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世界局部战争的重要小学哪个阶段最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_百度知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文化艺术类芝麻团
采纳数:2890
获赞数:78538
擅长:暂未定制
参与团队:
朝鲜战争,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越南战争,伊拉克战争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冷战后世界局部战争的特点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人们终于从世界大战的阴影下解放出来,似有摆脱重负之感。有人认为,虽然世界大战短期不可能爆发,但局部战争却呈日益增多之势。这岂不和目前世界的基本潮流和平与发展相冲突?那么,冷战后世界局部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呢? 一、战争频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所谓战争频度是指战争爆发的频率。对冷战后世界局部战争爆发的频率有多种统计,有说增长的,有说减少的,但从世界权威战略研究机构的统计来看,变化似乎不大。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表的《世界军备与裁军》年鉴统计,世界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历年的次数为:1989年,33次;199。年,31次;1991年,30次:1992年,33次;1993年,34次。由此可见,年是逐年减少的,1992年和1993年是逐年增加的。1993年和1989年相比,几乎持平。《简氏防务周刊》统计,世界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一991年是29次,1992年26次,1993年...&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陈俨、何家成同志“论世界性局部战争”一文(载贵刊1992年第n期),对战后几场局部战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章选题独特,立意较新,读后受益匪浅。文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牵涉到许多战争研究基本理论问题方面的概念和观点似有失偏颇。本文拟对此提出不同看法,并欢迎二位作者和其他同志就这个问题继续展开争鸣,以推动对局部战争的研究。 一、战争的分类问题 “名正则言顺”。研究战争首先遇到的便是战争分类的标准问题。由于我国对局部战争的研究起步较晚,关于局部战争的概念、术语、分类标准和研究方法大都是从美国和前苏联借过来的。美国方面,肯尼迪政府时期犷美国的“灵活反应战略”目标为全面准备打各种战争,包括全面战争(核大战)、局部战争(有限战争)和特种战争(非常规战争或称次有限战争)。里根当政时期,美国政府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把战争区分为核战争,大规模常规战争、小规模常规战争和低强度冲突四种。1 981年前苏联出版了由沙夫罗夫大将主编的《局部战争今昔...&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多年里,在世界范围内,因领土、宗教和资源等利益之争引起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多达300场(次)。这些复杂纷繁的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能给我们哪些启示呢?我们应从中吸取些什么教益呢?认真思考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成功地应付可能发生的局部战争将不无稗益。为此,从本期起,“作战理论”栏目以“现代局部战争启示录”为副题,刊登一批文章,作些探讨。同时希望大家来信来稿,畅所欲言,各杆己见。—编者未来世界,诱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宗教、民 族、领土、资源纠纷和矛盾等等,处理不好都将导致战争。而在这些 因素中,资源方面的矛盾又以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引人注目,围 绕资源矛盾产生的控制与反控制、争夺与反争夺的斗争,将成为未来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主要诱因之一。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无论是吃、穿、住、 行,还是生产、工作甚至于娱乐都无不与资源及其产物相联系。可以 说,人类历史是伴随着人类对资源的开发...&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经济统制亦称战时经济统制,是同战争经济动员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区别于战前经济体制的一种新经济体制。它是指战争时期,国家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对战时经济活动实行干预,使之处于国家严格控制这下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它有全面战争经济统制与局部战争经济统制之分。 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未来全球范围内爆发大的全面战争的可能性较小,而局部战争的发生却会此起彼伏。我国地处亚洲的中心,与多个不同性质的国家和地区接壤,未来爆发局部战争的可能性是较大的。建国以来,我国进行的几次局部战争都取得了胜利,在战时经济统制上有不少好的作法。但随着我国经济生活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未来战争特别是未来局部战争如何实施经济统制是一个新课题。 军.经济研究1994·2(一) 全面的市场经济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施局部战争经济统制?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市场经济和我国未来面临的局部战争两方面的特点出发来加以分析。...&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军事科学是一门“未来的科学”。对战后已经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进行回顾、总结和研究,目的就在于深刻地认识其内在的规律,成功地把握其发展趋势,进而有效地驾驭未来战争的风云。 继对战后局部战争和当前的国际战略格局进行了综合考察之后,人们不难发现,在现代条件下,特别是在人类历史20世纪过渡到21世纪-一一“世纪之交”的特定历史时期内,局部战争不仅仍将成为国际间战争的主要样式,而且愈益明显地呈现出许多崭新的发展趋势。 一、战争动因多元,帝国主义和称权主义政策仍是战争祸根 诱发未来局部战争的动因是多元的。主要是:(l)超级大国为争夺“中间地带”,完善战略态势而策动并参与战争;(2)国家领土和边界争端而触发战争;(3)民族、宗教矛盾导致战争;(4)争夺陆地特别是海上的自然经济资源和权益而诉诸武力,(5)反对新老殖民统治和国内统治阶级而引发武装暴动;(6)大、小霸权主义对邻国实施侵略扩张而点燃战火;(7)大国军事强国为维护所谓的“后院安全”...&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战后局部战争的有限化及其发展冯海明局部战争与世界大战相对应,是从空间角度对战争的一种区分,指在局部地区进行的战争。局部战争同时存在着无限扩大和受到制约两种因素。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的拿破仑战争起,军事大国大多通过彻底的军事胜利来实现国家霸权目标,前一种因素居主导地位,这种局部的全面性战争在20世纪上半叶达到其巅峰,发展为两次世界大战。第二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核武器的出现,以及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综合作用下,限制性因素居主导地位,人类战争不断向有限化方向发展,有限性局部战争成为当代国际军事斗争尤其是大国运用武力手段的重要形式。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东西方两大阵营逐步形成,世界战争随之进入了东西两大阵营对峙时期的局部战争阶段,传统的全面战争走向没落,大国开始以间接形式进行目的有限的军事对抗。(一)在全面战争甚至是核大战的背景下,具有东西两大阵营对抗性质的战争开始限定战争目标,表现出有限化的特征西方对抗背景下的第一场局部战...&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共3卷) txt免费下载_读后感_在线阅读_读书人图书资料库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共3卷)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15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3 ?条形码:3 ?版本:第1版 ...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共3卷)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共3卷)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150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3 ?条形码: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3 内容简介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共3卷)的出版,其主要目的就是想从军事角度去认识和反映战后世界历史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尽可能地将战后世界局部战争的千姿百态系统而完整地呈现出来,以便进一步加强战后世界历史研究体系的完整性,并为深入探讨各种现实军事问题提供一个基础性平台。 编辑推荐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共3卷)编辑推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历史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段时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它所包含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并强烈地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者从不同侧面去观察它、研究它。 目录 第一编 两大阵营形成时期的冲突与战争第一章 战后国际格局变化与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第一节 雅尔塔体系与欧洲的分裂一、战后初期国际政治力量的变化(一)欧洲的衰落(二)美、苏两极的形成(三)共产主义力量的发展和民族主义力量的崛起二、欧洲的分裂与冷战的开始(一)美、苏矛盾的发展及双方在欧洲的对峙(二)欧洲的分裂(三)冷战的开始第二节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军事战略一、北约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军事战略(一)北约军事集团的形成(二)北约成立初期的军事战略二、苏联、东欧军事集团的初步形成及其军事战略(一)情报局与经互会的成立(二)苏联、东欧军事集团的初步形成(三)苏联、东欧军事集团的军事战略第三节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过程中的对抗和摩擦一、美、苏在伊朗的角逐二、美、苏在土耳其的角逐三、美、苏在希腊的角逐四、柏林危机(一)西占区的合并与交通封锁(二)币制改革与第二次交通封锁(三)柏林的分裂与第三次交通封锁第二章 世界其他地区的冲突与战争第一节 东南亚国家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一、印度支那抗法独立战争二、印度尼西亚抗荷独立战争第二节 南亚新兴国家的领土争端及第一次印(度)巴(基斯坦)战争一、印、巴分治和克什米尔争端二、第一次印巴战争(一)1947年10月-12月的战事(二)1948年的战事(三)联合国的干预和印、巴停火第三节 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一、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一)巴勒斯坦的历史和犹太复国主义的产生(二)英、美等国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三)联合国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和以色列国的建立二、第一次中东战争(一)双方的兵力部署与作战计划(二)阿拉伯军队的全面进攻与第一次停火(三)以军以中部战线为重点的反攻及第二次停火(四)以军对南部战线埃及军队的反攻(五)战争的结局与影响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一、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二、内战爆发及战争进程三、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对国际战略格局的重大影响第二编 两大阵营全面对抗时期的冲突与战争第三章 东亚危机与朝鲜战争第一节 两大阵营在东亚对抗局面的形成第二节 朝鲜内战的爆发和“联合国军”的干涉一、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及大规模内战的酝酿二、朝鲜内战的爆发及汉城战役三、美国的反应及“联合国军”的介入四、朝鲜人民军的南下攻势(一)水原战役(二)大田战役(三)洛东江战役(四)釜山战役五、“联合国军”仁川登陆及战争形势的逆转六、朝鲜人民军战略进攻失败的原因第三节 中国参战及中朝军队的反攻一、中国的参战决策二、中、朝军队共同实施的第一至第五次战役(一)第一次战役(二)第二次战役(三)笫三次战役(四)第四次战役(五)第五次战役第四节 战略相持局面的形成及双方的边打边谈一、战略相持局面的形成二、围绕军事分界线问题的边打边谈(一)“联合国军”的夏、秋季攻势……第四章 印度支那抗法战争的国际化第五章 台湾海峡危机第六章 大国在西亚的争夺及阿尔及利亚战争第三编 两大阵营分化时期的冲突与战争第七章 美、苏战略调整及新一轮军事对抗第八章 第二次印巴战争第九章 美、苏对中东地区的争夺与第三次中东战争第十章 越南战争本卷后记第二卷第四编 苏攻美守形势下的冲突与战争第十一章 两大阵营的分化与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形成第十二章 苏联在亚、非的扩张与第三世界的反霸斗争第十三章 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十四章 阿富汗战争第五编 美攻苏官运亨通形势下的冲突与战争第十五章 美、苏的战略调整与军备竞赛第十六章 “低强度冲突”理论与局部战争第十七章 英、阿马岛战争第十八章 两伊战争与第五次中东战争第十九章 亚、非、拉部分国家的战乱本卷后记第三卷第六编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形势下的冲突与战争第二十章 冷战结束和大国的战略调整第二十一章 海湾战争第二十二章 20世纪90年代初欧亚非地区的冲突与战争第七编 世界单极及多极化斗争形势下的冲突与战争第二十三章 单极与多极化的较量及各国的战略调整第二十四章 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行动第二十五章 科索沃战争第二十六章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其他冲突与战争全书总结附录本卷后记…… 文摘 二、印度尼西亚抗荷独立战争几乎在印度支那爆发独立战争的同时,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尼西亚也开始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战争。印度尼西亚自16世纪就沦为荷兰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印尼的民族主义领袖苏加诺抓住日本投降,荷兰殖民势力尚未重返印尼的“真空”时机,在雅加达发表了独立宣言,成立了印尼共和国。’日,英国军队在爪哇岛登陆,迅速占领雅加达,其任务是接受日军的投降并在荷兰当局重返之前维持“秩序”。由于英军企图帮助荷兰恢复对印尼的“合法”统治,因此,从一开始就与印尼共和国军队发生了摩擦和冲突。10月上、中旬,英军从雅加达向东推进,先后抢占了万隆、三宝垄等重要城市,并将占领区交给尾随其后的荷兰殖民当局。10月25日,英军3000余人进抵泗水后,要求当地的印尼共和国军队解散并上缴所有武器。在最后通牒遭到拒绝后,得到2.4万援军增援的英军于11月10日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包括华侨在内的泗水军民奋起抵抗,战斗21个昼夜,终因力量悬殊而被迫撤离。 后记 第一卷的编写工作是在《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编审委员会领导下,由本卷编写组具体组织实施的。本卷根据统一拟定的《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纲目,经过个人撰写、卷组修改、专家评审、主编统稿等环节而完成。本卷的具体分_丁是:贺新城:绪论,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于江欣:第二章第三节,第六章,第七章第一、第二、第三节,第九章;刘志青:第一章,第二章第四节;邓红洲:第十章;吴伟:第二章第二节,第八章;祝志伟:第七章第四节。本卷的编写得到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世界军事研究部、军事历史研究所、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大力支持。王普丰、牛军、陈舟研究员对编写提纲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中亚研究所的学者参加了本卷的编写工作。来自军内外的专家对全书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其中北京大学的徐勇教授,国防大学的邓锋教授,军事科学院的支绍曾、陈舟、杨贵华研究员对本卷书稿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柳茂坤、张茂林研究员对本卷进行了修改和润色。
(作者:zjbk901bnn 编辑:kind887)
本文网址:
读书人精选【图文】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
&&简述二战后世界局部战争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越南战争(冷战中的重要局部战争)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冷战中的重要局部战争
(冷战中的重要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亦称为第二次,越南称之为越南抗美战争)是指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至1975年间中在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越南战争是等国家支持的()对抗由和等国家支持的()和“”的一场战争。发生于的越南(主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对亚洲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战是以后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统一了越南全国。
在越南战争中,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志愿者援助越南共产党和北越军队作战的情况,至今仍然带有神秘的色彩。在战争期间,有数千名苏联和中国军事顾问长年驻在北越和南越。
越南战争背景
越南南北分裂
1965年,美机在西宁省配合地面部队搜查越军
越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是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中则被占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越南共产党)在向法国宣布独立,于日在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在此之后的日,流亡中的前越南皇帝保大在法国的支持下在西贡建立了越南临时政府(南越)并就任国家元首。
日,法国军队在奠边府被越南人民军包围,宣告投降。7月21日,中国、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代表又在日内瓦签署了法越停战协定①。1955年2月,美国从法国接收了训练南越军队的工作,并宣布支持吴庭艳政权。
日,吴廷艳组织了公民投票,结果有98%的人支持废除保大的王位,于是废除保大的王位,成立越南共和国。南越得到法国、美国、英国和台湾当局的支持,北越则得到苏联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支持。按照1954年的规定,南北越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划界,统一国家的选举定于1956年7月举行,但是这场选举却没有举行。最后,美国和南北越都没有签署协议中的选举条款,南北分治并采取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成为事实。
美国的亚洲战略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苏同盟的形成,以及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的直接对抗和中国对越南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美国更加意识到共产党中国对美国安全利益所构成的现实和潜在的威胁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印度支那半岛。印度支那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而且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极具影响的胡志明还与共产党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
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一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即48-2号报告。该报告使美国坚定地建立了“防止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政策,这份文件建议“对法属印度支那应给予特别的注意”。
1950年和1952 年,从遏制共产主义的立场出发,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先后出台了 《美国对于印支的立场
》和 《美国在东南亚的目标和行动方针》=,认为印度支那冲突是东西方对抗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的意义。根据这两个文件的建议,美国有责任在东南亚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措施,支持在印度支那的法国人,阻止共产党进一步扩张,以保护美国的安全利益。1954年4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使用 “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个术语,以说明阻止印度支那沦陷的必要性
20世纪50年代,冷战的特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形式-“局部战争”。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于1954年决定向吴庭艳的南越政权提供援助,以遏制北越共产党政权的发展,截至8月,艾森豪威尔共任命了300多人为美国驻越南军事援助顾问团成员,在以后几年中,美国驻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在训练、装备南越军队并向其提供建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肯尼迪主政时期, “多米诺骨牌效应”理论更是美国对越政策和全部冷战战略的指导思想。肯尼迪把越南看作“自由世界在东南亚的柱石、拱顶石和提防要塞。”声称如果“赤色浪潮”淹没了越南,东南亚国家乃至印度、日本的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
。在约翰逊时期,美国政府主张应当不断加强对印度支那,特别是越南的干涉和渗透。1960年11月,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总统后继承了哈里·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两位总统在10年前制定的介入越南战争的政策。
越南战争阶段划分
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第二、三、四阶段(年)为美国助越战争时期。
越南战争第一阶段
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廷艳担任总理,
建立亲美民主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艳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北越共产党。
1959年,中央委员会决定武装推翻越南共和国,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越南共和国,组织武装颠覆越南伪政府。
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它由支持推翻越南共和国政府的各组织组成,实际上由控制。
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和都需要在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因而都积极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对越南共和国进攻。此时,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已经控制了越南共和国的大部分农村,虽然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政治上的腐败导致越南共和国总统吴廷艳的政府民心丧尽,无力阻止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扩大势力。
越南战争第二阶
1961年4月底,肯尼迪在决定增加驻越军事顾问和派遣首批
美国特种部队的同时,下令进行强化的秘密战。5月14日,美肯尼迪下令派遣400名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和100名军事顾问进入越南南方,标志着特种战争的开始。8月,美国军事顾问受命伴随南越营规模甚至连规模的分队遂行野战任务。不久以后,美军飞行员开始展开轰炸行动以支援南越军队的作战。
1962年2月,越共军队第一次击落了美军直升机,美陆军又派遣了更多的重装直升机作为反击。
从1963年11月到1965年1月,在西贡共发生了三起政变,并存在过五个新的政府。
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廷艳,随后、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1963年下半年起,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作战急剧加强,美国的“特种战争”濒临破产。军事形势的恶化促使肯尼迪政府考虑战争升级。12月中旬,麦克纳马拉从西贡带回计划草案,经五角大楼“反叛乱”专家维克托·克鲁拉克少将为首的一个部际委员会审议修改,成为“34A行动计划”。日,约翰逊予以批准。
“34A行动计划”自2月1日起实施。同时派美国驱逐舰在北部湾(东京湾)进行代号为“德索托”的海军巡航。
截至1964年,美国特种部队共建立了18个民间游击自卫队监视营地,到1965年的时候,共装备了近2万名民间游击自卫队武装人员。
1964年春天起,北越开始作人民军进人南方作战的准备,包括对拟派遣部队进行特别军政训练。1964年12月,325师第95团到达南方,这是部署在南方的第一支人民军部队。自从倒吴政变以来的约半年里,南越41个省长换了35个,其中10个省在3个月内换了3至4次省长。同期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军事指挥岗位都换了2次人。
普遍和频繁的官员更迭严重削弱了西贡政权的政治、军事能力。
1964年初,南越形势的恶化使美国制订轰炸北越的方案。这一方案包括军事和政治两方面。军事方面的计划工作由太平洋美军总司令部承担。到4月下旬,计划已拟订完毕,代号“37一64行动计划”,并已获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
1964年7月上旬,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公开提议重开日内瓦会议实现越南问题的政治解决,短时间内得到法国、柬埔寨、北越、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苏联和中国的支持。7月30日夜间,执行“34A行动计划”的南越海军突袭队乘美国炮艇,袭击了东京湾内两个北越岛屿—义安省海岸外的纽岛和清化省海岸外的循岛。纽岛和媚岛被袭时,美国驱逐舰马多克斯号正北上东京湾,执行“德索托”电子侦察任务,下午5时许,发现并追击马多克斯号的北越鱼雷快艇向该舰开火。马多克斯号随后回击,击沉其中1艘。与此同时,停在附近海面上的航空母舰“提康德罗加号”出动舰载飞机,炸伤另外2艘。
8月3日午夜,在马多克斯号和特纳·乔伊号进入东京湾后,执行“34A行动计划”的南越海军袭击了北越海岸的两处军事设施。8月4日下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决定立即对北越发动“报复性轰炸”,当晚,美国舰载战斗轰炸机经60余架次轰炸,击沉或重创25艘鱼雷快艇,摧毁荣市附近绝大部分储油罐。
这是美国对北越第一次公开的武装进攻。
9月,约翰逊批准恢复在东京湾的“德索托”巡逻行动,并于10月命令支援南越对北越实施海上攻击行动。
1962年夏天,应越方要求,中国领导人决定向越南无偿提供可装备230个营的武器装备。1963年,越南提出了在美国扩大战争时中越两军协同作战的要求。7月,中越两国签署了两军协同作战的文件和中国向 越南提供军事援助的协议。
1964年北部湾事件后,中国于1965年春决定向北越派遣铁道兵、工程兵、高射炮兵等部队帮助北越抗击美军轰炸,抢修并保障铁路运输,建设重要公路、机场、以及红河三角洲及附近海岛的抗登陆紧急战备工程等。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国防部长武元甲率越南代表团访问中国。在中越双方的会谈中,越方向中方正式提出派遣支援部队赴越南北方的请求。会谈后达成了关于中国向越南派遣支援部队的协议
1964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情报局向越南河内派出情报人员,1967年苏联在驻越使馆内正式设立武官办公室,同时向北越提供军事装备(高射武器、地对空导弹设施、小型战舰、高级雷达探测系统及战斗机和轰炸机
,派驻大量军事专家
,并直接参加了部分军事行动
越南战争第三阶段
美国直接参战
日,美国总统约翰逊批准了“滚雷行动”(Operation Rolling Thunder),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
。3月8日,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越南岘港登陆,越南战争正式爆发。6月,美国军队开始直接同越南人民军作战。
1.美国陆军行动
1965年11月,美军和共产党武装爆发了最激烈的战斗。
1966年1月下旬至3月底,美国在越南中部的东山平原
发动了“捣碎器行动”/“白翼行动”,共毙敌2389名。7月中旬至8月初,美军和南越军队在非军事区附近的广治省联合发动了“黑斯廷斯行动”,歼灭北越官兵800人。随即,海军陆战队于8月上旬至9月中旬又发动了代号为“大草原”的作战行动。美陆军也于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在接近柬埔寨边境的西宁省开展了“爱托波罗行动”。
1967年初,美军向位于西贡以北地区的越共“铁三角”根据地发动了“雪松倒下”作战行动。随后,美军于1967年2月在西贡市的西北部沿柬埔寨边境的C战区发动了“枢纽城市”行动,并一直持续到5月。这是越战期间由美军单独遂行的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此役的主要目的是拔掉共产党在南越的指挥中心-越南劳动党南方局。
2.美国空军行动
1966年,美国轰炸机获准轰炸北越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库、弹药库。
1967年,允许打击的目标种类进一步扩展到河内和海防等北越大城市周围的机场、发电厂和工厂。
1965年3月至1968年11月间,美国空军共出动153784架次的飞机轰炸北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出动了152399架次。
日美国国防部宣布,美军在“雷鸣行动”中共投下864000吨炸弹。
受美国政府邀请,韩国
、日本、联邦德国
、菲律宾、澳大利亚
、新西兰、泰国
等国家,以及国民党台湾当局
皆有直接或间接介入战役。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1967年1月的研究中估计,在美军的轰炸行动中,大约20000名越南人(其中80%是平民)被炸死。从1965年至1968年,仅在北越的空战中,美军就有918架飞机被击落,并有818名机组人员罹难。
3.美国国内兴起反战运动
年间,越南问题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的焦点
,这场战争的缓慢拖沓,渐增的人员伤亡以及国内不断扩大的意见分歧最终导致了约翰逊不得不放弃连任总统的竞选,结束了民主党长期主导白宫的局面。1965年,约翰逊的越南政策赢得了绝大多数公众的支持。
1967年4月,在纽约发生了30万人参加的反战游行。反战运动开始波及美国社会各阶层,以至全国陷入分裂和悲观中。日,约翰逊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将单方面停止对北越的部分轰炸,同时增派2万多人的战斗部队,但准备随时随地同北越进行和谈
,冀望通过苏联向北越施加压力,迫使北越在谈判中妥协。5月中旬,在苏联的推动下,美国和北越的代表哈里曼和春水在法国巴黎开始了秘密谈判。
1968年1月底,越南人民军和南方民解武装力量在开始发动新春攻势 (TetOffensive),在南越大范围内对美军设施实行总攻,向西贡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在一个月的行动中,美军死伤5000多人,越南人民军和南方民解武装力量付出了1万多人的代价。
向西贡、、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5月越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至此,“局部战争”结束。
1968年10月,美军宣布停战,从1969年开始美国国防军撤出越南,但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共和国的战争并未结束,越南民主共和国重新控制了越南共和国的大部分农村。
越南战争第四阶段
美军在越南的行动
美国政府的战争越南化政策包括逐步撤出美国部队、扩充并重新装备南越军队以及加大对北越的轰炸力度,同时由于国内压力和出于,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
1969年,美国政府于开始秘密轰炸柬埔寨,这次轰炸行动持续了14个月。
1970年3月,正在国外的西哈努克在其国防大臣朗诺将军发动的军事政变中被废黜。朗诺上台执政后,立即改变了柬埔寨的立场并宣布支持美国的战争努力。4月29日,32000人的美军部队和48000人的南越部队“进入”柬埔寨领土。
1972年3月,武元甲动员了几乎全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国防武装力量,发动了比1968年春节攻势更大规模的袭击()。尼克松下令美国B—52战略轰炸机对越南民主共和国进行全面轰炸,驻越美军在北越的海防港进行布雷,实施港口封锁。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袭击以失败告终,损失超过10万人,迫使越南民主共和国回到谈判桌前。
日,尼克松政府决定采取强硬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北越的军事压力。随后战争一再升级,从5月8日到10月23日,美国共向北越发动了41500架次的空袭,倾泻了几十万吨的炸弹。
12月18日至12月29日,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中规模最大的空中战役“中后卫-2”(Linebacker-2)。美军动用了200多架B-52战略轰炸机(740架次)、1200架空军、海军战术飞机(1800余架次)、70架F-111A歼击轰炸机、约150架SR-71、147J、RF-4C、RA-5C侦察机和各种电子战飞机,连续集中空袭河内、海防、太原等战略要地。越南人民军空军和防空军部队击落了34架B-52轰炸机
反战运动开始遍及美国国内
1969年8月,反战运动领导人宣布从10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系列的每月一次的大规模示威活动。10月15日,美国全国百万人组织参与停战罢工的示威活动,首都华盛顿有25万人参加,一些驻越美军人员戴上黑色臂纱,表示支持国内举行的停战罢工的示威游行活动;波士顿的示威人数为10万;其他大城市也举行了规模不等的示威游行。11月,华盛顿发生了50万人规模的反战示威游行活动。
日,被派去镇压学生示威的国民警卫队枪杀了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学的4名学生,另有9人受伤。美国入侵柬埔寨和枪杀肯特大学学生事件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学生罢课。10万抗议群众涌入首都华盛顿,举行了“全国抗议日”的游行示威活动。
同时,一些参加过越战的退伍老兵开始在反战示威游行中发挥主导作用。1967年,越战退伍老兵成立了“反战越南老兵”团体。~23日,1000多名越战退伍老兵在华盛顿国会大厦与华盛顿纪念碑之间的草地广场上露营进行反战集会。1971年,民意测验表明多数人赞同“立即撤出”战争;其他人则赞同谈判或其他妥协方案。
1969年初,美国开始同南越阮文绍政权、北越和南越民族解放阵线在巴黎举行四方会谈,寻求谈判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实现的“光荣停战”
。1969年8月到1971年9月,基辛格同北越方面共举行12次秘密会晤
。但由于美方坚持美国军队与北越军队必须同时撤出越南南方,双方分歧严重,直到1971年5月,会谈未取得任何成果。
1972年大选的临近,尼克松为谋求连任开始加紧推进和谈的进程。日,基辛格与越方代表团团长春水在巴黎举行会谈,提出了结束越战的七点建议,其中一项为美方撤军设定最后期限
。8月16日,美方又提出解决越南问题的八点纲领。9月13日,北越代表对美方上述八点纲领中的两点提出异议,美方随后进行修正,并于10月11日递交越方。但此后直到尼克松访华前夕,美方一直没有收到越南方面任何关于和谈的回应。1971年底,由于美方没有收到越南方面有关和谈的任何回应,美国遂于12月对北纬20度以南的越方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轰炸,企图以施加军事压力“逼河内就范”。
巴黎和谈随之中断。
在北越同意于日重返和谈后,美国政府决定从12月29日起暂停轰炸
,并最终于日无限期停止了对北越的轰炸。
日,参加关于越南问题的巴黎会议四方
在首都巴黎正式签署了《》(巴黎和平条约)。随后两个月内,美国国防军全部撤出越南。根据巴黎和平协定,北越从1973年2月起开始分批释放美国战俘。截至3月29日,共有587名美国战俘获释。
越南战争第五阶段
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后,南越阮文绍政权十分孤立。
1975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从复活节攻势的巨大损失中
恢复过来,发起了最后的决定性攻势。短短几个月内,南越国防军土崩瓦解,各大城市相继陷落。4月越南人民军发起和,旨在于5月1日之前,攻克越南共和国首都西贡市,以防止南越国防军能重新组织起新的防御和反击。
日,北越炮兵开始轰击西贡郊区。北越政府要求“所有伪装成外交官的美国军事顾问必须全部撤离越南,包括马丁大使本人在内”。21日黎明,南越军在春禄的最后防线崩溃,主力-第18师几乎全军覆没。当晚19点30分,阮文绍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副总统陈文香接任总统。26日,副总统陈文香宣布辞职。
日7点53分,搭载最后一批美国人的直升机飞离西贡,一家旅馆楼顶上的直升机撤退也成了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结束的标志。5个小时后,北越坦克轰鸣着冲入了南越总统府。杨文明随即宣布投降。
日,统一,定国名为:,西贡市被更名胡志明市。越南战争结束。
越南战争损失
越南战争人员伤亡
阵营参战兵力伤亡数据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117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600000人受伤。中国参战17万人(1965年-1970年)。1146人死亡
,4200余人受伤。苏联参战10000人(1965年7月-日
),参战1000余名(年
)。总共在越南死亡1974人,其中军官13人
。美国参战650000人。58202人死亡、303616人受伤、2500人失踪。
南越120万军队。220357人死亡(最低估计)316000人死亡(最高估计)、1170000人受伤。韩国参战53000人。5099人死亡、10962人受伤,4人失踪。义务兵15542人,志愿兵26395名。
474人死亡、4307人受伤。
参战13000人。
1351人死亡、5000人受伤。552人参战。37人死亡,187人受伤。中国台湾参战人数不详。1人死亡。菲律宾2300人工程部队。
-----100000人死亡,受伤不明。平民伤亡
越南平民死亡:200000人至250000人(估计)
平民死亡:200000人至300000人(估计)
老挝平民死亡:20000人(最少)
总计平民死亡:42万人—250万人
战争总计死亡:1912846人—3992846人(估计)
越南战争物资损失
整个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损失飞机8612架,其中3720为固定翼飞机,4892架为直升机(另一统计:消灭美军飞机3744架,直升机4868架),其中在北越上空击落美军飞机1095架,直升机11架。
越南战争历史影响
越南战争越南
越南为自己的
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包括法越战争在内的30年战争造成了500万平民的死亡。到1975年越战结束时,战争给越南留下了100万寡妇,20万残疾人,美军在当地留下大量越美混血儿
。随后越南又先后与柬埔寨和与中国陷入战争(中越战争)。长期的战争以及与西方世界的隔绝导致经济崩溃,通货膨胀;70年代后期,超过150万越南难民乘小船逃离越南。
越南战争美国
越南战争是美国历史
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美国耗费了至少2500亿美元。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地同合作
。“尼克松主义”应运而生,美国中止了自二战结束以来的过度扩张,在70年代实行适度收缩。在对外政策上,尼克松在70年代初率先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并主动改善中美关系,以此为突破口营造美中苏大三角关系。并触发了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的军事改革。美军汲取了越南战争的教训,在冷战时代终结之前不再动用大规模地面部队进行传统的持久消耗战争,转而依靠巨大的海空优势和技术优势进行作战,强调首战制胜、速战速决,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低强度战争理论和“外科手术式打击”的作战样式。
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根据美国预算与管理办公室(OMB)的统计,越南战争(年)的官方实际军事支出是1347亿美元,1965年最少,1969年最多,每年平均149.7亿美元。
越南战争的实际军事支出为同期美国国防支出的21.2%,比重最大的是在年,分别占当年国防开支的34.4%和36.7%,最少的1965年仅占0.2%;同时越战开支占当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比重最大的也是在1968年和1969年,达到了当年的3%。越战的实际军事支出自1965年开始,逐年增加,在1969年达到顶峰,此后则不断下降。对越战退伍军人的补助大约为2200亿美元
美国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直至整个70年代,进入一个长期停滞的阶段。部分学者指出,越战是导致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经济困境的重要因素,或至少应负部分责任
。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国防支出所占的比重急剧上升,在60年代末,占到了整个国防开支的1/ 3左右。通货膨胀是在越南战争开始时发生的,并在70年代以后成为困扰美国经济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多数学者指出不断增长的军事开支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有人认为是越南战争导致了60年代的通货膨胀,而且1965年以后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源自通货膨胀
。部分学者认为越南战争期间军工生产刺激了美国国内经济发展
,在越战早期,战争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到了后期,由于美国经济环境的恶化,战争的不利影响逐渐显现出来。
越南战争苏联
在越南战争问题上,苏联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外交政策和态度。越战初期(年),苏联为避免与美国的正面冲突
,在越南问题上采取了“不介入”的政策
。1964年底至1965年夏,苏联推行了“有限介入”政策。年,苏联积极介入越南战争,一方面加大了对北越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另一方面采取外交手段,推动美越走向谈判。年,随着中美关系的突破性发展,苏联更加积极地介入越南战争及其善后事务,最终促成美越双方签订《巴黎和约》。
越南战争柬埔寨
战前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政府一直在各方之间维持独立地位
。但美国对柬埔寨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减少及随后柬埔寨跟邻国泰国
发生的领土纷争进一步把西哈努克推向“左转”
。年间,美国在南越展开反越共游击战的“特殊战争”,放纵南越和泰国对柬埔寨边界的入侵及对山玉成反叛活动的支持。北越加紧了在柬埔寨建立游击据点和解放区的活动,柬埔寨东北地区已成为越南战场的组成部分,1969年尼克松批准美军从3月18日开始实施轰炸柬埔寨东部边境15处越共据点的“早餐行动”,西哈努克再度向“左”急转,随后朗诺的政变和美军入侵把柬埔寨彻底卷入了战争。
波尔布特领导的柬埔寨共产党“红色高棉”乘机获得了政权。在波尔布特极左统治下,柬埔寨发生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一百余万平民死于该时期,其中包括越南侨民。由于历史上柬共与越共的恩怨加上红色高棉的巨大错误,越南趁机发动了侵略战争,扶植了韩桑林政权。
越南战争泰国
越南战争期间,泰国准许美国在泰国建设和使用了乌塔保、呵叻等军事基地
,对北越进行轰炸,泰国还直接派兵参与越战和老挝内战
。通过向越南派遣地面战斗部队,美国为泰国提供更多军事援助,加速了泰国军队的现代化,增强泰国军队抵御外部与内部军事威胁的能力
越南战争中国
中国是北越最主要的支持者和援助者。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也加上意识形态的因素
,中国给予了越南超过二百亿人民币的援助,客观上加重了中国经济的负担。统一后的越南并未成为中国可靠的盟友,出于国家利益倒向了苏联。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在大力援越抗美的现实背景下,外交战略的调整中并存着两种外交方针: 坚持革命外交, 继续援越抗美;确立务实外交, 寻求实现与美国缓和关系。
这场战争进行的过程中,中美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越南战争直接导致并加深了中美间的持续对抗,而结束越南战争、解决越南问题又成为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基础。
越南战争爆发、升级的进程中,美国一直将战争的界限控制在北纬十七度线以南,中国也只是以派出支援部队的形式援越抗美,中美双方始终未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由于苏联直接介入越南战争,中越关系在年间出现越来越大的裂痕。从1969年初到1970年3月底,中越关系迅速掉入低谷。
日,越南侵略柬埔寨民主共和国,破坏了东盟国家的局势,同时在中越边境挑起冲突,并在其国内大肆排华。中国于日发动教训越南。
1975年,西贡沦陷后,越南人民不断乘船来港,香港共接收了23万多名越南难民和船民
,其中安排14多万名越南难民移居海外,遣返6.7万多名越南船民,并永久安置了近1.6万名越南难民。2000年年初,任有1400多名越南人滞留在香港。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长期困扰香港。同时,统一后的越南当局排华政策迫使华侨华人加入难民外流潮。1978年,到达香港的华人难民比例为60%~70%
,1979年约达80%。
据统计,1979年共有近两万名越南难民在港从事有薪工作。
越南战争韩国
1964年,美国为昭示越战合法性,向包括韩国在内的
25个友邦发出参战邀请,韩国很快做出回应,分两批派出了2000余人的医疗、建设等非战斗部队
。1965年,越南战局恶化,美国在判断“中、朝不会公开入侵南越或韩国”后,向韩国发出支援战斗部队的请求。
随后,韩国将首都师和海军第2旅,改编为猛虎部队、青龙部队,派往越南。据统计,年,韩国共向南越派兵325517人次,最大兵力一度保持在5万人左右,是越南战场上数量仅次于美军的外军。
韩军在越南进行了1170多次营级以上规模作战,55.6万次以上的小规模作战。美国认为,韩军和澳军是越战中表现最好的两支友邦部队,多次对韩军战绩进行表彰和奖励
韩国通过美国的直接、间接支援和越南战争特需物资的供应获得了推进韩国工业化所急需的财源和外汇收入
,以三角贸易的形式加入了对越南的出口,从而为韩国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开辟了道路,与越战有关的军事订货和劳务输出是后来韩国向中东进行大规模劳务输出与建筑承包的起点
通过参加越战,韩国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韩国在对美军事外交中得以摆脱被动局面,更新了军队的装备,建立起了自己的军事工业
,并加强了韩美军事同盟关系。朴正熙以国力为基础,在统一政策方面转守为攻,提出“先和平,后统一”的政策,使韩国在统一政策方面开始取得主导权。
此后,“先和平,后统一”成为以后韩国政府统一政策的主基调
由于韩军在清剿越共时过于残酷,致使很多平民遇害
,在韩国国内韩国大部分民众对本国参与越战的程度知之甚少或受到政府舆论宣传的误导,根据越南文化和通讯部的初步统计,韩国士兵共杀死41400名北越士兵和5000平民,并且遗留了大量韩越混血儿。1998年,韩国总统金大中内访问河内时,对韩国出兵越南期间“并非出于本意,却对越南人民带来的伤害”表示了非正式的致歉。
越南战争澳大利亚
1950年代前半期,随着澳新英马实行四国联防,澳新美条约与东南亚条约组织先后建立,澳大利亚认为已完成了与美英结盟,构筑了东南亚集体防共的安全体系,实现了御敌于北部邻国的 “前沿防御”目标。澳大利亚担心美国从东南亚退缩导致的“权力真空”会由中国或其他国家填补,使本国的 “前沿防御 ”难以为继,失去安全缓冲区,开始对长期拒绝与亚洲国家进行深层文化交流而导致与亚洲民族在文化上的隔阂状态进行反思,随后与亚洲非共产党国家(包括不结盟国家)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澳大利亚加强了与亚洲国家的经济贸易联系,和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加,经济动力开始在澳亚关系发展进程中起日益重要的作用 。
越南战争后世纪念
越南战争纪念活动
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每年3月29日为越战老兵纪念日。
日,越南举办阅兵游行,纪念越南战争结束40周年。
日,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和美国防部部长参加越南战争50周年纪念活动。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越南岘港参加纪念越南战争50周年仪式。
越南战争纪念建筑
国家名称地址美国美国首都的华盛顿纪念碑与林肯纪念堂之间草地上越南胡志明市
越南战争相关影视
国家名称类别播出/上映时间美国《汉堡高地》电影1987《猎鹿人》电影1978
《全金属外壳》电影1987
《生于七月四日》电影1989
《天与地》电影1993
《现代启示录》电影1979
《野战排》电影1986
《越战创伤》电影1989《我们曾经是战士》电影2002《早安越南》电影1987《重见天日》电影2006《老虎连》电影2000《血色战役》电影1990《第一滴血2》电影1985《野狼呼叫21》电影1988《冲出越战》纪录片1998《长驱直入》电影1983《将门虎子》电影2005《绿色贝蕾帽》电影1968《捍卫入侵者》电影1991《越战先锋3》电影1988《越战先锋2》电影1985《越战先锋》电影1984《石花园》电影1987《战地风云》电影2001《》电视剧1987《》电影2002《折叠刀》电影1989《隧道之鼠》电影2009《阿甘正传》电影1994《老兵》电影2006《精锐部队》电影1998《致命追踪》电影2000《战俘大逃亡》电影1986《C连的孩子们》电影1978《铁血中尉》电影1988《油画》电影2001《鹰眼》电影1986《越战未亡人》电影1998《在越南最后的日子》纪录片2014《杀手本能》电影1988《猪年》纪录片1969《囧英雄》电影1982《战地忠犬》电影2003《神秘暗堡》电影2013《荣归》电影1978《地狱战》电影1980《》纪录片1987《》电影1995《河内希尔顿》电影1987《日光行军曲》电影2013《当士兵哭泣》电影2010英国《杀戮战场》电影1984韩国《白色战争》电影1992《郎在远方》电影2008《斑纹男人》电影1967《冷和热》电影1967《罗密欧点》电影2004中国《东方秃鹰》电影1987《投奔怒海》电影1982《英雄本色3》电影1998加拿大《回家》电影2001越南《西贡战役》电影2006《烽火激战》电影2008《活在惊恐中》电影2005《年轻的战士》电影1973《勿燃》电影2009《死亡标靶》电影1986《烈血战士》电影2002《同禄三岔口》电影1997《活在历史中》电影2014《草芦花》电影1993《神话》电影2013《奠边记忆》电影2004《十七岁故事》电影1988《何时到十月》电影1984《烧草的气味》电影2012《回乡路》电影1971意大利《真实的战场》电影2010《越战风云》电影1989德国《小小迪特想要飞》纪录片1997《正常》电影1970法国《远离越南》纪录片1967《和平》电影1970俄罗斯《丛林战士》电影2014
越南战争相关游戏
名称发行时间名称发行时间《重返狼穴3:越南视线》2004《越南特种兵》---《丛林之狐》2003《弹震症:越南67》---《弹震症2:血迹》2009《7554》2012《勇者无惧:越战》2015《战地叛逆连队2:越南》2010《战地:越南》2004《战争之人:越南》2011《现代启示录》---《使命召唤7:越南战争》---
《空中冲突:越南》2013《风起云涌2:越南》---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王捷,杨玉文,杨玉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华夏出版社,2003-10
年,苏联向北越提供的优惠贷款和无偿援助总共仅3.2亿卢布,而此前仅在1955年苏联向北越提供的无偿贷款为4亿卢布。
日,越南解密了战争期间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越南提供各种援助的相关文件。文件显示,1955年到1962年间,苏联向北越提供的财政援助总额约14亿卢布,并帮助北越建设了34个大型工业企业和一系列医疗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重建了50个农业项目。
Porter,Gareth.Vietnam-A History in Docu- ment[M].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 y,1979.61
郑伟.从对抗到对话-试论越南战争期间的美国对华政策:山东师范大学 ,2002
FRUS,1950,vol.Vi,1976,PP.745.
The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Eisennower,1954.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他认为,由于印度支那是美国遏制政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座冷战中至关重要的堡垒,印度支那 “沦陷”将极有可能给 “自由世界带来难以估量的后果。”
刘名森.试评“多米诺骨牌”理论及其实践:《山西大学》,2005
莫里斯·艾泽曼.《美国人眼中的越南战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dents of the UnitedStates:John F Kennedy ,1963,Washi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中国的领土是如此之大,就像一个巨大的庞然大物一样,屹立在边境之外,如果南越倒向他们,那将不仅会为他们在马来西亚开展游击战争提供有利的地理条件,而且也会给人们造成深刻的印象,即东南亚的发展趋势将掌握在中国和共产党人手中。
《五角大楼文件》,参议员格拉维尔版,第3卷,第151页。
时殷弘.从“34A行动”到“东京湾决议”-论越南战争扩大的由来:《美国研究》 ,1991 (2):67-85
《越南问题决策文件集》,第2卷,第251页。
《越南问题决策文件集》,第2卷,第240-246页。
《五角大楼文件》,参议员格拉维尔版,第3卷,第150-151页。
卡欣:《干涉》,第224-225页;《五角大楼文件》,《纽约时报》版,第263-264页;轰炸架次据西埃斯:《政府冲突之际》,第46页。
章百家.“抗美援朝”与“援越抗美”-中国如何应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3):8-1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周恩来军事文选》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Хюпенен А.И., Вартанов В.Н., Глазунов Е.П., Колесник Н.Н. Война во Вьетнаме:взгляд сквозь годы…// Материалы научно-практичес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Советско-Вьетнамское военное и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в годы агрессии США противДРВ ( гг.). Москва, 2000. С.23-24:年间,苏联帮助北越建立了一个庞大和有效的防空体系,包括11个СА-75М防空导弹综合系统(51 ЗРК СА-75М);4个战斗机航空团(ИАП)(由2个米格-21歼击队大队、一个米格-19歼击机大队和一个米格-17歼击机大队组成),共有飞机251架(战斗机210 架,教练机41架);米格-21战斗机58架(其中战备机42架);米格-19战斗机42架;米格-17战斗机107架(其中战备机55架);4个无线电对抗团(РТВ)(其中РЛР系统36 个,РЛС系统108个)。
1965年2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访问河内,与胡志明等北越领导人讨论苏联援越问题,并签订了关于加强对越南防御能力提供援助的协定。鉴于美国飞机对越南民主共和国领土的轰炸,苏越发表的联合声明宣称:苏联人民将履行其对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国际职责,采取保护越南民主共和国安全和加强其国防力量的措施。同时期,河内关键性的防空区域已获得了苏联提供的大量高射武器装备。据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一年内苏联就向越南提供了1亿多美元的军事装备。1965年6月,美国情报部门首次发现北越军队使用苏联武器装备。9月,美国发现苏联提供给北越的不仅有地对空导弹设施,还有一些高级雷达探测系统,以及米格-17战斗机和伊尔-28轻型轰炸机。(Ilya Valeryevich Gaiduk,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Vietnam War, Chicago: Ivan Dee, 1996,p.50.)到1966年,北越得到了米格-21,其性能已与美军战机接近。到1967年,北越空军已经拥有100架用于执行截击任务的飞机,其中大多数的基地都位于中国境内,美军无法对那里发起攻击。
Хюпенен А.И.,Вартанов В.Н., Глазунов Е.П., Колесник Н.Н. Война воВьетнаме:взгляд сквозь годы...C.15.:“在1964年6月,在共同的军事行动中,苏联军事专家已经首次参加与美国飞机的战斗。然而,在苏联报刊上看不到一点报道,但是美国和其他国家都清楚地知道,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防空系统是用苏联军事技术建造的。”
沈志华总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0卷,第157页:日,北越总理范文同与苏联驻北越大使谢尔巴托夫(И. С.Щербатов)在河内会晤。范文同建议在备忘录中写入“应越南的请求,华沙条件成员国准备派遣志愿人员以共同反对美国的侵略。”
根据苏越协议,日,北越接收了第一批苏联军事专家,约100人,领导人是苏军上校德杰扎(А М. Дзыза)。
Колесник Н. Н. Обучая, сражались и побеждали// ПВО Страны: вчера, сегодня,завтра. Сборник. К 70-летию отражения первого налёта фашистской авиации наМоскву. М.: Руспринт, 2011. С.1-35.:从1965年4月至1967年5月,为帮助越南人民军建立导弹防空力量,又派了2266名苏联军事专家。
日,苏军飞行员驾驶米格-17歼击机在越南上空击落两架美军轰炸机(F-105)。但是苏联对此消息秘而不宣。但北越在当天公开报道越南人民军飞行员冯贵(Фам Гиаем)、李明洪(Ле Минь Хуаном)、常辉洪(ЧанНгуен Намом)和常汉(Чан Ханем)击落了两架美军轰炸机(F-105)。 美国方面的信息也说明:日,美军损失3架F-105飞机,其中2架是被北越飞行员在空中打下,1架是被地面防空导弹击中。 根据苏越协议,苏联军事专家只能从事幕后工作,即培训越南飞行员和建立防空导弹系统,苏军直接参战是被禁止的。因此,2010年,俄罗斯国防部才正式公开这个秘密,宣布越南战争中首次击落美军飞机的不是北越飞行员,而是苏联援助越南的军事专家。
张建华.塑造“苏联形象”:越南战争中的苏联军事专家及其影响:《俄罗斯研究》,2014 (1) :92-138
由美国空军第2航空师联合美国海军和南越空军,于日至日北越进行轰炸行动。
Wayne Thompson, To Hanoi and Back, 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e Press.p.303.
Berger, Carl,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in Southeast Asia.. : an illustrated accoun,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Air Force History, 1977, p.366.
1965年开始派青龙(韩国海军陆战队第二旅)、白虎(韩国第9步兵师)、猛虎(韩国首都师)等战斗部队,到1973年的九年间一共累计有三万以上的韩国士兵参加了越南战争,最多时有五万人在越南。其中4687人战死,射杀了四万多名敌军和平民。为了支付韩国的国防开支,美国向韩国提供了10亿美元左右。韩国是美国以外最大的派兵国家。
联邦德国由于宪法严格限制其向海外派兵参与冲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回避在国内对这一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应美国政府的要求,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秘密地向越南派出了2500名德国军人,包括120名飞行员,这些飞行员驾驶美国空军飞机直接参加了对越南的军事行动。
1964年5月和6月,澳军1500人抵达南越, 驻防边和, 编入美国第173空降旅。日作出了增派1700名士兵、一个坦克队和大批直升飞机去南越的决定。
吴浩.泰国出兵越南与美泰两国的交涉():《史林》,2016 (1):194-203
美国国防军曾由国民党治下的中国台湾抽调空军F-5战斗机进入越南,并于台湾台中市派驻F-4中队填补,此外,台湾的军事顾问、电子作战以及特工在越南共和国亦十分活跃,为此台湾驻越南共和国“大使馆”也曾遭受攻击。一般皆相信,台湾派出少量的特种部队入越参战,不过规模和次数都不大,亡1人。
刘文孝.台湾与越战:《航空知识》,2014 (7):57-59
瓜友.越南战争中的台湾特种部队:《世界航空航天博览:a版》 , 2004 (7) :64-71
宫常:《中华民国驻越建设顾问团:一段失落的军援越南秘史》,(台湾)《全球防卫杂志》2003年6月号,第88-95页。
(台湾)“外交部”北美司档案,《美向我借登陆艇案》,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分类号426.3,案次号0002。
(台湾)“外交部”北美司档案,《美驻越官兵在华享受待遇案》,日—1968年8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分类号426.1,案次号。
林晓光.国民党军队介入越南战争了吗?-《国府游击部队的南越派遣问题》研究:《党史纵横》,2000 (4):42-43
除陆军炮兵第63师第609团的团长程玉山、团政委李万安、团参谋长王锡森团三人,作为在越牺牲者中职位最高的团职干部,遗体运回中国国内安葬外,其余1400余名牺牲者安葬在越南北部的57座烈士陵园中。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武官处实地调查后编辑的资料《中国援越抗战烈士名册》记载,安葬在上述越南烈士陵园的中国籍烈士有1446位;其中,抗法战争时期中国军事顾问团工作人员6名,中国驻越使馆和新华社工作人员2名,访越艺术团人员8名。
Gareth Porter
ed, Vietnam - A H istory in Docu ments , New York: New American L ibrary, 1979, pp366- 368
潘一宁.约翰逊政府与美国的越南战争困境():《东南亚研究》 ,2007 (6):71-75
时殷弘: 《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和战争》,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年版, 第262页:这次攻势所取得的政治影响实际上远大于其军事成效。它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明,无论美国如何强化驻越军事机器,但它既摧毁不了越南人民武装的战斗决心,也摧毁不了他们的战斗能力。
赵学功.略论尼克松政府的越南战争政策[J].东南亚研究,
Широкорад А.Б. Архив: Разведывательные суда. Боевая служба на Тихом океане//Братишка. 2012. №.1. С.44-49:俄罗斯学者西罗克拉德(А.Б. Широкорад)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在12天内,美军在北越领土上投下了100 万吨炸弹,而北越防空部队击落美军飞机80架,其中包括B-52战略轰炸机23架。最有效的战绩是两个防空炮团集中火力射击一个目标,8次射击击中6架美国飞机,有效率达到75%。
赵学功.略论尼克松政府的越南战争政策[J].东南亚研究,
吕桂霞.遏制与对抗:越南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熊向晖.历史的注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陆文至.越战和谈中的中国因素新探:《兵器知识》,2001 (1):28-30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VolumeE-13[Z].Documents on China,,Document78.71
[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四册)[M].范益世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Лагутин В. Дневник Владимира Лагутина: Операция <>// Армия.2002. №.1. С.34-35:苏联专家弗拉基米尔·拉古宁(Владимир Лагунин)在日记中记载:“日。周一。昨天,尼克松下令停止轰炸。自12月18日,第一次脱光衣服在床上睡了个好觉,第一次不用钻防空洞。”
越南民主共和国、美国、南越反政府武装(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共和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
1999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美国入侵越南民主共和国时期的苏越军事和经济合作”研讨会上库米诺夫提供的数字表明,1965年7月到1974年12月,苏联向越南派出军事人员:军官计6359人,士兵计4500人。参见 Куминов И. Я. Советская воен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помощь Вьетнаму в годы войны// Война во Вьетнаме: Взгляд сквозьгоды / Институт военной истории МО РФ ; Ответственный за выпуск Н. Н.Колесник. Материалы
научно-практической
конференции
<>. Москва, 2000. С.39-45.
2004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提交给越南领导人的材料
关于越战中死亡苏军人员亦缺少准确数字。一种说法,越战期间失踪苏军人员7名(参见 Советские военнослужащие, погибшие во Вьетнаме// Книга Памяти:
/Ред. коллегия: Е.М. Чехарин, В.М. Жарков, Д.М. Карабанов и др... М.: <>,1999. Т.10. С.241-242.)。另一说是16名(参见 Россия и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ХХ века: ПотериВооружённых Сил / Г. Ф. Кривошеев. М.: ОЛМА-ПРЕСС, 2001. С.526.)。克格勃上校莫罗佐夫(И.Н. Морозов)提供数字表明除了数十人伤亡外,更多的是因炸弹轰炸而造成的神经官能症和随之而来的心理障碍者居多,参见 Морозов И.Н. Как мы воевали воВьетнаме// Московск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ветеранов
войны
вАфганистане. Перевал : Российская 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ветеранов войны 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 М.: Московское городское военно-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Октябрь 1991。其余资料参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6%8A%E5%8D%97%E6%88%98%E4%BA%89; Коллектив авторов. Россия и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ХХ века: ПотериВооружённых Сил / Г. Ф. Кривошеев. М.: ОЛМА-ПРЕСС, 2001. С.526.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Z].Vol.28, Danbury, Connecticut:Grolier Incorporated, b
Dictionary of American History[Z] .Vol.7,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39; s Sons, 1976,P185
tanley L.Engerman, Robert E.Gallman, ed.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M] .Vol.3,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P342
杰弗里·博尔顿:《澳大利亚历史()》(二), 北京出版社 1993年版, 第179页
杰弗里·博尔顿:《澳大利 亚历史()》(二), 北京出版社 1993年版, 第183页
吴浩.越战时期美国与菲律宾的同盟关系-以美菲两国围绕菲律宾出兵越南问题的交涉为例:《南洋问题研究》, 2015 (2) :88-100
Окороков А. В. Вьетнам.
гг.// Секретные войны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перваяполн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М.: ЭКСМО, 2008. С.268.
陈文.越美混血儿:越南战争的悲情遗产:《世界民族》,2011 (3):83-93
邓红洲,李玉兰.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军事历史》 ,2004 (6):39-43
Anthony S.Campagna.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Vietnam War[ M]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1991,P83
Department of Commerce.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The NIPA of the U .S., , Statistical Tables[R] .Wash-ington D.C., 1986,P1 -5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Z] .Vol.28, Danbury , Connecticut:Grolier Incorporated, 9
Anthony S.Campagna.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Vietnam War[ M] .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 1991,99
王毓敏.论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 34 (2):107-110
与美国在20世纪参加的历次战争相比,越南战争实际上在参战人数、军费支出和伤亡率等方面都是比较低的,而前几次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基本上实现了平稳发展。因此,越战对美国国内经济的影响程度,远不如一战和二战,在一些方面甚至不如朝鲜战争。
Andrew F .Brimmer.Infl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53,
M .Gettleman, D.Mermelstein, eds., The Great Society Reader[ M] .New York:Vintage, :1965年《纽约时报》的一位经济通讯员评论说:“ 显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和平时期的经济扩张正逐渐消退, 但越南战争的升级给了它以新生。”
Statistics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1970[R] .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65-1968年美国新产生了770万个工作机会, 其中的32%, 240万个工作机会是由军事及国防工业创造的。
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1992[R].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在60年代早期, 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很高, 越战开始后即有显著下降, 在年间失业率都在4%以下。
M .Weidenbaum.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Vietnam War, Special Report 5, Center of Strategic Studies[R].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1967,28: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 1966年新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25%是由扩大了的防务支出创造的 。
Helmut Kramer, Helfried Bauer.Imperialism, Intervention Capacity , and Foreign Policy M aking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US Intervention in Indochina[J]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9, 1972,P290:迅速增加的越战军事开支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直接推动力,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并促进了私人消费和投资活动。
时殷弘:《美国在越南的干涉和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64页:在1957年,赫鲁晓夫曾提议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和越南共和国(南越)作为两个“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
日“北部湾事件”发生后,苏联仅在8月3日的《真理报》(Правда)上刊登了一则简短的报道,其消息来源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
日苏越发表会谈公报,表示苏联将“给予越南以全面的协助,帮助它加强防御能力和发展国民经济”。“根据越南的请求,苏联在1968年将向越南提供飞机、地对空导弹、大炮、枪支、弹药以及其他军用物资,还有成套设备、交通工具、石油产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粮食、化肥、药品和其他必需物资”。而据西方估计,1965年苏联向越南提供了价值5.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到1968年已达10亿美元。
1955年4月,西哈努克政府首先在万隆亚非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柬埔寨奉行中立政策的声明”,表明柬埔寨王国将始终保持和维护独立与中立地位的立场。
1859年,法国夺取了柬埔寨东南部领土,以扩大其交趾支那殖民地的疆域。1867年法国殖民者背着柬埔寨国王秘密同暹罗订立了关于割让柬埔寨西部的马德望省和吴哥(现称暹粒)省领土的条约,以换取暹罗对法国在柬埔寨宗主权的承认。1907年法国再迫使暹罗放弃了马德望省和吴哥省的领土,但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泰国作为日本盟国乘机夺回这片被西哈努克称之为柬埔寨的“阿尔萨斯——洛林”的地方。虽然战后泰国归还了占地,然而,1954年法国撤离印支时,泰国又重新占领了暹粒省边界一块有争议的土地——帕威夏古寺(Temple of Preah Vihear)遗址。
法国在1949年将法属交趾支那占有的柬埔寨领土永远划归越南所有,1955年后南越的吴庭艳政权伺机占领柬埔寨的沿海岛屿,并不断吞并靠近南越边界的柬埔寨东北部领土。
月间发生了反西哈努克的事件-泰国支持的“桑.萨里事件”和南越插手的“达春事件”。
潘一宁.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对柬埔寨中立的干涉():《南洋问题研究》,2010 , 2010 (1) :19-26
从1964年3月起,泰国政府允许大批美国空军进驻国内,并陆续提供了7个空军基地供美军使用。年驻扎在泰国的美国空军从7500人猛增至25000人,飞机数量从75架增长到400架。泰国总理他侬默许美国空军利用这些基地发起针对老挝巴特寮和北越的轰炸。1965 年3月,“滚雷行动”发起时,超过一半的美国飞机从泰国空军基地起飞执行轰炸任务。
Sutayut Osornprasop,“Amidst the Heat of the Cold War in Asia: Thailand and the American Secret War in Indochina (1960—74),”Cold War History,Vol.7,no.3 (August 2007),p.363:1960年老挝内战爆发后,在中央情报局的资助下,泰国向老挝秘密派遣大批军事人员训练苗族武装对抗巴特寮。1962年日内瓦会议后,随着美国和泰国军队相继撤出老挝,泰国开始在国内大量训练苗族武装。月,应美国的要求,泰国向老挝秘密派遣了大批飞行员和一支201人的炮兵部队直接参战打击巴特寮军队。
1965年初,泰国共产党相继成立“泰国独立运动”“爱国阵线”,并将积极开展武装斗争确立为新的方针。1965 年8月,泰国共产党在“泰国人民之声”电台广播中宣布“武装暴动的时代已经开始”。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泰国东北部地区武装暴动数量日益增多,其中1965年发生了30次,1966年前5个月发生了750次。1967年初,东北部的“叛乱分子”达到1300人,其中25%在北越接受过游击战训练。
曲星,《中越在印度支那战争问题上的战略一致性与策略差异》,《国际政治》2000年第3期:中越两国在抗美抗法战争的根本战略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 分歧只是在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更有利于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的最终实现。
沈志华、李丹慧,《中美和解与中国对越外交 ()》,《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外政策处于现实与理念的矛盾之中, 现实要求中美实现和解, 而理念要求中国支持越南的抗美斗争。
李丹慧,《中美缓和与援越抗美-中国外交调整中的越南因素》,《党的文献》2002年第3期
肖宗志,《越南战争与中美关系》,《中南工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
李丹慧,《三八线与十七度线-朝战和越战期间中美信息沟通比较研究》,《中共党史研究》 2001年第3期
潘一宁.越南战争后期中越关系的演变():《南洋问题研究》,2008 (3):91-99
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AsiaYearbook1979[Z].SouthChinaMorningPost,Limit ed,Hongkong. 127
HongKong1980[Z].HongKongGovernmentPublica tions,1980.
HongKong1980[Z].HongKongGovernmentPublica tions,1980. 11
陈肖英.论香港越南难民和船民问题的缘起:《史学月刊》 ,2006 (8) :55-58
6月,应美国之请,韩国向南越派出了1个医疗中队和1个跆拳道教官团。次年2月,派出“白鸽部队”(不参加作战的运输、工兵部队);10月,派出“青龙部队”(海军陆战旅团)和“猛虎部队”(陆军首都师团)。
毕元辉:《韩国对越参战问题初探》,《史学集刊》2008年第6期
沈定昌:《韩国外交与美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39—147页
韩)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派遣韩国军战史》韩文版1,首尔,1978,序。转引自:韩忠富,《试论韩国参与越南战争的“红利”》,《韩国研究论丛》2013年第2期
曾任美军援越司令官的威斯特摩兰在《1964年1月至1968年6月:越南战报》中说,“尽管韩国军队与美军和南越军队密切合作,但它们是独立的战术单位,并没有处于美军的控制之下。”
(韩)赵甲济:《总统朴正熙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63、164页:美国驻越大使洛奇访韩时,即向朴正熙“祝贺韩国军队在越南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表示深深的谢意”,并说“韩国军和美军打得不错,过去法兰西军队没有夺取地下要塞,但现在韩国军和美军夺了下来”。
韩忠富,《试论韩国参与越南战争的“红利”》,《韩国研究论丛》2013年第2期:据不完全统计,年间,通过向南越派兵,韩国所获得的直接外汇收入,超过了10亿美元(不包括美国提供的无偿援助)。因为对韩国优先采购,年,韩国钢铁制品生产总量的94%、运输装备生产总量的51%、化学制品生产总量的40%,都出口给了南越。韩国政府甚至以美国提供的副食品和野战口粮不适合韩国人体质为由,要求美国政府为在越南的韩国士兵采购包括泡菜在内的韩国食品,从而拉动了韩国泡菜等产业的发展。
郑成宏、陈宝媛,《越战之机:韩国出兵越南及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韩国研究论丛》2010年第1期:韩国GNP(国民生产总值)从1964年的45亿美元,上升至1970年的82亿美元,向越南派兵是最主要的原因。
(韩)赵甲济,《总统朴正熙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P168-170:“朴正熙政府为赴越南流血的韩国军向美国索取了昂贵的回报。从1965年到1970年6年间,作为对派兵的回报,美方对韩国的援助额达到92700万美元……年间,韩国公司在越南赚取的外汇达到53700万美元。……说我们政府从越战中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是这些死伤者用鲜血换来的毫不过分。”
曹中屏,张琏瑰,当代韩国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孙俊华.浅析韩国参加越南战争的动因及其影响:《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33 (2):141-145
韩国国防部战史编纂委员会: 《国防史》第3辑,韩文版,1990年,第79页; 参照韩国经济企划院 《预算概要 ()》,韩国防部 《国防预算统计 ()》:1968年朝鲜特工袭击青瓦台事件和美国间谍船被朝鲜俘虏后,美国特别追加军援1亿美元加强韩国的安保; 1971年作为部分撤军的补偿,美国根据美韩安保条约将援助额大幅度提高到3.46亿美元,用于韩军装备新型武器,同时还额外提供1500万美元的对外军购贷款,用于韩国 M-16步枪兵工厂及弹药厂的建设。1971年,韩国获得的美国军援中,正常军援(军队运营费、教育训练费及其他) 1.31455亿美元,军事现代化计划所需新装备费 1. 58455亿美元,二手装备(按原价1/3转让的驻韩美军换装下来的装备) 费5600万美元。根据1971年韩美共同制定的韩军现代化计划,1971年到 1975年5年间,美国须投入新增对韩军援8.419亿美元、二手装备费1.461亿美元、对外军购贷款5.282亿美元,总15.162亿美元。由于新增军援中已包含正常军援3.71亿美元,美国还须提供11.461亿美元。
韩忠富,王勇.论越南战争与韩国国防实力增强之关系:《社会科学战线》, 2014 (2)
戴世双.韩国政府统一政策史研究[M].延边:延边大学图书馆,2003,59
韩军对平民的屠杀类型有机枪扫射、用刺刀刺杀孕妇、奸杀妇女、烧屋、打破或砍断小孩的头颅或切断四肢并投进火堆、把居民逼进村子内的地洞里喷放瓦斯集体杀害等。
越南平安村胡姓妇女在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回忆,1966年2月的一天,“跟美国人一起在越南打仗”的一股韩国部队,突然出现在越南平安村附近,腿快的胡和她的丈夫刚刚来得及逃进一片竹林,身后村子里就响起了一阵机枪声、炮弹爆炸声和人的惨叫声。为了不让韩军发现自己,胡的丈夫死死地捏住小儿子的鼻子,以免他哭出声来。
《白善烨将军的韩国战争回忆录》第108、274章,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版
张秋生.澳大利亚卷入越南战争及其对澳亚关系的影响:《东南亚之窗》 ,2009 , 35 (5) :76-81
.凤凰网&#91;引用日期&#93;
.新浪网&#91;引用日期&#93;
.新浪网&#91;引用日期&#93;
.凤凰网&#91;引用日期&#93;
.腾讯网&#91;引用日期&#93;
.东方网&#91;引用日期&#93;
.新浪网&#91;引用日期&#93;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常来说,崇尚自由自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