梦比想象中来临的要早太多。交房后没过半年,新房墙面就出现了不少裂纹,而且时间越久裂纹就越长,越明显。
  “天天看着墙壁上的大口子,就像吃了苍蝇一样。”
  为了解决房子的问题,女方辞职回到成都找新工作,好跟进后续维权的事宜,他在北京继续挣钱还房贷。
  经过反复沟通,得到开发商的反馈是:
  我们的房屋通过了质量检测完全符合标准,没有问题。墙面有裂痕这是正常现象,建筑的通病,每个楼盘都会存在,不是质量问题。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就和预想中一样:物业和开发商不断踢皮球,业主满腔的怒火无处宣泄。
  裂缝的问题还没解决,墙面又出现了空鼓,墙面大面积开裂、掉皮。
  不一定什么时候,地上、沙发上甚至床上,白灰和墙皮无处不在,开裂的瓷砖也刺眼的充斥在各处。
  “软装都是我们两个一家家店去跑,选出来的。有时候回家,看到造作的沙发上掉了一层白灰,真给我心疼坏了,用吸尘器吸了半天,又细致的擦了一遍。”嘉楠说。
  后来呢?我问。
  “后来就习惯了。不抱期望。都一年过去了也没个结果,除了吃哑巴亏还能怎么办?”
  和开发商比起来,我们终究是弱势。
  起先吵吵着要维权的业主群,活跃人数从两百多也逐渐降到了几十个,物业的反馈也是越来越不耐烦。
  新房,就这么被熬成了旧居。
  刚一年多的时间,墙面满目疮痍,像是七八十年代的老公房。
  找了专业机构来评估,评估的结果是:
  界面剂质量较差
  找平工艺流程不规范
  由于出现空鼓部位过多,解决方案只有重新装修,把开发商做的墙面铲掉。
  万幸,评估结果只是装饰层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痕,师傅说,还有很多楼盘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或结构性裂缝,那种问题要严重得多。
  如果重新装修,装修期间还要在外面租房住,虽然成都房租不如北京那么高,但这些加起来,也是一大笔费用。
  “买精装房是想图个省事,不用自己操心盯着装修公司,这种结果,我没有预料到。当时挑大品牌,就是因为对品牌开发商的施工质量放心,我想,毕竟那么多人都买了,不会出什么问题,没想到还是要重新装。”
  房贷的压力还在肩上扛着,他后来辞职回到成都,又增加了车贷的支出,装修的事,一缓再缓。
  我问他计划什么时候重新装修。
  “我们正打算要孩子,怀孕期间就不折腾了,宝宝出生之后也不想让孩子闻甲醛或装修的化学气味,所以只能再延后。”他说道。
  那大概呢?我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先凑合几年吧。”说完,他看向窗外,再没回话。
  他知道,这一凑合,可能就是十年。
  以前我想要生活质量,现在只想能住进去
  海归的精英,在别人眼中总是赢在起跑线上的一群人,Mia也不例外。
  在英国读完研后,回国后在上海一家私企做市场,现在已经做到了管理层的位置,俨然一副人生赢家的模样。32岁,也正处在事业的上升期。
  她说,这个时候买房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算是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上海的房价还是有保障的。
  家里父母名下有两套房子,一套父母住着,另外一套在闸北长期出租。
  几年前,父母卖掉了在闸北的房子,她又贷了一百多万,换了套大房子。
  “我就是想提高生活质量,活得舒服点。”她说。
  专门请合作过的室内设计师给新房做装修设计,从家居动线到隐藏式设计,方案来来回回改了无数稿才达到她心目中的“完美”。
  装修的过程一丝不苟,装修材料把控严格,施工工序严谨。一个多月的装修时间,她累瘦了5斤。
  住进来之后,感觉一切之前受的罪都是值得的。
  但好日子,只坚持到了雨季来临之前。
  墙面出现了渗漏。起先只是一小片,逐渐多处墙面都出现了霉斑、起皮、脱落的现象。
  起先,她把这股怨气发在了装修公司身上,但咨询了专业人士之后,得到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调查结果是:
  框架结构的外墙柱跟砌体(砖墙)的连接位置未埋拉结筋、拉结筋的设置不牢固,或者是拉结筋的间距、长度及数量不符合标准 要求。因混凝土墙体与砌体(砖墙)两种结构材料不同,受温度影响温度膨胀、收缩程度也不同,在温度变化较大时,不同程度的收缩、膨胀会造成两种材质连接位置发生开裂,形成缝隙,造成渗漏。
  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穿过外墙的管道以及不同的预留孔眼的密封性处理没有做好,或是预留孔洞放坡不符合要求(应为内高,外低)都会造成房屋建筑墙面的渗漏。
  建筑施工所产生的问题不是重新补刷一遍防水漆就能解决的,装修公司的锅算是甩干净了,但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渗漏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夸张的一次,在一次暴雨后,从开关的四周慢慢渗水,流到下面的插座里导致跳闸。
  虽然过程有惊无险,但,这是一次严重的预警。
  她家并不是个例,楼里多家住户先后出现了严重程度各异的渗漏问题,小区组织起业主委员会、聘请专业律师,想通过法律途径保障业主自身利益。
  作为维权的证据需要留存,想重新装修也装不了。更况且不解决渗漏的根本,装修完也会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
  从前旅游带回来的明信片都挂在了墙上的金属框里,现在有半数曾被水侵蚀。剩下来的部分,也从墙上扯了下来,收进了柜底。
  一眨眼两年就过去了,在她海归的朋友参加各式社交Party的时候,她却还奔波在维权索赔的路上。
  最讽刺的,是她闸北的房子出手不到一年,闸北就合并进了静安区。
  如今,原来那套房子的房价,涨出了她贷款总额的一半还要多。
  欠了那么多债,得到的却是一个次品房。
  我们总侥幸的认为这是小概率事件
  开发商延期交房,要求不索赔才能给钥匙
  大多数业主索赔无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息事宁人,大家安慰自己:能交房就不错了,晚几个月没什么的。
  交房后5年,依然五证不全,业主房产交易遇到瓶颈
  开发商一次次推诿,业主依然拿不到房产证,意向买房人无法正常贷款,只能全款交易,不少看过房的买家,都止步于此。
  承重墙混凝土疏松,用手就能扣下水泥渣块
  房屋主体结构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产生严重的房屋质量问题,维权遇到层层阻碍。
  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新闻,都发生现实的身边。但看到这些悲剧,我们却仍在用侥幸心理,刻意麻痹自己,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这种灾难真正降临的时候,却无计可施,因为没有经验。
  平均一个人一生,大约置办两套房产,每一次决策,都是一次豪赌。
  我们不可能比开发商更熟悉其中的猫腻,只能求助于法律途径。
  然而漫长的维权路,会磨平一个人的棱角,有多少的案例都是不了了之,得过且过。
  终究,我们耗不过时间。
  商品房的预售制度,让我们买下一个美好的预期,得到缩水的现实。
  中间的建造过程,从来是个黑匣子。
  施工项目的多层分包、部分工程监理的吃拿卡要、施工过程的监管乏力等,都可能是造成房屋工程质量问题的帮凶。
  而建造过程中的隐蔽工程如果出现偏差,很难通过常规验房流程找到问题。
  掏出真金白银的业主们,无法参与到建造的过程管理监督中,有如待宰的羔羊,听天由命。
  你,是否也走在买房的道路上?
  你自己或身边的亲朋好友,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事件?
  你是否面临买房,却对层出不穷的房屋质量问题忧心忡忡?
  在评论区写下留言
  曝光你身边楼盘的工程质量问题
  这一次,我们和您一起
  死磕到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后要不要买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