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QQ钱包发展不如qq钱包能微信支付吗

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用支付宝跟微信付款,QQ钱包却很少有人用?
为什么大多数人选择用支付宝跟微信付款,QQ钱包却很少有人用?
大家在实体店购物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喜欢把支付宝跟微信付款当做手机支付的首选项,而很少有人把QQ钱包当做付款软件?甚至很少有商家支持QQ钱包支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QQ钱包里大多数人的钱应该都很少
首先按照APP定义:支付宝本身就是一个钱包软件(虽然中途推出过很夸张的社交功能),而手机QQ的定位却是一个最标准的社交软件。按照常规,大家打开手机QQ就用来聊天(更多的是群聊),然后打开支付宝用来付款。因此大多数人都把支付宝当做了首选的电子钱包。至于微信,相对于手机QQ来说,虽然功能少了很多,但是最基本的支付功能都有,而且有腾讯的大力扶持,作为付款软件的受众也比手机QQ多很多。
很多方面微信有取代手机QQ的趋势
再说软件本身的功能:由于本身定义就是一个电子钱包,支付宝付款非常方便,打开首页点击扫一扫就可以进行付款跟转账,而微信首页只有一对聊天记录。支付宝作为钱包,还推出了理财的功能,比如其中的余额宝,余利宝还有其他基金等。而手机QQ作为老牌聊天软件,各种各样的聊天功能都有,但是作为钱包,却不知道能让人来干嘛,甚至还推出了这种邀请好友支付送钱的活动,但是这个任务估计很难完成,毕竟大多数商家并不支持QQ钱包支付。
而且由于支付宝是实名制,转账的时候也不会转错,很多情况下大额转账支付宝都会让你输名字确认转账有无问题。
支付宝还有个非常大的优势,对于商家来说,支付宝提现可以免手续费,而微信跟QQ提现则需要收手续费,虽然手续费不高吗,但是提现的钱多了手续费也会极少成多。
同时支付宝作为淘宝指定的付款工具,已经让很多用户习惯了支付宝付款。
另外支付宝向很多商家免费寄了很多收款二维码,随手拿出来就能让顾客扫了。
QQ钱包近期还推出了每天付一块钱钱抽红包的活动,刚才小编手贱抽了一把才抽到1快多,然而在支付宝中早就有了闭着良心无数倍的活动:每天免费领红包。
扫描指定二维码就可以天天领取红包,今天开始红包更是大小翻了一倍,让大家更倾向于用支付宝付款了,基本上每天领完红包就可以免早餐的钱了。感谢赞赏!给好友秀一下吧
内容棒,扫码分享给好友
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QQ钱包,在移动支付这块还有机会吗?
就眼下的移动支付市场格局来看,支付宝、财付通、百度钱包形成了移动支付领域的三强。而在腾讯的移动支付体系中,财付通的市场份额主要由微信支付和QQ钱包构成,但相比前者,QQ钱包的存在感一直很低,而其市场份额一直是未解之谜。不过最近关于QQ钱包倒是有了一些最新进展。继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之后,日前麦当劳线下2000多家门店正式宣布接入了腾讯QQ钱包,麦当劳接入QQ钱包不难理解,虽然彼此分属不同领域,但QQ钱包和麦当劳都主打”年轻“用户,在品牌格调上拥有很强的共性。不过此时的QQ钱包能给麦当劳带来多大的帮助仍然是一个疑问。对麦当劳来说,QQ钱包平台上大量的年轻用户,这是其比较看重的。但问题在于,QQ钱包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比起来,远远不是一个量级。虽然手Q平台上的活跃用户很多,但能否将这些用户转化成麦当劳的用户存在诸多未知数。而最为关键的是,麦当劳的线下实体店主要在一二线城市的繁华地段,但QQ目前却是三四五线城市首选的社交软件,QQ钱包所能覆盖的年轻用户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群人。双方在品牌形象定位上都主打年轻化,但覆盖区域的重合度却并不高。想要借助QQ钱包获取年轻人芳心,麦当劳的算盘可能会棋差一招。2014年1月,QQ钱包正式登陆手Q。从一开始,QQ钱包就可谓含着金钥匙长大。来自于QQ这一社交平台的海量用户给了QQ钱包壮大的底气。借助QQ海量流量以及连续两年春节期间的红包大战,QQ钱包也确实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根据腾讯的财报显示,QQ钱包支付在2016年初春节假期期间,通过QQ钱包收发的红包数量6天内达约60亿,QQ钱包的月活跃用户也已超过1亿。从数据上看,QQ钱包在移动支付市场似乎还不错,但事实上潜在的危机也着实不小。1、左右手互博,但腾讯更看重的可能是微信一个尴尬的事实是,QQ钱包虽然是腾讯移动支付布局两只拳头的其中一只,却很大程度上往往只是作为微信支付的补充。QQ钱包总经理郑浩剑曾对媒体表示,“经过对QQ十多年积累的数据分析,其庞大的QQ用户主要集中在三四五线城市,因此对未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而言,QQ钱包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这种基于地域的补充,其实原本相安无事,但如今随着微信逐渐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此时的QQ钱包在腾讯内部体系的地位可以说已经非常尴尬。从腾讯移动支付整体布局来看,微信支付和QQ钱包两者之间的市场份额变化确实并不是其所关注的。无论是QQ钱包还是微信支付,都是腾讯对抗支付宝的利器,只要两者累计叠加的市场份额一直在增长,这就是腾讯乐见其成的事情。但如果从更广度的互联网金融布局来看,腾讯可能还是将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微信支付上。相比手Q,现在的微信更像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寄生在微信平台上的众多开发者和创业者,不仅给微信带来了活力,也带来了众多金融场景的延伸。一个简单的例子,某个在线旅游个性服务的创业者在微信平台上开通了服务号,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订购服务。微信支付根据用户过往的消费行为,恰如其分的为用户提供了分期旅游服务。这种金融场景融合带来的想象空间不言而喻,而这却是QQ钱包生态所没办法提供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微信支付单个用户的价值其实远比QQ钱包要高,随着微信逐渐下沉到三四线城市,QQ钱包退出历史舞台或被微信支付合并可能已在倒计时之中。2、消费场景争斗,最终落实的仍然还是补贴「年龄在18-24岁、25-34岁和35-44岁的受访者中,表示愿意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各为76%、68%和57%。从以上趋势可以看出,随着用户年龄的增长,移动支付接受度逐步降低。」德勤在报告中作出了这样的结论。移动支付使用人群的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带来的会是年轻人群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出门不用带现金现在已变得越来越普通。正是基于这种背景,覆盖更多的线下消费场景,对所有的移动支付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来说都至关重要。纵观QQ钱包的布局,两年的发展时间,QQ钱包围绕购物、出行、城市服务等生活场景,把触角伸向包括商超、便利店、生活日化、餐饮、交通等多个行业。其跨界的盟友阵营中,囊括了维客、中石化、滴滴出行、7-11、中百集团、全家、麦当劳等多个集团型或连锁型商家。不可否认QQ钱包在中大型商家的覆盖上,其实已经不弱于市场上既有的竞争对手。毕竟这些商家原本对移动支付这种新颖的模式就非常欢迎,但一个问题在于,对用户来说,身边那些中小型商家的支付可能才是高频刚需。家附近的水果店、上班路上的早点摊.....但在这些场景中,QQ钱包并没有做到很好的覆盖。移动支付的普及离不开补贴,虽然微信和支付宝通过大量补贴普及了线下的移动支付消费习惯,但这种习惯却并不属于QQ钱包。对中小商家来说,他们往往看重支付平台的仍然是补贴和覆盖,而且用户有时也需要补贴来刺激。这种补贴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在移动出行大战以及线下场景争夺中,耗费了数十亿的补贴才养成了如今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如今在微信已经覆盖足够多线下场景的背景下,想让腾讯再花费这么多钱推广QQ钱包其实已经不切实际。QQ钱包看上去用户基数很大,但在用户移动支付过程中,往往并不是首选的工具。更何况,QQ钱包的竞争对手们的补贴仍然没有停止。3、强推实名制,可能是压倒QQ钱包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对移动支付工具来说,最关键的也是如何将支付延伸到整个金融场景中去。据iResearch艾瑞咨询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经济核心数据第三方支付》报告显示, 2015年Q4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中,移动金融占比38.9%,个人应用占比32.3%,移动消费占比26.0%。成为领跑2015年移动支付的三驾马车。如今各企业都借「支付」这个最重要的桥梁,基于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的基础上展开综合化的互联网金融布局。某种程度上,对于各第三方支付品牌而言,移动金融成为拉动支付交易的重要领域。移动支付作为一个重要切入口培养起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在用户周边的金融服务消费越来越多,用户对综合金融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上升。事实上,现在单一支付的业务模式未来会越来越难在市场上找到立足点,转型成了必然选择。对QQ钱包来说,本身既有的市场定位已然十分尴尬,但更尴尬的是,近期央行强推实名制的新规出台,这给QQ钱包造成了更大的伤害。QQ钱包能积累如今庞大规模的用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春节期间连续多次的红包大战。这种借助势能的营销,虽然极大的促进了QQ钱包的使用频率,但最后能有多少转化仍然是未知数。我们知道,单纯的抢发红包对移动支付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很多人抢了红包就放在QQ钱包里面,根根就没有发生关键的绑卡这一步。而随着实名制政策到来,这将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增加这种难度。而我们都知道只有和将移动支付和用户的银行账号关联起来,才能发挥更多的想象空间。实名制的到来无疑将会成为QQ钱包一个极大的困扰。总结来说,QQ钱包的出现对普及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市场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这很可能最后只是给竞争对手们做了嫁衣,当然这个对手很有可能是微信支付。移动支付工具对用户来说,很多时候是具有一定排他性的,而强如微信支付,面对支付宝的竞争,都不敢说稳操胜券。对现在的QQ钱包来说,或许应该深思的是如何在这最后一波金融场景的红利中找到一条差异化的出路。微信公众号:kexuedefan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虎嗅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158286.html
未按照规范转载者,虎嗅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最多15字哦
后参与评论
能力越大,越不负责马化腾发话 微信支付和QQ钱包在香港移动支付端有动作
来源:TechWeb
作者:郭宇豪
  8月10日消息,在昨天结束的青年营腾讯日上,(微博)表示,明年腾讯与香港金管局将有更多合作,推动在香港的发展。
  首先,香港和内地用户的使用习惯不尽相同,在内地用微信支付或QQ钱包发红包,必须用借记卡而非信用卡,但香港用户以使用信用卡为主,针对此,腾讯特别地在香港地区支持香港钱包所绑定信用卡在一定额度内可以发红包,为香港用户创造了便利。
  其次,纯港币的移动支付应用场景较难突破,线下可落地的场景较少。针对这个症结,腾讯首先通过微信跨境支付功能实现突围,为大陆游客到香港消费创造 更多支付场景。
  自2015年5月微信支付登陆香港,便与莎莎、周大福、FAIRTON、英皇钟表、POMPEI等知名连锁商家合作,近期还开辟了游客 胜地香港海洋公园,今年也将继续发力拓展微信支付和QQ钱包在线下的场景。
  马化腾表示,今年腾讯会努力拓展香港线下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其实香港的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比大家想象中激烈,今年之前很多商户是被签了“独家”的,所 以这些“独家”过了期之后我们会努力进场。我们境外的商务拓展人员比较少,不希望用人海战术来推动,还是希望产品先行或者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这类打法。
  谈及和香港政府的合作,马化腾表示,希望在未来与政府一道探索金融创新,连接国内传统银行并与境外银行展开新的合作,打造如境外汇款这种既方便又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的金融应用,用先进的金融科技为香港用户带去更方便、快捷的体验。
  目前腾讯已经为香港本地用户推出了WeChat Pay HongKong(微信香港钱包)。在微信香港钱包上,用户可绑定全香港的Visa、Mastercard信用卡,灵活使用港币支付、港币转账、收发利是 等功能。未来,微信香港钱包将接入更多银行账户,并拓展线下商户,为香港用户带来便捷的移动支付服务。
  微信香港钱包是腾讯依托于香港WeChat、专门针对香港用户的移动支付工具。2016年春节,微信香港钱包以港币利是(红包)登陆香港。2016年8月,腾讯获得香港金管局颁发的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为更多香港用户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支付体验。
  香港微信钱包和大陆微信支付是一样的模式,香港手机号码注册的WeChat用户,已默认可以使用。用户可在“微信-我-钱包”中查看;大陆手机号码注册的WeChat用户,需通过验证香港手机号码或者绑定香港信用卡完成开通。
  温馨提示:香港钱包与大陆微信钱包目前相互独立,资金互不相通,但用户可在微信钱包自由切换钱包地区:钱包页右上角【…】-切换钱包地区-选择“中国”或者“中国香港”。
  香港微信钱包具有那些功能呢?收发红包,相互转账,在线购买交通票、门票、餐饮等七类服务,足不出户便可享受便捷服务。二维码收付款等等。
  用户可绑定全香港的Visa、Mastercard信用卡,也可绑定(国际)和大新银行的银行账户,进行支付。
  此外,用户可通过全港7-Eleven便利店为微信香港钱包充值,向店员出示如下二维码,经过扫描即可完成现金充值。
  下半年,微信香港钱包将接入更多银行、支持绑定更多银行账户,并重点拓展线下商户和支付场景。针对不同规模的商户,推出刷卡支付、面对面收款等支付功能,届时,香港用户可享受便捷的线下移动支付体验。
关键词阅读: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5.659.92%39539.486.497.81%23998.7325.3010.00%21979.755.979.94%20828.76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6.478.41买入18.85--买入46.29--买入31.03--大家都在搜
QQ钱包与微信钱包,有什么不同?同样是基于社交软件上的支付方式,为什么商家不会支持QQ支付呢?@_@50
zbdingyue的答复:
现在已经有很多商家都支持微信支付了。如果该商家暂时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可以互相加商家的微信账号,进行发红包或者转账,代替支付功能。&br/&&br/& 微信支付是集成在微信客户端的功能,用户只需在微信中关联一张卡,并完成身份认证,即可将装有微信app的智能手机变成一个全能钱包,之后即可购买合作商户的商品及服务,用户在支付时只需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输入密码,无需任何刷卡步骤即可完成支付,整个过程简便流畅。据悉,美团、京东、商超、便利店、餐馆等等均可使用微信支付。您高兴能您解答                微信零钱包提现指微信钱包余额转绑定银行卡内 微信零钱包钱自:充值、收红包、友转账等途径 零钱包钱用于手机充值、支付水电气(已通区)、支持微信支付超市进行付款等 零钱包内钱提现银行卡需要先绑定张或张本银行卡 注意:部银行卡支持提现南京银行、邮政储蓄卡等@_@提现微信钱包零钱转绑定银行卡。陪跑这么多年,QQ钱包依然“转正”无望
[ 亿欧导读 ] QQ钱包只是微信支付的补充,或为微信支付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年轻用户中打前战,而站在腾讯这个互联网巨头的角度看,不管QQ钱包和微信支付最后谁能活下去并且发展好,对金融业务都是没有影响的。只可惜,QQ钱包的结局可能会令人惋惜。
亿欧 /涂涂
今年5月,前微信支付总经理、微信红包设计师吴毅正式加盟校园分期平台分期乐并出任集团总裁。消息一出,微信红包设计师出走腾讯加入创业公司的消息令人感慨万分,与此同时腾讯金融立即成为焦点,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腾讯至今并未独立拆分金融业务,形成类似蚂蚁金服之于阿里巴巴的公司架构。
2013年8月,财付通联合微信发布了微信支付,在2015年春晚上利用微信红包一炮而红。 这厢是微信支付红极一时,并挖走支付宝大块市场份额,在移动支付市场站稳脚跟。那边则是QQ钱包自推出后反响平淡,逐渐成为微信支付的陪衬。
从数据上也可以看出微信支付和QQ钱包的关系,据易观智库报告显示,2016年第1季度,财付通位居第二,占比23.03%(支付宝占有63.41%的市场份额),其中微信支付占比84%,手Q与其它占比16%。可见微信支付是腾讯支付业务的主力军。近几年腾讯一直采取保守的组织架构,使金融业务的发展受到约束。
反观阿里巴巴上市之前拆分金融业务,如今形成一个估值已达600亿美元的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腾讯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只不过步子依旧迈得不大,在去年9月腾讯内部成立了“支付基础平台和金融应用线(FiT)”,由集团副总裁赖智明出任总负责人,是财付通扩容形成的组织。这使得过去一直以产品形态展现的腾讯金融布局,终于有了明确的承载主体。
但是在这个组织架构下,微信支付和QQ钱包仍然分属两个部门,对外各自为战,从来没有联合形成叠加优势。在FiT的组织结构下有7个业务部门,包括支付平台部、金融产品部、金融合作部、金融政策部、金融数据服务中心等,支付平台部门就是为微信支付和QQ钱包提供支付业务底层支持的部门。
从财付通官网大事记中看到,2015年8月其联合微信推出微信支付,布局移动支付并大获成功。但仔细想来,当年吴毅携财付通被收入微信事业群,设计微信支付而把财付通隐身于背后,可谓作了巨大牺牲。
微信负责人张小龙有着强烈的产品洁癖和控制欲,其在公开演讲中曾表示过“微信现有最大的难题不是要接入什么,而是拒绝接入什么。”这也侧面证明微信支付的诞生实则是在微信的强大主导下而非财付通的主导下推出的。 因此,微信支付的存在意义更多是服务微信的渠道性功能,而非一个完整的金融产品。
QQ钱包是2014年2月-3月,手机QQ先后新增安卓和iOS版本的QQ钱包功能,标志着手机QQ正式进军移动支付领域,因为微信和手机QQ同为腾讯两个王牌级的移动应用,QQ钱包同样肩负着在移动支付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使命。虽是两个同样等级的产品,QQ钱包的存在感一直低于微信支付。 在移动O2O的推广上,总是后发于微信支付,效果更是差了好几个等级。
从市场竞争来看,出身同门的两款产品形成了对支付宝的攻势,但打法上则是各自为战,并未联合起到叠加作用。在底层设计和技术支持上,微信支付和QQ钱包从集团获得的资源是差不多的。
而从推广上,二者的思路略显不同。微信支付采取了更为烧钱的方式,直面与支付宝竞争,采取春晚红包、线下商店优惠等方式迅速进行O2O布局。而QQ钱包似乎低调很多,声势不如微信支付那么浩大。
而从渠道考虑,微信和QQ的用户有很大重叠,微信用户可能就是QQ用户,但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就不一定再使用QQ钱包,因此在竞争中,QQ钱包需要更为差异化的打法,这主要针对用户群体的不同上,从而在线下实体门店布局时的打法也有所不同。微信用户聚集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用户(80、90后),而QQ更加聚焦三四线城市以及更加年轻的用户群体(95后、00后)。
因此QQ钱包会首选麦当劳这样的商家进行合作,因为二者面向的用户群体是重叠的,而微信则首先选择在写字楼周边的实体商店(餐饮、便利店等),但随着微信渠道不断下沉,当触及三四线城市和更年轻用户时,QQ钱包的补充地位也会变得很尴尬。这对于共同的对手支付宝来说并不存在类似问题,一是支付宝依赖电商平台而起,二是支付宝面向所有客户,并没有针对特定群体。
从微信支付花费数十亿补贴用户这件事来看,集团对于微信支付的重视胜于QQ钱包,再拿出十亿补贴QQ钱包显然不太可能。
但微信支付和腾讯整个金融业务的联系似乎没有QQ钱包那么紧密,微信支付不愿意妥协,在微信追求独立性下很难与腾讯其他业务融合,QQ钱包则因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着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
这种渠道和后端相互割裂的状态对微信支付来说并非好事,这使得微信支付仅仅作为一个触达用户的渠道,而非前后端一致的金融产品。
腾讯是怎么协调的呢?在腾讯的组织架构上可以看出, 微信支付也好QQ钱包也好,都好比是前线打仗的军队,而他们的弹药补给则是由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FiT)统一供应,缺什么就给什么,至于仗怎么打则有军队自己部署。前端产品可以灵活调整,后端时刻跟上,这种模式是区别于蚂蚁金服的打法。
但弊端是内耗严重,毕竟不同属一个部门,仅沟通成本就很高,QQ钱包和微信支付的线下争夺本可以形成合作,珠联璧合,但各自为战,浪费很多资源。
归根结底,QQ钱包只是微信支付的补充,或为微信支付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年轻用户中打前战,而站在腾讯这个互联网巨头的角度看,不管QQ钱包和微信支付最后谁能活下去并且发展好,对金融业务都是没有影响的。
而就现状来看,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和势头都比QQ钱包要好,而用户群体也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分,QQ钱包的结局可能是完成陪衬使命后,继续平淡无奇下去,甚至退出移动支付竞争。
本文作者涂涂,亿欧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推荐阅读:
订阅式鲜花体验:低价格,高重复,购买习惯难养成
天窗城市论坛将首次在南京举办,英雄召集令!
滴滴收购Uber中国,预示着此轮的科技泡沫正式破裂!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钱包里的钱怎么转到微信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