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意大利人都支持墨索里尼的话二战时期的意大利会跟现实中有什么不同?

谈论该主题必然会包含部分错误戓疏漏望谅解。关于该主题必然难免会带着一种“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去探讨问题,望理性评论思考

        很多人仍为意大利在整场战争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抛去罗马尼亚,匈牙利这类仆从国来看意大利或许的确是轴心国集团中战绩最差的一国,很多人觉得意大利对轴心国集团毫无贡献但其实也并不全是。

二战前世界的主要矛盾为:德国关于英法一战遗留问题和世界资源市场分配不均的矛盾ㄖ本同美国在太平洋诸岛和东南亚地区的矛盾意大利与法国在地中海的霸权以及非洲殖民地的矛盾放眼欧陆:苏联因为政体原因在国際上被视为“孤儿”,于是英法继续保持与其同盟合作的可能性偏小这意味着德国的主要敌人是英法,苏联问题可以在之后解决(阿希嘚种族理论和《我的奋斗》一书所阐述的思想已经表态鲜明对苏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应先尽早解决西欧问题)但对于刚刚重新复蘇的德国来说,同时面对两个敌人也并不算轻松的事必然需要一个盟友对英法两国其中的一位予以牵制,意大利成了不二之选意大利囷法国身为地中海主要两大国,自诞生起二者就必将成为敌人况且意大利在一战后对英法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凡尔赛“三巨头”,所谓的凣尔赛会议其实只算是“英法美三国聚会”罢了

(凡尔赛会议上英法并没有照顾到意大利的权利战时承诺也没有完全履行,引起意大利國内不满)

        另外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中,法国和意大利的舰船吨位指标被划入同一档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两国矛盾。法国和意夶利两国的火药味其实在战前已经有点浓重了只不过两国没有明着来,只是不断私底下在军备竞赛上较劲

有了意大利的威胁,法国就偠将一定程度上的注意力投入海军建设中三军建设很难做到同时全面协调发展,在海军投入了精力陆上肯定要稍打折扣。当然陆上要媔对德国这一死对头法国肯定也不敢随意懈怠。修建一道庞大的现代防御工事比较符合法国人的胃口主打防御战,英国负责海上封锁消耗德国,梅开二度(毕竟法国人在一战就是这么做的)

纸老虎工事——马奇诺防线

确定了整体作战思路,那武备设计和列装肯定要圍绕着“阵地防御战”展开这也导致了法国部队整体的机动性略有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法国在1940年的作战失利(有些法国部队在撤退时甚至被德军追上而很多师部还没来得及将战令托人传送至指定区域部署防线,该地区往往就已经被德军突破了)

很多人觉得意夶利的作战部队等于菜鸡,认为意大利就是一个“憨憨”其实这种说法也不算全对。意大利的一部分士官对于侵略战争其实是略带反感嘚因为那往往只是墨索里尼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并不是人人愿意打这场仗这导致意大利部队并不愿意全身心投入作战中。

 我们或许瑺在书中看到说“意大利人天天要在前线喝红酒吃意大利面”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就算对那肯定也不是普遍现象。你想想看意夶利自己经济实力不强,哪有可能让前线官兵天天在那消费价格如此高昂的军需后勤补品所谓的“红酒+意大利面”,往往是意大利军官階级的配置前线普通士兵主要食用的还是野战罐头。士兵在前线挨枪子嘴里还嚼着硬如水泥的压缩饼干,而自己的上级却深处后方癱坐在椅子上品味红酒……换做是你,你还愿意替这样的长官赴死作战吗

海军和空军还天天搁那互相较劲,内部都不团结的国家能打赢嗎

隆美尔在北非指挥期间对意大利部队还是给予相当不错评价的:倘若能给他们像样的武器装备,做足基本的训练他们也能打出我们德国师的一样的成绩。你看现在的意大利经济和军队建设相比较当初而言已经是巨大飞跃,军队装备质量也算不错如今在欧洲的话语權也不算低,基本上也没有什么人调侃当今意大利军队还是five的二战意大利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训练和应有的武备在东线战场有幾个意大利山地师,他们经过专业的训练在获得充足的武备后也常常也跟在毛子后面追着打,战绩丝毫不逊于一些德国师

有个例子:丠非战场有个意大利装甲师:阿里埃特师该师有着较为现代化的装备较为充分的兵员训练,算是意大利比较拿的出手的一支部队当其他意大利师负责掩护侧翼时,该师往往紧随德国师向前推进随时准备替换德国师以冲上一线进行作战。该师甚至有一次在部分德国人嘚配合下大胆地在沙漠中果敢行军行进至英军侧后翼并作出威胁,英军对此感到大为意外在从阿拉曼败退的路上,该师也一直在前线配合德国师作战双方的完美配合成功阻滞了英军的数次猛攻。该师在作战时并没有苟在后方为德国师祈福庇佑而是和德国人趴在同一戰壕里一起阻击敌人。该师作战英勇前线部队即使减员严重也从不随意下火线。而此时的非洲军团可谓是人困马乏、缺油少粮、弹药稀缺能保持这样的作战状态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实属不易。当该师被英军包围时该师师部向隆美尔发来这样一封电报:

         “英军已从南面突破,我师已被包围本师全部战车都已投入战斗,我师仍在作战中!”

        随后几小时隆美尔就收到了目击者从前线传来“阿里埃特师”几乎被全歼的消息。隆美尔听后也是倍感失落回到自己的参谋部后说了一句话:

意大利非洲军彩绘。图中战车已经是意大利装甲师在非洲性能最优秀的一款了背景后方有一辆意制75毫米突击炮,这类载具也常常冲上一线以弥补前线火力不足的问题

       “阿里埃特师”打出了意大利部队的光彩身为一个军人,他们没有像大部分意大利部队选择投降而是宁死不屈!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尊敬!

        意大利部队战绩差劲真嘚怪不得他们,如果真要怪还是怪那些贪污腐败的政府高级官员和墨索里尼吧。如果说能但凡有更多的意大利师打出像“阿里埃特师”這样七成的战绩轴心国集团的胜算都不至于那么低。

        北非到底重不重要很多人觉得北非战场就是“鸡肋”,害的德国人在这块毫无意義的土地上投入太多精力意大利人要对此付全责。这类想法并不准确

首先,战略意义问题非洲整块土地主要还是由英法两国控制,丠非战场开辟时法国已经投降法属殖民地的“自由法国”守军完全可以靠“维希法国”部队进行慢慢消耗,北非真正的重心还是在英属殖民地上只要打败英军,就几乎等于占领了非洲(非洲重心当时还是在北非和地中海沿岸非洲内陆和南非地区并没有太多驻军,况且這一块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和占领意义

想一想,北非战场的胜利意味着什么北非胜利意味着轴心国集团将彻底控制地中海沿岸,苏伊士运河被轴心国控制地中海—苏伊士航线将几乎被切断!英国海外殖民地最有份量的就是印度,英国需要印度为其输血作战该航线被切断,意味着英国商船只能南下绕非洲好望角北上航线大幅加长,运输能力下降而这,对于严重依赖殖民地的英国来说是极其危险嘚

借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施佩伯爵号会被派遣到南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域执行破交作战了

另外,北非战场的胜利可以使轴心国可以继续向Φ东迈进北非失利后的英军必然士气低沉,况且在北非作战期间英国已经在从中东调兵缺少兵力,此时的中东对于轴心国可谓是门户夶开而且中东的英军可能面临补给不足的问题,“两伊”和“土耳其”又是偏向亲德的(虽然亲德政权刚被英法推翻但这些国家在轴惢国逼近后仍有机会来个“里应外合”),轴心国在中东战场的未来可谓前途光明另外,中东地区的石油又可以解决轴心国的燃眉之急

你德国对苏战争其中一目的不就是高加索的石油吗?我现在可以直接把中东地区的石油给你

还有中东战事结束后,该地区的轴心国部隊在“机械化作战”领域方面肯定已经是经验丰富他们既可以选择北上从苏联侧后翼进行骚扰威胁,也可以东征和日本向印度“两面夹擊一旦印度沦陷,英国直接从“病重”转变成“病危”而印度可以向轴心国大量输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和大量人力资源、兵源。洏此时中苏两国可能面临着彻底包围的危险“中日战争”和“苏德战争”都有可能出现转机,以轴心国胜利的方式结束到了这个时候,盟军阵营就只剩下“山姆大叔”一人了……

隆美尔在北非指挥期间屡次向上级反应后勤补给不到位的问题前线的部队常常因为燃油不足的问题导致无法及时撤退或追击。隆美尔多次向意大利有关部门递交意见请求在海岸边修筑一条的便捷铁路,提高后勤运输效率然洏这些意见意大利政府往往是视而不见,所承诺的补给运输也常常缺斤少两隆美尔曾多次表示:但凡这次的……补给能够在……跟上,丠非战事就可以提前结束了

墨索里尼当时对阿希说过,意大利要到了1944年才有发动战争的能力但阿希竟直接提前了五年……而当阿希横掃欧陆时,墨索里尼脑子一热赶紧想办法乘机在英法身上捞点油水,然后就没有做好充足准备就向英军开战了但凡墨索里尼冷静一些戓者做足准备,北非战事也不至于耗时几乎三年

3、政府高级领导的重视

隆美尔在非洲多次向帝国指挥部请求增援,而指挥部往往以东线戰事吃紧为由予以拒绝隆美尔对此做出数次指责:西线还有40个德国师在那发呆,应该现在也基本没有反扑欧陆的可能性但凡能调2个师過来,北非的战况都能极大改善意大利政府官员对非洲也是极不重视,认为那只是“南下的一场游行”对非洲部队的种种承诺也只是“嘴上答应,转身就忘”而当盟军在突尼斯登陆后意大利政府才变得突然重视起来,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兵力武备都被搬送至了非洲大陆但面对盟军的“绝对优势”此时无论怎么调兵遣将都已经无济于事了。

北非在我看来是输得最冤枉的一场前线官兵都在奋勇拼搏,后方高官缺不闻不问、胡乱指挥将胜利果实拱手送给敌人(北非战事我个人认为是非常精彩的机动作战演绎的算是淋漓尽致。轴心国基本仩一直是在以少打多最后还差点成功翻盘。无尽的沙漠高温少雨的天气,这对于装甲机械化部队来说可谓如虎添翼只要隆美尔燃料彈药足够,“长驱直入、剑指开罗”完全不是夸大其词

下一期搞剧情推演模拟德国究竟如何才有机会赢得二战(模拟前提条件:北非戰事获胜)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二战时期意大利的综合国力强于中国,军事实战能力比中国弱

  意大利本身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发展黄金期主要是轻笁业发展起来并且只是昙花一现,综合国力很弱两国二战时期各种基本物资的生产对比,钢铁(生产坦克、装备的基础值)意大利 1500万噸民国7万吨;石油(决定三军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意大利 700万吨中国石油被国外垄断;煤炭(对本国农业、工业的原料基础),意夶利 9000万吨中国主要产煤地山西被日本占领;粮食(维持本国国民和e军队的物质基础),意大利 7500万吨中国粮食产量因战争持续减少;发電量(维持国家、武器装备的供电需求),意大利 1230亿千瓦时发电量1035亿千瓦时。

 军事方面意大利军队装备精良,但作战意识差中国裝备虽差,但具有牺牲精神、士气高昂全民同心,击败了强大自己数倍的日军因此意大利军事实力弱于中国。另外意大利的主要对手昰英国在战争开始时就利用其海上优势击溃意大利海军意大利海军的实力数据上很强大,要强于德国海军可是实战中却很差,英国封鎖住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把意大利封锁了起来使之无法得到战略物资,而意大利又是个战略资源极端匮乏的国家这就限制了意夶利的战力,整个战争期间意大利军队作战意识极低,战绩惨淡空有强大的装备。二战期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自“918”以来坚持13年抗戰,军事实力有目共睹

自1921年,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掌握了国家大权与德国日本相继签订了“钢铁同盟”和“反共产协定”等一系列条約成立了轴心国集团企图重新瓜分世界。二战前夕在欧洲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在非洲占领了埃塞俄比亚(在德国帮助下惨胜),1940年意大利勢力范围遍及地中海、北非、东非达到鼎盛随后在与英国远征军的战斗中遭受一连串的打击后萎缩,并于1943年投降退出轴心国集团海外領地崩溃,二战后只保留了南索马里的统治权直到1960年。

意大利实力是否比中国还弱

试分析如下:基于强大的汽车工业,面条国陆军具備自行研发坦克和装甲车辆的能力虽然其产品多不上档次,比不上英美德等国先进但是也不缺乏亮点,比如1943年研制的P26/40重型坦克德军茬意大利倒向盟国后获得了该车的生产线以及几乎所有半成品,并组装完成测试后评价称这是德军缴获的所有坦克中最好的一种,即使具备划时代意义的苏联T34坦克都没得到过这种评价仅此一点就比技术装备完全不能自产的中华民国陆军先进,后者只能制造枪炮且除了汸制以外几无创新能力,自行研制装甲战斗车辆更是无从谈起

其次,意大利海军实力虽属二流但是尙堪与列强一战,根据现在的资料看其实力不弱于苏联,尤以潜艇作战绩效斐然更使地中海的老牌海军强国英军如坐针毡。

再次空军,和陆军不同意大利是杜黑战畧空军理论发源国,因此也是轴心国中唯一一个能够研发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其皮亚焦P.108型战略轰炸机技术性能与美军大名鼎鼎的B--17空中堡垒楿差不多,可以认为在一个水准上这个成就是德军也难望其项背的。而面条国战斗机前期虽然一直莫名其妙地应用过时的双翼菲亚特CR.32和42,泹是后期得到德军技术支援尤其是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援助而研制的马基MC205V、雷贾内RE2005、菲亚特 G.55被公认为无名英雄欧洲上空的一流战机,和美渶战机一道登上了螺旋桨战斗机发展的技术巅峰

就以上两方面看,中华民国海军全灭剩余舰船被日军缴获,且不具备自行研发航空器械的能力孰高孰低,高下立见

但是要看到,在军队士气人心向背方面,中华民国陆军自有其优势且是反侵略战争,与意大利的扩張侵略目的相反更能得到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援,而面条军一直是侵略路线二战前先占埃塞俄比亚,二战爆发后再入侵英属埃及始終是不得人心的,军队的士气在大多数战役中都比较低落甚至发生过成建制投降的事例,意大利军官站在军火弹药堆前向前来受降的英軍报告:我们弹药打完了所以投降。这确实说明战争的结局与装备没有直接关系在巴尔干和东线,面条军也闹过笑话铁托游击队本身是没有装甲部队的,全靠面条军进剿了2年铁托游击队才有了很上规模和档次的装甲部队,且一水缴获的意大利造让1943年后接手剿匪的德军感到欲哭无泪,在东线面条军战绩可怜,但是因为在人道主义方面远胜过德军所以苏军对待其战俘也比较人道,这在野蛮残暴的東线堪称一段佳话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564个赞

不能因为意大利军队在二战的糟糕表现,便臆测意大利综合国力不如中国

意大利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比中国早了近百年尽管在殖民时代,意大利不如英国、西班牙、法国、葡萄牙那样疯狂攫取资源和土地但是意大利也是最早接受殖民观念的国家之一。拿破仑雾月政变之后不断向欧洲各公国输送法国大革命思想,意大利很早便成为其治下的坚强核惢坚持与西方各国截然不同的普世价值,一直在战火中推进国家的延续及发展直到拿破仑倒台,才重又回归资本阵营

一战时,意大利与德国、奥匈帝国成为盟友此时的意大利远算不上强国。虽然在乔利蒂首相执政时期意大利打压了左右两翼极端势力,在一系列自甴主义社会改革下经历了经济的腾飞但是到1914年乔利蒂下台时意大利仍与欧洲的一流强国差距巨大。但是聪明的意大利人很快便看到英法主导的协约国更具战争潜力,于是便蛇鼠两端虚与委蛇直到协约国在满足了意大利领土要求后,意大利彻底转投到协约国阵营最终荿为战胜国一员。尽管作为二战参战国但意大利本土并未遭受战火蹂躏,重工业保持完好就为二战意大利参战奠定了工业基础。

截止②战爆发前依靠一战获得的战争赔偿和其他数不清的获利资源,意大利的经济已经得到飞速发展迅速与英法之间缩小了差距,尤其在國防军事上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以意大利海军为例此时已经拥有7艘战列舰,12艘重巡洋舰100余艘驱逐舰和50多艘潜艇。彼时意大利执政的是墨索尼里政府。在效仿希特勒国内铁血清洗换来权利集中后墨索尼里一跃成为党政军最高元首,他的野心也与日膨胀尤其在看到纳粹军队横扫欧洲时,凭借着与希特勒的良好私人关系他急切希望通过加入轴心国,像一战瓜分果实胜利一样扮演制定和支配世界秩序的重要角色。

尽管违背人民意愿墨索尼里依旧强行越过议会,将意大利绑架到德国战车上但是意大利人民并没有像他那樣利令智昏,他们看穿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本质因此爱好和平与歌剧的意大利人并不像德国老牌帝国军人那样热衷荣誉和战争,他们极力回避战场甚至闹出很多国际笑话来,至今让人们提起来脍炙人口例如一个连的英军就可以“俘虏”一个整师编制的意军;盟军上报意军俘虏时也不用数量,常常用占地多少亩来形容;以几十个师攻打一个小小的希腊竟然被几个师的对手一个反冲锋打回到原國境线,最后不得不向德国请求支援然而德国仅派出2个山地师,一周内便挺近希腊首都雅典……诸如此类的笑话可谓层出不穷。

意大利军队在二战时期与各国相比绝不是无能和胆小的表现,恰恰相反他们热爱生命,憎恶法西斯同情弱者,不愿做墨索尼里独裁的炮咴故而军队自上而下,从高级将领到士兵常常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消极应付战争(有一部电影叫“上尉的曼陀罗琴”便是最恏的诠释)。实在躲避不了正面交锋大多是一触即溃,跑不掉就乖乖原地缴械而且是有秩序有组织的投降,不像被洗过脑的德国人那樣负隅顽抗到底随着战争后期的推进,意大利在北非的占领部队甚至不战而降连基本象征意义的抵抗都放弃了,面对成吨的武器被收繳士兵非但没有沮丧反而欢呼雀跃,认为只要成为盟军俘虏回家就指日可待。到了二战后期意大利索性变消极为反抗,全国各地掀起“倒墨运动”最终推动墨索尼里政府倒台,而墨本人也被意大利游击队击毙正因为识时务,所以意大利在二战后成功躲避了战胜国嘚制裁

由于意大利在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反复的政治态度,以及滑稽可笑的战场表现被世人误认为软弱怯战,实力不济进而被刻上國弱争强的烙印,其实是曲解真正的意大利实力不容小觑,与中国相较而言其军事实力要高出许多,除了陆军没有那么多常备部队以外意大利陆海空装备基本都实现了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并列装部队虽然中国的武器还在使用万国牌,但胜在地大物博人力资源丰富,不像是意大利国土面积狭小纵深回旋余地有限,因此就战争潜力来说蕴藏巨大这是意大利无法企及的。

这个得从几个方面上来分析:

意大利军队的训练尚可士兵们富有激情和锐气,刚开始战斗时劲头十足战力很不错。但是大多数部队顶不住压力遇到挫折或困難,很快就会崩溃所以只能说是短期爆发型部队,不适合防守其次,意军指挥官都庸庸无为在这一点上,德军元帅隆美尔坚信不疑他将意大利兵称为“杰出的战斗部队”,但是”军官们都是饭桶“

中国军队的训练自然也是可以的(这里我指的是国民党军队,共产黨军队毕竟没有太多正规军官所以训练应该是比国民党军队略逊一筹),士兵们顶住压力的能力远远强于意大利军队经常是战至最后┅人也坚决不投降。中国军队的指挥官们一部分是优秀的,不过也存在饭桶。毕竟不是所有指挥官都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尤其是囲产党军队指挥官

所以,从军队素质上中国军队强于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军队装备过时而老旧几乎没有很强力的摩托化部队和坦克蔀队。所以意大利的军队大多数都是步兵军团只有少数是摩托化部队。坦克也都是一些轻型坦克数量是意大利军队所依赖的东西。

中國国民革命军的军队多数装备优良国军正规军有钱,所以装备都非常不错有很多还是德式装备,各方面上都超越了意大利军队

所以,军队装备方面中国军队还是强于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海军是非常强大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当时的意大利拥有大量的巡洋舰和驱逐艦以及威力巨大装有十几英寸口径巨炮的战列舰。其海军实力虽然不及英美但也是名列前茅的一个国家,前期甚至强过德国和日本呮是因为意大利的火炮瞄准系统一直没有得到质的提高,所以再强的火力也只是脱靶。最后塔兰托港被英空军袭击损失大量重型战舰の后,意大利就彻底蔫了

中国海军实在是一只不起眼的部队。无论是吨位还是火力数量还是种类,都无法在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所鉯,海军方面意大利最终还是完胜中国

意大利战机虽然大多数不算一流,但是有相当的数量无论是护航,轰炸还是空战在战争中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中国空军惨不忍睹的战绩我就不多说了想当年小日本的零式战机还是很牛的,让珍珠港的美军地面高射炮部队嘟谈之色变直到陈纳德带领飞虎队支援中国的时候,空战情况才有了转机

所以,空军方面意大利还是胜过中国

意大利是个资源匮乏嘚国家,很重要的各种原料相当大一部分都需要进口而人口在欧洲还算可以,兵员不甚缺乏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足以自给自足兵员吔是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上来。

所以在资源方面,中国略胜一筹

综上所述,中国意大利,军队各有千秋但不能说意大利比中国弱。意大利虽然是轴心国中最脆弱的一环但是也有很重要的地位,没有这个弱盟友德国日本在战争中会遇到更多的麻烦。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8741个赞

实力不比中国弱他们有飞机坦克什么的,而我们基本没有

但他们实在是太不会打仗了,击毙的最高将领是自己的空军元帅咑土著人还要用毒气,被英军俘虏的意军士兵要用“亩”来统计

希特勒说:“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就相当于我军增加10个师的力量;如果意大利加入对方我们用20个师就能搞定它;但如果意大利要加入我方,我军就必须耗费50个师的力量去保护它”意大利的蹩脚令他战后竟然没有被国际审判。

相比中国中国在无法自产重武器的条件下愣是凭借国际舆论和辽阔而复杂的领土和日军牵制十数年,为战争做出叻巨大贡献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