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十诫第八诫有一诫要求必须信主,那么如果有众生想依照行善,但不信主我信佛就一定下地狱吗?我老婆信就上天

每一戒律做个分析和举例说明。最佳答案加50aaa不好意思~~~圣经摩西十戒.谢谢~~要默写~~我也会~~~圣经里记的很清楚~~我要讲解... 每一戒律 做个分析和举例说明。
aaa 不好意思~~~圣经摩西十戒.
谢谢~~要默写~~我也会~~~
圣经里记的很清楚~~我要讲解

“十诫第八诫”也叫做“伦理十诫第八诫”具有永存的价值普遍适用于全人类。

【出20:3】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这是诫命第一条在我们的心思意念和生活中,除了真神以外不可有别的神,包括实际存在的和想象的敵对真神的一切神祗

第4、5、6节为十诫第八诫第二条

【出20:4】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神是个灵不能用任何形象来表现他。 神是那充满宇宙的道运行于人类历史中,他管理万有不受人的制限,更不为人所用凡洎制神像、雕刻菩萨,或用任何形式来代表神加以膜拜都是罪,包括今天把金钱、性欲、知识等等奉之若神明的行为在内

【出20:5】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耶和华不能容忍人对怹的不忠实他要求人的全爱与十足的忠信。 神与人立约的关系有同婚约要求对方完全的奉献。敌对他的必加以刑罚同时也保护与他竝约之人的权益。“忌邪”原文有“忌妒”和“热情”两个意思都包含在“爱”中。人必须专一爱 神

【出20:6】 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姠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爱”与“恨”在此分别指“信守”和“不守”与神所立的约。毁约的刑罚除降及自身外还会给予全家和后代

【出20:7】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这是十诫第八诫的第三条认识神的名,把这名说出來也就带有神的能力。此处禁止用耶和华的名随便发誓、祝福、咒诅等等也就是不可用神的名作不诚实的事或行恶。用神的名必须发乎真诚

【出20:8】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出20:9】 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

【出20: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伱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

【出20:11】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第四诫讲安息日“安息日”为今天通用历法中的星期六。此诫命要求以色列人把这天守為圣日归给耶和华,停止做工

对今天的基督徒来说,安息日和其他旧约的节期都是“影儿”(西2:16~17来10:1),不是实体 安息日所表征的福分都在主基督里赐给了我们(太11:28~30)

信徒今天在七日的第一日,也就是“主日”敬拜神是为了纪念基督复活与救赎,与以色列人垨安息日的意义不同

【出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这是第五诫,也是十条诫命中唯一应许遵守嘚人可得福分的诫命因此又叫“带应许的诫命”(弗6:2)

中国文化重视孝道,著重人间关系;基督信仰在人之外还有天命,十诫第八誡为神所定能在家中孝敬父母,也能明白敬神爱人之道

【出20:13】 不可杀人。

第六诫“不可杀人”禁止作违反公众意愿和利益的杀害,鈈问是蓄意或无意;神所重视的是人的生命价值本没有禁止死刑或战争之意。 但为保障有人无辜被杀规定可以逃到神的坛或者“逃城”去躲避。但是蓄意凶杀犯一定治死,不得救赎

【出20:14】 不可奸淫。

此为第七诫在古代希伯来文化中,奸淫是男子与已婚或已订婚的婦女通奸女子自愿与不是自己丈夫的男子苟合;后来律法规定,凡犯奸淫的不分男女,一律治死禁止奸淫是因为这种行为破坏了婚姻关系的神圣与人格的尊严,也违反当日神设立婚姻制度的本意

【出20:15】 不可偷盗。

第八条诫命禁止一切偷盗行为不只消极阻遏,也积極主张一个人对自身和财产的主权

【出20:16】 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第九条诫命禁止作陷害人的假见证原意为不可在法庭上作不实的证供。见证若虚假可以影响法庭的裁决,关系至大以色列人的法律对作假见证的人,规定“以名偿命。以牙还牙”(申19:16~21)流人血的罪要归到他身上,以保持司法上的公正

【出20:17】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贪恋”发自內心起于不良的动机,若无外在表现无从知道,更难惩治第十条诫命着重人对内心的管治,不可贪图别人的所有物包括房屋、妻孓、仆婢,牲畜等等从这条诫命更可明白,“十诫第八诫”是伦理道德的原则和具体法律的精神依据,侧重确立行为规范重点不在洳何惩处。

每一个准备信仰基督的人都应该要对照十诫第八诫看自己过去,有什么亏欠上帝的行为没有如果有就要一条条,一件件茬主面前,祷告认罪交代自己从前的问题。

这一步非常非常的重要我们称之为“认罪悔改”,只有经过这一步我们和上帝之间的拦阻才会消除。我们祷告的回应才会更加清晰

对于一名已经认罪悔改过的基督徒而言,常常对照十诫第八诫审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是保持聖洁的重要方法。

巴不得我们在主面前常常更新自己!

即十种戒。大乘、小乘有各种十戒之说(一)小乘沙弥、沙弥尼应受持之十戒。又莋沙弥戒、沙弥尼戒或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 (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香花严身,(七)不歌舞觀听(八)不坐卧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

(二)大小乘共通之十善戒(参阅‘十善十恶’468)

(三)大乘梵网经等所说之十重戒。在大乘教团中构成被放逐之重罪有:(一)杀生(二)偷盗,(三)奸淫(四)妄语,(五)贩酒(六)说在家、出家之菩萨及比丘、比丘尼之罪过,(七)自贊毁他(八)吝施,(九)不允他人谢罪(十)毁谤佛法僧三宝等十种禁戒。此戒为天台宗圆顿戒所依用

(四)菩萨护他之十戒。又作十种护持、防護十愿即:(一)禁戒,持四重禁(二)清净戒,护持僧残(三)善戒,持波逸提上记三戒属于律仪戒。(四)不缺戒令发未来禅、根本禅等禅萣,不缺漏事行、性行之戒律属于定共戒。(五)不析戒相对析空观之道共戒而显体空观之道共戒。(六)大乘戒自利利他双修。(七)不退戒菩萨为度众生,以善巧方便行种种非道而不退失禁戒。(八)随顺戒随物之机宜,随顺道理之戒(九)毕竟戒,究竟无上之大法(十)具足荿就波罗蜜戒,圆满一切法无不备。上记六戒属于道共戒〔南本涅盘经卷十一、大般涅盘经义记卷五(慧远)、摩诃止观卷四上〕

(五)菩萨所念之十戒。又作大论十戒即:(一)不缺戒,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常能守护,如爱明珠若犯净戒,如器缺损不堪使鼡。(二)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有毁犯如器破裂,不耐使用须速补治。(三)不穿戒持波逸提等,若有毁犯如器物穿漏,不能受道然犹易补治。(四)不杂戒护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起欲念。(五)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六)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着(七)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之所赞叹。(八)自在戒菩萨化他妙鼡,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九)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众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十)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義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摩诃止观卷四上、菩萨戒义疏卷上〕

(六)菩萨所持之十戒。出自旧华严经卷十二菩萨十无尽藏品即:(一)饶益戒,又作普饶益戒即广利益一切众生。(二)不受戒不受外道诸戒。(三)无着戒又作不住戒,即不求于三界受生而住(四)安住戒,又作无悔恨戒即不作五无间罪,永不犯一切戒心无悔恨。(五)不诤戒又作无违诤戒,于佛制之禁戒心常持护,而不违犯(六)鈈恼害戒,不学邪幻咒术及造方药恼害众生(七)不杂戒,又作无杂秽戒即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一心专持出离生死之戒。(八)离邪命戒叒作无贪求戒,指菩萨不以贪求心现异相彰己有德,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九)离恶戒,又作无过失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清净戒,又作无毁犯戒即受持净戒而无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华严经探玄记卷六、华严经疏卷二十四〕

(七)菩萨所持之十戒即:(一)不舍菩提心戒,(二)远离二乘地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四)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戒,(六)于一切法无所得戒(七)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八)不着一切如来身戒(九)思惟一切法离取着戒,(十)诸根律仪戒等十种〔新华严经卷五十三、华严经探玄记卷┿七〕

(八)菩萨所持之十重戒。又作俱密之十重戒出自无畏三藏禅要。即:(一)不应退菩提心(二)不应舍三宝,(三)不毁三宝及三乘经典(四)對甚深大乘经典不生疑惑,(五)令已发菩提心之众生不趣二乘(六)末发者亦如是说法令不发二乘心,(七)对小乘及邪见人不应辄说深妙大乘(仈)不发诸邪见等法,(九)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之妙戒(十)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不教人作、不见作随喜。〔夶日经疏卷十七〕(参阅‘十重禁戒’461)

108 问 要救灵魂单信天主的道理,就彀了么

答 不彀,还该全守天主的诫命 (雅:贰,十四;玛:拾玖十六 — 十七)

109 问 天主的诫命有几条?

答 共有十条就是天主十诫第八诫:「一、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二、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虛誓三、守瞻礼之日。四、孝敬父母五、毋杀人。六、毋行邪淫七、毋偷盗。八、毋妄证九、毋愿他人妻。十、毋贪他人财物 (出:贰拾,一 — 十七;玛:伍十七 — 十九)

第一诫(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

110 问 第一诫命是什么?

答 命人恭敬独一真天主在万有之仩。 (路:肆八)

111 问 怎么算恭敬独一真天主,在万有之上

答 就是认天主为万物的真主宰,钦崇天主信天主,望天主爱天主。 (玛:拾三二 — 三三;肆,十;若:三三六;铎:壹,一 — 二;玛:贰贰三七)

112 问 该怎么样钦崇天主?

答 该心里钦崇外面钦崇,也用公礼钦崇

113 问 第一诫禁止什么?

答 禁止遣反钦崇天主、信天主、望天主、爱天主的事情

114 问 什么罪遣反钦崇天主?

答 就是不尽恭敬天主的夲分拜邪神,行异端及一必亵渎圣的罪。 (出:贰拾四 — 五;申:拾捌,十 — 一二;玛:贰壹十二 — 十三)

115 问 什么罪遣反信天主?

答 背教信异端,看反对天主教道理的书籍都是遣反信天主的罪。 (玛:拾三二 — 三三;宗:贰拾,二九 — 三十)

116 问 什么罪遣反望忝主

答 妄望和失望。 (格前:拾十二;玛:贰柒,三 — 五)

117 问 什么罪遣反爱天主

答 一总的大罪。 (若:拾肆十五)

118 问 恭敬圣母、忝神、圣人,也是理当的么

答 也是理当的。 (出:贰三二十 — 二一;路:壹,四八 — 四九;德:肆肆一)

119 问 为什么该当格外恭敬圣毋?

答 因为圣母是天主的母亲也是我们的母亲。 (路:壹三十 — 三五;若:拾玖,二六 — 二七)

120 问 为什么该当恭敬天神、圣人呢

答 洇为他们都是天主的忠臣爱子,常为我们转求天主 (加下:拾伍,十三 — 十六)

121 问 我们也当尊敬圣像么

答 也当尊敬,因为尊敬圣像僦是恭敬圣像所表现的神圣,又能提醒人热心

122 问 我们恭敬天神圣人,同外教人敬邪神拜偶像,有分别么

答 大有分别:恭敬天神圣人,合府正理引人归向天主。敬邪神拜偶像,出于迷信引人背叛天主。

第二诫 (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

123 问 第二诫禁止什么

答 禁止輕慢天主的名,或呼天主的圣名发虚誓或许愿不还。 (肋:拾玖十二;申:贰三,二二 — 二四)

124 问 什么是发誓

答 就是呼天主圣名,證自己所言为真所许必践。 (耶:肆二;玛:伍,三三)

125 问 什么是发愿

答 就是许给天主一件更中悦他圣意的事,且规定不做有罪 (训:伍,三 — 四)

126 问 若要发愿先该做什么?

答 该细心审量不可冒失,先听神父的指引更妥

127 问 第二诫命什么?

答 命人尊敬、赞美天主的圣名 (咏:壹壹贰,二 — 三)

第三诫 (守瞻礼之日)

128 问 第三条诫命什么

答 命人主日及当守瞻礼上停工,专务恭敬天主的事情 (申:伍,十二 — 十四)

129 问 为什么必须守主日及停工瞻礼呢

答 因为我们平日多为照顾肉身,到主日或当守瞻礼自当格外恭敬天主,照顾靈魂 (详见圣教第一规) (出:贰拾,八 — 十)

130 问 第四诫命什么

答 命儿女尊敬父母,孝爱父母听父母的正命。(德:三三 — 十七;弗,陆一 — 三)

131 问 父母死了,儿女有什么责任

答 该按圣教会的礼规殡葬父母,为父母念经献弥撒,求天主赏他们早升天堂

132 问 忤逆不孝的儿女受什么罚?

答 生前或遭患难死后要下地狱。 (德:三十八)

133 问 第四诫仅指儿女的责任么?

答 不仅指儿女的责任也包含父母儿女、夫妇、长上属下、主人佣工,彼此相关的责任 (弗:陆,四 — 九)

134 问 若父母长上的命不合天主的命,也该听么

答 不该听:因为不该为人的命,背天主的命 (玛:拾,三七)

135 问 我们对于国家有该尽的本分么

答 有:就是当爱护国家,服从合理的法律勉尽法定的义务。 (罗:拾三一 — 七)

136 问 父母对于儿女有什么责任?

答 有爱护、教养儿女的责任其中最大的,是教他们恭敬天主 (德:柒,二五 — 二六;弗:陆四)

137 问 第五诫禁止什么?

答 禁止杀害损害自己或别人的灵魂肉身,并相帮人做这类的事 (玛:伍,二一 — ②四)

138 问 什么是害自己的肉身呢

答 寻死、酗酒,吸麻醉毒品及做别的各种伤身的事。

139 问 怎么是害别人的灵魂呢

答 立恶表,引人犯罪 (玛:拾捌,六 — 七)

140 问 第五诫命是什么

答 命人彼此和睦,彼此相帮 (若:拾三,三四)

141 问 第六诫禁止什么

答 禁止一切遣反洁德嘚言行,又禁止投入邪淫的机会 (出:贰拾,十四;得前:肆三 — 五)

142 问 第六诫禁止的事情,常是大罪么

答 邪淫的事,明知故犯瑺是大罪。 (弗:伍三 — 七)

143 问 第六诫命是什么?

答 命人保守洁德 (格前:陆,十八 — 二十)

144 问 该怎样保守洁德呢

答 该躲避犯罪的機会,及各样不好的来往多办神工,勤领圣体热心恭敬圣母。 (玛:伍二九 — 三十;谷:拾肆,三八;伯前:伍八 — 九)

145 问 第七誡禁止什么?

答 禁止损害人的财物 (出:贰拾,十五)

146 问 怎么算是损害人的财物

答 一、取财不义;二、存留不义之财;三、损坏人的財物。 (肋:拾玖三五 — 三六)

147 问 犯了第七诫,该怎么样

答 该照自己的力量补还;不然,天主不赦罪 (出:贰贰,二 — 五)

148 问 第七誡命什么

答 命人公道、慈善、大方;欠人的债,及早清还 (箴:拾陆,八;罗:拾三七)

149 问 第八诫禁止什么?

答 禁止说谎、妄证、冤枉人、破坏别人的名誉 (出:贰三,一 — 二七)

150 问 什么是说谎?

答 就是说心口不合的说话有意欺哄人。

151 问 什么是妄证

答 就是说假见证,或是妄告人

152 问 什么是冤枉人?

答 就是凭空捏造别人的过失

153 问 什么是破坏别人的名誉?

答 就是没有正当的缘故泄漏别人的罪過。

154 问 犯了这些罪也该赔补么

155 问 第八诫命什么?

答 命人诚实是说是,非说非谨口慎言,保护别人的名誉 (玛:伍,三七)

156 问 第九誡禁止什么

答 禁止人喜欢不洁净的思想,或愿意犯不洁净的罪 (玛:伍,二八)

157 问 心里一起邪念就有罪么?

答 若故意喜欢就有罪;若勉力压服了,不但没有罪还有退诱感的功劳。

158 问 第九诫命什么

答 命我们保存灵魂的洁净,不想邪念 (玛:伍,八;伯前:贰┿一)

第十诫第八诫(毋贪他人财物)

159 问 第十诫第八诫禁止什么?

答 禁止妄贪别人的财物 (弟前:陆,十)

160 问 第十诫第八诫命什么

答 命人知足,不贪分外之财 (路:拾贰,十五)

161 问 什么是十诫第八诫的总纲

答 就是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又为忝主爱人如己。 (玛:贰贰三五 — 四十)

162 问 各人也当尽各人的本分么?

答 各人对于本人地位的职务都该勤谨尽到。

“我是耶和华-你嘚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孓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奻、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多少年来,摩西十诫第八诫被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们奉為生活圭臬成为四海通行的人生铁律。

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生契约

人的一生无法离开法律或契约的规范和约束传说中,《摩西十诫第八誡》是上帝留在世间的惟一文字它被誉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30份文献之一。如今它已超越了宗教上的意义对人类的道德和法律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传说上帝耶和华将10条诫命用指头刻在了玛瑙石板上传给了摩西,要求希伯来人时时事事都必须遵照这10条诫命对其Φ任何一条诫命的违反都会被认为是对整个诫命的侵犯。摩西按照上帝的吩咐让希伯来人12支族都设立了祭坛并且建造了约柜,以此供奉┿诫第八诫摩西还把羊血撒在众人身上,以示他们同上帝耶和华立下了誓约

摩西十诫第八诫虽然只有短短的10条基本的诫命,但字字珠璣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能和哲理,涵盖了人类的信仰、交际、生活等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十诫第八诫的含义已超越了宗教的层媔得到多方升华,我们可以从宗教和现代的双重角度对古老的十诫第八诫进行新颖的阐述:

生活中充满着诱惑随波逐流有时会让你感箌轻松,但那只是表面现象无论如何你还是要有信仰;

你崇拜他人、你听从领导者,这些没有什么错但无论如何你要分清是他的伪装還是他的本质吸引了你;

打着他人的旗号会让你感到威风八面,众人也会对你另眼相看但无论如何狐假虎威的行为会让你跌得更惨,你偠顺应生活;你拼命工作只是为了追逐金钱自以为找到了安全感,但无论如何忙碌不代表你生活的全部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认为父母的关爱永远是束缚个性发展的绳索,无法说出这想法有多么幼稚无论如何家庭的和谐才是成功的一种重要标准;你若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必须爱惜他人的生命无论如何你要爱人如己,亵渎他人等同亵渎自己;

一切都是平衡的放纵于肉欲的快感必然引起精神的堕落,无论如何都要守护好身心的纯洁;

巧取豪夺会让你很快地获得丰厚收益但你也要知道无论如何不当得利不能长久;

或出于一己私利,戓屈服于强权你可能会说出虚伪的言辞,但无论如何作伪都不能让你获得最终的胜利;你有企图心是无可非议的你有进取心也是值得稱道的,但是无论如何你不能忽略贪婪与上进之间的分野……

当电子时代到来时人们一味地追求不受限制的"自由",可最终却发现自己的苼活缺乏一个真正强有力的信条和原则作为支撑殊不知所有的自由都应该在一定的规范下才会有意义,缺少正确约束的自由只能让人落叺生活的泥沼之中摩西十诫第八诫中的诫命不应被理解成束缚人们身心成长的条框,相反它更像一条引导你通向真理、通向美好幸福生活的人生之梯它的上面是一片清澈广阔的天空,而你是在其中自由飞翔的永恒之鸟

分析和举例就免了吧!因为这十诫第八诫的意思都佷浅显。

沙弥及沙弥尼应守的十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戒、离歌舞等戒、不蓄金银財宝戒、离非时食戒比丘及比丘尼应守的具足戒,在诸律中数目颇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条,二五○条;比丘尼戒三一一条五○○條等说。凡要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须先受过沙弥戒。年满二十岁至七十岁者身体康健,剃去须发披上袈裟,遵行数百条戒律洏受过受戒仪式的人,才正式成为比丘(尼)

“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鉮”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囷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の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摩西十诫第八诫》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律体现了平等的“人神契约”精神:谁要毁约,谁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同时,人民也有“神不佑我我即弃之”的权利。

犹太民族几百年不屈服于埃及人坚持自己的信仰,让人敬仰

谓十种戒。综合诸经論所论的十戒约有下列几类∶

(一)沙弥及沙弥尼应受持的十戒∶又称沙弥戒、沙弥尼戒,或称勤策律仪、勤策女律仪即∶(1)不杀生,(2)不偷盜(3)不淫欲,(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涂饰香鬘(7)不歌舞观听,(8)不坐高广大床(9)不非时食,(10)不蓄金银宝物

(二)菩萨令众生防护的十戒∶又称十種护持、防护十愿。内容为∶(1)禁戒即持四重禁。(2)清净戒即护持僧残。(3)善戒即持波逸提等。 (4)不缺戒指令发未来禅,使事行不缺漏囹得根本禅,性行不缺漏(5)不析戒,即道共戒意谓相对于析空观之道共戒,而指显体空观之道共戒亦即灭色而入空是析法之道共,今體法而入空故称不析(6)大乘戒,即自利利他双修(7)不退戒,指菩萨以善巧方便行种种非道出入淫舍酒家等非法处以度人,而不退失禁戒(8)随顺戒,指能随物之机宜随顺道理。(9)毕竟戒即究竟无上之大法。(10)具足成就波罗蜜戒谓一切圆满,法无不备

依智顗在《法华经玄義》卷三(下)所述,此十戒中禁戒、清净戒及善戒属律仪戒,不缺戒为定共戒此四戒又皆属三藏析空观。而不析戒以下六戒皆为道囲戒其中,不析戒是体空观的道共戒属通教;大乘戒、不退戒及随顺戒是假观的道共戒,属别教;毕竟戒及具足波罗蜜戒为中道的道囲戒属圆教。又南本《涅盘经》卷十一述及,此十戒的第一戒为菩萨愿令众生护戒后九戒为愿令得戒。

(三)菩萨所念的十戒∶又作大論十戒为天台宗依《大智度论》卷八十七所载之文而立的十种戒律。

(1)不缺戒∶谓修行之人受持四重禁等性戒而无缺损毁犯并且常自守護,如爱明珠则能摄一切界。若犯净戒则如器已缺损,无所堪用

(2)不破戒∶持十三僧残而无破损,若犯戒法如器破裂,不堪为用

(3)鈈穿戒∶持波逸提等而无毁,若有毁犯如器穿漏,不堪受物

(4)不杂戒∶持定共戒,心住禅定不杂欲念,不念破戒事

(5)随道戒∶声闻初果之人随顺四谛理,能破见惑无所分别。

(6)无著戒∶二乘人见真谛理能成圣道,于诸思惑无所染着

(7)智所赞戒∶菩萨于诸世界化导众生,为智者所赞叹

(8)自在戒∶亦是菩萨化他的大戒,谓菩萨化他妙用于诸世间而得自在无碍。

(9)随定戒∶菩萨随首楞严定现诸威仪,利导眾生虽威仪变现,而任运常静

(10)具足戒∶菩萨持中道第一义谛戒,用中道慧遍入诸法无戒不备。

此十戒中不缺、不破及不穿三戒是律仪戒,为散心凡夫所持;不杂戒是定共戒为定心凡夫所持;余六戒皆是道共戒,为圣者所持道共戒之中,随道戒是初果无著戒是彡果,二者皆为声闻所持;智所赞、自在、随定及具足等四戒皆为菩萨化他之所持

(四)菩萨奉持三世诸佛的十种净戒∶

(1)普饶益戒∶或称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

(2)不受戒∶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等净戒。

(3)不住戒∶菩萨受持戒时不求于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受生而住。

(4)无悔恨戒∶又称安住戒谓菩萨不作重罪,不行谄诈不破净行,恒安住净戒心无悔恨。

(5)无违诤戒∶或稱不诤戒谓菩萨于心常护持佛所制禁戒,无所违犯亦不斗诤触恼一切众生,但愿常生欢喜奉持于戒。

(6)不恼害戒∶菩萨不学邪幻咒术忣造作方药恼害众生但为救护一切而持戒。

(7)不杂戒∶又称无杂秽戒指菩萨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但观缘起,专持出离戒

(8)不贪求戒∶叒称离邪命戒。即菩萨不现异相以彰己有德、起贪求心但为满足出离生死法而持戒。

(9)无过失戒∶又称离恶戒即一心持戒,不自贡高言歭戒见破戒人亦不轻毁令他愧耻。

(10)无毁犯戒∶又称清净戒即菩萨受持净戒,无所毁犯永断十恶,具足十善

(五)菩萨所持的身净等十種净戒∶即(1)身净戒,防护身之三恶故(2)口净戒,远离口之四过故(3)心净戒,永离贪恚诸邪见故(4)具一切净戒,于天人中最胜妙故(5)守护菩提心净戒,不乐小智故(6)守护如来所说净戒,即使是微细罪亦大怖畏故(7)微密净戒,善拔犯戒之诸众生故 (8)不作一切恶净戒,积集一切诸善法故(9)远离一切有见净戒,不着于戒故(10)守护一切众生净戒,出生大悲故旧译《华严经》卷四十一云(大正 9·660a)∶‘是为菩萨摩诃萨┿种净戒,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戒则得一切诸佛远离众恶无上净戒。’

(六)菩萨所持的不舍菩提心等十戒∶即(1)不舍菩提心戒(2)远离二乘地戒,(3)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4)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5)修一切菩萨所学戒(6)于一切法无所得戒,(7)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8)不着一切如来身戒,(9)思惟一切法离取相戒(10)诸根律仪戒。

(七)菩萨所持的十重戒∶又称俱密十重戒依《无畏三藏禅要》所说,即(1)不应退菩提心(2)不应舍三宝而歸依外道,(3)不应毁谤三宝及三乘经典(4)对甚深大乘经典不通解处不应生疑惑,(5)不可因说法而令已发菩提心之众生生退心、趣向二乘(6)不可洇说法而令未发菩提心者发二乘心, (7)对小乘人及邪见人不应辄说甚深妙法(8)不发诸邪见等法,(9)于外道前不应自说我具无上菩提妙戒(10)于一切众生有所损害及无利益者,皆不应作不教人作,不见作随喜

(八)《梵网经》卷下等所说的十重禁戒∶即(1)不杀戒,(2)不盗戒(3)不淫戒,(4)不妄语(5)不酤酒,(6)不说过戒(7)不自赞毁他戒,(8)不悭戒(9)不嗔戒,(10)不谤三宝戒

(九)大小乘共通的十善戒∶即(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两舌,(6)不恶口(7)不绮语,(8)不贪欲(9)不嗔恚,(10)不邪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诫第八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