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辞职了,干点上班族做什么副业好好

大风号出品
25岁随时辞职:我凭什么找到合适的副业,赚到一百万?
原标题:25岁随时辞职:我凭什么找到合适的副业,赚到一百万?一直以为出生草根阶层,拼不起资源和天赋,就只能拼努力。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把自己放在苦逼的区域里,逼迫自己学习、兼职、社交,直到我看清现实:明明可以舒适地致富,为什么偏要傻乎乎苦干?出生在一个四线县城的我,不想一辈子局限在小地方,为了赚钱也为了自由,一直把北上广当做信仰。大学一毕业,我就来到上海,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从那天起,我的脚步突然不再是自己的了。眼睛睁开是工作,眼睛闭上还想着工作,骑车回家的路上因为想到一个很好的创意,兴奋地用力踩了几下,差点撞到迎面冲来的摩托车。晚上洗澡的时候发现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没人可以说。每天都是外卖,每顿外卖都难吃得想哭。想学的吉他放在角落都有一层灰了,健身房的教练发来了好几条催我上课的信息,刚加好友的老外联系了一次,就觉得我认识他是为了学英语把我拉黑了。20多岁的日子可真难熬啊...房子是别人的,时间是别人的,连生活都快成别人的了。已经很努力地工作,很积极地去生活了,焦虑的时候还是会想:“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升职啊?什么时候才能租得起一居室?什么时候才能买神仙水不看价格啊?”到头来我还是活得这么失败吗?能重新让我燃起来的,大概就只有每月10号收到工资短信的时候。办公室的小仙女们总会在微信私群里悄悄议论:“怎么还不发工资?”因为虔诚的祈祷工资能够准时到账,让这一天显得特别有仪式感。叮铃——“到了到了!”我瞬间满血复活,过去一个月的疲惫一扫而光。对比那些待在小县城的老同学,我银行卡上的数字是我待在大城市的唯一理由。让我彻底清醒、看清现实的是,今年3月发生的一件事。公司每年在3月调薪一次。未来一年能不能升职,加薪加多少,都在3月确定。我和其他人一样,接连被几个领导谈话。被现实啪啪打脸的是,我随后被告知,4月起加薪3%。3%????这是什么概念?嗯,增加的那点钱,还不够买一支廉价口红。我甚至都不好意思告诉父母我加薪了,他们如果知道我工资增加的数字,可能会以为我是扶贫对象。和我一起调薪3%的还有同部门的小伙伴。我们在微信群里暗暗吐槽,但唯一例外的是小雪。她听着我们的抱怨一声不吭,在我们发了100多条消息后,她终于说了一句:“自己能赚钱不就好了?”这句话听起来像一句废话,仔细一想,无比正确。赚钱的方法有那么多,拿着一成不变的死工资只是其中一种方式。当天晚上,我赶紧请她吃了顿大餐,向她请教能怎么赚钱。小雪告诉我,在大学的时候,她就上门给人当家教,数学、英语都教。她发现,越是住在高档小区的人家,越是重视教育。而且因为有能力送孩子出国,英语是他们最关心的技能。意识到这点,小雪就一心一意做英语家教。认识的家长越来越多,她的口碑也越来越好,她干脆开了一家补习班,请了几个兼职的老师,每个月也能有两三万的额外收入。“补习班就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想做得更大,可能就要影响我现在的工作了。我现在打算尝试一下代购,就卖给这些高收入的家长。”“收入这么高,你应该很喜欢现在的状态吧?”“嗯...我最感谢的还是以前那个英语才过四级就敢去当家教的自己吧。就觉得自己有了一点点能力,走起路来都带风。”喝了几杯酒,她又兴奋地告诉我,自从掌握了英语,生活的灵敏度变高了,以前一件事只有一个看法,现在会冒出三种五种新奇的念头。这下看事情的角度就跟原来不一样了,曾经以为不会的,不可能的事情,全都觉得有可能了,可以去实现了。这次聊天带给我的影响很强烈。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久才发现,咦??我身上好像找不到一个可以赚钱的技能??自己可能真!的!一!无!是!处!现在学英语还来得及吗?我又发了条信息给小雪:“我英语很差,也没什么其他技能,怎么办呀[哭]”她回我:“别怕,先去学好英语,就现在。你要记住,学英语的目的不是帮你赚钱,而是让它帮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能在什么领域做什么尝试。英语就像一个跳板,帮你站上去,跳起来,看清自己的周围。”虽然没明白能改变什么,不过啊,比起一个人胡思乱想,还是脚踏实地去做吧。我不再犹犹豫豫,当晚就用小雪推荐给我的英语流利说开始学。既然有不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毅力,那就先试试看呗。让我意外的是,这个APP出乎意料的好玩!里面有很多免费的配音课,像很火的配音节目《声临其境》一样,它可以配英文版的电影、动画、纪录片和演讲,其中就有我的至爱《神探夏洛克》!学了2个月,我的状态慢慢变好了,是那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停下来想想方向的清醒状态。但是这样就能学好英语了?小雪告诉我:配音课只是让你喜欢上英语,找回学习状态,想要系统地学好英语,你可以去买英语流利说推出的懂你英语课程。这让我想到一句话:你有多久没逃离舒适区了。可现实是,我们一直深陷在工作、加班、房价的泥泞里难以动弹。你该问自己的是,你有多久没逃离穷苦区了?有多久?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想逃离穷苦,逃离这种每件事都找不到成就感的上班。所以,我听从小雪的建议,买了半年的懂你英语课程。我相信英语是我最能够抓住的机会,学好英语去发现我还能做什么。说来也奇怪,本来我以为自己的单词、听力都忘记得差不多了,打卡一周后感觉慢慢找回了高三那个最棒的状态。特别是口语,玩配音课的时候还没发觉,真正用课程练习后,我每天沉浸在纯英文环境中,开口说英文成为一件很平常的事。要说课程给我的印象,就像小时候我妈教我认字。她会去买一大堆彩图小卡片,上面写着各种词组,比如长颈鹿,很容易就把图片上的事物和陌生的字联系在一起。课程也是一样,就在走在美国街头,看着风景和旁边的人对话。为了能保持连续打卡的记录,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学。偶尔偷懒犯困了,可爱的班主任总会在一天快结束的最后时刻鼓励我坚持打卡。不想辜负她的好心的我,马上就打鸡血似的去学习了。长按扫描右侧二维码 限时购买懂你英语课程就这样我学了半年,这中间我注意到一件事:以前对那些国外的品牌了解不多,只能一直让朋友帮忙代购。后来英语变好,自己能够很方便地了解各种东西的信息,就开始尝试自己海淘。买得多了,我才发现,大量海淘产品在原产地的价格比国内价便宜一半以上,而且因为不懂英语不懂渠道,很多人气产品一直很难抢到。 这对我来说是绝佳的副业,每个月不需要投入多少精力,能赚到的钱又很诱人,而且多劳多得,自己可以自主掌控。 于是我决定开始尝试代购高级奢侈品,英语好的我能第一时间知道国外的进货渠道和优惠资讯。为了让自己熟悉高奢,我采购了大量的样品,还专程跑到法国、意大利等一些原产地和供货商当面沟通。有一次下班时和合作方打电话,飙着满口英文的样子,把周围同事都震惊了。做到第4个月的时候收入达到最高,到账资金加起来有11512元,比我的工资还高!赚得最多的时候,我给我妈买了一套海蓝之谜套装,她特别高兴,还一直舍不得用,一有人来家里就炫耀。虽然我赚得也不算多,但这只是我用下班和周末的空余时间来做的。如果100%投入去做,我有自信能够每月10k变10万。这一切,都要感谢小雪,是她的几句话让我明白,任何看似没用的技能,都可能会在某一天发挥巨大的作用。英语就像手电筒,带我去看到新世界,去看到未知的角落,去把看似不可能变成可能。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怂恿大家一心二意去做兼职,而是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在本职工作尽善尽美的情况下,如果还有余力,可不可以去做一些尝试呢?去学好英语,去了解其他的行业不一样的可能,去大胆赚钱。不给人生设限,谁也挡不住。你是愿意重复每天的苦逼,还是学好英语,马上、立刻、现在就逃离苦逼?你以为学英语同样苦逼,其实你得到的是一次奋不顾身的努力,你能够发现一千条路,路上都是暴富的机会。赚一百万真的不难,学好英语到处是提款机。勇敢地去学好英语,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当你能够很容易了解20亿人的生活方式,你就有了答案:我想成为怎样的我。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建筑行业这么不景气,可以搞什么副业?或者如果转行可以做些什么呢?0人已关注
用在建筑圈内红极一时,一位跨界建筑师撰写的创业回顾来回答这个问题吧。访谈者基本信息:卢昀,男,来自四川成都。2013年6月,本科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建筑系,毕业前曾先后在HHD-FUN(华汇北京)、德国gmp北京和MAD任职实习建筑师,毕业后进入德国gmp北京部任职建筑师。2015年3月辞职,与美国哈佛大学城市设计系毕业的张颖,联合成立了MRDA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5月,与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建筑系毕业的范璐,联合创办了MSDA时装品牌。写在前面的话:从今年3月离职到现在,三个月的时间,自己思考的东西比之前二十几年总和都还要多。国内建筑草根本科出身,无海外名校经历,又无雄厚家庭背景,年纪轻轻出来创业,家人、朋友和老师都表达过对自己的担忧和不解。而我也一直希望能找个机会,认真阐述自己这一重大决定的缘由。长文,愿我的所感所写,能不负各位的耐心。一、真实的现状伴随着最后一页项目汇报PPT做完,我关掉电脑起身准备下班,打卡器上显示时间凌晨03:48,离开写字楼时我英雄相惜一般和守夜的保安小哥互相点了点头, 看着夜色下空无一人的街道,我想起了自己建筑师北漂这两年熬夜赶图的加班生活,想起每天和100万人挤地铁的城市排斥感,想起了交完一年房租 月底还不起信用卡的酸楚。我想,这些都是“建筑师”华丽外衣下,真实而疼痛的现状。二年前,我从一个普通建筑高校本科毕业,顺利进入了让人羡慕的德国gmp建筑设计公司(建筑界综合排名世界前五),正式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活,成为了一个拿着不错薪水的“建筑尸”,在北京东二环上怀揣着建筑梦想,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热血。那时候,同班同学们以我为骄傲,我是学院建筑系毕业生里拿到薪水最高的一位;父母也为我自豪,“北京”、“德国外企”、“高薪”这些标签成为他们在家乡朋友间的谈资,每次电话里都叮嘱我要好好为老板工作,不要想着跳槽。平时虽然工作很忙,但偶尔还能约个姑娘出去喝个咖啡、看个电影,跟兄弟朋友们去三里屯喝个小酒打个小牌,帝都的精彩让自己越来越觉得爱上了这座城市,开始有了扎根帝都的冲动。我开始憧憬着自己在帝都的未来,想必在不久的将来,我就能升职加薪,当上项目负责人,亲自主导设计,盖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迎娶白富美,出任CEO,登上人生巅峰。而此时,公司附近的房子涨到了7w+每平米,而我也一直不屑地认为,除非我脑残,否则傻逼才会花几百万、千万买个这种房子。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天跟女朋友一起路过卖房的中介,看着每套房上千万的价格,我说“一平米的房价咱们就能游遍中国,两平米就能玩转欧洲,一个厕所就能环游世界了”,说完后我俩放声大笑。但不久之后,女朋友准备离开北京,我们面临分手,她说北京生活成本太高太辛苦,而回到家乡有车有房,北京这种漂泊的生活给不了她安全感。分手那天我正在加班赶图,对着电脑里宏伟的高楼大厦模型,设计着北京500多平米的豪宅,但自己几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却连一平米的也买不起。那一刻,眼泪不经意流了下来,我真实的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被无情的现实击垮了。在世界顶级的建筑公司工作,却发现自己其实在这个城市没有一点牢固的立足之地,每天伴随着CAD,SU,PS,ID加班到深夜,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面对长时的工作压力,面对着老板在背后指着自己电脑屏幕“Could you try to do it like that...”,我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职业理想,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 我北漂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真的要当一辈子的“建筑尸”给人打工听人差遣吗?我还能保持心中那一点建筑梦想的小火焰不被现实所熄灭吗???二、离职的决心骑驴找马,大概是每个想换工作的人会采取的策略,我也不例外。更新了作品集和简历,开始寻找下家,我当时的目标是 “要么能当Leader自己带团队,要么更高薪,要么更轻松”。。。但整个建筑行业在今年特别不景气,大院开始裁员限薪,外企也按兵不动不敢招人。放眼望去,国内的设计公司,自己几乎已经没有什么选择。于是自己被迫投了一些国外的设计公司。大名鼎鼎的UN Studio阿姆斯特丹总部很快给我了Interview,我面的Architect职位,加上当时好基友景波正在那儿实习,面试官之一就是他当时的Team Leader。好基友愉快地帮我给他的Leader写了封推荐信,我也认真准备搞定了电面,然后迎来了漫长的一个月等待。这一个月还在公司天天加班,而支撑着我熬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对Offer的憧憬。每天对着电脑重复着枯燥的工作,心里念了一万遍“老子马上要去UN了,老子马上要去男人的天堂阿姆斯特丹了,靠,爱咋咋滴!”。。。一个月之后,UN的回信来了,不是Offer,而是一封拒信,重重地把我已经飞到天上的幻想摔到了地上,悲壮又绝望。后来经清华一位师姐的推荐,把我的简历递给了国内某大型地产公司的老总,在此期间内心极度矛盾 “我真的要放弃建筑设计,转行房地产了吗”?一些好友也给了我建议“去了地产,以后再难回头单纯的做设计”。于是在这种焦虑矛盾的情绪中迎来了地产老总的回信:“看了你的简历,你的经历太高大上,走的是明星建筑师路线,我们这儿就是盖商业土逼房子挣钱的,可能不符合你的职业理想”。收到这样的回复,让自己哭笑不得,同时也非常无奈。而我真正下定决心,是在2月28日那天接到一通朋友的电话开始。那天我正在天津开会,前一天赶图到凌晨2点多,早上6点坐车去天津开会,同事在会上悄悄和我说我的脸色很难看。。。而此刻电话响了,电话那头朋友说“有个机场项目投标,可以介绍你去参加一下,中与不中,就要看你自己的实力了”。挂断电话,心里一下就释然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有了辞职的勇气,哪怕这勇气背后的理由,还显得不那么靠谱。三、创业的准备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问 “你才工作了三年,就准备自己开建筑设计公司了?” 没错,建筑师这一中老年行业,我也有同样的基本认知:要开建筑设计公司,首先自己要有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要有实力过硬的设计团队,更要有稳定的项目来源。前两点条件,觉得自己已经基本具备,而第三点,可以在做公司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在德国gmp工作两年,我经历了滨海文化中心项目从概念方案到扩初,杭州南站项目从扩初到现场施工配合,加起来正好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周期。而在这两年期间,我也在gmp遇到了两位贵人,他们教我的东西,让我奠定了创业基础。第一位是我实习时的项目负责人Paddy。Paddy是难得的一位会管理团队的德国领导,他给团队每一个人信任和尊重,他会自己去承担项目带来的负能量,而把正能量传递给团队其他人。在他身上我学会了如何有效的管理团队,让每个人都能工作得开心。即使项目忙碌被虐成狗,但心情是舒爽的。第二位是我做杭州南站时的项目负责人 郑飞。在与郑工的磨合相互信任之后,他把整个项目大部分专项内容放心地交给了我。屋顶钢结构,灯光,标识,室内幕墙,材料联系等等,我每天要和各个专业的合作公司沟通协调,保证每一处细节都按照gmp的要求来完成。那段时间自己带着几个实习生,顺利地完成了郑工交给的每项任务,自己也有了突飞猛进地成长。其中有一个场景至今仍印象深刻,在杭州的项目专项会议现场,五、六个平均年龄在40左右的结构分包的总工、技术人员以及铁三院的结构工程师,围着我一个20多岁的建筑师,讨论一个屋顶雨棚结构的节点施工问题,而最后由我提出了解决办法,大家一致认同。散会时,总包递给我烟 表示感谢:“卢总,欢迎以后常来指导工作。” 我拒绝 并谢过:“ 叫我小卢就行”。自己有了大型公建项目的经验,再加上有一位互相欣赏的从哈佛毕业的建筑合伙人,手握一个机场竞标的入场券,我觉得自己可以勇敢去赌一把!朋友说我,上辈子可能是一个赌徒。四、MRDA建筑设计团队&辞职后,与合伙人张颖一起注册了MRDA美国公司和北京公司,开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征程。和袁总一起做了四川眉山一个酒店的立面设计和景观设计,如今项目已开始施工;和许总、秉总一起联合德国RSAA做了山西忻州的城市设计投标,我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接着自己谈成了鄂尔多斯舞蹈学校室内设计项目,和张颖一起顺利完成项目;再后来我们又联合德国RSAA做了极具科幻未来色彩的泰富重工滨海总部项目;2015年4月,我们组成了MRDA史上最大的项目团队,参与北方某市机场航站楼投标,并一举打败了其他三家大设计院,赢得了竞赛第一名。MRDA如今正在慢慢地发展,我们遇到了更多的项目机会,也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靠谱的项目,即使今年建筑市场不景气,我们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五、意外的MSDA服装设计团队日,我清楚的记得这一天,我跟三位好友一起去了中关村创业大街,感受着宇宙中心这群创业者的疯狂。我们一行四人聊着创业的想法,在地产的师兄分析了当今个人建筑事务所的现状,哪怕是在业界干得最好的几家公司,建筑业内很有名气,但老板其实也都没怎么赚到钱,仅仅够养活公司 盖出好作品。回家后自己夜不能寐,建筑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不希望未来把它当做是养家糊口的挣钱工具。后来想到了再发展服装设计这条分支,跨界做服装设计,将设计、选料、加工制作和销售整合在一起。我将想法告诉了我现在的MSDA合伙人范璐,在得到时尚女神范老板的支持后,觉得这件事可以一起开始做了。于是我们轰轰烈烈地开始触及服装这一陌生的设计领域,开始推广品牌,学习设计, 学习制版,选料,寻找加工厂。。。最后锁定第一系列主题为“Design for Designers",为设计师而设计。大多数人认为服装赚钱要靠走量,而我们定义的主题就不是要走量的,我们更希望把设计意图实现在简单的衣服上,注重细节,注重点线面,注重构图,注重更多独特的体验。比起走量,我们的目标是走品质。如今MSDA第一系列的几套服装已经开始投入设计,计划在六月底生产出第一系列服装面市销售。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多设计师朋友的支持,不论结果如何,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六、不是结语的结语选择创业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自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一切,才刚刚开始!用在建筑圈内红极一时,一位跨界建筑师撰写的创业回顾来回答这个问题吧。访谈者基本信息:卢昀,男,来自四川成都。2013年6月,本科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建筑系,毕业前曾先后在HHD-FUN(华汇北京)、德国gmp北京和MAD任职实习建筑师,毕业后进入德国gmp北京部任职建筑师。2015年3月辞职,与美国哈佛大学城市设计系毕业的张颖,联合成立了MRDA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5年5月,与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SCI-ARC)建筑系毕业的范璐,联合创办了MSDA时装品牌。写在前面的话:从今年3月离职到现在,三个月的时间,自己思考的东西比之前二十几年总和都还要多。国内建筑草根本科出身,无海外名校经历,又无雄厚家庭背景,年纪轻轻出来创业,家人、朋友和老师都表达过对自己的担忧和不解。而我也一直希望能找个机会,认真阐述自己这一重大决定的缘由。长文,愿我的所感所写,能不负各位的耐心。一、真实的现状伴随着最后一页项目汇报PPT做完,我关掉电脑起身准备下班,打卡器上显示时间凌晨03:48,离开写字楼时我英雄相惜一般和守夜的保安小哥互相点了点头, 看着夜色下空无一人的街道,我想起了自己建筑师北漂这两年熬夜赶图的加班生活,想起每天和100万人挤地铁的城市排斥感,想起了交完一年房租 月底还不起信用卡的酸楚。我想,这些都是“建筑师”华丽外衣下,真实而疼痛的现状。二年前,我从一个普通建筑高校本科毕业,顺利进入了让人羡慕的德国gmp建筑设计公司(建筑界综合排名世界前五),正式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活,成为了一个拿着不错薪水的“建筑尸”,在北京东二环上怀揣着建筑梦想,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热血。那时候,同班同学们以我为骄傲,我是学院建筑系毕业生里拿到薪水最高的一位;父母也为我自豪,“北京”、“德国外企”、“高薪”这些标签成为他们在家乡朋友间的谈资,每次电话里都叮嘱我要好好为老板工作,不要想着跳槽。平时虽然工作很忙,但偶尔还能约个姑娘出去喝个咖啡、看个电影,跟兄弟朋友们去三里屯喝个小酒打个小牌,帝都的精彩让自己越来越觉得爱上了这座城市,开始有了扎根帝都的冲动。我开始憧憬着自己在帝都的未来,想必在不久的将来,我就能升职加薪,当上项目负责人,亲自主导设计,盖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迎娶白富美,出任CEO,登上人生巅峰。而此时,公司附近的房子涨到了7w+每平米,而我也一直不屑地认为,除非我脑残,否则傻逼才会花几百万、千万买个这种房子。我还清楚的记得那天跟女朋友一起路过卖房的中介,看着每套房上千万的价格,我说“一平米的房价咱们就能游遍中国,两平米就能玩转欧洲,一个厕所就能环游世界了”,说完后我俩放声大笑。但不久之后,女朋友准备离开北京,我们面临分手,她说北京生活成本太高太辛苦,而回到家乡有车有房,北京这种漂泊的生活给不了她安全感。分手那天我正在加班赶图,对着电脑里宏伟的高楼大厦模型,设计着北京500多平米的豪宅,但自己几个月的工资加起来却连一平米的也买不起。那一刻,眼泪不经意流了下来,我真实的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我被无情的现实击垮了。在世界顶级的建筑公司工作,却发现自己其实在这个城市没有一点牢固的立足之地,每天伴随着CAD,SU,PS,ID加班到深夜,面对高强度的工作节奏,面对长时的工作压力,面对着老板在背后指着自己电脑屏幕“Could you try to do it like that...”,我开始怀疑自己最初的职业理想,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价值, 我北漂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真的要当一辈子的“建筑尸”给人打工听人差遣吗?我还能保持心中那一点建筑梦想的小火焰不被现实所熄灭吗???二、离职的决心骑驴找马,大概是每个想换工作的人会采取的策略,我也不例外。更新了作品集和简历,开始寻找下家,我当时的目标是 “要么能当Leader自己带团队,要么更高薪,要么更轻松”。。。但整个建筑行业在今年特别不景气,大院开始裁员限薪,外企也按兵不动不敢招人。放眼望去,国内的设计公司,自己几乎已经没有什么选择。于是自己被迫投了一些国外的设计公司。大名鼎鼎的UN Studio阿姆斯特丹总部很快给我了Interview,我面的Architect职位,加上当时好基友景波正在那儿实习,面试官之一就是他当时的Team Leader。好基友愉快地帮我给他的Leader写了封推荐信,我也认真准备搞定了电面,然后迎来了漫长的一个月等待。这一个月还在公司天天加班,而支撑着我熬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对Offer的憧憬。每天对着电脑重复着枯燥的工作,心里念了一万遍“老子马上要去UN了,老子马上要去男人的天堂阿姆斯特丹了,靠,爱咋咋滴!”。。。一个月之后,UN的回信来了,不是Offer,而是一封拒信,重重地把我已经飞到天上的幻想摔到了地上,悲壮又绝望。后来经清华一位师姐的推荐,把我的简历递给了国内某大型地产公司的老总,在此期间内心极度矛盾 “我真的要放弃建筑设计,转行房地产了吗”?一些好友也给了我建议“去了地产,以后再难回头单纯的做设计”。于是在这种焦虑矛盾的情绪中迎来了地产老总的回信:“看了你的简历,你的经历太高大上,走的是明星建筑师路线,我们这儿就是盖商业土逼房子挣钱的,可能不符合你的职业理想”。收到这样的回复,让自己哭笑不得,同时也非常无奈。而我真正下定决心,是在2月28日那天接到一通朋友的电话开始。那天我正在天津开会,前一天赶图到凌晨2点多,早上6点坐车去天津开会,同事在会上悄悄和我说我的脸色很难看。。。而此刻电话响了,电话那头朋友说“有个机场项目投标,可以介绍你去参加一下,中与不中,就要看你自己的实力了”。挂断电话,心里一下就释然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有了辞职的勇气,哪怕这勇气背后的理由,还显得不那么靠谱。三、创业的准备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问 “你才工作了三年,就准备自己开建筑设计公司了?” 没错,建筑师这一中老年行业,我也有同样的基本认知:要开建筑设计公司,首先自己要有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要有实力过硬的设计团队,更要有稳定的项目来源。前两点条件,觉得自己已经基本具备,而第三点,可以在做公司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在德国gmp工作两年,我经历了滨海文化中心项目从概念方案到扩初,杭州南站项目从扩初到现场施工配合,加起来正好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周期。而在这两年期间,我也在gmp遇到了两位贵人,他们教我的东西,让我奠定了创业基础。第一位是我实习时的项目负责人Paddy。Paddy是难得的一位会管理团队的德国领导,他给团队每一个人信任和尊重,他会自己去承担项目带来的负能量,而把正能量传递给团队其他人。在他身上我学会了如何有效的管理团队,让每个人都能工作得开心。即使项目忙碌被虐成狗,但心情是舒爽的。第二位是我做杭州南站时的项目负责人 郑飞。在与郑工的磨合相互信任之后,他把整个项目大部分专项内容放心地交给了我。屋顶钢结构,灯光,标识,室内幕墙,材料联系等等,我每天要和各个专业的合作公司沟通协调,保证每一处细节都按照gmp的要求来完成。那段时间自己带着几个实习生,顺利地完成了郑工交给的每项任务,自己也有了突飞猛进地成长。其中有一个场景至今仍印象深刻,在杭州的项目专项会议现场,五、六个平均年龄在40左右的结构分包的总工、技术人员以及铁三院的结构工程师,围着我一个20多岁的建筑师,讨论一个屋顶雨棚结构的节点施工问题,而最后由我提出了解决办法,大家一致认同。散会时,总包递给我烟 表示感谢:“卢总,欢迎以后常来指导工作。” 我拒绝 并谢过:“ 叫我小卢就行”。自己有了大型公建项目的经验,再加上有一位互相欣赏的从哈佛毕业的建筑合伙人,手握一个机场竞标的入场券,我觉得自己可以勇敢去赌一把!朋友说我,上辈子可能是一个赌徒。四、MRDA建筑设计团队&辞职后,与合伙人张颖一起注册了MRDA美国公司和北京公司,开始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征程。和袁总一起做了四川眉山一个酒店的立面设计和景观设计,如今项目已开始施工;和许总、秉总一起联合德国RSAA做了山西忻州的城市设计投标,我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接着自己谈成了鄂尔多斯舞蹈学校室内设计项目,和张颖一起顺利完成项目;再后来我们又联合德国RSAA做了极具科幻未来色彩的泰富重工滨海总部项目;2015年4月,我们组成了MRDA史上最大的项目团队,参与北方某市机场航站楼投标,并一举打败了其他三家大设计院,赢得了竞赛第一名。MRDA如今正在慢慢地发展,我们遇到了更多的项目机会,也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个靠谱的项目,即使今年建筑市场不景气,我们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五、意外的MSDA服装设计团队日,我清楚的记得这一天,我跟三位好友一起去了中关村创业大街,感受着宇宙中心这群创业者的疯狂。我们一行四人聊着创业的想法,在地产的师兄分析了当今个人建筑事务所的现状,哪怕是在业界干得最好的几家公司,建筑业内很有名气,但老板其实也都没怎么赚到钱,仅仅够养活公司 盖出好作品。回家后自己夜不能寐,建筑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我不希望未来把它当做是养家糊口的挣钱工具。后来想到了再发展服装设计这条分支,跨界做服装设计,将设计、选料、加工制作和销售整合在一起。我将想法告诉了我现在的MSDA合伙人范璐,在得到时尚女神范老板的支持后,觉得这件事可以一起开始做了。于是我们轰轰烈烈地开始触及服装这一陌生的设计领域,开始推广品牌,学习设计, 学习制版,选料,寻找加工厂。。。最后锁定第一系列主题为“Design for Designers",为设计师而设计。大多数人认为服装赚钱要靠走量,而我们定义的主题就不是要走量的,我们更希望把设计意图实现在简单的衣服上,注重细节,注重点线面,注重构图,注重更多独特的体验。比起走量,我们的目标是走品质。如今MSDA第一系列的几套服装已经开始投入设计,计划在六月底生产出第一系列服装面市销售。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多设计师朋友的支持,不论结果如何,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六、不是结语的结语选择创业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自己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其实我不建议你搞什么副业或者转行,因为建筑是一个晚熟的行业,很多人四五十岁事业才走上正轨,可以有能力去实现自己二十岁时的梦想。漫长的职业生涯意味着建筑师会经历经济周期的转换,当下经济确实下行了,等未来经济复苏,还是需要很多建筑师。当然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过去了,未来将会向精细化,高审美,多附加值的建筑设计转化,这不正是建筑师的机遇吗?给题主分享一个词语:坚守。其实我不建议你搞什么副业或者转行,因为建筑是一个晚熟的行业,很多人四五十岁事业才走上正轨,可以有能力去实现自己二十岁时的梦想。漫长的职业生涯意味着建筑师会经历经济周期的转换,当下经济确实下行了,等未来经济复苏,还是需要很多建筑师。当然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过去了,未来将会向精细化,高审美,多附加值的建筑设计转化,这不正是建筑师的机遇吗?给题主分享一个词语:坚守。我认为建筑行业不景气走下坡路绝对不是要不行了,这只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设计水平low的一定会逐渐挤出市场。你以为我国已经发达了吗,基础设施已经完备了吗,不说美国,连澳门现在都一堆在建工地。地产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存在周期性,现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可是终究也会有泡沫破裂的一天,在社会行业高度细分的今天,还是好好累积自己的本行比较实际,副业或者转行,实在是下下策,问问你自己的心,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建筑?我认为建筑行业不景气走下坡路绝对不是要不行了,这只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设计水平low的一定会逐渐挤出市场。你以为我国已经发达了吗,基础设施已经完备了吗,不说美国,连澳门现在都一堆在建工地。地产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存在周期性,现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可是终究也会有泡沫破裂的一天,在社会行业高度细分的今天,还是好好累积自己的本行比较实际,副业或者转行,实在是下下策,问问你自己的心,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建筑?
相关标签:
关注我们咨询服务合作法律法规京ICP备号
下载申请方APP
即刻拥有你的学业规划助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副业做什么赚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