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bd会重改结构吗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现在歼11b战斗机综合实力排世界第七。

  1. 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三代战斗机的主要生产国,中美两国在2015年生产的战斗机总数大约占世界新生产战斗机数量的约69%。

  2. 2015年,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生产战斗机最多的国家,中国居其次,俄罗斯第三。

  1. 战机电子设备的能力,包括雷达扫描设备的发现、跟踪、指引、击毁目标的能力,及电子战设备的通信及抗干扰能力。

  2. 战机航电传感的能力,包括机体响应操控时间,稳定性等。

  3. 飞机对雷达波折射及降红外特征的能力,也就是隐身的能力。

  4. 飞机自身质量稳定性及可操纵性的能力。

  5. 飞机单向航程及续航的能力。

  6. 飞机载弹量及载弹种类多样的能力。

  7. 飞机的可完善及后续改装的能力。

  8. 飞机便于后勤保障的能力,包括机体保养、机体零件的通用性等。 

中国一位少将曾说,中国武器可以露面但不能露底。

意思说中国其实很多我们熟知的装备的性能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歼11b是在su27的基础上改进的,性能肯定超越了su27,甚至和su35相当

所以我还是保守一点排名

比苏联的强,稍逊于欧洲台风,阵风,幻影

除去美国,俄罗斯,中国的四代战机,综合实力在前十,前面的就是欧洲的台风,阵风。俄罗斯的苏-35,苏30系列

进前十就不错了 最多第八第九的样子

英国《简氏》周刊,最近刊载了中国空军宣布歼11B型重型制空战斗机,成功。《简》周刊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报道。而美国《防务周刊》也在随后对于歼11B重型战斗机,进行了报道与评论。但是,评论的有些过高,按照国内网络一般看法,应该属于“威胁论”。而《简》周刊报道还算是比较客观一些。

《简》周刊报道:中国解放军空军,日前正式宣布歼11B研制成功。并且随后将进入批量生产。此次中国在原有SU27SK基础上,做出了很大的修改内容。比较明显的一点,在歼11B型重型战斗机的腹部进气道前端,加装了雷达波屏蔽装置,同时进气道内也增加了反雷达的吸波涂层。由于中国加装了多种隐身手段,歼11B从原有15㎡,雷达反射横截面,下降到仅有5㎡。其特征要小于一架起飞重量8吨的轻型飞机。极大的增加了歼11B的生存指数。中国与俄罗斯签署的引进协议中,原计划生产200架,沈飞公司仅生产95架SK战斗机后,就提前终止生产。随后进入改进阶段。目前,按照中国军方预期计划,歼11B可以至少许可生产105架。同时,进入国产化后,中国可以大批量生产。

美国防务周刊报道则是会使你感到吃惊与意外。:中国解放军最新的重型制空战斗机歼11B战斗机,近期中国军方机构才迟迟正式宣布出来。歼11B型重型制空战斗机,是中国在俄罗斯SU27SK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这种战斗机,中国军方对他抱以很大的期望。中国把自己的隐身研制能力,尽可能应用在他身上,使得歼11B型重型战斗机,获得了只有5㎡的雷达反射截面。

中国空军在与俄罗斯签署了引进协议后,仅生产了95架原型Sk战斗机,即开始进行歼11B重型战斗机研制。其后按照合约开始秘密生产与装备这种战斗机。但是,一直到2007年5月中国才对外公开正式宣布。

除了对于隐身能力的一些改进,中国还对歼11B进行了座舱系统的改进。原型机中,Su27SK战斗机缺乏视屏化作战系统。大量采用老式仪表系统。而全新的中国歼11B座舱,安装了3块彩色显示器。据悉这种显示器,是中国与乌克兰公司联合制造生产。乌克兰显示技术公司,应经参与了中国解放军多项军事应用显示器制造。同时,歼11B为了体现其“多用途”计划,加装了水平对地攻击显示。另外,中国研制了一种战斗机使用的“KH10发射操作系统”并且成功植入与歼11B重型战斗机,使其具有了可以搭载并且发射1枚KH10型空射巡航导弹。他的最大搭载能力可达11吨以上。而这种导弹在缩减版情况下,可以减少到8吨。射程缩减到800公里。

中国在歼11B系统上,增加了更多的武器攻击自动系统。这使得歼11B可以获得接近Su30MK系列的能力。歼11B具备的SU27特性。以及增加了先进对地攻击打击系统。使得歼11B重型战斗机。具有了真实的多用途性能。

但是,SU27系列战斗机均属于俄罗斯产第三代战斗机,特并不能适合未来隐身与超音速作战的战争特色。而歼11B出现,已经使得中国解放军主力战斗机跨越了半个级别。歼11B按照目前流行的评估标准,他已经属于3.5代战斗机。虽然他并不具备4S的全部第四代特性,但是他与欧洲目前流行的3.5代的差距已经很小。

而今后解放军空军在其所为“歼14”设计中,很可能将会大量使用融合Su27系列的外观以及歼11B的多用途特色。附加隐身能力与长行程超音速打击能力。目前解放军正在1开始歼11早期生产型进行现代化改进。同时105架许可生产的数量,中国早已开始进入使用。目前解放军至少装备了大约240架不同型号的Su27战斗机其中包括95架歼11。另外还有大约50架SU30MK

美国说的肯定一些人看了不太舒服。太过于“表扬”这肯定是属于威胁论范围。歼11B成功。我们还是应该看到,面对F22的第四代隐身战斗机的压力,我们并没有值得更多的“骄傲与自满”不但如此,我们更加应该抓紧时间,利用我们现有的资源与能力,把中国第四代重型歼击机FJ-14尽快推出。而关键问题,是我们要把放在风洞以及地面试车的机体,做出来。而不是一再修改设计原方案。原型机是验证技术。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歼10的经验,不断制造多个验证机。

歼11B是中国在引进苏27SK之后自行研发的大改型号。苏35则是俄罗斯在使用苏27系列之后,于1983年针对压制F15C而研发的大改型号,前期成为苏27M,定型后称为苏35。

两者相比,在动力上,歼11B所用的太行涡扇基于CFM56的核心机研发,其技术水平为上世纪九十年代。与苏35所用的AL35F在推力、油耗、推重比以及返修寿命周期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太行涡扇没有矢量推力功能。因此在机动性上苏35更胜一筹。

在飞控系统上,两者都使用电传。歼11B的电传俄系渊源深厚,两者性能差不多。不过俄罗斯用的经验多些,可能在极端飞行包线上处理的更好。两者的驾驶舱都实现了全玻璃化,计算机辅助系统可协助飞行员进行所有系统的的控制,包括对威胁目标排序和优先攻击。所不同的是,歼11B还考虑到了对地作战的用途,而苏35以空优为主。在攻击计算机软件上会有侧重点不同。

在武器挂载上,两者都秉承了苏系列战机多点重载的特点。都可以挂载多达十二个点,总计八吨的载荷。因为苏35动力更强劲些,某些情况下应该比歼11B能多带约一吨的弹。

综合而言,歼11B使中国空军首次具备了压制台海方面F5、经国号、幻影2000-5和大黄蜂的能力,并且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二代机到四代机的飞跃。苏35则是俄罗斯为赶超美国F15最新改型而设计的,并且在F22出现前一直对其余欧美四代机形成综合性能上的优势。因此,歼11B的空优性能比苏35略逊一筹,但是多用途方面则更胜一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歼11d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