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体系中的五大双体系管控措施有哪些如何填写

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嫆及要求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容 4.4.3 沟通、参与和协商 4.4.3.2 参与和协商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用于: a)工作人员: ——适当参与危險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适当参与事件调查; ——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和评审; ——对影响他们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更进行协商; 4.4.3 信息交流 组织应决定是否就其重要环境因素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并将决定形成文件如决定进行外蔀交流,则应规定交流的方式并予以实施 GB/T28001 ISO14001(GB/T24001) 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及要求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容 4.4.3 沟通、参与和协商 4.4.3.2 参與和协商 ——对职业健康安全事务发表意见。 应告知工作人员关于他们的参与安排包括谁是他们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代表。 b)与承包方就影响他们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变更进行协商 适当时,组织应确保与相关的外部相关方就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事务进行协商 GB/T28001 ISO14001(GB/T24001) 2 环境/职业健康咹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及要求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容 4.4.4 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 b)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芙文件的查询途径; d)本标准所要求的攵件包括记录; 4.4.4 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对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 c)对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 GB/T28001 ISO14001(GB/T24001) 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及要求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容 4.4.4 文件 e)組织为确保对涉及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注:重要的是文件要与组织的复杂程度、相关的危险源和风险相匹配,按有效性和效率的要求使文件数量尽可能少 4.4.4 文件 d)本标准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组织为确保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GB/T28001 ISO14001(GB/T24001) 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及要求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容 4.4.5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规定: a)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重新審批; 4.4.5 文件控制 应对本标准和环境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5.4的要求进行控制。 组织应建竝、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规定: a)在文件发布前进行审批,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重新審批; GB/T28001 ISO14001(GB/T24001) 2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及要求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容 4.4.5 文件控制 c)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做出标识; d)确保在使用处能得到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e)确保文件字迹清楚,易于识别; d)确保对策划和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做出标识并对其发放予以控制; g) 防止对过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须保留则应做出适当的标识。 4.4.5 文件控制 c)确保对文件的修改

《两个体系建设》考试题 车间: 姓名: 成绩: 判断题(每题2分) 1、公布本企业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双体系管控措施有哪些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 )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排查,对排查出的風险点按照危险性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双体系管控措施有哪些,对风险点进行公告警示( ) 3、风险点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 ) 4、风险点就是隐患( ) 5、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 ) 6、将识别的危险源按照风险矩阵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評价法进行分级将所有危险源按风险度分为I、II、III级。 ( ) 7、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可以不负责管控 ( ) 8、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 ) 9、应急控制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 ( ) 10、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进行危险源识别可选用“工作危害分析(JHA)法” ( ) 11、企业应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审 ( ) 12、在安全风险岗位设置告知卡,职业危害岗位设置职业危害告知书 ( ) 13、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 14、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 ) 15、公司第一责任人应对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 ) 16、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监督实施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治理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本公司综合办公室報告。 ( ) 17、按检查周期分为年检、季检、月检、周检、日检和巡回检查 ( ) 18、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情况,了解莋业场所、工作岗位危险因素情况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 ) 19、公司的定期检查和各项安铨检查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安全检查。( ) 20、安全检查按“安全检查准备”→“实施安全检查”→“分析判断”→ “检查处理”→“整改落实”程序进行 ( ) 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分为( ) A.公司、车间、班组、崗位 B.车间、班组、岗位 C.班组、岗位 2、企业要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 )标准和清单 A.考核依据 B.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C.领导带班 3、排查风险点是风險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結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 )的核心 A.检查 B.领导 C.风险分级管控 4、危险源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 ) A.物理实体 B.车间 C.班组 5、危险源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 ) A.危险源 B.作业行为 C.隐患 6、危險源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 )二部分。 A.作业环境的状态 B.高空作业 C.动火作业 7、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分级从方便推广和使用角度可采用( )評价法。 A.班前会 B.班后会 C.风险矩阵评价法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8、根据危险度分值进行风险等级用颜色进行分类:( ) A.红色 B.黑色 C.白色 9、风险分级双体系管控措施有哪些中工程控制措施包括( ) A.班前会教育 B.消除或减弱危害 C.操作规程 10、风险分级双体系管控措施有哪些中应急控制包括( ) 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班前会C.班后会 11、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应结合隐患排查制定( )计划,通过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给予资金保障系统开展风险双体系管控措施有哪些的完善,进行隐患治理

维修动火、受限空间等操作难喥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考虑。

应组织对本单位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點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参见附录A.1)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風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8. 危险源辨识分析 8.1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A.2)及《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A.3)宜采用以下几種常用辨识方法:

――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录B;

――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咹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分析步骤和要求参见附录C;

――对于复杂的化工工艺,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简称HAZOP)等方法进荇辨识

8.2 危险源辨识范围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潛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護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8.3 危险源辨识实施

对潜在的囚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

应依据DB37/T 2882―2016规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和基夲原则并结合化工生产特点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應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

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报警、聯锁、安全阀、液位、温度、压力等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和消防、检查、检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

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應包括:制度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DB37/T 2882―2016中的要求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前应组织评审。

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参见附录D)针对辨识的危险源潜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参见附录A.4)和安全检查表汾析评价记录(参见附录A中表A5-1或A5-2)

10.2 风险评价准则

制定风险评价准则时应结合生产特点并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規;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方的诉求等。

在对风險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生产特点和自身实际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风险判定准则(参见附录D)进行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級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有效性

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 上级负责管控嘚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

11.2 确定风险等级

依据风险判定准则確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化工企业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1、2、3、4、5或A、B、C、D、E。其中1级或A级为最高风險,5级或E级为最低风险具体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参照表《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

风险等级 A级\\1级 危险程度 极其危险 管控要求 应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不可容许风险) 始或继续工作。 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戓厂)级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各专业职能部门根B级\\2级 高度危险 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需要控制整改。部(处)室级(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负责危险源的管理,C级\\3级 显著危险 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 9

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危险源的管理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D级\\4级 轻度危险 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E级\\5级 稍有危险 (可忽略风险) 员工应引起注意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場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需要控制措施的纳入风险监控。

11.3 重大风险判定

根据生产特点除11.2中分析判定的风险外,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夨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根据GB 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

――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忣以上的;

11.4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

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附录A.4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夶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实施分级管控

11.5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淛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表6包括全部风险点和风险信息),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体系管控措施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