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佛教为什么用檀香与檀香的关系

深挖佛教与檀香的关系
在佛教里,檀香被称为“神圣之树”,用于制香,被佛教奉为珍品。
檀香树生长速度极慢,要数十年才可以成材,但价值很高,深受佛教喜爱。
檀香在典籍里被称为“旃檀”,源于梵语,是“布施”的意思。自佛教传
入中国,各个寺院都种上了檀树,檀林到处一片,表明佛菩萨乐于帮助给予世人。
檀香又名白檀,属珍贵药材,能治热病,去湿疹风肿,除疾病。在打坐、念经时,
檀香散发出的淡淡的香气,可凝神静思,达到安神开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驱蚊。
檀香亦可制作成檀香手串,佩戴在身,具有辟邪防小人,提升亲和力,有助事业发展的功效。
除此之外,檀香手串有独特的安抚作用,能帮助排除杂念、清心。
曾有这样一位老人家,他有两个儿子分别在卖伞和卖布鞋。下雨天的时候他担心大儿子
伞卖得出去,但二儿子布鞋卖不出去。出大太阳的时候,他担心二儿子布鞋卖得出去,
但大儿子伞卖不出去。无论怎样的天气他都愁。直到后来到寺庙求佛祖指示,佛祖给他
一串檀香,让他佩戴在身上。渐渐地,他不再焦虑孩子们的生意了,头脑开通了。
无论下雨出太阳,都是自然规律,只要用心经营,就会有收获。由此,檀香能修心养性、
镇静,可为佩戴者带来放松、平静的感觉。
“佛教无檀香不传,檀香无佛教不贵”,旨在说明檀香与佛教的不解之缘,
在佛教漫漫道路上,佛教与檀香形影不离,有佛必有檀,有檀必有佛。
本文转载自: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为什么点檀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